糖类和脂质的教学设计

糖类和脂质的教学设计
糖类和脂质的教学设计

第4节《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教学设计(自荐)

作者:史朝龙 (高中生物青海海东高中生物一班 ) 评论数/浏览数: 3 / 610 发表日期:2010-08-05 15:08:57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概述糖类的种类和作用。

(2)举例说出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3)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2、技能目标

(1)尝试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

(2)运用生物知识解决社会生活中一些实际问题。

(3)运用互联网、图书、杂志进行资料的收集和整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参与小组合作与交流,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式学习方式。(2)认识生物科学的价值。

(3)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糖类的种类和作用

2、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二)教学难点

1、多糖的种类

2、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三、板书设计:

第4节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一.细胞中的糖类——主要的能源物质

化学组成:C、H、O

糖类的分类:

五碳糖

单糖

六碳糖

二糖植物:蔗糖、麦芽糖

动物:乳糖

多糖

二.细胞中的脂质

化学组成:C、H、O、(P、N)

通常不溶于水,脂溶性

磷脂

固醇

三.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每一个单体都以若干个相连的碳原子构成的碳链为基本骨架,由许多单体连接成多聚体。

四、教学过程:

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教案

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教 案 LG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LGA16H-LGYY-LGUA8Q8-LGA162】

第4节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通过观看糖类相关视频,阅读教材结合已学生物化学知识,能够说出糖类的组成和分类。 2.通过观看脂质相关视频及资料,阅读教材,能够说出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3.通过教师讲解,结合生物大分子结构特点,能够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学科素养 1.基础知识(糖类的种类和作用、脂质的种类和作用以及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2.基本技能(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并派代表讲诉,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通过举例、多媒体演示等,学会分析比较的方法。); 3.基本思想(通过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的学习,认同生物界在物质组成上的统一性。); 4.基本活动经验(参与小组合作与交流,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式的学习方式)。 二、教学内容与学情分析 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是比较容易的一节。主要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怎样深刻记住相关的内容。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糖类的种类和作用、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教学难点:多糖的种类及其结构、理解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四、教学方法 列表比较:利用分类比较,把握重点、突破难点; 合作探究:让学生小组合作完成知识主要知识点,增强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和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媒体展示:通过媒体展示,提高课堂容量、拓宽学生知识面。 五、课前准备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从相关网站收集相关的文字和图片资料,制作课件。

第4节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一、细胞中的糖类 1.功能 2.组成元素

第四节 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学案)

第四节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 一细胞中的糖类(概述种类和作用) 1.很多种物质都可以为细胞的生活提供能量,其中是主要的能源物质。 2.糖类分子都是由三种元素构成的。也常称为。 3.单糖:不能的糖类,可被细胞吸收。 4.二糖:由两分子脱水缩合而成的糖类,必须才能被细胞吸收。5.多糖:由许多分子脱水缩合而成的糖类,必须才能被细胞吸收。 例1根据下列物质的分子式判断,其中最可能属于糖类的是() A.C63H103O65N17S2B.C878H1570O785N312P100C.C55H106O6 D.C180H308O154 例2 葡萄糖分子式是C6H12O6,2分子葡萄糖通过脱水缩合连接起来所形成的糖及其分子式是()A.麦芽糖,C12H24O12B.麦芽糖,C12H22O11C.蔗糖,C12H22O11D.乳糖,C12H22O11例3 淀粉、纤维素和糖原共有的特征是() A.都是细胞内重要的储能物质B.构成它们的基本单位都是葡萄糖 C.基本组成单位都是五碳糖D.都含有C、H、O、N等4种元素 附:细胞中常见糖类的主要作用和分布情况 二细胞中的脂质(例举种类和作用) 1.脂类物质简称“脂质”,常见的脂质有、和等。 2.组成脂质的化学元素主要是,有些脂质还含有。 3.脂质分子中氧的含量远远于糖类,而氢的含量。(相对糖类而言,脂质“氢多氧少”)4.脂类物质(脂质)的分子结构差异很大,通常都不溶于,而溶于。例4 下列叙述不正确是() A.脂质通常不溶于水,而溶于脂溶性有机溶剂B.并非所有的糖类和脂质都为细胞供应能量C.动物细胞的储能物质主要是脂肪和糖原D.植物细胞的储能物质主要是脂肪和纤维素 例5 既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还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的物质是() A.磷脂B.胆固醇C.脂肪D.维生素D 附:细胞中常见的脂质及其作用

人教版生物必修一2.4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 精品导学案

2.4 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 【课程目标】 1.概述糖类的种类和作用。 2.举例说出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3.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教学重点】 1.糖类的种类和作用。 【教学活动】 活动一:糖类的种类和作用 预习: 1.糖类的元素组成:。 单糖:、、、、(常见) 植物:、 二糖 2. 糖类动物: 植物:、 多糖 动物: 3.糖类的功能:糖类是。 问题思考:1.被称为“生命的燃料”的糖类是什么? 2.作为植物体内的储能物质的糖类是什么? 3.作为人和动物细胞内储能物质的糖类是什么? 4.多糖的基本单位是什么? 5.常见的还原糖有哪些? 例题分析:《导学案》 活动二:脂质种类和功能 预习:

1.脂质的种类和功能。(完成下列表格) 例题分析:《导学案》 【课堂反馈】 《导学案》 【本节必知】 1.活动一预习1-3 问题思考1-5 2.活动二预习1 问题思考1 教学反思 在新课改的形式下,如何激发教师的教研热情,提升教师的教研能力和学校整体的教研实效,是摆在每一个学校面前的一项重要的“校本工程”。所以在学习上级的精神下,本期个人的研修经历如下: 1.自主学习:我积极参加网课和网上直播课程.认真完成网课要求的各项工作.教师根据自己的专业发展阶段和自身面临的专业发展问题,自主选择和确定学习书目和学习内容,认真阅读,记好读书笔记;学校每学期要向教师推荐学习书目或文章,组织教师在自学的基础上开

展交流研讨,分享提高。 2.观摩研讨:以年级组、教研组为单位,围绕一定的主题,定期组织教学观摩,开展以课例为载体的“说、做、评”系列校本研修活动。 3.师徒结对:充分挖掘本校优秀教师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发挥学校名师工作室的作用,加快新教师、年轻教师向合格教师和骨干教师转化的步伐。 4.实践反思:倡导反思性教学和教育叙事研究,引导教师定期撰写教学反思、教育叙事研究报告,并通过组织论坛、优秀案例评选等活动,分享教育智慧,提升教育境界。 5.课题研究:立足自身发展实际,学校和骨干教师积极申报和参与各级教育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认真落实研究过程,定期总结和交流阶段性研究成果,及时把研究成果转化为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和教师自身的成长。 6.专题讲座:结合教育教学改革的热点问题,针对学校发展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和方向性问题,进行专题理论讲座。 7.校干引领:从学校领导开始,带头出示公开课、研讨课,参与本校的教学观摩活动,进行教学指导和引领。 8.网络研修: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的独特优势,借助教师教育博客等平台,促进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和专家引领活动的深入、广泛开展。 我们认识到:一个学校的发展,将取决于教师观念的更新,人才的发挥和校本培训功能的提升。多年来,我们学校始终坚持以全体师生的共同发展为本,走“科研兴校”的道路,坚持把校本培训作为推动学校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力量,进而使整个学校的教育教学全面、持续、健康发展。反思本学期的工作,还存在不少问题。很多工作在程序上、形式上都做到了,但是如何把工作做细、做好,使之的目的性更加明确,是继续努力的方向。另外,我校的研修工作压力较大,各学科缺少领头羊、研修氛围有待加强、师资缺乏等各类问题摆在我们面前。缺乏专业人员的引领,各方面的工作开展得还不够规范。相信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在市教育教学研究院的领导和专家的亲临指导下,我校校本研修工作一定能得以规范而全面地展开。“校本研修”这种可持续的、开放式的继续教育模式,一定能使我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又上一个台阶。 为了更好地开展以后的工作,现就以下方面做如下总结: 一、不断提高业务水平 我树立优良学风,刻苦钻研业务,不断学习新知识,探索教育教学新规律。钻研教材,写好每一个教案,上好每一堂课,多听同组同事的课,多学习别人的优点和长处。另外,为业余时间多学习信息技术,适应现代教学的要求。 二、不断加强学习 只有学习,才能不断进步和成长,让学习成为提高自己的渠道,让学习成为我一生的精神财富,做一名学习型教师。所以,我就多读书,多学习,多写读书笔记。 三、学习运用科学的教育教学模式 在课改的课堂教学中,不断探索适合学生愉悦学习的好的教学模式,向同组的老师学习先进教学方法。尤其在阅读教学中,我注意学习其他老师的先进经验,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提高阅读能力。、培养学生课堂上会静下心来思考的能力。有些同学的特点是比较浮躁,在问题面前不知从哪儿下手回答,甚至没有读清问题的要求,就开始回答。这学期我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在这方面有所提高。、善于总结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点点滴滴,严以律己,从小事做起,当学生的表率。从小事中总结大道理,不断改进自己的教育方式。 四、积极参加上级领导组织的各项教育教学学习活动,提高自己的教研能力。积极订阅教育教学有帮助的刊物,学习其中先进的教育教学经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

高中化学糖类教案

糖类 教学设计 一、学习目标 1.通过各种糖类物质的比较学习,拓展对糖的认识,进而集中于葡萄糖来了解糖类的性质。 2.从丰富的糖类物质中认识糖对人体的重要,以葡萄糖的热化学方程式来显示其作为人体能源物质的价值。 3.学生在淀粉水解实验探究中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4.密切化学与生活、人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化学、了解自身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葡萄糖的检验。难点:淀粉水解产物检验及水解程度的探究。 三、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 四、设计思路 糖作为人体的能源物质,无论从了解化学还是认识自身都表现出重要的地位。从各种糖的介绍中打破学生认为糖就是葡萄糖的错误概念,对糖类物质形成准确的理解。教材引入的关于葡萄糖的检验实验淀粉的水解实验,在整个烃的衍生物中都举足轻重。因此,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充分开展学生的探究式实验,并进行充分的讨论,引导学生实验探究中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五、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师】谈到糖大家会想到什么呢? 【生】甜,一些有甜味的食品,糖果、蜂蜜等。 【展示实物】糖果、蜂蜜、蔗糖、淀粉、棉花。 【师】淀粉、棉花有甜味吗?没有,可是它们也是糖,同学们所说的是生活中的糖,泛指那些能带给我们感官系统以甜味的物质,而我们今天将要讨论的糖是从物质的组成与性质出发所定义的糖,可见相同的物质,当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去审视它们,得到的是不同的答案。下面我们就来认识这样一些在我们生活中广泛存在的重要的糖类化合物,葡萄糖、蔗糖、淀粉、纤维素。请大家阅读课本74页了解常见糖的组成与存在,思考问题,完成学案; 一、糖类的组成、存在和物理性质

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教学活动设计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一 第二章第四节《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教学设计

高陵三中生物组司会宁 《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教学设计 生物组司会宁 教材分析 《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是新课标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Ⅰ》模块中第2章第4节的内容。本节课主要讲述糖类的种类和作用,明确糖类是细胞的重要结构,又是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了解脂质对生物体和细胞的重要作用,最后说明了蛋白质、糖类、核酸这三类生物大分子都是以单体为单位的多聚体,都是以碳链为骨架,认知碳是生命的核心元素等内容。这与前面学习的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等内容密切联系,也是后面学习细胞的结构、功能、代谢、繁殖和遗传进化、血糖平衡的调节等内容的基础。 学情分析 学生在2、3节学习了细胞中的蛋白质和核酸,这两种生物大分子都具有一定的结构层次即元素、基本单位、长链、大分子。这样能更好理解单糖、二糖、多糖的区别及多糖的大分子性,从而培养知识迁移的学习方法。通过对糖和脂的分类和比较能更好地培养分类、比较的学习方法。学完本节课后,学生对生命是物质的本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并能理解生命是建立在碳的基础上。 学习动机的唤起和保持 某同学没吃饭,出现头昏、心慌、四肢无力,他吃什么能尽快的给他补充能量?

激发学生对这部分内容学习兴趣,从而引出要学习的内容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落实课程标准 本节课要实现的高中生物学课程内容标准是: 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概述糖类的种类和作用。 (2)举例说出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3)说明生物大分子一碳链为骨架。 2.过程与方法 (1)尝试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 (2)运用生物学知识解决社会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3)运用互联网、图书馆、杂志进行资料的收集和整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认识生物科学的价值。 (3)合理膳食、关注健康 教学重点 1. 糖类的种类和作用。 2. 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高三生物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复习学案

第四节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 【一、复习目标:】 1、识记细胞中糖类的种类和作用 2、识记细胞中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二、自主复习指导:】认真阅读教材第30?33页内容,8分钟后独立完成下列检测检测: 一、细胞中的糖类 动物细胞中主要的储能物质。 二、细胞中的脂质 1?元素组成 (1) 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的还含有P和N。 (2) 与糖类相比,脂质分子中_______________ 的含量低,而_____________ 的含量高。 2?化学性质:脂质分子结构差异很大,通常不溶于水,而溶于___________________ 。 3 ?分类及功能 ⑴脂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____________ :是构成细胞膜等膜结构的重要成分。 (3) ________ :① ______________ 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还参与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和生殖细胞的形成。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促进人和动物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 三、生物大分子以以碳链为骨架。

1、生物大分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它们的基本单位统称为 ______________ 。

2、每一个单体都以若干个相连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基本骨架'由许多单体连接成多聚体。【三?当堂训练】 ?、单项选择题 1.下列图中动植物糖类、脂质的分类与比较,正确的是 细胞 tn*植 一胞 脂 肪还 2. F列矢于生物体内有机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脂质不参与生命活动的调节 B. 蛋白质是生物体主要的能源物质 C. 核酸是生物体储存遗传信息的物质 D. 糖类不参与细胞识别和免疫调节 3. 尖于糖分解代谢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甜菜里的蔗糖经水解可产生葡萄糖和果糖 B. 乳汁中的乳糖经水解可产生葡萄糖和半乳糖 C. 发芽小麦种子中的麦芽糖经水解可产生果糖 D. 枯枝落叶中的纤维素经微生物分解可产生葡萄糖 4. 尖于下列四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DNA- -A-T-G-C- 1111 RNA+t—U-AC-G A-P-P-P A A. 甲 甲图中共有5种核背酸 CtzHaOn T B. 乙图所示的化合物中不含糖类物质 C. 组成丙物质的单糖是脱氧核糖或核糖 D. 在小鼠的体细胞内检测到的化合物丁很可能是蔗糖 5. F列有尖糖类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核酸的组成成分中有单糖 B. 葡萄糖是细胞内主要的能源物质 C. 淀粉和糖原是人体内的储能物质 D. 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

2012级高一生物导学案11 糖类和脂质 2440份

姓名:班级:学号:小组: 导学案11 第二章第4节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 概述糖类的种类和作用。 2.举例说出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3.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碳是生命的核心元素 能力目标:举例说明,参照教材中的插图对比说明的能力 情感价值观目标:参与小组合作与交流,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式的学习方式 【学习重难点】 重点:理解糖类的种类和作用、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难点:糖类脂质的种类及其作用、理解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自主学习】学生自学课本30-33页,填写《世纪金榜》P20、21基础自主梳理 ※背诵 1.糖类的分类、糖类的主要功能。 2.脂质的分类和主要功能。 【合作探究】 1、画概念图:将下列有关的名词用线条或文字连接成图形,尽可能直观而形象地表示出这些概念之间的关系 (1)核糖、脱氧核糖、半乳糖、葡萄糖、果糖、麦芽糖、蔗糖、乳糖、糖原、淀粉、纤维素、单糖、二糖、多糖、植物细胞、动物细胞 蔗糖麦芽糖乳糖 (3)脂质、脂肪、磷脂、固醇、性激素、胆固醇、维生素D 2、根据下列表格分析:单位质量的脂肪与糖类氧化分解成CO2和水,哪一个需要的氧气更多?为什么?

4.元素组成 糖类脂肪 蛋白质磷脂 总结:淀粉消化成葡萄糖需要酶、酶。 蛋白质消化成氨基酸需要酶、酶。 脂肪消化成甘油和脂肪酸需要、酶。 【课堂检测】 1.下列选项中,属于单糖的是();属于二糖的是();属于多糖的是() A.糖原 B.麦芽糖 C.脱氧核糖 D.核糖 E.葡萄糖 F.纤维素 G.淀粉H.半乳糖I.乳糖J.蔗糖K果糖 2. 种子萌发的需氧量与种子所贮藏有机物的元素组成和元素比例有关,在相同条件下,消耗同质量的有机物,油料作物种子(如花生)萌发时所需氧量比含淀粉多的种子(如水稻)萌发时的需氧量() A、少 B、多 C、相等 D、无规律 3. 纤维素、纤维素酶、纤维素酶基因的基本组成单位依次是( ) A.葡萄糖、葡萄糖和氨基酸 B.葡萄糖、氨基酸和脱氧核苷酸 C.氨基酸、氨基酸和脱氧核苷酸 D.淀粉、蛋白质和DNA 4.下列有关表述正确的是() A.磷脂是所有细胞必不可缺少的脂质 B.所有细胞的组成成分都有纤维素 C.只有多糖、蛋白质、脂肪三类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D.被形容为“生命的燃料”的物质是指储存能量的多糖 5.判断: ⑴糖类都甜()⑵糖类都能水解()⑶糖类都是能源物质()⑷糖类都能与斐林试剂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⑸糖类都是由C、H、O三种元素构成的()

最新碳水化合物教案

教案 第二章,第四节人体对碳水化合物的需要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节教学,使学生了解碳水化合物的主要生理功能;常见活性多糖的生理功能;血糖指数( GI )的升高对糖类食物选择的重要作用。 2、通过学习掌握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概念、分类和食物来源; 3、理解糖类(碳水化合物节约蛋白质作用、碳水化合物的抗生酮作用)、膳食纤维主要生理功能;了解常见活性多糖的生理功能;血糖指数( GI )的对糖类食物选择的重要作用。 4、通过对本节内容的学习,运用所学知识指导人们合理选取糖类,保障健康。 教学重点: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概念、营养分类和食物来源; 教学难点:碳水化合物节约蛋白质作用、碳水化合物的抗生酮作用、膳食纤维主要生理功能 新课导入:开运动会的时候,班里的班委会给运动员买点葡萄糖口服液来服用,还有前两年流行的PTT饮料,同学们想一下,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呢?由此引入要讲的内容。 教学内容:

一、碳水化合物的功能 1 、供能与的节约蛋白质作用 当摄入足够的碳水化合物时,可以防止体内和膳食中的蛋白质转变为葡萄糖,这是所谓的节约蛋白质作用。 2 、构成机体细胞的成分 碳水化合物是构成机体的重要物质,并参与细胞的许多生命活动。 3 、维持神经系统的功能 尽管大多数体细胞可由脂肪和蛋白质代替糖作为能源,但是脑、神经和肺组织却需要葡萄糖作为能源物质,若血中葡萄糖水平下降,脑缺乏葡萄糖可产生不良反应。 4、抗生酮作用 碳水化合物摄取不足,脂肪代谢产生脂肪酸,氧化增多,会产生较多的酮体,高过肾的回收能力时,会影响人的健康,即所谓的酸中毒。 5、提供膳食纤维,活性多糖果,有益肠道功能 如乳糖可促进肠中有益菌的生长,也可加强钙的吸收。低聚糖:有利于肠道菌群平衡。 6 、食品加工能够中的重要原、辐材料(对食品) 很多工业食品都含有糖,并且对食品的感官性状有重要作用。 二、碳水化合物 (carbohydrate) 的分类: 按其化学组成、生理作用和健康意义可分为: 1 、糖:包括单糖 (monosaccharide 、双糖 (disaccharide) 和糖醇。

《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新课标教学设计

第2章组成细胞的分子 第4节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无论是“问题探讨”、“思考与讨论”还是教材讲解内容都与学生的生活联系紧密,因此容易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常识入手。最后以碳链是生物大分子的骨架为结尾,突出了碳元素和碳链的重要性,和这些生物大分子的组成共性。 二、学情分析: 糖类和脂肪是学生生活中经常接触的熟悉的事物。介绍这些内容时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启发他们思考和了解这两种有机物的种类和功能。对于糖类同时还要让他们认识到只有小分子的葡萄糖才能进入细胞等。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概述糖类的种类和作用 2、举例说出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3、阐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能力目标: 学会自主学习和用图表进行归纳总结。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认同糖类和脂质在生物体内的重要性,养成健康生活的方式。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糖类的种类和作用 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难点:多糖的种类 理解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五、教学策略和手段:讲授法与自学指导法结合。 六、课前准备: 学生准备:课前预习第4节并完成练习册上的知识梳理内容 教师准备:参考教材完成教学设计与课件制作 七、教学课时:1课时 八、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一)引入 (二)细胞中的糖类 教师活动 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兴趣:1.同质量的 各类食物所含有的热量一样多吗?2. 当你 在学校参加运动会消耗了大量体力时,你认 为图中能尽快地为你补充能量的物质是什 么?说明你的理由。 通过解答上面的问题,指出脂肪类食品 可以提供更多的热量,而糖类是主要的能源 物质。那么今天我们就来仔细了解这两类有 机物。 糖类的概念:关于碳水化合物名称的起 源,可以举出一些例子。哪些糖类是不符合 “碳水化合物”。 学生活动 通过对日常生活中相关经 验和体会的分析,增加学生 的兴趣。 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及归纳总结能力。体现新课 标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思

第二章第三节 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学案设计无答案

第二章第三节 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 编号5 【学习目标】 1、概述糖类有多种类型,它们既是细胞的重要结构成分,又是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 2、举例不同种类的脂质对维持细胞结构和功能有重要作用。 【重难点】1、糖类的种类和作用。 2、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学习过程】 〖问题探讨〗 科学研究和制药等领域,经常要进行动物细胞培养。 体外培养动物细胞时,需要为细胞分裂和生长提供营 养。绝大多数情况下,培养基中都有葡萄糖。 讨论 1、对于培养的细胞来说,葡萄糖可能起什么作用? 2、在培养脂肪细胞时,即便没有向培养基中添加脂肪,新形成的脂肪细胞中也会出现油滴。这说明什么? 3、当你在学校参加运动会消耗大量体力时,给你提供了一碗米饭和一根火腿肠,你认为哪种食物能尽快地为你补充能量? 课堂探究一、细胞中的糖类 糖类的作用是主要的 。

归纳总结 1、糖类都是由三种元素构成。 2、人体小肠能够吸收的糖主要是。 3、淀粉、纤维素、糖原都是多糖,它们的基本组成单位是。 为什么淀粉、纤维素和糖原的功能不同? 例题1:运动会期间,某运动员午餐吃了青椒炒肉丝和油饼,饭后吃了一个苹 果和一个橘子,2h后,他的血液中不可能发现以下哪种物质()A.葡萄糖 B.纤维素 C.氨基酸和核苷酸 D.脂肪酸 例题2:水稻和小麦的细胞中含有丰富的多糖,这些多糖是()A.淀粉和糖原 B.糖原和纤维素 C.淀粉和纤维素 D.蔗糖和麦芽糖 课堂探究二、细胞中脂质 1、组成脂质的化学元素主要、和,有些脂质还 含有和。与糖类相比,的含量远远少于糖类,而的含量更多。 2、常见的脂质有、和等。 (1)脂肪也是分子物质,它的基本组成单位是和。 (2)脂肪是细胞内良好的。 同样质量的糖类和脂肪,脂肪所含有的能量要远多于糖类,为什么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是糖类而不是脂肪呢?

人教版2020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4讲核酸、糖类和脂质讲练结合学案

第4讲核酸、糖类和脂质 [考纲明细] 1.核酸的结构和功能(Ⅱ) 2.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Ⅱ) 3.实验: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板块一知识·自主梳理 一、核酸 1.核酸的结构层次 2.核酸的功能 (1)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 (2)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3.核酸的分布 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 4.DNA和RNA的比较

5.不同生物的核酸、核苷酸及碱基的情况

二、细胞中的糖类 1.组成元素:仅由C、H、O元素构成。2.种类和功能 3.合成部位 葡萄糖、淀粉:叶绿体。 纤维素:高尔基体。

糖原:主要是肝脏、肌肉。 三、细胞中的脂质 1.脂质的分类和功能 2.脂质的合成主要在内质网中进行。 四、细胞内的能源物质种类及其分解放能情况 1.主要能源物质:糖类。 2.主要储能物质:脂肪。除此之外,动物细胞中的糖原和植物细胞中的淀粉也是重要的储能物质。 3.直接能源物质:ATP。糖类、脂肪、蛋白质中的能量只有转移到ATP中,才能被生命活动利用。 4.细胞中的能源物质为糖类、脂肪、蛋白质,三者供能顺序是:糖类→脂肪→蛋白质。 5.能源物质为生命活动供能的过程 五、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1.单体和多聚体 (1)单体:蛋白质、核酸、多糖等生物大分子的基本组成单位。 (2)多聚体:由许多单体相互连接构成的生物大分子。 2.多聚体以碳链为骨架 氨基酸、核苷酸、单糖都是有机物,单体以碳链为基本骨架,许多单体连接成多聚体,多聚体参与细胞和生物体的构成。由于碳原子在组成生物大分子中具有重要作用,故碳是生命的核心元素。 六、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

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导学案

第二章组成细胞的分子 第四节: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 班级姓名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 概述糖类的种类和作用; 2. 举例说出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能力目标: 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情感目标: 通过糖类和脂质种类和功能的探讨、体验获得新知识的愉悦,感受生物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学习重点和难点]: 1. 重点: (1)糖类的种类和作用; (2)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2. 难点:多糖的种类 [学习过程] 一、情景创设 图片展示,引发学生思考: 为什么没吃早饭的同学在军训中很容易晕倒? 图片上两个人身材的差异主要是什么造成的? 如同任何机器的运转都需要外界提供能量一样,细胞的生命活动也需要能量来维持。很多种物质都可以为细胞的生活提供能量,其中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 二、深入探究 1.自主阅读: 课本P30-31“细胞中的糖类”,完成以下有关糖类相关内容。 2.小组讨论: 交流学案上有关糖类知识的问题。 学习目标一:细胞中的糖类 1.元素组成: 2.种类: 3.功能: 4.基本单位:

例1、归纳提升:将下列糖填入下列集合中: 葡萄糖、核糖、脱氧核糖、蔗糖、麦芽糖、乳糖、淀粉、纤维素、糖原 动物细 课本P32-33“细胞中的脂质”,完成学案中有关脂类相关内容的自主学习。 2.小组讨论: 交流学案上有关脂质知识的问题 脂质 :构成 : 固醇 : 1.单体:多糖、蛋白质、核酸等都是生物大分子,都是由许多基本的组成单位连接而成的,这些基本的组成单位称为。 2.多聚体:每个单体都是以若干个相连的构成的碳链为基本骨架,由许多单体连接成。

【基础巩固】 1. 主要的能源物质是,大致可分为_____、_____和_____,其由三种元素组成,分别是_____、_____、_____。 2. 组成脂质的化学元素主要是、_____、_____,有些还含有_____和_____。常见的脂质有、和,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 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固醇类物质包括、和等。 【习题巩固】 1.组成糖原和脂质的主要化学元素分别是() A.C、H、O和C、H、O B.C、H、O和C、H、O、N C.C、H、O、N和C、H、O D.C、H、O和C、H、O、N、P 2.下列选项中,属于动植物细胞共有的糖类是()A. 淀粉、脱氧核糖、乳糖 B.葡萄糖、淀粉和果糖 C. 葡萄糖、核糖、脱氧核糖 D.麦芽糖、果糖、乳糖 3.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和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分别是() A.蛋白质、脂肪 B.糖类、脂肪 C.脂肪、糖类 D.糖类、蛋白质 4.在人体中既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还参与血液中脂质运输的物质是() A.磷脂 B.胆固醇 C.脂肪 D.维生素D 5. 下列关于“碳是生命的核心元素”,“没有碳,就没有生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碳元素在生物体内含量最多 B.组成细胞的重要有机物都含有碳元素 C.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是以若干个相连的碳原子构成的碳链为基本骨架 D.组成多糖的单糖是以若干个相连的碳原子构成的碳链为基本骨架 【能力提升】 1.下列有关糖类生理作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核糖和脱氧核糖是核苷酸的组成成分 B.葡萄糖是细胞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C.淀粉和糖原是生物体内唯一储备能源的物质 D.纤维素是高等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2.脂肪的化学组成不同于糖类的主要特点是() A.主要由C、H、O三种元素组成 B.分子中氢原子所占比例高 C.分子中氧原子所占的比例高 D.有的脂质物质中含有N、P 3.植物从土壤中吸收并运输到叶肉细胞的氮和磷主要用于合成:()①淀粉②葡萄糖③脂肪④磷脂⑤蛋白质⑥核酸A. ①④⑥ B. ④⑤ ⑥ C. ③④⑤ D. ②④⑤ 4.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人教版化学选修五《糖类》优质教案

高三总复习讲义 第二节 糖 类 一、糖类还原性的检验及水解产物中葡萄糖的检验 1.糖类的还原性 糖类的还原性是指糖类具有醛基,能发生银镜反应或与新制Cu(OH)2悬浊液反应。若某 糖不能发生银镜反应或不与新制Cu(OH)2悬浊液反应,则该糖不具有还原性,为非还原性糖。 2.水解产物中葡萄糖的检验 (1)水解条件 ①蔗糖:稀硫酸(1∶5)作催化剂,水浴加热。 ②纤维素:90%的浓硫酸作催化剂,小火微热。 (2)水解产物中葡萄糖的检验 欲要检验水解产物中的葡萄糖,必须先加入NaOH 溶液中和其中的硫酸,再加入银氨 溶液或新制Cu(OH)2悬浊液进行检验。 3.中学阶段发生银镜反应的物质 醛类、甲酸、甲酸酯类、甲酸盐、葡萄糖、麦芽糖、果糖。 特别提醒 在检验某种物质是否存在时,一定要注意所用试剂是否与待检物中的其他 物质发生反应,若存在这样的物质,应先除去。如检验卤代烃中是否含有卤素原子时,应先加入NaOH 溶液再加热,发生反应R —X +NaOH ――→△ R —OH +NaX ,然后再加入足量的稀HNO 3酸化,最后才加入AgNO 3溶液。此处加入足量稀HNO 3酸化的目的之一就是防止剩余的NaOH 与AgNO 3反应。 二、淀粉水解程度的判断及水解产物的检验 用银氨溶液和碘水来检验淀粉在水溶液中是否发生了水解及水解是否已进行完全。实验 步骤如下:

实验现象及结论: 现象A 现象B 结论 1 未出现银镜溶液变蓝色淀粉尚未水解 2 出现银镜溶液变蓝色淀粉部分水解 3 出现银镜溶液不变蓝色淀粉完全水解 特别提醒①验证水解产物时,首先要加入NaOH溶液中和后再进行实验。 ②要验证混合液中是否还有淀粉应直接取水解后的混合液加碘水,而不能在加入NaOH 中和后再加碘水,因碘水与NaOH溶液反应。 三、有关糖类物质的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1.若涉及常见的典型官能团之间的转化,则应用结构简式来表示糖类物质。如CH2OH(CHOH)4CHO+2Cu(OH)2――→ △ CH2OH(CHOH)4COOH+Cu2O↓+2H2O 2.若不涉及常见官能团之间的转化,比如糖类的水解反应方程式,此时可用分子式或分子通式来表示糖类物质,并在其下方标明糖类名称即可。如蔗糖水解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特别提醒由于糖类普遍存在同分异构体,且中学阶段不涉及其结构,因此,在书写化学方程式时,若用分子式表示某种糖时,必须注明名称。 试剂现象能反应的有机物 溴水溴水褪色 ①溴水与烯烃、炔烃等不饱和 烃发生加成反应而使溴水褪 色;②溴水与苯酚等发生取代 反应而褪色(产生白色沉淀); ③溴水与含有醛基的物质发 生氧化还原反应而褪色

新教材高中生物1.2.1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糖类和脂质)教学设计(1)浙科版必修1

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糖类和脂质) 本节课是高中生物(浙教版)《生物必修一—分子与细胞》中第一章第三节的内容。有机大分子物质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生命活动是通过细胞内的生物大分子的变化来体现的;生物界和非生物界的差异之一是生物体内有机化合物的组织形式以及在生物体内的有机物的生理功能。学习、了解细胞和生物体中的有机物的特点、基本结构以及主要生理功能有助于学生进一步学习细胞代谢、个体遗传和生命活动调节等生物学知识,有助于学生认识生命活动的基础。 学生对于糖类和脂质并不陌生,生活中也经常接触糖类和脂质,但是在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内对于糖类的化学结构以及糖类、脂质的分类并没有鲜明的认识,从而本节课主要帮助学生解决认知上的缺失。本节课的学生已经是高中二年级,其认知体系基本形成、认知结构迅速发展、认知能力逐步提高,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等都有了明显的提高。结合学生以上的特点,我主要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由学生自己总结归纳,锻炼合作交流、总结归纳的能力。 (1)、能说出有机化合物以碳链为骨架的结构特点。 (2)、概述糖类、脂质的功能。 (3)、说明单糖的结构特点以及单糖形成二糖、多糖的方式。 (1)、认同生命的物质性,初步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观念。 (2)、认同生物学生命观念中的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3)、运用化学知识掌握部分有机物的化学结构和概念,实现学科间知识的联系。 (4)、通过资料分析,发展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5)、通过思考与讨论,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6)、将科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的能力。 教学的重点:是单糖的结构特点、单糖形成二糖、多糖的方式以及糖类、脂质的功能。在处理这几个知识点的时候,用图解加模型展示等不同方法给学生讲解,在反复和多角度的记忆刺激中使学生理解得更为透彻。 教学的难点是碳链的结构特点和单糖的结构特点以及单糖形成二糖、多糖的方式。由于这些

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教学设计教案

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概述糖的种类及功能; 概述脂质的种类及功能; 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在学习的过程中把所学的知识与实际生活做对比; 与同学交流、探讨问题,进行合作学习及自主学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良好的交际能力及知识转化能力; 养成良好的、健康的、合理的饮食习惯。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之前已经学习了细胞的相关知识、细胞所含有的元素及化合物等知识,本节内容中所涉及的糖类和脂质在之前也有涉及;另外糖类和脂质在学生的生活中也经常了解,因此学生在学习的时候会比较轻松,但是由于之前的学习不够深入,生活中掌握的知识也不够全面,因此要充分掌握本节内容还是有一定的困难的。 三、教材分析: 1.内容分析: 本节内容介绍了细胞中的糖类、脂质以及生物大分子的骨架——碳链,所涉及到的知识与化学有较多联系,但糖类及脂质比较贴近生活,因此本节内容除了能帮助学生理解细胞的结构、组成外,还对学生的生活产生指导作用,通过学习学生可以在学习到知识的同时把它应用到实际中去。 2.教学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 细胞中糖的种类及功能; 细胞中脂质种类及功能; 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教学难点: 细胞中多糖的种类; 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3.课时安排:1课时。 四、教学理念及策略:

通过举一些生活中的例子、现象来吸引学生,使学生对本节内容产生兴趣,再通过对知识的归纳、浓缩之后,把这节课的知识点清晰地展示出了,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五、教学方法及媒体: 1.教学方法:讲授法、提问法、直观教学法、讨论法。 2.教学媒体:课本、图片、几种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式。 六、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导入 新授课 细胞中的糖类【情景创设】 问:请问大家参加过运动会没有 那么在运动会的很多项目中,特别 是长跑等长时间、高强度的比赛中 呢,我们常常会看到有人在跑得过 程中会晕倒,在晕倒后我们常常是 把运动员浮起来之后立即给他喝 一杯葡萄糖,过几分钟之后就恢复 了,那么为什么会晕倒呢在晕倒后 喝一杯葡萄糖之后为什么很快又 恢复了呢 对了,葡萄糖能够给人体提供 能量,因此缺少能量而晕倒的人在 喝完葡萄糖之后人就有能量了,也 就恢复了,这就是说,糖类能给我 们提供能量,那么是不是只有糖类 才能为人体提供能量呢当然不是, 但是糖类却是给我们提供能量的 物种中最重要、最直接的物质,那 么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一下,糖 类是什么。 生物体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 答:有参加过。 答:缺乏能量。 答:因为葡萄 糖能提供能 量。 。 答:不是的。 听老师的介 绍,先对糖类 的作用有一点 通过举例吸 引学生注意 力。 留下问题, 引导学生思 考。 由浅入深, 循序渐进地 传授知识。

必修1第2章第4节《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导学案

化九中高中生物导学案2.4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2课时) 备课组:高一生物时间:2019.9.24 编号G0106006 【学习目标】 1. 概述糖类的种类和作用; 2. 举例说出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3. 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重点难点】 重点:糖类的种类和作用;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难点:多糖的种类;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自主预习】 一、细胞中的糖类 1、糖类是主要的||。糖类分子都由______、______、______三种元素组成||,多数糖类中H︰O为||,类似水分子||,因而糖类又称为“”||。大致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几类||。 2、不能________的糖类就是单糖||,常见的单糖有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等||。 3、水解后能够生成________分子单糖的糖是二糖||。常见的二糖有 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4、生物体内的糖类绝大多数以________的形式存在||。________是最常见 的多糖||。其他多糖还有和||。 1、动植物细胞共有的糖类有哪些?动植物特有的二糖、多糖分别是什么?动植物细胞中储存能量的糖分别是什么? 2、糖尿病人的饮食受到严格的限制||,受限制的并不仅仅是甜味食品||,米饭和馒头等主食都需要定量摄取||,为什么? 3、人在特别疲劳、饥饿的状态下||,要想迅速恢复体力||,现有米饭||,奶||,蛋||,肉等食物||,你会选择哪一种?为什么? 【对点突破】 1、生物体内主要的能源物质及细胞生命活动所需要的主要能源物质是

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新课标教学设计

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新 课标教学设计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第2章组成细胞的分子 第4节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无论是“问题探讨”、“思考与讨论”还是教材讲解内容都与学生的生活联系紧密,因此容易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常识入手。最后以碳链是生物大分子的骨架为结尾,突出了碳元素和碳链的重要性,和这些生物大分子的组成共性。 二、学情分析: 糖类和脂肪是学生生活中经常接触的熟悉的事物。介绍这些内容时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启发他们思考和了解这两种有机物的种类和功能。对于糖类同时还要让他们认识到只有小分子的葡萄糖才能进入细胞等。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概述糖类的种类和作用 2、举例说出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3、阐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能力目标: 学会自主学习和用图表进行归纳总结。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认同糖类和脂质在生物体内的重要性,养成健康生活的方式。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糖类的种类和作用 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难点:多糖的种类 理解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五、教学策略和手段:讲授法与自学指导法结合。 六、课前准备: 学生准备:课前预习第4节并完成练习册上的知识梳理内容 教师准备:参考教材完成教学设计与课件制作 七、教学课时:1课时

第4节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一、细胞中的糖类——主要的能源物质 1.化学组成:C、H、O;多数糖类的化学组成符合C m (H 2 O) n 2.概念: 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 单糖:是不能再水解的糖。如葡萄糖。 二糖:是水解后能生成两分子单糖的糖。 多糖:是由多个单糖通过脱水缩合形成的糖。基本组成单位都是葡萄糖。可溶性还原性糖:葡萄糖、果糖、麦芽糖等。 2.分类、分布及主要功能 二、细胞中的脂质 1.化学组成:C、H、O(N、P) 2.溶解性: 3.分类、分布及功能: 三、理解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1.单体构成:单体均为碳原子构成的基本骨架连接而成。 2.形成的基本方式:脱水缩合

生命的基础能源---糖类 教案1(1)

第一章关注营养平衡 第一节生命的基础能源——糖类 (2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糖类的组成和分类 2、使学生掌握葡萄糖的结构简式和重要性质,了解其在人体内的储存方式和氧化分解的生理意义。 3、使学生了解淀粉在人体内的水解吸收过程和纤维素的生理功能。教学重点:葡萄糖、淀粉的性质和生理功能。 教学难点:葡萄糖的结构。 教学方法:探究式教学 实验准备: 洁净的试管、烧杯、铁架台、石棉网、AgNO3溶液(2%)、稀氨水(2%)、葡萄糖溶液(10%)、淀粉、碘水、H2SO4溶液(20%)、NaOH 溶液(10%)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果实的事业是尊贵的,花的事业是甜美的,但还是让我绿叶的事业吧,她总是谦逊地专心地垂着绿荫的”。(印度诗人:泰戈尔)诗人为何对“绿叶”情有独钟? 绿叶利用了廉价的水和二氧化碳,化腐朽为神奇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通过光合作用生成了葡萄糖。人们每天摄取的热能中大约75%来自糖类。 [常识介绍]含糖食物与含糖量。用幻灯片展示教材P4表1-1

[设问]什么是糖? [教材阅读]学生阅读教材P4 资料卡片。 [板书]1、糖的概念: 糖类又叫碳水化合物,大多数糖符合通式C n (H 2O)m 但不是所有的糖符合这个通式且符合这个通式的也不一定是糖。 2、糖的分类: 一、 葡萄糖是怎样供给能量的 [小组实验]学生观察葡萄糖晶体并做葡萄糖溶解实验。 [板书] 1、物理性质:白色晶体,能溶于水,有甜味。 [置疑] 实验测得:葡萄糖分子量为180,含C 、H 、O 三种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6.7%、53.3%,求葡萄糖的分子式。 [板书]葡萄糖分子式为:C 6H 12O 6 [设问]葡萄糖具有什么结构呢?含有氧原子,说明它可能含什么官能团呢? [回答]可能含-CHO 、-COOH 、-OH 等。 [小组实验]实验1-1,葡萄糖的银镜反应。 [结论] 葡萄糖分子结构中含-CHO [讲述]葡萄糖除具有醛的性质外,我们还发现它具有下列性质: 分类 单糖:葡萄糖 不能水解成更简单的糖 糖水解生成 二糖:蔗糖、麦芽糖 1 mol 2 mol 单糖 糖水解生成许多 多糖:淀粉、纤维素 1 mol mol 单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