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航自主招生考试题目

北航自主招生考试题目
北航自主招生考试题目

第一部分数据结构

一、是非判断题(本题共10分,每小题各1分)

(对于下面给出的论述,你认为正确,请在小题后的括号中填入符号√,否则,填入符号×)1.对算法进行分析的目的是为了提高算法的质量。()

2.一般情况下,双向链表比单向链表要占用更多的存储空间。()

3.将插入与删除操作限制在表的一端的线性表被称为堆栈。()

4.完全二叉树不一定是满二叉树,满二叉树一定是完全二叉树。()

5.利用二叉树的前序遍历序列和后序遍历序列一定可以构造出一棵二叉树。()6.邻接表中边结点数目为偶数的图一定是无向图。()

7.拓扑排序不是检测有向图中是否存在回路的惟一方法。()

8.采用折半查找的线性表只要求表中元素按值的大小有序排列就可以。()

9.对具有n个元素的序列进行插入排序,排序的总趟数为n-1。()

10.无论什么情况,快速排序法比其他排序法的时间效率都要高。()

二、填空题(本题共15分,每小题各1分)

1.若长度为n的线性表采用顺序存储结构,当不溢出时,在其第i个位置(1≤i≤n+1)插入一个新的数据元素之前需要依次移动()个元素的位置。

2.在非空双向循环链表中由q指的链结点前面插入一个p指的链结点的过程对应的语句依次为:p->rlink=q; p->llink=q->llink; q->llink=p; ()。(空白处为一条语句)3.在实际应用中,当堆栈的最大长度难以估计时,堆栈最好采用()存储结构。4.若a,b,c,d是初始为空的队列的输入序列,则此时该队列的输出序列是()。5.若具有n个结点的二叉树采用二叉链表存储,则链表中有()个指针域存放着NULL。6.已知二叉树的前序遍历序列为ABDCEFG,中序遍历序列为DBCAFEG,其后序遍历序列为()。

7.采用“逐点插入法”建立序列(54,28,16,34,73,62,95,60,26,43)的二叉排序树后,在该二叉排序树中查找到数据元素62时一共进行了()次元素之间的比较。

8.在一个图中,所有顶点的度数之和等于所有边数的()倍。

9.具有n个顶点的有向图最多有()条边。

10.具有n个顶点的无向连通图采用邻接矩阵表示,邻接矩阵中至少有()个非零元素。11.将数据元素2,4,6,8,10,12,14,16,18,20依次存放于一个一维数组中(设数组下标从0开始),然后采用折半查找方法查找元素12,被比较过的数组元素的下标依次为()。

12.若一个待散列存储的线性表为K=(18,25,63,50,42,32,9,45),散列函数为H(k)=k MOD 9,则与元素18发生冲突的元素有()个。

13.若对序列(1,2,5,3,4)采用泡排序法按元素值从小到大进行排序,则整个排序过程中进行的元素之间的比较次数为()。

14.若对序列(tang, deng, an, wang, shi, bai, fang, liu)采用选择排序法按字典顺序进行排序,则第三趟排序结束时序列的状态是()。

15.设有10000个元素组成的序列,希望尽快挑选出其中前10个(仅挑出前10个!)最大值元,在不改变已有算法结构的前提下,插入排序法、快速排序法、堆积排序法和泡排序法这4种内排序算法中,最合适的是()。

三、综合题(本题共15分,每小题各5分)

1.证明:具有n个结点的非空满二叉树,其叶结点的数目为(n+1)/2。

2.已知某带权连通图采用邻接矩阵存储,邻接矩阵以三元组表形式给出。邻接矩阵下三角形部分的元素(不包括主对角线上元素)对应的各三元组分别为),∝),(5,2,4),(5,3,∝(2,1,7),

(3,1,6),(3,2,8),(4,1,9),(4,2,4),(4,3,6),(5,1, (5,4,2)。请分别画出该连通图所有可能的最小生成树。

3.已知散列函数为H(key)=(key%3) MOD 11,散列地址空间为[0..10],并且采用线性探测再散列法处理冲突。请画出在初始为空的散列表中依次插入22,41,53,8,46,30,1,31,66以后散列表的状态。

四、算法设计题(本题10分)

结点的祖先定义为从根结点到该结点的所有分支上经过的结点。

已知非空二叉排序树采用二叉链表存储结构,链结点构造为lchild data rchild, 根结点指针为T。请写一非递归算法, 依次打印数据信息为item的结点的祖先结点。设结点的数据信息分别为整数,并且假设该结点的祖先结点存在。

第二部分 C语言程序设计

五、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0分,每小题各1分)

1.一个C语言程序是由()。

A.一个主程序和若干个子程序组成 B.函数组成

C.若干过程组成D.若干子程序组成

2.当把以下四个表达式用作if语句的控制表达式时,其中有一个选项与其他三个选项的含义不同,这个选项是()。

A.k%2 B.k%2==1 C.(k%2)!=0 D.!k%2==1

3.下列运算符中优先级最低的是()。

A.+ B.&& C.?: D.!=

4.以下能够正确地定义整型变量a,b和c,并且为其赋初值5的语句是()。

A.int a=b=c=5; B.int a,b,c=5;

C.a=5,b=5,c=5; D.a=b=c=5;

5.若有说明:double y=0.5,z=1.5; int x=10; 则能够正确使用C语言库函数的赋值语句是()。

A.z=exp(y)+fabs(x); B.y=log10(y)+pow(y);

C.z=sqrt(y-z); D.x=(int)(atan2((double)x,y)+exp(y-0.2));

6.以下对二维数组a的正确说明是()。

A.int a[3][]; B.float a(3,4); C.double a[1][4]; D.float a(3)(4);

7.若有条件表达式(exp) ? a++ : b--,则以下表达式中能够完全等价于表达式(exp)的是()。

A.(exp==0) B.(exp!=0) C.(exp==1) D.(exp!=1)

8.以下不正确的if语句形式是()。

A.if(a>b&&a!=b); B.if(a==b) a+=b;

C.if(a

9.若有以下语句

int x=3;

do{ printf(“%d\n”,x-=2); }while(!(--x));

则上面程序段()。

A.输出结果是1 B.输出结果是3和0 C.输出结果是1和-2 D.是死循环10.以下for循环语句的执行次数是()。

for(x=0,y=0;(y=123)&&(x<4);x++);

A.执行4次 B.执行3次 C.是无限循环D.循环次数不定

11.设有如下程序段:

t=0;

while(printf(“*”)){

t++;

if(t<3) break;

}

下面给出的4个描述中,正确的是()。

A.其中循环控制表达式是不合法的B.其中循环控制表达式与0等价

C.其中循环控制表达式与…0?等价 D.以上说法都不对

12.C语言允许函数值类型缺省定义,此时该函数值隐含的类型是()。

A.int类型 B.float类型C.long类型 D.double类型

13.对于C语言而言,以下正确的描述是()。

A.函数的定义可以嵌套,但函数的调用不可以嵌套

B.函数的定义不可以嵌套,但函数的调用可以嵌套

C.函数的定义和函数的调用都不可以嵌套

D.函数的定义和函数的调用都可以嵌套

14.以下关于宏替换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宏替换不占用运行时间 B.宏名无类型

C.宏替换只是字符替换D.宏名必须用大写字母表示

15.若已有定义:int k=2; int *p1, *p2; 且p1和p2均已指向变量k,则下面不能正确执行的赋值语句是()。

A.k=*p1+*p2; B.p1=p2; C.p2=k; D.k=*p1*(*p2);

16.若已有定义:int a[2][3]; 则对a数组的第i行第j列(假设i,j已正确说明并已赋值)元素地址的正确引用为()。

A.*(a+j) B.a+j C.(a+i) D.*(a+j)

17.若有说明:int *p,m=5,n; 则下面给出的4个程序段中,正确的是()。

A.p=&n; B.p=&n;

scanf(“%d”,&p);scanf(“%d”,*p);

C.scanf(“%d”,&p); D.p=&n;

*p=n; *p=m;

18.已有函数max(a,b),为了让函数指针变量p指向函数max,正确的赋值方法是()。A.p=max; B.*p=max; C.p=max(a,b); D.*p=max(a,b);

19.以下对结构体变量stu1中成员age的不正确引用的是()。

struct student{

int age;

int num;

}stu1,*p;

p=&stu1;

A.student.age B.stu1.age C.p->age D.(*p).age

20.在C语言中,库函数fgets(str,n,fp)的功能是()。

A.从str中读取至多n个字符到文件fp

B.从文件fp中读取长度为n的字符串存入str指向的内存

C.从文件fp中读取长度不超过n-1的字符串存入str指向的内存

D.从文件fp中读取n个字符串存入str指向的内存

六、填空题(本题共15分,每小题各3分)

1.若运行以下程序时,从键盘输入2473表示回车。下同),则下面程序的运行结果是()。

#include

main( )

{ int c;

while((c=getchar())!=…\n?)

switch(c-…2?){

case 0:

case 1: putchar(c+4);

case 2: putchar(c+4); break;

case 3: putchar(c+3);

default: putchar(c+2); break;

}

printf(“\n”):

}

2.当从键盘上输入18以后,下面程序的运行结果是()。

main( )

{ int x,u,i,j,a[8];

scanf(“%d”,&x);

i=0;

do{

u=x/2;

a=x%2;

i++;

x=u;

}while(x>=1);

for(j=i-1;j>=0;j--)

printf(“%d”,a[j]);

}

3.以下程序的运行结果是()。

main( )

{ increment();

increment();

increment();

}

increment()

{ static int y=0;

y+=1;

printf(“%d”,y);

}

4.下面程序的运行结果是()。

#include

main( )

{ stat ic char a[]=“Language”,b[]=“programe”;

char *p1,*p2;

int i;

p1=a;

p2=b;

for(i=0;i<=7;i++)

if(*(p1+i)==*(p2+i))

printf(“%c”,*(p1+i));

}

5.以下程序用以输出结构体变量bt所占内存单元的字节数,请在程序的空白处(横线上方)填上适当内容。

struct ps{

double i;

char arr[20];

};

main( )

{ struct ps bt;

printf(“bt size is :%d\n”, ());

}

七、程序设计题(本题5分)

所谓“水仙花数”是指一个三位数,其各位数字立方之和等于该数本身。例如:153是一个“水仙花数”,因为13+53+33=153。请编写输出1000以内所有“水仙花数”的程序。

#include

int main(void)

{

int i, j, k;

for (i = 1; i <= 9; i ++)

for (j = 0; j <= 9; j ++)

for (k = 0; k <= 9; k ++)

{

if (i*i*i + j*j*j + k*k*k == 100 * i + 10*j + k)

printf("%d\n", 100*i+10*j+k);

}

}

八、程序设计题(本题10分)

请编写一C语言程序,该程序实现对从键盘输入一些字符,逐个把它们送到磁盘上去,直到输入一个#为止。

程序源代码:

#include "stdio.h"

main()

{ FILE *fp;

char ch,filename[10];

scanf("%s",filename);

if((fp=fopen(filename,"w"))==NULL) {printf("cannot open file\n");

exit(0);}

ch=getchar();

ch=getchar();

while(ch!='#')

{fputc(ch,fp);putchar(ch);

ch=getchar();

}

fclose(fp);

}

第一部分数据结构

一、是非判断题

1.对算法进行分析的目的是为了提高算法的质量。()

2.一般情况下,双向链表比单向链表要占用更多的存储空间。()

3.将插入与删除操作限制在表的一端的线性表被称为堆栈。()

4.完全二叉树不一定是满二叉树,满二叉树一定是完全二叉树。()

5.利用二叉树的前序遍历序列和后序遍历序列一定可以构造出一棵二叉树。(已知前序和中序,恢复二叉树)

6.邻接表中边结点数目为偶数的图一定是无向图。()无向图一定是偶数,单偶数不一定是无向图

7.拓扑排序不是检测有向图中是否存在回路的惟一方法。()

8.采用折半查找的线性表只要求表中元素按值的大小有序排列就可以。()二叉树9.对具有n个元素的序列进行插入排序,排序的总趟数为n-1。()

10.无论什么情况,快速排序法比其他排序法的时间效率都要高。()

二、填空题

1.若长度为n的线性表采用顺序存储结构,当不溢出时,在其第i个位置(1≤i≤n+1)插入一个新的数据元素之前需要依次移动( n-i+1 )个元素的位置。

2.在非空双向循环链表中由q指的链结点前面插入一个p指的链结点的过程对应的语句依次为:p->rlink=q; p->llink=q->llink; q->llink=p; (q->llink->rlink->p )。(空白处为一条语句)

3.在实际应用中,当堆栈的最大长度难以估计时,堆栈最好采用(链式)存储结构。4.若a,b,c,d是初始为空的队列的输入序列,则此时该队列的输出序列是()。

5.若具有n个结点的二叉树采用二叉链表存储,则链表中有()个指针域存放着NULL。6.已知二叉树的前序遍历序列为ABDCEFG,中序遍历序列为DBCAFEG,其后序遍历序列为(DCBFGEA)。

7.采用“逐点插入法”建立序列(54,28,16,34,73,62,95,60,26,43)的二叉排序树后,在该二叉排序树中查找到数据元素62时一共进行了( 3 )次元素之间的比较。

8.在一个图中,所有顶点的度数之和等于所有边数的( 2 )倍。

9.具有n个顶点的有向图最多有()条边。

10.具有n个顶点的无向连通图采用邻接矩阵表示,邻接矩阵中至少有()个非零元素。11.将数据元素2,4,6,8,10,12,14,16,18,20依次存放于一个一维数组中(设数组下标从0开始),然后采用折半查找方法查找元素12,被比较过的数组元素的下标依次为()。

12.若一个待散列存储的线性表为K=(18,25,63,50,42,32,9,45),散列函数为H(k)=k MOD 9,则与元素18发生冲突的元素有( 3 )个。

13.若对序列(1,2,5,3,4)采用泡排序法按元素值从小到大进行排序,则整个排序过程中进行的元素之间的比较次数为( 4 )。

14.若对序列(tang, deng, an, wang, shi, bai, fang, liu)采用选择排序法按字典顺序进行排序,则第三趟排序结束时序列的状态是()。

15.设有10000个元素组成的序列,希望尽快挑选出其中前10个(仅挑出前10个!)最大值元,在不改变已有算法结构的前提下,插入排序法、快速排序法、堆积排序法和泡排序法这4

种内排序算法中,最合适的是(堆排序)。

三、综合题(本题共15分,每小题各5分)

1.证明:具有n个结点的非空满二叉树,其叶结点的数目为(n+1)/2。

取个中间变量k表层数。

2.已知某带权连通图采用邻接矩阵存储,邻接矩阵以三元组表形式给出。邻接矩阵下三角形部分的元素(不包括主对角线上元素)对应的各三元组分别为(2,1,7),(3,1,6),(3,2,8),(4,1,9),(4,2,4),(4,3,6),(5,1,∝),(5,2,4),(5,3,∝),(5,4,2)。请分别画出该连通图所有可能的最小生成树。

4-2 或者5-2 所以不止一个

3.已知散列函数为H(key)=(key%3) MOD 11,散列地址空间为[0..10],并且采用线性探测再散列法处理冲突。请画出在初始为空的散列表中依次插入22,41,53,8,46,30,1,31,66以后散列表的状态。

四、算法设计题(本题10分)

结点的祖先定义为从根结点到该结点的所有分支上经过的结点。

已知非空二叉排序树采用二叉链表存储结构,链结点构造为lchild data rchild, 根结点指针为T。请写一非递归算法, 依次打印数据信息为item的结点的祖先结点。设结点的数据信息分别为整数,并且假设该结点的祖先结点存在。

先找item父节点p,再找p父节点打印完设为p,再找其父节点。只要有关系就靠这关系找!

第二部分 C语言程序设计

五、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0分,每小题各1分)

1.一个C语言程序是由( a )。

A.一个主程序和若干个子程序组成 B.函数组成

C.若干过程组成 D.若干子程序组成

2.当把以下四个表达式用作if语句的控制表达式时,其中有一个选项与其他三个选项的含义不同,这个选项是( a )。

A.k%2 B.k%2==1 C.(k%2)!=0 D.!k%2==1

3.下列运算符中优先级最低的是( c )。

A.+ B.&& C.?: D.!=

4.以下能够正确地定义整型变量a,b和c,并且为其赋初值5的语句是( a )。

A.int a=b=c=5; B.int a,b,c=5;

C.a=5,b=5,c=5; D.a=b=c=5;

5.若有说明:double y=0.5,z=1.5; int x=10; 则能够正确使用C语言库函数的赋值语句是()。

A.z=exp(y)+fabs(x); B.y=log10(y)+pow(y);

C.z=sqrt(y-z); D.x=(int)(atan2((double)x,y)+exp(y-0.2));

6.以下对二维数组a的正确说明是( c )。

A.int a[3][]; B.float a(3,4); C.double a[1][4]; D.float a(3)(4);

7.若有条件表达式(exp) ? a++ : b--,则以下表达式中能够完全等价于表达式(exp)的是()。A.(exp==0) B.(exp!=0) C.(exp==1) D.(exp!=1)

8.以下不正确的if语句形式是()。

A.if(a>b&&a!=b); B.if(a==b) a+=b;

C.if(a

9.若有以下语句

do{ printf(“%d\n”,x-=2); }while(!(--x));

则上面程序段()。

A.输出结果是1 B.输出结果是3和0 C.输出结果是1和-2 D.是死循环

10.以下for循环语句的执行次数是()。

for(x=0,y=0;(y=123)&&(x<4);x++);

A.执行4次 B.执行3次 C.是无限循环 D.循环次数不定

11.设有如下程序段:

t=0;

while(printf(“*”)){

t++;

if(t<3) break;

}

下面给出的4个描述中,正确的是()。

A.其中循环控制表达式是不合法的 B.其中循环控制表达式与0等价

C.其中循环控制表达式与…0?等价 D.以上说法都不对

12.C语言允许函数值类型缺省定义,此时该函数值隐含的类型是()。

A.int类型 B.float类型 C.long类型 D.double类型

13.对于C语言而言,以下正确的描述是()。

A.函数的定义可以嵌套,但函数的调用不可以嵌套

B.函数的定义不可以嵌套,但函数的调用可以嵌套

C.函数的定义和函数的调用都不可以嵌套

D.函数的定义和函数的调用都可以嵌套

14.以下关于宏替换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宏替换不占用运行时间 B.宏名无类型

C.宏替换只是字符替换 D.宏名必须用大写字母表示

15.若已有定义:int k=2; int *p1, *p2; 且p1和p2均已指向变量k,则下面不能正确执行的赋值语句是()。

A.k=*p1+*p2; B.p1=p2; C.p2=k; D.k=*p1*(*p2);

16.若已有定义:int a[2][3]; 则对a数组的第i行第j列(假设i,j已正确说明并已赋值)元素地址的正确引用为()。

A.*(a+j) B.a+j C.(a+i) D.*(a+j)

17.若有说明:int *p,m=5,n; 则下面给出的4个程序段中,正确的是()。

A.p=&n; B.p=&n;

scanf(“%d”,&p); sc anf(“%d”,*p);

C.scanf(“%d”,&p); D.p=&n;

*p=n; *p=m;

18.已有函数max(a,b),为了让函数指针变量p指向函数max,正确的赋值方法是()。A.p=max; B.*p=max; C.p=max(a,b); D.*p=max(a,b);

19.以下对结构体变量stu1中成员age的不正确引用的是()。

struct student{

int age;

int num;

}stu1,*p;

A.student.age B.stu1.age C.p->age D.(*p).age

20.在C语言中,库函数fgets(str,n,fp)的功能是()。

A.从str中读取至多n个字符到文件fp

B.从文件fp中读取长度为n的字符串存入str指向的内存

C.从文件fp中读取长度不超过n-1的字符串存入str指向的内存

D.从文件fp中读取n个字符串存入str指向的内存

六、填空题(本题共15分,每小题各3分)

1.若运行以下程序时,从键盘输入2473表示回车。下同),则下面程序的运行结果是()。

#include

main( )

{ int c;

while((c=getchar())!=…\n?)

switch(c-…2?){

case 0:

case 1: putchar(c+4);

case 2: putchar(c+4); break;

case 3: putchar(c+3);

default: putchar(c+2); break;

}

printf(“\n”):

}

2.当从键盘上输入18以后,下面程序的运行结果是()。

main( )

{ int x,u,i,j,a[8];

scanf(“%d”,&x);

i=0;

do{

u=x/2;

a=x%2;

i++;

x=u;

}while(x>=1);

for(j=i-1;j>=0;j--)

printf(“%d”,a[j]);

}

3.以下程序的运行结果是()。

main( )

{ increment();

increment();

increment();

}

increment()

{ static int y=0;

y+=1;

printf(“%d”,y);

}

4.下面程序的运行结果是()。

#include

main( )

{ static char a[]=“Language”,b[]=“programe”;

char *p1,*p2;

int i;

p1=a;

p2=b;

for(i=0;i<=7;i++)

if(*(p1+i)==*(p2+i))

printf(“%c”,*(p1+i));

}

5.以下程序用以输出结构体变量bt所占内存单元的字节数,请在程序的空白处(横线上方)填上适当内容。

struct ps{

double i;

char arr[20];

};

main( )

{ struct ps bt;

printf(“bt size is :%d\n”, ());

}

七、程序设计题(本题5分)

所谓“水仙花数”是指一个三位数,其各位数字立方之和等于该数本身。例如:153是一个“水仙花数”,因为13+53+33=153。请编写输出1000以内所有“水仙花数”的程序。

八、程序设计题(本题10分)

请编写一C语言程序,该程序实现对从键盘输入一些字符,逐个把它们送到磁盘上去,直到输入一个#为止。

北航传感器考试样题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XX-20XX 学年第一学期期末 《传感器技术与测试系统》 考试卷 班级______________学号 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成绩 _________ 20XX年XX月XX日 班号学号姓名成绩

《测试信号处理技术》期末考试卷 注意事项: 1、选择题只有完全正确才得分,答错不扣分; 2、请用最简练的文字完成填空题和简答题; 3、所有答案均需在答题卷中书写,在考试卷中作答无效; 4、整个考试时间为2小时; 5、严格遵守考试纪律,考试期间如果有什么问题,请举手和监考老师联系。 题目: 一、选择题………(每道题的正确答案为1个或1个以上,每题3分,共15分) 1、如图1所示为某一信号的频谱分析结果,由图可知该信号由周期信号和随机噪声组成, 其中周期信号的频率为() (A)30Hz (B)150Hz (C)30Hz和70Hz (D)30Hz和150Hz 图1 某一信号的频谱分析结果 2、能够实现对角位移测量的测试原理有() (A)变电阻测量原理(B)变电容测量原理 (C)变电感测量原理(D)谐振式测量原理 3、下面关于石英晶体和压电陶瓷说法正确的有() (A)石英晶体的压电常数比压电陶瓷的大(B)石英晶体的居里点温度比压电陶瓷的高

(C)石英晶体需要人工极化,而压电陶瓷不需要 (D)石英晶体压电性能温度稳定性比压电陶瓷的差 4、一测试系统的输入信号是30Hz的正弦波,通过频谱分析发现其输出信号中包括7.5Hz、 15Hz、30Hz、60Hz等谐波成分,可以判断() (A)在输入端肯定有外界干扰信号(B)该测试系统是线性测试系统 (C)该测试系统是非线性测试系统(D)该系统是比较理想的测试系统 5、某公斤称采用悬臂梁四臂差动应变式测量原理,如图2所示,则() F 图2某公斤称的原理结构图 (A)由于梁的受力点处的挠度最大,故应变片粘贴位置越靠近该受力点越好 (B)由于梁的根部的挠度接近于零,故应变片粘贴位置应远离该点 (C)由于梁的受力点处的应变最大,故应变片粘贴位置越靠近该受力点越好 (D)由于梁的根部的应变最大,故应变片粘贴位置越靠近该点越好 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15分) 1、如图3所示为一交流电桥,其平衡条件为和。 图3 交流电桥 2、在进行谐振测量时,谐振系统的品质因素Q值越高,则说明该系统的抗干扰能力越。 (备选答案:强或弱) 3、用两陀螺仪对某一旋转载体进行角速度测量,载体实际旋转角速度为1rad/s,其中A 陀螺仪的一组测量值分别为1.110rad/s、1.112rad/s、1.109rad/s、1.111rad/s、1.110rad/s,B陀螺仪的一组测量值分别为1.082rad/s、0.926rad/s、1.0724rad/s、0.938rad/s、1.0768。 由此可以判断A陀螺仪比B陀螺仪的精密度,A陀螺仪比B陀螺仪的准确 度。(备选答案:高或低)

传感器测试实验报告

实验一 直流激励时霍尔传感器位移特性实验 一、 实验目的: 了解霍尔式传感器原理与应用。 二、基本原理: 金属或半导体薄片置于磁场中,当有电流流过时,在垂直于磁场和电流的方向上将产生电动势,这种物理现象称为霍尔效应。具有这种效应的元件成为霍尔元件,根据霍尔效应,霍尔电势U H =K H IB ,当保持霍尔元件的控制电流恒定,而使霍尔元件在一个均匀梯度的磁场中沿水平方向移动,则输出的霍尔电动势为kx U H ,式中k —位移传感器的灵敏度。这样它就可以用来测量位移。霍尔电动势的极性表示了元件的方向。磁场梯度越大,灵敏度越高;磁场梯度越均匀,输出线性度就越好。 三、需用器件与单元: 霍尔传感器实验模板、霍尔传感器、±15V 直流电源、测微头、数显单元。 四、实验步骤: 1、将霍尔传感器安装在霍尔传感器实验模块上,将传感器引线插头插入实验模板的插座中,实验板的连接线按图9-1进行。1、3为电源±5V , 2、4为输出。 2、开启电源,调节测微头使霍尔片大致在磁铁中间位置,再调节Rw1使数显表指示为零。 图9-1 直流激励时霍尔传感器位移实验接线图 3、测微头往轴向方向推进,每转动0.2mm 记下一个读数,直到读数近似不变,将读数填入表9-1。 表9-1 X (mm ) V(mv)

作出V-X曲线,计算不同线性范围时的灵敏度和非线性误差。 五、实验注意事项: 1、对传感器要轻拿轻放,绝不可掉到地上。 2、不要将霍尔传感器的激励电压错接成±15V,否则将可能烧毁霍尔元件。 六、思考题: 本实验中霍尔元件位移的线性度实际上反映的时什么量的变化? 七、实验报告要求: 1、整理实验数据,根据所得得实验数据做出传感器的特性曲线。 2、归纳总结霍尔元件的误差主要有哪几种,各自的产生原因是什么,应怎样进行补偿。

北航自主招生考试题目

第一部分数据结构 一、是非判断题(本题共10分,每小题各1分) (对于下面给出的论述,你认为正确,请在小题后的括号中填入符号√,否则,填入符号×)1.对算法进行分析的目的是为了提高算法的质量。() 2.一般情况下,双向链表比单向链表要占用更多的存储空间。() 3.将插入与删除操作限制在表的一端的线性表被称为堆栈。() 4.完全二叉树不一定是满二叉树,满二叉树一定是完全二叉树。() 5.利用二叉树的前序遍历序列和后序遍历序列一定可以构造出一棵二叉树。()6.邻接表中边结点数目为偶数的图一定是无向图。() 7.拓扑排序不是检测有向图中是否存在回路的惟一方法。() 8.采用折半查找的线性表只要求表中元素按值的大小有序排列就可以。() 9.对具有n个元素的序列进行插入排序,排序的总趟数为n-1。() 10.无论什么情况,快速排序法比其他排序法的时间效率都要高。() 二、填空题(本题共15分,每小题各1分) 1.若长度为n的线性表采用顺序存储结构,当不溢出时,在其第i个位置(1≤i≤n+1)插入一个新的数据元素之前需要依次移动()个元素的位置。 2.在非空双向循环链表中由q指的链结点前面插入一个p指的链结点的过程对应的语句依次为:p->rlink=q; p->llink=q->llink; q->llink=p; ()。(空白处为一条语句)3.在实际应用中,当堆栈的最大长度难以估计时,堆栈最好采用()存储结构。4.若a,b,c,d是初始为空的队列的输入序列,则此时该队列的输出序列是()。5.若具有n个结点的二叉树采用二叉链表存储,则链表中有()个指针域存放着NULL。6.已知二叉树的前序遍历序列为ABDCEFG,中序遍历序列为DBCAFEG,其后序遍历序列为()。 7.采用“逐点插入法”建立序列(54,28,16,34,73,62,95,60,26,43)的二叉排序树后,在该二叉排序树中查找到数据元素62时一共进行了()次元素之间的比较。 8.在一个图中,所有顶点的度数之和等于所有边数的()倍。 9.具有n个顶点的有向图最多有()条边。 10.具有n个顶点的无向连通图采用邻接矩阵表示,邻接矩阵中至少有()个非零元素。11.将数据元素2,4,6,8,10,12,14,16,18,20依次存放于一个一维数组中(设数组下标从0开始),然后采用折半查找方法查找元素12,被比较过的数组元素的下标依次为()。 12.若一个待散列存储的线性表为K=(18,25,63,50,42,32,9,45),散列函数为H(k)=k MOD 9,则与元素18发生冲突的元素有()个。 13.若对序列(1,2,5,3,4)采用泡排序法按元素值从小到大进行排序,则整个排序过程中进行的元素之间的比较次数为()。 14.若对序列(tang, deng, an, wang, shi, bai, fang, liu)采用选择排序法按字典顺序进行排序,则第三趟排序结束时序列的状态是()。 15.设有10000个元素组成的序列,希望尽快挑选出其中前10个(仅挑出前10个!)最大值元,在不改变已有算法结构的前提下,插入排序法、快速排序法、堆积排序法和泡排序法这4种内排序算法中,最合适的是()。 三、综合题(本题共15分,每小题各5分) 1.证明:具有n个结点的非空满二叉树,其叶结点的数目为(n+1)/2。 2.已知某带权连通图采用邻接矩阵存储,邻接矩阵以三元组表形式给出。邻接矩阵下三角形部分的元素(不包括主对角线上元素)对应的各三元组分别为),∝),(5,2,4),(5,3,∝(2,1,7),

传感器考试题与答案

传感器原理及其应用习题 第1章传感器的一般特性 一、选择、填空题 1、衡量传感器静态特性的重要指标是_灵敏度______、__线性度_____、____迟滞___、___重复性_____ 等。 2、通常传感器由__敏感元件__、__转换元件____、_转换电路____三部分组成,是能把外界_非电量_转换成___电量___的器件和装置。 3、传感器的__标定___是通过实验建立传感器起输入量与输出量之间的关系,并确定不同使用条件下的误差关系。 4、测量过程中存在着测量误差,按性质可被分为粗大、系统和随机误差三类,其中随机误差可以通过对多次测量结果求平均的方法来减小它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5、一阶传感器的时间常数τ越__________, 其响应速度越慢;二阶传感器的固有频率ω0越_________, 其工作频带越宽。 6、按所依据的基准直线的不同,传感器的线性度可分为、、、。 7、非线性电位器包括和两种。 8、通常意义上的传感器包含了敏感元件和(C )两个组成部分。 A. 放大电路 B. 数据采集电路 C. 转换元件 D. 滤波元件 9、若将计算机比喻成人的大脑,那么传感器则可以比喻为(B )。 A.眼睛 B. 感觉器官 C. 手 D. 皮肤 10、属于传感器静态特性指标的是(D ) A.固有频率 B.临界频率 C.阻尼比 D.重复性 11、衡量传感器静态特性的指标不包括( C )。

A. 线性度 B. 灵敏度 C. 频域响应 D. 重复性 12、下列对传感器动态特性的描述正确的是() A 一阶传感器的时间常数τ越大, 其响应速度越快 B 二阶传感器的固有频率ω0越小, 其工作频带越宽 C 一阶传感器的时间常数τ越小, 其响应速度越快。 D 二阶传感器的固有频率ω0越小, 其响应速度越快。 二、计算分析题 1、什么是传感器?由几部分组成?试画出传感器组成方块图。 2、传感器的静态性能指标有哪一些,试解释各性能指标的含义。 作业3、传感器的动态性能指标有哪一些,试解释各性能指标的含义 第2章电阻应变式传感器 一、填空题 1、金属丝在外力作用下发生机械形变时它的电阻值将发生变化,这种现象称__应变_____效应;半导体或固体受到作用力后_电阻率______要发生变化,这种现象称__压阻_____效应。直线的电阻丝绕成敏感栅后长度相同但应变不同,圆弧部分使灵敏度下降了,这种现象称为____横向___效应。 2、产生应变片温度误差的主要因素有_电阻温度系数的影响、_试验材料和电阻丝材料的线性膨胀系数的影响_。 3、应变片温度补偿的措施有___电桥补偿法_、_应变片的自补偿法、_、。 4. 在电桥测量中,由于电桥接法不同,输出电压的灵敏度也不同,_全桥__接法可以得到最大灵敏度输出。 5. 半导体应变片工作原理是基于压阻效应,它的灵敏系数比金属应变片的灵敏系数大十倍 6.电阻应变片的配用测量电路采用差动电桥时,不仅可以消除线性误差同时还能起到温度补偿

传感器实验报告

金属箔式应变片——半桥性能实验 一. 实验目的:比较半桥与单臂电桥的不同性能,了解其特点。 二. 基本原理:不同受力方向的两片应变片接入电桥作为邻边,电桥输出 三. 灵敏度提高,非线性得到改善。当两片应变片阻值和应变量相同时,其桥路输出电 压U02=EK/ε2。 四. 需用器件和单元:应变式传感器实验模板、应变式传感器、砝码、数显表、+15V 电源、+-4V 电源、万用表 五. 实验步骤: ① 按要求将应变式传感器装与传感器模板上。 ② 按要求进行电路接线,将两个应变片接入桥路。 ③ 进行测量,将数据记录到表格中。 六.实验数据 所以可知灵敏度δ=0.3639,非线性误差为δf1=Δm/Y F.s =1.112/65=1.71% 七、思考题: 1、半桥侧量时两片不同受力状态的电阻应变片接入电桥时,应放在: (1)对边 (2)邻边。 2、桥路(差动电桥)测量时存在非线性误差,是因为:(1)电桥测量原理上存在非线性 (2)应变片应变效应是非线性的 (3)调零值不是真正为零。 答:都是。但是调零值可以通过记录最初的非零值来消除此误差

金直流全桥的应用——电子秤实验 一. 实验目的:了解应变片直流全桥的应用电路的标定。 二. 基本原理:电子秤实验原理为实验三全桥测量原理,通过对电路调节 三. 使电路输出的电压值为重量对应值,电压量纲(V)改为重量量纲(g)即成为一台原始 电子秤。 四. 需用器件和单元:应变式传感器实验模板、应变式传感器、砝码、±15V 电源、± 4V 电源 五. 实验步骤: 1、按实验一中2的步骤将差动放大器调零:参考图1-2将四个应变片按正确的接法接成全桥形式,合上主控箱电源开关调节电桥平衡电位器Rw1,使数显表显示0.00V 。 2、将10只砝码全部置于传感器的托盘上,调节电位器Rw3(增益即满量程调节),使数显表显示为0.200V(2V 档测显)或-0.200V 。 3、拿去托盘上的所有法码,调节电器Rw4(零位调节),使数显表显示为0。000V 或—0。000V 。 4、重复2、3步骤的标定过程,一直到精确为止,把电压量纲V 改为重量量纲g ,就可秤重,成为一台原始的电子秤。 6、根据上表计算误差与非线性误差。 所以可知灵敏度δ=1,非线性误差为δ f1=Δm/Y F.s =0

北航《社会保障学》在线作业一答案

北航《社会保障学》在线作业一 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40 分。) 1. ()是社会优抚的特殊性质。 A. 福利性 B. 褒扬性 C. 救济性 D. 安抚性 满分:4 分 2. 以保障过去生活水准为指导思想,有较高的保障水平的养老金形式是() A. 二阶层型 B. 一律给付型 C. 所得比例型 D. 混合型 满分:4 分 3. 以下不属于社会福利基金的是()。 A. 老年人福利基金 B. 工伤保险基金 C. 教育福利基金 D. 残疾人福利基金 满分:4 分 4.()是由国家通过立法对在劳动过程中因工作原因造成劳动者意外受伤、患病、致残而使劳动能力 丧失或衰退时,为其提供生活和医疗保障的社会保险项目。 A. 养老社会保险 B. 工伤社会保险 C. 失业社会保险 D. 社会福利 满分:4 分 5. 我国职工因公死亡,丧葬费是按本企业的()。 A. 六个月的平均工资发放 B. 五个月的平均工资发放 C. 四个月的平均工资发放 D. 三个月的平均工资发放 满分:4 分 6.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属于社会保障体系中()的范畴。 A. 社会福利 B. 社会保险 C. 社会救济 D. 社会优抚 满分:4 分 7. ()是对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实行的免费治疗和预防疾病的一种福利制度。 A. 医疗保险 B. 公费医疗 C. 私人医疗 D. 混合医疗 满分:4 分 8. 中国的失业保险制度是()建立起来的。 A. 90年代 B. 70年代 C. 60年代 D. 80年代 满分:4 分 9. 失业保险产生于工业化进程较早的()。 A. 美国 B. 日本 C. 苏联 D. 欧洲 满分:4 分 10. 失业保险的最终目的,是要实现制度既定的()。 A. 保障计划 B. 社会保险 C. 社会福利 D. 保障目标

《传感器原理及应用》试卷样题.

1、从不同角度,测量方法有不同的分类,根据测量方式可分为、与。 2、电阻应变片的工作原理是基于的电阻值相应发生变化。 3、电阻应变片的温度补偿方法通常有和两大类。是最常用的且效果较好的线路补偿方法。 4、当衔铁位于中心位置时,差动变压器输出电压并不等于零,我们把差动变压器在零位移时的输出电压称为零点残余电压,其主要是由于传感器的两次级绕组的与不对称,以及磁性材料的非线性等问题引起的。 5、要满足交流电容电桥的平衡,除要满足条件外,还必须满足条件。 6、压电陶瓷与石英晶体相比, 7、磁电感应式传感器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可以设计成两种磁电传感器结构:式和式。 8、在电荷耦合器件(CCD中,一个结构称为一个光敏元或一个像素。 9、氯化锂湿敏电阻是利用吸湿性盐类潮解,发生变化而制成的测湿元件。 10、半导体陶瓷湿敏电阻根据其材料的电阻率随湿度增加而不同可以分为负特性湿敏半导体陶瓷和正特性湿敏半导体陶瓷。当相对湿度从0%RH 变化到100%RH 时, 湿敏半导体陶瓷的电阻值变化3个数量级,而湿敏半导体陶瓷的阻值仅变化1个数量级。 11、半导体色敏传感器相当于两只结构不同的的组合,故又称。 12、压电式超声波探头利用压电效应来产生超声波。 13、根据微波传感器的原理,微波传感器可以分为两类。

14、微波湿度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是基于介质对微波的吸收与介质的成正比,水对微波的吸收作用最强。 15核辐射与物质间的相互作用主要有两种:电离作用,核辐射的。这些作用是核辐 射式传感器的工作基础。

16、辨向原理中为了得到相位差为4H B 间距的位置上放置两个 光电元件。 17、采用二进制编码器时,任何微小的制作误差,都可能造成读数的粗差,为了消除粗差,可采用码代替。它是一种码,从任何数变到相邻数时,仅有一位数码发生变化。 二、计算题(共30分) 1、(5分)测量电路的电流值mA I 5. 22=,电压V U 6. 12=,系统误差分别为mA I 5. 0+=?,V U 1. 0+=?,求修正后的功率。 2、(15分)用热电偶测量介质温度,设环境温度为25℃,将其投入300℃的被测介质中,热电偶的时间常数为s 1200=τ,试确定经过350s 后的动态误差。 (提示:热电偶测温属于一阶动态系统,即如果被测介质温度为1T ,传感器测量温度为2T 时,有下列方程成立:dt dT T T 2021τ+=)。 3、(10分)对于一阻值为120Ω的电阻应变片,其应变片灵敏度为05. 2=K ,将其贴在线膨胀系数为/10116-?=g β℃的试件上,电阻应变片敏感栅材质为康铜,其电阻温度系数/10156-?=α℃, 线膨胀系数/109. 146-?=s β℃。当传感器环境温度从10℃变化到50℃时,所引起的附加电阻相对变 化量/(R R ?为多少?折合附加应变t ε为多少? 三、论述题(共20分,每题5分)

传感器实验报告

传感器实验报告(二) 自动化1204班蔡华轩 U2 吴昊 U5 实验七: 一、实验目的:了解电容式传感器结构及其特点。 二、基本原理:利用平板电容C=εA/d 和其它结构的关系式通过相应的结 构和测量电路可以选择ε、A、d 中三个参数中,保持二个参数不变,而只改变其中一个参数,则可以有测谷物干燥度(ε变)测微小位移(变d)和测量液位(变A)等多种电容传感器。 三、需用器件与单元:电容传感器、电容传感器实验模板、测微头、相敏 检波、滤波模板、数显单元、直流稳压源。 四、实验步骤: 1、按图6-4 安装示意图将电容传感器装于电容传感器实验模板上。 2、将电容传感器连线插入电容传感器实验模板,实验线路见图7-1。图 7-1 电容传感器位移实验接线图 3、将电容传感器实验模板的输出端V01 与数显表单元Vi 相接(插入主控 箱Vi 孔),Rw 调节到中间位置。 4、接入±15V 电源,旋动测微头推进电容传感器动极板位置,每间隔 记下位移X 与输出电压值,填入表7-1。

5、根据表7-1 数据计算电容传感器的系统灵敏度S 和非线性误差δf。 图(7-1) 五、思考题: 试设计利用ε的变化测谷物湿度的传感器原理及结构,并叙述一 下在此设计中应考虑哪些因素 答:原理:通过湿度对介电常数的影响从而影响电容的大小通过电压表现出来,建立起电压变化与湿度的关系从而起到湿度传感器的作用;结构:与电容传感器的结构答大体相同不同之处在于电容面板的面积应适当增大使测量灵敏度更好;设计时应考虑的因素还应包括测量误差,温度对测量的影响等

六:实验数据处理 由excle处理后得图线可知:系统灵敏度S= 非线性误差δf=353=% 实验八直流激励时霍尔式传感器位移特性实验 一、实验目的:了解霍尔式传感器原理与应用。 二、基本原理:霍尔式传感器是一种磁敏传感器,基于霍尔效应原理工作。 它将被测量的磁场变化(或以磁场为媒体)转换成电动势输出。 根据霍尔效应,霍尔电势UH=KHIB,当霍尔元件处在梯度磁场中 运动时,它就可以进行位移测量。图8-1 霍尔效应原理

2018考研经验分享:西北大学社会保障专业备考体会

2018考研经验分享:西北大学社会保障专业备考体会 考研结束已经一段时间了,一直想着写一篇总结,虽然考试过程不是那么尽如人意,但也算是坚持到了最后,写这篇文章算是对自己的一个交代,当然如果能带给看这篇文章的朋友些许帮助,我都会深感荣幸。毕竟一路走来也受到了很多未曾谋面的热心朋友的帮助,因此也非常愿意将这份热心与爱心传递下去。话不多说,我将分科目谈谈我的体会。 政治:暑假开始即可,7-11月中重点抓选择题,11月下旬到12月看分析题。特别要注意细节,一定要反复看错题! 【选择题】:我没有买红宝书,看的是肖秀荣精讲精练。看一章精讲精练做一章1000题的选择题,每天进行1-2章。看的时候注意绿色加粗的内容,做完对应题目后,在解析上圈出错题题号并仔细看错题的解析(注意不要在题目上圈),最后再返回精讲精练找出错题对应的知识点进行阅读标记。这个过程反复2-3遍,第一遍可以将自己做的答案写在本子上,第二遍再做在书上。要特别注意多选题。这个过程虽然麻烦,但对打牢基础非常重要。这个过程进行完后可以开始做真题,做真题的时候重点关注2010年以后的题目,真题做1-2遍。第一遍做后对答案仔细看解析,要分析题目设置的陷阱,并看对应的表解,在表中把没掌握的知识点用荧光笔标注出来。第二遍做的时候要特别注意反复做错的题目,对这些题目要回到精讲精练中找出相应的知识点,标五角星★。这些流程都完成后11月-12月主要就翻看错题即可,可以早上抽出10分钟朗读错题,形成早上的政治思维,毕竟政治是上午的考试科目。 马原的难点是政治经济学,我当时针对不理解的部分看了阮晔的视频,史纲最重要的就是自己要动手画时间轴,在时间轴上标注出重要的事件。毛中特和史纲有重叠的部分也可以在时间轴上标注,思修多看做题就行。时政我主要是看了肖的那本时政小册子,做了后面的选择题,还听了一个刘源泉的分阶段时政,也还挺不错的。 【分析题】在空白纸上练字,练字,不仅练习书写工整还要练习不写歪,更要练习书写速度!10年后的真题分析题马原全部自己做,毛中特、史纲、思修重点看答题思路。推荐腿姐陆寓丰的马原分析题的套路课,原理归纳精炼,教的答题方法特别容易上手。听了课程后一定要自己在答题卡上做一遍,不想买答题卡在A4大小的空白纸上模拟练习也可以。马原背的内容不多最重要的就是要学会找原理。然后肖八出来的时候认真对待分析题,马原自己找原理,其他部分的分析题在试卷上列出要点即可。最后肖四出来的时候一定要全背,重点就是绿色字的部分,每天早上背半个小时,默写出来,开考前早到考场的同学也可以直接撕下肖四的答案背,没准等会到考场上就会有奇迹发生。除了肖的书我还买了阮晔分析题狂背20题,到手后发现字好小密密麻麻的也懒得背了。也有人推荐徐涛小黄书的,不过我没有用过也不好妄加评论,其实我觉得不在于你到底看了多少本书,而在于你真正理解和掌握了多少,反复多遍是最重要的,选书看口碑,看排版,看内容,最重要就看适合不适合自己。像我知道就有很多人因为不习惯绿色的字体和纸张而舍弃了肖秀荣系列考研政治书的。 新祥旭官网https://www.360docs.net/doc/08250669.html,/

传感器考试试题答案终极版

传感器原理考试试题 1、有一温度计,它的量程范围为0--200℃,精度等级为0.5级。该表可能出现的最大误差为__±1℃______,当测量100℃时的示值相对误差为_±%1_______。 2、传感器由___敏感元件___ 转换元件_、______测量电路_三部分组成 3、热电偶的回路电势由_接触电势、温差电势_两部分组成,热电偶产生回路电势的两个必要条件是_即热电偶必须用两种不同的热电极构成;热电偶的两接点必须具有不同的温度。。 4、电容式传感器有变面积型、变极板间距型、变介电常数型三种。 5.传感器的输入输出特性指标可分为_静态量_和____动态量_两大类,线性度和灵敏度是传感器的__静态_量_______指标,而频率响应特性是传感器的__动态量_指标。 6、传感器静态特性指标包括__线性度、__灵敏度、______重复性_______及迟滞现象。 7、金属应变片在金属丝拉伸极限内电阻的相对变化与_____应变____成正比。 8、当被测参数A、d或ε发生变化时,电容量C也随之变化,因此,电容式传感器可分为变面积型_、_变极距型_和_变介质型三种。 9、纵向压电效应与横向压电效应受拉力时产生电荷与拉力间关系分别为 F y。 和q y=?d11a b 10、外光电效应器件包括光电管和光电倍增管。 1、何为传感器的动态特性?动态特性主要的技术指标有哪些? (1)动态特性是指传感器对随时间变化的输入量的响应特性; (2)动态指标:对一阶传感器:时间常数;对二阶传感器:固有频率、阻尼比。

2、传感器的线性度如何确定?拟合直线有几种方法? 传感器标定曲线与拟合直线的最大偏差与满量程输出值的百分比叫传感器的线性度;。 四种方法:理论拟合,端基连线拟合、过零旋转拟合、最小二乘法拟合。 3、应变片进行测量时为什么要进行温度补偿?常用的温度补偿方法有哪些? (1)金属的电阻本身具有热效应,从而使其产生附加的热应变; (2)基底材料、应变片、粘接剂、盖板等都存在随温度增加而长度应变的线膨胀效应,若它们各自的线膨胀系数不同,就会引起附加的由线膨胀引起的应变;常用的温度补偿法有单丝自补偿,双丝组合式自补偿和电路补偿法。 4、分布和寄生电容对电容传感器有什么影响?一般采取哪些措施可以减小其影响? 寄生电容器不稳定,导致传感器特性不稳定,可采用静电屏蔽减小其影响,分布电容和传感器电容并联,使传感器发生相对变化量大为降低,导致传感器灵敏度下降,用静电屏蔽和电缆驱动技术可以消除分布电容的影响。 5、热电偶测温时为什么要进行冷端补偿?冷端补偿的方法有哪些? 答:热电偶热电势的大小是热端温度和冷端的函数差,为保证输出热电势是被测温度的单值函数,必须使冷端温度保持恒定;热电偶分度表给出的热电势是以冷端温度0℃为依据,否则会产生误差。因此,常采用一些措施来消除冷锻温度变化所产生的影响,如冷端恒温法、冷端温度校正法、补偿导线法、补偿电桥法。 三、计算题 1、下图为圆形实芯铜试件,四个应变片粘贴方向为R1、R4 轴向粘贴,R 2、R3 圆周向粘贴,应变片的初始值R1=R2=R3=R4=100Ω,灵敏系数k=2,铜试件的箔 松系数μ= 0.285,不考虑应变片电阻率的变化,当试件受拉时测得R1 的变化Δ R1 = 0.2Ω。如电桥供压U = 2V,试写出ΔR2、ΔR3、ΔR4 输出U0(15分)

北航_仪器光电综合实验报告_彩色线阵CCD传感器系列实验

2012/4/29

彩色线阵CCD传感器系列实验 实验时间:2012年4月27日星期五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并学习CCD的使用、驱动原理和功能特性等。 (二)实验内容: 1.本实验共分为以下四个实验部分,主要内容为: 1)线阵原理及驱动 2)特性测量实验 3)输出信号二值化 4)线阵CCD的AD数据采集 (三)实验仪器: 1.双踪迹同步示波器(带宽50MHz以上)一台, 2.彩色线阵CCD多功能实验仪YHCCD-IV一台 3.实验用PC计算机及A/D数据采集基本软件 (四)实验结果及数据分析: 一、线阵原理及驱动 1)驱动频率与周期 表格 1 驱动频率与周期实验结果

由于对不同驱动频率示值,对应不同驱动频率,当显示数值为0时,f=1Mhz;为1时,f=500Khz;为2时,f=250Khz;为3时,f=125Khz; 对应F1,F2频率始终是驱动信号的8分之一,而RS则为F1,F2频率的2倍; 现象及数据分析:由上图可知,在同一频率档位上,随着积分时间档位的增长,FC周期逐渐增加;对于同一积分档位,考虑到驱动频率间的关系,FC周期恰好成倍数关系; 2)积分时间测量 表格 2 积分时间测量结果 现象及数据分析:由上图可知,在同一频率档位上,随着积分时间档位的增长,FC周期逐渐增加;对于同一积分档位,考虑到驱动频率间的关系,FC周期恰好成倍数关系; 二、特性测量实验 表格 3 输出信号幅度与积分时间的关系0档

对应曲线: 图表 1 输出信号幅度与积分时间的关系0档 表格 4 输出信号幅度与积分时间的关系 1档

图表 2 输出信号幅度与积分时间的关系1档 表格 5 输出信号幅度与积分时间的关系2档

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社会保障专业考博真题-参考书-分数线-复习资料-育明考博

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社会保障专业 考博指导与分析 一、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考博资讯 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的录取原则是按方向,初试加复试成绩由高到低排序录取。公共管理专业拟招1-2名硕博连读。其中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专业计划招3人,社会保障专业计划招4人,非营利组织管理专业计划招3人,社会管理专业计划招4人,此方向导师为中国社会管理研究院导师。 (一)考试科目及各方向导师: 1.120400公共管理 研究方向01:社会保障。导师分别是高颖、胡晓江、王曦影、徐月宾。 考试的科目: (1)1101英语或1102俄语或1103日语(100%)。 (2)2043社会保障(100%)。 (3)3706公共管理概论(100%)。 (二)复试分数线: 1.复试原则与分数线: 此分数线是各专业的最低复试/录取分数要求。只适用于报考普通博士生、高校辅导员在职攻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博士学位研究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职攻读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士学位研究生的考生,不适用于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和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定向培养博士学位研究生。 未组织复试的导师,将在此分数线基础上,按照一定比例确定复试名单,并在4月中旬前组织复试,具体复试名单由报考院系通过院系网站或电话告知。已经复试的导师,将在此分数线基础上,依据录取规则,按顺序录取。 专业代码及名 外国语业务课一业务课二总分称 120400公共管 456060 理 2.复试方案: 复试将对考生科研及实践经验、学术潜力、实践能力、综合素质等进行 全面考查。复试形式为面试,考生需参加两个小组的面试。 实践组(复试一组):重点考察考生实践经验及实践能力、实践案例分

哈工大机器人集团产业运营生态圈及机器人产业发展动向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08250669.html, 哈工大机器人集团产业运营生态圈及机器人产业发展动向 作者: 来源:《机器人产业》2018年第04期 如今,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机器人的身影,伴随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机器人正变得越来越智能,并且在工业、教育、医疗、安防等诸多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为进一步推动机器人产业发展,哈工大机器人集团在总结过去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构建了一套完整的产业生态圈,并对机器人产业的未来发展方向提出了独到见解。 哈工大机器人集团的产业生态圈 哈工大机器人集团成立于2014年12月,经过三年多的探索,初步形成了以产业集团为组织形式,以产业投资和产业孵化服务为工具,以聚合产业发展资源为特色,以高端技术和高端人才为核心竞争力,以科技成果转化为主要任务和重要利润来源,以产业链整体运营和整体进步为目标的工程化创业模式。哈工大机器人集团的缩写是HRG。因此,我们也把哈工大机器人集团的这种创新、创业和产业模式称为HRG模式。 当前,我国的经济已经发展到了一个关键的节点,增长模式由投资引领升级到创新创业驱动。通过探索和实践,目前HRG已经基本形成自己的产业生态圈,打通了创新、创业、产业联动发展的业务和逻辑链条,能够很好地把项目从哪里来,项目如何孵化,以及项目到哪里去的问题统筹起来,形成一个整体的解决方案,构建了完整的创新体系、创业体系和产业体系。 创新平台 创新平台的作用是有效地整合创新要素和资源。通过相关的创新要素聚集、交流和共享,提高技术向产品转化的效率,降低成本,缩短周期。我们联合了哈工大机器人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机器人创新中心、国家机器人检测与评定中心等机构以及HRG自己的产业研究院,在关键性的核心技术上谋求突破,力争抢占全球下一代机器人的技术高地、产业高地和人才高地。 创业平台 通过创业平台服务项目孵化,为孵化企业导入营销、人才、技术、供应链、品牌、基地建设、基金等支撑资源,同时为企业提供核心人才培育服务,从而保障创业者将更多的精力和资源投入到技术研发、产品生产、质量监管等核心环节,专注于企业竞争力的打造,助力企业价值快速体提升。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试卷及答案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试卷及答案 ((((试卷一试卷一试卷一试卷一))))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24 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 分,共24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 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和未选均无分。 1.下列被测物理量适合于使用红外传感器进行测量的是(C)A.压力B.力矩C.温度D.厚度 2.属于传感器动态特性指标的是( D ) A.重复性B.线性度C.灵敏度D.固有频率 3.按照工作原理分类,固体图象式传感器属于( A )A.光电式传感器B.电容式传感器C.压电式传感器D.磁电式传感器4.测量范围大的电容式位移传感器的类型为(D ) A.变极板面积型B.变极距型 C.变介质型D.容栅型 5.利用相邻双臂桥检测的应变式传感器,为使其灵敏度高、非线性误差小( C ) A.两个桥臂都应当用大电阻值工作应变片 B.两个桥臂都应当用两个工作应变片串联 C.两个桥臂应当分别用应变量变化相反的工作应变片 D.两个桥臂应当分别用应变量变化相同的工作应变片 6.影响压电式加速度传感器低频响应能力的是( D )A.电缆的安装与固定方式B.电缆的长度 C.前置放大器的输出阻抗D.前置放大器的输入阻抗 7.固体半导体摄像元件CCD 是一种() A.PN结光电二极管电路B.PNP 型晶体管集成电路 C.MOS型晶体管开关集成电路D.NPN型晶体管集成电路 8.将电阻R 和电容C 串联后再并联到继电器或电源开关两端所构成的RC吸收电路,其作用是 () A.抑制共模噪声B.抑制差模噪声C.克服串扰D.消除电火花干扰 9.在采用限定最大偏差法进行数字滤波时,若限定偏差△Y≤0.01,本次采样值为0.315,上次 采样值为0.301,则本次采样值Yn应选为() A.0.301 B.0.303 C.0.308 D.0.315 10.若模/数转换器输出二进制数的位数为10,最大输入信号为2.5V,则该转换器能分辨出的最 小输入电压信号为() A.1.22mV B.2.44mV C.3.66mV D.4.88mV 11.周期信号的自相关函数必为() A.周期偶函数B.非周期偶函数C.周期奇函数D.非周期奇函数12.已知函数x(t)的傅里叶变换为X(f),则函数y(t)=2x(3t)的傅里叶变换为()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76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不写解答过程,将正确的答案写在每小 题的空格内。错填或不填均无分。 13.对传感器进行动态的主要目的是检测传感器的动态性能指标。 14.传感器的过载能力是指传感器在不致引起规定性能指标永久改变的条件下,允许超过 的能力。 15.传感检测系统目前正迅速地由模拟式、数字式,向方向发展。 16.已知某传感器的灵敏度为K0,且灵敏度变化量为△K0,则该传感器的灵敏度误差计算公式为rs= 。 17.为了测得比栅距W更小的位移量,光栅传感器要采用技术。 18.在用带孔圆盘所做的光电扭矩测量仪中,利用孔的透光面积表示扭矩大小,透光面积减小,则表明扭矩。19.电容式压力传感器是变型的。 20.一个半导体应变片的灵敏系数为180,半导体材料的弹性模量为1.8×105Mpa,其中压阻系数πL为Pa-1。 21.图像处理过程中直接检测图像灰度变化点的处理方法称为。 22.热敏电阻常数B 大于零的是温度系数的热敏电阻。 23.若测量系统无接地点时,屏蔽导体应连接到信号源的。 24.交流电桥各桥臂的复阻抗分别为Z1,Z2,Z3,Z4,各阻抗的相位角分别为?1? 2? 3 ?4,若电桥平衡条件为Z1/Z4=Z2/Z3,那么相位平衡条件应为。 三、问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25.简述压电式传感器分别与电压放大器和电荷放大器相连时各自的特点。 26.回答与直线式感应同步器有关的下列问题: (1)它由哪两个绕组组成? (2)鉴相式测量电路的作用是什么? 27.简述压磁式扭矩仪的工作原理。 28.说明薄膜热电偶式温度传感器的主要特点。 29.简述激光视觉传感器将条形码的信息传输的信号处理装置的工作过程。 30.采用逐次逼近法的模/数转换器主要由哪几部分组成? ((((答案一答案一答案一答案一))))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1.C 2.D 3.A 4.D 5.C 6.D 7.C 8.D 9.A 10.B 11.A 12.B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 分) 三、问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 分) 25.传感器与电压放大器连接的电路,其输出电压与压电元件的输出电压成正比,但容易受电 缆电容的影响。 传感器与电荷放大器连接的电路,其输出电压与压电元件的输出电荷成正比,电缆电容的影响小。 26.(1)由固定绕组和滑动绕组组成。 (2)检测感应电动势的相位,从而根据相位确定位移量的大小和方向。 27.压磁式扭矩仪的轴是强导磁材料。根据磁弹效应,当轴受扭矩作用时,轴的磁导率发生 变化,从而引起线圈感抗变化,通过测量电路即可确定被测扭矩大小。28.主要特点是:热容量小(或热惯性小),时间常数小,反应速度快。29.(1)多面棱镜高速旋转,将激光器发出的激光束反射到条形码上作一维扫描。 (2)条形码反射的光束经光电转换及放大元件接收并放大后再传输给信号处理装置。 30.由电压比较器、数/模转换器、顺序脉冲发生器、数码寄存器和逐次逼近寄存器组成。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8分,共24 分) ((((试卷二试卷二试卷二试卷二))))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如果仅仅检测是否与对象物体接触,可使用_______作为传感器。 2.红外图像传感器由红外敏感元件和_______电路组成。 3.在电阻应变片公式,dR/R=(1+2μ)ε+λEε中,λ代表_______。 4.利用电涡流位移传感器测量转速时,被测轴齿盘的材料必须是_______。 5.当磁头相对于磁尺不动时,仍有感应电动势输出的是静态磁头,且输出电势的幅值由_______所决定。 6.动态标定的目的,是检验测试传感器的_______指标。 7.确定静态标定系统的关键是选用被测非电量(或电量)的标准信号发生器和_______。 8.传感器的频率响应特性,必须在所测信号频率范围内,保持_______条件。 9.热电偶电动势由_______电动势和接触电动势两部分组成。 10.SnO2型半导体气敏器件非常适宜检测浓度较_______的微量气体。 11.有源滤波器由集成运放和_______组成。 12.采用_______电源供电的电桥称为交流电桥。 13.多路模拟开关由_______和多路双向模拟开关组成。 14.为了提高检测系统的分辨率,需要对磁栅、容栅等大位移测量传感器输出信号进行_______。 15.若随机信号x(t)、y(t)的均值都为零,当τ→∞时,它们的互相关函数Rxy(τ)=_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 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5 分) 1.对压电式加速度传感器,希望其固有频率( ) A.接近零 B.尽量低些 C.尽量高些 D.任意 2.( )传感器可用于医疗上-50℃~150℃之间的温度测量。

北航电涡流传感器实验报告

电涡流传感器实验报告 38030414蔡达 一、实验目的 1.了解电涡流传感器原理; 2.了解不同被测材料对电涡流传感器的影响。 二、实验仪器 电涡流传感器实验模块,示波器:DS5062CE,微机电源:WD990型,士12V,万用表:VC9804A型,电源连接电缆,螺旋测微仪 三、实验原理 电涡流传感器由平面线圈和金属涡流片组成,当线圈中通以高频交变电流后,在与其平行的金属片上会感应产生电涡流,电涡流的大小影响线圈的阻抗Z,而涡流的大小与金属涡流片的电阻率、导磁率、厚度、温度以及与线圈的距离X有关,当平面线圈、被测体(涡流片)、激励源确定,并保持环境温度不变,阻抗Z只与距离X有关,将阻抗变化转为电压信号V输出,则输出电压是距离X的单值函数。

四. 实验数据及处理 1.铁片 0.5 1 1.52 2.5 3 3.5 电涡流传感器电压位移曲线—铁片 电压/V 位移/mm

0.5 1 1.5 2 2.53 3.5 电涡流传感器电压位移拟合曲线—铁片 电压/V 位移/mm 其线性工作区为0.6——3.4,对该段利用polyfit 进行函数拟合,可得V=-1.0488X-1.2465 2.铜片

电涡流传感器电压位移曲线—铜片 电压/V 位移/mm 2.2 2.4 2.6 2.83 3.2 3.4 3.6 -6-5.95-5.9-5.85 -5.8-5.75-5.7 -5.65-5.6-5.55-5.5电涡流传感器电压位移拟合曲线—铜片 电压/V 位移/mm 其线性工作区为2.4——3.4,对该段利用polyfit 进行函数拟合,可得V= -0.4500X -4.4667

2015年人大社会保障考研冲刺押题模拟考试试卷最后预测

育明教育 2014年中国人民大学行政管理考研辅导再创佳绩 2014年,育明教育共有12名学员成功考上人大公共管理学院,包括公共财政与公共政策专业状元张xiaoyu(二本跨专业)、社会保障专业状元王shiyu 以及4名行管专业学员,3名公共组织与人力资源专业学员都成功录取。 2013年育明教育共有10名学员成功考上人大公共管理学院,包括社会保障专业状元赵xiaowen(跨专业),还有5名考上行管专业,3名考上公共财政与公共政策专业,2名考上公共组织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 北大人大教授+阅卷名师+精准的押题 2015年人大行管考研全程班(基础+强化+冲刺)优惠价2500元!赠送阅卷人指导一对一指导! 2015年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研究生招生考试模拟试题(二) 管理学 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简述计划工作的步骤 2、组织进行战略管理的过程中如何进行外部分析? 3、什么是群体凝聚力?影响群体凝聚力的因素有哪些? 论述题(每题15分,共45分) 1、论述沙因的组织文化模型 2、组织变革的阻力有哪些?如何克服? 3、论述组织中冲突产生的原因及如何进行冲突管理 社会学 简答题(每题8分,共24分) 1、简述社会运行的主要条件 2、什么是功利性角色与表现性角色 3、什么是简单随机抽样? 论述题(每题17分,共51分)

1、论述社会化的条件和主体 2、论述我国社会转型期组织结构的特点和任务 3、论述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的特征 育明教育考研咨询QQ1559022430徐老师 公共管理学与公共政策 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5分) 新公共管理企业型政府实质性政策前后对比法结构性问题 简答题(每题15分,共75分) 1、论述战略管理在公共部门应用中取得的效果与问题?如何改进? 2、简述现代公务人力资源管理发展的新趋势 3、全面的公共危机管理战略应包含哪些主要内容? 4、简述政策分析的基本步骤 5、如何认识和应对政策终结的障碍? 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 1、论述传统科层组织的主要特征及面临的困境 2、论述政策执行的相关条件 管理学 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简述计划工作的步骤p76-79 2、组织进行战略管理的过程中如何进行外部分析?p126 3、什么是群体凝聚力?影响群体凝聚力的因素有哪些?p378 论述题(每题15分,共45分) 1、论述沙因的组织文化模型p193-196 2、组织变革的阻力有哪些?如何克服?p222-226 3、论述组织中冲突产生的原因及如何进行冲突管理p446-450 社会学 简答题(每题8分,共24分) 1、简述社会运行的主要条件 2、什么是功利性角色与表现性角色 3、什么是简单随机抽样? 论述题(每题17分,共51分) 1、论述社会化的条件和主体 2、论述我国社会转型期组织结构的特点和任务 3、论述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的特征 公共管理学与公共政策 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5分) 新公共管理p16 企业型政府p383 实质性政策p26 前后对比法p344 结构性问题p153 简答题(每题15分,共75分) 1、论述战略管理在公共部门应用中取得的效果与问题?如何改进?p86-88 2、简述现代公务人力资源管理发展的新趋势p208-2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