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之我见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之我见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包括课内和课外阅读。课内阅读固然重要,但真正的源泉来自课外。当前小学语文阅读现状令人堪优,部分教师、学生、家长对课外阅读认识不够,甚至忽视。面对现状,我们应高度重视课外阅读,以培养学生阅读兴趣为宗旨,采取依照学生学段的不同推荐书籍,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的能力,组织各种类型的读书活动等方式对他们进行科学、有序地指

导,并促其能力的发展。

一、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必要性。

培根说:“读书足于怡情,足于博才,足于长才。”又如刘向:“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阅读是获取知识的重要手段。课内阅读是课外阅读的继续与扩展,是阅读训练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对开阔学生视野,获取丰富知识促进学生智力、道德、审美情趣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也是语文教学中重

要的环节。

1、学生的智力发展离不开课外阅读

从古到今,许多文人墨客用自己的亲身体验,感悟大谈特谈读书的好处:如歌德:“读一本好书就象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俄国赫尔芩:“不去读书没有真正的教养,同时也不可能有什么鉴别能力。”再如美国富兰克林:“读书使人充实,理想使人深邃,交谈使人清醒。”又如高尔基说:“我读得越多,书就使我和世界越接近,生活对我变得更加光辉,更加美丽。”等等都充分表明了读书可以发展人的智力。原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把课外阅读视为智力生活的指路灯和智力发展的必要条件并认为书籍对孩子的全面发展起着巨大的作用。我们不难发现有些学生眼中只有教科书,不知疲倦地把课本嚼了一遍又一遍但成绩仍不理想。究其原因忽视了课外阅读,放弃了促其智力发展的机会。

谁都不想成为书呆子,谁都渴望事半功倍,那课外阅读就是一条美妙的捷径。学生通过课外阅读思考被激发了,而思考形成一种激发智力的刺激。因此课外阅读与学生智力发展成正比关系。书读得越多,知识面越广。通过课外阅读获得课内有关知识为课堂学习创造了一定的背景,学生就容易记住知识,在此基础上提升、发展,也轻而易举地从死记硬背、机械单一的学习环境中真正解脱出来,获

得新生。

2、阅读促进学生道德发展

莎士比亚曾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多读好书不仅丰富知识更能获得精神财富享受和满足的源泉,精神就不会空虚、贫乏。我们都明白一个灵魂空

虚的人是非常可怕的:要么整日无所事事,游手好闲,对生活悲观厌倦;要么寻求各种刺激填补空虚的心灵。长此以往,家庭中,社会上又将出现一个失足青年。因此课外阅读与学生道德发展也紧密联系的。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一个人如果从童年时代就养成自觉阅读课外书籍的习惯,特别是读一些好书,那么他受到的教育就多一些,道德发展就更健全。在书的熏陶下变得更爱周围的一切。在英雄人物的言行的感染下变得爱憎分明,疾恶如仇。尤其在书中了解了成功人士奋斗的足迹后,渴望成功,也知晓成功背后的辛酸。一个博爱、正直、渴望成功的人很难想象会成为一个冷酷无情、卑鄙庸俗、贪淫好色之徒。

3、在课外阅读中发展学生的审美情趣。

阅读教学和审美教育是密不可分的,可以说没有文学就没有美学。它赋予审美教育更为广阔的天地。爱因斯坦说:“不管时代潮流和社会风尚如何,人总是要凭自己高尚的品质越过时代和社会,走自己的路。”学生通过课外阅读深切地感受文学作品的语言美,意境人格美。这样给学生带来的理解是深刻的。如《少年包公》,此书让学生感到包公聪明、正直、立志为民除歼的高尚人格。又如《三国演义》中的情景让人领略了英雄们肝胆相照

和对腐朽、黑暗的朝廷深恶痛绝。再如《江山如此多娇》一书,更让学生饱了眼福。壮丽的山山水水也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在朗读中,他们也渐渐感悟真、善、美,在潜移默化中,学生的审美情趣获得发展。

二、课外阅读令人忧虑的现状

开展课外阅读可以引起学生浓厚的的学习兴趣和探求知识的强烈欲望。丰富知识,开阔视野,它是开展语文教学的又一把金钥匙。尽管如此,课外阅读的现状实令人忧虑。我曾经在网上看到这样一个活生生的例子:浙江老师王春霞数次在阅览室发现这样一个现象。连环画、书架前气氛活跃,文学架前无人问津并且手持画册的的学生有90%只翻阅画面不看书(哪怕是几行字),三分钟一换,五分钟一调。针对现象,他有意识地找了几十个三~五年级的学生“闲聊”,问他们爱看哪些课外书。他们告诉他、漫画书、连环画,是他们最爱看的书,但他们更爱看电视。学生的回答令他诧异。三至五年级的孩子熟悉“小燕子”、“龙珠”,却不知道刘少奇是谁,不晓得赖宁是何人,分不清楚天文、地理、历史……一个令人不悦的现状,一代令人堪忧的孩子。部分教师、家长和学生对占半壁江山的课外阅读认识不够,把它弃之在阴暗的角落,冷静分析,主要由以下几个具

体因素造成课外阅读并不乐观的现状。

1、课外阅读的时间少

课外阅读需要一定的课余时间。问心而论,学生能有多少时间可由自己支配。在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家长望字成龙、望女成风心切,教师为了生存,为了名声,不知疲倦。在“高考指挥棒”的指挥下,学生埋头于“题海”之中,哪有时间阅读课外书籍。有些家长虽有一定的文化素养,但教育理念落后,甚至错误。他们不主张还反对孩子读课外书籍。不管学生的兴趣、天赋,硬逼孩子弹琴、绘画。白天在校学习,晚上补课。就连双休日也被剥夺了。请家教辅导,

学生不堪重负,无心情也没时间阅读课外书籍。学生常在日记中写道:“我很想看我喜欢的书,但没时间。”更有学生天真地写道:“老师,你不是说时间就象海绵里的水可以挤的吗?可是,一天下来,我太累了,只想睡觉。”那紧张的节奏,繁重的学习任务,让他们喘口气的时间都少得可怜,怎么会阅读课外书籍呢?学生被迫困于这狭窄的空间、机械地学习着,生活着,缺乏活力的一代令人同情呀!当然也有部分家长业余时间不是打扑克就是打麻将,子女耳濡目染,影响极坏。我班学生曾在日记中写道:好不容易熬到双休日,想静下心来,好好享受阅读的兴趣。可是家里来了一群牌友,叫喊声,笑声,呼喊声不绝于耳。我烦躁极了,根本无法看书。时间少,便

成了学生阅读量少的一个重要因素。

2、课外阅读的价值取向不明确

我曾在班上作过一次调查问卷,内容是这样的:

喜爱课外阅读()不喜爱课外阅读()

喜爱课外阅读的目的是:

(1)为了在语文考试中拿高分()

(2)开阔视野,提高语文能力()

(3)为了应付,被迫完成任务()

调查的结果是:绝大多数的学生均能阅读课外书籍,不喜欢阅读课外书籍的只占少数。但选择喜欢课外阅读的目的是:70%的学生选择(1)〈在语文考试时拿高分〉20%的学生选择了(2)〈即开阔视野,提高语文能力〉10%的学生选择了(3)〈就是被迫完成任务〉这一项调查反映了当今学生课外阅读的价值取向不明确。70%的学生带着功利性去阅读课外书籍。这种情况很难真正发掘作品的内涵,发现作品蕴涵的美丽。他们只注重作品的结构、章法、造句措辞。这种阅读是片面的,学生虽化不少时间去读、去想,但收效是不明显的。10%的学生是带着无奈、痛苦去阅读,

这本身就已否定了阅读的意义。学生虽手捧书本,但眼光流离,心不在焉。这种阅读只是一种表面化、形式化的阅读。次数越多,学生就越烦。甚至有些学生对

阅读课外书籍的重要性、必要性没有真正明确,还抱怨教师、家长的愚蠢作业。与其这样徒而无功地让他们坐着,不如让他们出去玩或做几道题来得爽快些。抱着这种态度,带着这样的心境如何感悟作品的真、善、美,有如何领略作品的意境。20%的学生虽明确阅读的真正意义,但对作品的精华、糟粕是不是分得很清?

他们仍需教师指导。

3、课外阅读的效果不佳

很多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阅读方法尚不能灵活自如地迁移到课外阅读中来。即使课外阅读时间、数量并不少,但收效甚微。本该精读的没有去精读;只需粗读的却迟迟不肯放手,浪费了许多宝贵时间。这样,不会针对不同的课外阅读而采取不同的方法,一味地平均用力势必造成高耗低效状态。平时不注意积累,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常常拿到一本好书便如饥似渴地看起来。看时虽专注也颇有感受,但时间久了,便淡忘了。“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倘若找一找,划一划,抄一抄,再去背背的话,就不会轻易忘记。即使稍有淡忘,只要打开摘抄本,就一目了然。部分学生由于忽视摘抄,整理,记忆的环节,虽有了大量的阅读但仍然语感不强,语言不丰富。我曾经做过一实验: A学生只看不记 B学生阅读后要做摘记。摘记分三大部分:(1)是好词(2)是佳句(3)是谈感受。一个学期下来,B学生对今年所阅读的课外书籍心中有数。而A学生就逊色了,故提高课外阅读的效果不仅讲究阅读方法,还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这样才能

避免高耗低效的现状。

总而言之,造成课外阅读令人忧虑的现状包括众多因素:有来自社会的、家庭的、学校的。如教师这一头,部分教师大语文教学意识不强,只注重课堂教学研究而把课外这一块广阔的领域丢给学生。有的教师虽已意识到课外阅读的重要性也涉及到这一

领域,但指导学生目的性不强,方法死板,大有力不从心之感;家长观念落后;学生功利性强等。这么多不利因素存在,课外阅读怎么不举步难艰呢?

三、科学有序地指导课外阅读

课外阅读有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获得丰富知识,提高阅读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针对语文教学中如此重要的环节就应对学生进行科学有序地课外指导。俗语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而重视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教学的艺术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教师只有在课外阅读教学中唤取学生的内驱力,让学生自觉地融入课外阅读世界,积极汲取知识并获得美的享受。我们可以

从情感出发,用教师本人影响学生,在教师的自身素质较高的情况下,教师的人格魅力和文学修养是一笔很大的财富。榜样作用是无穷的,教师对学生的作用更能从深层处让学生的心灵产生震撼,使学生有一种强烈的改善自我,完善自我的内驱力。而课外阅读就是教师魅力产生的根源。这便会使学生发自内心地要求读课外书;另一方面要让学生感受知识的魅力。古今中外,又有许多佳篇妙作流传于世。这就需要教师去挖掘并设法让学生感受到知识中美丽的存在,让他们看到知识这一海洋的广袤无限和缤纷色彩。那么教师又如何加强指导让学生跳出功利性阅读的认识误区和以“作文法为主”的狭窄读书范围,像蜜蜂采蜜那样广泛博

览。我的做法是:

( 1 )依照学生学段的不同推荐书籍

时下出版物众多,鱼目混珠,指导学生正确地选择课外读物显得尤为重要。我根据学生学段的不同,为他们选择适宜的课外读物。例如低年级同学对童话、寓言感兴趣。我就向他们推荐《格林童话》、《伊索寓言》等;中年级再补充浅显的历史读物并兼顾名家名篇;高年级以古典小说,现代文学作品中的中、长篇读物为主兼顾较有品味的科幻作品以及适合阅读的历史、地理、天文书籍。

(2)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能力

目前很多学生因缺乏指导,课外阅读效果很不佳。针对此现状,我主要采用以下方法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能力。首先,让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相结合。我在课堂教学中,从字、词、句、篇入手,把握文章中心,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在课内教学中掌握读书的方法,形成阅读能力。在课外阅读指导中要求学生运用课内学到的读书方法,很好地阅读课外书。如:我在本学期上的《卖火柴的小女孩》后,引导学生翻阅安徒生其它的童话作品。在阅读中,学生对安徒生童话的特点有了更深的了解。又如:上了《草船借箭》后,我要求学生阅读《三国演义》中对诸葛亮人物故事的描写,让学生更深了解到诸葛亮是个神机妙算、才智超群的人物。还有以前学了《太阳》这课后,我让学生阅读一些天文知识书籍,了解宇宙的奥秘,激发爱科学、学科学的极大兴趣。其次,指导学生学会取舍。该精读的就得仔子细细、反反复复地读,如:一些跟语文教材相匹配的课外书。有些只纯粹满足一下个人兴趣就不必钻研。倘若迟迟不肯放手将会浪费许多宝贵时间,因为一味地平均用力势必造成高耗低效的状态。再次,督促学生形成摘抄的习惯。

教师应讲清摘抄的重要性、方法、形式等并在教师的指导、督促下完成。我任教的班级人人都有本摘记本,其形式和内容可谓百花齐放:有好词好句、精彩片断的摘抄;有对上述内容的评点;有连词写话、随笔、读后感的撰写;有一周篇目,一周书目的记录等等。为了督促学生完成,我加强了检查的力度,依靠学生干部、家长的力量促使学生养成摘抄习惯。最后,加强学生速读训练。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我常利用课前进行“一分钟阅读比赛”,效果颇佳。最快的学生一分钟内能看二、三百字,最慢的学生也能看一百字。大家你追我赶,积极性特高,阅读速度便在不经意间得到提高。久而久之,课外阅读不再成为负担。当然,整理、记忆这一环节也不应忽视。有时教师可提供一些优美的篇章段落让学生背诵,更多时候让学生自我选择。通过背诵,学生的记忆加深了,获得的知识、信息也

就更多了。真正做到,学有所思。

3、织各种类型的读书活动

小学生活泼好动。我充分利用这一特点,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例:课外阅读小组、好词佳句的比赛、朗诵会、故事会、作文,日记,读书笔记展览。教师为学生展示自己提供了舞台:如在课外阅读小小组活动中,小成员在组长的带领下开展阅读和交流;又如在朗诵会上,小朋友声请并茂的朗诵博得了教师和学生的阵阵喝彩;在作文交流中,小作者们更是有模有样…… 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这不仅引发了学生之间的良性竞争,还利于孩子们互相鼓励,维持课外阅读的长久兴趣,使“读好书”“好读书”在班内蔚然成风。

(3)为学生课外阅读创造时间和空间.

课外阅读需要时间和空间,只有尽量为学生创造才使课外阅读落到实处。学生由种种原因造成课外阅读时间不够。这就要求教师、家长不要过多增加学生学业负担,还学生一个自由的空间。小学生年龄小,自觉性差,就需要教师、家长督促、管理。其实陪读是个不错的方法,不妨试一试。当女儿课外阅读时,我常坐在旁边读书看报。有时我丈夫也参与。往往这时,女儿阅读的时间最长,效果也最佳。举这样一个例子,我只想告诉大家:经常有家长督促的孩子阅读时间充分,效果也好!当然一个良好的读书氛围将直接影响到孩子的课外阅读效果。我

校建立了图书馆、阅览室,每周的阅读课我都在宽敞明亮的教室上,学生可以自由阅读各种书籍。每个学生都有借书卡,可以在规定的期限内借阅自己感性趣的书并及时做好读书笔记。阅览室清静再加上室内的布置又极富特色,在温馨中透露着浓浓的书卷气。学生置身于这样的环境怎么不心静神定、专心致志呢?那么如何给学生在课余时间为其同样创造一个良好的读书氛围呢?我充分利用午休那段宝贵的时间让学生享受课外阅读的兴趣。首先,我和学生一起布置了一个美观、整洁的教室环境。如:窗台摆上美丽的鲜花,墙壁上贴上督促读书、催人上进的名言警句等。其次,有人管理、督促。我采取学生管理学生的方法。在值勤队员的督促下逐渐养成课外阅读的习惯。如果有不遵守纪律,影响大家阅读的学生将受到大家的批评、教育。在大家的帮助下,这些学生也变得认真了。最后,播放轻音乐。如钢琴曲等。学生在轻缓、美妙的旋律中享受阅读,这是何等的幸

福和快乐呀!

总之,课外阅读教学的开展,为学生开辟了一个求知的天地。学生在书的海洋里,倍感学问的博大精深。教师也深刻意识到手捧语文课本是教不好学生的。语文之大如汪洋大海,在教好教本的同时更要指导在课外获取更多、更美的知识。新时期的语文教师是富有挑战的,为了生存,为了孩子们,我们必须博览群书。让我们都来关心孩子,高度重视他们的课外阅读并进行扎扎实实地课外阅读指导,努力改变现状,帮助他们成长,成才。让我们都努力地朝着这个既定的目标勇往直

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