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金属管道设计规范

工业金属管道设计规范
工业金属管道设计规范

工程建设国家标准《工业金属管道设计规范》局部修订条文

第一部分局部修订条文及条文说明

1.0.3本规范不适用于下列管道的设计:

1.0.3.1(内容无修改)

1.0.3.2电力行业的管道;

1.0.3.3~1.0.3.7(内容无修改)

1.0.3.8城镇公用管道。

[条文说明]第1.0.3.2款电力行业的管道也包括核电的管道。输送粉料或粒料的气流输送管道,由于其制造上的特殊性,一般属于制造厂成套设计范围。工业管道穿越居民区时,应符合城镇公用管道的有关规定。

2.2符号

C s——冷拉比,即冷拉值与全补偿值之比

T tn——主管名义厚度

[条文说明]①全补偿值的解释,见本规范第9.4.1条的条文说明。②原T m,更正为T tn。

3.1.3设计温度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3.1.3.1管道中每个组成件的设计温度,应不低于本规范第3.1.2.1款规定的需要最大厚度或最高公称压力相对应的温度。设计温度的确定,还应包括流体温度、环境温度、阳光辐射、加热或冷却的流体温度等因素的影响。

设计的最低温度应为管道组成件的最低工作温度,此温度不应低于材料的使用温度下限。常用材料的使用温度下限,应符合本规范附录A的规定。

3.1.3.2~3.1.3.6(内容无修改)

[条文说明]根据国内工程设计的实践经验和国外引进工程的设计规定,管道的设计温度一般都按最高工作温度适当增加裕量。由于各种生产流程的差异,流体的性质差别,这种裕量只能在工程设计中规定。

第3.1.3.3款无隔热层管道组成件的设计温度,是根据散热情况不同而规定的,并参照ASME B31.3的规定。一条无隔热层管道中,各组成件的设计温度用于强度核算时可以是不同的。

3.2.1 管道组成件的压力—温度额定值应符合下列规定:

3.2.1.1 除本规范另有规定外,管道组成件的公称压力及对应的工作压力—温度额定值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选用管道组成件时,该组成件标准中所规定的额定值,不应低于管道的设计压力和设计温度。

对于只标明公称压力的组成件,除另有规定外,在设计温度下的许用压力可按下式计算:

(3.2.1)

式中 P A ——在设计温度下的许用压力(MPa ); PN ——公称压力(MPa );

[σ]t ——在设计温度下材料的许用应力(MPa );

[σ]x ——决定组成件厚度时采用的计算温度下材料的许用应力(MPa )。 3.2.1.2 在国家现行标准中没有规定压力—温度额定值及公称压力的管道组成件,可用设计温度下材料的许用应力及组成件的有效厚度(名义厚度减去所有厚度附加量)通过计算来确定组成件的压力—温度额定值。 3.2.1.3~3.2.1.4(内容无修改)

[条文说明]有的法兰标准中用“压力—温度等级”这个名称。即国外标准中“压力—温度额定参数”(Pressure-temperature rating )。实际上它是与公称压力对应的许用工作压力和工作温度的额定值。本规范称为“压力—温度额定值”。 第3.2.1.4款在工程设计中编制“管道等级及材料选用”时,常把材料相同和设计参数相近的多条管道编在一个等级内。因此,应在各条管道的设计参数P /[σ]t 中找出最大值,作为这个等级的设计压力和设计温度。 对于几种标准的额定值有差异时,要注意选用安全的值。 3.2.2 管道运行中的压力和温度的允许变动范围应符合下列规定:

3.2.2.l 金属管道在行动中其压力、温度或两者同时发生非经常性的变动,且下列所有规定都能满足时,应认为在允许的范围内。否则,必须按照压力—温度变动过程中偶合时最严重工况下的设计条件确定。 (1)~(5)(内容无修改)

(6)超过设计条件的非经常性变动应符合下列限制之一。 允许超过压力参数值或提高温度的程度相当 于允许提高许用应力值,其规定如下:

[][]x t

PN

P A

σσ=

一次变动持续时间不超过10h ,且每年累计不超过100h 时,许用应力提高不得超过33%。

一次变动持续时间不超讨50h ,日每年累计不超过500h 时,许用应力提高不得超过20%。

(7)~(8)(内容无修改) 3.2.2.2 (内容无修改)

[条文说明]压力或温度非经常性变动的程度,相当于许用应力的提高幅度,数据参照了ASME B31.3的规定。 3.2.3 许用应力应符合下列规定: 3.2.3.1~3.2.3.2 (内容无修改) 3.2.3.3 确定许用应力的基准:

(1)~(4)、表3.2.3-1 (内容无修改)

注:(内容无修改)

[条文说明]材料的许用应力与现行国家标准《钢制压力容器》GBl50的规定一致。

3.2.8 偶然荷载与持续荷载产生的应力应按下列规定:

3.2.8.1 管道在工作状态下,受到内压、自重、其他持续荷载和偶然荷载所产生的纵向应力之和,应符合下式规定,且式中应力增大系数i 的0.75倍的值不得小于l 。

(3.2.8)

式中 K T ——许用应力系数,当偶然荷载作用时间每次不超过10h ,每年累计不超过100h 时,K T =1.33;当偶然荷载作用时间每次不超过50h ,每年累 计不超过500h 时,K T =1.2;

[]h

T B

A i o i K W M i .W M i .D D PD σ≤++-750750222

M A ——由于白重和其他持续外载作用在管道横截面上的合成力矩

(N ·mm );

M B ——安全阀或释放阀的反座推力、管道内流量和压力的瞬时变化、风

力或地震等产生的偶然荷载作用于管道横截面上的合成力矩(N ·mm );

W ——截面系数(mm 3);

i ——应力增大系数,按附录E 计算: P ——设计压力(MPa ); D i ——管子或管件内径(mm ); D o ——管子或管件外径(mm )。

(“当M B 为零时,K T 系数应符合本规范第3.2.6条第3.2.6.3款的规定”。一段及以下注释全部删除。) 3.2.8.2~3.2.8.4(内容无修改)

[条文说明]管道在工作状态下,受到压力、自重、其他持续荷载和偶然荷载所产生的应力之和的规定,是参照ASME B31.l 的规定。K T 系数是参照ASME B31.3

的规定。在本规范式(3.2.8)中,第一项 ,有的标准用 或 代替。

4.2.2 材料的使用温度上下限应符合下列规定:

4.2.2.1 除了低温低应力工况外,材料的使用温度,不应超出本规范附录A 所规定的温度上限和温度下限。 4.2.2.2 (内容无修改) [条文说明] (内容无修改)

4.3.6 下列条件的材料用于管道时,母材、焊缝及热影响区应增加冲击试验: (1)Q235-A 、Q235-B 及Q235-C 材料,使用温度在图4.3.6曲线A 以下至附录A 表中使用温度下限(-10℃)范围内时。

222

i o i D D PD sn o t 4Fn o t 4

图4.3.6碳钢、锰钢材料冲击试验的温度

(2)钢号为10、20、20g、16Mn、20R、16MnR及15MnVR的材料,使用温度在图4.3.6曲线B以下至附录A表中使用温度下限范围内时。

(3)使用温度低于0℃至附录A表中使用温度下限范围内的18MnMoNbR、13MnNiMoNbR及Cr-Mo低合金钢(不包括低温钢)的任意厚度的钢板。

[条文说明]本条第(1)、(2)项曲线A、B参照了ASME B31.3的规定。曲线B开头从-29℃改为-20℃。第(3)项参照GBl50的规定。

4.4.1制造管道组成件用钢材应符合下列规定:

4.4.1.1Q235-A、Q235-B及Q235-C材料

宜用于C及D类流体管道,且仅设计压力不宜大于1.6MPa。Q235-A·F材料宜用于输送D类流体的管道及设计温度小于或等于250℃的管道支吊架。

4.4.1.2~4.4.1.6(内容无修改)

[条文说明]第4.4.1.1款是根据工程中本专业使用Q235钢材的经验规定的。第4.4.1.2、4.4.1.3款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制压力容器》GBl50的规定。

4.4.2铸铁类材料使用范围应符合下列规定:

4.4.2.1(内容无修改)

4.4.2.2(本款删除)

4.4.2.3(内容无修改)

[条文说明]球墨铸铁使用温度最高为350℃与管件标准一致。ASME B31.3为343℃。在ASMEB31.1中规定设计温度不高于230℃,设计压力不大于2.4MPa。可锻铸铁最高使用温度本规范规定为300℃,符合阀门的设计条件。ASME B31.3定为343℃。对于C类流体管道用可锻铸铁时,使用压力与温度的规定参照阀门的设计条件及ASME B31.1的规定。国家现行灰铸铁管件标准所定的最高温度为

300℃。按中国的灰铸铁阀门,一般规定用于公称压力PN不超过1.6MPa,温度不高于200℃。

5.2.3(本条删除)

[条文说明](无)

5.2.4当无缝钢管用于设计压力大于或等于10MPa时,碳钢、合金钢管的出厂检验项目应不低于现行国家标准《高压化肥设备用无缝钢管》GB6479的规定,不锈钢管的出厂检验项目应不低于现行国家标准《流体输送用不锈钢无缝钢管》GB/T14976的规定。

[条文说明]有关标准中提到:“GB/T8163仅可用于10MPa以下”的规定,不适用于本规范。

5.2.5钢管厚度应符合本规范附录D的规定。

[条文说明](无)

5.4.4焊接支管及预制的支管连接件的选用应符合下列规定:

5.4.4.l(内容无修改)

5.4.4.2支管连接应符合支管连接焊缝的形式(图5.4.4-1)的结构要求。补强应符合本规范的规定。当用于剧烈循环操作条件时,不应采用图5.4.4-1中(a)、(c)的结构。

5.4.4.3公称压力大于或等于10MPa的管道,主支管为异径时,不宜采用焊接支管,宜采用三通,或在主管上开孔并焊接支管台。当主支管为等径时宜采用三通。

5.4.4.4~5.4.4.6(内容无修改)

[条文说明](内容无修改)

5.9.2螺纹连接(螺纹密封)接头的选用,应符合下列规定:

5.9.2.1~5.9.2.5(内容无修改)

5.9.2.6除了GB/T3091钢管标准中按普通和加厚两种厚度的钢管可用于外螺纹连接外,其他外螺纹的钢管及管件的厚度(最小值)应符合本规范附录D表D.0.2的规定。

5.9.2.7B类流体的管道用锥管螺纹连接时,公称直径不宜大于20mm。当有严格防泄漏的要求时,应采用密封焊。

5.9.2.8(内容无修改)

[条文说明]第5.9.2.5款指不用密封焊,采用螺纹密封的情况。

E

h s h R E E

C R 20321????????? ??-= 第5.9.2.6款 外螺纹连接的钢管及管件,其厚度应满足制作螺纹的切削深度的要求,同时外径的系列也要符合螺纹标准的规定。

第5.9.2.7款 有温度波动的管道或螺纹易松动的情况,应采用密封焊。 第5.9.2.8款 用螺纹密封的C 类流体管道组成件,其管径与工作压力的关系是参照ASME B31.l 的规定。

6.4.5 其他支管连接件补强的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

6.4.5.l 半管接头的公称直径小于或等于50mm 和主管公称直径的1/4,且设计压力小于或等于10MPa 时,在接头端部处厚度大于或等于表6.4.5-1的厚度t ,并符合图5.4.4-2的形式时,可免做补强计算。

半管接头端部厚度(mm ) 表6.4.5-1

[条文说明](内容无修改)

8.1.42 放空口位置除上述要求外,还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制定地方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技术方法》GB/T13201的规定。

[条文说明]对于排气筒的高度及位置,与环境条件、风向、对附近设施的影响等有关,本条明确要按环保的标准进行设计。 9.5.2 (本条文无修改,仅修订公式如下:) (9.5.2-1)

(9.5.2-2)

(9.5.2-3)

[条文说明](内容无修改)

9.5.3 (本条文字无修改,仅修订公式如下:)

E s c R C R =[]E h E h c R E E R ????

?

??-=2011σσ

2032E E R R R h

c E h ?????

???? ??-=

(9.5.3)

[条文说明](内容无修改)

10.2.7 水平管道支吊架最大间距应满足强度和刚度条件。强度条件是控制管道自重弯曲应力不应超过设计温度下材料许用应力的一半。刚度条件是限制管道自重产生的弯曲挠度,一般管道设计挠度不应超过15mm 。装置外管道的挠度允许适当放宽,但不应超过38mm 。敷设无坡度的蒸汽管道,其挠度不宜超过10mm 。 其他有特殊要求的管道需采用更小的挠度值时,可按国家现行标准执行。 [条文说明]本条中有关管道挠度的规定是按常规管道考虑的,也符合工程设计现用的规定。

10.4.2 支吊架零部件的抗拉、抗压许用应力按本规范第3.2.3条及本规范附录A 选取。其他许用应力应符合下列规定: 10.4.2.1 (本款删除) 10.4.2.2 (内容无修改) [条文说明](内容无修改)

12.1.4 奥氏体不锈钢管道用的吸水型(毛细作用)外隔热材料,应按本规范附

录L 规定的要求进行试验,材料中溶于水的CL -及(Na ++ )的分析含量应在

图12.1.4曲线右下方区域内。试产的产品试验还应证明隔热材料对不锈钢不产生表面腐蚀及应力腐蚀破裂。

图12.1.4岩棉及矿棉等隔热材料中Cl -含量与(Na ++ )含量的关系

[条文说明]雨水有可能通过与管道相连的金属构件或从隔热层端部进入隔热层内。为了避免奥氏体不锈钢管道的隔热材料湿水后浓缩的氯造成不锈钢应力腐蚀,必须对隔热材料含氯量作出规定。见本规范图12.1.4。该规定适用于岩 棉及矿渣棉类等吸水型的隔热材料。本规定是参照美国《用于奥氏体不锈钢的吸

-

23SiO -

23

SiO

水型隔热材料》ASTM C795的规定。 本条要点如下:

(1)规定了三种离子是材料中溶于水的离子含量,不是在固体隔热材料中全部含量。

(2)Na ++ 具有抑制氯对不锈钢腐蚀的作用。其含量大有利于抗腐蚀,

最少为50ppm 。

(3)试验方法及分析规定是参照ASTM C692及C871的规定。

(4)隔热材料制造厂应提供其产品的Cl -及(Na ++ )含量分析的合格证,

及试产产品试验的合格证。

13.1.3 管道组成件的选用,应符合下列补充规定: 13.1.3.1~13.1.3.2 (内容无修改) 13.1.3.3 扩口翻边的突缘短节选用要求: (1)(内容无修改)

(2)管径不应大于公称直径100mm ,扩口前的壁厚不应小于列数值: 公称直径15~20mm 厚度(最小值) 2.5mm 25~50mm 3.0mm 65~100mm

3.5mm

13.1.3.4 (内容无修改) 13.1.3.5 阀门的选用要求:

(1)应采用防止阀杆填料处泄漏的阀门,包括波纹管密封的截止阀、旋塞型或其他具有可靠的密封结构型式的阀门,例如采用两段填料间加孔环,并带小引出口的填料函的阀门。 (2)(内容无修改) 13.1.3.6 法兰的选用要求: (1)(内容无修改)

(2)除了采用焊唇垫片外,法兰公称压力的选用宜留有大于或等于25%的裕量,且不应低于公称压力2.0MPa ; (3)(内容无修改)

13.1.3.7~13.1.3.12 (内容无修改)

[条文说明] 第13.1.3.2、13.1.3.3、13.1.3.7、13.1.3.9、13.1.3.10及13.1.3.12款是参照ASME B31.3的规定。

-

23SiO -23SiO

第13.1.3.5款第(1)项国际上多采用特殊结构的旋塞阀,作为防漏的阀门。旋塞与阀体间形成可靠的密封面,不用普通填料。但有的阀门要求有润滑的结构,因此在阀的上部还需加填料以密封注入的润滑剂。波纹管密封的阀门是填料零泄漏的结构。两段填料间加孔环并带小引出口的结构,可将填料漏出的流体送至收集点。也可向填料挤入密封剂。

第13.1.3.6款第(2)项根据A1类流体需严格防泄漏的要求提出的措施,压力等级过低的法兰易泄漏,不应采用。但焊唇垫片是焊接密封的结构,不需要额外提高法兰的公称压力,比较经济。有关焊唇垫片参见“《工业金属管道设计规范》应用提示”P110的相关内容。

第13.1.3.8款是参照ASME B31.1的规定。

第13.1.3.11款包括球型补偿器及填料函式补偿器等。

13.2.7当采用锥管螺纹密封时,不应大于公称直径20mm。A2类流体的中、高度危害毒物的管道,应采用密封焊。

[条文说明]本条中螺纹公称直径小于或等于20mm是参照ASME B31.1的规定。根据实际使用情况,对密封焊范围作了修订,稍有减小。

14.6.6氧气管道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4.6.6.1对于强氧化性流体(氧或氟)管道,应在管道预制后、安装前分段或单件按国家现行标准《脱脂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HG20202进行脱脂,包括所有组成件与流体接触的表面均应脱脂。脱脂后的管道组成件应采用氮气或空气吹净封闭,防止再污染。并应避免残存的脱脂介质与氧气形成危险的混合物。14.6.6.2~14.6.6.4(内容无修改)

[条文说明] (内容无修改)

A.0.1常用钢管许用应力,见表A.0.1。

(表A.0.1仅修订表内及注①中3处内容,如下所述,其余均无修改)

·钢号Q235-A和Q235-B的使用温度下限由,0℃”改为“-10℃”;

·取消钢号为15MnV的钢管材料及其所属数据;

·取消GBl4980标准号(两处)。

A.0.2常用钢板许用应力,见表A.0.2。

(表A.0.2仅修订表内6处内容,如下所述,其余均无修改)

·钢号Q235-A的使用温度下限由“0℃”改为“-10℃”;

·钢号Q235-B的使用温度下限由“0℃”改为“-10℃”;

·钢号Q235-C的使用温度下限由“0℃”改为“-10℃”;

·取消钢号为15MnVNR的钢板材料及其所属数据;

·取消钢号为09Mn2VDR的钢板材料及其所属数据;

·14CrlMoR的厚度由“6~150”改为“6~120”。

A.0.3常用螺栓许用应力,见表A.0.3。

(表A.0.3仅修订表内1处内容。如下所述,其余均无修改)·钢号Q235-A的使用温度下限由“0℃”改为“-10℃”。

A.0.4常用锻件许用应力,见表A.0.4。

(表A.0.4仅修订表内22处内容,如下所述,其余均无修改)·取消钢号为15MnV的锻件材料及其所属数据;

·取消钢号为09Mn2VD的锻件材料及其所属数据;

·取消钢号为16MnMoD的锻件材料及其所属数据;

常用锻件许用应力

(表中仅修订19处带下划线的数据)表A.0.4

低合金钢锻件

A.0.5(内容无修改)

A.0.6球墨铸铁件的许用应力,见表A.0.6

(表A.0.6仅修订表内1处内容,如下所述,其余均无修改)·使用温度下限由“-l9℃”改为“-l0℃”,

A.0.7铸铁件的许用应力,见表A.0.7

(表A.0.7仅修订表内1处内容,如下所述,其余均无修改)

·可锻铸铁的使用温度下限由“-l9℃”改为“-10℃”

A.0.8铝及铝合金管的许用应力,见表A.O.8。

(仅将注1中的“GB4437”修改为“GB4437.1”,其余均无修改)

[条文说明]附录A金属管道材料的许用应力

附录A中列有常用钢管、钢板、螺栓、钢锻件、铸件和某些有色金属管材料的机械性能资料。表中还列有某些材料在各种设计温度下的许用应力值。上述资料数据主要取自现行的国家标准,详见各表格。下面对编制依据作几点说明。

l. 许用应力是按材料的力学性能除以相应的安全系数而得,但安全系数的取定与诸多因素有关,例如材料性能、荷载、设计方法、质量管理水平、操作使用经验等,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课题,很难用很少的人力,在很短的时间内,制订一个专用的系列。

国内外的标准和规范中采用的安全系数不尽相同,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还在不断的修订,下面着重介绍ASME和我国的有关标准或规范在安全系数取定准则方面的情况,供使用参考。

(1)ASME B31.3中提出的确定金属材料许用应力值的准则如下:

1)在设计温度下的螺栓材料设计应力值不应超过下列的最小值:

①除下列③的规定外,取1/4的常温下规定的最小抗拉强度(SMTS)和1/4的设计温度下的抗拉强度的较小者;

②除了下列③的规定外,取2/3的常温下规定的最小屈服强度(SMYS)和2/3的设计温度下的屈服强度的较小者;

③在蠕变范围以下的温度时,对于已经热处理或应变硬化而使强度有所提高的螺栓材料,取1/5的常温下规定的最小抗拉强度(SMTS)和1/4的常温下规定的最小屈服强度(SMYS)的较小者(除非这些数值小于退火材料的相应值,则此时应取退火的数值);

④取每1000h具有0.01%蠕变率的平均应力的100%;

⑤取100000h终了的平均断裂应力的67%;

⑥取100000h终了的最小断裂应力的80%。

2)铸铁:在设计温度下的铸铁的基本许用应力不应超过下列的较小者:

①常温下规定的最小抗拉强度(SMTS)的1/10;

②在设计温度下抗拉强度的1/10。

3)可锻铸铁:其基本许用应力在设计温度下不应超过下列的较小者:

①常温下规定的最小抗拉强度的1/5;

②在设计温度下抗拉强度的l/5。

4)其他材料:上述以外的材料的许用应力不应超过下列的最小值:

①1/3的常温下规定的最小抗拉强度(SMTS)和1/3的设计温度下的抗拉强度中的较小者;

②除了下列③的规定外,取2/3的常温下规定的最小屈服强度(SMYS)和2/3的设计温度下的屈服强度中的较小者;

③对于奥氏体不锈钢和镍合金钢具有相似的应力—应变情况者,取2/3的常温下规定的最小屈服强度(SMYS)和90%的设计温度下的屈服强度中的较小者;

④对于蠕变率为每1000h0.01%者,取100%的平均应力值;

⑤对于在100000h终了断裂者,取其67%的平均应力值;

⑥对于在100000h终了断裂者,取其最小应力的80%。

5)应用限制:按照上述4)③确定的应力值不推荐用于法兰接点和相似组成件,因在这些部位只要有少许变形就会导致泄漏和失效,见本规范附录A表A.0.2及表A.0.4的注解。

(2)ASME B31.1中提出的管道用的铁基和非铁基材料许用应力的准则与ASME B31.3的规定不同。即前者抗拉强度的安全系数为4。

(3)现行国家标准《钢制压力容器》GBl50与本规范中所规定的钢材安全系数相同,详见本规范第3章表3.2.3-1及表3.2.3-2。

从上述提供的国内外有关的标准和规范看,美国的ASME规范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压力容器中最广泛使用的规范。管道的性能和工作情况虽不完全等同于压力容器,但有许多相似之处,因此在确定材料的安全系数方面所采取的准则基本上也是一致的。GBl50所采用的钢材安全系数,除了热处理的螺栓外,与ASME B31.3的主要规定也基本上是一致的。

再则,GBl50是在原石油、化工和机械三部标准实施数十年的基础上,总结大量的工程实践经验,以理论和实验研究为指导,并吸收了国外同类先进标准的有关内容编制而成的。应该说是切合我国实际的。因此,本规范基本上用GBl50的数据。

2. 关于经热处理的螺栓的许用应力问题,在ASME B31.3中有以下规定:“常

温下抗拉强度的安全系数为5,常温下屈服点的安全系数为4”。

ASME B31.3中是考虑经热处理的螺栓其力学性能在使用中有可能降低,故采用较高的安全系数。这对于避免法兰泄漏应是有利的。但由于现行法兰标准大多参照欧美法兰体系编制的,法兰设计计算还有基准温度不同的问题,条件比较复杂,今后有必要进一步研究,合理解决调质螺栓的许用应力的问题。目前,仍按GBl50规定的许用应力。

3. 关于铸铁的力学性能。本规范附录A中表A.0.6、A.0.7系按国家标准列出了灰铸铁、可锻铸铁和球墨铸铁的常温力学性能及许用应力,已计入铸件的质量系数0.8。在表A.0.6及A.0.7中暂缺较高温度下的许用应力。选用阀门时,可按本规范条文说明第5.6.1条中所列的标准,按公称压力及温度决定最大工作压力。

4. 关系有色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考虑到铝是工业管道工程中可能使用的材料,本规范仅编了附录A的表A.0.8“铝和铝合金管的许用应力”。其他铝材的许用应力数据,可按《铝制焊接容器》JB/T4734标准的规定。

5. GBl50的许用应力表中钢管的标准还不全,故本规范补充了碳钢、不锈钢焊接管及锅炉用钢管等的许用应力。

D.0.1剧烈循环条件或A1类流体的管道,采用不锈钢管子及对焊管件时,不应小于表D.0.1所列的厚度。

剧烈循环条件A1类流体管道用不锈钢

管子及对焊管件的厚度(最小值)(mm)

表D.0.1

D.0.2外螺纹的钢管和外螺纹钢管件的厚度(最小值)应按表D.0.2的规定。

外螺纹的钢管及钢管件的厚度(最小值)

表D.0.2

注:①采用外螺纹钢管的外径应符合CD/T17395的“标准化”系列。

②如果采用GB/T3091DN≤150的钢管时,厚度不受本表的限制。

D.0.3(内容无修改)

D.0.4(本条删除)

[条文说明]钢管及钢制管件的厚度(最小值),参照ASME B31.3的规定。在本规范附录D表D.0.2中安全防护是指防止管道损坏和人身保护的措施,这种措施是特殊考虑的、外加的。

G.2.1管道焊前预热和焊后需要热处理的厚度及要求,除按本规范的规定外,还应符合《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6的规定及《钢制压力容器》GBl50第10.4节的规定。

[条文说明](无)

G.2.3当管子或管件采用焊接连接时,推荐的预热和热处理要求所采用的厚度,

应是连接接头处的较厚的壁厚,但下列情况除外:

G.2.3.1对于支管连接的情况,不论支管是整体补强或补强板或鞍座,在确定是否要热处理时,均不应考虑补强用的金属(不含焊缝)。但在通过支管的任意平面内,当穿过焊缝的厚度超过规定需要热处理的最薄的材料厚度的2倍时,即使接头处各组成件的厚度小于此最薄的厚度,仍需进行热处理。本规范第5.4.4条,支管连接焊缝的形式(本规范图5.4.4-1)所示的穿过焊缝的厚度,应按表G.2.3计算。

(表G.2.3无修改)

G.2.3.2对于平焊(滑套)法兰和承插焊法兰以及公称直径小于或等于50mm的管子连接的角焊缝,公称直径小于或等于50mm的螺纹接头的密封焊缝以及装在不论多大管子外表面的非受压件,如吊耳或其他管道支承件等,只要在任一平面内,穿过焊缝的厚度超过规定需要热处理的最薄的材料厚度的2倍时,即使接头处各组成件的厚度小于此最薄的厚度,仍需进行热处理,但下述情况可不需要热处理:

(1)(内容无修改)

(2)(内容无修改)

(3)(内容无修改)

[条文说明]本条参照ASME B31.3的规定。

附录L用于奥氏体不锈钢的隔热材料产品的试验规定

L.0.1本附录是奥氏体不锈钢管道用的吸水型(毛细作用)外隔热材料,包括岩棉、矿棉类等产品的试验规定。

L.0.2当吸水型外隔热材料用于奥氏体不锈钢管道时,应进行下列两种试验并合格:

L.0.2.1根据隔热材料产品的原料来源,试产的产品应先经对不锈钢滴液腐蚀试验(图L.0.2),以试片不应产生表面腐蚀或应力腐蚀破裂为合格。

试验方法要点:

(1)从隔热试样外表面滴入蒸馏水,通过隔热试样渗到有应力状态的不锈钢试片的热表面上,使溶有氯离子的水蒸发。试验28天后,检查不锈钢试片的腐蚀情况。

(2)试片共4套。

图L.0.2隔热材料对不锈钢滴液腐蚀试验装置简图

(3)不锈钢试片安装前,应经敏化处理(加热至650℃.,在炉内缓冷),表面应采用湿带磨机磨光、清理油污,弯制后应紧贴于加热管上。 采用螺杆拉紧使试片产生应力,其挠度按下式计算:

(L .0.2)

式中 Δ——挠度,cm ;

σ——应力(取试验温度下材料许用应力的80%~90%),MPa ; E ——不锈钢试片材料的弹性模量,MPa ; R ——弯曲半径,cm ; h ——试片厚度,cm ; L ——试片直段的长度,cm 。

(4)加热管初调到沸点,控制偏差0~+5.6℃。

(5)每个隔熟试样(块)滴入水量250±25ml /天,应观察到试片表面变湿。试片温度由加热管上的温度监测器指示,维持试片表面达到沸水温度,偏差±6℃。 (6)试验28天±6小时结束,试验期内如发生停运,应补加试验时间,使每个试片上的总液量送满28×250ml=7000ml 。

(7)试片拆下清理并检查弯曲的表面,再用2"外径管子为轴,将试片回弯接近原始状态(展平)进行清理并放大10~30倍检查有无裂纹,如未发现裂纹,应采用液体涂色渗透进一步检查。将检查结果提出报告。

L.0.2.2 原料来源与试产的原料相同的情况下,批量产品质量控制,需经以下水溶解试验及分析并符合本规范第12.1.4条的规定:

(1)溶液提取方法要点:取隔热材料产品(模制品薄片1.6~3.2mm 或棉毡小条)20g 试样,在炉内100±5℃下烘干至恒重(±0.1g ),放入400ml 蒸馏水中煮沸30±5分钟后,冷却至室温,再加蒸馏水至500ml

,搅匀,经过滤后得溶液,

()()()????????? ??+++???????+++=LR R L R L hE h R R L h R 24238212223ππσ?

供分析用。

(2)在25℃时测定溶液的pH值应为7~11.7。

(3)隔热材料中可溶的离子含量计算:

Cl-(μg/g)=溶液中的浓度(μg/ml)×GCF

Na+(μg/g)=溶液中的浓度(μg/ml)×GCF

2

S i O(μg/g)=溶液中SiO2浓度(μg/ml)×(76/60)×GCF 3

其中GCF为重度换算系数:

GCF=液体重(g)/试样重(g)=500/20=25

[条文说明]本附录第L.0.1及L.0.2条均为新增的条文。参照标准见本规范第12.1.4条的条文说明。

第二部分对“条文说明”的单独修订内容(正文条文无修改)

1.0.5本规范条文及附录中引用的标准和规范如下:

《钢制压力容器》GBl50

《金属夏比缺口冲击试验方法》GB/T229 《优质碳素结构钢技术条件》GB/T699 《碳素结构钢》GB/T700 《碳素结构钢和低合金结构钢、熟轧薄钢板及钢带》GB/T912 《气焊、手工电弧焊及气体保护焊焊缝坡口的基本形式与尺寸》GB/T985 《埋弧焊焊缝坡口的基本形式与尺寸》GB/T986 《不锈钢棒》GB/T1220 《耐热钢棒》GB/T1221 《球墨铸铁件》GB/T1348 《低中压锅炉用无缝钢管》GB3087

《合金结构钢技术条件》GB/T3077 《低压流体输送用焊接钢管》GB/T3091 《碳素结构钢和低合金结构钢、热轧厚钢板和钢带》GB/T3274 《低温压力容器低合金钢厚钢板技术条件》GB3531

《制定地方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技术方法》GB/T13201 《变形铝及铝合金化学成分》GB/T3190

《不锈钢热轧钢板》GB/T4237 《设备和管道保温技术通则》GB/T4272 《铝及铝合金热挤压管》GB/T4437.1 《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GB5044

《高压锅炉用无缝钢管》GB5310

《化肥设备用高压无缝钢管》GB6479

《压力容器用碳素钢和低合金钢厚钢板》GB6654

《工业用铝及铝合金拉(轧)制管》GB/T6893 《工业管路的基本识别色和识别符号》GB7231

《焊接结构用碳素钢铸件》GB/T7659 《输送流体用无缝钢管》GB/T8163 《设备及管道保温设计导则》GB/T8175 《灰铸铁件》GB/29439 《可锻铸铁件》GB/T9440 《石油裂化用无缝钢管》GB9948

《一般工程用铸造碳钢件》GB/T11352 《设备及管道保冷技术通则》GB/T11790 《防止静电事故通用导则》GBl2158 《流体输送用不锈钢焊接钢管》GB/T12771 《直缝电焊钢管》GB/T13793 《流体输送用不锈钢无缝钢管》GB/T14976 《氧气站设计规范》GB50030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 《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 《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丁及验收规范》GB50235 《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6 《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设计规范》GB50264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l6

《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GBJ87

《压力容器用碳素钢和低合金钢锻件》JB4726

《低温压力容器用碳素钢和低合金钢锻件》JB4727

《压力容器用不锈钢锻件》JB4728

《脱脂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HG20202

3.1.5第3.1.5.3款国家现行标准有《室外给水排水和燃气热力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032及《石油化工企业非埋地管道抗震设计通则》SH3039。其余各款参照ASME B31.3的规定。

4.3.4碳钢材料在低温低应力工况下,最低使用温度可降至-70℃并免做冲击试验。第4.3.4.2款是参照GBl50的规定。根据低温低应力工况下使用温度降低量,#20钢管如加厚,在应力很低的情况下,可用于低于-20℃的寒冷地区及冷冻的系统中。

5.2.1有关标准中提到:“奥氏体不锈钢焊接钢管不得用于毒性程度为极度危害的介质”的规定,不适用于本规范。

5.6.1法兰的压力—温度额定值,见下列国家现行标准:

《铸铁管法兰技术条件》GB/T17241.7附录A;

《铸铁管法兰技术条件》GB/T9124;

《钢制管法兰压力—温度等级》HG20604及HG20625;

《管路法兰技术条件》JB/T74。

9.4.5本条中热胀应力范围的评定,在本规范第3.2.7条的条文说明中已有详细解释。

13.1.3.4对于管径大的低压管道,当采用焊接支管时,宜选用图5.4.4-1(b)、(d)的结构。

G.1.2无缝钢管标准中所列的纵向延伸率的规定,作为冷弯是否需要热处理的对比依据,现将钢管标准的规定值列在下面表4中。

无缝钢管的纵向延伸率表4

2019新蒸汽管道设计计算

项目名称:XX蒸汽管网 设计输入数据: ⒈管道输送介质:蒸汽 工作温度:240℃设计温度260℃ 工作压力: 0.6MPa 设计压力:0.6MPa 流量:1.5t/h 比容:0.40m3/kg 管线长度:1500米。 设计计算: ⑴管径: Dn=18.8×(Q/w)0.5 D n—管子外径,mm; D0—管子外径,mm; Q—计算流量,m3/h w—介质流速,m/s ①过热蒸汽流速 DN》200 流速为40~60m/s DN100~DN200 流速为30~50m/s DN<100 流速为20~40m/s ②w=20 m/s Dn=102.97mm w=40 m/s Dn=72.81mm ③考虑管道距离输送长取D0 =133 mm。 ⑵壁厚: ts=PD0/{2(〔σ〕t Ej+PY)} tsd=ts+C C=C1+C2 ts —直管计算厚度,mm; D0—管子外径,mm; P —设计压力,MPa; 〔σ〕t—在操作温度下材料的许用压力,MPa;

Ej—焊接接头系数; tsd—直管设计厚度,mm; C—厚度附加量之和;: mm; C1—厚度减薄附加量;mm; C2—腐蚀或磨蚀附加量;mm; Y—系数。 本设计依据《工业金属管道设计规范》和《动力管道设计手册》在260℃时20#钢无缝钢管的许用应力〔σ〕t为101Mpa,Ej取1.0,Y取0.4,C1取0.8,C2取0. 故ts=1.2×133/【2×101×1+1.1×0.4】=0.78 mm C= C1+ C2 =0.8+0=0.8 mm Tsd=0.78+0.8=1.58 mm 壁厚取4mm 所以管道为φ133×4。 ⑶阻力损失计算 3.1按照甲方要求用φ89×3.5计算 ①φ89×3.5校核计算: 蒸汽流量Q= 1.5t/h 粗糙度K=0.002m 蒸汽密度v=2.5kg/m3 管内径82mm 蒸汽流速32.34m/s 比摩阻395.85Pa/m ②道沿程阻力P1=395.85×1500=0.59MPa; 查《城镇热力管网设计规范》,采用方形补偿器时, 局部阻力与沿程阻力取值比0.8,P2=0.8P1; 总压力降为P1+P2=1.07Mpa; 末端压力为0.6-1.07=-0.47Mpa 压力不可能为负值,说明蒸汽量不满足末端用户需求。 3.2按照φ108×4校核计算: ①φ108×4计算: 蒸汽流量Q= 1.5t/h 粗糙度K=0.002m 蒸汽密度v=2.5kg/m3 管内径100mm

工业金属管道设计规范

工程建设国家标准《工业金属管道设计规范》局部修订条文 第一部分局部修订条文及条文说明 1.0.3本规范不适用于下列管道的设计: 1.0.3.1(内容无修改) 1.0.3.2电力行业的管道; 1.0.3.3~1.0.3.7(内容无修改) 1.0.3.8城镇公用管道。 [条文说明]第1.0.3.2款电力行业的管道也包括核电的管道。输送粉料或粒料的气流输送管道,由于其制造上的特殊性,一般属于制造厂成套设计范围。工业管道穿越居民区时,应符合城镇公用管道的有关规定。 2.2符号 C s——冷拉比,即冷拉值与全补偿值之比 T tn——主管名义厚度 [条文说明]①全补偿值的解释,见本规范第9.4.1条的条文说明。②原T m,更正为T tn。 3.1.3设计温度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3.1.3.1管道中每个组成件的设计温度,应不低于本规范第3.1.2.1款规定的需要最大厚度或最高公称压力相对应的温度。设计温度的确定,还应包括流体温度、环境温度、阳光辐射、加热或冷却的流体温度等因素的影响。 设计的最低温度应为管道组成件的最低工作温度,此温度不应低于材料的使用温度下限。常用材料的使用温度下限,应符合本规范附录A的规定。 3.1.3.2~3.1.3.6(内容无修改) [条文说明]根据国内工程设计的实践经验和国外引进工程的设计规定,管道的设计温度一般都按最高工作温度适当增加裕量。由于各种生产流程的差异,流体的性质差别,这种裕量只能在工程设计中规定。 第3.1.3.3款无隔热层管道组成件的设计温度,是根据散热情况不同而规定的,并参照ASME B31.3的规定。一条无隔热层管道中,各组成件的设计温度用于强度核算时可以是不同的。

工业金属管道设计规范学习总结

工业金属管道学习总结 一、术语 1、管道的定义: 由管道组成件、管道支吊架等组成,用以输送、分配、混合、分、离、排放、计量或控制流体流动。 2、管道系统:简称管系,按流体与设计条件划分的多根管道连接成的一组管道 。 3、管道组成件:用于连接或装配成管道的元件,包括管子、管件、法兰、垫片、紧固件、阀门以及管道特殊件等 4、管道特殊件:指非普通标准组成件,系按工程设计条件特殊制造的管道组成件,包括膨胀节、补偿器、特殊阀门、爆破片、阻火器、过滤器、挠性接头及软管等等。 5、支管连接:从主管引出支管的结构,包括整体加强的管件及带加强或不带加强的焊接结构的支管连接 6、管道支吊架:用于支承管道或约束管道位移的各种结构的总称,但不包括土建的结构 7、固定支架:可使管系在支承点处不产生任何线位移和角位移并可承受管道各方向的各种荷载的支架 二、设计条件 1、管道设计应根据压力、温度、流体特性等工艺条件并结合环境和各种荷载等条件进行。 2、管道及其每个组成件的设计压力不应小于运行中遇到的内压或外压与温度相偶合时最严重条件下的压力,最严重条件应为强度计算中

管道组成件需要最大厚度及最高公称压力时的参数,但上述设计压力不应包括本章中允许的非经常性压力变动值 。 3、输送制冷剂、液化烃类等气化温度低的流体的管道设计压力不应小于阀被关闭或流体不流动时在最高环境温度下气化所能达到的最高压力。 4、离心泵出口管道的设计压力不应小于吸入压力与扬程相 应压力之和。 5、没有压力泄放装置保护或与压力泄放装置隔离的管道设计压力不应低于流体可达到的最大压力。 6、真空管道应按受外压设计 当装有安全控制装置时,设计压力应取1.25倍最大内外压力差或0.1Mpa。两者中的低值。无安全控制装置时 设计压力应取0.1Mpa。 7、装有泄压装置的管道的设计压力不应小于泄压装置开启的压力。 8、管道的设计温度应为管道在运行时压力和温度相偶合的最严重条件下的温度,对于0℃以下的管道,应考虑流体及环境温度影响设计温度应取低于或等于管道材料可达到的最低 温度 。 9、管道采用伴管或夹套加热时应以外加热和管内流体温度中较高的温度为设计温度 10、流体温度低于65℃时,管道组成件的设计温度可与流体温度相同 。 11、流体温度等于或大于65℃时,除非按传热计算或试验确定有较低的平均壁温管道组成件的设计温度不应低于以下的值法兰、除松套法兰外包括在管件和阀门上的法兰为流体温 度的 90%;松套法兰为流

《燃煤电厂四大管道设计选用导则》

企业标准 Q/CPI ××—20×× 代替Q/CPI ××—20××燃煤电厂四大管道设计选用导则 20××—××—××发布 20××—××—××实施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发布

目录 前言 (1) 1范围 (2) 2规范性引用文件 (2) 3定义与术语 (3) 4符号、代号和缩略语 (4) 5设计参数 (4) 6管道材质规格选型 (4) 附录A(资料性附录)四大管道特性数据 (8) 附录B(规范性附录)火力发电厂推荐四大管道材质和规格系列 (11)

前言 随着火力发电技术的不断发展,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以下简称集团公司)新建火力发电机组已经从300MW、600MW管道发展机组亚临界参数发展到600MW超临界、600MW超超临界、1000MW超超临界参数,四大管道材质和规格系列也随着不断变化,新的材料、新的管道规格设计选型不断出现。通过对四大管道的材质和规格系列进行统一,可以充分发挥集团公司集中打捆招标采购的优势,并为项目间四大管道调剂使用创造条件,也可使前期项目剩余的管道能够在后期的电厂建设中得到利用,从而有利于减低项目工程造价和节省建设成本。 集团公司曾于2004年4月、2007年3月、2008年3月和2009年5月四次主持召开了在建工程四大管道设计协调会,形成并不断完善了集团公司四大管道材质和规格系列。并在上述四次会议成果的基础上编制了《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火力发电机组四大管道设计选用指导意见》。随着新的机型和设计参数不断出现,新材料的运用和使用经验的不断积累,各种类型机组四大管道材质和规格系列将根据需要进一步完善。 本导则由集团公司火电部组织编制,是集团公司企业技术标准系列之一 本导则由集团火电部提出。 本导则由集团火电部起草。 本导则由集团火电部归口。 本导则主要起草人:×××。 本导则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

工业金属管道设计规范

《工业金属管道设计规范》GB 50316-2000 1 总则 为了提高工业金属管道工程的设计水平,保证设计质量,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适用于公称压力小于或等于42MPa的工业金属管道及非金属衬里的工业金属管道的设计。 本规范不适用于下列管道的设计: 制造厂成套设计的设备或机器所属的管道; 核能装置的专用管道; 长输管道; 矿井的管道; 采暖通风五空气调节及非圆形截面的管道; 地下或室内给排水及消防给水管道; 泡沫、二氧化碳及其他灭火系统的管道。 除另有注明外,本规范所述的压力均应为表压。 工业金属管道设计,除应执行村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和符号 术语 A1类流体 在本规范内系指剧毒流体,在输送过程中如有极少量的流体泄漏到环境中,被人吸入或与人体接触时,能造成严重中毒,脱离接触后,不能治愈。相当于现行国家标准《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GB5044中Ⅰ级(极度危害)的毒物。 A2类流体 在本规范内系指有毒流体,接触此类流体后,会有不同程度的中毒,脱离接触后可治愈。相当于《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GB5044中Ⅱ级及以下(高度、中度、轻度危害)的毒物。

B类流体 在本规范内系指这些流体在环境或操作条件下是一种气体或可闪蒸产生气体的液体,这些流体能点燃并在空气中连续燃烧。 D类流体 指不可燃、无毒、设计压力小于或等于设计温度高于-20~186℃之间的流体。 C类流体 系指不包括D类流体的不可燃、无毒的流体。 管道 由管道组成件、管道支吊架等组成,用以输送、分配、混合、分离、排放、计量或控制流体流动。 管道系统 简称管系,按流体与设计条件划分的多根管道连接成的一组管道。 管道组成件 用于连接装配成管道的元件,包括管子、管件、法兰、垫片、紧固件、阀门以及管道特殊件等。 管道特殊件 指非普通标准组成件,系按工程设计条件特殊制造的管道组成件,包括:膨胀节、补偿器、特殊阀门、爆破片、阻火器、过滤器、挠性接头及软管等等。 3 设计条件和设计基准 设计条件 管道设计应根据压力、温度、流体特性等工艺条件,并结合环境和各种荷载等条件进行。设计压力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条管道及其每个组成件的设计压力,不应小于运行中遇到的内压或外压与温度相偶合时最严重条件下的压力。最严重条件应为强度计算中管道组成件需要最大厚度及最高公称压力时的参数。但上述设计压力不应包括本章中允许的非经常性压力变动值。 下列特殊条件的管道,其设计压力应与第款比较,并应取两者的较大值。 ⑴输送制冷剂、液化烃类等气化温度低的流体的管道,设计压力不应小于阀被关闭或流体

四大管道基础设计

四大管道基础设计 简单介绍一下电力设计院四大管道的设计工作内容。 一个火力发电站工程的设计阶段一般分为:初步可行性研究设计、可行性研究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其中包含司令图设计)、竣工图设计这五大主要部分。目前国内火力发电厂的设计招标工作通常是在可行性设计阶段或初步设计阶段进行,本次的主要介绍内容就是四大管道在可行性设计和初步设计投标阶段所做的一些工作。 四大管道的在可行性研究设计阶段及初步设计阶段的工作都是整个管道设计的一部,工作有相同之处,只是因设计基础条件资料的不同确定了其阶段重点工作的不同。因初步设计阶段的工作内容覆盖了可研内容,下面就初步设计投标阶段的四大管道设计工作做一个介绍。 设计工作的目标:向业主提供安全、可靠、经济、适用的设计方案。 四大管道设计所遵循的设计规程及规范:

下面以某一亚临界机组300MW工程主蒸汽管道的设计为例介绍四管设计过程: 首先确定管道设计的基础条件: 1)介质蒸汽 2)设计温度:取用锅炉过热器出口蒸汽额定工作温度加上锅炉正常运行时允许的温度偏差值。温度偏差值,可取用5℃。(注:按上述规程4) 锅炉厂所给主蒸汽出口参数为540℃,故本主蒸汽管道设计温度为545℃。 3)压力:

《火力发电厂汽水管道应力计算技术规定》(DL/T5366-2006)中规定:“对于单元机组(即一台锅炉和一台汽轮机或一台其他原动机)上装设能控制集箱蒸汽压力的自动燃烧设备的锅炉,主蒸汽管道的设计压力至少等于主汽门进口处设计压力的105%,或不小于任何汽包安全阀整定压力下限值的85%,或不小于管道系统任何部位预期的最大持续运行压力,取上述三者中的最大值。 对于直流锅炉,主蒸汽管道的设计压力也不应小于预期的最大持续压力。 对于与过热器出口集箱相连接的主蒸汽管道,除上述规定外,设计压力不应小于过热器安全阀整定压力的下限值或任何汽包安全阀整定压力下限值的85%,取两者中的较大值。” 以上标准是2007年5月1日开实施的,本例工程是2003年设计的,当时是按96管规。96管规规定主蒸汽管道压力“取用锅炉过热器出口的额定工作压力或锅炉最大连续蒸发量下的工作压力。 当锅炉和汽轮机允许超压5%运行时,应加上5%的超压值。” 故本例中锅炉厂所给主蒸汽出口参数为17.44MPa,不允许超压,故本主蒸汽管道设计压力为17.44 MPa。 4)端点位移:锅炉厂和汽轮机厂提供接口位置及端点热位移(注:一般主机厂会同时提供端点许用力及力矩。初步设计是需要对四管进行初步应力分析算的,主要是对四管布置是否合理给一个评估,可提前与锅炉厂配合四管在锅炉柜架内的合理走向。)5)管径(介质流速)管规推荐主蒸汽管道设计流速在40~60m/s。

压力管道安全监察规定(标准版)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压力管道安全监察规定(标准 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压力管道安全监察规定(标准版)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目的和依据)为了加强压力管道安全监察工作,规范压力管道生产、使用、检验检测和安全监察活动,保障压力管道安全运行,根据《安全生产法》、《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和《国务院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决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压力管道定义范围)本规定适用于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管道及其附属设施: (一)最高工作压力大于或者等于0.1Mpa(表压,下同),公称直径大于25mm,输送介质为气(汽)体、液化气体的管道; (二)最高工作压力大于或者等于0.1Mpa(表压,下同),公称直径大于25mm,输送可燃、易爆、有毒、有腐蚀性的液体或最高工作温度高于等于标准沸点的液体管道; (三)前二项规定的管道的附属设施及安全保护装置等。

压力管道按其用途划分为长输管道、公用管道和工业管道,具体定义、代号、分级见附件1。 第三条(调整范围)压力管道的生产(含设计、制造、安装、改造、维修)、使用、检验检测及其监督检查,应当遵守本规定。 军事装备、核设施、航空航天器、铁路机车、海上设施和船舶等交通工具上所使用的压力管道、矿井下使用的压力管道和设备本体所属压力管道不适用本规定。 第四条(监察职责分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以下简称国家质检总局)负责全国压力管道安全监察工作,县以上地方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以下简称质检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压力管道的安全监察工作。其中,跨省、自治区、直辖市(以下简称跨省)和中央企业所属的长输管道,由国家质检总局负责实施安全监察;其他长输管道,由省级质检部门负责实施安全监察。 第五条(管理责任)压力管道生产单位(含设计、元件制造、安装、改造、维修单位,下同)、建设单位、使用单位应当对压力管道安全质量和安全使用负责。单位主要负责人对压力管道的安全全

ASME 压力管道规范B31.1领会要点

ASME 压力管道规范B31.1-2004版《动力管道》 采标及领会要点 ASME 第Ⅰ卷《动力锅炉建造规则》采标提示: 基本范围:本卷对动力锅炉、电热锅炉和小型锅炉、固定式高温热水锅炉以及用于机车、移动作业和牵引作业的动力锅炉的全部制造过程提出要求。另外,还包括V、A、M、PP、S和E规范标志钢印的使用规则。 本规范适用于压力大于15psig的蒸汽锅炉以及工作压力超过160psig和/或工作温度超过250°F的高温热水锅炉。过热器、节热器和其他不经阀门而直接连接在锅炉上的压力部件均属于本规范的适用范围。 内容:上述要求适用于焊接锅炉;铆接锅炉(仅作参考);水管锅炉;火管锅炉;给水加热器、小型锅炉;电热锅炉;有机液体汽化器。 参照的锅炉与压力容器规范: ASME 第Ⅱ卷《材料》;第Ⅳ卷《供热锅炉》;第Ⅴ卷《无损检测》;第Ⅶ卷《推荐的动力锅炉保养指南》;第Ⅷ卷《压力容器》第1册;第Ⅸ卷《焊接和钎焊资格鉴定》。 引用的标准与规范: ASME B1.20.1《通用管螺纹》;B16系列标准阀门、法兰、接头和垫圈(B16.1、B16.3、B16.4、B16.5、B16.9、B16.11、B16.15、B16.20、B16.24、B16.25、B16.28、B16.34、B16.42);;B36.10《焊接钢管和无缝钢管》;B31.1《动力管道》;PTC25《减压装置》;QAI-1《授权检验资质鉴定》。 ASME压力管道规范B31.1《动力管道》采标及领会要点解析引言 ASME B31.1是全球普遍认可的动力管道标准,是在ASME B31压力管道规范委员会指导下制订的。管道标准分两大类,一类是管道系统标准,有B31.1~B31.33,常用的为B31.1、B31.2、B31.3、 B31.4 、B31.5、B31.8;另一类为管道组件标准,包括法兰、垫片、紧固件、阀门、接头等,从B16.1~ B16.49近50个标准。 B31.1动力管道:基于典型的发电站、工业和公共设施电厂、地热系统以及集中及区域

工业金属管道设计规范

工业金属管道设计规范目录 1. 总则 2. 术语和符号 2.1 术语 2.2 符号 3. 设计条件和设计基准 3.1 设计条件 3.2 设计基准 4. 材料 4.1 一般规定 4.2 金属材料的使用温度 4.3 金属材料的低温韧性实验要求 4.4 材料的使用要求 5. 管道组成件的选用 5.1 一般规定 5.2 管子 5.3 弯管及斜接弯管 5.4 管件及支管连接 5.5 阀门 5.6 法兰 5.7 垫片 5.8 紧固件 5.9 管道组成连接结构选用要求 5.10 管道特殊件 5.11 非金属衬里的管道组件成件 6. 金属管道组成件耐压强度计算 6.1 一般规定 6.2. 直管 6.3 斜接弯管 6.4 支管连接的补强 6.5 非标准异径管 6.6 平盖 6.7 特殊法兰和盲板 7. 管径确定及压力损失计算 7.1 管径的确定 7.2 单相流管道压力损失 7.3 气液两相流管道压力损失 8. 管道的布置 8.1 地上管道

Ⅰ. 一般规定 Ⅱ. 管道的净空高度及净距 Ⅲ. 一般布置要求 Ⅳ. B类流体管道布置要求 Ⅴ. 阀门的布置 Ⅵ. 高点排气及低点排液的设置 Ⅶ. 放空口的位置 8.2. 沟内管道 8.3. 埋地管道 9. 金属管道的膨胀和柔性 9.1. 一般规定 9.2. 管道柔性计算的范围及方法 9.3. 管道柔性计算的基本要求 9.4. 管道的位移应力 9.5. 管道对设备或端点的作用力 9.6. 改善管道柔性的措施 10. 管道支吊架 10.1. 一般规定 10.2. 支吊架的设置及最大间距 10.3. 支吊架荷载 10.4. 材料和许用应力 10.5 支吊架结构设计及选用 11. 设计对组成件制造、管道施工及检验的要求 11.1. 一般规定 11.2. 金属的焊接 11.3. 金属的热处理 11.4. 检验 11.5. 试压 11.6. 其他要求 12. 隔热、隔声、消声及防腐 12.1. 隔热 12.2. 隔声和消声 12.3. 防腐及涂漆 13. 输送A1类和A2类流体管道的补充规定 13.1. A1类流体管道的补充规定 13.2. A2类流体管道的补充规定 14. 管道系统的安全规定 14.1 一般规定 14.2. 超压保护 14.3. 阀门 14.4 盲板 14.5. 排放 14.6. 其它要求 附录A 金属管道材料的许用应力

某公司压力管道工程设计规定

压力管道设计技术规定 (试行) XXXXXXXXXXXXXXXX 2006年5月

压力管道设计技术规定目录及修订状态

一、基本规定 1.总则 1.1本规定适用于油品码头、液体化工码头的工艺管道;船坞、造船厂的动力管道;一般码头的蒸汽管道及附属设施的压力管道布置图的设计。 1.2本规定为压力管道布置设计的基本规定,可根据工程设计的具体要求进行相应的补充说明。 2图面规格 2.1图幅 2.1.1幅面格式 图纸幅面分为横式和竖式两种。一般应选用横式幅面,必要时也可选竖式幅面。图纸不论是否装钉均需划出边框。装订线必须在左侧,标题栏放在图纸的右下角。 2.1.2图面尺寸 2.1.2.1图纸的基本幅面尺寸应严格执行表2.1.2.1中的尺寸规定。 2.1.2.2图纸的加长应按表2.1.2.2加长规定要求进行。其中A0、A4图纸长短边均不得加长,A1~A3图纸的短边不得加长,长边可以加长。 表2.1.2.1图纸的幅面及图框尺寸 2.2比例 2.2.1管道布置图常用比例 1、室外管廊、储罐区:1:50、1:100、1:200 2、室内及框架:1:30、1:50

同区的或各分层的平面图应采用同一比例。 2.2.2视图及详图 在同一张图纸上的各个视图尽可能采用相同的比例,当采用不同比例时,必须注明。主要采用以下比例:1:10、1:20、1:25、1:50。 2.3尺寸单位 管道布置图中的标高、坐标以米为单位,小数点后取三位数,至毫米为止;其余的尺寸一律以毫米为单位,只注数字,不注单位。管子公称直径一律用毫米表示。 2.4图名 标题栏中的图名可分成两行或用空格分开的两段书写,例如:上行写“××××管道布置图”,下行写“EL×××.×××平面”或“A-A、B-B····剖视”等。 2.5管道平面布置图内容要求 2.5.1图面表示方法 1.管道布置图应按照分区索引图所划分的区域绘制。区域分界线用粗双点划线表示,在区域分界线的外侧标注分界线的代号、坐标和与此图标高相同的相邻部分的管道布置图图号。 2.管道布置图一般只绘平面图。当平面图局部表示不够清楚时,可绘制剖视图或轴测图,此剖视图或轴测图可画在平面布置图界线以外的空白处(不允许在管道平面布置图的空白处再画小的剖视图或轴测图)或绘制在单独的图纸上。绘制剖视图时要按比例画,可根据需要标注尺寸。轴测图可不按比例,但应标注尺寸。剖视符号规定用A—A、B—B······等大写英文字母表示,在同一单体或不分单体的单元内符号不得重复。平面图上要表示所剖截面的剖切位置、方向及编号。 3.对于多层建筑物、构筑物的管道平面布置图应按层次绘制,如在同一张图纸上绘制几层平面时,应从最低层起,在图纸上由下至上或由左至右依次排列,并于各平面图下注明“EL0.000平面”或“EL×××.×××平面”。 4.在绘有平面图的图纸右上角,应画一个与布置图的设计北向一致的指北针。 2.5.2建(构)筑物的表示 1.建筑物和构筑物应按比例绘制,根据设备布置图画出柱、梁、楼板、门、

压力管道设计技术规定

目录 一、压力管道设计基本规定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压力管道设计、安装、检验相关标准、规范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压力管道图样绘制规定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压力管道设计文件编制规定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压力管道设计基础数据采集规定.....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六、压力管道布置规定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七、压力管道材料选用规定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八、压力管道元件选用规定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九、压力管道支吊架设计规定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十、压力管道强度计算规定 ............ 错误!未定义书签。十一、压力管道应力分析规定 .......... 错误!未定义书签。十二、压力管道防腐、隔热规定 ........ 错误!未定义书签。十三、压力管道其他规定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压力管道设计基本规定 总则 1.1.1 本规定根据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TSGR1001-2008《压力容器压力管道设计许可规则》制定。 1.1.2 本规定适用于公称压力小于或等于42MPa的工业金属压力管道及非金属衬里的工业金属压力管道的设计。非压力管道的设计可参照本规定执行。 1.1.3 本规定不适用于GB/《压力管道规范工业管道》第1部分:总则第条规定的管道范围。 1.1.4 压力管道,是指最高工作压力大于或等于(表压)的气体、液化气体、蒸汽介质或者可燃、易爆、有毒、有腐蚀性、最高工作温度高于或者等于标准沸点的液体介质,且公称直径大于25mm的管道。 压力管道类别、级别划分 1.2.1 GA类(长输管道) 长输(油气)管道是指产地、储存库、使用单位之间的用于输送商品介质的管道,划分为GA1级和GA2级。 GA1级: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长输管道为GA1级: (1)输送有毒、可燃、易爆气体介质,最高工作压力大于的长输管道。 (2)输送有毒、可燃、易爆液体介质,最高工作压力大于或者等于,并且输送距离(指产地、储存地、用户间的用于输送商品介质管道的长度)大于或者等于200km的长输管道。 GA2级: GA1级以外的长输(油气)管道为GA2级。 1.2.2 GB类(公用管道) 公用管道是指城市或乡镇范围内的用于公用事业或民用的燃气管道和热力管道,划分为GB1级和GB2级。 GB1级:城镇燃气管道。 GB2级:城镇热力管道。 1.2.3 GC类(工业管道) 工业管道是指企业、事业单位所属的用于输送工艺介质的工艺管道、公用工程管道及其他辅助管道,划分为GC1级、GC2级、GC3级。

压力管道设计规范标准

压力管道设计规范 上海化工设计院有限公司 二OO五年三月

目录 1.管道设计技术规定SH/P20-2005 2.装置布置设计技术规定SH/P21-2005 3.管道布置设计技术规定SH/P22-2005 4.管道材料设计技术规定SH/P23-2005 5.保温、防腐及涂色设计技术规定SH/P24-2005 6.管道应力分析设计技术规定SH/P25-2005 7.管道支吊架设计技术规定SH/P26-2005

管道设计技术规定 SH/P20-2005 上海化工设计院有限公司 二OO五年三月

管道设计技术规定 1 总则 1.1 本规定包括:管道设计、材料、制造、安装、检验和试验的要求。 1.2 本规定为管道布置、管件材料和管道机械的设计原则,各项目的管道设计应符合本规定的要求。 2 设计 2.1 概述 为经济地、合理地选择材料,管道应按其使用要求各自分类,任何一类管道使用的范围应考虑:腐蚀性、介质温度和压力等因素。 2.2 设计条件和准则 2.2.1 在设计中应考虑正常操作时,可能出现的温度和压力的最严重情况,并在管道一览表或流程图上加以说明。 2.2.2 操作介质温度<38℃不保温的金属管道的设计温度同介质温度,内部或外部保温的管道应依据传热计算或试验确定。 2.2.3 在调节阀前的管道(包括调节阀)压力应按最小流量下(关闭或节流时)来设计。而在调节阀后的管道,应按阀后终了的压力加上摩擦和压头损失来设计。 2.2.4 对于按照正常操作条件下,不同的温度和压力(短时的)进行设计时,不应包括风载和地震载荷。 2.2.5 非受压部件包括管架及其配件或管道支撑构件的基本许用应力应与受压部件相同。 2.2.6 管道的腐蚀度,应按具体介质来确定。通常对碳钢和铁素体合金钢的工艺管道应至少有1mm的腐蚀度,对于奥氏体合金钢和有色金属材料一般不加腐蚀余量。 2.3 管道尺寸确定 2.3.1 管子的尺寸依据操作条件而确定。必要时,考虑按正常控制条件下计算的管道和设备的摩擦和25%流量的余量,但下列情况除外: (1)泵、压缩机、风机的管道尺寸,按其相应的能力确定(在设计转速下能适应流量的变化要求)同时要估计到流量到0的情况。当机器的最大能力超过工艺要求的最大能力时,管道的

压力管道设计说明

1、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射阳港经济区射阳金鹤纤维素有限公司蒸汽管网设计工程。蒸汽管网利用三通由原厂区内蒸汽管道接出,通至新库房。 2、设计参数 工作压力:0.8MPa 工作温度: 160℃ 设计压力: 1.6 MPa 设计温度: 300℃ 工作管道直径:Φ108×5 过路段埋地外护管直径:Φ219×6 保温材料:超细离心玻璃棉δ=60-70mm(详见图纸列表) 保护层:镀锌彩钢板δ=0.5mm 3、本设计遵照以下标准规范 1、《压力管道规范-工业管道》(GB/T20801-2006); 2、《压力管道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工业管道》(TSGD0001-2009); 3、《城镇供热直埋蒸汽管道技术规程》(CJJ104-2005); 4、《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5-97); 5、《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26-2008);

6、《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184-2011); 7、《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设计规范》(GB50264-97); 8、《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规范》(GB50236-2011); 9、《压力管道设计许可规范》(TSGR1001-2008); 10、《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 549号国务院令; 11、《承压设备无损检测》(JB/T4730-2005); 4、输送介质为蒸汽的管道,管道分类为GC3。 5.蒸汽管道安装 5.1蒸汽管道的施工验收应符合《压力管道规范-工业管道》(GB/T20801-2006)和《压力管道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工业管道》(TSG D0001-2009)的有关规定。 5.2材料:工作管采用20#(Φ108×5)无缝钢管,管道标准为GB/T8163-2008或GB3087-2008。焊接采用氩弧焊打底,焊丝为H08Mm2Si,盖面采用手工电弧焊,焊条型号为E4303,对应牌号为J422;埋地外护管均采用螺旋钢管(Q235B),管道标准号为SY/T5037-2000,采用手工电弧焊,焊条型号为E4303,对应牌号为J422。 5.3蒸汽管道的弯头采用热压弯头(GB12459-2005),除特殊注明外,弯头弯曲半径R=1.5DN。三通采用标准无缝三通(GB12459-2005)。管件壁厚不小于直管段壁厚。 5.4全部钢管、管件以及预制件等应有制造厂的合格证书或复印件,在安装前应进行外观检查,并将内部清洗干净,不得留有杂质;保温制品需有性能检测报告,保温表面不得有

动力管道设计手册

电力管道设计手册(第2版)是在1994年出版的电力管道手册和2005年出版的电力管道设计手册的基础上进行修订和发行的。在此修订版中,每个编辑部门都发布了强大的技术阵容,每个作者都参与其中在编制中是单位的技术骨干,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从修订开始,准备到审查,每个步骤都是一丝不苟的。作者的尽责态度和严谨态度有效地保证了本手册的性质,科学性和实用性。本手册内容全面,易于使用,反映了电力管道专业发展的新成就。本书中的大量图表和数据可以由电力管道设计人员在方案设计,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中直接选择,也可以作为工程验收的参考。 电力管道设计手册(第2版)是一本全面的电力管道设计参考书。本书涉及的管道类型包括:热力管道,例如蒸汽管道,热水管道,冷凝水管道和废蒸汽管道;以及天然气管道,如冷气管道,水煤气管道,城市煤气管道,天然气管道,液化石油气管道;以及天然气管道,例如压缩空气管道,氧气管道,氮气管道,乙炔管道,氢气管道,二氧化碳管道,真空系统管道,高纯度气体管道等。该书共17章,包括常用数据,管道系统及其选择,管道布置和铺设,加热管道直接埋入技术,管道水力计算,管道热补偿,

管道支吊架的跨度和载荷,管道支吊架,管道强度计算和应力检查计算,选择管道组件,隔热和防腐,变电站,真空管道系统和高纯气体的安装和验收,工程评估等。本书中的大量图表和数据可以由电力管道设计人员直接选择。方案设计,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也可作为工程验收的参考e。 前言,11.1单位与转换关系11.1.1长度单位的转换11.1.2面积单位的转换11.1.3体积单位的转换,体积单位的转换11.1.4速度单位的转换11.1.5角度单位的转换11.1.6角速度单位转换21.1.7质量单位转换21.1.8密度单位转换21.1.9比体积(质量)单位转换21.1.10力和重量转换力单位转换31.1.11压力单位和应力单位转换31.1.12单位转换动态粘度31.1.13运动粘度的单位换算31.1.14功,能量和热的单位换算31.1.15功率单位的换算31.1.16体积流量的单位换算41.1.17温度单位的换算41.1.18热能单位的换算电导率(热导率)41.1.19传热系数的单位换算41.1.20比热容单位的换算41.1 21制冷量单位的换算41.2通用计算数据表51.2.1拱形元素半径r = 1 51.2.2管道计算数据61.2.3常用金属材料的机械性能81.2.4常用金属材料的物理性能161.2.5水和蒸汽的性能171.2.6常

压力管道设计(工业管道,公用管道)

一、单选题【本题型共40道题】 1.管道穿过建筑物的楼板、房顶或墙面时,应加套管,套管内的空隙应密封。套管的直径应大于管道隔热层的外径,并不得影响管道的热位移,管道上的焊缝不应在套管内,距离管端部应不小于150mm。套管应高出楼板、房顶面()mm。 A.200 B.150 C.100 D.50 正确答案:[D] 用户答案:[D] 得分:2.50 2.工业管道是指企业、事业单位所属的用于输送工艺介质的工艺管道、公用工程管道及其他辅助管道。包括延伸出工厂边界线,但归属企业、事业单位所管辖的管道。在TSG R1001-2008《压力容器压力管道设计许可规则》(简称设计规则)中,工业管道分为()。 A.GA1、GA2 二级 B.GB1、GB2二级 C.GC1、GC2、GC3三级 D.GD1、GD2二级 正确答案:[C] 用户答案:[C] 得分:2.50 3.在GB50316——2000《工业金属管道设计规范》(2008版)中,规定A1类流体管道的泄压装置的最大泄放压力不得超过()。 A.设计压力 B.设计压力的1.1倍 C.工作压力 D.工作压力的1.1倍

正确答案:[B] 用户答案:[B] 得分:2.50 4.工业管道设计时,为减少管道的热应力,常常需要对管道设置人工π形补偿器,为了对管道进行有效保护,如果受地形条件限制,不能将Π型补偿器布置在补偿段的中间位置上时,就应在补偿器两端对称布置两个导向支座,这样,就可以使管线伸缩均衡,不致弯曲。导向支座与Π补偿器管端的距离,一般取管径的()倍,以防止管道发生弯曲和径向偏移造成补偿器的破坏 A.5倍 B.10倍 C.20倍 D.30~40倍 正确答案:[D] 用户答案:[D] 得分:2.50 5.当泵的工作流量低于泵的额定流量的()以上时,就会产生垂直于轴方向的径向推力,而且由于泵在低效率下运转,使入口部位的液温升高,蒸汽压增高,容易出现汽蚀。为了预防发生这种情况,要设置确保泵在最低流量下正常运转的最小流量管线。 A.5% B.10% C.15% D.20% 正确答案:[D] 用户答案:[D] 得分:2.50 6.CJJ34-2010《城镇供热管网设计规范》规定, 对有生活热水负荷的热水供热系统,在按采暖热负荷进行中央调节时,应保证闭式供热系统在任何时候热力网供水温度不低于()℃。 A.50 B.60

电厂管道及设备颜色标准

电厂管道及设备颜色标准

————————————————————————————————作者:————————————————————————————————日期: 2

1.设备篇: 1.1 汽机设备: 序号设施名称面漆颜色及卡号色环颜色及卡号备注 乳白色 Y11 1 汽机高、中压缸装饰板,低压缸 乳白色 Y11 2 发电机 乳白色 Y11 3 汽轮机 大红色 R03 4 消防设备及管道表面 淡绿色 G02 5 凝结水箱外壳 中黄色Y07 6 油箱、油罐、油泵、冷油器表面 桔黄色YR04 7 起重机械及行车 乳白色 Y11 8 小汽机外罩壳 乳白色 Y11 9 凝汽器 乳白色 Y11 10 闭式循环水热交换器 宝绿色 BG03 11 *凝结水泵 淡(酞)蓝色PB06 12 *真空泵

序号设施名称面漆颜色及卡号色环颜色及卡号备注13 *除氧器及水箱金属保护层本色 14 *厂房内钢制吊件 角钢支架等构件 银粉漆 15 *闭式膨胀水箱 淡灰色 B03 16 *开式循环冷却水泵 淡灰色 B03 17 *闭式循环冷却水泵 淡灰色 B03 18 *疏水扩容器铝皮保温 19 *高压阀门不锈钢制品 所有手柄涂大红色 R03 20 *中、低压阀门 黑色 21 *胶球清洗装置 淡绿色 G02 22 *仪用空压机储气罐及后处理 淡(酞)蓝色PB06 1.2 锅炉及除灰设备 序号设备名称面漆颜色及卡号色环颜色及卡号备注 1 锅炉钢架 冰灰色 GY09 2 送风机 淡(酞)蓝色PB06

淡(酞)蓝色PB06 3 一次风机 中灰色B02 4 给煤机 中灰色 B02 5 电除尘器支架 淡(酞)蓝色PB06 6 *密封机风机 淡(酞)蓝色PB06 7 *冷却风机 中灰色B02 8 *电除尘器顶部电控设备 淡黄色Y06 9 *磨煤机油站、管道 中灰色 B02 10 *磨煤机 桔黄色YR04 11 *磨煤机过轨吊 中灰色 B02 12 *空预器冲洗水泵 中灰色 B02 13 *静电除尘器 淡黄色Y06 14 *锅炉卸油泵、供油泵 淡(酞)蓝色PB06 15 *罗茨真空泵 中灰色 B02 16 刮板捞渣机 中灰色B02 17 石子煤仓

压力管道设计评审细则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城市燃气分会 压力管道设计许可 评审作业指导书及评审细则 (第一版)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城市燃气分会 二00七年一月 @ 录 第一章总则 第一章鉴定评审准备 第三章鉴定评审 第四章鉴定评审结论和鉴定评审报告 第五章换证鉴定评审 第/、、 附则 章

压力管道设计 鉴定评审细则 第一章总则 1.1.1 为使压力管道设计许可评审工作规范化,提高设计单位水平和质量,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特种设备行政许可鉴定评审管理与监督规则》和《压力容器、压力管道设计单位资格许可与管理规则》的规定,特制订压力管道元件制造许可证的评审细则(以下简称《评审细则》)。 本《评审细则》包括了设计评审、取得许可证后的抽查评审以及增项和换证评审的程序、内容和要求,以指导压力管道设计单位的资格评审工作。 1.1.2 本《评审细则》是申请单位和压力管道设计评审机构(即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城市燃气分会,以下简称学会)共同遵守执行的文件。 1.2.1 本《评审细则》引用下列法规和标准作为评审依据: (1)《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以下简称《条例》); (2)《特种设备行政许可鉴定评审管理与监督规则》 (3)《压力容器、压力管道设计单位资格许可与管理规则》(以下简称《许可规则》); (4)相关的压力管道元件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以下简称《标准》); (5)经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批准的压力管道元件制造单位的企业标准(以下简称《企标》); (6)被评审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1.2.2 本《评审细则》引用的法规、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评审细则》的各方都应探讨使用引用法规、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1.3.1 设计单位的评审包括许可评审、取证后的抽查评审、增项的评审以及换证(及增项)的评审。

《工业金属管道设计规范》50316-2000

《工业金属管道设计规范》 50316-2000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工业金属管道设计规范》GB 50316-2000 1 总则 为了提高工业金属管道工程的设计水平,保证设计质量,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适用于公称压力小于或等于42MPa的工业金属管道及非金属衬里的工业金属管道的设计。 本规范不适用于下列管道的设计: 制造厂成套设计的设备或机器所属的管道; 核能装置的专用管道; 长输管道; 矿井的管道; 采暖通风五空气调节及非圆形截面的管道; 地下或室内给排水及消防给水管道; 泡沫、二氧化碳及其他灭火系统的管道。 除另有注明外,本规范所述的压力均应为表压。 工业金属管道设计,除应执行村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和符号 术语 A1类流体 在本规范内系指剧毒流体,在输送过程中如有极少量的流体泄漏到环境中,被人吸入或与人体接触时,能造成严重中毒,脱离接触后,不能治愈。相当于现行国家标准《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GB5044中Ⅰ级(极度危害)的毒物。 A2类流体 在本规范内系指有毒流体,接触此类流体后,会有不同程度的中毒,脱离接触后可治愈。相当于《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GB5044中Ⅱ级及以下(高度、中度、轻度危害)的毒物。 B类流体 在本规范内系指这些流体在环境或操作条件下是一种气体或可闪蒸产生气体的液体,这些流体能点燃并在空气中连续燃烧。 D类流体 指不可燃、无毒、设计压力小于或等于设计温度高于-20~186℃之间的流体。 C类流体 系指不包括D类流体的不可燃、无毒的流体。 管道 由管道组成件、管道支吊架等组成,用以输送、分配、混合、分离、排放、计量或控制流体流动。 管道系统 简称管系,按流体与设计条件划分的多根管道连接成的一组管道。 管道组成件 用于连接装配成管道的元件,包括管子、管件、法兰、垫片、紧固件、阀门以及管道特殊件等。 管道特殊件 指非普通标准组成件,系按工程设计条件特殊制造的管道组成件,包括:膨胀节、补偿器、特殊阀门、爆破片、阻火器、过滤器、挠性接头及软管等等。 3 设计条件和设计基准 设计条件

蒸汽管道设计计算

蒸汽管道设计计算 项目名称 :XX 蒸汽管网 设计输入数据 : 1.管道输送介质:蒸汽 工作温度:240C 设计温度260 C 工作压力 : 0、 6MPa 设计压力 :0、6MPa 比容: 0、 40m 3 /kg 管线长度 :1500米。 设计计算 : ⑴管径: D n — 管子外径 ,mm; D 0 — 管子外径 ,mm; Q —计算流量,m 3/h w —介质流速,m/s ① 过热蒸汽流速 DN 》200 DN100~DN200 DN V 100 ② w=20 m/s Dn=102、 97mm w=40 m/s Dn=72、 81mm ③ 考虑管道距离输送长取 D 0 =133 mm 。 ⑵壁厚: ts = PD 0/{2(〔八 t Ej+PY )} tsd=ts+C C=C1+C2 ts —直管计算厚度 ,mm; D 0 — 管子外径 ,mm; P — 设计压力 ,MPa; "〕t —在操作温度下材料的许用压力,MPa; 蒸汽管道设计计算 Ej —焊接接头系数; tsd —直管设计厚度,mm; C —厚度附加量之与;:mm; Dn=18、8X (Q/w) 0、5 流量:1、 5t/h 流速为 流速为 流速为 40 ?60m/s 30 ?

C1—厚度减薄附加量;mm; C2—腐蚀或磨蚀附加量;mm; 丫一系数。 本设计依据《工业金属管道设计规范》与《动力管道设计手册》在260C 时20#¥冈无缝钢管的许用应力〔八t为101Mpa,Ej取1、0,丫取0、4,C i 取 0、8,C2 取0、 故ts= 1、2X 133/【2X 101 X 1+1、1 X0、4】=0、78 mm C= C1+ C2 =0、8+0=0、8 mm Tsd=0、78+0、8=1 、58 mm 壁厚取4mm 所以管道为? 133X 4。 ⑶阻力损失计算 3、1按照甲方要求用? 89X 3、5计算 ①? 89X 3、5校核计算: 蒸汽流量Q= 1 、5t/h 粗糙度K=0、002m 蒸汽密度v = 2、5kg/m3管内径82mm 蒸汽流速32、34m/s 比摩阻395、 85Pa/m ② 道沿程阻力P1=395、85X 1500=0、59MPa; 查《城镇热力管网设计规范》,采用方形补偿器时, 局部阻力与沿程阻力取值比0、8,P2=0、8P1; 总压力降为P1+P2=1、07Mpa; 末端压力为0、6-1、07=-0、47Mpa 压力不可能为负值,说明蒸汽量不满足末端用户需求。 3、2按照? 108X 4校核计算: ① ? 108X 4 计算: 蒸汽流量Q= 1、5t/h 粗糙度K=0、002m 蒸汽密度v = 2、5kg/m3管内径100mm 蒸汽管道设计计算 蒸汽流速21、22m/s 比摩阻131、94Pa/m ② 道沿程阻力P1=42、33X 1500=0、20MPa; 查《城镇热力管网设计规范》,采用方形补偿器时, 局部阻力与沿程阻力取值比0、8,P2=0、8P1; 总压力降为P1+P2=0、36Mpa; 末端压力为0、6-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