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处理系统调试方案

水处理系统调试方案
水处理系统调试方案

矿井水和

生活污水处理设备项目调试方案

一、调试条件

(1)土建构筑物全部施工完成;

(2)设备安装完成;

(3)电气安装完成;

(4)管道安装完成;

(5)相关配套项目,含人员、仪器,污水及进排管线,安全措施均已完善。

二、调试准备

(1)组成调试运行专门小组,含土建、设备、电气、管线、施工人员以及设计与建设方代表共同参与;

(2)进行相应的物质准备,如水(含污水、自来水),接种污泥,面粉(视具体购置),电,药剂的购置、准备;

(3)准备必要的排水及抽水设备;赌塞管道的沙袋等;

(4)必须的检测设备、装置(PH计、试纸、COD检测仪等);

三、试水(充水)方式

(1)按设计工艺顺序向各单元进行充水试验;可完全使用洁净水或轻度污染水(积水、雨水);考虑到水资源节约,可用50%净水或轻污染水或生活污水,一半工业污水(一般按照设计要求进行)。(2)建构筑物未进行充水试验的,充水按照设计要求一般分三次完成,即1/3、1/3、1/3充水,每充水1/3后,暂停3-8小时,检查液面变动及建构筑物池体的渗漏和耐压情况。特别注意:设计不受

力的双侧均水位隔墙,充水应在二侧同时冲水。

已进行充水试验的建构筑物可一次充水至满负荷。

(3)充水试验的另一个作用是按设计水位高程要求,检查水路是否畅通,保证正常运行后满水量自流和安全超越功能,防止出现冒水和跑水现象。

四、单机调试

(1)工艺设计的单独工作运行的设备、装置或非标均称为单机。应在充水后,进行单机调试。

(2)单机调试应按照下列程序进行:

a、按工艺资料要求,了解单机在工艺过程中的作用和管线连接。

b、认真消化、阅读单机使用说明书,检查安装是否符合要求,机座

是否固定牢。

c、凡有运转要求的设备,要用手启动或者盘动,或者用小型机械协

助盘动。无异常时方可点动。

d、按说明书要求,加注润滑油(润滑脂)加至油标指示位置。

e、了解单机启动方式,如离心式水泵则可带压启动;定容积水泵则

应接通安全回路管,开路启动,逐步投入运行;离心式或罗茨风机则应在不带压的条件下进行启动、停机。

f、点动启动后,应检查电机设备转向,在确认转向正确后方可二次

启动。

g、点动无误后,作3-5min试运转,运转正常后,再作1-2h的连续

运转,此时要检查设备温升,一般设备工作温度不宜高于

50-60℃,除说明书有特殊规定者,温升异常时,应检查工作电

流是否在规定范围内,超过规定范围的应停止运行,找出原因,

消除后方可继续运行。单机连续运行不少于2h。

(3)单车运行试验后,应填写运行试车单,签字备查。

五、生活污水单元调试

5.1 生活污水工艺流程简介

该污水处理站处理水为生活废水,处理出水达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排放标准》(GB18920-2002)排放标准,处理工艺流程图

如图5-1:

该污水站处理水主要包括食堂废水、职工公寓办公楼洗衣房用水和洗浴污水,污水总排放量约963m3/d。

5.1.1生活污水设计进水水质

根据该类生活污水水质情况,该污水站设计进水水质标准如下:

表1-1 污水站进水水质指标

5.1.2生活污水设计出水水质

根据招标文件要求,该污水处理站设计出水水质如下:

表1-2污水站出水水质标准

5.1.3 生活污水废水特点

该污水处理站处理的是厂区生活污水,主要包括食堂废水、洗浴废水及办公区用水等,水质相对比较稳定,水量变化较大,含有固体杂物、毛发、泥沙、动植物油、COD,含一定氮磷,一般不含有毒物质,同时生活污水很适合各种微生物的繁殖,因此常含有大量的细菌(包括病原菌)病毒和寄生虫卵,此类污水可生化性好,可直接进行生化处理。

5.1.4废水处理关键

5.1.4.1污水中的固体杂物和毛发

生活污水中含有较多的固体杂物和毛发,容易堵塞水泵,所以,能否做好固体杂物和毛发的预处理,是保证污水站能否正常运行的关键。

本设计要求在浴室添加地漏,收集毛发等,然后在调节池前设置间隙为5mm的机械格栅,先对生活污水中大的固体杂物进行拦截,以确保后续工序能正常运行。

5.1.4.2污水中的COD、BOD、氨氮

生活污水中,因COD、BOD值都不高且可生化性较好,适宜使用生化工艺处理,再经过深度处理过滤作用,可保证出水合格。

5.1.4.3污水中的大肠菌群

生活污水中的大肠菌群一般是几万到几十万个/L,经过消毒系统处理后,可保障细菌学指标达到设计标准。

5.2机械格栅井

机械格栅井配备1台机械格栅,栅间距为5mm。主要作用为拦截污水中体积较大的杂物。采用定时启动方式,调试初期1小时启动一次,每次启动5-10分钟,防止排污管道内施工杂物进入调节池堵塞提升泵。正式运行阶段,2小时启动一次,每次启动5-10分钟。注意及时清理拦截下来的杂物。

5.3调节池

调节池主要用来调节污水水质水量。

5.4 一体化处理设备

一体化处理设备主要分为水解酸化、两级接触氧化及沉淀池3个区域,其原理是利用兼性菌和好氧菌吸附降解作用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氨氮,同时利用沉淀池进行泥水分离。

启动:需添加10立方脱水污泥至两级接触氧化池,3立方脱水污泥至水解酸化池中。接触氧化池开启曝气风机。

5.5 消毒池

主要作用:对处理后废水进行消毒。

将次氯酸钠原液(一般浓度为10%)稀释10倍,根据有效氯浓度为每

吨水0.3克投加。

5.6 污泥池

主要作用:储存污水站污泥并进行消化。

需要定时回流。

5.7砂滤碳滤系统

主要作用:拦截水中SS,优化出水水质。

每周需要反清洗一次(或看实际情况对反清洗次数进行调整)

六、污泥培养

6.1污泥培养常识

所谓活性污泥培养,就是为活性污泥的微生物提供一定的生长繁殖条件,即营养物,溶解氧,适宜温度和酸碱度。

(1)营养物:即水中碳、氮、磷之比应保持100∶5∶1。

(2)溶解氧:就好氧微生物而言,环境溶解氧大于0.3mg/l,正常代谢活动已经足够。但因污泥以絮体形式存在于曝气池中,以直径500μm活性污泥絮粒而言,周围溶解氧浓度2mg/l时,絮粒中心已低于0.1mg/l,抑制了好氧菌生长,所以曝气池溶解氧浓度常需高于3-5mg/l,常按5-10mg/l 控制。调试一般认为,曝气池出口处溶解氧控制在2mg/l较为适宜。(3)温度:任何一种细菌都有一个最适生长温度,随温度上升,细菌生长加速,但有一个最低和最高生长温度范围,一般为10-40oC,适宜温度为15-35oC,此范围内温度变化对运行影响不大。

(4)酸碱度:一般PH为6-9。特殊时,进水最高可为PH 9-10.5,超过上述规定值时,应加酸碱调节。

6.2 污泥培养方法及步骤

本项目采用干泥接种培菌法,最好取水质相同已正常运行的污水系统脱水后的干污泥作菌种源进行接种培养。其中,水解酸化池投加3立方脱水污泥,二级接触氧化池投加10立方脱水污泥。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投加脱水污泥后,接触氧化池开启曝气风机,连续闷曝24小时。

2、当闷曝结束后,接触氧化池污泥颜色又黑色变成土黄色。

3、逐步适量进入污水,开启污泥回流泵,进行污泥回流。

4、每日观察SV30并进行记录,便于掌握接触氧化池内污泥浓度。

七、矿井水处理单元调试

7.1 矿井水工艺流程简介

该污水处理站处理水为井下矿井排水,正常排水量为3360m3/d,最大排水量为4800m3/d。处理后的井下排水用于井下消防洒水、黄泥灌浆站生产补水。工艺流程如图7-1。

7.1.1矿井水设计进水水质

根据该类水质情况,该污水站设计进水水质标准如下:

表1-1 污水站进水水质指标

7.1.2矿井水设计出水水质

出水水质达到以下标准:

1)黄泥灌浆站生产补充水水质满足《煤炭工业洗煤厂设计规范》中的选煤用水水质标准,日补充水量:860m3/d;

2)井下消防洒水水质满足《矿井井下消防、洒水设计规范》中的井下消防、洒水水质标准,日补充水量1365m3/d;

3)若需外排,外排水满足《煤炭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0426-2006)。

7.1.3 矿井水废水特点

该污水处理站处理的是矿井排水,水质相对比较稳定,水量较大。矿井排水主要污染物为煤粉和岩粉,COD大约60mg/L,SS为200-500mg/L。此工艺主要用于降低水中SS含量。

7.1.4废水处理关键

7.1.4.1污水中的油污

矿井污水中含有较多的油污,通过行车式刮泥撇油机将油污分离。7.1.4.2污水中的SS

矿井污水中SS较高,主要污染物为煤粉和岩粉,通过在调节沉淀池

中投加PAC和PAM进行高效混凝沉淀,再通过斜板沉淀池延长沉淀反应时间来进行SS的有效去除。

7.2 调节沉淀池

主要用于调节水量,通过加药进行混凝沉淀,并带有除油功能,通过提升泵将污水提升到斜板沉淀池。

7.3 斜板沉淀池

通过设置斜板提高污水中SS沉降效率。

7.4 调节水池

用于储存经过混凝沉淀后的污水,一部分排向消防水池,一部分排向黄泥灌浆水池。

7.5 污泥浓缩池

用于储存调节沉淀池和斜板沉淀池污泥,并排出上清液进行污泥浓缩,污泥浓缩后,经带式压滤机压成饼状外排。

各种水处理工艺的调试

调试前准备工作:确保池体无漏水,设备无故障,管线畅通,阀门启闭自如 一、水解酸化 调试工序 1、投泥、进水: (1)投加庆氧污泥,投加的污泥量为30?50kg/m3 (污泥按95%含水率算), 水解酸化池的有效池容为:710m3,至少需要污泥22吨,投加污泥后注入部分 稀释后的生产废水,内循环3?4天再进水。适当投加营养物质,提高污泥活性, 可添加家畜粪便作为营养物质。 (2)先注入池体约三分之二的清水,然后注入少量生产废水(保证混合废水的COD不能太高)。 (3)进水水量控制在设计进水的20%?30%左右,随后逐步增加进水量。 生产废水水量为2000m3/d时,COD=13000 mg/L ,需稀释至COD=2000?4000 mg/L ,则生产废水水量定为310m3/d,加清水至进水量为2000m3/d左右。若容积负荷太高,可减少生产废水进水量。 2、PH 测定该混合废水的PH并记录,投加石灰调节废水PH至6?8, PH值用精密PH试纸测试即可。 3、COD 测定该混合废水的COD并记录,及时调整进水量,控制好容积负荷。 4、DO 兼氧环境,DO在0.2?0.5,可用便携式溶解氧仪测试。废水作跌水流入,从而达到自然充氧的目的。 5、排泥

池内安装1#和2#污泥泵,1#和2#污泥泵均为每天开启1次(也可监测沉降比决定是否需要排泥),每次15-30min,若污泥量很大,可根据实际情况延长污泥泵的开启时间或缩短开启周期,反之亦然。 6、挂膜 定期检查池内填料挂膜情况,是否有堵塞等,及时清理。还需注意当系统停 止运行时,要始终保持池内水位没过填料层,以免填料被暴晒老化,更严重的是

污水处理调试方案(1)

调试方

案 一、工程概述 近年来由于各行各业的发展迅猛发展,人民生活的逐步提高,各类生活垃圾也逐渐增多,与此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因垃圾填埋产生大量垃圾废水,垃圾冲洗废水具有有机物浓度高、NH3-N浓度高、重金属含量高这样的特种废水,且有悬浮物含量多、恶臭熏天等特点。为此根据环境保护法的有关规定,

所有的废水必须处理达标后,方可达到排放或回用的目的(消防或回浇)。 根据该废水的水质特性和业主的具体条件和要求,现拟采用双级生物化学为主的处理工艺(A2/O+MBR+NF),其主要特点是引进了微生物固定及其控制技术、优势菌群的培养及驯化技术。与常规工艺相比,具有适应性强、处理效率高、运行效果稳定、运行费用低等特点,可确保处理后出水稳定达标排放,并最大限度地减少工程投资,降低运行费用。处理后的出水完全达到国家一级A类排放标准,可用于消防、填埋场回浇、洗车、绿化用水或向自然水体直接排放。 1.1 污水处理站设计规模及进、出水水质 1.1.1 设计规模 污水处理站建设规模为200m3/d。 1.1.2 设计进、出水质 1.1. 2.1 进水水质 本工程设计的水质参数如下:填埋初期,5年内

填埋中后期,5年以后 1.1. 2.2设计出水水质指标 控制污染物排放浓度限值备注色度(稀释倍数)≤40

1.2 工艺流程及流程简介 1. 2.1 污水处理工艺流程方框图 浮渣 剩余污泥

1.2.2 工艺特点及流程简介 该工艺在厌氧—好氧除磷工艺(A2/O)中加一缺氧池,将好氧池流出的一部分混合液回流至缺氧池前端,以达到硝化脱氮的目的。A2/O法可同步除磷脱氮机制由两部分组成:一是除磷,污水中的磷在厌氧状态下 (DO<0.3mg/L),释放出聚磷菌,在好氧状况下又将其更多吸收,以剩余污泥的形式排出系统。二是脱氮,缺氧段要控制DO<0.5 mg/L,由于兼氧脱氮菌的作用,利用水中BOD作为内呼吸源(有机碳源),将来自好氧池混合液中的硝酸盐及亚硝酸盐还原成氮气逸入大气,达到脱氮的目的。 首段厌氧池,原污水中的含磷污泥,本池主要功能为释放磷,使污水中P的浓度升高,溶解性有机物被微生物细胞吸收而使污水中BOD浓度下降;另外,NH3-N因细胞的合成而被去除一部分,使污水中NH3-N浓度下降,但NO3-N含量没有变化。

化学水处理系统调试方案样本

***工程 化学补给水处理系统调试方案 ** 二〇一五年十二月

化学补给水处理系统调试方案 批准: 审核: 编写: 工程名称: ***项目 建设单位: ***有限责任公司

总包单位: *****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监理单位: ***建设监理部 安装单位: ****工程公司 设计单位: ****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调试单位:

目录 1 概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水处理系统工艺流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调试目的................................................................ 错误!未定义书签。 4 系统及设备主要技术规范.................................... 错误!未定义书签。 5 调试依据及标准.................................................... 错误!未定义书签。 6 调试应具备的条件及检查内容 ........................... 错误!未定义书签。 7 多介质过滤器的启动调试.................................... 错误!未定义书签。 8 反渗透系统的启动调试........................................ 错误!未定义书签。 10 除碳器的启动......................................................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 混床的启动调整....................................................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 水处理系统的移交..............................................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 组织分工及安全措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

焦化厂熄焦水处理技术方案

熄焦水、污水处理异味治理项目 技 术 方 案 目录

项目概 述 .................................................................. (1) 一企业概况................................................................... (1) 二设计依据................................................................... (1) 三设计原则................................................................... (1) 四工程范围................................................................... (1) 五技术参数、技术规范................................................................... (2) 工艺方 案 .................................................................. (3) 一项目概况................................................................... (3) 二异味治理信息................................................................... (3)

水处理系统调试方案

矿井水和 生活污水处理设备项目调试方案

一、调试条件 (1)土建构筑物全部施工完成; (2)设备安装完成; (3)电气安装完成; (4)管道安装完成; (5)相关配套项目,含人员、仪器,污水及进排管线,安全措施均已完善。 二、调试准备 (1)组成调试运行专门小组,含土建、设备、电气、管线、施工人员以及设计与建设方代表共同参与; (2)进行相应的物质准备,如水(含污水、自来水),接种污泥,面粉(视具体购置),电,药剂的购置、准备; (3)准备必要的排水及抽水设备;赌塞管道的沙袋等; (4)必须的检测设备、装置(PH计、试纸、COD检测仪等); 三、试水(充水)方式 (1)按设计工艺顺序向各单元进行充水试验;可完全使用洁净水或轻度污染水(积水、雨水);考虑到水资源节约,可用50%净水或轻污染水或生活污水,一半工业污水(一般按照设计要求进行)。(2)建构筑物未进行充水试验的,充水按照设计要求一般分三次完成,即1/3、1/3、1/3充水,每充水1/3后,暂停3-8小时,检查液面变动及建构筑物池体的渗漏和耐压情况。特别注意:设计不受

力的双侧均水位隔墙,充水应在二侧同时冲水。 已进行充水试验的建构筑物可一次充水至满负荷。 (3)充水试验的另一个作用是按设计水位高程要求,检查水路是否畅通,保证正常运行后满水量自流和安全超越功能,防止出现冒水和跑水现象。 四、单机调试 (1)工艺设计的单独工作运行的设备、装置或非标均称为单机。应在充水后,进行单机调试。 (2)单机调试应按照下列程序进行: a、按工艺资料要求,了解单机在工艺过程中的作用和管线连接。 b、认真消化、阅读单机使用说明书,检查安装是否符合要求,机座 是否固定牢。 c、凡有运转要求的设备,要用手启动或者盘动,或者用小型机械协 助盘动。无异常时方可点动。 d、按说明书要求,加注润滑油(润滑脂)加至油标指示位置。 e、了解单机启动方式,如离心式水泵则可带压启动;定容积水泵则 应接通安全回路管,开路启动,逐步投入运行;离心式或罗茨风机则应在不带压的条件下进行启动、停机。 f、点动启动后,应检查电机设备转向,在确认转向正确后方可二次 启动。 g、点动无误后,作3-5min试运转,运转正常后,再作1-2h的连续 运转,此时要检查设备温升,一般设备工作温度不宜高于

水处理调试方案

目 录 1 编制目的 (1) 2 编制依据 (1) 3 调试对象及范围 (1) 4 调试前应具备的条件 (3) 5 调试步骤、作业程序 (4) 6 组织分工 (9) 7 调试用仪器(设备) (11) 8 环境、职业健康风险因素控制 (11)

1 编制目的 通过对达尔凯阳光(哈尔滨)热电有限公司4×220t/h炉和2×50MW机组扩建工程锅炉补给水处理设备的调试,使锅炉补给水处理设备能够达到设计要求,为全厂的安全、经济运行提供合格的锅炉补给水。 2 编制依据 2.1 《火力发电厂化学设计技术规程》DL/T5068-2006; 2.2 《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价规程》DL/T5210.6-2009; 2.3 《火力发电建设工程启动试运及验收规程》DL/T5437-2009; 2.4 黑龙江省电力勘察设计研究院设计说明及相关设计图; 2.5 锅炉补给水设备运行操作手册。 3 调试对象及范围 3.1 系统概述 达尔凯(阳光)热电厂锅炉补给水水源为自来水,主要处理工艺如下: 来水→原水泵→空隙调节型纤维过滤器→保安过滤器→高压泵→反渗透→脱气塔→中间水箱→泵→阴阳混合离子交换器→除盐水箱 3.2 主要设备参数 序号 设备名称 规格、型号 数量/单位 1 生水箱 V=500m31台 2 生水泵 KQW100/170型 Q=60~120m3/h H=40~30m 2台 3 孔隙调节型纤维 过滤器 MPCF-100型 DN1500 出力:100m3/h 2台 4 反冲洗水泵 KQW100/125型 Q=100m3/h H=20m 1台

5 保安过滤器 过滤精度:5μm 出力:50m3/h 2台 6 高压泵 CR64-6-1型 Q=50m3/h P=1.4MPa 2台 7 反渗透装置 出力:35m3/h 2套 8 反渗透冲洗水泵 KCZ65/160A型 Q=60~120m3/h H=37~28m 1台 9 除二氧化碳风机 Q=1464~2196m3/h P=1270~800Pa 2台 10 除二氧化碳器 填料层高:1.0m 2套 11 中间水泵 KCZ65/160A型 Q=60~120m3/h H=37~28m 2台 12 阴阳混合离子交 换器 树脂层高:阳树脂=0.5m 阴树脂=1.0m 2台 13 除盐水箱 V=300m32台 14 除盐水泵 KCZ50/315A型 Q=30~80m3/h H=142~135m 3台 15 再生水泵 KCZ50/200M型 Q=30~60m3/h H=50~35MPa 1台 16 树脂捕捉器 进出口:DN150 PN1.0 2台 17 卸(倒)酸泵 TPXF65-25-20型 Q=25m3/h P=0.2MPa 2台 18 卸(倒)碱泵 TPX65-25-20型 Q=25m3/h P=0.2MPa 1台 19 酸计量箱 V=1.0m31台 20 酸喷射器 Q=14m3/h 1台 21 碱计量箱 V=1.0m31台 22 碱喷射器 Q=14m3/h 1台 23 罗茨鼓风机 BE125H型 Q=10m3/分 P=0.06MPa 1台

水处理技术方案课案说课讲解

供水处理改造工程 设计方案 1. 总论................................................................ 1... 1.1项目概况 (1) 1.2设计依据 (1) 1.3采用的主要标准及规范 (1) 1.4设计原则 (2) 1.5设计范围 (3) 2. 设计条件............................................................. 4.. 2.1设计规模 (4) 3. 工程设计............................................................. 5.. 3.1工艺设计 (5) 3.2电气设计 (7) 3.3管网设计 (8) 4. 项目管理及实施计划.................................................. 9. 4.1实施原则及步骤 (9) 4.2劳动定员 (10) 4.3项目实施计划 (10)

5. 环境保护、安全防火及节能 (11) 5.1环境保护 (11) 5.2安全卫生 (11) 5.3节能 (11) 6. 工程估算 (13) 7. 运行费用 (14) 7.1电费 (14) 7.2药剂费 (14) 7.3人员工资 (14) 1.总论1.1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 建设单位: 建设性质: 编制单位: 1.2设计依据 1.3采用的主要标准及规范 1) 《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 2)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 3)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 (2009年版) 4) 〈〈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98) 5) 〈〈城市居民生活用水量标准》(GB/T50331-2002)

-污水处理调试指导手册

污水处理工程调试及试运行指导手册 污水处理工程调试及试运行指导手册 一、宗旨 本手册是针对污水处理工程调试及试运行工作编写的,可供安装、调试及营运工作人员使用,亦可作为建设方、施工方施工验收之参考。 二、纲目 手册含以下主要内容: 调试条件、调试准备、试水方式、单机调试、单元调试、分段调试、接种菌种、驯化培养、全线连调、检测分析、改进缺陷、补充完善、正式试运行、自行检验、正式提交检验、竣工验收。 三、细则 1、调试条件 (1)土建构筑物全部施工完成; (2)设备安装完成; (3)电气安装完成; (4)管道安装完成; (5)相关配套项目,含人员、仪器,污水及进排管线,安全措施均已完善。 2、调试准备

(1)组成调试运行专门小组,含土建、设备、电气、管线、施工人员以及设计与建设方代表共同参与; (2)拟定调试及试运行计划安排; (3)进行相应的物质准备,如水(含污水、自来水),气(压缩空气、蒸汽),电,药剂的购臵、准备; (4)准备必要的排水及抽水设备;堵塞管道的沙袋等; (5)必须的检测设备、装臵(PH计、试纸、COD检测仪、SS);(6)建立调试记录、检测档案。 3、试水(充水)方式 (1)按设计工艺顺序向各单元进行充水试验;中小型工程可完全使用洁净水或轻度污染水(积水、雨水);大型工程考虑到水资源节约,可用50%净水或轻污染水或生活污水,一半工业污水(一般按照设计要求进行)。 (2)建构筑物未进行充水试验的,充水按照设计要求一般分三次完成,即1/3、1/3、1/3充水,每充水1/3后,暂停3-8小时,检查液面变动及建构筑物池体的渗漏和耐压情况。特别注意:设计不受力的双侧均水位隔墙,充水应在二侧同时冲水。 已进行充水试验的建构筑物可一次充水至满负荷。 (3)充水试验的另一个作用是按设计水位高程要求,检查水路是否畅通,保证正常运行后满水量自流和安全超越功能,防止出现冒水和跑水现象。 4、单机调试

污水处理生化调试技术方案

污水处理生化调试技术方案 一污泥的培养 方法有同步与异步培养与接种,同步是培奍与驯化同时进行或交替进行,异步是先培后驯化,接种是利用类似污水的剩余污泥接种。 活性污泥可用糞便水经曝气培养而得,因为粪便污水中,细菌种类多,本身含有的营养丰富,细菌易于繁殖。?通常为了缩短培菌周期,我们会选择接种培养。?先说粪便水培菌?具体步骤:?将经过过滤的粪便水投入曝气池,再用生活污水或河水稀释,至BOD约为300-400,进行连续曝气。这样过二,三天后,为补充微生物的营养物质和排除由微生物产生的代谢产物,应进行换水,换水根据操作情况分为间断和连续操作。?1.间断操作:?当第一次加料曝气并出现模糊的活性污泥绒絮后,就可停止曝气,使混合液静止沉淀,经1-1.5小时后排放上清液,把排放的上清液约占总体积的60-70%。?然后再加生活污水和粪便水,这时的粪便水可视曝气池内的污泥量来调整,这样一直下去,直至SV达到30%。一般需2周,水温低时时间要延长。 在每次换水时,从停止曝气,沉淀到重新曝气的总时间要控制在2小时之内为宜?成熟的污泥应具有良好的混凝,沉降性能,污泥内有大量的菌胶菌和终生?纤毛类原生动物,如钟虫,等枝虫,盖纤虫等,并可使污水的生化需氧量去除率达90%左右 2.连续操作:?在第一次加料出现绒絮后,就不断地往曝气池投加生活污水或河水,添加粪便水的控制原则与间断投配相同。往曝气池的投加的水量,应保证池内的水量能每天更换一次,随着培奍的进展,逐渐加大水量使在培养后期达到每天更换二次。在曝气池出水进入二次沉淀池后不久(0.5-1)就开始回流污泥,污泥的回流量为曝气池进水量的50%?驯化的方法:可在进水中逐渐增加被处理的污水的比例,或提高浓度,使生物逐渐适应新的环境开始时,被处理污水的加入量可用曝气池设计负荷的20-30%,达到较好的处理效率后,再继续增加,每次以增加设计负荷的10-20%为宜,每次增加负荷后,须等生物适应巩固后再继续增加,直至满负荷为止。?如果被处理工业污水中,缺氮和磷以及其它营养物时,可根据BOD:N:P为100:5:1的比例来调整。?个人认为在此阶段,必要的超赿管路要具备,工艺没设计的可用消防管代替。 而且各种分析要跟上去,和种参数需及时测定,特别是镜检,因为有经验的人可能通过镜检和数据就可以很好的完成任务,另外良好的心理素质也比较重要,有些现象要果断处理,有些则需等侍再认定上面是异步法,同步就是在污泥培养过程中,不断加入工业污水,使污泥在增长过程中逐渐适应工业污水的环境,这样虽可缩短培养和驯化的时间,但在这一过程中发生的问题,又缺实践经验则难以判断问题出在哪一个环节上。 若有条件,就是接种培养,这样可缩短时间,若是相似的污水的污泥,更可提高驯化效果。 二、试运行

水处理技术方案样本

技术方案 唐山东海 ( 制氧系统清洗、预膜) 唐山市友和水处理技术有限公司

目录 一、前言 二、系统概况 三、编制方案的依据 四、清洗、预膜范围的确定 五、清洗前的准备工作 六、化学清洗、预膜 七、中控监测 八、检查与验收 九、责任分工 十、技术保证 一、前言

循环水系统管网内, 冷却塔内外, 循环水池及换热设备处都有不同程度的粘泥、碎片、污垢、碳酸盐垢和微生物大量滋生以及由此形成的黏泥污垢等时刻危协着冷却系统长周期、稳定运行。对新建系统进行开车前清洗、预膜, 使金属表面洁净活化形成完整致密的保护膜, 抵抗循环水腐蚀介质的侵蚀, 抑制运行初期金属的高腐蚀速率, 并为提高日常处理综合效率提供基本保障。是国内外大型成套装置在正式开车前必须实施的投产程序, 是检验安装、联动试车质量、延长系统设备使用寿命的必要措施。唐山东海钢铁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甲方) 委托唐山市友和水处理技术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乙方) 对新建制氧循环水系统进行开车前的清洗、预膜工作。 二、系统概况 唐山市东海钢铁公司新建两套25000m3/h制氧机组, 分别由两套独立的循环水系统担负着制氧机的空压机、氧压机、氮压机等设备的冷却用水, 单套保有水量3000m3, 循环水量约3000m3/h; 系统材质: 碳钢、铜、不锈钢等。 三、编制方案的依据 1、 GB50050—95《工业和循环冷却不处理设计规范》 2、 HG/T2387—92《工业设备化学清洗质量标准》 3、 HG/T3778—《冷却水系统化学清洗、预膜处理技术规则》 4、 CECS103: 99《循环冷却水系统化学清洗和热态预膜工艺技术规程》

水处理技术方案

水处理技术方案 一、方案简介: 重要提示请仔细阅读此部分: 获得较好的冷却水处理结果,三分靠药剂,七分靠管理。冷却水每时每分都在蒸发浓缩,水中钙镁离子不断聚集。当钙镁离子浓度达到药剂处理最高临界点时,需要通过排出一部分浓缩的冷却水,补充新水来平衡冷却水系统内的钙镁离子浓度,以达到缓蚀阻垢、节约用水的目的。 要想精确控制平衡冷却水系统内钙镁离子浓度,通过人工加药排污或时钟控制加药、时钟控制排污是无法做到的。因为不知道何时系统内钙镁离子达到药剂处理临界点。定时排污时,有可能已经超过了药剂处理最高临界点,造成结垢风险。也有可能没到药剂处理最高临界点就排污,造成浪费水资源和药剂。 中央空调循环冷却水在线监测管理系统能够达到精确控制加药与排污。它是通过插入水中的电导率探头,时时监测水质变化,当达到药剂处理最高临界点时打开排污电磁阀开始排污、当达到排污预定下线时自动关闭排污电磁阀。 如何判定药剂最高处理临界点,每个药剂厂家数据都不相同。我单位是化验冷却水当时钙硬度和总碱度之和是否达到国标要求最上限 1100mg/L时的电导率来设定排污上线的。因为每个地区的补充水质不同,最高处理临界点时的电导率有可能是1500us/m2,有可能是1800us/m2、也有可能是2000us/m2、部分地区补水水质较好也有可能达到2300us/m2甚 至达到3800us/m2。根据贵司提供招标文件规定电导率必须达到 1800us/m2。我单位根据贵司补充水数据设计出冷却水加药量为100ml/T 即100毫升/吨的加药方案。 二、服务内容 ☆每二周现场提取循环冷却水水样进行化验; ☆根据化验结果提供排污方案;(如选旁流去离子水设备不用排污) ☆每二周提供一次化验结果报告; ☆培训甲方人员加药、排污等技术及方法;

循环水处理系统调试方案

####电厂一期2×300MW 火电机组工程一号机组循环水处理系统调试方案 会签单 名称单位签名日期批准试运指挥部 审核 调试单位项目公司管理公司监理公司运行项目部维护项目部施工单位 编写调试单位

措施名称:重庆合川双槐电厂一期2×300MW火电机组工程一号机组循环水处理系统调试方案 措施编号:HC1CH0609 出措施日期:2006年4月 保管年限:长期 密级:一般 试验负责人:冯荣彬、宫仁贵 试验地点:重庆合川双槐电厂 参加试验人员:王伟、李建波等 参加试验单位:西北电力建设调试施工研究所(以下简称西北调试所)、重庆电力建设总公司(以下简称重庆电建)、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 工程建设管理分公司合川项目部(以下简称建设项目部)、重庆 合川发电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合川发电)、德胜电力工程建 设监理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德胜监理)、西北电建三公司 (以下简称西北三建)、中电投发电运行分公司合川项目部(以 下简称运行项目部)、重庆中电电力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合川项目 部(以下简称维护项目部)、设备厂家等 试验日期:2006年5月~2006年6月 打印份数:10份 批审编准:核:写:

目录 1.编制目的 2.编制依据 3.调试质量目标 4.系统及主要设备技术规范 5.调试范围 6.试运前应具备的条件 7.系统试运 8.水质监督化验项目 9.组织分工 10.安全注意事项 11.附录 附录1.调试质量控制点 附录2.调试前应具备的条件检查清单

1 编制目的 1.1 为了指导及规范循环水处理(加药)系统的调试工作,保证调试过程能有效 安全地进行,制定本措施。 1.2 检查电气、热工保护联锁和信号装置,确认其动作可靠。 1.3 检查设备的运行情况,检验系统的性能,发现并消除可能存在的缺陷。 2 编制依据 2.1《火力发电厂基本建设工程启动及竣工验收规程(1996 年版)》 2.2《火电工程调整试运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1996 年版) 2.3《火电工程启动调试工作规定》(1996 年版) 2.4 设计图纸及设备设明书 3 调试质量目标: 符合部颁《火电工程调整试运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1996 年版)》中有关系 统及设备的各项质量标准要求,全部检验项目合格率 100%,优良率 90%以上,满 足机组整套启动要求。 4 系统及主要设备技术规范 4.1 系统概述 重庆合川双槐电厂一期工程循环水处理系统设计 2×300MW 火力发电机组, 每台机组循环冷却水蒸发损失 426m /h ,风吹损失 36m /h ,循环水量损失 36423m /h 。 本期工程循环水处理系统两台机组共设一套加药装置,根据循环冷却水的工 况,给水循环补充水质的特点,循环水处理采用连续投加加稳定剂并间断性投加 杀菌剂。 4.2 循环水加稳定剂处理 稳定剂加药系统流程如下: 加稳定剂处理系统设置组合式稳定剂加药装置两台机组一套,每台内设 V=2.0m3 搅拌溶液箱 2 台,3 台 Q=100L/h 、P=0.4MPa 的加药泵。 4.3 循环水加杀菌剂处理 为了防止循环水系统微生物菌澡类的繁衍生长,设置两套处理为 10kg/h 的制 取复合二氧化氯杀菌设施,其加药方式采用连续加二氧化氯,维持循环水中余氯含 量到 0.5ppm 左右,每台发生器对一台机组加药。 循环水加稳定剂设备、复合二氧化氯制备设备布置在两台冷却塔之间的循环 3 3 3 稳定剂溶液箱 计量泵 循环冷却水沟

某污水处理厂自控系统调试方案

1、综述 某污水处理厂(一期)自控及仪表系统待各工艺、电气和自控仪表系统安装结束,检验无误,满足设计要求后,逐级分层和分区的原则进行调试。分层:就是从现场工艺设备单体调试→现场PLC控制柜调试→厂区中控室上位机调试,逐级自下而上进行调试;分区:就是从各现场六个PLC分站(PLC100、1-RTU、2-RTU1、2-RTU2、2-RTU3、4-RTU)分别进行调试,在上述调试工作完成,并符合设计文件,技术资料要求,单体设备调试合格的基础上进行系统联动调试。 2、自控系统调试范围 2.1调试工作包括: PLC控制柜的电气调试;对各受控设备的信号校验;PLC控制柜与各独立工艺设备系统通讯调试,PLC控制逻辑编程软件组态调试;厂区光纤以太网通讯联网调试;中控室上位机监控操作软件调试、数据服务器、WEB服务器调试等;共计调试19套仪表,58台(套)设备及脱水机、鼓风机、消毒池PLC系统通讯联调。 2.2调试按照以下区域进行: 1、预处理系统(粗格栅、细格栅、电动闸门、旋流沉砂系统、进水流量、 液位计、PH计仪表调试)计4套仪表、10台工艺设备。 2、生物反应系统(生化池水下搅拌器、曝气系统空气调节阀、进泥污泥泵、 DO\MLSS在线分析仪表)计8套仪表、24台工艺设备。 3、污泥泵站及污泥脱水系统(剩余污泥泵、回流污泥泵、剩余污泥流量) 计2套仪表、14台工艺设备。 4、紫外消毒池系统(电动闸门、深井泵、出水流量、PH计、COD、NH3、在 线分析仪表)计3套仪表、3台工艺设备。 5、变配电间控制系统(电力监控系统、二沉池刮泥机、进水提升泵)计2 套仪表、7台工艺设备。 6、与脱水机系统、鼓风机系统、消毒系统的通讯联调。 3、调试目的、要求 3.1系统调试对凡属自控仪表系统范围的受控设备、工艺链路、网络通讯均进行 联动调试;通过调试使自控仪表系统达到设计要求。 3.2各受控设备通过调试达到就地手动、PLC中控室远控能够正常运行。 3.3污水处理过程控制能够满足工艺设计的要求和生产实际的需要。 3.4受控设备的单体调试运行时间为12小时(根据设计文件、设备技术资料要

污水处理厂调试和试运行方案

污水处理厂调试和试运行方案 目录 1、主要内容 2、调试条件 3、调试准备 4、试水方式 5、单机调试 6、管道试压、冲洗和单元调试 7、分段调试 8、接种菌种 9、驯化培养 10、全线连调 11、抓住重点检测分析 12、改进缺陷、补充完善 13、试运行 14、自行运行 15、提交检验 16、竣工验收 进入商业运行阶段

1、主要内容 本方案包含四大部分,其中主要有:调试条件、调试准备、试水方式、单机调试、单元调试、分段调试、接种菌种、驯化培养、全线连调、监测分析、改进缺陷、补充完善、正式运行、常规水质指标监测的主要内容。 2、调试条件 2.1.土建构筑物全部施工完成; 2.2.设备安装完成; 2.3.电气安装完成; 2.4.管道安装完成; 2.5.相关配套项目,含人员、仪器,污水及进排管线,安全措施均已完善。 3、调试准备 3.1.组成调试运行专门小组,含土建、设备、电气、管线、施工人员以及设计与建设方代表共同参与; 3.2拟定调试及试运行计划安排; 3.3准备好试验需要的所有有关的操作及维护手册、备件和专用工具,进行相应的物质准备,如水(含污水、自来水),气(压缩空气、蒸汽),电,药剂的购置、准备;检查和清洁设备,清除管道和构筑物中的杂物。 3.4准备必要的排水及抽水设备;赌塞管道的沙袋等; 3.5必须的检测设备、装置(PH计、试纸、COD检测仪、SS); 2.6制定相应的试验、试车计划,准备相应的测试表格。并报请建设单位、监理工程师、厂商代表的批准。 3.7建立调试记录、检测档案。 4、功能试验(空载试验)和试水(充水)方式 4.1功能试验(空载试验) 4.1.1、在建设单位、监理工程师、厂商代表的同意的时间开始试验。 4.1.2、在供货商指导下给设备加注润滑油脂。在建设单位、监理工程师都出席的情况下进行功能试验,直到每个独立的系统都能按有关方面规定的时间连续正常运行,达到生产厂商关于设备安装及调节的要求为止。并以书面形式表明所有的设备系统都可以正常运转使用,系统及子系统都能实现其预定的功能。 4.1.3、空载试验首先保证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并对设备的振动、响声、工作电流、电压、转速、温度、润滑冷却系统进行监视和测量,作好记录。 4.1.4、试验直到每个独立的系统都能按有关方面规定的时间连续正常运行,达到生产厂商关于设备安装及调节的要求为止。并以书面形式表明所有的设备系统都可以正常运转使用,系统及子系统都能实现其预定的功能。 4.2试水(充水)方式 4.2.1、按设计工艺顺序向各单元进行充水试验;中小型工程可完全使用洁净水或轻度污染水(积水、雨水);大型工程考虑到水资源节约,可用50%净水或轻污染水或生活污水,一半

循环冷却水处理技术方案

循环冷却水处理方案 目录 1.0 概述 (2) 2.0 系统运行条件 (3) 2.1系统参数: (3) 2.2水质分析如下: (3) 2.3水质特点 (4) 3.0系统冷却水问题预测 (4) 3.2不锈钢的点腐蚀: (4) 3.3、生物粘泥 (5) 4.0水处理药剂选择 (5) 4.1阻垢缓蚀剂ML-D-06特点: (5) 4.2阻垢缓蚀剂的认证试验——阻碳酸钙垢试验 (5) 4.3阻垢缓蚀剂的认证试验——旋转挂片缓蚀试验 (6) 4.5 试验结论 (7) 5.0水处理方案 (7) 5.1、冷却水处理工艺 (7) 5.2、日常水处理方案 (8) 6.0循环水操作管理 (9) 6.1 水质控制目标值 (9) 6.2正常运行加药管理 (10) 7.0监测方法 (11) 1、化学分析 (12) 2、挂片腐蚀试验 (12) 3、微生物监测 (12) 8.0 技术服务 (12) 1、技术服务准则 (12) 2、清洗预膜的技术服务 (12) 3、日常技术服务承诺 (13) 9.0 药剂用量估算 (13)

1.0 概述 现代化大型电厂的运行经验表明,水系统是电力企业的血脉,是连续、安全、高效生产的重要保障。冷却水系统的良好运行,对于减少检修频度及费用,延长设备寿命,稳定/提高生产的质量产量,降低综合生产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电厂的敞开式循环冷却水系统,在长期运行中一般有三大问题:结垢、腐蚀和微生物粘泥。对于发电厂而言,凝汽器换热管上的结垢、粘泥,极易导致换热效果的下降,具体表现在真空度下降、端差上升,从而降低发电量,增加能耗;腐蚀主要表现为不锈钢、黄铜的点蚀穿孔等。 为了确保装置正常运行及节约用水,在循环水中投加阻垢缓蚀剂、杀菌灭藻剂等化学药品,来控制冷却水对设备的腐蚀、结垢及粘泥等故障,实践证明这是一项行之有效的、比较经济的方法。 本方案的设计过程中,我们充分吸收了同类企业水处理的经验,认真分析贵公司的水质特点、工艺特点,以及以往运行中出现的水质障碍,本着技术先进、安全可靠、操作管理方便、经济合理的宗旨,提出以下运行方案。

污水处理厂一体化设备调试方案

某县某镇污水处理 一体化埋地式处理设备项目 (处理量1000T/D) 调试方案 *****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二O一七年四月

目录 第一章:概述...................................................... 第二章:调试步骤................................................... 2.1单机调试................................................ 2.2空载试车................................................ 2.3负载试车................................................ 2.4设备常见问题汇总........................................ 2.5整体联动调试............................................ 第三章、活性污泥系统管理手册....................................... 1、原理.................................................... 2、活性污泥的形、色、嗅 .................................... 3、培菌前的准备工作........................................ 4、培菌方法................................................ 5、运行管理................................................ 6、污泥性状异常及分析 ...................................... 第四章、竣工验收...................................................

压载水处理系统技术方案要点

Technical Description / 技术 协议
Ballast Water Management System / 压载水处理系统
压载水处理系统 技术协议
PROJECT : 项目: SHIPOWNER : 船东: SHIPYARD : 船厂: DESIGNER: 设计方: PUMP CAPACITY : 压载水泵: BWMS CAPACITY : 压载水处理系统: DATE : 日期:
1000 m3/hr 1000 m3/hr

Technical Description / 技术协议
Ballast Water Management System / 压载水处理系统
1. 系统组成 / System Components
TM压载水处理系统是一种采用机械过滤和紫外线(UV)消毒技术相结合的在线二级处理系 统。自清洗过滤器通过拦截水中较大生物体起到预处理作用,后续的紫外消毒系统对海水进行杀 菌消毒,满足IMO D-2排放标准。 The TM BWMS features two-stage process, applying efficient automatic filtration to remove larger organisms and sediments followed by powerful medium pressure UV unit to disinfect and inactivate smaller plankton, bacteria and pathogens, in compliance with IMO D-2 standard.
除不使用活性物质,也无任何有毒物质产生外,TM压载水处理系统所采用的中压紫外装置在 船用行业有显而易见的优势。中压紫外消毒装置设计紧凑、占用空间小,从而使其适用于任何船 只,尤其当安装空间有限时。 The medium pressure UV device, adopted by TM BWMS, has significant advantage in marine application besides its physical nature in process. It calls for minimized footprint due to its compact design, which makes it easy to fit into any vessel especially those with limited space available.
系统特性 / System Features: ? 安全可靠、无需添加任何化学品 / No chemicals added or generated ? 无毒性副产物 / No toxic by-product ? 设计紧凑、占地小 / Compact design and minimized footprint ? 操作简单,自动运行 / Automatic & 100% Safe Operation ? 方便维护、费用低 / Little Operation Attention Required & Minimum Maintenance ? 无腐蚀问题 / No corrosion concern ? 降低压载舱中的沉积物 / Sediment Removal on Ballasting
TM BWMS按订货时的系统供货要求,有散件供货和撬块供货两种方式。 设备组成包括主要包括:
(1)高压反冲自清洗过滤器; (2)中压紫外(UV)杀菌装置; (3)高压泵;
︱ Marine Equipment, Water & Wastewater Treatment
Page 2 of 20

软化水处理方案

软化水处理方案

目录1.概况 2.工艺流程图 3.工艺流程说明 4.设备主要技术参数表 5.设备配置表 6.供货清单及报价 7.工程范围 8.安装图 9.售后服务及质量保证

力,并将废液污水排出。最先进的自动控制系统使软化,反洗,吸盐,慢洗,快洗,盐箱注水等全过程实现自动化。 1.全自动软化设备介绍 全自动软化水设备自动化程度高:可定时、定流量自动再生;运行稳定,出水质量高,设备结构紧凑、安装占地面积小。属于免维护设备,运行不需专人看管。运行费用低:水耗与传统设备相比均可大大降低。可广泛应用于需制备软化水的工业、民用及商业领域如锅炉给水、冷却循环水、化工、钢铁冶炼厂,纺织印染用水,洗衣房水处理、食品加工用水、以及纯水设备的预处理装置。 2.全自动运作 由于采用了电脑在线监控,实现了连续运行和再生工艺的全自动运作。全程不受人工干扰,不会发生工序操作的提前或滞后。而且,各工序的切换几乎是同步进行的,因此,整套装置准确、可靠、高效;省水、省盐、省电、省人工。制水成本极低。 3.技术先进、运作平稳 整套装置用一个配有定时器的多路通阀集中运作,配以现代化的微电脑调控系统,系统安全可靠,故障率低、科学化管理程度明显提高。电脑还具有自动调整补偿剩余水量的特定功能,使之保持运行的最佳点。如:可将再生时间设在半夜两点,避开高峰。再生时,电脑可自动预算过去七天中系统平均制水量并和当前剩余量对比判断,再作出是否发出再生指令。 4.不用专设制盐系统

该装置在多路通阀中巧妙的设计了靠进水压为动力的自吸式喷射器,按工序要求定时进行吸盐和补水。整个盐水的制备仅在交换罐近旁设一个直径 500-1000毫米、高 1000毫米,配有小巧水位控制器的轻便盐箱即可。省去了盐池,盐泵及必要的输配管道和动力配电等装置,也省去了专用水处理间的额外投资。 5.结构紧凑、占地少 整套装置设计合理、配置精巧、重量轻,可在一般平整的水泥地面上组装。不必专用地基。配件标准化的组装,只需 1-2 天即可调试、培训、产水竣工投产。 6.操作简便、易于管理 只要设备的初始数据设定正确,系统就能忠实的按既定的程序准确运作。操作人员除了对电脑显示屏进行日常的监测外,全部的操作就是定时、定量的往盐箱内加盐就可以了。所以一般操作人员,经过必要的讲解很快就能上手,独立看管。所有用户几乎都没设专岗,而由司炉工代管. 7.控制介绍 全自动软水器的再生可根据流量来启动,软水器的工作过程,由下列几个步骤循环组成: A.运行(工作) 原水在一定的压力(0.2-0.6Mpa)、流量下,通过控制器阀腔,进入装有离子交换树脂的容器(树脂罐),树脂中所含的Na+与水中的阳离子(Ca2+,Mg2+,Fe2+……等)进行交换,使经过处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