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中国是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一是中国是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一是中国是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一是中国是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占世界总人口的五分之一,中国保持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民族团结、社会进步、人民安居乐业,对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局面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是中国的发展和强大,不是世界的威胁,而是世界的机遇。中国发展了,市场更加广阔,吸收外国商品和对外投资的能力增强,对世界经济发展的贡献就更大。

三是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主张按照公认的国际规则办事,对于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政治旧秩序,中国愿同世界各国人民一道,通过集体磋商和谈判,以和平的手段和方式,谋求现存的不合理的规则和秩序逐渐得到改革和调整。

四是中国奉行的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在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一个长期稳定的国际环境的同时,也使中国成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坚定力量。中国永远不称霸,不谋求势力范围,不在国外派驻一兵一卒,中国的发展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力量的发展。

摘要:和平发展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包含的内容,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

关键词:和平发展必由之路有利因素

进入新世纪,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以宽广的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紧紧把握世界进步潮流,分析总结了世界不同类型国家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的利弊得失,深刻思考中华民族的前途与命运,选择了一条与本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相适应的和平发展道路。

“和平发展道路”充分体现了“和平”与“发展”的完美结合。这里所说的“和平”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国内和平,就是国家内部的安定、有序;二是指国际和平,就是国家、地区之间不发生冲突、战争,至少是没有发生大规模的世界战争。中国的发展既需要一个安定团结的国内环境,又需要一个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所谓“发展”,指的是摆脱贫穷、走向富强,使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迅速提高。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就是要抓住世界总体和平的历史机遇,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

进程,主要依靠自力更生和改革创新,通过对外开放和国际合作的和平途径,谋求自身发展以及与各国的互利共赢,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一、和平发展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

首先,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实现现代化目标的必然要求。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人民生活不断改善。但是,中国人口多、底子薄、发展很不平衡,人民生活水平还不高,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国最紧迫、最现实的任务,就是集中精力发展经济,不断改善人民生活,最需要和平的国际环境。其次,走和平发展道路,在中国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根基。中华民族热爱和平,历来强调亲仁善邻。几千年来,中国人民始终同各国人民友好相处,开展贸易,交流文化。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100多年间,中国曾长期遭受外来侵略,中国人民最能体会和平之可贵。再次,走和平发展道路,符合时代发展潮流和人类社会前进的方向。当今世界,各国相互依存日益加深,各国人民的命运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只有创造和平环境,各国才能具备发展的前提条件。只有加强交流,扩大合作,各国才能实现共同发展。维护世界和平,同世界各国发展友好关系,既有利于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也有利于亚太地区和世界的稳定和繁荣。

二、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包含的内容

首先,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发展自己,又以自身的发展促进世界和平。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为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进行了不懈努力,十分珍惜世界上爱好和平与追求进步的国家和人民共同奋斗得来的和平国际环境。中国发展是世界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以自身的发展,不断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增添积极因素,促进人类文明进步事业的发展。其次,依靠自身力量和改革创新实现发展,同时坚持实行对外开放。解决中国的发展问题,从根本上要靠中国自己。这既是对中国人民负责,也是对世界人民负责,是保证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一条重要原则。中国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把发展的基点放在立足本国实际上,同时坚持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努力实现更为均衡的发展。

再次,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努力实现与各国的互利共赢和共同发展。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也需要中国。中国顺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坚持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积极推动经济全球化向有

利于各国共同繁荣的方向发展。中国努力推动多边经贸关系发展和区域经济合作,积极参与制定和实施国际经贸规则,与各国共同解决合作中出现的分歧和问题,促进世界经济平衡有序发展。中国积极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给世界各国带来了良好的机遇和巨大的市场。

最后,坚持和平、发展、合作,与各国共同致力于建设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这既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心愿,也是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崇高目标。多年来,中国坚持和平、发展、合作的政策主张,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本着民主、和睦、公正、包容的精神,为建立和谐世界做出了重要贡献。

三、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不仅符合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且符合世界人民的共同利益。中国人民的民族独立和解放事业取得胜利后,尽快发展相对落后的生产力,使之适应国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就成为中国社会长期面对的基本矛盾。在安全环境允许的情况下,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大力推进中国的现代化事业,就是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选择什么样的发展道路,不仅要从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也要以世界人民的共同利益为依据。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世界人民的共同利益。中国选择和平发展的道路,将主要精力放在国内现代化建设事业上,对于世界和平与发展这两个根本性的问题都具有重要意义。尽管在中国和平发展的道路上仍然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但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决心是坚定不移的。中国的发展不会妨碍任何人,也不会威胁任何人,只会有利于世界的和平、稳定、繁荣。“中国威胁论”是错误的。中国今天要走和平发展道路,将来强大了也要走和平发展道路。

发展中国家的追赶策略

你比你想象的更强大① 【摘要】试图通过实际的经济数据及具体个例来证明发展中国家是能够在旧的世界政治经济秩序中实现自身经济的发展,同时探究发展中国家的追赶策略 【关键词】经济发展理论VISTA五国比较优势 就像不成熟的少年,犯了错往往会嘟哝几句外部环境的恶劣以及归因于各式各样的原因;许多第三世界国家常常抱怨国际经济政治环境对其经济发展的桎梏。而又不像不成熟的少年,尽管常常抱怨和犯错,终究能长大成人,渐懂人生之真谛;这些发展中国家忙于内斗和抱怨,一边享受和依赖着“帝国主义”的援助和恩惠,一边蒙着眼睛,掌控着国家这辆大车的方向盘,还叫嚷着“道阻且长,道阻且跻,道阻且右②”。呵,这越说似乎越像斯德哥尔摩综合征③了。 所谓旧的世界政治经济秩序无非就是弱者对强者的控诉及抱怨,什么霸权主义啊、强权政治、掠夺资源和廉价劳动力,凡此种种,这总让我想起托克维尔所说的“弱者总是试图将强者扯到和他们一样低的位置上。” 旧的世界经济政治秩序真是发展中国家取得发展的主要障碍吗?发展中国家真的如同菲利普·凯里④一样在不利的世界经济政治秩序中茫茫然,永远试图而不能突破自身发展的枷锁吗?弱国永远只是强国的陪衬和附属吗? 想必不是。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说过“繁华都市的衰亡与弱小城邦的崛起,雄辩地说明了一个结论:好景从来不久长。”无数的历史事实证明:伟大的成就往往都是由卑贱无名的弱者所创造,让我也“受雇于伟大的记忆⑤”一次,在此记录一下恒河沙数般弱者突破旧的政治经济秩序的逆袭:第一次统一中国的并非是强大的齐楚,而是默默无闻厉兵秣马偏居一隅的秦国;征服整个地中海的罗马人,原来也是不受重视的蛮族。让我们把历史的望远镜拉得更近一些:18世纪到19世纪初,工业革命兴起在英国,而不是当时最富贵繁华的法兰西;时间往后一个世纪,达到帝国兴盛顶点的英国却不得不将深入进行工业革命的领袖地位转让于过去一直处于沉睡之中的德国与遥远的美洲前殖民地——美国。让历史的长河再驰骋一会吧,叫嚷着“日本可以说不”⑥的日本携“亚洲四小龙”突出重围,首次证明了新兴国家的活力;紧接着,中国出现了,人们否定上述问题的信息也越加越足了。 从宏观方面:VISTA五国⑦ 中国的成功有目共睹,已经证明了发展中国家是能够突破旧的经济政治秩序,取得经济的发展的跳跃。BRIC四国情况类似,这里我将选取VISTA五国,在世界经济政治秩序大致情况不改变的前提下,观察这几个比较典型的发展中的发展中中国的经济发展,来得出相关结论。 两点说明: 1.由于世界经济政治秩序不能很好的量化,我只选取几个关键的时点来考量大概的经济政 治秩序的变化:70年代石油危机;89年柏林墙倒塌,苏联解体;1991年美国发动海湾 ①引自于刘瑜:《你比你想象的更自由》 ②《诗经》:《蒹葭》 ③斯德哥尔摩综合征:是指犯罪的被害者对于犯罪者产生情感,甚至反过来帮助犯罪者的一种情结。 ④菲利普·凯里:威廉·毛姆自传体小说《人性的枷锁》主人公。一直努力挣脱宗教和小市民意识这两条禁锢自己精神的桎梏,力图在混沌纷扰的生活漩流中,寻求人生的真谛。 ⑤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七二年十二月晚》 ⑥盛田昭夫:《日本可以说不》 ⑦VISTA五国:及越南、印尼、南非、土耳其、阿根廷。是继金砖四国后,最有潜力的下一代新兴国家。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 知识点归纳 www.5y https://www.360docs.net/doc/0911229004.html, 第一章 从世界看中国 第一节 辽阔的疆域 1.地理位置: 纬度位置——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属北温带,少部分在热带,没有寒带。 海陆位置——亚欧大陆东部,东临太平洋 半球位置——位于北半球、东半球。 洲、洋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2.我国国土面积为960万平方千米,名列俄罗斯和加拿大之后,排名第三。 3.我国相邻的国家有14个。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6个。 4.我国濒临的海洋,从北到南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台湾东岸直接濒临太平洋。渤海近岸有我国最大的盐场——长芦盐场。东海有我国最大的渔场——舟山渔场。 5.造成帕米尔高原和乌苏里江晨昏差异的原因是经度位置,造成海南岛和黑龙江季节差异的原因是纬度位置。

6.省级行政区:分级,名称,简称,行政中心(省会),位置 我国行政区域分为省、县、乡三级 目前,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 34个省级行政单位:(以下为简称) 23个省:黑、吉、辽; 晋、鲁;冀、豫; 苏、皖、浙、赣; 鄂、湘; 闽、粤、琼、台;云、贵、川;陕、甘、青。 5个自治区:宁、藏、新、桂、内蒙古 4个直辖市:京、津、沪、渝 2个特别行政区:港、澳 7.①跨经度最广的是内蒙古;②跨纬度最广的是海南; ③纬度位置最低的是海南;④最偏北、纬度位置最高、最偏东、最先见到日出的是黑龙江;⑤完全在热带的是海南;⑥北回归线穿过省区自西向东依次是:云南、广西、广东、和台湾。 第二节 众多的人口 1.我国人口特点:人口基数大(XX年,我国总人口为

南开大学毛概论文:中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中特期末大作业 中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 发展中国家 姓名:XX 专业:XXX 学号:XXX

中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XX (南开大学 计算机与控制工程学院) 摘要: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的经济总量和国家实力取得了瞩目的关注。一些西方国家开始质疑中国在世界舞台上仍然作为发展中国家的角色。纷纷抛出“中国责任论”,渲染中国已不再是发展中国家,要求中国承担更多的国际责任。然而,无论是从人均GDP 、人类发展指数还是从国际法等角度来看,中国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仍只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关键词:中国责任论;人均GDP ;人类发展指数;国际法 1 引言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总量和国家地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群众的生活得到了显著的提高。特别是在201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首次超过日本后以及2012年京津沪等地人均GDP 突破1万美元,于是国际舆论开始了新一轮热炒,突然开始大谈“中国责任论”,渲染中国已不再是“发展中国家”,要求中国“承担更多的国际责任”[1] 。然而,尽管中国的综合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是离发达国家还有很大的差距。中国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仍只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2 西方国家否认中国“发展中国家”身份的原因 发展中国家,通常是指那些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相对较低,尚处于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过程中的国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实现了年均近10%的增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无论从国际通行的各项人均发展指标看,还是从经济和社会结构看,中国无疑属于发展中国家。然而,为什么“中国是发展中国家”这样一个基本事实,近年来却在国际上成为一个问题,常常受到一些组织和个人的质疑,甚至要求中国按发达国家的标准承担国际责任。对这个问题作出有理有据的回答,不仅有助于消除国际社会对中国所处发展阶段的误解,也有利于我们把握国情特点,制定和实施符合实际的发展战略。 (1) 中国发展严重不平衡的状况没有被外界充分了解 和重视。 相对而言,发达国家内部的发展较为平衡,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差距较小。而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主要不是表现在城市特别是大城市,而是在广大的农村地区。中国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消费性支出都不到城镇居民的1/3;农村居民参加养老保险的比率不到城镇的1/3;人均医疗保险基金支出不到城镇的1/6。从地区来看,以居民消费为例, 2009年中国东部地区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是西部地区的2.3倍。即使在同一省区内,如珠三角和粤北、苏南和苏北之间,人均GDP 、人均财政支出、人均消费品零售总额差距都在2—4倍。即使 在同一省区内,如珠三角和粤北、苏南和苏北之间,人均GDP 、人均财政支出、人均消费品零售总额差 距都在2—4倍[2]。 近年来,中国的奢侈品消费增长迅速,但这并 非是中国成为富国的标志,在一定意义上正是贫富差距拉大的佐证。从贫困人口数量看,以中国自身的贫困线标准衡量,2009年中国仍有3600万贫困人口;以联合国标准衡量,贫困人口约有1.5亿。如果对照发达国家的贫困标准,中国贫困人口的数量还会大幅度增加。 一些外国人士对中国发展阶段的误解,与中国发展不平衡有很大关系。大多数来华的外国人往往逗留时间较短,所居之处又多是大城市和发达地区,再加上视野和语言的限制,使外国人全面认识中国国情和发展阶段的难度加大,产生误解的可能性也相应增大。 (2) (2)西方的“中国责任论” 在2005年 9月21日的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

中国在世界中优秀教案

中国在世界中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我国的发展成就。 2.学习通过案例从地理的视觉认识我国发展面临的挑战。 3.通过实例了解我国是如何做责任大国的。 二、过程与方法: 着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搜集、分析地理信息能力及与他人交流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引导学生认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成就,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了解全球的变化趋势和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3.关注中国在全球化进程中的发展情况,懂得国际合作的价值。 【教学重点】 1.掌握中国在发展中面临的挑战。 2.认识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认识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之间的关系。 【教学方法】 小组活动法、读图观察法、联系对比法等。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头脑风暴式”引入: 教师提问:当提到中国两个字的时候,你们想到的是什么? 学生:积极发言。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主要从下面三个维度总结:中国目前的现状、中国面临的挑

活动:认识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之间的关系。 学生:小组讨论,教师巡堂指导,指明学生发言。 教师小结: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小结并引导学生受到正确资源观、人地观教育。 3.做责任的大国。 讲述:虽然面临着非常多的挑战,我国现在的国际地位不断上升,已经成为有全球影响力的大国,我国在各个方面都展示着作为一个大国对全球事务负责任的态度,我国是一个责任大国。 展示:图片、文字资料说明中国在联合国、维和部队、中非合作论坛、国际救援等国际事务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板书: 1.对世界的贡献:用世界不到10% 的耕地养活世界20%的人口。 2.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做责任大国:积极承担维护国际秩序的责任;积极承担维护世界和平的责任;等等。 活动:了解我国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中的努力。 (1)请学生阅读文字材料,直观地引导学生了解我国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中作出的努力。 (2)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项感兴趣的内容,课后查资料了解中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所做出的重要贡献,并做好资料整理。 (3)思考:就节能减排而言,我们中学生能做些什么呢?最后学生自由分享。 三、课堂小结: 教师: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改革开放以来,经济迅速增长,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已成为具有全球影响的大国。我国的国际地位日益提高,一个负责任的中国形象已被世界所认可。虽然我国在不断的努力取得非常多的成就,但不得不重视的是我国目前还存在着非常多的问题,所以希望同学们要奋发向上,作为祖国的未来,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一切,随时做好准备,迎接挑战,继续前进。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收获了什么? 学生:分享学习收获。 【板书设计】 中国在世界中 一、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 三个重要时段: 第一个五年计划

(发展战略)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发展问题一直是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问题。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取得独立后,在发展民族经济、改变贫穷落后面貌、缩小同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差距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绩。一些国家实现了经济“起飞”,甚至创造了“奇迹”。但是,无论是“进口替代”发展战略,还是“出口导向”发展战略,大都是走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道路。经济增长是社会发展的基础,但有增长不一定有发展。为了避免“有增长、无发展”的现象,世界各国都把可持续发展作为国家宏观经济发展战略的一种重要选择,并深刻认识到,人类需要一个持续发展的途径。这是人类发展观的重大转折,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然而,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艰巨任务中,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存在的问题较为严重。特别是,一些发展中国家或没有认识到可持续发展的深刻内涵,或认识得很不深刻,采取的措施还不很得力。因此,在今后制定新的经济发展战略时,把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突出的重要内容,是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面临的迫切和艰巨的任务。 1. 土壤严重退化 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报告,全球69%的农田遭到侵蚀或退化,相当于地球陆地面积的四分之一;其中四分之三的土壤退化发生在发展中国家。土壤退化(包括土壤侵蚀、盐碱化、酸化以及物理和生物性变劣)的现象还在扩展。在北非和中东的干旱地区,以及南亚、东亚和拉美的部分地区,土壤风蚀尤为严重。赤道以北非洲的全部土地的11.5%受到水的侵蚀,22.4%受到风的侵蚀;中东全部土地的17.1%受到水的侵蚀,35.5%受到风的侵蚀。土地退化很大程度是因使用不当和种植结构不合理所致。全球有4000万公顷的灌溉面积由于排灌不当,不是水涝就是盐碱化,或者两者兼而有之。在亚洲和非洲由于无控制地抽取地下水,蓄水层水量减少,地下水位下降,使一些牧场和耕地荒芜。 随着干旱和过度开发,农田变成沙漠,荒漠化问题在亚非拉越来越严重。据统计,

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单元测评卷(一)

测评卷(一) (第一章) (40分钟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在某电视台举行的一档“地理知识竞赛”节目中,观众对其中几道题目作出了如下判断,其中不正确的是( ) A.中国大部分地区位于北温带,少部分地区位于热带 B.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C.中国的最东端在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 D.中国陆地领土面积居世界第三位 2.我国的地理位置有很多优越性,与图中国家相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与俄罗斯相比,我国气候更寒冷 B.中国是四国中唯一海陆兼备的国家 C.与蒙古相比,我国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和便利的海运条件 D.与日本相比,我国气候受海洋影响更显著 3.如图所示,甲地位于的海域是( ) A.渤海 B.黄海 C.东海 D.南海 (2019·玉林学业考)“欢欢”和“喜喜”是我国某自治区成立60周年庆祝活动的吉祥物。读图,完成4、5题。

4.“欢欢”和“喜喜”所在自治区的简称是( ) A.桂 B.新 C.宁 D.内蒙古 5.与其他自治区相比,该自治区是 ( ) A.面积最大 B.纬度最高 C.草场最广 D.海陆兼备 油菜花是我国主要蜜源,为充分利用各地蜜源,提高经济效益,很多养蜂人进行长途转场放养蜜蜂。据图回答6、7题。 6.蜂农在1—2月转场到的省区行政中心是( ) A.昆明 B.成都 C.西安 D.西宁 7.蜂农转场经过的省区中,人口密度最小的是( ) A.1—2月所到省 B.3—4月所到省 C.5—6月所到省 D.11—12月所到省 2019年2月19日晚,“超级蓝血月全食”天文奇观在夜空中上演。读“我国月食建议打开方式分布图”(中国天气网发布),完成8、9题。 8.当晚“乌云遮月暗无光”,赏月条件较差的地区主要位于( ) A.赣 B.滇 C.豫 D.渝 9.该地区某少数民族在传统节日时有一特殊祝福客人的方式,端着水盆把客人淋成“落汤鸡”,客人不怒反喜,该民族是( )

一是中国是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一是中国是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占世界总人口的五分之一,中国保持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民族团结、社会进步、人民安居乐业,对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局面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是中国的发展和强大,不是世界的威胁,而是世界的机遇。中国发展了,市场更加广阔,吸收外国商品和对外投资的能力增强,对世界经济发展的贡献就更大。 三是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主张按照公认的国际规则办事,对于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政治旧秩序,中国愿同世界各国人民一道,通过集体磋商和谈判,以和平的手段和方式,谋求现存的不合理的规则和秩序逐渐得到改革和调整。 四是中国奉行的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在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一个长期稳定的国际环境的同时,也使中国成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坚定力量。中国永远不称霸,不谋求势力范围,不在国外派驻一兵一卒,中国的发展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力量的发展。 摘要:和平发展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包含的内容,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 关键词:和平发展必由之路有利因素 进入新世纪,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以宽广的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紧紧把握世界进步潮流,分析总结了世界不同类型国家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的利弊得失,深刻思考中华民族的前途与命运,选择了一条与本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相适应的和平发展道路。 “和平发展道路”充分体现了“和平”与“发展”的完美结合。这里所说的“和平”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国内和平,就是国家内部的安定、有序;二是指国际和平,就是国家、地区之间不发生冲突、战争,至少是没有发生大规模的世界战争。中国的发展既需要一个安定团结的国内环境,又需要一个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所谓“发展”,指的是摆脱贫穷、走向富强,使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迅速提高。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就是要抓住世界总体和平的历史机遇,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十章中国在世界中教案

第十章中国在世界中 1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知道我国是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运用图文资料说出我国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以及发展中面临的挑战。 教学难点:理解中国要在世界中做负责任的大国。 2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出示图片)一起来看,图片所示的蓝色星球是哪个星球? 生:地球。 师:我们生存的世界。红色范围勾勒出了哪个国家? 生:中国。 师:我们的祖国,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十章中国在世界中。 【设计意图】 一张直观表达“中国在世界中”的图片,引出师生间的互动对话,引出课堂学习主题,在色彩艳丽、一目了然的图片吸引下,快速吸引学生注意力进入课堂教学。 【讲授新课】 师:本章题目叫做“中国在世界中”,那么我们的祖国是一个怎样的国家,在世界中做什么呢?本课我们沿着这样两个问题开展学习。 【设计意图】 教师在课堂开篇抛出引领全课的问题,引领学习思路,简单、清晰,学生针对两个“问号”展开回答,回答的过程就是探究学习的过程。 一、怎样的中国? (一)知道我国是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学生活动──国际中学生论坛“谈谈我的祖国” 环节一:教师组织引导学生模拟开展国际中学生论坛活动,第一个议题“谈谈我的祖国”。教师询问学生,“如果你代表中国参加“国际中学生论坛”,你会如何介绍咱们的祖国”,师生互动交流,说出我国的基本国情。

我国是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地域辽阔、人口众多。 【设计意图】 让学生在情境模拟中说出我国的基本特征,让学生对话题产生兴趣,愿意说,有话说,知道怎么说。在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的同时,达成本部分的教学目的。 (二)运用图文资料说出我国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 环节二:教师继续组织引导学生模拟开展国际中学生论坛活动,第二个议题“说说祖国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生生互议、师生互动交流,举例说出我国在世界较有影响力的大成就。本项活动可在课前让学生做相应的准备,收集关于“我国举世瞩目发展成就”的图文资料,在课堂上以图片文件夹的形式进行展示,或者学生自制幻灯片,在课堂上进行展示。

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下的机遇和挑战

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下的机遇和挑战

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下的机遇和挑战 在当今世界,世界各国的联系日益紧密,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不可逆转的趋势,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发展中国家应如何利用好当前世界格局来发展自己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也是一个巨大的机遇! 经济全球化使各种生产要素在全球围优化组合和资源优化配置,从而促进全球经济的迅速发展,其特征是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的全球化。它是一把“双刃剑”。它在推动全球生产力大发展、加速世界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一些负面影响,特别是对发展中国家而言,可以说是积极影响和消极冲击同在、发展机遇和严峻挑战并存。发展中国家要根据本国的实际情况,确定本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步骤、速度和深度,采取有利的战略决策和方针政策,完善其应对策略。 20世纪以来,世界经济发展的显著特征之一是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世界经济越来越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经济全球化是生产社会化和经济关系国际化发展的客观趋势,它使各国经济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程度日益加深。了解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及表现,分析其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探讨与之应对策略,具有深远的意义。

一、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机遇: 第一,经济全球化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更多吸引外资的条件和机会。吸引外资规模的扩大无疑有助于解决发展中国家的资金短缺问题。 第二,经济全球化为发展中国家的资本外投创造了有利的外部环境和条件,使其对外直接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增长迅速。 第三,经济全球化带动了世界围经济与技术开发区以及保税区和自由贸易区等多种形式自由经济区的发展。 第四,经济全球化使世界围的产业结构调整进一步深化,步伐加大。发展中国家可以利用这个契机,遵循立足现实与着眼未来的有机统一,主动协调好世界围产业结构调整和国产业升级的关系。既要继续引进发达国家技术比较先进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增加国就业,扩大出口,完成工业化进程;又要利用经济全球化提供的机会,加大对发达国家先进技术的引进和学习,发展一批高新技术产业,特别要在某些关键环节上占据优势地位,抢占未来竞争的战略制高点,加速国现代化进程。 第五,经济全球化促进了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的发展,使其在世界市场的竞争力逐渐增强。有些跨国公司的发展甚为迅速,已从贸易活动深入到国际生产领域和高科技领域,并开始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向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提出了

第一章 从世界看中国测试及答案

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 完成1-6题 1.关于对我国的纬度位置优越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A.小畅:我国大部分位于热带,热量充足 B.小悦:我国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光照充足 C.依依:我国一部分位于寒带夏季凉爽 D.可言:我国全部位于北温带,气候温和 2.奥运圣火传遍祖国大地,我国的陆地领土面积 A.1200万平方千米 B.960万平方千米 C.世界第一 D.世界第二 3 小华是长沙人,他想吃家乡菜,大家建议他去下列哪种招牌店 A.鲁菜 B.川菜 C.粤菜 D.湘菜 4 北京的依依说他们一般在北京时间六点起床,乌鲁木齐的阿依古丽说那时他们还在睡觉,他们大概在北京时间十点起床,这是为什么 A.纬度差异大 B.经度差异大 C.生活习惯不同 D.学校制度不同 5 小畅说在奥运会期间,她的家乡“蓝蓝的天,绿绿的草,成群的牛羊在觅食”大家猜他的家乡可能是下列省区中的 A.广东 B.黑龙江 C.重庆 D.内蒙古 6 可言说他信奉伊斯兰教,大家会想到他是 A.壮族或苗族 B.回族或维吾尔族 C.蒙古族或藏族 D.傣族或朝鲜族 7.造成右图差异的原因是 A.纬度位置差异 B.经度位置差异 C.生活习惯不同 D.学校制度不同 8.关于我国人口分布的说法正确的是 A.广大平原地区人口密度一定大 B.降水量多的地区人口密度大 C.铁路公路沿线人口密度一定大 D.自然条件好,经济发达的地区人口密度大 读下图,回答9--10题。 9.上面省区中,位置最东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0.有热带分布的省区是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11.目前,我国人口每年仍净增加1200万左右,其主要的原因是 A.大批人口迁入 B.死亡率低 C.人口基数大 D.出生率较高

世界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划分

当前联合国采用人类发展指数(HDI,Human development index)来划分发达和发展中国家,人类发展指数使用三个指标计算,1,人口健康水平,主要用人均寿命来衡量。2,教育和知识水平,用文盲率,大学,中学,小学入学率等指标来衡量。3,生活质量:使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来衡量。 对于发达国家的定义,有多种说法,但公认的标准是:较高的人均GDP(不是GDP总量)和社会发展水平。按1995年前后的标准,人均GDP在8000美元以上(按名义汇率计算)加上一定程度的社会发展水平就可基本定义为发达国家。近10年的发展,使8000美元这个标准已经落后了,2005年应提高到10000美元左右。按这个定义,在这10年,有8个国家已经加入了发达国家的行列,这8个国家是:塞浦路斯、巴哈马、斯洛文尼亚、以色列、韩国、马耳他、匈牙利和捷克。 另外,阿联酋、科威特等产油国人均GDP很高,但社会发展程度低,文盲率在30%以上,不能列入发达国家之中;摩纳哥、列支敦士登等微型国家也不列入其中,香港、台湾、荷属安的列斯等未获国家地位的经济体也不列入其中。 2005年世界发达国家新名单(括号里面的是按名义汇率计算的人均GDP): 原有的发达国家(共24国): 欧洲(18国):卢森堡(69,056)挪威(53,465)瑞士(49,246)爱尔兰(46,335)丹麦(45,015)冰岛(44,133)瑞典(38,451)英国(36,977)奥地利(35,861)荷兰(35,393)芬兰(35,242)比利时(34,081)法国(33,126)德国(33,099)意大利(29,648)西班牙(24,627)希腊(18,995)葡萄牙(16,658) 欧洲非发达国家:东欧的塞尔维亚,黑山,马其顿,乌克兰,罗马尼亚,保加利亚,波黑,白俄罗斯,摩尔多瓦,克罗地亚,匈牙利,都算不上发达国家 美洲(2国):美国(42,076)加拿大(32,073) 亚洲(2国):日本(36,486)新加坡(25,176) 大洋洲(2国):澳大利亚(29,761)新西兰(23,276) 新增的发达国家(8国): 塞浦路斯(19,008)巴哈马(18,190)斯洛文尼亚(17,660)以色列(16,987)韩国(14,649)马耳他(13,144)匈牙利(10,896)捷克(10,708)

10《中国在世界中》

人教版地理八下第十章《中国在世界中》教案

1.我国是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地域辽阔、人口众多。 我国的复兴之路并不平坦,但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2.阶段一.国民经济建设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成绩斐然。出示图片: ①1953年,中国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鞍山钢铁公司恢复并扩建。 ②1956年,中国第一辆国产汽车诞生。 ③1956年,中国试制成功第一批喷气式飞机。 ④1957年,长江上第一座铁路和公路两用大桥——武汉长江大桥建成 3.阶段二.改革开放以后,经济加速发展 (1)深圳速度 (2)我国有6个经济特区 展示我国的海南经贸特区和喀什经济特区 3.阶段三.进入21世纪,经济持续高速增长(1)我国重要工农产品产量跃居世界前列 数据展示

(2)说一说 (3)联系生活见闻,说 一说 4.合作交流: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即将实现全面建成小康 社会的宏伟目标,但是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 大的差距,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也十分突出,面 临诸多挑战。 1.提出问题:我国发展中面临的挑战有哪些? (1)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世界排序居后。 (2)虽然我国制造业产值世界第一,但是我国 制造业水平较低,与制造业强国相比,仍有很大 差距。 (3)我国虽然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人 均GDP仍然排在100位以后。 2.归纳整理(一)人地关系不够和谐 我国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可持 续发展的压力越来越大。 (2)追问:如何和谐发展? (3)我国一直重视植树造林工作,并将每年的

3月12日定为“中国植树节”。根据第七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2004~2008年)结果,我国森林覆盖率为20.36%,森林面积列世界第五位,人工林面积居世界首位。 (4)为保护典型的自然生态和生物多样性,我国积极建设自然保护区。截至2011年底,我国(不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已建立各种类型、不同级别的自然保护区2640个,其中陆域面积占国土面积的14.9%。 3.归纳整理(二)区域发展不平衡 (1)展示图片:引导学生归纳 补充:沿海与内地以及城乡之间经济发展差距较大 (2)展示东西部地区的建筑和交通状况 (3)解决措施有哪些? 补充: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中部崛起 (4)资料介绍:中部崛起是指促进中国中部经济区——山西、河南、湖北、湖南、安徽和江西6省共同崛起的一项中国中央政策,2004年3月5日首先由温家宝总理提出。 现代化和城市化发展的新阶段,把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作为整体,通过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促进城乡在规划建设、产业发展,改变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4)归纳整理(三)海洋权益面临严峻挑战 我国在海域划界和若干岛屿归属上与有关国家

发展中国家面临发展问题

经济增长是发展的基础,但有增长不一定有发展。为了避免“有增长、无发展”的现象,世界各国都把可持续发展作为国家宏观经济发展战略的一种重要选择,并深刻认识到,人类需要一个持续发展的途径。这是人类发展观的重大转折,具有深远的意义。 然而,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艰巨任务中,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存在的问题较为严重。特别是,一些发展中国家或没有认识到可持续发展的深刻内涵,或认识得很不深刻,采取的措施还不很得力。因此,在今后制定新的经济发展战略时,把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突出的重要,是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面临的迫切和艰巨的任务。 1.水资源面临危机 保护水资源已刻不容缓。80年代末全世界年淡水用量为万亿立方米。据专家测算,到20世纪末,全球年淡水用量将增至7万亿立方米,年人均可供水量将由90年代中期的3000立方米降至2280立方米。根据关于一个国家如果平均每人每年供水不足1000立方米即为缺水国家的标准,目前世界上有80个国家(约20多亿人口)正面临淡水资源不足,其中26个国家(11个在非洲、9个在中东、6个在其他地区)的3亿多人生活在缺水状态中,到2010年还将增加8个国家。据世界银行预测,在今后30年,中东、北非地区的水源供应量将比60年代下降80%。 更为严重的是,水源污染日趋严重。现在发展中国家约有10亿人喝不到清洁水,17亿人没有充足的卫生设备。估计,在发展中国家,95%的城市污水未经任何处理即排入江河湖泊;80%的疾病是由饮用了不净水而引发的,水中的病菌和污染每年造成250万人死亡。 缺水问题还将严重制约21世纪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于相当一部分发展中国家来说,制约其农业未来发展的主要因素是缺水,现在全世界每年用水的80%用于水利灌溉。 随着人口的增加,开发利用海洋的强度加大,进入海洋中的污染物质会越来越多,海洋成为人们藏污纳垢的无底洞。当前,农药等有机物和无机元素,以及汞、铅等对人体健康极为有害的重金属均被大量排入海洋。世界每年向海洋倾倒的废弃物达几十亿吨。排入海洋中的油类达数百万吨,其中通过河流排入约500万吨,船舶排入约50万至100万吨,海上油田排入约100万吨。 大量的污染物毫无节制地排向诲洋,使沿海河口、海湾以及沿海大中城市毗邻的近岸海域污染加剧,海洋环境质量逐年下降,近海污染范围扩大。海洋的污染造成海洋环境灾害不断发生,海洋资源与生态破坏严重,海洋生物物种减少,一些世界上著名的渔场基本上不再形成鱼汛,对海洋的持续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大部分发展家都有或长或短的海岸线,也面临着海洋污染。例如赤潮五、六十年代只发生在发达国家的沿岸水域,现在已成为一种全球性的海洋环境灾害;且发生的频率越来越大,造成的损失也越来越严重。 2.人口压力巨大 人口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主体,发展必须要有一定的人口作为基础。1994年在开罗举行的联合国第三次人口与发展大会提出的口号是人口、持续的经济增长和可待续发展,把人口、发展、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紧密联系起来。

初中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 单元检测

初中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单元检测 一、单选题(共15题;共36分) 1.我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是() A. 青海省 B. 黑龙江省 C. 西藏自治区 D.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2.关于我国人口和民族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是漠河—腾冲一线,该线以东人口稠密,以西人口稀疏 B. 我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地区 C. 我国民族分布特点“小散居、大聚居、交错杂居” D. 交通拥挤、住房紧张、就业困难依然存在 3.读“沪昆高铁沿线及周边示意图”,完成下题。 图中A省级行政区的简称、B省级行政区的行政中心分别是( ) A. 滇、武汉 B. 鄂、长沙 C. 黔、长沙 D. 湘、贵阳 4.当帕米尔高原还是满天星斗的黑夜时,乌苏里江已经酒满了阳光。这说明我国() A. 领海面积广大 B. 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C. 南北跨纬度广 D. 东西跨经度广 5.对于我国地理位置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小部分位于寒带,无热带 B. 东半球和北半球 C. 海岸线漫长,陆上邻国较少 D. 亚洲东部,大西洋西岸 6.下列省区,藏族人口最集中的是() A. B. C. D. 7.目前我国正从人口大国逐步迈向人力资源大国,下图为近十年我国人口增长和65岁及以上人口所占比重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全面实施二孩政策,有利于() A.大幅度减少人口数量 B.减缓人口增长速度 C.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 D.维持男女性别比例均衡 (2)我国从人口大国逐步迈向人力资源大国的关键是() A.迅速降低人口数量 B.接纳友好国家的移民 C.逐步提高人口数量 D.大力提高人口素质 8.每逢新春佳节,家家户户在门上贴福字。下图所示四个福字将四省的地域文化特色融入设计中。其代表的省级行政区依次是()

发展中国家的教育发展战略

发展中国家的教育发展战略 摘要 为了实现跨世纪我国教育的历史性任务,解决我国教育发展面临的各种矛盾和难点,我们应该作什么样的战略选择呢?我认为,要着眼于扩大教育资源供给,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加大教育改革力度。 关键字教育发展战略人力资源改革教育投入 一、在扩大教育资源供给方面上一个新的大台阶 1.把增强人力资源开发投入放在突出的战略位置。 加强教育投入,扩大教育资源供给,不仅是教育发展的根本保障,也是新世纪经济发展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必然要求,是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要。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其在经济发展中地位的加强,人才资源将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一切资源中最重要的资源。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应摆在突出的战略位置。 首先,应加强政府对教育的投入。在教育投入方面存在的种种问题,固然有许多方面的因素,但关键还在于有些部门和地区的领导同志思想上不够重视,存在着“见物不见人”、急功近利的思想和行为。新的世纪,应当在这个问题上迈出大的步伐,进一步调整现代化建设的整体布局,切实把教育摆到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应当指出的是,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有一些最根本、最基础、不能立竿见影,然而是使国家的基础得到巩固,使子孙后代长远受益的事情,往往得不到足够的注意。在这方面,更应当充分发挥各级政府的作用,特别是强化政府在义务教育方面的责任和行为。应当通过立法和各种政策措施,建立保障教育经费稳定增长的机制。 其次,要充分调动全社会和广大群众关心和支持教育的积极性,采取多种有效措施,把社会的资源优势转变为教育发展优势,建立并完善教育经费的分担机制和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体制,实现教育投资的多元化。 对非义务教育阶段各类学校的教育投入,除政府为保证国防建设、基础学科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艰苦行业、贫困地区和国家重点单位人才需求的必要投入外,应建立和加强教育经费成本由政府、用人单位、家庭、个人合理分担的机制。在这方面,应进一步转变观念,根据不同类型教育的实际情况,切实加强改革的力度。 为了调动全社会和广大群众投入教育的积极性,还应制订鼓励企业、社会团体和个人捐资助学的法规和政策措施,例如,允许把对教育的捐资列入所得税税前扣除项目,在遗产继承法及有关税收等法规中制定有利于向教育捐赠的条款,等等。

地理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复习教案人教版八年级上

地理: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复习教案(人教版八年级上) 第一节辽阔的疆域 教材内容详解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中国在地球上的位置及其优越性,记住中国的领土范围和面积;了解中国濒临的海洋,中国的领海、半岛和岛屿,知道中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2)记住中国的陆上国界线长度及相领的15个国家;中国大陆海岸线长度及隔海相望的6个国家。 (3)了解中国的三级行政区划,熟悉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省级行政中心、位置和轮廓形状。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阅读图1.1-1,明确中国的半球位置、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2)通过阅读图1.1-2和1.1-3,理解我国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的优越性。 (3)阅读图1.1-4,明确我国领土四端点和15个领国以及主要领海。 (4)阅读图1.1-5,熟悉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及其分布。 (5)阅读P10表,熟悉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的简称,特别注意拥有两个简称的省区。 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利用地图,反复练习,既要从读图中获得知识,同时又要把知识落实在地图上,以形成中国位置及其政区的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我国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辽阔的国土等内容,增强民族自豪感。 (2)台湾省、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都是我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进一步认识到维护祖国统一、保卫祖国领土完整是一个公民的神圣职责。 ●快乐点击 1.位置优越 (1)通过读“中国在世界上的位置示意图”,了解我国在地球上的位置。 请回顾东西半球的分界线,南北半球的分界线,从图中观察中国在地球上的位置,看看中国在哪个半球? 东西半球的分界线为西经20°和东经160°;南北半球的分界线为赤道。中国位于西经20°以东、赤道以北。所以,从东西半球看,中国位于东半球;从南北半球看,中国位于北半球。大家通过观察地球仪,进一步弄清中国在地球上的位置。

为什么中国仍是发展中国家

为什么中国仍是发展中国家 ——刘莉·农经所 中国目前及今后一段时间仍然是发展中国家,此观点可对照发展中国家的7个特征来分析。 1.生活水平方面:按2008年的统计数字,中国人均收入是美国的21%(以购买力平价衡量)与日本在1951年,韩国在1977年及台湾在1975年的水平相当。如果中国经济能继续保持每年8%的增长速度,到2030年,中国的人均收入将达到美国的50%; 2.生产率水平:据世行发布的报告,中国人均GDP在1990年只有美国的10%一下,到2010年升至20%左右,劳动生产率几乎是1980年的8倍,但仍大大低于欧盟和拉丁美洲国家水平; 3.人口增长率,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中国人口约为13.4亿人,与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增加了7390万人,增长率为5,84%,年平均增长率为0.57%,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但需注意的是中国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为13.26%,比第五次普查是上升了2.93个百分点,其中65岁以上人口占比达8.87%,比上次普查高1.91个百分点,我国将进入“低出生率,高老龄化率”的发展阶段,赡养负担将加重,社会福利保障将面临巨大检验; 4.就业方面,据2008年中国社科院《社会蓝皮书》称,中国城镇失业率为9.4%,按照这一统计口径,2009年失业率为14.2%,远高于美国和欧盟9%左右的水平。温家宝总理在2010年除夕中国发展高层论坛时说,“中国失业人口多达2亿人”。中国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5.农业生产方面,据第六次人口普查,中国农村人口为67415万人,占50.32%,而据联合早报统计数据,2010年中国粮食自给率为70%,相比之下,美国农林人口只占全国人口的5%,生产出的粮食却能满足全国的需要; 6.国际地位方面,虽然随着综合国力的增强,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日趋提升,但我们依然看到国际关系的规则主要由发达国家来制定,在游戏规则的制定方面依然缺乏话语权; 7.市场体系,可以看到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整蛊不断致力于市场体系的晚上,致力于推进市场有序进行,但对市场体系的建立和完善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对中国而言是一个不断摸索不断前进的过程,当前市场体系仍存在诸多问题,需不断完善。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知识点

第一节 辽阔的疆域 一、位置优越 【半球位置】 从东西半球看,我国位于东半球;从南北半球看,我国位于北半球。 【纬度位置及优越性】 1、我国南北跨纬度广(近50度),大部分位于中纬度温带地区,小部分位于低纬度热带地区,没有寒带。 2、我国南北跨纬度近50度,由于高纬地区气温低,低纬地区气温高,所以气候南北差异很大,形成了不同的温度带和多种多样的气候类型,从而带来了自然环境的多样性,使动、植物资源丰富多样,并为发展多种农业经济、旅游业等提供了有利条件。 【海陆位置及优越性】 1、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2、我国位于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的东部,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的西岸,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二、国土辽阔 【辽阔的陆地领土】 1、我国陆地领土面积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 2、陆上国界线长达20000多千米,相邻国家有14个。 3、大陆海岸线长18000千米,隔海相望的国家有6个。 4、我国领土东西距离约5000多千米;南北距离约5500千米。 【领土四至】 最北端——黑龙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53oN)。 最南瑞——南海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4oN)。 最东端——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135oE) 最西端——新疆帕米尔高原上(73oE) 【广袤的海洋国土】 我国濒临的海洋从北向南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其中,渤海和琼州海峡是我国内海。【主要岛屿】我国大陆海岸线长18000千米以上,沿海分布着台湾岛、海南岛、舟山群岛和南海诸岛等岛屿。【我国14个陆上邻国和6个隔海相望的国家】(口诀) 东有朝鲜北蒙俄、西北吉塔哈萨克; 西面巴基斯坦阿富汗、南有缅甸越南和老挝; 西南不丹泥泊尔、印度西藏一山隔; 隔海相望共六个、印马文菲日韩国; 【中国之最】我国最大的盐场:长芦盐场;我中最大的渔场:舟山渔场; 三、34个省级行政区 【三级行政区划】 为了便于行政管理,有利于经济发展和民族团结,全国的行政区域,基本分为: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划分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划分 本文以社会发展水平指数为依据利用正态分布的拐点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提出了新的划分方法,比按人文发展指数进行划分更全面、科学。同时澄清整体国力、国家竞争力、社会发展水平的概念、关系,以排除整体国力和国家竞争力对划分社会发展水平在概念上的干扰。 1.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概念 发展中国家通常是指那些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相对较低,尚处于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过程中的国家。 发达国家是指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技术较为先进,生活水平较高的国家,还有文明程度、国民的素质、道德水平、文化修养、享受的自由和民主等。发达国家大多具有较高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但是较高的国内生产总值并不意味着就有较先进的科技水平,比如沙特阿拉伯开发石油。 从这两个概念上看,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划分标准是固定的。发达应与先进对应,而先进是相对的,所以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应是相对的。 2.划分方法 早起以人均GDP划分,目前用人文发展指数划分,本文提出用社会发展水平指数划分。 2.1 按照人文发展指数划分 以前人们界定一个国家是否属于发达国家,都是用人均GDP,但单独用人均GDP显然存在很多缺点,首先是人均GDP很不稳定,受汇率、物价等影响而波动很大,其次人均GDP也只代表了经济水平,而不能代表一个国家的全面发展水平。对此,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编制了“人文发展指数”,以取代单一的人均GDP衡量体系,具体标准是:人文发展指数不低于0.9即为发达国家。它的《2010年人文发展报告》中,发达国家或地区的数量由2009年的38个,上升到2010年的44个,最不发达国家25个,中国被列入发展中国家。 人文发展指数是“预期寿命、教育水准和生活质量(人均GDP)”的几何平均值。虽然用它划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相对于GDP是进步的,但这三个指标只与健康、教育和生活水平有关,无法全面反映一国社会发展水平,没有考虑精神文明、政治文明、能源、生态文明、社会文明、国家安全、国民贫富差距,并且引入了GDP的弊病。 2.2 按照社会发展水平指数划分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是一个相对概念,而且是动态的,其评价体系涉及因素应全面反映社会发展水平。所以本文用社会发展水平指数按照相对性提出划分它们的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