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

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
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

狂欢化理论是巴赫金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学术界把巴赫金的学术活动分为两个不同的时期:早期的文学研究和晚年的文化研究,并把狂欢化理论视为一种文化研究,但是,这个理论最初是他在研究长篇小说话语时提出来的,而且又由于文学和文化的不可割裂的关系。狂欢化理论对于文学创作与批评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从“狂欢”这一术语出发,去阐释一下狂欢的新内涵。

对于“狂欢”这一术语,学术界有着不同的理解与阐释。韩山师范学院中文系洪晓先生的《狂欢正解——狂欢理解综议》一文中,总结和评价了目前的六种主要理解:娱乐说、非理性的激动情绪状态的理解、宣泄说、后现代说、颠覆说、自由说,并认为狂欢的内核是一种个体的生命自由。洪先生认为,狂欢最核心的特质是自由,而这种自由是一种生命的自由,它通过顺应人的本能欲望来突破外界束缚,激发起人的生命潜能和生命欲求来超越现实的必然有限性,让生命得以自由驰骋,给予生命绚丽多姿的演绎。面对理性的过度发达,伦理理性、工具理性和科技理性等对人的丰富性、复杂性、能动性等的扼杀,它大声疾呼着感性的解放和满足,力图恢复人的完整性,用具体的、温馨的世俗情感对抗着冷冰冰、机械的理性机器;它敢于颠覆和打破权威的光环,让个体得到独立和自由,极大地激活了人的生命和个体意识;它不让生命受到任何的压抑,人们在其怀抱中可以尽情宣泄;也不让生命有任何的苦难阴影笼罩,倡导快乐原则,让人感受到

人的本质力量的张扬;面对异化的、残酷的现实,营造了一个“人化”的乌托邦世界,让人的各种愿望得到满足,让人的真性情得到尽情挥洒,让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因为其对现实的批判和弥补,所以颠覆性和抗争就成了其最显著的特点。但其最终指向是个体的生命自由,饱含着浓浓的人文主义关怀。狂欢的作用就在于维持理性与非理性、本我与自我之间的平衡,以促进人性的和谐全面发展为己任,价值指向是真善美。

但我认为,所谓的狂欢,本质上是一种无奈的独白。文明的进步可能给人带来新的自由,也可能带来新的束缚。在人类各种文明高度发达,政治秩序及经济秩序格外完善,现代大机器生产的今天,人被强烈地异化和疏离,彼此的交流异变和隔离,是每个人成为“孤独者”。然而,人是感情的动物,没有交流是不可想象。面对社会,我们的自主意识被剥夺,我们都是小人物,没有言说的权力(即使有,也是鹦鹉学舌式的言说);面对他人,相互信任的基础已被世俗和

经济冲刷的无影无踪,彼此的交流变得隔膜。无论是面对社会,还是面对他人,我们都是“孤独者”,因此,我们的没有言说的对象,我们都是在自言自语,都是在独白,而狂欢,则是这种独白的呈现,而且是一种无奈的独白。但是,这种狂欢又是如何去呈现独白的呢?我认为,这种呈现有两种:一是独白的现实呈现——狂欢节与狂欢文化;二是独白的理想呈现方式——文学作品。接下来,我就从以上两个角度去阐释自己对狂欢的理解。

首先,是独白的现实呈现——狂欢节与狂欢文化。世界上不少国家都有狂欢节。这个节日起源于欧洲的中世纪。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木神节、酒神节都可以说是其前身。有些地区还把它称之为谢肉节和忏悔节。该节日曾与复活节有密切关系。复活节前有一个为期40天的大斋期,即四旬斋(lent)。斋期里,人们禁止娱乐,禁食肉食,反省、忏悔以纪念复活节前3天遭难的耶稣,生活肃穆沉闷,于是在斋期开始的前3天里,人们会专门举行宴会、舞会、游行,纵情欢乐,故有"狂欢节"之说。如今已没有多少人坚守大斋期之类的清规戒律,但传统的狂欢活动却保留了下来,成为人们抒民对幸福和自由向往的重要节日。而狂欢文化是一种历史悠久的庆典文化,具有非常强的生命力。在人类文化发展的最初阶段就存在于诸如诙谐性祭祀活动,诙谐性和辱骂性的神话以及对英雄戏仿性的作品中。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先民从对自然神的懵懂崇拜中逐渐解脱出来,而其宗教的以为有所减弱,但节庆仪式中所包含的诙谐成分却以不同的形式保留了下来。此后古希腊罗马的祭祀酒神的庆典,农神节等节日,以及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广场节庆等都是对狂欢文化的传承,延续。而如今以狂欢节为代表的民间文化则在时代的推动下同大众文化走到了一起,将民间文化中的诙谐因素带入到大众文化的一些形式中,如肥皂剧,广告集会等活动。

在巴赫金看来,这种狂欢的笑文化具有以下诸点特征。第一,狂欢节是一种全民参与的活动,它没有边界,无论高低贵贱都可以自由的参与其中。在狂欢节中也不存在演员与观众的区分,因为每个人都既是演员又是观众。狂欢节用笑声消解官方的观念,而采取了非官方的民间立场。“在狂欢节上,人们不是袖手旁观,而是生活在其中,而且是所有的人都生活在其中,因为从其观念上说,它是全民的。在狂欢节中,除了狂欢节生活以外,谁也没有另一种生活。人们无从躲避它,因为狂欢节没有空间界线。在狂欢节期间,人们只能按照它的规律,

即按照狂欢节自由的规律生活。狂欢节具有宇宙的性质,这是整个世界的一种特殊状态,这是人人参与的世界的再生和更新。”狂欢往往是在广场,集市等公共地点出现,这些场合本身就是大众聚集的场所,在狂欢节中,这些地方以其开阔,无限制等特点召唤着所有人的参与。第二,狂欢节是与实际的生活想平行,不交融的游戏式的生活,它是人们的“第二世界和第二生活”。在狂欢节日中,这种生活是客观的,真实的,它给大众的是一种真实的生活感受。在巴赫金看来,狂欢节给人们提供了一种实现集体思想的现实方式,这种方式以颠覆官方和教会的根本观念为宗旨,将神圣化的现行制度,现有的宗教,政治和道德价值,规范等一一消解。而这中颠覆与消解本身就是一种生活的方式,它是对人类节庆性的真正本性的体现。因此,狂欢节是一种“实现了的乌托邦”。第三,在狂欢节中,人们由于摆脱了特权与禁令,关于自由与平等的理想均能得以实现,在狂欢节中,人与人不分彼此,互相平等,自由往来,亲昵的接触,插科打诨,俯就和粗鄙等活动成为正常的交往活动。“在这里,在狂欢节广场上,支配一切的是人们之间不拘形迹的自由接触的特殊形式,而在日常生活中,人们被不可逾越的等级,财产,职位,家庭和年龄差异的屏障所分割开来。在中世纪封建制度等级森严和人们日常生活的阶层,行会隔阂的背景下,人们之间这种不拘形迹的自由接触给人以格外强烈的感觉,它成为整个狂欢节世界感受的本质部分。人仿佛为了新型的,纯粹的人类关系而再生。”第四,狂欢节作为一种庆典,其仪式性是非常突出的。巴赫金将狂欢节性庆典活动的庆贺,礼仪,形式等的总和称为“狂欢式”,而其中最为典型的仪式是笑噱的给国王(小丑)加冕和脱冕,而随着加冕和脱冕活动的进行,主人公的身份在国王(官方社会的最高层)和小丑(官方社会的最下层)之间发生了戏剧性的轮换。巴赫金认为,狂欢节的仪式中的加冕与脱冕代表了狂欢文化的颠覆性与革新性,再生性的二位一体,狂欢节中的诸种仪式都以不同的形式传达了更新交替的不可避免,同时也表现出新旧交替的创造意义。正因为如此,巴赫金强调,狂欢节上的仪式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神圣仪式,它们是欢乐的,充满节日气氛的庆典仪式。第五,狂欢节是充满笑声的节日,狂欢节上的笑是民间笑文化的代表,蕴涵了民间文化的生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巴赫金认为,狂欢节上的笑声不是针对某个事件自身的滑稽感与可笑性,而是因为感到了世界整体通过狂欢式的活动,经历了由死亡而后的新生的过程,为新世界的诞生而发出

的由衷的笑。因此,在狂欢节上的笑声具有深刻的双重性。“狂欢节上的笑,同样是针对崇高的事物的,即指向权力和真理的交替,世界上不同秩序的交替。笑涉及了交替的双方,笑针对交替的过程,针对危机本身。在狂欢节的笑声里,有死亡与再生的结合,否定(讥笑)与肯定(欢呼之笑)的结合。这是深刻反映着世界观的笑,是无所不包的笑。两重性的狂欢节上的笑,其特点就是如此。”这种狂欢式的笑弘扬交替和更新,反对凝固和僵化,因此具有巨大的生命力和创造力量。第六,怪诞离奇性:将两个反差极大的事物甚至对立的事物结合在一起,神圣与滑稽,高级与低级,伟大与渺小,聪明与愚蠢等对立比较,而显其可笑性。

由此可见,狂欢节的设立,狂欢文化形成,是有其存在的合理性的。就像在一个密闭的空间里,给人们一点呼吸新鲜空气的机会,更形象一点来讲就是,我们是监狱里的犯人,而狂欢节则是“放风”。

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

狂欢化理论是巴赫金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学术界把巴赫金的学术活动分为两个不同的时期:早期的文学研究和晚年的文化研究,并把狂欢化理论视为一种文化研究,但是,这个理论最初是他在研究长篇小说话语时提出来的,而且又由于文学和文化的不可割裂的关系。狂欢化理论对于文学创作与批评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从“狂欢”这一术语出发,去阐释一下狂欢的新内涵。 对于“狂欢”这一术语,学术界有着不同的理解与阐释。韩山师范学院中文系洪晓先生的《狂欢正解——狂欢理解综议》一文中,总结和评价了目前的六种主要理解:娱乐说、非理性的激动情绪状态的理解、宣泄说、后现代说、颠覆说、自由说,并认为狂欢的内核是一种个体的生命自由。洪先生认为,狂欢最核心的特质是自由,而这种自由是一种生命的自由,它通过顺应人的本能欲望来突破外界束缚,激发起人的生命潜能和生命欲求来超越现实的必然有限性,让生命得以自由驰骋,给予生命绚丽多姿的演绎。面对理性的过度发达,伦理理性、工具理性和科技理性等对人的丰富性、复杂性、能动性等的扼杀,它大声疾呼着感性的解放和满足,力图恢复人的完整性,用具体的、温馨的世俗情感对抗着冷冰冰、机械的理性机器;它敢于颠覆和打破权威的光环,让个体得到独立和自由,极大地激活了人的生命和个体意识;它不让生命受到任何的压抑,人们在其怀抱中可以尽情宣泄;也不让生命有任何的苦难阴影笼罩,倡导快乐原则,让人感受到 人的本质力量的张扬;面对异化的、残酷的现实,营造了一个“人化”的乌托邦世界,让人的各种愿望得到满足,让人的真性情得到尽情挥洒,让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因为其对现实的批判和弥补,所以颠覆性和抗争就成了其最显著的特点。但其最终指向是个体的生命自由,饱含着浓浓的人文主义关怀。狂欢的作用就在于维持理性与非理性、本我与自我之间的平衡,以促进人性的和谐全面发展为己任,价值指向是真善美。 但我认为,所谓的狂欢,本质上是一种无奈的独白。文明的进步可能给人带来新的自由,也可能带来新的束缚。在人类各种文明高度发达,政治秩序及经济秩序格外完善,现代大机器生产的今天,人被强烈地异化和疏离,彼此的交流异变和隔离,是每个人成为“孤独者”。然而,人是感情的动物,没有交流是不可想象。面对社会,我们的自主意识被剥夺,我们都是小人物,没有言说的权力(即使有,也是鹦鹉学舌式的言说);面对他人,相互信任的基础已被世俗和

城乡一体化理论

国内外城乡一体化理论探讨与思考 内容提要:文章通过介绍中外学者对城乡一体化理论的认识,综合已有的理论成果提出了自己对城乡一体化的思考,为当前我国城乡一体化的推进提供理论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理论探讨思考 一、国外学者对城乡一体化理论的探讨 1?马恩列斯有关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论述 马克思指出,实现共产主义必须消灭城乡差别、工农差别、体脑力劳动之间的差别。他在1 8 5 8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一书中首次提出了“乡村城市化”这一理论。恩格斯是最早提出“城乡融合”概念的人。他在《共产主义原理》中说:“乡村农业人口的分散和大城市工业人口的集中只是工农业发展水平还不够高的表现”……“通过消除旧的分工,进行生产教育、变换工种、共同享受大家创造出来的福利,以及城乡的融合,使社会全体成员的才能得到全面的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第224页)恩格斯认为实现城乡融合就是:工人和农民之间阶级差别的消失,城市和乡村的对立消失,人口分布不均衡现象的消失以及大家共同享受福利。 斯大林认为:“这不是说,城市乡村之间对立的消灭,应当引导到’大城市的毁灭’。不仅大城市不会毁灭,并且还要出现新的大城市,它们是文化最发达的中心,它们不仅是大工业的中心,而且是农产品加工和一切食品工业部门强大发展的中心。这种情况将促进全国文化的繁荣,将使城市和乡村有同等的生活条件。”(《斯大林选集》下卷第558页)由此可以看出,斯大林把“城市和乡村有同等的生活条件”作为实现城乡一体化的一个标志。 2 ?现代学者的理论认识 在英文和法文的城市科学资料中,没有“城乡一体化”的词语,比较相近的是“城乡融合(和解)”(Urban-rural composition)。其含意是指自2 0世纪以来,西方国家的一些制造业从原先的大都会向较小的村落或尚未工业化的地区转移,从而形成城市和乡村相混合的新型区域。 在城市学和城市规划学界,最早提出城乡一体化思想的是英国城市学家埃比尼泽?霍华德。他于1898年出版了《明日:一条通向真正改革的和平道路》,1902年再版时改名为《明日的田园城市》。他在书中倡导“用城乡一体的新社会结构形态来取代城乡对立的旧社会结构形态”。他在序言中说:“城市和乡村都各有其优点和相应缺点,城市和乡村必须成婚,这种愉快的结合将进发出新的希望,新的生活,新的文明。”霍华德认为应该建设一种兼有城市和乡村优点的理想城市,他称之为“田园城市”。田园城市实质上是城和乡的结合体,它包括城市和乡村两个部分,城市四周为农业用地所围绕。城市的规模必须加以限制,农业用地

狂欢化理论与电影叙事分析

“狂欢化”理论与电影叙事 陈阳 2012-11-22 15:49:57 来源:《中国人民大学学报》(京)2007年3期作者简介:陈阳,文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讲师。(北京100872) 内容提要:俄罗斯文论家巴赫金的“狂欢化”诗学理论,开辟了狂欢节仪式与文学艺术体裁的形成与发展关系这一研究视角。狂欢仪式本身对于民众富于影响的特征,以及通过这种仪式引发有关世界思考方式的变化,对电影叙事发展的研究极具启发价值。电影在诞生之初就具有狂欢节变体的特点,“庄谐”同一又是其发展至今的一个基本特征。 关键词:狂欢化理论电影叙事 20世纪90年代以来,俄罗斯文论家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在我国引起广泛关注。人们经常使用的“狂欢化”概念,往往出现于大众宣泄、解构传统经典、低俗与高雅等问题语境中,而对于狂欢节仪式与文学或艺术形式历史发展的渊源关系,对电影与其在心理方面的同构关系以及它对电影叙事研究的价值则触及较少。对于巴赫金的狂欢化诗学理论的理解,应该从文化的层面、艺术思维的层面进行全面的解读,尤其要将他的“对话”和“复调”理论与狂欢化问题连接起来,这样才能从“一元论”以及“独白型”的艺术思维局限中走出来,在艺术形态以及艺术类型方面拓展出具有更为丰富内涵的样式,这对文学、电影和其他叙事艺术都是十分必要的。同时,艺术自身发展中的更新与传统、主流与非主流、官方与民间等问题也应得到更为全面的理解和诠释,在为民间狂欢仪式正名的过程中,电影和其他艺术一样,也可以形成一个二元或者是多元共存的构成格局。狂欢化理论引导下的艺术,并非是以民间的“狂欢仪式”取代官方或正统便戛然而

止,吸纳和新生是其基本的路向,两者同样重要,对此不应理解为一种简单的替代关系,艺术本身也正是由此变得更为丰富和复杂。巴赫金所研究的“对话”和“复调”理论具有极强的包容性特征,在这个系统参照下去理解狂欢化理论便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 巴赫金的“狂欢化”诗学理论建立在欧洲民间狂欢文化现象基础之上,虽然这一词汇来源于“狂欢节”即基督教的“谢肉节”,但是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也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罗马时期,甚至更早的古代神话传说时期。其中,带有强烈的“酒神”狄奥尼索斯精神和代表秩序的阿波罗精神恰好构成人类精神的两个重要维度,它们在人类的文化和艺术生活中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狂欢化理论所包含的内容庞大而复杂,然而从其基本的外化形式入手,则较能见出狂欢节仪式在受众广泛的电影中所具有的直观表现价值。在巴赫金的故乡俄罗斯的电影中,可以找到许多典型的狂欢化叙事方式,比如前苏联时期改编自名著的影片《静静的顿河》、《战争与和平》、《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以及喜剧大师梁赞诺夫的大部分作品,而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米哈尔科夫的影片《西伯利亚理发师》则把“谢肉节”直接搬上了银幕,人们在影片中直观地看到了“谢肉节”上沙皇时代的将军“降格”后的滑稽表演。同样,在美国好莱坞电影中也有着狂欢化的各种变体形式,并成为好莱坞电影首先征服欧美继而征服全球的一个重要法宝。 关于狂欢节仪式对于人类文化艺术的影响,巴赫金是从多个层面加以考虑的:“可是狂欢节,它的种种形式和象征,而首先是狂欢式的世界感受本身,在许多世纪的漫长岁月里被不断吸收到多种文学体裁中去,同它们的特点结合到了一起,变为这些体裁的构成因素,成了它们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狂欢节仿佛变成了文学,也就是说成为文学发展中一个确定的强大的支脉。转化为文学语言的狂

浅析狂欢化理论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0911301823.html, 浅析狂欢化理论 作者:宋纯玲 来源:《文教资料》2013年第17期 摘要:狂欢化作为文学艺术中一种特有的思维方式或世界观,是艺术地把握生活的强有力手段。狂欢化理论蕴含一种反抗性的力量,它反抗人性的禁锢,反抗虚假的生活,拒绝绝对真理的权威性,体现出鲜明的乌托邦色彩和人本主义精神。凡此种种,在《鹿鼎记》中都得到了鲜明的体现。 关键词:狂欢化《鹿鼎记》乌托邦人本主义 狂欢化理论是前苏联文艺理论家巴赫金提出来的,作为前苏联杰出的思想家、哲学家、文艺学家、文学评论家、历史文化学家、民俗学家,他还提出了著名的“对话理论”、“复调小说理论”,他的许多思想在数十年后才被人充分理解,也为西方很多文学批评流派所接受。《鹿鼎记》作为金庸的一部代表作品,不管是人物还是语言场景的描写都表现出了一种狂欢化的色彩,本文拟以《鹿鼎记》为例对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进行了进一步的诠释。 一、何谓狂欢化理论 狂欢化理论是巴赫金在《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一书中论述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品的体裁特点和情节布局特点的时候提出来的。在这本书中巴赫金主要强调民间狂欢文化是复调艺术的文化动因之一,后来巴赫金又在《拉伯雷的创作与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民间文化》中对这一理论做了全面的阐释。 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是深深地根植于他对狂欢节的分析基础上的。狂欢节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罗马或更早的时期,在狂欢节的时候,人们都戴着面具,身着奇装异服,在街上狂欢。狂欢节并不是普通的集会,而是人人都可以参加的活动,在狂欢节中没有等级划分,有的只是群体的狂欢,它体现了对统治地位的官方思想的反叛和对立,虽然狂欢节的时间很短,但是仍可以给人们思想巨大的放松和解放。巴赫金认为狂欢化的世界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它可以改造一切。 在狂欢节上有着众多的象征意象,这些意象形成了整套的具体感性形式的语言。这些语言凸显的是狂欢节世界观,而这深刻的狂欢节世界观又渗透到狂欢式中(狂欢节上的庆贺、礼仪、形式形成的一个总和被称为狂欢式)。狂欢化就是狂欢式转为语言。在狂欢节上所表现出来的包括大型复杂群众性戏剧和个别的表演,都是具有感性的语言,它表现出狂欢节世界观,这种世界观渗透着狂欢节的所有形式。这种狂欢节语言虽然无法用准确和抽象的概念来翻译和表达,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它可以用与之相近的其他具有感性性质的艺术形象来表达,就是说可以用文学语言来表达,这便把狂欢式转化成狂欢化。由此可见,巴赫金的狂欢化实质上就是狂欢式的内容转化为文学语言的表达。

文学狂欢化思想与狂欢

文学狂欢化思想与狂欢 【日期】1999.01.28 【来源】光明日报 您咨询的该报纸正文为: ■钟敬文 二三十年前,中国还很少有人知道巴赫金。近年不同了,国内开始出现了这位俄罗斯著名学者的译著,人们在越来越多地谈论他的名字。据说,在世界范围,自60年代以来,他的学术声誉也一直隆盛不衰。这样的国际性学者是不太多见的。最近,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了《巴赫金全集》的中译本,这将有利于中国读者全面认识这一位杰出的思想巨匠。 巴赫金的学问,涉及了人文科学的许多重要领域,包括哲学、社会学、语言学和文艺学等。我只从与我的专业有关系的方面,就他的文学狂欢化的观点,简要地谈谈自己的看法。 像大家所知道的,巴赫金在他的文艺学著作中,曾就探讨俄国的陀思妥耶夫斯基和法国的拉伯雷的名著,提出了文学描写中的狂欢化问题。他的这一创见,已得到了大家的公认;这一观点的影响,早已超越了他的国界,对远在欧美和亚洲其他国家的文艺学研究,也产生了一定的作用。 我个人认为,巴赫金的文学狂欢化思想确实具有比较普遍的学术意义。狂欢化的概念,的确可以被用于解释人类一般精神生活和叙事

文学中的某些特殊现象。但这个概念应该包含两个层次,即狂欢现象和狂欢化的文学现象。当然,从人类的精神现象讲,它们是一个问题的两个侧面,在本质上是互有联系的。但就两者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表现形式来讲,它们又属于两个不同的方面,彼此又是有所区别的。因此,我们要全面地了解狂欢概念的内涵,就应该对两者加以区分。狂欢是人类生活中具有一定世界性的特殊的文化现象。从历史上看,不同民族、不同国家都存在着不同形式的狂欢活动。它们通过社会成员的群体聚会和传统的表演场面体现出来,洋溢着心灵的欢乐和生命的激情。对这些活动加以关注和研究,本来是人类学、民俗学和社会学的课题,而巴赫金主要是一个文学批评家,并不是完全意义的民俗学家或人类学家,那么,他能够通过研究文学作品中的狂欢描写,揭示出那种隐藏在文字背后的巨大的人类的狂欢热情,从而得出他的文学狂欢化的结论,这就体现了他所具有的一种人类学或民俗学的切入视角,反映了他的研究方法的独特性。他的研究,因此也不是一般文艺学的研究,而是特殊文艺学的研究。他由此开拓了以往的文艺学领域。他的著作,还引起了其他各种人文学者对各自文化的狂欢传统的回顾,这也体现了他的学术思想的魅力。 中国文化中的狂欢现象,从历史和现实的情况看,都是存在的。至于巴赫金的狂欢化文学理论,同中国的文学作品和文学理论,能不能挂上钩?如果能,彼此之间又是一种什么样的联系?或者说,中国文学中的狂欢描写是以什么样的中国风格体现出来的?这些都需要给予切实的回答。

巴赫金狂欢化理论分析

巴赫金狂欢化理论分析 word格式 巴赫金狂欢化理论分析 论文摘要,本文借鉴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兵体分析喜别电影的生成过程,观众的观彩心态,提出真正优秀的喜别屯影应该超越狂欢化理论规范。 喜剧影片是一种颇难界定的电影类型,在电影评论界也是众说纷坛,莫衷一是。最近,前苏联文艺理论家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就像刚刚发掘出来的古董,被理论家所珍爱与赏析。使用狂欢化理论来分析喜剧影片,也许能得到一些有益的启迪。 喜剧电影脱胎于戏剧中的喜剧,而古希腊的喜剧起源到祭祀酒神的即兴 word格式 表演,发展略晚于悲剧,可分为旧喜剧、中期喜剧和新喜剧三个时期。公元前487一前404年是旧喜剧时期,多是政治讽刺剧和社会讽刺剧,讽刺的对象是社会名人,特别是当权人物。公元前404一前338年是中期喜剧时期,以讨论神学、哲学、文学和社会间题为主。公元前338一前120年是新喜剧时期,大都是世态喜剧,主要描写日常生活、爱情故事和家庭关系。 到了中世纪,为了表现对官方宗教的令人苦恼的严肃性的反抗,人们通过一年一度的狂欢节,使得郁积的情感得以宣泄。喜剧便是狂欢节上的一种主要的表演形式。巴赫金认为;狂欢节不需要虔诚和严肃的调子,也不需要命令和允许,它只需要发出一个开始玩乐和戏耍的简单的信号。狂欢节使意识摆脱了官方世界观的支配,使人们可以用新的方式观世界;它没有恐俱,没有虔诚,它是以彻底批判的但又不是虚无主义的态度展示世界的,这种态度是积极的,因为它展示了世界无限丰富的物质基础,展示了生成和更替,展示了新生事物的不可制服和无往不胜,展示了人民大众的永生。狂欢不仅是一种深层的生命体验,而且还是一种观察世界、表现世界的方

想象的偏误及其合法性_社会学_参照下的巴赫金狂欢理论

·文学研究· 想象的偏误及其合法性 ———“社会学”参照下的巴赫金狂欢理论 陈舒劼1,滕翠钦 2 (1.福建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福建福州350001;2.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福建福州350007)摘 要:和实证色彩浓重的社会学分析相比较,巴赫金对狂欢节的阐述的确有许多出入,但这 并不能说明巴赫金的狂欢理论是虚假的。不能用“真假”判断巴赫金的理论,巴赫金的创新就在于 开创了狂欢节的隐喻纬度,使理论因为想象而具备超越现实的可能,从而显示自身的革命性 。“想象和语言的述行”是巴赫金狂欢理论不可忽视的两个重要作用。 关键词:巴赫金;狂欢节;想象;社会学;有用性 中图分类号:I06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3-0964(2010)02-0132-05一 巴赫金想象的“狂欢节” 与“现实”或者其他的理论范式中的“狂欢节”存在巨大差异。巴赫金对狂欢节的时间、空间和人这三者的阐述都缺乏社会 具体性, 这决不是社会学的分析方式,但问题在于,巴赫金本人在反对俄国形式主义者时明确提出理论 的社会语境分析的重要性。在他看来,形式主义的弊端是使现实不断迎合自己的理论,而不顾理论中 的诸多论述是否失真 ,“历史对他们来说只是一间为了论证他们理论的臆测的材料充栋的仓库。…… 他们未能反映并领会历史真实性的理论,历史的真实性被歪曲并被赝造去迎合标新立异的理论。……它是靠放弃自己的日常生活意义而获得文学结构意 义的,日常生活的意义被取消了”[1]315 。但以社会学为参照, 巴赫金的狂欢理论涉及的恰恰不是日常意义上的狂欢节。巴赫金针对的不是现实中某一具体事件,他的狂欢节没有公元纪年,狂欢节中的人没有具体的阶级区分,而是被想象成有机的整体。可以肯定巴赫金拥有两种相互冲突的理论形式,从这种意义上说,狂欢理论成为巴赫金自己首先要批判的对象。 人们必须追问:“想象”在巴赫金的理论中是否 占据了构成性的因素?“想象催生的”就是虚假的吗?怎样看待巴赫金解读文本的结构主义方式和他 本人提出永恒辩证的狂欢理论以及他所拥护的社会 学分析方式三者之间的矛盾?狂欢节毕竟是现实的、而非虚构的社会仪式。巴赫金对现实显而易见的忽略使得上面的追问显得十分必要。巴赫金的阐释是否犯了理论先行的错误?或者即使存在着这方 面的缺陷, 但这些缺陷却衍生出可贵的意义可能性?对于“理论和现实”的关系存在两种取向:一是本体 论研究,这是社会学式的实证分析;一是方法论的研究。前者认为可以找到事物的客观真实,后者则更注重由方法差异带来的意义差异,方法是更有效的范畴。我们无法确定一个理论家无法拥有多种相互冲突的理论范式,我们的疑虑是能否因为巴赫金理论内部的范式相互冲突就断然否定他的理论的合法性?是否可以因为巴赫金的狂欢理论带有对现实的过度阐释的嫌疑进而就轻易怀疑整个狂欢理论的有 效性?对此, 我们有必要更加谨慎地关注各种理论是在哪种范畴之内被论述的?而且也必须承认一个 事实:充满误读的非社会学的解读方法成就了具有革命气息的永恒辩证的狂欢理论。 实证是对神话世界的祛魅,人对自我的认知力产生信任的同时,也建立起理性主义的主体。实证主义的特色在于,经验是检验真实的重要前提。所以,在对狂欢节进行现实主义式的观照时,很多理论家更喜欢描绘现实态的狂欢节,他们习惯于记录自 收稿日期:2009-12-26作者简介:陈舒劼(1980-),男,福建福州人,福建社科院文学所助理研究员,南京大学文学博士,主要研究方 向:中国当代文学与文化;滕翠钦(1979-),女,福建福州人,文学博士,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讲师, 主要研究方向:西方文论及中国当代文论。 · 3·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Xinyang Normal University 第30卷第2期2010年3月(Philos.&Soc.Sci.Edit.)Vol.30No.2Mar.2010

城乡一体化的概念和内涵

城乡一体化定义和内涵 一、定义 城乡一体化是指通过建立城乡融合的体制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过程,其目标是逐步实现城乡居民基本权益平等化、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城乡居民收入均衡化、城乡要素配置合理化,以及城乡产业发展融合化。 二、内涵 城乡一体化是中国现代化和城市化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城乡一体化就是要把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城镇居民与农村村民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谋划、综合研究,通过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促进城乡在规划建设、产业发展、市场信息、政策措施、生态环境保护、社会事业发展等等方面的一体化,改变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实现城乡在政策上的平等、产业发展上的互补、国民待遇上的一致,让农民享受到与城镇居民同样的文明和实惠,使整个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三、城乡发展一体化战略提出的历史进程 党的十六大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这是第一次在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上从国民经济社会全局的角度提出的城乡共同发展战略,开启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纪元。此后,一系列理论创新和实践都按照这个战略的要求,跳出“农业”解决农业问题,跳出“三农”解决“三农”问题,城乡“二元”结构开始出现松动,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不断扩大。党的十七大在总结十六大以来的理论创新和实践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同时强调,“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十七届三中全会作出的《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更加明确,“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战略任务,把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作为基本方向,把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作为根本要求”,并提出,“必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始终把着力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作为加快现代化的重大战略”。同时,从制度建设、现代农业建设、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等方面为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任务作出了全面具体的部署。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

狂欢式的世界感受·巴赫金文化诗学的哲学层面

关键字:文化诗学狂欢世界感受巴赫金在阐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复调小说、拉伯雷的怪诞现实主义同民间狂欢化文化深刻的内在联系时,特别强调民众狂欢式的世界感受对这两位作家创作的影响,并且把这种狂欢式的世界感受当作一种民众的世界观来看待,把它提到哲学的高度来认识。什么是狂欢式的世界感受?这种世界感受主要的哲学蕴含是什么?这种世界感受对于所谓高级的思想精神领域有什么冲击?这是我们要深入探讨的问题,也是巴赫金文化诗学哲学层面所涉及的主要问题。一.作为世界观的狂欢式世界感受 1.两种生活和两种世界感受。根据存在决定意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巴赫金在研究狂欢化文化时提出了一个重要观点,认为人们在现实社会生活中,特别是在阶级社会生活中,过着两种生活,一种是日常的生活,一种是狂欢式的生活,而这两种不同的生活必然产生两种不同的世界感受,也就是两种不同的世界观。他把狂欢节中所产生的民众的世界感受明确当作一种民众的世界观来看待,并拿它同官方和教会的世界观相对立。巴赫金在谈到中世纪的狂欢节和狂欢化文化时,指出中世纪晚期欧洲各大城市(如罗马、拿波里、威尼斯、巴黎、里昂、纽伦堡、科隆等),每年合计起来有大约三个月(有时更多些)的时间,过着全面的狂欢节的生活。他说:“不妨说(当然是在一定前提下这么说),中世纪的人似乎过着两种生活:一种常规的、十分严肃而紧蹙眉头的生活,服从于严格的等级秩序的生活,充满了恐惧、教条、崇敬、虔诚的生活;另一种是狂欢广场式的自由自在的生活,充满了两重性的笑,充满了对一切神圣物的亵渎和歪曲,充满了同一切人一切事的随意不拘的交往。这两种生活都得到认可,但相互间有严格的时间界限。”他特别强调,“如果不考虑这两种生活和思维体系(常规的体系和狂欢的体系)的相互更替和相互排斥,就不可能正确理解中世纪人们文化意识的特点,也不可能弄清中世纪文学的许多现象。”[1] 首先,巴赫金提出了存在两种生活的概念。一种是所谓日常的生活、正规的生活、常规的生活。这种生活的特点一是服从于官方和教会严格的等级和秩序,服从于权力和权威;二是充满教条、崇敬、虔诚和恐惧,是十分严肃的;三是相对稳定和长久的。另一种生活是所谓狂欢式的生活,即狂欢节的生活。巴赫金把这种生活称之为第二种生活,他说:“狂欢式的生活,是脱离了常轨的生活,在某种程度上是‘翻了个的生活’,是‘反面的生活’。”[2] 在狂欢节中,人人都生活在狂欢式的生活当中,按照狂欢节的规律生活。这种狂欢式生活的特点一是取消日常生活的等级、权力和禁令,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是随便和亲昵的,不管你是国王还是平民,是长辈还是晚辈,彼此不分高低贵贱;二是摆脱了等级制度带来的虔诚、严肃和恐惧,过着自由、欢乐的生活,处处充满狂欢节的笑声,人人得到彻底的自由和解放;三是相对多变和比较短暂,狂欢节虽好,但总不能天天狂欢,人们过后还得回到日常生活中去。日常的生活和狂欢式的生活贯穿于人类历史长河之中,特别是阶级社会的历史长河之中,这两种生活都得到认可,它构成人类生活的两个方面。不过,在不同历史时期,它们之间的界限的严格程度是不同的。这两种生活在中世纪是有严格界限的,而在古希腊罗马,特别是在希腊,则没有中世纪那种严格的界限。文艺复兴时期是狂欢生活的顶峰,自17世纪起民间狂欢生活便趋于没落。其次,巴赫金指出由于两种生活所产生的两种世界感受和两种世界观是相互排斥和相互对抗的。常规生活严格的等级和秩序所造成的世界感受和世界观是官方的世界感受和世界观,它把人与人的关系看成是不平等的关系,把人看成是不自由的,把现实世界和现存秩序看成是凝固的、不变的,把官方的权威看成是绝对的权威,是不可动摇的。狂欢式的生活所造成的世界感受和世界观则完全相反,它把人与人的关系看成是平等对话的关系,把人看成是自由的,把现实世界和现存秩序看成是可以变化的,它对一切僵化的教条提出挑战。狂欢式的世界感受和世界观对官方的世界感受和世界观具有很大的挑战性和很强的摧毁力量。巴赫金指出,“狂欢节的世界感受,是有强大的蓬勃的改造力量,是有无法摧毁的生命力。”[3] 在中世纪,狂欢式的世界感受和世界观对官方和教会的世界观提出挑战,对官方和教会的权威充满不敬。在文艺复兴时期,“狂欢节的潮流可以说是打破了许多壁垒而闯入了常规生活常

如何实现城乡一体化

如何实现城乡一体化 2013-11-20中国新型城镇化与房地产行业 现今,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日渐富裕,不论是城市还是农村,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根据国家宏观调控经济政策,各城市纷纷颁布了“三年大变样”的措施,而这一举措也加速了城乡一体化的进程。 城乡一体化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在生产力水平或城市化水平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选择。根据发达国家的现代化和城市化发展经验,当城市化水平低于30%时,城市文明基本上固定在城市里,农村远离城市文明;当城市化水平超过30%时,城市文明开始向农村渗透和传播,城市文明普及率呈加速增长趋势;当城市化水平达到50%时,城市文明普及率可能达到70%左右;当城市化水平达到70%以上时,城市文明普及率将接近或达到100%。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然要求工业反哺农业、工业为农业农村提供发展资金,只有工业化、城镇化发展了,才能为农民转移就业提供条件,才能为反哺农业、带动农村提供经济基础。因此我们仍然必须强调工业化的快速推进,走“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乡结合、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城乡一体化道路。推进城乡一体化与新农村建设相辅相成、协同共生。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新农村建设与城乡一体化发展将是长期并存的任务。 在我国现阶段,城乡一体化建设有着深刻的内涵。它要求统一城乡规划,打破城

乡分割的体制和政策,加强城乡间的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建设,促进城乡间生产要素流动,逐步缩小城乡差别,使农村与城市一样共享现代文明,以实现城乡经济、社会、环境的和谐发展。新农村建设与城乡一体化之间的关系是:通过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实现以工补农、以城带乡、城乡产业优势互补的良性互动,促进农村的生产发展、农民生活宽裕;通过统筹城乡两个文明建设和空间布局一体化,促进农村的村容整洁和乡风文明;通过统筹城乡社会事业发展和社会管理体制改革,推进农村管理民主、社会事业得到快速发展。这样,通过统筹城乡发展,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让广大农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就可以在城乡一体化的形式上,逐步建立起以工补农、城乡良性互动、协调发展的新型城乡关系。 实现城乡一体化,就要消除城乡差距。而产生城乡差距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1. 历史原因:建国以来,我国为了提升国家实力,加强了工业化建设,而工业化建设的重点在城市。因此,我国的财富,大部分集中在少数人手里。我国多数居民的生活都处在较低的水平线上。 2. 制度和政策层面上的原因:在金融方面,由于农业效益低,农业银行、农业信用社和农业发展银行对农业的贷款日益下降。在税收方面,城市居民有税收起征点,而农民则没有税收起征点。在土地制度方面,当前的城市扩张热是有利于城市的,政策是偏向城市的。在户籍制度方面,城市户口有着更多的好处,如住房公积金制度、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就业保障制度。在就业制度方面,更多的政策倾向于城市居民而不是农村居民。3. 从公平角度分析,城乡差距的最根本原因是我国长期的城乡不公平发展理念和政策没有改变。我国城乡二元结构没有打破,众多方面的制度、政策的城市偏好依然存在,结果导致当前的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导致农村落后于城市。 然而在我国,农村人口比重大,城市化进程高速发展的现实条件下,城乡一体化的战略意义将更加突出。1、实现城乡一体化是城乡二元结构转换的需要,尽管我国城乡面貌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典型的二元结构仍然存在。要从传统的乡土社会向现代社会过渡,就必须要打破传统的二元结构束缚。随着二元结构的转换,城乡间的要素流动和商品交换就构成了城乡间最重要的联系机制。因此,就必须以城乡一体化战略作为城市—乡村协调发展的指导思想。2、实现城乡一体化是城乡复合系统发展的需要,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经济的重心将逐渐

狂欢理论

狂欢理论 1、狂欢理论的概述 巴赫金“狂欢”理论的前提是两种世界、两种生活的划分。 第一世界是官方的、严肃的、等级森严的秩序世界。统治阶级拥有无限的权力,而平民大众则过着常规的、谨小慎微的日常生活,对权威、权力、真理、教条、死亡充满屈从、崇敬与恐惧。 第二世界(第二生活)则是狂欢广场式生活,是在官方世界的彼岸建立起的完全“颠倒的世界”,这是平民大众的世界,打破了阶级、财产、门第、职位、等级、年龄、身份的区分与界限, “国王”也被打翻在地,小丑加冕成“王”,人们平等而亲昵地交往、对话与游戏,尽情狂欢,对一切神圣物和日常生活的正常逻辑予以颠倒、亵渎、嘲弄、戏耍、贬低、歪曲与戏仿。 而一切非平民阶层要想在第二世界生活,只有放弃在第一世界的一切权力、身份、地位,才能够为第二世界所容纳。这是“成为民众暂时进入全民共享、自由、平等和富足的乌托邦王国的第二种生活形式”,“是暂时通向乌托邦世界之路”。 2、狂欢理论表现在电视综艺节目中 (1)全民性:充分体现了电视节目的平民视角 欧洲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狂欢节不是由某一个特权阶级来组织的,是民间性的活动,是真正的全民广场节日的象征与体现,在狂欢节期间,所有人都是参与者,中心场地是广场,因为狂欢节就其意义来说是全民性的、包罗万象的、所有人都参与的亲昵的交际。 这一点与电视综艺节目关联起来看,表现为平民的视角 巴赫金特别指出,在狂欢的活动中,根本不存在什么演员和观众的分工,所有的人既是演员又是观众,既在表演,又观赏别人的演出。 而在2004年之前的以前的表演类综艺节目运作模式即“明星+表演”。明星是节目的当然主角,明星的舞台表演是构成节目的主要内容,而各个不相干的节目之间的串联则由主持人来完成。传播学意义上与传者具有互动功能的受众,在这里也成为一个纯粹的“看客”或“他者”。这显然并不符合狂欢理论中全民参与的观点,所以这样的节目形式虽然一开始取得成功,但也渐渐使得观众产生审美疲劳,观众开始需要一种能使自身融入进去的综艺节目形式。 而2004年在中国开始兴起的真人选秀节目为受众提供了消解权威性的途径,把电视节目关注普通人的趋势展现得淋漓尽致。首先,真人秀节目对于参赛选手仅仅有性别和年龄上的限制,没有其他门槛:如《快乐女声》、《梦想中国》只要求选手年满18周岁,《加油!好男儿》仅面向男性参赛者。镜头面对的是普通大众,不问出处、不问专业水平,每个人都有“秀”一把的机会。因为参与者是普通人,和受众没什么区别,受众的身份被认同,拉近了距离,他们更愿意看下去。其次,去留由观众决定,评委无法左右最终的结果。观众通过短信、电话、网络等投票系统被赋予了表决权。“喜欢谁就把谁留下”,受众用自己的行动来决定选手的去留,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这种积极的参与感提升了观众观看电视节目时的心理体验,赋予了普通观众的话语权。 (2)仪式性:通过对节目参演者和观众的“加冕、脱冕”获得娱乐效果 狂欢节有一定的仪式和礼仪。狂欢节上主要的仪式,是笑谑地给狂欢节国王加冕和随后脱冕,还存着换装礼仪,即人们化妆,戴上面具,暂时地、象征性地实现自己改变地位和命运,拥有财富、权力、自由的美梦 这种仪式性的“加冕”“脱冕”同样表现在电视综艺节目中 在真人选秀节目兴起之前的表演类综艺节目中以明星和主持人作为绝对的舞台主角,传统表演美学和播音美学决定了表演类综艺节目的整体面貌与审美形态,“舞台”和“话筒”

狂欢化2

试析《路的尽头》中的狂欢化世界 李秀娟 摘要:《路的尽头》是美国著名后现代小说家约翰·巴斯进行小说叙事实验的成功典范。小说塑造的内部世界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本文以狂欢化诗学理论为基点,试从小说情节及人物塑造两方面来分析小说内部的狂欢化世界,以及狂欢背后所折射的当时现实世界的普遍意识形态。 关键词:《路的尽头》;狂欢化;情节;人物形象 引言 《路的尽头》创作于20世纪50年代末期,继1958年发表后引起了世界文学界的广泛关注。时值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经历了战争的洗礼与浩劫之后,西方社会原有的价值观念遭受了怀疑主义、非理性主义的冲击,对人生意义的追问成为一个普遍的哲学命题。《路的尽头》即创作于这样的历史背景之下。这部作品被公认为是美国后现代小说杰出代表人物约翰·巴斯最富有黑色幽默的作品之一。无论是小说中的戏仿(Parody)、黑色幽默(Black Homor),还是微型叙事(Petit Recit)都带有明显的后现代小说特征。但是,除了独特叙事之外,这一作品中塑造的怪诞世界同样值得大家关注和思考,毕竟巴斯使用炫目、新颖的创作手法之终极目的也是力求展现社会真实。因此本文着眼于小说的内部世界,试图通过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来分析小说叙事试验背后所要展现的历史真实。 《路的尽头》这部小说情节比较简单。讲述了一个年轻人雅各布·霍纳因生病治疗需要,到一所学院任教,而后插足另一家庭,与乔·摩根以及他的妻子莱尼发生三角恋情的故事。中间的一系列匪夷所思、荒诞不羁的事件都被作者黑色幽默的笔触层层喜剧化,变成一幕幕引人发笑的闹剧,似乎就像巴赫金叙述下的狂欢。 《路的尽头》创作于20世纪50年代末期。时值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经历了战争的洗礼与浩劫之后,西方社会原有的价值观念遭受了怀疑主义、非理性主义的冲击,对人生意义的追问成为一个普遍的哲学命题。《路的尽头》即创作于这样的历史背景之下。这部小说情节比较简单。主人公雅各布·霍纳是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研究生,一个持怀疑论的虚无主义者。在毕业后(论文尚未完成),霍纳患了选择性瘫痪症,即面对诸多的可能性,他无从选择,因为在他看来,任何一种选择都是有理由的,同时又似乎没什么理由。正当他在火车站的大厅里由于面临几个可能的休假地点无法选择而身体僵直时——从前一天晚上到第二天清早——霍纳遇到了一位来历不明但自称“专治各种身体僵固症”的医生并随他来到了“康复诊所”。(引文均来自约翰·巴思(著),王艾、修芸(译):《路的尽头》[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年)医生以一种基于存在主义的神话疗法或角色扮演法来为霍纳治病,该疗法针对霍纳选择能力的丧失,分配给他一个角色要他认真演下去。于是雅各布·霍纳来到了威克米克的马里兰州立师范学院做语法教师。在这里,霍纳结识了同事乔·摩根和其妻伦尼。后来,霍纳和伦尼发生了性关系。不久,伦尼怀孕。由于无法确定孩子的父亲是谁,伦尼决定去做人工流产,结果在手术中意外死亡。乔·摩根被校方解雇,而霍纳在绝望中又回到“康复诊所”,或许开始新一轮的治疗,因为他仍无法承担生活中的责任、无法找到生活的真正意义。 这部作品看似荒诞不经,却充溢着哲学思辨的氛围,展现了一个虚无主义者的内心世界以及由此导致的生活悲剧。小说以调侃、幽默的笔触,通过理性和非理性、逻辑与反逻辑的对立、冲突,揭示了人生的荒诞、生命之游戏本质,凸现了存在先于本质、世界和人的处境的荒诞性以及自由选择等存在主义的基本命题,主人公雅各布·霍纳基本的怀疑主义论调和面对各种选择时的不作为态度,体现了虚无主义者的思维逻辑。书中的所谓“神话疗法”、霍纳这一人物形象的塑造及其与摩根夫妇的冲突等情节安排,都凸显出荒诞与虚无主义的哲学思想。

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对当代大众文化的启示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对当代大众文化的启示 作者:吴承笃, Wu Chengdu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学院,山东,济南,250100 刊名: 东疆学刊 英文刊名:DONGJIANG JOURNAL 年,卷(期):2006,23(1) 被引用次数:6次 参考文献(7条) 1.约翰·多克后现代主义与大众文化 2001 2.弗雷德里克·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 1986 3.阿多诺文化工业的再思考 1992 4.孙长军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与新时期中国大众文化研究[期刊论文]-江汉论坛 2001(10) 5.伊布哈·哈桑后现代景现中的多元论 1992 6.米哈伊尔·巴赫金巴赫金全集(大) 1998 7.弗雷德里克·杰姆逊文化转向 2001 本文读者也读过(10条) 1.邹赞.ZOU Zan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与大众文化[期刊论文]-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9,26(4) 2.孙长军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与新时期中国大众文化研究[期刊论文]-江汉论坛2001(10) 3.李勇梅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对现实生活的启示[期刊论文]-科技信息2010(32) 4.黎青.LI Qing试论约翰·菲斯克的大众文化快感理论[期刊论文]-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29(4) 5.邱戈.Qiu Ge巴赫金理论的传播思想史意义[期刊论文]-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40(2) 6.鄢鸣.YAN Ming狂欢:真实抑或想象——狂欢理论的应用与反思[期刊论文]-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1(2) 7.曾军.Zeng Jun中国巴赫金接受二十年[期刊论文]-人文杂志2005(2) 8.石开斌.SHI Kai-bin费斯克的微观政治思想解析[期刊论文]-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3(4) 9.梅东伟.Mei Dongwei文艺民俗学的一个范畴——狂欢化再解读[期刊论文]-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0,26(2) 10.曹海峰.CAO Hai-feng詹姆逊视野中的精神分析[期刊论文]-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06,26(1) 引证文献(6条) 1.何树勋.鲁绵茸.冯丽君浅论中国当下的大众文化[期刊论文]-焦作大学学报 2011(2) 2.邹赞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与大众文化[期刊论文]-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 2009(4) 3.杨丽娟卡尔维诺作品的"元小说"特征分析[期刊论文]-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3) 4.史原.李英庆.刘媛网络文化与文化价值意识建构[期刊论文]-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4) 5.王军大众文化:何来狂欢——谈约翰·菲斯克对狂欢理论的应用[期刊论文]-江淮论坛 2007(4) 6.周卫忠狂欢人格的双重性与基督位格的双重性——从狂欢论与位格论的内在一致看巴赫金思想的基督教背景[期刊论文]-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3)

城乡一体化理论与实证研究

城乡一体化理论与实证研究 发表时间:2010-06-10T09:10:35.140Z 来源:《科学教育家》2009年第3期供稿作者:玄召文[导读] 对于推进改革创新、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加强农村制度建设,以及发展镇域经济、加快农村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具有重大意义。 城乡一体化理论与实证研究 玄召文 (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院山东青岛2660711)【摘要】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建立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社会制度,并对此进行了部署。这一重要决策,对于推进改革创新、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加强农村制度建设,以及发展镇域经济、加快农村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具有重大意义。【关键词】镇域经济;城乡一体化;统筹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09)03-0036-01本文以“三农”问题为起点,采取从下到上的研究思路,以理论研究和调查实践为基础,对我国的城乡一体化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研究,以期寻找一种适合中国农村实际情况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笔者在对我国城乡一体化状分析的基础上,以诸城市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为个案指出大力发展镇域经济是城乡一体化的关键,农村现代化是城乡一体化的基础,而城镇现代化是城乡一体化的动力。最后,笔者提出我国未来的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必将是以小城镇建设为落脚点,以农业产业发展为支撑点,以制度创新为关键点的全方位的发展。20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城乡一体化研究开始了理论上的探索,国内学者主要围绕城乡一体化的概念、目标、战略、特征、动力机制与实现条件、阻碍因素和具体措施、标志以及模式等展开了热烈讨论,并对若千理论问题达成了一些基本的共识。在研究内容上也趋向于具体化与系统化,己经不再笼统地谈论城乡一体化,而是从某一领域入手按理研究城乡一体化。首先是进行了“市带县”、“县改市”、小城镇建设等体制改革的谈多。从体制上消除城乡隔阂、工农分离等方面的弊端,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功能,依次来带动周遍地区经济的发展,调动乡村的逆辐射潜能,形成了新的城市结构。其次是通过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时间研究对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进行归纳探索。 1. 研究城乡一体化的目的与意义 在城市日益繁荣的同时,城乡二元结构被长期保留,使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拉大,使农民进城务工享受不到城市居民待遇,成为中国社会一个数量庞大的弱势群体。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刻,进入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这是十七届三中全会“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所作出的全新表述,也是自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建立有利于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体制”和2005年《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后,我国第一次集中使用“发展阶段”、“关键时刻”和“重要时期”给予明确具体的概括和论断。我国长期以来存在的城乡发展不均衡现象已经成为了目前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一大障碍,因此,必须在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上取得重大突破。 2. 中国城乡一体化研究的现状 在我国城乡一体化研究并非是理论工作者学术论证的产物,而是由实际工作者在实践中提出的。它的产生与我国改革开放后乡镇企业的兴起、小城镇的发展、城乡经济关系日趋紧张是密不可分的。特别是我国沿海发达地区,城乡经济关系日趋紧密,长期形成的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己经逐渐显现出不适应城乡经济的发展,都希望通过城乡经济功能的转型,把城乡一体化作为一种手段,使城乡之间的各种生产要素有机地结合起来,确保城乡之间的协调发展。城乡一体化在我国的提出与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时期:一是改革开放后到20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是城乡一体化的提出与探索阶段;二是20世纪八十年代末期到20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开始对城乡边缘区进行研究;三是20世纪就是年代中期至今,是城乡一体化理论框架与理论体系开始建立,研究内容日臻完善时期。 3. 加快城乡一体化的对策分析 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最终要实现的目标是在城乡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改变城乡二元结构,使农村居民和城市居民一样享有平等参与经济、文化、政治、社会建设的权利;享有均等化的公共服务;享有同质化的生活条件。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的是牺牲农村和农民利益支持重工业的高速增长的战略,由此形成了一系列的“重城轻乡”的城市偏向政策和制度。首先是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以及由此产生的城乡不同的公共服务体系、社会保障制度、行政管理体制以及财政投入体制等。农民、包括进城务工长期住在城市的农民工和他们的家属,不仅享受不到同城市居民一样的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待遇,甚至发生交通事故所得到的赔偿也大大低于城市居民。因此,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必须在制度安排上实现重大突破,建立城乡一体化的长效机制。一是发展镇域经济,加快城乡一体化步伐;二是建立城乡平等的体制和机制;三是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 4. 诸城市城乡一体化的个案分析 近年来,诸城市严格按照上级党委、政府关于加快镇域经济发展的战略部署,围绕建设富裕和谐现代化强市这一目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突出工业强市、建设高品位城市、创新发展镇域经济三个重点,开创了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新局面。 4.1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动镇域经济协调发展。围绕增强工业综合实力,大力推进环境建设;围绕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力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围绕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大力发展城市经济;围绕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大力推进农村社区化服务与建设。 4.2转变镇域经济发展方式,加框构建城乡一体化新格局。推进城乡规划一体化;推进城乡产业一体化;推进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推进城乡生态环保一体化;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