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德诗歌翻译

庞德诗歌翻译
庞德诗歌翻译

原文:

In a Station of the Metro

Ezra Pound

The apparition of these faces in the crowd;

Petals on a wet, black bough.

大家的翻译:

1颜芳芳: 地铁站里茫茫人海魅影见,沉沉黑枝雨打花瓣残。

2张梦璐: 在那个地铁站,拥挤的面目恍若幽灵,湿润的花瓣,黑色的枝条

3张秋香Just: 在一个地铁车站,在人群中这些脸庞的幻影,花瓣在潮湿的黑树枝

4高达: 地铁站的一瞬间那几张面孔在人群中如幻影般浮现雨水打湿的黑树枝也飘过花瓣一片又一片

5刘珈珞Rayecho: 地铁站里,人群中那些幻影般匆匆而过的面庞,如打湿的花瓣模糊在黑色的枝条的间隙

6申刘潇翔: 地下铁中,人群的容颜飘闪,如黑色枝条般的甬道里开出潮润的花.

7胡晶静: 车站掠影人群之中这些面孔幽灵般的显现,雨水浸湿的黑树枝飘过花瓣片片。

8陆君洋: 人海中浮現的臉龐亦如樹枝上濕透的花瓣

9谷晓莹Annie: 在火车站台,人群中出现这些幻影。。。。花瓣在潮湿的黑树枝上

10伊尔盼江: 在巴黎地铁的站台上,拥挤的人群中这些幻影的脸庞,湿漉漉的花瓣,黑色的树枝,悲怆!

11张心夏: 在一个地铁站,人群中这些面庞的幻影,花瓣在潮湿的漆黑的树枝上

12刘霁遥Dyesebel:A 地下铁倩女幽魂末路狂花B地铁站内一瞬间我瞥见了熙攘人群中你冶魅般的面庞恍若那黯然枝桠上缀着的点点红花撩拨着我炽热的心

13张超Joe: 在一个地铁站/人群中这些面孔幽灵般显现/湿漉漉的黑色枝条上的许多花瓣。

14王诗韵: 人群中出现的那些脸庞潮湿黝黑树枝上的花瓣

15姚璐.Yvonne: 站台上行走的人们步履飘忽面无表情如黑色树枝上饮露的花瓣摇摇欲坠

16魏伟强Albert: 地下铁熙攘的脸若隐若现,仿似沾湿了的黑色枝桠上的花瓣。

17戴夢曉?まいみ: 在伦敦地下铁道里。在人群中涌现着诡异不安的脸庞;片片的花瓣浸挂在黑色潮湿的枝丫上。

18韩泽: 伦敦地下铁人海中漂浮的幽灵魅影潮湿黝黑的树枝上凋零的花瓣

19徐昊然: 辙印斑驳,人影散乱。日倚杆桅,芳残飘零。憔悴枝头,霜露是泪。点评:

看完了大家的翻译,我真的觉得这个主页的亲们卧虎藏龙,个个都是高手。上面的翻译各有千秋。著名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翻译家和教育家严复提出翻译有三大准则:“信达雅”即翻译作品内容忠实于原文谓信,文辞畅达谓达,有文采谓雅。(语出严复《天演论》)。

我们选出四个翻译作品对比一下:

A颜芳芳: 地铁站里茫茫人海魅影见,沉沉黑枝雨打花瓣残。

B高达: 地铁站的一瞬间那几张面孔在人群中如幻影般浮现雨水打湿的黑树枝也飘过花瓣一片又一片

C伊尔盼江: 在巴黎地铁的站台上,拥挤的人群中这些幻影的脸庞,湿漉漉的花瓣,黑色的树枝,悲怆!

D刘霁遥Dyesebel: 地下铁倩女幽魂末路狂花

在“信”上,颜芳芳,高达,伊尔盼江三位同学势均力敌,不分上下。而刘霁遥Dyesebel同学,翻译虽雅,但是离文甚远,在“信”上有所欠缺。拿“倩女幽魂”这句翻译举例,原文中却是“apparition”(幻象、幽灵),这正是作者运用的比喻手法,匆匆走过的人的脸如灵魂一般闪现,但它本身并不是幽灵,况且原文没说这些apparition是男是女,怎么就出来一个“倩女”呢?这一点值得再推敲一下。

在“达”上,高达同学略胜一筹。他在句与句之间的衔接上下了很大功夫,让语言非常流畅,没有很强的晦涩感。

在“雅“上,无疑是刘霁遥Dyesebel同学最好。

但四位同学均有些小问题:

A颜芳芳: 地铁站里茫茫人海魅影见,沉沉黑枝雨打花瓣残。(树湿了一定是下雨了吗?花瓣为什么“残”呢?)

B高达: 地铁站的一瞬间那几张面孔在人群中如幻影般浮现雨水打湿的黑树枝也飘过花瓣一片又一片(和上一位同学一样,树湿了一定是下雨了吗?Petals on a wet, black bough.

“on”能等于飘过吗?)

C伊尔盼江: 在巴黎地铁的站台上,拥挤的人群中这些幻影的脸庞,湿漉漉的花瓣,黑色的树枝,悲怆!(虽然作者在用美和丑对比,但是,作者面对美和丑是不是悲呢?我们实在不得而知)

D刘霁遥Dyesebel: 地下铁倩女幽魂末路狂花(上文已经分析过了)

在综合本文中心:

正如美丽的面孔幽灵般显现又飞逝一样,现实生活中的美好现象和人的美好感觉稍纵即逝;正如美丽的面孔只显现给留心体察的人们一样,现实生活中的美需要人们用欣赏的眼光来发现;正如花瓣长在粗鄙丑陋的枝条上一样,现实生活中的美往往生长在丑与恶的土壤上,美与丑恶对比鲜明,它们贴得太近,甚至彼此互为依存;正如花瓣给人欣喜、亲和的感觉,湿漉漉的黑色枝条给人恶心、厌烦的感觉一样,现代社会给予人的是强烈的感觉冲击,而且感觉是正面负面的落差是极大的。因此我们说,“一个地铁车站”是一个特殊环境,是现代社会的一个缩影,它集中地呈现了现代社会的种种事象,但在大诗人庞德的眼里被提纯了,他只看到两个字:“美”和“丑”。

我认为,本次优胜者是:魏伟强Albert:

地下铁

熙攘的脸若隐若现,

仿似沾湿了的黑色枝桠上的花瓣。

(原文信息充分展现,语句通顺流畅有自己的风格且切合原文意境,文字文采飞扬,句句押韵)

他将成为主页君的好友!

附名家翻译:

在一个地铁车站

人群中这些面孔幽灵一般显现;

湿漉漉的黑色枝条上的许多花瓣(杜运燮)

人群里这些脸忽然闪现;

花丛在一条湿黑的树枝。(流沙河)

人群中,这些面孔的鬼影;

潮湿的黑树枝上的花瓣。(余光中)

庞德诗歌翻译

原文: In a Station of the Metro Ezra Pound The apparition of these faces in the crowd; Petals on a wet, black bough. 大家的翻译: 1颜芳芳: 地铁站里茫茫人海魅影见,沉沉黑枝雨打花瓣残。 2张梦璐: 在那个地铁站,拥挤的面目恍若幽灵,湿润的花瓣,黑色的枝条 3张秋香Just: 在一个地铁车站,在人群中这些脸庞的幻影,花瓣在潮湿的黑树枝 4高达: 地铁站的一瞬间那几张面孔在人群中如幻影般浮现雨水打湿的黑树枝也飘过花瓣一片又一片 5刘珈珞Rayecho: 地铁站里,人群中那些幻影般匆匆而过的面庞,如打湿的花瓣模糊在黑色的枝条的间隙 6申刘潇翔: 地下铁中,人群的容颜飘闪,如黑色枝条般的甬道里开出潮润的花. 7胡晶静: 车站掠影人群之中这些面孔幽灵般的显现,雨水浸湿的黑树枝飘过花瓣片片。 8陆君洋: 人海中浮現的臉龐亦如樹枝上濕透的花瓣 9谷晓莹Annie: 在火车站台,人群中出现这些幻影。。。。花瓣在潮湿的黑树枝上 10伊尔盼江: 在巴黎地铁的站台上,拥挤的人群中这些幻影的脸庞,湿漉漉的花瓣,黑色的树枝,悲怆! 11张心夏: 在一个地铁站,人群中这些面庞的幻影,花瓣在潮湿的漆黑的树枝上 12刘霁遥Dyesebel:A 地下铁倩女幽魂末路狂花B地铁站内一瞬间我瞥见了熙攘人群中你冶魅般的面庞恍若那黯然枝桠上缀着的点点红花撩拨着我炽热的心 13张超Joe: 在一个地铁站/人群中这些面孔幽灵般显现/湿漉漉的黑色枝条上的许多花瓣。 14王诗韵: 人群中出现的那些脸庞潮湿黝黑树枝上的花瓣

翻译理论概述

翻译理论知识 一、翻译的定义 学习一门新的学科,首先必须有一个科学的定义。翻译是一个包罗万象、博大精深的技艺,至今也没有一个统一规范、举世公认的定义。我们只能综合各种不同的定义来掌握翻译的本质。 1. The Definition of The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 To turn from one language into another. 2. The Definition of Webster’s Third New International Dictionar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To turn into one’s own or another language. 3. A good translation is one which the merit of the original work is so completely transfused into another language as to be as distinctly apprehended and as strongly felt by a native of the country to which that language belongs as it is by those who speak the language of the original work.好的翻译应该是把原作的长处完全地移注到另一种语言,以使译人语所属国家的本地人能明白地领悟、强烈地感受,如同使用原作语言的人所领悟、所感受的一样。(泰特勒,1790) 4. Translation consists in reproducing in receptor language the closest natural equivalence of the source language , first in terms of meaning and secondly in terms of style.翻译就是在译入语中再现与原语的信息最切近的自然对等物,首先是就意义而言,其次是就文体而言。 (奈达,1974) 5. 翻译是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维内容准确而完整地重新表达出来的语言活动。(张培基,1980) 6. 翻译是把一种语言表达的意义用另一种语言传达出来,以达到沟通思想感情、传播文化知、促进社会文 明,特别是推动译语文化兴旺昌盛的目的。(孙致礼:2003) 7. 翻译是将一种语言文字所蕴含的意思用另一种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的文化活动。 (王克非,1997) 二、翻译的分类 翻译分不同的类型。就文本而言,随着世界发展的全球化趋势,翻译的范围越来越广,涵盖各个领域,如文学、政治、文化、贸易、科技、传媒等。在这个意义上,翻译可分为文学翻译、科技翻译和实用文体翻译。 1.按语言分类:本族语译成外语、外语译成本族语/ 语内翻译(intralingual translation)、语际翻译(interlingual translation) 2.按活动形式分类:笔译(translation)、口译(oral interpretation) 3按翻译材料的文体分类:应用文体翻译、科技文体翻译、文学作品翻译、政论作品翻译 4按处理方式分类:全译、节译、摘译、编译、译述 三、翻译的标准 翻译标准就是指翻译实践时译者所遵循的原则,也是翻译批评家批评译文时必须遵循的原则。翻译是一种社会活动,翻译标准则是从中产生的。由于社会活动受制于社会条件及译者个人等等因素,因此翻译标准也就打上了深深的社会和译者的烙印。 在我国持这一翻译原则的有玄奘、严复和鲁迅等人。玄奘是唐代著名的佛经翻译家,主张翻译"既须求真又须喻俗"(A good translation should be both faithful to the original and intelligible to the public.),意即译文要"忠实通顺"。严复是我国清末时期的名学者。他在《天演论》(译例言)(1898)中提出了"信达雅"三字标准(faithfulness, expressiveness and elegance)。"信"是"意义不背本文","达"是不拘原文形式,尽译文语音的能事以求原意明显。"信"、"达"互为照应,不可分割开来。"雅"在今天看来是不可取的,因为这个"雅"是用汉以前字法句法,即所谓的上等文言文。鲁迅先生认为:"凡是翻译,必须兼顾两面,一当然力求其易解,一则保存着原作的丰姿。"这就是说,译文既要信又要顺(both faithful to the SL and smooth in expression)。我国当代翻译理论家张培基等人在其《英汉翻译教程》中所提出的"忠实"、"通顺"标准也属此类型。从

庞德《神州集》诗歌主题特点

庞德《神州集》诗歌主题新探 【摘要】庞德的《神州集》是美国意象派运动初期的重要作品。这部由中国古典诗转译而成的新诗集彰显了庞德的意象主义诗歌 理念,被英美诗坛誉为“中国诗的伟大发明”,并对美国新诗创作方向产生了深远影响。在以往的研究中,《神州集》已被中、外学者进行过多种角度的解读,但这部诗集的主题问题却始终未引起重视。本文拟在梳理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比《神州集》诗歌与中文原诗的主题变化,分析其主题特点及对意象派运动的意义。 【关键词】意象派运动;《神州集》;诗歌主题;悲愁;现代性一、引言 1915年4月,美国新诗运动方兴未艾,意象派领袖埃兹拉·庞德(ezra pound)以19首中国古典诗为底本转译而成的《神州集》(the cathay)付梓出版。这部通过吸收中国古典诗歌艺术而创作出的诗集呈现出英语诗歌的崭新面貌,彰显了庞德的意象派诗学主张,因而一经问世便震动英美诗坛,成为彼时意象派诗人学习中国诗风、自觉进行诗歌实验的重要媒介,也造就了中、美文学交流史上的一段佳话。 统观前人对《神州集》的研究,其中既有将其置于美国新诗运动语境下所做的宏观审视,也有针对其翻译技巧、艺术风格与诗学观念的细致探讨。然而对于《神州集》的诗歌主题,前人或未加以关注,或难以达成共识。事实上,最终收入《神州集》的19首作品,

是庞德由东方学家费诺罗萨(earnest fenollosa)留下的众多中国诗笔记中遴选而出的,这种取舍本身便带有主旨上的指向性,足以反映庞德将中国诗作为范本改造美国诗歌的目的。因此,理清《神州集》主题研究方面的疏漏及偏颇,对其主题问题进行重新审视,将完善我们对这部划时代诗集的体认。 二、前人对《神州集》诗歌主题的研究 在意象派运动的大势所趋之下,庞德的《神州集》一经问世即成为英美诗坛的焦点,自那时起,研究者对这部诗集的阐释与争论便从未停止。围绕《神州集》所展开的探讨,涉及中国古典诗艺对英语诗歌的影响、庞德的意象主义诗学实践、该诗集的翻译得失等诸多方面,却鲜有诗歌主题的相关论断。庞德本人虽然生前多次在诗歌刊物、私人书信中谈及《神州集》的创作心得,但也对其主旨只字未提。在英美学者中,目前仅有庞德研究专家休·肯纳(hugh kenner)对诗集的主题做出过直接评论。在肯纳看来,《神州集》“很大程度上是一部战争之书……诗集意译了前人不曾描写过的伤感 的战事诗。在诗歌界对第一次世界大战所作出的回应中,《神州集》无疑最为持久,历经半个世纪依旧生机十足。”①在后续的论述中,肯纳还以庞德的好友、一战中死于法国战壕的布雷泽斯卡(gaudier brezska)作战时随身携带《神州集》为由,强调这部诗集的“反战”主题及其社会影响。② 近年来,中国学者对《神州集》的诗歌主题渐有关注。以祝朝伟、

最新-庞德对古典文学的翻译 精品

庞德对古典文学的翻译 庞德,1965—1972是20世纪美国文坛一位非常具有影响力的诗人和翻译理论家。 这位文学巨擘的翻译活动与他的思想和创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他对中国古诗的译作《华夏集》成为以诗歌反映一战的重要作品。 庞德的诗歌创作与翻译理论与中国传统史学有着深厚的理论渊源,这使他形成了非常具有东方具象思维的理论风格,而有别于传统的西方抽象思维的理论特点。 本文从庞德的诗歌创作与翻译理论的根源,探讨其翻译理论对当今翻译时间的影响。 庞德翻译实践的巨大贡献之一就是将中国的诗歌和儒家经典译成英文。 1915年4月他出版了中国诗歌的译本《华夏集》。 艾略特称庞德是我们时代的中国诗歌的创造者。 庞德的中国诗翻译丰富了英诗。 庞德翻译《华夏集》之后在自己的创作中注意吸收中国诗的营养,同时也把中国诗的影响带入了西方。 因为在庞德之前中国没有与她的名字相称的文学流行于说英语的国家。 1、与中国传统诗学的理论渊源庞德从传统中主要发现对现在和将来的意义。 庞德也强调世界文学的概念。 他主张一个抛开时代国界的普遍标准一种世界文学标准。 他这种追求超越国界与时代的世界文学的标准是他重视翻译的内在动力。 他常常从翻译中或者借助翻译发现时代所需要的东西。 庞德作为一代文坛领袖他所从事的翻译实践绝不仅仅是为了翻译的目的,而是要从翻译中解决他那个时代所迫切需要回答的问题。 中国传统诗学涵盖了所有关于诗论、词论、书论、画论、美学等等的内容。 中国的汉字、雕刻及审美趣味对庞德的诗歌创作及翻译理论的形成起着极为重要的影响。 正因为庞德从中国传统史学中摄取了大量养分,他的诗歌创作和翻译理论一直强调意象和语势。 他认为译文一定要洞察入微,巨细无遗,不要放过一个细节,一个物象。

西方翻译理论简介

西方翻译理论简介 中西译论因其不同的哲学思想、价值观念和语言文化习惯形成了彼此相异的译论体系。西方翻译理论有着严格的方法论、精确的理论描述、细腻和定性定量的分析。战后西方翻译研究更是欣欣向荣,翻译流派异彩纷呈,翻译大家层出不穷,翻译思想、翻译方法、研究角度日新月异。译介和引进当代西方翻译理论的成果,加强中西译论的交流与对话,无疑对创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翻译研究大有裨益。 正如奈达所说,翻译理论应“兼容并包,利用多种手段来解决翻译中的种种难题”。积极地了解当代西方翻译理论的沿革、现状与发展趋势,打破翻译研究的地域、学科、流派的限制,形成跨学科综合、多元互补的研究格局,汲取一切译论研究成果,这无论对初涉译事的后生或对有相当经验的译者应该说都不无裨益。 西方翻译理论也包括古典译论、现代译论、当代译论,尤其是当代西方翻译理论更是流派林立,如美国翻译培训派:策德内斯:创立培训班的前提、里查兹:翻译的理论基础、庞德:细节翻译理论、威尔:翻译的矛盾;翻译科学派:乔姆斯基:语言的“内在”结构、奈达:翻译中的生成语法、威尔斯:翻译的科学、德国翻译理论的发展趋势;早期翻译研究派:俄国形式主义的影响、利维.米科和波波维奇、霍姆斯、勒非弗尔、布罗克与巴斯奈特;多元体系派:传统语言学和文学界限的瓦解、通加诺夫:文学的演变、佐哈尔:系统内部文学的联系、图里:目标系统;解构主义派:福科:解构原文、海德格尔:重新认识命名、德里达:系统的解构主义理论、解构主义理论的影响、解构与创译。当代西方翻译理论大家包括奈达(三个发展阶段、对等概念、逆转换理论)、卡特福德(翻译的语言学、翻译的界定与分类、翻译等值的条件与可译性)、威尔斯(翻译是一门科学、翻译是交际过程、翻译方法的定义与分类、文本类型与翻译原则)、纽马克(语义结构、翻译原则、文本类型与翻译方法)、斯坦纳(翻译是理解的过程、语言的可译性、翻译的步骤)、巴尔胡达罗夫(翻译的定义及实质、翻译理论的定位、语义与翻译、翻译的层次)、费道罗夫、v.科米萨罗夫的翻译理论、穆南(语言与意义、“世界映象”理论与可译性、意义交流与翻译、可译性与限度)、塞莱丝柯维奇和法国释意理论(释意的基本问题、翻译程序与评价标准、释意理论与翻译教学)。另外当代西方翻译理论也典型地体现在后殖民主义与女性主义及其它以“解构为方法论”,以及以对“权力话语”的关注为重点的各种翻译理论,代表性的译论家有西门、巴巴拉.哥达德、凯特.米勒特、艾德里安.里奇、玛丽.艾尔曼、桑德拉.吉尔伯特、苏桑.格巴与埃莱娜.西苏、罗宾逊、巴斯奈特、特里弗蒂、韦努蒂、尼南贾纳、斯皮瓦克、霍米.巴巴、根茨乐、玛丽亚.提莫志克、本雅明、德里达、保尔.德曼、欧阳桢、Luise Von Flotow, Denison Norman, Graham Joseph F, Van Gorp Hendrik, Asad Talal, Brisset Annie, De Lotbinière-Harwood Susanne, Cheyfitz Eric, Chamberlain Lori, Spivack Gayatri Chakravorty, Niranjana Tejaswini, Mehrez Samia, Jacquemond Richard, Rafael Vicente L., Williams Patrick, Laura Chrisman, Vieira Else Ribeiro Pires, Sengupta Mahasweta, Lambert José, Franco Aixelā J avi er, Von Flotow Luise, Kathleen Davis. 李文革在《西方翻译理论流派研究》中将西方的翻译理论划分为三个阶段:语言学阶段、结构主义阶段和解构主义阶段,比较简洁地概括了西方译论的整体发展历程。与此同时,他又从类型上对翻译的文艺学派语言学派、翻译研究学派、翻译阐释学派、翻译的解构主义学派,美国翻译培训班学派、法国释意理论派等八个派别进行了逐一论证,分析和研究。具体来说,西方翻译的文艺学派包括:20世纪以前西方翻译的文艺学派,如俄国翻译的文艺学派、前苏联翻译的文艺学派,以及20世纪西方翻译的文艺学派。 翻译的语言学派包括布拉格学派与雅可布逊、伦敦学派与卡特福德和纽马克、美国结构学派与奎因、交际理论与奈达和威尔斯、德国功能派与诺德、前苏联的语言学派与费道罗可和巴尔胡达罗夫。翻译研究学派则包括早期翻译研究学派与霍姆斯、多元系统学派与埃文——佐哈尔、描写学派与图里、文化学派与勒弗维尔和巴斯奈特、综合学派与斯奈尔——霍恩比、女权主义、“食人主义”和后殖民主义翻译研究。翻译的阐释学派包括两种翻译途径与施莱尔马赫、阐释学翻译模式与斯坦纳、阐释学理解观与海德格尔和伽达默尔。翻译的解构主义流派包括“异延”解构主义翻译思想与德里夫、“纯语言”的解构主义翻译思想与本亚明、解构主义翻译策略与韦努蒂。美国翻译培训班学派包括翻译培训班的理论基础与理查兹、细节翻译理论与庞德、翻译的矛盾观与威尔。法国释意理论派则包括释意理论的基本问题、翻译程序与翻译评价标准、释意理论与翻译教学 西方翻译理论的渊源表现在三大模式探究,两千多年的西方翻译理论研究史是霍拉斯等人开创的。霍拉斯(Horace)拒绝绝对的忠实和对等。西塞罗(Cicero)认为译者“不应以僵化的理念为原则来指导翻译中的模仿”。杰罗姆(Jerome)代替了意义“独尊的”单元翻译观,进入了西方古典译论的鼎盛时期。施莱尔马赫(Schleiermacher)所创立的诠释派对意义求本溯源,反对对<圣经>的神权论教条主义解释。 研究西方翻译理论就应该研究它的梗概、变迁和发展,并从历史的角度对西方翻译史研究的意义和价值陈述了自己意见,既吸收当代国内外的有关研究成果,力求突出重点,对西方翻译领域各历史时期尤其是对20世纪以来领域的代表人物、代表译作、思想流派以及重要历史事件等加以叙述与评论,对翻译实践和翻译理论相互间的促进、演变和发展过程,作了深入浅出的剖析和讨论,对于翻译思想和理论发展的性质及方向,又阐述了自己的基本认识和见解

庞德诗歌与中国意象论文参考

庞德诗歌与中国意象论文参考 意象派诗歌运动曾受到日本诗歌的影响.最终转向了中国诗.但日本诗歌在其间起了推动和媒介作用。最初.美国诗人认为日本诗主要是徘句,徘句十分简炼,美国诗人正好可用来反抗维多利亚冗长的诗风。但徘句过于简单.文字太少,只能表达单一的意象和瞬间的效果,这样.意象派诗人很快转向了中国古典诗歌.他们逐渐认识到日本诗只不过是“中国诗的一种形式”。中国诗重视意象,其诗风生动、简练、清朗、恬淡,被称之为“零度诗”。中国诗歌中那种寓激情于清静的审美趣味,那种不说教、不判断的语言风格.对意象派诗人来说,是富于吸引力的。正如艾米,洛厄尔所说的,阅读中国诗是“一种令人兴奋和令人鼓舞的事”。因此,她认为自己从中国诗歌中发现了“一个新的、伟大的文学”。他们发现中国古诗和意象派诗歌主张十分吻合。而能给英国矫揉的诗风“以慈悲的致命一击”,也是对后期象征主义趋势的“矫正剂”。中国古典诗歌中生动新颖的形象,对意象派诗人具有很大的吸引力。他们认为中国古诗中的形象正是他们所追求的艺术特征。因为意象派诗歌理论的核心就是意象,这种意象与中国古诗中的形象可以说属于同一审美范畴。作为意象派领军人物的庞德,其诗作受中国诗歌意象的影响也足巨大的。 1 中国意象 “意象”一词是中国古典文艺理论中的一个固有概念。意象理论在中国起源很早,《周易·系辞》已有“观物取象”、“立象以尽意”之说。司空图在《诗品·缜密》中也把意象视为意中之象,并认

为意象有巧夺天工之妙:“意象欲出,造化已奇。”宋元诗论家则把“意象说”中的“意”与“象”表述为“情”与“景”,主张“景在情中”,“情在景中”,“景无情不发,情无景不生”。其后王昌龄、何景明、姜夔等人都在自己的诗擎著作中提到“意象”。他们的用法虽然各异,但都呈现为象,而非纯概念的说理,“象”指物象,是意象赖以生存的要素。物象是客观的,但它一旦进入诗人的构思.就带有诗人的主观色彩,并经过诗人的审美筛选和感情化合而成为诗中的意象。因此可以说,意象是融人了主观情感的客观形象.或者说是借助客观物象表现出来的主观情感。意象的物质外壳是语言,因而意象多半附着在词和词组上。一首诗从字面上看是词的联缀,从艺术构思的角度看则是意象的组合。 意象一般以两种形态出现于文学作品中.即单个意象和整体意象。单个意象就是文学作品中最基本的艺术形象.整体意象则是一组或一串意象构成的有机的整体画面.也称意象体系。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枯藤”、“老树”、“断肠人在天涯”等就是单个意象,人们常常又把这种意象看成是更大境界中的一个“部件”,它们不能离开整体.若离开了.单个意象就失去了它原来的意义。比如“枯藤”一旦离开了《天净沙·秋思》,便失去了这支散曲赋予它的悲凉色彩。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只有一个整体意象。 汉语占典诗歌由于其特别严谨的格律要求以及古汉语特殊的句法形态,往往略去了大部分的联结词、系词以及各种句法标记.几乎

庞德对中国古诗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

浅析庞德对中国古诗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 摘要:翻译在比较文学中有其存在的独特价值,特别是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有很大的研究价值。20世纪美国著名诗人和理论家埃兹拉·庞德,他对中国古诗和典籍进行了大量的翻译介绍,曾在欧美掀起了一场引进和学习东方文学的运动。他的诗学翻译,诗学理论,对当时英美诗歌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庞德对中国古诗进行了大量翻译,那么作为一个译者,从比较文学的角度来看,其中必定包含了庞德作为译者的创造性叛逆。当然创造性叛逆具体又表现在多个方面。论文将从创造性叛逆的个性化翻译,误译两个方面入手,从译介学角度出发,进行比较研究。 关键词:译介学庞德创造性叛逆个性化翻译误译 一个译者的创造性叛逆表现在多个方面,首先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个性化翻译”,其实从字面意思上就可以理解为译者在翻译作品时要有自己的个性和原则,在翻译中有其特有的追求目标。庞德在翻译中就很有自己的见解方法和坚持原则。 庞德独特的译学思想体现在多个方面。首先,庞德十分反对将原著视为绝对权威,他反对一个字一个字的翻译,认为那样会使原作丧失生机。他认为翻译是一种阐释,也是一种尝试,翻译者将通过自己对原作的阐释和尝试将会再次创造出新诗歌。从另一方面也可看出,庞德认为翻译不应该过分强调直译,重要的是要关注文本意义,再现文本蕴含的感情。他认为如果仅仅局限在文本的字面意思上,这样不利于文本意义的表达,最终会破坏整首诗的意境和美感。所以庞德在翻译中国古诗时会把握诗中他所谓的“无法毁坏”的东西。更简略地说,这个“无法毁坏”的东西就是我们古诗中的精神实质。正因如此,庞德很多译诗中不完全忠于原作,尤其是在词句上的不同。例如《诗经·小雅·采薇》中的最末一节“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庞德是这样翻译的:When we set out,/ the willows were drooping with spring./ we come back in the snow,/ we go slowly,we are hungry and thirsty,/ our mind is full of sorrow who will know of our grift?这是庞德在《神州集》中的汉译英诗歌。伦敦《英文评论》杂志主编马多克斯·福特曾赞这诗集中的译诗:“假如这些诗歌是原作,那么,庞德先生就是当今最伟大的诗人。”他觉得庞德译诗无论是选择原作还是改写加工,都体现他对审美和再现的执着,我觉得庞德就是在把握中国诗歌中“无法毁坏”的这个部分。在引用的《诗经·小雅·采薇》的诗句中既有寄情与物,又有鲜明的对照,如“昔我”,“今我”的对照,还运用了大量叠词,增强了诗歌的美感和节奏。庞德的译文有明显的改写加工,如“the willows were drooping with spring(杨柳随春风垂动)”,“we come back in the snow(我们冒雪返家)”虽然少了中文诗歌的对仗结构美,但还是有其传神和生动的地方,重要的是诗歌的精神实质还是保留了下来。 庞德在译诗过程中除了把握诗歌的精神本质外,也很注重突出诗歌的意象和细节。这和逐字逐句翻译是有区别的。庞德认为诗歌中的词语和具体细节不仅是代表事物的符号,还是作者刻意塑造出来的意象,必有其深意。因此他觉得译者的重要任务包含再现这样的细节和意象。很多时候庞德在理解和翻译中常常忽视句法和语篇的联系,更多的是集中精力通过关键的细节和意象,来传达诗歌的情感,再现原作的美。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流派评述及代表人物

翻译学必读 1语文和诠释学派 二十世纪之前的翻译理论被纽马克(1981)称为翻译研究的‘前语言学时期’,人们围绕‘word-for-word’和‘sense-for-sense’ 展开激烈的讨论,核心是‘忠实’,‘神似’和‘真理’。典型的代表有John Dryden, Tytler等,而Barnard, Steiner等人则是在他们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 2语言学派 Jacobson(1959)提出意义对等的问题,随后的二十多当年,学界围绕这个问题进行了研究。奈达(1969)采取了转换语法模式,运用“科学(奈达语)”的方法来分析他翻译《圣经》过程中的意义处理问题。奈达提出的形式对等说、动态对等说和等效原则都是将注意力集中在受众一方。纽马克信奉的是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即重视翻译中的语义和交际方面。 3话语分析Discourse Analysis(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批评话语分析functional discourse analysis功能语篇分析Discourse analysis theory话语分析理论 Discourse Analysis for Interpreters翻译专业演说分析 Pragmatics & Discourse Analysis语用学positive discourse analysis积极话语分析rhetorical or discourse analysis语篇分析Pragmatics and Discourse Analysis语用学Mediated discourse analysis中介话语分析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到九十年代,作为应用语言学领域的一个分支,话语分析经历了产生和发展壮大的过程,其理论背景来自(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今天,话语分析的方法已经逐步运用到翻译研究中。House(1997)提出的翻译质量模型就是基于韩礼德的理论,他吸收了其中的语域分析方法;Baker(1992) 则为培养译员提供了话语分析和语用分析的范本;Hatim 和 Mason(1997)将语域研究拓展到语用和符号学角度 4目的学派 目的学派于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在德国兴起,是从静态的语言学、语言类型学中剥离出来的。其中的代表人物有,Reiss,Vermmer,Nord 等。Reiss(1971,1988,2000)强调的是文本层面的对等,主张文本的类型和翻译策略结合起来; Holz-Manttari(1984)则认为在翻译过程是一个交际、互动的过程,涉及各种各样的角色。Vermmer(2000)继承并发展了Reiss的观点。 5文化学派the Culture School Even-Zohar 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提出将文学翻译视为文化的,文学的和历史的过程或系统。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指的是更加注重从文化研究的角度进行翻译研究。其中,Lefevere (1992)逐渐从系统理论转向文化学研究,将翻译看作‘重写’的过程,审视围绕着翻译文本的意识形态冲突等课题。Simon(1996) 和一些女权主义者则重点研究文化学研究中的女性意识。后殖民主义文化学方向的代表人物是Bassnett和Trivedi (1999),他们认为,无论在殖民化的过程中还是在被殖民的社会,翻译都十分活跃。文化学派的研究有着各自的研究任务和各自的侧重点,丰富了翻译研究的内容。 6解构学派 本雅明本人不属于解构学派,但他的著作《译者的任务》通常被看作解构学派对翻译研究的缘起和根据。本雅明率先指出,翻译不可能与原作相等,因为翻译过程已经改变了原作,况且,没有蜕变,也就不会产生‘后起的生命’。本雅明认为,译者的任务不是在目标语中复制原文,而是颠覆原语的体系,把潜藏于原文的精神内容表达出来。德里达则更进一步,在他的著作《巴别通天塔》中,翻译被看作一个不断解构和建构的过程。学界认为德里达将翻译研究对‘忠实’的盲目追求中解放出来(陈德鸿,2000)。 7口译研究

庞德----翻译理论论文

误读还是再创造:论庞德的汉诗英译 -------马燕摘要:作为”意象派“诗风的倡导者,埃兹拉庞德是英美现代诗坛举足轻重的人物,对现代诗歌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自他的《华夏集》出版以来,人们对庞德的译诗方法褒贬不一。本文将主要从庞德的诗歌理论以及他对中国古诗的翻译两个方面来进一步探讨庞德在诗歌翻译方面独到的见解。 关键词:庞德,意象派,诗歌翻译 1948年诺贝尔奖得主、大诗人T·S·艾略特的著名长诗《荒原》的副题是:“献给埃兹拉·庞德,最卓越的匠人”。意象派诗人埃兹拉·庞德在英美现代诗坛史上毫无疑问是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他对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兴起的现代文学运动的一代青年有着巨大的影响,作为“意象派”诗风的倡导人,庞德对现代诗歌界的发展影响深远。但自庞德出版《华夏集》以来,一部分人对他的诗歌翻译方法持反意见,认为他的翻译是对原诗词的误读。艾略特曾说:“为了理解庞德的理论,有必要阅读他的诗歌,为了理解庞德的诗歌,有必要阅读他的理论。”因此,本文将主要从这两方面入手,通过理解庞德的翻译以及分析他对中国古诗的翻译,来进一步探讨庞德在诗歌翻译方面独到的见解。 一、背景 埃兹拉庞德,著名的美国诗人。1885年10月30日出生于美国爱达荷州的海利镇。在去欧洲以前,他在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就学,在那里攻读美国历史、古典文学、罗曼斯语言文学。毕业时他不但精通英文文法和文学,而且掌握了九种外语。两年后,他转至哈密尔顿大学学习,1906年获硕士学位。1898年庞德首次赴欧,1908年定居伦敦,并结识了著名爱尔兰诗人W.B.叶芝。以后一度成为伦敦文坛上举足轻重的人物。在巴黎和伦敦期间除了继续从事创作外,他发掘和扶植人才,与欧美文学界人士广为交游,为打破英美诗歌的沉寂局面,为促进美国文学的“复兴”作出了独特的贡献。 1909年至1917年间,一些英美诗人发起并付诸实践了一场文学运动,其宗旨是要求诗人以鲜明、准确、含蓄和高度凝炼的意象生动及形象地展现事物,并将诗人瞬息间的思想感情溶化在诗行中。它反对发表议论及感叹。1902年,庞德确定了意象派(imagism)这一名称,并成为英美新诗运动的积极倡导者。庞德曾主编意象派刊物《自我中心者》(TheEgoist),并于1913年编选了第一本意象派诗选。作为一位诗人和诗歌理论家,他不断推动并传播意象技巧的新发明。 二、庞德的诗歌翻译理论

庞德与中国诗歌

Pound and Chinese Classic Poems 1.The coming of image and Chinese poems’ influence on Pound 1.1The social and literature background At the end of the 19th century and the beginning of 20th century, the west world is changing dramatically. The United States becomes richer and richer, and the social revolution is going on. Old moral codes were breaking down. “Meanwhile, the loss of faith, which began noticeably with Darwin’s theories of evolution and was intensified by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science, continued with a greater intensity into this century. …In short, people found themselves living in a spiritual wasteland, as T. S. Eliot’s epochal poem suggests, where life was a meaningless and futile affair and man felt homeless, estranged and haunted by a sense of doom.” [1] “The traditional English poetics with its iambic pentameter, its verbosity, and extra-poetic padding can not meet the need of expressing the temper of the age.”[2] In order to change this situation, a small group of English and American poets, such as T. E. Hulme and Ezra pound, came together in the first years of this century to work out some new way of writing poetry. Imagists proposed, “something like an imagist manifesto …in 1912 in which Pound and Flint laid down three imagist poetic principles: (1) Direct treatment of “thing”, whether subjective or objective: (2) to use absolutely no word that does not contribute to the presentation; (3) as regarding rhythm, to compose in the sequence of the musical phrase, not in the sequence of a metronome.”[3] 1.2Chinese poems’ influence on Pound “In 1913 he (Pound) became the literary executor of Ernest Fenollosa, the noted American Orientalist, and began his fruitful study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and ancient Chinese culture.”[4]In Fenollosa’s work, Pound found that “Chinese poem is, by virtue of the ideographic and pictographic nature of Chinese language, essentially imagistic poetry. The Chinese language is concrete and direct and metaphorical, and Chinese poem is noted for its virile laconism and austere pregnancy (which also

翻译理论

翻译理论 1.西方翻译理论发轫于公元前1世纪,以古罗马帝国政治家和演说家西塞罗(Cicero,前106—43)发表的《论演说术》x标志。 2.中世纪时期从西罗马帝国崩溃起(476年)至15世纪文艺复兴止。代表人物曼里乌?波伊提乌。 3.文艺复兴时期从14世纪末起至17世纪初止,代表人物:德西德利乌?伊拉斯谟,马丁?路德和乔治?查普曼。 4.近代时期从17世纪起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黄金时代)。代表人物:约翰?德莱顿,夏尔?巴托,亚历山大?弗雷泽?泰特勒,莱尔马赫, 施雷格尔(August Sxhlegel,1767--1815)和洪堡。 5.现当代翻译理论时期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起至今。“翻译范围之广,形式之多,规模之大,成果之丰,是历史上任何时期都不能比拟的”(谭 载喜?《西方翻译史》1991),四大学派: a、布拉格学派: 创始人是马西休斯,特鲁贝茨考伊和雅可布逊. 代表人物有雅可布逊和吉里?列维、乔治?穆南、冉佩尔特、维内. 主要论点 是:(一)考虑语言的各种功能;(二)重视语言的比较,包括语义、语法、语音、语言风格及文学体裁方面的比较。 b、伦敦派: 创始人是弗斯. 代表人物弗斯、卡特福德、萨瓦里和纽马克. 主要论点是:译文的选词是否与原文等同,必须看它是否用于相同 的言语环境中. c、美国结构派; d、交际理论派。 6. 柯平在《西方翻译理论浅析》介绍有六大学派: a、语言学派:代表安德烈?费道罗夫和巴尔胡达罗夫。 b、交际学派:现于7、80年代,代表奈达和雷伯恩。其理论渊源是信息论 c、美国翻译研讨班学派: d、文学—文化学派; e、结构学派; f、社会符号学派。 7.布拉格学派: 创始人是马西休斯(Vilem Mathesius,1882—1938)和两名俄国移民特鲁贝茨考伊(Nikolay S·Trubetskoy,1890--1938)和雅可布逊(Roman Jakobson, 1896--1982)。主要代表人物有解渴的雅可布逊和吉里·列维(Jiri Levy)、法国的乔治·穆南(George Mounin)、德国的冉佩尔特(R·Jumpelt)、加拿大的维内(Jean-Paul Vinay),其中最有影响的是罗曼·雅可布逊和列维。主要论点是:a.考虑语言的各种功能,如认知功能、表达功能等b.必须重视语言的比较,包括语义、语法、语音、语言风格及文学体裁方面的比较 8.伦敦学派: 有英国特色的语言学派。创始人弗斯(J·R·Firth,1890-1960),主要代表人物弗斯、卡特福德(John Catford)、萨瓦里(Theodore Horoace Savory)和纽马克(Peter Newmark)。该派的主要论点:译文的选词是否与原文等同,必须看它是否用于相同的言语环境中。弗斯认为,(一)语言分析是翻译的基础;(二)完全的翻译不等于完美的翻译;(三)在任何两种语言的翻译中,甲语言中某些意义的表达方式是不可能译成完全对等的乙种语言的。但两种语言的文化越是接近,社会环境是相似,翻译的困难就越小,原语和译语之间的桥梁就越易架构。萨瓦里则在归纳总结翻译家们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十二项翻译指导原则:(一)必须译出原文文字;(二)必须译出原文意思;(三)必须译得读起来像原作;(四)必须译得读起来像译作;(五)必须反映原作风格;(六)必须带有译者风格;(七)必须译成与原文同时代的作品;(八)必须译成与译者同时代的作品;(九)可以对原文进行增减加工;(十)不可对原文进行增减加工;(十一)诗体必须译成诗体。这是六对相互矛盾的翻译原则,一者可以根据本人所好,根据原文,语文及读者的要求,分别选用不同的原则。纽马克提出了“交际翻译法”(communicative approach)和“语义翻译法”(semantic approach)的概念,提出了“关联翻译法”(associative approach)调和二者之间的矛盾。 9.语言学派: 现代翻译理论是从语言学派开始的,该派兴起于5、60年代,以结构主义语言学和转换一生成语法对语言结构所作的严密分析为基础,研究原语和译语之间在词法与句法上的一系列对应和转换规则,追求原文和译文的等值,其代表人物有英国的卡特福德(John Catford)、早年的奈达(Eugene A·Nida)和前联邦德国威尔斯(Wolfram Wilss,1925--)。 10.交际学派 交际学派出现于7、80年代,以奈达和雷伯恩为代表(Nida& Reyburn),其理论渊源是信息论(又称通讯理论或交际理论和社会语言学)。11.美国翻译研讨班学派: 60年代初,美国依阿华大学首次开设翻译培训班安格尔(Paul Angel)的积极倡导与推动美国文学翻译协会也于70年代后期成立,出版了题为《翻译》的学术杂志。代表人物有诗人兼翻译家庞德(Ezra Pound)等;该派以哈佛大学教授理查兹(Richards)的理论为依归,注重文学翻译实践,以及通过翻译研究来理解文学作品,其研究重点和方法与古代的语文学派比较相像。 12. 学—文化学派:

诗歌与音乐的奇妙结合_论庞德诗歌中的音乐性

第29卷第6期2007年11月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X iangtan Normal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 Vol.29No.6 Nov.2007 诗歌与音乐的奇妙结合 Ξ ———论庞德诗歌中的音乐性 刘 白 (湖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南湘潭411201) 摘 要:埃兹拉?庞德是20世纪美国著名的诗人。他的作品具有强烈的音乐性,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诗人认为语言要富于音乐性,注重诗歌的内在韵律节奏;其次,诗人成功地采用了西方乐曲中的赋格曲式,并运用到了其代表作《诗章》中,给诗歌带来了一种流动变幻的音乐美;再则,诗人以其短小精悍的意象主义诗作来承载最丰富的内容和情感达到了诗歌音乐性的最高层次———寂静之音。 关键词:埃兹拉?庞德;音乐性;韵律节奏;音乐结构;寂静之音中图分类号:I1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4482(2007)06-0124-03 早在2000多年前,亚里士多德在谈及音乐和诗歌的关系时就指出:诗和音乐一样可以消除不愉快的情感,使人心灵得以净化,从而感到轻松愉快。随着诗歌的发展,音乐已逐渐融合到了诗歌之中。自古以来,许多著名诗人把音乐纳入诗歌,使诗歌读起来琅琅上口,给人以美的感受。20世纪美国意象派诗人埃兹拉?庞德就在其《意象主义的几条禁令》中提出了诗歌创作的三大原则,其中之一就是诗歌要具有音乐性。庞德的诗歌以其独到的艺术感染力吸引了广大读者,而构成这一艺术感染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其作品中所具有的强烈音乐性。 庞德本人也非常喜欢音乐,他会低音管和小提琴,并创作和参演了两部歌剧。对音乐的迷恋和感受深深影响了其诗歌的创作。庞德十分重视音乐的作用,所以他的诗歌充满音乐性和抒情性。在创作诗歌的过程中,他除了注重语言要富于音乐性外,还成功地发展了无韵诗和自由体诗,并在诗行、韵律、节拍上都作出了巧妙的变化;在诗歌的结构上他采用西方乐曲中的赋格曲,克服了读者单调板滞的感受,形成一种流动变幻的音乐美;他的意象主义诗作以其短小精悍、客观直接来表达最丰富的内容和情感,达到了诗歌音乐性的最高层次———寂静之音。 一 内在的韵律节奏 节奏是形成音乐美感的重要因素,它能给人以快感和 美感,节奏还可以使个体得到统一,差别达到协调,散漫趋向集中,因此说节奏本身就具有非常动人的魅力,所以韵律节奏通常被认为是诗歌音乐性构成的核心。在《关于意象主义》一文中,庞德就曾给诗歌下定义:“诗歌是谱了‘音乐’的词语的合成物或‘组织’”。所谓音乐,在庞德看来就是韵律,没有韵律,诗歌就不能称其为诗。在诗歌的形式方面,庞德继承了惠特曼的自由诗,并作了有意义的尝试。他在传统的五音步诗中发现了新的迷人的旋律,他将音乐性与表现力结合到了自由体诗中,节奏和声音随着诗中情感的 变化而变化,即保持了诗歌情感的真实性,又赋予了其美妙 的旋律。在朗诵庞德的诗歌时,我们体会到其诗歌的节奏美不仅仅表现在节奏本身,更重要的是在对内容表现上。 试欣赏庞德一首非常典型的自由诗《合同》 (A Pact ):A Pact I make a pact with y ou ,Walt Whitman !—I have detested y ou long enough.I come to y ou as a grown child Who has had a pig -headed father ;I am old enough now to make friends.It was y ou that broke the new w ood ,N ow is a time for carving We have one sap and one root Let there be commerce between us 合 同 我和你订个合同,沃尔特,惠特曼———我以前一直讨厌你, 现在我走向你,孩子长大会离开愚蠢的父亲; 我年龄够大了,能自己交朋友。你是伐下的新木,现在是雕刻的时候———我们合一种树汁,合一条根,让我们好好交游。 赵毅衡译 在朗诵庞德原诗时,我们发现整首诗诗行长度不等,且都不押韵,也没有遵守严格的格律,但我们却可以感受到通过轻重音变化而取得的强有力的节奏。诗人对惠特曼的情感从讨厌到通过协议与之和解,再到最后希望通过交流向其学习而达到最终的和解。整首诗无论从外在节奏,还是内在旋律都经过诗人的精心“雕刻”,充分体现了诗歌的音 4 21Ξ收稿日期:2007-05-12 作者简介:刘 白(1981-),女,湖南永州人,教师,硕士生,主要从事英美文学研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