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德国的建筑风格

论德国的建筑风格
论德国的建筑风格

引言

德国是一个单一民族的国家,经过多年的合分,终于形成了统一的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在德国,在不同的地区产生了不同的建筑风格,形成了风格迥异的建筑个性。南德巴伐利亚地区处处可见的是清新明快的巴罗克式建筑,表现的是反对僵化的古典形式,追求自由奔放的格调和世俗情趣。在北德则多是庄重严谨哥特式建筑,以卓越的建筑技艺表现了神秘、哀婉、崇高的强烈情感。各地的建筑是与其地区的文化传统密不可分的。但单就古堡教堂的建筑风格而言,除地区差异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即建筑的时间差别,因为在欧洲历史发展中,各个时期的建筑风格有着明显的不同,可分为罗曼式的、哥特式的、巴洛克式的、文艺复兴时期的、古典主义的各种风格。

一、罗曼式风格

罗曼式(Romanik),又叫罗马式,是从9到13世纪初的建筑风格,因采用古罗马式的卷、拱而得名。罗是厚实的砖石墙、窄小的窗口、半圆形拱卷、逐层挑出的门框装饰和高大的塔楼。罗曼式教堂给人以雄浑庄重的印象。罗曼式的建筑风格是外表轮廓分明,门窗和拱廊采用半圆型、桶型或交叉拱顶,给人一种厚实、坚固、稳重的感觉。塔高96.75米的施佩耶尔的纪念教堂就是德国最大的罗曼式建筑。

二、哥特式风格

哥特式(Gothic)是13到16世纪流行的建筑风格。它最先在法国出现,随后传入德国并发扬光大。哥特式建筑大部分是教堂,也有市政厅等世俗建筑。比如地处南德巴登-符滕堡州的弗赖堡大教堂,建于1340年,是哥特时期欧洲最精湛的、最有魅力的建筑,它与科隆的圣·彼得大教堂同属典型的哥特式建筑风格。它的特点是:广泛运用线条轻快的尖拱卷,造形挺拔的尖塔,轻盈剔透的飞扶壁以及彩色玻璃镶嵌的修长花窗。在设计中利用尖肋拱顶、飞扶壁、修长的束柱,营造出轻盈修长的飞天感。新的框架结构以增加支撑顶部的力量,使整个建筑以直升线条、雄伟的外观和教堂内空阔空间,常结合镶着彩色玻璃的长窗,使教堂内产生一种浓厚的宗教气氛。另外,北德各地还建有不少砖砌的哥特式教堂。

三、文艺复兴式

文艺复兴式(Renaissance)是随着人文主义思潮出现的建筑风格,最先在意大利兴起,从16世纪初开始,在德国流行了百十年左右.它在建筑轮廓上讲究整齐、统一、合比例与条理性,构图中间突出,两边对称,窗间有时设壁龛、雕像.在德国文艺复兴式主要用于世俗建筑,如市政厅、宫邸和富商宅第.在Würzburg 最典型的文艺复兴式建筑当属有400多年历史的Alte Uni,Festung Marienberg 也曾在17世纪初按照Julius Echter的意愿建成了文艺复兴风格.

四、巴洛克式风格

巴洛克(Barock)艺术风格起源于意大利。德国建筑师把意大利巴洛克同德国的民族建筑风格结合起来。到18世纪上半叶,德国巴洛克建筑艺术成为欧洲建筑史上的一朵奇葩。这主要用于教堂和宫殿廷建筑。作为巴罗克和洛可可式建筑的典型代表有班茨、埃塔尔修道院的教堂、十四圣者大教堂及施泰因嘉顿附近的维斯教堂。

这种建筑的特点是重于内部的装饰.其全体多取曲线,常常穿插曲面与椭圆空间。放荡不羁,极尽奢华是巴洛克建筑的主要特征,在巴洛克建筑里装饰满了壁画雕塑。企图以丰富多变的风格炫耀人们的视觉,并用夸张的纹样形式.其特点是外形自由,追求动态,喜好富丽的装饰和雕刻、强烈的色彩,常用穿插的曲面和椭圆形空间。巴洛克一词的原意是奇异古怪,古典主义者用它来称呼这种被认为是离经叛道的建筑风格。这种风格在反对僵化的古典形式,追求自由奔放的格调和表达世俗情趣等方面起了重要作用,对城市广场、园林艺术以至文学艺术部门都发生影响。

五、古典主义风格

古典主义(Klassizismus)流行于18世纪后半叶和19世纪。当时人们受启蒙运动的思想影响,崇尚古代希腊罗马文化。在建筑方面古希腊罗马的柱廊、庙宇、凯旋门和纪功柱成为效法的榜样。采用古典主义建筑风格的主要是博物馆、剧院等公共建筑和一些纪念性建筑。柏林的勃兰登堡门是其中之一,它以雅典卫城的山门为蓝本。

六、其他地方色彩的风格

德国的地方建筑风格16世纪初,德国建筑地方性很强,迟迟不能形成有影响的风格。建筑平面布置不整齐,没有内院,体形自由。底层采用砖石,楼层采

用木构架,构件外露,安排得疏密有致,装饰效果很强。屋顶特别陡,里面有阁楼,开着老虎窗。圆形或八角的楼梯间凸出在外,上面戴看高高的尖顶,也有楼层房面的局部悬挂在外面冠至尖顶的样式。6世纪后,受意大利影响逐渐明显,柱式被广泛采用,构图趋向整齐,风格趋向一致。德国南部建筑大多为北意大利式样,西北部比较接近于荷兰式样,北部较多地保留了中世纪的建筑传统。18世纪后,德国建筑移植了法国建筑艺术,兴建了一批公共建筑。这些建筑部具有独创性,有强烈的德国特色,室内装饰达到很高的水平,巴洛克和洛可可的题材和手法与墙式混合任一起,变得毫无节制。

七、德国与中国的建筑风格对比

历史上,中国建筑在艺术特色和技法上重视中外交流,曾对日本、朝鲜、越南和蒙古等国建筑产生过重大影响。今天,现代的中国建筑在保留传统风格的同时,也借鉴西方的艺术特色,兼容并收,不断发展。

对比德式与中式建筑,不难看出他们之间的相同点。中国不同的地域也有着截然相反的建筑风格。比如上海,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更偏向于现代风格的建筑;比如古城西安,积淀着上千年中国历史的城市,更偏爱用仿古性的建筑来保持她的古朴;比如乌鲁木齐,聚集了多个民族的地域,汉文化与多种民族文化融合而衍生出特立独行的建筑。

当然,中国建筑较之德国建筑有着自己独有的鲜明特点。中国建筑是辉煌的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建筑与西方建筑和伊斯兰建筑一起组成了世界三大建筑体系。中国建筑是世界唯一以木结构为主的建筑体系,是中国人的伦理观、审美观、价值观和自然观的深刻体现。中国古代建筑以木架结构为主要方式,合理运用建筑比例、尺度、节奏、均衡、层次等艺术手段,其总体风格是古朴、典雅和静谧,表现出中国文化特有的气质和美学倾向。基于深厚的文化传统,中国建筑艺术的主要特点包括:突出皇权至上思想和严密的等级观念,宫殿和都城规划的成就最高;特别注重群体组合的美,建筑群以中轴对称院落式布局为主;尊重自然,注重与自然的高度协调;特别重视对中和、平易、含蓄而深沉的美的追求。

英式建筑风格设计说明

爱伦堡住宅小区规划建筑方案设计说明 目录 一、项目概况 二、规划设计依据 三、设计策划 四、设计原则 五、规划设计概念 六、规划设计整体框架 七、道路系统规划 八、绿地景观系统设计 九、建筑设计 十、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十一、结构设计 十二、电气设计 十三、给排水设计 十四、消防设计 十五、节能设计 十六、卫生防疫与环保设计 十七、四新技术及智能化的应用 一、项目概况 基地分析 江苏省沛县爱伦堡住宅小区工程位于沛县经济开发区汉兴路西侧,樊哙路北侧,总用地面积73985平方米,合111.00亩,详见范围见用地红线图,性质为商住用地。 基地在城市总体规划中位于沛县经济开发区,开发区创建于2001年12月,是江苏省政府批准的省级开发区,沛县经济开发区在参与评选的200多家国家和省级开发区中脱颖而出,被评为长三角地区最具投资价值最具投资潜力的省级开发区,是实施城市规划居住组团的关键所在。 基地现状地形较为平坦,现状建筑较少,有利于开发的迅速推进。 二、规划设计依据 1.《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2002年版) 2.《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3.《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99(2003年版) 4.《住宅建筑规范》GB50368-2005 5.《商店建筑设计规范》JGJ48-88 6.《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100-98 7.《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06 8.《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版) 9.《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 10.《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 11.《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134-2001 12.《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 13.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及技术规范 14.建设单位提供的开发用地红线图和项目设计任务书等文件 三、设计策划 1、沛县文脉

建筑学认识实习总结报告.docx

房屋建筑学是研究房屋的构造组成构造原理及构造方法的一门课程,同时还包括介绍建筑设计的一般原则的教学内容。因此本课程在土建类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构造组成研究房屋的各个组成部分及作用。 西蜀第一街——锦里 1.前言 本次认识实习的主要对象是锦里古街。在实习中首先认识了锦里的历史文化,了解并记录了该城市街区的相关技术经济指标,如商业街的长度、宽度及两边建筑高度等等。同时分析了建筑外部环境设计风格和内部的功能组成,建筑外立面设计,城市街区的特色风貌。最后还加入了个人对该街区的认识和理解。 2.实习目标 经过一年建筑初步的学习,基本掌握了建筑的正确表达,对于建筑的目的也有一些初步的理解,通过这次认识实习,加深对建筑单体、建筑群体空间,城市街区风貌的认识和理解,为今后的建筑设计及城市规划设计等专业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3.正文 古时锦里即锦官城,是西蜀历史上最古老、最具有商业气息的街道之一,早在秦汉、三国时期便闻名全国。晋常璩《华阳国志.蜀志》﹕"州夺郡文学为州学﹐郡更于夷里桥南岸道东边起起文学﹐有女墙﹐其道西城﹐故锦宫也。锦工织锦﹐濯其中则鲜明﹐他江则不好﹐故命曰锦里也。"此后,锦里为便成为成都之代称,并延续千百年。 而如今的锦里古街是XX年由成都市武侯祠博物馆在武侯祠旁的部分重建,耗时三年,于二零零四年十月三十一日以三国文化节的名义剪彩开市,街区内有茶楼、客栈、酒楼、酒吧、戏台、风味小吃、工艺品、土特产等,充分展现了四川民风民俗的独特魅力。古戏台会定期上演川戏的经典剧目,戏台前会定期放映坝坝电影、以特色小摊的方式举行民间艺人的展演(如糖画、捏泥人、剪纸表演、皮影表演、西洋镜等);其商业性、休闲性、互动性的定位赢合了现代游客的口味,集中展示了巴蜀民风民俗和三国蜀汉文化,弥补了武侯祠只能静态展示的不足。同时,“锦里”也是对文化、商业结合的互动式旅游景观模式的一种新探索。二零零五年,锦里作为最年轻同时又是最古老的一员被评选为“全国十大城市商业步行街”之一,更使大批外地游客蜂拥而至,同时使武侯祠的客流量有了大幅提升。以其作为武侯祠的附属景区所带来的影响,上千万的投资可谓物有所值。 锦里古街的具体地理位置在四川省成都市武侯祠大街231号,紧邻武侯祠东侧,呈南北走向,北临锦江,东望彩虹桥。街区总长三百五十余米,采用清末民初的四川古镇建筑风格,与武侯祠博物馆现存清代建筑的风格相融,二者之间又以水为隔。街道、宅邸、府第、民居、客栈、商铺、万年台坐落其间,青瓦错落有致,青石板路蜿蜒前行,宛如重回古蜀。锦里虽不大,但街道情况比较复杂,宽窄不一,窄处不足十迷,而宽的地方能达到近三十米,这大概是为了更具自然凌乱美。纵使这样,却不会给人过于杂乱的印象,更不至于迷路。街旁的建筑多为两层,这样的设计能更好的还原古蜀风貌,利于游客放松身心,成为都市人逃离喧嚣的避风港。 建筑外部风格古朴,多见砖墙与木制格窗的搭配。建筑外部是游客对景区最强烈最直观的感受。这种风格的外部设计对街区作了进一步的定位,烘托了复古休闲的主题。而灯笼这一具有强烈中国特色的物品也被广泛应用,使街区的中国气氛更加浓厚。而街道上的路牌、移动售货车等小品多为木制仿古设计,更是锦上添花,与街区主体容为一体。街区中段更有一处休闲广场,除一些各具特色的流动摊点外,休憩小廊和尚未开放的湖亭是劳累游客小憩的绝佳地点,如有兴致,还可买来一小袋饲料坐在湖边喂鱼。从规划的角度来说,这样人性化的设计往往能给景区汇集更多人气。但和中国大多数景区一样,纵使有很多清洁人员,锦里的卫生问题仍然比较严重,特别是在一些小巷处和小吃店前。游客的素质是有待提高,但

世界五大最著名建筑风格流派

一:巴洛克建筑 是17~18世纪在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建筑和装饰风格。其特点是外形自由,追求动态,喜好富丽的装饰和雕刻、强烈的色彩,常用穿插的曲面和椭圆形空间。 巴洛克一词的原意是奇异古怪,古典主义者用它来称呼这种被认为是离经叛道的建筑风格。这种风格在反对僵化的古典形式,追求自由奔放的格调和表达世俗情趣等方面起了重要作用,对城市广场、园林艺术以至文学艺术部门都发生影响,一度在欧洲广泛流行。 意大利文艺复兴晚期著名建筑师和建筑理论家维尼奥拉设计的罗马耶稣会教堂是由手法主义向巴洛克风格过渡的代表作,也有人称之为第一座巴洛克建筑。 二:法国古典主义建筑 法国在十七世纪到十八世纪初的路易十三和路易十四专制王权极盛时期,开始竭力崇尚古典主义建筑风格,建造了很多古典主义风格的建筑。古典主义建筑造型严谨,普遍应用古典柱式,内部装饰丰富多彩。 法国古典主义建筑的代表作是规模巨大、造型雄伟的宫廷建筑和纪念性的广场建筑群。这一时期法国王室和权臣建造的离宫别馆和园林,为欧洲其他国家所仿效。三:哥特式建筑 哥特式建筑是11世纪下半叶起源于法国,13~15世纪流行于欧洲的一种建筑风格。主要见于天主教堂,也影响到世俗建筑。哥特式建筑以其高超的技术和艺术成就,在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哥特式教堂的结构体系由石头的骨架券和飞扶壁组成。其基本单元是在一个正方形或矩形平面四角的柱子上做双圆心骨架尖券,四边和对角线上各一道,屋面石板架在券上,形成拱顶。采用这种方式,可以在不同跨度上作出矢高相同的券,拱顶重量轻,交线分明,减少了券脚的推力,简化了施工。 飞扶壁由侧厅外面的柱墩发券,平衡中厅拱脚的侧推力。为了增加稳定性,常在柱墩上砌尖塔。由于采用了尖券、尖拱和飞扶壁,哥特式教堂的内部空间高旷、单纯、统一。装饰细部如华盖、壁龛等也都用尖券作主题,建筑风格与结构手法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欧洲各国的经典哥特式建筑 四:古典复兴建筑 古典复兴建筑是十八世纪60年代到十九世纪流行于欧美一些国家的,采用严谨的古希腊、古罗马形式的建筑,又称新古典主义建筑。 当时,人们受启蒙运动的思想影响,崇尚古代希腊、罗马文化。在建筑方面,古罗马的广场、凯旋门和记功柱等纪念性建筑成为效法的榜样。当时的考古学取得了很多的成绩,古希腊、罗马建筑艺术珍品大量出土,为这种思想的实现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五:古罗马建筑 古罗马建筑是古罗马人沿习亚平宁半岛上伊特鲁里亚人的建筑技术,继承古希腊建筑成就,在建筑形制、技术和艺术方面广泛创新的一种建筑风格。古罗马建筑在公元一~三世纪为极盛时期,达到西方古代建筑的高峰。 古罗马建筑的类型很多。有罗马万神庙、维纳斯和罗马庙,以及巴尔贝克太阳神庙等宗教建筑,也有皇宫、剧场角斗场、浴场以及广场和巴西利卡(长方形会堂)等公共建筑。居住建筑有内庭式住宅、内庭式与围柱式院相结合的住宅,还有四、五层公寓式住宅

西方现代建筑风格及特点

2008年第8期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No 18,2008 第24卷J O URNAL OF E D UCAT I O NAL I NST I TUTE O F JI L I N PR O V I NCE Vol 124(总176期) Tot a l No 1176 收稿日期:2007—09—13 作者简介:纪社强(1972—),吉林长春人,长春工程学院建筑与设计学院艺术设计教研室,讲师,吉林艺术学院艺术设计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空间形态。 西方现代建筑风格及特点 纪社强 (长春工程学院建筑与设计学院,吉林长春130022) 摘要:本文以西方建筑的艺术风格为面,以西方建筑的时间发展为线,以西方建筑各时期的代表建筑为点,分析论述了西方建筑艺术的美学特征及其风格演变的社会文化动因。 关键词:西方建筑;建筑风格;美学特征 中图分类号:J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08)08—0108—02 风格是时代的特征,是民族的特征,是文化的特征。建筑是人为且为人的居住环境。各时代、各民族的建筑风格,凝聚着当时当地几乎全部的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的灵魂。透过西方建筑风格的流变历程,我们可以追溯和领略西方民族的表征于建筑之上的生活情趣、文化精神和审美理想。古埃及和古西亚建筑是西方建筑史的引子。无论是古埃及人的金字塔,还是古西亚人的萨艮王宫,它们都以极其宏大的规模来反映王族的威武和显赫,企图在理想上达到强化帝国统治的目的,体现君权神授的观念。 古希腊罗马时期是古代西方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双盛之时。其美学思想突出表现在讲究度量及秩序的和谐,神人合一的喜悦和热情,推崇人体美以及“高贵的单纯和静穆的伟大”的意境。这种时代理性和美学精神深深地烙印于合称为“古典建筑”的古希腊罗马建筑之上。雅典卫城的显阔繁华,图拉真广场的庄严高贵,虽然没有摆脱神庙的主题,但又似在宣示时人战胜自然的喜悦和向天神靠近以至和合的热情和期盼。如果说这仅是建筑外观的气氛和建筑整体的意境,那么,古希腊罗马建筑的结构形式则更形象直观地表达了时人的审美情趣。希腊柱式有多立克、爱奥尼、科林斯三种。希腊人以多立克石柱模仿男性,象征魁梧与雄壮;以爱奥尼石柱模仿女性,象征温文与典雅。古罗马继承了古希腊的柱式又加上了塔斯干和混合式两种,统称为古典五柱式。古希腊 罗马的建筑柱式严谨地模仿了人体的度量关系,形象地体现出一丝不苟的理性精神,充满了对现世人体的热情讴歌,反映了时人人本主义世界观和对理性美的崇拜,表达了欲将理想美和现实美统一于艺术构图法则之中的审美追求和文化理想。古希腊罗马建筑风格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此后近千余年历史,称之为中世纪时期。这是一个宗教社会,神的时代,教会的权力至高无上。由于教会大力宣扬禁欲主义以及对世俗文化的仇视,这一时期里科学意义上的文化艺术几乎处于停滞状态,无不具有神学的性质。建筑亦不例外。反映神的威严和天的高远成了中世纪建筑的主题。缘此,教堂便成为中世纪建筑的最主要形式,从而汇成了中世纪建筑的独特风格。近千年历史跨度的西欧封建建筑通常按其历史特点分为三个阶段:早期基督教建筑、罗马风建筑和哥特式建筑。其中最能体现中世纪建筑风格的是哥特式建筑。而所谓罗马风建筑,即其“建筑风格既像罗马又非罗马”,是当时社会政治、思想文化的真实写照,反映出教会神权和封建王权走向结合的过渡心理。意大利的比萨主教堂建筑群可谓代表之作。它们采用了柱式,但不严谨。“它们既不追求神秘的宗教气氛,也不追求威严的镇摄力量,作为城市战胜强敌的历史纪念物,它们是端庄的,和谐的、宁静的”。此后,哥特式建筑兴盛。其建筑风格完全脱离了古罗马的影响。世 8 01

全球著名十大建筑设计师及作品介绍

全球著名十大建筑设计师及作品介绍一:创新建筑师代表: Santiago Calatrava (卡拉特拉瓦) Santiago Calatrava 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创新建筑师之一,也是备受争议的建筑师。Santiago Calatrava以桥梁结构设计与艺术建筑闻名于世,他设计了威尼斯、都柏林、曼彻斯特以及巴塞罗那的桥梁,也设计了里昂、里斯本、苏黎世的火车站。最近的作品就是著名的2004年雅典奥运会主场馆。 由于Calatrava 拥有建筑师和工程师的双重身份,

他对结构和建筑美学之间的互动有着准绳的掌握。他认为美态能够由力学的工程设计表达出来,而大自然之中,林木虫鸟的形态美观,同时亦有着惊人的力学效率。所以,他常常以大自然作为他设计时启发灵感的泉源。他设计的桥梁以纯粹结构形成的优雅动态而举世闻名,展现出技术理性所能呈现的逻辑的美,而又仿佛超越了地心引力和结构法则的束缚。 有的时候,他的设计难免会让人想起外星来客,极其突兀的技术美似乎全然出乎地球人的常规预料。这当然是得益于他在结构工程专业上的特长。早自20世纪初以来,桥梁的设计一直被托付给了路桥结构工程师,建筑师退避三舍好像已成习惯。由于有了卡拉特拉瓦,全世界的建筑师们才忽然发现了新的课题,在90年代前后爆发了对桥梁进行建筑设计的热潮,从一个新的角度重新开始塑造城市中的这类元素,进而影响到城市的面貌。2001年,卡拉特拉瓦在美国的第一个作品建成,是威斯康星州密尔沃基的美术博物馆扩建工程。此地原有一个旧馆,是在1957年由当地的建筑师事务所设计的,这一次卡拉特拉瓦加建的Quadracci展厅,名号不大,其实却造成了绝对喧宾夺主的局面。

中世纪城市建筑特点总结归纳

中世纪欧洲建筑风格特征总结归纳 这学期学的是欧洲中世纪建筑文明,于是想把整个中世纪的欧洲建筑风格的特点归纳一下。中世纪欧洲城市建筑风格有三种,拜占庭风格,罗马式风格和哥特式风格。 首先是拜占庭建筑风格。拜占庭时代是指从公元330年,君士坦丁大帝将罗马帝国首都从罗马东迁到到君士坦丁堡开始,一直到公元1453年奥斯曼帝国将拜占庭帝国灭亡为止。而拜占庭的建筑在6世纪以后与拉丁西方的建筑形式拉开了差距。一般来说,从建筑形制来说,拜占庭人更喜爱集中式的建筑布局。这种集中式形制在帝国境内和东欧、西欧有许多不同的地方变体,这些教堂规模虽不及巴西利卡那样大,但比例适度,造型完美。从材料与构造技术来看,拜占庭建筑是一种砖砌或砖石混砌的结构,这是由当地的自然资源所决定的。从建筑装饰来说,由于建筑物的墙体是以砖层与石板层相重叠的方法来砌造,表面较为粗糙,必须加以装饰,这就促使拜占庭的大理石与马赛克贴面技术发达起来。 就比如说在查士丁尼时代的圣索菲亚大教堂,公元325年始建圣索菲亚大教堂,后受损于520-532年的平民暴动。查士丁尼大帝在平定这次暴动之后重建,于公元537年竣工,成为了基督教的宫廷教堂。前后历时5年多,耗资巨大,它代表着东罗马帝国建筑艺术的顶峰。圣索菲亚大教堂在于平面采用了希腊式十字架的造型,在空间上则创造了巨型的圆顶,而且在室内没有用到柱子来支撑,而是以拱门、扶壁、小圆顶等设计来支撑和分担穹隆的重量。教堂前部是一个华丽的庭院,周围有柱廊环绕,中央是水池。经过三联门便到了外前廊,其后就是宏伟的大前廊,分为两层,下层为新教徒与忏悔者使用,上层为教堂游廊的

一部分。 教堂的内部空间相当宏伟,既统一又富于变化,大小半圆顶错综变化。特别是中央大圆顶的支点,加之组成穹顶的40个柱子下部开设了40个窗子,当人们置身那幽暗的大殿中,斜射的阳光穿过窗户照到大殿中,这一圈窗子使穹顶宛如不借依托,飘浮于空中。 在建筑中最富有特色的是色彩的利用。圆顶用砖砌,外面覆盖着灰色的铅皮。墙身内部各处都贴上彩色的大理石,有白、绿、蓝、黑、红等颜色。柱子大多是绿色的,柱头镶有金箔,柱头、柱础和柱身的交界处有包金的铜箍。地面用马赛克铺成各种图案,拱顶与圆顶则为玻璃马赛克装饰,并用金子镶嵌了天使及圣徒像。整个大厅璀璨夺目,神奇非凡,使人感受到宗教的神秘色彩。 所以总的来说,拜占庭建筑的特点有四点第一点:屋顶造型普遍使用“穹窿顶”。第二点:整体造型中心突出。在一般的拜占庭建筑中,建筑构图的中心往往十分突出。既高又大的圆穹顶往往成为整座建筑的构图中心,围绕这一中心部件,周围又常常有序地设置一些与之协调的小部件。第三点:创造了把穹顶支承在独立方柱上的结构方法和与之相应的集中式建筑形制。其典型做法是在方形平面的四边发券,在四个券之间砌筑以对角线为直径的穹顶,仿佛一个完整的穹顶在四边被发券切割而成,它的重量完全由四个券承担,从而使内部空间获得了极大的自由。第四点:色彩的使用上既注意变化又注意统一,使建筑内部空间与外部立面显得灿烂夺目。 而罗马式建筑可以说是公元4到5世纪早期基督教教堂的直接继承者,被罗马式建筑所汲取的是古罗马的拱券与拱顶构造技术,像筒形拱顶、交叉拱顶、圆顶等结构与构件在罗马式时期得到了广泛的运用。一般罗马式建筑具有巨大的

世界主要建筑风格分类

世界主要建筑风格分类 1、意大利建筑风格 意大利建筑在建筑技术、规模和类型及建筑艺术手法上都有很大的发展,无论在建筑空间、建筑构件还是建筑外形装饰上,都体现一种秩序、一种规律、一种统一的空间概念。 流行于19世纪下半叶的意大利式风格,一般为方形或近似方形的平面,红瓦缓坡顶,出檐较深,檐下有很大的托架(也称牛腿)。檐口处精雕细凿,气势宏大,既美观有避免雨水淋湿檐口及外墙而变色,使外观看上去始终保持鲜艳亮丽没有污浊。普通的意大利风格的建筑,朝向花园的一面有半圆形封闭式门廊,落地长窗将室内与室外花园连成一体,门廊上面是二楼的半圆形露台。 意大利建筑在细节的处理上特别细腻精巧,又贴近自然的脉动,使其拥有永恒的生命力。其中铁艺是意大利建筑的一个亮点,阳台、窗间都有铁铸花饰,既保持了罗马建筑特色,又升华了建筑作为住宅的韵味感。尖顶、石柱、浮雕……彰显着意大利建筑风格古老、雄伟的历史感。 2、地中海建筑风格 闲适、浪漫却不乏宁静是地中海风格建筑所蕴含生活方式的精髓所在。 地中海风格建筑,原来是特指沿欧洲地中海北岸沿线的建筑,特别是西班牙、葡萄牙、法国、意大利、希腊这些国家南部沿海地区的住宅。这些地中海沿岸的建筑和当地乡村风格的建筑相结合,产生了诸如法国普罗旺斯、意大利拖斯卡纳等地区的经典建筑风格。后来这种建筑风格融入欧洲其他地区的建筑特点后,逐渐演变成一种豪宅的符号。闲适、浪漫却不乏宁静是地中海风格建筑所蕴含的生活方式的精髓所在。 长长的廊道,延伸至尽头后垂直拐弯;半圆形高大的拱门,或数个连接或垂直交接;墙面通过穿凿或半穿凿形成镂空的景致。这是地中海建筑中最常见的三个元素。 地中海风格的建筑舍弃浮华的石材,用红瓦白墙营造出与自然合一的朴实质感。 地中海风格从建筑的形态上看,经常出现很多不对称的设计,尤其是西班牙风格的建筑,采用了很多圆弧形结构。外立面颜色温润而醇和、材料粗朴而富有质感、建筑中包含众多的回廊、构架和观景平台。

不同国家的建筑风格

不同国家的建筑风格,满足不同的环境需求 一份优秀的策划方案应把握以下三要素: 一、行业、经济、政策、需求、市场变化等,各类宏观影响因素的发展趋势,研究清楚了,才能确立项目的大方向,此为“应天时”; 二、竞争环境、自身项目环境、企业内部环境、自家营销团队执行能力环境等,各类环境制约因素,看透了,才能制定合理的思想出路,此为“合地利”; 三、目标客户、自身企业、销售团队、合作部门、外协单位、上级领导、下属员工等,各个参与策划案执行的个体喜好及利益分配因素,把握准了,才能确保策划案的顺利推进和高速执行,此为“得人和”; 一个好的策划人,在制定策划案时,如能将上述各因素都考虑过了,才可能做出一份合理可行的有效方案; 若能将上述因素都考虑周到,并且准确把握住、协调好,才能制定出真正优秀、高价值的策划方案,达到策划高手的境界。 策划的原理是——分析需求、满足需求,更高层次是挖掘需求、引导需求 而策划人的思维原则是:一定以客户为导向,以换位思考为基本原则 很简单的道理: 策划的目的是为了产品卖出去,那么,客户凭什么买你的产品? 你给产品的策划,说服不了自己,怎么说服客户?说服不了他,他怎么会买你的产品。 所以,一定是将自己摆在客户的角度,模拟客户的思想,了解客户的需求和购买诱因, 然后,设好套,拉根线,拖他进套,然后收绳子, 最后让他觉得绑住他的绳子,是世界上最适合他的时装。 说穿了,策划就是个逻辑圈套, 以达成产品销售为导向的策划,是策划的根本目的。 而策划的技巧原则,则在于差异化。 差异化的来源是什么? 还是要从客户需求上去分析,去实现。 在同质化产品的竞争中,策划的差异化实现原则是: 针对客户需求最强烈的部分,进行产品设计和产品性能宣传,

英伦建筑风格阐述

英伦建筑风格阐述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英伦建筑风格专题研究前言: 所谓的英伦建筑风格并不是单独指某一种建筑风格,英国历史上各个时期的传统建筑风格,及具有英国建筑特征的新古典注意建筑风格,或是其他衍生建筑风格如学院风格等,均可以称其为英伦风格,英伦风格是泛指具有英格兰风情特色的建筑风格。本文中把英伦风格大致分为英国传统建筑风格、衍生风格两大部分进行研究。 一、英国传统建筑风格 本文只对目前住宅市场上常见的,英国传统建筑风格进行研究,将产生时期相近、风格相似的建筑风格合并描述(因为很难界定他们之间的明显区别)。 1.都铎风格(英国哥特风格) 风格简述: 都铎(TUDOR)建筑正是因流行于都铎王朝而得名,都铎王朝 是英国历史上最辉煌的历史时期。都铎式的起源是在公元 1534年英国都铎王朝的亨利八世为了婚姻问题和罗马天主教 庭决裂,此后一段时期大型的宗教建筑活动因此停止,新贵族 们开始建造舒适的官邸,这种情况下,混合着传统的歌特式和 文艺复兴风格的都铎建筑应运而生。都铎建筑形体复杂起伏, 保留了歌特式建筑的塔楼,但构图中间突出,两旁对称,是文 艺复兴建筑的特点。是一种有历史厚重感和艺术气息的英伦建 筑风格。

代表项目: 万科琥珀郡园(上海) 配置标准: 外墙:一层采用蘑菇石立面,二层以上采用文化砖立面(局部为外 墙涂料); 窗、阳台门:铝合金断桥隔热型材、中空玻璃。 万科红郡(上海) 配置标准说明?: 外墙装饰:仿古文化砖,局部锈石,质感涂料; 阳台、露台:金属栏杆,地面花岗石; 铝合金门窗:断桥隔热型材,双层玻璃(地下室天窗除外); 进户门:木质进户门; 屋面瓦:“拉法基”水泥瓦; 首层花园围栏:金属栏杆及部分实墙。 万科霞光道5号(天津) 古文化砖:上海古猿人文化砖,颜色为砖红色,表面做旧 质感,表现建筑的田园气质。? 蘑菇石:福建锈石,用于建筑的一层位置,内附钢结构, 构成建筑稳重的基座。 西班牙砂岩:西班牙进口砂岩,露台门窗套及主体线角位 置,勾勒局部精致效果;

不同建筑风格的特点

北美建筑 紧贴着大地的风景 当美国的先民们从遥远的欧洲来到这块新天地时,面对整片荒野,他们感受到原始自然的神秘博大,心灵受到强烈的震撼,而这种奔放的天性在他们的建筑中同样也崭露无疑。同时,由于深受英国、法国、德国、西班牙等地传统文化的影响,奉行“拿来主义”的北美建筑既有古典情怀、且外观简洁大方,融合多种风情于一体,非常受中国别墅消费人群欢迎,堪称中国别墅物业形态的常青树。 “拿来主义”的产物最美的是自然 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几乎世界各地主要民族的后裔都有,带来了各样建筑风格,其中尤其受英国、法国、德国、西班牙以及美国各地区原来传统文化的影响较大。互相影响、互相融合,并且随着经济实力的进一步增强,适应各种新功能的住宅形式纷纷出现,各种绚丽多姿的住宅建筑风格应运而生。 美式建筑风格主要依据于四个主要时期的建筑风格:古典时期的风格,文艺复兴时期的古典风格,中世纪时期或是现代风格。它没有过多的装饰,外部效果简洁诚实,新的结构技术的应用使其空间有了变化的余地。因此,美式建筑风格实际上是一种混合风格,不像欧洲的建筑风格是一步步逐渐发展演变而来的,它在同一时期接受了许多种成熟的建筑风格,相互之间又有融合和影响。具有注重建筑细节、有古典情怀、外观简洁大方,融合多种风情于一体的特点。在中国发展进行的北美风格,更多地体现在别墅这种业态上,北美别墅发展成为既简约大气,又集各种建筑精华于一身的独特风格,充分体现了简洁大方,轻松的特点,居住非常具有人性化,在别墅市场非常受欢迎。 美式园林的特点是布局开敞,现代而且自然,沿袭了英式园林自然风致的风格,展现了乡村的自然景色,让人与自然互动起来,同时讲究线条、空间、视线的多 变。美国人对自然的理解是自由活泼的,他们的景观同样充满活力,无论是森林、草原、沼泽、溪流、大湖还是草地、灌木、参天大树,美国人统统把它们引入了自己的生活中。于是,在多数美式别墅中,我们都会看到一个由湖泊、草地和巨大瀑布构成的水景,层层跌落的流水,自由地折过一个个平台,最终泻入深潭……而躺椅、秋千,烧烤架这类小家什,更是美式园林中必不可少的道具。 七成别墅消费人群 倾向北美风格 美式风格独有的质朴、自然、深沉、人性的特质是欧洲其他民族所不完全具备的,所以美式风格一直到今天仍然充满着旺盛的生命力。随着1999年别墅在国内市场的复苏,我们听到的最多的词汇之一是北美风格别墅或者美式别墅。即使是进入别墅市场百花齐放的今天,北美风格依然占据着市场的主导地位。最近某权威机构做过一项统计,70%以上的潜在购买人群都倾向于选择北美风格别墅,

世界三大园林体系的风格特征

世界三大园林体系的风格特征 世界古典园林三大体系 18世纪以前,世界各国几乎都有自己的园林,各种不同风格的园林,形成了中国、西亚和古希腊三大体系。 西亚的造园活动是从古波斯(今伊朗)开始的,影响到叙利亚、伊拉克、埃及、西班牙以及阿拉伯等所有伊斯兰教地区。西亚与北非气候干燥,干旱和沙漠的环境使人们只能在自己的庭园里经营一小块绿洲。在他们的心目中,水和绿荫显得特别珍贵,认为“天国乐园”(伊甸园)就是一个大花园,里面有潺潺流水,绿树鲜花,美妙的乐声在庙堂里回荡。因此阿拉伯人习惯用篱或墙围成方直平面的庭园,便于把自然和人为的界限划清。园内布置成“田”字形,用纵横轴线分作四区,并将轴线建为十字林荫路,交叉处设中心水池,以象征天堂。后来水的作用又得到不断的发挥,由单一的中心水池,演变为各种明渠暗沟与喷泉,并相互联系。这种水法的运用,后来又深刻地影响了欧洲各国的园林。 古希腊于公元前5世纪逐渐学仿波斯的造园艺术,在原有的果树蔬菜园里引种栽培了许多波斯的名花异卉,终于发展成为四周为住宅围绕,中央为绿地,布局规则方整的柱廊园。随后希腊的园林艺术被罗马所继承,他们将希腊的柱廊园发展成大规模的山庄园林,不仅继承了以建筑为主体的规则式轴线布局方式,而且出现了整形修剪的树木与绿篱,几何形的花坛,以及由整形绿篱形成的迷宫。文艺复兴时期,欧洲的园林出现新的飞跃。以往的蔬菜园及城堡里的小块绿地变成了大规模的别墅庄园。园内一切都突出表现人工安排,布局方整端正,与园外疏落自如的天然环境判若两个世界,充分显示人类征服自然的成就。重台叠馆的建筑和中轴线是全园的主体和轴心,结合山势,从山上引水下山,用于纳凉。而且还建有雕像装饰的喷泉池沼,随阶降泻的叠瀑等。 巴黎凡尔赛宫苑是举世公认的欧洲古典园林杰作 。 园林总面积广达1500公顷.相当于当时巴黎市区面积的四分之一。园的中轴线长达3千米,与地处高坡长达400米的宫殿主楼垂直相交。中轴的前半段为十字形水渠,两侧是星罗棋布的花坛、喷泉、池沼、雕像。园周不设围墙,使园内绿化与园外的田野连成一片,而园内一系列对景安排都与中轴线严格对称。凡尔赛宫苑是路易十四称霸全欧后于1661年始建的,历时百年之久,消耗全国赋税的十分之六。壮丽的凡尔赛宫苑无处不体现主权的至高无上,但也充分展示了法兰西园林简洁豪放的独特风格。 以中国山水园林为代表的东方园林与西方园林截然不同。中国山水园林表现的是自然美,布局形式以自由、变化、曲折为特点,要求景物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使人工美和自然美融为一体,做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因而形成了自然式山水风景园林的独特风格。 世界历史上较主要的园林形式,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中国古典园林,一类是西欧的古典主义园林。它们的形式不同,风格迥异,然而它们各自都有自己的“诗情画意”,各自寓有自己的“意境”。 西欧的古典主义园林,是以十六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发展起来的造园艺术思潮为基础,于十七世纪下半叶在法国形成的。这种园林在形式上有强烈的中轴线,对称的布局,规则的建筑图案,修剪整齐的树草花圃,人造的水池喷泉,笔直的道路,宽阔的广场和娇柔的石雕像……以比拟神圣的君主集权和森严的等级制度。这些艺术形式的出现,除了有长期的、民族的、传统的历史渊源外,也是当时的社会形态、政治经济和思想意识在造园艺术上的反映。这种古典主义的园林,曾得到当时社会的推崇,其中更多的是诗人、画家们的赞许和歌颂,也就赋有了在当时社会上风行的“诗情画意”和特有的“意境”。 因此,“诗情画意”“意境”,应该是每一种形象艺术所共有的内容,只有揭示“诗情画意”和“意境”所特有的内容,才能真正地揭示不同形式,不同风格的园林的特点。 那么,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是什么呢?一般说,我国的古典园林是一种“创作自然,借景寓情”的艺术。它们决不是机械地模仿自然,被动地顺应自然,而是记录了自然的美好的“形”,表现出自然的气势的“神”,寄寓着园主的“情”,浑然一体,宛如天开。 对于大自然的爱好,是人类和一切生物的共同之点。所不同的,在于人类能够改造自然,创作自然,欣赏并享受自然的美。这也是我国古代造园艺术所经历的漫长不息的道路。 “创作自然,借景寓情”也概括了创作这种园林形式时所遵循的章法。笔者曾经将它归纳为“五要”和“五避”。即: 在地域有限的空间里,要能再现自然山水之美,寓意曲折含蓄,引人探求和回味;避免全盘托出,一览无余。 人工斧凿的山石水池,要做到“宛自天开”“巧夺天工”;避免牵强附会,矫揉造作。 各类建筑物的设置,要同周围景色环境有机地结合;避免夸奇斗胜,或画蛇添足。 画面的安排,要有构图层次,突出重点;避免独花无叶, 或喧宾夺主。 景色的组织,要有统一的连续性;避免杂乱无章,断径绝路。 这个“五要”“五避”,即是创作园林必须遵循的章法,也是我们平时欣赏、评价园林时参照的依据。 这个“五要”“五避”,贯彻在创作园林的各个具体环节。这些环节主要是座基选地,总体布局、院落组合、单体建筑、山水、花木、道路和造景的一些技巧等等。 座基选地,通俗一点讲,就是造园的建造位置选在什么地方,划分多大的范围。一般的说,只有:“相地合宜”,才能“构园得体”。因此,我国古典园林的造园家们都希望将园址选在天然的山水形胜之处,或者至少在有山连脉,有水通源的地方,这样比较容易取得融汇于“天然”的效果。当然,

世界建筑风格及其意义

世界建筑风格及其意义 “建筑是有生命的,它虽然是凝固的,可在它上面蕴含着人文思想。”华人建筑大师贝聿铭如是云。 古代世界的建筑因着文化背景的不同,曾经有过大约七个独立体系,其中有的或早已中断,或流传不广,成就和影响也就相对有限,如古埃及、古代西亚、古代印度和古代美洲建筑等,只有中国建筑、欧洲建筑、伊斯兰建筑被认为是世界三大建筑体系,又以中国建筑和欧洲建筑延续时代最长,流域最广,成就也就更为辉煌。 中国建筑: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劳动人民用自己的血汗和智慧创造了辉煌的中国建筑文明。中国的古建筑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体系最完整的建筑体系,从单体建筑到院落组合、城市规划、园林布置等在世界建筑史中都处于领先地位,中国建筑独一无二地体现了的“天人合一”的建筑思想。故宫是中国建筑的代表作品,它又称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的皇宫,也是“天人合一”思想的重要体现者。而江南的私家庭院、北方的四合院、岭南的土楼则都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以和为贵”的思想以及对自然的尊重和热爱。 伊斯兰: 伊斯兰建筑,西方称萨拉森建筑,有着浓郁的宗教色彩。它包括清真寺、伊斯兰学府、哈里发宫殿、陵墓以及各种公共设施、居民住宅等,是世界建筑艺术和伊斯兰文化的组成部分。它同欧洲建筑、中国建筑并称世界三大建筑体系。伊斯兰建筑以阿拉伯民族传统的建筑形式为基础,借鉴、吸收了两河流域、比利牛斯半岛以及世界各地、各民族的建筑艺术精华,以其独特的风格和多样的造型,创造了一大批具有历史意义和艺术价值的建筑物。 欧洲: 欧洲小国林立,民族众多,造就了多彩的文明,其建筑风格的演变也自然更加多元化,有着很强的时间性和地域性。 1、古罗马建筑 古罗马人沿袭亚平宁半岛上伊特鲁里亚人的建筑技术,继承古希腊成就,在公元1-3世纪达到西方古代建筑极盛高峰。大型建筑物风格雄浑凝重,构图和谐统一,形式多样。有些建筑物内部空间艺术处理的重要性超过了外部体形。最有意义的是创造出柱式同拱券的组合,如券柱式和连续券,既作结构,又作装饰。

十种建筑风格分类及介绍

十种建筑风格分类及介绍 1、地中海建筑风格 2、意大利建筑风格 3、法式建筑风格 4、英式建筑风格 5、德式建筑风格 6、北美建筑风格 7、新古典主义建筑风格 8、新中式建筑风格 9、现代主义建筑风格10、综合类建筑风格 1、地中海建筑风格 闲适、浪漫却不乏宁静是地中海风格建筑所蕴含生活方式的精髓所在。 地中海风格建筑,原来是特指沿欧洲地中海北岸沿线的建筑,特别是西班牙、葡萄牙、法国、意大利、希腊这些国家南部沿海地区的住宅。这些地中海沿岸的建筑和当地乡村风格的建筑相结合,产生了诸如法国普罗旺斯、意大利拖斯卡纳等地区的经典建筑风格。后来这种建筑风格融入欧洲其他地区的建筑特点后,逐渐演变成一种豪宅的符号。闲适、浪漫却不乏宁静是地中海风格建筑所蕴含的生活方式的精髓所在。 长长的廊道,延伸至尽头后垂直拐弯;半圆形高大的拱门,或数个连接或垂直交接;墙面通过穿凿或半穿凿形成镂空的景致。这是地中海建筑中最常见的三个元素。 地中海风格的建筑舍弃浮华的石材,用红瓦白墙营造出与自然合一的朴实质感。 地中海风格从建筑的形态上看,经常出现很多不对称的设计,尤其是西班牙风格的建筑,采用了很多圆弧形结构。外立面颜色温润而醇和、材料粗朴而富有质感、建筑中包含众多的回廊、构架和观景平台。 地中海风格在细节的处理上特别细腻精巧,在西班牙建筑中,经常广泛运用螺旋形结构配件。此外,在地中海建筑中往往采用建筑圆角,让外立面更富动感,并配合以落地大窗和防锈锻铁为装饰的小窗,外墙局部用文化石和特别的涂料;露台上采用弧形栏杆等;而装饰性用的烟囱,则带有传统的英国风味。 2、意大利建筑风格 意大利建筑在建筑技术、规模和类型及建筑艺术手法上都有很大的发展,无论在建筑空间、建筑构件还是建筑外形装饰上,都体现一种秩序、一种规律、一种统一的空间概念。 流行于19世纪下半叶的意大利式风格,一般为方形或近似方形的平面,红瓦缓坡顶,出檐较深,檐下有很大的托架(也称牛腿)。檐口处精雕细凿,气势宏大,既美观有避免雨水淋湿檐口及外墙而变色,使外观看上去始终保持鲜艳亮丽没有污浊。普通的意大利风格的建筑,朝向花园的一面有半圆形封闭式门廊,落地长窗将室内与室外花园连成一体,门廊上面是二楼的半圆形露台。 意大利建筑在细节的处理上特别细腻精巧,又贴近自然的脉动,使其拥有永恒的生命力。其中铁艺是意大利建筑的一个亮点,阳台、窗间都有铁铸花饰,既保持了罗马建筑特色,又升华了建筑作为住宅的韵味感。尖顶、石柱、浮雕……彰显着意大利建筑风格古老、雄伟的历史感。 3、法式建筑风格 法式建筑往往不求简单的协调,而是崇尚冲突之美,呈现出浪漫典雅风格。法式建筑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对建筑的整体方面有着严格的把握,善于在细节雕琢上下工夫。法式建筑是经典的,而不是时尚的,是经过数百年的历史筛选和时

全球著名十大建筑设计师及作品介绍

全球着名十大建筑设计师及作品介绍 一:创新建筑师代表:?SantiagoCalatrava(卡拉特拉瓦) ?SantiagoCalatrava是世界上最着名的创新建筑师之一,也是备受争议的建筑师。SantiagoCalatrava以桥梁结构设计与艺术建筑闻名于世,他设计了威尼斯、都柏林、曼彻斯特以及巴塞罗那的桥梁,也设计了里昂、里斯本、苏黎世的火车站。最近的作品就是著名的2004年雅典奥运会主场馆。 由于Calatrava拥有建筑师和工程师的双重身份,他对结构和建筑美学之间的互动有着准绳的掌握。他认为美态能够由力学的工程设计表达出来,而大自然之中,林木虫鸟的形态美观,同时亦有着惊人的力学效率。所以,他常常以大自然作为他设计时启发灵感的泉源。他设计的桥梁以纯粹结构形成的优雅动态而举世闻名,展现出技术理性所能呈现的逻辑的美,而又仿佛超越了地心引力和结构法则的束缚。 有的时候,他的设计难免会让人想起外星来客,极其突兀的技术美似乎全然出乎地球人的常规预料。这当然是得益于他在结构工程专业上的特长。早自20世纪初以来,桥梁的设计一直被托付给了路桥结构工程师,建筑师退避三舍好像已成习惯。由于有了卡拉特拉瓦,全世界的建筑师们才忽然发现了新的课题,在90年代前后爆发了对桥梁进行建筑设计的热潮,从一个新的角度重新开始塑造城市中的这类元素,进而影响到城市的面貌。2001年,卡拉特拉瓦在美国的第一个作品建成,是威斯康星州密尔沃基的美术博物馆扩建工程。此地原有一个旧馆,是在1957年

由当地的建筑师事务所设计的,这一次卡拉特拉瓦加建的Quadracci展厅,名号不大,其实却造成了绝对喧宾夺主的局面。 作品-巴伦西亚科学城 里斯本车站 密尔沃基美术馆 雅典奥运会主场馆 二“非人类的建筑语言”:开创神话园林与宇宙观念建筑的鬼才戴帆 作前卫的艺术家和建筑设计师,戴帆(DAIFAN)以突如其来巨变般全新图景的建筑设计冲击着当代社会的定性观念和价值,其作品内容思想繁复,精确的表现、精心设计的逻辑结构、丰富的创造力及想像力将空间和感觉在建筑语法、建筑形式的各种可能性上作了多样化的呈现,。 戴帆的建筑设计倾向于冒险性,他所追求是一切多元的创造力与解放,以及与对此力量的无限肯定性。这种时间、空间的跳跃颠覆了主流建筑。他的设计和艺术从来不是被标准的知识形式把握的东西,它在概念和表现上的高度实验性和颠覆性造成观众读解的吃力。而是抓住概念的创造性在思想的制高点上飞掠、穿行,看到全新的图景,朝着不断前进的曲线飞向未来,未来是力量实践的场域。 戴帆的“宇宙宣言”(UniverseManifesto)首先作为一种复杂的谜一样的建筑设计与理论、一种能量巨大的建筑语言非常震撼,这种震撼既是建筑语言上的,也是观念方面的。就观念而言,戴帆重新更新了人类的建筑思想以及建筑与人、与世界、与社会、与政治的关系,他的“宇宙宣言”动摇了既定的有关建筑的成见,或者说,他从另外的不同于所有的人角度,

教堂的建筑风格主要有罗马式

宗教建筑演讲稿 教堂的建筑风格主要有罗马式、拜占庭式和哥特式三种。罗马式教堂是基督教成为罗马帝国的国教以后,一些大教堂普遍采用的建筑式样。它是仿照古罗马长方形会堂式样及早期基督教“巴西利卡”教堂形式的建筑。巴西利卡是长方形的大厅,内有两排柱子分隔的长廊,中廊较宽称中厅,两侧窄称侧廊。大厅东西向,西端有一半圆形拱顶,下有半圆形圣坛,前为祭坛,是传教士主持仪式地方。后来,拱顶建在东端,教堂门开在西端。高耸的圣坛代表耶稣被钉十字架的骷髅地的山丘,放在东边以免每次祷念耶稣受难时要重新改换方向。随着宗教仪式日趋复杂,在祭坛前扩大南北的横向空间,其高度与宽度都与正厅对应,因此,就形成一个十字形平面,横向短,竖向长,交点靠近东端。这叫做拉丁十字架,以象征耶稣钉死的十字架,更加强了宗教的意义。比萨大教堂(PisaCathedral)是意大利罗马式教堂建筑的典型代表。位于意大利比萨。大教堂始建于1063年,1092年主教堂竣工,1153年增加了洗礼堂,1174年修建了钟楼即后来闻名世界的比萨斜塔。教堂平面呈长方的拉丁十字形,长95米,纵向四排68根科林斯式圆柱。纵深的中堂与宽阔的耳堂相交处为一椭圆形拱顶所覆盖,中堂用轻巧的列柱支撑着木架结构屋顶。 拜占庭式建筑的主要成就与特征是穹顶在方形的平面上,建立覆盖穹顶,并把重量落在四个独立的支柱上,这对欧洲建筑发展是一大贡献。圣索菲亚大教堂是典型拜占庭式建筑。其堂基与罗马式的一样,呈长方形,但是,中央部分房顶由一巨大圆形穹窿和前后各一个半圆形穹窿组合而成。东正教教堂的特征是堂基由长方形改为正方形,但在建筑艺术上仍保留拜占庭式风格。东欧的教堂是突出穹顶,提高鼓座,使穹顶更加饱满。现在苏联红场上的华西里·伯拉仁内教堂就是著名的拜占庭式教堂建筑。其特点是中央一个大墩,周围八个小墩排成方形,上面各有一个大小不一的穹顶。该建筑是世界宗教建筑中的珍品。 圣索菲亚大教堂于325年由君士坦丁大帝在位时建成,但在532年被一场大火焚毁,现在看到的教堂是由查士丁尼大帝于同年重建的。1453年,奥斯曼帝国的苏丹穆罕穆德二世征服该地,把教堂改为清真寺。其特点是方形平台上覆盖着圆形穹顶,有两个半圆球形拱门支撑,别具风采。这种典型样式成为后来许多清真寺设计的模板。 哥特式建筑是以法国为中心发展起来的。在12—15世纪,城市手工业和商业行会相当发达,城市内实行一定程度的民主政体,市民们以极高的热情建造教堂,以此相互争胜来表现自己的城市。另外,当时教堂已不再是纯属宗教性建筑物,它已成为城市公共生活的中心,成为市民大会堂,公共礼堂,甚至可用作市场和剧场。在宗教节日时,教堂往往成为热闹的赛会场地。 哥特式建筑的特点是尖塔高耸,在设计中利用十字拱、飞券、修长的立柱,以及新的框架结构以增加支撑顶部的力量,使整个建筑以直升线条、雄伟的外观和教堂内空阔空间,再结合镶着彩色玻璃的长窗,使教堂内产生一种浓厚的宗教气氛。教堂的平面仍基本为拉丁十字形,但其西端门的两侧增加一对高塔。 建筑,是民族和文明的个性体现。建筑艺术是伊斯兰艺术中重要的艺术形式之一。因而,伊斯兰建筑风格这一视角有助于我们对伊斯兰文明加深了解。伊斯兰建筑由于地区和年代的不同而形式各异,觅其共性是比较困难的,可是下述各项是较为明显的。 清真寺是伊斯兰教建筑的主要类型,它是信仰伊斯兰教的居民点中必须建立的建筑。清真寺建筑必须遵守伊斯兰教的通行规则,如礼拜殿的朝向必须面东,使朝拜者可以朝向圣地麦加的方向做礼拜,就是面向西方;礼拜殿内不设偶像,仅以殿后的圣龛为礼拜的对象;清真寺建筑装饰纹样不准用动物纹样,只能是植物或文字的图形。 蓝色清真寺是回教世界最优秀的建筑师锡南(Sinan)的得意弟子Mehmet Aga的作品,也是伊斯坦布尔最重要的建筑之一。建于1609年。清真寺内墙壁全部用蓝、白两色的依兹尼克磁砖装饰。巨大的原顶周围有六根尖塔,蓝色清真寺是世界十大奇景之一。建造

英伦风格建筑风格

?? 英式别墅作为一种尊贵生活的代表符号,代表的已不仅仅是纯建筑形态,而是融入了更多精神层面的东西。这些建筑也因此显示了极强适应性和极好融合性,在满足东方人的居住基础上,更产生了精神上的沟通和情感上的共鸣。也许,这才是最重要的――体现着一种文化的融合,在传承中获得了新生的力量。? 但这并不表示风格的源流史只不过是简单的涨潮、退潮、循环往复。中世纪的封建社会以及修道院体系激发了以教堂为核心的建设热情,建筑师往往又是虔诚的基督徒,他们将自己的信仰也投注于一砖一瓦、回廊的每一根柱石以及穹顶上,让人油然而生一种敬意的天顶画之中,建立起无与伦比的建筑宗教。而当伟大的路易十四时代重新唤起中世纪的建筑风范,以辉煌而炫耀的宫廷艺术响应着教士们对上帝的热爱,我们仍然不得不承认,中世纪的建筑风格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即使我们能够从建筑风格上很轻易地透视到历史的遗迹,即使路易十四的建筑师们以一个中世纪仰慕者的身份建造着宫廷的教堂,气质上的契合并不能掩盖一些细节上的差异。路易十四的雕塑装饰工匠利用轻盈的花卉图案雕饰室内木构件,从而创造出一种华丽、优雅而又带有些许轻逸性的伟大世纪风格,这和罗曼时期(10世纪末至1150年左右)虽然同样充满活力,但与以受难、原罪、宗教神话人物为主要表现对象的风格有些明显的区别。 ??? 建筑史复杂之处就在于,即使是路易十四时期也可分成三个阶段,每一个阶段各有特色,他们之间既彼此独立又相互重

叠,似乎建筑史阶段的划分除了依靠政治以外,依靠它们自己总是一件非常艰难的事。如果没有这本言简意赅、图文并茂的简明建筑史《风格的特征》作为导引,我们可能还会被漫长的建筑史所制造的种种迷雾所迷惑,在建筑形态之间的变迁脉络的含混和复杂面前望而却步;然而,当词条和对应的图解将建筑史简化为背景、关键词和图例的“三结合”之后,一切都豁然开朗。追溯建筑艺术的源头,古埃及的莲花式柱头和古希腊的多立克柱式、爱奥尼亚柱式支撑起日后整个欧洲的建筑风格,在罗马帝国的铁蹄之后,则是哥特风格的高耸的尖顶、意大利文艺复兴充满人文主义精神的大型装饰画,以及英国绅士建筑的舒适和自在。在实用主义的潮流为古典建筑划上句号之前,建筑的风格虽然千变万化,却始终在向着奢华的一路逶迤而去,现代主义就像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暴,扫过古典的贵族之家,使它们仿佛冬雨之后的芭蕉,不复当年的神采。对古典建筑,现代主义四大师之首的柯布西埃的批评近乎尖刻,他说:“风格是谎言。”装饰要素被贬低到了一个比较不那么醒目的位置上去了。即使另一位现代主义大师密斯??凡??德罗声称“上帝存在于细部之中”,但他所指称的细部与古典时代的定义早已是南辕北辙,这种分歧在今天看来不免令人伤感,却已无能为力,一台秘密的时钟转动着不可逆向的时间,正向着未名的未来绝尘而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