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万以内数的认识 万以内数的读写说课稿

5万以内数的认识 万以内数的读写说课稿
5万以内数的认识 万以内数的读写说课稿

5万以内数的认识:万以内数的读写说课稿

一、说教学内容

教材第75页例6及练习十六第1、2、4题。

二、说教材

本教材是学生已经掌握1000以内数的读法、写法以及10000以内数的认识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三、说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学会读写万以内的数(中间、末尾有0),且能总结出读写万以内数的方法。

情感目标:让学生学习用具体的数描述生活中的事物并与他人交流,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逐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四、说重点、难点

重点:学会读写万以内的数。(末尾、中间有0)

难点:学会读写万以内的数。(末尾、中间有0)

五、说教法

用引导、自学的教学方法来达到课堂教学的最佳效果。

六、说学法

我准备在小组合作、小组交流探索方面做重点指导,引导学生怎样自学,怎样提高有价值的问题。

七、说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在下面的每个数的后面接着写出三个数。

(1)629()()()

(2)5998()()()

(3)9997()()()

2、填空

(1)在数位顺序表里面,从右边起,第一位是(),第二位是(),第三位是(),第四位是(),第五位是()。

(2)读出下面的数。

821读作()670读作()903读作()

500读作()8326读作()

(3)写出下面各数

一百五十三写作_______

八百写作_______

九百五十写作_______

三百零七写作_______

五千七百八十写作_______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题复习千以内数的读写方法和数位顺序表,为进一步学习万以数的读写做好铺垫。

(二)、导入新课

1、让学生汇报课前收集的数据资料情况。

学生自由汇报之前收集的数据资料,一台空调大约是3000元,学校学生人数为2200人,爸爸的工资一个月2280元……

2、观察这些数据,复习数的组成。

让学生选用一个数据,说一说这个数是由几个千,几个百、几个十,几个一组成的。

师:同学们都知道这些数的组成,那你们知道这些数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呢?

(数中有0)这些数怎么读,写呢?今天我们就来继续学习万以内的数的读写。

设计意图:创设生动活泼的学习情境,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三、讲授新课

教学例6

1、请学生先在下面试读这些数。

2、请学习读出黑板上的数,教师板书。

如3206读作:三千二百零六。9000读作九千

3、师:读了这些数后你有什么发现?

(这些数中,有的0读出来,有的0不读,教师板书后,让学生发现什么样的0要读,什么样的0不要读)。

4、教师分别拨出43053003

(1)看着计数器,写出这个数,请一名学生板演。

(2)再写出这两个数的读法。

(3)说一说你是怎么读,写这两个数的。

5、小组总结:怎样读万以内的数?怎样写万以内的数,小结:我们读数的时候要从高位

读起,万位上有几就读几万,千位上有几就读几千……末尾有0都不读,中间有0的数不管有几个0都读一个0。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活动掌握万以内数的读写方法,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自学能力和合作的技能,同时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四、巩固练习

1、第76页的“做一做”

(1)学生独立完成。

(2)请学生核对。

2、教师报数,学生写数。

6501200875009402

3、写出下面各数

四千二百一十六千零四七千零八十

一千零五十九三千三千三百

(1)学生写出这些数

(2)请几名学生说出自己写出的数并全班核对。

(3)说一说你怎样判断,每个数中的“0”分别代表着几个“0”。

(4)同桌拨数,一同学在本子上写出这个数的读法和写法。然后再换过来。

五、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的是万以内数的读、写方法,大家要记住的是不管是读数还是写数都要从高位往低位读写,写数时一定要看清这个“0”代表的意义,即要弄清前后两个数字所在的数位。

设计意图:通过自己总结读写方法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归纳整理能力。

六、板书设计

10000以内数的读写

例6

3020读作:三千零二十写作:4305

9000读作:九千读作:四千三百零五

写作:3003

读作:三千零三

七、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预期学生达到如下效果。

1、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2、把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当作了数学活动的过程。

3、培养师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

《100以内数的认识 解决问题》说课稿(附教案)

《100以内数的认识解决问题》说课稿 一、说教材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能够正确地数出10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基础上进行的。这部分内容在使学生继续体会解决问题的完整过程的基础上,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数数或数的组成知识去解决问题,丰富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并加深对100以内数的认识。 二、说教法 在教问题时,我不要求学生急于解答,而是让学生仔细观察,找出要解决的问题,然后让学生充分感受信息,分析信息,理解信息,最后两人一组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注意倾听学生收集的信息,随时捕捉交流中学生的数学语言,并善于组织这些信息,使之成为教与学的内容,为学生提供一个敢于尝试,探索,解决问题的机会,目的是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 生,为学生提供更多战士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解决策略的机会,真正实现不同的人在数学中获得不同的发展。在教学第三个部分时,学生必须从多角度收集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一环节的主要目的是把生活的实际问题抽象成书本知识,使学生掌握如何根据特定的事情提出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发挥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从小培养创新意识。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力求使学生自主探索,主动地研究和学习。 三、说学法 通过让学生自己发现,动口说。初步懂得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并能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运用独立思考,引导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首先由学生独立观察,再在小组内讨论解决“能穿几串”图中的问题,学生汇报解题的思路,有了解决“10个穿一串”的基础,“5个穿一串”问题可由学生们自己收集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从小培养创新意识。数学应该是学生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没有生活的数学是没有魅力的数学。本课设计不断创设富有生活意义的操作活动,激励学生在操作中体验生活的数学,从操作中发现,从发现中体验,让“做数学”真正成为师生互动的基础和纽带,成为课堂发展的原动力,体

5万以内数的认识 万以内数的读写说课稿

5万以内数的认识:万以内数的读写说课稿 一、说教学内容 教材第75页例6及练习十六第1、2、4题。 二、说教材 本教材是学生已经掌握1000以内数的读法、写法以及10000以内数的认识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三、说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学会读写万以内的数(中间、末尾有0),且能总结出读写万以内数的方法。 情感目标:让学生学习用具体的数描述生活中的事物并与他人交流,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逐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四、说重点、难点 重点:学会读写万以内的数。(末尾、中间有0) 难点:学会读写万以内的数。(末尾、中间有0) 五、说教法 用引导、自学的教学方法来达到课堂教学的最佳效果。 六、说学法 我准备在小组合作、小组交流探索方面做重点指导,引导学生怎样自学,怎样提高有价值的问题。 七、说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在下面的每个数的后面接着写出三个数。 (1)629()()() (2)5998()()() (3)9997()()() 2、填空 (1)在数位顺序表里面,从右边起,第一位是(),第二位是(),第三位是(),第四位是(),第五位是()。 (2)读出下面的数。 821读作()670读作()903读作() 500读作()8326读作()

(3)写出下面各数 一百五十三写作_______ 八百写作_______ 九百五十写作_______ 三百零七写作_______ 五千七百八十写作_______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题复习千以内数的读写方法和数位顺序表,为进一步学习万以数的读写做好铺垫。 (二)、导入新课 1、让学生汇报课前收集的数据资料情况。 学生自由汇报之前收集的数据资料,一台空调大约是3000元,学校学生人数为2200人,爸爸的工资一个月2280元…… 2、观察这些数据,复习数的组成。 让学生选用一个数据,说一说这个数是由几个千,几个百、几个十,几个一组成的。 师:同学们都知道这些数的组成,那你们知道这些数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呢? (数中有0)这些数怎么读,写呢?今天我们就来继续学习万以内的数的读写。 设计意图:创设生动活泼的学习情境,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三、讲授新课 教学例6 1、请学生先在下面试读这些数。 2、请学习读出黑板上的数,教师板书。 如3206读作:三千二百零六。9000读作九千 3、师:读了这些数后你有什么发现? (这些数中,有的0读出来,有的0不读,教师板书后,让学生发现什么样的0要读,什么样的0不要读)。 4、教师分别拨出43053003 (1)看着计数器,写出这个数,请一名学生板演。 (2)再写出这两个数的读法。 (3)说一说你是怎么读,写这两个数的。 5、小组总结:怎样读万以内的数?怎样写万以内的数,小结:我们读数的时候要从高位 读起,万位上有几就读几万,千位上有几就读几千……末尾有0都不读,中间有0的数不管有几个0都读一个0。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活动掌握万以内数的读写方法,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自学能力和合作的技能,同时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1000以内数的认识说课稿

《1000以内数的认识》说课稿 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1000认以内数的认识》。这部分内容是小学数学第四册第五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的第一课时。它是建立在学生学习过100以内数的认识基础之上的,是学生对100以内数的认识的延伸和扩展。同时,它又有着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就是要为学习万以内数的认识做好铺垫。因为1000或10000都是比较大的数,在学生的认识还很有限的基础上,如何让学生能尽快地建立起大数的概念和意识,在这里显得格外重要在。今天的说课分为了说教材、说教法学法、说教学程序三部分,首先是说教材。一、说教材: 教材分析:教材安排三个例题来达成《1000以内数的认识》这一目标。例1的设计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数数,认识计数单位“千”,感知更大的数的组成,发现每两个相邻的计数单位之间都是十进制的关系。例2的教学主要是使学生会读的、写1000以内的数,并能说出每个数的组成。例3是比较1000以内数的大小。 我将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定为例1、例2,学习1000以内数的读作、写作和数的组成,知道相邻两个数位间的十进制关系,会数千以内的数。 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他们在生活中常能听别人说起比100大的数,也从书上、电视上看到过、听说过;更或许听老师在课堂上讲起过,所.

以对1000以内数的认识可能有一定的基础,但在他们的脑海里却还没有数感。有的学生可能会按照100以内的数数方法数1000以内的数,有不错的数数能力,但“拐弯处”的数数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还是有一定的困难。所以我把这节课的教学目标设定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目标三部分。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①会数1000以内的数,认识计数单位“千”,体会十进关 ②学会1000以内数的读写法,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百、几个十几个和几个一组成的; 能力目标: ①让学生经历数数的过程,体会数的产生和作用。 ②让学生经历观察、猜想、操作等数学活动过程,结合现实材料感受大数的意义,培养学生的估计能力,逐渐发展学生的数感。 情感态度目标: ①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与人交流、勤于思考的习惯。 ②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活动的成功与快乐。 要想完成以上教学目标,首先就要解决好这节课的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让学生会读、会写、会数1000以内的数,体会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说课稿—千以内数的认识说课稿

1000以内数的认识说课稿 一、说教材 “1000以内数的认识”的内容是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68页例1。在本课中,要让学生认识计数单位“千”,感知千以内的数,发现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知道1000以内数数的方法和规律。 1000以内数的认识为学生学习“万以内数的认识”作一个铺垫。如果这部分知识掌握好了,学生可以把10000以内数的认识的学习方法类推迁移到“万以内数的认识”。 二、说学情 1、在学习本课内容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20以内的数”“100以内的数”,学生能够正够地数出10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掌握了100以内数的顺序,能结合具体事物感受100以内数的意义,具备了一个一个地数、五个五个地数、一十一十地数等数数的方法,知道了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百;理解了个位和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初步感知了解十进制,体验了认数知识的形成过程。了解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有一定的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三、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认识计数单位“千”,发现每两个相邻的计数单位之间都十进的关系。能够正确地数出1000以内的数,初步感受大数的意义,发展学生的数感,培养学生的估计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数田字格、正方体、在计数器上拨珠子等活动,让学生充分经历数数的过程,感受更大的计数单位和数位产生的必要性和必然性;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加强思考和探索。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悟数学的价值,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使学生在情感态度和一般能力方面都得到充分的发展。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数数,感知1000以内数的概念。认识计数单位“千”,发现每两个相邻的计数单位之间都是十进的关系。 难点:1、接近整百或者一千的数如何数。 2、体会千以内数的数位的意义,理解相邻数位之间的十进关系。 五、说教法 首先让学生借助田字格一个一个地数数到10,10个10个的数数到100唤起学生对已有经验的回忆,为知识的迁够进行孕伏、然后让学生将一千个田字格展示出来,揭示课题。然后通过课件展示,让学生感知“百”“千”的进率,留给学生思议的空间发现数数的方法和规律,借助计数器认识数单位“千”,通过游戏:我拨你数,弄清个、十、百、千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其次让学生联系生活感受大数。再次让学生直观操作,突破接近整百或者一千的的数

最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100以内数的认识》说课稿

《100以内数的认识》说课稿 罗立学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100以内数的认识》,选自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四章第一节。 一、教材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在入学前,经过了学前教育,很多孩子在未学习这一课前,已能数出100以内数,而且在他们的生活体验中,常常会接触到100以内的数。但孩子们的头脑中,还未有100以内数的概念,这一课教学就是要帮助孩子建立100以内数的概念,为以后学习数学其他知识奠定基础。 教材很注重学生数感的建立,主题图给了学生100这个数有多大的概念,通过估计和比较建立数感。教材还十分重视让学生实际操作,例题1、2、的教学都是在学生的动手实践中进行,通过操作建立100以内数的概念,初步掌握数100以内数的方法。 经过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确定以下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教学目标: 1.在学生已有知识基础上,学会数100以内数,建立100以内数的概念,能够运用数进行表达和交流。 2.引导学生观察、操作,初步体验数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精神。 3.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教学重点:建立100以内数概念,正确数出100以内数。 教学难点:数数时接近整十数到整十数的过渡。 教具学具准备: 100根小棒,10根橡皮筋多媒体课件一个。 二、教法和学法分析:

1.动手操作学习,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各种感官协同活动,做到在观察中思维,在思维中操作,概念的形成由具体到抽象,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2.合作学习,师生合作,生生合作贯穿教学全过程,注意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培养孩子的合作意识,团队精神,营造平等、互助的学习氛围。 三、教学过程分析 本节课主要按以下三个环节进行。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师:我们班一共有65名同学,如果用1根小棒代表一个同学的话,需要多少根小棒? 师:请学生各自独立数出65根小棒(生数,老师巡视学生汇报自己的数法,可能的答案是一根一根数,二根二根数,5根5根数…… 设计意图:明确的目标驱动,使学生向往积极的操作活动。也能充分展示学生的真实水平,再通过交流,使学生感受到数数的方法多样性。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自主建构计数单位“十” 师:同学们用自己的方法数出65根小棒。但摆放在一起,老师很难判断你们数的是否正确。你们能开动脑筋,想办法清楚地表示你数出来的小棒正好是65根吗? 生:独立尝试,教师巡视,并把学生中不同的方法展示在黑板上。 可能的情况有以下几种 a.二根二根的摆 b.五根五根的 c.十根十根的摆 教师引导学生对出现的几种情况进行观察,并反复地教,在数的过程中感悟第三种方法的好处。能一眼看出结果是65根。

万以内数的认识(数数)

第一单元第1 课时月日总计第课时 一、教学课题:万以内数的认识(数数) 二、学生素质发展目标: 【教学目标】 能按要求数出万以内的数。(一个一个数;十个十个数;一百一百地数……) 【任务分析】 1.终点目标属于概念性知识中具体概念的学习,需要达到理解的水平。 2.必要条件(使能目标)分析:(要按序,括号内注明学习类型) (1)能说出万以内数的数位顺序表: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和计数单位:个、 十、百、千、万。(事实性知识,需要达到记忆的水平。) (2)能在具体情境中解释一千、一万的意义:10个一百是一千,10个一千是一万。(概念性知识中具体概念的学习,需要达到理解的水平。) 数学思想方法分析:比较归纳的数学方法。 3.起点能力分析: (1)会数出百以内的数。 (2)个位、十位、百位的认识。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能说出万以内数的数位顺序表: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和计数单位:个、 十、百、千、万。能对万以内的数数数。 难点:结合具体的数,说出出各数位上数字表示几个几。 四、教具准备:课件、计数器、1000个立方体模块 五、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教学备注(一)引起注意,告知目标。 出示主题图 师:图上呈现的是我们学校的开学典礼,你在图中看到了什么? 引起注意有许多的学生、老师和花盆。 师:它们的数量分别是多少呢?用我们学过的百以内的数,是不能数 清楚的,所以我们需要学习更大的数字,知道更多的数位。

出示课题:万以内数的认识。 (二)提示学生回忆原有知识。 1、今天这节数学课的学习,需要得到两个朋友的帮助。他们是 计数器小方块 2、接下去,我们就让他俩跟我们互相合作,一起来学习。 3、依次出现 1)这是几个小方块(1)实物一个小方块 2)计数器上可以怎么表示?(拨一粒珠子)添在什么地方?(个位)3)表示什么?(1个一) 4)2个小方块呢?计数器上呢? 5)3个……9个呢? 6)再添1个小方块是几个小方块呢?(10个)课件出示计数器上怎么表示? 板书:(10个一是十) 7)10个一我们还可以怎么拨?(十位上拨1粒)计数器上添上计数单位:十位 4、同法演示得出:(板书) 10 个一是十10 10个十是一百100 1)到现在为止,我们所学的最大计数单位是谁?(百) 2)你猜想一下,还有没有比“百”更大的计数单位吗? 3)那么,如果你把它续写下去,(指板书)猜想一下可以怎样写呢?(三)呈现精心组织的新信息。 一、认识计数单位“千” 1、老师来揭开这个谜底,确实有这样一个计数单位是“千”。 2、那么一个千是多少呢?我们刚才猜得对吗? 3、课件演示,感受一千 一百一百的数。10个一百 把百位上的十颗珠换成千位上的一颗珠,就要用到一个新的计数单位“千”。揭示课题 通过在计数器上拨珠子的方法更能够具体的表现数位上数的特点

《拨一拨(认识数位顺序、万以内数的读写)》编写说明及教学分析

《拨一拨(认识数位顺序、万以内数的读写)》编写说明及教学分析 学习目标 1.借助直观模型认识数位顺序表,感受数的构成和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2.通过在计数器上拨数等操作活动,学习读、写万以内的数。 3.通过用多种形式表示数的活动,了解大数的构成。 4.了解算盘是我国重要的文化遗产,感受我国悠久的数学文化。 编写说明 教科书结合填写数位顺序表、在计数器上拨数等活动,把数数、读数、写数结合起来学习。之所以这样安排是考虑到学习大数读写时,不宜仅靠一些机械的规则死记硬背读写的方法,结合数位从位值的角度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读写出数是更有价值的,这将促进学生对数的意义的理解。基于这样的思考,教科书安排了四个问题。第一个问题认识数位顺序表。第二个问题借助拨计数器的活动,引导学生结合计数器上的数位标识学习读数,并感受数的构成。第三个问题借助数位顺序表学习写数。第四个问题借助在算盘上的拨数活动,再次强化对大数的读写及位值的认识。此外,教科书还安排了“试一试”,通过多种形式体会数的构成,加深学生对大数的理解。 ?填一填,认一认。 这是第一次出现数位循序表,目的是帮助学生从位值的角度理解数的意义、读写数。需要说明的是,数位顺序表虽然是第一次正式出现,但是在前面几节课(其实从20以内数的认识开始)就有了数位的铺垫,表现在数的认识大多伴有拨计数器的活动,而计数器上已经出现了个、十、百、干、万位,只是没有正式向学生介绍数位的概念。 ?拨一拨,说一说,读一读。 借助在计数器上拨数的操作活动学习读数,体会数的构成。教科书呈现了三个数,给出了它们的读数示范,0解释了其构成。在数的选择上,教科书关注学生学习的难点,即在遇到中间和末尾带“0”的数,学生往往会对其中“0”的读法产生困惑,所以在三个数中教科书安排了两个带“0”的数(9040,1001)的学习。 ?看一看,写一写。 借助数位顺序表学习写数。教科书同样呈现了三个数,并给出了书写示范。

《100以内的数的认识》说课稿

《100以内的数的认识》说课稿 《100以内的数的认识》说课稿 各位校长,各位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100以内的数的认识》,下面我就这一堂课的理解和设计做一下汇报,希望大家给我指出不足。 一、教材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在入学之前,经过了学前教育,有很多孩子在没有学习这一课之前,对于100以内的数已经有了初步的感知,而且在他们的生活中常常会接触到100以内的数。但在孩子们的头脑中,对于100以内的数的概念还比较模糊。这一课教学就是要帮助孩子建立100以内的数的概念,通过估计和比较建立数感,为以后学习数学其他知识奠定十分重要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100以内的数的过程,感受100以内的数的大小,感受100以内的数就在身边。 2、使学生独立的数100个物体,知道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百,对“个”“十””“百”有一个感性认识。 3、通过生动有趣的活动,经历数的概念的形成过程,并能够结合实际进行估计,发展学生的数感。 4、在认识100以内的数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探究

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让学生能够灵活的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数出100以内的数。 难点:数数过程中整十数的连接。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教材内容的编排意图,本节课主要采用了学生动手操作、师生合作、学生合作的教法和学法。这样安排的目的,就是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各种感官协同活动,做到在观察中思维,在思维中操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营造平等互助的学习氛围。 为了顺利完成教学目标,在教具和学具的选择上,尽量提供学生熟悉的素材,如红豆、铅笔、巧克力豆……这些材料作为学习的对象,学生既熟悉又新奇,可以提高学生数数的兴趣。 “将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努力营造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有独立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使他们成为课堂教学中的重要参与者和创造者,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的自主探究”。秉承着这样的指导思想,在整个教学设计上力求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我安排了一下几个教学环节: A、激趣导入 这个环节我主要安排了一个师生互助的活动,老师和学生进行数数比赛,而且在数的过程中要用手势比划出所数的数,之所以要用手势进行配合,是考虑到对学生进行“手口一致”的训练。在数的时候,要注意观察学生的口型和手势,如果学生是一个一个的数,老师就两

一年级数学《百以内数的认识》说课稿

一年级数学《百以内数的认识》说课稿 一年级数学《百以内数的认识》说课稿范文 一、说教材地位 (一)教材分析: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31~33页。本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认数的第一阶段—20以内各数认识的基础上,扩展到认数的第二阶段—100以内数的认识。本阶段的数概念不仅是学习100以内数计算的基础,也是认识更大的自然数的基础。学生在未学习这一课前,对于100以内的数已经有了初步的感知,但对于数概念的建立还比较模糊,学生的数感还有待加强。这一课教学就是要帮助孩子建立100以内数的概念,通过估计和比较建立数感。 (二)学情分析:我们班的很多孩子在未学习这一部分前,已经能数出100以内的数,而且在他们的生活体验中,常常也会接触到100以内的数。但在孩子们的头脑中,还没有100以内数的概念,这一课教学就是要帮助孩子建立100以内数的概念,为以后学习数学的其它知识奠定十分重要的基础。 (三)教学设计理念: 1、注重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激发学生兴趣。 100以内的数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很广,通过让学生说一说,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与生活是如此的贴近,知识于生活。通过让学生画一画,使学生体会到要准确地数出物体的个数,应该做到手口一致。

2、多媒体直观展示,数与形相结合,帮助学生建立数的概念. 学生通过观看电脑展示,在脑海中清楚的认识计数单位的实际意义,并了解其之间的关系。向学生提供贴近生活的信息资源,通过充分动手操作,让学生体会数是数出来的,并运用各种途径培养学生的数感。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建立数感,知道数的组成,理解数位、计数单位和位值制度。 难点:一个一个地数,拐弯处的数法及数的组成。 二、说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能够熟练地一个一个地或一十一十地数出数量在100以内的'物体个数。 2、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二)过程与方法: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2、培养学生观察、操作能力以及同学间的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三、说教法学法: (一)教具学具准备:铅笔、小棒若干和一套 1:左边乱放的小棒29根。右边三排小棒,其中两排10根,另

万以内数的认识

《万以内数的认识》同步测试(第1课时) 安徽省黄山市实验小学陈秀红(初稿) 安徽省黄山市实验小学程秋霞(修改) 安徽省黄山市教科院高娟娟(统稿) 一、填一填。 (1)()个一是十,10里面有()个一。 (2)()个十是一百,一百里面有()个十。 (3)()个一百是一千,1000里面有()个一百,1000里面有()个十,1000里面有()个一。 二、数一数。 (1)从三百九十八起,一个一个地数到四百一十。 (2)从五百七十八起,一十一十地数到六百三十八。 (3)从一百四十起,一百一百地数到九百四十。 三、找一找。 (1)995 996 997 (2)990 980 970 (3)500 600 800 (4)390 395 415 四、连一连。

五、说一说。 还可以怎么数?说一说。 。 一、给四百七十八个小方格涂上颜色。 二、读数、写数,并说说下面各数的组成。 (1)一双轮滑鞋的价钱是五百二十八元。 写作: 其中,“5”表示 “2”表示 “8”表示

(2)运动场里的标准跑道全长400米。 写作: 其中,“4”表示 (3)一台吸尘器的价格是605元。 读作: 其中,“6”表示 “5”表示 (4)一件抓绒上衣需要260元。 读作: 其中,“2”表示 “6”表示 三、判断题。对的画“√”,错的画“×”。 (1)456读作四五六。() (2)三百零九写作390。() (3)3个百和6个十组成306。() (4)最大的一位数是9,最小的两位数是11。()(5)998后面第二个数是一千。() (6)888中的三个“8”表示的意义相同。() 四、我会填。

(1)一百一百地数,数()次是1000。 (2)()+()=1000()+()=1000()+()=1000 ()+()=1000()+()=1000()+()=1000 (3)1000里面有()个一;100个十是();()个一百是一千。 五、请把表示相同的数用线连起来。 530 三百零五 5个百和3个一 503 三百五十 3个百和5个一 350 五百三十 5个百和3个十 305 五百零三 3个百和5个十 一、我会填。 (1)数数和拨数可以用计数器和()。 (2)在算盘上记数时,要在算盘上选一档作记号,定作()位。向左数第二档是()位,第三档是()位…… (3)算盘上,一个下珠表示(),一个上珠表示(),空档表示() 二、读数后在算盘上拨出下面各数。 75 607 870 700 987 701 三、按要求在算盘上拨一拨,再写出来。 (1)百位上是2,十位上是4,个位上是6的数。() (2)5个百和8个十组成的数。() (3)9个百和3个一组成的数。() (4)这个数是由46个十组成的。() 四、根据要求在算盘上拨数。 (1)个位拨4,十位拨7,百位拨9。 (2)百位拨3,个位拨6。 (3)拨一个比最小的四位数少1的数。 (4)拨一个比最大两位数多4的数。 (5)你还想拨什么数?先说一说,再拨出来。 二、填一填,根据表格回答问题。 (1)在数位顺序表中,从右边起第一位是(),第二位是(),第三位是(),第四位是(),第五位是()。 (2)千位的左边是()位,右边是()位。 (3)一个四位数,它的最高位是()位。 (4)一个数是最大的四位数,那么它是(),最少加上()就是一个五位数。 (5)一个数是最小的四位数,那么它是(),最少减去()就是一个三位数。 四、(1)6328里面有()个千,()个百,()个十和()个一。 (2)3005里面有()个千和()个一。

《万以内数的认识》课堂实录

《万以内数的认识》课堂实录 《万以内数的认识》课堂实录 教学内容:万以内数的认识 教材解读: 《万以内数的认识》是在学生学习了100以内数的认识且对万以内数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同时也为学习万以内数的读写和万以上的数数打下基础。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万以内数的数数、读法、写法和大小比较,这节是本单元的起始课。 设计理念: 基于上述对教材的认识,我把本节课的关注点放在培养学生的数感和数数的策略感悟上,具体体现在:1、结合现实的素材理解或解释数的意义;2、估计问题的结果,并判断结果的合理性;3、用数表达和交流信息。同时,力图体现: 1、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 2、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 3、加强估算,鼓励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1)认识计数单位千和万,掌握百、千、万之间的十进关系。(2)认识万以内的数位顺序。(3)掌握数数的方法,能用不同的计数单位按顺序数万以内的数。(4)初步感受大数的意义,发展学生的数感。 2、解决问题: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 3、情感与态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掌握百、千、万之间的十进关系及万以内的数位顺序。 教学准备:学生练习纸(1000颗星星)、计数器。 课堂实录: (一)现场收集数据,揭示课题。(比100大的数) 1、师:你能向我们在座的各位老师介绍一下我们班的学生人数吗? 生:我们班有50个人。 师:这50就是一个数,你对这个数还知道些什么?(师边说边板:50) 生1:50由5个十组成。 生2:5在十位上,0在个位上。(师板:个位、十位) 2、师:你能不能根据我们班的人数,估计一下我们段6个班一共有多少人? 生1:301个。 生2:1000多。 师:老师告诉你一个准确的数,我们二年级一共有308人。(板:308) 师:那你知道我们学校一共有几个小朋友吗? 生:(摇头) 师:我们学校有1749人。 3、师:这308、1749两个数都比100要大,这一节课我们就来认识比一百大的数。 师随机板书: 十个 位位 54 308 1749

《万以内数的认识》说课稿

《万以内数的理解》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四册第五单元《万以内数的理解》中例4、例5相关5位数的理解。下面我就具体来说说本课教材的内容。 一、说教材 万以内数的理解包括数数、读数、写数、数的组成、数位的含义、数的顺序和大小比较、近似数以及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本节课内容主要是学会读写万以内的数(中间、末尾没有零),知道数的组成,掌握数位顺序表。 数的概念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学生已经学习了“20以内数的理解”“100以内数的理解”,这里将认数的范围扩展到万以内。在这个阶段,学生将理解更大的自然数。它不但是大数的计算的基础,而且是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必须让学生切实学好。 二、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内容,我制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1、理解新的计数单位“万”,进一步理解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制关系。 学会读写万以内的数(中间、末尾没有零),知道数的组成,掌握数位顺序表。 2、通过具体的实例让学生感受到万以内的数在生活中的应用,建立形象的感性理解,发展学生的数感,了解大数的价值。 3、让学生进一步学习用具体的数描述生活中的事物,并与他人交流,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逐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教学重、难点: 理解新的计数单位“万”,会数万以内的数,掌握数位顺序表。 教学准备: 课前调查相关南京长江大桥的信息、课件、计数器,练习纸即一张空的数位顺序表格。 三、教法学法 基于本课的具体特点,我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引导探究、从已知到未知的方法。 教师为学生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强调从学生身边的事物出发理解数。学生在生活中,积累了很多万以内数的知识,这是学习本课内容的重要资源和必备的基础。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实行学习,使学生进一步感受数的意义,体会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数学活动自主参与法。 教师要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让给学生,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为学生组织多种多样的学习活动,如数一数、拨一拨、猜一猜、写一写、比一比、说一说等,使学生通过大量的感性理解形成数的表象,进一步体会数的意义。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游戏和紧张有趣的活动中,经历概念形成的过程,经历将具体问题“数学化”的过程,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3、培养水平、发展数感。 学生数感的形成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需要用较长时间逐步培养。教师要重视学生数感的形成与发展,引导学生观察、探究、发现、表述、应用的水平及创新精神,培养水平,逐渐形成良好的数感。

二年级数学《万以内数的认识》测试题

二年级数学《万以内数的认识》测试题 一.直接写得数.(9分) 400+500= 990-90= 3000+400= 2500-300= 7200+800= 2700-800= 8000-4000= 5600+400= 2000-600= 4000-2000= 3600+5000= 1020+80= 500+7600= 3200-600= 400+600= 500+1000= 1300+4200= 7100+1900= 二.填一填.(10分) 1. 一个一个地数,10个一是();一百一百地数,10个一百是() 2. 一千里面有()个十. 3. 比1999多1的数是(),比2001少1的数是() 4. 与6899相邻的两个数是()和(). 5. 2005中的“2”在( )位上,表示(),“5”在()位上,表示(). 6. 2800是由()个千和()个百组成的. 7. 由7个百和9个一组成的数是(). 8. 最小的四位数是(),最大的三位数是(),它们相差().

9. 一个最高位是万位的数是()位数. 10. 用3、2、1、0组成的最大四位数是(),最小四位数是(). 三.判断题.(5分) 1.569读作:五百六九.() 2. 从左边起,第三位是百位.() 3. 由1、0、9组成的最小三位数是019.() 4. 258=200+50+8 .() 5. 最小的两位数与最小的三位数相差90 .() 四.按要求完成下面各题.(14分) 1.9876=9000+800+70+6 2. + + 3.比较6246、6426、6624、6642、6264 的大小. ()<()<()<()<()4.找出下面数的排列规律,在空格里填上合适的数. 101、______、10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0、______、______、260、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写出下面各数. 2009();10050(). 三百七十二();一千四百零七().

二年级数学下学期第5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练习一(数的组成、读写、大小比较)

二年级数学下学期第5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练习一(数的组成、读写、大小比较) 1、一个一个地数,10个一是(); 2、10里面有()个一; 十个十个地数,10个十是(); 100里面有()个十; 一百一百地数,10个一百是(); 1000里面有10个(); 一千一千地数,10个一千是()。 10000里面有10个()。3、数位顺序表按从右往左的顺序依次是:()位,()位,()位,()位,()位。 4、按要求数数: 1)一个一个地数,写出56后面的5个数: 56, , , , , . 2)十个十个地数,写出56后面的5个数: 56, , , , , . 3)一百一百地数,写出56后面的5个数: 56, , , , , . 4)一千一千地数,写出56后面的5个数: 56, , , , , . 5、按规律写数: 1)604,603,602,,,。2) 950,960,970,,,。 3) 530,630,730,,,。4) 48,,50,,52,53。 5)405,406,,,409, 6)122,132,142,,,162。 7)563,,573,583,,。8)735,635,,,335,235。 9)337,1337,,3337,,5337。 6、126=( )×100+( )×10+( )×1 609=( )×100+( )×1 304=( )×100+( )×1 580=( )×100+( )×10 325=3×( )+2×( )+5×( ) 8900=8×( )+9×( ) 407=4×( )+7×( ) 9010=9×( )+1×( ) 7、245是由2个( ),4个( )和5个( )组成的。 8306是( )个千,( )个百,( )个一组成的。 5006是由5个( )和6个( )组成的. 5060是由5个( )个6个( )组成的. 5600是由5个( )个6个( )组成的. 在9703中,“7”在( )位,表示7个( ). 在172中,“7”在( )位,表示7个( ). 在87中,“7”在( )位,表示7个( ).

小学数学公开课《1000以内数的认识》说课稿

小学数学公开课《1000以内数的认识》 说课稿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早上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1000以内数的认识》 一、分析本课教材 《1000以内数的认识》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68~69页的内容。本节课的教学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20以内数的认识”“100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上,将认数的范围扩展到万以内数的认识。这部分知识不仅是计算的基础,而且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而新教材又将万以内数的认识分为两段,先教学1000以内的数,再教学万以内的数。 二、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结构与内容道德分析,依据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让学生经历数数的过程,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2 、过程与方法:结合现实素材让学生感受大数的意义,体验数在生活中的运用。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学习数

学的兴趣和自信心,逐步发展学生的数感以及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美。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读数、写数的方法和组成。 难点:建立数位的概念。 四、教法: 在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而且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因此,我的教学方法是:情景教学、谈话和指导相结合的方法。 五、学法 为了使学生更好的展现获取知识和方法的思维过程,本节课中学生所用的方法是合作探究和自主探究两种方法。 六、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生分为四人一小组、学生自备练习本。 七、教学设想: (一)、充分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 数学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来展开教学,所以我在课前复习中,先让学生复习所学过的知识,再让学生说说对于刚才说到的这些数,你知道些什么?然后由“鸟巢体育馆能容纳多少人”在学生脑海中进行引入大数的映像,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已有的知识基础。学生已经懂了的,我们就不必再教了。学生自己能探究的,我们就放手

万以内数的认识练习题(附答案)

信息窗2 万以内数的认识 基础园 1.计数器从右往左数,第一位是()位,第三位是()位,千位是第()位,第五位是()位。 2.最高位是千位的数是()位数,10000是()位数。 3.比9999多1的数是(),比1000少1的数是()。 4. 3564的最高位是()位,“6”在()位上,表示()。“3”在()位上,表示()。 5.一个数是由7个千、3个百和4个一组成的,这个数是()。 6.和3000相邻的两个数分别是()和()。 7.7080中的“7”在()上,表示7个();1796中的“7”在()上,表示7个()。 8.万以内数的读法是从()位读起,按照数位顺序读,千位上是几就读();百位上是几就读()……;中间有一个或者两个0,只读()个零;末尾不管有几个零都()。 9.一个数的千位和十位上都是1,其余各个数位上都是0,这个数是(),读作()。 10.最大的三位数与最小的四位数相差()。 11.用2个0和2个6组成的最大的四位数是(),最小的四位数是()。 12.照样子,填一填。 7846=7000+800+40+6 9837= + + + 7600= +

4006= + 判断 1.一个数的最高位是百位,这个数是四位数。() 2.三位数一定比四位数小。() 3.七千零九写作:7009 () 4.最大的四位数比最小的五位数大。() 5.用5、6、0、3组成最小的四位数是6305。() 6.最高位是万位的数它是五位数,一个四位数最高位是千位。() 7.只读一个零的数是末尾有0的数。() 探究园 1.从7、5、0、2、6、3中选出4个数字。 (1)组成的最大的四位数是 (2)组成的最小的四位数是 (3)组成的能读出一个零的四位数是 (4)组成一个零都不读的四位数是 2.选择(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⑴一个四位数,千位和个位上都是1,其他数位上都是0,这个数是()。 ⑵五千零五十五写作()。

二年级数学万以内数的认识读写数专项练习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数数练习 1.一个一个的数,从486数到526 2. 十个十个的数,从678数到828 3.一百一百的数,从320数到920 读数练习: 462 读作:___________ 768 读作:_____________ 1100 读作:______________ 2004 读作:___________ 760 读作:____________ 9005 读作:____________ 903读作:_________ 6080读作:______________ 5901 读作:_______________ 1009 读作:____________ 9901 读作:_____________ 3090读作:___________ 4502读作:___________ 6518读作:___________ 7000读作:___________ 5002读作:___________ 5515 读作:___________ 4050读作:___________ 写数练习 ①五千一百零六写作:_________________ ②六万五千零七十写作:_________________ ③八千零三十写作:_________________ ④九万零五十写作:_________________ ⑤六百零八写作:_________________ ⑥二万零一百零五写作:_________________ ⑦四万零三百零三写作:_________________ ⑧二千六百写作:_________________ ⑨五千零六十写作:_________________ ⑩一万零四十写作:_________________ 找规律填空 250、260、270、()、()、()、() 9999、8888、()、()、5555、() 1700、 1800、 1900、()、()、()

万以内数的认识优秀教案教学内容

万以内数的认识单元导学 一、教材分析 教材先通过介绍熟悉的体育场的容量,从而引出万以内数的认识。教材根据已有的经验与心理发展规律,按从易到难螺旋上升的编排原则,创设了一幅幅现实的、有数学意义的画面,认识千、万,知道万位,掌握万以内数的读写法,而且懂得对于较大的数,可以一百一百或一千一千地数,它不仅是进行大数计算的基础,而且在实际生活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为更大的计数单位的教学打下基础。 二、学习目标 知识技能:结合生活实际,体会生活中有大数,感受学习大数的必要性,经历数数的过程,能认识万以内的数,结合实际物体知道这些数的组成与分解。 数学思考:经历估一估、数一数、想一想、认一认、说一说、拿一拿、比一比等数学实践活动,体验感受万以内数的大小,培养数感。 问题解决:初步能用符号和词语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认识“万位”及其位值,能说出万以内各数位的名称及相邻数位之间的进率,能掌握整百、整千数加减法。 情感态度:进一步学习用具体的数描述生活中的事物,经历与他人交流活动,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三、重难点提示 重点: 1.会数10000以内的数,探索万以内的数的读法、写法及数的组成。 2.能比较万以内的数的大小。 3.会口算整百整千数的加减。 难点: 1.体会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2.掌握中间、末尾有0的数的读写法。 3.认识近似数,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 五、学法提示

1.抓住重要活动,突出重点,切实解决难点。 2.抓住核心概念,掌握数的意义。 3.利用认数工具,培养数感。 4.注意数学活动的有效性。 六、学时安排 建议教学12课时。 数数,认识计数单位“千” 学习目标: 1.通过直观的数数使学生认识计数单位百、千,并掌握数数方法,掌握10个一百是一千。建立数的概念,培养数感。 2.初步理解相邻计数单位间的十进关系。 重难点提示: 重点:能熟练地数千以内的数 难点:拐弯数。 学情分析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100以内数的认识》说课稿

《100以内数的认识》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100以内数的认识》,选自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四章第一节。 一、教材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在入学前,经过了学前教育,很多孩子在未学习这一课前,已能数出100以内数,而且在他们的生活体验中,常常会接触到100以内的数。但孩子们的头脑中,还未有100以内数的概念,这一课教学就是要帮助孩子建立100以内数的概念,为以后学习数学其他知识奠定十分重要的基础。 教材很注重学生数感的建立,主题图给了学生100这个数有多大的概念,通过估计和比较建立数感。教材还十分重视让学生实际操作,例题1、2、3的教学都是在学生的动手实践中进行,通过操作建立100以内数的概念,初步掌握数100以内数的方法。 经过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确定以下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教学目标: 1.在学生已有知识基础上,学会数100以内数,建立100以内数的概念,能够运用数进行表达和交流。 2.引导学生观察、操作,初步体验数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精神。 3.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教学重点:建立100以内数概念,正确数出100以内数。 教学难点:数数时接近整十数到整十数的过渡。 教具学具准备: 植物种子,100颗星星,多媒体课件一个。 二、教法和学法分析: 1.动手操作学习,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各种感官协同活动,做到在观察中思维,在思维中操作,概念的形成由具体到抽象,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2.合作学习,师生合作,生生合作贯穿教学全过程,注意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培养孩子的合作意识,团队精神,营造平等、互助的学习氛围。 三、教学过程分析 本节课整个教学过程的指思想是力求体现:“以发展为主旨,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增强教学内容的开放性,促进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高度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本节课主要按以下四个环节进行。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师:我们班一共有58名同学,如果用1根小棒代表一个同学的话,需要多少根小棒?(生58根) 师:请学生各自独立数出58根小棒(生数,老师巡视学生汇报自己的数法,可能的答案是一根一根数,二根二根数,5根5根数…… 设计意图:明确的目标驱动,使学生向往积极的操作活动。也能充分展示学生的真实水平,再通过交流,使学生感受到数数的方法多样性。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自主建构计数单位“十” 师:同学们用自己的方法数出48杯小棒。但摆放在一起,老师很难判断你们数的是否正确。你们能开动脑筋,想办法清楚地表示你数出来的小棒正好是48根吗? 生:独立尝试,教师巡视,并把学生中不同的方法展示在黑板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