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内容与要求

基本内容与要求
基本内容与要求

中国地质大学研究生院

2010年研究生入学复试《原子物理学》考试大纲(物理学科同等学力入学复试加试科目)

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1、考试方式:闭卷,笔试

2、题型:填空题与选择题约30%

解答题(包括证明题)约70%

二、其他

一、考试内容

第一章原子的基本情况

1、原子的质量和大小

2、a粒子散射实验和原子的核式结构

3、同位素

第二章原子的能级和辐射

1、氢原子光谱的规律

2、玻尔的氢原子理论

3、类氢离子的光谱

4、夫兰克—赫兹实验与原子能级

5、量子化通道

6、电子的椭圆轨道和氢原子能量的相对论效应

7、史特恩—盖拉赫实验与原子空间取向的量子化

8、原子的激发和辐射

9、激光原理

10、对应原理和玻尔理论的定位

第三章量子力学初步

1、物质的二象性

2、测不准原理

3、波函数及其物理意义

第四章碱金属原子和电子自旋

1、碱金属原子的光谱

2、原子实验的极化和轨道贯穿

3、碱金属原子光谱的精细结构

4、电子自旋同轨道运动的相互作用

5、单电子辐射跃迁的选择定则

6、氢原子光谱的精细结构与蓝姆移动

第五章多电子原子

1、氦及周期系第二族元素的光谱和能级

2、具有两个价电子的原子态

3、泡利原理与同科电子

4、复杂原子光谱的一般规律

5、辐射跃迁的普用选择定则

6、原子的激发和辐射跃迁的一个实例——氦氖激光器

第六章在磁场中的原子

1、原子的磁矩

2、外磁场对原子的作用

3、史特恩—盖拉赫实验的结果

4、顺磁共振

5、塞曼效应

第七章原子的壳层结构

1、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

2、原子的电子壳层结构

3、原子基态的电子组态

第八章 X射线

1、X射线的产生及其波长和强度的测量

2、X射线的发射谱

3、同X射线有关的原子能级

4、X射线的吸收

第九章原子核

1、原子核的基本性质

2、原子核的放射衰变

3、r射线同实物的相互作用和放射性应用

4、核力的主要性质和核力的介子论

5、原子核结构模型

6、原子核反应

7、原子裂变和原子能

8、原子核的聚变和原子能利用的展望

二、考试要求

第一章原子的基本情况

了解a粒子散射实验对认识原子结构的作用,理解如何由实验得出原子核式结构的结构。

重点:卢瑟福散射公式和原子的核式模型。

第二章原子的能级和辐射

1、掌握氢原子光谱规律及巴尔末公式

2、掌握玻尔基本假设,圆轨道量子化条件,能量公式,主量子数,氢能级图。

3、掌握玻尔理论来解释氢原子和类氢原子的结构及其光谱规律。

4、理解夫兰克—赫兹实验对于原子定态的证明

5、了解萦末菲量子化条件,对电子的椭圆轨道仅作扼要叙述,不作详细讨论

6、掌握原子的磁性与空间量子化的意义

7、掌握主量子数,角量子数和磁量子数的意义及其重要性

8、了解玻尔氢原子理论的局限性,说明新量子论(量子力学)产生并取代旧量子论的必然性

9、了解原子的自发辐射,受激辐射与吸收

重点:玻尔氢原子理论、夫兰克—赫兹实验、量子化通则、旧量子数的取值范围

和所表征的物理量表达式、玻尔的对应原理。

第三章量子力学初步

1、了解微观粒子二象性的实验事实,掌握微观粒子二象性的德布罗意关系

2、了解测不准关系的含义及其在分析物理现象中的意义

3、描述微观粒子运动状态的波函数的统计意义

重点:德布罗依假设和微观粒子的波粒二象性、波函数的统计诠释、不确定关

系、定态的概念、求解定态薛定谔方程(本征问题)的基本步骤、量子力学

对氢原子的描述及三个量子数。

第四章碱金属原子和电子自旋

1、掌握碱金属原子能级和光谱的一般特性

2、了解原子实验极化与轨道贯穿的作用

3、掌握电子自旋概念与自旋量子数的意义

4、掌握角动量合成,并理解其对于碱金属原子光谱精细结构的说明

5、知道电子自旋与轨道运动的相互作用能,推出相互作用能量公式,但不详细

讨论

重点:碱金属原子光谱、电子自旋、单电子角动量的合成、四个量子数、单电子跃

迁选择定则、原子光谱的精细结构。

第五章多电子原子

1、以氦、镁为例,了解多电子原子光谱的特征

2、掌握角动量全成的规律,掌握LS耦合,J—J耦合

重点:L-S耦合、多电子原子的光谱、能级图和原子态、泡利原理和同科电子原子

态的确定、辐射跃迁的普用选择定则。

第六章在磁场中的原子

1、了解计算朗德g因子的方法

2、了解拉莫旋进

3、掌握原子受磁场作用的附加能量

4、了解史特恩—盖拉赫实验证实了原子具有磁矩,和原子角动量的空间量子化

5、掌握塞曼效应的理论解释

6、本章重点、难点是2、5节

重点:原子有效磁矩、原子能级在磁场中的分裂、塞曼效应(正常、反常)、史特

恩-盖拉赫实验结果的再分析。

第七章原子的壳层结构

1、了解元素周期系规律的内在根源

2、掌握电子壳层填充所需遵循的规律,理解泡利原理,及其对于原子壳层结构

的意义

3、本章的重点、难点是2、3节

重点:玻尔对元素周期表的解释、电子填充壳层的原则、莫色勒定律。

第八章 X射线

1、了解伦琴射线的产生机制和特征

2、理解原子内层电子跃迁的规律

重点:X射线连续谱与标识谱及产生机制、莫色勒定律、康普顿散射。

第十章原子核

1、本章重点是原子核的结合能,原子放射性衰变,a衰变,r衰变,核裂变与

核聚变原理,原子核反应。

2、掌握核子平均结合能的概念

3、掌握原子核的三种放射性,放射性衰变规律和半衰期概念。

4、掌握反应能,阈能概念

5、理解原子核释放能量的两种方式,裂变与聚变

重点:核自旋、核结合能、放射性衰变的类型、衰变规律、条件、衰变能、衰变方程及有关概念和计算、核反应遵守的守恒定律、核反应能的意义和有关计算、重

核裂变和轻核聚变。

岗位基础能力要求

3、了解电气安装工艺; 4、可以看懂原理图,在师傅指导下能够独立安装悬挂,简单的电气走线。电气安装中级技工B岗:岗位要求 5、具备电气安装初级技工A岗的岗位要求; 6、可以承担公司的所有电气1.0难度系数电柜的装配,外出与客户沟通能力强,在指导下完成现场电气装配机床和任何改造项目。掌握电气设备一级保养的内容及方法 工作执行力95% 电气安装中级技工A岗:岗位要求 1、具备电气安装中级技工B岗的岗位要求; 2、可以承担公司的所有电气D类1.2难度系数电柜的装配,外出与客户沟通能力强,现场电气装配机床和任何改造项目。会编制基本电气安装项目的工艺文件。掌握电气设备一级保养的内容及方法。 3、工作执行力96% 电气安装高级技工B岗:岗位要求 1、具备电气安装中级技工A岗的岗位要求; 2、可以承担公司的所有电气D类1.2难度系数电柜的装配,外出与客户沟通能力强,现场电气装配机床和任何改造项目。会编制基本电气安装项目工艺文件。掌握电气设备二级保养的内容及方法。简单电气设备的故障分析及排除,简单的电气设备(设施)的安装与线路检查,熟悉安全器具的配戴, 会使用各类电工及维修用工器具。 3、工作执行力97% 电气安装高级技工A岗:岗位要求 1、具备电气安装高级技工B岗的岗位要求; 2、可以承担公司的所有电气C 类1.3难度系数电柜的装配,现场电气装配机床和任何改造项目,外出与客户沟通能力强,有指导装配教学能力。会编制基本电气安装工艺文件。掌握电气设备二级保养的内容及方法。简单电气设备的 故障分析及排除,简单的电气设备(设施)的安装与线路检查,会现 场调试变频器、直流调速装置,熟悉安全器具的配戴,会使用各类电工及维修用工器具。每年有3个个人工艺的意见报告。 3、工作执行力98% 电气安装技师B岗:岗位要求 1、具备电气安装高级技工A岗的位要求; 2、可以承担公司的所有电气B类1.4难度系数电柜的装配,现场电气装配机床和任何改造项目,外出与客户沟通能力强,有指导装配教学能力。会编制各种工艺文件。掌握电气设备三级保养的内容及方法。电气设备的故障分析及 排除,复杂电气设备(设施)的安装与线路检查,会现场调试变频器、 直流调速装置,绘制含调速装置的电气原理图、熟悉安全器具的配戴,会使用各类电工及维修用工器具。每年有5个个人工艺改进意见被纳用的报告。 3、工作执行力99%

毕业设计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毕业设计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开题报告的基本内容要求紧扣毕业设计任务书,毕业论文开题报告的结构包括: 1、课题的背景及意义 2、课题的主要设计技术参数或研究工作要达到的目标 3、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3.1 课题设计(或研究) 的基本原理及技术方案 3.2 课题的可行性分析 3.3 课题主要解决的技术关键问题及创新点 3.4 课题研究工作的技术路线 4、课题计划进度 5、主要参考文献,要求所有的参考文献被开题报告引用,并在引用处用右上角 标出。 开题报告的字数不得少于4000字。 一、文献综述的基本内容要求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的基本内容要求: 1、课题的背景及意义。 2、本课题相关技术的国内外发展概况。 3、本课题的主要技术关键点的比较分析和实现方法。 4、结论。 5、参考文献,要求所有的参考文献被文献综述报告引用,并在引用处用右上角标出。 要求查阅与毕业论文(设计)相关的文献8—10篇以上(其中外文文献不少于2篇),文献综述的字数不得少于4000字 包含以下四部分:即前言、主题、总结和参考文献。撰写文献综述时可按这四部分拟写提纲,再根据提纲进行撰写工作。 前言部分,主要是说明写作的目的,介绍有关的概念及定义以及综述的范围,扼要说明有关主题的现状或争论焦点,使读者对全文要叙述的问题有一个初步的轮廓。 主题部分,将所查询到的文献资料归纳、整理及分析比较,阐明有关主题的历史背景、现状和发展方向,以及对这些问题的评述。主题部分应特别注意代表性

强、具有科学性和创造性的文献引用和评述。 总结部分,将全文主题进行扼要总结,提出自己的见解并对进一步的发展方向做出预测。 参考文献,它不仅表示对被引用文献作者的尊重及引用文献的依据,而且也为评审者审查提供查找线索,参考文献的编排应条目清楚,查找方便,内容准确无误。 二、外文翻译的基本要求 1、外文翻译的原文尽可能与所做课题紧密联系,避免翻译资料选取的随意性。 2、由于外文学术论文通常篇幅较大,学生可在教师指导下截取论文的部分核心内容进行翻译,要求翻译的原文内容大于15,000字符,翻译后的中文大于3000字。 3、外文原文要求以原始形式递交,原则上不得自行重新编辑。 4、外文翻译要求准确反映原文,语句通顺,符合中文表达方式。 5、毕业设计(论文)要求有两篇译文,并要求原文必须作为毕业设计文献综述和毕业设计(论文)的参考文献。 三、毕业设计(论文)设计说明书基本要求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要求如下: ①设计(论文)内容的科学性。设计(论文)方案需以科学理论为指导,以科学实验、工程实践和工程计算为依据。设计(论文)内容科学准确,符合开题报告中的技术要求。 ②设计(论文)思想的先进性。设计(论文)应以继承与创新有机结合为主线,体现探索与创新的特征。 ③设计(论文)表述的规范性。设计(论文)应符合国家标准及各种技术规范。 ④设计(论文)的最优化。实现设计目标是有约束条件的。设计中应采用科学方法,综合研究各种条件,实现最佳技术方案。 ⑤设计结果的实用性。设计应与生产和科研实践相结合,其成果能为生产和科研所采用。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毕业设计(论文)说明书主体应包括如下内容: 1、引言。说明课题的目的、意义、范围及应达到技术要求。简述课题在国内外发展概况及存在问题,阐述应解决的主要问题。

工程流体力学(Ⅰ)-考试基本要求

工程流体力学(Ⅰ)考试 基本要求 适用专业:石油工程、油气储运 学时: 64-80 大纲编写人:陈小榆

一、课程的性质和地位 《工程流体力学》(一)是为石油工程专业学生开设的必修的专业基础技术课程。石油和天然气都是流体,在石油和天然气的开采、储存、运输等过程中都离不开流体力学的知识,因此《工程流体力学》课程在石油工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本门课程从流体力学的基本原理出发,主要阐述流体的流动规律,它是学习后继专业课程的基础,同时也能直接用于解决工程实际问题,因此《工程流体力学》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和应用性都非常强的学科,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开设本课程的目的 工程流体力学是石油工程程专业的一门主要专业基础课程。它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各个教学环节,使学生掌握流体运动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计算方法和基本实验技能,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以后学习专业知识,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和科研打下必要的流体力学基础。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 1.了解流体的主要物理性质; 2.掌握流体静力学、运动学及动力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程及其工程应用; 3.掌握流动阻力与水头损失力的计算; 4.掌握压力管道的水力计算; 5.了解一元非恒定流动基本概念及基本计算; 6.了解气体动力学有关基础知识,并会进行有关参数的计算; 7.了解非牛顿流体的有关概念,掌握非牛顿流体水头损失的计算方法。 三、考试内容和考核目标 第一章流体及其主要物理性质(2学时) (一)学习目标 1.了解流体的概念及特性;正确理解流体连续介质模型; 2.掌握流体的主要物理性质,特别是粘性和牛顿内摩擦定律;正确理解理想流体和实际流体、不可压缩流体和可压缩流体的概念; 3.会分析作用在流体上的力。 (二) 课程内容 第一节流体的概念 1. 流体的定义及特性; 2. 流体的连续介质模型。 第二节流体的主要物理性质 流体的密度和重度、流体的压缩性和膨胀性、流体的粘性及表面张力。 第三节作用在流体上的力 (三) 考核知识点

基本内容与要求

中国地质大学研究生院 2010年研究生入学复试《原子物理学》考试大纲(物理学科同等学力入学复试加试科目) 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1、考试方式:闭卷,笔试 2、题型:填空题与选择题约30% 解答题(包括证明题)约70% 二、其他 一、考试内容 第一章原子的基本情况 1、原子的质量和大小 2、a粒子散射实验和原子的核式结构 3、同位素 第二章原子的能级和辐射 1、氢原子光谱的规律 2、玻尔的氢原子理论 3、类氢离子的光谱 4、夫兰克—赫兹实验与原子能级 5、量子化通道 6、电子的椭圆轨道和氢原子能量的相对论效应 7、史特恩—盖拉赫实验与原子空间取向的量子化 8、原子的激发和辐射 9、激光原理 10、对应原理和玻尔理论的定位 第三章量子力学初步 1、物质的二象性 2、测不准原理 3、波函数及其物理意义 第四章碱金属原子和电子自旋

1、碱金属原子的光谱 2、原子实验的极化和轨道贯穿 3、碱金属原子光谱的精细结构 4、电子自旋同轨道运动的相互作用 5、单电子辐射跃迁的选择定则 6、氢原子光谱的精细结构与蓝姆移动 第五章多电子原子 1、氦及周期系第二族元素的光谱和能级 2、具有两个价电子的原子态 3、泡利原理与同科电子 4、复杂原子光谱的一般规律 5、辐射跃迁的普用选择定则 6、原子的激发和辐射跃迁的一个实例——氦氖激光器 第六章在磁场中的原子 1、原子的磁矩 2、外磁场对原子的作用 3、史特恩—盖拉赫实验的结果 4、顺磁共振 5、塞曼效应 第七章原子的壳层结构 1、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 2、原子的电子壳层结构 3、原子基态的电子组态 第八章 X射线 1、X射线的产生及其波长和强度的测量 2、X射线的发射谱 3、同X射线有关的原子能级 4、X射线的吸收 第九章原子核 1、原子核的基本性质 2、原子核的放射衰变 3、r射线同实物的相互作用和放射性应用 4、核力的主要性质和核力的介子论 5、原子核结构模型 6、原子核反应 7、原子裂变和原子能 8、原子核的聚变和原子能利用的展望 二、考试要求 第一章原子的基本情况 了解a粒子散射实验对认识原子结构的作用,理解如何由实验得出原子核式结构的结构。 重点:卢瑟福散射公式和原子的核式模型。 第二章原子的能级和辐射

小学音乐的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及其基本要求

小学音乐的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及其基本要求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小学音乐的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及其基本要求小学音乐的教学目的有以下几个方面:1、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对祖国音乐艺术的感情和学习音乐的良好态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2、通过音乐实践活动,丰富情感体验,培养审美意识,促进和谐发展。使学生具有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和欣赏音乐的能力;3、学习我国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了解外国优秀音乐作品,扩大文化视野。掌握音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4、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渗透到音乐教育之中。启迪智慧,培养共处意识和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 小学音乐教学内容总体包括唱歌、欣赏、器乐、识谱等。首先从唱歌方面来说:1、学习中外优秀歌曲。养成良好的歌唱习惯,能够独立地、有感情地歌唱,并积累和背唱一定数量的歌曲;2、学习轮唱和二声部合唱。提高与他人共同歌唱的能力,做到声音和谐、均衡,能够理解指挥的意图;3、在小学基础上,进行唱歌基本技能练习,提高歌唱表现力。了解保护嗓音的常识,防止喊叫和用嗓过度。其次从欣赏方面来说:1、欣赏中外优秀音乐作品,重视学习我国的民族民间音乐;2、进一步了解人声分类和演唱形式、常见乐器和演奏形式,听辨常见乐器的音色,了解音乐的基本表现手段和常见的音乐体裁。再次从器乐方面来说:1、根据不同条件,可选学简易的乐器。所选乐器,应注意音准和音色。鼓励师生自制简易乐器;2、在小学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所选乐器的演奏方法;3、提高演奏表现力,能演奏并积累一定数量的简单乐曲。最

后我们从识谱技能的掌握来说:1、在小学基础上,继续学习简谱或五线谱知识。五线谱教学用首调唱名法;2、通过音乐实践活动,进一步培养听辨节奏、旋律和视唱乐谱的能力。 二、我们在音乐课堂实践教学中所遇到的问题 然而今天我们反思课改以来的音乐教学,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都发生了很多变化。但是,我们也应该清楚地看到我们在教学中所遇到的问题,这样才能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改进我们的教学,提高教学的实效性。通过实习的几个月实习时间,发现主要有如下几个问题应引起我们的反思: 1、音乐课的内容设计虽形式多样,但缺乏目的性。教师们应该想一想,每一个教学环节你想达到什么目的?教师应该做到心中有数,不能在各个环节上图有虚名,摆花架子,不管教学每一个环节的目标达成的怎样,最后草草收场。如:音乐欣赏课,在引导学生学习与聆听的环节上学生还没有静下来,没有更多关注学生的感受,教师就急于让学生用各种形式去表现,结果影响了学生养成良好的听赏习惯,适得其反。 2、歌曲的学唱,教师应该清楚学生完的怎样,或怎样来完成。教师要关注和引导学生丰富的情感体验过程,挖掘歌曲歌词与旋律所包含的美的情感表达,挖掘与音乐作品相关的文化背景,使得音乐课更加生动、吸引学生,做到以情激情,以情动情,这样才能有效地完成好音乐教学任务。

岗位规范的主要内容

岗位规范的主要内容(1)岗位劳动规则。包括:时间规则、组织规则、岗位规则、协作规则、行为规则等。 (2)定员定额标准。包括:编制定员标准、各类岗位人员标准、时间定额标准、产量定额标准或双重定额标准(人员与产量或时间与产量等)等。 (3)岗位培训规范。对本岗位员工的职业技能培训与开发所作的具体规定。(4)岗位员工规范。对某类岗位员工任职资格以及知识水平、工作经验、文化程度、专业技能、心理品质、胜任能力的方面素质要求所作的统一规定。 岗位规范的结构模式 岗位规范有以下几种基本形式: (1)管理岗位知识能力规范。其内容包括:职责要求、知识要求、能力要求和经历要求。 (2)管理岗位培训规范。包括:指导性培训计划、参考性培训大纲和推荐教材。(3)生产岗位技术业务能力规范。主要包括: ①应知。胜任本岗位所应具备的专业知识; ②应会。胜任本岗位工作所应具备的技术能力; ③工作实例。根据“应知”、“应会”的要求,列出本岗位的典型工作项目,以判定员工的实际工作经验,以及掌握“应知”、“应会”的程度(如流水线上的装配工)。 工作岗位设计的基本原则(重点掌握,P15) (一)明确任务目标原则 任何一个企业,都有其特定的任务和目标,每个岗位都应当与其特定的任务目标相关联。岗位的存在是为了实现特定的任务和目标服务的,岗位的增加、调整和合并都必须以是否有利于实现工作目标为衡量标准。 (二)合理分工协作的原则 分工与协作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工作岗位设计中要坚持分工与协作的原则,就是要做到分工要合理,协作要明确。对于岗位的工作内容、工作范围、相互关系、协作方法等,都应有明确规定。 (三)责权利相对应的原则 有了分工,就意味着明确了职务,承担了责任,就要有与职务和责任相等的权力,并享有相应的利益。这就是职、责、权、利相对应的原则。这个原则要求岗位要实在、责任要明确、权力要恰当、利益要合理。根据这一原则,在设置工作岗位时,应当实实在在,不能成为虚位,做到有职就有责,有责就有权。因为有责无权和责大权小,会导致负不了责任;而责小权大,甚至无责有权,又难免造成滥用权力。 具体内容设置岗位时,应充分考虑并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关系: 1、根据企业总体发展略,评估现有组织设置是否存在着资源配置不合理、运行规则不适应、现存组织进行何种调整或变革等问题; 2、评估所有岗位工作责任和目标是否具体、明确、是否足以保证组织的总任务和总目标的实现等问题; 3、评估岗位设置的是否符合最低数量的要求; 4、评估各个岗位之间上下左右的关系及其协调等问题; 、评估组织中每个工作岗位的存在是否体现了科学化、合理化和系统化的设置要求等问题。5.

实习的主要内容和要求

实习的主要内容和要求 我深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道理,不走出校园,融入社会,再多、再扎实的理论知识也会变得飘渺虚无,而我们掌握的这些理论知识也只有在经历过社会实践之后,他才会转变成真理,转化成我们终身的财富。 来到公司首先了解的是我们国家现在通信行业的现状和我们新人要接手的工作,包括FTTH的勘察、综合布线、光缆敷设技巧及概预算等很多相关的理论知识,并需要在短时间内学会一些谷歌地图的标注,谷歌地球的运用及对管道施工图的拆分等很多应用知识。 第一步,必须熟练使用CAD,熟练掌握快捷键。 第二步,勘察,在确定要到现场勘察时,必须要首先了解我们在做什么,应该做什么,怎么做,同时,掌握与移动公司及设计院、 业主沟通的技巧。 第三步,在做一件事的时候要做到心中有物,不要像一只无头苍蝇到处乱穿,不知所以然,既然是做设计,那么你就得让你所设 计出来的东西被人接受,让人信服。 做设计的要求就是几句话:设计必须指导施工,设计必须为施工服务,一切从施工的角度出发。 个人实习评鉴 通过三个多月的实习,使我逐步的掌握了FTTH的勘察注意事项、综合布线、光缆敷设及概预算等很多相关的理论知识,后期,对设计

文本的流程也逐步掌握,并学会了一些谷歌地图的标注,谷歌地球的运用及对管道施工图的拆分等很多应用知识,在这段时间里学会了熟练使用CAD,熟练掌握快捷键。 总之,毕业实习使我获得了人生第一宝贵的工作经验,虽然在步入社会后,还有很多东西要学习,很多教训要吸收,但我想我已经做好了足够的准备,无论是心态上还是技能上,虽然现代社会的竞争是残酷的,但只要努力付出,不怕艰辛,我相信我的职业生涯必定会开出希望之花,结出胜利之果。

经济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三、课程的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第一章导论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掌握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了解四类基本生产要素:土地、劳动、资本、企业家的管理才能;理解经济学要解决的基本问题: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为谁生产。掌握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有均衡分析、边际分析、静态分析、动态分析、实证分析、规范分析。了解微观经济学发展的基本脉络:早期的微观经济学、现代微观经济学的奠定与确立、发展和演变。掌握微观经济学的理论框架。 教学重点和难点:本章的重点是选择的含义、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含义。难点是将初学者引入经济学的思维范式,理解经济学分析的前提条件。 主要教学内容:(1)经济学的基本问题: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如何生产、怎样生产;(2)经济学的基本研究方法;(3)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4)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 学的关系;(5)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 第二章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的决定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掌握需求、供给、均衡、均衡价格、均衡数量的基本概念;了解分别影响需求、供给的因素和均衡价格的决定;理解需求和供给规律、需求量和供给量的变动、需求和供给水平的变动、均衡价格的形成和变动;掌握需求、需求量和需求曲线、供给、供给量和供给曲线、均衡、均衡价格、均衡数量;掌握利用均衡分析经济现象 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本章的重点是供求的含义、供求定理、均衡价格,需求弹性的含义与弹性系数的计算、需求弹性与总收益的关系。难点是各种弹性的概念、分类及计算。 主要教学内容:(1)需求、需求量和需求曲线;(2)供给、供给量和供给曲线;(3)需求弹性与供给弹性;(4)均衡产量、均衡价格、蛛网理论;(5)价格理论的应用。 第三章消费者行为理论(效用论)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掌握消费者偏好、效用、总效用、边际效用、基数效应、消费者剩余、无差异曲线、商品的边际替代率、预算线、收入-消费曲线、恩格尔曲线、价格-消费曲线、替代效应、收入效应、正常物品、低档物品的基本概念;理解基数效用论与消费者均衡和序数效用论与消费者均衡的关系;掌握边际效用递减、消费者均衡、消费者偏好公理的基本原理;理解无差异曲线的特点;掌握收入变化和价格变化条件下的消费者选择和物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学会运用效用与消费者均衡的经济学原理进行分析、解决 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和难点:本章的重点是边际效用的含义、总效用与边际效用的关系、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无差异曲线的含义和特征、预算约束线的含义。难点是需求曲线的推导;不同类 型商品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的分析。 主要教学内容:(1)消费者偏好;(2)无差异曲线;(3)预算约束线和消费者均衡 条件;(4)价格效应和消费者选择。 第四章生产论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掌握企业组织、生产要素、生产函数、生产技术、总产量、平均产量、边际产量、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等产量曲线、边际技术替代率等成本线、

岗位规范的主要内容

岗位规范的主要内容 (1)岗位劳动规则。包括:时间规则、组织规则、岗位规则、协作规则、行为规则等。(2)定员定额标准。包括:编制定员标准、各类岗位人员标准、时间定额标准、产量定额标准或双重定额标准(人员与产量或时间与产量等)等。 (3)岗位培训规范。对本岗位员工的职业技能培训与开发所作的具体规定。 (4)岗位员工规范。对某类岗位员工任职资格以及知识水平、工作经验、文化程度、专业技能、心理品质、胜任能力的方面素质要求所作的统一规定。 岗位规范的结构模式 岗位规范有以下几种基本形式: (1)管理岗位知识能力规范。其内容包括:职责要求、知识要求、能力要求和经历要求。(2)管理岗位培训规范。包括:指导性培训计划、参考性培训大纲和推荐教材。 (3)生产岗位技术业务能力规范。主要包括: ①应知。胜任本岗位所应具备的专业知识; ②应会。胜任本岗位工作所应具备的技术能力; ③工作实例。根据“应知”、“应会”的要求,列出本岗位的典型工作项目,以判定员工的实际工作经验,以及掌握“应知”、“应会”的程度(如流水线上的装配工)。 工作岗位设计的基本原则(重点掌握,P15) (一)明确任务目标原则 任何一个企业,都有其特定的任务和目标,每个岗位都应当与其特定的任务目标相关联。岗位的存在是为了实现特定的任务和目标服务的,岗位的增加、调整和合并都必须以是否有利于实现工作目标为衡量标准。 (二)合理分工协作的原则 分工与协作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工作岗位设计中要坚持分工与协作的原则,就是要做到分工要合理,协作要明确。对于岗位的工作内容、工作范围、相互关系、协作方法等,都应有明确规定。 (三)责权利相对应的原则 有了分工,就意味着明确了职务,承担了责任,就要有与职务和责任相等的权力,并享有相应的利益。这就是职、责、权、利相对应的原则。这个原则要求岗位要实在、责任要明确、权力要恰当、利益要合理。根据这一原则,在设置工作岗位时,应当实实在在,不能成为虚位,做到有职就有责,有责就有权。因为有责无权和责大权小,会导致负不了责任;而责小权大,甚至无责有权,又难免造成滥用权力。 具体内容设置岗位时,应充分考虑并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关系: 1、根据企业总体发展略,评估现有组织设置是否存在着资源配置不合理、运行规则不适应、现存组织进行何种调整或变革等问题; 2、评估所有岗位工作责任和目标是否具体、明确、是否足以保证组织的总任务和总目标的实现等问题; 3、评估岗位设置的是否符合最低数量的要求; 4、评估各个岗位之间上下左右的关系及其协调等问题; 5、评估组织中每个工作岗位的存在是否体现了科学化、合理化和系统化的设置要求等问题。 三、改进岗位设计的基本内容(重点,P16) (一)岗位工作扩大化与丰富化 针对企业存在的工作单调、劳动者情绪低落等问题,可以通过扩大工作范围来解决。具体措

基本预案的内容与要求标准版本

文件编号:RHD-QB-K6869 (解决方案范本系列) 编辑:XXXXXX 查核:XXXXXX 时间:XXXXXX 基本预案的内容与要求 标准版本

基本预案的内容与要求标准版本操作指导:该解决方案文件为日常单位或公司为保证的工作、生产能够安全稳定地有效运转而制定的,并由相关人员在办理业务或操作时进行更好的判断与管理。,其中条款可根据自己现实基础上调整,请仔细浏览后进行编辑与保存。 基本预案是应急预案的总体描述。主要阐述应急预案所要解决的紧急情况、应急组织体系、应急方针、应急资源、应急的总体思路,并明确各应急组织的职责,以及应急预案的演练和管理规定。 基本预案可以使企业高层领导能从总体上把握本企业针对应急的有关情况,了解应急准备状况,同时也为制定其他应急预案如标准化操作程序、应急功能设置等提供框架和指导。基本预案包括以下12项内容。

一、预案发布令 企业第一负责人应为预案签署发布令,援引国家、地方、上级部门相应法律和规章的规定,宣布应急预案生效。其目的是要明确实施应急预案的合法授权,保证应急预案的权威性。 在预案发布令中,企业第一负责人应表明其对应急管理和应急救援工作的支持,并督促各应急部门完善内部应急响应机制,制定标准操作程序,积极参与培训、演习和预案的编制与更新等。 二、应急机构署名页 在应急预案中,可以包括各有关内部应急部门和外部机构及其负责人的署名页,表明各应急部门和机构对企业应急预案编制的参与和认同,以及履行承担职责的承诺。

三、术语和定义 应列出应急预案中需要明确的术语和定义的解释和说明,以便使各应急人员准确地把握应急有关事项,避免产生歧义和因理解不一致而导致应急时混乱等现象。 四、相关法律和法规 我国政府近年来相继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对危险化学品、特大安全事故、重大危险源等制定应急预案作了明确规定和要求,要求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或生产经营单位制定相应的重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在基本预案中,应列出明确要求制定应急预案的国家、地方及上级部门的法律法规和规定,有关重大

课程标准基本要求

螃黎明职业大学编制专业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 蒈课程标准是规定课程的性质、定位、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的指导性教学文件,是编选教材、组织教学、评价和考核等基本依据,是加强课程建设,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保障。为做好编制专业课程标准工作,特制订本要求。 芄一、编制专业课程标准的指导思想 螄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 号)文件精神,以提高课程教学质量为目标,以创新课程体系和改革教学内容为重点,准确把握课程定位,科学制定课程标准,整体优化教学过程,充分发挥课程标准对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支撑作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芁二、编制课程标准的基本原则 膇1. 系统性原则。要着眼学生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切合高职教育教学实际,确立素质、知识与能力“三位一体”课程教学目标,统筹安排课程教学内容、组织实施和教学评价等环节,科学分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时间,实现课程教学的最优化设计

莄2. 发展性原则。紧跟科学技术进步和社会经济发展趋势,充分体现高职教育特色,更新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为学生个性发展、全面发展、及后续发展奠定基础。 膅3. 实用性原则。课程内容要符合企业、行业相应职业岗位的实际需要,与国家和行业职业标准相结合,反映本课程对学生素质、知识与能力等专业教育教学的基本要求,体现本课程教学目标的针对性、教学内容的对接性和教学方法的适用性。 羂三、编制课程标准的依据 芀1. 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确定课程性质、课程定位和课程目标要求。 莄2. 依据职业分析,以提升职业能力为出发点,确定职业岗位的核心技能。 莁3. 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重构课程教学内容,规范教学的基本要求,实行课程考核与职业技能鉴定相结合的多元评价办法。 蒀四、编制课程标准的程序 羈1. 专题调研。根据本专业所覆盖的职业岗位群,选择若干个具有代表性的行业企业,开展职业岗位工种、工序、项目技术等所需的职业素质、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等调研,形成课程职业分析与教学分析资料。 蒄2. 编写初稿。在研读教学文件资料和进行本课程职业分析与教学分析基础上,构建课程结构框架,把职业分析和教学任务分析转化为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课程内容,编写课

巡检工作的基本要求内容

培训记录

第一章巡检工作的基本要求 第一、巡检工作安排 当天的工作安排主要依据周计划安排,同时须结合当天的天气情况;维护站主管要依据发电情况、故障处理情况、基站重要程度、基站地理位置等合理统筹安排巡检线路,将维护人员合理的分配到相应的工作区域。 第二、巡检前的准备 1、巡检人员负责带上需巡检基站的钥匙,并做好《基站钥匙使用登记》表。 2、巡检人员穿公司配发统一着装、便于活动,穿防滑、绝缘、有良好保护性的工作鞋。切勿穿着皮鞋、硬底胶鞋或钉鞋; 3、带好仪器仪表。必备部分:万用表、钳形电流表、红外测温仪、数码相机;根据巡检周期佩带:地阻测试仪、驻波测试仪、放电测试仪、罗盘、GPS、坡度仪、笔记本电脑等。 4、工具:老虎钳、尖嘴钳、斜口钳、活动扳手、梅花螺丝刀、三叉套筒、六角扳手、大小一字十字螺丝刀、钟表一字螺丝刀、毛刷、绝缘靴、绝缘手套、安全帽、安全带、电烙铁、黑色水笔、清洁工具等。巡检用车常备梯子; 5、材料:绝缘胶布、扎带、焊锡、松香、防火泥、防锈漆等。 6、带上常用的备件,如:电源模块、应急灯等 7、带上充足的水、风油精、创可贴等。 第二章工作容与要求 第一节基站代维工作容与要求 基站代维容包括:1、基站环境与安全巡查;2、配套设备周期检测;3、外部告警和配套设备故障处理;4、维护阶段的随工;5、存在问题整改;6、应急油机发电;7、抢险救灾和应急保障工作。具体每项容与要求见下面各部分介绍。 1.基站环境和安全巡查:对基站的环境及安全进行定期的巡查,确保基站环境整 洁,无安全隐患,符合工程规。 2.配套设备周期检测:按时、保质、保量完成各项周期检测任务,及时对检测中 发现的问题进行处理,确保机房的安全和设备的正常运行。 3.外部告警和配套设备故障处理:包括基站环境监控系统告警和配套设备故障的 处理,确保告警和故障得到及时处理。 4.维护阶段的随工:工作容包括基站投用后因基站整改、工程施工和其他维护工 作所引起的随工。 5.存在问题整改:容包括基站巡检工作中和双方现场检查中发现问题的整改,包 括基站安全、环境、规和设施,外部环境或设备本身引起的故障/告警处理,以

初中英语试题命制的基本要求

初中英语试题命制的基本要求.txt再过几十年,我们来相会,送到火葬场,全部烧成灰,你一堆,我一堆,谁也不认识谁,全部送到农村做化肥。初中毕业生英语学科学业考试命题指导课改实验区初中毕业生英语学业考试命题指导项目组 1997年,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专家,就义务教育课程实施状况对9个省(市) 的16 000 多名学生、2 000 多名校长、教师进行了抽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对教师的教学行为、教师布置作业的内容与数量、学生的学习方式等都有重大的影响。调查结论认为,当时的考试评价制度存在着较大问题,严重制约了学生的全面发展,甚至影响到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已成为实施素质教育的瓶颈。为解决这一问题,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在研究新的课程方案的同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进行中考改革。 1998 年4 月,教育部基础教育司下发了《关于中考语文考试改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在江苏省苏州市、湖北省荆门市、福建省莆田市、山东省烟台市、吉林省辽源市、上海市闽行区、北京市顺义县等七个地区进行初中毕业、升学语文考试改革试点。以语文学科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改革为突破口,拉开了全国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改革的帷幕。 1999 年和2000 年,教育部基础教育司两次下发《关于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改革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提出了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改革应符合国家的教育方针,体现义务教育的性质和素质教育的要求,推动了全国范围内的初中毕业及升学考试改革。1999 年,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建了“全国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评价课题组”,从1999~2003 年连续五年对各地的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进行分学科的评价,并于2000 年、2001 年、2003 年三次组织全国命题单位的研修培训,对命题、审题、阅卷和试卷评价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讨。 2002 年12 月,经国务院同意,教育部下发了《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提出了新课程背景下全面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行动纲领和

论课程内容的选择原则

论课程内容的选择原则 袁海泉①刘电芝② (①苏州大学物理学院;②苏州大学教育学院) 摘要:本文以我国新课程的实施为背景,从课程内容的实用性与发展性、基础性与时代性、学科化与生活化、过程性与结果性等四个方面提出了课程内容的选择原则,分析了新课程实施中一些有争议的问题。 关键词:课程内容;选择原则;课程实施 我国新课程实施中,出现了许多颇有有争议性的问题。其中一些争议就是针对某一类具体教学内容的,如初中数学中的平面几何是否应该削弱。这些争议的问题本质上就是依据什么标准选择课程内容的问题,因而课程内容的选择就必然成为课程设计和课程实施中的重要内容。 目前,课程内容的概念在三个层面上使用,一是在课程标准的层面上,作为课程目标具体化的课程内容;二是在教材的层面上,作为课程标准具体化的课程内容;三是课堂教学层面上,作为实际教学过程中实施的课程内容。也有研究者对其进行了区分,认为后两个层面上应该称为教材内容和教学内容[1]。我们认为三者的主体内容应该是相同的,三者之间的差异正体现了不同的主体(课程标准研制者、教材编者、教师)选择课程内容的差异。针对课程内容选择这一议题,我们可以暂时忽视三者的差异。 本文试图从实用性与发展性、学科化与生活化、基础性与时代性、过程性与结果性等四个方面,结合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和实施过程探讨课程内容选择的原则。 一、实用性与发展性相统一的原则 选择某种知识进入课程,在课程理论发展的历史上就存在争议。形式教育说认为,选择某种知识,是因为它可以训练人的智力,使人变得聪明,即具有对学生个体的发展价值;而实质教育说认为,选择该种知识,是因为它具有实用价值,可以去实现自己的各种生活目标。在我国当前的课程改革中,又出现该取舍谁的问题。我们认为坚持任何一种都会有失偏颇,课程内容的选择应该兼顾实用性与发展性相统一的原则。这是因为: 课程内容是课程目标的具体化与现实化,而课程目标中必定体现出一定社会的价值要求,即某一种文化,某一个国家主流价值观点、主流意识形态的要求。 塔巴(H. Taba)提出六项课程选择的原则中,包括了内容的有效性和重要性,与社会现实的一致性[2],当选择内容考虑社会现实、社会需求时就蕴涵了选择者的意识形态,而这种意识形态总体上体现了社会主流的意识形态。从课程设置与管理者的角度,都希望课程内容和课程目标与社会价值要求相一致,而实践者由于多样的原因,致使真正课堂中实施的课程内容对主流的价值观点有一定的偏离[3],但是,两者相吻合,是课程内容选择者所追求的。

岗位规范的定义和主要内容

1.岗位规范的定义和主要内容 岗位规范又称岗位规则、劳动规范、岗位标准,它是对组织中各类岗位某一专项事物或是对某类员工劳动行为、素质要求等所作的统一规定。 岗位劳动规则:时间规则、组织规则、岗位规则、协作规则、行为规则 定员定额标准 岗位培训规范 岗位员工规范 结构化面试和非结构化面试及其优缺点 结构化面试:在面试之前,已经有一个固定的框架或问题清单,面试考官根据框架控制整个面试的进行,按照设计好的问题和相关细节逐一发问,严格按照这个框架对每个应聘者分别做相同的提问。 优点:对所有应聘者按同一标准进行,可以提供结构与形式相同的信息,便于分析比较,减少主观性,同时有利于提高面试的效率,对面试考官的要求较低。 缺点:过于程式化,难以随机应变,所收集的信息的范围受到限制。 非机构化面试:非结构化面试无固定的模式,事先无需做太多的准备,面试者只要掌握组织、岗位的基本情况即可,非结构化面试可以说是漫谈式的。 优点:灵活自由、问题可因人而异,可得到较深入的信息。 缺点:缺乏同一标准,易带来偏差。 如何运用公文处理模拟法 1.公文模拟处理法又称公文筐测试,它是经过多年的实践检验,一种有效的管理人员的测评方法; 2.发给每个被测评者一套文件汇编(15~25分文件组成),包括下级呈来的报告、请示、计划等; 3.应聘者负责全权处理文件筐里的公文材料,留下一沓笔记、备忘录、信件等; 4.最后,将处理结果交给测评组,按既定的考评维度和标准进行考评。总之,将应聘者的岗位胜任能力和远程发展的潜质作为测评的重点; 5.文件的编写要逼真、准确,应从单位的存档文件、记录、函电、报告及现场调查收集的信息素材中提炼加工。 工作时间组织的内容 1.企业中,工作时间组织的任务主要是建立工作班制、组织好工作轮班、以及合理安排工时制度。企业里的工作班制有单班制和多班制两种; 2.工作轮班是在实行多班制生产条件下,体现了劳动者在时间上的分工协作关系; 3.实行单班制还是多班制,主要取决于企业生产的工艺特点。工艺过程不能间断进行的,都是连续生产,必须实行多班制。

主要内容及基本要求

主要内容及基本要求 1.建筑地点及你建基地平面图 该工程位于河南城建学院院内 2房间组成及要求 居室:包括卧室和起居室,卧室之间不宜相互串套。居室面积规定:主卧室不小于12平,其他卧室不小于6平,起居室不小于18平; 厨房:每户独用,内设安泰,灶台,洗池: 卫生间:每户独用,内设蹲位,脸盆,淋浴(或浴盆) 储藏设施:根据具体情况设置搁板,吊柜,壁柜等 阳台:生活阳台一个,服务阳台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其他房间:如书房,客厅,储藏室等可根据具体情况设置 3面积指标:一梯两户或一梯三户,户型面积:80平,100平,130平中任选两种组合,三个单元,5~7层,套型及套型比自定:但应以中套为主,兼做部分大小套,以适应不同的家庭环境居住。 结构形式:砌体结构。 5建筑技术条件 (1)气象条件 雪荷载:基本雪压为So=0.30kN/m2(水平投影);风荷载:全年主导风向为北风,基本风压为Wo=0.35kN/m2;常年气压差值:30℃。最大降雨强度65.2mm/阵雨强度145mm/h。(2)工程地质条件 (3)工程地质条件:建筑场地地形平缓,地下水位标高月4.2m,无侵蚀性;场地地层主要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物理状态和容许承载力值见附表 建筑底层情况表 序号岩土分类土层描述土层 深度 (m)厚度 范围 (m) 地基土承载 力(KPa) 1 杂填土由碎石,砖块,粘土等组成 松散 0.7 0.7 2 粉质粘土黄褐色,湿可塑 2.0 1.8 130~160 3 中,粗砂黄褐色,石英石石质,梢湿, 中密 4.6 2.6 180 4 圆砾黄褐色,石英,长石质,湿 粒构,湿中密 15 510 (5)地震设防烈度 地震按6级设防。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05g (6)建筑耐久等级,防火等级均为II级 二)设计任务及要求 (一)建筑设计部分 (1)建筑方案及其初步设计: (2)建筑平面,立面和剖面设计 (3)主要部位的建筑构造设计及材料做法 (4)绘制建筑施工图 3成果形式

课程教学大纲基本格式及内容要求

《组织行为学》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一、课程简介 《组织行为学》主要涉及到组织行为研究的三个基本层次,即个体、群体和组织结构层面。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学生们将对这一领域的概念和理论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包括人格差异、激励、领导、团队冲突和组织沟通等内容。课堂活动包括案例分析、角色扮演、主题演讲、阅读、自我评估、延展性的讨论、视频观看和分析,以及从学生视角进行的个体或小组展示,因此学生也会学习到如何把这些专题内容进行整合,并有效地应用于多元化的组织情境中去。此外,今天的企业组织通常是由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构成的,这一课程的另外一个目标就是帮助学生发展必要的智力能力和行为技能,这些将有助于提高他们有效地处理各种工作环境中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互动时产生的问题。 This course will cover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t three levels—the individual, group and organizational levels. In the class, students will develop a basic understanding of the concepts and theories in this field, including personality differences, motivation, leadership, group conflicts and organizational communication etc. Course activities include case analyses, role plays, lectures, readings, self-assessment tools, extensive discussions, video watching and analysis, and students’ presentations (individual and group), so they will also learn how to integrate these topics and effectively apply them in pluralistic organizational contexts. In addition, business today is conducted with and through people from various cultural backgrounds. Another goal of this course is to help students develop the intellectual understanding and the behavioral skills that will increase their effectiveness in dealing with problems that arise from the interaction of people from difference cultures in a variety of work settings.

各工作岗位流程及规范

品牌部视频直播项目各工作岗位规范 文案策划岗位 一、岗位职责 1、负责各类广告、产品宣传册、商品视频文案的创意和撰写; 2、负责关于企业文化、品牌的建设相关传播软文、新闻稿的撰写; 2、及时准确的完成指派的各项策划工作,全力支持运营中心的销售工作; 3、跟踪公司各类品牌行销活动行为,并进行跟进、总结与分析,建立相应的文案资料库。 二、任职要求 1、编导、广告、市场营销类相关专业,专科及以上学历;(会写分镜头脚本的可着重考虑) 2、良好的理解能力和沟通能力,能理解广告、产品宣传的目的,准确捕捉产品亮点,具备恰如其分的文字表现能力,并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3、具备综合的知识能力,对文学、设计、摄影、市场营销等相关知识有一定的了解。 三、工作流程 前期主要是产品视频文案的撰写,中期是企宣片、品牌广告的策划、编写,后期是以栏目为形式的系列季度节目,年度节目,持续更新。在公司立意点与用户需求点之间寻找文案的落脚点,从不同角度、纬度去表现出来,从输入输出流程如下图:

四、分镜头表格 该表格在既定文字脚本基础上,为方便沟通,提高工作效率,为摄制组提供分镜头表格,此表格由文案策划或剪辑师撰写(在与导演、剪辑师、摄影师共同探讨的前提下)。参考如下: 《产品——梨》分镜头年月日 镜号景别摄法角度画面内容台词音乐道具时常备注 1 全景固定正平视轻松陶瓷碟3s 2 近景推镜头左侧轻松5s 3 特写横移稍仰甘油2s 五、产品视频文案要点 1、吸引力的标题 2、语言精炼简短且有力度的词汇 3、开场简短直切主题 4、融入营销性元素 外在:如颜色、形状、特性、生产周期等 内在:触觉、质感、口感、营养价值、功效等特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