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不落帝国”的两种命运:西班牙VS英国

“日不落帝国”的两种命运:西班牙VS英国
“日不落帝国”的两种命运:西班牙VS英国

评述日不落帝国的兴衰

述评《“日不落”的落日-大英帝国的兴衰》 西华师范大学刘人铭 《“日不落”的落日-大英帝国的兴衰》是天津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博士生导师刘景华先生所编写的一本描写英国历史的著作,这本书对了解英国历史和对其衰落等问题进行了分析与探讨,是一本有价值的英国史著作。本书一共分为二十章,从大不列颠岛上的最早居民,写到盎格鲁撒克逊时代封建制度的正式确立再写到资本主义的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以及奠定世界工厂的地位以及后来对外掠夺、经历一战二战实力下降最后写到英国战后自身努力崛起以及英国文明的世界的影响。 本人读了此书,感触颇多,不仅对英国的历史有了较为全面深刻的认识,并且通过英国历史的借鉴意义,使我对本国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反思。英国是第一个工业化国家,英帝国的辉煌也达两个世纪之久,即使在当代,它还是世界上的一流大国,其影响力远非限于英伦和欧洲,说其衰落似乎不太恰当。但是,英国现在拥有的大国地位,不等于说以前没有衰落过。相对其最辉煌的时代,不能不承认英国的地位已大为下落。刘景华先生《“日不落”的落日-大英帝国的兴衰》主要是通过英国从古至今的一个历史发展走向脉络以及其达到的制高点和最低点来说明英国的兴衰历程。让我感触最深的是本书的最后一章《文明的张力》,日不落帝国的出现,将英国对世界的影响推向了极点。这种影响,既有政治和军事上的,也有经济和文化上的:既有物质文明和制度文明,也有精神和价值观念。这种影响,有的是伴随英国强大的政治军事经济势力而去,或多或少地带有强制性,更多的则是其他民族和国家对英国模式的效仿。或者说,英国强盛的国势,在世界上的地位.使得在国内出现的某些政治经济文化制度,自然具有一种内在的魅力,吸引别人来学习。比如说英语语言、制宪君主制、政党内阁、文官制以及一些文学作品等都深刻影响着世界。因此,我认为只有一个国家足够发达,足够强大,才能在世界上有发言权,才能吸引其他国家的关注,那么因此,这就对我国的发展提出的希冀。 总之,《“日不落”的落日-大英帝国的兴衰》通过描写英国从有居民生活到现在,经历了兴盛时期,也经历了衰落时期,同时也关注了英国对世界所产生的深刻影响,我认为这是一本值得阅读的英国史著作。

英国低碳交通政策的得失与对中国的启示

英国低碳交通政策的得失与对中国的启示 摘要 本文论述了英国低碳经济建设过程中交通方面的创新政策与实践。作为起始部分,引言一开始就介绍了本文的选题意义和这一领域的研究现状与背景。正文部分介绍了英国和交通相关的能源和气候法案文献资料综述;低碳化进程中英国的交通法规和政策,以及政策落实和实践过程中的体现与反馈,最后试图探讨在新形势下,中国低碳交通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可以从中得到的启示。 关键词:英国低碳经济;低碳交通;中国的启示 一.研究背景 科学研究证明:大气中的温室气体浓度越高,就会吸纳更多的热量,地球就会变得更加暖和。人类进入到工业文明时代,社会消耗化石燃料的速度已经远远超过化石燃料生成的速度。在过去的一两个世纪中,通过燃烧化石燃料,我们将过去几千万年到几亿年间缓慢从大气中吸纳的碳又释放回大气中了。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三次评价报告不仅确认了“源于人类活动的温室气体和悬浮物排放继续以影响气候的方式改变大气”,而且还确切地做出 结论:“有新的、更有说服力的证据表明过去50年间大多数观察到的气候变暖现象应归咎为人类活动。” 1992年6月,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标志着人们对环境问题的认识提高到了新的高度。人们开始把环境问题作为一个重要问题,注重调整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大会把“可持续发展战略”作为未来的发展战略,得到了与会各国的普遍同意。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三次会议于1997年12月在日本京都召开,会议通过了旨在限制发达国家温室气体的排放,来抑制全球性气候变暖的《京都议定书》。“尽管碳减排责任和义务的分担会触及各个国家的国家利益、发展权利等一系列复杂敏感的问题,但另一个角度看,它为人类经济发展方式的转

中国和西班牙的文化差异

从身势语看中国和西班牙的文化差异 [摘要]身势语是非言语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交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中国和西班牙两国由于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存在差异,身势语也不尽相同。对中、西两国身势语进行比较可以使中国的西班牙语学习者更好地了解两国身势语的异同,从而加深对中、西两国文化差异的理解,减少跨文化交际时因身势语而造成的障碍。[关键词]西班牙语身势语文化差异跨文化交际 引言 身势语(kinésica)也叫身体语或体态语,指交际者通过身体各个部位的行为动作来表达一定的信息。身势语是非言语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交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研究表明,在情感的表达手段中有65%是靠身姿、手势、表情等身势语完成的,正如david abercrombie所指出的:“我们用发音器官说话,但我们用整个身体交谈。”中国和西班牙两国由于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存在差异,身势语也不尽相同,同一手势在不同文化中所表达的意思可能差别很大,因此有必要对中、西两国的身势语作一比较,从而加深对中、西两国文化差异的理解,减少跨文化交际时因身势语而造成的障碍。 一、中国和西班牙身势语比较 身势语包括基本姿态、基本礼节动作以及人身体各个部分的动作所提供的交际信息。有些身势语行为是与生俱来的:无论是中国人

还是西班牙人在快乐时都会不自觉地微笑,悲伤时也会不自觉地落泪,害羞时会脸红,生气时会蹙眉,受到惊吓时眼睛会不自觉地睁大。也有很多身势语是后天习得的:如西班牙人吃饭时会用餐刀切割食物,再用叉子将食物送到口中,中国人则用筷子夹起食物再将其送到口中。身势语包括的范围非常广泛,我们仅从身姿语、手势语、表情语、目光语、身体接触等方面对中国和西班牙身势语的异同加以比较。 (一)身姿语(postura corporal) 身姿语主要包括交际者的身体动作、坐立姿势、头部动作等等。中西两国许多身姿语具有相似性,比如点头均表示对某观点的肯定和赞同,摇头则表示否定和反对,在正式场合中伸懒腰、打哈欠都是不礼貌的。也有许多身姿语所传递的意义是不同的。跷二郎腿是两国都有的现象,但是这在西班牙是一种自我戒备的姿势,而在中国则是比较普遍的坐姿。需要指出的是不管在西班牙还是在中国腿跷得太高、脚尖指向别人,或者不停地晃动都是不礼貌的行为。另外在中国,小辈或者下级在长辈和上级面前最好不跷二郎腿,否则给人一种不谦恭的感觉。 中国和西班牙人在非正式的谈话或者正式的会议时采取站立还是坐着的姿势也是不同的。比如在朋友聚会时中国人喜欢请客人坐下交谈,而西班牙人将客人迎到家里后,客人便可以随意走动、站立或是坐下,也可随意拿取主人准备好的餐前小点和饮料。在比较

西班牙常用单词

单词表 一般用语*基本表达*计量单位Sí是。No. 不。 Por favor.劳驾,请。?Gracias!谢谢!Desde luego.当然。?De acuerdo!同意!?Estábien!好吧!?Perdón! 对不起!?Un momento,por favor!请稍等!?Socorro!救命!?Quién?谁??Qué?什么??Dónde?哪里??Adónde?去哪里? ?Por qué?为什么?(询问原因)?Para qué?为了什么?(询问目的)?Cómo?怎么??Cuánto? 多少? ?Cuánto tiempo?多长时间??A quéhora?在几点??Hay ...? 有……? grado m.tres grados tres grados bajo cero 度(气温)三度 零下三度milímetro m.毫米centímetro m.厘米metro m.米kilómetro m.公里milla f. 海里metro cuadrado 平方米kilómetro cuadrado 平方公里litro m.升gramo m. 克kilo,kilogramo m. 公斤

*时间 *数字segundo /minuto /hora 秒/分钟/小时ma?ana /tarde /noche 早上/下午/晚上el fin de semana 周末 pronto 立刻,马上,很快esta semana la semana pasada la próxima semana 这个星期上个星期下个星期ayer 昨天hoy 今天ma?ana 明天anteayer 前天pasado ma?ana 后天 esta ma?ana /tarde /noche 今天早上/下午/晚上dentro de quince días 十五天之后todos los días,cada día 每天ahora 现在a veces 有时 de vez en cuando 时不时地 ma?ana por la ma?ana/tarde 明天早上/下午hace diez minutos hace tres días 十分钟前三天前 cero 零uno 一dos 二tres 三cuatro 四cinco 五seis 六siete 七ocho 八nueve 九diez 十once 十一doce 十二trece 十三catorce 十四quince 十五dieciséis 十六diecisiete 十七dieciocho 十八

企业管理案例松下日不落帝国

松下日不落帝国

松下电器是世界上最大的家用电器企业,也是日本电机行业的排头兵。1993年按销售额排列,在世界工业企业中排第8位;1994年居美国《幸福》杂志所列世界最大500家企业的第十七位。作为巨型电机企业,1994年松下电器在日本电机行业按销售额和经营利润排列居第一和第二。 松下电器的前身是其创始人松下幸之助个人在1918年创立的松下电器具制作所,主要生产简单的电器插座。后来开始设计自行车灯,二七年研制成功电熨斗、电热器产品,并开始使用“NATIONAL”商标出售。1929年改称松下电器制作所。三十年代成为有代表性的无线电厂家。33年正式实行分权形式的事业部制,35年成立了松下电器贸易公司,同年12月建立了松下电器工业公司,将松下个人投资经营的公司转变为合资经营的股份公司。二站期间公司同其他企业一同由民用转为军工生产,它的许多子公司均被指定为军需公司。战后公司面临经营危机,1950年松下幸之助恢复工职后着手整顿企业,六十年代使企业有了新发展,成为日本最大的家用电器制造商。长期以来,松下电器始终以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为世界文化作贡献作为自身的社会使命,以生产、销售各种电器产品为中心开展业务工作。产品的范围涉及家用电器、办公用电器、产业用电器以及社会系统等广泛的领域。通过与世界各个国家开展业务合作,作为“国际性综台电子技术企业”,赢得了世界各国的高度评价。 松下公司之所以能发展成为一家举世瞩目的跨国公司,与其成功的经营管理有直接联系,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

一,实行事业部制 这是松下电器在经营管理上的最大特点。33年在日本开始实行事业部制当时世界上也寥寥无几。所谓事业部,是按产品分类划分成一个个类似分公司的事业单位,实行独立核算。实行事业部制实际上是实行一种权利下放的管理制度,即分级核算亏盈、分级管理。各事业部分别有自己的下属工厂、派出机构,形成从产品试制到生产、销售、收支等统一经营的独立核算的事业体。各部采取独立的核算制,决不用赢利的事业部去弥补亏损的事业部。各部必须靠自身的力量提高利润,彼此之间通过市场竞争的关系进行合作。他们是按照市场竞争的原则建立合同关系。由于是按产品类别划分,有利于专心钻研某一种产品技术,提高产品质量。有利于提高工人的专门技术,达到精益求精。采取独立核算使各部门经营情况一目了然,有利于相互促进相互比较。由于权利下放分工明确,形成一种经营责任制。这样将集权与分权相结合,适应形式灵活变换。让下属有尽可能多的独立权限,以发挥他们的主动性,有利于锻炼和培养精通经营管理的人员,有利于发挥每个人的才能和创造性。 由于各事业部按产品类别划分,因而在销售额与规模方面彼此间有不小的差别。但从各自拥有的权限与经营形态等方面看,它们宛如一个个中小企业,直辖于总公司松下电器。然而,它们与一般中小企业有一个根本不同就是事业部长无权自行筹措资金。而且事业部的活

英国低碳发展考察报告

知行结合引领变革 ——英国低碳发展考察报告 (2008年4月28日) 为了解英国在发展低碳经济、调整能源结构,应对气候变化和能源安全的理念、思路和最新进展,为中国能源立法、战略和政策的研究与制定提供借鉴,应英国驻华大使馆邀请,原国家能源办组团于2008年4月7日-12日对英国进行了访问和考察。 一、低碳发展的理念、设想与示范 “低碳”意味着低能耗、低污染,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低碳经济”、“低碳技术”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 1、“一个地球生活”理念 “一个地球生活”是由世界自然基金会和英国生态区域发展集团共同发起的,旨在让可持续的居住方式在全世界内变得易行、有吸引力,从而在合理利用资源的基础上建造一个和谐健康的世界。 社区开发建造时需遵守10项原则(1.零碳;2.零废弃物;3.可持续性交通;4.可持续性和当地材料;5.本地食品;6.水低耗;7.动物和植物保护;8.文化遗产保护;9.公平贸易;10.快乐健康的生活方式)以保障社区在达到可持续性的环保要求的同时为居民提供健康愉快的生活工作环境。按照计划,到2009年全球至少会在欧洲的英国和葡萄牙、亚洲的中国、非洲的南非、美洲的美国和加拿大、大洋洲的澳大利亚中的5个国家建立“一个地球生活”社区。

2、低碳经济区设想 英国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能源、环境和发展项目组向代表团提出了在中国发展低碳经济区设想。 研究所认为低碳发展势在必行,项目组由中国80年代初建立经济特区受到启发,认为中国的决策者可以考虑建立“低碳经济区”。就像经济特区作为市场经济的实验室一样,低碳经济区可以成为未来大规模低碳经济发展转型的试验基地。低碳经济区可以吸引大量国外投资;随着规模扩大,经济和环境效应日益显现,还将增强关键技术和经验的出口;低碳经济区还可以作为气候变化影响和适应性中心,将应对气候变化的各项必要技术融合起来。 3、贝丁顿生态示范项目 贝丁顿零(化石)能耗生态社区始建于2002年,位于伦敦南郊,是首个世界自然基金会和英国生态区域发展集团倡导建设的“零能耗”社区,现已成为英国首个完整的生态村。该项目将众多节能减排的措施集中于一个小生态社区中,切实有效地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主要措施有:以生物质燃料热电联产为小区实现集中供暖;通过屋顶铺设光伏板为电动汽车充电;增加南向窗门玻璃面积,减少北向玻璃面积;增加保温绝热材料厚度;使用节能电器等。 与同类居住区相比,该生态社区住户的采暖能耗降低了88%,用电量减少25%,用水量只相当于英国平均用水量的50%,而居民的生活质量并没有降低。此项工作表明“一个地球生活”是可行的,在伦敦贝丁顿社区的一些居民已经生活在“一个地球”的水平。 二、全方位的推进与倡导 英国外交与联邦事务部气候变化特命大使艾士诚谈到:向低碳前进既是应对气候

已签署合作协议的中国大学与西班牙大学名单

Embajada CONSEJERIA DE EDUCACIóN Array De Espa?a En China 已签署合作协议的中国大学与西班牙大学名单 LISTADO DE UNIVERSIDADES CHINAS QUE HAN SUSCRITO ACUERDOS CON UNIVERSIDADES ESPA?OLAS 2010年11月8日更新中国大学Universidades Chinas NoUniversidades Espa?olas对应西班牙大学北京Beijing 北京大学Universidad de Pekín1Universidad Autónoma de Madrid 2Universidad Complutense de Madrid 3Universidad de Granada Universida Pontificia Comillas 4 5Fundación Campus Comillas 6Universidad Ramón Llull 清华大学Tsinghua University1Universidad Politécnica de Madrid 2Universidad Politécnica de Valencia 3Universidad Politécnica de Catalu?a 4Universidad Ramón Llull 北京外国语大学Universidad de Estudios Extranjeros de Pekín1Universidad Autónoma de Madrid 2Fundación Campus Comillas 3Universidad de Burgos 4Universitat Pompeu Fabra Universidad de Lengua y Cultura de Pekín Universidad de Barcelona 北京语言文化大学Universidad de Lengua y Cultura de Pekín1Universidad de Barcelona 2Universidad Rey Juan Carlos I de Madrid 3Universidad Autónoma de Barcelona 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学Universidad de Estudios Internacionales de Pekín1Universidad de Alcalá de Henares 2Universidad Autónoma de Barcelona Universidad Complutense de Madrid 3 中国人民大学Universidad de Renmin de China1Universidad Autónoma de Barcelona 2Universidad de Barcelona

中国与西班牙贸易与合作的双边协定的研究

中国与西班牙关于贸易与合作双边协定的研究 院系:法律学院 姓名:苑瑾瑶 专业年级:民商法1143 学号: 考号:30 摘要..................................................................... . (1) 关键词..................................................................... ..1 一、双边贸易的内涵及其法律依据 (1) 二、中西双边协定的发展 (1) 三、西班牙在华投资项目 (2) 四、中西的双边贸易关系及合作实例 (2) 五、中西投资情况 (2) 六、中西协定的主要特

点 (3) 七、解决西班牙贸易劣势的建 (3) 摘要 联合国贸易组织的统计数据表明,截至2007年底,中国已签署的双边投资协定超过120个,仅次于德国位居世界第二。在与一些国家谈判以缔结新协定的同时,中国也在积极修订原有的协定。例如自2003年12月在与德国重新签订了双边投资协定后,中国又分别于2005年4月、2005年11月和2005年12月,与芬兰、西班牙和葡萄牙重新签订了双边投资协定,同时中止了与这些国家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缔结的协定。其中,西班牙是一个对外贸和外经依存度较高的国家,最大的贸易伙伴是欧盟国家,占其进出口总额的%和%.可以看出西班牙对外贸政策是相对积极的。本文着重在我国与西班牙签订的双边协定的发展与影响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关键词:中国,西班牙,双边协定,经济贸易,合作 一、双边贸易协定的内涵及其法律依据 内涵:双边税收协定是指两个主权国家所签订的协调相互间税收分配关系的税收协定。双边税收协定是当今国际税收协定的主要形式。由于各国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的不同,尤其是税制方面存在很大差异,出于维护各自财权利益的需要,多个国家谈判就有关税收事务达成一个一致的协议是十分困难的,而两个国家之间就相对容易一些。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西班牙政府,基于两国间的友好关系和平等互利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其经济与工业关系的愿望,认为长期的经济协定对于稳定的经济发展是有益上的,基于此签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西班牙政府发展经济和公业合作协定》

最新英国西班牙食品安全考察报告

英国西班牙食品安全考察报告 建立健全食品安全长效监管机制研究是研究中心20**年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为学习和借鉴发达国家在这方面的有效做法,国家工商总局研究中心组团赴英国、西班牙对两国的食品安全及质量监管有关情况进行了专项考察,国务院研究室工交贸易司有关领导参加了考察。考察重点是两国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监管的法律体系;政府部门在食品安全和质量监管方面的主要职能、机构设置及运行情况。两国的做法对工商机关有效开展食品市场监管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一、英国、西班牙食品安全监管的基本情况(一)食品安全监管的体制和机构设置英国食品安全监管由中央(联邦)政府、地方主管当局以及多个组织共同承担。在中央一级,由环境、食品及农村事务部负责,地方各郡、区设立相应机构,实行垂直管理。为强化监管,年英国政府成立了食品标准局,该局于2**0年正式开始运作。食品标准局是不隶属于任何政府部门的独立监督机构,负责食品安全总体事务及制定各种标准,实行卫生大臣负责制,每年向国会提交年度报告。西班牙的食品安全监管事务由农业和卫生部门共同负责。农业部门主要负责活体动物的卫生检疫;卫生部门主要对肉类生产加工及进入流通领域的食品进行监管。食品安全监管实行分级管理制,具体工作主要由地区政府主管部门负责。(二)完善的法律体系和严格的法律责任英国和西班牙的食品安全法律体系由国际条约和国内法两部分构成。国际条约包括全球性条约(如WTO有关协定)和区域性条约(如《罗马条约》等欧盟条约),分别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调整该国与其他国家或与国际组织

间的食品安全法律关系,是一国对外进行食品贸易,开展合作交流的依据。国内法由基本法律和专门规定组成,基本法律的法律地位、效力高,是整个法律体系的基础,如1984年《食品法》,1990年《食品安全法》和1999年《食品标准法》等;专门规定数量众多,调整对象广泛,是基本法律的必要补充,如1995年《甜品规定》、1996年的《食品标签规定》等。这些法律法规形成了内部和谐一致、有机联系的整体。调整对象涵盖所有食品类别,调整范围囊括从农田到餐桌整条食物链的各个环节。完善的法律体系为两国制定监管政策、检测标准以及质量认证等提供了有力依据,同时也为食品安全监管提供了严密的法律支撑。在完善的法律制度下,英国、西班牙等欧盟国家都对违法主体规定了严厉的法律制裁。责任主体违法,不仅要承担对受害者的民事赔偿责任,还要根据违法程度和具体情况受到相应的行政处罚乃至刑事制裁。英国对违反《食品安全法》的制裁大致分为三个层次:1、一般违法行为根据具体情节处以5千英镑的罚款或3个月以内的监禁。2、销售不符合质量标准要求的食品或提供食品致人健康损害的,处以最高2万英镑的罚款或6个月监禁。3、违法情节和造成后果十分严重的,对违法者最高处以无上限罚款或两年监禁。由于法律责任规定明确、衔接紧密、处罚严厉,对违法者产生强大的震慑作用。(三)以食品质量检测为手段,注重监督检查英国、西班牙法律授权其监管机关可对食品的生产、加工和销售场所进行检查,并规定检查人员有权检查、复制和扣押有关记录,取样分析。两国完善的食品安全检测体系为监督检查提供了强大技术支持。遍布全国的权威检测机

英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德国俄罗斯

英国 一选择题 1英国最大的海滨避暑胜地是() A承德避暑山庄B布莱科普尔C大英博物馆D靖国神社 B 2哪个国家的饰带上写有天有上帝,我有权利() A法国B英国C意大利D马来西亚 B 3下列哪个国家旳国徽上既有狮子,又有独角兽() 4英国国旗呈()字 A大B天C米D木 C 5下列哪个景观不属于英国() A白金汉宫B格林尼治天文台C伦敦塔D自由女神像 D 6现代旅游的发祥地是() A英国B法国C中国D美国 A 7英国的工艺品大多充满()气息 A现实主义B浪漫主义C后现代主义D古典主义 B 8目前,英国被联合国列入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的名胜古迹和天然景观有()处 A14 B18 C9 D12 A 9世界上最早流行海滨度假的国家是() A意大利B 澳大利亚C英国D法国 C 10下列哪些社会风情与习俗是英国的() A饮食上一日三餐加茶点B爱喝啤酒C在英国酒馆喝酒没有时

间限制D茶不离口,报不离ABD 11英国较著名的海峡有() A英吉利海峡B白令海峡C多佛尔海峡D麦泽伦海峡AC 12英国居民除了信奉基督教还信奉() A罗马天主教B伊斯兰教C佛教D犹太教ABCD 13英国得一会由()组成 A国王B下议院C参议院D上议院ABD 14英国的政党有() A保守党B工党C英国共产党D社会国民党ABC 152001年英国来华旅游主要分布在() A北京B 上海C三亚D合肥AB 16英国的人文景观有哪些() A白金汉宫B大英博物馆C海德公园D迪斯尼乐园ABC 17()一直是英国的历史与政治中心 A伦敦B利物浦C爱丁堡D北爱尔兰 A 18世界上最大的哥特式建筑是() A英国的圣保罗大教堂B英国的威斯敏思特宫C俄罗斯的圣彼得大教堂D英国的坎特伯雷大教堂 B 19世界闻名的大本钟位于() A伦敦塔B白金汉宫C威斯敏斯特宫D威斯敏斯教堂 C 20下列哪种服饰是英国传统服饰() A纱笼B苏格兰方格裙C披风D穆穆装 B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西班牙王国引渡条约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西班牙王国引渡条约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西班牙王国(以下简称“双方”),在相互尊重主权和平等互利的基础上,为促进两国在打击犯罪方面的有效合作,决定缔结本条约,并达成协议如下: 第一条引渡义务 双方有义务根据本条约的规定,应对方请求,相互引渡在一方境内发现的被另一方通缉的人员,以便就可引渡的犯罪对其进行刑事诉讼或者执行请求方法院判处的徒刑或以其他方式剥夺自由。 第二条可引渡的犯罪 一、依双方法律均构成犯罪,并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为可引渡的犯罪: (一)为对被请求引渡人进行刑事诉讼而请求引渡的,依双方法律,对于该犯罪均可判处一年以上徒刑; (二)为执行徒刑或者以其他方式剥夺自由而请求引渡的,在请求方提出引渡请求时,被请求引渡人尚未服完的刑期至少为六个月。 二、根据本条第一款确定某行为是否依双方法律均构成犯罪时,不必考虑双方法律是否将该行为归入同一犯罪种类或者使用同一罪名。 三、如果引渡请求涉及两项以上依双方法律均构成犯罪的行为,只要其中有一项行为符合本条第一款规定的刑罚期限的条件,被请求方即可以针对上述各项行为同意引渡。 第三条应当拒绝引渡的理由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拒绝引渡: (一)被请求方认为,引渡请求所针对的犯罪是政治犯罪。为此目的,恐怖主义犯罪和双方均为缔约国的国际公约不认为是政治犯罪的行为均不视为政治犯罪; (二)被请求方有充分理由认为,请求引渡的目的是基于被请求引渡人的种族、性别、宗教、国籍或者政治见解而对该人进行刑事诉讼或者执行刑罚,或者该人在司法程序中的地位将会因为上述任何原因受到损害; (三)根据被请求方法律,引渡请求所针对的犯罪仅构成军事犯罪; (四)在被请求方收到引渡请求时,被请求引渡人是被请求方国民; (五)根据被请求方法律,由于时效已过或者其他原因,不得就引渡请求中列明的犯罪进行追诉或者执行刑罚; (六)被请求方法院已经对被请求引渡人就引渡请求所针对的犯罪做出终审判决或者终止司法程序; (七)请求方根据缺席判决提出引渡请求,并且没有保证在引渡后重新进行审理; (八)根据请求方法律,被请求引渡人可能因引渡请求所针对的犯罪被判处死刑,除非请求方作出被请求方认为足够的保证不判处死刑,或者在判处死刑的情况下不执行死刑。 第四条可以拒绝引渡的理由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拒绝引渡: (一)被请求方根据本国法律对引渡请求所针对的犯罪具有管辖权,并且对被请求引渡人就该犯罪正在进行刑事诉讼或者准备提起刑事诉讼; (二)被请求引渡人已经因为引渡请求所针对的犯罪在第三国受到审判并被宣告无罪或者刑罚执行完毕;

日不落帝国的没落原因分析

日不落帝国的没落原因分析 作为2012年夏季奥运会的东道主,英国上下对于奥运奖牌似乎突然表现出了异乎寻常的强烈渴望。英国本就是世界体育强国之一,英超联赛更是全球翘楚,在最近几届奥运会上,英国代表团也都跻身金牌榜和奖牌榜的前十名之列。但这次,他们希望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2006年,英国奥组委宣布开展一项类似“举国体制”的运动来增强该国在各项赛事中的实力。这一年,伦敦发出了 “20-4-2012”倡议,即在2012年奥运会上获得20枚金牌和总排行榜第四的成绩。为此,他们从全国选拔了150万名11岁到16岁的儿童,并对他们进行了持续数月且门类复杂的评估,最后选出1000人交由专业教练进行训练。英国当然获得了成功:在投入了数亿英镑之后,本土作战的他们以29枚金牌成功抢得金牌榜的探花席位。 然而,就像金牌数量的增加无法代表全面健身的出色一样,奥运奖牌的激增也无法逆转英国日渐下滑的经济曲线。英国的经济实力和国际地位在进入20世纪后所经历的持续下滑,已经变成了百多年来最著名的迷思。所有人都对这一问题有着自己的思考,而在全球格局可能迎来巨变的大背景下,这些思考以及由此得出的大国兴衰的经验教训无疑极具价值。如同马克斯?韦伯(Max-Weber)一样,人们喜欢将国运兴

衰归因于文化。1982年,马丁?维纳(Martin Wiener)就在《工业精神与英国的衰落》中表达了类似的观点。维纳认为,英国文化易于导致工业精神的衰落,正是后者进一步导致了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和英国的衰落。 维纳的言论盛极一时,但历史却无法佐证类似的观点。对资本主义的批判不仅仅局限在传统社会主义国家内部,几乎所有国家都曾反思这一制度的利弊得失。与英国相比,那些取得更大成就的国家对资本主义的反思甚至更胜一筹,但他们却并未经历如此强烈的国运衰退。 我们可能搞错了某些简单的因果关系。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确实决定了其文化影响力,但这一命题的逆命题却并不必然成立:一定经济成就的取得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文化只是其中最边缘的因素。如若不然,我们将无法解释东西两德以及韩朝两国在经济领域截然不同的表现。将经济问题归为文化,更多是人们面对复杂经济问题时刻意选择的回避。 蒸汽革命之后,英国并非没有机会继续辉煌。两百多年前,那时的人们几乎一致认为英国必将赢得电气产业的国际竞争。从18世纪到19世纪,尽管对电力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很多科学家和工程师都来自欧洲大陆,但奠定产业基础的伟大发明却几乎全部来自英伦三岛。 法拉第(Michael-Faraday)奠定了电化学的基础,并发明了

晚清中国与西班牙关系的一部罕见史料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0917958194.html, 晚清中国与西班牙关系的一部罕见史料 作者:权赫秀 来源:《社会科学研究》2012年第03期 〔摘要〕笔者在韩国发现的蔡钧著《出洋琐记》,是1885年由王韬在上海手校并刊印,早在19世纪末就被朝鲜国王收藏并成为了解欧美社会的参考资料。蔡钧属于近代中国最早一代的外交官,《出洋琐记》是他有关1881-1884年间先后在美国与西班牙担任外交官并环球旅行的个人记录,是有关1882-1884年间中国与西班牙关系几乎唯一的中文记载,而且可能也是整个晚清时期中国人有关西班牙最详细的见闻记录,在晚清中国与西班牙关系史以及晚清中外关系史方面无疑是一部罕见的珍贵史料。 〔关键词〕蔡钧;《出洋琐记》;韩国藏本;史料价值 〔中图分类号〕K2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769(2012)03-0154-09 ①蔡钧:《出使须知》自序,韩国学中央研究院藏书阁藏本。本稿所引用《出使须知》相关内容,均出自该藏本。 ②参见〔英〕费尔萨姆著,胡其安译《外交手册》,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4年, 22、31页。 〔作者简介〕权赫秀,辽宁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辽宁沈阳 110136。 2000年,笔者曾在韩国学中央研究院(The Academy of Korean Studies)藏书阁发现了由蔡钧撰著并由王韬刊印的《出使须知》藏本,并在2003年撰文向国内学界介绍了这一资料。〔1〕当时,笔者根据上述《出使须知》自序的相关内容,曾指出蔡钧还撰著过如下两书,一曰《舌人小录》,一曰《出洋琐记》,①只是当时还未能见到该两书,因而无法了解其“庐山真面目”。到2009年上半年赴韩国高丽大学讲学期间,笔者又在国立首尔大学(Seoul National University)奎章阁进一步发现了仍由蔡钧撰著并由王韬刊印的《出洋琐记》藏本,因撰此文以介绍这一有关近代早期对外关系史的一份罕见珍贵史料。 一、蔡钧其人及其《出洋琐记》的刊印与收藏情况 早在1881-1884年间,蔡钧就曾“随使”美国、西班牙(时称日斯巴尼亚)与秘鲁三国并曾驻扎西班牙两年有余,尽管在其级别上大体属于较驻外公使低一级别的“随员”(attache)及“参赞”(counsellor)系列②,却也称得上是近代中国最早一代派驻国外的外交官,到1901-1903年间还曾担任过清政府驻日公使。〔2〕然而,清政府官方资料中有关蔡钧的资料却是寥寥无几,如《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清代官员履历档案全编》〔3〕中便无他的履历资料,至于收录蔡钧人物资料的仅有的两部近代人物辞典中,居然完全没有记录他早年“随使”美国、西班牙与秘鲁三国的内容。〔4〕可见蔡钧在1880年代初期“随使”美、欧并曾留下相关记录的

西班牙英文介绍

The Spanish call their country Espa?a. The name comes from the ancient word Span, which means hidden or remote land. It’s a fitting name, since Spain stands somewhat apart from the rest of Europe. Facts About Spain Official name Kingdom of Spain Capital Madrid Official language Castilian Spanish Population 40,500,000 people Rank among countries in population 30th Major cities Madrid, Barcelona, Valencia, Seville Area 195,000 square miles 506,000 square kilometers Rank among countries in area 50th Highest point Pico de Teide 12,188 feet/3,715 meters Currency Euro THE IBERIAN PENINSULA Spain is on a peninsula, a piece of land that juts into water. It’s called the Iberian Peninsula, and it lies between the Atlantic Ocean and Mediterranean Sea. Spain covers most of the peninsula, apart from a small area occupied by the country of Portugal to the west. The steep Pyrenees Mountains cross the neck of the peninsula. For centuries, the Pyrenees isolated Spain from its European neighbors to the north. In the south, Spain almost touches northern Africa. Only a narrow strip of water called the Strait of Gibraltar separates Spain from the African continent. For this reason, African influences are an important part of Spain’s history. SPANISH ISLANDS Spain has numerous islands, too. They include the Balearic Islands in the Mediterranean Sea and the Canary Islands in the Atlantic Ocean off the coast of Africa. A HIGH, ROCKY PLATEAU

日不落帝国讲稿(英文)—— Rise and Fall of The Empire on Which The Sun Never Sets 2

The plains of North America and Russia are our corn-fields; Chicago and Odessa our granaries; Canada and the Baltic are our timber-forests; Australasia contains our sheep-farms, and in South America are our herds of oxen; Peru sends her silver, and the gold of California and Australia flows to London; the Chinese grow tea for us, and our coffee, sugar, and spice plantations are in all the Indies. Spain and France are our vineyards, and the Mediterranean our fruit-garden; and our cotton-grounds, which formerly occupied the Southern United States, are now everywhere in the warm regions of the earth. The phrase "the empire on which the sun never sets" has been used with variations to describe certain global empires that were so extensive that there was always at least one part of their territory in daylight. It was originally used for the Spanish Empire, mainly in the 16th and 17th centuries. In the 19th century, it became popular to apply the phrase to the British Empire. It was a time when British world maps showed the Empire in red and pink to highlight British imperial power spanning the globe. In history there are many people who want to become the most powerful leader in the world. None of them can do it. But the British had made his authority extend to almost all over the world. As we all know, Britain is an island country in Western Europe. British Empire reached its highest point in the early 20th century. It hat around the world more than 50 pieces of colonies. The total area of the territory of the British Empire reached 33 million square kilometers, had the largest global colonization. At that time British Empire controlled one-third of the territory and a quarter of the world's population, ruled the world for more than a century, war a veritable "The empire on which the sun never sets." Why can Britain become do this? First, it has an advantaged geographic location. As an island British local territory is limited, so Britain has always attached great importance of sea power, strongly develop the ocean industry. Britain located in Shipping center. This provides a great convenience to colonial expansion. Second, after the bourgeois revolution rule into bourgeois Britain. Commerce and industry in Britain great developed. In this case, Britain urgently need new markets

西班牙小伙骑马去德国找工作

西班牙小伙骑马去德国找工作 Jesús Jiménez是西班牙青年失业大军中的一员,和其他很多西班牙年轻的失业者一样,他也打算东漂至德国寻找一份新的工作。

只不过,他的情况要特殊一些:由于囊中羞涩,他没办法乘飞机,搭公交,也没有办法坐火车。最终,他决定骑着自己的马,带上张御寒的毯子和几袋香肠与火腿,告别了家乡,朝着德国出发了。 他打算从他的家乡-阿维拉省的赫穆尼奥镇-出发,跨越2000多公里后抵达德国边境,并在德国找到一份工作。 Jesús Jiménez现年32岁,从未离开过西班牙的他一直在村镇里照料马匹以及放牧为生。现在,他却失业了:“我已经失业一年多了,和我的父母与妹妹住在一起,我的父亲是名园丁,他的工资也是家里唯一的收入来源。有一天,我下定决心后告诉他们,我说我要去找工作了,然后我就收拾好行装骑上马出发了”。 也许俄国是下一站 他打算在德国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并且最终能建立起一个家庭;但是要是无法找到机会,他也许会转战俄国,直到找到一份工作。 现在他已经走了有两个多星期的时间了,跨越了300多公里的卡斯蒂利亚草原,穿过了森林与村庄,甚至那些地图上都没有标注的小村镇。 “我们都认识这个小伙,出发前他问我们该怎么准备或者准备点什么行李,我们提醒他,带上马匹和大衣,就可以德国走起”,“我们之前不觉得他会认真对待这个事情,但突然一天我们发现,他真的已经准备好了,装着满满几袋香肠与火腿就出发了”。Burguillo(他帮助主人公计划了行进路线)告诉记者。 “我们寻找一些较小的村镇作为落脚点,在那里他应该会被很好的照顾,他们会给他一个暂时的容身之所,还有急需的食物。当然,他不会去要钱要物,也不会去招惹任何人”;“不过我们还是比较担心,当他到了法国以后怎么办,我们真是拿法语没辙啊”,Burguillo笑着说,“不过,他告诉我们一切都好,他找到了与那些法国佬交流的办法,世上还是好人多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