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定义的无线电的架构特点与应用

软件定义的无线电的架构特点与应用

软件定义的无线电的架构特点与应用

随着世界逐渐走向无处不在的无线连接,甚至固定功能设备,如手机采用几个不同的频段和协议共存于一个小空间,无线设计师的工作也变得不那么容易了。现代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可以同时收发3G/4G,(很快将是5G)语音和数据,蓝牙,Wi-Fi和可能的GPS数据。支持“可穿戴”计算机和外围设备的新兴个人区域网络将为已经重大通信的设计增加更多的RF责任。即使在相同的频段内,不同的,有时是非互操作的协议和服务也在争取认可,接受,时间段和市场份额。例如,考虑2.4 GHz ISM频段。我们有蓝牙,Wi-Fi,ZigBee,无绳电话,遥测和其他几种服务都存在于这个领域。

它并不止于此。需要连接到不断变化的无线世界的设计人员必须了解芯片组开发,协议栈,知识产权以及众多开发环境,认证,工具和测试设备。

如果有其他方法怎么办?如果一个RF部分可以完成所有工作怎么办?

本文将介绍新兴的软件定义无线电(SDR)架构及其支持部分。SDR拥有单一,超灵活的RF处理系统的承诺,可以对其进行编程,以同时运行多个频率和多个协议。此外,软件定义无线电的完全可编程和信号处理特性使其成为出现的新协议和服务的理想对冲,但可能不会很快占据。

您正在被替换

无线电具有相互分离的功能,可以协同工作。例如,接收器将使用天线来接入低电平信号,放大它,对其进行滤波,进行混频,解调恢复的信号(使用几种调制/解调方案中的一种或多种)并将输出数据呈现为模拟或数字波形。发送器调制而不是解调,但反向执行相同的过程。

高度优化的硬件模块已经发展到稳定性,清晰度,低漂移,良好的温度稳定性,小尺寸,低功耗,良好的灵敏度和简单的系统集成。从某种意义上说,SDR的目标是用可编程和自动化技术取代这些训练有素的工人。

理想情况下,天线将连接到A/D转换器,将宽带波形馈送到信号处理阶段。然后,信号处理块将在期望的时隙(如果适用的话)从期望的信道和期望的频带中提取期望的信号。然

基于射频捷变频收发器AD9361的软件定义无线电解决方案

基于射频捷变频收发器AD9361的软件定义无线电解决方案 AD9361是一款用于SDR架构的高性能、高度集成的RF收发器IC,适合无线通信基础设施、防务电子系统、RF测试设备和仪器,以及通用软件定义无线电平台等应用。该器件的高度可编程性和宽带能力使其成为多种收发器应用的理想选择。该器件集RF前端与灵活的混合信号基带部分为一体,集成频率合成器,为处理器或FPGA提供可配置数字接口,从而简化设计导入。AD9361芯片工作频率范围为70 MHz至6 GHz,涵盖大部分特许执照和免执照频段,通过对AD9361 IC编程可改变采样速率、数字滤波器和抽取参数,使该芯片支持的通道带宽范围为低于200 kHz至56 MHz。 IC特性 ? 单芯片上的完整双通道集成式宽带收发器 ? 可调谐频段:70 MHz至6.0 GHz;200 kHz至56 MHz(通道带宽) ? 出色的接收器灵敏度,噪声系数小于2.5 dB ? 高线性度宽带发射机: ? Tx EVM: ≤?40 dB ? Tx噪声:≤?157 dBm/Hz(噪底) ? Tx监控器动态范围:≥66 dB(1 dB精度) ? 集成小数N分频频率合成器,本振(LO)步长最大值为2.5 Hz ? 提供完整的集成式电源解决方案:ADP5040 应用 ? 通用设计,适合任意软件定义无线电应用 ? MIMO无线电 ?点对点通信系统 ? 毫微微蜂窝/微微蜂窝/微蜂窝基站 ? Wi-Fi ? ISM ? 军用/航空航天

? 公共安全 ? 智能电网 AD9361是ADI的可编程2 × 2集成式收发器解决方案,频率范围为70 MHz至6.0 GHz 这款灵活的高性能IC采用AD-FMCOMMS2-EBZ板,可无缝连接Xilinx FPGA开发平台,方便进行快速SDR原型制作和系统开发。 AD-FMCOMMS2-EBZ RF快速开发板采用AD9361宽带收发器IC AD-FMCOMMS2-EBZ快速开发和原型制作板是一款高速模拟模块产品,内置AD9361,可无缝连接Xilinx FPGA开发平台生态系统并在系统中工作。该板采用2 × 2 I/Q收发器配置,可通过软件完全自定义。它提供可供下载的Linux驱动程序和裸机软件驱动程序、原理图、电路板布局文件和有助于设计的参考材料,可前往ADI的Wiki知识库获取。 产品特性 ? FMC格式SDR开发平台 ? 包括原理图、布局、BOM、HDL、Linux驱动程序和应用软件 ? 通过单FMC连接器供电 ? 支持特定频谱设计(PA、LNA 等)的附加卡 ? 适用于所有器件寄存器的通用I 2 C访问

《软件无线电》作业总结资料讲解

《软件无线电》作业 总结

第一章 1、影响天线效率的因素有哪些(答出至少三条)? 答:工作频率,天线长度,天线形状,天线架设的高度等 2、语音频率范围是300~3400Hz,当取f=3000Hz时,天线长度为多少时, 天线效率最高? 3、如何解决最简结构中天线效率低和无法多路传输的问题? 答:在其他参数相同的条件下,输入激励电流的频率越高,基本振子天线的电磁波越强,即天线的效率越高。 实际的天线电系统都采用了调制/解调技术,即在发射端用一个可选择的高频率的正弦波信号去调制需要传输的频率较低的调制信号,这个高频正弦波信号成为载波;在接收端采用解调技术再将调制的信号从载波上解出来,从而完成了信号的无线传输过程。这也是解决不能多路传输的方法。 4、请画出无线电系统的实用结构。

5、常见的收/发双工技术 答:时分双工、频分双工和环形器双工 6、画出无线数字通信系统框图 发射端: 接收端: 7、画出无线电系统的实用结构图,并指出基带信号、中频信号和射频信号 的位置 答:同第4题 8、简述外差技术和超外差技术的概念,并画出超外差技术的框图: 答:外差技术:中频频率fIF固定不变,通过混频器本振频率fL和选频滤波器中心频率f0 = fRF同步改变来实现;超外差技术:当取中频频率fIF低于射频频率fRF且高于信号带宽B时

9、软件无线电的特点 答:功能的灵活性,结构的开放性,成本的集中性。多功能、多频带、多模式。具有可重编程、可重配置能力。 10、画出理想的软件无线电体系结构,并简述结构核心和构造思想 结构核心:使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的部分尽可能接近天线 构造思想:不可能采用数字器件实现的部分放在模拟子系统中其他部分放在数字子系统中,例如载以获得最大程度的软件可编程性。 11、软件无线电的研究热点和难点 答:宽带/多频段天线、智能天线;灵活的射频前端设计;高速数模和模数变换器;高速信号处理器;软件无线电的信号处理算法;软件下载和软件重配置技术。

软件无线电(个人整理)

1. 软件无线电是什么
无线通信在现代通信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位置, 几乎任何领域都使用无线通信, 包括有 商业、气象、金融、军事、工业、民用等。我们可从通信系统、调制方式、多址方式等几方 面可看到无线通信系统种类的繁多。 类 别 通信系统 调制方式 多址方式 种 类
卫星通信系统、蜂窝移动通信系统、无线寻呼系统、短波通信系统、 微波通信系统等 AM、FM、LSB、USB、ISB、FSK、PSK、MSK、GMSK、QAM 等 时分多址(TDMA) 、频分多址( FDMA)和码分多址(CDMA)等
各种通信系统由于自身的特点而适用于各种特定的场合,例如: 短波电台适合远距离,其所需的发射功率不大,传输的“中继系统” —电离层不会被 摧毁;卫星通信能传播高质量的信息,所能提供的频带很宽 微波通信抗干扰能力强,适合大量的数据传输,但只能在点与点之间传输,传输距离 又有一定的限制 由于无线通信的设备简单、便于携带、易于操作、架设方便等特点,在军事和民用通信领域 中都是不可缺的重要通信手段。 然而, 电台往往是根据某种特定的用途而设计的, 功能单一, 有些电台的基本结构相似,而信号特征差异很大。比如,工作的频段不同,调制方式不同, 波形结构不同,通信协议不同,数字信息的编码方式、加密方式不同等等。电台之间的这些 差异极大地限制了不同电台之间的互通互连。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 无线通信已有很大的发展, 通信系统由模拟体制不断向数字化体制过渡, 因此是否可能在数字化体制础上一个电台能满足多调制方式和多址方式, 从而根椐需要构成 多种通信系统呢。 我们先看一下一个数字蜂窝网接收站, 显示在图 1 中。 (注意: 为了说明软件无线电的概念, 这里给出了无线电的接收装置部分) 。
图 1:窄带无线接收装置

软件定义的无线电的架构特点与应用

软件定义的无线电的架构特点与应用 随着世界逐渐走向无处不在的无线连接,甚至固定功能设备,如手机采用几个不同的频段和协议共存于一个小空间,无线设计师的工作也变得不那么容易了。现代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可以同时收发3G/4G,(很快将是5G)语音和数据,蓝牙,Wi-Fi和可能的GPS数据。支持“可穿戴”计算机和外围设备的新兴个人区域网络将为已经重大通信的设计增加更多的RF责任。即使在相同的频段内,不同的,有时是非互操作的协议和服务也在争取认可,接受,时间段和市场份额。例如,考虑2.4 GHz ISM频段。我们有蓝牙,Wi-Fi,ZigBee,无绳电话,遥测和其他几种服务都存在于这个领域。 它并不止于此。需要连接到不断变化的无线世界的设计人员必须了解芯片组开发,协议栈,知识产权以及众多开发环境,认证,工具和测试设备。 如果有其他方法怎么办?如果一个RF部分可以完成所有工作怎么办? 本文将介绍新兴的软件定义无线电(SDR)架构及其支持部分。SDR拥有单一,超灵活的RF处理系统的承诺,可以对其进行编程,以同时运行多个频率和多个协议。此外,软件定义无线电的完全可编程和信号处理特性使其成为出现的新协议和服务的理想对冲,但可能不会很快占据。 您正在被替换 无线电具有相互分离的功能,可以协同工作。例如,接收器将使用天线来接入低电平信号,放大它,对其进行滤波,进行混频,解调恢复的信号(使用几种调制/解调方案中的一种或多种)并将输出数据呈现为模拟或数字波形。发送器调制而不是解调,但反向执行相同的过程。 高度优化的硬件模块已经发展到稳定性,清晰度,低漂移,良好的温度稳定性,小尺寸,低功耗,良好的灵敏度和简单的系统集成。从某种意义上说,SDR的目标是用可编程和自动化技术取代这些训练有素的工人。 理想情况下,天线将连接到A/D转换器,将宽带波形馈送到信号处理阶段。然后,信号处理块将在期望的时隙(如果适用的话)从期望的信道和期望的频带中提取期望的信号。然

软件无线电发展现状

<<移动通信>.>>2002年第 4期 软件无线电发展现状 罗序梅信息产业部电子七所 1 前言 — 软件无线电是实现无线通信新体系结构的一种技术,在经过近几年的发展之后,其重要性和可 行性正逐步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和接受。软件无线电技术的重要价值体现在:硬件只是作为 无线通信的基本平台,而许多的通信功能则是通过软件来实现的,这就打破了长期以来设备的 通信功能实现仅仅依赖于硬件的发展格局。所以有人称,软件无线电技术的出现是通信领域继 固定到移动,模拟到数字之后的第三次革命。本文主要介绍全球软件无线电技术研究动态、对 实现软件无线电台至关重要的器件技术的发展以及软件无线电台商用前景。 2 全球软件无线电技术研究动态 软件无线电技术具有结构的开放性、软件的可编程性、硬件的可重构性以及功能和频段的… 多样性等特点,无论在军事还是在商用通信中都有着巨大的应用潜力。也正是因为这些独特的 优势,引发了全球对软件无线电技术的关注和研发热潮。除美国在 90年代初开始实施易通话计 划并成功地研制出多功能多频段电台外,欧洲、日本、中国等全球其它地区也纷纷开展了各自 的软件无线电技术项目。 欧洲委员会已将软件无线电技术列为重要的研发项目,大量与软件无线电技术相关的研究项目正在其 ACTS计划中进行。受潜在的商业利益所驱动,其研究重点集中在第三代标准上, 这包括 FIRST(灵活的综合无线电系统和技术)、FRAMES(未来无线电宽频段多址系统)和 · SORT等项目。前两个项目利用软件无线电台样机研究开发下一代无线接口。其中

FIRST项目 主要是评估实现软件重构空中接口的问题。目前最公开的工作集中在 RF结构最佳划分方法及 数字处理的实现上。 SORT主要是开展有关第三代系统( UMTS)在地面和卫星接入方面的硬件 重构问题的研究,演示灵活而有效的软件可编程电台,实施该项目的目标是:

致远软件安全性说明

致远软件安全性说明 现代信息管理中系统和数据是否安全一直是信息化建立的最大问题,不安全的因素可能来源于各种各样:可能是有意的,也可能是无意的;可能是来源于企业外部的,也可能是内部人员造成的;可能是人为的,也可能是自然力造成的。总结起来,大致有下面几种主要威胁:非人为、自然力造成的数据丢失、设备失效、线路阻断 人为但属于操作人员无意的失误造成的数据丢失 来自外部和内部人员的恶意攻击和入侵 前面两种的预防基本相同,可以加强企业内部的管理、规范操作来减少这种不必要的损失。 最后一种是当前Internet网络所面临的最大威胁,是电子商务、政府、企业、个人上网等顺利发展的最大障碍,也是企业网络安全策略最需要解决的问题。 基于Internet技术并部署于可以通过Internet访问的系统,安全性的要求很高,致远协创协同管理软件充分考虑了这些安全的要求,支持多级多种安全管理。

通过数据库安全性、系统数据安全性、应用服务器安全性、传输安全性、身份确认来保证系统服务端的安全,同时提供身份认证插件保证客户端安全。 致远软件同时支持与企业本身自有的VPN(软件VPN或硬件VPN)进行整合,在企业通过VPN 与致远软件的安全策略相互捆绑下能够最大限度的保障客户数据的安全。这也是我们极力推荐的数据安全方式。 以下是致远软件内配置的安全策略: 文件加密 整个系统的文件支持三级加密策略:不加密、中度加密、深度加密,这些加密方式由管理员直接配置,满足不同用户的需要。 密码加密

用户密码在存储时进行了不可逆加密,保证密码不会外泄。即使是管理员也无法获取用户密码信息。 IP控制(需要确认) 通过配置,可以达到限制IP,控制某个IP在某个时间段登录协同管理系统。 验证码 在用户名和密码支持外,系统随机产生验证码,一同验证登录用户。 加密锁 A8提供用户端加密锁,只有带有加密锁的用户才可以访问协同管理系统,适用于内外网分开控制的客户。 支持CA认证,实现证书发放、收回 实现HTTPS通道访问加密和防DOS攻击,记录访问请求日志,通过HTTPS保证传输信息加密安全性,同时可以防止蜘蛛爬虫的信息采样。 支持客户端USB身份验证 实现重要客户端登录人员必须使用USB身份验证设备(类似于银行U盾设备)方可以登录系统及进行相关的操作。 完善的应用级别权限控制 致远协同管理软件提供基于个人、单位、部门、群组、角色、岗位、级别的多维度权限控制,系统可以针对以上属性进行灵活的权限设定,确保信息安全的可定义性和可执行性

软件安全性设计指南

尖锐湿疣康复网https://www.360docs.net/doc/0918806555.html, 软件可靠性和安全性设计指南 (仅供内部使用) 文档作者: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 开发/测试经理: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 产品经理: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 管理办: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 请在这里输入公司名称 版权所有不得复制

软件可靠性和安全性设计指南 1 范围 1 .1主题内容 [此处加入主题内容] 1 .2适用范围 [此处加入适用范围] 2 引用标准 GBxxxx 信息处理——数据流程图、程序流程图、系统流程图、程序网络图和系统资源图的文件编制符号及约定。 GB/Txxx 软件工程术语 GB/Txxxxxx 计算机软件质量保证计划规范 GB/T xxxxx 计算机软件配置管理计划规范 GB/T xxxxx 信息处理——程序构造及其表示的约定 GJBxxxx 系统安全性通用大纲 GJBxxxxx 系统电磁兼容性要求 GBxxxx 电能质量标准大纲 GBxxxxx 电能质量标准术语 3 定义 [此处加入定义] 3 .1失效容限 [此处加入失效容限] 3 .2扇入 [此处加入扇入] 3 .3扇出 [此处加入扇出] 3 .4安全关键信息 [此处加入安全关键信息] 3 .5安全关键功能 [此处加入安全关键功能]

3 .6软件安全性 [此处加入软件安全性] 4 设计准则和要求 4 .1对计算机应用系统设计的有关要求 4 .1.1 硬件软件功能的分配原则 [此处加入硬件软件功能的分配原则] 4 .1.2 硬件软件可靠性指标的分配原则[此处加入硬件软件可靠性指标的分配原则] 4 .1.3 容错设计 [此处加入容错设计] 4 .1.4 安全关键功能的人工确认 [此处加入安全关键功能的人工确认] 4 .1. 5 设计安全性内核 [此处加入设计安全性内核] 4 .1.6 记录系统故障 [此处加入记录系统故障] 4 .1.7 禁止回避检测出的不安全状态[此处加入禁止回避检测出的不安全状态] 4 .1.8 安全性关键软件的标识原则 [此处加入安全性关键软件的标识原则] 4 .1.9 分离安全关键功能 [此处加入分离安全关键功能] 4 .2对硬件设计的有关要求 [此处加入对硬件设计的有关要求] 4 .3软件需求分析 4 .3.1 一般要求 [此处加入一般要求] 4 .3.2 功能需求 [此处加入功能需求] 4.3.2.1输入 [此处加入输入] 4.3.2.2处理 [此处加入处理]

安全合规-软件安全开发过程规范

安全开发过程规范 一、SDL简介 SDL security development lifecycle(安全开发生命周期),是微软提出的从安全角度指导软件开发过程的管理模式。SDL是一个安全保证的过程,起重点是软件开发,它在开发的所有阶段都引入了安全和隐私的原则。自2004年起,SDL一直都是微软在全公司实施的强制性策略。 二、SDL步骤图 SDL中的方法,试图从安全漏洞产生的根源上解决问题,通过对软件工程的控制,保证产品的安全性。 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所(NIST)估计,如果是在项目发布后在执行漏洞修复计划,其修复成本相当于在设计阶段执行修复的30倍 三、SDL的步骤包括: 阶段1:培训 开发团队的所有成员都必须接受适当的安全培训,了解相关的安全知识,培训对象包括开发人员、测试人员、项目经理、产品经理等。 阶段2:安全要求 在项目确立之前,需要提前与项目经理或者产品owner进行沟通,确定安全的要求和需要做的事情。确认项目计划和里程碑,尽量避免因为安全问题而导致项目延期发布。 阶段3:质量门/bug栏 质量门和bug栏用于确定安全和隐私质量的最低可接受级别。 Bug栏是应用于整个开发项目的质量门,用于定义安全漏洞的严重性阈值。例如,应用程序在发布时不得包含具有“关键”或“重要”评级的已知漏洞。Bug栏一经设定,便绝不能放松。 阶段4:安全和隐私风险评估 安全风险评估(SRA)和隐私风险评估(PRA)是一个必需的过程,必须包括以下信息: 1、(安全)项目的哪些部分在发布前需要威胁模型? 2、(安全)项目的哪些部分在发布前需要进行安全设计评析? 3、(安全)项目的哪些部分需要并不食欲项目团队且双方认可的小组进行渗透测试? 4、(安全)是否存在安全顾问认为有必要增加的测试或分析要求已缓解安全风险? 5、(安全)模糊测试要求的具体范围是什么? 6、(安全)隐私影响评级如何? 阶段5:设计要求 在设计阶段应仔细考虑安全和隐私问题,在项目初期确定好安全需求,尽可能避免安全引起的需求变更。 阶段6:减小攻击面 减小攻击面与威胁建模紧密相关,不过它解决安全问题的角度稍有不同。减小攻击面通过减小攻击者利用潜在弱点或漏洞的机会来降低风险,减小攻击面包括:关闭或限制对系统服务的访问,应用“最小权限原则”,以及尽可能进行分层防御。 阶段7:威胁建模 为项目或产品面临的威胁建立模型,明确可能来自的攻击有哪些方面。

软件无线电(software radio)

概要 软件无线电的基本思想是以一个通用、标准、模块化的硬件平台为依托,通过软件编程来实现无线电台的各种功能,从基于硬件、面向用途的电台设计方法中解放出来。功能的软件化实现势必要求减少功能单一、灵活性差的硬件电路,尤其是减少模拟环节,把数字化处理(A/D和D/A变换)尽量靠近天线。软件无线电强调体系结构的开放性和全面可编程性,通过软件更新改变硬件配置结构,实现新的功能。软件无线电采用标准的、高性能的开放式总线结构,以利于硬件模块的不断升级和扩展。 软件无线电(software radio)在一个开放的公共硬件平台上利用不同可编程的软件方法实现所需要的无线电系统。简称SWR。理想的软件无线电应当是一种全部可软件编程的无线电,并以无线电平台具有最大的灵活性为特征。全部可编程包括可编程射频(RF)波段、信道接入方式和信道调制。 一般说来,SWR就是宽带模数及数模变换器(A/D及D/A)、大量专用/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icesser,DSP)构成尽可能靠近射频天线的一个硬件平台。在硬件平台上尽量利用软件技术来实现无线电的各种功能模块并将功能模块按需要组合成无线电系统。例如:利用宽带模数变换器(Analog Digital Converter,ADC),通过可编程数字滤波器对信道进行分离;利用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上通过软件编程实现频段(如短波、超短波等)的选择,完成信息的抽样、量化、编码/解码、运算处理和变换,实现不同的信道调制方式及选择(如调幅、调频、单边带、跳频和扩频等),实现不同的保密结构、网络协议和控制终端功能等。 在目前的条件下可实现的软件无线电,称做软件定义的无线电(Software Defin ed Radio,SDR)。SDR被认为仅具有中频可编程数字接入能力。 发展历史无线电的技术演化过程是:由模拟电路发展到数字电路;由分立器件发展到集成器件;由小规模集成到超大规模集成器件;由固定集成器件到可编程器件;由单模式、单波段、单功能发展到多模式、多波段、多功能;由各自独立的专用硬件的实现发展到利用通用的硬件平台和个性的编程软件的实现。 20世纪70~80年代,无线电由模拟向数字全面发展,从无编程向可编程发展,由少可编程向中等可编程发展,出现了可编程数字无线电(PDR)。由于无线电系统,特别是移动通信系统的领域的扩大和技术复杂度的不断提高,投入的成本越来越大,硬件系统也越来越庞大。为了克服技术复杂度带来的问题和满足应用多样性的需求,特别是军事通信对宽带技术的需求,提出在通用硬件基础上利用不同软件编程的方法。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的软件无线电的革命,将把无线电的功能和业务从硬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1992年5月在美国通信系统会议上,Jeseph Mitola(约瑟夫·米托拉)首次提出了“软件无线电”(Software Radio,SWR)的概念。1995年IEEE通信杂志(Comm unication Magazine)出版了软件无线电专集。当时,涉及软件无线电的计划有军用的SPEAKEASY(易通话),以及为第三代移动通信(3G)开发基于软件的空中接口计划,即灵活可互操作无线电系统与技术(FIRST)。

软件系统安全测试管理规范

软件系统安全测试 管理规范 上海理想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2020年3月22日

版本历史

【目录】 1概述 (5) 1.1编写目的 (5) 1.2适用范围 (5) 1.3角色定义 (5) 1.4参考资料 (5) 2项目背景 (6) 3软件系统安全测试流程 (7) 4测试准备 (9) 4.1测试准备 (9) 4.1.1测试对象 (9) 4.1.2测试范围 (9) 4.1.3工作权责 (9) 4.2测试方案 (10) 4.2.1测试准备 (10) 4.2.2测试分析 (11) 4.2.3制作测试用例 (12) 4.2.4实施测试方法 (13) 4.2.5回归测试方法 (14) 4.3测试计划 (14) 4.4实施测试 (15) 4.5回归测试 (15)

4.6测试总结 (15)

1概述 1.1 编写目的 建立和完善-系统安全测试管理制度。规范软件系统安全测试各环节的要求、规范各岗位人员的工作职责、明确软件系统安全测试实施过程中的管理行为及文档要求。 以规范化的文档指导软件系统安全测试工作,提升管理效率、降低项目风险。 1.2 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智能信息化系统建设项目软件安全测试管理过程。 1.3 角色定义 1.4 参考资料

2项目背景 校园内信息化软件众多,这些软件不光承载着学校核心业务,同时还生成、处理、存储着学校的核心敏感信息:账户、隐私、科研、薪资等,一旦软件的安全性不足,将可能造成业务中断、数据泄露等问题的出现。 希望通过规范软件系统安全测试管理,改善和提高学校软件安全测试水准,将学校软件系统可能发生的风险控制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提高系统的安全性能。

Sora高性能开源软件无线电平台

Sora : 高性能开源软件无线电平台

SORA软件无线电平台是世界上第一款100%基于PC的高性能可编程无线通信系统。它充分发挥了通用处理器(GPP)性能和灵活性,采用软硬件联合优化技术,满足高速信号处理的挑战。可以在通用的PC或者服务器上实时运行无线通信协议,速率可达54Mbps以上。 在传统的无线通讯系统,关键底层处理,如PHY层和介MAC层,通常ASIC芯片或者FPGA实现,因为有非常高的计算要求。这种设计更改或升级比较困难,对设计人员硬件水平要求很高,不适合作为科学研究或者算法工程师的研究平台。但是通用处理器(GPP)的软件和硬件系统都不是为了无线通信的信号处理而设计的,因此很难达到高性能的实时通信。例如,非常流行的USRP系列,只能实现8MHz带宽上,100多Kbps 的实时通信。 高性能的无线通信对系统有非常严格的需求,主要是以下三个方面: 1. 高速的系统吞吐量 包括远端射频头和PHY层协议之间以及PHY层协议内部的模块之间。例如,实现802.11系列协议,单天线需要大约1.2Gbps的吞吐量,如果支持4x4 MIMO应用,那么至少5Gbps以上,这个指标目前对大部分PC都是严峻的挑战。 2. 高强度的计算 无线通信的算法需要大量的计算,而且为了保证实时性,很多计算又是突发性的,因此必须充分发挥GPP的性能才能保证。目前主流的GPP都采用多核架构,所以如何将多核的计算能力汇聚起来,实现通信协议对软件开发也是一个挑战。 3. 实时的响应 无线通信协议中有很多响应门限,为了保证正常通信,这些响应门限必须满足。因此,低延迟的控制方法也很重要。例如,802.11系列的MAC层协议要在几个微秒内就可以得到响应。这对于PC和操作系统都是很难实现的。

软件无线电技术

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之软件无线电技术 【摘要】软件无线电是目前无线通信领域在固定至移动、模拟至数字之后的最新革命,其正朝着产业化、全球化的方向发展,将在4G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本文主要研究软件无线电技术对通信传输的改善以及4G系统中软件无线技术的应用特点等。 一、引言 软件无线电提供了一条满足未来个人通信需要的思路。软件无线电突破了传统的无线电台以功能单一、可扩展性差的硬件为核心的设计局限性,强调以开放性的最简硬件为通用平台,尽可能地用可升级、可重配置不同的应用软件来实现各种无线电功能的设计新思路。其中心思想是:构造一个具有开放性、标准化、模块化的通用硬件平台,将各种功能,如工作频段、调制解调类型、数据格式、加密模式、通信协议等用软件来完成,并使宽带A/D和D/A转换器尽可能靠近天线,以研制出具有高度灵活性、开放性的新一代无线通信系统。 图一、软件无线电原理框图 1 二、简介 软件无线电(SWR)技术是近年来提出的一种实现无线通信的新的体系结构,它的基本概念是把硬件作为无线通信的基本平台,而把尽可能多的无线通信及个人通信功能用软件实现。 1、WLAN与蓝牙融入广域网 近年来各国都在积极进行4G的技术研究,从欧盟的WINNER项目到我国的“FuTURE计划”都是直接面向4G的研究。 日本对4G技术的研究在全球范围内一直处于领先地位,早在2004年,运营商NTTdocomo就进行了1Gbit/s传输速率的试验。目前还没有4G的确切定义,但比较认同的解释是:4G采用全数字技术,支持分组交换,将WLAN、蓝牙技术等局域网技术融入广域网中,具有非对称的和超过100Mbit/s的数据传输能力,同时,因为采用高度分散的IP网络结构,使得终端具有智能和可扩展性。

军用软件无线电通信技术发展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0918806555.html, 军用软件无线电通信技术发展分析 作者:王志田 来源:《中国新通信》2016年第24期 【摘要】无线电通信技术能够帮助人们不受地域和时间的限制进行沟通的方式,随着我 国目前社会不断发展,无线电通信技术早就成为了人们生活的一部分,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都带来很大的便利条件。同时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一部分的通信产品开发费用上升,并且出现新通信体制同时共存现象,通信系统之间的联系也变得更加复杂和困难。软件无线电逐渐被我军研究和应用,由于它具备了灵活性和通用性的使用特点,所以不仅在商用,在军用无线电通信领域同样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介绍了软件无线电的概念和其中包含的重要技术,以及军用无线电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关键词】军用软件软件无线电通信技术 软件无线电的概念是1992年被提出来的,它具备了完全的数字化、模块化和全程可编程性,升级系统更加的便捷和可扩充,所以这一概念也同样带动了信息领域的第三次技术变革。软件无线电实现了军用电台还有各个网系之间的互联互通和互相操作,实现了通信系统的升级换代,变得更加经济合理。所以目前更加具备灵活性、开放性和通用型的军用软件无线电通信技术是我们国家部队通信技术研究者要不断研究的课题。 一、软件无线电的概念 软件无线电就是利用硬件建设为无限通新的平台,然后实现无线通信和个人通信功能的软件实现。软件无线电是近些年来才提出的一种概念,可实现无线通信的新体系结构,该结构具备了很强的灵活性和开放型。目前软件无线电具备了很多无线通信体制达不到的优点,所以会有很广泛的应用市场。让无线电通信技术在军事方面能够实现各个军用电台的互联互通,同时能够接入各种各样的军用移动通信网。软件无线电通信技术同样在生活中实现了移动电话通用手机、多频段多种模式的移动电话通用基站、无线局域网以及通用网关软件无线电的领域使用。无线通信产品的价值都体现在了软件上,通过软件来实现通信新系统核心产品的开发,代表了无线电领域从固定发展到了移动,从模拟发展到了数字的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 二、国内软件无线电的技术发展和军事应用现状 我们国家目前针对软件无线电技术的研究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在某高新科技计划中专门针对高新通信技术制定了“软件无线电技术”的专业研究项目组,充分表示了国家针对这一项目的重视。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软件无线电技术已经成功面向800MHz商用蜂窝移动通信、卫星通信、GPS全球定位系统等领域的应用。

软件定义仪器

摘要:为了加速新型仪器研发,提出了“软件定义仪器”的方法并讨论了其体系和可行性。关键词:软件定义仪器;微处理器;信号调理;模数转换器;数字信号处理引言仪器,作为人类感官的延伸,在人类的文明和社会发展中起作不可替代的、极其重要的作用。在科学技术成爆炸状发展的当代,仪器所起的作用几乎无所不在,离开了仪器现代人们的生活就一刻也不能继续:医院对患者的抢救、发电厂的运行、交通工具的运行……。实际上,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史几乎就是仪器仪表的发展史,即使到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仪器仪表也在科学研究中同样起作不可替代的、极其重要的作用。仪器科学与技术本身也在迅速地发展,但这种发展主要体现在专门领域应用的仪器科学技术的研究上,对仪器仪表带共性的问题研究较少。本文借助软件定义无线电(SDR)、虚拟仪器(Virtual Instrument,VI)和组态软件(Con-figuration Software,CS)的思想,提出软件定义仪器(Software Defined Instrumentation,SDI)的概念和系统。软件无线电的由来1992年5月,Joe Mitola在美国电信系统会议上首次提出了软件无线电SR(SoftWareRadio)(又称为软件定义无线电,Software De-fined Radio,SDR)的概念,它的基本思想是将硬件做为其通用的基本平台,而把尽可能多的无线及个人通信功能用软件来实现,从而将无线通信新系统、新产品的开发过程逐步转移到软件上来。它被称之为是继模拟通信到数字通信、定通信到移动通信之后,无线通信领域的第三次革命,即从硬件定义的无线电通信到软件定义的无线电通信。软件无线电可定义为:“软件无线电是一种可用软件进行重配置和重编程的、灵活的、多业务、多标准、多频段无线电系统的新兴技术。”为了更清晰地说明软件无线电与传统无线电的区别,分别给出软件(数字)化程度不同的无线电结构。所谓的软件无线电,从硬件上来看,就是要使ADC和DAC尽可能靠近天线,省却高频模拟的放大、变频、调制与解调等环节。ADC和DAC越靠近天线,说明软件(数字)化程度越高。显然,软件无线电将为所有远程通信市场的参与者、制造商、经营商和用户带来巨大的利益。制造商可以把研究与开发重点集中到简单的硬件平台设备上,这些设备可应用到每一个蜂窝系统和市场,而不仅仅是一个国家或地区范围的蜂窝系统和市场。因此,可进行大批量生产以降低成本。另一个优点是可以不断地改进软件,以及纠正在工作中发现的软件错误和故障。经营商能够快速拓展适合每个用户并区别于其他经营商的新业务;同样的终端能够提供所有服务,即使这些服务用不同的通信标准支持。另外,还可以实现多标准基站。对用户来说,软件无线电的优点是能将他们的通信漫游到其他蜂窝系统,并利用全球移动和覆盖盖范围的优势(即只要有一个蜂窝网络覆盖某地区就可以提供服务)。而且,用户可以根据其偏爱配置他们的终端。 [!--empirenews.page--] 另外,软件无线电技术延长了硬件(基站和用户终端的)的使用寿命,降低了过时落伍的风险。系统可重编程能力使硬件可重复使用,直到可以利用新一代硬件平台。但这并不意味着用户终端的寿命可以无限延长,因为在PC机市场,运行功能越来越强大的程序需要功能更强大的PC机。在不久的将来,移动终端也可能出现同样的现象。虽然软件无线电能够为研发、生产、运营和使用等各方带来巨大的利益,但存在和面临天线、前端电路、高速模数转换器、处理器电路、算法等很大的问题和挑战。对比之下,现代仪器仪表的一般结构。在仪器仪表的研发中,模拟电路部分(传感器接口电路+放大滤波)和数字部分(μP或μC)是最为重要的两个部分,又是各个整机厂“各自”研发、投入最大、重复最多的两个部分。与“无线电”可以有以下对比:传感器、天线;传感器接口电路+放大滤波、高频放大、变频、调制与解调;μP或μC、DSP……因此,我们完全可以借鉴“软件无线电”的概念,构成图5所示的“软件定义仪器”(Software Defined Instrument,SDI)或软件仪器(Software Instrument,SI)(为简便起见,以下均简称软件仪器)。这样使得一方面A/DC尽可能地靠近传感器,减少或避免模拟电路,同时采用具有API(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应用编程接口)、仪器接口协议栈的μP或μC平台;可以把分散、重复而且最耗费人力、财力的“个体”或“小

软件安全技术习题

软件安全技术复习题 名词解释 1.计算机安全:是指为计算机系统建立和采取的技术和管理的安全保护措施,以保护计算机系统中的硬件、软件及数据,防止因偶然或恶意的原因而使系统或信息遭到破坏、更改或泄露。 2.计算机犯罪:是指一切借助计算机技术构成的不法行为。 3.安全标识符:(SID)是标识用户或者组的数值。对于每个访问控制项(ACE)都存在一个用于标识其访问被允许、拒绝或者审核的用户或组的SID。 4.访问令牌:是用户在通过验证的时候由登陆进程所提供的,记录用户特权信息。所以改变用户的权限需要注销后重新登陆,重新获取访问令牌。访问令牌的内容:用户的SID、组的SID等。 5.本地安全授权(LSA):win2K安全子系统的核心组件,其主要功能是产生访问令牌、管理本机的安全策略并向用户登录提供身份验证 6.帐号(account):用户帐号包含windows用户所必需的各种信息,包括用户名、全名、口令,主目录的位置、何时登录、以及个人桌面设置。 7.注册表:HKEY_LOCAL_MACHINE/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Run 8.身份认证:是指一个实体向另一个实体证明自己身份的过程,一般是用户或客户为了访问服务或资源而向服务器验证自己的身份。 9.计算机病毒:是指编制或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破坏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且能够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 10.恶意程序:未经授权便干扰或破坏计算系统/网络的程序或代码称之为恶意程序/恶意代码 11.特洛伊木马(Trojan house,简称木马):是指表面上是有用的软件、实际目的却是危害计算机安全并导致严重破坏的计算机程序,是一种在远程计算机之间建立连接,使远程计算机能通过网络控制本地计算机的非法程序 12.交叉感染:一台计算机中常常会同时染上多种病毒。当一个无毒的宿主程序在此计算机上运行时,便会在一个宿主程序上感染多种病毒,称为交叉感染。 13.蠕虫(Worm):是一种独立的可执行程序,主要由主程序和引导程序两部分组成,主程序一旦在计算机中得到建立,就可以去收集与当前计算机联网的其他计算机的信息,通过读取公共配置文件并检测当前计算机的联网状态信息,尝试利用系统的缺陷在远程计算机上建立引导程序;引导程序把蠕虫带入它所感染的每一台计算机中,与普通病毒不同,蠕虫并不需要将自身链入宿主程序来达到自我复制的目的 14.数字签名 15.安全描述符:windows每个对象都有一个描述他们安全的属性,称之为安全描述符,它包括:对象所有者的SID;自定义访问控制列表(DACL),DACL包含那些用户和组可以访问这个对象的信息。系统访问控制列表(SACL),它定义对对象的审核;所有组安全ID,由POSIX子系统(类似UNIX的环境)使用。 16.宏病毒:就是利用宏命令编写成的具有复制、传染能力的宏。 17.伴随型病毒:是唯一不把自己附加到已经存在的程序文件中的病毒。伴随型病毒会创建一个新文件,并且让DOS执行这个新程序而不是原来的程序,从而进行感染 18.信任关系:信任关系是一种使得一个域中的用户被其他域中的域控制器验证的机制。信任关系创建了域之间的隐含访问能力,它就像在域间建立了桥梁。信任可以是单向或双向信任。单向信任就是域A信任域B,但域B并不信任域A。双向信任就是域A和域B之间互相信任。信任关系可以是传递的或不可传递。默认情况下,win NT域之间,信任关系是不

软件无线电基础实验

实验一软件无线电基础 一、实验目的 熟悉软件无线电实验平台,了解软件无线电平台的软硬件处理通信任务的过程,学会软件无线电的基本设计方法和开发工具软件使用方法。 二、实验内容 用软件无线电实验平台和LabVIEW软件创建一个调频无线接收器;创建一个自定义LabVIEW 用户界面,配置 USRP,用LabVIEW设计无线通信系统原型。 三、实验仪器 1 USRP实验平台一台 2 计算机一台 四、实验原理 1 软件无线电平台原理 无线通信测试创新论坛对软件无线电(SDR) 的定义:“无线电的一些或全部的物理层功能由软件定义。” 软件无线电参考了这样一个技术:在通用硬件平台上运行软件模块,用于实现无线通信功能。结合USRP通用软件无线电硬件和模块化软件的优势,提供了满足多功能需求且灵活性强的快速通信原型平台,适用于物理层设计、算法验证、多标准无线系统、无线信号录制与回放、通信情报等应用。

图 1. 软件无线电平台构架 2 软件无线电实现的数字通信系统 2.1典型的数字通信系统 一个典型的数字通信系统包括:发射机、接收机和通信信道。图3展示了一个数字通信系统的通用组件。放在第一行是发射机,包含信源编码、信道编码、调制、上变频模块。第二行是接收机由下变频、匹配滤波器、均衡器、解调、信道译码和信源译码模块组成。 图2 数字通信系统框图

2.2 NI USRP 无线通信实验系统 图3 NI-USRP 无线实验系统硬件、软件平台 1) NI USRP 硬件平台 图4 NI-USRP 硬件平台前面板 射频信号输入到SMA 连接器,USRP 硬件平台通过直接变频接收机中的混频操作,产 生同相正交(I/Q )基带信号 ,再经过一个 2通道,速率为100 MS/s 的14位模数转换器 (ADC)采样。然后数字化的 I/Q 数据并行地经过数字下变频(DDC )过程,混频、滤波,使输入的100MS/s 的信号达到指定速率。32位的下变频采样信号(每对I/Q 各16位),通过标准千兆以太网连接,以高达20MS/s 的速度传给主机。

加速无线技术开发与测试的软件无线电架构

加速无线技术开发与测试的软件无线电架构 如今的无线通信领域可谓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层出不穷的无线通信标准令人眼花缭乱;同时,现代的电子产品往往又集成了多种不同的无线标准。这些都给射频设计和测试的工程师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应对无线标准和技术的快速更新成为大家所共同关注的话题。 本文的目的不是为了深入探讨不同无线通信标准的优劣,而是意在指出在市场上多种标准共存的情况下,工程师们如何通过一个统一的软件无线电平台,实现对多种标准的测试,从而跟上技术发展的步伐。 日益发展的无线技术 从远程视频会议,无线胎压监测到基于ZigBee或GSM方式的无线远程抄表系统,当今无线技术的应用正不断渗透至各行各业,甚至成为了一种不可或缺的功能。有的标准在还没有相应厂商提供测试解决方案之前就被集成到了电路和系统的设计中;还有很多的新兴产品在一个设备上同时实现了两种、三种甚至多种的标准用于数据和语音的通讯,就像苹果公司最新推出的iPhone手机,它同时集成了蓝牙、Wi-Fi和GSM/EDGE的功能,在方便了用户的同时,也给无线技术的开发和测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同时,各种无线通信标准的不断涌入也同样使人感到束手无策,每个公司和组织都在根据自己特定应用的需求来制定和优化不同的标准和协议,这就使得大量的新标准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而每个标准的生命周期却被大大的缩短。如果通过时间轴来显示各种标准,许多标准的演化过程会变得十分清晰,而新标准的开发也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进行着。如下图所示,在2000年之前,并存的标准只有四五种,并且生命力较长,到今天,这种情况已被层出不穷的各种标准所颠覆。 以下还列出了一些正在研发阶段的新兴的无线标准:

软件无线电的应用

软件无线电的应用 软件无线电的应用 摘要:软件无线电技术正日益广泛地应用于现代通信的各个领域。 关键词:软件无线电;数字信号处理;调制解调;数字广播;世界数字广播 软件无线电是随着计算机技术、高速数字处理技术的迅速发展而发展起来的,其基本思想就是将宽带A/D/A变换器尽可能地靠近天线,将电台的各种功能尽量在一个开放性、模块化的平台上由软件来确定和实现。该平台的调制方式、码速率、载波频率、指令数据格式、调制码型等系统工作参数具有完全的可编程性 1 用软件无线电技术实现卫星控制平台 传统的卫星测控平台存在着性能不完善,调制方式、副载波、码速率组态不灵活,体积偏大等问题。研制和开发通用化、综合化、智能化的测控平台,通过注入不同的软件,实现对调制载频、调制方式、传输码速率等参数的改变,应用于各种轨道卫星平台的遥测遥控任务。 软件无线电技术正日益广泛地应用于现代通信的各个领域。随着A/D/A器件与DSP处理器的迅速发展,使得软件无线电技术广泛地应用于陆上移动通信、卫星移动通信与全球定位系统等。 用软件无线电技术实现卫星控制平台包括软件无线电通用平台 的DSP技术和DSP实现信号调制和解调。其中软件无线电通用平台的DSP技术又包括 TMS320C6701 DSP芯片,DSP技术在软件平台中的应用,调制器与解调器。DSP实现信号调制和解调又包括信号调制,信号解调。 软件无线电通用测控平台是卫星测控平台发展的方向,可以很好地解决原来平台开发成本高、周期长、通用性差的问题。以新一代DSP芯片TMS320C6000作为软件无线电平台的核心,可以很好地满足需要,且有较大的冗余度,利用升级。

软件无线电技术简介及特点应用

软件无线电技术简介及特点应用 发表时间:2019-09-10T10:31:29.547Z 来源:《科学与技术》2019年第08期作者:刘建新[导读] 软件无线电技术的出现是通信领域继摸拟通信到数字通信,固定通信到移动通信之后第三次革命。 海南三亚92823部队 软件无线电技术,顾名思义是用现代化软件来操纵、控制传统的"纯硬件电路"的无线通信。软件无线电技术的重要价值在于:传统的硬件无线电通信设备只是作为无线通信的基本平台,而许多的通信功能则是由软件来实现,打破了有史以来设备的通信功能的实现仅仅依赖于硬件发展的格局。软件无线电技术的出现是通信领域继摸拟通信到数字通信,固定通信到移动通信之后第三次革命。 1.起源 软件无线电最初起源于军事通信。军用电台一般是根据某种特定用途设计的,功能单一。虽然有些电台基本结构相似,但其信号特点差异很大,例如工作频段、调制方式、波形结构、通信协议、编码方式或加密方式不同。这些差异极大地限制了不同电台之间的互通性,给协同作战带来困难。同样,民用通信也存在互通性问题,如现有移动通信系统的制式、频率各不相同,不能互通和兼容,给人们从事跨国经商、旅游等活动带来极大不便。为解决无线通信的互通性问题,各国军方进行了积极探索。完整的软件无线电 (Software Definition Radio)概念和结构体系是由美国的Joe.Mitola首次于1992年5月明确提出的。其基本思想是 :将宽带A/D 变换尽可能地靠近射频天线 ,即尽可能早地将接收到的模拟信号数字化 ,最大程度地通过软件来实现电台的各种功能。通过运行不同的算法 ,软件无线电可以实时地配置信号波形 ,使其能够提供各种语音编码、信道调制、载波频率、加密算法等无线电通信业务。软件无线电台不仅可与现有的其它电台进行通信 ,还能在两种不同的电台系统间充当“无线电网关”的作用 ,使两者能够互通互连。 软件无线电充分利用嵌入通信设备里的单片微机和专用芯片的可编程能力 ,提供一种通用的无线电台硬件平台 ,这样既能保持无线电台硬件结构的简单化 ,又能解决由于拥有电台类型、性能不同带来的无线电联系的困难。 2.软件无线电台的功能结构 图1给出了典型的软件无线电系统的结构简图 ,包括天线、多频段射频变换器、含有A/D 和D/A变换器的芯片以及片上通用处理器和存储器等部件 ,可以有效地实现无线电台功能及其所需的接口功能。 其关键思想以及与传统结构的主要区别在于 : (1)将A/D 和D/A向RF端靠近 ,由基带到中频对整个系统频带进行采样。 (2)用高速DSP/CPU代替传统的专用数字电路与低速DSP/CPU做A/D 后的一系列处理。A/D 和D/A移向RF端只为软件无线电的实现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条件 ,而真正关键的步骤是采用通用的可编程能力强的器件 (DSP和CPU等 )代替专用的数字电路 ,由此带来的一系列好处才是软件无线电的真正目的所在。 典型的软件无线电台的工作模块主要包括实时信道处理、环境管理以及在线和离线的软件工具三部分。 1)实时信道处理 实时信道处理包括天线、射频变换、A/D 和D/A变换器、中频处理、基带与比特流处理及信源编码。其中射频变换包括输出功率的产生、前置放大、射频信号变换为标准中频或由标准中频变换为射频信号 ,以适应宽带A/D和D/A变换。中频处理部分变换调制基带和中频之间的发射和接收信号。比特流部分数字复用由多个用户产生的信源编码比特流 ,而且相反的使它们成帧或多路分解。还提供信令、控制和操作、管理和维护功能。实时信道处理部分最合适的结构是多指令多数据 (MIMD)多处理器的结构 ,即将多处理器组成一个流水线 ,来实现模块分配给内部连接在一起的各个处理器的不同的功能序列。 2)环境管理 在准实时环境管理模块中持续地使用频率、时间和空间特征来表征无线电环境 ,这些特征包括信道识别和估计其它参数。环境管理模块使用操作的块结构很容易用一台MIMD并行处理器来实现。这种高度的并行环境管理模块和流水线工作方式的实时信道处理模块之间的接口必须使环境管理的参数和信道处理模块同步。 3)在线和离线的软件工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