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CS1526以太网交换机进网检验报告介绍

H3CS1526以太网交换机进网检验报告介绍
H3CS1526以太网交换机进网检验报告介绍

年度网络安全检查报告

年度网络安全检查报告 为切实做好信息安全检查工作,我行成立了以主管信息科技的行领导任组长,综合部总经理、信息技术条线技术骨干为成员的分行信息安全自查工作小组。 年度网络安全检查报告根据上级网络安全管理文件精神,我站成立了网络信息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在组长李旭东站长的领导下,制定计划,明确责任,具体落实,对全站各系统网络与信息安全进行了一次全面的调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确保了网络能更好地保持良好运行。 一、加强领导,成立了网络与信息安全工作领导小组 为进一步加强网络信息系统安全管理工作,我站成立了网络与信息系统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具体到人。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组长为XXX,副组长XXX,成员有XXX、XXX、XXX。分工与各自的职责如下:站长XXX为计算机网络与信息系统安全保密工作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工作。副站长XXX负责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工作的日常事务。XX、XXX负责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工作的日常协调、网络维护和日常技术管理工作。 二、我站信息安全工作情况 我站在信息安全管理方面,制定了一系列的管理制度。

重要岗位人员全部签订安全保密协议,制定了《人员离职离岗安全规定》、《外部人员访问审批表》。存储介质管理,完善了《存储介质管理制度》。运行维护管理,建立了《信息网络系统日常运行维护制度》。 1、技术防护方面 系统安装正牌的防病毒软件和防火墙,对计算机病毒、有害电子邮 件采取有效防范,根据系统服务需求,按需开放端口,遵循最小服务配置原则。一旦发生网络信息安全事故应立即报告相关方面并及时进行协调处理。 2、微软公司将自XX年4月8日起,停止Windows XP 桌面操作系统的用户支持服务,同时也停止系统和安全补丁的推送,由于我站部分计算机仍在使用XP系统,我站网络信息安全小组积极应对这一情况,对部分能够升级的电脑升级到了WIN7系统,对未能升级的内网电脑,我站联系上级信息安全部门对网络安全状况进行了评估,并修改了网络安全策略,保证了系统的安全运行。 3、应急处理方面 拥有专门的网络安全员,对突发网络信息安全事故可快速安全地处理。 4、容灾备份 对数据进行即时备份,当出现设备故障时,保证了数据

ES系列以太网交换机使用说明(Content)

第一章产品介绍 1.1产品简介 ES系列快速以太网交换机是款完全符合IEEE 802.3 Ethernet 标准,并且满足工业生产的苛刻要求的高性能交换机,它为建立小型、中型、大型网络尤其是工业自动化控制网络、小区社区网络接入提供了最具性价比的组网解决方案。本系列交换机目前包括ES-24/ES-24F和ES-08三款交换机,其中ES-24F提供光模块接口扩展。 在本系列交换机中,所有的端口都支持自适应功能,与任何10Mbps 或100Mbps ,全双工或半双工的以太网设备相连都能保证正常工作,并可独享速率,大幅提升网络性能。采用最新的“自动交叉线(Auto-Cross-Over)技术,能自动检测双绞线为直通线或交叉线,任何线与任何口都可以相连,所有端口都可以作级联口。本系列交换机还可以扩展1 或2 口100BASE-FX SC/ST 光纤模块,用来连接远距离的交换机或服务器,最长可延伸2公里(多模)或20公里以上(单模)距离,其独立的模块口不占用其它端口。 1.2 装箱清单 先检查包装是否完全如下列附件,如果任一附件遗失或受损,请与您的经销商联系并保留原包装,包装中有以下附件: ·一台以太网交换机 · L型固定架两个 ·镙钉六枚 ·黏性胶垫四个 ·使用手册 1.3 产品特性和规格 产品特性 ● 符合IEEE 802.3 标准 ● 流控方式:全双工采用IEEE 802.3x 标准,半双工采用Backpressure标准 ● 存储-转发体系结构 ● 具有8/24 个10Base-T/100Base-TX RJ-45 端口(支持MDI/MDIX 自动翻转功能) ● 提供2个扩展插槽,支持100M光纤/UTP模块卡和宽带路由模块卡 ● 背板带宽大于4.8G ● 转发速率:10M 14,880pps 100M 148,800pps ● 支持4K MAC地址空间 ● 缓冲区容量6M ● 每一端口支持地址学习功能,并允许设置动态地址老化时间 ● 支持静态MAC地址表的管理及静态MAC地址绑定功能 ● 能提供端口安全控制、端口监控等设置功能 ●提供多种电源支持,包括AC 220V,DC 220V和DC 110V ●默认电源支持AC 220V/DC220V自适应 ●在-25 oC至70 oC间可保证正常工作 ●在温度为4 0 oC,湿度为95%的湿热环境(无凝结)下可保证工作正常 ●可在10V/m的强磁场辐射环境下正常工作 ●6Kv接触放电(静电干扰)下工作无影响

网络安全防护检查报告

编号: 网络安全防护检查报告 数据中心 测评单位: 报告日期: 目录 第1章系统概况 (2) 1.1 网络结构 (2) 1.2 管理制度 (2) 第2章评测方法和工具 (4) 2.1 测试方式 (4) 2.2 测试工具 (4) 2.3 评分方法 (4) 2.3.1 符合性评测评分方法 (5) 2.3.2 风险评估评分方法 (5) 第3章测试内容 (7) 3.1 测试内容概述 (7) 3.2 扫描和渗透测试接入点 (8) 3.3 通信网络安全管理审核 (8) 第4章符合性评测结果 (9) 4.1 业务安全 (9) 4.2 网络安全 (9)

4.3 主机安全 (9) 4.4 中间件安全 (10) 4.5 安全域边界安全 (10) 4.6 集中运维安全管控系统安全 (10) 4.7 灾难备份及恢复 (11) 4.8 管理安全 (11) 4.9 第三方服务安全 (12) 第5章风险评估结果 (13) 5.1 存在的安全隐患 (13) 第6章综合评分 (14) 6.1 符合性得分 (14) 6.2 风险评估 (14) 6.3 综合得分 (14) 附录A 设备扫描记录 (15)

所依据的标准和规范有: ?《YD/T 2584-2013 互联网数据中心IDC安全防护要求》 ?《YD/T 2585-2013 互联网数据中心IDC安全防护检测要求》?《YD/T 2669-2013 第三方安全服务能力评定准则》 ?《网络和系统安全防护检查评分方法》 ?《2014年度通信网络安全防护符合性评测表-互联网数据中心IDC》 还参考标准 ?YD/T 1754-2008《电信和互联网物理环境安全等级保护要求》?YD/T 1755-2008《电信和互联网物理环境安全等级保护检测要求》 ?YD/T 1756-2008《电信和互联网管理安全等级保护要求》 ?GB/T 20274 信息系统安全保障评估框架 ?GB/T 20984-2007 《信息安全风险评估规范》

以太网交换机说明

以太网交换机的功能与原理详细说明 下面文章根据以太网交换机的功能和原理进行详细的说明介绍,或许一些刚刚接触到这一行业的用户来说,以太网交换机这个名词对于他们来说是个陌生的东西,那么看完本文能给您带来相关益处。 作为局域网的主要连接设备,以太网交换机成为应用普及最快的网络设备之一。随着交换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太网交换机的价格急剧下降,交换到桌面已是大势所趋。如果你的以太网络上拥有大量的用户、繁忙的应用程序和各式各样的服务器。 而且你还未对网络结构做出任何调整,那么整个网络的性能可能会非常低。解决方法之一是在以太网上添加一个10/100Mbps的交换机,它不仅可以处理10Mbps的常规以太网数据流,而且还可以支持100Mbps的快速以太网连接。 如果网络的利用率超过了40%,并且碰撞率大于10%,交换机可以帮你解决一点问题。带有100Mbps快速以太网和10Mbps以太网端口的交换机可以全双工方式运行,可以建立起专用的20Mbps到200Mbps连接。 不仅不同网络环境下交换机的作用各不相同,在同一网络环境下添加新的交换机和增加现有交换机的交换端口对网络的影响也不尽相同。充分了解和掌握网络的流量模式是能否发挥交换机作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因为使用交换机的目的就是尽可能的减少和过滤网络中的数据流量,所以如果网络中的某台交换机由于安装位置设置不当,几乎需要转发接收到的所有数据包的话,交换机就无法发挥其优化网络性能的作用,反而降低了数据的传输速度,增加了网络延迟。 除安装位置之外,如果在那些负载较小,信息量较低的网络中也盲目添加交换机的话,同样也可能起到负面影响。受数据包的处理时间、交换机的缓冲区大小以及需要重新生成新数据包等因素的影响。 在这种情况下使用简单的HUB要比交换机更为理想。因此,我们不能一概认为交换机就比HUB有优势,尤其当用户的网络并不拥挤,尚有很大的可利用空间时,使用HUB更能够充分利用网络的现有资源。 “交换机”是一个舶来词,源自英文“Switch,原意是“开关”,我国技术界在引入这个词汇时, 翻译为“交换”。在英文中,动词“交换”和名词“交换机”是同一个词(注意这里的“交换”特指电信技术中的信号交换,与物品交换不是同一个概念)。 1993年,局域网交换设备出现,1994年,国内掀起了交换网络技术的热潮。其实,交换技

信息系统安全检测报告

信息系统安全检测报告 我校对信息安全和保密工作十分重视,成立了专门的领导组,建立健全了信息安全保密责任制和有关规章制度,由教务处网络管理室统一管理,负责网络信息安全工作。严格落实有关网络信息安全保密方面的各项规定,采取了多种措施防范安全保密有关事件的发生,总体上看,我校网络信息安全保密工作做得比较扎实,效果也比较好,近年来未发现失泄密问题。 一、计算机涉密信息管理情况 今年以来,我校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宣传教育,落实工作责任,加强日常监督检查。对于计算机磁介质(软盘、U盘、移动硬盘等)的管理,采取专人保管、涉密文件单独存放,严禁携带存在涉密内容的磁介质到上网的计算机上加工、贮存、传递处理文件,形成了良好的安全保密环境。涉密计算机严禁接入局域网,并按照有关规定落实了保密措施,到目前为止,未发生一起计算机失密、泄密事故;其他非涉密计算机及网络使用也严格按照计算机保密信息系统管理办法落实了有关措施,确保了考试信息安全。 二、计算机和网络安全情况 一是网络安全方面。我校终端计算机均安装了防病毒软件、软件防火墙,采用了强口令密码、数据库存储备份、移动存

储设备管理、数据加密等安全防护措施,明确了网络安全责任,强化了网络安全工作。 二是日常管理方面切实抓好局域网和应用软件管理,确保“涉密计算机不上网,上网计算机不涉密”,严格按照保密要求处理光盘、硬盘、优盘、移动硬盘等管理、维修和销毁工作。重点抓好“三大安全”排查:一是硬件安全,包括防雷、防火、防盗和电源连接等;二是网络安全,包括网络结构、安全日志管理、密码管理、IP管理、互联网行为管理等;三是应用安全,公文传输系统、软件管理等。 三、硬件设备使用合理,软件设置规范,设备运行状况良好。我校每台终端机都安装了防病毒软件,系统相关设备的应用一直采取规范化管理,硬件设备的使用符合国家相关产品质量安全规定,单位硬件的运行环境符合要求,打印机配件、色带架等基本使用设备原装产品;防雷地线正常,对于有问题的防雷插座已进行更换,防雷设备运行基本稳定,没有出现雷击事故,局域网系统运行安全。 四,通迅设备运转正常 我校网络系统的组成结构及其配置合理,并符合有关的安全规定;网络使用的各种硬件设备、软件和网络接口是也过安全检验、鉴定合格后才投入使用的,自安装以来运转基本正常。 五、严格管理、规范设备维护

以太网交换机设置

如何配置以太网交换机 串口通过配置电缆与以太网交换机的Console 口连接。 一、通过Console 口搭建配置环境 建立本地配置环境,只需将微机(或终端)的串口通过配置电缆与以太网交换机的Console 口连接。 (2)在微机上运行终端仿真程序(Windows 9x的超级终端等),设置终端通信参数为波特率9600bps、8位数据位、1位停止位、无校验和无流控,并选择终端类型为VT100。如图2-2至图2-4所示。 (3)给以太网交换机通电,终端上显示以太网交换机的自检信息,自检结束后提示用户键入回车,之后将出现命令行提示符(如)。 (4)键入命令,配置以太网交换机或查看以太网交换机运行状态。需要帮助可以随时键入“?”。

二、通过Telnet 搭建配置环境 如果用户已经通过Console 口正确地配置了以太网交换机管理VLAN 接口的IP 地址(在VLAN 接口视图E下使用ip address 命令),并已指定与终端相连的以太网端口属于该管理VLAN(在VLAN 视图E下使用port 命令),这时可以利用Telnet 登录到以太网交换机,然后对以太网交换机进行配置。 (1)在通过Telnet 登录到以太网交换机之前,需要通过Console 口在交换机上配置欲登录的Telnet 用户名和认证口令。 说明:Telnet 用户登录时,默认需要进行口令认证,如果没有配置口令而进行Telnet登录,则系统会提示“password required, but none set.”。可用下面的命令配置用户登录口令。 system-view Enter system view, return user view with Ctrl+Z. [Quidway] user-interface vty 0 [Quidway-ui-vty0] set authentication password simple xxxx(xxxx 是欲设置的Telnet 用户登录口令) (2)建立配置环境,只需将微机以太网口通过局域网与以太网交换机的以太网口连接。 (3)在微机上运行Telnet 程序,输入与微机相连的以太网口所属VLAN的IP地址。 (4)在终端上显示User Access Verification,并提示用户输入已设置的登录口令,口令输入正确后则出现命令行提示符(如)。 (5)使用相应命令配置以太网交换机或查看以太网交换机运行状态。需要帮助可以随时键入“?”。 说明: a. elnet 配置交换机时,不要删除或修改对应本Telnet 连接的交换机上的VLAN 接口的IP 地址,否则会导致Telnet 连接断开。 b. net 用户登录时,默认访问命令级别为0 级的命令。

配网设备检测报告

XX配网设备检测汇报 根据XX《XX年配网工作讨论会会议议程安排》,XX公司对辖区内的配网设备检测做以下总结: 一、负荷测试 (一)测试方法及测试工具 1、XX公司以每半年为周期,每月分量测量的方式对辖区内的配变进行负荷测试。 2、测试时间主要集中在台区负荷高峰时段(结合XX实际情况,如:保供电和负荷转供电期间,日常时间段一般为中午11:00-13:00或下午16:00-21:00)。 3、测试工具为钳形电流表。测试时对配变JP柜A相、B相、C相电流进行测量。 (二)测试开展情况,重(过)载及三相负荷不平衡配变分布及原因分析 1、测试开展情况 XX公司配电变压器(公变)共XX台,截止XX月,开展配变台区负荷测试、电压测试XX台,其中:重载台区XX台,过载台区XX台,三相负荷不平衡台区XX台。 2、重(过)载及三相负荷不平衡配变分布

从各所重(过)载及三相负荷不平衡分布来看,XX三相负荷不平衡配变最多,XX、XX重(过)载配变最多,XX、XX 重过载、三相负荷不平衡配变最少。 3、原因分析 (1)XX属于城区供电所处于XX县中心供电所,近年业扩工程较多,用电负荷增大,但由于XX近年线路大修及低压台区改造项目较多,所以XX重(过)载配变相对较少,三相负荷不平衡配变最多。 (2)XX、XX、XX、XX,尤其是XX近年经济发展较快,用户家用电器逐渐增多,用电负荷增长较大,但由于部分配变容量过小,台区线路设备老旧的还占较大一部分,故XX、XX、XX、XX重(过)载配变及三相负荷不平衡配变较多。 (3)XX、XX属于山区供电所,且进行了全面农网升级改造,配变及老旧线路设备较少,因此重(过)载及三相负

以太网交换机使用说明书

以太网交换机使用说明书

目录 物品清单 (4) 第一章用户手册简介 (5) 1.1 用途 (5) 1.2 约定 (5) 1.3 用户手册概述 (5) 第二章产品概述 (6) 2.1 产品简介 (6) 2.2 产品特性 (6) 2.2.1 主要特性 (6) 2.2.2 规格说明 (7) 第三章安装指南 (8) 3.1 安装 (8) 3.1.1 安装在桌面上的方法 (8) 3.1.2 安装在机架上的方法 (8) 3.1.3 加电 (8) 3.2 交换机的外观 (8) 3.2.1 前面板 (8) 3.2.2 后面板 (10) 3.3 注意事项 (10) 第四章交换机基本概念 (12) 4.1 系统配置 (12) 4.1.1 系统信息 (12) 4.1.2 IP地址参数 (12) 4.1.3 文件传输 (12) 4.1.4 保存与复位 (13) 4.2 端口管理 (13) 4.2.1 端口参数 (13) 4.2.2 端口监控 (14) 4.2.3 端口描述 (14) 4.2.4 端口统计与端口状态 (14) 4.2.5 端口带宽 (15) 4.2.6 端口广播风暴 (15) 4.3 网络配置 (15) 4.3.1 最大老化时间与动态地址表 (15) 4.3.2 静态地址表 (16) 4.3.3 静态安全地址表 (16) 4.3.4 Ping检测 (16)

4.4 虚拟局域网管理 (16) 4.4.1 VLAN模式配置 (17) 4.4.2 Global VID配置 (18) 4.4.3 VLAN配置 (18) VLAN组 (19) 4.4.4 MTU 4.5 Trunk配置 (19) 4.6 优先级管理 (20) 4.6.1 优先级配置 (20) 4.6.2 端口优先级表 (20) 4.6.3 TOS优先级 (20) 4.6.4 802.1p优先级 (20) 4.6.5 802.1p优先级映射表 (21) 第五章 WEB管理 (22) 5.1 概述 (22) 5.2 WEB管理的连接 (22) 5.2.1 准备工作 (22) 5.2.2 连接 (25) 5.3 WEB管理界面及操作方法 (26) 5.3.1 系统配置 (27) 5.3.2 端口管理 (30) 5.3.3 网络配置 (37) 5.3.4 VLAN管理 (41) 5.3.5 Trunk配置 (45) 5.3.6 优先级管理 (46) 第六章带外管理 (52) 6.1 概述 (52) 6.2 带外(out-of-out)的连接方法 (52) 6.3 带外管理的界面及操作方法 (53) 6.4 CLI命令使用说明 (53) 6.4.1 语法帮助 (53) 6.4.2 命令帮助使用说明 (53) 6.4.3 常用命令 (54) 管理 (58) 第七章 Telnet 7.1 概述 (58) 7.2 Telnet的连接方法 (58) 7.3 连接 (60) 附录A RJ-45插座/连接器引脚详细说明 (62)

以太网交换机的配置

一、单选题(选择一项正确的答案,共10题,每题5分) 1、在交换机中用户权限分为几个级别( ). 考生答案:D 具体得分:5 2、网络管理系统中,管理对象是指( )。 A.网络系统中各种具体设备 B.网络系统中各种具体软件 C.网络系统中各类管理人员 D.网络系统中具体可以操作的数据 考生答案:D 具体得分:5 3、网络管理的交换机一般都配有Console口,专门用于对交换机进行( )。 A.通信 B.配置和管理 C.备份 D.二次开发 考生答案:B 具体得分:5 4、下列不属于以太网络交换设备的是( )。 交换机 B.电话程控交换机集线器集线器 考生答案:B 具体得分:5 5、在星型网络拓扑结构中,连接文件服务器与工作站的设备是( )。 A.调制解调器 B.交换机 C.路由器 D.集线器 考生答案:B 具体得分:5 6、通讯网络交换机通过( )技术可以增加带宽。 A.级联 B.堆叠 C.两者均可 D.两者均错 考生答案:B 具体得分:5 7、一个VLAN内的用户和其它VLAN内的用户不能直接通信,如果要访问需要通过路由器或( )等设备实现。 A.三层交换机 B.集线器 C. 二层交换机 D.网卡 考生答案:B 具体得分:5

8、交换式集线器工作在( )。 A.第一层 B.第二层 C.第三层 D. 第四层 考生答案:A 具体得分:5 9、( )不是1000Mbps千兆以太网版本。 -SX B.-LX和 C.-CX版本-SX 考生答案:D 具体得分:5 10、划分VLAN主要作用之一是( )。 A.抑制广播风暴 B.增加网络数量 C.便于扩展 D.管理方便 考生答案:A 具体得分:5 二、多选题(选择多项正确的答案,共3题,每题10分) 1、VLAN的主要作用有( ). A.保证网络安全 B.抑制广播风暴 C.简化网络管理 D.提高网络设计灵活性 E.允许相互访问 考生答案:A、B、C、D、E 具体得分:0 2、以太网交换机的安装应避免的地方有( )。 A.阳光直射的地方 B.有腐蚀性气体的地方 C.经常振动的地 方 D.灰尘较多的地方 E.通风好的地方。 考生答案:A、B、C、D 具体得分:10 3、从传输介质和传输速度上看,局域网交换机可以分为( )。 A.以太网交换机 B.令牌环交换机 C.集线器交换机交换机 考生答案:A、B、D、E 具体得分:10 三、判断题(选择一项正确的答案,共4题,每题5分) 1、以太网交换机是属于物理层的设备。 考生答案:错误 具体得分:5 2、以太网交换机可以隔离APR广播帧。

以太网交换机交换方式学习资料讲解

以太网交换机交换方 式学习

以太网交换机交换方式学习 在实际使用时,以太网交换机一般并不需要通信双方同时既发送又接收,像打印机这类的单向传送设备,半双工甚至单工就能胜任,也无需倒向,像打印机这类的单向传送设备,半双工甚至单工就能胜任,也无需倒向。 AD 在实际使用时,以太网交换机一般并不需要通信双方同时既发送又接收,像打印机这类的单向传送设备,半双工甚至单工就能胜任,也无需倒向,像打印机这类的单向传送设备,半双工甚至单工就能胜任,也无需倒向。 在实际使用时,一般并不需要通信双方同时既发送又接收,像打印机这类的单向传送设备,半双工甚至单工就能胜任,也无需倒向。交换机可以“学习”MAC地址,并把其存放在内部地址表中,通过在数据帧的 始发者和目标接收者之间建立临时的交换路径,使数据帧直接由源地址到达目的地址。交换机拥有一条很高带宽的背部总线和内部交换矩阵。 交换机的所有的端口都挂接在这条背部总线上,控制电路收到数据包以后,处理端口会查找内存中的地址对照表以确定目的MAC网卡的硬件地址)的NIC(网卡)挂接在哪个端口上,通过内部交换矩阵迅速将数据包传送到目的端口,目的MAC若不存在才广播到所有的端口,接收端口回应后交换机会“学习”新的地址,并把它添加入内部地址表中。 交换机在同一时刻可进行多个端口对之间的数据传输。每一端口都可视为独立的网段,连接在其上的网络设备独自享有全部的带宽,无须同其他设备竞争使用。当节点A向节点D发送数据时。 节点B可同时向节点C发送数据,而且这两个传输都享有网络的全部带宽,都有着自己的虚拟连接。和 HUB的一点小区别假使这里使用的是10Mbps的以太网交换机,那么该交换机这时的总流通量就等于 2 X 10Mbps=20Mbps而使用10Mbps的共享式HUB时,一个HUB的总流通量也不会超出10Mbps。 HUB集线器就是一种共享设备,HUB本身不能识别目的地址,当同一局域网内的A主机给B主机传输数 据时,数据包在以HUB为架构的网络上是以广播方式传输的,由每一台终端通过验证数据包头的地址信息来确定是否接收。也就是说,在这种工作方式下,同一时刻网络上只能传输一组数据帧的通讯,如果发生碰撞还得重试。这种方式就是共享网络带宽

网络安全自查报告范文

网络安全自查报告 篇一 为加强网络管理,确保网络安全运行。根据县委宣传部《转发〈关于开展网络安全检查工作的通知〉的通知》的要求,我局高度重视,结合检查内容及相关要求,认真组织落实,对相关网络系统的安全管理、技术防护、应急工作、宣传教育培训、等级保护工作、商用密码使用等六个方面进行逐一排查。现将自查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一、加强领导,成立了网络安全工作领导小组 为进一步加强全局信息网络系统安全管理工作,我局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办公室人员为成员网络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具体到人。分工与各自的职责如下:局长为计算机网络安全工作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工作。副组长分管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工作。负责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工作的日常协调、督促工作。办公室人员负责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工作的日常事务。 二、计算机和网络安全情况 (一)网络安全。我局所有计算机均配备了防病毒软件,采用了强口令密码、数据库存储备份、移动存储设备管理、数据加密等安全防护措施,明确了网络安全责任,强化了网络安全工作。 (二)日常管理。切实抓好内网、外网和应用软件管理,确保“涉密计算机不上网,上网计算机不涉密”,严格按照保密要求处理光盘、硬盘、移动硬盘等管理、维修和销毁工作。重点抓好“三大安全”排

查:一是加强对硬件安全的管理,包括防尘、防潮、防雷、防火、防盗、和电源连接等;二是加强网络安全管理,对我局计算机实行分网管理,严格区分内网和外网,合理布线,优化网络结构,加强密码管理、IP管理、互联网行为管理等;三是加强计算机应用安全管理,包括邮件系统、资源库管理、软件管理等。定期组织全局工作人员学习有关网络知识,提高计算机使用水平,确保网络安全。 三、计算机涉密信息管理情况 近年来,我局加强了组织领导,强化宣传教育,加强日常监督检查,重点加大对涉密计算机的管理。对计算机外接设备、移动设备的管理,采取专人保管、涉密文件单独存放,严禁携带存在涉密内容的移动介质到上网的计算机上加工、贮存、传递处理文件,形成了良好的安全保密环境。严格区分内网和外网,对涉密计算机实行了与国际互联网及其他公共信息网物理隔离,落实保密措施,到目前为止,未发生一起计算机失密、泄密事故;其他非涉密计算机及网络使用,也严格按照有关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规定,加强管理,确保了我局网络信息安全。 四、硬件、软件使用置规范,设备运行状况良好 为进一步加强我局网络安全,我局对部分需要计算机设备进行了升级,为主要计算机配备了UPS,每台终端机都安装了防病毒软件,硬件的运行环境符合要求;防雷地线正常,防雷设备运行基本稳定,没有出现雷击事故;今年已更换了已经老化的一对光纤收发器,目前光纤收发器、交换机、等网络硬件设备运转正常,各种计算机及辅助

(精选)华为以太网交换机操作手册1入门

目录 第1章产品介绍 ...................................................................................................................... 1-1 1.1 产品简介............................................................................................................................ 1-1 1.2 功能特性列表..................................................................................................................... 1-2第2章登录以太网交换机........................................................................................................ 2-1 2.1 通过Console口搭建配置环境........................................................................................... 2-1 2.2 通过Telnet搭建配置环境 ................................................................................................. 2-3 2.2.1 通过微机Telnet到以太网交换机............................................................................ 2-3 2.2.2 通过以太网交换机Telnet到以太网交换机 ............................................................. 2-4第3章命令行接口................................................................................................................... 3-1 3.1 命令行接口 ........................................................................................................................ 3-1 3.2 命令行视图 ........................................................................................................................ 3-1 3.3 命令行特性 ........................................................................................................................ 3-4 3.3.1 命令行在线帮助 ...................................................................................................... 3-4 3.3.2 命令行显示特性 ...................................................................................................... 3-6 3.3.3 命令行历史命令 ...................................................................................................... 3-6 3.3.4 命令行错误信息 ...................................................................................................... 3-7 3.3.5 命令行编辑特性 ...................................................................................................... 3-7第4章用户界面配置 ............................................................................................................... 4-1 4.1 用户界面简介..................................................................................................................... 4-1 4.2 用户界面配置..................................................................................................................... 4-2 4.2.1 进入用户界面视图................................................................................................... 4-2 4.2.2 配置AUX(即Console)口属性 ............................................................................ 4-2 4.2.3 配置终端属性.......................................................................................................... 4-4 4.2.4 用户管理 ................................................................................................................. 4-5 4.2.5 配置重定向功能 ...................................................................................................... 4-9 4.3 用户界面显示和调试........................................................................................................ 4-10第5章系统IP配置 ................................................................................................................. 5-1 5.1 系统IP简介....................................................................................................................... 5-1 5.1.1管理VLAN .............................................................................................................. 5-1 5.1.2 IP地址..................................................................................................................... 5-1 5.1.3 静态路由 ................................................................................................................. 5-3 5.2 系统IP配置....................................................................................................................... 5-3 5.2.1 创建/删除管理VLAN接口 ...................................................................................... 5-4 5.2.2 为管理VLAN接口指定/删除IP地址 ...................................................................... 5-4 5.2.3 为管理VLAN接口指定描述字符............................................................................. 5-4 5.2.4 打开/关闭管理VLAN接口 ...................................................................................... 5-5 5.2.5 配置主机名和对应的IP地址................................................................................... 5-5

信息系统安全检测报告

信息系统安全检测报告我校对信息安全和保密工作十分重视,成立了专门的领导组,建立健全了信息安全保密责任制和有关规章制度,由教务处网络管理室统一管理,负责网络信息安全工作。严格落实有关网络信息安全保密方面的各项规定,采取了多种措施防范安全保密有关事件的发生,总体上看,我校网络信息安全保密工作做得比较扎实,效果也比较好,近年来未发现失泄密问题。 一、计算机涉密信息管理情况 今年以来,我校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宣传教育,落实工作责任,加强日常监督检查。对于计算机磁介质(软盘、U盘、移动硬盘等)的管理,采取专人保管、涉密文件单独存放,严禁携带存在涉密内容的磁介质到上网的计算机上加工、贮存、传递处理文件,形成了良好的安全保密环境。涉密计算机严禁接入局域网,并按照有关规定落实了保密措施,到目前为止,未发生一起计算机失密、泄密事故;其他非涉密计算机及网络使用也严格按照计算机保密信息系统管理办法落实了有关措施,确保了考试信息安全。 二、计算机和网络安全情况 一是网络安全方面。我校终端计算机均安装了防病毒软件、软件防火墙,采用了强口令密码、数据库存储备份、移动存

储设备管理、数据加密等安全防护措施,明确了网络安全责任,强化了网络安全工作。 二是日常管理方面切实抓好局域网和应用软件管理,确保“涉密计算机不上网,上网计算机不涉密”,严格按照保密要求处理光盘、硬盘、优盘、移动硬盘等管理、维修和销毁工作。重点抓好“三大安全”排查:一是硬件安全,包括防雷、防火、防盗和电源连接等;二是网络安全,包括网络结构、安全日志管理、密码管理、IP管理、互联网行为管理等;三是应用安全,公文传输系统、软件管理等。 三、硬件设备使用合理,软件设置规范,设备运行状况良好。我校每台终端机都安装了防病毒软件,系统相关设备的应用一直采取规范化管理,硬件设备的使用符合国家相关产品质量安全规定,单位硬件的运行环境符合要求,打印机配件、色带架等基本使用设备原装产品;防雷地线正常,对于有问题的防雷插座已进行更换,防雷设备运行基本稳定,没有出现雷击事故,局域网系统运行安全。 四,通迅设备运转正常 我校网络系统的组成结构及其配置合理,并符合有关的安全规定;网络使用的各种硬件设备、软件和网络接口是也过安全检验、鉴定合格后才投入使用的,自安装以来运转基本正常。 五、严格管理、规范设备维护

以太网交换机怎么使用

如何使用以太网交换机的方法_以太网交换机怎么 使用 1本人家里用的这种是小型的交换机,只有几个接口的,家用是够了的,另外其他的交换机设置也是跟这种一样的,首先看图片如下图:背面是网线的插槽; 2这是交换机的侧面,通常都是电源线的接口,当然了不同的交换机可能的位置有些许不同,但一般都在侧面。 3这是正面,主要是交换机的指示灯,等等,可通过此处确定你的网线是否连接成功 4下面我们来开始设置交换机。在下图中的电源线连接成功。将电源连接成功之后,通常教皇及正面会有一盏指示灯亮起。 5接下来我们吧网线接好,首先将外来的宽带网线接入到交换机的其中一个接口,然后在用网线连接交换机和你的电脑,连接过程中,可以查看正面的指示灯,如果一直在闪说明连接成功了。 6解析来我们需要设置一台主机,将IP地址固定,如 192.168.0.1如下图 7假如你的一台电脑设置的IP如上图,那么另外几台电脑的IP 也应该设置在同一个网段,也就是说要设置成192.169.0.*(*号代表任何255以下的数字。)设置好之后,我们测试一下是否成功,打开运行输入“cmd”然后PING命令看是否连接成功 8接下来,我们再回到主机上,也就是192.168.0.1这台电脑,点击网络连接中的宽带连接,右击---属性---高级。然后设置好共享网络。设置好之后,宽带连接后面会显示“共享的”三个字,如下图。这样就可以了。 猜你喜欢: 1.路由器怎么当交换机用

2.交换机如何使用 3.D-Link无线路由器当交换机用怎么设置 4.TP-LinkTL-WDR3320路由器作为交换机使用怎么设置 5.水星MW325RV1怎么当作交换机使用

网络安全防护检查报告

网络安全防护检查报告 数据中心 测试单位: 报告日期:

目录 第1章系统槪况 (4) 网络结构 (4) 管理制度 (4) 第2章:评测方法和工具 (6) 测试方式 (6) 测试工具 (6) 评分方法 (6) 符合性评测评分方法 (6) 风险评估评分方法 (7) 第3章测试内容 (9) 测试内容概述 (9) 扫描和渗透测试接入点 (10) 通信网络安全管理审核 (10) 第四章符合性评测结果 (11) 业务安全 (11) 网络安全 (11) 主机安全 (11) 中间件安全 (12) 安全域边界安全 (12) 集中运维安全管系统安全 (12) 灾难备份及恢复 (13) 管理安全 (13) 第三方服务安全 (14) 第5章风险评估结果 (14) 存在的安全隐患 (14) 第6章综合评分 (15) 符合性得分 (15) 风险评估 (15) 综合得分 (15) 所依据的标准和规范有: >《YD/T 2584-2013互联网数据中心IDC安全防护要求》 《YD/T 2585-2013互联网数据中心IDC安全防护检测要求》 《YD/T 2669-2013第三方安全服务能力评定准则》 《网络和系统安全防护检查评分方法》 ?2Q14年度通信网络安全防护符合性评测表-互联网数据中心IDC》还参考标准

YD/T 1754-2QQ8〈<电信和互联网物理环境安全等级保护要求》 YD/T 1755-2QQ8〈<电信和互联网物理环境安全等级保护检测要求》YD/T 1756-2QQ8《电信和互联网管理安全等级保护要求》 GB/T 20274信息系统安全保障评估框架 >GB/T 20984-2007《信息安全风险评估规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