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CS1526以太网交换机进网检验报告

H3CS1526以太网交换机进网检验报告
H3CS1526以太网交换机进网检验报告

以太网交换机配置基础

实验1以太网交换机配置基础 一、实验内容与目标 完成本实验,您应该能够: ●掌握以太网交换机的基本配置方法 ●掌握以太网交换机的常用配置命令 二、实验组网图 三、实验设备 PC:两台有以太网接口和COM口的PC 线缆:普通网线两根,Console线缆一根 以太网交换机:Quidway S3100-26C-SI或Quidway S3610-28TP 四、实验过程 实验任务一:使用以太网交换机的console口进行配置Console口配置是路由器最基本、最直接的配置方式,当路由器第一次被配置时,console口配置成为配置的唯一手段。因为其它配置方式都必须预先在交换机上进行一些初始化配置。 1、console配置线缆的连接。 ①将配置电缆的DB-9(或DB-25)孔式插头接到要对路由器进行配置的微机或终端的串口上; ②将配置电缆的RJ45一端连到路由器的配置口(console)上。 2、运行主机上的终端软件。 ①首先启动超级终端,点击windows的开始→程序→附件→通讯→超级终端,启动超级终端; ②根据提示输入连接描述名称后确定,在选择连接时使用相应的COM口后单击“确

定”按钮,在弹出的COM1属性窗口中单击“还原为默认值”按钮后单击“确定”按钮。 ③此时,我们已经成功完成超级终端的启动。如果您已经将线缆按照要求连接好,并且交换机已经启动,此时按Enter 键,将进入交换机的用户视图并出现如下标识符:。否则您将启动交换机,超级终端会自动显示交换机的整个启动过程。 实验任务二:交换机的用户界面配置 1、 进入用户视图 交换机开机直接进入用户视图,此时交换机在超级终端中的标识符为。在该视图下可以查询交换机的一些基础信息,如版本号(display version ) %May 18 08:04:16:482 2000 AL3SW1 SHELL/4/LOGIN: Console login from aux0 display version H3C Comware Platform Software Comware software, Version 5.20, Release 0001P02 Copyright (c) 2004-2007 Hangzhou H3C Tech.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H3C S3610-28TP uptime is 3 weeks, 0 day, 14 hours, 51 minutes …… 从上面的信息中我们可以看到该S3610-28TP 三层以太网交换机的版本号为:

以太网交换机交换方式学习

以太网交换机交换方式学习 在实际使用时,以太网交换机一般并不需要通信双方同时既发送又接收,像打印机这类的单向传送设备,半双工甚至单工就能胜任,也无需倒向,像打印机这类的单向传送设备,半双工甚至单工就能胜任,也无需倒向。 AD: 在实际使用时,以太网交换机一般并不需要通信双方同时既发送又接收,像打印机这类的单向传送设备,半双工甚至单工就能胜任,也无需倒向,像打印机这类的单向传送设备,半双工甚至单工就能胜任,也无需倒向。 在实际使用时,一般并不需要通信双方同时既发送又接收,像打印机这类的单向传送设备,半双工甚至单工就能胜任,也无需倒向。交换机可以“学习”MAC地址,并把其存放在内部地址表中,通过在数据帧的始发者和目标接收者之间建立临时的交换路径,使数据帧直接由源地址到达目的地址。交换机拥有一条很高带宽的背部总线和内部交换矩阵。 交换机的所有的端口都挂接在这条背部总线上,控制电路收到数据包以后,处理端口会查找内存中的地址对照表以确定目的MAC(网卡的硬件地址)的NIC(网卡)挂接在哪个端口上,通过内部交换矩阵迅速将数据包传送到目的端口,目的MAC若不存在才广播到所有的端口,接收端口回应后交换机会“学习”新的地址,并把它添加入内部地址表中。 交换机在同一时刻可进行多个端口对之间的数据传输。每一端口都可视为独立的网段,连接在其上的网络设备独自享有全部的带宽,无须同其他设备竞争使用。当节点A向节点D发送数据时。 节点B可同时向节点C发送数据,而且这两个传输都享有网络的全部带宽,都有着自己的虚拟连接。和HUB 的一点小区别假使这里使用的是10Mbps的以太网交换机,那么该交换机这时的总流通量就等于2× 10Mbps=20Mbps,而使用10Mbps的共享式HUB时,一个HUB的总流通量也不会超出 10Mbps。 HUB集线器就是一种共享设备,HUB本身不能识别目的地址,当同一局域网内的A主机给B主机传输数据时,数据包在以HUB为架构的网络上是以广播方式传输的,由每一台终端通过验证数据包头的地址信息来确定是否接收。也就是说,在这种工作方式下,同一时刻网络上只能传输一组数据帧的通讯,如果发生碰撞还得重试。这种方式就是共享网络带宽

年度网络安全检查报告

年度网络安全检查报告 为切实做好信息安全检查工作,我行成立了以主管信息科技的行领导任组长,综合部总经理、信息技术条线技术骨干为成员的分行信息安全自查工作小组。 年度网络安全检查报告根据上级网络安全管理文件精神,我站成立了网络信息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在组长李旭东站长的领导下,制定计划,明确责任,具体落实,对全站各系统网络与信息安全进行了一次全面的调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确保了网络能更好地保持良好运行。 一、加强领导,成立了网络与信息安全工作领导小组 为进一步加强网络信息系统安全管理工作,我站成立了网络与信息系统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具体到人。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组长为XXX,副组长XXX,成员有XXX、XXX、XXX。分工与各自的职责如下:站长XXX为计算机网络与信息系统安全保密工作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工作。副站长XXX负责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工作的日常事务。XX、XXX负责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工作的日常协调、网络维护和日常技术管理工作。 二、我站信息安全工作情况 我站在信息安全管理方面,制定了一系列的管理制度。

重要岗位人员全部签订安全保密协议,制定了《人员离职离岗安全规定》、《外部人员访问审批表》。存储介质管理,完善了《存储介质管理制度》。运行维护管理,建立了《信息网络系统日常运行维护制度》。 1、技术防护方面 系统安装正牌的防病毒软件和防火墙,对计算机病毒、有害电子邮 件采取有效防范,根据系统服务需求,按需开放端口,遵循最小服务配置原则。一旦发生网络信息安全事故应立即报告相关方面并及时进行协调处理。 2、微软公司将自XX年4月8日起,停止Windows XP 桌面操作系统的用户支持服务,同时也停止系统和安全补丁的推送,由于我站部分计算机仍在使用XP系统,我站网络信息安全小组积极应对这一情况,对部分能够升级的电脑升级到了WIN7系统,对未能升级的内网电脑,我站联系上级信息安全部门对网络安全状况进行了评估,并修改了网络安全策略,保证了系统的安全运行。 3、应急处理方面 拥有专门的网络安全员,对突发网络信息安全事故可快速安全地处理。 4、容灾备份 对数据进行即时备份,当出现设备故障时,保证了数据

以太网交换机交换方式学习资料讲解

以太网交换机交换方 式学习

以太网交换机交换方式学习 在实际使用时,以太网交换机一般并不需要通信双方同时既发送又接收,像打印机这类的单向传送设备,半双工甚至单工就能胜任,也无需倒向,像打印机这类的单向传送设备,半双工甚至单工就能胜任,也无需倒向。 AD 在实际使用时,以太网交换机一般并不需要通信双方同时既发送又接收,像打印机这类的单向传送设备,半双工甚至单工就能胜任,也无需倒向,像打印机这类的单向传送设备,半双工甚至单工就能胜任,也无需倒向。 在实际使用时,一般并不需要通信双方同时既发送又接收,像打印机这类的单向传送设备,半双工甚至单工就能胜任,也无需倒向。交换机可以“学习”MAC地址,并把其存放在内部地址表中,通过在数据帧的 始发者和目标接收者之间建立临时的交换路径,使数据帧直接由源地址到达目的地址。交换机拥有一条很高带宽的背部总线和内部交换矩阵。 交换机的所有的端口都挂接在这条背部总线上,控制电路收到数据包以后,处理端口会查找内存中的地址对照表以确定目的MAC网卡的硬件地址)的NIC(网卡)挂接在哪个端口上,通过内部交换矩阵迅速将数据包传送到目的端口,目的MAC若不存在才广播到所有的端口,接收端口回应后交换机会“学习”新的地址,并把它添加入内部地址表中。 交换机在同一时刻可进行多个端口对之间的数据传输。每一端口都可视为独立的网段,连接在其上的网络设备独自享有全部的带宽,无须同其他设备竞争使用。当节点A向节点D发送数据时。 节点B可同时向节点C发送数据,而且这两个传输都享有网络的全部带宽,都有着自己的虚拟连接。和 HUB的一点小区别假使这里使用的是10Mbps的以太网交换机,那么该交换机这时的总流通量就等于 2 X 10Mbps=20Mbps而使用10Mbps的共享式HUB时,一个HUB的总流通量也不会超出10Mbps。 HUB集线器就是一种共享设备,HUB本身不能识别目的地址,当同一局域网内的A主机给B主机传输数 据时,数据包在以HUB为架构的网络上是以广播方式传输的,由每一台终端通过验证数据包头的地址信息来确定是否接收。也就是说,在这种工作方式下,同一时刻网络上只能传输一组数据帧的通讯,如果发生碰撞还得重试。这种方式就是共享网络带宽

以太网交换机工作原理

以太网交换机工作原理 交换机是用来连接局域网的主要设备,交换机能够根据以太网帧中目标地址智能的转发数据,因此交换机工作在数据链路层。交换机分割冲突域,实现全双工通信。 交换机数据转发原理1: 交换机A在接收到数据帧后,执行以下操作: 交换机A查找MAC地址表,查看是否有此MAC地址 若没有,学习主机11的MAC地址 交换机A向其他所有端口发送广播 交换机数据转发原理2: 换机B在接收到数据帧后,执行以下操作: 交换机B查看MAC地址表,查看是否有此MAC地址 若没有,学习源MAC地址和端口号 交换机B向所有端口广播数据包 主机22,查看数据包的目标MAC地址不是自己,丢弃数据包

交换机数据转发原理3: 主机33,接收到数据帧 主机44,丢弃数据帧 交换机数据转发原理4: 交换机B在接收到数据帧后,执行以下操作: 交换机B学习源MAC地址和端口号 交换机B查看MAC地址表,根据MAC地址表中的条目,单播转发数据到端口3

交换机数据转发原理6: 学习 通过学习数据帧的源MAC地址来形成的MAC地址表 广播 若目标地址在MAC地址表中没有,交换机则向除接收到该数据帧的端口外的其他所有端口广播该数据帧 转发 若目标地址在MAC地址表中存在,交换机根据MAC地址表单播转发数据帧 更新 交换机MAC地址表的老化时间是300秒,即MAC地址在MAC地址表中存在的时间。 交换机若发现一个帧的入端口和MAC地址表中源MAC地址的所在端口不同,交换机将MAC 地址重新学习到新的端口 交换机的工作模式 单工 只有一个信道,传输方向只能是单向的

半双工 只有一个信道,在同一时刻,只能是单向传输 全双工 双信道,同时可以有双向数据传输 交换机的三种交换方式: 1.直通转发(Cut-through)

网络安全防护检查报告

编号: 网络安全防护检查报告 数据中心 测评单位: 报告日期: 目录 第1章系统概况 (2) 1.1 网络结构 (2) 1.2 管理制度 (2) 第2章评测方法和工具 (4) 2.1 测试方式 (4) 2.2 测试工具 (4) 2.3 评分方法 (4) 2.3.1 符合性评测评分方法 (5) 2.3.2 风险评估评分方法 (5) 第3章测试内容 (7) 3.1 测试内容概述 (7) 3.2 扫描和渗透测试接入点 (8) 3.3 通信网络安全管理审核 (8) 第4章符合性评测结果 (9) 4.1 业务安全 (9) 4.2 网络安全 (9)

4.3 主机安全 (9) 4.4 中间件安全 (10) 4.5 安全域边界安全 (10) 4.6 集中运维安全管控系统安全 (10) 4.7 灾难备份及恢复 (11) 4.8 管理安全 (11) 4.9 第三方服务安全 (12) 第5章风险评估结果 (13) 5.1 存在的安全隐患 (13) 第6章综合评分 (14) 6.1 符合性得分 (14) 6.2 风险评估 (14) 6.3 综合得分 (14) 附录A 设备扫描记录 (15)

所依据的标准和规范有: ?《YD/T 2584-2013 互联网数据中心IDC安全防护要求》 ?《YD/T 2585-2013 互联网数据中心IDC安全防护检测要求》?《YD/T 2669-2013 第三方安全服务能力评定准则》 ?《网络和系统安全防护检查评分方法》 ?《2014年度通信网络安全防护符合性评测表-互联网数据中心IDC》 还参考标准 ?YD/T 1754-2008《电信和互联网物理环境安全等级保护要求》?YD/T 1755-2008《电信和互联网物理环境安全等级保护检测要求》 ?YD/T 1756-2008《电信和互联网管理安全等级保护要求》 ?GB/T 20274 信息系统安全保障评估框架 ?GB/T 20984-2007 《信息安全风险评估规范》

信息系统安全检测报告

信息系统安全检测报告 我校对信息安全和保密工作十分重视,成立了专门的领导组,建立健全了信息安全保密责任制和有关规章制度,由教务处网络管理室统一管理,负责网络信息安全工作。严格落实有关网络信息安全保密方面的各项规定,采取了多种措施防范安全保密有关事件的发生,总体上看,我校网络信息安全保密工作做得比较扎实,效果也比较好,近年来未发现失泄密问题。 一、计算机涉密信息管理情况 今年以来,我校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宣传教育,落实工作责任,加强日常监督检查。对于计算机磁介质(软盘、U盘、移动硬盘等)的管理,采取专人保管、涉密文件单独存放,严禁携带存在涉密内容的磁介质到上网的计算机上加工、贮存、传递处理文件,形成了良好的安全保密环境。涉密计算机严禁接入局域网,并按照有关规定落实了保密措施,到目前为止,未发生一起计算机失密、泄密事故;其他非涉密计算机及网络使用也严格按照计算机保密信息系统管理办法落实了有关措施,确保了考试信息安全。 二、计算机和网络安全情况 一是网络安全方面。我校终端计算机均安装了防病毒软件、软件防火墙,采用了强口令密码、数据库存储备份、移动存

储设备管理、数据加密等安全防护措施,明确了网络安全责任,强化了网络安全工作。 二是日常管理方面切实抓好局域网和应用软件管理,确保“涉密计算机不上网,上网计算机不涉密”,严格按照保密要求处理光盘、硬盘、优盘、移动硬盘等管理、维修和销毁工作。重点抓好“三大安全”排查:一是硬件安全,包括防雷、防火、防盗和电源连接等;二是网络安全,包括网络结构、安全日志管理、密码管理、IP管理、互联网行为管理等;三是应用安全,公文传输系统、软件管理等。 三、硬件设备使用合理,软件设置规范,设备运行状况良好。我校每台终端机都安装了防病毒软件,系统相关设备的应用一直采取规范化管理,硬件设备的使用符合国家相关产品质量安全规定,单位硬件的运行环境符合要求,打印机配件、色带架等基本使用设备原装产品;防雷地线正常,对于有问题的防雷插座已进行更换,防雷设备运行基本稳定,没有出现雷击事故,局域网系统运行安全。 四,通迅设备运转正常 我校网络系统的组成结构及其配置合理,并符合有关的安全规定;网络使用的各种硬件设备、软件和网络接口是也过安全检验、鉴定合格后才投入使用的,自安装以来运转基本正常。 五、严格管理、规范设备维护

配网设备检测报告

XX配网设备检测汇报 根据XX《XX年配网工作讨论会会议议程安排》,XX公司对辖区内的配网设备检测做以下总结: 一、负荷测试 (一)测试方法及测试工具 1、XX公司以每半年为周期,每月分量测量的方式对辖区内的配变进行负荷测试。 2、测试时间主要集中在台区负荷高峰时段(结合XX实际情况,如:保供电和负荷转供电期间,日常时间段一般为中午11:00-13:00或下午16:00-21:00)。 3、测试工具为钳形电流表。测试时对配变JP柜A相、B相、C相电流进行测量。 (二)测试开展情况,重(过)载及三相负荷不平衡配变分布及原因分析 1、测试开展情况 XX公司配电变压器(公变)共XX台,截止XX月,开展配变台区负荷测试、电压测试XX台,其中:重载台区XX台,过载台区XX台,三相负荷不平衡台区XX台。 2、重(过)载及三相负荷不平衡配变分布

从各所重(过)载及三相负荷不平衡分布来看,XX三相负荷不平衡配变最多,XX、XX重(过)载配变最多,XX、XX 重过载、三相负荷不平衡配变最少。 3、原因分析 (1)XX属于城区供电所处于XX县中心供电所,近年业扩工程较多,用电负荷增大,但由于XX近年线路大修及低压台区改造项目较多,所以XX重(过)载配变相对较少,三相负荷不平衡配变最多。 (2)XX、XX、XX、XX,尤其是XX近年经济发展较快,用户家用电器逐渐增多,用电负荷增长较大,但由于部分配变容量过小,台区线路设备老旧的还占较大一部分,故XX、XX、XX、XX重(过)载配变及三相负荷不平衡配变较多。 (3)XX、XX属于山区供电所,且进行了全面农网升级改造,配变及老旧线路设备较少,因此重(过)载及三相负

网络安全自查报告范文

网络安全自查报告 篇一 为加强网络管理,确保网络安全运行。根据县委宣传部《转发〈关于开展网络安全检查工作的通知〉的通知》的要求,我局高度重视,结合检查内容及相关要求,认真组织落实,对相关网络系统的安全管理、技术防护、应急工作、宣传教育培训、等级保护工作、商用密码使用等六个方面进行逐一排查。现将自查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一、加强领导,成立了网络安全工作领导小组 为进一步加强全局信息网络系统安全管理工作,我局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办公室人员为成员网络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具体到人。分工与各自的职责如下:局长为计算机网络安全工作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工作。副组长分管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工作。负责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工作的日常协调、督促工作。办公室人员负责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工作的日常事务。 二、计算机和网络安全情况 (一)网络安全。我局所有计算机均配备了防病毒软件,采用了强口令密码、数据库存储备份、移动存储设备管理、数据加密等安全防护措施,明确了网络安全责任,强化了网络安全工作。 (二)日常管理。切实抓好内网、外网和应用软件管理,确保“涉密计算机不上网,上网计算机不涉密”,严格按照保密要求处理光盘、硬盘、移动硬盘等管理、维修和销毁工作。重点抓好“三大安全”排

查:一是加强对硬件安全的管理,包括防尘、防潮、防雷、防火、防盗、和电源连接等;二是加强网络安全管理,对我局计算机实行分网管理,严格区分内网和外网,合理布线,优化网络结构,加强密码管理、IP管理、互联网行为管理等;三是加强计算机应用安全管理,包括邮件系统、资源库管理、软件管理等。定期组织全局工作人员学习有关网络知识,提高计算机使用水平,确保网络安全。 三、计算机涉密信息管理情况 近年来,我局加强了组织领导,强化宣传教育,加强日常监督检查,重点加大对涉密计算机的管理。对计算机外接设备、移动设备的管理,采取专人保管、涉密文件单独存放,严禁携带存在涉密内容的移动介质到上网的计算机上加工、贮存、传递处理文件,形成了良好的安全保密环境。严格区分内网和外网,对涉密计算机实行了与国际互联网及其他公共信息网物理隔离,落实保密措施,到目前为止,未发生一起计算机失密、泄密事故;其他非涉密计算机及网络使用,也严格按照有关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规定,加强管理,确保了我局网络信息安全。 四、硬件、软件使用置规范,设备运行状况良好 为进一步加强我局网络安全,我局对部分需要计算机设备进行了升级,为主要计算机配备了UPS,每台终端机都安装了防病毒软件,硬件的运行环境符合要求;防雷地线正常,防雷设备运行基本稳定,没有出现雷击事故;今年已更换了已经老化的一对光纤收发器,目前光纤收发器、交换机、等网络硬件设备运转正常,各种计算机及辅助

信息系统安全检测报告

信息系统安全检测报告我校对信息安全和保密工作十分重视,成立了专门的领导组,建立健全了信息安全保密责任制和有关规章制度,由教务处网络管理室统一管理,负责网络信息安全工作。严格落实有关网络信息安全保密方面的各项规定,采取了多种措施防范安全保密有关事件的发生,总体上看,我校网络信息安全保密工作做得比较扎实,效果也比较好,近年来未发现失泄密问题。 一、计算机涉密信息管理情况 今年以来,我校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宣传教育,落实工作责任,加强日常监督检查。对于计算机磁介质(软盘、U盘、移动硬盘等)的管理,采取专人保管、涉密文件单独存放,严禁携带存在涉密内容的磁介质到上网的计算机上加工、贮存、传递处理文件,形成了良好的安全保密环境。涉密计算机严禁接入局域网,并按照有关规定落实了保密措施,到目前为止,未发生一起计算机失密、泄密事故;其他非涉密计算机及网络使用也严格按照计算机保密信息系统管理办法落实了有关措施,确保了考试信息安全。 二、计算机和网络安全情况 一是网络安全方面。我校终端计算机均安装了防病毒软件、软件防火墙,采用了强口令密码、数据库存储备份、移动存

储设备管理、数据加密等安全防护措施,明确了网络安全责任,强化了网络安全工作。 二是日常管理方面切实抓好局域网和应用软件管理,确保“涉密计算机不上网,上网计算机不涉密”,严格按照保密要求处理光盘、硬盘、优盘、移动硬盘等管理、维修和销毁工作。重点抓好“三大安全”排查:一是硬件安全,包括防雷、防火、防盗和电源连接等;二是网络安全,包括网络结构、安全日志管理、密码管理、IP管理、互联网行为管理等;三是应用安全,公文传输系统、软件管理等。 三、硬件设备使用合理,软件设置规范,设备运行状况良好。我校每台终端机都安装了防病毒软件,系统相关设备的应用一直采取规范化管理,硬件设备的使用符合国家相关产品质量安全规定,单位硬件的运行环境符合要求,打印机配件、色带架等基本使用设备原装产品;防雷地线正常,对于有问题的防雷插座已进行更换,防雷设备运行基本稳定,没有出现雷击事故,局域网系统运行安全。 四,通迅设备运转正常 我校网络系统的组成结构及其配置合理,并符合有关的安全规定;网络使用的各种硬件设备、软件和网络接口是也过安全检验、鉴定合格后才投入使用的,自安装以来运转基本正常。 五、严格管理、规范设备维护

网络安全防护检查报告

网络安全防护检查报告 数据中心 测试单位: 报告日期:

目录 第1章系统槪况 (4) 网络结构 (4) 管理制度 (4) 第2章:评测方法和工具 (6) 测试方式 (6) 测试工具 (6) 评分方法 (6) 符合性评测评分方法 (6) 风险评估评分方法 (7) 第3章测试内容 (9) 测试内容概述 (9) 扫描和渗透测试接入点 (10) 通信网络安全管理审核 (10) 第四章符合性评测结果 (11) 业务安全 (11) 网络安全 (11) 主机安全 (11) 中间件安全 (12) 安全域边界安全 (12) 集中运维安全管系统安全 (12) 灾难备份及恢复 (13) 管理安全 (13) 第三方服务安全 (14) 第5章风险评估结果 (14) 存在的安全隐患 (14) 第6章综合评分 (15) 符合性得分 (15) 风险评估 (15) 综合得分 (15) 所依据的标准和规范有: >《YD/T 2584-2013互联网数据中心IDC安全防护要求》 《YD/T 2585-2013互联网数据中心IDC安全防护检测要求》 《YD/T 2669-2013第三方安全服务能力评定准则》 《网络和系统安全防护检查评分方法》 ?2Q14年度通信网络安全防护符合性评测表-互联网数据中心IDC》还参考标准

YD/T 1754-2QQ8〈<电信和互联网物理环境安全等级保护要求》 YD/T 1755-2QQ8〈<电信和互联网物理环境安全等级保护检测要求》YD/T 1756-2QQ8《电信和互联网管理安全等级保护要求》 GB/T 20274信息系统安全保障评估框架 >GB/T 20984-2007《信息安全风险评估规范》

关于网络与信息安全检查情况报告

关于网络与信息安全检查情况报告 根据XX市网络与信息安全协调小组印发《XX市XX年网络与信息安全检查方案》要求,结合实际,认真对我市信息系统安全进行了检查,现将检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网络与信息安全状况总体评价 今年来,市、局高度重视信息安全工作,把信息安全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为规范信息公开工作,落实好信息安全的相关规定,成立了信息安全工作领导小组,落实了管理机构,由专门的信息化公室负责信息安全的日常管理工作,明确了信息安全的主管领导、分管领导和具体管理人员。 相继建立健全了日常信息管理、信息安全防护管理等相关工作制度,加强了信息安全教育工作,信息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定期或不定期地对我市信息安全工作进行检查,对查找出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进一步规范了信息安全工作,确保了信息安全工作的有效开展,全市信息安全工作取得了新进展。 二、XX年网络与信息安全主要工作情况 (一)加强领导,明确职责,抓好网络与信息安全组织管理工作。为规范、加强信息安全工作,市领导高度重视,

把该项工作列为重点工作任务,成立了由主管市长为组长,分管信息工作的局级领导为副组长,各相关市直单位为成员的信息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做到了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形成了主管领导负总责,具体管理人负主责,分级管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切实把信息安全工作落到实处。 (二)做好网络与信息安全日常管理工作。根据工作实际,我局建立健全了信息系统安全状况自查制度、信息系统安全责任制、计算机及网络保密管理等相关制度,使信息安全工作进一步规范化和制度化。 (三)落实好网络与信息安全防护管理。健全完善了非涉密计算机保密管理制度、非涉密移动储存介质保密等管理制度。在计算机上安装了防火墙,同时配置安装了专业杀毒软件,加强了在防篡改、防病毒、防攻击、防瘫痪、防泄密等方面的有效性。网络终端没有违规上国际互联网及其他的信息网的现象,单位未安装无线网络等无线设备,并安装了针对移动存储设备的专业杀毒软件。 (四)制定信息安全应急管理机制。结合实际,我市初步建立应急预案,建立了电子公文和信息报送办理制度(试行)和电子公文和信息报送岗位责任制,严格文件的收发,完善了清点、修理、编号、签收制度;信息管理员及时对系

钢材出厂合格证及进场检验报告

钢材出厂合格证及进场 检验报告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钢材出厂合格证及进场检验报告 Ⅰ基本要求和内容 (1)凡结构设计施工图所配各种受力钢筋应有钢筋出厂合格证及力学性能现场抽样检验报告单,出厂合格证备注栏中应由施工单位注明单位工程名称、使用部位和进场数量。 (2)钢筋在加工过程中,如发现脆断、焊接性能不良或力学性能显着不正常现象,应进行化学成分检验或其它专项检验,并做出鉴定处理结论。 (3)使用进口钢筋应有商检证及主要技术性能指标。进场后应严格遵守先检验后使用的原则进行力学性能及化学成分检验,其各项指标符合国产相应级别钢筋的技术标准及有关规定后,方可根据其应用范围用于工程。当进口钢筋的国别及强度级别不明时,可根据检验结果确定钢筋级别,但不应用在主要承重结构的重要部位。 (4)冷拉钢筋、冷拔钢筋、冷轧扭钢筋、冷轧带肋钢筋除应有母材的出厂合格证及力学性能检验报告外,还应有冷拉、冷拔、冷轧后的钢筋出厂合格证及力学性能现场抽样检验报告。 (5)预应力砼工程所用的热处理钢筋、钢绞线、碳素钢丝、冷拔钢丝等材料应有出厂合格证及力学性能现场抽样检验报告,其技术性能和指标应符合设计要求及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6)无粘结预应力筋(系指带有专用防腐油脂涂料层和外包层的无粘结预应力筋)现场抽样检验的力学性能技术指标应符合《钢绞线、钢丝束无粘结预应力筋》JG3006的要求。防腐润滑脂应提供合格证,其有关指标必须符合《无粘结预应力筋专用防腐润滑脂》JG3007标准的规定。 (7)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应有出厂合格证,进场后应按批抽样检验并提供检验报告,其指标应符合标准后方可用于工程。无合格证时,应按国家标准进行质量检验。预应力筋用锚具系统的质量检验和合格验收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应用技术规程》JGJ85和《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GB/T14370的规定。 (8)预应力混凝土用金属螺旋管应有出厂合格证,进场后应按批抽样检验,并提供检验报告,其指标应符合国家现行行业标准《预应力混凝土用金属螺旋管》JG/T3013后方可用于工程。 (9)钢材检验报告应根据有关规定按质控(建)表4.1.3.1-1~12格式内容填写,检验方法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 (10)钢材进场后的抽样检验的批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1)钢筋砼用热轧带肋钢筋、热轧光圆钢筋、余热处理钢筋、低碳钢热轧圆盘条以同一牌号、同一规格不大于60t为一批。 2)钢结构工程用碳素结构钢、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以同一牌号、同一等级、同一品种、同一尺寸、同一交货状态的钢材不大于60t为一批。

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报告

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报 告 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

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报告 检测线号:01 资格许可证号:XK2014018 一、基本信息检测类别注册登记检验 检验报告编号2011206-0039 检验机构名称襄阳金华港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号牌号码注006554 所有人徐建林 车辆类型轻型普通货车品牌/型号王牌牌CDW3040N 使用性质 注册登记日期2014-12-06 出厂年月2014-10-08 检验日期2014-12-06 驱动形式前驱动前照灯制 2 整本质量2600 kg 车辆识别代号(或出厂编号) LJVN34D77ET006554 发动机号码 (或电动机号码) 00890438 二、检验结论 检验结论授权签字人 检验资料 1 单位名称(盖章):襄阳金华港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三、人工检验结果检验员陶化敏序号检验项目结果判定具体不合格项目情况备注 1 车辆唯一性检查合格无 2 联网查询合格无 3 车辆特征参数检查合格无 4 车辆外观检查合格无 5 安全装置检查合格无 6 底盘动态检验合格无 7 车辆底盘部件检查合格无 四、仪器设备检验结果检验员唐飞序号检验项目检验结果标准限值结果判定备注 8 一轴制动率/不平衡率≥60%/≤20% 合格/合格 9 二轴制动率/不平衡率≥35%/≤24% 合格/合格 10 三轴制动率/不平衡率—/——/——/— 11 四轴制动率/不平衡率—/——/——/— 12 五轴制动率/不平衡率—/——/——/— 13 六轴制动率/不平衡率—/——/——/— 14 驻车制动率≥20% 合格 15 整车制动率≥60% 合格 16 前照灯左外/内灯过光发光强度30500/—≥18000cd/—合格/— 17 前照灯右外/内灯过光发光强度20300/—≥18000cd/—合格/— 18 前照灯左外灯远/近光垂直偏移—/~—/合格 19 前照灯左内灯远/近光垂直偏移—/——/——/— 20 前照灯右外灯远/近光垂直偏移—/~—/合格 21 前照灯右内灯远/近光垂直偏移—/——/——/— 22 前照灯总发光强度50800 <225000cd 合格 23 车速表指示误差~40km/h 合格 24 转向轮横向侧滑量-5~5m/km 合格 25 路试制动性能- - - 26 路试驻国坡度性能- - - 27 车辆外廓尺寸——— 28 整备质量———

网络安全信息检查报告

网络安全信息检查报告 我司信息系统运转以来,能严格按照上级部门要求,积极完善各项安全制度、充分加强信息化安全工作人员教育培训、全面落实安全防范措施、全力保障信息安全工作经费,信息安全风险得到有效降低,应急处置能力得到切实提高,保证了公司信息系统持续安全稳定运行。 一、信息安全组织管理工作情况 我司高度重视信息系统安全工作,成立有由主要总经理任组长、厂长任副组长、各部门主管为组员组成的公司信息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公司各部门在信息安全管理方面的主要工作及职能。 对上级有关文件进行了认真学习,对自查工作进行了周密的部署,确定了自查任务和人员分工,真正做到领导到位、人员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为确保我司网络信息安全工作有效顺利开展,我司要求各组员均认真组织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和网络信息安全的相关知识,使全体人员都能正确认识到信息安全工作的重要性,都能掌握计算机安全使用的规定要求,都能正确的使用计算机网络和各类信息系统。 二、日常信息安全管理工作情况 我司依据法律法规,针对各大品牌客户对信息安全方面的要求,结合我司实际,制订了一系列信息安全制度和程序,做到按制度办事,提高执行力。 按照客户要求,我司还与公司所有工作人员签订了安全保密协议。对涉密计算机和涉密移动存储介质高度关注,未经允许不可私自使用移动U盘。对涉密信息系统的使用进行多次重点检查。 三、信息安全防护管理工作情况 我司网络系统的组成结构及其配置合理,并符合有关的安全规定;网络使用的各种硬件设备、软件和网络接口是也过安全检验、鉴定合格后才投入使用的,自安装以来运转基本正常。

我司经常开展信息安全检查工作,主要对操作系统补丁安装、应用程序补丁安装、防病毒软件安装与升级、木马病毒检测、网页篡改情况等进行监管,对于可能出现的网络安全病毒等及时向计算机使用人员进行宣导教育。 四、信息安全应急管理工作情况 我司认真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对可能发生的各类信息安全事件做到心中有数,进一步完善了信息安全应急预案,明确应急处置流程,把工作做深做细做在前面。 五、信息安全教育培训工作情况 我司针对信息管理人员实际情况,每年开展信息化教育培训,以掌握信息化管理技能为目的进行实践操作能力培训。还组织有关工作人员参加了相关信息安全培训,职工信息安全意识得到有效提高。 六、信息安全专项检查工作情况 目前我司设有专门的计算机管制室,网络和信息系统便于统一管理,公司内各监控系统及计算机均在有效管理范围内。公司信息安全工作领导小组针对我司的信息安全形势,定期组织由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检查小组到各个部门专项检查网络和信息安全情况,仔细排查信息系统的漏洞和安全隐患,用专用工具查杀木马、病毒,及时加强防范措施,为所有计算机安装了有效的杀毒软件和防火墙,提高了计算机和网络防范、抵御风险的能力,不放过任何信息安全死角。 经多次检查,我司信息系统总体情况良好,运行正常,目前未发现重大隐患。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加强对信息安全意识教育和防范技能培训,让公司员工都能充分认识到做好信息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将人防与技防充分结合,确实做好我司的信息安全工作。

网络安全检查总结报告

网络安全检查总结报告 根据中共辽宁省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开展全省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网络安全检查的通知》(辽委网办发文[2016]2号)文件精神。我局对本局网络安 全情况进行了自检,现汇报如下: 一、自查情况 (一)安全制度落实情况 1、成立了安全小组,明确了信息安全的主管领导和具体 负责管护人员,安全小组为管理机构。 2、建立了信息安全责任制。按照责任规定:保密小组对 信息安全负首责,主管领导负总责,具体管理人员负主 责。 3、制定了计算机及网络的保密管理制度。局网站的信息 管护人员负责保密管理,密码管理,对计算机享有独立 使用权,计算机的用户名和开机密码为专用,且规定严 禁外泄。 (二)安全防护措施落实情况 1、涉密计算机经过了保密技术检查,并安装了防火墙, 同时配置安装了专业杀毒软件,加强了防篡改、防病毒、防攻击、防瘫痪、防泄密等方面有效性。 2、涉密计算机都设有开机密码,由专人保管负责。同时, 涉及计算机相互共享之间设有严格的身份认证和访问控 制。 3、网络终端没有违规上国际互联网及其他的信息网的现 象,没有安装无线网络等。

4、安装了针对移动存储设备的专业杀毒软件。 (三)应急响应机制建设情况 1、制定了初步应急预案,并随着信息化程度的深入结合 我局实际,处于不断完善阶段。 2、坚持和涉密计算机系统定点维修单位联系机关计算机 维修事宜,并商定其给予局应急技术以最大程度的支持。 3、严格文件的收发完善了清点,修理编号,签收制度, 并要求信息管理员每天下班前进行系统备份。 (四)安全教育培训情况 1、派专人参加了省委网信办组织的网络系统安全检查培 训,并专门负责我局的,网络安全管理和信息安全工作。 2、安全小组组织了一次对基本的信息安全常识的学习活 动。 二、自查中发现的不足和整改意见 根据通知中的具体要求,在自查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 一些不足,同时结合我局实际,今后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 行整改。 1、安全意识不够。要继续加强对机关干部的安全意识教 育,提高做好安全工作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2、设备维护、更新及时。要加大对线路、系统等的及时 维护和保养,同时,针对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的特点, 要加大更新力度。

信息系统安全检测报告

信息系统安全检测报告 Document number:WTWYT-WYWY-BTGTT-YTTYU-2018GT

信息系统安全检测报告 我校对信息安全和保密工作十分重视,成立了专门的领导组,建立健全了信息安全保密责任制和有关规章制度,由教务处网络管理室统一管理,负责网络信息安全工作。严格落实有关网络信息安全保密方面的各项规定,采取了多种措施防范安全保密有关事件的发生,总体上看,我校网络信息安全保密工作做得比较扎实,效果也比较好,近年来未发现失泄密问题。 一、计算机涉密信息管理情况 今年以来,我校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宣传教育,落实工作责任,加强日常监督检查。对于计算机磁介质(软盘、U 盘、移动硬盘等)的管理,采取专人保管、涉密文件单独存放,严禁携带存在涉密内容的磁介质到上网的计算机上加工、贮存、传递处理文件,形成了良好的安全保密环境。涉密计算机严禁接入局域网,并按照有关规定落实了保密措施,到目前为止,未发生一起计算机失密、泄密事故;其他非涉密计算机及网络使用也严格按照计算机保密信息系统管理办法落实了有关措施,确保了考试信息安全。 二、计算机和网络安全情况

一是网络安全方面。我校终端计算机均安装了防病毒软件、软件防火墙,采用了强口令密码、数据库存储备份、移动存储设备管理、数据加密等安全防护措施,明确了网络安全责任,强化了网络安全工作。 二是日常管理方面切实抓好局域网和应用软件管理,确保“涉密计算机不上网,上网计算机不涉密”,严格按照保密要求处理光盘、硬盘、优盘、移动硬盘等管理、维修和销毁工作。重点抓好“三大安全”排查:一是硬件安全,包括防雷、防火、防盗和电源连接等;二是网络安全,包括网络结构、安全日志管理、密码管理、IP管理、互联网行为管理等;三是应用安全,公文传输系统、软件管理等。 三、硬件设备使用合理,软件设置规范,设备运行状况良好。 我校每台终端机都安装了防病毒软件,系统相关设备的应用一直采取规范化管理,硬件设备的使用符合国家相关产品质量安全规定,单位硬件的运行环境符合要求,打印机配件、色带架等基本使用设备原装产品;防雷地线正常,对于有问题的防雷插座已进行更换,防雷设备运行基本稳定,没有出现雷击事故,局域网系统运行安全。 四,通迅设备运转正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