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节 物质的密度(实验 测量石块和盐水的密度)

第3节 物质的密度(实验 测量石块和盐水的密度)
第3节 物质的密度(实验 测量石块和盐水的密度)

新世纪教育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092932752.html, 精品资料 版权所有@新世纪教育网

新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新世纪教育网 2013学年第 一 学期 七 年级 科学 学科 随堂练习 ( 7 ) 年 月 日 班级 姓名 学号

第 4 章: 物质的特性 第 三 节: 物质的密度(3)

一:预习导学

1、使用托盘天平称量物体时,有以下几个步骤: ①调节天平两端的平衡螺母。 ②天平放在水平面上。③移动游码到零刻度线。④加减砝码或移动游码使天平平衡。⑤左盘放称量物体。⑥读数。正确的顺序是( )

A 、②③①⑤④⑥

B 、②①③⑤④⑥

C 、①②④⑤③⑥

D 、①③④②⑤⑥

2、某同学用一架调平的托盘天平测一本书的质

量,天平平衡时,右盘上的砝码为:100克砝

码一个,20克砝码二个,10克砝码一个,5克

砝码一个,游码位置如图所示。游码的最小刻度是 ,则这本书的质量为 。

3、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时小明采用俯视读数法,读出液体的体积为35毫升,则此液体的 真实体积将比35毫升( ) A 、大 B 、小 C 、一样 D 、都有可能

4、甲、乙两同学分别用量筒测量一个小石块的体积。甲同学

的做法是在量筒里注入适量的水,记下水的体积V 1,然后轻

轻放入石块,使量筒里的水完全浸没石块,记下此时水及石

块的体积V 2,计算石块的体积为V 2—V 1,乙同学是先将石块

置于量筒中,同时往量筒中注入水,使水全部浸没石块记下

后水的体积V 1,然后取出石块,记下取出石块后水的体积V 2,

计算石块的体积为V 1—V 2。

(1)你做此实验将选择哪种方法: (填“甲”或“乙”);

(2)如果两同学读数都是正确的,两同学计算出的石块体积

可能不相等,比较大的是 (填“甲”或“乙”);

(3)如果甲同学实验读数如右图所示,则这块碎石的体积是 厘米3。

二:课堂练习

1、下面是某同学测量不规则小石块密度的实验过程:

A 、用细线将石块拴好轻轻放入量筒内水中,测出水和石块的总体积v 0;

B 、计算石块的密度;

C 、在量筒中倒入适当的水,测出水的体积v 1;

D 、用天平称出石块的质量m ;

(1)请你按正确的操作过程帮他重新排列实验序号 ;

(2)小石块的体积:v = ;

(3)小石块的密度:ρ= 。

2、某同学在做测定蜡的密度实验时,采取以下步骤:

(1)在已调好的天平上测出蜡的质量,如甲图所示。(2)取蜡块用细线系好,再在蜡块 下系一小铁块,如乙图所示。(3)再用量筒测出蜡块的体积,如丙、丁、戊图所示。

第3节 物质的密度(实验 测量石块和盐水的密度)

新世纪教育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092932752.html, 精品资料 版权所有@新世纪教育网 新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新世纪教育网 2013学年第 一 学期 七 年级 科学 学科 随堂练习 ( 7 ) 年 月 日 班级 姓名 学号 第 4 章: 物质的特性 第 三 节: 物质的密度(3) 一:预习导学 1、使用托盘天平称量物体时,有以下几个步骤: ①调节天平两端的平衡螺母。 ②天平放在水平面上。③移动游码到零刻度线。④加减砝码或移动游码使天平平衡。⑤左盘放称量物体。⑥读数。正确的顺序是( ) A 、②③①⑤④⑥ B 、②①③⑤④⑥ C 、①②④⑤③⑥ D 、①③④②⑤⑥ 2、某同学用一架调平的托盘天平测一本书的质 量,天平平衡时,右盘上的砝码为:100克砝 码一个,20克砝码二个,10克砝码一个,5克 砝码一个,游码位置如图所示。游码的最小刻度是 ,则这本书的质量为 。 3、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时小明采用俯视读数法,读出液体的体积为35毫升,则此液体的 真实体积将比35毫升( ) A 、大 B 、小 C 、一样 D 、都有可能 4、甲、乙两同学分别用量筒测量一个小石块的体积。甲同学 的做法是在量筒里注入适量的水,记下水的体积V 1,然后轻 轻放入石块,使量筒里的水完全浸没石块,记下此时水及石 块的体积V 2,计算石块的体积为V 2—V 1,乙同学是先将石块 置于量筒中,同时往量筒中注入水,使水全部浸没石块记下 后水的体积V 1,然后取出石块,记下取出石块后水的体积V 2, 计算石块的体积为V 1—V 2。 (1)你做此实验将选择哪种方法: (填“甲”或“乙”); (2)如果两同学读数都是正确的,两同学计算出的石块体积 可能不相等,比较大的是 (填“甲”或“乙”); (3)如果甲同学实验读数如右图所示,则这块碎石的体积是 厘米3。 二:课堂练习 1、下面是某同学测量不规则小石块密度的实验过程: A 、用细线将石块拴好轻轻放入量筒内水中,测出水和石块的总体积v 0; B 、计算石块的密度; C 、在量筒中倒入适当的水,测出水的体积v 1; D 、用天平称出石块的质量m ; (1)请你按正确的操作过程帮他重新排列实验序号 ; (2)小石块的体积:v = ; (3)小石块的密度:ρ= 。 2、某同学在做测定蜡的密度实验时,采取以下步骤: (1)在已调好的天平上测出蜡的质量,如甲图所示。(2)取蜡块用细线系好,再在蜡块 下系一小铁块,如乙图所示。(3)再用量筒测出蜡块的体积,如丙、丁、戊图所示。

测量物质的密度方法总结

《测量物质的密度》方法总结 基本原理:ρ=m/V 一、 有天平,有量筒(常规方法) 1. 固体: m 0V 1 V 2 表达式: 测固体体积:不溶于水 密度比水大: 排水法测体积 密度比水小:针压法、捆绑法 溶于水 饱和溶液法、埋砂法 整型法 如果被测物体容易整型,如土豆、橡皮泥,可把它们整型成正方体、 长方体等,然后用刻度尺测得有关长度,易得物体体积。 例1:正北牌方糖是一种用细白沙糖精制而成的长方体糖块,为了测出它的密度,除了一些这种糖块外还有下列器材:天平、量筒、毫米刻度尺、水、白沙糖、小勺、镊子、玻璃棒,利用上述器材可有多种测量方法。请你答出两种测量方法,要求写出(1)测量的主要步骤及所测的物理量。(2)用测得的物理量表示密度的式子。 解: 方案一(直接测量):用天平测出其质量,用刻度尺量出它的长、宽、厚,算出其体积,再 用密度公式计算出糖块的密度。 方案二(埋沙法):用天平测出糖块的质量m ,再把糖块放入量筒里,倒入适量白沙糖埋住 方糖,晃动量筒,使白沙糖表面变平,记下白沙糖和方糖的总体积V 1,用镊子取出 方糖,再次晃动量筒,使白沙糖表面变平,记下白沙糖的体积V 2,则ρ= 2 1V V m - 方案三(饱和溶液法):用天平测出3块方糖的质量m ,向量筒里倒入适量的水并放入白沙 糖,用玻璃棒搅动制成白沙糖的饱和溶液,记下饱和溶液的体积V 1,再把3块方糖 放入饱和溶液中,记下饱和溶液和方糖的总体积V 2,则密度1 2V V m -=ρ。 12 m V V ρ = -器材:石块、天平和砝码、量筒、足够多的水和细线 (1) 先用调好的天平测量出石块的质量0m (2) 在量筒中装入适量的水,读取示数1V (3) 用细线系住石块,将其浸没在水中(密度小于 液体密度的固体可采用针压法或坠物法),读取 示数2V

第十一章 第四节 测量物质的密度

第十章第四节测量物质的密度年月日作业 一、填空:年班姓名: 1、用量筒测液体的体积时,量筒中的液面是是凹形的,测量者的视线与凹面的相平。(“顶部”、“底部”) 2、测一物质的密度时,一般需要测出它的和,然后根据公式算出物质的密度。 3、测量不规则的小固体的密度时,要用量筒测出它的体积,量筒中的水要适量,适量的标准是:;。 4、在测量不规则金属块的密度时,已给出的器材有:天平和砝码、细线、直尺、金属一块、水一杯,上述器材中,多余的器材是;还必须补充的器材是。 5、实验证明人体的的密度较接近于水的密度,则一名中学生的体积较接近 dm3 6、一天,小明看到煤气公司价格牌上,冬季为55元/瓶,夏季为51元/瓶。他想为什么夏季价格低?于是他查找煤气资料,得到冬季煤气煤气密度为0.88×103kg/m3,夏季煤气密度为0.8×103kg/m3,煤气瓶的容积为0.015m3。他通过计算发现夏季价格比冬季价格。(填“高”或“低”)若两季价格一样,夏季应标价为元/瓶如果按质量计算,煤气价格应是元/kg。 二、实验: 1、某同学在测量正方体金属块密度时: (1)先将天平放在水平卓面上,然后将游码移至横梁标尺的处,若发现天平指针位置如图甲,则应将天平平衡螺母向侧调节(填“左”或“右”)。调节天平平衡后,在正确测量的情况下,右盘内所加的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则金属块的质量为g, (2)用刻度尺测量金属块边长的情况如图,则金属块边长为mm,体积为cm3。 (3)金属块的的密度为kg/m3。

2、某同学做测定小石块的密度实验时,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对应的位置如图C,测体积时量筒的示数如图A和B,则根据所给的信息把下面的表格填写完整。 3、实验室有下列四种量筒,分别标有最大测量范围和分度值,要一次准确地量出100g酒精,则应选用的量筒是:() A、500ml、10ml B、250ml、5ml C、100ml、2ml D、50ml、2ml 4、在测量铁块块密度的实验中,若铁块用较粗的棉线扎好再放入量筒的水中,会造成铁块的:() A、质量变大 B、体积变大 C、质量变小 D、密度变大 5、一钢罐内储有压缩气体,气体的的密度为ρ从钢罐内放出1/3质量的气体,则钢罐内剩余气体的密度为:() A、1/3ρ B、2/3ρ C、ρ D、无法判断 三、探究、设计实验: 1、现有一天平(含砝码),厚度均匀的硬纸板(足够大),一把毫米刻度尺,请你用这些器材大致测出地图上吉林省的版图。写出步骤及最终表达式。 2、某同学为测量牛奶的密度,设计了下面的实验方案: A、用天平称出玻璃杯的质量m1; B、将适量的牛奶倒入杯中; C、用天平测出杯和牛奶的总质量m2; D、将杯中牛奶倒入量筒中,测出牛奶的体积V; E、计算出牛奶的密度:ρ=(m2—m1)/V。你认为这个方案有什么缺点?写出改进的方法。

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同步对点强化练习第六章:第3节 测量物质的密度

第3节测量物质的密度 知识点1量筒的使用 1.如图所示是三名同学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时的读数情况,其中______同学读数正确,______同学读出的数值比真实值大,______同学读出的数值比真实值小。(均选填“甲”“乙”或“丙”) 2.观察图,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此量筒的分度值为________mL。 (2)如图所示,该物块的体积为________cm3。 (3)由此可以看出量筒不仅可以直接测________的体积,还可以间接测不规则形状固体的体积。 知识点2测量液体的密度 3.下面是某同学做“测定盐水密度”的实验数据记录表: (1)请根据记录数据填写表格中的空格。 (2)实验中的操作步骤有:a.把盐水倒进量筒,用量筒测出盐水的体积;b.用天平测出容器的质量;c.把盐水全部倒进容器中,用天平测出容器和盐水的总质量;d.计算盐水的密度。计算出的盐水密度与真实值有偏差。如果实验中的操作步骤是按上述a、b、c、d的顺序进行的,则测出的盐水密度会________(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盐水的实际密度。 4.在“测量盐水密度”的实验中,小李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为83 g;然后将烧杯中的盐水全部倒入量筒中,如图6-3-3所示,量筒中盐水的体积为________cm3;再用天平测量出空烧杯的质量为50 g。根据以上实验数据算出盐水的密度为________kg/m3。

知识点3测量固体的密度 5.小明利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矿石的密度,他先把天平放在________桌面上,调节好天平后,测出矿石的质量如图所示,则矿石的质量为______g;接着测出矿石的体积为20 cm3,则矿石的密度为________kg/m3。 6.小聪同学在江边捡到一块漂亮的鹅卵石,他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它的密度。 (1)如图甲所示,小聪在调节天平横梁平衡过程中的错误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聪纠正错误后,正确测量出了鹅卵石的质量,如图乙所示,则鹅卵石的质量为________g。 (3)小聪将鹅卵石放入盛有50 mL水的量筒中,静止时液面如图丙所示,则鹅卵石的密度为________ kg/m3。 7.在实验室中常用“悬垂法”测木块的密度,用天平测出木块的质量m,用量筒测量木块的体积,如图所示,则计算木块密度的公式为() A.m V1 B.m V2+V3 C.m V3-V2D. m V3-V2-V1 8.在测量液体密度的实验中,小明利用天平和量杯测出液体和量杯的总质量m及液体的体积V,得到几组数据并绘出如图所示的m-V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019-2020年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复习第六章第三节测量物质的密度课课练测试卷及答案

2019-2020年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复习第六章第三节测量物质的密度课课练测试卷及答案 一、填空题 1.要测出某物体的密度,需要测出它的____和____,然后由公式____求出其密度.质量可以用____测量,液体和形状不规则的固体体积可以用____或____测量. 2.观察量筒或量杯中液体到达的高度时,视线要跟液面____,如果液面是凹形的,观察时,要以_______为准. 3.测盐水的密度实验时,除了盐水,还需要的器材有____、____、____,实验中直接测量的数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测量结果是____. 4.为了测定某种液体的密度,请将下面实验步骤的序号填在横线上:_______. (1)用天平称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 (2)调节天平使天平平衡. (3)用公式ρ=m/V计算出液体的密度. (4)用天平称出烧杯和剩余液体的总质量. (5)将一定量的液体倒入量筒中,量出量筒中液体的体积. 5.下面是小明同学在测量铁块密度时的主要步骤,请你帮他按正确的操作顺序,将顺序号排列出来.____ ___ A.将m、V代入ρ=m/V中,算出铁块密度 B.将铁块用细线拴好轻轻放入水中,测出水和铁块的总体积V2 C.在量筒中倒入一部分水,测出水的体积V1 D.用天平称出铁块的质量m E.根据V1V2数据算出铁块的体积V 6.如图所示,量筒的最大量程是____cm3最小刻度是____cm3,水的体积是______ cm3,物体的体积是____.图中右测是测物体质量时所用的砝码,该物体的质量为____ g,此物体的密度是____ g/cm3,合____kg/m3. 7.李刚同学在配制盐水时,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放在“0”刻度线处,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中线的左侧,他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调(左、右).天平调平后,其它

测量物质的密度方法总结

星火教育 引导教育专廉 V i -V 2 测固体体积:不溶于水 溶于水 整型法 密度比水大:排水法测体积 密度比水小:针压法、捆绑法 饱和溶液法、埋砂法 如果被测物体容易整型, 如土豆、橡皮泥,可把它们整型成正方体、 长方 体等,然后用刻度尺测得有关长度,易得物体体积。 例1:正北牌方糖是一种用细白沙糖精制而成的长方体糖块,为了测出它的密度,除了一些 这种糖块外还有下列器材:天平、量筒、毫米刻度尺、水、白沙糖、小勺、镊子、玻璃棒, 利用上述器材可有多种测量方法。请你答出两种测量方法,要求写出( 及所测的物理量。(2)用测得的物理量表示密度的式子。 解: 1 )测量的主要步骤 方案一(直接测量):用天平测出其质量,用刻度尺量出它的长、宽、厚,算出其体积,再 用密度公式计算出糖块的密度。 方案二(埋沙法):用天平测出糖块的质量 m ,再把糖块放入量筒里,倒入适量白沙糖埋住 方糖,晃动量筒,使白沙糖表面变平,记下白沙糖和方糖的总体积 V i ,用镊子取出 方糖,再次晃动量筒,使白沙糖表面变平,记下白沙糖的体积 V 2,则尸一m V i —V 2 方案三(饱和溶液法):用天平测出3块方糖的质量m ,向量筒里倒入适量的水并放入白沙 糖,用玻璃棒搅动制成白沙糖的饱和溶液,记下饱和溶液的体积 V i ,再把3块方糖 放入饱和溶液中,记下饱和溶液和方糖的总体积 V 2,则密度 —。 V 2 -V 1 《测量物质的密度》方法总结 基本原理:p =m/V 有天平,有量筒(常规方法) 1.固体: 表达式: p m o 器材:石块、天平和砝码、量筒、足够多的水和细线 (1) 先用调好的天平测量出石块的质量 m 0 (2) 在量筒中装入适量的水,读取示数 V 1 (3) 用细线系住石块,将其浸没在水中(密度小于 液体密度的固体可采用针压法或坠物法) ,读取 示数V 2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 第三节 测量物质的密度(一)》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第三节测量物质的 密度(一)》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一) 【探究新知】 一、通过实验进一步巩固物质密度的概念 1、问:什么叫物质的密度?怎样计算物质密度? 2、出示一块长方体铁块,问:要测这铁块的密度,需要测哪些量?用什么器材测量?记录哪些量?怎样求出铁块的密度? 3、再出示一块任意形状的石块和装在小碗的盐水问:能否用测长方体铁块密度的方法测这块石块的密度和小碗里的盐水?用刻度尺不行,那么用什么仪器来测定形状不规则的石块和盐水的体积?出示量筒,指出液体的体积可以用量筒来测量。 二、量筒的使用方法 1、量筒的使用:每个小组的同学手上拿着所用的量筒,思考以下几个问题:(1)量筒是以什么单位标度的?是毫升还是立方厘米?(2)它的最大测量值是多少?它的分度值是多少?(3)量筒上有没有零刻度线吗?读数时视线应该怎样? 2、量筒使用前要先观察它的和。 3、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相平。

4、用量筒测量物体体积的方法:(1)测液体体积的方法:(2)测会下沉的小固体体积的方法:(3)测不会下沉的小固体 体积的方法:(4)测会下沉的较大固体体积的方法:(固体的直径大于量筒口) 三、通过探究活动学会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 1、测物质密度的原理是。测液体或形状不规则的小固体的 体积的工具是。 2、测量固体密度下面是小明在测铁块密度时的主要步骤, 请你写下正确的操作步骤序号 ( ) A、将m、V代入公式中,算出铁块密度 B、铁块用细线拴好轻轻放入水中,测出水和铁块的总体积V2 C、在量筒中倒入一部分水,测出水的体积V1 D、用天平称出铁块的质量m E、根据数据V1 、V2算出铁块的体积V 3、液体的密度⑴ 原理是:ρ= ⑵ 方法:①用天平测的总质量m1 ;②把烧杯中的液体倒入中一部分,读出内液体的 V; ③称出中剩余液体的质量m2 ;④计算出量筒内液体的质量m= ⑤求出液体的密度ρ= 。 4、测量固体的密度一般要测次质量和次体积。 5、测量液体的密度一般要测次质量和次体积。 【达标练习】

测盐水和小石块的密度

实验器材:量筒(或量杯)、石块(或烧锅炉的焦炭)、细线、盐水、天平和砝码、烧杯(或玻璃杯)、清水 1.测金属块的密度 实验步骤 (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调节天平平衡. (2).测出金属块的质量,并把测量值填入表格中. (3).向量筒中注入一定量的清水,并把测得的水的体积值填入表格中. (4).将石块用细线拴好,没入水中,测出石块和水的总体积,并把测量值填入表格中.(5).计算出石块的体积,填入表格. (6).计算出金属块密度,填入表格. 表格设计 石块的质量 石块放入前水的体积石块和水的总体积石块的体积石块的密度 m(g) 请同学们写出测定盐水密度的实验步骤,并设计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 学生基本写完后,请同学说出实验步骤以及表格设计的内容,教师随时把正确内容写在黑板上,并进行必要的补充、修正。 2.测定盐水的密度 实验步骤 (1)把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调节天平平衡,(这里向同学说明一下,测金属块的密度完成后,只要天平没动,可以不再调节,但如果作为一个独立实验必须有这一步) (2)在烧杯中盛盐水,称出它们的质量,并将测量值填入表格中. (3)把烧杯中的盐水倒入量筒中一部分,测出它的体积,并将测量值填入表格. (4)称出烧杯和杯中剩余盐水的质量,将测量值填入表格. (5)计算出量筒内盐水的质量,记入表格.

(6)求出盐水密度记入表格表格设计 烧杯和盐水的质量 (g)烧杯和杯内剩余 盐水的质量 量筒中盐水质量量筒中盐水的体积盐水的密度 一、教学分析与说明 1.关于实验原理 实验前可与学生讨论如何利用密度公式来测定物质的密度,需要测出哪些量?用什么办法和仪器来测量?启发学生思考,激发兴趣,搞清实验原理和实验方法. 2.在使用量筒时应注意的问题 (1)了解量筒(或量杯)的用途.量筒是实验室里用来测物体体积的仪器. (2)知道量筒的构造,学会判定量筒的最小分度和量程,认识“ml”表示“毫升”,读数时要估读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 (3)量筒一定要放置在水平面上,然后再将液体倒入量筒中. (4)观察量筒里液面到达的刻度时,视线要跟液面相平,若液面呈凹形,观察时要以凹形的底部为准;若液面呈凸形,观察时要以凸形的顶部为准. (5)用量筒(杯)测固体体积的方法叫排液法. 在练习用量筒(或量杯)测液体体积时,两次的测量应让同组的两个同学各测一次.如果分组仪器全部是量筒,应给教师准备一个量杯,让学生看到实物.观察量筒时,可就观察问题提问练习.在视线和凹面相平时,教师应做一个示范动作.滴管是学生第一次使用,也应讲清楚如何使用,尤其是要从量筒中取出液体时应怎样做,让学生思考一下,最好找学生示范一下.测出的水的体积不要倒回烧杯中,做下一个实验时用. 3.关于实验的操作 (1)在测固体的体积时,要让学生弄明白需要记录哪些数据.并把所测得的有关数据填入数据表中,再求出石块的体积和密度. 测固体密度最好用烧锅炉的焦炭,选一些大小形状均合适的(体积最好在20~40cm3之间),事先要蘸上腊,以防吸水.如果用石块,一定要求学生用细线栓牢,否则极易砸坏量筒.要讲清用排液法测体积的做法和这种方法的适用条件.第一,这种物质不能溶于这种液体,若

第三节测量物质的密度(20201109223249)

第三节测量物质的密度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实验进一步巩固物质密度的概念;进一步熟悉天平构造及其使用;学会用量筒测量液体、不规则形状物体体积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活动学会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对利用物理公式间接测定物理量这种科学方法有感性认识.通过探究过程的体验,使学生对测量性探究方法,从实验原理、实验器材的选取和使用、实验步骤的设计、数据的采集与处理到得出结果,分析实验误差有初步认识和感受.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实验数据记录、处理的体验,使学生养成实事求是、严谨的科学态度.通过探究活动中的交流与合作体验,使学生认识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培养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敢于提出与别人不同的见解,也勇于放弃或修正自己的错误观念. ?教学重点与难点学会用天平和量筒测固体和液体密度的原理和方法。使学生通过实验能对密度的物理意义加深理解。 教学课时: 1 时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1.复习:什么是物质的密度?计算密度的公式是什么?要求出物质的密度要知道哪些量? 2.出示小石块和 1 杯盐水,指出用天平可以称出石块与盐水的质量,但刻度尺却无法测出它的体积。本实验我们学习用量筒. 新课教学 1.引导学生看课本实验的“目的”,对照实验的器材将桌面上的用具对照检查。 2.讲述量筒(或量杯)的使用方法。 介绍量筒和量杯,mL是体积单位"毫升”的符号,1mL=1cm。 学生观察量筒的量程和最小刻度值。 学生观察图7-6、图7-7 量筒或量杯使用时怎样放?怎样读出液体和体积?看样测固体的体积?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得出: (1)测量时量筒或量杯使用时应放平稳 (2)读数时社,视线要与筒内或杯内液体液面相平,(如:测水的体积,由于水面是凹形的,读数时,视线要跟凹面相平;如测水银的体积,由于水银面是凸形的,读数时视线要 凸面平。) (3)测固体体积的方法: ①在量筒内倒适量的水(以浸没待测固体为准)读出体积V1 ; ②用细线栓好固体慢慢放入到量筒内,读出此时水和待测固体的总体积V2 ③用V2 -V1 ,得到侍测因体的体积。 1.学生分组实验:测石块的密度提问:测石块的密度合理的实验步骤是什么? 教师强调:这了减小实验误差,应该先用天平称出石块的质量。 学生实验操作。 2.学生分组实验:测盐水的密度 提问:测盐水的密度的步骤是什么? 教师指出:(1)本实验测盐水的质量的方法与第二节测液体质量的方法不一样。 (2)

初中物理《测量物质的密度》教案

《测量物质的密度》教案 作者:张杰 【学习主题】测量物质的密度 【时间】1课时 【课程标准】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通过实验,理解密度,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八年级》第六章第3节的学习内容。在学习了质量和密度的概念以及密度计算公式后进行,包括了量筒的使用、测不吸水不规则塑料块的密度和盐水密度这些知识与技能。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利用密度公式ρ=m/ν去间接测量物质的密度,培养实验操作能力,本节课起到了巩固上节课内容的作用,是密度知识在生活中应用的体现,也是学习力学的第一个关键实验,有助于以后浮力知识的学习,是集物理现象、物理概念、物理规律于一体的教学重点,充分体现了新课标“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这一理念。【学情分析】 在学本节课之前,学生对物质的属性──质量有了初步的认识;学习了天平的使用方法。对密度概念与计算公式已有所了解;因为已经熟练掌握了温度计的读数方法,可以直接通过观察结构得出用量筒测液体体积的方法,学生观察思考就能操作,重点是引导学生观察水面的形状,水面是凹形的,读数时视线要以凹形液面的最低处相平。 对于测液体的密度,同学们也能想出大致方案,但在该实验中如何减小实验误差、制定最佳测量方案学生不是很容易想到,很多学生由于受前面“用天平测液体质量实验”的影响,往往制定出不精确的方案,学生注意不到没把液体全部倒入量筒,有些残留在了烧杯内,使测的体积偏小,密度偏大,所以这一环节要做重点处理。 【学习目标】 1、尝试用密度知识鉴别生活中的物质。 2、通过实验进一步体会物质密度的概念,理解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第十一章第四节《测量物质的密度》教学设计

第十一章第四节《测量物质的密度》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1、认识量筒,会用量筒测液体体积和不规则固体的体积。 2、进一步熟悉天平的调节和使用,能熟练地用天平、量筒测算出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3、在探究测量物质密度的过程中,学会利用物理公式间接测定物理量的科学方法,体会占据空间等量替代的方法。 4、在收集、处理数据的过程中培养自己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课前预习学案 【温故知新】 1、质量的单位有实验室里质量的测量工具是 2、你能说出天平的调节和使用步骤吗? 3、说出下面图中天平所表示的质量是多少克。

4、密度公式是,密度的单位有哪些? 【自主预习】 一、预习目标: ⑴会阅读产品说明书,能参照说明书正确的调节、使用托盘天平,并养成阅读产品说明书的习惯 ⑵能区分量筒和量杯,会正确的使用量筒和量杯 ⑶养成细心、耐心、认真和爱护仪器的好习惯 ⑷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二、预习内容: (预习要求:请同学们根据“预习目标”,仔细阅读课本第18页-19页的相关内容,简要回答以下几个问题,请将你的答案写在题目下面的空白处,争取独立完成。) 1、mL是体积单位的符号,1mL = cm3。 2、量筒或量杯是以什么单位标度的? 3、观察量筒或量杯的最大测量值(量程)是 ,分度值是 ,读数时视线应该怎样?

(如:测水的体积,由于水面是凹形的,读数时,视线要跟;如测水银的体积,由于水银面是凸形的,读数时视线要跟). 4、如何用量筒测固体的体积? 5、测量物质的密度时,用测出质量,用测出体积,根据公式计算出物质的密度。 6、画出记录数据的表格。 三、在你预习的过程中,你还有哪些自己不能解决的疑问,请记录下来。 课内探究学案 一、自主学习,交流预习情况: (请组内交流“课前预习学案”中的问题,将在预习过程中自己解决不了的疑问在小组内汇总起来,写到黑板上) 二、合作探究,自主研修:

密度的测量实验报

测量小石块和盐水的密度实验报告单 实验目的: 1.通过实验进一步巩固物质密度的概念; 2.学会量筒的使用方法。一是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的方法;二是用量筒测量不规则形状物体体积的方法; 3.学会用量筒和天平测物质的密度。 实验原理:ρ=m/v 实验器材:天平、配套砝码一盒、量筒、小石块、烧杯、水、细线、盐水 实验一:测量小石块的密度 实验步骤:①用天平测出石块的质量记作m ②在量筒中放入适量的水记作V 1 ③用细线拴住金属块将其浸没于量筒中的水中,水的体积记作V 2 石块密度的计算式为: 实验记录表格: 石块的质量 m/g 量筒中水的体积 V 1 /m l 放入石块后水的体积 V2/ml 石块的体积 (V 2 -V 1 )/cm3 石块的密度 ρ/(g/cm3) 实验二:测量盐水的密度 实验器材: 实验步骤:①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记作m 1 ②将烧杯中的液体倒入量筒中一部分,体积记作V ③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液体的总质量记作m 2 盐水密度的计算式为: 实验记录表格: 烧杯和液体总质量m/g 量筒中液体的 体积V 1 /ml 烧杯和剩余液 体总质量m/g 量筒中液体 质量m/g 液体的密度 ρ/(g/cm3)

问题思考: 1、在石块的密度测量中为什么要先测质量后侧体积,若先测体积在测质量对结果是否有影响?答:测固体密度时应该先测质量再测体积,若先测体积再测质量可能会因固体上沾有水而使测得的质量偏大,测得的密度也偏大。 2、测量盐水密度时,如果先测空烧杯的质量,后将盐水倒入烧杯,测出总质量,再将烧杯中盐水倒入量筒中,测出其体积。那么求得的盐水密度比真实值偏大(填“偏大”“偏小”“不变”)为什么? 答:将烧杯中的盐水都倒入量筒中时,不管如何细心正确操作,烧杯内壁都会沾有一点盐水,这会导致测量出来的体积比实际值小一点。而烧杯加盐水质量减去空烧杯的质量却是所有盐水的质量,因此计算出来的密度就会比实际值偏大一点。 3、蜡块不沉入水中,如何用天平和量筒测出蜡块的密度? 答:(1)针压法:用针压进水里,针的体积可以忽略 (2)重物拉拽法:在水底放一重物,加水,记下体积,再把蜡块用线系上,用水底的重物带到水里,记下两次的差,就是腊的体积了。 4、如果物体溶于水,和水能发生化学反应,你该怎么做? 答:(1)溶于水的可以用酒精汽油等物质代替水。 (2)排沙法.类似于排水法,只不过是用沙来代替水。先把适量的沙倒入量筒摇平,记录体积V1;然后把物体埋入沙中摇平,记录体积V2,则被测物体的体积V=V2-V1。 5、给你一架托盘天平,一只空瓶、水、一杯牛奶,没有量筒,请你想办法测出牛奶的密度,写出实验步骤及牛奶密度的表达式。 答:(1)利用天平测出空瓶子的质量m1; (2)在空瓶中装满水,用天平测出瓶子和水的总质量m2; (3)在空瓶中装满牛奶,再测出盛满牛奶的瓶和牛奶的总质量m3; (4)表达式:牛奶的密度为:ρ 牛奶= 水 ρ m - m m - m 1 2 1 3

初中物理第四节测量物质的密度练习题

第十章多彩的物质世界 10.4 测量物质的密度 一、填空题 1.可以用天平测量。长方体形状的物体,可以测出它的,和,从而算出它的。 2.用实验的方法测不规则形状固体的密度时,应该用到的器材有、、和、、、。 3.煤油的密度是0.8×103kg / m3,一个瓶子能装1kg的煤油,至多能装 kg的水。 4.质量相等的水,硫酸、酒精分别装在相同规格的玻璃管中,如图10-3所示, 玻璃管A中装的是,玻璃管B中装的是,玻璃管C中 =1.8×103kg / m3, ρ酒精=0.8×103kg / m3) 装的是。(已知ρ 硫酸 5.用相同的量筒分别测量100g水和煤油,则装的量筒中的液面较低,如果分别测量50cm3的水和煤油,则的质量较大。 6.体积和质量都相等的空心铜球和铁球,空心部分体积较大的是球,如果在它们的空心部分都注水,则球的质量最大。 7.一容器的容积为500mL,倒入400g的某种液体刚好盛满,则该液体的密度为kg / m3, 若倒出该液体80mL,则剩余液体的质量为g。 二、选择题 8.三个完全相同的杯子,里面装有相同质量的水,把相同质量的铜块、铁块、铅块分别放入三只杯子里,水面升高较多的是( ) A.放有铜块的杯子B.放有铁块的杯子 C.放有铅块的杯子 9.要想一次尽可能正确地量出100g密度为0.8×103 kg / m3的酒精,应使用下列量筒中的(前为量程,后为分度值)( ) A.50mL,5mL B.100mL,2mL

C .250mL ,10mL D .500mL ,5mL 10.有质量相等的正方体A 和B ,若A 的边长是B 的边长的 13 ,则A 的密度是B 的密度的( ) A .3倍 B .9倍 C .27倍 D .13 11.甲物质的密度是乙物体的2倍,乙物体的质量是甲物体的2倍,则甲物体的体积是乙物体的体积的 ( ) A .4倍 B .2倍 C .0.25 D .0.5 12.用铁和铜制成的两个实心球,不可能发生的情况是( ) A .两球质量相等,但铁球体积小 B .铁球质量、体积均比铜球大 C .铁球质量、体积比铜球小 D .两球体积相同,但铁球的质量大 13.在调节好的托盘天平的左右两个托盘中,分别放两个体积相同的实心物体A 和B ,天平失去了平衡,指 针向左偏,比较A 和B 的密度( ) A .A ρ< B ρ B .A ρ>B ρ C .A ρ=B ρ D .无法判断 14.如果用质量相同的铁、铜、铅分别制成相同体积的金属球,则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A .三个球都是空心的 B .若铁球是空心的,那么铜球、铅球必是实心的 C .若铜球是实心的,则铜球、铅球必定是空的 D .若铁球是实心的,那么铜球、铅球必是空心的 15.三个体积相等,质量相等的空心球,分别由铜、铁、铝制成(ρρρ铜 铝铁),其内部空心体积最大的是 ( ) A .铜球 B .铁球 C .铝球 D .无法确定 16.甲、乙两物体质量相等,3V V =乙甲,组成甲、乙两物体的物质密度为4ρρ=乙甲,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 是 ( ) A .甲球一定是空心的 B .乙球一定是空心的 C .两球都是空心的 D .两球都是实心的

第3节测量物质的密度

V m m V m 1 2-== ρ 八年级物理导学案 课题: 测量密度 课型:_____新授___课时:__1个课时______ 授课人:___ ___ 授课时间: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小组:___________ 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 第3节 测量物质的密度 一、学习目标: 1.通过实验进一步巩固物质密度的概念。 2.会量筒的使用方法。 3.通过探究活动,学会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学会间接地测定一个物理量的方法,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 二、重点难点: 重点:量筒的使用方法。 难点:如何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 三、器材准备:天平、量筒、盐水、铁块、塑料块、水、烧杯、细线、牙签、多媒体设备 四、学习过程:(一)思维启动 (1)ρ水=____________________,它的物理意义____________ _________。 (2)大家知道只要测出物体的质量和体积,就可以由公式算出物体的密度,物体质量可以用 _________来测量,而物体的体积需要什么来测量? (二)探究历程 1.量筒的使用 自主阅读课本,仔细观察量筒,思考下例问题。(准备多种规格的量筒,观察。) (1) 量筒的单位刻度是毫升还是立方厘米?1ml=____cm 3(2) 量筒的最大测量值是__________________(3) 量筒的最小分度值是_________________ 观看课本“量筒的使用方法”。 小组内讨论得出结论: 操作方法: 注意事项: 2. 探究:测量盐水和塑料块密度。 (1)如何测盐水的质量和体积?小组内讨论 自己设计实验表格,并将实验数据填入表格中。 (三)整理实验仪器,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 (四)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要包括:(1)实验目的(2)实验原理(3)实验器材(4)实验 步骤(5)实验数据(6)实验结论(7)实验体会 (五)达标测试:1.如图所示,其中_________同学读数正确,量筒中液体体积为__________mL 教师复备栏 学生笔记栏 2.小华同学在测定食用色拉油的密度的实验中,其方法步骤完全正确。下图显示的是他测量的 相关数据,请帮小华填写下表中空白测量和数据。 3.甲、乙两种物质,它们的质量跟体积关系如图所示,则ρ甲__ρ乙 (选填“>”、“<”或“=”),其中乙物质可能是 。 4.张明和王芳合作,进行“测定盐水的密度”的实验。 实验器材:天平(含砝码)、量筒、烧杯、盐水 实验步骤: 步骤一、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 1 步骤二、将盐水倒进烧杯,用天平测装有盐水的烧杯总质量m 2 步骤三、将烧杯中的盐水全部倒入量筒中,读出盐水的体积V 步骤四、计算出盐水的密度: 他们收拾好实验器材后,一起对实验过程进行了评估: 张明说:我们的实验原理正确, 实验器材使用恰当,操作过程规范,读数准确,计算无误,得出的盐水密度是准确的。 王芳说:在操作过程中,我发现有一点儿盐水沾在烧杯内壁上,这样,尽管我们操作规范、读数准确、计算无误。但我们测量得到的数据还是有了误差,导致计算的结果也有误差。 张明认真思考后,同意了王芳的意见。然后,他们一起继续探讨如何改进实验方案,尽量减小测量的误差。 根据张明和王芳对实验过程的评估,请你回答: ⑴王芳这里所指的“测量误差”是在上述步骤的第 步骤产生的,导致了盐水体积读数 (填“偏大”或“偏小”),从而使得盐水密度的计算结果 (填“偏大”或“偏小”)。 ⑵为了减小实验的误差,必须从质量和体积两方面的测量进行控制。根据张明和王芳的意见分析,在不增加实验器材的条件下,提出你的实验设计方案,使实验结果的误差达到最小。实验 步骤是: ⑶在你的设计方案中,控制误差的思路是: 5.现有一只空瓶、水、待测液体、天平和砝码。欲测出这种液体的密度,请你写出:⑴ 主要实验步骤及所要测量的物理量(用字母表示): ⑵ 待侧液体的密度表达式为: 。 烧杯和油的 总质量(g ) 倒出适量油后烧杯和油的总质量(g ) 倒出油的质量(g ) 油的密度 (g/㎝3 ) 16.8 教师复备栏 学生笔记栏 图10-20

山东省临沂市凤凰岭中学九年级物理全册第五章《测量石块和盐水的密度》教案新

第五章《测量石块和盐水的密度》教案 一课前复习? 1密度? 2密度的计算公式 思考:若要测出物体的密度要测出哪些物理量呢 ? 实验原理 二实验操作 (一)测固体的密度 实验器材: 天平和砝码 石块 量筒 水 细线 实验步骤 1用天平测出石块的质量 m 2用量筒测出石块的体积 V 3根据公式p =m/v 计算出石块的密度 进行实验将数据填入表格 石块的质量 n (g ) 石块放入前水的体 积V1 (cm3) 石块和水的总体 积 V2 (cm3) 石块的体积V (cm3) 石块的密度 (g/cm3) 练习、某同学用实验测定金属块的密度, 实验操 作结果如下图所示,根据图示的测量情 况填写下列的表格。 部分固体密度表中,查出这块金属块是由 ______________ 制成的。 练习小军测量小石块的密度。他调节天平时指针偏向如图甲所示,为使天平在水平 位置平衡,他应将平衡螺母向 ___________ 端调。用天平测量小石块的质量,右盘 中的砝码质量、 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用量筒测量小石块的体积如图丙所示,则小石块的密度 wm 表 物密度 铅 113x10? 铜 7.8 x itf 铝 2J x ltf

(二)测液体密度 实验器材: 天平和砝码 玻璃杯 盐水 量筒. 测液体密度的两种方案 采用方案A 测出的p 盐水的值较准确,这是因为方案 大,使得P 盐水的值_ (选填“大”或“小”) 进行实验将数据填入表格: 玻璃杯和盐水的质量 ____________ (g ) 玻璃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 ____________ (g 量筒中盐水质量 ____________ (g ) 量筒中盐水的体积 (cm3) 盐水的密度 ____________ (g/cm3) 练习3、小梦同学在 测盐水密度的实验中。 kg/m3。 方案A L 用天平称円盛有盐水的观杯的总质 ■ I 把烧杯申I 分盐水倒入量笑中,別 8^1(申盐水的体积匕 a 称出烧杯和杯中剌下的盐水的总质 Bfnkr FA 4*求出吟=空〒 方案B L 用天平赛出空烧杯的质tm u 2. tfift 杯中倒入ot 水,称出它们的 总 Mt m s ; 3?把烧杯申関盐水倒入录筒申规出量筒 中世水的体积V ; 4*求出卩側=盹「化 B 中,物理量—的测量值误差较 (1 )据图中数据可知,量筒中盐水的质量是 ____ g - ,”体积是 __________ m l ,密度是

质量与密度测量物质的密度

第3节 测量物质的密度 教学目标新 -课- 标-第 -一-网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验进一步巩固物质密度的概念; 2.学会量筒的使用方法,一是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的方法;二是用量筒测量不规则形状物体体积的方法。教学重点:量筒的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如何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 课前准备 实验器材(天平、量筒、盐水、铁块、石块、水、烧杯、细针等)、文本、图片或音视频资料、自制PPT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菊花石块形成于距今约2.8亿年前。其成分为天青石与栖霞岩,内含丰富的硒、锶、铋等多种微元素,对人有强身健体、抗癌益寿作用。现在我想知道这块石头的密度,该怎么做呢? 我们本节课就来探究如何测量物质的密度。 二、推进新课X k B 1 . c o m 探究点一 量筒的使用 提出问题 出示一块长方体铁块,问:要测这铁块的密度,需要测哪些量?用什么器材测量?记录哪些量?怎样求出铁块的密度? 出示一块任意形状的石块和装在小碗的盐水,问:能否测这石块的密度和小碗里的盐水密度?那么用什么仪器来测定形状不规则的石块和盐水的体积? 分析总结 由公式ρ=m V 可知,测出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可算出密度,规则的物体我们可以 用数学上的方法测得。例如: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圆柱体的体积=底面积×高;不规则的物体体积和液体体积就需要用我们今天学习的量筒来测量。 学生自学 出示量筒,指出液体的体积和不规则的物体体积可以用量筒来测量。每小组同学观察桌面上的100 mL 量筒的结构,回答下面问题: 1.量筒是以什么单位标度的?是毫升(mL)还是立方厘米(cm 3)?1 mL =________cm 3。 2.量筒的最大测量值(量程)是多少?量筒的分度值(最小测量值)是多少?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六章第三节测量物质的密度同步训练(解析版)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六章第三节测量物质的密度同步训练 一、单选题(共14题;共28分) 1、没有其它仪器,只有量筒,要取出500g煤油,正确的取法是() A、用量筒量出500mL B、用量筒量出400mL C、用量筒量出625mL D、用量筒量出375mL 2、以下各组器材中,不能测出长方体金属块密度的是() A、刻度尺、细线、烧杯、水 B、天平和砝码、量筒、细线、水 C、溢水杯、天平和砝码、烧杯、水、细线 D、刻度尺、天平和砝码 3、在平整地面上有一层厚度均匀的积雪,小明用力向下踩,形成了一个下凹的脚印,如图所示,脚印下的雪由于受外力挤压可近似看成冰层,已知冰的密度,只要测量出下列哪组物理量,就可以估测出积雪的密度() A、积雪的厚度和脚印的深度 B、积雪的厚度和脚印的面积 C、冰层的厚度和脚印的面积 D、脚印的深度和脚印的面积积雪冰层 4、小梦参加了5月份的实验操作考试.下表中记录的是小梦与其他三位同学测出的小石块的密度(注:经查密度表可知,石块的密度为2.50g/cm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四位考生的实验都失败了,因为密度表中石块的密度为2.50g/cm3 B、只有小满的数据可以接受,因为他的数据最接近密度表中的数据 C、只有张扬的数据不可以接受,因为他的数据偏差最大 D、只要实验操作正确,数据真实,上述数据均有效 5、小明为了测盐水的密度,制定如下的实验计划:①测出空烧杯的质量②将烧杯中一部分盐水倒入量筒中③测出量筒中盐水的体积④根据实验数据计算盐水的密度⑤在烧杯中装入适量盐水,测出它们的总质量 ⑥测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以上实验步骤安排最合理、误差最小的是() A、①⑤②③④ B、⑤②③⑥④ C、⑤②③①④ D、⑤⑥②③④ 6、用天平和量筒测石块密度的实验中,应往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这里的“适量”的含义是指()

中考专题复习二( 密度的测量)

综合练习 1. (04四川)小明同学有一副木质象棋,为了知道该木质材料的密度,他取来一只量筒,盛水后先读出水面对应的刻度值是180mL ,接着他将一枚棋子投入量筒中,稳定后棋子漂浮在水面上,读出水面对应的刻度值是192mL ,最后他用一根细铁丝将棋子按入水中,使其被水完全浸没,稳定后再读出水面对应的刻度值是200mL ,请你根据以上数据,帮小明 同学算出该木质材料的密度,你算出的密度值是ρ= kg/m 3 。 2. (04福建漳州)为了测量牛奶的密度: (1)给你天平(含砝码)、量筒、烧杯,请你写出测量步骤和密度大小的表达式。 步骤: 表达式: ; (2)若给你弹簧测力计、细线、适量的水和一个带盖的轻小塑料瓶,你怎样测量牛奶的密度(要求写出测量步骤) 步骤: 0.6×103 答:⑴步骤:①在烧杯中盛适量的牛奶,用天平测出它们的质量m 1;②把烧杯中的牛奶倒一些进量筒,测出量筒中牛奶的体积V ;③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杯中剩余牛奶的质量m 2; 表达式:V m m 2 1-= ρ ⑵步骤:①在塑料瓶中装满牛奶,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牛奶的重G 1,算出牛奶的质量m 1;②倒出瓶中牛奶,然后往瓶中装满水,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水的重G 2,算出水的质量m 2;③把牛奶的质量除以体积算出牛奶的密度。 3.(04泰州)亮亮利用一只量杯(装有适量的某种液体)、一根细线和一只弹簧测力计测量一个形状不规则的固体物块的密度(该物块不吸收任何液体),实验流程如图16所示,根据图示可读出物块重为 N ,物 块的体积为 cm 3 ,计算出物块 的密度ρ物= kg/m 3 ,该液体 的密度ρ液= kg/m 3 . 2.5 100 2.5×103 1×103 4. (04江苏宿迁)(实验题)现有一只空瓶、水、待测液体、天平和砝码。欲测出这种液体的密度,请你写出: ⑴.主要实验步骤及所要测量的物理量(用字母表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