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讲巧妙求和二四年级奥数

第6讲巧妙求和二四年级奥数
第6讲巧妙求和二四年级奥数

第6讲----巧妙求和(二)四年级奥数

————————————————————————————————作者:————————————————————————————————日期:

小学奥数 数列求和 巧妙求和 含答案

第16讲巧妙求和 一、知识要点 某些问题,可以转化为求若干个数的和,在解决这些问题时,同样要先判断是否求某个等差数列的和。如果是等差数列求和,才可用等差数列求和公式。 在解决自然数的数字问题时,应根据题目的具体特点,有时可考虑将题中的数适当分组,并将每组中的数合理配对,使问题得以顺利解决。 二、精讲精练 【例题1】刘俊读一本长篇小说,他第一天读30页,从第二天起,他每天读的页数都前一天多3页,第11天读了60页,正好读完。这本书共有多少页? 【思路导航】根据条件“他每天读的页数都比前一天多3页”可以知道他每天读的页数是按一定规律排列的数,即30、33、36、……57、60。要求这本书共多少页也就是求出这列数的和。这列数是一个等差数列,首项=30,末项=60,项数=11.因此可以很快得解: (30+60)×11÷2=495(页) 想一想:如果把“第11天”改为“最后一天”该怎样解答? 练习1: 1.刘师傅做一批零件,第一天做了30个,以的每天都比前一天多做2个,第15天做了48个,正好做完。这批零件共有多少个? 2.胡茜读一本故事书,她第一天读了20页,从第二天起,每天读的页数都比前一天多5页。最后一天读了50页恰好读完,这本书共有多少页? 3.丽丽学英语单词,第一天学会了6个,以后每天都比前一天多学1个,最后一天学会了16个。丽丽在这些天中学会了多少个英语单词? 【例题2】30把锁的钥匙搞乱了,为了使每把锁都配上自己的钥匙,至多要试几次? 【思路导航】开第一把锁时,如果不凑巧,试了29把钥匙还不行,那所剩的一把就一定能把它打开,即开第一把锁至多需要试29次;同理,开第二把锁至多需试28次,开第三把锁至多需试27次……等打开第29把锁,剩下的最后一把不用试,一定能打开。所以,至多需试29+28+27+…+2+1=(29+1)×29÷2=435(次)。 练习2: 1.有80把锁的钥匙搞乱了,为了使每把锁都配上自己的钥匙,至多要试多少次? 2.有一些锁的钥匙搞乱了,已知至多要试28次,就能使每把锁都配上自己的钥匙。一共有几把锁的钥匙搞乱了? 3.有10只盒子,44只羽毛球。能不能把44只羽毛球放到盒子中去,使各个盒子里的羽毛球只数不相等?

四年级奥数思维训练专题-巧妙求和

四年级奥数思维训练专题-巧妙求和(一) 专题简析:若干个数排成一列称为数列.数列中的每一个数称为一项.其中第一项称为首项,最后一项称为末项,数列中项的个数称为项数. 相邻两项的差都相等的数列称为等差数列,后项与前项的差称为公差. 通项公式:第n项=首项+(项数-1)×公差 项数公式:项数=(末项-首项)÷公差+1 例1:有一个数列:4,10,16,22,…,52,这个数列共有多少项?分析:容易看出这是一个等差数列,公差为6,首项是4,末项是52,要求项数,可直接带入项数公式进行计算. 项数=(52-4)÷6+1=9 答:这个数列共有9项. 试一试1:有一个等差数列:2,5,8,11,…,101,这个等差数列共有多少项? 例2:有一等差数列:3,7,11,15,……,这个等差数列的第100项是多少? 分析:这个等差数列的首项是3,公差是4,项数是100.要求第100项,可根据“末项=首项+公差×(项数-1)”进行计算. 第100项=3+4×(100-1)=399

试一试2:求1,4,7,10……这个等差数列的第30项. 例3:有这样一个数列:1,2,3,4,…,99,100.请求出这个数列所有项的和. 分析:等差数列总和=(首项+末项)×项数÷2 1+2+3+…+99+100=(1+100)×100÷2=5050 试一试3:6+7+8+…+74+75 例4:求等差数列2,4,6,…,48,50的和. 分析:项数=(末项-首项)÷公差+1 =(50-2)÷2+1=25 首项=2,末项=50,项数=25 等差数列的和=(2+50)×25÷2=650 试一试4:9+18+27+36+…+261+270 巧妙求和(二) 专题简析:

六年级数学-奥数精品讲义16讲

六年级数学-奥数精品讲义16讲 目 录 第1讲 定义新运算 第2讲 简单的二元一次不定方程 第3讲 分数乘除法计算 第4讲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第5讲 估算 第6讲 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技巧 第7讲 简单的分数应用题(1) 第8讲 较复杂的分数应用题(2) 第9讲 阶段复习与测试(略) 第10讲 简单的工程问题 第11讲 圆和扇形 第12讲 简单的百分数应用题 第13讲 分数应用题复习 第14讲 综合复习(略) 第15讲 测试(略) 第16讲 复杂的利润问题(2) 第一讲 定义新运算 在加,减,乘,除四则运算之外,还有其它许多种法则的运算。在这一讲里,我们学习的新运算就是用“ #”“*”“Δ”等多种符号按照一定的关系“临时”规定的一种运算法则进行的运算。 例1;如果A*B=3A+2B ,那么7*5的值是多少? 例2;如果A#B 表示 3 B A + 照这样的规定,6#(8#5)的结果是多少? 例3;规定Y X XY Y X +=? 求2Δ10Δ10的值。

例4;设M*N 表示M 的3倍减去N 的2倍,即M*N=3M-2N (1)计算(14 *10)*6 (2)计算 ( 58*43) *(1 *2 1) 例5;如果任何数A 和B 有A ¤B=A ×B-(A+B ) 求(1)10¤7 (2)(5¤3)¤4 (3)假设2¤X=1求X 例6;设P ∞Q=5P+4Q ,当X ∞9=91时,1/5∞(X ∞ 1/4)的值是多少? 例7;规定X*Y=XY Y AX +,且5*6=6*5则(3*2)*(1*10)的值是多少? 例8;▽表示一种运算符号,它的意义是) )((A Y A X XY Y X +++ = ?1 1 已知3 211212112=+++= ?))((A 那么20088▽2009=? 巩固练习 1、已知2▽3=2+22+222=246; 3▽4=3+33+333+3333=3702;按此规则类推

小学奥数之巧妙求和

五年级思维提升 今天的成绩是以往勤奋的表现,而一生的成绩还依靠毕生的勤奋。坚持就是胜利,毅力对最后的成功有决定意义。 巧妙求和 一、某些问题可以转化为若干个数的和。在解决这些问题时,同样要先判断是否是求等差数列的和。如果是等差数列求和,才可用等差数列公式求和。 在解决自然数的数字问题时,应根据题目的具体特点,有时可考虑将题中的数适当分组,并将每组中的数合理配对,使问题得以顺利解决。 二、经典例题解析 例1 刘俊读一本长篇小说,他第一天读30页,第二天起他每天读的页数都比前一天多3页,第11天读60页,正好读完。这本书共有多少页? 解: 答: 想一想:如果把“第11天读60页,正好读完”,改成最后一天读60页,正好读完。该怎样解答? 解:

习题:丽丽学英语单词,第一天学会了6个,以后每天多学会1个,最后一天学会了16个。丽丽在这些天中学会了多少个单词?解: 答: 例2 把30把锁的钥匙搞乱了,为了使每把锁都配上自己的钥匙,至少要试多少次? 解: 答: 习题:有一些锁的钥匙搞乱了,已知至多要试28次,都能使每把锁都配上自己的钥匙,问一共有几把锁的钥匙搞乱了? 解: 答: 例3 实验小学304个小朋友围成若干个圈(一圈套一圈)做游戏。已知内圈24人,最外圈52人。如果相邻两圈相差的人数相等,那么相邻两圈相差多少人? 解:(1)

(2) 答: 习题:小明练习写毛笔字。第一天写4个大字,以后每天比前一天多写相同数量的大字,最后一天写34个,共写589个大字。小明每天比前一天多写几个大字? 解:(1) (2) 答:

课后跟踪习题 一、填空: 1、若干个数排成一列,称为。数列中的每一个数称为一项,其中第一项称为,最后一项称为。数列中的数的个数称为。 2、从第二项开始,后项与其相邻的前项之差都相等的数列称为 。后项与前项的差称为。 3、学习等差数列求和三个常用的公式。 1)求等差数列的和= 2)项数= 3)末项= 二、解答题 1、等差数列中,首项=1,末项=39,公差=2。求这个等差数列有多少项? 解: 答: 2、有一个等差数列2、5、8、11......101,这个等差数列共有多少项? 解:

六年级上奥数第一讲找规律

第一讲 找规律 给出几个具体的、特殊的数、式或图形,要求找出其中的变化规律,从而猜想出一般性的结论.解题的思路是实施特殊向一般的简化;具体方法和步骤是(1)通过对几个特例的分析,寻找规律并且归纳;(2)猜想符合规律的一般性结论;(3)验证或证明结论是否正确,下面通过举例来说明这些问题. 开篇小练习: 1、有一列数,观察规律,并填写后面的数,-5,-2,1,4,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一组数为: 1111111,,,,,,234567 ---- …找规律得到第11个数是_________,第n个数是__________ 3、小凡在计算时发现,11×11=121,111×111=12321,1111×1111=1234321,他从中发现了一个规律。你能根据他所发现的规律很快地写出 111111111×111111111=______吗? 答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四个同学研究一列数:1,-3,5,-7,9,-11,13,……照此规律,他们得出第n 个数分别如下,你认为正确的是 ( ) A.2n-1 B.1-2n C.(1)(21)n n -- D.1 (1)(21)n n +-- 5、如图,是用积木摆放一组图案,观察图形并探索:第五个图案中共有 块积木,第 n 个图形中共有 块积木. 6、观察数列1,1,2,3,5,8,x,21,y,……,则2x-y=____________ 7、观察下列各式: 12 34567822,24,28,216,232,264,2128,2256,======== …,请你根据上述规律,猜想108的末位数字是_________. 8、观察下列各式:32 11= 3323332 333321231236123410+=++=+++=

四年级奥数巧妙求和(一)

巧妙求和(一) 专题简析:若干个数排成一列称为数列。数列中的每一个数称为一项。其中第一项称为首项,最后一项称为末项,数列中项的个数称为项数。 从第二项开始,后项与其相邻的前项之差都相等的数列称为等差数列,后项与前项的差称为公差。 需要记住三个非常重要的公式:“通项公式”、“项数公式”、“求和公式”。 通项公式:第n项=首项+(项数-1)×公差 项数公式:项数=(末项-首项)÷公差+1 求和公式:总和=(首项+末项)×项数÷2 例1:有一个数列:4,10,16,22,…,52,这个数列共有多少项? 练习: 1,等差数列中,首项=1,末项=39,公差=2,这个等差数列共有多少项? 2,有一个等差数列:2,5,8,11,…,101,这个等差数列共有多少项? 3,已知等差数列11,16,21,26,…,1001,这个等差数列共有多少项? 例2:有一等差数列:3,7,11,15,……,这个等差数列的第100项是多少?练习: 1,一等差数列,首项=3,公差=2,项数=10,它的末项是多少? 2,求1,4,7,10……这个等差数列的第30项。 3,求等差数列2,6,10,14……的第100项。 例3:有这样一个数列:1,2,3,4,…,99,100。请求出这个数列所有项的和。 练习: 计算下面各题。 (1)1+2+3+…+49+50 (2)6+7+8+…+74+75 (3)100+99+98+…+61+60 例4:求等差数列2,4,6,…,48,50的和。

练习: 计算下面各题。 (1)2+6+10+14+18+22 (2)5+10+15+20+…+195+200 (3)9+18+27+36+…+261+270 例5:计算(2+4+6+...+100)-(1+3+5+ (99) 练习: 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1)(2001+1999+1997+1995)-(2000+1998+1996+1994) (2)(2+4+6+...+2000)-(1+3+5+ (1999) (3)(1+3+5+...+1999)-(2+4+6+ (1998) 例6:如果一个等差数列第4项为21,第6项为33,求他的第8项。(1)一个等差数列的第5项是19,第8项是61,求他的第11项。。(2)如果一个等差数列的第3项是10,第7项是26,求他的第12项。(3)如果一个等差数列的第2项是10,第6项是18,求他的第110项。

举一反三- 四年级奥数 - 第8讲 巧妙求和(一)

第2讲巧妙求和(一) 一、知识要点 若干个数排成一列称为数列。数列中的每一个数称为一项。其中第一项称为首项,最后一项称为末项,数列中项的个数称为项数。 从第二项开始,后项与其相邻的前项之差都相等的数列称为等差数列,后项与前项的差称为公差。 在这一章要用到两个非常重要的公式:“通项公式”和“项数公式”。 通项公式:第n项=首项+(项数-1)×公差 项数公式:项数=(末项-首项)÷公差+1 等差数列总和=(首项+末项)×项数÷2 这个公式也叫做等差数列求和公式。 二、精讲精练 【例题1】有一个数列:4,10,16,22.…,52.这个数列共有多少项? 练习1: 1、等差数列中,首项=1,末项=39,公差=2.这个等差数列共有多少项?

2、有一个等差数列:2.5,8,11.…,101.这个等差数列共有多少项? 【例题2】有一等差数列:3.7,11.15,……,这个等差数列的第100项是多少? 练习2: 1、一等差数列,首项=3.公差=2.项数=10,它的末项是多少? 2、求1,4,7,10……这个等差数列的第30项。

【例题3】有这样一个数列:1.2.3.4,…,99,100。请求出这个数列所有项的和。 练习3: 计算下面各题。 (1)1+2+3+…+49+50 (2)6+7+8+…+74+75 【例题4】求等差数列2,4,6,…,48,50的和。

练习4: 计算下面各题。 (1)2+6+10+14+18+22 (2)5+10+15+20+…+195+200 【例题5】计算(2+4+6+...+100)-(1+3+5+ (99) 练习5: 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1)(2001+1999+1997+1995)-(2000+1998+1996+1994)

六年级奥数培训第16讲--比的应用(一)

第16讲比的应用(一) 一、知识要点 我们已经学过比的知识,都知道比和分数、除法其实是一回事,所有比与分数能互相转化。运用这种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可以化难为易,化繁为简。 二、精讲精练 【例题1】甲数是乙数的2 3 ,乙数是丙数的 4 5 ,甲、乙、丙三数的比是 ():():()。 【思路导航】 甲、乙两数的比 2 :3 乙、丙两数的比 4 :5 甲、乙、丙三数的比 8:12 :15 答:甲、乙、丙三数的比是 8:12:15。练习1: 1.甲数是乙数的4 5 ,乙数是丙数的 5 8 ,甲、乙、丙三数的比是 ():():()。 2.甲数是乙数的4 5 ,甲数是丙数的 4 9 ,甲、乙、丙三数的比是 ():():()。 【例题2】光明小学将五年级的140名学生,分成三个小组进行植树活动,已知第一小组和第二小组人数的比是2:3,第二小组和第三小组人数的比是4:5。这三个小组各有多少人? 【思路导航】先求出三个小组人数的连比,再按求出的连比进行分配。 ①一、二两组人数的比 2 :3 二、三两组人数的比 4 : 5 一、二、三组人数的比 8:12 :15 ②总份数:8+12+15=35 ③第一组:140×8 35 =32(人) ④第二组:140×12 35 =48(人) ⑤第三组:140×15 35 =60(人)

答:第一小组有32人,第二小组有48人,第三小组有60人。 练习2: 1.某农场把61600公亩耕地划归为粮田与棉田,它们之间的比是7:2,棉田与其他作物面积的比6:1。每种作物各是多少公亩? 2.小学六年级的同学分三组参加植树。第一组与第二组的人数的比是5:4,第二组与第三组人数的比是3:2。已知第一组的人数比二、三组人数的总和少15人。六年级参加植树的共有多少人? 【例题3】甲、乙两校原有图书本数的比是7:5,如果甲校给乙校650本,甲、乙两校图书本数的比就是3:4。原来甲校有图书多少本? 【思路导航】由甲、乙两校原有图书本数的比是7:5可知,原来甲校图 书的本数是两校图书总数的 7 75 + ,由于甲校给了乙校650本,这时甲校的图书 占两校图书总数的 3 43 + ,甲校给乙校的650本图书,相当于两校图书总数的 7 75 +- 3 43 + = 13 84 。 650÷( 7 75 + - 3 43 + )× 7 75 + =2450(本)答:原来甲校有图书2450本。 练习3: 1.小明读一本书,已读的和未读的页数比是1:5。如果再读30页,则已 读和未读的页数之比为3:5。这本书共有多少页?

趣味奥数之巧妙求和

趣味奥数之巧妙求和 一、这一个标题 若干个数排成一列称为数列。数列中的每一个数称为一项。其中第一项称为首项,最后一项称为末项,数列中项的个数称为项数。 从第二项开始,后项与其相邻的前项之差都相等的数列称为等差数列,后项与前项的差称为公差。 在这一章要用到两个非常重要的公式:“通项公式”和“项数公式”。 通项公式:第n项=首项+(项数-1)×公差 项数公式:项数=(末项-首项)÷公差+1 二、精讲精练 【例题1】有一个数列:4,10,16,22.…,52.这个数列共有多少项? 【思路导航】容易看出这是一个等差数列,公差为6,首项是4,末项是52.要求项数,可直接带入项数公式进行计算。项数=(52-4)÷6+1=9,即这个数列共有9项。 练习1: 1.等差数列中,首项=1.末项=39,公差= 2.这个等差数列共有多少项? 2.有一个等差数列:2.5,8,11.…,101.这个等差数列共有

多少项? 3.已知等差数列11.16,21.26,…,1001.这个等差数列共有多少项? 【答案】1.(39-1)÷2+1=20项 2.(101-2)÷3+1=34项 3.(1001-11)÷5+1=199项 【例题2】有一等差数列:3.7,11.15,……,这个等差数列的第100项是多少? 【思路导航】这个等差数列的首项是3.公差是4,项数是100。要求第100项,可根据“末项=首项+公差×(项数-1)”进行计算。 第100项=3+4×(100-1)=399. 练习2: 1.一等差数列,首项=3.公差= 2.项数=10,它的末项是多少? 2.求1.4,7,10……这个等差数列的第30项。 3.求等差数列2.6,10,14……的第100项。 【答案】1.末项是21 2.1+(30-1)×3=88 3.2+(100-1)×4=398 【例题3】有这样一个数列:1.2.3.4,…,99,100。请求出这个数列所有项的和。 【思路导航】如果我们把1.2.3.4,…,99,100与列100,99,…,3.2.1相加,则得到(1+100)+(2+99)+(3+98)+…

小学四年级奥数讲解:巧妙求和

小学四年级奥数讲解:巧妙求和 一、知识要点 某些问题,能够转化为求若干个数的和,在解决这些问题时,同 样要先判断是否求某个等差数列的和。如果是等差数列求和,才可用 等差数列求和公式。 在解决自然数的数字问题时,应根据题目的具体特点,有时可考 虑将题中的数适当分组,并将每组中的数合理配对,使问题得以顺利 解决。 二、精讲精练 【例题1】刘俊读一本长篇小说,他第一天读30页,从第二天起,他每天读的页数都前一天多3页,第11天读了60页,正好读完。这 本书共有多少页? 【思路导航】根据条件“他每天读的页数都比前一天多3页”能 够知道他每天读的页数是按一定规律排列的数,即30、33、36、……57、60。要求这本书共多少页也就是求出这列数的和。这列 数是一个等差数列,首项=30,末项=60,项数=11.所以能够很快得解:(30+60)×11÷2=495(页) 想一想:如果把“第11天”改为“最后一天”该怎样解答? 练习1: 1.刘师傅做一批零件,第一天做了30个,以的每天都比前一天多 做2个,第15天做了48个,正好做完。这批零件共有多少个? 2.胡茜读一本故事书,她第一天读了20页,从第二天起,每天读 的页数都比前一天多5页。最后一天读了50页恰好读完,这本书共有 多少页?

3.丽丽学英语单词,第一天学会了6个,以后每天都比前一天多 学1个,最后一天学会了16个。丽丽在这些天中学会了多少个英语单词? 【例题2】30把锁的钥匙搞乱了,为了使每把锁都配上自己的钥匙,至多要试几次? 【思路导航】开第一把锁时,如果不凑巧,试了29把钥匙还不行,那所剩的一把就一定能把它打开,即开第一把锁至多需要试29次;同理,开第二把锁至多需试28次,开第三把锁至多需试27次……等打 开第29把锁,剩下的最后一把不用试,一定能打开。所以,至多需试 29+28+27+…+2+1=(29+1)×29÷2=435(次)。 练习2: 1.有80把锁的钥匙搞乱了,为了使每把锁都配上自己的钥匙,至 多要试多少次? 2.有一些锁的钥匙搞乱了,已知至多要试28次,就能使每把锁都 配上自己的钥匙。一共有几把锁的钥匙搞乱了? 3.有10只盒子,44只羽毛球。能不能把44只羽毛球放到盒子中去,使各个盒子里的羽毛球只数不相等? 【例题3】某班有51个同学,毕业时每人都和其他的每个人握一 次手。那么共握了多少次手? 【思路导航】假设51个同学排成一排,第一个人依次和其他人握手,一共握了50次,第二个依次和剩下的人握手,共握了49次,第 三个人握了48次。依次类推,第50个人和剩下的一人握了1次手, 这样,他们握手的次数和为: 50+49+48+…+2+1=(50+1)×50÷2=1275(次). 练习3:

六年级奥数辅导第13讲 排列组合

六年级奥数辅导第十三讲排列、组合问题 一、排列问题。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常常遇到过这样的问题,就是要把一些事物排在一起,构成一列,计算有多少中排法,这就是排列问题。在排列过程中,不仅与参加排列的失误有关,而且与各失误所在的先后顺序有关。 排列公式:P m =(n-1) (n-2)……(n-m+1) n 【例题分析】 例1、有9面颜色不同的信号旗,任意取出3面旗从上到下挂在旗杆上表示信号,共可以表示多少种不同的信号? 例2、用0,1,2,3,4,5,6,7,8这九个数字,可以组成多少个没有重复数字的三位数? 例3、7个人并排站成一排,其中甲必须站在中间位置,共有多少种不同的站法? 【巩固提高】 1、某班有一个小图书馆,有不同的文艺书80本,不同的自然科学书120本。如果最多从这两类书中各借1本,共有多少种借法? 2、要排一张有6个歌唱节目和4个舞蹈节目的演出节目单,如果任何两个舞蹈节目不得相邻,有多少种不同的排法? 3、从1,3,5中任取两个数字,从0,2,4中任取两个数字,共可以组成多少个没有重复数字的四位数?其中偶数有多少个? 二、组合问题。

知识导航: 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的“分组”问题,如把同学分两组进行篮球对抗赛,从全班同学中选几人参加数学竞赛等。这种“分组”问题,就是我们要讨论的组合问题。 组合问题与所取的元素有关,而与元素之间的先后顺序无关。 组合公式C m n =p m n ÷p m m 【例题分析】 例1、六(1)班要在25名同学中选出4名同学去参加夏令营活动,共有多少种选法? 例2、从6幅水墨画、3幅油画和4幅素描中选取两幅不同类型的画,布置画室。共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法? 例3、圆上有12个点,以每3个点为顶点画一个三角形,一共可以画多少个三角形?若以每4个点为顶点画一个四边形,可以画多少个四边形? 【巩固提高】 1、要从9名男生和5名女生中选出6名学生参加数学竞赛,共有多少种选法? 2、某种产品100件,其中2件次品,其余为合格品,从中抽3件产品来检验, 至少有1件次品的情形有多少种? 3、从16个小朋友中任选4个人合影留念,共需拍多少张照片? 综合练习

三年级奥数:配对求和

配对求和 引入:被人誉为“数学王子”的高斯在年仅10岁时就以一种非常巧妙的方法很快求出1+2+3+4+5+、、、+99+100的结果。高斯是怎样求出这个和的呢?这就是我们要研究的这种求和的方法。 我们利用高斯的巧算方法得出这样的公式: 总和=(首项+末项)×项数÷2 项数=(末项-首项)÷公差+1 末项=首项+(项数-1)×公差 第一类题型 例题1: 计算:1+2+3+4+5+、、、+98+99+100. 思路点拨: 此数列是一个等差数列,公差是1,我们可以利用“总和=(首项+末项)×项数÷2”的求和公式来解。 解:1+2+3+4+5+、、、+98+99+100 =(1+100)+(2+99)+(3+98)+、、、+(50+51) =(100+1)×(100÷2) = 101×50 = 5050 同步精炼: 1、1+2+3+4+5+6+7+8+9+10 2、2+4+6+8+、、、+30 第二类题型 例题1: 计算:2+5+8+11+14+17+20 思路导航: 本题是一个等差数列,公差是3. 2、5、8、11、14、17、20,一共有7个数,如果我们仍像例1那样每两个数组成一个组,就多出一个数,那怎么办呢?我们不妨这样想: 2 5 8 11 14 17 20 +20 17 14 11 8 5 2 22 22 22 22 22 22 22 7个22是154,而154是两组2到20的和,一组2到20的和一组2到20的和就是154÷2=77,由此我们得出这样的规律,当加数是单数时,就可用第一个数即前项与最后一个数(末项)相加,乘以这组数的个数(项数),再除以2,就能求出正确结果了。其实这种方法也适用于加数的个数成双的求和:

三年级奥数第九讲__巧填运算符号

三年级数学提升班 学生姓名: 第九讲:巧填运算符号 知识是从刻苦劳动中得来的,任何成就都是刻苦劳动的结晶。 ——宋庆龄 知识纵横 根据题目给定的条件和要求,填运算符号或括号,使等式成立,这是一种很有趣的游戏,这种游戏需要动脑筋找规律,讲究方法,一旦掌握方法,就有取得成功的把握。 填运算符号问题,通常采用尝试探索法,主要尝试方法有两种: 1.如果题目的数字比较简单,可以从等式的结果入手,推想那些算式能得到这个结果,然后拼凑出所求的式子。 2.如果题目中的数字比较多,结果也较大,可以考虑先用几个数字凑出比较接近于等式结果的数,然后再进行调整,使等式成立。 通常情况下,要根据题目的特点,选择方法,有时将以上两种方法组合起来使用,更有助于问题的解决。 例题求解 【例1】在下面4个4之间填上+、-、×、÷或括号,使等式成立4444=8 【例2】在下面各题中添上+、-、×、÷、(),使等式成立。 12345=10 【例3】拿出都是8的四张牌,添上+、-、×、÷或(),使等式成立,你能试一试吗? 8888=08888=1 8888=28888=3【例4】在下面算式合适的地方添上+、-、×,使等式成立。 12345678=1 【例5】在下面式子适当的地方添上+、-号,使等式成立。 987654321=21

【例6】在下面12个5之间添上+、-、×、÷,使下面等式成立。 555555555555=1000 学力训练 1.你能在下面数中填上+、-、×、÷,使结果等于已知数吗? (1)5555=10(2)9999=182.在下面数中填上+、-、×、÷或(),使等式成立。 (1)33333=9(2)44444=8 3.在下面几个数中填上+、-、×、÷或(),使等式成立。 (1)2356=6(2)2356=64.你能在下面各数中添上运算符号,使等式成立吗? 4125=10 5.巧填运算符号,使等式成立。 (1)3333=1 (2)4444=2 (3)5555=3 6.在下面的各数中添上运算符号,使等式成立。 34568=8 家长签字:

六年级奥数第16讲-比较数的大小(学)

学科教师辅导讲义 学员编号:年级:六年级课时数:3 学员姓名:辅导科目:奥数学科教师: 授课主题第16讲——比较数的大小 授课类型T同步课堂P实战演练S归纳总结 教学目标①小数的大小比较常用方法; ②分数的大小比较常用方法; ③数的估算时常用方法。 授课日期及时段 T(Textbook-Based)——同步课堂 一、小数的大小比较常用方法 为方便比较,往往把这些小数排成一个竖列,并在它们的末尾添上适当的“0”,使它们都变成小数位数相同的小数.(如果是循环小数,就把它改写成一般写法的形式) 二、分数的大小比较常用方法 ⑴通分母:分子小的分数小. ⑵通分子:分母小的分数大. ⑶比倒数:倒数大的分数小. ⑷与1相减比较法:分别与1相减,差大的分数小.(适用于真分数) ⑸重要结论: ①对于两个真分数,如果分子和分母相差相同的数,则分子和分母都大的分数比较大; ②对于两个假分数,如果分子和分母相差相同的数,则分子和分母都小的分数比较大. ⑹放缩法 在实际解题的过程中,我们还会用到其它一些思路!同学们要根据具体情况展开思维! 三、数的估算时常用方法 知识梳理

(1)放缩法:为求出某数的整数部分,设法放大或缩小.使结果介于某两个接近数之间,从而估算结果. (2)变换结构:将原来算式或问题变形为便于估算的形式. 考点一:两个数的大小比较 例1、如果a = 20052006,b = 2006 2007 ,那么a ,b 中较大的数是 例2、如果A =111111110222222221,B =444444443 888888887 ,A 与B 中哪个数较大? 例3、在 a=20032003×2002和 b=20022003×2003中,较大的数是______ ,比较小的数大______ 。 例4、试比较: 2962 2222????L 1442443个与1853 3333????L 14424 43个哪一个大? 例5、已知:258998 369999A =????L ,那么A 与0.1中 比较大,说明原因; 考点二:多个数的比较 例1、(1)把下列各数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37 ,513,916,15 28 (2)(幼苗杯数学邀请赛)把下列分数用“<”号连接起来: 1017 ,1219,1523,2033,60 91 典例分析

四年级奥数巧妙求和

四年级奥数专题 巧妙求和(一) 专题简析:若干个数排成一列称为数列。数列中的每一个数称为一项。其中第一项称为首项,最后一项称为末项,数列中项的个数称为项数。 从第二项开始,后项与其相邻的前项之差都相等的数列称为等差数列,后项与前项的差称为公差。 这一周学习“等差数列求和”。需要记住三个非常重要的公式:“通项公式”、“项数公式”、“求和公式”。 通项公式:第n项=首项+ (项数—1)x公差 项数公式:项数=(末项—首项)十公差+ 1 求和公式:总和=(首项+末项)X项数十2 例1 :有一个数列:4, 10, 16, 22,…,52,这个数列共有多少项? 分析与解答:容易看出这是一个等差数列,公差为6,首项是4,末项是52,要求项数,可直接带入项数公式进行计算。 项数=(52- 4)十6+仁9,即这个数列共有9项。 练习一 1,等差数列中,首项=1,末项=39,公差=2,这个等差数列共有多少项? 2,有一个等差数列:2, 5, 8, 11,…,101,这个等差数列共有多少项? 3,已知等差数列11, 16, 21, 26,…,1001,这个等差数列共有多少项?

例2:有一等差数列:3, 7, 11, 15,……,这个等差数列的第100项是多少?分析与解答:这个等差数列的首项是3,公差是4,项数是100。要求第100项,可根据“末项=首项+公差X(项数—1)”进行计算。 第100 项=3+4 X( 100—1) =399 练习 1,一等差数列,首项=3,公差=2,项数=10,它的末项是多少? 2,求1, 4, 7, 10……这个等差数列的第30项 3,求等差数列2, 6, 10, 14……的第100项 例3:有这样一个数列:1, 2, 3, 4,…,99, 100o请求出这个数列所有项的和。 分析与解答:如果我们把1, 2, 3, 4,…,99, 100与列100, 99,…,3, 2, 1相加,则得到 (1+100) + (2+99) + (3+98) +…+ (99+2) + (100+1),其中每个小括号内的两个数的和都是101,一共有100个101 相加,所得的和就是所求数列的和的2倍,再除以2,就是所求数列的和。 1+2+3+…+99+100= (1+100)X 100*2=5050 上面的数列是一个等差数列,经研究发现,所有的等差数列都可以用下面的公式求和:等差数列总和=(首项+末项)X项数* 2 这个公式也叫做等差数列求和公式。 练习三 计算下面各题。 (1) 1+2+3+…+49+50 (2) 6+7+8+…+74+75 (3) 100+99+98+…+61+60 例4:求等差数列2, 4, 6,…,48, 50的和

六年级奥数第1—6讲

六年级数学思维训练(1) 一、快速填空。 1 . a是一个三位小数,用“四舍五入”法精确到百分位约是70.70, a最大可以是(),最小是()。 2. b是一个大于0的自然数,且a=b+ 1,那么a和b的最大公约是(),最小公倍数是()。 3 ?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用了5时,返回时速度提高了20%这样将比去时少用()时。 4 .一套西服的价格是250元,其中上衣价钱的1/6正好与裤子价钱的1/4相等。每件上衣()元, 每条裤子()元。 5?甲、乙、丙三个数的比是2: 5: 8,这三个数的平均数是90,甲数是()。 6 ?在一个密封的不透明的袋子里装了两只红球,两只黄球,明明伸手任意抓一只球,抓到红球的机会是()。 7. 8 (x —3)—5x = 27 , x=()。 8 .把一杯20升的纯牛奶喝掉2升,再用水填满,则牛奶的浓度为()。 二、准确计算。 1 . 1 —3 + 5 —7+ 9- 11 +…—1999 + 2001 三、解决冋题。 1?小红看一本书,已看的页数与未看的页数比是1: 5,如果再看10页这时已看页数占全书总页数的 25%这本书共多少页? 2 .甲、乙两桶油共68千克,若从甲桶中取出它的1/4,从乙桶中取出它的1/3后,两桶油剩下的一 样重。那么,原来甲、乙两桶油各多少千克?

3?两列火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对开出,快车行完全程需要 20时,慢车行完全程需要 5时后两车相遇。已知快车在相遇前途中停留了 4小时,慢车在相遇前途中停留了几时? 4 ?一项工程单独完成甲队需要 10天,乙队需要15天,丙队需要20天,三队一起干, 结果一共用了 6天,甲队实际干了几天? 5、幼儿园大班和中班共有 32名男生,18名女生,已知大班中男生和女生的比是 5: 3,中班中男生 和女生的比是2 : 1。那么大班有女生多少名? 30时。开出1 甲队中途撤走,

(完整版)三年级奥数巧算与速算

01.09 三年级周润泽 速算与巧算 教学目标: 1、学会“化零为整”的思想。 2、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3、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与第一个数相加,和不变。 教学重点:加法、减法和乘法的巧算主要是“凑整”,就是将算式中的数分成若干组,使每组的运算结果都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再将各组的结果求和。 教学难点:有些题目直观上凑整不明显,这时可以“借数”。 知识点: 1.加法的简便运算. (1)互补数相加(2)拆出互补数相加(3)A+B=B+A 2.减法的简便运算. (1)A-B-C=A-(B+C); (2)A-B+C=A-(B-C) (3)利用补数,现变整,后计算 3. 加减混合式计算: (1)添括号,去括号法则;(2)带符号搬家 (3)互补数相加的活学活用(4)基准数相加 3.乘法的简便运算。 (1)A×B=B×A; (2)A×B×C=A×B×C;

教学过程; 来看一看老师这里有2个算式你喜欢算哪一个? ①57689+29273=②100+1000= T:为什么你们都喜欢算算式②呢? 因为算式②是整百和整千的数,那么我们如果能将我们在平时计算时变成算式②这样,我们就可以让计算变的更简单,今天我们就来学一学怎么样让我们平时的计算变成像算式②一样。 1、互补数相加 (1)446+72+154+328 (2)857-294-306 (3)957+234-257 (4)359-298+441 (5)724+55+645+176 (6)953-267-133 (7)426+755-266 (8)362-199+238 2、拆出补数相加 (1)299+86 (2)873-398 (3)541+1002 (4)4825-703 (4)398+27 (6)1873-297

24小学六年级奥数第二十四讲:数学游戏题

第二十四讲:数学游戏题 例1 . 两人轮流从1开始报数。每人每次只能报1个数或者2个数,谁先报到30获胜,怎样才能取胜(俗称抢30) 例2. 有1994粒棋子,甲、乙两人分别轮流取棋子,每次至少取1粒,最多取4粒,不能不取,取到最后一粒的为胜者,试问先取的获胜,还是后取的获胜,怎样取法 例3. 在黑板上写下2、3、4、……1994,甲先擦去一个数,然后乙再擦去一个数,如此轮流下去。规则规定最后剩下两个互质的数时,甲胜;最后剩下两个不互质的数时,乙胜。问最后谁获胜 例4. 在黑板上写下2、3、4、……1995,甲先擦去一个数,然后乙再擦去一个数,如此轮流下去。规则规定最后剩下两个互质的数时,甲胜;最后剩下两个不互质的数时,乙胜。问最后谁获胜 例5.在9 9象棋盘的右上角放一枚棋子,每一步只能向左,向下右向左下对角线走一格,二人交替走,谁先到达左下角,谁为胜者,问必胜的策略是什么 例5. 有两堆火柴,甲、乙两人轮流在其中任意一堆取,多取不限,但不能不取,谁最后把火柴取完, 谁就获胜。问如何能确保获胜 例6. 有9张扑克牌,分别为A (当作1)2、3、4、5、6、7、8、9。甲、乙两人轮流取一张牌,谁手上有三张牌的数加起来15,谁就取胜,问先取者怎样取牌可以保证不败

第二十四讲:数学游戏题练习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绕口令:“:车上放着一个盒,盒里放着一个瓶,砰砰砰、砰砰砰、瓶碰盆,盆碰瓶,是瓶碰了盆,还是盆碰了瓶” 。共有37 个字。两人做游戏,规定轮流有一个字落在自己身上,最后一个字落到谁,谁就获胜,问先得到字的能获胜吗 2.桌面上放着一堆火柴,共56 根。由甲、乙两人轮番从这堆火柴里取走者胜。 1 根至3 根,取了最后一根火柴 问应该怎样取,才能保证获胜 3.桌面上放着一堆火柴,共56 根。由甲、乙两人轮番从这堆火柴里取走 1 根至3 根,取了最后一根火柴者胜。问应该怎样取,才能保证获胜 4.把2002 个空格排成一排,第一格中放有一枚棋子,甲、乙两人轮流移动棋子,每人每次可以移动1 格、 2 格或 3 格。谁先移动最后一枚谁胜。问先移动者确保获胜的方法是什么 5.有100 根火柴,甲、乙两人玩轮流取火柴游戏,规定每人每次可取不多于是0 根的任何根数,以谁取完火柴使对方再无火柴可取者为胜。如果开始由甲先取,问谁一定能取胜他怎样才能取胜 6.把2002 粒纽扣,两人轮流从中取几粒,但每人至少取 1 粒,最多取4 粒,谁取到最后一粒,就算谁输。 问保证一定获胜的对策是什么 7.甲、乙两人在黑板上轮流写下不超过10 的自然数,规定禁止在黑板上写自己写过的数的约数,最后不能写的人为失败者。如果甲第一个写数,试问谁一定获胜,给出一种获胜的方法。

2019年三年级奥数速算、巧算方法及习题

三年级奥数速算、巧算方法及习题 例1、在合适的地方填上+、-、或×,使等式成立。 (1)1 2 3 4 5=1 (2) 1 2 3 4 5=0 练习1 在合适的地方填上+、-、或×,使等式成立。 (1) 3 3 3 3=3 (2) 3 3 3 3=9 例2、下面两道算式需要填四个运算符号,每个符号只用一次,该怎样填呢? (1) 9 3 7=20 (2)14 2 5=12 练习2、下面算式等号两边分别用什么运算符号,两边才能相等。 (1)2 5 6=13 (2)5 13=9 2 例3在□里填上合适的数字。 练习3、⑴在□里填上合适的数字。 例4.在□里填上合适的数字。 练习4、填一填。 4 - 4 4 7 1 + 3 6 4 8 0 3 4 + 5 9 5 4 4 2 7 × 9 3 1 8 × C D 4 A B 6 A=( ) B=( ) C=( ) D=( ) 3 - 2 7 5 6 8 9 - 1

课后练习 1、在相同的图形里填上相同的整十数,使等式成立。 ×6=4 2、在下面的方格里填上合适的数字,使它横看成为两道算式,竖看成为五个成语。 3、把1~9这9个数字分别填入下面的○中,正好组成一道算式。 4、把494、49 5、49 6、49 7、 498、499 、 501、502、503、504、505 、 506这十二个数分别填入下面的方格中,使等式成立。(每个数只 能用一次) 5 、在同样的图形中填入同样的数字。 6 (1)1 2 3 4=1 ( 2) 1 1 1 1=1 □÷□×□ + □=□ (□+□-□)×□=□ 上 下 面 方 生 死 花 门 拿 稳 += ++ + += + - 4 9 5

16六年级奥数专题十六:找规律

六年级奥数专题十六:找规律 关键词:四边三角五边形内角规律六边形四边形奥数三角形等于 同学们从三年级开始,就陆续接触过许多找规律”的题目,例如发现图形、数字或数表的变化规律,发现数列的变化规律,发现周期变化规律等等。这一讲的内容是通过发现某一问题的规律,推导出该问题的计算公式。 例1求99边形的内角和。 分析与解: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可是99边形的内角和怎样求呢?我们把问题简化一下,先求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 的内角和,找一找其中的规律。 如上图所示,将四边形ABCD分成两个三角形,每个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所以四边形的内角和等于180° >2= 360 ° ;同理,将五边形ABCDE分成三个三角形,得到五边形的内角和等于180°X3= 540°;将六边形ABCDEF分成四个三角形,得到六边形的内角和等于180°X4 = 720°。 通过上面的图形及分析可以发现,多边形被分成的三角形数,等于边数减2。由此得到 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 n边形的内角和=180°>(n-2 )(n》3)。

有了这个公式,再求99边形的内角和就太容易了。 99 边形的内角和=180°X (99-2 )= 17460°。 例2四边形内有10个点,以四边形的4个顶点和这10个点为三角形的顶点,最多能剪出多少个小三角形? 分析与解:在10个点中任取一点A,连结A与四边形的四个顶点,构成4个三角形。再在剩下的9个点中任取一点B。如果B在某个三角形中,那么连结B与B所在的三角形的三个顶点,此时三角形总数增加2个(见左下图)。如果B在某两个三角形的公共边上, 那么连结B与B所在边相对的顶点,此时三角形总数也是增加2个(见右下图)。 类似地,每增加一个点增加2个三角形。 所以,共可剪出三角形4 + 2X9= 22 (个)。 如果将例2的“1个点'改为n个点,其它条件不变,那么由以上的分析可知,最多能 剪出三角形 4 + 2X (n-1 )=2n + 2=2X (n + 1)(个)。 同学们都知道圆柱体,如果将圆柱体的底面换成三角形,那么便得到了三棱柱(左下图); 同理可以得到四棱柱(下中图),五棱柱(右下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