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脑损伤康复诊疗常规(新)(DOC)

颅脑损伤康复诊疗常规(新)(DOC)
颅脑损伤康复诊疗常规(新)(DOC)

头部内伤(颅脑损伤)中医康复诊疗常规

、诊断要点

(一)病史

1?受伤时间、原因、头部外力作用的情况。

2?伤后意识障碍变化情况。

3.伤后作过何种处理。

4?伤前健康情况,主要了解心血管、肾与肝脏重要疾患等。

(二)体格检查

1意识障碍的程度和变化是判断伤情的重要方面。

2头部检查,注意头皮损伤,耳鼻出血及渗液情况。 .生命体征(呼吸、脉搏、血压和体温)要作重点检查,以了解颅内压增高,延髓功能状态以及有无休克等。

4瞳孔应注意对比双侧大小、形状和对光反应情况。

5?运动与反射检查。

(三)辅助检查

1. 颅骨X 线平片只要病情允许应作常规检查,照正、侧位片或特殊位。开放伤更有必要,以便了解颅骨骨折部位、类型及颅内异物等情况。

2. 腰椎穿刺以了解脑脊液压力和成份改变,但对已有脑疝表现或疑有颅后凹血肿者应视为禁忌。

3. 脑血管造影对颅内血肿诊断准确率较高,是一项可靠的诊断方法。

4?电子计算机断层(CT)和磁共振(MRI)检查对颅脑损伤诊断,是目前先进的检查技术。

5. 脑电图可作为监测、了解脑的恢复情况的参数

6. 脑诱发电位可分别反映脑干、皮质下和皮质等不同部位的功能情况, 对确定受损部位、判断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等有帮助。

(四)、损伤程度分类

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lasgow Coma Scale,GCS被广泛地应由于颅脑损伤患者的病情判断上, 并且也被应用于其他原因所致的意识障碍患者(参阅表8-2)。根据昏迷时间长短,可将颅脑损伤分为四型:

轻型:总分13?15分,伤后昏迷20min以内。

中型:总分9?12分伤后昏迷20min?6h。

重型:总分6?8分,伤后昏迷或再次昏迷持续6h以上。特重型:总分3?5 分。

(五)中医证候分期分型

1.急性期(6 周以内)多从瘀血阻滞、脑脉痹阻来论治,症状表现:肢体无力,头痛,头晕,记忆减退,言语不清,饮水呛咳,舌暗红,上有瘀斑瘀点,苔薄白,脉弦涩,或沉细涩。

2.恢复期(急性期过后)多从以肝肾不足、气虚血瘀来论治,症状表现:手足拘挛,活动不利,头晕,记忆减退,言语不清,饮水呛咳,舌暗红,上有瘀斑瘀点,苔薄白,脉弦细涩,或沉细涩。

、康复评定

颅脑损伤评定目的是对功能障碍的程度作出客观的评估, 为康复治疗方案、康复预后预测提供客观依据。除了神经系统方面内容以外, 重点意识障碍、认知功能、运动功能结局等的评定。

意识障碍的评定常用格拉斯哥昏迷量表( Glasgow Coma Scale, GCS)( 表8-2) 来评定意识水平。认知功能的评定认知功能主要由注意、记忆、思维、推理、智力等构成。认知功能的评定常用Rancho Los Amigos(RLA) 认知功能水平分级。常用Brunnstrom 中枢神经糸统损伤后运动

功能评定法,对偏瘫上肢、手、下肢进行运动功能评定。其优点是简单、快捷,缺点是不能量化。另一运动功能评定是用Fugl-Meyer 评定法,该评定法可量化,有效性强,现己广泛应用于临床和科研工作。言语障碍的评定方面,西方失语成套测验(the western aphasia battery,WAB)是目前流行应用较广的一种失语症评定方法,受民族、文化背景影响少,值得应用。构音障碍评定可采用修订后的Frenchay 构音障碍评定法。该测验项目分为反射、呼吸、唇、颌、软腭、喉、舌、言语八大项。和28细项。每细项按损伤严重程度分为a至e五级,a为正常,e为严重损伤。日常生活能力评定,临床上应用较广的是Barthel指数(the Barthel index,BI)和功能独立性评测(functional independence measure,FIM)。

三、中医治疗原则

( 一) 一般处理

1. 保持呼吸道通畅对昏迷病人要注意舌后坠、咳嗽和吞咽机能障碍,以及频繁呕吐等因素极易引起呼吸道机械阻塞,应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对预计昏迷时间较长或合并严重颌面伤以及胸部伤者应及时行气管切开,以确保呼吸道通畅。

2. 头位与体位头部升高15°有利于脑部静脉回流, 对脑水肿的治疗有帮助。为预防褥疮, 必须坚持定时翻身, 不断变更身体与床褥接触的部位, 以免骨突出部位的皮肤持续受压缺血。

3. 营养营养障碍将降低机体的免疫力和修复功能, 使易于发生或加剧并发症。早期采用肠道外营养, 如静脉输入20%脂肪乳剂、7%氨基酸、20%葡萄糖与胰岛素以及电解质、维生素等,以维持需要; 待肠蠕动恢复后,即可采用肠道内营养逐步代替静脉途径; 超过1 个月以上的肠道内营养, 可考虑行胃造瘘术。

(二) 中医治疗方案

1.急性期( 6 周以内)多从瘀血阻滞、脑脉痹阻,中药以活血通络,清脑开窍治之。

方以通窍活血汤加减,针刺以体针为主。

桃仁15 红花10 生地30 赤芍15 丹皮15 川芎15 当归10 川牛膝15 全虫5 地鳖虫10、石菖蒲15、郁金15、甘草5 2.恢复期(急性期过后)多从以肝肾不足、气虚血瘀来论治,以补益肝肾,益气活血药为主。方用补阳还五汤合右归丸加减,针刺以体针为主。

川断20 巴戟天15 狗脊15 杜仲10 怀牛膝15 黄芪30 当归10 红花10 桃仁15 全虫5 地鳖虫10 甘草5 3.若有意识障碍、认知障碍可加郁金、菖蒲、远志,针刺可加醒脑开窍针法。

4.若有言语障碍、吞咽障碍可加天麻、法夏、郁金、菖蒲、羌活等。可配合舌针,选穴可选金津、玉液、廉泉等穴位。

5.若有肢体痉挛者可加川木瓜、白芍、伸筋草等。针刺当选痉挛拮抗肌部位的穴位。

2. 颅脑损伤的中成药用药选择

①中药口服制剂益气养阴活血通络:复方北芪口服液、华佗再造丸、脑脉1,2,3 号、通心络、银杏叶滴丸、步长脑心通胶囊等

熄风化痰:益脑安胶囊、脑栓通胶囊

②中药静脉制剂活血化瘀:灯盏类、川芎类、丹参类、三七类、银杏类清热活血:清开灵

醒神开窍:醒脑静回阳固脱:参附类益气养阴:参麦针、黄芪针中药用药选择

3. 针灸治疗石氏醒脑开窍法石氏醒脑开窍针法方案

一、选穴主穴:内关(手厥阴心包经)、人中(督脉)、三阴交(足太阴脾经)。

辅穴:极泉(手少阴心经)、委中(足太阳膀胱经)、尺泽(手太阴肺经)。配穴:吞咽障碍加风池、翳风、完骨;手指握固加合谷;语言不利加上廉泉,金津、玉液放血;足内翻加丘墟透照海。

二、手法

内关:直刺0.5?1寸,采用捻转提插结合泻法,施手法1分钟。

人中:向鼻中隔方向斜刺0.3?0.5寸,用重雀啄法,至眼球湿润或流泪为度。

三阴交:沿胫骨内侧缘与皮肤呈45 度角斜刺,进针1 ?1.5 寸,用提插补法,使患侧下肢抽动3 次为度。

极泉:原穴沿经下移1 寸,避开腋毛,直刺1 ?1.5 寸,用提插泻法,以患侧上肢抽动3 次为度。

委中:仰卧直腿抬高取穴,直刺0.5 ?1 寸,施提插泻法,使患侧下肢抽动3 次为度。

尺泽:屈肘成120 度角,直刺1 寸,用提插泻法,使患者前臂、手指抽动3 次为度。

风池、完骨、翳风:针向结喉,进针2?2.5 寸,采用小幅度高频率捻转补法,每穴施手法1 分钟。

合谷针向三间穴:进针1?1.5 寸,采用提插泻法,使患者第二手指抽动或五指自然伸展为度。

上廉泉:针向舌根1.5 ?2 寸,用提插泻法。

金津、玉液:用三棱针点刺放血,出血1?2ml。

丘墟透向照海穴:约1.5 ?2 寸,局部酸胀为度。

三、并发症的治疗

(一)便秘:针外水道、外归来、丰隆。

(二)呼吸衰竭:针刺双侧气舍。

(三)尿失禁、尿潴留:针中极、曲骨、关元,局部施灸、按摩或热敷。

(四)共济失调:针风府、哑门、颈椎夹脊穴。

(五)复视:针天柱、晴明、球后。

(六)癫痫:针大陵、鸠尾、(七)肩痛:针肩髃、肩髎、肩内陵、肩贞、肩中俞、肩外俞,痛点刺络拔罐。

(八)痴呆:针百会、四神聪、四白、太冲。

(九)睡眠倒错:针上星、神门。四、治疗时间

每日针2 次,10 天为1 疗程。

4. 中医特色治疗中药熏蒸及中药益气活血养阴柔筋法治疗肢体痉挛中药沐足治疗下肢远端肿

胀石氏醒脑开窍针法治疗颅脑损伤后昏迷、偏瘫及言语、吞咽功能障碍腹针疗法治疗颅脑损伤肢体偏瘫温箱灸疗法及中药益气补肾固涩法治疗颅脑损伤后尿失禁及尿潴留

5. 中医手法及康复针刺配合〔软瘫期〕

此期相当于Brunnstrom偏瘫功能分级的I?U级。其功能特点为患者肢体失去控制能力,随意运动消失,肌张力低下,腱反射减弱或消失。软瘫期的治疗原则是利用各种方法提高肢体肌力和肌张力,诱发肢体的主动活动,及早进行床上的主动性活动训练。同时注意预防肿胀、肌肉萎缩、关节活动受限等并发症。

(1) 本期的传统康复治疗首选巨刺法,即健侧取穴的方法,禾U用健侧经气,在针刺刺激下调动患侧经络中残存之真气,共同驱除同经之邪气,使瘫侧受损的功能得以恢复,潜在的运动能力得以发挥。这种刺激健侧的方法实际上是禾用偏瘫早期低位中枢控制的联合反应,共同运动通过健侧用力收缩来使患侧肌张力提高。具体选穴、操作方法如下:[ 基本穴位] :选取健侧上、下肢阳明经腧穴。如手三里、外关、合谷、梁丘、足三里、解溪。

[操作方法]:选用1.5寸30号毫针直刺,按对穴连接电针仪(上海G-6805 型), 采用低频5HZ 连续波,输出强度以患者耐受为度,刺激20分钟。

( 2)传统手法治疗首选叩击法或拍法作用于患侧,叩击或拍打时手掌应尽量放柔软,慢拍快提,顺序从下到上,频率约100次/min,以皮肤发热潮红为度。若伴有患侧上肢肿胀,可选用滚法治疗,顺序从下到上。

注意: 各关节特别是肩关节、腕关节不宜使用拔伸法、扳法、抖法,以免造成韧带、肌肉

损伤,甚至引起关节脱位。

( 3)功能训练

1 )维持床上正确体位:软瘫期积极维持床上正确体位。同时坐位或站立时应注意支持偏瘫侧上肢,尽量避免牵拉肩关节。

2) 被动活动:若病人不能作主动活动,应尽早进行各关节被动活动训练。在进行训练时,训练时手法应在无痛范围内进行。对于已经出现有关节疼痛的病人,训练前可作热敷等止痛治疗。注意保护肩关节、髋关节。

3) 床上训练:只要病人神志清醒,生命体征稳定,应及早指导病人进行床上的主动性活动训练,包括翻身、床上移动、床边坐起、桥式运动等等。

(4)物理因子治疗: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功能性电刺激疗法、肌电生物反馈均可选用。

(5)作业治疗:这一时期作业治疗的主要目的在于配合运动治疗、物理因子治疗等其他手段提高患者躯体及肢体的肌力和肌张力,使其尽快从卧床期过渡到离床期,并能独立地完成一部分的日常生活活动如穿脱衣、穿袜子等,恢复一定的自理能力,从而建立和增强回归家庭、重返社会的信心。

〔痉挛期〕

此期相当于Brunnstrom偏瘫功能评价的川?W阶段。此期的功能特点为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随意运动时伴随共同运动的方式出现。治疗重点在于控制肌痉挛、促进分离运动的出现。

(1)针刺以“拮抗肌取穴” 为基本原则。

[ 穴位] :上肢取肩髃、肩中(位于肩臂三角肌之中央,当后臂肱骨之外侧,去肩骨缝2.5 寸)、手三里、外关、合谷;下肢取三皇穴(相当于脾经的阴陵泉、漏谷、三阴交)。

[ 操作] :常规操作。

(2)传统手法治疗:不同的肌群部位采用不同的手法,可以调节患肢肌肉和神经功能,诱发正常运动模式的建立,有利于促进主动运动和分离运动的完成,提高整体功能的恢复。

弹拨法

上肢弹拨肱二头肌、肱桡肌、肱骨内上髁的肌腱附着处,以酸胀为度,每处1?

2min,可以缓解优势侧的肌痉挛。

下肢弹拨内收肌、股四头肌、小腿三头肌肌腱附着处,拇指深按肌腱,酸胀为度,每处1?2mi n,可以缓解优势侧的肌痉挛。

擦法

上肢用快速掌擦法擦上肢的后侧(相当于肱三头肌和前臂伸肌肌群),每处1?2min,频率为120次/min左右,局部发热为度。

下肢用快速掌擦法擦大腿的的后侧和外侧(相当于腘绳肌和阔筋膜张肌)、小腿前面(小腿前肌群),每处1?2min,频率为120次/min左右,局部发热为度。

运动关节法

上肢缓慢伸肘、伸腕和伸指关节后屈肘、屈腕和屈指关节,1?2min。

下肢缓慢屈髋、屈膝和背屈踝关节后伸髋、伸膝和跖屈踝关节,1?2min。

(3)中药外治:舒筋止痉外洗方

制川乌15g 制草乌15g 麻黄15g 泽兰30g

伸筋草30g 海桐皮15g 桂枝15g 艾叶30g

透骨草30g 怀牛膝30 g 生姜60g 芒硝90g

鸡血藤30g 千年健30 g 肉桂6g 大黄粉后下30 g

[使用方法]:将上方约加水3000ml煎成500ml药液兑入浴缸中进行药浴,或放入熏蒸床局部熏蒸,水温应保持在摄氏45°?50°之间,每次治疗30 分钟,每日1 次,10 次为1 疗程。

[注意事项]:①严格控制水温以防患肢烫伤。②应当有人护理,如出现头晕、心慌等应当立即停止,

休息片刻。③心脏病、高血压患者和体弱者应当禁用药浴可考虑局部薰洗。④皮肤破损、内脏出血者禁用。

(4)功能训练:抑制协同运动模式,训练随意的运动,提高各关节的协调性和灵活性,帮助患者逐渐恢复分离运动。

运动治疗

①抗痉挛手法:内容包括良肢位的摆放、抗痉挛模式(RIP)训练、关节活动度的保持以及痉挛肌肉的静态牵张等。针对痉挛可采用牵拉、挤压、快速摩擦等方法来降低患者上肢的肌张力。

②感觉刺激:根据Rood技术,可以通过各种感觉刺激抑制痉挛,如轻轻地压缩关节,在肌腱附着点上加压,用坚定的轻的压力对后支支配的皮表(脊旁肌的皮表)进行推摩,持续的牵张,缓慢地将患者从仰或俯卧位翻到侧卧位,中温刺激,不感觉热的局部温浴,热湿敷等。

③治疗性训练:坐位平衡训练、站立位平衡训练、步行训练、上下楼梯训练等。

作业治疗:利用负重练习或在负重状态下的作业活动降低患侧上肢的肌痉挛。进行如持

球、持棒等动作进行针对协同运动的练习。此外,还可选择抗痉挛的支具。其中常用支

具有针对手指屈曲、腕掌屈曲痉挛的分指板,还有充气压力夹板。

物理因子治疗:痉挛机治疗仪治疗患肢:每日1次;淋巴循环治疗仪治疗患肢:每日1次。

〔相对恢复期〕

相对恢复期相当于Brunnstrom偏瘫功能评价的V?切阶段。此期的功能特点为肌痉挛轻微甚至完全消失,能进行脱离协同模式的自由运动,甚至能进行协调的单关节运动。治疗上应在继续训练患者肌力肌耐力的基础上,加强身体协调性的训练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培养,鼓励小组训练的方式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如果放弃或减少功能锻炼,已有的功能极易退化。

(1) 功能训练:在继续训练患者肌力肌耐力的基础上,以提高身体的协调性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为主要原则。训练内容有提高协调性、速度的作业治疗和增强肌力、肌耐力的运动治疗。

(2) 在进行功能训练的同时,可适当配合针灸、推拿等传统康复方法,以达到协同提高肌力、解除功能训练后肌疲劳的目的。

可按照“治痿独取阳明”理论选穴、针刺。

[穴位]:上肢:肩髃透极泉(下1寸)、臂臑、曲池、外关、手三里、阳溪、合谷等。下肢:风市、伏兔、足三里、丰隆、解溪、阳陵泉、悬钟、申脉、三阴交、太冲。

[操作]:常规操作采用运动关节类手法及按揉法、拿法、搓法等以防止关节挛缩、解除功能锻炼或针灸后的肌疲劳、增强本体感觉的刺激,促进运动模式的改变。

[操作]:

①按揉上肢的肩髃、臂臑、曲池、手三里、外关、合谷,每个穴位约0.5min,每次

持续用力3?5秒钟。下肢按揉髀关、风市、伏兔、血海、阳陵泉、足三里、解溪、昆仑、太溪、太冲穴,每穴约0.5 min,每次持续用力3?5秒钟。每天1次,10次为一疗程。

②沿手足三阳经、三阴经的循行部位,自上而下拿上下肢,手法操作3?5mi n,每

天1次,10次为一疗程。

③双手夹住肢体从近端往远端搓动,重复10遍。

④运动关节类手法:一手托肘,一手握腕,做肩关节的前屈、后伸、外展、内收及

旋转动作,2-3min ;双手配合做肘关节、腕关节、各指间关节的屈伸活动,2-3min。一

手扶膝,一手握踝,做髋关节的前屈、后伸、外展、内收及旋转动作,2-3min ;膝关节、

踝关节的屈伸活动,2-3min。手法操作每天1次,10次为一疗程。

方药:

A. 患者以肝肾不足、瘀血阻络为主症,予复方北芪口服液口服,日三次。

B. 若患者久病伤及脾胃,气血生化无源,可配以补脾益气,活血通络的中药。

[方药]:补阳还五汤加减黄芪当归丹参地龙

川芎桃仁红花水蛭

怀牛膝杜仲巴戟天

[加减]:半身不遂以上肢为主者,加桑枝15g、桂枝6g;半身不遂以下肢为主者,加杜仲15g;言语不利者,加石菖蒲9g、郁金12g、远志6g;口眼喑斜者,加白附子9g、僵蚕9g、全蝎5g;痰多者,加制半夏9g;畏冷偏寒者,加熟附子先煎10g;脾胃虚弱者,加党参15g、白术15g。

黄芪一般从30g 用起,以后渐加至120g 。服用后如果有些发热反应,药效过后又逐 渐恢复,属正常现象。如果日久效果不显著,并且症状上表现为血瘀为主,可加用虻虫、 地鳖虫、穿山甲等虫类药物,这类药物一般有破血逐瘀的功效,使用时应注意患者应在 病情比较稳定且没有出血倾向时使用。

颅脑外伤结局的评定

本专科治疗的特色与优势

(1)对于颅脑损伤后以头痛头晕等症状为主者,中医辨证多属气滞血瘀,方多选血 府逐瘀汤加减,纯中药内服即可。

⑵ 对以言语、吞咽障碍为主者,中医辨证多属气虚痰瘀内阻,方多选补阳还五汤 合转舌丹,配合石氏醒脑开窍针刺法及言语吞咽康复训练。

(3) 对以认知障碍为主者,中医辨证多属痰瘀内阻,方多选用血府逐瘀汤合涤痰汤, 配合认知功能训练,可获得明显改善。其中以记忆力损害为主者,14天可获得明显效果; 若有注意力与感知功能的损害,则治疗周期可能大延长。

(4) 以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者,中医辨证多属气虚血瘀、脾肾两虚血瘀,方多选补阳 还五汤合地黄饮子,配合针刺及运动康复训练。

(5) 许多患者有各种功能障碍,此时辨证处方可以运动障碍的方案为主,适当加减 以照顾其他功能障碍。

(6) 若有意识障碍者,以中药补益结合开窍法,加上针刺石氏醒脑开窍及大接经法。

疗效评估

(1)对于颅脑损伤后以头痛头晕等症状为主者,中医辨证多属气滞血瘀,方多选血 府逐瘀汤加减,纯中药内服效果可靠,一般 7-10天可获明显改善。有效率95%以上。

(2) 对以言语、吞咽障碍为主者,中医辨证多属气虚痰瘀内阻,方多选补阳还五汤 合转舌丹,配合石氏醒脑开窍针刺法及言语吞咽康复训练,效果可靠,一般 14-21 天功 能可获明显改善。有效率 92%以上。

等级 I 级 II 级 至今仍用 Glasgow 结局量表(Glasgow outcome scale,GOS)表 27-1) 表27-1 Glasgow

结局量表

特征 死亡 无意识、无言语、无反应,有心跳呼吸,在睡眠觉醒周期 的觉醒阶段,偶有呵欠、吸吮等无意识的动作,从行为 判断大脑

皮质无功能。特点是无意识,但能存活。 有意识,但由于精神、

躯体残疾或由于精神残疾而躯体 尚好而不能自理生活。记忆、

注意、思维、言语均有严 重残疾,24h 均需他人照顾。特点是

有意识但不能独立。 仍有记忆、思维、言语障碍和性格障碍,

以及轻偏瘫、 共济失调等,可勉强地利由交通工具,在日常生活、家 庭中尚能独立,可在庇护工厂中参加一些工作。特点是

残疾,但能独立。

能重新进入正常社交生活,并能恢复工作,但可遗留有 各种轻

的神经学和病理学的缺陷。特点是恢复良好 ,但 仍有缺陷

死亡

持续植物状态

严重残疾 中度残疾

恢复良好 简写 D PVS SD MD GR

(3) 对以认知障碍为主者,中医辨证多属痰瘀内阻,方多选用血府逐瘀汤合涤痰汤,配合认知功能训练,可获得明显改善。其中以记忆力损害为主者,14 天可获得明显效果;有效率85%以上。

(4) 以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者,中医辨证多属气虚血瘀、脾肾两虚血瘀,方多选补阳还五汤合地黄饮子,配合针刺及运动康复训练,效果可靠,一般14-21 天功能可获明显改善。有效率85%以上。

(5) 意识障碍者,以中药补益结合开窍法,加上针刺石氏醒脑开窍及大接经法,可获提高苏醒机率,缩短昏迷时间,可提高PVS评分。有效率50%以上。

难点分析和应对措施

(1) 并发症:部分患者出现癫痫、脑积水等并发症,纯中医治疗效果不满意,目前需中西医结合治疗,有时需神经外科会诊处理。需进一步研究中医的对策,目前我们拟在国内中医脑病康复同行中进行专家调研,并请朱良春、颜德馨、周仲瑛等名老中医指导以解决这两个难题。

(2) 认知方面:若有深感觉、注意力与感知功能的损害,则康复治疗周期可能大大延长,影响到其他功能如言语、吞咽及运动的康复效果均不佳。中医仍需进一步研究对策。目前我们拟在国内中医脑病康复同行中进行专家调研,并请脑病领域的王永炎、张伯礼二位院士及颜德馨、周仲瑛等名老中医指导以解决这个难题。

(3) 运动方面:部分颅脑损伤患者肌张力明显增高,疗效难称满意。目前需使用抗痉挛药物甚至肉毒毒素治疗,中医的办法尚需研究。目前我们拟在国内中医脑病康复同行中进行专家调研,并请朱良春、张琪等名老中医指导以解决这个难题。

颅脑损伤康复诊疗常规(新)(DOC)

头部内伤(颅脑损伤)中医康复诊疗常规 、诊断要点 (一)病史 1?受伤时间、原因、头部外力作用的情况。 2?伤后意识障碍变化情况。 3.伤后作过何种处理。 4?伤前健康情况,主要了解心血管、肾与肝脏重要疾患等。 (二)体格检查 1意识障碍的程度和变化是判断伤情的重要方面。 2头部检查,注意头皮损伤,耳鼻出血及渗液情况。 .生命体征(呼吸、脉搏、血压和体温)要作重点检查,以了解颅内压增高,延髓功能状态以及有无休克等。 4瞳孔应注意对比双侧大小、形状和对光反应情况。 5?运动与反射检查。 (三)辅助检查 1. 颅骨X 线平片只要病情允许应作常规检查,照正、侧位片或特殊位。开放伤更有必要,以便了解颅骨骨折部位、类型及颅内异物等情况。 2. 腰椎穿刺以了解脑脊液压力和成份改变,但对已有脑疝表现或疑有颅后凹血肿者应视为禁忌。 3. 脑血管造影对颅内血肿诊断准确率较高,是一项可靠的诊断方法。 4?电子计算机断层(CT)和磁共振(MRI)检查对颅脑损伤诊断,是目前先进的检查技术。 5. 脑电图可作为监测、了解脑的恢复情况的参数 6. 脑诱发电位可分别反映脑干、皮质下和皮质等不同部位的功能情况, 对确定受损部位、判断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等有帮助。 (四)、损伤程度分类 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lasgow Coma Scale,GCS被广泛地应由于颅脑损伤患者的病情判断上, 并且也被应用于其他原因所致的意识障碍患者(参阅表8-2)。根据昏迷时间长短,可将颅脑损伤分为四型: 轻型:总分13?15分,伤后昏迷20min以内。 中型:总分9?12分伤后昏迷20min?6h。 重型:总分6?8分,伤后昏迷或再次昏迷持续6h以上。特重型:总分3?5 分。 (五)中医证候分期分型 1.急性期(6 周以内)多从瘀血阻滞、脑脉痹阻来论治,症状表现:肢体无力,头痛,头晕,记忆减退,言语不清,饮水呛咳,舌暗红,上有瘀斑瘀点,苔薄白,脉弦涩,或沉细涩。 2.恢复期(急性期过后)多从以肝肾不足、气虚血瘀来论治,症状表现:手足拘挛,活动不利,头晕,记忆减退,言语不清,饮水呛咳,舌暗红,上有瘀斑瘀点,苔薄白,脉弦细涩,或沉细涩。 、康复评定 颅脑损伤评定目的是对功能障碍的程度作出客观的评估, 为康复治疗方案、康复预后预测提供客观依据。除了神经系统方面内容以外, 重点意识障碍、认知功能、运动功能结局等的评定。 意识障碍的评定常用格拉斯哥昏迷量表( Glasgow Coma Scale, GCS)( 表8-2) 来评定意识水平。认知功能的评定认知功能主要由注意、记忆、思维、推理、智力等构成。认知功能的评定常用Rancho Los Amigos(RLA) 认知功能水平分级。常用Brunnstrom 中枢神经糸统损伤后运动

颅脑损伤的康复治疗

颅脑损伤的康复治疗 (一)颅脑损伤康复治疗目的: 闭合性颅脑损伤随严重程度的不同可能有下面中的结局: ⒈死亡; ⒉植物状态:无意识,有心跳和呼吸、吸允、呵欠等局部运动反应; ⒊严重残疾:有意识,但认知、言语和躯体运动有严重残疾,24小时均需他人照料; ⒋中度残疾:有认知、行为、性格障碍,有轻偏瘫、共济失调、言语困难等残疾,但在日常生活、家庭与社会活动上尚能勉强独立的状态; ⒌恢复良好:能重新进入正常社交生活,并能恢复工作,但可有各种轻的后遗症; 治疗的目的旨在使重型脑损伤病人达到表中第4项结局;使轻中型病人力争达到表中第5项结局。颅脑损伤患者的康复目标是多方面的。 但总的来说是要使其感觉运动功能、生活自理功能、认知功能、言语交流功能和社交生活技能恢复到可能达到的最大限度。 (二)颅脑损伤康复治疗原则: 在闭合性脑损伤康复中,运动和知觉障碍的治疗可参考脑血管以外的康复部分;情绪障碍易于用药物和心理治疗所控制。最有特征性的是认知障碍的治疗,应依据障碍程度的不同而应采用不同的治疗原则。 ⒈早期(Ⅱ、Ⅲ):对病人进行躯体感觉方面的刺激,提高其觉醒能力,使能认出环境中的人和物。 ⒉中期(Ⅳ、Ⅵ):集中在减少病人的失定向和言语错乱,进行记忆、注意、思维的训练,训练其组织(分类、排列顺序、补缺填空)和学习能力。 ⒊后期(Ⅶ、Ⅷ):增强患者在各种环境中的独立和适应,提高在中期训练中各种功能的技巧,并推广到日常生活中去。 (三)颅脑损伤治疗方法:

⒈认知障碍:认知康复的方法可从两个角度来分类: (1)单维或多维法:但维法即单独地治疗认知障碍中的某一功能如知觉、记忆等。多维法是一种环境治疗,即治疗不仅针对某一种认知缺陷,而且将患者的性格、情绪、生活和社会等多维因素都考虑到康复计划之中,多维法现已成为较公认的方法。 (2)直接法和代偿法:直接法是直接治疗存在的功能缺陷从而提高或恢复其功能的方法;代偿法是通过其他完好部分的功能或外界的辅助来代偿有缺陷的功能的方法,对于重症患者,代偿法常比直接法有效。 1) 记忆的训练:每次训练,患者需要记住的内容要少,信息呈现的时间要长些;两种信息出现的间隔时间也要长些;在袭击出现和反应之间的间隔也应加大。对于信息量较大的内容可采用PQRST法 P(先预习要记住的内容); Q(向自己提出与内容有关的主要问题); R(为了回答问题而仔细阅读资料); S(反复陈述阅读过的资料); T(用回答问题的方法来检验自己的记忆); 2)注意力训练: A猜测游戏; B删除作业; C时间感; 注:以上3点请咨询康复中心作业治疗师 3) 思维的训练:思维包括推理、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等多种过程,而这些过程往往表现于人类对问题的解决中,因此训练解决问题的能力就等于训练了上述大部分的抽象逻辑思维的能力。 ⒉行为障碍 1)发作性失控:往往是聂叶内部损伤的结果,发作时脑电图有阵发性异常,是一种突然无诱因、无预谋、无计划的发作,直接作用于最靠近的人或物等。给予卡马西平0.1-0.3/次,一日2-4次,配合行为疗法中的暂停法。

颅脑损伤患者的康复.

教案 教师姓名课程名称常见疾病康复班级授课日期年月日第周授课顺序章节名称颅脑损伤患者的康复 教学目标掌握: 1.颅脑损伤患者主要功能障碍及康复功能评定内容和方法 2.颅脑损伤患者的康复治疗 熟悉: 1.颅脑损伤的定义及临床分类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 颅脑损伤患者主要功能障碍及康复功能评定内容和方法颅脑损伤患者的康复治疗目的及方法 难点: 颅脑损伤患者主要功能障碍 教学资源1.教材:《疾病康复》第2版张绍岚主编 2.参考书:《临床诊疗指南(物理医学与康复分册)》中华医学会编、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大纲 3.教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视频 评估反馈1.根据课堂学生的反应判断本次课的课堂活动是否适用于该层次学生。 2.根据课后完成作业情况和下堂课学生回答问题情况判断学生掌握知识点的程度。 作业1、简述颅脑损伤的临床分类。 2、简述颅脑损伤患者主要功能障碍。 3、简述颅脑损伤患者康复功能评定哪些内容。 4、简述GCS评定,何谓PVS 课后记

教学活动及板书设计 导入:由颅脑损伤所致功能障碍入手,导出本次课程内容。5min 颅脑损伤的康复 一、概述(举例,讲解,15 min) (一)基本概念(二)临床分类(三)主要功能障碍 1.意识障碍GCS、PVS 2.认知功能障碍 3.精神心理障碍 4.运动功能障碍 5.感觉功能障碍 6.言语功能障碍 7.吞咽功能障碍 8.其他功能障碍 二、康复评定(讲解,25 min) (一)严重程度评定(二)认知功能评定(三)情绪障碍评定 (四)行为障碍的评定(五)运动障碍的评定(六)ADL的评定 (七)言语功能的评定(八)颅脑损伤预后评定(九)颅脑损伤结局评定 三、康复治疗 (一)基本原则(举例,讲解,5min) (二)康复适应证(举例,讲解,5min) (三)康复治疗方法(举例,讨论,讲解,30min) 1.急性期康复治疗 康复目标:稳定病情,协调促醒,促进健忘症恢复,预防并发症,促进功能康复。康复治疗: (1)床上良肢位摆放(2)综合促醒治疗(3)保持呼吸道通畅 (4)被动关节活动范围训练(5)尽早活动(6)物理因子治疗 (7)夹板和矫形器的使用(8)高压氧治疗(9)支持疗法 (10)躁动不安的康复处理 2.恢复期康复治疗 康复目标: 减少患者的定向障碍和言语错乱,提高记忆、注意、思维、组织和学习能力;最大限度地恢复感觉、运动、认知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提高生存质量。 (1)认知障碍的康复治疗(2)行为障碍的康复治疗 3.后遗症期康复治疗 康复目标: 使患者学会应付功能不全情况,学会用新的方法代偿功能不全,增强患者在各种环境中的独立和适应能力,回归社会。 康复治疗 小结:5min

颅脑损伤康复诊疗常规

头部内伤(颅脑损伤)中医康复诊疗常规 一、诊断要点 (一)病史 ⒈受伤时间、原因、头部外力作用的情况。 ⒉伤后意识障碍变化情况。 ⒊伤后作过何种处理。 ⒋伤前健康情况, 主要了解心血管、肾与肝脏重要疾患等。 (二)体格检查 ⒈意识障碍的程度和变化是判断伤情的重要方面。 ⒉头部检查,注意头皮损伤,耳鼻出血及渗液情况。 ⒊生命体征(呼吸、脉搏、血压和体温)要作重点检查,以了解颅内压增高,延 髓功能状态以及有无休克等。 ⒋瞳孔应注意对比双侧大小、形状和对光反应情况。 ⒌运动与反射检查。 (三)辅助检查 1.颅骨X线平片只要病情允许应作常规检查,照正、侧位片或特殊位。开放伤 更有必要,以便了解颅骨骨折部位、类型及颅内异物等情况。 2.腰椎穿刺以了解脑脊液压力和成份改变,但对已有脑疝表现或疑有颅后凹血 肿者应视为禁忌。 3.脑血管造影对颅内血肿诊断准确率较高,是一项可靠的诊断方法。 4.电子计算机断层(CT)和磁共振(MRI)检查对颅脑损伤诊断,是目前先进的 检查技术。 5.脑电图可作为监测、了解脑的恢复情况的参数 6.脑诱发电位可分别反映脑干、皮质下和皮质等不同部位的功能情况, 对确定受 损部位、判断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等有帮助。 (四)、损伤程度分类 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lasgow Coma Scale,GCS)被广泛地应由于颅脑损伤患者的病情判断上, 并且也被应用于其他原因所致的意识障碍患者(参阅表8-2)。根据昏迷时间长短,可将颅脑损伤分为四型: 轻型:总分13~15分,伤后昏迷20min以内。 中型:总分9~12分,伤后昏迷20min~6h。 重型:总分6~8分,伤后昏迷或再次昏迷持续6h以上。 特重型:总分3~5分。 (五)中医证候分期分型 1.急性期(6周以内)多从瘀血阻滞、脑脉痹阻来论治,症状表现:肢体无力,头痛,头晕,记忆减退,言语不清,饮水呛咳,舌暗红,上有瘀斑瘀点,苔薄白,脉弦涩,或沉细涩。 2.恢复期(急性期过后)多从以肝肾不足、气虚血瘀来论治,症状表现:手足拘挛,活动不利,头晕,记忆减退,言语不清,饮水呛咳,舌暗红,上有瘀斑瘀点,苔薄白,脉弦细涩,或沉细涩。 二、康复评定

颅脑损伤的康复治疗常规

颅脑损伤的康复治疗常规 【障碍评定】 (一)昏迷深度和损伤严重程度评定:主要采用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lasgow comascaie,Gcs) 1.观察睁眼计分。自发睁眼4分,大声提问时睁眼3分,捏痛患者时睁眼2分,捏痛患者时亦不睁眼1分。 2.观察运动反应。能按命令做动作6分,捏痛时患者拨开医生手5分,撤出被捏部分4分,捏痛时患者身体呈去皮质强直(上肢屈曲、下肢伸直)3分,呈去小脑强直2分,无反应1分。 3.言语反应。能正确会话5分,言语错乱,定向障碍3分,不理解2分,不发声1分。 4.以上1~3计分相加,小于8为昏迷.系严重颅脑损伤;9-11无昏迷,系中度颅脑损伤;12~15为轻度颅脑损伤。 (二)认知功能评定(根据RLA标准): 1级:患者对刺激完全无反应。 2级:对刺激有反应,不恒定,无目的。

3级:对刺激反应有特异性,但延迟,且不恒定。 4级:言语功能不全,短期记忆丧失,注意力呈短暂无选择性,活动增强,有无目的行为。 5级:言语、注意力仍可,外表机灵,能对简单的命令发生相当恒定反应,无激动。 6级:近事记忆有问题,可重新学习以前学过的东西,在外界指引下可有针对性目的和行为。 7级:近事记忆浅淡,判断受损,学新事物较慢,在熟悉环境中能自动完成常规活动。 8级:言语、认识轻度障碍,行为有目的且适当,但抽象推理能力较病前差。 (三)行为评定: 1.发作性失控:发作时脑电图有阵发异常,是一种突然无诱因、无预谋的发作,直接作用于最靠近的人和物。发作时间短,后感自责。 2.额叶攻击行为:对细小诱因或挫折发生过度反应,间隙性激惹,逐步升级。

3.负性行为障碍:精神运动迟缓,感情淡漠,失去主动性,常嗜睡,不愿动。 (四)情绪障碍评定:表现抑郁或焦虑。 (五)急性期合并症和运动、感觉障碍的评定:同脑血管病相似,参见有关章节。 (六)言语障碍评定:同失语评定。其言语错乱特点为:1、没有明显词汇和句法错误;2、空间、时间、人物等定向障碍;3、意识不到有错乱。 【康复目标】 (一)急性期: 1.预防各种合并症。 2.提高觉醒能力。 (二)恢复期: 1.减少病人失定向和言语错乱,进行记忆、注意、思维的训练。 2.恢复肢体运动功能。

颅脑损伤恢复期康复临床路径

颅脑损伤恢复期康复临床路径 (2016年版) 一、颅脑损伤恢复期康复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颅脑损伤,已行手术治疗或无手术治疗指征, 生命体征稳定。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物理医学与康复分册》(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诊疗指南-神经病学分册》(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临床表现 (1)意识障碍 (2)运动功能障碍 (3)感觉功能障碍 (4)言语功能障碍 (5)吞咽功能障碍 (6)认知功能障碍

(7)精神、情感、心理障碍 (8)膀胱及直肠功能障碍 (9)日常生活功能障碍 (10)脑神经麻痹 2.影像检查:头颅CT、MRI或X线可证实颅脑损伤改 (三)康复评定。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物理医学与康复分册》(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康复医学(第5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脑外伤、脑出血术后和脑卒中早期康复诊疗原则》(卫办 医政发〔2013〕25号) 1.一般情况。包括生命体征,饮食、睡眠和大小便等基本情况。 2.康复专科评定。入院后3天进行初期评定,住院期间根据功能变化情况进行一次中期评定(大约住院2左右),出院前进行末期评定。评定容包括: (1)意识状态的评定 (2)运动功能的评定

(3)感觉功能的评定 (4)言语功能的评定 (5)吞咽功能的评定 (6)认知功能的评定 (7)精神、情感、心理状态的评定 (8)膀胱及直肠功能的评定 (9)日常生活功能的评定 (四)治疗案的选择。 根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物理医学与康复分册》(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康复医学(第5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1?临床常规治疗: 2.康复治疗 (1 )体位摆放与处理 (2)意识障碍处理 (3 )运动治疗 (4 )作业治疗 (5)物理因子治疗(6)认知功能训练 (7 )言语治疗

颅脑损伤健康教育图文稿

颅脑损伤健康教育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颅脑损伤健康教育 您好!这是一份关于颅脑损伤的相关知识,希望您阅读后对您有所帮助!若有疑问,请随时向负责您的医生及护士咨询。 请您了解以下情况 1、什么是颅脑损伤 颅脑损伤:包括头皮损伤,颅骨骨折,脑震荡,脑挫裂伤,原发性脑干损伤,硬膜外血肿,硬膜下血肿,脑内血肿等。 2、颅脑损伤有何症状、体征 主要症状、体征:取决于颅脑损伤的部位和程度。 ①意识,瞳孔改变:意识障碍的程度及变化,提示病情变化。 ②脑膜刺激征表现:颈项强直等。 ③神经系统阳性体征:瘫痪,失语,癫痫等。 ④颅内压增高症状:如头痛,恶心、呕吐等。 ⑤躁动:是颅脑损伤早期常见的临床表现。 ⑥气道阻塞:主要由意识障碍、呼吸中枢受损等导致舌根后坠或痰液堵塞引起的。 ⑦肺部感染:由于咳嗽和吞咽功能减退,口、鼻分泌物,血液,脑脊液及呕吐物易吸入肺部导致肺部感染。 ⑧营养摄入不足。 ⑨皮肤擦伤,瘀斑。脑脊液漏。 ⑩合并其它脏器损伤:血气胸、骨折、内脏损伤出血等。 3、颅脑损伤如何治疗 ①手术治疗:开颅血肿清除术(+去骨瓣减压术)等。 ②非手术治疗:防治脑水肿,促进脑功能恢复,对症治疗等。 住院指导 多数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入病房前已经过急诊手术治疗。术后回病房应注意以下方面:(颅脑损伤的护理) 一、颅内压增高护理:

1、保持呼吸道通畅:充分给氧,改善脑缺氧。 2、卧床休息为主,适当活动,避免碰撞和剧烈活动。卧位时注意头颈不要过伸或过屈。病情允许时需抬高床头15°~30°,有利于颅内静脉回流,减轻脑水肿。病情严重者需绝对卧床休息。 3、避免做使胸内压和腹压上升的动作:如屏气、咳嗽、打喷嚏、用力排便等。 4、饮食:以高热量、高蛋白和富含维生素、纤维素,丰富而易消化的食物为主;避免大量饮水。对于有吞咽困难者,需防止进食时误入气管;必要时管饲。 5、保持大便通畅:3 天无大便患者可用缓泻剂,切忌高压大量灌肠。 6、对癫痫、高热、烦躁、剧烈头痛、喷射性呕吐等症状明显的患者要及时给予对症处理。 二、昏迷护理: 1、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必要时行气管切开。 2、密切监测生命体征。 3、我们会协助翻身拍背,鼓励您有效的咳嗽排痰,防止肺部感染。 4、勤翻身,防止褥疮。 5、加强基础护理: 1)眼睛护理:若眼睑闭合不全,可使用眼药水,再用无菌纱布覆盖。 2)加强口腔卫生。 3)导尿管护理:我们会每天给予会阴消毒两次,此外,您还需早晚用温水擦洗。4)皮肤护理:每2小时翻身一次,定时温水擦身,保持床单位和皮肤干洁。 6、早期康复锻炼。 三、脑脊液漏的护理: 1)一般需卧床;体位由医生决定。 2)避免颅内压增高,以促进伤口愈合。 3)预防感染:保持病房环境清洁,减少人员进出。及时清洗鼻前庭或外耳道的血迹及漏出液,不可填塞冲洗鼻腔或耳道,不使用滴鼻剂或滴耳剂。 4)脑脊液鼻漏者经保守治疗大部分都能治愈,但漏孔经久不愈或愈合后多次出现复发,时间超过一个月,需行脑脊液漏修补术。 5)请进高热量、高蛋白、丰富维生素、清淡易消化的软食(鱼、肉、鸡、蛋、牛奶、豆浆、新鲜蔬菜、水果等),宜少量多餐,勿暴饮暴食。禁食烟酒、辛辣、生冷等刺激性食物。勿饮浓茶、咖啡、可乐等兴奋大脑的饮料。

颅脑损伤康复 病案分析

第三章颅脑损伤康复 病案分析 男性患者胡X,17岁,2015年12月5日放学途中横穿马路,被疾驰的汽车从侧面撞飞倒地,当即昏迷不醒,呼之不应,急送至医院行颅脑CT检查提示原发性脑干损伤、右侧额颞顶脑挫裂伤、硬膜下血肿、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肿胀,立即行开颅血肿清除、大骨瓣减压术,术后患者病情危重,送至监护室进行对症支持治疗,术后2天开始进行床旁康复治疗。术后20天,患者病情平稳后转入康复科。入科时情况:卧床,意识清醒,听理解正常,有自发言语,说话费力,找词困难,不能完成复述、阅读及书写,对话时注意力不集中,不能准确地说出目前的时间与地点,对受伤经过不能回忆。右侧肢体主动活动无明显异常。左上肢无随意运动,当右上肢进行屈肘活动时,左上肢亦出现类似动作。左下肢有最小限度的屈膝屈髋运动。给予肢体被动屈伸活动时,右侧所有关节均能达到全范围活动,无明显阻力;左肩关节及左肘关节在关节活动范围末端出现较小阻力,左腕关节、左髋关节及左膝关节在关节活动范围后50%范围内出现突然卡住,并在关节活动范围的后50%均呈现最小阻力,左踝关节下垂内翻,被动活动困难。日常活动中进食、洗澡、修饰、穿衣均在他人帮助下完成,大小便偶尔失禁,不能自行上厕所、床椅转移及平地行走。查体:右侧颞顶部骨窗塌陷,双眼睑无下垂,左侧瞳孔约2.5mm,右侧瞳孔约3.0mm,直、间接对光反射均灵敏,口角无歪斜,鼻唇沟无变浅,颈软无抵抗,左足呈下垂内翻畸形。左侧肢体腱反射+++,右侧肢体腱反射++, 双侧巴宾斯基征(+),双侧霍夫曼症(-),双侧踝阵挛(+),双侧髌阵挛(-),脑膜刺激征(-)。 问题: 1.请给出上述病案的疾病诊断及功能障碍诊断。 2.请根据患者目前情况进行全面康复评定并给出结果。 3.请根据康复评定的结果,总结患者存在的主要功能障碍,确定康复目标,制定出下一步康复治疗计划。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早期康复训练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早期康复训练 发表时间:2016-10-13T14:15:15.877Z 来源:《航空军医》2016年第17期作者:胡玉红 [导读] 通过早期康复训练能有效改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对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有重要意义。 长沙市中医医院(长沙市第八医院)湖南长沙 410002 【摘要】总结了11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早期康复训练,由护士亲自协助患者实施早期康复训练,包括卧床训练、坐位训练、站立前准备训练、站立训练、步行训练、上下台阶练习。通过早期康复训练能有效改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对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重型颅脑损伤;康复训练;护理 重型颅脑损伤主要指广泛脑挫裂伤、广泛颅骨骨折、脑干损伤或颅内血肿,格拉斯哥(Glasgow)昏迷评分≤8分,昏迷在6小时以上或在伤后24小时内意识恶化、再次昏迷6小时以上者。有明显神经系统阳性体征,体温、呼吸、脉搏、血压有明显改变。它具有病情急、危、重,病情变化快,护理复杂,病程长,死亡率高的特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因昏迷、肢体功能障碍或病情需要等卧床时间较长,如不进行适当的康复训练,将严重影响患者以后的日常生活能力,给家庭、社会带来沉重负担。因此,促进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能力,减轻家庭及社会负担具有重要意义。我院神经外科近年来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在治疗及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由护士亲自协助患者实施早期系统的康复训练,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我科自2014年1月~2015年1月共收住院重型颅脑损伤并伴不同程度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的患者122例。患者入院时症状凶险,均卧床休息,伴或不伴意识障碍。其中男108例,女14例;年龄18~78岁,平均年龄48岁;手术治疗85例,非手术治疗37例。平均住院天数为98天。 2 方法 患者均在接受神经外科治疗的同时,由护士亲自协助患者实施早期康复训练。在病情稳定以及非腰穿治疗6h之内,选择由易到难、由少到多、循序渐进的方法进行康复训练。原则上以不出现任何不适为度。 2.1心理护理首先要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尊重患者,耐心地向患者讲解早期康复训练的必要性以及功能恢复程度的厉害关系。最好用本病区的病例进行说教,患者易于接受。加强对患者家属的心理疏导,缓解他们焦虑、恐惧、消极、悲观的情绪,使患者及家属能正确对待疾病,树立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及康复训练。 2.2康复训练方法 2.2.1 Ⅰ期:卧床训练患者入院的当天予肢体处于功能位。如仰卧位时头偏向一侧,肩关节下垫一小枕,使肩关节屈曲45°,上臂轻度外旋外展,肘与腕均伸直,掌心向上,手指伸展,下肢保持中立位,大腿稍外展,足下垫软枕或足板托,踝关节保持背屈90°,以防足下垂、足内翻和髋关节内外旋。每2h翻身1次,配合按摩及被动活动上下肢体各关节,以不引起疼痛为度,可有效减少肌肉萎缩、关节挛缩畸形及压疮等并发症。语言训练也可以在此期间开始进行。护士和家属应多与患者交流,促进认知、记忆、分辨和理解。对失语或理解能力、表达能力障碍者所教的内容应依据患者的兴趣,尽可能与日常生活相联系。另外,让患者看电视、读书、听音乐等,给予听觉和视觉的刺激[1]。 2.2.2 Ⅱ期:坐位训练床头渐抬高,每天抬高10°,如无头晕、恶心等其他不适,直至可坐起80°维持1个小时。在坐位训练同时训练坐位平衡,如能背部不靠坐1h就可以让患者坐在床沿两足着地或踩在小凳子上,护士或家属扶住患者双肩,每次保持此姿势20min左右,每天3到4次,再过渡到护士或家属放手,患者自己扶床保持平衡坐位,直至患者能完全自行坐稳。也可以让患者借助于床栏练习翻身、坐起等。此期对患者进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如指导患者联系握笔、进食、刷牙、梳头、洗脸、穿衣、脱衣、抬足、抬腿、伸腿等。注意防止对患者“超保护”,即患者可以自己做的事情就由患者自己做,而不要由他人替代[2]。当患者肌力达3级以上时进行站立前准备训练[3]。 2.2.3 Ⅲ期:站立前准备训练每天做3至5次,每次做10遍,做10天左右。①第一步:患者坐在床沿,两腿分开,两脚着地,以手撑床,在上肢支撑下身体慢慢地向左右倾斜。②第二步:姿势同上,在上肢支撑下做躯干左右旋转运动。③第三步:姿势同上,使头及身体尽量前屈,每次10~15s。④第四步:姿势同上,护士或家属扶住患者两上肢肘部,患者两上肢在胸前交叉,患者使自己臀部略离床沿,身体稍前屈并向左右两侧做弯腰动作,每次5s。⑤第五步:护士扶住患者两肘,使其臀部离床站立。此期可协助患者练习从床移向轮椅再从轮椅移动到厕所的技巧动作[4] 。 2.2.4 Ⅳ期:站立训练训练时护士要注意患者站立的姿势,大腿不能内收或外旋,膝关节不能屈曲或过伸,足部不可内翻或下垂,足趾不能屈曲、内收。否则对下一步的步行训练将带来不利。每天练习10~20min,每天3~4次。患者可在护士帮助下坐在椅子上或者床上,然后护士以两手支持患者两侧腰部,帮助患者由坐位起立至患者能自行站立再进行一下锻炼。①靠墙站立:护士两手扶持患者双肩,使其靠墙站立,然后逐渐放开扶患者的手直至患者能自己靠墙站立。②扶床站立:在患者独自靠墙站立的基础上,开始让患者扶床站立并逐渐放开手,不扶物而站立。③平衡训练:两手扶床栏或桌站立,身体做左右旋转运动,再做左右弯腰动作,再交替提起两足,在手扶的情况下患者单独站立维持6s以上,再扶床开始做横向慢慢移步。 2.2.5 Ⅴ期:步行训练护士一手扶住患者的腰,一手拉住患者的手,两人先迈外侧下肢后迈内侧下肢,如患者向前迈步有困难时,可先原地踏步,逐渐慢慢练习行走,然后再练习独立行走,每次5~10米,并逐渐延长距离。 2.2.6 Ⅵ期:上下台阶练习患者手扶住楼梯栏杆,护士扶住其上下台阶,开始时不超过5个台阶,以后逐渐增加,并在护士在旁防护的情况下,逐渐独立练习上下台阶。 2.2.7 患者在以上康复训练中,如出现头晕、胸痛、发绀,运动后心率>110次/分,血压>200/100 mmHg,伴律不齐,运动后面色苍白出虚汗,明显疲乏无力,说明运动量过大[5],或者出现头痛、呕吐、视物模糊等可能为出现颅高压症状,应立即停止练习,并随时做好抢救的准备。而且注意以后需减量练习或返回到上一期训练。患者在以上康复训练时护士还需随时根据其心理需求进行适当心理指导,取得

颅脑损伤康复复习试题

颅脑损伤康复复习试题 一、单选题 1、颅脑损伤患者首选的辅助检查是() A.头颅X线检查 B.腰椎穿刺 C.CT或MRI扫描 D.脑电图 E.脑诱发电位 2、按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属于昏迷的是() A.GCS=15分 B.GCS≥9分 C.GCS﹤8分 D.GCS≤8分 E.GCS=3分 3、下列评定方法中,不是用来进行单侧忽略评定的是() A.字母删除试验 B.高声朗读测验 C.平分直线测验 D.Albert划杠试验 E.划消字母测试 4、下列表现中不属于Gerstmann综合征症状的是() A.左右失定向 B.失写 C.失读 D.手指失认 E.失算 5、颅脑损伤后记忆障碍的康复治疗方法中,不属于内部策略的是() A.背诵 B.PQRST法

C.日记本 D.编故事 E.视意象 6、评定颅脑损伤患者的治疗结局,临床常用的是() A.Barthel指数 B.FIM C.残疾分级量表 D.格拉斯哥结局量表 E.颅脑损伤综合评定量表 7、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中,最重要的是() A.脑损伤的严重程度 B.患者的年龄、体质与配合程度 C.康复治疗技术水平 D.损伤至接受治疗的时间 E.脑损伤的性质和部位 8、下列关于颅脑损伤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预后通常较脑卒中差 B.好发于青少年和老年人 C.病情急,病情变化快 D.发病率、死亡率、致残率均较高 E.儿童患者的恢复情况好于成人 9、以下关于电脑软件在认知训练中的应用,不正确的是() A.电脑/软件提高的刺激强度可控,给予的反馈及时、客观 B.电脑/软件进行认知训练时可以节省治疗师的劳动 C.电脑软件操作的趣味性较大,患者常乐于使用 D.鉴于上述特点,电脑/软件训练可以代替治疗师 E.由于上述特点,电脑/软件在认知训练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二、多选题 1、颅脑损伤康复治疗的禁忌症包括()

颅脑损伤康复最新版本

内容 一、概述 二、病理生理 三、康复评定 四、康复治疗 五、预后 一.概述 颅脑损伤 (traumatic brain injury, TBI) ?定义:一组因创伤造成脑组织损伤,导致意识丧失、记忆缺失和神经功能缺损的伤病。?青年人因创伤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 医学不能超越自然规律 颅脑损伤的原因 发病情况 ?年龄分布:颅脑损伤可以发生在各年龄组,其分布呈两极分化,即15~24岁青少年(200/10万人口),65~75岁老年人(200/10万人口)居多 ?发生率:男性多于女性,两者比例为2:1;男性TBI死亡率是女性的3~4倍. ?原因:半数TBI与交通事故有关 另50%由坠落、遭人打劫和其他原因所致,如赛车、拳击等。 二.病理生理 分类 临床:开放性颅脑损伤 闭合性颅脑损伤 前者是指头皮、颅骨和硬脑膜三层同时破损,脑组织与外界沟通者; 后者是指头皮、颅骨和硬脑膜的任何一层保持完整,脑组织不与外界沟通者。 分类 病理生理:原发性 局部 弥漫性 继发性 1、局部脑损伤 颅脑损伤以直接暴力最常见,其次为间接暴力。暴力的方向即加速、减速或旋转

及暴力的大小决定了对脑原发性或继发性损伤的程度。 由于脑组织不是僵硬的而是类似凝胶状,因此惯性作用可以引起脑组织移位,直至被硬脑膜间隔或颅骨挡住为止。 ?暴力损伤是以着力点的损伤或脑灰质的挫伤为特征,引起脑实质及表面出血。头部受到严重打击后,可在两个部位发生脑损伤即着力点局部、着力点对侧,后一种情况又称之为对冲性损伤。 ?撕裂伤是局部脑损伤的另一种形式。颅脑是由坚硬的密质骨构成,其额、颞部内部轮廓不规则,当内部不规则骨擦伤脑表面时可产生脑表面裂伤。 ?压迫性颅骨骨折是脑挫伤和裂伤的另一主要原因,死亡率相当高。 ?血管破裂可产生硬脑膜外、硬脑膜下或颅脑内血肿,不论那一种血肿,均要占据一定空间,压迫脑组织。 2、弥漫性脑损伤 除了局部损伤外,对脑的旋转与震荡力可导致弥漫性损伤,结果是严重的广泛的白质退行性变化。 白质弥漫性损伤的临床表现:病人深度昏迷,两上肢呈异常的伸展姿势,常伴有自主功能障碍,植物状态可持续数周至数月。 弥漫性损伤在CT表现为散在出血灶或出血点。 3、继发性脑损伤 继发性脑损伤是原发性脑损伤的直接后果 包括:①颅内压升高 ②脑缺血 ③脑水肿 ④低血压 ⑤低钠血症 ⑥颅内感染 ⑦脑积水 病例 ?病史:患者xx,女,34岁,因“昏迷、运动障碍6月余”入院。6个月前因车祸致昏迷,头颅CT示“脑挫伤、原发性脑干损伤、颅底骨折、蛛网膜下腔广泛出血、脑室内出血”,当时GCS 评分3分,经清创缝合、防治脑水肿等治疗,患者昏迷20余天后清醒。 ?查体:言语不清,记忆力、定向力、计算力、注意力下降,双上肢肌力Ⅳ+ ,双下肢近端肌力Ⅳ+,远端肌力Ⅲ。双侧指鼻试验不准确,闭目难立征阳性。 ?功能状态:独立完成床上翻身、卧坐转移,坐位平衡2级,坐站转移不能,不能站立,不能步行,双侧跟腱挛缩,左足下垂、内翻,ADL小部分自理。 头皮解剖图示 二、头皮裂伤 (scalp laceration)

第十八章-颅脑损伤的康复

第八章颅脑损伤的康复 本章简述了颅脑损伤康复的定义及颅脑损伤的分类、病理特点,针对中、重型颅脑损伤存在的若干康复问题,按其临床特点提出了急性期和恢复期的康复治疗方法。 一、概述 颅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 TBI)是头颅部位尤其是脑组织的创伤。它是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重要疾病,在青年人的意外死亡中,头部伤是主要的死亡原因。在我国年发病率为55.4/10万人口。其中发病年龄以10~29岁最高,占62%。有关颅脑损伤的研究发现,男性发生率多于女性,两者比例为2:1。颅脑损伤的原因多属交通事故、工伤、运动损伤、跌倒和撞击等原因伤及头部所致。随着交通发达,事故频繁,脑损伤的发生率有日益增高趋势,而医疗水平的提高,使这些患者的存活率升高。但不少外伤后患者遗留有躯体残疾、智力、心理、社会残疾,这些障碍都影响患者的经济、家庭生活和工作。因此除临床采用积极的治疗措施外,配合使用有效的康复措施具有深远的意义。 颅脑损伤的康复是指利用各种康复手段,对脑损伤患者造成的身体上、精神上、职业上的功能障碍进行训练,使其消除或减轻功能缺陷,最大限度的恢复正常或较正常生活、劳动能力并参加社会活动。 (一)损伤分类 颅脑损伤的类型繁多,不同的致伤条件可造成不同类型颅脑损伤。 1、按损伤方式分为闭合性损伤和开放性损伤。前者指脑组织不与外界相通,头皮、颅骨和硬脑膜的任何一层保持完整;后者指脑组织与外界相通,同时头皮、颅骨、硬脑膜三层均有损伤。 2、按损伤部位分为局部脑损伤和弥漫性脑损伤。当造成损伤的外力作用于局部脑组织时,可导致额颞叶、顶叶、颞叶、脑干等部位的损伤,损伤部位不同,表现不一。如额颞叶损伤,出现对侧肢体共济失调,记忆力注意力减退,思维和综合能力下降,运动性失语,感觉性失语,及精神情感异常,行为障碍;小脑受损会出现小脑共济失调症等。当外力较强,脑组织损伤广泛时,可出现弥漫性脑组织损伤,患者表现为深度昏迷、自主功能障碍,植物状态持续数周。 3、按损伤性质分为脑震荡、脑挫伤与脑裂伤(合称脑挫裂伤)、和颅内血

(推荐)脑损伤病人康复指导计划

脑损伤病人康复指导计划 全网发布:2011-06-23 19:37 发表者:韩峰 (访问人次:813) 我国现阶段的医疗资源匮乏,临床医护人员往往因急症病人的抢救治疗已忙得身心疲惫,实在再难以顾及这些各种原因所致的脑损伤病人的手术后康复指导工作。本人抛砖引玉,搜集、编写此文,以期对病人及家属有所帮助。 急、慢性颅脑病变所致的功能障碍主要为运动障碍、语言障碍、情感障碍。其中运动障碍最常见,表现为病变对侧肢体的中枢性偏瘫。 (外伤、出血、炎症、肿瘤切除术后)脑损伤后的功能恢复,在损伤后的前3个月(特别是最初2~3周),病情变化最快,6个月时基本达到最大恢复,2年后一般不会再有明显变化。病因解除后早期的功能锻练,特别是发病后6周以内的功能锻炼是否得当,直接影响患者的远期效果和生活质量。 一、一般注意事项: 1.急性期应绝对卧床休息(2~3周),不宜长途运送及过多搬动,翻身时应保护头部,动作轻柔得体,以免加重颅内出血。 2.意识不清、躁动或合并有精神症状者,应加护栏并适当约束,防止跌伤。 3. 抬高床头15~30度,有利于脑循环静脉回流、颅内压下降、减轻脑水肿。4.昏迷病人头偏向一侧卧位、取下活动性假牙,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误吸。

5.意识清楚的病人,生命体征平稳(多在伤后2~3天)后开始在床上、床边、下床做主动肢体功能锻炼,时间从5~10分钟/次开始,渐至30~45分钟/次,若自感无明显不适,每日至少2~3次,避免过度用力憋气。 二、饮食指导: 指导病人进行必要的食疗,可以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改善脑循环。 1. 急性期:推荐病人胃肠营养摄入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2300~280 0卡/日)、低脂食物。高蛋白食物以肉类(瘦肉、禽肉等)为佳,多食新鲜豆制品。为保持病人大便通畅,可多食新鲜绿色蔬菜、红薯、雪梨、香蕉、蜂蜜等果品及粗纤维食物。忌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忌烟酒,避免食用肥肉、猪肉、蛋黄、鱼类、动物内脏等高脂类食物。 合并有糖尿病的病人注意限制碳水化合物、甜食果品摄入!高龄或合并有心脏功能不良的病人应限制钠盐摄入(不大于3g/日),防止心脏功能恶化、钠水潴留加重脑水肿。 食物温度适宜(36~40度),过热可能烫伤口腔黏膜,过冷易致腹泻、呃逆,影响消化吸收。对于尚能进食者,喂饮食物时不宜过急,遇呕吐或嗳气时应暂停,防止食物呛入气管内引起窒息或吸入性肺炎。持续24小时昏迷不能进食、确定无合并应激性溃疡上消化道出血者,尽早开始鼻饲流质饮食,4~5次/日,200~300 ml/次,如牛奶、豆浆、藕粉、蒸蛋或混合匀浆等,流质应煮沸消毒、冷却后再喂。 2. 恢复期病人给予清淡、低盐、低脂、适量蛋白质、高维生素、高纤维食物,多食蔬菜及水果,避免辛辣食物,戒烟酒,保持大便通畅。体胖者应适当减轻体重,减少热量摄入,忌食纯糖。 三、功能锻炼和运动指导:

早期康复训练对颅脑损伤患者护理的影响

早期康复训练对颅脑损伤患者护理的影响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训练对颅脑损伤患者护理中的重要作用。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86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早期康复训练,并于护理前及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NIHSS评分及Barthel指数比较无显著差异,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颅脑损伤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可明显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加速生活自理能力恢复,改善预后。 标签:颅脑损伤;早期康复训练;神经功能缺损;日常生活能力 颅脑损伤是一种常见的创伤性疾病,经积极抢救治疗可以脱离生命危险,但是仍有85%患者会遗留有不同程度的肢体瘫痪、失语等神经功能缺失,甚至丧失自理生活的能力[1]。过去往往只注重于临床抢救,忽视了早期康复训练的重要性及正确时机,导致患者错过了最佳的康复治疗时机。近年来有学者提出康复介入的时间提早到患者病情平稳后即开始,更有利于患者神经损伤修复及预后[2]。笔者对其所在医院收治的86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1月~2011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颅脑损伤患者86例,其中男51例,女32例,年龄28~69岁,平均(42.1±11.2)岁;脑挫裂伤26例,原发性脑干损伤5例,脑内血肿11例,硬膜下血肿23例,硬膜外血肿21例。致伤原因包括车交通事故致伤43例,高空坠落致伤11例,硬物打击头部致伤12例,摔倒致伤20例。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行头颅CT或核磁共振检查,临床表现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均<8分,排除严重心、肾损害患者及合并有其他严重并发症的患者;伴有意识障碍,治疗不能配合的患者也排除。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3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经积极的抢救治疗,脱离生命危险,病情稳定,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在患者病情平稳24~48h即给予早期康复训练干预。 1.3疗效评定方法 于康复训练前及训练后3个月对患者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NIHSS量表进行

颅脑损伤康复诊疗规范

颅脑损伤康复诊疗规范 颅脑损伤康复是指颅脑损伤后患者产生感觉和运动功能障碍、言语功能障碍、吞咽功能障碍、认知功能障碍、心理障碍等后遗症,通过综合、协调地应用各种措施(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中国传统治疗、康复工程等),消除或减轻病、伤、残者身心、社会功能障碍,达到和保持生理、感官、智力精神和(或)社会功能上的最佳水平,从而使其借助某种手段,改变其生活,增强自立能力,使病、伤、残者能重返社会,提高生存质量。 【临床主要变现】 1. 感觉和运动功能障碍:表现为偏身感觉(浅感觉和深感觉)障碍、一侧视野缺失(偏盲)和偏身运动障碍; 2. 言语功能障碍:表现为失语、构音障碍等; 3. 吞咽功能障碍:变现为患者呛咳; 4. 认知功能障碍:表现为记忆力障碍、注意力障碍、思维能力障碍、失认等; 5. 心理障碍:表现为焦虑、抑郁等; 6. 其他功能障碍:二便失禁、性功能障碍等。 【辅助检查】 (一)一般检查 1.三大常规检查。 2.常规血液生化检查。 3.心电图检查、腹部B超检查。 4.胸片及相关部位X线检查。

5.梅毒血清学、艾滋病HIV病毒抗体、肝炎标志物测定。 (二)选择性检查 1.头颅CT、磁共振(MRI)检查 适应征:①入院时需进一步明确诊断;②病情发生改变,有加重迹象时; ③合并有脑积水、肿瘤、感染等迹象时;④其它情况需要进行CT或MRI检查才能明确诊断时。 2.脑电图、脑电地形图检查 适应征:①需明确癫痫诊断时;②需协助其它颅内占位及颅内感染诊断时; ③出现意识障碍时;④需协助鉴别器质性精神障碍或功能性精神障碍时。 3.其它神经电生理检查: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测定、诱发电位、强度-时间曲线检查等。 适应征:需明确是否合并周围神经损伤及其严重程度,或需了解脊髓功能状况时。 4.经颅多普勒(TCD)检查 适应征:需了解是否有颅内血管狭窄、闭塞、畸形、硬化、动脉瘤、血液供应情况时及颅内压增高的探测等。 5.心、肺功能检查。 适应征:疑有心、肺功能减退,需了解患者运动负荷情况,以指导制定合理的运动处方。 6.脑脊液检查。 适应征:疑有颅内感染、颅内高/低压或脑脊液循环障碍等情况,需了解脑脊液理化性质、观察颅内压力变化时。 (三)特需检查

颅脑损伤患者康复

第二节颅脑损伤患者康复 颅脑损伤是一种常见的创伤,在全身各部位损伤中,其发生率仅次于四肢损伤。伤情复杂严重,死亡率高。经抢救治疗,大部分患者虽然幸存下来,但常遗留有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障碍。诸如意识、运动、感觉、言语、认知功能、排便排尿等方面的障碍。这些障碍都可以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给病人及其家庭带来痛苦和困难,同时也给国家造成很大负担。因此,对颅脑损伤病人进行早期和积极的康复治疗,使病人受损的功能得以最大限度地恢复和代偿是很重要的。 颅脑损伤可分为: 1.闭合性颅脑损伤其特征为伤后颅腔与外界不相通,若颅底骨折且骨折线通过气窦或岩骨,伴有硬脑膜撕裂时,则可发生脑脊淮鼻漏或耳漏。这类颅脑损伤属于内开放性,但处理与闭合颅脑损伤的相同,故仍列为闭合性颅脑损伤。闭合性颅脑损伤由损伤程度不同可分为轻、中、重三型。轻型指单纯脑震荡,无或有颅骨骨折;中型主要指轻的脑挫伤,有或无颅骨骨折或蛛网膜下腔出血,无脑受压征;重型指广泛颅骨骨折、广泛脑挫伤、脑干损伤或颅内血肿。

2.开放性颅脑损伤系由钝器或锐器造成的颅脑损伤,此时头皮有裂伤、颅骨骨折、硬脑膜破裂、脑与外界相通。 3.火器性颅脑损伤战争时期,由枪弹或弹片造成的开放性颅脑损伤。火器伤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头皮软组织伤仅头皮损伤,颅骨完好,有时局部有脑挫伤。 (2)非穿透伤有头皮伤和颅骨骨折,硬脑膜完好,但可有局部脑挫伤。 (3)穿透伤头皮、颅骨及硬脑膜皆有破裂,脑组织多遭严重损伤。穿透伤根据创伤形式又分为盲管伤、贯通伤和切线伤三种。 一、昏迷深度和损伤严重程度的评价 对颅脑损伤后昏迷的患者进行评价时,一定要保证病人的呼吸道通畅,使病人得到充足的氧气供应,同时要维持血压和良好的末梢循环。否则不仅评定结果不可靠,还会延误病人抢救。 对神经系统进行检查应力求迅速,而且,应客观地予以评价。 伤后昏迷的深度和损伤严重程度常用格拉斯昏迷量表(Glasglow coma scale,GCS)来测量(表4-2-1)。

颅脑损伤康复治疗

颅脑损伤康复治疗 颅脑损伤患者死亡率极高,即使有些患者侥幸活了过来,但也要,得到一定的康复治疗,其康复期也是特别麻烦。康复期有不同的分级阶段。治疗方法是非常不同的,下文就详细列举了一些颅脑损伤患者的康复治疗方法,患者及时进行康复治疗,可以有效的恢复身体机能,这段时期也是患者的康复黄金期。 (一)早期康复 (1)维持营养,保持水、电解质平衡:昏迷患者鼻饲饮食,所提供的热量宜根据功能状态和消化功能逐步增加,应不低于每天每千克体重30一50cal,蛋白质供应量每天每千克体重在lg以上,以维持正氮平衡,补充必要的电解质,及时纠正水电解质紊乱。 (2)营养神经药物:见昏迷与持续性植物状态康复治疗。 (3)肢体良姿位摆放,尤其注意防止下肢屈曲挛缩和足下垂畸形。 (4)肢体被动活动:定期翻身,防止压疮,肢体被动运动,先下肢,后上肢,先大关节,后小关节。 (二)恢复期康复 此期重点应恢复其肢体功能。 1、可用多种刺激,包括听觉(说明动作的组成或指令)、视觉(注视如何进行)、触觉(治疗人员用手接触肢体),而且使动作具有目的性(如取物、穿衣、进食等)。当引发随意活动后,即应注意加强肌力练习。上肢应多注意伸肌肌力,以促进肌力的平衡。

2、对健侧肢体则应发展其活动能力,若优势侧为右臂,而右臂又为患肢,则应尽力发展健侧即左臂的各种代偿功能,如写字、进食、梳洗等。 心理康复 当患者从过去健康、具有一定工作能力情况下,突然转变为肢体功能障碍,需要他人照顾,这给患者以极大的精神打击和心理压力,通常出现情绪低落、抑郁、悲观,甚至产生轻生的念头。因此,需给患者心理支持,鼓励患者能面对现实,用积极的态度配合治疗,尽快消除其消极情绪,树立信心和医务人员共同努力恢复和(或)代偿其失去的功能,回归家庭,回归社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