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般情况及头颈部检查

1 一般情况及头颈部检查

临床实践基本技能考核标准

一般情况及头颈部检查考核标准

考号:姓名:得分:

健康评估实训课教案

班级时间节次 教学项目及内容实训一、一般状态及头颈部评估教学方式示教 一、教学内容:一般状态及头颈部评估 二、教学目的要求: 知识目标: 能说出一般状态及头颈部评估学习目的和要求。 技能目标 会一般状态及头颈部评估操作方法。 德育目标:培养学生以“人的健康为中心”整体护理观。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一般状态及头颈部评估操作。 2、教学难点:一般状态及头颈部评估操作。 四、教学内容的引入: 提问:意识状态的定义。 五、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设计: 准备: (一)学生准备: 复习与之相关的解剖知识,并做记录。 (二)教师准备 资料准备(课件、案例) 1.点名,查考勤。强化安全法制意识,加强民族团结教育。 导入新课:意识状态的定义。 2.示教一般状态及头颈部评估的操作方法并讲解临床意义。 3.学生练习一般状态及头颈部评估的操作,让学生相互讨论操作中错误的原因,激发学习兴趣。 4.教师查看学生练习的情况,并每组抽1-2名学生操作,并作为小组的考核。 4.在课程示教和操作中,将渗透职业道德教育贯穿于课堂中,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品质。5.总结重点、难点内容,布置作业。 6.布置下节课需用的相关内容:复习呼吸和循环系统的解剖和生理知识 作业及思考课下练习头颈部评估操作 课后小结

班级时间节次 教学项目及内容实训二、胸肺部评估教学方式示教 一、教学内容:胸肺部评估 二、教学目的要求: 知识目标: 熟悉胸肺部检查的内容及学习目的和要求 技能目标 会胸肺部检查的操作方法。 德育目标:培养学生以“人的健康为中心”整体护理观。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胸肺部评估的操作方法。。 2、教学难点:胸肺部评估的操作方法。作。 四、教学内容的引入: 提问:肺的解剖。 五、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设计: 准备: (一)学生准备: 复习与之相关的解剖知识,并做记录。 (二)教师准备 资料准备(课件、案例) 1.点名,查考勤。强化安全法制意识,加强民族团结教育。 导入新课:肺的解剖 2.示教胸肺部评估的操作方法并讲解临床意义。 3.学生练习胸肺部评估的操作,让学生相互讨论操作中错误的原因,激发学习兴趣。 4.教师查看学生练习的情况,并每组抽1-2名学生操作,并作为小组的考核。 4.在课程示教和操作中,将渗透职业道德教育贯穿于课堂中,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品质。5.总结重点、难点内容,布置作业。 6.布置下节课需用的相关内容:复习循环系统的解剖和生理知识 作业及思考课下练习胸肺部评估操作 课后小结

头颈部检查

1、蛙状鼻; 2、牙龈铅线; 3、麻疹粘膜斑; 4、方颅; 5、Kayser-Fleischer环; 6、鼻翼扇动; 7、眼球震颤; 8、镜面舌; 9、草莓舌;10、落日现象; 11、集合反射;12、颈静脉怒张; 1、双侧眼睑闭合障碍可见于____;单侧眼睑闭合障碍常见于面神经_____。双侧眼睑下垂常见于_____。 2、眼压增高见于______;瞳孔缩小常见于农药_______中毒;瞳孔散大常见于______中毒;两侧瞳孔不等大常见于______。视乳头水肿见于颅内压______。 3、齿龈的游离缘出现兰灰色点线称______,是______的特征。 4、镜面舌见于______ ______ ______;草莓舌见于______ ______。 5、腮腺导管位于颧骨下1.5cm处,横过嚼肌表面,开口相当于_______对面的颊粘膜上。 6、角膜边缘及周围出现灰白色混浊环,称_______环,是_____的结果。 7、角膜边缘出现黄色或棕褐色的色素环,称K-F环,是______的结果,见于__________。 8、耳廓上触及痛性小结多为_______病人,系由于________所致。 9、在作吞咽动作时,甲状腺可______,以此可将甲状腺肿大与______相鉴别。 10、正常人______常看不到颈外静脉,半卧位时颈静脉充盈水平不超过___________。 1、眼睑结膜若有多少不等散在的出血点时,可见于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若有大片的结膜下出血,可见于急性结膜炎。() 2、眼球运动的检查是医师置目标物于受检者眼前1m处,嘱患者固定头位,眼球随目标方向移动。() 3、如瞳孔不等大且伴有对光反射减弱或消失以及神志不清,往往是延髓的功能损害的表现。() 4、痛风患者可在耳廓上触及痛性小结,为尿素沉着的结果。牵拉和触诊耳廓引起疼痛,常提示有耳外伤。() 5、检查口咽部时,医师用压舌板在舌的前1/3与后2/3交界处迅速下压,此时软腭上抬,在照明的配合下进行观察。() 6、体表能检查到的鼻窦有上颌窦、额窦和蝶窦。() 7、正常人扁桃体在扁桃体窝中清晰可见。() 8、鼻咽如一侧有血性分泌物和耳鸣、耳聋,应考虑慢性鼻窦炎并出血和咽鼓管炎症梗阻。9扁桃体发炎时,腺体红肿、增大,在扁桃体隐窝内有黄白色分泌物,或渗出物形成的苔片状假膜,不易剥离。() 10、鼻翼扇动是高度呼吸困难的表现。() 1、根据下列描述,其中哪种是麻疹黏膜斑(Koplik斑) A、颊黏膜白色斑块,大小不等高出表面 B、颊黏膜充血,肿胀并有小出血点 C、颊黏膜蓝黑色色素沉着 D、第二磨牙的颊黏膜帽针头大小白色斑点 E、颊黏膜瘀斑 2、检查扁桃体发现已超过咽腭弓,未接近中线,应为几度?() A、0度 B、Ⅰ度 C、Ⅱ度 D、Ⅲ度 E、无法判断

体格检查教案——一般检查及头颈部检查

参评教案 课程名称:临床医学概要 年级:二年级 专业、层次:药剂、检验专业(中专) 教师: 专业技术职务: 学时:2学时 授课题目(章节)第二章体格检查 一般检查及头颈部检查

一、目的要求 1 .掌握一般检查的容、方法及临床意义 2 .掌握头部及头部器官、颈部检查的容、方法及临床意义。 二、教学用具 多媒体设备 临床医学概要教材 三、教学时间分配 总共为2学时,其中: 1 .掌握一般检查的容、方法及临床意义40分钟 2 .掌握头部及头部器官、颈部检查的容、方法及临床意义。40 分钟 四、重点难点 1 .体温测量方法及误差原因 2 .浅表淋巴结的检查方法及记录容 3 .颈静脉充盈的标准及临床意义 4 .甲状腺及气管检查方法及临床意义

五、授课方式 课堂讲授配合多媒体投影,辅以启发性提问 六教学容 一、一般检查 一)一般状态检查10 分钟 1 .性别 2 .年龄 3 .生命征(vital sign ) ①体温:口、肛、腋温测量方法 1.口测法:先用75%酒精消毒体温表,放在舌下,紧闭口唇,放置5分钟后拿出来读数,正常值为36.3~37.2℃。此法禁用于神志不清病人和婴幼儿。嘱病人不能用牙咬体温计,只能上下唇啜紧,不能讲话,防止咬断体温计和脱出。2.腋测法:此法不易发生交叉感染,是测量体温最常用的方法。擦干腋窝汗液,将体温表的水银端放于腑窝顶部,用上臂半体温表夹紧,嘱病人不能乱动,10分钟后读数,正常值为36~37℃。 3.肛测法:多用于昏迷病人或小儿。病人仰卧位,将肛表头部用油类润滑后,慢慢插入肛门,深达肛表的1/2为止,放置3分钟后读数,正常值为36.5~37.7℃。正常人的体温在24小时略有波动,一般情况下不超过1℃。生理情况下,早晨略低,下午或运动和进食后稍高。老年人体温略低,妇女在经期前或妊娠时略高。 ②呼吸、脉搏、血压测量方法 呼吸 呼吸是呼吸道和肺的活动。人体通过呼吸,吸进氧气,呼出二氧化碳,是重要的生命活动之一,一刻也不能停止,也是人体外环境之间进行气体交换的必要过程。正常人的呼吸节律均匀,深浅适宜。

一般检查及头颈部检查题集

一、选择题 1、触诊可以补充 A、视诊所不能确定的体征B、叩诊所不能确定的体征C、听诊所不能确定的体征D、嗅诊所不能确定的体征E、问诊所不能确定的体征 2、检查病人全身病变特征主要采用 A、视诊B、触诊C、叩诊D、听诊C、嗅诊 3、大量腹水时触诊肝脏、脾脏可采用 A、浅部触诊B、深压触诊C、冲击触诊D、双手触诊E、单手触诊 4、确定腹腔内脏器的压痛点采用 A、浅部触诊B、深压触诊C、冲击触诊E、双手触诊C、单手触诊 5、检查震颤常用的方法是: A、触感法 B、深部滑行触诊法 C、双手触诊法深 D、深压触诊法 E、冲击触诊法 6、吸停脉见于下列哪种疾病: A、高血压性心脏病 B、冠心病 C、缩窄性心包炎

D、房室传导阻滞 E、风心病二尖瓣狭窄 7、临床上引起发热最常见的原因是: A、感染 B、免疫反应 C、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D、肿瘤 E、失血 8、除哪种情况外,均可引起瞳孔散大: A、吗啡中毒 B、视神经萎缩 C、xx中毒 D、深昏迷 E、酒精中毒 9、最能提示心功能衰竭的是: A、脉搏短绌 B、交替脉 C、缓脉 D、水冲脉 E、奇脉 10、下列哪种呼吸提示病情最为重;

A、呼吸浅速 B、呼吸深快 C、呼吸与呼吸暂停相交替 D、每分钟呼吸超过24次 E、每分钟呼吸少于10次 11、面颊潮红,兴奋不安,呼吸急促,痛苦呻吟可见于: A、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病人 B、晚期肺结核病人 C、休克病人 D、急性感染病人 E、甲状腺功能亢进病人 12、临床上常见的病态发育与下列哪一因素关系最为密切: A、遗传 B、内分泌 C、营养 D、环境 E、锻炼 13、皮肤黏膜干燥、弹性差、皮下脂肪薄、体重减轻到低于正常体重的10%,这种营养状态称为: A、良好 B、不良

体格检查教(学)案_一般检查与头颈部检查

参评教案
课程名称:临床医学概要
年 级:二年级
专业、层次:药剂、检验专业(中专)
教 师: 专业技术职务:
学 时:2 学时
授课题目(章节)
第二章 体格检查
一般检查及头颈部检查

一、 目的要求 1 .掌握一般检查的内容、方法及临床意义 2 .掌握头部及头部器官、颈部检查的内容、方法及临床意义。
二、教学用具 多媒体设备 临床医学概要教材
三、教学时间分配 总共为 2 学时,其中: 1 .掌握一般检查的内容、方法及临床意义 40 分钟 2 .掌握头部及头部器官、颈部检查的内容、方法及临床意义。
40 分钟
四、重点难点 1 .体温测量方法及误差原因 2 .浅表淋巴结的检查方法及记录内容 3 .颈静脉充盈的标准及临床意义
4 .甲状腺及气管检查方法及临床意义

五、授课方式
课堂讲授配合多媒体投影,辅以启发性提问
六教学内容
一、一般检查
一)一 般状态检查 10 分 钟
1 .性别
2 .年龄
3 . 生 命 征 ( vital sign )
① 体温:口、肛、腋温测量方法
1.口测法:先用 75%酒精消毒体温表,放在舌下,紧闭口唇,放置 5 分钟后 拿出来读数,正常值为 36.3~37.2℃。此法禁用于神志不清病人和婴幼儿。嘱 病人不能用牙咬体温计,只能上下唇啜紧,不能讲话,防止咬断体温计和脱出。 2.腋测法:此法不易发生交叉感染,是测量体温最常用的方法。擦干腋窝汗液, 将体温表的水银端放于腑窝顶部,用上臂半体温表夹紧,嘱病人不能乱动,10 分钟后读数,正常值为 36~37℃。 3.肛测法:多用于昏迷病人或小儿。病人仰卧位,将肛表头部用油类润滑后,慢 慢插入肛门,深达肛表的 1/2 为止,放置 3 分钟后读数,正常值为 36.5~37.7℃。 正常人的体温在 24 小时内略有波动,一般情况下不超过 1℃。生理情况下,早 晨略低,下午或运动和进食后稍高。老年人体温略低,妇女在经期前或妊娠时略 高。
② 呼吸、脉搏、血压测量方法
呼吸
呼 吸 是 呼 吸 道 和 肺 的 活 动 。人 体 通 过 呼 吸 ,吸 进 氧 气 ,呼 出 二 氧 化 碳 ,是 重 要 的 生 命 活 动 之 一 ,一 刻 也 不 能 停 止 ,也 是 人 体 内 外 环 境 之 间 进 行 气 体 交 换 的 必 要 过 程 。正 常 人 的 呼 吸 节 律 均 匀 ,深 浅适宜。

体格检查教案——一般检查及头颈部检查.docx

参评教案课程名称:临床医学概要 年级:二年级 专业、层次:药剂、检验专业(中专 ) 教师: 专业技术职务: 学时: 2 学时 授课题目(章节)第二章体格检查 一般检查及头颈部检查 一、目的要求 1.掌握一般检查的内容、方法及临床意义 2.掌握头部及头部器官、颈部检查的内容、方法及临床意义。 二、教学用具 多媒体设备 临床医学概要教材 三、教学时间分配 总共为 2 学时,其中: 1.掌握一般检查的内容、方法及临床意义40 分钟

2.掌握头部及头部器官、颈部检查的内容、方法及临床意义。 40分钟 四、重点难点 1.体温测量方法及误差原因 2.浅表淋巴结的检查方法及记录内容 3.颈静脉充盈的标准及临床意义 4.甲状腺及气管检查方法及临床意义 五、授课方式 课堂讲授配合多媒体投影,辅以启发性提问 六教学内容 一、一般检查 一)一般状态检查 10 分钟 1.性别 2.年龄 3 .生命征( vitalsign) ①体温:口、肛、腋温测量方法 1.口测法:先用 75%酒精消毒体温表,放在舌下,紧闭口唇,放置 5 分钟后拿出来读数,正常值为 36.3~37.2 ℃。此法禁用于神志不清病人和婴幼儿。嘱病人不能用牙咬体温计,只能上下唇啜紧,不能讲话,防止咬断体温计和脱出。

2.腋测法:此法不易发生交叉感染,是测量体温最常用的方法。擦干腋窝汗液, 将体温表的水银端放于腑窝顶部,用上臂半体温表夹紧,嘱病人不能乱动,10 分钟后读数,正常值为36~37℃。 3.肛测法:多用于昏迷病人或小儿。病人仰卧位,将肛表头部用油类润滑后,慢 慢插入肛门,深达肛表的 1/2 为止,放置 3 分钟后读数,正常值为 36.5 ~37.7 ℃。 正常人的体温在24 小时内略有波动,一般情况下不超过1℃。生理情况下,早晨略低,下午或运动和进食后稍高。老年人体温略低,妇女在经期前或妊娠时略高。 ②呼吸、脉搏、血压测量方法 呼吸 呼吸是呼吸道和肺的活动。人体通过呼吸,吸进氧气,呼出二氧化碳,是重要的生命活动之一,一刻也不能停止,也是人体内外环境之间进行气体交换的必要过程。正常人的呼吸节律均匀,深浅适宜。 (一)呼吸正常值平静呼吸时,成人 16~20次/分,儿童 30~ 40次/分,儿童的呼吸随年龄的增长而减少,逐渐到成人的水平。 呼吸次数与脉搏次数的比例为 1∶4。 (二)呼吸计数法呼吸的计数可观察病人胸腹部的起伏次数,一吸一呼为一次呼吸;或用棉絮放在鼻孔处观察吹动的次数,数1 分钟的棉絮摆动次数是多少次即每分钟呼吸的次数。 (三)两种呼吸方式人正常呼吸有两种方式,即胸式呼吸和腹式呼吸。以胸廓起伏运动为主的呼吸为胸式呼吸,多见于正常女性和年轻人,也可见于腹膜炎患者和一些急腹症患者;以腹部运动为主的呼吸为腹式呼吸,多见于正常男性和儿童,也可见于胸膜炎患者。 (四)呼吸频率的改变 1.呼吸增快(>24 次/分):正常人见于情绪激动、运动、进食、气温增高。异常者见于高热、肺炎、哮喘、心力衰竭、贫血等。 2.呼吸减慢(<10 次/分):见于颅内压增高,颅内肿瘤,麻醉剂、镇静剂使用过量,胸膜炎等。

一般状态及头颈部评估

实验一一般状态及头颈部评估 实验目的: 1、掌握生命体征、意识状态、发育与体型、营养状态、体位、步态的基本评估方法及内容。 2、掌握瞳孔的评估方法。 3、能正确判断成人的发育情况。 4、能按顺序进行营养状态的评估。 实验准备: 被评估者、体重计、软尺、体温计、血压计、手电筒、压舌板、棉签。 实验方法: 集体观看教学片,指出重点内容的评估。 实验步骤: 一般状态评估是身体状况评估的第一步,是对病人全身状况的概括性观察,以视诊为主,配合触诊和听诊。评估内容包括生命体征、意识状态、面容与表情、发育与体型、营养状态、体位、步态等。 一、生命体征 生命体征是评价生命活动存在与否及其质量的指标,包括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为身体状况评估时必须检查的项目之一。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的测量方法详见《护理学基础》相关章节。 (一)体温 1、参考范围口测法36.3~37.2℃,肛测法36.5~37.7℃,腋测法36~37℃。 2、临床意义生理情况下,体温有一定的波动。早晨体温略低,下午略高,24小时内波动幅度不超过1℃:;运动或进食后、月经期前或妊娠妇女体温略高,老年人体温略低。体温高于正常称为发热,体温低于正常称为体温过低。 (二)脉搏 评估脉搏时,主要触诊浅表动脉,最常用挠动脉,特殊情况下可触诊股动脉、足背动脉、颈动脉等,测量时须注意脉搏的频率、节律、紧张度、动脉壁状态、强弱及波形变化。 1、脉率指每分钟脉搏的次数。正常成人脉率为60~100次/分。 2、脉律指脉搏的节律,可反映心脏的节律,正常人脉律节律。 3、动脉壁状态正常人动脉管壁柔软、光滑、有弹性。 4、强弱脉搏的强弱与心搏出量、脉压和外周阻力大小相关。 5、波形指脉搏的形态变化,可通过触诊或脉搏示波器描记得知。 (三)呼吸 1、呼吸运动呼吸运动的类型包括胸式呼吸和腹式呼吸,女性以胸式呼吸为主,男性及婴幼儿以腹式呼吸为主。 2、呼吸频率与深度静息状态下,正常成人呼吸频率为16~18次/分,呼吸与脉搏之比为1:4。 3、呼吸节律静息状态下,正常成人呼吸均匀、节律整齐。病理状态下,可出现呼吸节律的变化。 (四)血压 血压是血管内的血液对血管壁产生的侧压力,通常指动脉血压或体循环血压。心室收缩时,主动脉内压力在收缩中期达最高值称为收缩压;心室舒张时,主动脉压力在舒张末期达最低值称为舒张压;收缩压与舒张压之差为脉压。 二、意识状态

头颈部检查方法

頭頸部的理学檢查 彰化基督教医院洪敦杰 檢查頭頸部將合併許多重覆的系統,這些包括了檢查:顱神經、耳鼻喉、腸胃道、心血管、呼吸及肌肉骨骼等系統,其中視診及觸診是最主要的檢查方式。 視診 視診是醫師用眼睛觀察病人身體各部的情況及精神狀況的診察方法。如體格是否壯健, 營養是否良好、適當,意識清楚或朦朧,臉色是否蒼白,是否有黃疸,表情正常或異常。由神情的情況可看出是急性或慢性疾病。身體各部分的大小、形狀、外表,皮膚的顏色、變化, 體毛,貧血,黃疸,走姿的平衡等等,由這些觀察一可以知道很多種疾病。 注意各處口腔黏膜尤其是頰黏膜之任何微細變化,包括其顏色及表面情況;如有唾液或食物殘渣覆蓋,不易觀察,則須先讓受檢者用力漱口,並以小棉棒輕拭後,再仔細觀察,且須依檢查部位之不同,隨時調整燈光方向。檢查軟顎及懸雍垂時,須輕壓舌背,並請受檢者發出「阿」聲,才能清楚此等部位。對於 OSF 患者,須記錄其最大開口度 (MMO,並注意其變化情形。 觸診 觸診是醫師用手去觸摸病人身體的各部份,看看有沒有疼痛的地方或有沒有不該有的腫塊,如果有腫塊時就須再進一步看看腫塊的大小、形狀、疼痛、硬度和是否會移動的問題。如有疑似惡性病變之處,須特別注意病變周圍是否形成硬結,顎下、頦下或頸部之局部淋巴結是否腫大。 頭頸部 (一頭部 1. 頭顱的形狀、頭皮、頭髮的分布、病灶。

2. 臉的特徵:包括浮腫的程度、黏液水腫、似庫新氏症候群的樣子(Cushingoid、肢端肥大症的樣子 (Acromegalic以及帕金森氏症 (Parkinsonian,全身的體重減輕,可能表現在臉部及頸部輪廓的改變。 (二耳朵 1. 外耳的檢查包括有無任何的分泌物、動的時候會不會痛? 2. 耳鏡的檢查:仔細看看是否有任何的液體在耳膜的另一面? (三眼睛 1. 眼瞼、結膜、鞏膜:注意是否有黃斑瘤 (Xanthelasma;表示可能有高膽固醇血症、不對稱的眼瞼隙 (uqequal palpebral fissure,表示可能有眼瞼下垂 Ptosis 、紅眼、分泌物以及淚腺充血的情形。 Pallor—anemia 2. 視力的評估 3. 瞳孔:注意大小、對稱性、直接和間接對光的反應以及協調性。抗副交感神經的藥物會使得瞳孔擴大;鴉片類的藥物會使得瞳孔向針孔一樣小。亞羅伯頓氏瞳孔 (Argyll Robertson pupil--兩眼會協同動作,但不會對光反應。代表可能有梅毒、糖尿病或是中樞神經的疾病。 4. 眼外肌肉的運動 (Extraocular movements:注意是否有眼球震顫 (Nystagmus的情形;在水平方向有少數次的眼球震顫是屬於正常的範圍。 5. 視野的檢查。 6. 眼底鏡的檢查:注意有無視乳突的水腫、合併高血壓以及糖尿病的細微病變。 (四鼻子 注意鼻中隔的位置、鼻子分泌物的樣子;最常見流鼻血的原因是摳鼻子。 (㈤口腔

体格检查教案一般检查及头颈部检查





课程名称:临床医学概要 年级:二年级 专业、层次:药剂、检验专业(中专) 教师: 专业技术职务: 学时:2 学时
授课题目(章节)第二章体格检查
一般检查及头颈部检查 一、 目的要求
1.掌握一般检查的内容、方法及临床意义
2.掌握头部及头部器官、颈部检查的内容、方法及临床意义。
二、教学用具 多媒体设备 临床医学概要教材 三、教学时间分配 总共为 2 学时,其中:
1.掌握一般检查的内容、方法及临床意义 40 分钟

2.掌握头部及头部器官、颈部检查的内容、方法及临床意义。 40 分钟
四、重点难点
1.体温测量方法及误差原因
2.浅表淋巴结的检查方法及记录内容
3.颈静脉充盈的标准及临床意义
4.甲状腺及气管检查方法及临床意义
五、授课方式
课堂讲授配合多媒体投影,辅以启发性提问 六教学内容 一、一般检查 一 ) 一般 状态检 查 10 分钟 1.性别 2.年龄 3.生命征(vitalsign) ①体温:口、肛、腋温测量方法
1.口测法:先用 75%酒精消毒体温表,放在舌下,紧闭口唇,放置 5 分钟后拿 出来读数,正常值为 36.3~37.2℃。此法禁用于神志不清病人和婴幼儿。嘱病人 不能用牙咬体温计,只能上下唇啜紧,不能讲话,防止咬断体温计和脱出。

2.腋测法:此法不易发生交叉感染,是测量体温最常用的方法。擦干腋窝汗液, 将体温表的水银端放于腑窝顶部,用上臂半体温表夹紧,嘱病人不能乱动,10 分钟后读数,正常值为 36~37℃。
3.肛测法:多用于昏迷病人或小儿。病人仰卧位,将肛表头部用油类润滑后,慢 慢插入肛门,深达肛表的 1/2 为止,放置 3 分钟后读数,正常值为 36.5~37.7℃。
正常人的体温在 24 小时内略有波动,一般情况下不超过 1℃。生理情况下,早 晨略低,下午或运动和进食后稍高。老年人体温略低,妇女在经期前或妊娠时略 高。
②呼吸、脉搏、血压测量方法
呼吸
呼 吸 是 呼 吸 道 和 肺 的 活 动 。人 体 通 过 呼 吸 ,吸 进 氧 气 ,呼 出 二 氧 化 碳 ,是 重 要 的 生 命 活 动 之 一 ,一 刻 也 不 能 停 止 ,也 是 人 体 内 外 环 境 之 间 进 行 气 体 交 换 的 必 要 过 程 。正 常 人 的 呼 吸 节 律 均 匀 ,深 浅适宜。
( 一 ) 呼 吸 正 常 值 平 静 呼 吸 时 , 成 人 16~ 20 次 /分 , 儿 童 30~ 4 0 次 / 分 ,儿 童 的 呼 吸 随 年 龄 的 增 长 而 减 少 ,逐 渐 到 成 人 的 水 平 。 呼 吸 次 数 与 脉 搏 次 数 的 比 例 为 1∶ 4。
( 二 )呼 吸 计 数 法 呼 吸 的 计 数 可 观 察 病 人 胸 腹 部 的 起 伏 次 数 ,一 吸一呼为一次呼吸;或用棉絮放在鼻孔处观察吹动的次数,数 1 分钟的棉絮摆动次数是多少次即每分钟呼吸的次数。
( 三 )两 种 呼 吸 方 式 人 正 常 呼 吸 有 两 种 方 式 ,即 胸 式 呼 吸 和 腹 式 呼 吸 。以 胸 廓 起 伏 运 动 为 主 的 呼 吸 为 胸 式 呼 吸 ,多 见 于 正 常 女 性 和 年 轻 人 ,也 可 见 于 腹 膜 炎 患 者 和 一 些 急 腹 症 患 者 ;以 腹 部 运 动 为 主 的 呼 吸 为 腹 式 呼 吸 ,多 见 于 正 常 男 性 和 儿 童 ,也 可 见 于 胸 膜 炎患者。
(四)呼吸频率的改变
1 . 呼 吸 增 快 ( > 2 4 次 / 分 ): 正 常 人 见 于 情 绪 激 动 、 运 动 、 进 食 、 气温增高。异常者见于高热、肺炎、哮喘、心力衰竭、贫血等。
2 . 呼 吸 减 慢 ( < 1 0 次 / 分 ): 见 于 颅 内 压 增 高 , 颅 内 肿 瘤 , 麻 醉 剂、镇静剂使用过量,胸膜炎等。

体格检查一般情况及头颈部检查评分使用表.docx

一般情况及头颈部检查评分表 科室:姓名:评分: 项目 准备工作(10 分) 一般检查(20 分) 头部(20 分) 颈部(40 分) 操作内容标准分扣分 1.洗手、物品齐备: 温度计、手表、血压计、听诊器、3321 棉签等 2.站在病人右侧,问候,告之查体注意事项 3321 44321 3.被检查者体位、姿势正确 1.观察发育、营养、面容、表情和意识44321 2.测量体温 ( 腋温 10 分钟 )221 3.检查脉搏 ( 触诊桡动脉至少 30 秒 )221 4.用双手同时触诊双侧桡动脉,检查其对称性221 5.计数呼吸频率至少 30 秒221 6.测量右上臂血压 ( 测量两次,间歇 1 分钟 )88642 (按血压测量方法要求) 1.观察头发触诊头颅221 2.眼:结膜、巩膜、瞳孔( 直接和间接对光反射) 、221 眼球 ( 检查左右眼球运动六个方向 )221 集合反射221 3.检查耳廓、观察外耳道、检查乳突、听力221 4.观察鼻外形、鼻前庭和鼻腔,检查两侧鼻通气221 5.触压两侧额窦、筛窦和上頜窦221 6.观察口唇,用压舌板观察口腔粘膜、牙齿、牙龈、扁221 桃体、咽后壁,观察舌体、舌苔、221 伸舌运动、鼓腮、示齿动作221 1.观察颈部皮肤、血管(静脉、动脉)44321 2.检查颈椎屈曲(去枕)及左右活动情况44321 3.按顺序触诊颈部淋巴结:耳前、耳后、枕后、颌下、88642

颏下、颈前、颈后、锁骨上淋巴结 4.触诊甲状腺(前面触诊):触诊甲状软骨、配合吞咽 触诊 甲状腺峡部及侧 叶(左、右) 5.分别触诊左右颈动脉 6.触诊气管位置 7.听诊颈部血管杂音(甲状腺、血管) 8.整理用物 质量评估 1 1.态度严肃认真、爱伤观念强 2.操作熟练、连贯、正确有效 (10 分) 3.各部份检查顺序正确(视、触、叩、听) 4.完成时间: 10 分钟221 4 4 3 2 1 6 6 4 2 4 4 3 2 1 4 4 3 2 1 3 3 2 1 11 3 3 2 1 3 3 2 1 4 4 3 2 1 操作时间:年月日考核人: 景德镇市第三人民医院

颈部检查

颈部 颈部的检查应在平静、自然的状态下进行,被检查者最好取舒适坐位,解开内衣,暴露颈部和肩部。如病人卧位,也应充分暴露。检查时手法应轻柔,当怀疑颈椎有疾患时更应注意。 一、颈部外形与分区 正常人颈部直立,两侧对称,矮胖者较粗短,瘦长者较细长。 1、男性甲状软骨比较突出,女性则平坦不显著, 2、转头时可见胸锁乳突肌突起。 3、头稍后仰,更易观察颈部有无包块、瘢痕和两侧是否对称。 4、正常人在静坐时颈部血管不显露。 为描述和标记颈部病变的部位,根据解剖结构,颈部每侧又可分为两个大三角区域,即颈前三角和颈后三角。 颈前三角为胸锁乳突肌内缘、下颌骨下缘与前正中线之间的区域。 颈后三角为胸锁乳突肌的后缘、锁骨上缘与斜方肌前缘之间的区域。 二、颈部姿势与运动 正常人坐位时颈部直立,伸屈、转动自如,检查时应注意颈部静态与动态时的改变:如头不能抬起,见于严重消耗性疾病的晚期、重症肌无力、脊髓前角细胞炎、进行性肌萎缩等。 头部向一侧偏斜称为斜颈(torticollis),见于颈肌外伤、瘢痕收缩、先天性颈肌挛缩和斜颈。先天性斜颈者的胸锁乳突肌粗短,如两侧胸锁乳突肌差别不明显时,可嘱病人把头位复正,此时病侧胸锁乳突肌的胸骨端会立即隆起,为诊断本病的特征性表现。 颈部运动受限并伴有疼痛,可见于软组织炎症、颈肌扭伤、肥大性脊椎炎、颈椎结核或肿瘤等。 颈部强直为脑膜受刺激的特征,见于各种脑膜炎、蛛网膜下腔出血等。 三、颈部皮肤与包块 1.颈部皮肤检查时注意有无蜘蛛痣、感染(疖、痈、结核)及其他局限性或广泛性病变,如瘢痕、瘘管、神经性皮炎、银屑病等。 2.颈部包块检查时应注意其部位、数目、大小、质地、活动度、与邻近器官的关系和有无压痛等特点。 如为淋巴结肿大,质地不硬,有轻度压痛时,可能为非特异性淋巴结炎;如质地较硬、且伴有纵隔、胸腔或腹腔病变的症状或体征,则应考虑到恶性肿瘤的淋巴结转移; 如为全身性、无痛性淋巴结肿大,则多见于血液系统疾病。 如包块圆形、表面光滑、有囊样感、压迫能使之缩小,则可能为囊状瘤。 若颈部包块弹性大又无全身症状,则应考虑囊肿的可能。 肿大的甲状腺和甲状腺来源的包块在作吞咽动作时可随吞咽向上移动,以此可与颈前其他包块鉴别。 四、颈部血管 正常人立位或坐位时颈外静脉常不显露,平卧时可稍见充盈,充盈的水平仅限于锁骨上缘至下颌角距离的下2/3以内。在坐位或半坐位(身体呈45度)时,如颈静脉明显充盈、怒张或搏动,为异常征象,提示颈静脉压升高,见于右心衰竭、缩窄性心包炎、心包积液、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以及胸腔、腹腔压力增加等情况。 颈静脉搏动可见于三尖瓣关闭不全等。平卧位时若看不到颈静脉充盈,提示低血容量状

健康评估——一般状态评估

一般状态的评估内容 一.全身状态:性别、年龄、发育、体型、生命体征、营养、意识状况、面容、表情、体位、步态、姿势… 二.局部状态: 全身状态 1.性别——激素对性征的影响,疾病对性征的影响,染色体对性征的影响,疾病发生率与性别的关系 2.年龄——判断依据:皮肤粘膜的弹性与光泽、肌肉的状态、毛发的颜色和分布、皮肤皱纹… 3.生命体征 4.发育 年龄=智力=体格(身高,体重,第二性征)成人发育正常的判断标准: 头部长度= 1/7~1/8身高 胸围=1/2身高 双上肢展开长度≈身高 坐高=下肢长度 病态发育与内分泌的关系 垂体前叶:功能亢进------巨人症 功能减退------侏儒症 甲状腺: 功能减退------呆小症 体型 矮胖/超力型体粗壮、肩宽、胸厚,腹上角>90° 匀称/正力型体形匀称 瘦长/无力型体高瘦,肩窄,胸平,腹上角<90° 5.营养状态的评估 ①体重 ②体重指数 1

2 ③皮下脂肪厚度 皮脂厚度测量: 1.肩胛下皮脂:标准厚度男性为8.4mm ,女性为15.3mm 2.肱三头肌皮脂: 3.脐旁皮脂厚: 最简单的判断部位:前臂曲侧或上臂背侧下 1/3 5.面容与表情 1) 急性面容 表现:面色潮红,兴奋不安,鼻翼扇动, 口唇疱疹,表情痛苦 。 常见病:肺炎球菌肺炎,疟疾,流行性脑脊膜炎等急性传染性疾病。 2) 慢性病容 表现:面容憔悴,面色晦暗或苍白无华, 目光暗淡。 常见病:恶性肿瘤,肝硬化,严重结核 病等慢性消耗性疾病。 3) 贫血面容 表现:面色苍白,唇舌色淡,表情疲惫。 常见病:各种原因所致的贫血。 4) 二尖瓣面容 表现:面色晦暗,双脸颊紫红,嘴唇轻 度发绀。 常见病:风湿性心瓣膜病,二尖瓣狭窄。 5) 甲亢面容 表现:面容惊愕,眼裂增宽,眼球突出, 目光 ,兴奋不安,烦躁易怒 常见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6) 肢端肥大症面容 表现:头颅增大面部变长,下颌增大向前突出,眉弓及两颧骨隆起,唇舌肥厚, 耳鼻增大。 常见病:肢端肥大症。 7) 满月面容 表现:面圆如满月,皮肤发红,常伴痤 疮和小须。 常见病:库欣综合征及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者。 8) 苦笑面容 表现:牙关紧闭,面肌痉挛,呈苦笑状, 角弓反张。 常见病:破伤风,脑部炎症。 6.体位 1) 自动体位: 身体各部能活动自如,不受 限制 2) 被动体位: 患者不能自行调整或变换 体位 3) 强迫体位: 为减轻痛苦不得不采取 某种体位 强迫坐位(端坐呼吸):见于心肺功能不全者。 强迫蹲位:见于先天性发绀型心脏病。 强迫停立位:见于心绞痛患者。 辗转位:见于胆石症,胆道蛔虫症,肾绞等 角弓反张味:见于破伤风以及小儿脑膜炎

淋巴结、头颈部评估

皮肤粘膜、浅表淋巴结 一、检查目标: 1、了解一般状态、皮肤粘膜、浅表淋巴结检查的内容。 2、熟练掌握浅表淋巴结的检查方法。 3、对检查结果能正确记录。 二、检查用物: 火柴或者棉签 三、检查步骤: (一)一般状态、皮肤粘膜的检查:(详见教材) (二)浅表淋巴结检查: 1、检查顺序: 耳前、耳后、乳突区、枕骨下区、颈后三角、颈前三角、锁骨上窝、腋窝、滑车上、腹股沟、蝈窝。 2、检查方法: 检查头部淋巴结可面对被检查者,用双手分别置于耳屏前方、耳廓后方、乳突以及枕骨粗隆下方检查相应部位淋巴结。检查颈部淋巴结可面对被检查者,手指并隆紧贴检查部位,由浅入深滑行触诊,触诊时被检查者头稍低或头偏向检查侧,以使皮肤和肌肉松弛,便于触诊。检查锁骨上窝淋巴结时,被检查者取坐位或仰卧位,头部稍向前屈,用双手进行触诊,左手触诊右侧,右手触诊左侧,由浅入深触摸。检查腋窝时,被检查者双上肢下垂,以右手检查左侧,左手检查右侧,由浅入深滑行触摸直达腋窝顶部。检查滑车上淋巴结时,以左手扶托被检查者前臂,以右手向滑车上由浅如深出没,分别检查两侧滑车上淋巴结。检查腹股沟和蝈窝淋巴结时,检查者取坐位或仰卧位、双下肢屈曲,以使皮肤和肌肉松弛,便于触诊。 3、注意事项: 触摸到肿大淋巴结时,应注意大小、数目、硬度、压痛、活动度、有无粘连、局部皮肤有无红肿、瘘管等,并应寻找引起淋巴结肿大的原发病灶。

头颈部评估 一、检查目标: 1、了解头颈部检查的内容。 2、熟练掌握瞳孔、鼻窦、咽、扁桃体、甲状腺、气管的检查方法。 3、对检查结果能正确记录。 二、检查用物: 手电筒、压舌板、酒精棉球、听诊器。 三、检查步骤: (一)头部检查: 1、瞳孔: ①注意瞳孔的形状、大小,双侧是否等大等圆。 ②对光反射: 直接对光反射:用电筒直接照射瞳孔并观察其动态反应,正常人当眼受到光线刺激后,双侧瞳孔迅速缩小,移开光线后瞳孔迅速复原。 间接对光反射:用手隔开双眼,用光刺激一侧瞳孔,观察对侧瞳孔缩小的情况,正常时,当一侧受光刺激,对侧也立即缩小。 ③调节与辐辏反射: 嘱被检查者注释一米以外的目标(手指),然后将目标逐渐移近眼球(距眼球约20cm 处)。正常人此时瞳孔逐渐缩小,同时两侧眼球向内聚合。 2、鼻窦: ①上额窦:双手固定于被检查者的两侧耳后,将拇指分别置于左右颧部向后按压。 ②额窦:一手扶持被检查者枕部,另一手置于眼眶上面内侧用力向后按压。 ③筛窦:一手扶持被检查者枕部,另一手拇指置于鼻根部与眶内角之间向筛窦方向加压。 ④蝶窦:因解剖位置较深,不能在体表进行检查。 3、咽及扁桃体: 被检查者面向光源,头略后仰,在张口发“啊”音时,用压舌板压舌前2/3与舌后1/3交界处。此时软颚上抬,即可看到咽颚弓、软颚、颚垂、扁桃体及咽后壁。

头颈部检查

头颈部检查 【导读】头颈部检查是什么?头颈部检查有哪些检查项目?头颈部检查的检查方法有哪些?头颈部检查有哪些异常体征?头【导读】 颈部检查是全身体格检查的其中一个项目,妈网百科给大家简单的介绍头颈部检查。 头颈部检查是什么 头颈部检查是什么呢?从字面意思来看,就是对人体头部和颈部的检查。头部和颈部的位置比较接近,对人体有着重要的作用,所以很多时候都放在一起检查。也就叫做头颈部检查。头部颅内包含脑,面部有眼,耳,鼻,舌等感觉器官和消化系统的起始部位。 头部作为描述人体部分概念,是指人体脖子(颈椎)以上的所有器官。头部也用来指代物体的最上(或者最前)部分,相当于头在人体位置的部分。 颈部也等同于颈,多节绦虫之头节中,具各种固着器(吸盘、吸叶等),固着在宿主的消化管壁上的部分,称为颈部。一般较头部细,但粗颈绦虫则较头部粗。此颈部靠旺盛的细胞分裂,在后方分节形成新节片。此颈部为绦虫的生长带。 头颈部对人体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及时的检查可以减少疾病的发生,检查之后也可以帮助人们趁早康复。 头颈部检查项目 头颈部检查的检查主要包括头部和颈部。那么头部和颈部的哪些部位,需要检查呢?下面跟妈网百科一起了解吧。 1、观察头部外形、毛发分布、异常运动等;触诊头颅;视诊双眼及眉毛;分别检查左右眼的近视力(用近视力表)。 2、检查下睑结膜、球结膜和巩膜;检查泪囊;翻转上睑,检查上睑、球结膜和巩膜。 3、检查面神经运动功能(皱额、闭目);检查眼球运动(检查六个方位);检查瞳孔直接对光反射;检查瞳孔间接对光反射;检查集合反射。 4、观察双侧外耳及耳后区;触诊双侧外耳及耳后区;触诊颞颌关节及其运动。 5、分别检查双耳听力(摩擦手指或用手表)。 6、观察外鼻;触诊外鼻;观察鼻前庭、鼻中隔;分别检查左右鼻道通气状态。 7、检查上颌窦,注意肿胀、压痛、叩痛等;检查额窦,注意肿胀、压痛、叩痛等;检查筛窦,注意压痛。 8、观察口唇、牙齿、上腭、舌质和舌苔;借助压舌板检查颊粘膜、牙齿、牙龈、口底;借助压舌板检查口咽部及扁桃体;检查舌下神经(伸舌)。 9、检查面神经运动功能(露齿、鼓腮或吹口哨);检查三叉神经运动支(触双侧嚼肌,或以手对抗张口动作);检查三叉神经感觉支(上、中、下三支)。 10、观察颈部外形和皮肤、颈静脉充盈和颈动脉搏动情况;检查颈椎屈曲及左右活动情况;检查副神经(耸肩及对抗头部旋转)。 11、触诊耳前淋巴结、耳后淋巴结、枕后淋巴结、颌下淋巴结、颏下淋巴结、颈前淋巴结浅组、颈后淋巴结、锁骨上淋巴结。 12、触诊甲状腺软骨、触诊甲状腺峡部(配合吞咽)、触诊甲状腺侧叶(配合吞咽)。 13、分别触诊左右颈动脉;触诊气管位置;听诊颈部(甲状腺、血管)杂音。 头颈部检查的方法 一般来说,头颈部检查只要采用视诊、触诊和听诊等三种方式。 视诊是指医生用视觉来观察病人全身或局部状态有无异常的检查方法。触诊是用医生手指或触觉来进行体格检查的方法。听诊是用耳或听诊器来探听人体内自行发出的声音。头颈部的大部分检查,通过这三种方法基本可以完成。 但是有一些比较特殊的部位和器官,还需要一些特殊的检查方法配合。 眼底检查是检查玻璃体、视网膜、脉络膜和视神经疾病的重要方法。检查眼底须用检眼镜,目前多用直接检眼镜检查,实用、方便,且眼底所见为正象。 头颈部检查异常体征

头、面、颈部检查(最终版

一、体格检查基本方法 1、视诊以视觉来观察患者全身或局部表现的方法。 注意事项:视诊时被检查部位应充分暴露、在自然光线下进行,因黄疸及某些皮疹在灯光下不易辨认而常发生漏诊。 2、触诊通过手接触被检查部位时的感觉来进行判断的一种方法。分浅部触诊和深部触诊两种方法。 注意事项:①检查者应位于被检查者右侧,面向被检查者,随时注意观察触时被检查者的表情,检查者的态度必须稳重、端庄。②病人体位一般为仰卧屈膝,两腿略分开,必要时可采用半坐位、立位和侧卧位,侧卧检查时下腿应伸直,上腿略弯曲。③检查手法应注意轻柔,由浅而深,由轻到重,手掌应保持温暖以免刺激病人而混淆检查结果。检查时应遵循由远离病变部位开始,下腹部检查时病人应先排尿,以免将充盈膀胱误诊为包块。 3、叩诊是指检查者用手指叩击被检查者体表使之产生音响,由于人体各种组织结构的密度、弹性各异而发生不同的声音,借助叩击发出的不同音响来判断体内器官状况的检查方法。通常分为直接叩诊法和间接叩诊法。 注意事项:①被检查者体位要舒适,叩诊部位肌肉要松驰否则影响叩诊音调与音响。②叩诊时应保持环境安静。③叩诊应以掌指关节和腕关节活动为主,避免肘关节的运动。④叩诊时除注意叩诊音的变化外还应结合手指所感受的局部组织振动的差异进行综合考虑判断。 4、听诊⑴直接听诊法:是用耳直接贴于被检查者体表某部位,听取脏器运动时发出的音响,听到的声音一般较弱,现已很少使用,仅在没有听诊器应急时采用。⑵间接听诊法:是借助听诊器进行听诊。为临床常用方法,应用范围广泛,可用于身体任何部位。 5、嗅诊通过来自病人的皮肤、黏膜、呼吸道、消化道、呕吐物、排泄物、分泌物、脓液、血液的气味来诊断疾病的一种方法。

体格检查——颈部检查3

颈部是呼吸道、消化道、颈部大血管和颅、脊髓神经分布的重要部位,头部和身体多处的淋巴在此汇集,淋巴结为数最多,还有甲状腺和副甲状腺。 检查颈部时最理想的体位,是让被检查者取坐位,务使整个颈部及上胸部充分暴露,不仅可看清颈部的全貌,还可观察颈部和胸部的关系,也便于锁骨上窝的视诊和触诊。检查应在光线充足的诊室内按视、触、听诊等顺序进行。 一、颈部的外形及分区 ㈠颈部的外形颈部正常时两侧对称、直立,矮胖者较粗短,瘦长者较细长。男性甲状软骨较突起,女性不明显,侧转头时胸锁乳突肌突起。注意有无颈部两侧的不对称及胸锁乳突肌的外形;颈部各三角区的正常标志和界限是否清楚;有无肿块及其所在位置。 ㈡颈部的分区根据解剖结构颈部以胸锁乳突肌前后缘为分界,左右分别分为三个区域。 颈部分区 1.颈前三角:位于胸锁乳突肌前缘、下颌骨下缘、颈前正中线之间的区域。分为颌下三角、下颌后窝、颈动脉三角、肩胛舌骨肌气管三角、颏下三角。 2.胸锁乳突肌区:相当于胸锁乳突肌覆盖的部位。 3.颈后三角;胸锁乳突肌后缘、斜方肌前缘和锁骨中1/3之间的区域。分为肩胛舌骨肌斜方肌三角和肩胛舌骨肌锁骨三角。 二、颈部的姿势与运动

正常情况下,颈部直立、伸屈、左右摆动、转动充分灵活自如。检查时应注意颈部静态与动态时的改变:若头偏向一侧为斜颈,多见于先天性颈肌挛缩、颈肌外伤、疤痕收缩。先天性斜颈者的胸锁乳突肌粗短,如两侧胸锁乳突肌差别不明显时,嘱患者把头位复正,患侧胸锁乳突肌的胸骨端会立即隆起。头不能抬起见于重症肌无力,脊髓前角细胞炎,进行性肌萎缩。颈椎活动受限或疼痛多见于颈肌扭伤、颈椎疾患、软组织炎症、肥大性脊椎炎;颈强直见于脑膜炎、蛛网膜下腔出血等。 先天性斜颈(正面观) 先天性斜颈(侧面观) 三、颈部肿块 检查时应注意肿块的部位、形状、大小、硬度、活动度、表面光滑度和有无压痛、搏动、震颤,肿块是否随吞咽动作而上下移动,肿块是否随伸舌而运动。随吞咽上下移动的肿块,多为甲状腺病变、甲状舌管囊肿、中线皮样囊肿等,其中甲状舌管囊肿、中线皮样囊肿可随伸舌而活动。炎性肿块多有不同程度的压痛。囊肿质软,表面光滑。恶性肿瘤质硬,无压痛。血管瘤质软,加压后体积可缩小。动脉瘤有膨胀性波动,听诊有杂音。 四、颈部血管 正常人在站立位及坐位时颈外静脉不显露,但在卧位时锁骨上缘至下颌角距离的下1/3处可以看见。若直立或坐位时见到明显的静脉充盈,或平卧位时,充盈的颈静脉超过正常水平,称颈静脉怒张,见于静脉压增高,如右心功能不全、缩窄性心包炎,心包积液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