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燃料的合理利用和开发说课稿

最新燃料的合理利用和开发说课稿
最新燃料的合理利用和开发说课稿

《燃料的合理使用与开发》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1. 本节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题紧扣单元主题一一燃料,是一个承上启下的课

题:承上一一学生已经学习过课题1《燃烧和灭火》,知道有关燃烧的知识;启下一一学生还要进一步学习有关燃料使用对环境的影响。

2. 本节教材内容分析

本课题又分两部分一一燃料和热量。化石燃料是生活生

产中常用的燃料,煤、石油、天然气等对学生来说也并不陌生。教材采用活动与探究的编写方式,通过阅读和讨论,自己思考来学习有关煤和石油的知识,关于天然气从其主要成分出发,通过实验,进一步认识燃料燃烧和应用。同时通过对化石燃料的使用年限进行估算,认识合理开发和节约使用资源的重要性。

二、学情分析

本课题应该属于科普性化学知识,化学学科专业知识不强,知识难度不高;而且分析学生的原有认知水平,这部分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密切,在其他学科中也对这部分知识有一定渗透,学生只是对“化石燃料”缺乏较全面地认识。

三、教学目标的确立及教学重点难点

1. 知识与技能

了解化石燃料对环境的形象;

认识使用和开发清洁燃料及各种能源的重要性。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活动与探究、调查与研究、小资料和实验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可通过亲身体验探究化石燃料对空气的污染,形成保护环境,爱护环境的意识。

4. 教学重点

了解燃料对环境的影响,懂得选择对环境污染较小的燃料,认识新能源开发的重要性

5. 教学难点

燃料燃烧对空气污染的原因,选用燃料的依据及新能源的优点。

四、教法分析

要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以发展,就应引导学生主导参与和体验各种活动,而不仅仅是被动地学习,摆脱以志士为中心的束缚,促进学生转变学生方式,同时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引导学生对比分析、讨论、进行思考得出结论。

五、学法分析

改变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方式,充分体现新课程理念,体现教材改革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思想,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以注重学生素质培养为指导,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运用多媒体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探究、讨论教学为主干,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教学中如果能给学生提供更多的信息和素材,并给予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主学习,加上教师的适当引导,便能让学生在重视过程的学习中完善自己的原有知识,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观。

六、教学流程

最新燃料的合理利用和开发说课稿

《燃料的合理使用与开发》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1. 本节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题紧扣单元主题一一燃料,是一个承上启下的课 题:承上一一学生已经学习过课题1《燃烧和灭火》,知道有关燃烧的知识;启下一一学生还要进一步学习有关燃料使用对环境的影响。 2. 本节教材内容分析 本课题又分两部分一一燃料和热量。化石燃料是生活生 产中常用的燃料,煤、石油、天然气等对学生来说也并不陌生。教材采用活动与探究的编写方式,通过阅读和讨论,自己思考来学习有关煤和石油的知识,关于天然气从其主要成分出发,通过实验,进一步认识燃料燃烧和应用。同时通过对化石燃料的使用年限进行估算,认识合理开发和节约使用资源的重要性。 二、学情分析 本课题应该属于科普性化学知识,化学学科专业知识不强,知识难度不高;而且分析学生的原有认知水平,这部分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密切,在其他学科中也对这部分知识有一定渗透,学生只是对“化石燃料”缺乏较全面地认识。 三、教学目标的确立及教学重点难点 1. 知识与技能 了解化石燃料对环境的形象; 认识使用和开发清洁燃料及各种能源的重要性。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活动与探究、调查与研究、小资料和实验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可通过亲身体验探究化石燃料对空气的污染,形成保护环境,爱护环境的意识。 4. 教学重点 了解燃料对环境的影响,懂得选择对环境污染较小的燃料,认识新能源开发的重要性 5. 教学难点 燃料燃烧对空气污染的原因,选用燃料的依据及新能源的优点。 四、教法分析 要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以发展,就应引导学生主导参与和体验各种活动,而不仅仅是被动地学习,摆脱以志士为中心的束缚,促进学生转变学生方式,同时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引导学生对比分析、讨论、进行思考得出结论。 五、学法分析 改变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方式,充分体现新课程理念,体现教材改革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思想,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以注重学生素质培养为指导,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运用多媒体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探究、讨论教学为主干,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中国能源利用效率分析论文、

中国能源利用效率和保护 学生:张赢学号:201437140220 学院:设计艺术学院 中国能源的特点是总量比较丰富,人均拥有量较低,分布不均衡,开发难度大。随着经济的发展,这些问题已经日益突出。我国的能源供求缺口较大,对能源的进口依赖程度很高,且这种趋势越来越明显,从1991年的小量出口到2007年进口需求量的11.35%。其中能源的进口以石油为主。中国的能源消费基本形成以煤为基础、多元发展的能源消费结构。由于资源禀赋条件,煤炭依然在中国能源消费存量中占据绝对主导地位。在各种能源消费量的相对变化上,煤炭资源占总能源消费量的比重呈现出缓慢下降趋势,天然气的消费比重小幅上升。 第二方面则是能源效率对能源消费和经济增长的影响的研究。Wei(2007)利用柯布一道格拉斯形式的生产函数分析了能源效率对能源消费和经济增长的影响。杨宏林(2004)又通过应用了“干中学”理论的内生经济增长模型分析了维持经济可持续增长的条件。于渤等价以拓)在R&D内生增长模型中包括了能源资源耗蝎和环境治理成本因素,讨论了模型的平衡增长路径和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 必要条件。 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能源效率对能源消费和经济增长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所以我们应更加关注中国的能源效率。 与中国相比,欧盟能源利用效率远远高于中国,1993-2004年中国能源消费强度的均值为2.41万吨当量煤/亿元,同期欧盟的能源消费强度均值为0.31万吨当量煤/亿元,二者相比中国是欧盟的7.77倍,这就是说获得同样单位的GDP,中国的能耗是欧盟的7.77倍。就能源消费弹性而言,1996-2004年欧盟的均值为0.36,而中国的为0.57,中国为欧盟的1.58倍,这就是说,中国的GDP

《重点用能单位能源利用状况报告制度实施方案》

重点用能单位能源利用状况报告制度 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关于重点用能单位应当每年向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报送上年度“能源利用状况报告”的规定,了解掌握重点用能单位能源利用状况,加强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充分认识实施重点用能单位能源利用状况报告制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重点用能单位能源利用状况报告制度,是重点用能单位依法定期向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报送能源消费情况、能源利用效率、节能目标完成情况、节能效益分析、节能措施等内容的制度。实施重点用能单位能源利用状况报告制度,对加强和改善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监管、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实现“十一五”节能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实施重点用能单位能源利用状况报告制度,是国家对重点用能单位能源利用状况进行跟踪、监督、管理、考核的重要方式,也是编制重点用能单位能源利用状况公报、安排重点节能项目和节能示范项目、进行节能表彰的重要依据。定期报送能源利用状况报告是重点用能单位的法定义务,各级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各重点用能单位要充分认识开展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切实加强领导,确保报告制度落到实处。 二、重点用能单位“能源利用状况报告”的主要内容和填报要求 (一)填报单位 1、年综合能源消费量一万吨标准煤以上的用能单位; 2、国务院有关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指定的年综合能源消费总量5000吨以上不满一万吨标准煤的用能单位。 (二)填报内容

内容包括: 表1:基本情况表。填报单位基本信息、能源管理人员资料、经济及能源消费指标、以及主要产品单位能耗情况等。 表2:能源消费结构表。填报统计年度内重点用能单位各类能源购进量、能源消费量和能源库存量等。 表2-1:能源消费结构附表。主要填报统计年度内重点用能单位能源加工转换环节的能源投入量、加工转换产出量以及回收利用能源量等。 表3:能源实物平衡表。填报能源在重点用能单位内部各个生产环节的能源统计数据,并计算能源损耗情况。是对重点用能单位内部能源利用分配情况的综合反映,同时对用能单位能耗数据真实性进行校对。 表4:单位产品综合能耗指标情况表。填报单位产品综合能耗以及与上年期比较的变化情况。 表5:影响单位产品(产值)能耗变化因素的说明。是对表4能耗指标变化原因进行分析和简短说明。 表6:节能目标完成情况。用能单位“十一五”期间节能目标逐年完成情况。 表7:节能目标责任评价考核表。根据《国务院批转节能减排统计监测及考核实施方案和办法的通知》(国发[2007]36号)要求,重点用能单位对节能目标完成情况进行自评。 表 8:主要耗能设备状况表。对主要耗能设备(通用设备、专用设备)概况、运行情况、淘汰更新情况等进行说明。 表 9:合理用能国家标准执行情况表。根据合理用热、合理用电国家标准对用能情况进行自评。 表10:规划期节能技术改造项目列表。包括项目类别、名称、改造措施、投资金额、时间安排以及预期节能效果等。 表 11:与上年相比节能项目变更情况表。与上一年相比,节能项目的变更

《燃料的合理利用和开发》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设计方案的内容及要求 一、内容包含三部分: 1.封面(格式图下) 2.教学内容所涉及到的电子稿(word版) 3.教学设计方案(格式如下) 二、要求: 1.选择内容必须与自己所学专业相符 如化学专业学生必须选择化学教学内容,数学系学生选择内容必须是基础教育中的数学课本中内容。小学教育专业可以选择小学语文、数学、科学、英语课本中的内容。 2.三人为一小组。 作业完成后每组选一代表进行汇报发言,发言时间为10分钟,其中5分钟汇报,5分钟回答其他组同学及老师的提问。 3、完成所选授课内容的电子课件 电子电子课件可以是PPT或flash。提倡制作FLASH课件。

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作业 2014——2015第二学期 作业名称:《燃料的合理利用和开发》教学设计方案所用教材: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姓名: 专业:化学教育 任课教师:刘晓莹

教学内容电子稿

一、教学内容设计 教学重点:了解燃料燃烧对环境的影响,懂得选择对环境污染小的燃料 确定依据:本节课主要是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学生应该从“看、思、问、说”这四个环节入手,力求达到感知、理解、兴趣同时达到,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教学难点:燃料燃烧对空气污染的原因 确定方法:设置教学活动,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使每个学生能产生浓厚的化学学习兴趣,加深对燃料的认识和了解及激发新能源的开发的热情。 二、教学策略分析 (一)教学策略的选择与设计 自主实验探究、小组讨论交流策略:给学生创造大量动手实践的机会,通过引导学生自主进行实验探究,并在探究的过程中进行小组交流讨论,给予学生充分的学习自主性和创造发挥的空间。 问题引导策略:通过问题的设计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并逐步引导,是学习内容深入。 联系生活实际问题策略:问题和实验设计尽可能结合学生已有的社会生活知识和经验,增强学生对化学的兴趣。 (二)教学资源 ●人教版新课标教材九年级《化学》上册 ●多媒体教室 ●为本课专门制作的教学课件 ●相关实验器材 1、自主学习 学生通过提前对所要学的知识进行预习从而提高听课效率。 2、协作互助 同学之间经过相互帮助而开展学习,有助于知识技能的提高。 三、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新课】:燃料的使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方便,但却对环境造成了不良影响。在北京申奥过程中,大家看到各奥委会官员都很看重各申办城市的环境问题,我国奥申委官员也就北京的环境问题向全世界作出了慎重的承诺,并提出了“绿色奥运”的口号。看来,“环境问题”,已经作为当今世界发展中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提了出来。今天我们就来看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设置疑问,创设情境1】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教案

课题2 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 第1课时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化石燃料的利用 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多年以来,加拿大已出口石油和天然气到美国。现在,美国并不需要它,加拿大正在转向亚洲市场。在2015年,巴西将成为石油出口国。人们之所以对石油问题给予高度关注,主要是因为石油是当今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能源。与石油一样,煤、天然气也是重要能源。 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 提出问题在化学反应时,是不是只有通过燃烧才能获得能量呢? 讨论交流结合以前学习的化学知识和生活现象讨论相关原因。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 实验活动 【实验操作】在一支试管中加入一小匙干燥的生石灰(或几小块食品袋中的干燥剂,主要成分CaO),再加入约2mL水,观察现象,并用手轻轻触碰试管外壁。 【实验现象】生石灰逐渐膨胀,碎裂成粉末,产生大量的白雾,用手触碰试管外壁,感觉发烫。 【实验结论】生石灰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aO + H2O = Ca(OH)2 归纳总结 1.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同时,常常伴随着能量的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变化,即有放热现象或吸热现象。许多化学反应会放出热量,如:燃烧、镁和盐酸反应等;有些化学反应会吸收热量,如:碳与二氧化碳反应C+CO2错误!未找到引用源。2CO。 2.人类生活对能量的利用 (1)生活燃料的利用:做饭、取暖等; (2)利用燃料产生的热量:发电、烧制陶瓷、冶炼金属、发射火箭; (3)爆炸产生的热量:开采煤矿、开山炸石、拆除危旧建筑; (4)食物在体内缓慢氧化放出热量:维持体温和日常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 (5)能量的转化:电池充电时电能转化为化学能;使用电池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探究点二化石燃料的利用 提出问题(1)你家中做饭、洗浴用什么燃料? (2)汽车、轮船等交通工具使用什么燃料?

我国能源利用率

我国能源利用率比发达国家低约10% 2009-03-06 10:50:02 (已经被浏览739次) 国家能源局能源节约和科技装备司巡视员陈世海26日介绍说,目前我国的总体能源利用效率为33%左右,比发达国家低约10个百分点。 陈世海在参加“2009能效机制建设国际论坛”时说,当前我国节能工作面临较大压力。一方面,随着人口增加、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特别是重化工业和交通运输的快速发展,汽车和家用电器大量进入家庭,能源需求将继续保持稳步上升的势头。另一方面,在当前经济增速明显放缓的背景下,进一步降低单位GDP能耗更加困难。同时,在拉动内需过程中,对钢铁、水泥等基础原材料需求的增长,使得高耗能产业仍将保持一定的增长刚性。 陈世海表示,在看到进一步提高能效面临诸多严峻形势的同时,也应看到当前我国总体节能降耗仍然具有较大潜力。目前,电力、钢铁、有色、石化、建材、化工、轻工、纺织8个行业主要产品单位能耗平均比国际先进水平高40%;机动车油耗水平比欧洲高25%,比日本高20%;单位建筑面积采暖能耗相当于气候条件相近发达国家的2倍-3倍。我国可以做到不牺牲经济增长速度而通过调整结构、技术进步、加强管理、深化改革等措施实现大幅度能效提升。 据陈世海介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能源利用效率明显提高。从能源消费来看,按1990年不变价格计算,每万元GDP能耗从1990年的2.68吨标准煤下降到2007年的1.06吨标准煤,降幅超过60%。从

能源生产来看,2007年我国平均每千瓦时发电煤耗为357克,较之“十五”期间下降了20克左右。 “2009能效机制建设国际论坛”由国家能源局、国家发展改革委培训中心和美国自然资源保护委员会(NRDC)以及中美能效联盟共同主办,论坛为期两天。中美两国中央和地方政府机构代表、能源领域的专家学者、环保组织以及200多名企业界人士参加论坛。

《化石燃料的利用》教学设计

《化石燃料的利用》教学设计 务川自治县黄都中学宋斌 【设计思想】 《化石燃料的利用》是“化学与社会发展”主题下的一节重要内容,也是体现化学学科及其价值的重要内容之一。化石燃料是生产和生活中常用的燃料,应当说,学生对煤、石油、天然气以及有关燃料方面的知识并不陌生,他们不仅在日常生活中能亲自观察煤、天然气等燃料的燃烧,而且在生物、物理和地理等学科的学习中已多次接触过与化石燃料有关的内容,另外,还能经常从电视、广播、报刊等媒体中获得化石燃料的有关信息和知识。本节课教学的主要思路如下:一是通过广泛联系生产、生活和社会实际,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通过动画模拟、视频播放、图片及图表展示等,丰富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三是通过社会调查、资料查阅、阅读课本、交流讨论等,丰富教学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强化学生的体验和感悟。总之,本节课教学的宗旨是既保证学生有实实在在的学科收获,又力求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内容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有:一是化石燃料,包括化石燃料的形成以及化在石燃料我国的主要分布情况;二是化石燃料与环境污染,包括化石燃料对环境的影响及其燃料的选用和新能源的开发;三是化石燃料的综合利用,包括化石燃料作为能源的加工方式以及作为化工原料的重要应用等。该教学内容的特点是:学科知识难度不大,但综合性较强,其中有关化石燃料的形成过程、我国使用化石燃料的悠久历史、化石燃料在我国的主要分布状况、不同化石燃料的热值大小分别涉及到生物、历史、地理、物理等多学科知识,而化石燃料的燃烧与污染物的产生、煤的干馏、石油的分馏以及化石燃料的精加工等则涉及了化学学科中不同方面的知识。因此,在教学中,一方面,应防止教学内容科普化和教学形式简单化的倾向,要重视学科联系,加强不同学科间以及化学学科内知识的有机融合和相互渗透,要引导学生从化学视角认识和研究化石燃料的利用,使学生在学习和应用化学知识和方法的同时,深刻体会学习化学的意义和价值,另一方面,应防止教学内容的扩大化,既要避免脱离教学目标,补充、堆砌过多的学习材料,又要避免随意拔高学习要求,对学习内容作过深的拓展。 【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煤、石油和天然气是重要的化石燃料,是宝贵的自然资源; (2)了解化石燃料燃烧对环境的污染,懂得选择对环境污染较小的燃料; (3)认识化石燃料的综合利用和可开发利用的新能源。 2.过程与方法 (1)从化石燃料的元素组成及其变化角度,分析化石燃料燃烧在使用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 (2)通过对燃料的选用和化石燃料综合利用的学习,培养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信息加工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案二】7.2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第2课时)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化石燃料是人类重要的自然资源,对人类生活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了解化石燃料的不可再生性,认识合理开采和节约使用化石燃料的重要性。 (2)知道石油炼制出的几种主要产品及其用途。 (3)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认识燃料充分燃烧的重要性。 2.过程与方法 (1)运用思考、讨论的方法来获取信息。 (2)运用实验的方法来得出结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化石燃料的形成、使用年限,对人类所起的重要作用的了解,使学生认识到合理开发的重要性,培养节约利用资源的意识。 教学重点 1.了解化石燃料的形成过程和不可再生性。 2.认识化石燃料对人类所起的重要作用。 3.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4.知道石油炼制的几种主要产品及用途。 教学难点 1.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加工信息的能力。 2.拓展性课题“煤和石油的综合利用”。 教学方法 创设情境→探究实验→得出结论→联系实际→拓展视野。 教具准备

教师用具:(1)投影仪,冷而干燥的烧杯,试管,小烧杯,玻璃片; (2)CH4气体,镁条,盐酸,氢氧化钡晶体,氯化铵晶体。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化石燃料;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第二课时:拓展性课题——煤和石油的综合利用。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引入新课] [介绍]煤、石油、天然气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三大化石燃料。它们作为重要的能源,在我们的现代生活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天然气的有关知识,这节课我们具体来学习煤和石油的综合利用。 [板书]拓展课题煤和石油的综合利用 [活动与探究] 讨论或思考: 1.你家中做饭、洗浴等使用什么燃料? 2.汽车、轮船、飞机、拖拉机等使用什么燃料? 3.炼钢厂、热电厂等使用什么燃料? [答案]1.煤气或液化石油气等。 2.汽油、煤油、柴油等。 3.炼钢厂、热电厂都用煤作燃料。 [追问]在生活中我们经常用煤气、汽油等作燃料,那么你知道它们是怎样形成的吗? [回答]1.为了使煤得到综合利用,将煤隔绝空气加热,就可以使煤分解成许多有用的物质,其中就有煤气。

中国能源问题现状与展望—能源利用效率分析

80年代以来建立了较完善的节 ,将节能工作 60多种工 1981~2000年,我国以较低 GDP年均增长速度达到9.7%, 4.6%,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平均为0.47,经 20年累 10亿吨标准煤,年均节能率达5.1%。

中国政府在指导全国节能工作的要紧做法是: 1.编制规划将节能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进展中长期规划和年度打算中,对地区和部门的节能工作进行宏观指导。 2.制定节能政策和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以下简称《节能法》)从1998年1月1日起施行,节能工作已逐步纳入法制化轨道。依据《节能法》颁布了《重点用能单位节能治理方法》、《节能产品认证治理方法》、《节约用电治理方法》等一系列配套法规;在我国实施了中国节能产品认证制度,逐步引导和规范节能产品市场。 3.推广节能新技术和节能产品 循环流化床锅炉、水煤浆等洁净煤技术以及交流电机调速技术、高效电光源、干法熄焦、高炉炉顶压差发电等一批重大节能技术的开发利用取得明显经济成效。重点研究推广了风机、水泵、变压器、电炉钢、铁合金、合成氨以及资源综合利用、煤代油、生活用能和建筑物用能的节能新技术。到1998年底,已公布了18批1068项节能机电产品名目和17批610项剔除机电产品名目,有力地促进了节能新产品、新技术的推广应用。 4.加大节能宣传教育和信息服务 要紧是加大了信息交流和节能培训工作,每年举办全国节能宣传周活动,通过节能宣传,进一步提升企业和公众的节能意识。1998年1月,国家经贸委成立了节能信息传播中心,该中心作为一种基于市场机制的节能信息传播体系,选择那些因信息渠道不畅或信息的不完整而导致没有得到充分广泛推广的领域,致力于向工业企业、投资机构等各界提供经济信息。 5.实施节能技术项目 据统计,1981~1998年国家用于节能基建和节能技改项目共投资371亿元,引导地点政府和企业投资438亿元,形成年节能量9042万吨标准煤。节能基建项目建成热电机组950万千瓦,采暖集中供热2亿平方米,改造小水泥628万吨,改造小化肥130万吨,进展都市燃气和回收放散可燃气1 393万立方米/日,增加民用型煤1780万吨,增加煤炭洗选、配煤能力596 9万吨,风机、水泵改造年节电4亿kWh;节能技改项目建成余热、余压

《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说课稿

《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内容、地位:本节课学习内容是《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的第一课时。《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是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课题2,按照课程标准,它属于一级主题“化学与社会发展”中的二级主题“化学与能源和资源的利用”。包括了四个内容,分两课时完成,本节课学习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和化石燃料。 作为九年级上册教材的收官之笔:从知识层面看,是对前几个单元所学的一些化学原理的巩固并有所延伸;从价值层面看,着眼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使学生知道燃料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人类必须合理开发和利用燃料。 2.重点、难点: 重点:(1)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2)化石燃料的一些基本知识。 难点:对放热反应与吸热反应的理解,以及对充分燃烧的条件的探究。 二、学情分析 基本认识了燃烧的知识 1.知识基础化学反应的实质较系统的掌握了质量守恒定律、实验操作能力 2.能力基础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能力 3.心理基础对化学有着浓厚的兴趣、渴望表达、渴望体验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知道化学反应中伴随有能量变化,知道化石燃料是人类重要的自然资源,认识燃料充分燃烧的重要作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创设多向度平台,体验独立学习、合作探究、团队交流等学习方法,采用多要素组合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积极主动、探究新知的学习欲望,充分利用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理念和实验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自觉感受到燃料对人类生活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了解化石燃料的不可再生性,认识合理开采和节约使用化石燃料的重要性。 四、教法学法 教法——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启发探究、点评释疑; 学法——合作学习、实验探究、讨论交流。 五、教学过程

第三节----《化石燃料的利用》教案

第三节化石燃料的利用 一、本节分析 本节由三部分内容组成:一是化石燃料的介绍;二是化石燃料与环境污染;三是化石燃料的综合利用。 在介绍化石燃料时,教材中首先通过化石燃料开采的图片引出了化石燃料的美誉,并介绍了我国化石燃料的分布及西气东输工程,然后通过学生讨论来比较各种燃料的优劣;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化石燃料在给人类带来益处的时候,也造成了环境污染,教材从气候变化、热污染、大气污染三方面介绍了化石燃料燃烧引起的污染。为了趋利避害,人们对化石燃料进行了综合利用,这部分知识属于本章的第三部分内容。教材重点对煤和石油进行了介绍,指出了它们的两大应用——燃料和化工原料。 二、教学目标 l.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化石燃料是重要的自然资源; (2)了解化石燃料燃烧对环境的影响,懂得选择对环境污染较小的燃料; (3)了解化石燃料的综合利用情况。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相关资料的分析培养学生搜集、整理和归纳信息的能力; (2)能根据已有信息进行简单的分析、推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意识到当今社会的能源危机; (2)认识化石燃料综合利用和开发新能源的重要意义; (3)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教学重点 1.化石燃料的燃烧及其对环境的污染; 2.增强节能意识。 四、教学难点 1.增强学生对社会的关注意识; 2.利用调查与研究的方法获取信息。 五、课型:新授课 六、教学方法:讨论法 七、课前准备 学生收集以下资料: 1.石油、煤、天然气的形成及用途; 2.调查当地天然气、液化气、管道煤气及煤的价格; 3.化石燃料的燃烧对环境污染。 八、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导入:人类的生活和社会发展离不开能源。能源的种类有多种。其中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是当今世界人类生产、生活中应用最多的能源。如焦炭、煤气都来自煤,汽油、柴油、液化气等都是由石油分离而得,本节课我们就来介绍化石燃料及其利用。 推进新课 一、化石燃料 [设问]为什么将煤、石油、天然气称为化石燃料呢? [分析]因为它们都是由古代动植物埋在地层下,经过漫长的、一系列非常复杂的变化而

燃料的合理利用和开发教学反思

《燃料的合理利用和开发》教学反思 《燃料的合理利用和开发》教学反思 1、设计目标,化繁为简 本节课是九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课题二的内容,属于相对教学难点不多,与生活联系紧密的一节,在选取时尽量设计生动活泼,学生能动性强的内容,使学生对教学重点加深理解,强化认识。 2、实验为主,类型多变 在考虑如何让学生能够动手实验,层层递进的分析,设计实验方案时,采用了2个学生实验,1个教师实验,2个微视频趣味实验,第一个 学生实验是生石灰与水反应,提前准备好学生实验报告单,使学生动手实验有序可行,在第二个学生实验镁条和稀盐酸的反应中,就能让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来验证实验目的,增强学生的分析,合作能力;而设计的吸热反应中会产生氨气,所以是教师演示实验,这个实验设计成玻璃片沾在烧杯上,现象明显,学生充满好奇,积极讨论分析;再引入教师自制趣味实验,由于有一定危险度,所以预先拍好,现场播放,分组合作讨论其中的原理。 3、动漫导入,多种情境 在引入第一个学生实验前,用柯南的案件导入,凶手正是采用生石灰和水的手法,非常切合我们的实验,学生一下就投入进去,课堂气氛很好;在教师演示时,采用高拍仪技术,实验过程直接投影在屏幕上,学生都能清晰看见;以趣味实验的方式提升教学重点,与魔术相结合。 4、学生为主,互动性强 在动漫推理和实验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其中,课堂气氛活跃而有序,体现出学生的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在分组讨论中,他们的语言交流能力得到了提高,才能得到了展示,对生活和自然界的化学现象的好奇和探究欲得到了保持和增强,加深了对化学的兴趣;做到了把课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 5、资料分析,有待升华 在联系与生活相关的吸放热反应时,讨论列举了一些常见的事例,如自加热盒饭,一次性自制冰等,在解释这些反应时,只是泛泛而谈,在以后的教学中还是可以进一步设计成相应的探究实验,让学生自己

课题2 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

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 知识点一、燃料和热量 1.化石燃料 远古时代的动植物和其他生物遗体在地球内部热量和压力的作用下,经过几亿年的时间而形成的,是不可再生的能源,它们燃烧后能够提供某种形式的能量(热能、光能、电能等),其中煤、石油、天然气是重要的化石燃料。 (1)煤是由古代植物遗体埋在地层下,并在地壳中经过一系列非常复杂的变化而形成的,是由有机物和无机物所组成的复杂的混合物。煤主要含有碳元素,此外,还含有少量的氢、氮、硫、氧等元素以及无机矿物质(主要含有硅、铝、钙、铁等元素)。 (2)石油是由古代动植物遗体在地壳中经过非常复杂的变化而形成的一种粘稠状液体,通常显黑色或深棕色,不溶于水,密度比水的稍小。石油主要含碳、氢两种元素,同时还含有少量的硫、氧、氮等元素,且随着产地不同而不同。石油也是混合物,没有固定的熔点和沸点。 (3)天然气一般是指在地下自然形成的可燃性的气体,它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另外沼气、矿坑气(瓦斯)等的主要成分也是甲烷。 2.煤和石油的综合利用 (1)煤是我国主要的化石能源,被称为“工业的粮食”。煤的综合利用主要有煤的汽化和煤的焦化。 ①煤的汽化:煤在氧气不足的条件下发生不完全燃烧,转化为煤气,又可作化工原料。主要产品有CO、CH4、H2等。 ②煤的焦化:也称煤的干馏,是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加强热,使组成煤的物质发生分解反应。 主要产品及用途:焦炭用于金属冶炼、电极材料(占70%~80%)等;煤焦油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占2%~5%);焦炉气主要含有CO、CO2、H2等,可作燃料,又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占10%~20%)。 (2)石油是复杂的混合物。通过给石油加热,由于组成石油的各物质的沸点不同,它们就会被先后蒸馏出来,从而得到分离。 石油被称为“工业的血液”。石油炼制的产品主要有:汽油、煤油和柴油。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是丙烷、丁烷、丙烯和丁烯。这些物质都是人们日常生活、生产和交通运输中的常用燃料。 3.化石燃料燃烧 (1)化石燃料通过燃烧以热能的形式给人们提供能量。 (2)化石燃料燃烧过程是化石燃料中的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过程。 (3)化石燃料燃烧的主要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 人类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能量大多来自于化石燃料,而化石燃料的资源是有限的。因此控制燃烧反应,使燃料充分燃烧,对于节约能源非常重要。 4.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同时,常常伴随着能量的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变化,即有放热现象或吸热现象。许多化学反应会放出热量,如:燃烧、镁和盐酸反应等。相反有些化学反应

中国能源利用效率综合评价与分析研究

中国能源利用效率综合评价与分析研究 [编者按] 传统意义上的能源效率研究只是就能源论能源,忽视了能源-经济-环境之间的内在联系。为此,中国科协发展研究中心能源利用效率研究课题组,构建了一个包括能源、经济和环境3个子系统、6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的能源利用效率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相对于单一的能源利用效率评价体系,这个评价指标体系的特色是将经济和环境作为能源利用效率评价中至关重要的子系统和因素。此外,课题组利用该评价指标体系对我国1985-2007年间的能源利用效率进行综合评价与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能源利用效率评价 一、能源-经济-环境系统的能源利用效率评价指标体系 能源-经济-环境系统是一个非线性的复杂系统,该系统下的能源利用效率涵盖的范围较广。因此,对其进行评价时仅仅依靠单个指标是不够的,需要采用多指标综合评价分析,即由多个具有内在联系的指标按一定的结构层次组合在一起构成评价指标体系。 1、指标体系 本报告构建了能源-经济-环境系统的能源利用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包含3个子系统、6个一级指标和12个二级指标,如表1所示。 表1 能源-经济-环境系统的能源利用效率评价指标体系

在能源系统中,以能耗结构指标和能源技术效率指标来反映能源资源的利用效率,主要评价能耗结构的合理性和节能与管理技术的先进性,反映能源资源本身的有效利用程度。其中能耗结构指标分别用三种主要能源所占比重表示,即煤炭消耗量、天然气消耗量和电力消耗量占能源消费量的比重;能源技术效率指标用能源产品加工转换率来反映。 在经济系统中,以能耗减量化指标和产业结构指标来反映能源利用效率,主要评价产业内部的能耗水平和产业结构的优化程度,反映与经济结构相关的能源配置效率。其中能耗减量化指标用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和第三产业单位增加值能耗来反映;产业结构指标用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来反映。 在环境系统中,用污染物减量化指标和废弃物再利用指标来反映能源的环境影响,主要评价由于能源利用而对环境造成影响的程度,反映能源在满足经济和社会需求的同时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其中污染物减量化指标用单位工业增加值废气排放量、工业二氧化硫去除率和工业烟尘去除率来反映;废弃物再利用指标用能源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来反映。 2、指标体系的特点 一是服务性和引导性。该指标体系是在国家能源发展战略和国家长远发展目标的指导下构建的,以服务于节约型社会建设为目的,特别是为国家五年规划目标的制定和实现提供决策参考。该指标体系可用于指导相关部门、地区以及用能单位设定节能目标,制定相关规划、计划、实施方案和措施,以实现能耗结构和产业结构优化,因此具备了很好的引导性。 二是全面性和系统性。可以看出,指标体系涵盖了能源系统、经济系统和环境系统。而在具体指标体系的设置上,有反映能源资源利用效率的指标,也有反映能源配置效率的指标,还有反映能源对环境影响的指标,且这些指标都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代表性,可以支撑其设定的评价目标,因此是全面和系统的。同时指标体系具有层次性,3个子系统、6个一级指标和12个二级指标被合理地分配在了相应的位置。 三是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考虑到目前我国能源统计基础工作的实际情况,在进行指标的筛选时,各指标的基本资料在《中国统计年鉴》、《中国能源统计年鉴》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网站上都可直接或通过计算间接获取,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便于为各级政府制定能源政策提供参考。

课题2 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 导学案

课题2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2.了解化学反应产生的能量对人类社会的重要性; 3.认识三大类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掌握住它们的特性及组成; 4.了解化石燃料的不可再生性及合理开采的重要性; 5.认识燃料充分燃烧的重要性及方法。 过程与方法 1.对于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可以从开发新能源和节约能源的角度引导学生的开放性思维。 2.做甲烷可燃性实验的同时介绍可燃物组成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鉴定方法:根据燃烧后是否有水和二氧化碳生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化石燃料的不可再生性,认识合理开采和节约使用化石燃料的重要性,增强节约使用能源的观念;通过燃料的不充分燃烧对空气的影响,培养学生环保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及其对人类社会的重要性三大类化石燃料的特性 难点:三大化石燃料的特性及合理开采的重要性 【导学过程】 【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利用化学反应放出热量的实例引入 【自主探究】 阅读教材136――141页的内容,完成下面的自学题目。 1.利用化石燃料燃烧可以产生,但是不是只有通过燃料燃烧才能得到热量。2.化学反应在生成的同时,还伴随着的变化,而它通常表现为变化。这种变化又分为两种,有的变化,而有的变化。 3.化石燃料是指、、,它们都是由而形成的,属于能源。

4.煤的主要组成元素是元素,此外,还含有和少量的元素以及无机矿物质,是一种复杂的物。将煤隔绝空气加强热,可得到、、等,是一种变化。可作为生活燃气使用,它是一种物。 5.石油是一种的化石燃料,也叫,它主要含有两种元素,也是一种物。 6.石油一般不直接作为燃料使用,而是要对其,其原理是 ,可得到不同的产品,比如、 、等,该过程发生的变化是变化,也说明石油是一种物。 7.天然气的主要成份是,它的化学式是。天然气是一种重要的燃料,也是一种物。 8.沼气的主要成份是,通常产生于池沼的底部,是一种具有 的气体物,对解决农村生活用燃料问题很有前途。 9.要想使燃料充分燃烧,通常需要考虑两点:一是 ;二是。10.生活中你遇到过哪些能使燃料充分燃烧的作法? 11.人类拥有的化石燃料终将被,所以我们必须要寻找新的能源,目前科学家发现海底埋藏着大量可以燃烧的“冰”,即,其中主要含有,但开采比较难。 【合作探究】 一、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1.完成实验7-3,该实验中可观察到,反应后用手触摸试管外壁,,说明,化学方程式是 2.由实验7-3证明,并不是只有,其它化学反应中也伴随着的变化。 3.生活中的最典型的吸热反应是,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二、化石燃料的利用 1.煤和石油

(能源化工行业)中国能源问题现状与展望—能源利用效率分析

中韩产业合作委员会能源与环保合作小组第二次会议 (能源化工行业)中国能源问题现状与展望—能源利 用效率分析 - 1 -

中国能源效率和节能 国家经贸委资源司徐志强 前言 中国是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第二能源消费大国,又是在今后若干年内能源需求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之壹。中国自80年代以来建立了较完善的节能管理系统,对推动节能、促进国民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然而,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仍是壹个能源利用效率较低,节能潜力很大的国家。因此,确立节能在国民经济中的战略地位,不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是我国经济、能源、环境持续协调发展的重要保证。 壹、中国节能工作的成效 80年代初期,我国政府根据当时的经济发展和能源消费的现状,提出了“开发和节约且重,近期把节约放在优先地位”的能源方针,将节能工作纳入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中,包括编制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规划;制定节能政策和法规;建立节能管理体系;实施节能技术改造项目;推广节能新技术和节能产品;开展节能计量、宣传工作;开发节能科研项目,通过运用行政、技术和经济手段,促进了节能工作的顺利开展。在这期间,通过逐步调整经济结构,全面加强能源管理,且投入了大量资金实施节能基本建设和节能技术改造等节能技术措施,使国家重点考核的60多种工业产品的能源单耗指标有了较大幅度的下降。1981~2000年,我国以较低的能源增长速度支持了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GDP年均增长速度达到9.7%,而壹次能源消费平均每年只增长4.6%,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平均为0.47,经济增长所需能源壹半靠开发,壹半靠节约。按国内生产总值计算,20年累计节约和少用能源约10亿吨标准煤,年均节能率达5.1%。 中国政府在指导全国节能工作的主要做法是: 1.编制规划将节能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中,对地区和部门的节能工作进行宏观指导。 2.制定节能政策和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以下简称《节能法》)从1998年1月1日起施行,节能工作已逐步纳入法制化轨道。依据《节能法》颁布了《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办法》、《节能产品认证管理办法》、《节约用电管理办法》等壹系列配套法规;在我国实施了中国节能产品认证制度,逐步引导

《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教案

《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化石燃料是人类重要的自然资源,对人类生活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了解化石燃料的不可再生性,认识合理开采和节约使用化石燃料的重要性。 2、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认识燃料充分燃烧的重要性。 3、了解化石燃料燃烧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培养学生环保意识。 4、学会如何选择合适的燃料,认识开发和利用新能源的重要意义。二.过程与方法 1、运用思考、讨论的方法来获取信息。 2、运用实验的方法来得出结论。 3、从化石燃料的元素组成及其变化角度,分析化石燃料燃烧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知道化石燃料面临日益枯竭的危机,应合理开采、节约使用,培养学生的资源意识; 2、了解化石燃料燃烧带来的环境问题,增强学生环保意识,保护赖以生存的地球,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重点 一.了解化石燃料的形成过程和不可再生性。 二.认识化石燃料对人类所起的重要作用。 三.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四.了解燃料对环境的影响,懂得选择对环境污染较小的燃料,认识新能源开发重要性。 教学难点 一.逐步培养学生对现有资料进行分析的能力。 二.提高学生综合应用的能力。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燃料燃烧提供的热量来做饭。燃料燃烧为我们提供了能量,那么是不是只有燃烧才能提供能量呢? 二、新课 1、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1)、实验导学 实验7-3,通过生石灰与水的反应放出热量,引出许多化学反应都会放热,化学反应在生成新物质的同时,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能量的变化

则往往表现为热量的变化,有些反应是放出热量的,有些反应是吸收热量的。(举例说明) (2)、化学能的应用 做饭、取暖、冶炼、烧制陶器... 2、化石燃料的利用 常见的化石燃料有哪些?化石燃料的形成,是不可再生能源。 (1)煤和石油 (2)天然气、可燃冰 有人说天然气就是甲烷,甲烷就是天然气,对不对? [实验]:教师演示后,学生描述现象,归纳填写在书上。

能源利用状况报告

精心整理 能源利用状况报告的主要内容 第五十三条 重点用能单位应当每年向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报送上年度的能源利用状况报告。能源利用状况包括能源消费情况、能源利用效率、节能目标完成情况和节能效益分析、节能措施等内容。 释义: ???作为耗能大户的重点用能单位,国家要对其加强节能管理,首先需要了解重点用能单位在能源消费、能源节约等方面的情况,此后才能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关措施,使节能工作落到实处。为此,本条规定了重点用能单位报送能源利用状况报告的义务。 ???能源利用状况报告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2单机能耗等。 ???3???4 ???5 ???612、根据《辽宁省节约能源监察办法》第十八条“用能单位应当配合节能监察工作,如实说明有关情况,提供相关资料、样品等。不得伪造、销毁、篡改有关证据”。 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能源的标准量单位采用标准煤。应将煤炭、热力、电力、燃油、燃气等能源折算成标准煤。能源发热量及品质不同时,应分段折算标准煤,然后合计总量。 4、能源利用状况报告期为上一年度。 5、表2是指不同种类能源管理的职能部门和负责人。如:电、热力、原煤等,可能不属同一职能部门管理。

6、表3中对建立的规章制度有则填写(文件名称和文件号),无则填写“无” 7、表4中“消费量分析”是对不同种类能源消费总量和过程的分析。 8、表6中的“淘汰设备”是指国家有关部门公布的明令禁止生产和使用的设备。 9、表7中“节能措施”是指采用先进的能源管理制度或使用节能产品(技术)达到降低能源消耗,节约能源的具体办法。 一、单位自然状况 四、能源消费量

化石燃料的利用

化石燃料的利用

————————————————————————————————作者:————————————————————————————————日期:

《化石燃料的利用》教学设计方案 山西省潞城市翟店中学王海堂 课题名称化石燃料的利用 科目初中化学年级九年级 教学时间1课时(45分钟) 学习者分析 教学对象是九年级学生,教学内容是化石燃料的燃烧,按照学生的平均水平进行教学设计,多数学生的化学成绩较好,学生对与生活实际相连的问题兴趣较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较高,乐于探索,勇于创新。 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控制燃烧; 2. 正确选择燃料和处理燃烧过程的重要性。 二、过程与方法 1.粗略了解人类对化石燃料的认识和利用的发展过程; 2.体会人类对自然认识的发展与进步。 三、知识与技能 1.知道化石燃料是重要的自然资源,了解燃烧化石燃料对环境的影响,懂得选择对环境污染较小的燃料; 2.认识化石燃料的综合利用和开发新能源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难点1.了解哪些属于化石燃料,化石燃料与污染的关系; 2.合理利用资源 教学资源 1.教师自制的多媒体课件; 2.学生收集的煤和石油天然气的相关信息; 3.学生查找的煤的分布,煤和石油的综合利用。 4.上课环境为多媒体大屏幕环境。 《化石燃料的利用》教学活动过程描述 教学活动1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播放视频:机动车在街上跑、一些做饭的场景、工厂的废气。 2.语言导入:今天,我作一调查同学们的家里用什么燃料来炒菜?从最早的柴草,到今天使用的煤、天然气等燃料,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重要的能源:煤、石油和天然气。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1.交流讨论:化石燃料的有关信息,如成分、性质、用途、储藏量、冶炼以及对环境的影响。 展示:学生收集的煤和石油天然气的相关信息表 煤石油天然气 成因古代植物遗 体埋在地下 古代海洋生 物遗体埋在 植物遗体埋 在地下经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