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料的合理利用和开发 习题(含答案)

燃料的合理利用和开发 习题(含答案)
燃料的合理利用和开发 习题(含答案)

燃料的合理利用和开发习题(含答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4小题,共28.0分)

1. 下列气体与空气混合后遇明火不会发生爆炸的是()

A. 氢气

B. 一氧化碳

C. 氮气

D. 甲烷

2. 实现“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的途径之一是开发和利用新能源,下列不属于新能源的是()

A. 石油

B. 风能

C. 太阳能

D. 地热能

3. 白磷的着火点为40℃,向沸水中加入一块白磷,白磷没有燃烧,原因是()

A. 没有点燃

B. 未与氧气接触

C. 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

D. 水的湿度太低

4. 纸火锅是用纸代替金属材料做容器盛放汤料,当酒精燃烧时纸张不会燃烧.对此现象,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A. 纸张不是可燃物,不能燃烧

B. 水蒸发时吸热,温度达不到纸张的着火点

C. 纸张被水浸湿,导致着火点降低

D. 纸张没有与空气接触,不会燃烧

5. 为探究物质的燃烧条件,某同学进行了如图

所示的实验,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现象①②说明白磷的着火点比红磷的着火

点低 B. 现象①③说明物

质的燃烧需要达到一定的温

度 C. 现象②③说明物质

燃烧需要氧气 D. 现象②说明红磷不是可燃物

6. 不属于新能源的是()

A. 化石燃料

B. 风能

C. 核能

D. 潮汐能

7. 下列不是燃烧需要的条件是()

A. 可燃物

B. 氧气

C. 压强

D. 温度达到着火点

8. 下列变化过程中不包含缓慢氧化的是()

A. 动植物的呼吸

B. 蔗糖的溶解

C. 铁生锈

D. 米饭变馊

9. 我国三峡工程所提供的清洁、廉价、强劲可再生的水电,相当于每年燃烧3000吨原煤的火力发电产生的电能,因此三峡工程有助于控制()

A. 温室效应

B. 氮的氧化物排放

C. 白色污染

D. 碳氢化合物排放

10. 下列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A. 铁生锈

B. 食物的腐烂

C. 蜡烛的燃烧

D. 酒和醋的酿造

11. 调查统计表明,火灾伤亡事故很多是由于缺乏自救常识造成的,缺氧窒息是导致人死亡的首要原因.下列自救措施中,不合理的是()

A. 遇到意外情况,可用掌握的知识进行有效处置,并打求助电话

B. 室内起火,要赶快打开门窗

C. 烟雾较浓时,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并尽量贴近地面逃离

D. 在山林中遇火灾时,向逆风方向奔跑,脱离火灾

12. 熄灭酒精灯必须用灯帽盖灭,利用的主要灭火原理是()

A. 隔绝空气

B. 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C. 清除可燃

物 D. 使可燃物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13. “安全生产,人命关天”.国家对易燃、易爆物的生产、贮存、运输,使用有严格规定,绝不允许违章操作.下列物质与空气混合后,遇火不会发生爆炸的是()

A. 液化石油气

B. 二氧化碳

C. 汽油

D. 面粉

14. 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能源,现在全球面临能源危机,开发利用新能源迫在眉睫,下列不属于新能源的有()

A. 地热能

B. 潮汐能

C. 天然气

D. 太阳能

二、双选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0分)

15. 安全是人生第一大事.调查统计表明,火灾伤亡事故很多是由于缺乏自救常识造成的,缺氧窒息是致人死亡的首要原因.下列自救措施中不合理的是()

A.

拨打求救电话 B.

冷静自救 C.

乘电梯逃离 D.

贴近地面逃离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0分)

16. 为了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按如图的甲、乙两个装置进行对比

实验.请回答:

(1)实验过程中,装置甲热水中的

白磷和装置乙薄铜片上的白磷都能

够燃烧,而装置乙热水中的白磷未

能燃烧,说明______ ,如果停止

往装置甲通人氧气,燃着的白磷将会熄灭,这里所采用的灭火方法是______ .(2)装置乙薄铜片上的白磷能够燃烧,红磷未能燃烧,说明可燃物燃烧必须达到燃烧所需的______ .

17.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将大小相同的若干棉布在五份不同体积分数的酒精溶液中浸透后取出点火,做了“烧不坏的棉布”的实验.其实验结果记录如下:

实验序号①②③④⑤

所用酒精的体积分数95% 65% 55% 15% 5%

实验现象酒精烧完,

棉布烧坏

酒精烧完,

棉布无损

酒精烧完,

棉布无损

不燃烧

(1)请你推测实验⑤的实验现象是______ .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实验②③中“酒精烧完,棉布无损”的原因:______ .(3)实验室里的酒精灯常出现灯内有酒精却点不着的现象,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______ .

18. 某同学在学习“燃烧和灭火”内容时,做了以下实验,用两种不同方法熄灭蜡烛火

焰.

(1)以上实验依据的灭火原理是:实验1 ______ ,实验2 ______ .

(2)请你再举一个生活中灭火实例______ .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0.0分)

19. 燃烧是重要的化学反应.

(1)可燃物燃烧需要满足哪些条件?

(2)同种可燃物燃烧的剧烈程度与哪些因素有关?(答两条)选择其中一种因素举例说明.

20. 《三国演义》中的“赤壁之战”,曹操率百万水师乘船横渡长江,却被周瑜的火攻和孔明“借”来的东风弄得大败而逃.用燃烧与灭火知识回答问题:

(1)周瑜使用了“火箭”射进曹军的连环木船上,曹军木船是______ ,“火箭”能使木船着火的原因是______ .

(2)起火后曹军砍断铁链部分船只逃脱,这些船没有被烧的原因是______ .

(3)孔明“借”来的“东风”不仅使火势吹向曹营,还为燃烧提供了______ ,使火烧得更旺.

燃料的合理利用和开发习题(含答案)

【答案】

1. C

2. A

3. B

4. B

5. A

6. A

7. C

8. B

9. A

10. C

11. B 12. A 13. B 14. C

15. BC

16. 可燃物燃烧需要与氧气(或空气)接触;隔绝氧气;最低温度

17. 不燃烧;②③酒精溶液中含水量较多,酒精燃烧引起水分蒸发吸热,使棉布的温度达不到其着火点,故棉布不能燃烧;用完酒精灯时未盖灯帽导致酒精挥发,灯芯上水分过多

18. 使可燃物的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使可燃物与空气(或氧气)隔绝;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

19. 解:(1)可燃物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与氧气或空气接触,温度要达到着火点.故答案为:与氧气或空气接;温度要达到着火点;

(2)同种可燃物燃烧的剧烈程度与氧气的浓度有关.如:木炭(或硫)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更剧烈等.

同种可燃物燃烧的剧烈程度与可燃物跟氧气的接触面积有关.如:煤粉在空气中燃烧比煤块更剧烈.

故答案为:氧气的浓度,如木炭(或硫)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更剧烈;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如煤粉在空气中燃烧比煤块更剧烈.

20. 可燃物;点燃可燃物或温度达到着火;隔离可燃物;氧气

【解析】

1.

解:A、氢气是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后,遇明火可能引起爆炸;故错误;

B、一氧化碳是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后,遇明火可能引起爆炸;故错误;

C、氮气是不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后,遇明火不会引起爆炸;故正确;

D、甲烷是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后,遇明火可能引起爆炸;故错误;

故选C.

从可燃性气体和空气或氧气的混合气体遇明火可能会引起爆炸去分析.

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可燃性气体和空气或氧气的混合气体遇明火可能会引起爆炸.

2.

解:A、石油不属于新能源,是化石能源,不能再生.

B、风能也是新能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C、太阳能属于新能源,是很有开发潜力的能源.

D、地热能也是新能源,如果能合理利用,将会提供大量的能源.

故选A

煤、石油、天然气都属于化石能源,不属于新能源.新能源包括太阳能、电能、氢能、地热能、潮汐能等.

同学们要分清化石能源和新能源,化石能源包括煤、石油、天然气,都是不能再生的能源

3.

解:白磷的着火点是40℃.把一块白磷投到盛有开水的烧杯中,白磷却不发生燃烧,原因是水中没有支持燃烧的氧气,白磷没有与氧气接触.

故选项为:B.

燃烧的条件是:物质具有可燃性;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据此分析.

此题是利用化学中所学的知识来解释生活、生产中遇到的问题,燃烧的条件是中考中经常考查的内容,需要同学们对相关知识牢固掌握.

4.

解:纸张是可燃物,也与氧气接触,潮湿的纸张不燃烧的原因是水蒸发时吸收热量,温度达不到纸张的着火点.

故选B.

燃烧的条件是:(1)物质具有可燃性.(2)可燃物与氧气接触.(3)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三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

本题主要考查了物质燃烧的条件问题,熟记物质燃烧的条件就可做好此题.

5.

解:A、温水是80℃,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说明它的燃烧所需温度不高于80℃,而红磷不能燃烧则说明红磷的着火点高于80℃,说明白磷的着火点比红磷的着火点低,故正确;

B、现象①③不同是因为铜片上的白磷满足了物质燃烧的三个条件;水中的白磷不能燃烧是因为不与氧气接触,故错误;

C、现象③是因为不与氧气接触,说明物质燃烧需要氧气,现象②是因为没有达到着火点,不能说明需要氧气,故错误;

D、铜片上的红磷不燃烧,可能是没有达到着火点,不一定就是说明红磷不是可燃物,故错误.

故选A.

A、现象①说明白磷燃烧所需温度不高于80℃;

B、现象①③不同是因为与氧气(或空气)的接触不同;

C、现象②是因为没有达到着火点,现象③是因为不与氧气接触;

D、红磷是可燃物.

本题主要检测学生对“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这一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6.

解:人们正在利用和开发的新能源有太阳能、核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生物质能等.

A、化石燃料不属于新能源,故选项正确.

B、风能是清洁、无污染的新能源,故选项错误.

C、核能属于新能源,故选项错误.

D、潮汐能是清洁、无污染的新能源,故选项错误.

故选:A.

根据能源的种类进行分析,新能源是指无污染、可以持续利用的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核能、地热能、潮汐能等.

本题难度不大,新能源是中考的热点,了解常见的新能源范畴、种类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7.

解:A、燃烧必须要有可燃物,可燃物是燃烧需要的条件,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B、燃烧必须要有氧气参加,氧气是燃烧需要的条件,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C、压强不是燃烧需要的条件,故选项符合题意.

D、温度达到着火点是燃烧需要的条件,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燃烧的三个条件是:物质具有可燃性,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了解燃烧的三个条件(可燃物、氧气、温度达到着火点)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8.

解:A、动植物的呼吸,是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的不容易察觉的缓慢氧化,故选项错误.

B、蔗糖的溶解,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属于缓慢氧化,故选项正确.

C、铁生锈,是铁与空气中的氧气、水等发生的不容易察觉的缓慢氧化,故选项错误.

D、米饭变馊,是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的不容易察觉的缓慢氧化,故选项错误.

故选B.

根据缓慢氧化的概念进行分析解答,缓慢氧化是指反应进行的很缓慢,甚至不容易被察觉的氧化反应.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缓慢氧化的概念、特征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9.

解:A、煤燃烧时产生的二氧化碳能导致温室效应,三峡工程有助于控制温室效应,故选项正确.

B、煤燃烧时产生二氧化硫,不控制氮的氧化物的排放,故选项错误.

C、白色污染是难降解的塑料垃圾(多指塑料袋)对环境形成的污染,三峡工程与控制白色污染关系无关,故选项错误.

D、煤燃烧的过程中不产生碳氢化合物,故选项错误.

故选A.

三峡水电站巨大的发电能力可以节约大量的原煤,原煤燃烧时会产生大量的污染环境的物质如:二氧化氮、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有毒、有害的气体,据此进行分析判断.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常见的环境污染形成的原因、化石燃料对环境的污染等即可正确解答本题.

10.

解:A、铁生锈是铁与氧气、水共同作用的结果,属于缓慢氧化.

B、食物腐烂反应缓慢甚至不易察觉,属于缓慢氧化.

C、蜡烛的燃烧是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D、酿酒、酿醋反应缓慢甚至不易察觉,属于缓慢氧化.

故选C.

氧化反应分为剧烈氧化和缓慢氧化,剧烈氧化也叫燃烧,燃烧是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本题主要考查了氧化反应的分类方法方面的知识.

11.

解:A、遇到意外,若自己能处理应积极面对,根据具体情况合理自救,通过电话向他人救助,可以获得更大的救助力量,故A正确;

B、室内着火时打开门窗能形成空气对流,增加氧气,加剧燃烧,所以不要急于打开所有门窗,故B错误;

C、烟雾较浓时,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防止烟雾进入呼吸道,并尽量贴近地面逃离,故C正确;

D、在山林中遇火灾时,向逆风方向奔跑,脱离火灾,故D正确.

故选:B.

遇到意外情况,不要慌乱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自救或求救:室内着火时打开门窗能增加氧气,加剧燃烧;处于烟雾较浓的火场时,用毛巾捂住口鼻能防止烟雾进入呼吸道;遇到危险时可根据掌握的知识处理,并拨打求救电话;在山林中遇火灾时,向逆风方向奔跑,脱离火灾等知识进行分析.

本题是考查生活、生产和实验室中实验完全注意事项,对于这类型题目,抓住被选项题干,仔细审题,结合生活实际和日常的注意点解题即可.

12.

解:A、灯帽盖灭是通过隔绝空气熄灭酒精灯的,故A正确;

B、着火点是可燃物的属性,是不能改变的,故B错误;

C、灯帽盖灭酒精灯的灭火原理隔绝空气,不是清除可燃物,故C错误;

D、灯帽盖灭酒精灯的灭火原理隔绝空气,不是降低酒精的着火点,故D错误.

故选:A.

根据灭火的原理:(1)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2)隔绝氧气或空气,(3)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解答本题.

本题考查了根据灭火原理的知识进行解题的能力.

13.

解:可燃性气体或物质与空气混合后的遇明火、静电、电火花或加热易爆炸.

A、液化石油气属于可燃物,与空气混合后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

B、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与空气混合后遇明火,不可能发生爆炸.;

C、汽油是可燃性物质,与空气混合,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

D、面粉粉尘是可燃物,与空气混合遇到明火可能发生爆炸.

故选B.

根据爆炸的原理或发生的条件判断,爆炸是可燃性物质在有限的空间中燃烧,燃烧放出的热量聚集不能散失,气体受热急剧膨胀造成的,可燃性的气体与氧气或空气混合后点燃易发生爆炸.

“生命重于泰山”安全问题无小事,尤其是防火、防爆问题,所以燃烧和爆炸知识就成了化学考查热点,要注意燃烧爆炸的条件和防护措施.本题主要考查了可燃物与空气混合遇明火是否爆炸的内容.

14.

解:人们正在利用和开发的新能源有太阳能、核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生物质能等.

A、地热能是清洁、无污染的新能源,故选项错误.

B、潮汐能是清洁、无污染的新能源,故选项错误.

C、天然气属于化石燃料,不属于新能源,故选项正确.

D、太阳能是清洁、无污染的新能源,故选项错误.

故选:C.

根据能源的种类进行分析,新能源是指无污染、可以持续利用的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核能、地热能、潮汐能等.

本题难度不大,新能源是中考的热点,了解常见的新能源范畴、种类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5.

解:A、要到火灾,首先要学会自救,然后在拨打119,故A合理;

B、要到火灾,首先要学会自救,故B合理;

C、火灾期间会停电,所以不能乘电梯逃离,故C不合理;

D、吸入大量的烟尘会使人窒息死亡,烟尘和有毒气体由于火势,都位于室内的上方,所以要匍匐前进,故D合理;

故选C.

A、根据遇到火灾的处理措施进行分析;

B、根据遇到火灾的处理措施进行分析;

C、根据火灾期间会停电分析;

D、根据烟尘会伤害人的呼吸系统进分析.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要了解有关火灾方面的知识,然后结合选项中的做法进行分析解答.

16.

解:(1)实验乙中温度并没有变化,只是提供氧气,即能燃烧,说明燃烧与氧气有关,

同样如果撤了氧气,白磷就不能燃烧,所以隔绝氧气可以灭火.

(2)铜片上的红磷和白磷所处环境一样,只能说明是温度达不到的原因,即说明红磷的着火点高.

故答案为:(1)可燃物燃烧需要与氧气(或空气)接触;隔绝氧气.

(2)最低温度.

铜片上的白磷与氧气接触,温度也能达到着火点;铜片上的红磷与氧气接触,但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水中白磷温度达到着火点,但没有与氧气接触.实验2中的白磷温度达到着火点,也与氧气接触.

本题考查学生判断能力及能否对给出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能力.物质燃烧的条件是:具有可燃性、与氧气接触、达到着火点,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17.

解:(1)由实验结果记录可知:当酒精的质量分数小到一定程度时不能燃烧;

(2)由于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①可燃物②氧气或空气③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即着火点;实验②③中,②③酒精溶液中含水量较多,酒精燃烧引起水分蒸发吸热,使棉布的温度达不到其着火点,故棉布不能燃烧.

(3)酒精灯用完后必需盖上灯帽.如果酒精灯出现灯内有酒精却点不着的现象,可能的原因是:用完酒精灯时未盖灯帽导致酒精挥发,灯芯上水分过多.

故答案为:(1)不燃烧;

(2)②③酒精溶液中含水量较多,酒精燃烧引起水分蒸发吸热,使棉布的温度达不到其着火点,故棉布不能燃烧;

(3)用完酒精灯时未盖灯帽导致酒精挥发,灯芯上水分过多.

(1)根据实验结果记录分析:当酒精的质量分数小到一定程度时不能燃烧.

(2)根据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①可燃物②氧气或空气③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即着火点;实验②③中,水蒸发时需要吸收热量,从而降低温度;达不到着火点,进行分析解答.

(3)根据酒精灯的使用注意事项分析.

主要考查了燃烧的条件及其原因的分析,学会根据所给信息分析问题,并把相应的结论加以运用.

18.

解:(1)用嘴吹蜡烛的火焰,加快了周围的空气流动,使蜡烛火焰温度降低;用烧杯将蜡烛罩住,使烧杯内的空气减少,故答案为:使可燃物的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使可燃物与空气(或氧气)隔绝;

(2)生活中常见的着火有:油锅着火、电线着火等,故答案为: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1)根据灭火的原理:①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②隔绝氧气或空气,③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解答本题;

(2)只要是生活中的灭火方法就可以.

本题考查了根据灭火原理的知识进行解题的能力.在解此类题时,需要注意降低的是可燃物的温度,而不是降低着火点,这点是一个经常错的地方.

19.

(1)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①可燃物、②氧气或空气、③温度要达到着火点,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影响燃烧的因素进行分析.同种可燃物燃烧的剧烈程度与氧气的浓度有关,与可燃物跟氧气的接触面积有关.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充分理解物质燃烧的剧烈程度与哪些因素有关,只有这样才能对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20.

解:(1)曹军木船是可燃物,“火箭”能提供热量,使木船达到着火点,满足使木船着火燃烧的所有条件.

(2)部分船只逃脱,相当于“移走可燃物”,破坏了燃烧所需要满足的条件,这些逃脱的船只没被烧掉.

(3)随着风吹空气流动,使火场得到氧气补充,燃烧更加剧烈.

故答案为:(1)可燃物、点燃可燃物或温度达到着火点;(2)隔离可燃物;(3)氧气.

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才能发生:一是要有可燃物,二是可燃物需和氧气接触,三温度要达到可燃物燃烧的着火点.三个条件缺了任何一个,燃烧都不能发生,即使是正在进行着的燃烧也会熄灭.

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而只要破坏燃烧三个条件中的任何一个条件即可达到灭火的目的.

燃烧值与计算题

燃烧值 发布日期:2010年8月04日浏览次数:42 来源:网络物理编辑 【燃烧值】1千克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燃料的燃烧值。燃烧值的公式是:q=Q/m,其中q为燃料的燃烧值,m为这种燃料的质量,Q为这种燃料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当热量的单位用焦耳,质量的单位用千克时,燃烧值的单位为“焦/千克”。常用的几种燃料的燃烧值可从下表中查到。 实际上,燃料很难做到完全燃烧,因此燃料燃烧时放出的热量往往少于根据燃烧值计算出来的热量。 通过燃料的燃烧值可计算一定质量的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 例题1 质量为0.5千克的汽油完全燃烧时,能放出多少热量? 根据燃烧值公式q=Q/m,得Q=mq。从燃烧值表中查出汽油的燃烧值为4.6×10^7焦/千克。将已知条件代入公式即可得热量Q=2.3×10^7焦。 根据实际需要的热量,可通过燃烧值公式计算出燃料的质量. 题2 把2千克水从20℃加热到沸腾,需要完全燃烧多少克酒精(不考虑热量损失)? 题目中明确的告诉我们两个条件,其一:酒精是完全燃烧的;其二:没有热量损失,即酒精放出的热量全部被水吸收, 本文来自马博士教育网,转载请标明出处:https://www.360docs.net/doc/9016090037.html,/wl/wlsc/cz/wlcd/rx/12197.html

燃烧,燃烧产物冷却到燃烧前的温度(一般为环境温度)时所释放出来的热量。 固体或液体发热量的单位是千卡/千克(kcal/kg)、千焦耳/千克(KJ/kg)或兆卡/千克(Mcal/kg)、兆焦尔/千克(MJ/kg);气体燃料的发热量单位是千卡/标准立方米(kcal/Nm3)、千焦耳/标准立方米(KJ/Nm3)或兆卡/标准立方米(Mcal/Nm3)、兆焦尔/标准立方米(MJ/Nm3)。燃料热值有高位热值与低位热值两种。 高位热值是指燃料在完全燃烧时释放出来的全部热量,即在燃烧生成物中的水蒸汽凝结成水时的发热量,也称毛热。 低位热值是指燃料完全燃烧,其燃烧产物中的水蒸汽以气态存在时的发热量,也称净热。 高位热值与低位热值的区别,在于燃料燃烧产物中的水呈液态还是气态,水呈液态是高位热值,水呈气态是低位热值。低位热值等于从高位热值中扣除水蒸汽的凝结热(在1个标准大气压和100℃情况下,水的汽化热为2253.02焦耳/克,在常温常压下为2441.12焦耳/克;水汽凝结成液态水时放出相同的热量)。 燃料大都用于燃烧,各种炉窑的排烟温度均超过水蒸汽的凝结温度,不可能使水蒸气的凝结热释放出来,所以在能源利用中一般都以燃料的应用的低位发热量作为计算基础。各国的选择不同,日本、北美各国均习惯用高位热值,而我国、前苏联、德国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是按低位热值换算的,有的国家两种热值都采用。 煤和石油的高低位热值相差约5%,天然气和煤气为10%左右。 各种燃料燃烧值的资料2008-12-13 10:38:28| 煤=3×107J/kg 煤气的燃烧值是4.2×107J/Kg,1焦=0.024卡路里 标准煤:7000大卡/kg=7000*4.18=29260kJ/kg=29.26MJ/kg 焦炉煤气:4000大卡/m3左右,煤气密度0.54kg/标准m3 所以,4000大卡/标准m3/(0.54kg/标准m3)≈7400大卡/kg 显然,煤气的热值较高。 各种燃料热值 燃料名称热值MJ/kg 折算率 固体燃料 焦炭25.12-29.308 0.857-1.000 无烟煤25.12-32.65 0.857-1.114 烟煤20.93-33.50 0.714-1.143 褐煤8.38-16.76 0.286-0.572

2019_2020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燃料及其利用7.2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第2课时)同步练习(新版)新人教版

课题7.2 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 (第2课时)(练)【基础篇】 1、下列燃料中,被认为是最清洁燃料的是( ) A.煤 B.石油 C.乙醇 D.氢气 【答案】D 【解析】A、煤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硫等空气污染物,不属于清洁燃料,A不符合题意; B、石油燃烧生成一氧化碳等空气污染物,不属于清洁燃料,B不符合题意; C、乙醇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不是最清洁的燃料,C不符合题意; D、氢气燃烧的产物只有水,是最清洁燃料,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2、下列做法与低碳环保理念一致的是() A.生活垃圾分类回收 B.市区尽量开车出行 C.工业废气直接排放 D.化石燃料过度使用 【答案】A 【解析】A、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符合题意; B、市区尽量开车出行,增加化石燃料的使用,加重环境的污染,不符合题意; C、工业废气直接排放,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不符合题意; D、化石燃料过度使用会产生大量的空气污染物,不符合题意。故选A。 3、煤炭燃烧排出的尾气中,能形成酸雨的是() A. N2 B. CO2 C. SO2 D. H2O 【答案】C 【解析】酸雨是指PH小于5.6的雨雪或其他形式的降水。 A、N2不溶于水,不能形成酸雨,不符合题意; B、CO2溶于水形成溶液的pH不小于5.6,不能形成酸雨,不符合题意; C、SO2在空气能形成硫酸,硫酸pH小于5.6,能形成酸雨,符合题意; D、水的pH=7,不能形成酸雨,不符合题意。故选C。 4、新能源的开发利用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下列属于新能源的是() A.天然气 B.石油 C. 氢气 D.煤 【答案】C

【解析】天然气、石油、煤属于传统三大化石燃料,故选择C。 5、下列做法不符合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及绿色化学理念的是() A.对废旧电池进行回收处理 B.用布袋代替塑料购物袋 C.大力开发太阳能、风能、潮汐能等能源,尽量控制煤、石油等化石燃料的使用 D.大量使用一次性筷子 【答案】D 【解析】A.对废旧电池进行回收处理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符合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故A正确; B.用布袋代替塑料购物袋,可以减少白色污染,符合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故B正确; C.大力开发太阳能、风能、沼气等能源,尽量控制煤等化石燃料的使用可以减少污染,符合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故C正确; D.大量使用一次性筷子会造成资源的浪费,故D错误; 故选D。 6、(1)现有下列五种物质: A、可燃冰 B、稀盐酸 C、活性炭 D、不锈钢 E、乙醇 请用合适的物质字母代号填空: 2017年5月,我国成功从海底开采的新能源是。 (2)目前,人类使用的燃料大多来自化石燃料,如煤、、天然气等,氢气被认为是理想的清洁能源,因其燃烧产物为水不污染空气,且热值高,但由于氢气的成本高和运输、储存困难,暂时还未广泛应用。 【答案】(1)A; (2)石油;生产。 【解析】(1)⑤2017年5月,我国成功从海底开采的新能源是可燃性;故填:A; (2)煤、石油、天然气是化石燃料;氢能目前的生产成本太高,储存运输困难;故填:石油;生产。 7、能源、环境与人类的生活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 (1)化石燃料中天然气是比较清洁的能源,其主要成分为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 ________。 (2)在汽油中加入适量乙醇作为汽车燃料,可适当节省石油资源,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汽车尾气对大气的污染。其中乙醇属于____________(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答案】(1).CH4+2O2 CO2+2H2O;(2).可再生

燃料及其利用试卷

No table of contents entries found.第七单元燃 料及其利用试卷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S-32。 一.选择题(四选一,请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下表内,每小题2分,共40分) 1.野外烧火时,通常把木柴架空一些才能燃烧更旺,其原因是() A.可以降低木柴的着火点 B.使散热的速度加快 C.使木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变大 D.便于提高温度 2.下列情况中所采取的灭火方法,不正确的是() A.炒菜时锅里的油着火,可用锅盖盖灭 B.电器设备失火,可用水浇灭 C.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图书档案的火灾 D.身上衣服着火时可就地打滚 3.下列有关环境保护问题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绿色化学”是指对环境无负面影响的化学 B.“白色污染”主要是指白色粉尘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C.“温室气体”主要是指二氧化碳、甲烷等气体 D.“酸雨”是由大气中含有硫和氮的氧化物等导致 4.钻木取火的原理可用下列三句话来解释:①木头的内能增加;②达到木头的着火点,使木头着火燃烧起来;③钻木头时克服摩擦力做功。这三句话的正确顺序是() A.①②③ B.③①② C.②③① D.①③② 5.人们在生活和生产中为了防止事故发生,常需要采取一些安全措施,下列措施不安全的是()A.汽车加油站、纺织厂严禁烟火 B.进入深洞前先做灯火试验 C.液化气泄漏时开灯查找漏气部位 D.禁止旅客将汽油、鞭炮等带上飞机 6.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将煤加工成焦炭 B.将石油蒸馏得到多种产品 C.将石油气加压充装到罐子里成为液化气 D.干冰升华 7.下列燃料不是由石油或煤加工制成的() A.沼气 B.焦炉气 C.煤油 D.航空煤油 8.人类生活需要热量,下列热量主要由化学变化产生的是() A.摩擦产生的热量 B.太阳能热水器中水所吸收的热量 C.白炽灯通电后放出的热量 D.木炭燃烧放出的热量 9.下列各组物质分别在空气中充分燃烧,产物完全相同的是() 和CO和CO和CH4和C 10.一种新型绿色电池——燃料电池,是把H2、CO、CH4和空气不断输入,直接氧化,使化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知识点和习题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 考点1 燃烧的条件 1、燃烧: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2、燃烧的条件(高频考点) (1)可燃物; (2)与氧气(或空气)接触; (3)温度达到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也叫着火点)。 注意:燃烧必须同时满足三个条件,有的燃烧不一定需要氧气,如: 2Mg + CO22MgO + C 3、探究燃烧的条件 考点2 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1、原理:破坏燃烧的条件,使燃烧反应停止。 2、灭火的方法(高频考点) (1)清除或使可燃物跟其他物品隔离。 (2)隔绝氧气(或空气)。 (3)使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 注意:(1)破坏燃烧的三个条件中的任何一个,就可达到灭火的目的。 (2)着火点是物质固有属性。灭火只能降低温度,不能降低着火点。 泡沫灭火器干粉灭火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 器 灭火原理隔绝氧气隔绝氧气降温和隔绝氧气 适用围扑灭木材、棉布等燃烧引 起的失火 扑灭一般的失火外,还可以扑灭 电器、油、气等燃烧引起的失火 扑灭图书、档案、贵 重设备、精密仪器等 处的失火 4、火灾自救措施(高频考点) (2)如果被困在火灾区,要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弯下身子跑出火灾区。 (3)若是燃气炉灶失火,应迅速关闭燃气阀门,再灭火。 (4)电器或线路失火,要先切断电源,再灭火。 (5)救火时,不要贸然开门窗,以免空气对流加速火势蔓延。 实例灭火方法灭火原理 油锅着火锅盖盖灭让油与空气隔绝 熄灭酒精灯灯帽盖灭隔绝氧气 酒精洒到桌面上燃烧用湿抹布盖灭隔绝氧气,使温度降低到着 火点以下 森林火灾设置隔离带隔离可燃物 电线着火先关电闸,后用二氧化碳灭 火器扑灭 隔绝氧气,使温度降低到着 火点以下 图书馆档案着火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隔绝氧气,使温度降低到着 火点以下 天干物燥,容易引发火灾用高压水枪灭火使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1、爆炸: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急剧地燃烧,就会在短时间聚集大量的热,使气体的体积迅

《燃料与燃烧》部分习题答案

《燃料与燃烧》习题解答 第一篇 燃料概论 1. 某种煤的工业分析为:M ar =3.84, A d =10.35, V daf =41.02, 试计算它的收到基、干燥基、干燥无灰基的工业分析组成。 解:干燥无灰基的计算:0 2.41=daf V 98.58100=-=daf daf V Fc ; 收到基的计算 ar ar ar ar V M A FC ---=100 36.35100 100=--? =ar ar daf ar A M V V A ar = 9.95 FC ar = 50.85 干燥基的计算: 35.10=d A V d = 36.77; 88.52100=--=d d d A V FC 2. 某种烟煤成分为: C daf =83.21 H daf =5.87 O daf =5.22 N daf =1.90 A d =8.68 M ar =4.0; 试计算各基准下的化学组成。 解:干燥无灰基:80.3100=----=daf daf daf daf daf N O H C S 收到基: 33.8100 100=-? =ar d ar M A A 95.72100 100=--?=ar ar daf ar M A C C H ar =5.15 O ar =4.58 N ar =1.67 S ar =3.33 M ar =4.0 干燥基: 68.8=d A 99.75100 100=-? =d daf d A C C 36.5913.0=?=daf d H H 77.4913.0=?=daf d O O N d = N daf ×0.913 =1.74 47.3913.0=?=daf d S S 干燥无灰基:C daf =83.21 H daf =5.87 O daf =5.22 N daf =1.90 S daf =3.80 3. 人工煤气收到基组成如下:

九年级化学上册人教版同步习题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单元测试题

03 九年级化学上册人教版同步习题第七单元“燃 料及其利用”单元测试题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题只有一 个选项符合题意)1. 现代社会的生产和生活要消耗大量能量,下列活 动中,通过化学反应提供能量的是() A·发射航天飞机B·水力发电C·太阳能供热D·风力发电2·下图所示的标志中,加油站必须张贴的是() A B C D 3·在夜晚,若家中燃气泄漏,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 不立即开灯 B. 点燃蜡烛查找漏气处 C. 关掉进气总阀门 D. 打开门窗通风 4. 当前,南海问题引起我国政府和人民的高度关注。南海是我国固有的领 海,它蕴藏着 丰富的石油、天然气、可燃冰等资源,其中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A·氢气B·甲烷C·一氧化碳D·氧 气 5·如图7-3,在密封的纸盒上挖一个直径10 cm 的圆形小洞,并在洞口前方约1米的位置, 放置一根点燃的蜡烛,用双手在纸盒两侧拍 击,蜡烛熄灭。蜡烛熄灭的主要原因是 () A·缺乏可燃物

B·缺乏氧气 C·排出的气流中二氧化碳的含量高 D·温度降到了着火点以下 6. 为实现“中国梦”,建设美丽中国,从化学的视角,你认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保护自然资源,发展旅游经济B·扩大公共绿地,推进绿色繁荣 C·发展公共交通,提倡低碳生活D·增加烟囱高度,减少工业废气 7. 下列处理事故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A. 发现煤气泄漏,立即拨打电话119 B. 档案材料着火,用液体二氧化碳扑灭 C. 室内起火,迅速打开所有门窗通风 D. 高层楼房失火时,要乘电梯迅速撤离 8. 同学们听说过“火上浇油”说法,下面对其解释中合理的是()A·增加可燃物,可以使燃烧更旺 B. 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可以使燃烧更旺 C. 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可以使燃烧更剧烈 D. 清除可燃物,达到灭火的目的 9. 下列关于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人类利用的能量都是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 B·在化学反应中只有燃烧反应才能放出热量 C·化学反应过程中都会发生放热现象 D·化学反应伴随有能量变化 10·卡拉OK歌厅的装修材料使用了许多吸音材料,如泡沫、海绵等。它们燃烧后会产生 大量的浓烟。下列有关说法错误 ..的是() A·泡沫、海绵是可燃物B·泡沫、海绵的着火点很高C·燃烧的浓烟中含大量有毒气体D·着火时尽快用湿布捂住口鼻,撤向安全处 11. “节能减排,从我做起“。在生活中,以下行为不应该提倡的是() A. 生活中实行一水多用 B. 家庭中改用节能电灯 C. 夏季用空调时,设定温度尽量不低于26度 D.电脑、电视长期处于待机状态 12. 下图是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装置,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燃料及其利用》测试题

《燃料及其利用》测试题 说明:1.本卷共有六大题,31小题。 2.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S—32 Zn—65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有关石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石油是可以人工合成的B.石油是一种混合物 C.石油可作化工原料生产许多产品D.利用石油产品发电 2.下列气体与空气混合后遇明火不会发生爆炸的是() A.氢气B.甲烷C.氮气D.一氧化碳 3.3.下列有关说法中不妥的是() A.煤气中毒是指一氧化碳中毒B.汽油、植物油等都是石油的分馏产物 C.石油曾称是“工业的血液” D.将煤做成峰窝煤是为了增大它与氧气的接触面 4.纸比煤易点燃的原因是() A.纸比煤跟空气接触面积大B.纸比煤着火点高 C.纸比煤着火点低D.纸比煤密度小 5.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煤隔绝空气加热变成焦炭等物质B.酒精挥发 C.石油分离得到煤油、柴油等物质D.自行车车胎爆炸 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就是燃烧 B.在化学反应中只有燃烧能放出热量 C.人类利用的能量都是通过燃烧获得的D.有些化学反应会吸收热量 7.在节能减排的措施中不可行的是() A.公共汽车改用清洁燃料B.禁止使用空调以节约能源 C.家庭提倡使用节能日光灯D.严禁使用含硫高的烟煤 8.鉴别H2、CO及CH4常采用的方法是() A.根据燃烧产物的不同B.根据燃烧时火焰的不同 C.根据是否能发生爆炸D.根据密度大小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要温度达到着火点,物质就会燃烧B.爆炸不一定是化学反应 C.任何物质燃烧的火焰都可以用水扑灭D.档案室着火应用干粉灭火器扑灭 10.某同学在研究物质燃烧的条件时,做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把一条粗金属丝绕成线圈,罩在一支蜡烛的火焰上,火焰很快就熄灭了。对这一实验的说法不正确 ...的是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七章 燃料及其利用 拓展性课题 石油和煤的综合利用导学案新人教版

拓展性课题石油和煤的综合利用 【学习目标】 1.知道化石燃料是人类重要的自然资源,对人类生活起着重要作用。 2. 知道石油和煤的综合利用方法。 【活动方案】 活动一、感受化石燃料在工业等领域的重要性。 1.猜猜它是谁。 ⑴人们称之为“工业的血液”。⑵人们称之为“工业的粮食”。 2.小组讨论:人们为什么这么称呼它? 活动二、知道化石燃料的综合利用。 1.阅读课本P147—148,完成下列题目: ⑴石油中主要含有和两种元素,属于(填混合物、纯净物)。利用石油中组分的沸点不同经过将它们分离,得到不同的产品如、、、、,使石油得到综合利用,这个过程属于(填物理、化学)变化。石油产品不仅可作燃料,经综合利用还可加工制成像、、等产品。 ⑵煤是(填混合物、纯净物),主要含有元素,此外还有,煤做燃料主要利用的化学反应是,煤燃烧通常会有 等燃烧产物,因此煤(填适合、不适合)直接做燃料。为了使煤得到综合利用,将 煤,可以使煤分解成许多有用的物质,如、、、,这个过程是(填物理、化学)变化。 2.小组讨论交流:想象一下假如没有煤和石油世界将会变成怎样?

【课堂反馈】 1.下列燃料中,不属于化石燃料的是()A.天然气 B.石油 C.煤 D.酒精 2.下列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将煤隔绝空气加强热获得焦炭、煤焦油、焦炉气等 B.将石油加热炼制汽油、柴油、煤油等 C.煤和石油的形成过程 D.植物的光合作用 3.在煤矿的矿井里,为防止爆炸事故,常采取的安全措施是() A.进矿井应先做灯火实验 B.准备好灭火器材 C.通风并严禁烟火 D.戴呼吸面具 4.现有以下几种措施:①对燃烧煤时产生的尾气进行除硫处理,②少用原煤做燃料,③燃煤时鼓入足量空气,④开发清洁能源。其中能减少酸雨产生的措施是()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5.液化石油气是石油综合利用得到的产品之一,作为燃料,已普遍进入了城市家庭,它是含有下列物质的混合物。在常压下,这些物质的沸点如下表所示: 在常温下使用液化气至无气体放出时,钢瓶中常剩余一些液态物质。则这些物质最有可能是()

中考总复习初中化学同步练习 第11讲 燃料及其利用(答案版)

中考总复习初中化学同步练习 第11讲燃料及其利用第1课时燃烧和灭火 一、选择题 1.(2013,天津)下列气体与空气混合后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的是(A) A.甲烷 B.氮气 C.氧气 D.二氧化碳 2.(2014,兰州)在蜡烛及其燃烧实验的探究中,用嘴吹灭蜡烛的原理是(D) A.降低蜡烛的着火点 B.消除可燃物 C.隔绝空气 D.使其温度降至着火点以下 3.(2015,重庆)煤炉越扇越旺,蜡烛一扇就灭,以下对该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C) A.扇蜡烛会隔绝空气 B.扇蜡烛会降低石蜡着火点 C.扇煤炉会增大空气进入量 D.扇煤炉会增加新的易燃物 4.(2014,苏州)为探究物质的燃烧条件,某同学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C) A.现象①③说明物质燃烧需要达到一定的温度 B.现象②③说明物质燃烧需要氧气 C.现象①②说明白磷的着火点比红磷的着火点低 D.现象②说明红磷不是可燃物 5.(2015,益阳)2015年5月25日,沅江市某纸厂芦苇仓库发生火灾,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某同学给纸厂提供如下温馨提示,你认为错误的是(A) A.芦苇着火时,只能用沙子灭火 B.芦苇仓库外要有明显的防火警示标志 C.芦苇仓库与周围建筑物之间要留有足够的防火距离 D.芦苇仓库要有良好的通风设备、齐备的消防器材 6.(2015,泰安) 下列关于燃烧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A) A.图a中火柴头垂直向上燃烧时容易熄灭,是因为热空气增大了火柴梗的着火点 B.图a中火柴头斜向下时更容易燃烧,是因为火柴梗不断被加热和受到热气流带来的空气助燃 C.图b中蜡烛火焰很快熄灭,是因为金属丝圈吸收热量,温度降低到蜡烛着火点以下 D.煤球制成蜂窝煤后燃烧更剧烈是因为增大了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7.(2013,成都)发现火险或遭遇火灾时,做法错误的是(B)

燃料及其利用练习题(含答案)

燃料及其利用练习题(含答案) 一、燃料及其利用选择题 1.下列关于保护环境的说法正确的是() A.废旧电池中汞的回收可减少环境污染B.化工厂加高烟囱排放废气,防止酸雨C.使用车用乙醇汽油,防止温室效应D.用土填埋废弃塑料,防止白色污染 【答案】A 【解析】 【详解】 A. 汞是有毒的金属,废旧电池中汞的回收可减少环境污染,此选项正确; B. 化工厂加高烟囱排放废气,只是将废气排向高空,并不能除去废气,此选项错误; C. 乙醇中含有碳元素,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温室效应是由于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较高引起的,使用车用乙醇汽油,并不能防止温室效应,此选项错误; D. 用土填埋废弃塑料,并不能除去废弃塑料,不能防止白色污染,此选项错误。 故选A。 2.下列关于燃烧和灭火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将木柴架空燃烧,目的是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促进燃烧 B.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是灭火的一条途径 C.救火时,不要贸然打开所有门窗,以免空气对流促进火势蔓延 D.逃离火灾现场时,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并尽量贴近地面逃离 【答案】B 【解析】 A、将木柴架空燃烧,能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促进燃烧,正确; B、可燃物的着火点是物质的固有属性,无法改变,错误; C、救火时,不要贸然打开所有门窗,否则空气流通,使氧气更充足,火势更旺,会导致火势迅速蔓延,不利于灭火,正确; D、湿毛巾有类似防毒面具作用,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能防止吸入燃烧时生成的烟尘;气体受热密度变小,有毒气体上升聚集在高处,故要尽量贴近地面逃离,正确。故选D。 3.人们在工作、生活中的下列做法不安全的是() A.液化石油气泄露时,立即关闭气瓶阀门并开窗通风 B.霉变的花生先用水漂洗,再煮熟后食用 C.酒精灯内的酒精洒出燃烧时,立即用湿抹布盖灭 D.燃放烟花爆竹时远离人群和可燃物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A、液化石油气泄露的处理方法:立即关闭气瓶阀门并开窗通风,不能使用电,正确;B、霉变的花生有致癌物,不能食用,做法不安全,错误;C、酒精灯引起火灾的处理方法:立即用湿抹布盖灭;正确;D、燃放烟花爆竹时远离人群和可燃物,防止伤

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7章 燃料及其利用》2020年单元测试卷

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7章燃料及其利用》2020年单元测试卷 一、选择题Ⅰ卷(课题1燃烧和灭火) 1.认识燃烧原理可以利用和控制燃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要达到可燃物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可燃物就能燃烧 B.工厂锅炉用煤加工成粉末状,可使煤燃烧更剧烈、更充分 C.室内起火,应该迅速打开所有门窗通风 D.水能灭火,主要是因为水蒸发吸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2.如图是一组与燃烧有关的实验对下列实验现象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实验1红磷未燃烧,说明红磷的着火点比白磷高 B.实验2红磷燃烧,产生白烟,是因为氧气的助燃性 C.实验2集气瓶中水的体积超过,是因为红磷量不足 D.实验1热水中白磷没有燃烧,是因为水中的白磷没有与氧气接触 3.成语“釜底抽薪”的本意包含着灭火的原理,下列灭火方法也依据这个原理的是()A.油锅中的油着火用锅盖盖灭 B.消防队员用高压水枪灭火 C.砍掉树木形成隔离带 D.用二氧化碳灭火器进行灭火 4.强化安全意识,提升安全素养。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天然气泄漏,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 B.发现火灾立即拨打119火警电话 C.发生火灾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蹲下靠近地面,迅速离开火灾现场 D.高楼住宅发生火灾时,如果楼内有电梯,则迅速使用电梯逃生 5.孔明灯燃气的火焰温度可达300℃,但纸质灯罩却没被点燃的原因是()

A.纸张不是可燃物,不能燃烧 B.空气不充足,纸张不会燃烧 C.风将热量吹散使灯罩处温度低于纸的着火点 D.风将热量吹散后灯罩的着火点降低了 6.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A.发现煤气泄露,立即打开排气扇排气 B.公共场所做到人离电断 C.酒精灯洒出的酒精着火,用湿抹布盖灭 D.加油站、面粉厂等地严禁烟火 7.下列灭火方法中,利用“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这一原理的是() A.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用锅盖盖灭 B.堆放杂物的纸箱着火时,可用水浇灭 C.扑灭森林火灾时,将大火蔓延路线前的一片树木砍掉 D.熄灭酒精灯时,用灯帽盖灭 8.现有的是①石油气②面粉粉尘③氮气④天然气⑤一氧化碳,当这些物质与空气混合,遇明火,有发生爆炸危险的是() A.①②③⑤B.②③④⑤C.①③④⑤D.①②④⑤ 9.如图实验说明,燃烧需要的条件是() A.有可燃物 B.有助燃剂 C.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D.可燃物与火焰直接接触

《燃料与燃烧》部分习题答案..

一 《燃料与燃烧》习题解答 第一篇 燃料概论 1. 某种煤的工业分析为:M ar =3.84, A d =10.35, V daf =41.02, 试计算它的收到基、干燥基、干燥无灰基的工业分析组成。 解:干燥无灰基的计算:0 2.41=daf V 98.58100=-=daf daf V Fc ; 收到基的计算 ar ar ar ar V M A FC ---=100 36.35100 100=--? =ar ar daf ar A M V V A ar = 9.95 FC ar = 50.85 干燥基的计算: 35.10=d A V d = 36.77; 88.52100=--=d d d A V FC 2. 某种烟煤成分为: C daf =83.21 H daf =5.87 O daf =5.22 N daf =1.90 A d =8.68 M ar =4.0; 试计算各基准下的化学组成。 解:干燥无灰基:80.3100=----=daf daf daf daf daf N O H C S 收到基: 33.8100 100=-? =ar d ar M A A 95.72100 100=--? =ar ar daf ar M A C C H ar =5.15 O ar =4.58 N ar =1.67 S ar =3.33 M ar =4.0 干燥基: 68.8=d A 99.75100 100=-? =d daf d A C C 36.5913.0=?=daf d H H 77.4913.0=?=daf d O O N d = N daf ×0.913 =1.74 47.3913.0=?=daf d S S 干燥无灰基:C daf =83.21 H daf =5.87 O daf =5.22 N daf =1.90 S daf =3.80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7.1 燃烧和灭火同步测试卷 新人教版

7.1燃烧和灭火 一、选择题 1. 下列因素与可燃物燃烧的剧烈程度无关的是() A.可燃物本身是不是易燃 B.大气层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C.周围氧气的浓度 D.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2. 一氧化碳能使人中毒的原因是() A.无色无味 B.与人体血红蛋白结合使人缺氧而死亡 C.会与氧气结合生成有毒的二氧化碳 D.燃烧后会生成有毒物质 3. 夜间发现液化石油气泄漏时,应采取的紧急措施是() A.向室内喷水,溶解液化石油气,防止其燃烧 B.开灯,仔细检查泄漏源 C.打开所有门窗通风,关闭气源阀门 D.打电话报警,并请维修人员前来维修 4. 下列变化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A.白磷自燃 B.食物腐败 C.火药爆炸 D.铁丝燃烧 5.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燃烧都会产生热量 B.在有易燃易爆物的工作场所,严禁穿化纤类服装 C.煤井中必须采取通风,严禁烟火 D.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即可燃烧 6.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可燃物遇到氧气不一定燃烧 B.缓慢氧化不一定能引起自燃 C.自燃不一定由缓慢氧化引起 D.剧烈燃烧不一定引起爆炸 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可燃物要与氧气接触或温度要达到着火点 B.爆炸一定是化学变化 C.自燃一定是剧烈的氧化反应 D.发热发光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8. 在太空的国际空间站划燃火柴,火柴过一会儿会熄灭,原因是() A.氧气不够 B.空间站温度太低 C.在失重情况下,空气不流通 D.达不到着火点 9. 一辆客车夜晚行驶在公路上,发现油箱泄漏,车厢中充满了汽油,此时应采取的紧急措施为() A.洒水降温溶解汽油蒸气 B.打开所有车窗,严禁一切烟火,疏散乘客 C.让车内乘客集中到车厢后部 D.开灯查找漏油部位 10. 下列物质中允许旅客带上列车的是() A.酒精 B.白糖 C.橡胶水 D.白磷 11. 灭火时往可燃物上喷大量水的主要作用是() A.隔绝空气 B.降低温度 C.使水分解 D.使水变成水蒸气以挥发

最新燃料及其利用试题和答案1

最新燃料及其利用试题和答案1 一、燃料及其利用选择题 1.下列处理事故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A.油锅着火用水浇 B.电器着火应先切断电源,再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 C.厨房煤气管道漏气,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 D.扑灭森林火灾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将大火蔓延路线前的一片树木砍掉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A、油锅着火要用锅盖盖灭,错误;B、电器着火应先切断电源,再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正确; C、厨房煤气管道泄气,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正确;D、扑灭森林火灾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将大火蔓延路线其前的一片树木砍掉,正确。故选A 考点:灭火原理。 2.下列关于燃烧和灭火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不慎碰倒酒精灯,酒精在实验台上燃烧起来,用湿布盖灭是为了隔绝氧气 B.油锅着火后向锅中放入菜叶目的是降低油的着火点 C.将大块煤粉碎后再燃烧,其目的是增大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D.森林灭火时,建立隔离带是为了隔离可燃物 【答案】B 【解析】 【详解】 A、不慎碰倒了酒精灯,酒精在桌面燃烧,用湿布盖灭是为了隔绝氧气,故选项说法正确。 B、油锅着火后向锅中放入菜叶目的是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而不是降低油的着火点,故选项说法错误。 C、将大块煤粉碎后再燃烧,增大了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能使煤充分燃烧,故选项说法正确。 D、森林灭火时,建立隔离带是为了隔离可燃物,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3.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合理的是() A.氧化物中都含有氧元素,则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B.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故破坏其中一个条件就可以灭火 C.碱溶液能使酚酞变红,则能使酚酞变红的一定是碱溶液 D.化学变化伴随着能量的变化,则有能量变化的一定是化学变化 【答案】B 【解析】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章《燃料及其利用》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测试题 班级考号姓名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28分)请将唯一正确选项的标 1.下列措施不能达到“节能减排、低碳生活”目的是 A.利用潮汐能发电B.用节能灯代替白炽灯 C.利用太阳能制氢燃料D.用家用汽车代替公交车 2.如图所示的四种消防安全标志中,解释不正确的是 A.禁止吸烟B.禁止燃烧鞭炮 C.禁止放易燃物D.当心爆炸 3.2015年5月25日,沅江市某纸厂芦苇仓库发生火灾,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某同学给纸厂提供如下温馨提示,你认为错误的是 A.芦苇着火时,只能用沙子灭火 B.芦苇仓库外要有明显的防火警示标志 C.芦苇仓库与周围建筑物之间要留有足够的防火距离 D.芦苇仓库要有良好的通风设备、齐备的消防器材 4.下列做法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A.氢氧化钠不慎沾到皮肤上,立即用稀硫酸冲洗 B.做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实验时,将尾气直接排放 C.酒精灯中的酒精不足时,需要先熄灭酒精灯,再添加酒精 D.家用天然气泄漏,立即打开排风扇排气 5.下列各物质中,属于最清洁燃料的是 A.氢气B.酒精C.天然气D.无烟煤 6.下列物质中,有一种物质化学性质明显不同于其它三种,它是

A.H2B.CO C.CO2D.C 7.人类的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离不开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水浇灭着火的纸箱,其原理是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B.硬水中含有较多的钙镁离子,可用明矾降低水的硬度 C.通直流电时,电源负极上得到的气体能够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D.H2O和H2SO4中数字2均表示每个分子中含有氢原子的个数 8.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人类需求的不断增加以及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不恰当使用,造成了温室效应、酸雨、赤潮、白色污染、潮汐等环境问题 B.绿色化学是指绿色植物为原料的化学新工艺 C.北京等城市雾霾天气是由液态水变成水蒸气导致的结果 D.氯氟烃(一种用于冰箱的制冷剂)是破坏臭氧层,导致臭氧层空洞的祸首 9.把煤做成蜂窝煤是为 A.降低着火点 B.散热面积大 C.方便运输 D.使煤和空气充分接触 10.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方针,明确提出了要建立一个节约型和谐社会。节约能源,应从我们身边做起,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随手关灯,随手关水,节约每一度电,每一滴水 B.为了QQ能够升级,长期把QQ挂在线上 C.用洗澡水冲洗厕所,用淘米水浇花 D.节约用纸,草稿纸使用时要两面都用 11.酸雨对下列物质的腐蚀作用最小的是 A.汉白玉石雕 B.铜制雕塑 C.铝合金门窗 D.水泥制品 12.蓬溪县创建国家级卫生县城的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中,“创卫”工作其中一项措施就是提倡保护我们身边的环境,营造一个舒适的生活空间。你认为下列措施不利于环境保护的是 A.尽量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一次性木筷等 B.提倡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骑自行车或步行等出行方式 C.将麦秸、油菜杆等全部露天焚烧 D.分类回收、利用垃圾,减少资源浪费 13.对下图所示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得出的结论中,错误 ..的是 2

人教版化学2020届九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同步测试题

人教版化学2020届九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同步测试题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1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个数为() ① 2g 氢气与 8g 氧气充分反应生成 10g 水 ② 用上图探究燃烧的条件,水中白磷与试管中红磷不燃烧的原理相同 ③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时,红磷足量是为了充分消耗集气瓶内的氧气 ④ 某物质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则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碳、氢、氧元素 A.1 个 B.2 个 C.3 个 D.4 个 2 . 对下列词语的有关化学原理解释不正确的是() A.钻木取火—使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B.釜底抽薪—燃烧需要可燃物 C.火上浇油—隔绝氧气 D.风助火威—为燃料提供足够的氧气 3 . 说法正确的是

A.煤完全燃烧后就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B.化学反应中只有燃烧才能放出热量 C.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用锅盖盖灭 D.空气中混有可燃性气体,遇明火一定会发生爆炸 4 . 下列过程中,不是化学变化的是() A.铁锅生锈B.煤气燃烧C.石蜡熔化D.大米酿酒 5 . 认识燃烧原理可以利用和控制燃烧。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空气中混有可燃性气体,在有限空间里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 B.用煤炭烧锅炉时不断鼓入空气,可使煤炭燃烧更剧烈、更充分 C.实验桌上少量酒精着火时可用湿布盖灭,是因为降低了酒精的着火点 D.森林起火时,可在大火蔓延线路前砍掉一片树木,建立隔离带灭火 6 . 下列图标中,表示禁止烟火的是() A.B.C.D. 7 . 点燃一支蜡烛,把一个冷碟子放在蜡烛火焰的上方(如下图所示),过一会后,在冷碟子的底部会收集到新制的炭黑。这个实验说明了() A.由于氧气不足蜡烛不完全燃烧而生成了炭黑 B.挥发的蜡烛遇冷后凝结而成炭黑 C.蜡烛的燃烧可以不需要氧气参与 D.蜡烛中含有炭黑 8 . 下列有关生产、环保、能源、资源问题的叙述错误的是

【化学】九年级化学《燃料及其利用》解题技巧及经典题型及练习题(含答案)

【化学】九年级化学《燃料及其利用》解题技巧及经典题型及练习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 1.目前,哈尔滨公交车都已换成电、气两用车辆,大大改善了人们出行的环境,据此,下列说法错误 ..的是( ) A.电、气公交车就是电能转化成化学能的汽车 B.制造公交车使用了大量的有机合成材料 C.改换后的公交车减少了PM2.5的排放 D.汽车尾气能影响地球的“温室效应” 【答案】A 【解析】 【详解】 A、电、气公交车就是电能转化成机械能的汽车,故A不正确; B、制造公交车使用了轮胎等大量的有机合成材料,故B正确; C、改换后的公交车减少了PM2.5的排放,故C正确; D、汽车尾气主要污染物为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氮氧化合物、二氧化硫、含铅化合 物,能影响地球的“温室效应”,故D正确。故选A。 2.下列有关燃烧与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用灯帽盖灭酒精灯是因为降低了可燃物的温度 B.汽油放置在空气中没有燃烧是因为汽油不是可燃物 C.房屋失火,消防队员用水扑灭是因为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D.为防止森林大火蔓延可开挖隔离带,其目的是隔绝可燃物 【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方法。 【详解】 A、灯帽盖灭酒精灯是因为隔绝了空气,故不符合题意; B、汽油是可燃物,放置在空气中没有燃烧是因为温度没有达到汽油的着火点,故不符合题意; C、可燃物着火点是可燃物自身的性质,是一个固定的值,不会发生变化;消防员用水扑灭火,是将温度降低至可燃物着火点以下,从而达到灭火目的,故不符合题意; D、开挖隔离带可隔离可燃物,从而有效防止森林大火蔓延,故符合题意。 【点睛】 1、燃烧的三个条件是可燃物、与空气(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三者缺一不可;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复习资料教案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复习及测试 内容提要 1、认识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2、了解灭火器的使用方法、适用范围和一些易燃物、易爆物的安全常识。 燃料 3、能运用燃烧的知识和灭火的原理解决日常生活中简单的防火、防爆问题。 及其4、知道三大化石燃料,了解其不可再生性,认识合理开采和节约使用化石燃料的重要。 利用 5、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认识燃料充分燃烧的重要性。 、了解化石燃料燃烧对环境的影响。 7、认识使用和开发清洁燃料及各种能源的重要性。 复习指导 一、燃烧和灭火 1、燃烧的条件:氧气(或空气 (缺一不可) 2、灭火的原理:(只要消除燃烧条件的任意一个即可) (1)消除可燃物(2)隔绝氧气(或空气)(3)降温到着火点以下 3、影响燃烧现象的因素:可燃物的性质、氧气的浓度、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使燃料充分燃烧的两个条件:(1)要有足够多的空气 (2)燃料与空气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 4、爆炸: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急速燃烧,气体体积迅速膨胀而引起爆炸。 一切可燃性气体、可燃性液体的蒸气、可燃性粉尘与空气(或氧气)的混合物遇 火种均有可能发生爆炸。 二、燃料和能源 1、三大化石燃料: 煤、石油、天然气(混合物、均为不可再生能源) (1)煤:“工业的粮食”(主要含碳元素); 煤燃烧排放的污染物:SO2、NO2(引起酸雨)、CO、烟尘等 (2)石油:“工业的血液”(主要含碳、氢元素); 汽车尾气中污染物:CO、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氮的氧化物、含铅化合物和烟尘(3)天然气是气体矿物燃料(主要成分:甲烷),是较清洁的能源。 甲烷的化学式: CH4 (最简单的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有机物) 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难溶于水。 化学性质: 可燃性 CH4+2O2点燃CO2+2H2O (发出蓝色火焰) 2、使用和开发的新燃料:乙醇(绿色能源)、氢气(最清洁燃料) (1)乙醇 (俗称:酒精, 化学式:C2H5OH) 化学性质: 可燃性 C2H5OH+ 3O2点燃2CO2+3H2O 工业酒精中常含有有毒的甲醇CH3OH,故不能用工业酒精配制酒!

燃料燃烧计算

第三章 燃料及燃烧过程 3-2 燃料燃烧计算 一、燃料燃烧计算的内容及目的 (一)计算内容:①空气需要量 ②烟气生成量 ③烟气成分 ④燃烧温度 (二)目的:通过对以上内容的计算,以便正确地进行窑炉的设计和对运行中的窑炉进行正确的调节。 二、燃烧计算的基本概念 (一)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 1、完全燃烧:燃料中可燃成分与完全化合,生成不可再燃烧的产物。 2、不完全燃烧: 化学不完全燃烧:产物存在气态可燃物。 物理不完全燃烧:产物中存在固态可燃物。 (二)过剩空气系数 1、过剩空气系数的概念 а=V a /V 0a 2、影响过剩空气系数的因素: 1)燃料种类:气、液、固体燃料,а值不同; 2)燃料加工状态:煤的细度、燃油的雾化粘度。 3)燃烧设备的构造及操作方法。 3、火焰的气氛: ①氧化焰:а>1,燃烧产物中有过剩氧气。 ②中性焰:а=1 ③还原焰:а<1,燃烧产物中含还原性气体(CO 、H 2) 三、空气需要量、烟气生成量及烟气成分、密度的计算 (一)固体、液体燃料: 基准:计算时,一般以1kg 或100kg 燃料为基准,求其燃烧时空气需要量、烟气生成量。 方法:按燃烧反映方程式,算得氧气需要量及燃烧产量,然后相加,即可得空气需要量与烟气生成量。 1、理论空气量计算: 1)理论需氧量: V 0O2= 12ar C +4ar H +32ar S -32 ar O (Nm 3/kgr)

2)理论空气量:V 0a = 1004.22(12ar C +4ar H +32ar S -32 ar O )21100 =0.089C ar +0.267H ar +0.033(S ar -O ar ) (Nm 3/kgr) 2、实际空气量计算: V a =а×V o a 3、理论烟气生成量的计算:V 0L =V CO2+V H2O +V SO2+V N2 = 1004.22 (12ar C +2ar H +18ar M +32ar S +28 ar N )×V o a +0.79V o a =0.01865C ar +0.112H ar +0.01243M ar +0.0068S ar +0.008N ar +0.79V o a 4、实际烟气生成量的计算: 1)а>1时,V L = V 0L +(а-1)×V o a 2)а<1时,在工程上进上近似认为其燃烧产物中只含有CO 一种可燃气体。 因为:2CO+O 2=2CO 2,因此,每缺少一个分子的O 2,烟气中就减少两个分子的CO 2,而生成两个分子的CO ,顾总烟气体积只少了相应减少的空气中的氮气部分。 V L = V 0L -(1 -а) V o a × 100 79 5、烟气的组成及密度计算: 1)烟气百分组成: CO 2=L CO V V 2 ×100%, H 2O=L O H V V 2×100% SO 2= L SO V V 2×100%, N 2=L N V V 2×100% O 2=L O V V 2×100% 2)烟气密度: ρ=(44CO 2+18H 2O+64SO 2+28N 2+32O 2)/(22.4*100) (kg/Nm 3) 或:ρ=L a ar V V A 0 293.11001 1α+- (kg/Nm 3) (二)气体燃料 1、理论空气量 V 02 O =[21CO+21H 2+2CH 4+(m+4n )C m H n +23H 2S-O 2]×100 1 V a 0= V 0 2 O ×21 100 2、实际空气需要量:V a =а×V a o 3、理论烟气生成量: V L o =V CO2+V H2O +V N2+V SO2 (N m 3/N m 3) 4、实际烟气生成量及烟气组成计算: 当а>1时, V L =V L o +(а-1)V a o (N m 3/N m 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