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等数学研究复习题

初等数学研究复习题
初等数学研究复习题

1、 因式分解:32

35113x x x ---= 2、 已知21x a x x =++,则2

421

x x x =++

3、 已知1abc =,求

111a b c a ab b bc c ca ++++++++的值;

4、 已知

111a b c a ab b bc c ca

++++++++=1,求证1abc =;

5、 =

6、 解不等式: 2233132

x x x x +-≤-+

7、 求一个方程,使其各根分别等于方程43

67620x x x x -++-=的各根减去2。

8、 解方程22223223132231

x x x x x x x x ++++=-+-+。

9、 求不定方程7517x y -=的整数解。

10、 定义在R 上的函数()f x 满足()()()2(f x y f x f y x y x y R

+=++∈、,(1)2f =,则(3)f -等于

11、

若函数()y f x =的定义域是[]0,2,则函数(2)()1f x g x x =-的定义域是

12、 0= 13、 将多项式32

22x x x -++表示成(1)x -的方幂形式是 14、 将分式22233(1)(25)

x x x x x ----+分解成部分分式之和

15、 求函数2

y =的值域

16、 已知5,4x <求函数14245

y x x =-+-的最大值。

17、

解方程:4322316320x x x x +-++=

18、

已知x y z 、、是互不相等的正数,且1,x y z ++=求证:111(1)(1)(1)8x y z --->

19、 利用多项式对称性因式分解:

(1)555()()()()f x y z x y y z z x =-+-+-、、

设222(,,)()()()[()()],f x y z x y y z z x L x y z M xy yz xz =---+++++

(2)5555

()()f x y z x y z x y z =++---、、 设222()()()[()()]x y y z z x k x y z m xy yz zx ++++++++

初等数学研究课后习题答案(2020年7月整理).pdf

初等代数研究课后习题 20071115033 数学院 07(1) 杨明 1、证明自然数的顺序关系具有对逆性与全序性,即 (1)对任何N b a ∈,,当且仅当b a <时,a b >. (2))对任何N b a ∈,,在b a <,b a =,b a >中有且只有一个成立. 证明:对任何N b a ∈,,设a A ==,b B == (1)“?” b a <,则B B ??,,使,~B A ,A B B ~, ?∴,a b >∴ “?” a b >,则B B ??,,使A B ~,,B B A ?∴,~,b a <∴ 综上 对任何N b a ∈,,b a (2)由(1)b a b a <∴与b a >不可能同时成立, 假设b a <∴与b a =同时成立,则B B ??,,使,~B A 且B A ~, ,~B B ∴与B 为有限集矛盾,b a <∴与b a =不可能同时成立, 综上,对任何N b a ∈,,在b a <,b a =,b a >中有且只有一个成立.. 2、证明自然数的加法满足交换律. 证明:对任何N b a ∈,设M 为使等式a b b a +=+成立的所有b 组成的集合 先证 a a +=+11,设满足此式的a 组成集合k ,显然有1+1=1+1成立 φ≠∈∴k 1,设k a ∈,a a +=+11,则 +++++++=+=+==+a a a a a 1)1()1()(1 k a ∈∴+,N k =∴, 取定a ,则1M φ∈≠,设,b M a b b a ∈+=+,则 ()()a b a b b a b a +++++=+=+=+ ,b M M N + ∴∈∴= ∴ 对任何N b a ∈,,a b b a +=+ 3、证明自然数的乘法是唯一存在的 证明:唯一性:取定a ,反证:假设至少有两个对应关系,f g ,对b N ?∈,有 (),()f b g b N ∈,设M 是由使()()f b g b =成立的所有的b 组成的集合, ()()1f b g b a ==? 1M φ∴∈≠ 设b N ∈则()()f b g b =()()f b a g b a ∴+=+ ()()f b g b ++∴=,b M +∴∈,M N ∴= 即b N ?∈,()()f b g b =

初等数学研究复习题

1、 因式分解:32 35113x x x ---= 2、 已知21x a x x =++,则2 421 x x x =++ 3、 已知1abc =,求 111a b c a ab b bc c ca ++++++++的值; 4、 已知 111a b c a ab b bc c ca ++++++++=1,求证1abc =;

5、 = 6、 解不等式: 2233132 x x x x +-≤-+ 7、 求一个方程,使其各根分别等于方程43 67620x x x x -++-=的各根减去2。

8、 解方程22223223132231 x x x x x x x x ++++=-+-+。 9、 求不定方程7517x y -=的整数解。 10、 定义在R 上的函数()f x 满足()()()2(f x y f x f y x y x y R +=++∈、,(1)2f =,则(3)f -等于 11、 若函数()y f x =的定义域是[]0,2,则函数(2)()1f x g x x =-的定义域是 12、 0= 13、 将多项式32 22x x x -++表示成(1)x -的方幂形式是 14、 将分式22233(1)(25) x x x x x ----+分解成部分分式之和

15、 求函数2 y =的值域 16、 已知5,4x <求函数14245 y x x =-+-的最大值。 17、 解方程:4322316320x x x x +-++=

18、 已知x y z 、、是互不相等的正数,且1,x y z ++=求证:111(1)(1)(1)8x y z ---> 19、 利用多项式对称性因式分解: (1)555()()()()f x y z x y y z z x =-+-+-、、 设222(,,)()()()[()()],f x y z x y y z z x L x y z M xy yz xz =---+++++ (2)5555 ()()f x y z x y z x y z =++---、、 设222()()()[()()]x y y z z x k x y z m xy yz zx ++++++++

初等数学研究论文

姓名:苏章燕学号:201102024002 班级:师范1班 分类思想 摘要:分类讨论的问题在这学期做高考题和中考题过程中,很多题上面都有体现。是在问题的解答出现多种情况且综合考虑无法深入时,我们往往把可能出现的所有情况分别进行讨论,得出每种情况下相应的结论,这种思想方法就是分类的思想。 关键词:分类讨论、函数、例题、集合分类 一、分类要素 分类的思想运用到每个具体数学问题中都有三个基本内容,即分类三要素,在分类的合定义中,三要素就是全集,子集和子集的分类根据。分类的逻辑定义中,三要素是母项,子项和分类标准。 二、分类的规则 在问题讨论前,首先应弄清楚我们所研究对象的范围,即全集。分类就要在这个特定范围内进行,要防止在全集不明确的情况下或全集外进行讨论。 每次分类都必须以同一本质属性为标准,被分概念或集合有若干本质属性,确定某一个作为分类标准。那么在分类过程中就要始终使用这个标准。同一次讨论中标准只能是一个。如实数在讨论绝对值时,可分为整数、负数和零;在讨论其他性质和运算时可分为有理数与无理数。又如函数按自变量个数可分为一元函数、二元函数乃至多元函数;按单调性可分为增函数、减函数和非单调函数(在某一区间内);按定义域可分为在R上都有意义的函数与定义域不是R的函数;按奇偶性可分为奇函数、偶函数和非奇非偶函数(在定义域内);按属性可分为代数函数和超级函数。诸如此类,按不同标准就有不同的分类。 分类的完整性,把集合A分为A1、A2、···An等n个子集的分类,集合A应是这n 个子集的并集,集合的每一个元素都属于且仅属于其中的一个子集,分类时必须防止遗漏,如把角分为第一象限角、第二象限角、第三象限角、第四象限角,就不是一个完整的分类,因为终边落在坐标轴上的角就不在其中。 分类的互斥性,分类中分成的各部分必须是互相排斥的,即分类中各个子集的交集是空集,如平面几何中把三角形分为锐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的分类就是不正确的分类,因为存在着等腰锐角三角形,这是由于破坏了分类的互斥性。 分类的逐级性,被分概念必须分成与它最邻近的概念。有些问题必须要连续分类,这就要求严格按层次逐级进行划分、讨论。 分类的种类,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有一个由现象到本质逐步深化的无线过程,因此分类也有一个从现象分类到本质这样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 现象分类就是根据事物的外部标志或外部联系所进行的分类,这种分类往往会把本质上相同的事物分为不同的类别,而把本质上不相同的事物归为同一类别。如平面几何中多边形按边数分类就是一个现象分类,因为凸多变形和凹多边形即使边数相同其性质也大相径庭,而正多边形(不管它边数多少)都具有很多共性,它们本质上是相同的。 本质分类就是根据事物的本质特征或内部联系所进行的分类,本质分类能够揭示数学对象之间的规律,如含角的三角函数的绝对值,用零点分段法对角进行的分类就属于本质分类。 分类方法的解题步骤,确定分类标准,这就是要运用辩证的逻辑思维,对具体事物作具体分析,从表面上极为相似的事物之间看出它们本质的相同点,发现事物的本质特征,只有这样才能揭示数学对象之间的规律,对数学对象进行有意义的分类。 恰当地进行分类,在确定分类标准的基础上,遵守分类的五条规则,对所讨论的问题恰当地分类,问题能否顺利讨论的关键是对所讨论对象进行正确的分类。 逐类讨论,根据分好的各类情况,逐类地加以研究,深入进行讨论,分门别类逐一把

初等数学研究试题答案

习题一 1、数系扩展的原则是什么?有哪两种扩展方式?(P9——P10) 答:设数系A 扩展后得到新数系为B ,则数系扩展原则为: (1)A 的元素间所定义的一些运算或几本性质,在B 中被重新定义。而且对于A 的元素来说,重新定义的运算和关系与A 中原来的意义完全一致。 (2)在A 中不是总能实施的某种运算,在B 中总能施行。 (3)在同构的意义下,B 应当是A 的满足上述三原则的最小扩展,而且有A 唯一确定。 数系扩展的方式有两种: (1)添加元素法。 (2)构造法。 2、对自然数证明乘法单调性:设,,,a b c N ∈则 (3),a b ac bc >>若则; 证明:(1)设命题能成立的所有C 组成集合M 。 由归纳公理知,,N M =所以命题对任意自然数成立。 (2),,.a b b a k k N <=+∈若则有 (P17定义9) 由(1)有()bc a k c =+ ac bc ∴< (P17.定义9) 或:,,.a b b a k k N <=+∈若则有 bc ()a k c ac kc =+=+ 3、对自然数证明乘法消去律:,,,a b c N ∈设则 (1),;ac bc a b ==若则

(2)ac bc a b <<若,则; (3)ac bc a b >>若,则。 证明(1)(用反证法) (2)方法同上。 (3)方法同上。 4、依据序数理论推求: 解: 1313134++=='()先求,, (P16.例1)323231(31)45,++=+=+=='''再求, (2)31313??=先求,, 5、设n N ∈,证明n 415n 1+-是9的倍数。 证明:1n 141511189,1n =+?-==①当时,是的倍数故时命题成立。 k n k 415k 19=+-②假设当时,命题成立。即是的倍数。则当n=k+1时: k 1k 415k 11 4415k 1315k 18441519(52) k k k +++-=+--?+=+---()()()。 1n k ∴=-当时,命题成立。 由①,②知,对于任一自然数n 成立。 6、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下式对于任意自然数都成立: 证明: ①412111--3-3.11-21n +?==== ==?当时,左边,右边左边右边。 ②n k =假设当时,等式成立,即:

(完整版)初等数学研究复习汇总

第一章 1、自然数集是有序集 2、自然数集具有阿基米德性质即:如果a,b∈N,则存在n∈N,使na>b 3、自然数集具有离散型即:在任意两个相邻的自然数a和a’之间不存在自然数b, 使a

值 例:求00080cos 40cos 20cos ??8 120sin 8160sin 20sin 880cos 80sin 220sin 480cos 40cos 40sin 220sin 280cos 40cos 20cos 20sin 2000000 0000 0000= ===???=解:原式N c N a N c N b N b N a ac b c b a log log log log log log :1,,2=--=求证, 的正数,且是不等于例:设原式右边原式左边所以,得证明:由==-?-?=--=-=-+==a N c N b N c N a N a N b N c N c N b N b N a N b N c N a N b N c N a N b N a c b log log )log (log log )log (log log log 1log 1log 1log 1log log log log log log log 2213cot cot cot 3tan tan tan =-+-θθθθθθ例:求证的值 内的两相异实根,求在为方程、例:已知)sin(),0()0(cos sin βαπβα+≠=+mn p x n x m 原式右边(原式左边证明:(综合法)==?-?-?-?-=--?-+?-=13tan cot 3cot tan 23tan cot 3cot tan 2)3cot )(cot 3tan tan 3tan cot 13cot tan 1θ θθθθθθθθθθθθθθθ

初等数学研究考试大纲

《初等数学研究》考试大纲 Elementary Mathematics Research 一、本大纲适用专业 数学与应用数学。 二、考试目的 测试学生对初等数学的基本内容和方法的熟练程度。 三、考试内容 第一章数系 1. 考试知识点 (1)数的概念的扩展; (2)自然数序数理论及其性质; (3)整数环、有理数域、实数域、复数域的建立及性质。 2. 考试要求 (1)了解数系扩展的两种形式及其所遵循的原则; (2)掌握自然数的基数理论及整数环的构造; (3)理解自然数集扩充到有理数集的有关概念,弄清自然数、整数运算的概念及其运算律,掌握有理数大小比较的法则、有理数的运算法则和有理数域的性质; (4)理解无理数、实数概念,掌握实数大小比较的法则、实数的运算法则和实数域的性质; (5)理解复数概念,掌握复数的两种表示形式、复数的运算和复数域的性质。 第二章解析式 1. 考试知识点 (1)多项式的恒等定理; (2)待定系数法; (3)因式分解方法; (4)分式恒等变形; (5)根式的化简和计算; (6)解不等式(组); (7)不等式的证明; (8)几个著名的不等式。

(1)了解解析式的概念及其分类; (2)了解多项式概念,掌握待定系数法和多项式的因式分解方法; (3)了解分式的概念和定理;掌握分式恒等变形; (4)掌握根式的运算和变形; (5)掌握不等式的基本性质、解法和证明; (6)熟悉几个著名的不等式。 第三章方程与函数 1. 考试知识点 (1)方程(组)的同解理论及基本解法; (2)几类特殊的高次方程的解法; (3)分式方程、无理方程和超越方程的解法 (4)函数概念的形成和发展; (5)初等函数的性质。 2. 考试要求 (1)掌握各种代数方程中的同解理论(弄清增、失根原因及检验方法)及基本解法; (2)掌握特殊的高次方程的解法; (3)掌握简单的分式方程、无理方程和超越方程的解法; (4)了解函数概念的发展与几种定义方式; (5)掌握初等函数的基本性质。 第四章数列 1. 考试知识点 (1)数列的通项公式; (2)等差与等比数列; (3)高阶等差数列、斐波那契数列、分群数列; (4)数学归纳法的基本形式和其他形式; (5)数列的母函数。 2. 考试要求 (1)掌握求数列通项的方法; (2)熟练掌握等差与等比数列的综合题; (3)了解高阶等差数列、斐波那契数列、分群数列; (4)熟练掌握数学归纳法的各种形式的应用; (5)了解数列的母函数。 第五章排列与组合

初等数学研究答案1

初等数学研究答案1

大学数学之初等数学研究,李长明,周焕山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习题一 1答:原则:(1)A ?B (2)A 的元素间所定义的一些运 算或基本关系,在B 中被重新定义。而且对于A 的元素来说,重新定义的运算和关系与A 中原来的意义完全一致。 (3)在A 中不是总能施行的某种 运算,在B 中总能施行。 (4) 在同构的意义下,B 应当是A 满足上述三原则的最小扩展,而且由A 唯一确定。 方式:(1)添加元素法;(2)构造法 2证明:(1)设命题能成立的所有c 组成集合M 。 a=b ,M 11b 1a ∈∴?=?∴, 假 设 bc ac M c =∈,即,则 M c c b b bc a ac c a ∈'∴'=+=+=', 由归纳公理知M=N ,所以命题对任意 自然数c 成立。 ( 2)若a < b ,则 bc kc ac bc,k)c (a )1(b k a N k =+=+=+∈?即,,由,使得

则acb , 则 ac m c bc ac,m )c (b )1(a m b N m =+=+=+∈?即,,由,使得 则ac>bc 。 3 证明:(1)用反证法:若 b a b,a b a <>≠或者,则由三分性知。当a >b 时, 由乘法单调性知ac >bc. 当a 或者,则由三分性知不小于。当a >b 时,由乘法单调性知ac >bc. 当a=b 时,由乘法单调性知ac=bc.这与acbc 矛盾。则a>b 。 4. 解:(1)4 313='=+ 5 41323='='+=+ 652333='='+=+ 7 63343='='+=+ 8 74353='='+=+ (2)313=? 631323=+?=? 9 3232333=+?='?=?

华南师范大学全日制教育硕士考研学制两年

华南师范大学全日制教育硕士考研学制 两年 如果有人利用你的柔软攻击你,利用你的善良欺负你,利用你的宽容践踏你,请不要哭泣。你的柔软善良宽容是你值得拥有更好生活的资本,也是你立于这世界真实的支撑。凯程华南师范大学全日制教育硕士老师给大家详细讲解。凯程就是王牌的教育硕士考研机构! 一、华南师范大学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方向介绍 2015年华南师范大学全日制教育硕士学费共计1.8万元,其中教育管理、学科教学(英语)、学科教学(语文)学费共计2万元,学制两年。 华南师范大学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方向及初试科目如下: 教育管理招生人数20人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 ③333教育综合④900教育管理学 现代教育技术招生人数30人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 ③333教育综合④913现代教育技术 小学教育招生人数20人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 ③333教育综合④914小学教育学原理 心理健康教育招生人数15人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 ③333教育综合④915心理学原理与方法 学前教育招生人数20人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 ③333教育综合④919学前教育学 学科教学(语文) 招生人数35人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 ③333教育综合④902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学科教学(英语) 招生人数30人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 ③333教育综合④907综合英语 学科教学(历史) 招生人数35人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 ③333教育综合④908中国近现代史 学科教学(数学) 招生人数31人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 ③333教育综合④903初等数学研究 学科教学(物理) 招生人数20人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 ③333教育综合④904物理教学论 学科教学(化学) 招生人数21人

初等数学研究(程晓亮、刘影)版课后习题答案教程文件

初等数学研究(程晓亮、刘影)版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 数 1添加元素法和构造法,自然数扩充到整数可以看成是在自然数的基础上添加0到扩大的自然数集,再添加负数到整数集;实数扩充到复数可以看成是在实数的基础上构造虚数单位i 满足12-=i ,和有序实数对),(b a 一起组成一个复数 bi a +. 2(略) 3从数的起源至今,总共经历了五次扩充: 为了保证在自然数集中除法的封闭性,像b ax =的方程有解,这样,正分数就应运而生了,这是数的概念的第一次扩展,数就扩展为正有理数集. 公元六世纪,印度数学家开始用符号“0”表示零.这是数的概念的第二次扩充,自然数、零和正分数合在一起组成算术数集. 为了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引入了负数.并且直到17世纪才对负数有一个完整的认识,这是数的概念的第三次扩充,此时,数的概念就扩展为有理数集. 直到19世纪下半叶,才由皮亚诺、戴德金、维尔斯特拉斯等数学家的努力下构建了严格的实数理论.这是数的概念的第四次扩充,形成了实数集. 虚数作为一种合乎逻辑的假设得以引进,并在进一步的发展中加以运用.这是数学概念的第五次扩充,引进虚数,形成复数集. 4证明:设集合D C B A ,,,两两没有公共元素d c b a ,,,分别是非空有限集D C B A ,,,的基数,根据定义,若b a >,则存在非空有限集'A ,使得B A A ~'?;若d c ≥从而必存在非空有限集'C ,使得D C C ~'?,所以)(C A ?)(D B ??所以集合 C A ?的基数c a +大于集合 D B ?的基数d b +,所以d b c a +>+. 5(1)解:按照自然数序数理论加法定义, 15 55555155155)25(2535''=++=++?=+?=+?=?=? (2)解:按照自然数序数理论乘法定义 8 7)6(])15[()15()25(2535'''''''''===+=+=+=+=+ 6证明:?1当2=n 时,命题成立.(反证法)

初等数学研究期末复习题:选择题与填空题1

初等数学研究期末复习题:选择题与填空题 一.选择题 1.如图,有一块矩形纸片ABCD ,AB =8,AD =6.将纸片折叠,使得AD 边落在AB 边上,折痕为AE ,再将△AED 沿DE 向右翻折,AE 与BC 的交点为F ,则△CEF 的面积为( ). A C B D A .2 B .4 C . 6 D . 8 2.若M =223894613x xy y x y -+-++(x ,y 是实数),则M 的值一定是( ). A .正数 B .负数 C .零 D .整数 3.已知点I 是锐角三角形ABC 的内心,A 1,B 1,C 1分别是点I 关于边BC ,CA ,AB 的对称点.若点B 在△A 1B 1C 1的外接圆上,则∠ABC 等于( ). A .30° B .45° C .60° D .90° 4.设A =22211148()34441004 ?++???+---,则与A 最接近的正整数是( ). A .18 B .20 C .24 D .25 5.设a 、b 是正整数,且满足于5659a b ≤+≤,0.90.91a b <<,则22b a -等于( ). A .171 B .177 C .180 D .182 6 的结果是( ). A .无理数 B .真分数 C .奇数 D .偶数 7.设4r ≥,1 1 1a r r =-+ ,b = ,c =,则下列各式一定成立 的是( ). A .a b c >> B .b c a >> C .c a b >> D .c b a >> 8.若x 1,x 2,x 3,x 4,x 5为互不相等的正奇数,满足(2005-x 1)(2005-x 2)(2005-x 3)(2005- x 4)(2005-x 5)=242,则2222212345 x x x x x ++++的未位数字是( ). A .1 B .3 C .5 D .7 9. 已知1m = 1n =且22(714)(367)m m a n n -+--=8,则a 的值等于( ). A .5- B .5 C .9- D .9 10.Rt △ABC 的三个顶点A ,B ,C 均在抛物线y =x 2上,并且斜边AB 平行于x 轴.若斜边上的高为h ,则( ). A .h <1 B .h =1 C .12

初等数学研究期末试题及答案A

课程名称: 初等数学研究 任课教师姓名: 左晓虹 卷面总分: 100 分 考试时长: 100 分钟 考试类别:闭卷 √ 开卷 □ 其他 □ 注:答题内容请写在答题纸上,否则无效. 一、单选题(4*10=40分) 1.设a ,b 是向量,命题“若a b =-,则||||a b =”的逆否命题是 ( ) (A )若a b ≠-,则||||a b ≠ (B )若a b =-,则||||a b ≠ (C )若||||a b ≠,则a b ≠- (D )若||||a b =,则a b =- 2.设抛物线的顶点在原点,准线方程为2x =-,则抛物线的方程是 ( ) (A )28y x =- (B )28y x = (C )24y x =- (D )24y x = 3.设函数()f x (x ∈R )满足()()f x f x -=,(2)()f x f x +=,则函数()y f x =的图像是 ( ) 4.6(42)x x --(x ∈R )展开式中的常数项是 ( ) (A )20- (B )15- (C )15 (D )20 5.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它的体积是 ( ) (A )283π - (B )83 π - (C )82π- (D )23 π 6.函数()cos f x x =在[0,)+∞内 ( ) (A )没有零点 (B )有且仅有一个零点

(C )有且仅有两个零点 (D )有无穷多个零点 7.设集合22{||cos sin |,}M y y x x x R ==-∈, 1 {|||N x x i =-

初等数学研究问题四议_甘大旺

高中版 2013年1月 这样一个话题“课堂上我们是期望学生完美展示还是希望看见他们出点问题呢?”这实质上是针对“真实”的课堂来说的.通过两次试教和打磨推敲,X 老师的课上的还是不错的,教学流程顺畅自然,学生表现也相当好.也许正因为“好”,市教科院副院长兼数学教研员王开合老师比较委婉地提出了课堂真实性的质疑:整个教学过程学生积极配合,回答问题、上台板演几乎都堪称完美,除了一位男生在表述线面平行判定定理时把“直线a 埭α,b 奂α”读成了“直线a 不属于面α,直线b 属于面α”,老师和同学还及时纠正了读法,其他地方好象没出错,没碰上什么困难.学生真的理解的如此完美吗? 事后X 老师“坦白交代”:怕教学过程出现偏差,所以回答问题和上黑板板演的大都是“优生”.笔者的思考是:高效的课堂应基于真实.要立足解决一般学生的主要困难和疑难,学生“代表”从中等生甚至中等偏下生产生更为适宜;其次,要把代表大多数学生想法的东西多角度多层次呈现出来,并作为重要的课程资源和操作载体,引导所有学生参与讨论.实际上我 们在下边听课,就观察到旁边的学生有书写不规范的,有不知如何组织语言表述的,可惜老师都“没发现”,在虚拟的情境中,教师用“经验”导演着课堂的“精彩”,这种现象在各级竞赛课、示范课还在不断上演,而质疑声似乎也不曾停息. 修正:我们理解人们“藏拙露巧”心理,但课堂的“真” 是第一要素,缺乏“真”就很难谈教学的有效性.真实的课堂需要学生将真实的学习困惑、疑难勇敢地拿出来,集师生之力和智慧去解决它、弄懂它、深化它.过程可能是不太顺畅的,离完美甚至有大的差距,但它确实解决了学生真切的发展需要,关注了学生真实的心灵诉求.要真正发挥好数学的育人功能,不能忘了陶行知老先生的名言:千教万教教人学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参考文献: 1.鲍建生.谈谈数学教师的特点与发展[J ].数学教学,2009,4.■ 初等数学研究问题四议 筅浙江省宁波市北仑明港中学 甘大旺(特级教师) 我于2012年8月初在厦门参加第八届全国初等数学研究学术交流会,开阔了眼界.至今我仍以“局内人”与“局外人”的角色变换在遐思、沉思着我国初等数学研究的来龙去脉,查阅佐料后写成本文,期能引起有兴趣读者的共鸣或争鸣! 1.初等数学研究的萌芽 “初等数学”并不是一个新词,早在1960年就出现在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的高师教材《初等数学复习及研究》丛书的书名中.几十年来,我们约定俗成的初等数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指当时不属于高等数学、 近代数学、现代数学的内容,而且当时中小学数学教材没有介绍或表述粗浅的夹层、 边缘的数学内容.早在我国解放初期,傅种孙于1952年2月在《中国数学》 杂志一卷二期发表“从五角星谈起”开始,到华罗庚于1984年10月在上海教育出版社 《华罗庚科普著作选集》重新发表“从杨辉三角谈起”为止,中间经历了一些数学史 专家、数学翻译专家在《数学通报》和《数学通讯》等期刊发表的初等数学研究、 翻译的文章,前后33年我国初等数学研究在总体上处于萌芽状态,而对于中小学数学教师(极个别教师除外)来说则处于滞留、静眠期. 2.初等数学研究的兴起 1984年全国高考理科数学试卷第18题是一道以递推数列为条件的不等式证明题: 设a>2,给定数列{a n },其中x 1=a ,x n+1=x 2 n 2(x n -1)(n=1,2, …).求证:(1)x n >2, 且x n+1 x n <1;(2)如果a ≤3,那么x n ≤2+ 12n -1 ;(3 )如果a>3,那么当n ≥lg a 3 lg 43 时,必有x n+1<3.教育纵横 数坛在线 60

(完整版)初等数学研究(程晓亮、刘影)版课后习题答案第4章习题答案

第四章 1.简述函数概念的三种定义,并加以比较说明. 2.结合高等数学的学习,论述基本初等函数的性质. 3.证明满足性质:(1))()()(2121x f x f x x f =+; (2)单调递简 的函数)(x f 是一个以a )1)1(0(<=x ,求参数b a ,的一切取值,使 方程组???????=+-=+b x x a y x y y 1 1,22有唯一解。 解 因为0>x ,所以2y a x -=。这个函数显然是关于自变量y 的偶函数,由此可知,如果),(00y x 是方程组的解,那么),(00y x -也是方程组的解。 因为方程组有唯一解,所以00y y -=,即00=y 。于是有0,0=>b a ,且方程组的解 为???==0 y a x 。 反之,当0,0=>b a 时,方程组化为 ???==+1 ,22y x a y x )2() 1( 如果0≠y ,那么由方程(2)可知1=x ,代入方程(1),可得1-±=a y 。 如果1>a ,则方程组有两组解:???-==11a y x 与???--==1 1 a y x 。 如果1

如果1=a ,则0=y ,这与条件0≠y 矛盾。 因此,当0,0=>b a 时,当且仅当0=y ,方程组有唯一解???==0 y a x 。 5.证明2 sin x y =不是周期函数. 6.函数x y cos =不满足任何代数方程. 7.x y cos =的解析式不可能是关于变数x 的代数式. 8.(图像的应用)根据参数a ,求方程132+=-a x 的解的个数. 9.(单调性的应用)求数列 Λ3,2,1,3 )223(9 692422 2=+-- +-=n n n n a n 的最小项. 10.(有界性的应用)已知1,1>>B A ,解方程24 4 52=+-+-x x x B A . 例17设函数x x f n sin )(=的最小正周期为T 。试证:当n 为奇数时π2=T ;当n 为偶数时π=T 。 证明 (1)当)(12Z k k n ∈+=时,x x f k 1 2sin )(+=,根据定理4,π2是)(x f 的一 个周期。 再证π2是最小正周期。 假设)(x f 有周期l ,且π20<

最新初等数学研究试卷

一,填空题:(每题3分,共24分) 1, 求函数y= 的值域_______ 2, 用不等号( >,<,≥,≤)连接两个解析式所得的式子 叫做不等式,其一般形式为_______ 3, 由基本初等函数经过有限次的四则运算及函数复合,并且 只能用一个解析式表示的函数叫做________ 4, 用运算符号和括号把数和表示数的字母连接而成的式子叫 做________ 5, 二元一次不定方程ax+by=c (a,b,c ∈Z 且ab ≠0)有整数 解的充要条件是________ 6, 数列 1, 8, 27, 64, 125, 216,…, ,…是 ________阶等差数列 7, N 个不同元素的环状排列数为________ 8, 的展开式有________项。 二,选择题(每题5分,共30分) 1,已知)(x f 不是常数函数,对于R x ∈,有)8()8(x f x f -=+, 且)4()4(x f x f -=+,则)(x f ( )

A 、是奇函数不是偶函数 B 、是奇函数也是偶函数 C 、是偶函数不是奇函数 D 、既不是奇函数也不是偶函数 2,有限集的基数叫( ) A 、实数 B 、虚数 C 、有理数 D 、正整数 3,只用1,2,3三个数字组成一个四位数,规定这三个数必须同时使用,且同一数字不能相邻出现,这样的四位数有( ) A .6个 B .9个 C .18个 D .36个 4,2222=++++x x 的结果( ) A 1 B 2 C 3 D 0 5,不等式 22 x x x x -->的解集是( ) A. (02), B. (0)-∞, C. (2)+∞, D. (0)∞?+∞(-,0), 6,若tan α=2,则2sin α-cos αsin α+2cos α的值为( ) A . 0 B .34 C . 1 D .54

初等数学研究

初等数学研究与数学发展的关系 高登胜 (四川省南充市嘉陵一中南充 637005) 摘要:初等数学是数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和我们的整个数学发展有何关系?本文试图从数学史的角度加以认识,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点启示。 关键词:初等数学研究数学发展关系 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它的发展有其自身的特点,其发展过程众说纷纭。数学发展史的分期虽有各种不同意见,但按数学发展主流可作如下分期: 第一,数学萌芽时期(公元前600年以前); 第二,初等数学时期(公元前600 年到17世纪中叶); 第三,变量数学时期(17世纪中叶到19世纪20年代); 第四,近代数学时期(19世纪20年代到20世纪40年代); 现代数学时期学时期(20世纪40年代以后)。 数学萌芽时期,主要指四大文明古国(埃及、巴比伦、中国、印度)在远古积累数学知识的时期。 数学是在哪里开始出现的?M.克莱因在《古今数学思想》一书中写道:数学作为一门有组织的、独立的和理性的学科来说,在公元前600年到300年之间的古典希腊学者登场之前是不存在的。但在更早期的一些古代文明社会中已产生了数学的开端和萌芽。在这些原始文明社会中,有好些社会只能分辨一、二和许多,并没有更多的数学知识;有些则知道并且能够运算大的整数。还有一些能够把数作为抽象概念来认识,并采用特殊的字来代表个别的数,引入数的记号,甚至采用十、二十或五作为基底来表示较大的数量。也可以发现他们知道四 则运算,不过仅限于小的数;并且具有分数的概念,不过只限于11 , 23 之类,而且是用文字 表达的。此外,古人也认识到最简单的几何概念如直线、圆和角。也许值得一提的是,角的概念想必是从观察到人的大小腿(股)或上下臂之间形成的角而产生的,因为在大多数语言中,角的边常是用股或臂的字来代表的。例如在英文中,直角三角形的两边叫两臂。在这些原始文明中,数学的应用只限于简单交易,田地面积的粗略计算,陶器上的几何图案,织在布上的花格和记时等方面。 这一时期的主要特点是:(1)数学开始作为一门独立学科;(2)数学解决生活与农业生产上的计算和测量问题,与实践直接有关;(3)形成了初步的算术与几何,对数和形的认识还未脱离实物形象和具体经验;(4)在四大文明古国出现了一些简单的数学方法。如印度的进位记数法,古埃及纸草书及巴比伦楔形文字记载的算术与几何的一些简单算法,我国汉代《周髀》中记载有西周时期用“矩”来测量的方法。 初等数学时期又可分为三段:第一段主要研究古希腊各学派的数学成就;第二段前期以亚历山大学派的三大数学家欧几里得、阿基米德、阿波罗尼斯为代表,后期以海伦、梅勒劳斯、帕普斯、托勒密、丢番都为代表;第三段主要研究印度数学、阿拉伯数学及文艺复兴前的欧洲数学。与此同时,中国传统数学(又称中国古算)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形成了

初等数学研究复习题

初等数学研究复习题 一、 选择题 1、中学数学的证明方法,按选证命题形式的不同可分为:( C ) A :综合法与分析法 B :演绎法与归纳法 C :直接证法与间接证法 D :具体方法、一般方法和数学思想方 2、不等式 22 x x x x --> 的解集是( A ) A. (02), B. (0)-∞, C. (2)+∞, D. (0)∞?+∞(-,0), 3、函数sin 1tan tan 2x y x x ?? =+? ??? 的最小正周期为 ( B ) A π B 2π C 2 π D 32π 4、已知)(x f 不是常数函数,对于R x ∈,有)8()8(x f x f -=+, 且)4()4(x f x f -=+,则)(x f ( C ) A 、是奇函数不是偶函数 B 、是奇函数也是偶函数 C 、是偶函数不是奇函数 D 、既不是奇函数也不是偶函数 5、已知)2(log ax y a -=在[0,1]上是x 的减函数,则a 的取值范围:(B ) A (0,1) B (1,2) C (0,2) D [2,+∞) 法 6、下列定理能作为证明“点共线”的依据的是:( B ) A 西姆松定理 B 梅涅劳斯定理 C 塞瓦定理 D 斯蒂瓦尔特定理 7.下列关于平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A.以原图形中的一点为端点,且经过它的对应点的射线的方向是平移的方向; B.平移后的两个图形中两个顶点连成的线段长是平移的距离; C.原图形中两个顶点连成的线段长是平移的距离; D.以对应点中的一点为端点的射线是平移的方向 8.若一个四边形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则这个四边形是( D )。 A.直角梯形;B.等腰梯形;C.平行四边形;D.矩形。 9、已知)2(),1(3)(2f f x x x f ''+=则=( B )

《初等数学研究》

《初等数学研究》 一、课程的性质目标与任务 初等数学研究是高等师范院校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一门选修课程,分初等代数和初等几何两部分。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中学数学教学所需的初等数学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数学的内容和知识结构;在数学思想上得到启发,在数学方法上得到初步训练,为教好中学数学打下较坚实的基础。本课程主要讲授初等几何部分,初等代数部分作为自学内容。 二、课程的内容与基本要求 本课程的基本要求是:从中学数学的教学需要出发,并根据中学数学的内容和知识结构,把初等数学的一些基本问题分别组成若干专题,在内容上适当延伸和充实,在理论、观点和方法上予以提高;对各专题的教学,都要着重基本思维方法和基本技能技巧的训练;要求学生认清具体与抽象、特殊与一般、有限与无限等辩证关系,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初等几何部分 第一章绪论 1.几何学的历史简介 2.初等几何研究的对象和目的 了解几何学发展的四个基本阶段以及初等几何研究的对象和方法 第二章几何的证明 1.几何证明的概述 2.证度量关系 3.证位置关系 掌握常用的证题方法和技巧 第三章几何量的计算 1.线段度量 2.面积计算 3.解三角形 掌握勾股定理推广和斯蒂瓦尔特定理及其应用,会计算面积和解三角形。 第四章初等变换 1.合同变换及其间的关系 2.位似变换和相似变换

3.初等变换的应用 理解合同变换、位似变换和相似变换等概念,能利用初等变换解题。 第五章轨迹 1.基本概念(轨迹的概念与证明方法,轨迹命题的类型) 2.常用轨迹命题及其证明 3.轨迹的探求 理解轨迹的概念,并掌握轨迹命题的证明方法。掌握常用的几个轨迹命题。 第六章立体图形的一些性质 1.直线与平面(直线与平面的各种位置关系,空间作图公法,简单作图题) 2.三面角(三面角及其性质,三面角的相等) 3.多面体(四面体的一些性质,凸多面体的欧拉定理,正多面体,截面图的画法)4.体积计算(体积概念,拟柱体体积公式,体积计算) 掌握空间直线与平面的各种位置关系。掌握三面角、四面体的性质,会计算体积。 三、学时分配 四、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说明 主要采用讲解法、讲练结合法和研讨法。 五、考核方式 考核方式:开卷考试。 六、教材与主要参考书目 建议选用教材: 张尊宙沈文选《中学代数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年

初等数学研究

九点圆 三角形三边的中点,三高的垂足和三个欧拉点(连结三角形各顶点与垂心所得三线段的中点)九点共圆。通常称这个圆为九点圆(nine-point circle),或欧拉圆、费尔巴哈圆。九点圆是一个更一般的定理:垂心四面体12点共球(各棱的中点,各棱相对于对棱的垂心)的一个特例。当一个顶点被压入所对面的时候,12点的共球就退化为9点共圆。 作图如下:△ABC的BC边垂足为D,BC边中点为L, AC边垂足为E,AC边中点为M,AB边垂足为F,AB边中点N, 垂心为H,AH,BH,CH中点分别为P,Q,R(思路:以PL为直径, 其它任意某点,去证P某L为90°) 证明:(由中位线)PM∥CH,LM∥AB,又CH⊥AB∴PM⊥ LM,又PD⊥LD ∴PMDL共圆。 (由中位线)PR∥AC,LR∥BH,BH⊥AC,所以PR⊥LR ∴PMRDL五点共圆。 PE为Rt△AHE斜边中线 ∴角PEA等于PAE 同理∠LEC等于∠LCE所以∠PEL等于180减去∠ADC ∴∠LEP等于90° ∴PEMRDL六点点共圆,PL为直径,同理PFNQL五点共圆,PL为直径 ∴PEMRDLQNF九点共圆,PL为直径,PL中点(设为V)就是圆心 下证九点圆的圆心在垂心与外心连线的中点 O为外心,OL平行等于AH一半(这个小定理我就不证明了)所以OL平行等于PH OLPH为平行四边形,V是PL中点,就是OH中点 九点圆具有许多有趣的性质,例如: 1. 三角形的九点圆的半径是三角形的外接圆半径之半; 2. 九点圆的圆心在欧拉线上,且恰为垂心与外心连线的中点; 3. 三角形的九点圆与三角形的内切圆,三个旁切圆均相切(费尔巴哈定理); 欧拉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