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陆军战术通信网络建设的最新发展_张国斌

美国陆军战术通信网络建设的最新发展_张国斌
美国陆军战术通信网络建设的最新发展_张国斌

美国陆军战术作战人员信息网(WIN-T)是美国陆军战术通信网的主干网,能够提供语音、视频和数据通信以及任务指挥能力,可用于为各种军事行动提供支持。

一般来说,地面部队通信由两部分组成。在最低层,是战术电台,通常为甚高频(VHF)电台,主要提供单兵与指挥部之间的视距通信,其特点是高机动性和便携性,但带宽较小。在其之上,通常是相对来说静态的视距区域通信系统,用于提供高宽带网络,将各指挥部连接起来,对于该网络,只有有限的机

动用户能够接入。

美国陆军的WIN-T 便是这样一种通信网络,但随着其“增量”2型系统列装部队,美国陆军战术通信网络水平也达到了一个新高度。美国陆军对WIN-T“增量”2型的后续作战试验与鉴定2是和网络集成与鉴定(NIE)15.1联合开展的,完成的时间是2014年10月至11月初,地点是得克萨斯州的布利斯堡和新墨西哥州的白沙导弹靶场,这一试验活动共持续了19天,覆盖了3 000多平方英里。试验的结果将为该系统能否进入批量生产决策提供支持。

WIN-T“增量”1最初是在2004年部署的,当时被称为联合网络节点(JNN),作为一种过渡解决方案,该系统旨在为最低到营级提供停止间的高性能通信能力。2007年该系统被改命为WIN-T “增量”1,当时该系统已明显能够提供WIN-T 所需的部分能力。2012年,该系统完成了对陆军现役部队、预备役部队和国民警卫队的部署。通用动力C4系统公司是主承包商。

WIN-T“增量”1有三种传输网络节点,用于提供高速广域网络,实现安全语音、视频和数据交换。战术网络中心节点(THN)为师指挥部提供支持;联合网络节点为旅级指挥部提供支持;营指挥所节点(BnCPN)为营级指挥部提供支持。还有一种节点,称为地区网络中心节点(RHN),这是一种固定设施,相当于三套战术网络中心节点,用于为战区级作战提供支持。

“增量”1的一个关键部分是拖车载装的卫星传输终端(STT),该终端与联合网络节点和营指挥所节点共同使用。卫星传输终端最初采用Ku 波段,后来升级到了“增量”1A,增加了Ka 波段。“增量”1还包括

由Ultra 电子公司提供的AN/GRC-245A/B 高性能视距(HCLOS)电台,

美国陆军战术通信网络建设的最新发展

安装在防地雷反伏击全地形车上的WIN-T“增量”2网络接入点设备,在车顶后部右

侧是一个卫星天线罩,左侧是一个扁平的视距天线。

用于提供停止间的点对点通信。

之后的改进型(“增量”1B)采用了无色核技术,提高了网络的安全性,以及与未来WIN-T“增量”的互操作能力,并且采用网络中心波形(NCW)。该波形是由L3通信公司研发的动态波形,优化了宽带和卫星利用能力,提高了信息吞吐能力。该波形成为WIN-T卫星通信的标准波形。

能力的主要跃升

“增量”2在能力方面获得了重要跃升,支持动中通能力,并且将通信范围扩展到连级,能够提供高性能的机动通信能力,具备动中通视距和超视距通信能力。视距通信由高频带定向波束网络通信系统提供,该系统利用高频带网络波形(HNW),通过自恢复、自成形和基于IP的宽带无线网络提供地面通信。C波段HN 电台(HNR),由HNR基本频带处理器单元和高频带射频单元(HRFU)天线组成。电台为Ultra电子公司提供的AN/GRC-245C型,该电台是在2012年选型的,是早期型号的改进型,但能够向后兼容。软件调制解调器和无线电收发信机是同时设计的,以支持“增量”1采用的Band 3+频分双工停止间单路载波GRC-245A/B HCLOS波形和具备高吞吐量的Band 4时分双工正交频分多路复用(OFDM)波形(一般在动中通任务中使用)。

天线可以安装在桅杆上也可以直接安装在车辆上,是第三代设计,能够覆盖360°范围、多达40个通信节点,用于接收和发送数据。每个网络中的HRFU天线会形成一个单独的窄带天线波束,并以很高的速度转移到其他节点,从而形成了

一个虚拟的网格。系统既可在行进

间使用也可在静止间使用,但需竖

起桅杆。

视距网络可提供30Mb/s的自适

应总吞吐量。网络为自成形,这意

味着它能够根据地形和环境条件自

动建立传输通道。网络为自恢复,

这意味着当一个节点或多个节点崩

溃或失联时路径能够自动改道,以

完成网络事务处理和通话任务。这

与传统的点对点网络相比,提高了

网络的可靠性,也进一步改善了端

对端的连通性。

“增量”2还有另外一种通信

能力,即Ku/Ka波段卫星通信动中

通(SOTM)通信能力。这由车上

安装的机械转向天线提供,在行进

中天线与卫星保持联络,与之配合

使用的还有L-3 Linkabit公司的

MPM1000调制解调器。

在WIN-T“增量”2中,还有

其他一些不同的设备。战术通信节

点(TCN)为“增量”2网络提供

了主要骨干单元,并为指挥所行动

提供支持。战术通信节点提供了通

信和网络设备,并提供不同安全级

别的网络接入方式。在停止间,该

设备装有一个10m高可伸缩的桅杆,

提高了视距连通性,另外还有一个

很高吞吐量的大型卫星终端。战术

通信节点安装在一辆6×6型5吨级

卡车上。

网络接入点(PoP)设备安装在

师、旅、营级部队选定平台上,通

过提供视距及超视距动中通的网络

连通,实现机动任务指挥能力。士

兵网络扩展(SNE)设备安装在连级

部队选定平台上,该设备首次将网

络从旅级扩展到连级。利用SOTM

卫星通信系统,士兵网络扩展设备

将用来恢复和扩展受地形阻碍在图

形上分离的低级战术无线电网络部

分,但该设备不具备视距通信能力。

前面两种设备最初计划安装在

“悍马”车上,但目前选择的平台是

防地雷反伏击全地形车(M-ATV)。

SNE设备还被安装在“斯特赖克”

装甲车上。

车辆无线组件(VWP)是一种

安装在6×6卡车上的WIN-T“增量”2战术通信节点,其视距天线安装在一个升起的桅杆上,旁边是一个卫星传输终端。

适用于非WIN-T 指挥与控制车安装的通信组件。该组件的B 组件利用局部访问波形为指挥与控制车提供了与战术通信节点停止间和行进中的远距离连接。它是TCN 卫星和地面视距网络系统的小波形因数局域网扩展。

网络运行(NetOps)和安全中心(NOSC)提供网络管理,增强了战术网络规划、管理、监视和响应能力。

主要改进

“增量”2为美国陆军的能力组件(CS)提供了移动网络,利用能力组件这一机制,许多新装备以系列成套组件的方式开始列装部队。首批能力组件为CS13,该能力组件从2012年10月开始装备美国陆军第10山地师的2个旅战斗队,随后又装备了第101空中突击师的2个旅战斗队,以及2个师部。部署到阿富汗的3个旅战斗队也配备了该能力组件,他们为装备运用提供了宝贵的反馈信息。能力组件14(CS14)

在2014年开始列装第82空降师和第2步兵师的作战部队。前者把“增量”2设备安装在了轻型的“悍马”车上,而后者安装在了“斯特赖克”装甲车上。在这些能力组件列装之前,2012年5月,作为美国陆军网络集成鉴定12.2的一部分,对WIN-T“增量”2进行了初始作战试验和鉴定。尽管这些装备没有取得完全成功,其效能还不足以支持进行小批量生产的决策,但最终通用动力C4系统公司还是获得了价

值3.46亿美元的合同,以继续生产这些设备。

在2012年进行的初始作战试验与鉴定中,发现网络接入点和士兵网络扩展设备的某些性能需要进行改进,这也是随后在2014年底在开展网络集成鉴定15.1的同时进行后续作战试验与鉴定的原因。根据2014年4月发布的《采办报告选》,特别关注的问题是一些程序和界面过于复杂。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进行了改进,并对这些改进在后续作战试验与鉴定2中进行了鉴定。这

也是装备有网络设备的“斯特赖克”装甲车第一次参与了主要试验。

改进包括:大幅降低启动和关机时间;采用了新的易于使用的图形界面;改进和简化了诊断和故障排除工具;简化了战术无线电网络的扩展程序。这些改进与美国陆军战术C3计划执行官丹·休斯少将的主要关注高度一致。休斯少将认为对士兵来说装备的使用要尽可能简单。他曾严厉批评士兵网络扩展设备的操作员界面,“有谁会使用这么复杂的东西?”但他对参加后续作战试验与鉴定的经过改进并简化的版本大为称赞。

WIN-T 的后续作战试验是在2014年11月完成的,WIN-T 的设备在整个试验周期内都得到了运用,使指挥官在执行任务过程中能够接收和共享数据。WIN-T 网络能力被集成到“斯特赖克”和防地雷反伏击车两种平台上,用于在上级和下级部队之间转发火力和火力反击信息,部署在阿富汗并配备有WIN-T“增量”系统的部队也应用了这项

安装了WIN-T“增量”2战术通信节点的“斯特赖克”装甲车

功能。另外,士兵们利用该系统的灵活性,并配合建制内的其他任务指挥设备,构建了独特的机动战术指挥所,从而具备了在指挥部更大型的战术作战中心才有的重要任务指挥与通信系统相同的能力。在网络集成鉴定15.1中对WIN-T进行的评估表明WIN-T赋能网络使指挥员扩大了作战范围,在保持语音和数据通信和态势理解的同时,增强了空地任务指挥与态势感知能力,并使传统调频通信系统扩展了通信距离,实现了超视距通信。

尽管美国陆军还没有做出正式决定,但对该系统进行的改进足以使其能够通过试验,这种可能性非常之大。鉴于该系统已经部署的范围、人们对该系统表现出的热情、已经投资的规模、以及该系统在美国陆军整个未来网络中的关键地位,该计划被终止的可能性似乎不大。

未来发展

关于该系统的未来发展,“增

量”3原计划要增加一个“空中层”,

在无人机上可能安装空中节点。但

是,受到预算因素的影响,2014年

中,美国陆军对“增量”3计划进行

了重组,将“空中层”从需求中删除,

推迟到未来实施。“增量”3的重点

目前放在了网络操作功能的增强和

简化上,以及对超视距网络中心波

形和视距高频带网络波形进行软件

升级。尽管目前还没有有关硬件升

级方面的详细信息,但一种可能的

方案是对L-3 Linkabit公司的MPM-

1000 网络中心波形IP调制解调器

进行升级。在2014年美国陆军协

会年会上,L-3公司展示了MPM-

2000,该设备提供的性能相同,但

显著降低了卫星无线接入时间。该

设备是专门为车辆使用而设计的,

可直接使用直流电源,而之前的型

正在调试中的WIN-T“增量”3战术通信网络

号要使用交流电,因此还需要一个

换流器。该调制解调器还适于安装

在美国标准的车辆无线电设备架上,

并采用了加固设计,能够满足美国

车辆集成要求,符合美军C4ISR/EW

互操作性(VICTORY)电子体系结

构标准要求。

“增量”2还有一个未解决的

问题,就是将设备安装到装甲车

上,使其能够装备装甲旅战斗队。

MPM-2000便提供了一种解决方

案,有助于将卫星通信系统安装在

如“布雷德利”步兵战车这样的装

甲车上。

截止到2014年10月,WIN-T

战术通信网已经装备了10个旅战斗

队和2个师部。如果该项目继续按

计划进行,最终WIN-T将列装超过

100支部队,这包括美国陆军现役部

队、国民警卫队和预备役部队。

(编辑 田 蕊)

5G通信网络5G网关软件设计方案

5G通信网络5G网关软件设计方案 目录 1前言 (4) 1.1简介 (4) 1.2术语、定义、缩略语(可选) (4) 1.3参考资料(可选) (5) 2总体设计 (5) 2.1需求规定 (5) 2.1.1总体需求分析 (5) 2.1.2整体架构需求分析 (6) 2.1.35G网关软件功能需求分析 (7) 2.1.4网关云平台需求分析 (8) 2.2开发及运行环境 (10) 2.3关键技术分析 (11) 2.3.1多核并发处理模型 (11) 2.3.2中心控制器 (11) 2.3.3DPDK技术 (12) 3架构设计 (12) 3.1设计思路 (12) 3.2系统架构 (13) 3.2.1设备层软件架构 (13)

3.2.3应用层软件架构 (15) 3.2.4数据展示层架构 (16) 3.3模块清单 (16) 3.4各模块与子系统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3.4.15G网关软件模块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3.4.2网关云平台模块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4接口设计 .. (18) 4.1用户接口 (18) 4.1.1命令行特性 (18) 4.1.2语法帮助 (19) 4.1.3使用语法帮助补齐命令 (19) 4.1.4命令简写 (20) 4.1.5命令模式 (21) 4.1.6常用命令介绍 (21) 4.2外部接口 (22) 4.3内部接口 (22) 5数据库设计 (27) 6系统安全设计 (29) 6.1系统安全 (29) 6.1.1系统设计安全 (29) 6.1.2远程管理安全 (29)

美国陆军战术通信网络建设的最新发展_张国斌

美国陆军战术作战人员信息网(WIN-T)是美国陆军战术通信网的主干网,能够提供语音、视频和数据通信以及任务指挥能力,可用于为各种军事行动提供支持。 一般来说,地面部队通信由两部分组成。在最低层,是战术电台,通常为甚高频(VHF)电台,主要提供单兵与指挥部之间的视距通信,其特点是高机动性和便携性,但带宽较小。在其之上,通常是相对来说静态的视距区域通信系统,用于提供高宽带网络,将各指挥部连接起来,对于该网络,只有有限的机 动用户能够接入。 美国陆军的WIN-T 便是这样一种通信网络,但随着其“增量”2型系统列装部队,美国陆军战术通信网络水平也达到了一个新高度。美国陆军对WIN-T“增量”2型的后续作战试验与鉴定2是和网络集成与鉴定(NIE)15.1联合开展的,完成的时间是2014年10月至11月初,地点是得克萨斯州的布利斯堡和新墨西哥州的白沙导弹靶场,这一试验活动共持续了19天,覆盖了3 000多平方英里。试验的结果将为该系统能否进入批量生产决策提供支持。 WIN-T“增量”1最初是在2004年部署的,当时被称为联合网络节点(JNN),作为一种过渡解决方案,该系统旨在为最低到营级提供停止间的高性能通信能力。2007年该系统被改命为WIN-T “增量”1,当时该系统已明显能够提供WIN-T 所需的部分能力。2012年,该系统完成了对陆军现役部队、预备役部队和国民警卫队的部署。通用动力C4系统公司是主承包商。 WIN-T“增量”1有三种传输网络节点,用于提供高速广域网络,实现安全语音、视频和数据交换。战术网络中心节点(THN)为师指挥部提供支持;联合网络节点为旅级指挥部提供支持;营指挥所节点(BnCPN)为营级指挥部提供支持。还有一种节点,称为地区网络中心节点(RHN),这是一种固定设施,相当于三套战术网络中心节点,用于为战区级作战提供支持。 “增量”1的一个关键部分是拖车载装的卫星传输终端(STT),该终端与联合网络节点和营指挥所节点共同使用。卫星传输终端最初采用Ku 波段,后来升级到了“增量”1A,增加了Ka 波段。“增量”1还包括 由Ultra 电子公司提供的AN/GRC-245A/B 高性能视距(HCLOS)电台, 美国陆军战术通信网络建设的最新发展 安装在防地雷反伏击全地形车上的WIN-T“增量”2网络接入点设备,在车顶后部右 侧是一个卫星天线罩,左侧是一个扁平的视距天线。

关于通信传输网络规划设计

关于通信传输网络规划设计 发表时间:2018-09-27T11:05:26.600Z 来源:《防护工程》2018年第10期作者:赵雪丹[导读] 在很大程度上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本文主要对通信传输网络的作用和发展状况进行了分析,然后对于通信传输网络未来的发展制定了一些新的思路,希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通信网络传输实现更加稳定的发展。赵雪丹 中国移动集团广东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摘要:目前,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方式上也有了非常大的改善,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中通信传输网络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通信传输网络不但可以给人们提供一个良好的交流平台,同时也为人们提供出了一些生活中必须的网络产品,比如,手机经常使用的流量以及电脑宽带等,在很大程度上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本文主要对通信传输网络的作用和发展状况进行了分析,然后对于通信传输网络未来的发展制定了一些新的思路,希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通信网络传输实现更加稳定的发展。关键词:通信传输网络;发展;规划;新思路引言 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由无线信号、通信电缆以及光缆等所构成的通信传输介质将产生网络组成,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广大用户的多样化信息交流需求,几乎在世界各地均有着这些传输网络的延伸。通信传输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与持续革新,一定会迎带来更加先进且优良的通信服务,来全新的发展模式,因此对通信传输网络的发展进行规划的意义尤为重大。 一、通信传输网络发展历程 1、模拟传输。模拟传输是一种能量的传导方式,可以用来表示波形或连续变化的电压,并将其用音量的变化和音调的变化用波的形式表现出来,模拟电话就是将声音转化为电信号的设备,进行简单的音频通信,虽然模拟传输使人们的沟通更加方便,且操作简单易实现,但它的缺点也随着人们的需求而逐渐凸显出来。 2、数字传输代替模拟传输。随着数字传输技术的不断发展,它的发展趋势势不可挡,数字传输相比传统的模拟传输具有他的优点,比如抗干扰能力强,这一点使数字传输在人们的生活中广为使用,避免了通信系统内部和外界的各种因素和噪音的干扰,通信噪音对通信质量的影响非常大,而通信噪音也随着噪声的积累和线路的长短使通信质量不断的下降,它的噪音与信号混合后难以分开,而传统的模拟传输相比,数字传输的抗干扰能力和抗噪音能力,都得到了大大的增强,数字传输还具有保密性好的特点。 3、由于SDH技术的成熟性和先进性,也使其逐步由长途网到中继网,最后在接入网上得到广泛应用。传输网络是所有业务层包括支撑层的平台,而SDH技术是这个平台的灵魂。SDH网络以其强大的保护恢复能力以及固定的时延性能在城域网络中仍将占据着绝对的主导地位。当然,网络业务的多样化,给城域传输网提出了新的挑战,为了避免多个重叠的业务网络,降低网络设备投资成本,简化网络业务的部署与管理,城域光传输网络必将向多业务化方向发展。 4、PTN技术的应用和普及。在IP业务和底层光传输媒质之间设置了一个层面,它针对分组业务流量的突发性和统计复用传送的要求而设计,以分组业务为核心并支持多业务提供,具有更低的总体使用成本TCO(Total cost of ownership),同时秉承光传输的传统优势,包括高可用性和可靠性、高效的带宽管理机制和流量工程、便捷的OAM(Operation操作、Administration管理、Maintenance维护)和网管、可扩展、较高的安全性等。 二、认清现如今通信传输网络的发展现状 在人们最初的认知中,认为通信传输网络系统包括因特网,其实并不是可以一概而论的,因特网是在通信传输网络之后兴起的,这是由于通信传输网络系统不能全方位的保证通讯的正常运行,如若出现一些问题,通过通信传输网络无法进行补救以及修复,于是有了因特网的兴起,随之出现了独立的网络内部系统,这也因此对通信技术的发展广阔性造成了制约和约束。独立的网络致使通信系统空间受局限,因此当试着将各个空间联系起来的时候,互联网就自然的形成了,从而让通信系统的空间得到了很大的扩宽和发展,通信传输网络系统就应运而生,但是随着社会经济和网络的普及,让通信传输网络技术不再能充分满足人们的需求,因此,新理念的规划计划是有绝对的必要性进行实施的。 三、通信传输网络发展中讯在的问题 3.1通信传输网络中容量不足 随着发展不断进步的同时,人们在通信传输网络中对信息传输的要求也变得越来越高。很多通信传输公司的运营商都已经使用了大容量的设备使得部分传输容量不足的状况得到了解决。 但是随着3G/4G走进我们的生活,各种IP业务不断扩大,传输容量上也随之增加,显然这些难以很好的在需求上满足传输容量。 3.2通信传输网络中智能化的程度不够 通信传输网络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运营成本也在不断提高,而运营公司为了有效的控制成本就要发展智能化业务,这也是未来发展中的趋势,但是以当前通信网络技术还不够成熟不能满足很多智能化业务的需求。 3.3通信传输网络中一些业余的适应性还有待提高 IP业务随着网络发展成为通信网络中的重要内容,但是基于光传输的通信网络无法适应网络IP业务的演变。所以成为通信传输网络发展中的一个难题。在未来发展中,应对通信传输网络业务进行更好的更新以通信为主应当前网络的特征。 四、移动通信传输的安全风险分析 4.1在实际的应用方面的安全风险 利用手机软件及系统本身应用软件的漏洞传播病毒、植入木马,从而实现非授权的应用访问,即外部用户获取对非授权服务的访问,服务网内部人员滥用权限获取对非授权服务的访问,在数据库中修改、插入、重放、删除用户数据或信令数据以破坏整个系统数据的完整性。 4.2网络方面的安全风险

光通信中的重要技术及发展趋势

光通信中的重要技术及发展趋势 [摘要]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通信技术也得到了日新月异的发展。在过去的几年中,人们对传输速率的要求越来越高,使用高速率数据传输的用户数量每年都在递增,而光通信技术在过去几年中也有了长足的发展,光纤通信凭借其传输高速率的数据,成为广域通信网的骨干网络,如今在广域通信网中绝大部分是通过光纤传输的。本文主要讨论在光通信中的主要技术以及未来光通信的几个发展趋势。 [关键词] 光通信光接入光交换全光网无线光通信 随着用户对接入带宽要求的日益增加以及三网融合后对数字高清信号的传送,对运营商接入侧及骨干核心传输有了更高的要求,而光通信在其中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光通信技术的发展决定了电信业的未来方向,近几年,不论在接入层以及核心层,光通信技术都有了长足的发展。 1.在接入层: 1.1无源光网络(PON) 无源光网络主要用于解决宽带最终用户接入终端局的问题,由于这种接入技术使得接入网的局端(OLT)与用户(ONU)之间只需光纤、光分路器等光无源器件,不需租用机房和配备电源,因此被称为无源光网络。无源光网络以其容量大、传输距离长、较低成本、全业务支持等优势成为热门技术。目前已经逐步商用化的无源光网络主要有TDM-PON(APON、EPON、GPON)和WDM-PON。 无论是核心网、传输网还是接入网,其发展的首要因素就是业务,是终端用户的需求。从业务发展现状来看,高带宽的消耗业务逐步涌现,带宽提速成为迫切需求,而PON以其容量大、传输距离长、较低成本、全业务支持等优势成为宽带接入的热点,它在提供业务组合的同时,实现了高可靠性和高性能,已经成为了下一代光接入网的发展方向。 1.2无线光通信技术 从光纤骨干网到用户之间的”最后一英里”,如果铺设光缆,不仅花费大而且耗时;许多无线通信技术可以解决”最后一英里”的问题,但是这些技术需要向无线电管理委员会申请频率执照,不仅要使用户支付大量的频率占用费,而且申请也要花费数月的时间。无线光通信因为无需频率申请,机型小方便架设,能够简单的解决最后一英里的问题,为宽带接入的快速部署提供一种灵活的解决方案。 无线光通信系统是以大气作为传输媒质来进行光信号的传送的。只要在收发两个端机之间存在无遮挡的视距路径和足够的光发射功率,就可以进行通信。一个无线光通信系统包括三个基本部分:发射机、信道和接收机。在点对点传输的

无线网络规划与设计

随着WLAN技术的成熟和终端的普及,WLAN网络承载的业务与应用逐渐丰富,为越来越多的终端用户所喜爱,各大运营商与企业也不断加大对WLAN网络建设的投入,在各热点楼宇(写 字楼、酒店、机场等)规划部署WLAN网络,以满足终端用户不断上涨的业务需求。本文将 对无线网络的规划设计原则加以总结和分析,可作为无线网络部署的指导意见。 无线网络规划与设计 当前WLAN网络采用的主流协议为802.11a/g/n,在设计无线网络部署方案时,首先应对这些协议有所了解,特别是与网络部署相关的信道、频率等信息,最终根据协议规定的相关原则来指导网络的规划与设计。本文主要以802..11g协议为例阐述无线网络的规划与设计。 1、802.11g协议频谱 如图1所示,IEEE 802.11g协议的频谱范围是2.4~2.4835GHz。802.11协议在2.4GHz 频段定义了14个信道,每个频道的频宽为22MHz。两个信道中心频率之间为5MHz。信道1 的中心频率为2.412GHz,信道2 的中心频率为2.417GHz,依此类推至位于2.472GHz 的信道13 。信道14 是特别针对日本所定义的,其 中心频率与信道13 的中心频率相差12 MHz。 图1 802.11g协议频谱划分图 从图1可以看到,信道1在频谱上和信道2、3、4、5都有交叠的地方,这 就意味着:如果有两个无线设备同时工作,且它们工作的信道分别为1和3,则它们发送出来的信号会互相干扰。

为了最大程度的利用频段资源,可使用1、6、11;2、7、12;3、8,13;4、9、14这四组互相不干扰的信道来进行无线覆盖。 下面的表1列出了802.11g在各国家授权使用的频段。在北美地区(美国、加拿大)开放1-11信道,在欧洲开放1-13信道。中国与欧洲一样,同样开放 1-13信道。 表1 802.11g协议的授权使用频段 由于只有部分国家开放了12~14信道频段,所以一般情况下,使用1、6、11这一组互相不干扰的信道来进行无线覆盖。 注:对于802.11a的5G频段,在中国一共开放了5个信道,分别是149、153、157、161、165信道,这5个信道相互之间不重叠,为互不干扰信道。 2、规划设计原则 在了解的802.11g协议的频谱分布后,下面将遵照协议标准指导无线网络的规划与设计。

战术通信网Ad Hoc网络讲稿

当今世界,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引发了军事领域的变革浪潮,不断推动着新的作战理论和新的作战方式的诞生。信息化战争作为一种崭新的战争形态,己登上历史舞台,未来战争将是数字化信息部队在数字化的战场中的信息技术的角力。信息化装备是构建信息化部队的基础,没有装备的信息化,信息化战争将只能是空谈。而信息化装备必须以信息化技术作为支撑,信息化技术的核心是提高通讯质量和信息处理能力,甚至是通过信息化技术系统的对抗达到“兵不血刃”和“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争取战争主动权,从而赢得信息战的胜利。 Ad Hoc网络作为一种新型的不需要依赖现有的固定通信网络基础设施作为支撑的、没有任何中心实体的自组织无线网络。因其自身具有组网灵活性强、支持移动性和动中操作、易于快速部署、系统整体抗毁性能力强、系统成本低等特点,因而一出现就成为数字化战场的首选技术。 特点: 1.网络节点的游牧性。节点在一定区域内自由移动,同时也存在具有同一目的的节点 群统一移动,类似于部队编队在没有无线连接和安全限制下,节点可自由通信。 2.分布式操作。由于网络节点不能够依靠固定设施或者中心管理,所以移动网络节点 是分布式的。 3.带宽有限、链路容量易变。由于网络使用的是无线信道,而无线信道具有带宽有限、 比特误码率高、链路质量和链路容量起伏波动等问题。 4.移动性与网络拓扑动态性。网络节点是自由任意移动,这必然导致网络拓扑动态变 化。因此网络拓扑可能随机、迅速、不可预测地变化。 5.物理安全有限。网络由节点自身充当路由器,不存在命名服务器和目录服务器等网 络设施。因此比固定网络更加容易受到偷听、哄骗、拒绝服务等攻击。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这种无中心的自组织网络具有组网灵活性强、支持移动性、便于快速部署和展开、系统整体抗毁能力强的特点,而这些特点是有中心的固定网络所不具备的,因而必将会在许多不便于开设固定网络或者固定网络需要延伸的领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其应用前景非常广阔。也正是因为如此,对网络的研究和开发已经得到了包括军事界在内的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 战术无线Ad Hoc网络是采用军用数字化短波、超短波无线电台构成的无线数据通信网络。从诞生之初,网络就主要用于战术网络。 特点: 1.战斗编成与编组相对固定,各战斗单元之间有较为明确的隶属关系,各作战单位行动目的 较为一致,且战术行动事先也有预案,因此战场环境下,各战斗单元群组移动性特征较为明显,这与民用HocAd网络研究常假设各个节点随机运动是不同的。 2.因作战需要,网络中的节点数量可能很大。以师一级作战单元为例,在其战斗编成内的通 信节点可能达到数百、甚至上千种,而且这些节点所使用的通信装备类型、性能可能不尽相同,节点的移动性也大,这对各种协议、算法等的设计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3.战术通信链路的带宽比较小,数据传输速率比较低,且战场电滋环境复杂,受敌方干扰严 重,受各种类型电磁攻击的可能性大,对战术网络的生成提出了严峻挑战。

通信网络规划与设计

通信网络规划与设计 课程论文 题目:贵州大学学生宿舍网络设计学院:计算机科学与信息学院专业: 学号: 姓名: 指导老师: 2012年5月20日

摘要 21世纪是知识经济年代。信息和教育相结合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教育改革和发展中极其重要的部分,而当前蓬勃发展的以计算机和网络为主导的现代信息技术则是教育现代化必不可少的技术基础。不少高等院校以及中小学正在通过网络技术在整个校园建立起功能强大的有线和无线的网络,把学生、教师和行政管理人员连接起来,并且进一步通过网络将校园和外部世界建立起桥梁。最重要的是,网络技术已经改变了传统的学习方式和获取知识的过程。 本设计就贵州大学北校区学生宿舍区域网络重新进行了规划和设计,并从实用的角度和可拓展性的角度出发对宿舍区域的网络规划和设计进行了相关的分析,主要就学生宿舍区域的网络拓扑结构、网络设备的选型、交换机的配置以、综合布线以及财务预算等方面根据贵大北校区学生宿舍区域的具体实际情况,展开了详细的分析与设计,使得网络分布更加合理,实现宿舍区域的网速的进一步提高和稳定,满足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的需要。 关键字:网络,学生宿舍,拓扑结构。

目录 摘要.............................................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一章绪论......................................... 错误!未定义书签。 项目背景....................................... 错误!未定义书签。 项目目标...................................... 错误!未定义书签。 项目内容.......................................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二章需求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需求调查...................................... 错误!未定义书签。 网络需求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详细需求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三章网络结构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网络总体目标和设计原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网络设计的网络拓扑结构......................... 错误!未定义书签。 网络的布线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四章网络设备选型.................................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交换机的选取................................... 错误!未定义书签。 路由器的选取.................................... 错误!未定义书签。 防火墙的选取...................................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其他网络设备的选取............................. 错误!未定义书签。 投资概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五章总结......................................... 错误!未定义书签。

通信系统设计方案.doc

附件2 第一部分:通信系统设计方案 一、系统概述 通信网络是一切信息传送的载体,它的设计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南海区一期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的整体建设是否成功。因此,根据南海区智能交通系统一期建设特点,需要考虑采用当前先进的技术,建立整个系统的通信网络,以保证系统高速、稳定、安全的运行。 目前,通信网络可以选择有线和无线两种。其中,无线通信又分为很多种,主要有超短波和微波,微波的传输受自然环境影响较大,如:山体、建筑物的遮拦,对微波都有影响。 考虑到信息化技术的需要,在佛山市公安局南海分局交通警察大队指挥中心与下面17个中队的分中心及关键节点之间建立一条信息高速公路,将对南海区交通管理的信息化、智能化建设起到促进作用,不仅可以解决目前实时传送图像、实时控制信号等的问题,而且还可以提高整个南海区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的办公自动化和辅助决策水平。为此,建议在大队指挥中心、中队队部及重要道口等关键节点之间采用光纤传输。 平时可以用光纤通道作为主通信通道,传送数据、图像信息(实时图像)。同时,在未来建设中,可考虑采用无线网络作为备份网络,在光纤网出现故障时,作为数据、图像信息的备用通道。 此次建设的无线系统主要是为移动警务系统服务,并有部分用作交通流信息检测系统。 二、系统设计原则 (一)网络的先进性 在本方案的设计中,在不降低整个系统性能的基础上,尽可能地利用现有设备和通讯线路,降低网络建设的投资成本,组建先进、可靠、具有升级潜力的业务和办公自动化综合应用网络。 总的指导思想是,以高水准、最优化的系统集成方案及一流的网络技术和设备,将南海区交通管理的通信网络建成一个性能先进的、安全的、可靠的、高效的智能化计算机网络系统。整个网络系统除具有技术先进性、安全可靠性、功能可扩展性及操作方便性之外,还需结合南海区智能交通系统规划与建设的实际情况,使整个网络系统具有合理的性能价格比。

三军联合战术通信系统(TRI-TAC)

三军联合战术通信系统(TRI-TAC) 该系统是根据美国防部1971年5月制订的“特雷特克计划”而研制的一种各军兵种共用的战术区域通信网、在陆军中,该系统装备在军以上单位,与国防通信系统互通。在海湾战争中,美军曾启用过该系统的特点是自动化程度高、保密性强,1992年开捐逐步实现通信的全数字化。但该系统的研制周期过长,有些设备已经过时,而且到装备部队时即面临淘汰。 该系统主要由用户终端设备、交换设备、控制设备、传输设备等组成。其中几种主要设备的战术技术性能如下 (一)传输设备AN/TRC-170、该设备为对流层散射终端设备,共有3种型号,L作频率为44一5千兆赫,具有保密、时分多路复用数字传输性能,接收噪声系数为3分贝,最高数据传输速率为2兆比特/秒。V。型终端通信距离为240千米JV。型通信距离为160千米。 (二)交换机AN/TTC—39和AN/TYC-39。AN/TTC-39是一种模块式保密自动程控交换设备,它容量可达600线。若采用叠加方法,可扩展到2400线、该交换机能转接话音、记录业务、数据传真和图象,并具有会议电话、预占(5级)热线、自动迂回、呼叫转接/转移、缩拉拨号等功能、AN/TYC—39是一种数字、保密存贮转发信息交换机。它具有处理、存贮、计算和转发数字信息业务功能、其数据传输率为45一16000比特、此外,它还具有6级优先等级、8种保密等级、不相兼容数据终端之间的数据交换功能,以及环路和中继接口能力。(三)系统控制设备AN/TYQ-16和AN/TSQ-111、AN/7WH-16是三军联合战术通信网的管理和分级控制的主要组成部分、通过系统控制单元以准实时方式对展开的战术通信网内它所负责的那部分资源进行管理和分配。并建立和管理网络的数据库。AN/TSQ—111通信节点控制单元是通信节曲的自动技术集中控制系统、它能对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进行自动测试,对数字电路进行多路复接,也能对通信节点控制单元自身进行测试。 (四)用户终端。共有4种。数字保密话终端,又叫数字用户话音终端,是一种四线、全双工、按钮式电话,话音采用连续可变斜率增量调制数字化,传输速率为32/16平比特/秒;数字非保密话音终端是一种四线、全双工、按

通信系统设计方案样本

附件2 第一部分: 通信系统设计方案 一、系统概述 通信网络是一切信息传送的载体, 它的设计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南海区一期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的整体建设是否成功。因此, 根据南海区智能交通系统一期建设特点, 需要考虑采用当前先进的技术, 建立整个系统的通信网络, 以保证系统高速、稳定、安全的运行。 当前, 通信网络能够选择有线和无线两种。其中, 无线通信又分为很多种, 主要有超短波和微波, 微波的传输受自然环境影响较大, 如: 山体、建筑物的遮拦, 对微波都有影响。 考虑到信息化技术的需要, 在佛山市公安局南海分局交通警察大队指挥中心与下面17个中队的分中心及关键节点之间建立一条信息高速公路, 将对南海区交通管理的信息化、智能化建设起到促进作用, 不但能够解决当前实时传送图像、实时控制信号等的问题, 而且还能够提高整个南海区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的办公自动化和辅助决策水平。为此, 建议在大队指挥中心、中队队部及重要道口等关键节点之间采用光纤传输。 平时能够用光纤通道作为主通信通道, 传送数据、图像信息( 实时图像) 。同时, 在未来建设中, 可考虑采用无线网络作为备

份网络, 在光纤网出现故障时, 作为数据、图像信息的备用通道。 此次建设的无线系统主要是为移动警务系统服务, 并有部分用作交通流信息检测系统。 二、系统设计原则 ( 一) 网络的先进性 在本方案的设计中, 在不降低整个系统性能的基础上, 尽可能地利用现有设备和通讯线路, 降低网络建设的投资成本, 组建先进、可靠、具有升级潜力的业务和办公自动化综合应用网络。 总的指导思想是, 以高水准、最优化的系统集成方案及一流的网络技术和设备, 将南海区交通管理的通信网络建成一个性能先进的、安全的、可靠的、高效的智能化计算机网络系统。整个网络系统除具有技术先进性、安全可靠性、功能可扩展性及操作方便性之外, 还需结合南海区智能交通系统规划与建设的实际情况, 使整个网络系统具有合理的性能价格比。 ( 二) 网络的安全性 南海智能交通管理系统一期工程的工作对信息安全性和保密性要求较高, 网络信息系统应有较强的安全防卫机制。系统应提供多方式的安全保密措施, 保证系统中数据的安全。公安部提出并组织制定了强制性国家标准《计算机信息安全保护等级划分准则》, 此《准则》于1999年9月经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并于 1月1日起实施。根据《准则》内容, 本标准规定了计算机信息系统安

光纤通信技术的现状及前景

光纤通信技术的现状及前景 摘要:近年来,光纤通信技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新技术不断涌现,这大幅提高了通信能力,并使光纤通信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 关键词:光纤通信传输发展 引言 光纤通信是利用光作为信息载体、以光纤作为传输的通信方式。在光纤通信系统中,作为载波的光波频率比电波的频率高得多,而作为传输介质的光纤又比同轴电缆或导波管的损耗低得多,所以说光纤通信的容量要比微波通信大几十倍。光纤是用玻璃材料构造的,它是电气绝缘体,因而不需要担心接地回路,光纤之间的串绕非常小;光波在光纤中传输,不会因为光信号泄漏而担心传输的信息被人窃听;光纤的芯很细,由多芯组成光缆的直径也很小,所以用光缆作为传输信道,使传输系统所占空间小,解决了地下管道拥挤的问题。 自光纤通信问世以来,整个通信领域发生了革命性变化,它使高速率、大容量的通信成为可能。由于光纤通信具有损耗低、传输频带宽、容量大、体积小、重量轻、抗电磁干扰、不易串音等优点而备受业内人士的青睐,发展非常迅速。光纤通信系统的传输容量从1980~2000年2O年间增加了近10000倍,传输速度在过去的1O年中提高了约100倍。目前我国长途传输网的光纤化比例已超过80%,预计到2010年,全国光缆建设总长度将再增加约105km,并且将有11个大城市铺设10G以上的大容量光纤通信网络。 1.光纤通信技术的现状 光纤通信的发展依赖于光纤通信技术的进步。近年来,光纤通信技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新技术不断涌现,这大幅提高了通信能力,并使光纤通信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 1.1波分复用技术 波分复用(WDM,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技术可以充分利用单模光纤低损耗区带来的巨大带宽资源,根据每一信道光波的频率或波长不同将光纤的低损耗窗口划分成若干个信道。把光波作为信号的载波,在发送端采用波分复用器(合波器)将不同规定波长的信号光载波合并起来送人l根光纤进行传输。在接收端,再用1个波分复用器(分波器)将这些不同波长承载不同信号的光载波分开的复用方式。由于不同波长的光载波信号可以看作互相独立(不考虑光纤非线性时),从而在1根光纤中可实现多路光信号的复用传输。 DWDM系统除了波长数和传输容量不断增加外,光传输距离也从约600km大幅扩展至2000km 以上。 1.2 宽带放大器技术 进一步提高传输容量、增大光放大器带宽的方法有掺饵氟化物光纤放大器、碲化物光纤放大器、控制掺饵光纤放大器与普通的EDFA组合、拉曼光纤放大器。 1.3 色散补偿技术 对高速信道来说,在1 5 5 0 n m 波段约18p s ( mmok m) 的色散将导致冲展宽而引起误码, 限制高速信号长距离传输。对采用常规光纤的10Gb i t / s 系统来说,色散限制仅仅为5 0 k m。因此,长距离传输中必须采用色散补偿技术。 1.4 孤子WDM传输技术 超大容量传输系统中,色散是限制传输距离和容量的一个主要因素。在高速光纤通信系统中,使用孤子传输技术的好处是可以利用光纤本身的非线性来平衡光纤的色散,因而可以显著增加无中继传输距离。 1.5光纤接入技术 光纤接入网是信息高速公路的“最后一公里”。实现信息传输的高速化,满足大众的需求,

通信网分析与设计.doc

《通信网分析与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 ——3G网络规划与优化 设计目的 通过课程设计,巩固和运用在《通信网分析与设计》课程中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基本掌握通信网络分析和设计的一般方法,进一步提高分析和设计能力,为今后开发和应用通信网络打下基础。 设计任务要求 当前3G移动通信设备越来越普及,人们对3G通信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实现3G移动通信功能的网络系统包括无线通信网络、通信传输网络及核心网络。通信用户希望网络容量大、覆盖区域广、覆盖概率大、信道阻塞率及掉话率低,通信服务提供商则希望以最低的成本建造符合用户需求的移动通信网络。这是一对矛盾。因此本次课程设计的任务就是通过规划设计3G通信网络,以便学生在寻求通信质量和投入成本之间的合理折中时,已经掌握了规划移动通信网络的基本知识,培养了基本规划和优化移动通信网络的能力。 设计内容 设计报告内容包括3G无线网络、3G传输网和3G核心网的 1 网络规划基础 2 网络规划流程 3 网络详细规划 4 网络优化 《通信网分析与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 课程设计题目——3G网络规划与优化 一、课程设计报告基本内容及格式 第1章移动通信网概述 1.1 简介 1.2 移动通信网的发展 1.3 第三代移动网 1.3.1 无线接入网(RAN) 1.3.2 核心网(CN) 第2章 3G无线网络规划与优化 2.1无线网络规划的基础 2.1.1 无线网络规划的范围 2.1.2 系统需求 2.1.3 WCDMA无线基础 2.1.4 WCDMA无线网络中的元素 2.2 无线接口协议结构 2.2.1 通用地面无线接入网(UTRAN)的协议结构 2.2.2 WCDMA无线网络中的信道配置 2.3 扩频现象 2.3.1 符号

XXXX年光通信技术发展趋势和预测

我们对2011年光通信技术发展趋势和预测如下: ·光通讯行业更加精简,但是仍然期待着更完善的供应链 那些在经济低迷前期和中期合并的网络设备制造商将在2011年发挥明显的优势,因为届时越来越少的大型企业能够独自赢得网络业务的大单。预计2011年,阿尔卡特-朗讯和华为将角逐第一的位置,而Ciena凭借对北电网络光纤业务的收购将加速缩小与前者之间的差距,紧随其后。 预计2011年,网络设备制造商将控制其外包光元件供应商的数量,采取精简供应链的战略。因此,除非那些规模较小的元件供应商能提供独一无二且切合需求的产品,否则2011年对他们来说,将是比较困难的一年。 此外,光产品供应商在2011年将继续面对供应链中需求波动的挑战。所有供应商都将逐步认识到缩短回收时间、提高预测的精确度和落实库存保有战略需求的重要性。因此,即使面对持续大幅度的增长需求,供应链的改善将使大部分主要产品的交付时间缩短至一到两周的时间。 ·感知型网络即将登场 2011年将研发出能促进网络传输层向前演进的组件和系统。研发这些新型光产品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创建感知型的网络,它们拥有

灵活的光子层,能够有意识、完全无缝地应对不断变化的流量情况、新型应用或者突发的带宽波动。 目前行业里最热门的三大关键词——任何波长(colorless)、任何方向(directionless)和任何竞争(contentionless)——都是感知型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所具备的特征赋予了任意类型的网络波长在任何方向都能达到任意目的地的能力。 目前,业界正在研发复杂的光学转换器件,来构建网络和节点架构,进而实现自动端到端波长、转发器和路由的灵活转换。这些新组件和体系架构将建立在波长选择开关(WSS)的基础上并完善WSS,成为灵活光网络的核心结构单元。 此外,我们认为,功能集成式光电路板的受关注度将越来越高,因为它可以将更多的光功能和硬件集成到体积更小的产品中,而这一优势亦将促使网络设备生产商加速将其应用于各自的开发流程中。这种线路卡已被证明能通过子模块层面的集成提供显著的成本和密度优势。 我们预计,有望在2013—2014年间,实现现有网络向包含以上光元件的感知型网络演进。 ·传输更快速、更灵活

移动通信网络规划及优化策略

移动通信网络规划及优化策略 【摘要】伴随我国通信网络技术不断创新发展,“移动通信网络”作为当下我国重要网络模式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通过近年来大多研究发现,“移动通信网络”的可靠性与稳定性对网络传输质量及速度提升影响颇大。本次研究将对移动通信网络的规划及优化策略进行分析研究,为下一步工作开展提供依据参考。 【关键词】移动通信;网络技术;网络传输 “移动通信网络”是当下我国主流运行网络模式之一,具有较大的意义影响。然而现阶段有关我国移动通信网络的规划及优化策略研究相对较少,基于该问题现状,要求行之有效的方法对其进行分析研究,如树立“客户标准、服务意识”、加强基站建设、完善网络布局、以质量为基础、不断创新技术、提升工作人员综合素质等,本次研究对移动通信网络的规划及优化策略进行分析,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 1新时期下我国移动通信网络发展概述 目前,我国市场经济建设迅速发展,国民生产总值及综合国力不断提升。其中,移动通信作为我国通信及网络发展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一定的影响意义。新时期下,我国通信产业及技术创新逐渐成趋势化发展趋势。如何将移动通信及网络应用进行全面更新,将质量、效率、稳定、安全、功能等进行系统升级,成为当下诸多学者研究议题。“5G”技术已经日益开展应用,在其形势大好的前提下,我国移动企业及网络供应商也从自身公司发展、战略布局、产品创新、技术优化等角度出发,将移动通信网络进行科学规划及全面优化,并从中注入了“服务意识、服务理念、服务模式”等应变思维。同时,在发展过程中将“技术”作为硬性指标,以技术优势带动产品优势、服务优势,为用户的选择与接纳起到一定吸引作用。所以,通过对相关数据信息研究发现,新时期下我国移动通信网络发展前景较为乐观,且形势大好[1]。 24G网络规划及优化具体措施 2.1树立“客户标准、服务意识”。4G网络已经成为当下我国主流服务网络模式,4G网络以其独特的优势特征一直运行在当下网络环境。针对4G网络的主导优势及发展前景,移动企业对其进行系统规划与科学优化尤为重要。其中,在

2013北邮通信网络规划设计作业阶段一二

作业阶段一 一、判断题(共5道小题,共50.0分) 1.信号传输的透明性是指在通信网中传输时不对信号做任何处理。 A.正确 B.错误 知识点: 第1章概述 学生答案: [B;] 标准答 案: B 得分: [10] 试题分 值: 10.0 提示: 2.总线形网络结构需要的传输链路少,增减节点比较方便,但稳定性较差, 网络范围也受到限制。 A.正确 B.错误 知识点: 第1章概述 学生答案: [A;] 标准答 案: A 得分: [10] 试题分 值: 10.0 提示: 3.当本地网中交换局数目不太多时可采用网形网结构。 A.正确 B.错误 知识点: 第2章电话通信网 学生答案: [A;] 标准答 案: A 得分: [10] 试题分 值: 10.0 提示: 4.对于规模不大的城域网,可视具体情况将接入层与汇聚层合并。

A.正确 B.错误 知识点: 第4章基于IP的通信网 学生答 案: [A;] 标准答案: A 得分: [10] 试题分值: 10.0 提示: 5.100BASE-T快速以太网的MAC帧结构与10BASE-T的MAC帧结构不同。 A.正确 B.错误 知识点: 第4章基于IP的通信网 学生答 案: [B;] 标准答案: B 得分: [10] 试题分值: 10.0 提示: 6. 二、单项选择题(共5道小题,共50.0分) 1.话务量不允许溢出的路由为() A.低呼损直达路由 B.高效直达路由 C.基干路由 D.A和C 知识点: 第2章电话通信网 学生答案: [D;] 标准答 案: D 得分: [10] 试题分 值: 10.0 提示: 2.下列指标中,不是衡量电话通信网稳定质量的是() A.接续损失 B.失效率

光通信技术现状及其发展趋势探讨

光通信技术现状及其发展趋势探讨 前言:光通信是以光导纤维(即光纤)为传输媒质,以光波作为载波的一种通信方式。光通信涉及的技术领域包括光器件、光传输、光信号处理、光交换技术、光网络技术以及光网络的融合技术等等。光通信正朝着高速率、大容量。长距离、网络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本文主要对光通信技术现今的发展状况,以及在今后的发展趋势进行了简要的阐述。 一、目前光通信技术的发展现状 1.1密集播分复用技术 密集波分复用技术简称DWDM,是光纤数据的一种传输技术,该种技术是利用激光的波长,按照比特位并行传输或字符串行传输方式在光纤内传送数据。DWDM是光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让IP协议、ATM和同步光纤网络、同步数字序列协议下承载的电子邮件、视频、多媒体、数据和语音等数据都通过统一的光纤层传输。在被开发后,基于其能在很大的程度上提高了光纤系统对于信息数据的传输量,而被广泛关注与应用。 1.2光纤接入网技术

光纤接入网,指的是在接入网过程中,利用光纤为核心的传输媒质,以此来实现用户数据信息传递的形式。光纤接入网并不是传统意义方面光纤传输系统,实际上是针对接入网环境中,所设计的较为特殊的光纤传输网络。光纤接入网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其一是网络覆盖范围一般较小,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不需要中继器,基于众多用户的信息数据共享光纤,导致光功率及波长的配比,存在需要利用光纤放大器来进行功率补偿的状况。其二是满足各种宽带业务的传输,并且传输质量好、数据信息传递的可靠性较高。其三是光纤接入网所应用的范围较为广阔。其四是,该项技术投放使用的过程中投资成本大,在网络管理方面较为复杂,在远端供电方面较难。 1.3 EDFA技术 EDFA是掺铒光纤放大器的缩写,是对数据信号光放大的有源光器件。基于EDFA工作时的波长为1550nm,与光纤的较低损耗波段较为一致,并且该种技术研发至今比较成熟,在实际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掺铒光纤就是EDFA的核心元件,掺铒光纤主要将石英光纤当做基质材料,在其纤芯当中融入了相应比例稀土原素铒离子。在一定的泵浦光注入到掺铒光纤中时,铒离子从低能级直接被激发到高能级,基于铒离子在高能级时寿命较短,这就使得较快以非辐射跃迁的状态,直接到较高能级上,与此同时在该能级以及低能级间迅速形成粒

网络规划开题报告

网络规划开题报告 题目:CDMA无线网络规划与优化 一、文献综述 CDMA又称码分多址,是在无线通讯上使用的技术,更是第三代移动通信的核心技术,随着我国移动用户数量的迅猛增长,移动通信网络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因此网络规划与优化是移动通信网络建设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过程,其目的就是要改善网络的通信质量。采用快速有效的网络优化方法,改善网络的性能和服务质量成为移动通信网络运营商所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 网络规划作为网络建设的前期工作,主要涵盖了两方面,无线网络规划和网络计算。CDMA无线网络规划的一般方法主要考虑在网络选址,天线选择,地理环境等问题。无线网络规划一般划分为三个阶段,分别为准备阶段、小区估算和详细的网络规划。准备阶段,我们主要需建立覆盖和容量目标,因为覆盖和容量目标是所需质量和整个网络成本之间的一个权衡;小区估算阶段,主要依据对小区容量的预测、小区覆盖范围的预测及覆盖区域的业务需求预测,估算出所需小区数;详细的网络规划阶段主要包括站点规划、PN规划、扇区信道载波配置、以及在此基础上进行的网络覆盖、话务模型生成等。 CDMA无线网络优化是对前期网络规划的补充,对前期规划存在的问题一步修正网络优化是移动通信网络建设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过程,其目的就是要改善网络的通信质量。采用快速有效的网络优化方法,改善网络的性能和服务质量成为移动通信网络运营商所关注的

重要问题之一。网络优化即通过对频率设计、基站参数、网络结构等一系列调整措施,来建设一个覆盖良好、话音清晰、接通率高的优质蜂窝移动通信系统。 对于CDMA移动通信系统,网络优化更为重要,因为CDMA移动通信系统是干扰受限的通信系统。系统的容量是软容量,网络优化不仅能改善网络的性能和服务质量,还能增加系统的容量。 加强网络优化,提高网络的运行效率,实现服务水平、服务质量、经营效率 以及竞争能力的提高,已成为发展的必然。 移动网络优化的目标是尽可能利用系统资源,如系统基础结构和频谱,使系统性能达到最佳。为了测量通信系统的性能,需要一些可以量化的指标对网络进行评估。指标的选择依赖评估者对不同网络性能的侧重。无线网络的性能通常由话音质量、无线覆盖、掉话率、起呼失败率、止呼失败率、系统容量和建筑物穿透率等确定。而CDMA 网络还包括误帧率、软切换比率。优化过程的结果是寻找一系列系统变量的最佳值,优化有关性能指标参数,提高网络质量是无线网络前期建设的重要成部分,对无线网络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二、课题背景现状及主要内容 随着第三代移动通信的发展与在我过的快速普及,在3G网络建设与维护方面存在一系列需要解决的问题,由于CDMA是3G的主要技术又因为CDMA系统是一个自扰系统如网络容量的曾加与话务质量成为主要矛盾使得前期的网络规划与优化变得非常重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