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财政的理解

公共财政的理解
公共财政的理解

公共财政的理解

大纲

一、对公共财政的理解

所谓公共财政,就是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的政府分配行为,是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一种财政管理体制。它主要着眼于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弥补“市场失效” 缺陷。公共财政的历史使命,在于它支持、促进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和发展。有市场经济体制,必有公共财政,二者相互制约,相互促进,交替推动,共同前进,是一种紧紧捆在一起的双边互动的关系。只有真正推行公共财政,才能建立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公共财政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它对依法促进公平分配,调控宏观经济,合理配置市场资源,做好国有资产管理,起着不可代替的作用。

通俗来讲,公共财政就是国家通过对税收、国有资产和其他收入进行投资和理财,尽量满足人民的公共需要,为人民的利益作出贡献,和谐财政和市场经济,调节各阶级各部门的利益冲突。

二、对民生财政的理解

民生财政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出现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公共财政的一个特色。它不同于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公共财政,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其相区别的最重要的内容之一。民生财政以改进民生、提高人民福利水平为目标。

从我们自身而言,民生财政是为了解决人民衣食住行、教育、医疗等方面的问题,例如帮助农民解决农作物销售问题,对农民务农进行补贴,解决国家学生的义务教育,为人民提供医疗保证,通过国家政策的实施,保护绝大部分人的利益。

三、对建设性财政的理解

四、对生产性财政的理解

五、对吃饭财政的理解

吃饭财政”是指一级政府的财政收入仅够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的公务人员的工资、一般性办公费用等方面的支出.“吃饭财政”这是对我国现阶段经济不发达的客观评价。所谓“吃饭财政”是指财政资金只能维持国家机关的运转,只能供养一批“吃皇粮”的人,缺乏用于建设的资金,也就是说财政的经济建设职能基本丧失。

从人民的角度考虑,就是国家政府人员,拿着国家的钱,满足自己的私欲,将国家的钱财花在请客吃饭上,缺少实际效用,

(完整版)公共财政学期末复习资料

1、市场经济的本质、市场失灵的表现形式及内涵 答:市场经济的本质:以价格作为资源配置基础的经济体制。 市场失灵的内涵:是指在原始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很难毫无缺陷的运转,受其内在机制的制约总在某些领域存在失灵。它的主要表现形式为:1.缺乏公共品(劳务)2.存在外部效应3.产生自然垄断4.信息不灵5.分配不公平 2、财政在国民经济循环中的调节作用是怎样实现的,怎样判断财政经济态势是否健康?答:作用:(一)财政在总供需平衡中的作用: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基础在于总供需的平衡,财政在总供需中占有重要地位。总供给=消费+储蓄+税收;总需求=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储蓄+政府税收=投资+政府支出。财政有可以通过政府购买性支出、税收和转移支付来影响总供需。(二)国民收入分配中的财政:财政是以政府为主体为满足公共需求而参与国民收入所形成的分配关系,实质上是以分配实施着资源配置及收入调节等宏观功能:财产、行为流转税系与折旧直接参与国内生产总值分配,共同构成国民生产总值(要素分配);企业所得税、转移支付直接参与国民收入分配(初次分配);个人所得税、个人负担社会保障参与个人收入分配(再分配);政府采购与政府转移支付构成政府支出,参与整个总需求平衡的调节。判断标准:1.财政经济环境分析。消费、投资与进出口状态及递增速度;一、二、三产业发展态势;物价、就业状态;GDP增长状态;财政平衡与贸易平衡状态。2.财政基本形势。财政收支状况,财政政策取向及效果,财政收支结构;税收、公债状况;财政收支占GDP 比重及变化趋势,公债状况,财政秩序。 3、掌握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与财政改革的历史进程(重大事件) 经济改革:第一阶段,中国共产党执政到改革开放前,主要是围绕怎样看待市场的作用、怎样认识和对待商品货币关系、是否应该利用价值规律等问题展开;第二阶段,1978—1983年,提出了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改革思想;第三阶段,1984—1987年,提出了有计划商品经济理论;第四阶段,1987—1992年,提出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理论;第五阶段,1992年以后,邓小平明确提出了“计划与市场经济都是经济手段”的重要论断。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十五大进一步确认“建设有中国特色对的社会主义,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使市场经济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经济改革大事记: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允许对外贸易和外商投资1979年实行包产到户,鼓励乡镇企业发展1980年设立经济特区1984年鼓励个体经济发展(8人以下)1993年决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001年加入WTO 财政改革:1976年围绕“对内搞活,对外开放”逐步推进改革。财政体制与预算:1980 年实行“划分收支、分级包干”;1985年实行“划分税种基础上总额分成”;1994年实行“分税制”财政体制;1992年实行复式运算;2007年实行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公债:1981年恢复发行国债;1991年采用承购包销制,1993年引进一级自营商制,1996年实行招标制发行公债。财政政策:1998年实行积极财政政策;2003年实行稳健财政政策。财务、会计制度:1980年恢复注册会计师制度;1993年发布《企业会计准则》、《企业财务通则》;2007年实行《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 4、根据公共品理论,政府与市场怎样划分调节领域 提供主体特性有效配置标准 公共品:政府效用不可分割受益非排他性消费非竞争性社会效益最大。 准公共品:政府或委托于市场 1.消费具有非竞争性和排他性的“俱乐部产品”(电影院、游泳池等)2.消费具有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公共资源”(教育、保健和图书馆)社会、经济效益兼顾。 私人品:市场效用可分割受益排他性消费竞争性经济效益最大 关系国计民生却具有垄断性、产业风险高私人经济不愿介入的领域由政府负担;而存在显著外部性、竞争性的行业及产业大多数由市场承担。 5、私人品供给与公共品供给的差异—鲍温模型P41 6、外部效应及调节途径 答:外部效应:指一个经济单位的活动产生了对其他经济单位的有利或有害的影响。外部效应可分为生产的外部正效应,生产的外部负效应,消费的外部正效应,消费的外部负效应。外部效应理论是促进资源优化配置的基本理论,也是财政分配的基本理论之一,它决定着财政职能的界限、政策选择及效率的调节。

我国公共财政及其职能分析

我国公共财政及其职能问题的研究 一、公共财政的概念与特征 众所周知,西方公共财政理论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发展过程,大体可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18世纪后期至20世纪30年代,以亚当·斯密创立的公共财政理论为代表。亚当·斯密虽然没有给公共财政下明确的定义,但基本内容包括国家的费用、公共收入、公债,与现代公共财政的内容基本一致。但就公共财政的范围或社会公共需要的范围限于“夜警国家”较窄的活动领域,其目的是为了维护自由竞争的市场秩序。1892年英国经济学家巴斯塔布尔出版了《公共财政学》一书,他认为“财政是关于公共权力机关的收入和支出并使其相适应的事务”。其基本主张仍是维护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第二阶段,20世纪30年代凯恩斯政府干预经济理论的产生至今。公共财政的范围不再局限于“公共权力机关的维持费用”,而是扩大到对市场经济的管理和调控,以及扩大到直接介入市场领域并形成一定规模的公共生产部门。例如:美国著名财政学家马斯格雷夫在《美国财政理论与实践》一书中指出:“财政学是研究公共部门的经济学,不仅包括其理财活动,而且包括其与资源利用水平、配置以及在消费者之间的收入分配的全部关系”。可见,公共财政的定义及其范围是随着市场化国家政府职能的不断拓展而不断丰富和发展的。 我们认为,公共财政是建立在“公共产品”理论和“市场失灵”理论基础上的,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一种财政模式。我国虽然还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过程中,从财政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这一本质特征出发,公共财政的定义可以概括为:它是以国家为主体,通过政府的收支活动,集中一部分社会资源,用于履行政府职能和满足社会公

共需要的经济活动。 深入分析,公共财政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公共性。公共财政的公共性是由“公共产品”理论决定的。其本质特征是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人们常说,在市场经济下,市场能干的,政府就不应去干;而市场不能干的,政府就应当去干。这对于市场经济下财政来说,也是应遵循的一个基本原则。具体来看,什么是市场不能干的呢?就是社会公共需要领域,即“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这类政府活动领域是难以通过市场提供的。 反过来,由于政府活动是从整个社会角度进行的,因而社会公共需要的领域只能由政府来解决。政府通过自身的收支活动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就直接弥补着“市场失灵”领域。在现实市场经济运行中,市场失灵的领域是极为广泛的,需要借助政府的公共权力强制性地进行弥补。因此,公共财政的“公共性”特征,就是“市场能干的,政府和财政就不要去干;市场不能干的,但市场又需要弥补的,政府和财政就应当去干”。实际上这也是区分政府公共财政活动与私人活动范围的基本准则。 2.非盈利性。盈利性是人们参与市场活动的唯一动力,但作为政府及其公共财政,就不能直接进入市场去追逐盈利,而只能以社会利益作为活动目的,只能从事非盈利活动,这就使公共财政具有非盈利性特征。 尽管企业和个人活动于市场有效领域内,而政府活动于市场失效领域内,这是划分两者活动范围的基本准则。然而,现实的经济活动是错综复杂的,大量的社会经济活动是需要企业和政府共同介入和承担的。为此,非赢利性就提供了一个具体标准,来界定

促进公共财政建设的难题浅析

促进公共财政建设的难题浅析作者:罗红单位:中共安徽省委党校 一、实施公共财政建设的基本要求 (一)究竟什么是公共财政 公共财政就是政府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通过收支活动实现对一部分社会资源的配置。公共需要具体来说很复杂,概括来说大致可分为两大类:纯公共需要,如国防、军事、外交、国家安全、义务教育、公共卫生等;准公共需要,如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保障性住房,以及大型的公共事业包括水、电、气、煤、油、运等,还有些基础公共设施等等。属于纯公共需要由政府完全承担,属于准公共需要则由政府和个人按比例分担。因此,在公共财政模式下,政府从事收支活动的目的就是满足社会公共需要。我国1998年提出构建公共财政框架,1999年正式实施。当时由于对公共财政的本质内涵缺乏准确的理解和把握,所以实际操作中很多做法还是传统的老一套,大量的政府资金用于生产建设,而非投向公共领域,满足公共需要,尤其是与民生有关的资金投放严重不足,结果导致百姓上学难、看病难、就业难、住房难等一系列社会问题。16届3中全会提出完善公共财政体制的战略部署,并于2005年首次提出关注民生、以民为本的执政理念,十七大以来进一步提出推进公共财政体制改革的具体要求。随着政府执政理念的转变,以及一系列改革举措的实施,我国的财政正朝着公共财政的本位逐步回归。 (二)基本要求

1.公共性:即公益性。财政资金的投放,必须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和追求社会公益为宗旨,不能以赢利为目标。 2.公平性:公共财政政策要一视同仁。财政分配制度对不同的阶层、个人以及不同的经济成分,必须公平公正。 3.公开性:政府的财政收支预算要公开透明,对财政收入的方式、数量和财政支出的去向、规模等公众要有知情权。围绕着公共财政的基本要求,对如何推进我国的公共财政建设,下面进行逐一分析。 二、财政资金投放的公共性 为实现财政资金投放的公共、公益性,当前迫切需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更加关注民生。最近几年我国政府加大了对民生方面的资金投入力度,但总体来看仍有不足。 (一)民生领域的资金投放现状 1.民生概念的界定纯民生——与民众生活直接相关的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保障性住房、文化等五个方面;泛民生——在纯民生基础上加计农林水环保、交通以及中央对地方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等与民生息息相关的支出。 2.增幅很大但占比仍低(1)从增幅看:2010年,全国财政支出8957亿元,比上年增加13275亿元,增长17.4%。其中教育支出12450亿元,比上年增长19.3%;医疗卫生支出4745亿元,增长18.8%;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9081亿元,增长19.4%;住房保障支出2358亿元,增长30.7%;农林水事务支出8052亿元,增长19.8%。环境保护支出2426亿元,增长25.4%。可见,政府加大了向民生领域投放资金的力

公共财政的经济内涵综述

公共财政的经济内涵综述 作者:张澜涛单位:国际关系学院 市场经济的发展,使我国政府职能和角色发生了巨大转变,财政模式从国家财政转向公共财政。因此,认知公共财政的内涵和特性,对搞好政府采购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也是政府采购改革的认知更新。 一、公共财政的经济本意 契约论认为,国家主权源于人民,属于人民。政府作为人民的代理人或受托人,必须服从人民意志,是为人民服务和谋利益的“公仆”,就必须实行公共财政。“财”指财富和货币,“政”为国家理财政策和活动。斯蒂格利茨说:“‘公共财政’是指国家或政府在市场经济中提供公共产品与服务的分配及经济活动。”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公共财政”已成为我国财政改革的必然趋势。 (一)市场经济能够优化资源配置,却存在缺陷。社会资源优化配置是用效率和公平两个基本原则衡量。帕累托认为,市场经济中,每个人拥有福利偏好,形成自我福利感觉、选择和评价。由此,市场竞争均衡达到资源分配效率最优:一是无法再使各方境况更好;二是不再使某一方境况更好,而不使另一方境况变坏;三是交易收益已尽,没必要再交易。由于无数消费者有无数偏好,意味着帕累托效率有无数解分别与无穷多收入方式相对应。市场的价值规律必然产生普遍贫富差距扩大,表明帕累托效率缺少分配公平内涵,不考虑分配公平问题。但现实中,任何个人福利收益,都首先要求财富公平分配,没有公平,无法实现效率最优化资源配置。因此,市场经济能够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却无法实

现社会公平。如马克思所说:“资本主义生产的飞跃向前发展,致使国民财富的增长与人民贫困的加重本来就是一回事”(《资本论》第一卷,第841页,人民出版社1975年)资本主义的历史证实,两极分化必导致社会矛盾激化和经济危机,如果政府片面追求市场效率,忽视公平,会使市场经济从适应生产关系变为生产力的桎梏,最终丧失效率。因此,国家必须矫正市场经济缺陷,即运用国家干预“看得见之手”弥补市场机制“看不见之手”造成的分配不公。 (二)市场无法满足公共产品需求。人们消费有两类:私人消费和公共消费。公共产品指使公众共同消费受益的产品和服务,与私人消费品相比,它具有消费非排他性、非竞争性和消费公共性等特点,会产生普遍“搭便车”的“吃白食”或“蹭吃蹭喝”现象,即市场失效。社会发展对公共产品需求增大,分配不公则导致富人与穷人对公共消费差距拉大及更多失业和贫困群体。因此,弥补市场缺陷,是公共财政重要任务。 (三)公共财政的“公共”含义。公共财政以公益为核心,不断加大公共消费的权重。 1、“公共”的本质内涵。只有国家(政府)代表和主导社会“公共利益”时,财政才有“公共”意义。中国曾是小农经济社会。马克思说:“小农经济中,劳动者自己不能代表自己,一定要别人代表他们。他们的代表一定同时是他们的主宰,是高高站在他们头上的权威,是不受任何限制的政府权力。这种权力保护他们不受其他阶级侵犯,并从上面赐予他们雨水和阳光。所以,归根到底,小农的政治表现为行政权力支配社会。”封建国家财政,是君主统治的“家国财政”,虽有“国家”之名,但为君主一

公共财政与中国公共财政框架构建

公共财政与中国公共财政框架构建 主讲:河北经贸大学财政税务学院石丁 一、我国公共财政改革目标提出的背景 这个背景简单地说,就是经济体制的转轨。 1978年末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现在回头看,可以说这一改革始终是一个市场取向的改革。但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改革的目标并未最后明确,其做法是“摸着石头过河”。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1992年。这一年,在邓小平南巡谈话的推动下,在总结了我国经济改革长期探索的经验基础上,中共十四大正式以党的文件的形式(后写入宪法)明确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经济体制的转轨必然要求财政的转轨。虽然总的说是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财政运行机制和财政模式。但这样一种财政到底是什么样子,财政理论界一直没有明确地说出来,更没有把这个问题阐述清楚,只是提出了这个问题。而正是由于目标不明确,所以在财政转轨的过程中,才出现了越转轨财力越困难的现象。表现在: 第一、财政收入占GDP比重不断下降。1979年为31.92%,1998年已下滑至12.6%。与此同时,由于预算外收入不断增加,企业和居民的财政负担却不断加重。 第二、财政赤字连年不断。改革20年,18年出现赤字,且赤字额不断加大,1979年为135.4亿元,1998年增至922.2亿元。国债也由1979年的35.3亿元增至1998年的3310.9亿元。 如何摆脱财政困境?造成财政困境的原因是什么?最初我们是把它作为改革的成本看待的。后来,又将其同市场经济联系起来,以为搞市场经济就会与财政困难相伴。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研究视野的放宽,我们发现,改革举措的出台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同财政困难并不具有必然的联系。财政困难的根本原因在于财政定位不清。由于财政定位不清,在改革和转轨中始终处于被动应付状态,也就不可能不陷入财政困境。因此,摆脱财政困境就必须对财政重新明确定位,即明确财政转轨的目标到底是什么。其答案在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中找不出,很自然,学者们的眼光一致瞄向了搞了几百年市场经济的西方国家,发现他们的财政是公共财政。在市场经济这一基点上,西方的公共财政可以也应该为我国所借鉴。 厦门大学教授张馨发表在《经济学家》1997年第1期上的《论公共财政》,是学者以研究成果的形式第一次完整、准确地概括出我国财政改革的目标模式应是公共财政。而其前后众多学者的一系列相关研究成果为我国公共财政改革目标模式的明确奠定了理论基础。

公共财政与预算培训课件(doc 55页

公共财政与预算培训课件(doc 55页)

《公共财政与预算》复习资料 一、不定项选择 1.恩格斯曾指出:(A)在1776年发表了关于国 民财富的本质和成因的著作,从而创立了财政学。 A. 斯密 B. 配第 C. 马克思 D. 瓦格纳 ★考核知识点: 财政学的起源 参见参考书章节:导论 附(考核知识点解释): 恩格斯曾指出:亚当·斯密“他在1776年发表了自己关于国民财富的本质和成因的著作,从而创立了财政学”。斯密认为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冥冥中支配着市场经济的运行,政府只要像“守夜人”那样防止外来侵略和维持国内治安就行了。他提出了税收的“公平、确定、简便和征收费用最小”四原则,支出方面的厉行节约、“量入为出”的原则也一同产生,“廉价政府”则成为财政所应追求的目标。这就是斯密勾勒的财政学的基本框架。 2.通过投票论、政治联盟论、官僚主义论和制度 选择论等,布坎南等人运用经济分析的方法研究了政治和财政问题,这一学派被称为(D)。

A. 凯恩斯学派 B.货币主义学派 C.供给学派 D.公共选择学派 ★考核知识点: 公共选择理论 参见参考书章节:导论 附(考核知识点解释): 通过投票论、政治联盟论、官僚主义论和制度选择论等,布坎南等人运用经济分析的方法研究了政治制度的运行,其中,财政问题始终居于研究的中心。这一学派被称为“公共选择学派”。 3.财政的基本特征包括(ABCD)。 A. 公共性 B.强制性 C.非直接偿还性 D.收入与支出的对称性 ★考核知识点: 财政的基本特征 参见参考书章节:1-1 附(考核知识点解释): 财政的基本特征:(1)公共性与阶级性。(2)强制性与非直接偿还性。(3)收入与支出的对称性(或平衡性)。 4.下面的(B)不属于市场经济下的三大财政职 能。 A. 资源配置 B.公共安全 C.收入分配 D.经济稳定。 ★考核知识点: 财政职能

我国公共财政及其职能问题的研究(一)

我国公共财政及其职能问题的研究(一) 一、公共财政的概念与特征 众所周知,西方公共财政理论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发展过程,大体可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18世纪后期至20世纪30年代,以亚当。斯密创立的公共财政理论为代表。亚当。斯密虽然没有给公共财政下明确的定义,但基本内容包括国家的费用、公共收入、公债,与现代公共财政的内容基本一致。但就公共财政的范围或社会公共需要的范围限于“夜警国家”较窄的活动领域,其目的是为了维护自由竞争的市场秩序。1892年英国经济学家巴斯塔布尔出版了《公共财政学》一书,他认为“财政是关于公共权力机关的收入和支出并使其相适应的事务”。其基本主张仍是维护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第二阶段,20世纪30年代凯恩斯政府干预经济理论的产生至今。公共财政的范围不再局限于“公共权力机关的维持费用”,而是扩大到对市场经济的管理和调控,以及扩大到直接介入市场领域并形成一定规模的公共生产部门。例如:美国著名财政学家马斯格雷夫在《美国财政理论与实践》一书中指出:“财政学是研究公共部门的经济学,不仅包括其理财活动,而且包括其与资源利用水平、配置以及在消费者之间的收入分配的全部关系”。可见,公共财政的定义及其范围是随着市场化国家政府职能的不断拓展而不断丰富和发展的。 我们认为,公共财政是建立在“公共产品”理论和“市场失灵”理论基础上的,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一种财政模式。我国虽然还处于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体制建立过程中,从财政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这一本质特征出发,公共财政的定义可以概括为:它是以国家为主体,通过政府的收支活动,集中一部分社会资源,用于履行政府职能和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经济活动。 深入分析,公共财政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公共性。公共财政的公共性是由“公共产品”理论决定的。其本质特征是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人们常说,在市场经济下,市场能干的,政府就不应去干;而市场不能干的,政府就应当去干。这对于市场经济下财政来说,也是应遵循的一个基本原则。具体来看,什么是市场不能干的呢?就是社会公共需要领域,即“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这类政府活动领域是难以通过市场提供的。 反过来,由于政府活动是从整个社会角度进行的,因而社会公共需要的领域只能由政府来解决。政府通过自身的收支活动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就直接弥补着“市场失灵”领域。在现实市场经济运行中,市场失灵的领域是极为广泛的,需要借助政府的公共权力强制性地进行弥补。因此,公共财政的“公共性”特征,就是“市场能干的,政府和财政就不要去干;市场不能干的,但市场又需要弥补的,政府和财政就应当去干”。实际上这也是区分政府公共财政活动与私人活动范围的基本准则。 2.非盈利性。盈利性是人们参与市场活动的唯一动力,但作为政府及其公共财政,就不能直接进入市场去追逐盈利,而只能以社会利益作为活动目的,只能从事非盈利活动,这就使公共财政具有非盈利性特征。

应用文 中国公共财政建设指标体系

1 / 6 中国公共财政建设指标体系:定位、思路及框架构建 '2003年6月,笔者承接了xx 科学院A类重大课题《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公共 建设》。当时的背景是,中共十六大刚刚提出重要战略机遇期的概念。作为对21世纪头20年的一个重要定位,重要战略机遇期承载了人们对于中国 社会 前景的深刻期望。在这一时期,不仅要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而且,要通过新一轮改革大潮,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xa0 小康社会的建设和新一轮改革大潮的启动,使得公共财政建设的意义越来越凸现出来: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也好,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也好,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也罢,它们的建设或建成,在中国现实的背景下,都离不开政府职能格局的转型。政府职能格局转型的基本轨迹,可以归结为由所谓“全能型政府”转向“公共服务型政府”。鉴于政府职能格局的转型最终要落实在“钱”上,要通过财政收支安排的调整加以实现。也鉴于公共服务型政府同公共财政制度相辅相成、血脉相连,公共服务型政府的构建要有赖于与之相配套的公共财政制度的支

撑。于是,便有了这样的期望:以公共财政建设为入手处或突破口,以此推动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建设,从而实现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各项战略目标。 本课题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酝酿、立项的。按照最初的设想,课题最终成果应当由一部理论专著和一部研究 所组成。理论专著侧重于公共财政理论体系的构建,意在为中国的公共财政建设奠定理论基础。研究报告侧重于公共财政 层面的分析,旨在为中国的公共财政建设提供政策建议。 一、定位:“路线图”和“考评卷” 然而,随着课题的启动和研究的深入,笔者发现,原定的课题 2 / 6 必须相应调整。否则,就难以适应迅速变化了的经济社会 和不断深化了的课题目标。 2003年10月,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召开并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作出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战略部署。其中,在财政领域,要通过分步实施税收制度改革和推进财政 体制改革,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公共财政体制。认识到公共财政体制不过是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课题组决定将公共财政建设植根于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土壤,在两者的密切 中谋划公共财政建设的方案。

财政干部业务知识(DOC)

1、什么是非税收入? 非税收入是指税收以外,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社会团体、企业主管部门(集团)和其他组织,依据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利用国有资产(资源)、政府投资,凭借国家赋予的垄断职能、政府信誉,获取的各种财政性资金。 2、什么是“收支两条线”? 收支两条线是指政府对行政事业性收费、罚没收入等财政非税收入的一种管理方式,即有关部门取得的非税收入与发生的支出脱钩,收入上缴国库或财政专户,支出由财政根据各单位履行职能的需要按标准核定的资金管理模式。 3、什么是罚没收入? 是指国家行政执法机关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及规章规定,对当事人的违法行为进行罚款、没收非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所形成的收入。 4、财政票据存根保存期限是多长? 票据存根保存期限一般为5年 5、什么是公务卡? 公务卡,是指预算单位在职工作人员持有的,主要用于日常公务支出和财务报销业务的银行个人信用卡。推行公务卡管理的最直接作用就是将传统现金支付结算改为用公务卡结算。 6、公务卡消费报账需要哪些依据? 预算单位工作人员使用公务卡进行公务消费,必须取得POS小票和正

式税务发票或财务票据;发票金额合并开具的,还应取得所购商品的明细清单。POS机小票,正式税务发票或财务票据,以及商品明细清单(非电脑打印的清单应加盖销售单位印章确认),是公务消费报账的必要依据,均要作为会计原始凭证管理。 7、财政资金拨付时下达的支付类型有几种?具体是什么? 两种,财政直接支付和财政授权支付业务 8、实行财政直接支付方式拨付的支出的项目范围? 实行财政直接支付方式的支出项目包括:纳入统发范围的工资支出、政府采购支出、大型会议费支出、工程支出等预算安排到项目且列到用款单位的支出。 9、纳入财政国库集中支付的资金范围是什么? 所有财政性资金和预算单位其他资金。财政性资金包括: ⑴财政预算内资金; ⑵纳入财政预算管理的政府性基金; ⑶纳入财政专户管理的预算外资金; ⑷其他财政性资金。 预算单位其他资金是指预算单位通过其他各种渠道自行筹措的资金,包括经营、借款、贷款、捐赠、保管、往来结算及扣押等占用的资金。 10、县区级配套资金安排和管理应坚持什么原则? ⑴财权与事权相统一原则; ⑵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原则; ⑶优先安排原则;

中级财政税收-公共财政与财政职能(精选试题)

中级财政税收-公共财政与财政职能 1、对于市场经济体制国家来说,社会不公平首先来自()。 A.制度不完善 B.市场经济初始条件的不公平 C.个人状况的不同 D.家庭状况的不同 2、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资源配置的主体是()。 A.企业 B.政府 C.市场 D.国家 3、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分配的范围是以()为标准。 A.外部效应 B.公共产品 C.收入分配 D.市场失灵 4、公共产品消费中的“搭便车”行为是指()。 A.公共产品的成本和收益外部化

B.消费者以隐瞒其偏好的方法来获得公共产品的消费 C.居民能正确地表达他们的需求 D.消费者按照他们的收益支付公共产品的成本 5、实现公共产品资源配置效率的基本途径是()。 A.完善公共部门的组织制度 B.完善激励约束制度 C.完善民主、科学的财政决策体制 D.确保公共部门的行为不偏离政府的意图 6、社会资源在政府部门和非政府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主要取决于()。 A.市场经济 B.政府分配 C.公共产品需求 D.社会公共需要在整体社会需要中所占的比例 7、()是市场经济中个人经济行为的准则,也是产生生产效率的必要条件。 A.个人偏好 B.个人生活条件 C.个人价值观念

D.市场供给需求 8、在开发的经济条件下,()是经济稳定的一个重要内容和标志。 A.收入大于支出 B.支出大于收入 C.国际收支平衡 D.收入分配公平 9、当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时,可以采取的财政预算政策是()。 A.结余政策 B.平衡政策 C.赤字政策 D.紧缩政策 10、当社会总供给大于社会总需求时,可以采取的财政预算政策是()。 A.结余政策 B.平衡政策 C.赤字政策 D.紧缩政策

公共财政建设情况及措施

公共财政建设情况及措施 作者:罗红单位:中共安徽省委党校 1准确领会公共财政的深刻内涵 1.1公共财政概念 公共财政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通过收支活动实现对一部分社会资源的配置。如何准确理解公共财政概念?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把握:首先,弄清公共财政究竟为了谁。大家知道,所谓财政就是政府的一种资金收支活动,而这种收支活动总是为了实现政府职能或为政府行使职能服务的。那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职能就是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因此,公共财政成为政府实现满足公共需要职能的一种资金收支活动。在这里还需要进一步搞清两个问题:什么是公共需要?为什么说满足公共需要成为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职能?1)所谓公共需要,具体说很复杂,概括说就两大类。第一类是纯公共需要:保证国民基本素质和生存安全的需要,如国防、军事、外交、国家安全、义务教育、基础科研、公共卫生和环境保护等;第二类是准公共需要:介于纯公共需要和私人需要之间,从性质上不能截然划分清楚的一些需要,如医疗卫生、社会保障、保障性住房,以及大型公共基础设施,甚至包括某些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如水、电、气、煤、油、运等。两类公共需要的区别在于,对于满足纯公共需要的产品进行消费通常都是免费的,而对于满足准公共需要的产品进行消费则不是免费的,但是所产生的费用既不能由消费者全部承担,也不能让政府全部埋单,而是由政府和消费者按一定的

比例分担。一般来说,政府承担的越多,表明国民的公共福利越高。2)为什么说满足公共需要成为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职能?因为市场经济条件下,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目的,就是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如果让企业生产提供公共产品,一方面对那些规模巨大,资金需要多的纯公共产品项目,任何一个实体都无能为力,另一方面公共产品消费使用过程中的不收费和低收费,也使得企业即便有能力也无动力,原因是与企业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的目标相违背。所以,在满足公共需要方面,市场是无效的或是失灵的。但是,公共需要在整个社会经济活动中必不可少的,尤其是在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为此需要政府出面。首先通过一定的手段(如税收等),集中一部分社会资源,形成财政收入,然后再以财政支出的形式,向公共领域投放公共产品,也可以通过购买公共服务的方式,从而满足整个社会方方面面的公共需要。因此,满足公共需要成为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义不容辞的职能和责任。而为了满足公共需要,政府通过组织收入、安排支出或购买公共服务,形成的收支活动就是公共财政。其次,公共财政是一种与市场经济相对应的财政模式。因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成为资源配置的基础和主要手段,凡是市场能做的政府不要干预,凡是市场做不了或做不好的,政府必须介入。也就是说,政府要有所不为有所为,而政府有所为的正是市场失灵的公共领域,在公共领域范围内,为了满足公共需要,政府进行收支活动,所形成的财政模式只能是公共财政。我国传统的财政模式是“生产建设财政”。它是一种与计划经济相对应的财政模式,因为在计划经济下,政府是

浅析公共选择理论与中国公共财政的关系

浅析公共选择理论与中国公共财政的关系 [捅要]公共选择理论是一门介于经济学和政治学之间的交叉学科,是对政府决策的经济研究。之所以将公共选择理论引入财政学领域,是因为财政问题本身的某些固有属性决定了大多数财政问题的解决都可以吸收和借鉴公共选择理论。现代市场经济下的公共财政不仅是提供公共产品的财政,更是公共选择的财政:同时,中国建立公共财政体制的过程应当是,也必然是财政管理公共化的过程。这是建立民主的、有监督的财政的必由之路,也是达到财政部长金人庆同志所说“让公共财政的阳光惠及全国13亿人民”这一公共财政目标的必然选择。 目前,在西方国家的财政学理论中。普遍吸收运用了公共选择理论,特别是其中的投票理论、官僚行为理论和公共决策理论。我国目前正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研究公共选择理论有助于我们更深入理解市场经济国家现行财政决策机制,包括财政体制的形成机制和运行特点,从而使我国的政府财政活动尽快地纳入公共选择过程,这也是建立我国公共财政体制的必然要求。 一、公共选择理论的财政渊源 之所以将公共选择理论引入财政学领域。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公共选择思想最初就产生于公共财政理论,财政理论是公共选择的理论源泉。财政理论是关于政府税收和政府支出的理论。税收和政府支出是政府或集体的活动,而不是单个的个人行为。在政府的收支过程中,消费者面对的是国家或政府,而不像在经济市场上面对的是企业。这些特点把财政学与经济学其他分支区别开来,后者大都集中研究非政府的决策人(如消费者、生产者)的活动,前者则把公共经济引人解释私人经济活动的分析体系。为此必须研究税收和支出选择的政治决策机制,而政治决策则是公共选择理论研究的主题。 西方早期的公共选择思想大都来源于对公共财政理论的研究。19世纪末,一些经济学家开始运用古典经济学的分析方法来分析决定公共活动的结构,这种分析内容构成公共财政理论的一部分。例如,瑞典经济学家维克塞尔(KnutWieksell)认为,传统的公共财政理论割裂了经济学和政治学的联系,在他的政治的一致性原则中,他认为:“如果一项公共支出要被批准的话,一般地,它必定含有这样的假定,即这种支出准备用于一种对全社会有益的活动。并且所有社会成员都无一例外地这样认为。”布坎南曾经在一篇题为《公共选择与财政理论》的论文中追述公共选择理论的产生过程时说:“毫不奇怪,现代公共选择理论的主要创始人都是一些受过欧洲财政理论传统训练的经济学家。”当然,当公共选择理论作为一个学派在20世纪逐渐形成后,它已经脱离单纯的财政领域,广泛的运用于解决财政以外的诸多问题。布坎南说:“一个偶然的机会,我拜读了维克塞尔的书,接着开始对意大利学者的著作进行了研究。这使得我的注意力

公共管理学 试述公共财政的基本职能。

公共财政是指国家为满足其社会公共需要,以社会剩余产品的分配为主的收支活动,是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一种财政模式。 公共财政是以克服市场失灵为范围的。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存在市场失灵的领域,因此需要政府进行适应性调节,对市场进行干预,但政府介入的最终目的仍是为了维护或确保市场的正常运作,克服市场失灵,达到资源的有效配置。 政府要矫正市场缺陷,应涉足市场不愿参与或无力参与的领域。政府既要引导竞争,又要限制垄断;既要讲究效率,又要注重社会公平;既要经济稳步发展,又要抑制通货膨胀。因而,关于现代政府所具有的职能,一般认为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资源配置职能。经济学的核心是研究如何有效地配置稀缺的资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在没有政府干预的条件下,市场会通过价格与产量的均衡自发的形成一种资源配置状态。但由于存在市场失灵,市场自发形成的配置状态,不可能实现最优的效率结构。公共财政的资源配置职能是由政府干预所产生的,它的特点和作用是通过本身的收支活动为政府供给公共产品提供财力,引导资源的流向,克服市场失灵,满足社会公共需要,最终实现全社会资源配置的最优效率状态。财政的资源配置职能首先体现在提供公共产品上。公共产品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特征,因此难以由私人部门通过市场提供,只能由财政来进行供给。其次,财政履行资源配置职能还可以实现外部效应的内部化,并解决垄断问题。财政的资源配置职能,就是将一部分社会资源(即国内生产总值)集中起来,形成财政收入;然后通过财政支出分配活动,由政府提供公共物品或服务,引导社会资金的流向,弥补市场的缺陷,最终实现全社会资源配置效率的最优状态。在市场经济中,财政不仅是一部分社会资源的直接分配者,而且也是全社会。资源配置的调节者。这一特殊地位,决定了财政的资源配置职能既包括对用于满足社会共同需要的资源直接分配,又包括对全社会资源的间接调节两个方面。 二、调节收入分配职能在市场机制作用下所决定的初次分配状况是由竞争和效率决定的,往往导致收入结果的不公平,客观上要求社会有一种有助于实现公平的再分配机制。市场本身不能提供这种再分配机制,只有依靠政府以非市场的财政手段来完成这一任务。在政府对收入分配不加干预的情况下,一般会以个人财产的多少和对生产所做的贡献大小等因素,将社会财富在社会各成员之间进行初次分配,这种分配可能是极不公平的,而市场对此无能为力,只有依靠政府的力量,才会对这种不公平现象加以调整和改变。收入分配职能,就是政府通过财政收支活动对各个社会成员收入在社会财富中所占份额施加影响,以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的目标。 三、稳定经济职能财政的稳定经济职能,是指政府作为市场上的一种经济力量,运用宏观经济政策手段,通过实施特定的财政政策,促进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国际收支平衡和适度经济增长等目标的实现。

中国公共财政的困境_1

中国公共财政的困境 ;财政收支规模庞大,数据不清 市场需要建立公共财政,公共财政与国家分配是一组对立的概念。国家分配是与计划经济相适应的,而公共财政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依靠税收收入进行公共支出,做众人之事。,在财政收入及支出的规模和结构上并没有十分清楚的数据,各级政府现在的债务规模同样不清楚。 政府的财政收入有一个大口径,它包括预算内收入、预算外收入、制度外收入。以1995年为例,当年中国预算外收入、制度外收入、基金和不在财政收入反映的财政收入退库四项合计金额为8532.1亿元,再加上预算内收入6242.2亿元,政府收入占GDP的比重大约为25.4%。国家税务总局科研所的张培森、刘佐的认为,1996年中国各项税收收入占GDP比重为10.2%,各项基金、各种规费、社会保障收入约占GDP的10%,各级政府的乱收费、乱集资、乱罚款、乱摊派也占到GDP的10%,即政府收入已占GDP的30%。不少经济学家支持这一测算。还有经济学家认为中国的政府收入已占GDP的38%,甚至超过40%。但是这种分析多产生于运用某些地方个别样本外推性,基本数据并不清楚。政府的预算内收入是清楚的,预算外收入包括社会保障基金、财政退库资金、政府规费是比较清楚的,这几块收入大概占到GDP的26%,而26%以上的部分主要是各级政府的制度外收入,最主要的是各级政府的乱集资、乱罚款、乱收费、乱摊派,这些数据目前无法

搞清楚。毕业论文 笔者认为,中国的政府收入已经占到了GDP的30%以上,其理由如下: 第一,20世纪80年代以前,中国预算内的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都在30%以上,最高年份曾占到41%。改革开放的初期即1979年这一比例还高达28.4%;1997年之后逐年下降,最低是1996年,下降至10.6%;1997年之后开始回升,2000年达到14.6%。中国政府所承担的职能与市场经济国家比较,越位行为之广、范围之大是后者难以望其项背的。由此判断中国政府收入占GDP的比重不可能低于30%。 第二,1988~1998年,政府税外收费年均递增23.21%,从1993年起,预算外收入开始超过预算内财政收入。近几年,预算外收入占GDP比重高于预算内收入占GDP比重3~4个百分点。预算内收入加预算外收入占GDP的25%~27%,这一部分是有账可算的,不好计算的是政府的制度外收入。但据近几年米建国、石小敏、温铁军、刘佐等经济学家的诸多案例分析,制度外收入应不低于GDP总量的10%。 第三,即使按最保守的估计,中国的宏观税负约占GDP的25%。根据社科院邓英淘的计算,1978~1998年中国每年的库存积压占GDP总量的2.6个百分点。而2000年第10期《经济》刊文通过数学模型回归出中国改革开放之后每年GDP计算的虚增部分大概为两个百分点。由此推论,中国政府收入已占到GDP的

论中国公共财政

论中国公共财政 ” 一、当前财政工作中的主要问题 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财政管理体制发生了重大变化。但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国家财政收入制度几经改革仍不完善,财政支出制度的基本框架始终未被触动。改革现行的财政管理制度,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公共财政,不能不成为当前和今后财政改革与发展的主题。 (一)财政收入制度不完善 1978年以来,我国财政收入制度历经改革,初步形成了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收入体系。突出的标志:一是国家与的分配关系初步理顺,收入稳定增长的机制正在形成;二是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分配关系有了新的发展,各级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有所增强;三是财政法规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依法行政成效显著;四是国家财政理财空间有了新的拓宽,财政资金的运行效率进一步提高。但是,我们注意到财政收入制度上还存在着许多不合理、不完善、不规范的问题。主要表现为: 1.大量的非税收入依然游离于预算之外。 分配关系扭曲,分配秩序混乱,愈来愈多的部门直接参与收入分配,各种基金、收费等预算外收入大幅度增长。在目前政府收入格局中,实际上形成了非规范性政府收入与规范性预算收入并存的局面。非规范性政府收入的来源基本上是各种各样、形形色色的政府收费,非规范性的政府收入又大大多于规范性的政府收入。于是,税费并存,税费并重,费挤税,甚至税费倒挂的现象十分严重。 2.税收的公平原则没有严格贯彻。 目前贯彻税收公平原则,完善税制的任务还很艰巨,表现为:亟待清理和调整一些过渡性的税收优惠政策,减少和取消一次性、临时性税收减免措施,逐步缩小地区性优惠税率政策,统一按产业、行业制定优惠政策;税收优惠方式单一,缺乏多样化的模式,税收杠杆对国民经济的调节作用发挥不够;税政与征管的关系尚未理顺,税收立法工作薄弱,税法监督职能发挥不够,税收征管手段落后的局面亟待加强;所得税制和财产税制尚不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对政府有效解决社会发展公平目标的要求。 3.国有资产经营收入严重流失。 目前规范政府与国有的分配关系,必须解决好政府缺乏支持国有制度创新

公共选择理论与中国公共财政

公共选择理论与中国公共财政 〔摘要〕公共选择是一门介于学和学之间的交叉学科,是对政府决策的经济。之所以将公共选择理论引入财政学领域,是因为财政本身的某些固有属性决定了大多数财政问题的解决都可以吸收和借鉴公共选择理论。市场经济下的公共财政不仅是提供公共产品的财政,更是公共选择的财政。同时,建立公共财政体制的过程应当是,也必然是财政管理公共化的过程,这是建立民主的、有监督的财政的必由之路。,在西方国家的财政学理论中,普遍吸收运用了公共选择理论,特别是其中的投票理论、官僚行为理论和公共决策理论。我国目前正在建立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研究公共选择理论有助于我们更深入理解市场经济国家现行政治决策机制,包括财政体制的形成机制和运行特点,从而使我国的政府财政活动尽快地纳入公共选择过程,这也是建立我国公共财政体制的必然要求。一、公共选择理论的财政渊源之所以将公共选择理论引入财政学领域,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公共选择思想最初就产生于公共财政理论,财政理论是公共选择的理论源泉。财政理论是关于政府税收和政府支出的理论。税收和政府支出是政府或集体的活动,而不是单个的个人行为。在政府的收支过程中,消费者面对的是国家或政府,而不像在经济市场上面对的是。这些特点把财政学与经济学其他分支区别开来,后者大都集中研究非政府的决策人(如消费者、生产者)的活动,前者则把公共经济引入解释私人经济活动的体系。为此必须研究税收和支出选择的政治决策机制,而政治决策则是公共选择理论研究的主题。

西方早期的公共选择思想大都来源于对公共财政理论的研究。19世纪末,一些经济学家开始运用古典经济学的分析来分析决定公共活动的结构,这种分析构成公共财政理论的一部分。例如,瑞典经济学家维克塞尔(KnutWicksell)认为,传统的公共财政理论割裂了经济学和政治学的联系,在他的政治的一致性原则中,他认为:“如果一项公共支出要使被批准的话。一般地,它必定含有这样的假定,即这种支出准备用于一种对全社会有益的活动,并且所有社会成员都无一例外地这样认为。”[1](P89)布坎南曾经在一篇题为《公共选择与财政理论》的论文中追述公共选择理论的产生过程时说:“毫不奇怪,现代公共选择理论的主要创始人都是一些受过欧洲财政理论传统训练的经济学家。”当然,当公共选择理论作为一个学派在20世纪逐渐形成后,它已经脱离单纯的财政领域,广泛的运用于解决财政以外的诸多问题。布坎南说:“一个偶然的机会,我拜读了维克塞尔的书,接着开始对意大利学者的著作进行了研究。这使得我的注意力从正统的财政学问题逐渐转移到了分析政治决策机构,研究宪法规则上。”[2](P161)二、财政的公共选择问题财政通常是国家利益、民众利益的最直接代表。而公共选择理论恰恰是用经济学的方法来解决政治问题的理论。这样,作为经济学分支的财政学就与政治学结合在一起,财政问题也就成了财政的公共选择问题。例如,公民对财政问题的偏好如何正确地充分地表达出来?如何根据公民对财政问题的偏好做出正确地财政决策?何种政治投票的原则、制度有利于全民正确表达财政偏好即形成正确地财政决策?阶级、利益集团、政党、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