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水利学课外作业

农田水利学课外作业
农田水利学课外作业

《农田水利学》习题

绪论

问答题

1、简述我国水资源状况扩其特点。

2、简述我国古代四大灌溉工程,其中哪两个灌溉工程至今在发挥作用?

3、我国农田水利目前还存在哪些问题?

4、简述农田水利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

第一章农田水分与土壤水运动规律

(一)名词解释

1、吸湿水

2、薄膜水

3、吸湿系数

4、凋萎系数

5、田间持水率

(二)选择题

1、土壤水分中与作物关系最密切的是()

A、膜状水

B、毛管水

C、重力水

D、吸湿水

2、作物因缺水而产生凋萎,当作物产生永久性凋萎时的土壤含水率称()

A、吸湿系数

B、田间持水率

C、最大分子持水率

D、凋萎系数

3、吸湿水最大时的土壤含水率称之为()

A、吸湿系数

B、田间持水率

C、毛管持水率

D、凋萎系数

4、悬着毛管水达到最大时的土壤含水率称之为()

A、最大分子持水率

B、毛管持水量

C、田间持水率

D、饱和含水率

5、土壤吸力小于( )的那部分称为可被作物吸收利用,称为有效水。

A、1、5MPa

B、2MPa

C、2、5MPa

D、3MPa

6、由于降雨过大或降雨连绵造成地下水位抬高、土壤含水量过大,形成的灾害称()

A、洪灾

B、涝灾

C、渍灾

D、洪涝灾害

(三)问答题

1、简述农田土壤水分的存在形式。

2、土壤含水量的表示方法有哪几种?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怎样?

3、简述土壤水的有效性。

4、何谓旱灾、洪灾、涝灾和渍害?

5、何谓凋萎系数和田间持水率?两者各有什么用途?

6、何谓SPAC?

第二章灌溉用水量与灌水方法

(一)名词解释

1、作物需水量

2、需不模系数

3、灌溉制度

4、灌水定额

5、灌溉定额

6、灌水率(灌水模数)

(二)选择题

1、影响作物田间需水量的因素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是()

A、土壤

B、气象

C、作物

D、农技措施

2、作物需水量指()。

A、叶面蒸腾量

B、叶面蒸腾量+深层渗漏量

C、叶面蒸腾量+棵间蒸发量

D、叶面蒸腾量+棵间蒸发量+深层渗漏量

3、以水面蒸发量为参数的需水系数法一般适用于()作物需水量的估算。

A、小麦

B、玉米

C、水稻

D、棉花

4、灌区的灌水率是指灌区()过程线。

A、单位面积用水量

B、单位面积灌水定额

C、单位面积上的净灌水流量

D、净灌水流量

5、()宜采用畦灌。

A、水稻

B、小麦

C、玉米

D、棉花

(三)问答题

1、农田水分消耗的途径有哪些?

2、什么是作物需水临界期?了解作物需水临界期有何意义?

3、影响作物需水量的因素有哪些,其中哪一个因素是最主要的因素?

4、何谓需水模系数?有何作用?

5、什么是灌溉制度?制定灌溉制度有内容有哪些?

5、制定灌溉制度有哪些方法?

7、为什么要对初拟灌水模数图作必要的修正?如何修正?

8、什么叫地面灌溉?地面灌溉有哪些基本类型?

第三章灌溉水源与灌溉工程水利计算

(一)名词解释

1、水资源

2、地下水

3、灌溉设计保证率

3、抗旱天数

4、无坝取水

(二)问答题

1、灌溉水源包括哪几种类型?

2、灌溉水质包括哪几方面内容?

3、灌溉设计标准有哪两种表示方式,各适用于什么情况?

4、简述以河流为水源的取水方式类型。

5、在弯曲河道中取水时,如何确定取水口位置?

6、有坝取水枢纽一般由哪几部分组成?

第四章渠道灌溉系统

(一)名词解释

1、节制闸

2、灌溉水利用系数

3、顶托渗流

4、经济实用断面

5、加大流量

6、不冲流速

(二)选择题

1、灌排相邻布置适用于()地形。

A、平原地区

B、地形微起伏地区

C、地形向一侧倾斜的地区

D、山丘区

2、某一渠系有干、支、斗、农四级,则灌入田间的水量与干渠渠首引入水量之比是()的水利用系数。

A、η水

B、η干系

C、η干

D、η支水

3、某支渠流入田间的净流量与该支渠设计流量之比是()的水利用系数。

A、η支

B、η支系

C、η支水

D、η水

4、陡坡是()类型建筑物。

A、控制

B、交叉

C、衔接

D、泄水

5、渠道纵断面图上最关键的一条线是()

A、地面高程线

B、渠底线

C、设计水位线C、设计渠顶线

(三)回答题

1、灌排渠系规划布置要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2、简述灌排系统的组成?

3、山丘区干渠布置有哪两种基本形式?

4、何谓灌排相邻布置和相间布置?两者各适用于什么条件?

5、简述渠系建筑物的选型与布置的基本原则。

6、简述渠系建筑物的主要类型?

7、节制闸有什么作用?哪些情况下需要布置节置闸?

8、计算渠道的设计流量、加大流量和最小流量各有什么作用?

9、轮灌渠道为什么不需计算加大流量?

10、试说明渠道自由渗流和顶托渗流的特点及发生条件?

11、如何计算渠道的渗水损失?

12、试分别定义渠道水利用系数、渠系水利用系数、田间水利用系数和灌溉水利用系数?

13、什么叫轮灌?什么叫续灌?它们各有什么优缺点?

14、在设计渠道时如何合理选择渠道比降、渠床糙率和边坡系数?

15、在设计渠道时,渠床比降和糙率值偏大或偏小各有什么不良影响?

16、什么是水力最佳断面?为什么水力最佳断面积适用于小型渠道,而不适用于大中型渠道?

17、试编制渠道横断面设计电算程序?

18、渠道横断面结构有哪几种基本类型?

19、如何推算支渠分水口要求的水位?

20、在渠道水位推算时如何确定地面参考点?

21、上下级渠道水位衔接有哪两种处理方案?各适用于什么情况?

22、简述绘制渠道纵断面图的步骤?

23、简述计算渠道土方的步骤。

24、渠道防渗工程措施有哪些基本类型?

25、U形渠道有哪些优缺点?

26、目前许多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普遍较低,试讨论如何提高这些灌区的灌溉水利用系数?

第五章管道灌溉系统

(一)名词解释

1、喷灌

2、喷灌强度

3、喷灌雾化指标

4、滴灌

5、经济管径

(二)选择题

1、喷头按其结构形式和水流性状可分多种类型,目前生产实践中广泛应用的是()喷头

A、孔管式

B、缝隙式

C、全射流式

D、摇臂式

2、山丘区零星小块耕地宜用()喷灌系统。

A、固定式

B、半固定式

C、移动式

D、绞盘式

3、一个喷灌系统喷头、竖管、支管可以移动,其它各组成部分都固定不动,则称为()喷灌系统

A、固定式

B、半固定式

C、移动式

D、管道式

4、()喷头组合型式适宜布置在风向多变的喷灌区。

A、矩形

B、正方形

C、平行四边形

D、三角形

5、滴灌的主要缺点是()。

A、灌水流量太小

B、易堵塞

C、适用范围小

D、管理复杂

(三)问答题

1、什么叫喷灌?简述喷灌的优点和缺点。

2、简述喷灌系统的分类。

3、喷灌有哪三个技术要素?喷灌对三者各有什么要求?

4、简述管道式喷灌系统干、支管的布置原则。

5、简述喷头的分类?目前使用最普遍的是什么喷头?

6、选择喷头时应考虑哪些因素?

7、喷头组合形式有哪几种?设计时如何选择喷头的组合形式?

8、如何确定喷头的组合间距?

9、如何计算喷灌灌水定额、灌水时间和喷灌周期?

10、如何确定管道式喷灌系统干、支管内径?

11、如何计算管道式喷灌系统水泵的设计流量和扬程?

12、什么叫管灌(低压管道输水灌溉)?简述管灌的优缺点?

13、简述管灌系统的组成和类型。

14、简述滴灌系统的组成?

15、滴头有哪几种类型?目前最常用的是哪一种?这种滴头有何优点?

16、简述当前推广节水灌溉的重要意义。

第六章井灌

(一)名词解释

1、承压水

2、开采模数

3、管井

4、非完整井

5、(井的)影响半径

(二)问答题

1、地下水有哪几种基本类型?

2、简述潜水和承压水的主要特征?

3、如何计算潜水补给量?

4、如何计算地下水允许开采量?

5、按构造不同,水井可分哪三种类型?各有什么特点?

6、简述管井和筒井的组成。

7、简述机井的滤水管设计和填砾设计。

8、如何确定井的深度?

9、如何确定单井控制的灌溉面积?

10、井网布置有哪两种基本形式?简述这两种布置形式井距的计算方法。

11、井位的选定应考虑哪些因素?

12、简述井灌区的渠系布置方法。

第七章田间排水

(一)选择题

1、排渍标准一般以()来表示。

A、适宜的土壤含水率

B、适宜的地下水埋深

C、适宜的日常水位

D、适宜的重现期

2、在以下几种作物中,()耐能力强。

A、棉花

B、玉米

C、小麦

D、水稻

3、在控制地下水位的田间网的规划中,一般()。

A、先初定沟深,再确定间距

B、先初定间距,再定沟深

C、先初定排涝流量,再计算排渍流量

D、先初定排渍流量,再计算排涝流量

4、田间排水规划的主要任务是()。

A、确定田间排水沟的深度

B、确定田间排水沟的深度和间距

C、确定田间排涝流量

D、确定田间排涝流量和排渍流量

(二)问答题

1、渍害的成因有哪些?

2、简述土壤次生盐碱化的形成机理。

3、简述田间排水沟对地下水位的调控作用?

4、怎样确定田间排水沟的深度?

5、计算田间排水沟间距的恒定流公式和非恒定流公式各适用于什么情况?

6、简述采用非恒定流公式计算排水沟间距的方法步骤。

7、田间排水沟间距与哪些因素有关?

8、什么叫暗管排水?它有什么优缺点?

9、简述暗管排水系统的组成与分类。

10、试画出一级暗管排水系统和二级暗管排水系统布置示意图(包括平面图和剖面图)。

11、吸水管和集水管分别适宜采用哪些管材?

12、暗管外包滤料起什么作用?哪些材料右用作暗管的外包滤料?

13、什么叫鼠道排水?鼠道排水有什么优缺点?

14、简述鼠道排水的原理。

15、如何确定鼠道的深度和间距?

16、暗管和鼠道出口控制有哪几种形式?

第八章排水沟道系统

(一)名词解释

1、排涝模数

2、排渍模数

3、(排水沟)日常水位

4、排渍流量

5、综合利用排水沟

(二)选择题

1、在设计排水沟时,需确定()两种水位。

A、设计水位和排涝水位

B、设计水位和最小水位

C、排涝水位和加大水位

D、最大水位和日常水位

2、在地区排涝模数经验公式法中,递减指数反映()。

A、洪峰与洪量的关系

B、排涝模数与排涝面积的关系

C、排涝模数与洪量的关系

D、排涝模数与流域形状的关系

3、对于具有排水和引水灌溉两种用途的排水沟一般()。

A、正坡(顺坡)排水,逆坡引水

B、正坡引水,逆坡排水

C、必须采用平底(沟底比降为零)

D、不宜采用平底

(三)问答题

1、一般排水系统与综合利用排水系统有何不同?

2、什么叫排水容泄区应满足哪些要求?

3、什么叫设计排涝流量和设计排渍流量?它们各有什么作用?

4、什么叫设计排涝模数?

5、试写出计算排涝模数的地区排涝模数经验公式?并说明公式中各符号的含义。

6、为什么排涝面积越大,排涝模数越小?为什么流域形状系数越小,排涝模数也越小。

7、为什么叫平均排除法?平均排除法与地区排涝模数经验公式法有什么不同?各适用于什么情况?

8、在旱作区、水田区和水进混作区各怎样由设计暴雨推求设计径流深。

9、如何计算圩区的排涝流量?

10、简述推算排水沟最高水位和日常水位的方法?

11、在设计排水沟横断面时如何确定设计水位(或设计流量)?

12、什么情况下排水沟断面宜采用复式断面?

13、为什么排水沟的比降比同级渠道小?边坡要比同级渠道大?

14、排水沟纵断面水位衔接需要满足哪些要求?

15、简述绘制排水沟纵断面图的步骤。

16、简述一般排水系统沟道横断面设计的步骤。

17、简述综合利用排水系统沟道横断面设计的步骤。

课堂作业本答案(内容+答案)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语文作业本 第一组---第五组答案 1 文言文两则 一、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上“√”。 1、孰.(shú√ shǔ)为汝.(rǔ√ nǚ)多知乎t6 2、为是其智.(zhī zhì√)弗若与 二、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将序号填在括号里。 “之”在不同的语言环境里的不同含义: ①助词,相当于“的”;②代词,代指某人或某事;③动词,表示“去、往”的意思。 1、奕秋,通国之.善弈者也。(①) 2、一人虽听之.(②) 3、思援弓缴而射之.(②) 4、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②) 5、送孟浩然之.广陵(③) 三、品读课文,完成练习。 (一)学弈 弈秋,通国 ..(全国)之善.(擅长)弈.(下棋)者也。使弈秋诲.(教导)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拉)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一起)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1、解释文中带点字、词的意思,并写在相应的括号里。 2、课文记叙了两个人跟奕秋学下围棋,一人专心致志,一人三心二意,结果后一个人的棋艺比不上前一个人。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学习、做事都要一心一意,不能三心二意的道理。 3、联系课文,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是因为他(后一个人)的智力不如前一个人吗?我说:不是这样的。 (二)两小儿辩日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原因)。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孔子不能决.(判断)也。 两小儿笑曰:“孰.(谁)为汝多知乎?” 1、解释文中带点字、词的意思,并写在相应的括号里。 2、联系课文,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①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小儿认为太阳刚刚出来时距离我们远,而到了中午时分距离我们近。 ②孰为汝多知乎? 还以为你比我们多知道一些东西呢? 3、从文中“孔子不能决也”一句可见所辩问题的复杂性。他们探索自然现象时采用的方法是观察—结论。 在辩论过程中,两小儿表现得都很在理、坚决。孔子对待这个问题则表现出了不能决断的态度。 4、写出两句你所知道的孔子的名言。 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②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四、小练笔。 从课文中选择你感触最深的一则故事,联系自己的学习、生活实际,把你的感受写下来。 《学弈》这篇古文给我的感触最深,它告诉我们——做什么事都要专心致志,不能三心二意。 2 匆匆 一、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上“√”。 涔涔.( ch?n c?n√)伶.俐( lín ling√)遮挽.( w ǎn√ miǎn ) 潸潸.( lín shān√)徘徊.( huí huái √)尽.管( j ǐn√ jìn ) 二、看拼音,写词语。 nu? yí zhēng r?ng y?u sī chì luǒ luǒ(挪移)(蒸融)(游丝)(赤裸裸) 三、根据意思,从课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写下来。 1、眼睛定定地看着的样子。(凝然) 2、急急忙忙的样子。(匆匆) 3、的确。(确乎) 4、遮挡并挽留。(遮挽)

农田水利学复习题目

农田水利学课程考试试题 四、计算题(20分) 某灌区冬小麦全生育期田间需水量E=380m3/亩,设计降雨量P=150㎜,降雨有效利用系数σ=0.8,全生育期地下水补给量K=30m3/亩,生育初期土壤计划湿润层的深度取0.3m,生育后取0.8m。土壤孔隙率n=48%(占土体),田间持水率θ田=70%(占孔隙体积的百分数)。在冬小麦播种前进行灌溉,灌溉后使土壤最大计划湿润层范围内的含水率皆达到田间持水率,收割时可使土壤含水率降至田间持水率的80%。用水量平衡方程在式估算冬小麦全生育期的灌溉定额M2。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SPAC系统:将土壤-植物-大气看做一个连续体,即为SPAC系统。 2.作物需水量:植株蒸腾和株间蒸发的水量,又称腾发量。 3.作物灌溉制度:作物播种前(或水稻插秧前)及全生育期内的灌水次数,每次的灌水日期和灌水定额以及灌溉定额。 4.田间持水量(率):当悬着毛管水达到毛细管最大持水能力时,悬着毛管水的平均含水量(率)。 5.作物水分生产函数:作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种作物产量与投入水量或者作物消耗水量之间的数量关系。 二、简答题 1.农田水分消耗的途径有哪些?各指什么? 植株蒸腾:作物根系从土壤中吸入体内的水分通过叶片的气孔扩散到大气中去的现象。 株间蒸发:植株间土壤或田面的水分蒸发。 深层渗漏:旱田中由于降水量或灌溉水量太多使土壤水分超过了田间持水量,向根系活动层以下的土层产生渗漏的现象。 2.简述作物实际需水量的计算过程。 (1)参照作物需水量的计算 (2)实际需水量的计算 3.简述灌水定额与灌溉定额的区别与联系。 灌水定额是一次灌水单位灌溉面积上的灌水量,灌溉定额是各次灌水定额之和。 4.如何计算管道式喷灌系统的设计流量和扬程? 喷灌系统的设计流量就是涉及管线上同时工作的喷头流量之和,再考虑一定数量的损失水量;喷灌系统的设计扬程是在设计管线中的支管入口压力水头的基础上,考虑沿线设计管线的全部水头损失、水泵吸水管的水头损失,以及支管入口与水源水位的地形高差得到的。 5.喷灌的主要灌水质量指标有哪几个,如何定义? 喷灌强度:单位时间内喷洒在单位面积土地上的水量 喷灌均匀度:在喷灌面积上水量分布的均匀程度 水滴打击强度:单位喷洒面积内水滴对作物和土壤的打击动能,一般采用水滴直径的 大小来衡量。 6.渠道设计时为什么要进行不冲不淤流速验算?

课后作业答案

1-2理发吹风器的结构示意图如附图所示,风道的流通面积,进入吹风器的空气压力,温度℃。要求吹风器出口的空气温度℃,试确定流过吹风器的空气的质量流量以及吹风器出口的空气平均速度。电加热器的功率为1500W 。 解: 1-3淋浴器的喷头正常工作时的供水量一般为每分钟。冷水通过电热器从15℃被加热到43℃。试问电热器的加热功率是多少?为了节省能源,有人提出可以将用过后的热水(温度为38℃)送入一个换热器去加热进入淋浴器的冷水。如果该换热器能将冷水加热到27℃,试计算采用余热回收换热器后洗澡15min 可以节省多少能源? 解:电热器的加热功率: kW W t cm Q P 95.16.195060 ) 1543(101000101018.4633==-?????=?==-ττ 15分钟可节省的能量: kJ J t cm Q 4.752752400)1527(15101000101018.46 33==-??????=?=- 1-10 一炉子的炉墙厚13cm ,总面积为20,平均导热系 数为,内外壁温分别是520℃及50℃。试计算通过炉墙 的热损失。如果所燃用的煤的发热量是×104kJ/kg ,问 每天因热损失要用掉多少千克煤? 解:根据傅利叶公式 每天用煤 1-11 夏天,阳光照耀在一厚度为40mm 的用层压板制成 的木门外表面上,用热流计测得木门内表面热流密度为 15W/m 2。外变面温度为40℃,内表面温度为30℃。试估 算此木门在厚度方向上的导热系数。 解: , 1-12 在一次测定空气横向流过单根圆管的对流换热实 验中,得到下列数据:管壁平均温度t w =69℃,空气温 度t f =20℃,管子外径 d=14mm ,加热段长 80mm ,输入 加热段的功率,如果全部热量通过对流换热传给空气, 试问此时的对流换热表面传热系数多大? 解:根据牛顿冷却公式 所以 = 1-18 宇宙空间可近似地看成为0K 的真空空间。一航天 器在太空中飞行,其外表面平均温度为250℃,表面发 射率为,试计算航天器单位表面上的换热量。 解:= 1-19 在1-14题目中,如果把芯片及底板置于一个封闭 的机壳内,机壳的平均温度为20℃,芯片的表面黑度为, 其余条件不变,试确定芯片的最大允许功率。 解: P = 1-20 半径为 m 的球状航天器在太空中飞行,其表面发 射率为。航天器内电子元件的散热总共为175W 。假设航 天器没有从宇宙空间接受任何辐射能量,试估算其表面的平均温度。 解:电子原件的发热量=航天器的辐射散热量即: =187K 热阻分析 1-21 有一台气体冷却器,气侧表面传热系数=95W/,壁面厚=,水侧表面传热系数W/。设传热壁可以看成平壁,试计算各个环节单位面积的热阻及从气到水的总传热系数。你能否指出,为了强化这一传热过程,应首先从哪一环节着手? 解: 则=,应强化气体侧表面传热。 1-34.一台R22的空调器的冷凝器如附图所示。温度为313K 的氟利昂22的饱和蒸气在管子内流动,温度为283K 的空气进入冷凝器冷却氟利昂蒸气使其凝结。该冷凝器的迎风面积为,迎面风速为。氟利昂蒸气的流量为,从凝结氟利昂蒸气到空气的总传热系数为,试确定该冷凝器所需的传热面积。提示:以空气进、出口温度的平 均值作为计算传热温差的空气温度。所谓迎风面积是指 空气进入冷凝器之前的流动面积。 2-11提高燃气进口温度是提高航空发动机效率的有效 方法。为了是发动机的叶片能承受更高的温度而不至于损坏,叶片均用耐高温的合金制成,同时还提出了在叶 片与高温燃气接触的表面上涂以陶瓷材料薄层的方法, 如附图所示,叶片内部通道则由从压气机来的空气予以 冷却。陶瓷层的导热系数为(m ·K ),耐高温合金能承 受的最高温度为1250K ,其导热系数为25W/(m ·K)。在 耐高温合金与陶瓷层之间有一薄层粘结材料,其造成的 接触热阻为10-4 ㎡·K/W 。如果燃气的平均温度为1700K , 与陶瓷层的表面传热系数为1000W/(㎡·K),冷却空气 的平均温度为400K ,与内壁间的表面传热系数为 500W/(㎡·K),试分析此时耐高温合金是否可以安全地工作? 2-13 在附图所示的平板导热系数测定装置中,试件厚度远小于直径d 。由于安装制造不好,试件与冷热表面之间平均存在着一层厚为的空气隙。设热表面温度℃,冷表面温度℃,空气隙的导热系数可分别按查取。试计算空气隙的存在给导热系数测定带来的误差。通过空气隙的辐射换热可以略而不计。 解:查附表8得℃, ℃, 无空气时 有空气隙时 得 所以相对误差为 圆筒体 2-16 一根直径为3mm 的铜导线,每米长的电阻为。导 线外包有厚为1mm 导热系数为的绝缘层。限定绝缘层的 最高温度为65℃,最低温度为0℃。试确定在这种条件 下导线中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 解:根据题意有: 解得:

农田水利学习题(一)

农田水利学习题(一) 【习题一】农田土壤有效含水量的计算 基本资料 某冲积平原上的农田,1m深以内土壤质地为壤土,其空隙率为47%,悬着毛管水的最大含水率为30%,凋萎系数为9.5%(以上各值皆按占整个土壤体积的百分数计),土壤容重为1.40t/m3,地下水面在地面以下7m处,土壤计划湿润层厚度定为0.8m。 要求: 计算土壤计划湿润层中有效含水量的上、下限,具体要求有: (1)分别用m3/亩,m3/ha和mm水深三种单位表示有效含水量的计算结果; (2)根据所给资料,将悬着毛管水的最大含水率转换为以干土重的百分比及用空隙体积的百分比表示。 【习题二】用“水面蒸发为参数的需水系数法”求水稻耗水量 基本资料 (1)根据某地气象站观测资料,设计年4月至8月80cm口径蒸发皿的蒸发量(E0)的观测资料见表1 表1某地蒸发量(E0)的观测资料 (2)水稻各生育阶段的需水系数α值及日渗漏量,见表2 表2水稻各生育阶段的需水系数及日渗漏量 要求:

根据上述资料,推求该地水稻各生育阶段及全生育期的耗水量。 【习题三】用“以产量为参数的需水系数法”求棉花需水量 基本资料 (1)棉花计划产量,籽棉300kg/亩 (2)由相似地区试验资料得,当产量为籽棉300kg/亩时,棉花需水系数K=1.37m3/kg。(3)棉花各生育阶段的需水量模比系数,见表3 表3棉花各生育阶段的模比系数 要求: 计算棉花各生育阶段需水量累积值,以备在用图解法制定灌溉制度时绘制需水量累积曲线之用。 【习题四】冬小麦播前灌水定额计算 播前灌水的目的是使土壤在播种时的含水率适于发芽需要,并供给苗期蒸发蒸腾的需水;同时使最大计划湿润层储存足够的水分,以便在作物根系深扎后使用。 基本资料 (1)土壤最大计划湿润层H=0.8m (2)土壤平均孔隙率n=41.3%(占土体) (3)土壤田间持水率θmax=75.0%(占孔隙体积的百分比) (4)播前土壤天然含水率θ0=48.0% (占孔隙体积的百分比) 要求: 计算播前灌水定额。 【习题五】北方半干旱、半湿润地区棉花灌溉制度设计――图解法 基本资料

农田水利学课外作业

《农田水利学》习题 绪论 问答题 1、简述我国水资源状况扩其特点。 2、简述我国古代四大灌溉工程,其中哪两个灌溉工程至今在发挥作用? 3、我国农田水利目前还存在哪些问题? 4、简述农田水利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 第一章农田水分与土壤水运动规律 (一)名词解释 1、吸湿水 2、薄膜水 3、吸湿系数 4、凋萎系数 5、田间持水率 (二)选择题 1、土壤水分中与作物关系最密切的是() A、膜状水 B、毛管水 C、重力水 D、吸湿水 2、作物因缺水而产生凋萎,当作物产生永久性凋萎时的土壤含水率称() A、吸湿系数 B、田间持水率 C、最大分子持水率 D、凋萎系数 3、吸湿水最大时的土壤含水率称之为() A、吸湿系数 B、田间持水率 C、毛管持水率 D、凋萎系数 4、悬着毛管水达到最大时的土壤含水率称之为() A、最大分子持水率 B、毛管持水量 C、田间持水率 D、饱和含水率 5、土壤吸力小于( )的那部分称为可被作物吸收利用,称为有效水。 A、1、5MPa B、2MPa C、2、5MPa D、3MPa 6、由于降雨过大或降雨连绵造成地下水位抬高、土壤含水量过大,形成的灾害称() A、洪灾 B、涝灾 C、渍灾 D、洪涝灾害 (三)问答题 1、简述农田土壤水分的存在形式。

2、土壤含水量的表示方法有哪几种?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怎样? 3、简述土壤水的有效性。 4、何谓旱灾、洪灾、涝灾和渍害? 5、何谓凋萎系数和田间持水率?两者各有什么用途? 6、何谓SPAC? 第二章灌溉用水量与灌水方法 (一)名词解释 1、作物需水量 2、需不模系数 3、灌溉制度 4、灌水定额 5、灌溉定额 6、灌水率(灌水模数) (二)选择题 1、影响作物田间需水量的因素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是() A、土壤 B、气象 C、作物 D、农技措施 2、作物需水量指()。 A、叶面蒸腾量 B、叶面蒸腾量+深层渗漏量 C、叶面蒸腾量+棵间蒸发量 D、叶面蒸腾量+棵间蒸发量+深层渗漏量 3、以水面蒸发量为参数的需水系数法一般适用于()作物需水量的估算。 A、小麦 B、玉米 C、水稻 D、棉花 4、灌区的灌水率是指灌区()过程线。 A、单位面积用水量 B、单位面积灌水定额 C、单位面积上的净灌水流量 D、净灌水流量 5、()宜采用畦灌。 A、水稻 B、小麦 C、玉米 D、棉花 (三)问答题 1、农田水分消耗的途径有哪些? 2、什么是作物需水临界期?了解作物需水临界期有何意义? 3、影响作物需水量的因素有哪些,其中哪一个因素是最主要的因素? 4、何谓需水模系数?有何作用? 5、什么是灌溉制度?制定灌溉制度有内容有哪些? 5、制定灌溉制度有哪些方法?

农田水利学作业

第二章 农田水分状况和土壤水分运动 1. 【农田土壤有效含水量的计算】某平原农田,1m 深内土质为壤土,其空隙率为47%,悬着毛管水的最大含水率为30%,凋萎系数9.5%(体积),土壤容重1.4 t/m3,地下水位在地面以下7m 处,土壤计划湿润层厚度为0.8m 。计算土壤计划湿润层中有效含水量的上、下限,要求:(1)分别用m3/亩,m3/hm2和mm 三种单位表示结果;(2)将含水率转换为以干土重的百分比及用空隙体积的百分 2. 【土壤入渗水量的计算】某土壤经测定,第一分钟末的入渗速度i 1=6mm/min ,a=0.4。求:运用土壤入渗经验公式计算30min 内的入渗量,平均入渗速度,及第30min 末的瞬时入渗速度。 解:把i 1=6,i f =0.4,t=1代入 i=S 2t ?1 2+i f 解得 S=11.2 把 S=11.2,t=30, ,i f =0.4代入I=S t 12+i f t 得I=11.2x 3012 +0.4x30=73.34mm. 平均入渗速度v=73.34/30=2.44mm/min. 30min 末的瞬时入渗速度i 30=S 2t ?1 2+i f =11.2 2x 30?1 2+0.4=1.42mm/min. 第三章 作物需水量和灌溉用水量 1. 用“以水面蒸发为参考的需水系数法”求水稻的耗水量。基本资料:(1)某地根

解:各阶段蒸发耗水总量 返青期:0.784x(182.630 x5+ 145.731 x3)=34.91mm 分蘖期:1.06x 145.7 31x25=124.55mm 拔节孕穗期:1.341x(145.731x3+ 178.530 x15)=138.59mm 抽穗开花期:1.178x(178.530 x15)=105.14mm 乳熟期:1.06x 198.831 x10=67.98mm 黄熟期:1.133x 198.831 x9=65.39mm 各阶段渗流总量 返青期:1.5x8=12mm 分蘖期:1.2x25=30mm 拔节孕穗期:1.0x18=18mm 抽穗开花期:1.0x15=15mm 乳熟期:0.8x10=8mm

《农田水利学》考试重点【复习版】

农田水利学复习整理: 一、绪论: 1、农田水利:为防治干旱、渍、涝和盐碱灾害,对农田实施灌溉、排水等人工措施的总称。 2、农村水利: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与农民生活条件服务的水利措施。 3、农田水利状况:农田中地表水、土壤水、地下水的状态、变化规律及对作物生长影响的总称。 第二章: 1、土壤水的分类:吸着水(吸湿水&薄膜水)、毛管水、重力水 2、凋萎系数:植物开始发生永久凋萎时土壤含水率,也称凋萎含水率或萎焉点。 田间持水量:农田土壤某一深度保持吸湿水、膜状水和毛管悬着水的最大含水量。 3、区别涝灾和滞害:涝:降水过多形成田面积水并危害作物正常生长的灾害。 渍害:地下水位过高、土壤过湿而危害作物正常生长的灾害。 4、农田水分消耗的3条途径:1.植物蒸腾2.株间蒸发3.深层渗漏 3个方程式:植物蒸腾量+株间蒸发量=腾发量=作物需水量 作物需水量+渗漏量=田间耗水量 作物需水量=田间耗水量 5、需水临界期:作物全生育期中因需水得不到满足时最易影响生长发育并导致最大减产的时期。 6、α及k值法的适用条件: (1)“α”值法 基本公式:ET=αE0 或ET=aE0 +b 式中:ET ——某时段作物田间需水量,mm E0 ——与ET同时段的水面蒸发量,mm; α——需水系数或称蒸发系数。 a,b——经验常数。 (2)“K ”值法 基本公式:ET=KY 或ET=KYn+c 式中:ET——作物全生育期的总需水量,m3/亩 Y——作物单位面积产量,kg/亩; K——以产量为指标的需水系数,m3/kg; n、c ——分别为经验指数和常数。 7、灌溉制度:按作物需水要求和不同的灌水方法制定的灌水次数,每次灌水的灌水时间和 灌水定额和灌溉定额的总称。 8、灌水定额:一次灌水在单位灌溉面积上的灌溉量。 9、灌溉定额:各次灌水定额之和。 10、水稻充分灌溉制度的基本方程式及原则: (一)泡田定额 计算公式:M1=0.667(h0+S1+e1t1-P1) 式中: M1——泡田定额,m3/亩; h0 ——插秧时田面所需水深,mm; S1 ——泡田期渗漏量,mm; t1 ——泡田期的天数,d, e1 —— t1时期水田田面平均蒸发强度,mm/d;

课外作业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第1课时1.A 2.B 3.C 4.定点 定长 5.弧 弦 6. 2 2cm π7.略 8.证△OAD ≌△OBC 9.22 12b ab π- 10.设∠A=x °,则∠A+∠OEA=3x=72°, ∠A=24° 11.(1) π40cm (2)相等 (3)相等. 理由:R r r r n =+???++21,R r r r n ππππ222221=+???++,即成立. 第2课时1.B 2.D 3.B 4.12 5.3 6.16, 20 7.8cm 8.提示:在弧上画两条弦,再做它们的中垂线,那么中垂线的交点就是圆心.9.3cm 10.提示:连接OC 、OD ,证明△OAC ≌△OBD,即可. 11.(6,0) 第3课时1.D 2.A 3.C 4.圆的旋转不变性 5.31或3 5 6.3 7.∠A=400 8.AC =EB =DF .先证它们所对的圆心角相等. 9.BE 的度数为80°,EF 的度数为50°. 10.连结AC 、BD ,∵C 、D 是弧AB 三等分点,∴AC=CD=DB ,且∠AOC=1 3×90°=30°,∵OA=OC ,∴∠OAC=∠OCA=75°,又∠AEC=∠OAE+∠AOE=45°+30°=75°, ∴AE=AC ,同理可证BF=BD ,∴AE=BF=CD . 11.(1)连结OM 、ON ,在Rt △OCM 和Rt △ODN 中,OM=ON ,OA=OB ,∵AC=DB ,∴OC=OD ,∴Rt △OCM ≌Rt △ODN ,∴∠AOM=∠BON ,∴弧AM=弧NB (2)弧AM=弧MN=弧NB . 第4课时1.C 2.B 3.C 4.B 5.B 6.35°7.4cm 8.64° 9.25° 10.90°11.2cm 12.等边三角形 13.证△AOD ≌△COB ,得AD=BC. 14. ∠ABD=20°.先求出∠OAD=70°. 15.(1)∠ACB=120°.先求出∠AOE=60°,∠AOB=120°可得∠ACB=120°. (2)△ABD 的最大面积为33.提示:过D 作AB 上的高DF ,由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易得当DF 经过圆心O 时,△ABD 的面积达最大值. 第5课时1.C 2.D 3.B 4.B 5.B 6.4 7.25° 8.45 9.3 10.33 11.OE OF =.连结OA OB ,,OA OB ,是⊙O 的半径,OA OB OBA OAB ∴=∴=,∠∠. 又 AE BF =,OAE OBF ∴△≌△,OE OF ∴=. 12.(1)OD AB ⊥,∴弧AD=弧DB 11522622 DEB AOD ∴∠=∠=?= (2)OD AB ⊥,AC BC ∴=,AOC △为直角三角形,3OC =,5OA =,由勾股定理可得 4AC = 28AB AC ∴== 13.(1)AB 是O ⊙的直径,90AEB ∴∠=°.又45BAC ∠=°,45ABE ∴∠=°.又A B A C =,67.5ABC C ∴∠=∠=°.22.5EBC ∴∠=°.(2)连结A D .AB 是O ⊙的直径,90ADB ∴∠=°.AD BC ∴⊥.又AB AC =,BD CD ∴=. 14.过点O 作OG ⊥AP 于点G ,连接OF ∵ DB=10,∴ OD=5 ∴ AO=AD+OD=8∵∠PAC=30°∴ OG=21AO=2 1×8=4cm ∵ OG ⊥EF , ∴ EG=GF

农田水利学试题及答案资料

农田水利学课程考试试题及答案 姓名 年级 专业 学号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 2 分 共 10 分) 1. 灌水率: 2. 排涝模数: 3. 平均排除法: 4. (排涝计算中的)设计内水位: 5. 容泄区: 二.选择题(共 10 分) 1. 灌溉设计标准是反映灌区效益达到某一水平的一个重要技术指标,一般以 ( )与 ( )表示? A 、灌溉设计保证率、抗旱天数。 B 、水文年型、降水量。 C 、设计灌溉用水量全部获得满足的年数、抗旱天数。 D 、水源来水量、灌区需水量。 2. 什么叫田间渠系的灌排相邻布置? ( ) 3. 渠道的输水损失包括以下四个部分: ( ) A 、干渠、支渠、斗渠及农渠等四级渠道的水量损失。 B 、渠床土质、地下水埋深、渠道的工作制度及输水时间。 C 、自由渗流、顶托渗流、渠床土质、与渠道的工作制度等。 D 、渠道水面蒸发损失、渠床渗漏损失、闸门漏水与渠道退水等。 4. 什么叫渠道水的利用系数? ( ) A 、灌溉渠系的净流量与毛流量的比值。 B 、某一级渠道的净流量与毛流量的比值。 C 、田间实际灌入的有效水量与末级渠道的供水量之比。 D 、实际灌入农田的有效水量和渠首引入的水量之比。 5. 在渠道规划设计中,渠道最小流量有何作用? ( ) A 、用以校核对下一级渠道的水位控制条件。 A 、灌溉渠道与排水沟道的规划布置。 B 、田间各级渠道规划布置的形 式。

B、用以校核渠道不淤条件。 C、用以确定修建节制闸的位置。 D、用以校核对下一级渠道的水位控制条件和确定修建节制闸的位置,并按最小流量验算渠道不淤条件。 6.什么叫雨水径流集蓄灌溉工程?() A 、导引、收集雨水径流,并把它蓄存起来加以有效灌溉利用的工程技术措施。 B、田面、坡面、路面及屋面庭院等各类集水工程。 C、各类形式的水窖、水窑窖等蓄水工程。 D、各类最为有效节水的灌溉方式。 7.集流面的处理主要包括哪三类方法?() A 、采用混凝土、水泥土、三七灰土进行表面处理。 B、采用塑料薄膜、或塑膜复沥青、复草泥。 C、植被管理;地表处理;化学处理。 D、采用钠盐、硅有机树脂及粗石蜡等化学处理方法。 8.蓄水工程有哪几种主要的类型?() A 、引水渠沟或管道、入水口、拦污栅、沉沙槽、蓄水设施以及放水装置等。 B、涝池、旱井、田间蓄水池、水窖、水窑窖等。 C、引水渠、蓄水窑洞与放水暗管与放水暗渠。 D 、沉沙池、进水管、水窖等。 9.什么叫续灌方式?() A 、类似于自来水管道可随机用水的供水方式。 B、输配水管道进行输水、配水和灌水的方式。 C、是指上一级管道按预先划分好的轮灌组分组向下一级管道配水的方式。 D 、是指上一级管道向所有的下一级管道同时配水的方式。 10.什么叫集水效率?() A 、降水特征(次降雨量、降雨强度)和集水面质地、坡度、前期含水量与集水面尺寸。 B、集水面的处理材料、集水面积、集流路径和汇流时间。 C、随降水强度的增大而提高。 D、某时段内或某次降雨集水面的集水量占同一时期内的降雨量的比值。 三、简答题(每题6分,共30分) 1.四种地表取水方式的使用条件

农田水力学作业答案

农田水利学作业 1、用“水面蒸发为参数的需水系数法”求水稻的需水量 (1)根据某地气象站观测资料,设计年4月至8月80cm口径蒸发皿的蒸发量(E0)的观测资料见表1-1。 (2)水稻各生育阶段的需水系数α值及日渗漏量,见表1-2。 表1-1 某地蒸发量(E0)的观测资料 表1-2 水稻各生育阶段的需水系数及日渗漏量 1

解:(1)各月日蒸发量 4月日蒸发量ET04=182.6/30=6.09 mm/d 5月日蒸发量ET04=145.7/31=4.7 mm/d 6月日蒸发量ET04=178.5/30=5.95 mm/d 7月日蒸发量ET04=198.8/31=6.41 mm/d (2)由ET=αET0,计算各生育阶段的蒸发量如下表: 2

2、设计春小麦灌溉制度 西北内陆某地,气候干旱,降雨量少,平均年降雨量117mm,其中3~7月降雨量65.2mm,每次降雨量多属微雨(5mm)或小雨(10mm)且历时短;灌区地下水埋藏深度大于3m,且矿化度大,麦田需水全靠灌溉。土壤为轻、中壤土,土壤容重为1.48t/m3,田间持水量为28%(占干土重的百分数计)。春小麦地在年前进行秋冬灌溉,开春解冻后进行抢墒播种。春小麦各生育阶段的田间需水量、计划湿润层深度、计划湿润层增深土层平均含水率及允许最大、最小含水率(田间持水量百分数计),如表2-1所列。据农民的生产经验,春小麦亩产达300~350kg时,生育期内需灌水5~6次,灌水定额为50~60m3/亩。抢墒播种时的土壤含水率为75%(占田间持水量百分数计)。 表2-1 春小麦灌溉制度设计资料表 解: (1)灌区地下水埋藏深度大于3m,因而可忽略地下水补给量K。 3

(完整版)农田水利学试题六.docx

农田水利学课程考试试题 姓名年级专业学号 总分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题分1010303020 阅卷人得分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 1、渠道设计流量: 2、灌溉水利用系数: 3、最小流量: 4、田间净流量:: 5、不冲流速: 二.单向选择题(共10 分) 1.地下水临界深度是指? () A、地下水埋藏深度。 B、在一定的自然条件和农业技术措施条件下,为了保证土壤不产生渍害,所要求保持的地下水 最小埋深。 C、在一定的自然条件和农业技术措施条件下,为了保证土壤不产生盐碱化和作物不受盐害,所 要求保持的地下水最小埋深。 D、在一定的自然条件和农业技术措施条件下,为了保证土壤不产生盐碱化和作物不受盐害,所要求保持的地下水最大埋深。 2.对于控制一定地下水位要求的农田排水系统,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在同一排水沟深度的情况下,排水沟的间距愈大,地下水位下降速度愈快,在一定时间内地 下水位的下降值愈大,在规定时间内地下水位的下降值也愈大。 B 、在允许的时间内要求达到的地下水埋藏深度H 一定时,排水沟的间距愈大,需要的深度也 愈大。 C、在允许的时间内要求达到的地下水埋藏深度 H 一定时,排水沟的间距愈小,需要的深度也愈大。 D、在同一排水沟间距的情况下,排水沟的深度愈小,地下水位下降速度愈快,在一定时间内地 下水位的下降值愈大,在规定时间内地下水位的下降值也愈大。

3.设计排涝标准时,需选择发生一定重现期的暴雨,一般选择标准是? () A 、 1-5 年。B、 5-10 年。 C、 10-15 年。 D、 15-20 年。 4.对渍害最不敏感的作物是? () A 、小麦;B、玉米; C、高粱; D、水稻。 5.特别适宜防治土壤次生盐碱化的农田排水方式是? () A 、明沟排水; B 、竖井排水; C、暗管排水; D 、暗沟排水。 6.在进行排水沟设计时,用来校核排水沟的最小流速的设计流量是? () A 、排涝设计流量;B、排渍设计流量; C、日常排水设计流量; D、排涝模数。 7.农田长期渍水不会造成下列后果? A 、土壤的透气性很差。B、土层都处于强烈的氧化状态。 C、利于硫化氢等硫化物的形成,对作物根系产生永久性伤害。 D 、有机质矿化程度低,分解释放的有效养分少,不能满足作物生长的需要。 8.防治土壤盐碱化的水利技术不包括? () A 、明沟排水 B 、井灌井排 C、灌水冲洗 D 、放淤改良 9.什么叫计划用水?() A、灌溉水量的分配方法。 B、就是按作物的需水要求与灌溉水源的供水情况,结合渠系工程状况,有计划地蓄水、引水、配 水与灌水。 C、是指灌溉水在灌区各级渠系调配、管理的方式。 D、是指灌溉水通过各级渠道流入田间的方法。 10.灌区用水计划一般来说有哪四种主要类型?() A、水源引水计划、渠系配水计划与田间的用水计划等。 B、水权集中、统筹兼顾、分级管理、均衡受益。 C、年度轮廓用水计划、某灌季全渠系用水计划、干支渠段用水计划及用水单位的用水计划。 D、上下结合、分级编制,统一调度、联合运用。

农田水利知识点

农田水分状况:指农田土壤水、地面水和地下水的状况及其相关的养分、通气、热状况 土壤水:通常将存在于非饱和带的水分称为土壤水,(土壤水是联系农田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纽带,农田土壤水直接影响作物生长的水,气,热,养分等状况,与作物生长关系密切,是作物生长环境的核心要素之一。) 地下水:储存于饱和带的水分称为地下水。 土壤含水率:(习惯上称为含水量)是指一定量的土壤中所含有水分数量的多少,又称土壤湿度。 毛管水:是受土壤毛管力作用保持在土壤中的水分,(毛管水依其在土壤中的分布又可分为毛管悬着水和毛管上升水)。 毛管悬着水:在地下水埋深较大时,降水或灌溉水等地面水进入土壤,借助毛管力保持在上层土壤毛管孔隙中的水分 毛管上升水:借助毛管力的作用,由地下水上升进入上层土体的水。 凋萎系数:出现永久凋萎时的土壤含水量称为凋萎点含水量,也称凋萎系数。 田间持水量:在地下水埋藏较深和排水良好的土地上,当充分降水或灌溉后,地表水完全入渗,并防止蒸发,经过几天时间,土壤剖面所保持的含水量,即为田间持水量。(田间持水量包括吸湿水,薄膜水和毛管悬着水,其数量是三者数量的和) 田间持水率:在生产实践中常将灌水两天后土壤所能保持的含水率叫做田间持水率。 SPAC系统的主要内容:水分经由土壤到达植物根系,进入根系,通过细胞传输进入木质部,由植物的木质部到达叶片,再由气孔扩散到大气中去,最后参与大气的湍流交换,形成一个统一、动态的互反馈连续系统,即土壤-植物-大气连续体(SPAC)系统。 在这一连续体中存在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传递和交换,土壤、植物和大气是SPAC系统的研究对象。 SPAC系统研究的核心内容:水分在土壤、植物和大气中的传输。水分总是从水势高的地方向水势低的地方运动。 作物需水量:指生长在大面积上的无病虫害,土壤水分和肥力适宜,能取得高产潜力条件下的作物植株蒸腾和棵间蒸发量,包括组成植株体所需的水量。 参照作物需水量(潜在腾发量):指土壤水分充足、地面完全覆盖、生长正常、高矮整齐的开阔(地块的长度和宽度都大于200m)矮草地(草高8~15cm)上的蒸发量。 作物系数:指不同发育期中需水量与可能蒸散量之比值。 植株蒸腾:作物根系从土壤中吸入体内的水分,通过叶片的气孔扩散到大气中去的现象。 棵间蒸发:植株间土壤或田面的水分蒸发,又称株间蒸发。 深层渗漏:是指灌溉水或降水水量太多,使土壤水分超过了作物根系层土壤田间持水量,下渗到不能为作物利用的深层土壤现象。 作物水分生产函数:是指在农业生产水平基本一致的条件下,作物生长过程中,作物产量与投入水量(或作物蒸发蒸腾量)之间的函数关系。 灌溉制度:是指某一作物在一定的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和一定的农业技术措施下,为了获得稳定高产,所制定的一整套向农田灌溉水的方案,包括作物播种前(或水稻插秧前)及全生育期内的灌水次数、每次灌水的灌水时间、灌水定额以及灌溉定额等四项内容。 灌溉设计保证率:灌区灌溉用水量在多年期间能够得到充分满足的几率,一般用设计灌溉用水量全部获得满足的年数占计算总年数的百分率表示。 灌溉水利用系数:净灌溉用水量W净与毛灌溉用水量W毛之比称为灌溉水利用系数,用η水表示。 W毛=W净/η水(W毛:毛灌溉用水量,W净灌溉用水量) 灌水率:是指灌区单位面积上所需灌溉的净流量,又称为灌溉模数。 畦灌:畦灌是将田块用畦梗分隔成许多矩形条状地块,灌溉水以薄层水流形式输入田间并渗入土壤的灌水方法。喷灌:是利用专门设备将有压水送到灌溉地段,并喷射到空中散成细小的水滴,像天然降雨一样进行喷灌。 沟灌:沟灌是在作物行间开挖灌水垄沟,将灌溉水引入田间垄沟,在流动的过程中借助重力作用和毛细管作用湿润土壤的灌水方法。 滴灌:滴灌是利用喷头、滴灌管等设备,以滴水或细小水流的方式,湿润植物根区附近土壤的灌水方法。 田间工程:通常指最末一级固定渠道(农渠)和固定沟道之间的条田范围内的临时渠道,排水小沟,田间道路,稻田的格田和田埂,旱地的灌水畦和灌水沟,小型建筑物以及土地平整等农田建设工程,是灌溉渠道输配水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喷灌强度:单位时间内喷洒在单位面积土地上的水量,亦即单位时间内喷洒在灌溉土地上的水深。喷灌系统的设计

农田水利学复习资料

农田水利学 、名词解释 1、地下水临界高度:在一定的自然条件和农业技术措施条件下,为了保证土壤不产生盐碱化和作物不受盐害所 要求保持的地下水最小埋藏深度。 2、水滴打击强度:单位喷洒面积内水滴对作物和土壤的打击动能。 3、田间工程:通常是指最末一级固定渠道和固定沟道之间的农田建设工程。 4、农田水分状况:农田地面水、土壤水和地下水的状况及其相关的养分、通气、热状况。 5、喷灌强度:单位时间内喷洒在单位面积土地上的水量,亦即单位时间内喷洒在灌溉土地上的水深。喷灌均匀度: 喷灌面积上水量分布的均匀程度,是衡量喷灌质量的主要指标之一。 6、灌溉设计保证率:指灌区用水量在多年期间能够得到充分满足的机率,一般以正常供水的年数或供水不破 坏的年数占总年数的百分数表示。 7、涝灾;因当地降雨过多,地面径流不能及时排出而形成田面积水,使作物受淹引起减产或失收 渍灾:因地下水位过高,根据土壤中的含水量过大,长期超过农作物正常生长允许的限度,使作物生长受抑的灾害现象。 二者相同点:农田水分过多 不同点:涝灾地面积水过多,而渍灾则是地下水位过高,不出现地面积水,只是土壤含水量大,不如涝灾来得明显和快速。 8田间持水率:灌水两天后土壤所能保持的含水率 凋萎系数:使作物发生永久性凋萎的含水率(约为吸湿系数的 1.5~2.0倍) 9、作物需水量:植株蒸腾和株间蒸发所消耗的水量之和。 ET E0或ET aE O b ET ――某段时间内的作物需水量,以水层深度mm计; E O――与ET同时段的水面蒸发量,以水层深度mm计; a,b -- 经验常数; a ――需水系数,或蒸发系数。 10、抗旱天数:灌溉设施在无降雨情况下能满足作物需水要求的天数。 二、简答题 1、农田水利学的研究对象与措施: (1)调节农田水分状况: ①灌溉措施:按作物所需通过灌溉系统有计划地将水量输送和分配到田间补充水分不足; ②排水措施:通过修建排水系统将农田内多余的水分(地面水和地下水)排入容泄区,使农田处于适宜的水分状 况。 (2)改变和调节地区水情 ①蓄水保水措施:修建水库、河网,控制利用湖泊、地下水库,大面积的水土保持和田间蓄水。 ②调水、排水措施:主要通过引水渠道、使地区之间或流域之间的水量互相调剂,从而改变水量在地区上的分布状 况。比如南水北调工程。 2、作物灌溉制度的确定方法? ①总结群众丰产灌水经验;②根据灌溉试验资料制定灌溉制度③按水量平衡原理分析制定灌溉制度。 3、修正灌水率的原则:以不影响作物需水要求为原则。 要求:①尽量不要改变作物关键用水期的各次灌水时间;

小学语文四年级课外作业答案

小学语文四年级课外作业答案 21乡下人家 二、7 屋前瓜藤,鲜花轮绽,雨后春笋,群鸡觅食,鸭群戏水,院落晚餐,月夜睡梦哪一副都可以,只要能说出言之有理的理由来即可。 三、③④③ 四、略(自己动手写) 基础苑二 一、棚架,装饰,捣衣,和谐,菊花,率领,觅食,搬家,鸟巢,催眠,辛苦,耸立, 朴素,鸡冠花。 二、如果,特别,朴素-——华丽 三、 1.虽然——但,2.即使——也,3.不论——不论——都。(自己造句) Ey: 我们班的明明虽然年龄最小,但学习成绩最好。 四、2,这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竹笋人的行为,使句子更加形象具体生动,读起来感到很亲切,也体会到作者对雨后春笋的喜爱之情。 2,这句更具体的描述了鸭群的活动,戏水,觅食,见人也不怕说明他们经常在这里活动。 22牧场之国 一、Jun 骏,jue爵,yin垠,xu畜,you悠,xiang镶,qian嵌 二、模样/一模一样,模仿/模型/模范; 猪圈,圆圈/圈起 三、1.仪态端庄2.飘飞体壮 3.辽阔无垠 四、在碧绿的低地上成群的骏马到处驰骋;草原上的羊群、猪群、鸡群悠闲地生活;傍晚牧场宁静的美景。 五、牛犊的模样像贵妇人,仪态端庄。老牛好似牛群的家长,无比尊严。等等(从课本上照抄一些含有比喻或拟人的句子。) 六、略,(选比喻或拟人句,理由言之有理即可) 23 古诗词三首 一、乡村四月宋翁卷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二、1.山陵和原野,2.平地3.杜鹃鸟4.结束 5.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三.略 基础苑二 一、四时田园杂兴宋范成大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二、宋,范成大,小孩子哪里懂得耕织之事,也模仿大人的样子,在靠近桑树的下面 学着种瓜。 三、出去田里的杂草,不懂,从事,靠近。 基础苑三 二。、西塞山附近,白鹭展翅飞,挑花夹岸的溪水中,鳜鱼肥美。 三.略 四、书湖阴先生壁宋王安石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24、麦哨 二、yìng 应对yīng 应该yīng 应当yìng hè应和hé温和hè一唱一和 三、1. 鹅黄嫩绿,金黄,黑白相间,雪白 2.不行,再用结,在这个排比句中就过于重复了。2. 金黄的油菜花,黑白相间的蚕豆花

农田水利学期末复习题

第一章农田水分与土壤水运动规律 (一)名词解释 1、吸湿水 2、薄膜水 3、吸湿系数 4、凋萎系数 5、田间持水率 (二)选择题 1、土壤水分中与作物关系最密切的是() A.膜状水 B.毛管水 C.重力水 D.吸湿水 2、作物因缺水而产生凋萎,当作物产生永久性凋萎时的土壤含水率称() A.吸湿系数 B.田间持水率 C.最大分子持水率 D.凋萎系数 3、吸湿水最大时的土壤含水率称之为() A.吸湿系数 B.田间持水率 C.毛管持水率 D.凋萎系数 4、悬着毛管水达到最大时的土壤含水率称之为() A.最大分子持水率 B.毛管持水量 C.田间持水率 D.饱和含水率 5、土壤吸力小于( )的那部分称为可被作物吸收利用,称为有效水。 A.1.5MPa B.2MPa C.2.5MPa D.3MPa 6、由于降雨过大或降雨连绵造成地下水位抬高、土壤含水量过大,形成的灾害称() A.洪灾 B.涝灾 C.渍灾 D.洪涝灾害 (三)问答题 1、简述农田土壤水分的存在形式。 2、土壤含水量的表示方法有哪几种?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怎样? 3、简述土壤水的有效性。 4、何谓旱灾、洪灾、涝灾和渍害? 5、何谓凋萎系数和田间持水率?两者各有什么用途? 6、何谓SPAC?

第二章灌溉用水量与灌水方法 (一)名词解释 1、作物需水量 2、作物系数 3、灌溉制度 4、灌水定额 5、灌溉定额 6、灌水率(灌水模数) (二)选择题 1、影响作物田间需水量的因素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是() A.土壤 B.气象 C.作物 D.农技措施 2、作物需水量指()。 A.叶面蒸腾量 B. 叶面蒸腾量+深层渗漏量 C.叶面蒸腾量+棵间蒸发量 D.叶面蒸腾量+棵间蒸发量+深层渗漏量 3、以水面蒸发量为参数的需水系数法一般适用于()作物需水量的估算。 A.小麦 B.玉米 C.水稻 D. 棉花 4、灌区的灌水率是指灌区()过程线。 A.单位面积用水量 B.单位面积灌水定额 C.单位面积上的净灌水流量 D.净灌水流量 5、()宜采用畦灌。 A.水稻 B.小麦 C.玉米 D.棉花 (三)问答题 1、农田水分消耗的途径有哪些? 2、什么是作物需水临界期?了解作物需水临界期有何意义? 3、影响作物需水量的因素有哪些,其中哪一个因素是最主要的因素? 4、何谓需水模系数?有何作用? 5、什么是灌溉制度?制定灌溉制度有内容有哪些? 5、制定灌溉制度有哪些方法?

扬州大学农科农田水利学计算题过程及答案

农田水利学计算题 1、某小型灌区作物单一为葡萄,某次灌水有600亩需灌水,灌水定额为25m 3/亩,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为0.75,试计算该次灌水的净灌溉用水量和毛灌溉用水量。 解:W 毛=MA/η水=25*600/0.75=20000(m3) W 净=MA=25*600=15000(m3) 2、某灌区A =0.2万亩,A 蔬菜=0.16万亩,A 花卉=0.04万亩,m 蔬菜=20m 3/亩,m 花卉=15m 3/亩。求综合净灌水定额m 综及净灌溉用水量。 解:m 综=α1m 1+α2m 2=0.8*20+0.2*15=16+3=19(m3/亩) W=m 综*A=19*2000=38000(m3) 3、某小型提水灌区,作物均为果树,面积1000亩,用水高峰期最大灌水定额为25m3/亩,灌溉水利用系数为0.75,灌水延续4天,每天灌水20小时。试计算水泵设计流量。 解:Q 设= =25*1000/(3600*20*4*0.75)=0.12(m3/s ) 4、已知苏南某圩区,F=3.8Km2,其中旱地占20%,水田占80%。水田日耗水e=5mm/d ,水田滞蓄30mm ,旱地径流系数为0.6 。排涝标准采用1日暴雨200mm ,2天排除,水泵每天工作时间22小时。试求泵站设计排涝流量Q 和综合设计排涝模数q 。 解:R 水田=P-h 田蓄-eT=200-30-5*2=160(mm ) 水ηTt A m t T W Q k j j ij i i i 360036001∑==??=

R旱田=αP=0.6*200=120(mm) ∴Q=(R水田F水田+R旱田F旱田)/3.6Tt =(160*3.8*0.8+120*3.8*0.2)/3.6*2*22 =3.65(m3/s) ∴q =Q/F=3.65/3.8=0.96(m3/km2) 5、冬小麦播前土壤最大计划湿润层深度为0.6m,土壤平均孔隙率42.5%(占土壤体积百分比),土壤田间持水率为70%(孔隙百分比)。播前土壤含水率为45.0%(孔隙百分比)。计算冬小麦的播前灌水定额。解:M=667Hn(θmax-θ0)=667*0.6*0.425*(0.7-0.45) =42.5(m3/亩) 6、已知某渠系如图1-4-3所示,干、支渠采用续灌,设计灌水率q=0.78m3/(s·万亩),一支灌溉面积为2万亩,二支灌溉面积为2.4万亩,三支灌溉面积2.5万亩,支渠的灌溉水利用系数为0.82,干渠渠道水利用系数0.9。 【要求】 (1)计算各支渠设计流量; (2)计算干渠设计流量和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 解:(1)Q1=qA1/η支水=0.78*2/0.82=1.90(m3/s) Q2=qA2/η支水=0.78*2.4/0.82=2.28(m3/s) Q3=qA3/η支水=0.78*2.5/0.82=2.38(m3/s) (2)η水=η支水*η干=0.82*0.9=0.74 7、1)下图渠系干、支渠续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