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角度分析

多角度分析
多角度分析

多角度分析,巧拟分论点

当今中学生作文学习中普遍存在一种弊病:不愿意下工夫训练思维能力,导致其分析事理的能力低下;写作文时,只会“避重就轻”以事例代分析,人云亦云。更为严重的是,现在,不少学生急功近利,一味追随应试作文的潮流:高考中有“故事新编”的作文得了满分,于是,全国各地写屈原、文天祥、王昭君之类的故事开始满天飞;看到散文化的议论文容易得高分,学生又一窝蜂地将作文散文化,满篇皆是华丽而空洞的排比“美句”,处处都是矫揉造作的“抒情”……

作文本来就贵在独立思考,要求有个人的真知灼见,有个人的真情实感。因此,要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必须扎扎实实地在训练中提高学生的洞察能力、分析能力等理性思维能力,提高其思维水平。

当然,笔者长期在教学一线,深知中学生写作能力有限;也知道要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绝非易事。尽管如此,在多年的作文教学中笔者还是摸索出了一些方法。其中,最有效的是从抓最基本的分析思维训练入手——训练学生多角度分析问题、学会列出分论点的能力。

对任何一个事物(话题)多角度地分析下去,都有可能发现蕴涵在其中的丰富事理。角度越多,发掘的道理就越多。将这些道理分层列出来并加以阐述,它们就成了作文的分论点。这样的作文就不会是只有一个干巴巴的总论点和几个事例的简单构架,而是有了基本的分析框架,并有了进一步深入发掘的脉络。

那么,如何多角度地分析事物话题,进而列出分论点呢?

一、具体联想,事中抽理具体做法是:

1.联想。比如遇到“宽容”这个话题,我们可以马上去联想能表现宽容精神的一些名人事迹,如“廉颇蔺相如的故事”,还有“祁黄羊举贤不避仇”……

2.事例分析。我们对事例进行分析,可以分析其原因、本质、价值等等。如从关于“宽容”的一些事例中我们可以看出:宽容是一种博大(蔺相如有博大的胸怀);宽容是一种高远的境界(蔺相如站在国家利益的高度宽容了廉颇,境界非凡)。我们还可以从“祁黄羊举贤不避仇”的事例中发现,祁黄羊之所以宽容自己的仇人并向国君举荐他,是因为祁黄羊本人有正直的人品,由此就可从中得出一个道理:宽容是一种正直。此外,我们还可以从外国名人故事中悟出道理,如林肯认为消灭敌人的最好办法就是将他变为朋友,由此可以看出:宽容也是一种智慧,一种化敌为友的智慧。

经过对具体事例进行分析,我们很容易就可以发现关于宽容的四个本质特点。作为备用的分论点,这就已经比较丰富了,每一点阐述开来,都可以写出一大段文字。而假如我们一开始就对“宽容”进行抽象的思考,那就会费力得多,也难有这么多独到的发现。

3.同类归纳。上面讲的是就一个个的事例进行的分析,其实,我们还可以将同一类事例进行合并,分析其共同点。如在上述三例中,我们可以看出“宽容”的共同价值:①有利于自己;②有利于国家;③带来和谐;④培养美德……这些也是不错的分论点。

4.差异比较。我们还可以将有差异的相关事例进行比较分析,从中发现一些道理。例如,将廉颇与蔺相如比较,我们就可以看出“不能宽容”的一些原因:①狭隘;②自我中心、个人至上;③境界低下;④不能站在历史与社会发展的宏观角度来看待事物……当然,我们也可以联想反面的事情,如有些“宽容”会带来“农夫与蛇”的后果,进而比较得出:宽容也是有原则的。

然后,再将这些独到的发现当作作文的分论点,就每一点展开阐述,进行二次分析,讲道理,举事例。这样,作文中不仅有了独到的分析,还有可能闪烁着睿智的光芒!

此外,需要强调的是,平时要广泛阅读,要有意识地扩大见识,储备素材。掌握的事例越多,就越能自如地运用“事中抽理”的方法;否则,只能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了!

二、发散思维,多向列举

对事物(话题)进行多角度分析,我们常常需要利用发散思维的方法,思维发散得越开,分论点就越多,可供选择的余地也就越大。运用发散思维,多向列出观点的方法可分为如下几种:

1.猜测各种可能性。对事物各种可能性的猜测就是多角度分析问题的方式之一。透彻分析事理,尤其是对原因、方法的分析,都离不开对可能性的全面分析与列举。例如,写关于“谦虚”的作文,如果要对谦虚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就应该全面推测——人之所以能谦虚,是因为:①受教育影响;②受社会文化环境影响;③个人的修养;④个人见识、经历、教训;⑤认识到谦虚的好处;⑥胸怀远大志向……有了这么多见解,写作时就可以根据不同的侧重点来取舍或安排文章内容的详略了。

2.细分各种要素。例如,谈“成功”的品质,可以分析决定成功的各种要素:①志向;②自信;③坚韧;④勤奋;⑤智慧;⑥决断能力;⑦情商……这样详尽的分析,可以带来独到的见解。比如⑥和⑦:现代社会,对人的判断力和决断能力要求很高,比尔。盖茨当机立断创立微软公司就是明证;社会学家的研究证明:情商比智商更为重要,由此可引出健全人格对实现成功的重要性。很显然,选择写这两方面内容的作文更具时代性,更精辟,作文也更容易出众。

3.循序发散思考。在多角度分析问题时,如能确定一个发散顺序,将有利于思维顺利展开。如可以将“宽容”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对人类发展的重要作用依次展开分析,如此一来角度自然就丰富了。

4.多种关系的辩证分析。分析出事物之间的各种关系,也是多角度思维的方法之一。例如,分析“位置与价值”,可先从两者统一的角度分析:良好的位置有利于发挥好个人的价值,从而启发人们“要找准自己的位置”“要人尽其才”等。再从两者矛盾的一面看:位置不等于价值,引申出“平凡的岗位也能实现自我价值”等。还可以分析将“位置”转化成“价值”的关键条件有哪些。总之,“统一、矛盾、条件”是进行多种关系分析的三个基本层面。

三、追根溯源,层层剥笋

1.由表象到本质。深入分析,就是透过现象看本质,从而得出自己独到的见解。例如,对于话题“认识自己的特长”,可以这样开始分析:能正确认识自己特长的根源是什

么?是对“寸有所长”的自信;产生自信的根源又是什么?是积极的自我评价;积极的自我评价的来源是什么?是实现自我价值的渴望……通过这样由表及里的分析,我们可以一线串珠地分析出许多“认识自己的特长”的本质观点:①自信;②积极的自我评价;③实现自我价值的渴望……这些都是不错的分论点。

2.由此及彼。对事物话题进行由此及彼的分析,可以使作文避免肤浅,从而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比如话题“每一朵花都可以盛开”,对这种比喻型的话题,如果不能由此及彼进行人生、社会等方面的联想分析,作文就不会有什么较有价值的立意。我们不妨由花及人进行分析:花可盛开,那么,人人都有健康成长的权利,人人都应得到尊重;花盛开要有一定的条件,那么,社会就要为人发挥才干创造公平合理的条件或环境;花盛开需要自身吸收水分和阳光,那么,人的成长也离不开自身的努力……这样由此及彼的分析,使得立意具有现实针对性和启迪性,很容易写出见解独特、有真情实感的作文。

当然,还有“由浅入深”“由特殊到一般”等层层分析的方法,都一样可以帮助我们展开深入思考的翅膀。

四、多向比较,求同推异

1.同类比较。将相同的事物进行比较,可以综合归纳出它们的一些共同特点。

2.相似比较。对大体相似又略有差异的事物进行比较,可以使我们看事物更深入、更细致。比如,同样面对“挫折”:勾践的态度是忍辱负重;林肯频遭挫折,却愈挫愈勇;爱迪生面对实验室被焚毁,却是淡定、乐观。这样一比较,我们至少可以分析出对待挫折的三种方式,即三个分论点。

3.正反比较。将正面和反面的事物进行对比,可以使认识更深刻。有一篇满分作文《情与理》将范仲淹坚守理智“先天下之忧而忧”与唐玄宗放纵感情导致“安史之乱”进行对比,总结出以理驭情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这是很成功的范例。

五、确立顺序,循序分析有了一定的顺序,思维便可以按一定顺序展开,分析的角度也就丰富了起来。满分作文《天地之秤——诚》中,重点写诚信“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的重要意义,其思路就是依“自己—他人—社会”的顺序来展开分析的。

常用的顺序还有:①过去、现在、将来等时间顺序;②正面、反面、侧面等方位顺序;③近处、远处等地域顺序;④个人、集体、国家等范畴顺序;⑤外因与内因、全部与局部、现象与本质、物质与精神等哲学顺序;⑥主观与客观、微观与宏观等认识论顺序;

⑦立场、观点、态度、方法等关联顺序;⑧由小到大、由易到难、由主到次的逻辑顺序……

总之,学会多角度地分析问题,进而学会列出见解独到的分论点,是写好议论文的基本功。有了这样的基本功,就有了进行深入阐述的良好基础。这样,写出的作文才有可能是内容充实、分析透彻,且层次分明的好作文。

分析问题的7种思维方法

史上最全|分析问题的7种思维方法(职场人必备)2018-07-25 21:00 不管是在职场中还是生活里,我们都会遇到很多问题,如果没有清 晰全面的思维方式,问题面前,势必难上加难。今天,给大家带来 一些经典好用的思维方式,其中如思维导图、金字塔原理等都是小 培个人力荐的哦~也希望朋友们学起来,用起来,遇到问题时候快 速分析,解决掉它们! 以下信息均整合于网络各处,小培仅做汇编分享。来源:@培训人 社区转载请予以说明 6顶思考帽法 白色思考帽、绿色思考帽、黄色思考帽、黑色思考帽、红色思考帽、蓝色思考帽。英国学者爱德华·德·博诺(Edward de Bono)博士开发。 “6顶思考帽”提供了“平行思维”的工具,避免将时间浪费在互相争执上。强调的是“能够成为什么”,而非“本身是什么”,是寻求一条向前发展的路,而不是争论谁对谁错。 在工作中运用6顶思考帽,将会使混乱的思考变得更清晰,使团体中无意义的争论变成集思广益的创造,使每个人变得富有创造性。但人不能同时戴2顶帽子,所以采用这种方法可以让你好几种情绪中进行平行思考。

人的思维是通过提问来引导的,一个人是积极还是消极,取决于他给自己提的问题。同样的下雨天,消极的人在统计因为下雨,给自己带来的损失,积极的人在问自己下雨我可以做哪些有意义的事情。 SWOT分析法 四个英文单词的缩写,Strengths Weaknesses Opportunities Threats。 最早由美国旧金山大学管理学教授提出,由哈佛大学商学院的安德鲁斯教授1971年在《公司战略概念》中最终确立。

用来确定企业自身的竞争优势、竞争劣势、机会和威胁,从而将公司的战略与公司内部资源、外部环境有机地结合起来的一种科学的分析方法。对于优势和弱势是内部环境的分析,机会和威胁是对于外部环境的分析。 这个模型可以用于多种方面,任何和商品,贸易,竞争有关系的都适用,而人也是一种商品。在工作中,这个模型同样可以帮助你理清现状,分析问题。 麦肯锡7步分析法 来源:麦肯锡公司 善于解决问题的能力通常是缜密而系统化思维的产物,任何一个有才之士都能获得这种能力。有序的思维工作方式并不会扼杀灵感及创造力,反而会助长灵感及创造力的产生。咨询公司解决问题的方法,不仅对于解决企业问题非常有效,对于解决任何需要深入思考的复杂问题都值得借鉴。

多角度分析

多角度分析,巧拟分论点 当今中学生作文学习中普遍存在一种弊病:不愿意下工夫训练思维能力,导致其分析事理的能力低下;写作文时,只会“避重就轻”以事例代分析,人云亦云。更为严重的是,现在,不少学生急功近利,一味追随应试作文的潮流:高考中有“故事新编”的作文得了满分,于是,全国各地写屈原、文天祥、王昭君之类的故事开始满天飞;看到散文化的议论文容易得高分,学生又一窝蜂地将作文散文化,满篇皆是华丽而空洞的排比“美句”,处处都是矫揉造作的“抒情”…… 作文本来就贵在独立思考,要求有个人的真知灼见,有个人的真情实感。因此,要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必须扎扎实实地在训练中提高学生的洞察能力、分析能力等理性思维能力,提高其思维水平。 当然,笔者长期在教学一线,深知中学生写作能力有限;也知道要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绝非易事。尽管如此,在多年的作文教学中笔者还是摸索出了一些方法。其中,最有效的是从抓最基本的分析思维训练入手——训练学生多角度分析问题、学会列出分论点的能力。 对任何一个事物(话题)多角度地分析下去,都有可能发现蕴涵在其中的丰富事理。角度越多,发掘的道理就越多。将这些道理分层列出来并加以阐述,它们就成了作文的分论点。这样的作文就不会是只有一个干巴巴的总论点和几个事例的简单构架,而是有了基本的分析框架,并有了进一步深入发掘的脉络。 那么,如何多角度地分析事物话题,进而列出分论点呢? 一、具体联想,事中抽理具体做法是: 1.联想。比如遇到“宽容”这个话题,我们可以马上去联想能表现宽容精神的一些名人事迹,如“廉颇蔺相如的故事”,还有“祁黄羊举贤不避仇”…… 2.事例分析。我们对事例进行分析,可以分析其原因、本质、价值等等。如从关于“宽容”的一些事例中我们可以看出:宽容是一种博大(蔺相如有博大的胸怀);宽容是一种高远的境界(蔺相如站在国家利益的高度宽容了廉颇,境界非凡)。我们还可以从“祁黄羊举贤不避仇”的事例中发现,祁黄羊之所以宽容自己的仇人并向国君举荐他,是因为祁黄羊本人有正直的人品,由此就可从中得出一个道理:宽容是一种正直。此外,我们还可以从外国名人故事中悟出道理,如林肯认为消灭敌人的最好办法就是将他变为朋友,由此可以看出:宽容也是一种智慧,一种化敌为友的智慧。 经过对具体事例进行分析,我们很容易就可以发现关于宽容的四个本质特点。作为备用的分论点,这就已经比较丰富了,每一点阐述开来,都可以写出一大段文字。而假如我们一开始就对“宽容”进行抽象的思考,那就会费力得多,也难有这么多独到的发现。 3.同类归纳。上面讲的是就一个个的事例进行的分析,其实,我们还可以将同一类事例进行合并,分析其共同点。如在上述三例中,我们可以看出“宽容”的共同价值:①有利于自己;②有利于国家;③带来和谐;④培养美德……这些也是不错的分论点。

管理学分析问题的方法

管理学-分析问题的方法 1、SWOT分析法: Strengths:优势 Weaknesses:劣势 Opportunities:机会 Threats:威胁 意义:通过分析自己在资源方面的优势与劣势,在认清环境提供的机会以及防范可能存在的风险与 威胁的基础上,帮您清晰地把握全局,在错综复杂的情况下做出选择。 2、PDCA循环规则 Plan:制定目标与计划 Do:任务展开,组织实施 Check:对过程中的关键点和最终结果进行检查 Action:纠正偏差,对成果进行标准化,并确定新的目标,制定下一轮计划。 每一项工作(应对面试中给出的任务,同理),其步骤都是一个PDCA循环,需要计划、实施、检 查结果,并进一步进行改进,继而进入下一个循环。只有在日积月累的渐进改善中,才可能会有质的飞跃,才可能取得完善每一项工作,完善自己的人生。 3、5W 2H法 What:工作的内容和达成的目标 Why:做这项工作的原因 Who:参加这项工作的具体人员,以及负责人 When:在什么时间、什么时间段进行工作 Where:工作发生的地点 How:用什么方法进行 How much:需要多少成本 做任何工作都可以从5W 2H来思考,这有助于培养有条不紊的处事习惯,杜绝盲目性,减少遗漏重 要信息的可能性。职场工作汇报的写作也可以用5W2H,简洁明了,以节约写报告及领导看报告的时间。 4、SMART原则 S:具体(Specific),指绩效考核要切中特定的工作指标,不能笼统; M:可度量(Measurable),指绩效指标是数量化或者行为化的,验证这些绩效指标的数据或者信息是可以 获得的; A:可实现(Attainable),指绩效指标在付出努力的情况下可以实现,避免设立过高或过低的目标; R:现实性(Realistic),指绩效指标是实实在在的,可以证明和观察; T:有时限(Timebound),注重完成绩效指标的特定期限。 在制定工作目标或者任务目标时,应当考虑该目标与计划是否SMART化,只有具备SMART化的计

多角度多层次剖析一个典型事例

论证中如何多角度多层次剖析一个典型事例 方法:选、取、述(叙)、析 2015广东高考题目 看天光云影,能测阴晴雨雪,但难逾目力所及;打开电视,可知全球天气,缺少静观云卷云舒的乐趣。 漫步林间,常看草长莺飞、枝叶枯荣,但未必能细说花鸟之名、树木之性;轻点鼠标,可知生物的纲目属种、迁徙演化,却无法嗅到花果清香、丛林气息。 从不同的途径去感知自然,自然似乎很“近”,又似乎很“远”。 2016、2017届学生作品:想一想,比一比 1、前苏联作家康帕乌斯托夫斯基在《金蔷薇》中引述过一句画家朋友的话:“冬天,我就上列宁格勒那边的芬兰湾去,您知道吗,那儿有全俄国最好看的霜……”(引用准确)初读此语,内心便被触动。我从未留意过这些微小的差别,更无所谓“最美”了。透过表象,能直视“最美”的人,让我肃然起敬。 (材料分析错误,和“感知自然”“自然远近”无关,“最美”和自然无直接关系) 2、福楼拜曾写信致女友:“我拼命工作,天天洗澡,不接待来访,不看报纸,按时看日出……”这位惜时如金的世界大文豪竟将晨曦视若盛世,按时静赏。投身于自然,用心去感知,用心去触摸,身在其中,这本身更是一种积极的生命姿态,一种高致的精神美学(开掘)。(文段紧扣自然) 3、周国平曾说:“世界越来越喧嚣,而我却越来越宁静。”(材料所述为内心)相对外面的花花世界,他更醉心于伏在书桌上写写字,泡一壶清茶,陪陪家人。是啊,社会太纷扰喧嚣,我们更应走进自然,投身自然,让自然之美洗去浮华与疲惫,诗意地栖居。 (材料选取、叙述、分析与“自然”脱离)

【方法指导】 考生在写议论文时,大多数会使用事例作为论据,但是在具体论证中常常会出现以下问题:1、不能恰当运用平时积累的素材;用了很多事例,却缺乏说服力; 1)生拉硬扯,与材料无关 2)分析不当,与材料游离 2、选取了一个典型的事例但不能得到高效率使用。 【点击高考阅卷报告】 为了写满800余字,这类“议论性文章”使出了两种“绝招”。一是拼命举例:周国平如何,汪国真如何,王国维如何,连本“三国志”;另一手是大量引用名人警句:林徽因如是说,林清玄如是说,林语堂如是说,林林总总,就是没有“我”如是说。 其实,800余字的临场议论文只须精选一个“事例”,作者的精力应当集中于剖析这一事例,从不同的角度审视它,从不同的层面敲打它。若用多个事例,则必须处于不同层次,不能骑着马儿在平坦的草原上溜达,要么跃上山巅,要么跳下大海。 ——《议论:点击穴位,讲活道理》 一、事例的选+取: (一) 2016、2017届学生作品:比一比,想一想 1、他们失去了对生命意义的追求,只是不断地为了追求金钱名誉而忙碌着,每天过着同一种生活,并且不断重复。他们失去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取而代之的是手机电脑,人与人心之间的距离变得越来越远,社会变得死气沉沉。(泛泛而谈) 2、每天早上,睡眼惺忪,不情愿地背着包,拖着灌铅的腿,被人推搡着(疲惫、没有活力),在昏黄路灯的陪伴下,涌出站口。这时一束极细的腥红的浮光照在他们的脸上,是那朝阳,但他们什么触动也没有(麻木、萎靡)。……(细节描写恰当)

多角度的思考解决问题

多角度的思考解决问题(一等奖) ——四下第一单元应用题的整理复习 临安市城南小学马学礼 教学内容:人教版四下第一单元应用题复习 教学目标:1、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进一步巩固整数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2、通过比较分析,使学生正确运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实际问题。 3、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培养学生选择、分析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发 展思维的灵活性,体会到解决问题方法策略的多样性。 教学重点、难点:正确、合理地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两点思考: 1、本学期有幸听得浙派名师俞正强老师执教的六年级《图形的面积》复习课,俞老师只凭手中的一支粉笔和一块黑板将学生带入了有趣的数学王国,从特级老师的身上我体会到那种简洁高效的课堂。现在我们老师的工作任务繁重,没有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制作课件(当然能制作则更好),因此我们的课堂更需要那种既省力而又能发展学生思维的准备,本堂课的设计教者只是想以一种常态课的形式与大家进行交流,即采用简单的幻灯片可以教学,也可以用一块小黑板就能达到发展学生思维的课堂。 2、面对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应用题的教学与计算教学齐头并进的格局,对于教师来说教学上难以把握两头孰轻孰重,往往是顾此失彼,且应用题的知识安排上缺乏一定的体系,在某种程度上学生应用题的解题能力有弱化倾向。缘于此,对于四则混合运算单元的应用题复习采用自助餐式的教学,通过学生自主的选择条件、提出问题解决,重点对归一问题和两积之和(差)应用题进行整理。其一使学生对应用题更有系统的掌握,达到提一提的效果;其二使学生经历知识的产生、发展过程;其三通过学生解决这些问题中而产生的三类四则运算的情况:(一)只有加减和乘除(二)既有加减又有乘除(三)有小括号的运算。使学生对四则混合运算有更深刻的认识,并达到进一步巩固整数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

数学课堂提问的多角度分析

数学课堂提问的多角度分析

————————————————————————————————作者:————————————————————————————————日期:

数学课堂提问的多角度分析-中学数学论文 数学课堂提问的多角度分析 许威伟 (徐州市王杰中学,江苏徐州221000) 摘要:课堂提问作为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是传授学生基本知识、启发使学生思维、提高学生思考能力的主要手段,有效的课堂提问方式,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本文就初中课堂提问的多角度进行浅略分析。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提问;多角度分析 中图分类号:G6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351(2013)-12-0044-01 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的双边教学形式,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是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对学生的掌握程度进行检验和训练的有效途径。课堂提问的设定与安排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教学进程和教学节奏。因此,如何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是教师必须思考和解决的问题。从多个角度进行有效的课堂提问,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而且对学生的思维进行有效的引导,锻炼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本文从多角度课堂提问在课堂中应用出发,具体论述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多角度提问应注意的问题和应用策略。 一、课堂教学中课堂多角度提问应注意的问题 (一)偏离提问主题 在课堂提问中采用多角度提问的方式,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启发学生的思维及解题思路,但有时过于强调提问的多角度性,就容易在角度的提出上过于牵强,这

就会导致提出的问题显得与教学的主题偏离太远,使学生在思考过程中一时不理解教师启发的用意,在回答的过程中胡乱猜测,教师又不得不对学生越偏越远的回答进行引导,这样就违背了多角度提问的初衷,影响教学的进度和效率。(二)问题不具有启发性 课堂提问的主要目的是引导学生思维,进入深入思考,因此,课堂提问的问题要具有一定的启发性,对学生进行深入思考有所帮助。在课堂上采用多角度提问,从个别角度对学生进行引导时,所提的问题听上去感觉很难懂,学生对问题本身的思考与研究就需要一点时间,提出的问题不具备启发性的话,就失去了课堂提问的意义。 (三)专业性过强 从不同的角度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引导,在角度的挖掘的过程中可能涉及不同专业和领域的知识,初中阶段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涉及一些综合课程,但对于其它学科的专业知识毕竟不是很了解,教师的多角度提问的问题如果专业性过强的话,在不对学生进行相关解释的情况下,学生是很难从其他学科的角度分析问题,进行较为深入思考,可能会因为问题的提出将所要引出的内容复杂化。 二、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多角度提问 多角度进行课堂提问,相比于传统的提问方式更为灵活。为了进一步提高多角度提问在数学课堂中有效性,教师在提问的过程中要多考虑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对不同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提问,比如对数学基础比较薄弱,数学思维不是特别活跃的学生进行提问时,问题不要过难,尽量从逻辑思维的角度进行引导,而是选择比较常规、便于思考的问题进行提问;对于那些数学思维和创新思维活跃却不做深入思考的学生,教师应该选取一些切入角度新颖、有一定难度的题目,

申论答题技巧:申论分析方法之多角度分析法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申论考试也就是时政考试,热点考试。在考场中,大多数考生对于申论问题的分析可谓望而却步。海南省民企服务中心教育团队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为广大考生总结归纳出申论问题分析方法,希望在平日的复习中对考生有所帮助! 利益、思想、素质、制度、技术是分析微观具体问题的“万能五点”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矛盾是多样的,产生某个社会问题的原因往往是多方面的、多层次的。因此,我们在分析问题时,应当从不同的方面和不同的角度对矛盾的原因展开分析。例如,造成当前社会不公正的原因就是多方面的、复杂的。既有改革不完善和体制不健全的原因,又有政策执行不到位的原因;既有现实因素,又有历史因素;既有政治方面的原因,也有经济方面的原因,更有社会方面的原因。所以,要维护社会公正就必须根据以上原因提出一整套对策措施。 用多角度分析法首先要界定问题是宏观问题还是微观问题。对于宏观的社会问题要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五个角度进行分析。政治领域的关键词就是权力和权利,权力是政府的公权力,权利是公民的私权利,政治活动的实质就是如何运用权力去实现权利。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就是实现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变,其目的是使权力更好地为权利服务。经济很容易理解,跟市场和金钱相关。文化由价值观、载体(物质的或非物质的)、制度层组成,但其中最核心的是精神、思想、价值观。社会问题就是民生问题,收入分配、劳动保障、就业、医疗、教育、安全等方面的问题就是社会问题。生态问题实质上就是环境问题,理解生态问题的关键是抓住生态文明的实质,即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协调统一。 对于微观的社会问题要分析其思想层面、制度制定和执行层面、技术层面以及人的素质方面的原因。其中,利益、思想和素质与主体相关,更多地体现为主观方面的问题;制度和技术更多地体现为客观方面的问题。总之,要全面地、多方位地看待问题产生的原因。利益、思想、素质、制度、技术是分析微观具体问题的“万能五点”,在实际考试和工作中非常好用。这五个角度是分析微观问题原因的切入角度,考生一定要学会使用。 需要补充的是,我们这里所说的多维度的原因分析,并不是指一对矛盾中必须涉及上述的所有方面,而是提醒各位考生对问题的分析应尽可能全面到位。 总而言之,考生在平日的申论复习中,应该多加渗透这种分析方法,重点理解与把握,这样才能在考试中处于不败之地!

7种分析问题的思维方法

很多麻烦,问题我们一时解决不了,现在我觉得是因为自己没有使用一些专业的,系统性的思维方法,等你熟练使用这些方法解决自己常遇到的问题,那时候心情棒棒哒。下面是作者总结的几个我们常见的,能够很快上手的一些思维方法,至于具体怎么使用,可以百度参见一些案例,很快就会掌握,且受益终身的。希望能给你带去一些启发,也感谢您的阅读哈~ SWOT分析法 它是用来确定企业自身的竞争优势、竞争劣势、机会和威胁,从而将公司的战略与公司内部资源、外部环境有机地结合起来的一种科学的分析方法。对于优势和弱势是内部环境的分析,机会和威胁是对于外部环境的分析。这个模型可以用于多种方面,任何和商品,贸易,竞争有关系的都适用,而人也是一种商品。这个模型可以帮助你理清现状。 5w2h分析法

它广泛用于企业管理和技术活动,对于决策和执行性的活动措施也非常有帮助,也有助于弥补考虑问题的疏漏。提出疑问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是极其重要的。创造力高的人,都具有善于提问题的能力,众所周知。提出一个好的问题,就意味着问题解决了一半。提问题的技巧高,可以发挥人的想象力。连续以几个“为什么”来自问,以追求其根本原因。很多问题都是系统性的,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真正影响大局的不是表面的问题,这种方式可以找到问题根源。选定的项目、工序或操作,都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去思考。 鱼骨图分析法 又名因果分析法,是一种发现问题“根本原因”的分析方法,现代工商管理教育如MBA、EMBA等将其划分为问题型、原因型及对策型鱼骨分析等几类先进技术分析。问题的特性总是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通过头

脑风暴找出这些因素,并将它们与特性值一起,按相互关联性整理而成的层次分明、条理清楚,因其形状如鱼骨,所以叫鱼骨图。鱼骨图原本用于质量管理。 6顶思考帽法 它提供了“平行思维”的工具,避免将时间浪费在互相争执上。强调的是“能够成为什么”,而非“本身是什么”,是寻求一条向前发展的路,而不是争论谁对谁错。运用德博诺的六顶思考帽,将会使混乱的思考变得更清晰,使团体中无意义的争论变成集思广益的创造,使每个人变得富有创造性。但人不能同时戴2顶帽子,所以采用这种方法可以让你好几种情绪中进行平行思考。人的思维是通过提问来引导的,一个人是积极还是消极,取决于他给自己提的问题。同样的下雨天,消极的人在统计

分析问题的方法

分析问题的方法 如何作出聪明的抉择 ----分析问题的方法 人在思考问题的时候,是才思敏捷还是迟钝愚笨,其差别多半并不取决于大脑本身的素质,而取决于我们如何很好地使用大脑。 爱德华.德.波诺博士是美国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教授。他在与人合著的〈学会思考教程〉一书中汇集了一套改善人们思维的简单技巧。德.波诺博士认为“聪明才智体现在如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上,而在这方面,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做得更好些” 下面是他提出的七条基本方法。 第一步 全面考虑事物的优缺点及其重要性 改善思维的关键性的一步就是在我们观察事物时不要局限自己的眼光。让我们做这样一个试验:环顾屋子里的摆设,找出有多少件红色的物体。看完以后,闭上你的眼睛,说说屋里有多少绿色的东西。然后再睁眼看看。你觉得奇怪吗?这是因为你的注意力集中在红色的东西上,使得你对其他颜色的东西视而不见。 对于一个想法也是同样。我们多数人在头一次听到一种新的主意、一个解决问题的新方法时,就会本能地作出喜欢或不喜欢的反应,然后,就运用自己的智能为这种方法辩解,为了避免落入这一旧套,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照第一步的要求去做。德.波诺通过下列例子解释这个方法:在一次有关公共汽车设计问题的讨论中,有人建议取消所有的座位。你对此有何反应?为什麽? 不管你怎麽说,现在让我们重新看待这个问题。这次遵照第一步的方法,花三分钟的时间写下你所能找到的、有关这一想法的每一件好处、每一件坏处,以及那些谈不上好坏,而仅仅涉及利害关系的问题。

大多数人十分惊奇地发现,他们竟然列出八条、甚至十条优点(包括某些并不那麽明显的优点,比如说“汽车将会更便宜和更容易维修”),同样地列出了许多缺 点以及几条有关利害的问题(比如,“舒适在公共汽车上并不是那麽重要”) 完成第一步的目的是开拓我们的思考范围,不致使自己成为固有偏见的恭顺的仆人,换句话说,第一步是为了扩展我们的注意力,防止我们只见红色,不见其余。 第二步考虑所有的因素 这个方法是让你通过有意识的努力,确保自己考虑过与某项决定有关的所有因素。假设你正在考虑买一所新房子,采取第二步可以保证你提出所有该问的问题。 虽然那些显而易见的条件,比如说大小、价格、层次等都会涌现在你的脑子中,但是如果不经过深思熟虑,列出每一条有关的因素的话,你就有可能忽略其他的问题, 例如:电视的接收情况好不好?有没有一条使你受到约束的地方法规?万一在天寒地动时停电,下水道是否能很快排空? 一对夫妇在夏天打算买一所房子,于是一位朋友问他:当树叶落光后那片地方会是什麽样?结果证明,如果没有那些树叶遮挡的话,他们看到的会是一堆报废的汽车。 第三步考虑后果及其连锁反应 第一步和第二步为我们展现出所有的可能性,第三步将帮助我们判断那种可能性最好的,人与动物的一条重要区别就在于有能力想象自己行为的后果。而学会系统地运用这一技能将会使你得到很大的提高。德.波诺博士的方法就是分四个阶段来设想一项决定可能带来的后果:1.立竿见影,2.短期的(1-5年),3.中期的(5-25年),4.长期的(25年以上)。 在课堂上,德.波诺博士提出这样的问题“如果世界上的石油都用完会怎样”“如果一种新的电子机器人代替工厂的工人如何办?想象一下他们的后果》”学生惊异地看到,对于立即发生的和短期内将产生的影响和推测是如何引导他们他们预见较长时期以后可能发生的一切。很快,他们就掌握了足够的技巧,并用此方法来对自己生活中的问题作出决定。

多角度思考问题

多角度思考问题 我经常提醒自己,思考问题要思路开阔,不能只拘于一种思考,要多角度思考问题。但现实中,要么无意识,要么思想局限,就是找不到思考的突破口。 今天给学生讲议论文立论的角度问题,经过备课,很有感触,多中思考其实我们是能够做到的,只要我们去思考,比如对一件事情,我们可以从正面去理解,反面去理解,也可以从侧面去理解;当然,还可以进行换位思考,有多少个人参与,就会有各种各样的思考。 比如对这段话的阐述: “在古希腊神话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地神盖娅的儿子安泰在和敌人赫拉克勒斯格斗时,只要脚不离大地,便可源源不断地从母亲那里汲取力量,击败任何强大敌手。但不幸的是,这个奥秘被对手发现,安泰被诱骗到空中,离开大地的安泰因得不到能量而被扼死。” 我们可以从正面角度:①人不能离开自己的力量之源;②保持清醒头脑,方能战胜敌人;③扬长避短,用自己的长处去打败敌人。从求异角度:④要有自知之明,才能无往而不胜;⑤要不断完善自我。也可以从换位思考,人物角度进行思考,从安泰角度分析,失败是因为离开了大地母亲,失去力量的来源。据此可以提炼这样的观点:①个人只有紧紧依靠集体,才能有所作为;②党只有紧密依靠群众,才能立于不败之地;③决定问题不能盲目行动,必须从实际出发,有的放矢;④时刻不忘中国母亲的栽培。从母亲的角度分析,可以提炼出:⑤适当给予是必要的,但重要是培养孩子自立的能力;⑥让“安泰”们早些独立;⑦看起来是爱,其实是害。从敌人赫拉克勒斯的角度分析,⑧知己知彼,百战不殆;⑨出奇才能制胜;⑩要讲究方法。 思考完之后,这么多角度看问题,不仅自己惊讶,难于相信,自己面对材料无话可说的时候,怎么就没有从这些角度去想呢? 我想,从多角度思考问题,这应该是一个很重要的开端。 让我们换个角度思考问题 经常发现有人为了某个观点争执不下,不如造不造航母的问题,现在居然发展到争执要不要造大舰的问题。我晕! 看上去大家都有道理,都能说出一二三来,但是又不能说服反对方。其实,除了少数故意抬杠,争论是好事,可以让我们看到问题的方方面面,仔细分析评估利弊。这样我们才能作出正确的、最科学的结论。但是,发现很多朋友讨论某个具体问题的时候,总就事论事,拘泥于局部,这样一是看问题不全面,二是容易产生不必要的争执。其实,大多数时候,如果我们能够跳出具体问题的束缚,换个角度,甚至超越局部,从更高的层次,从整体来分析问题,就容易得出比较科学的意见,也容易达成一致。当然,我并不是说凡事不可以有争论,上面说了,必要的争论是有益的。 打个比方,公寓楼某单元三层住了两户人家。一户人家在楼道放了一把破椅子,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交通。于是另一家,甚至楼上的邻居就不满,指责放椅子的不道德,要马上撤回去。那家一想,不就一张椅子么,占点地方又怎么地?放在公用楼道,又没放你家!于是就有争吵,甚至发展到使用暴力,而暴力大多数时候根本是火上浇油,不仅解决不了问题,反而使问题更加恶化了,最终大家互不理睬,明里暗里互相较劲。而楼道里,你放椅子我放缸,越来越难通过了。最坏的情况可能“擦枪走火”,出刑事问题。这种问题发展的过程,大家应该都见过,也可能就遇到过。其实,发生此类冲突,或者纠纷,往往是我们不冷静,把小问题无限扩大化,从而导致完全不必要的后果。 为了解决问题,首先我们要明确我们的根本目标是什么?就上述例子,是要解决公共楼道被不合理占用,影响大家通行的问题。 其次,我们要分析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我们可以有多少种途径,每种途径的效果如何,代价多高?就上述问题,我们可以合理交涉、向物业或社区投诉、上法院起诉,当然暴力也

意思的多角度分析

语法化是谋个实词或句法位置组合功能的变化而造成的词义演变或因词义的变化而引起句法位置、组合功能的变化,最终使其失去原来的词汇意义在语句中具有某种愈发意义,而变成了虚词。(刘坚,曹光顺,吴福祥,1995)Hopper & Traugott 认为语法化研究包括两个大的方面:一个是历时性的,用来考语法形式的来源,特别是他们具体的发展过程。从这一个角度看,语法化关心的是一个普通词汇如何演变成为语法标记,以及一个语法标记如何进一步发展的。第二是共时性的。基本上是把语法化看成是一种句法、篇章或语用现象,即语言的使用过程中自然形成的各种不同的格式。沈家煊(1994)则认为:“历时和共时不是语言本身的两个平面,而是当今的共时研究不再满足于对语言事实的描写,还要对语言事实作出解释,就必须考虑历时因素。”本章试图对“意思”进行历时描写,揭示其语义变化、功能扩散的轨迹。 2.1“意思”的历时考察 2.1.1“意”的历时考察 据作者翻查语料库查,“意”和“思”早在周朝的作品中就已出现,只是出现的频率相对较小,意思也基本上都是围绕本义有所扩展。 2.1.1.1“意”字的本义 《说文解字》中记载:意,志也。 “意”字属于音字族。在音字族里,音字都是声符兼义符。音字族汉字都与“声响”之义有关。意的本义是“心声”。 (1)象曰:入于左腹,获心[意]也。(周\周易) (2)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周\周易) 因为“意”字在各个朝代可能有不同的意思,但是基本上只有两个词性,一是动词,一是名词。因此下面我们将按照词性来分析“意”字的变化轨迹。 2.1.1.2“意”做动词 (一)志在 (3)象曰:干父之蛊,[意]承考也。(周\周易) 在此句中,虽然翻译为“志在”,但也含有意图之意,此处“意”做动词。 (二)留意 (4)无弃尔辅,员于尔辐,屡顾尔仆,不输尔载。终逾绝险,曾是不[意]!(周\诗经)《诗经》中的这句话我们可以翻译成:上箱板不要扔,加固辐条牢又安。轴上伏兔勤检

“分析问题”的三种方法

议论文讲解 “分析问题”的三种方法 一、从“涉及对象”入手分析原因 【例】 一、就“食品安全常出问题”这种现象来分析原因,该如何打开议论思维?(一)思维角度:所涉及的对象有谁? (1)生产、经营者;(2)老百姓;(3)政府部门、执法门 (二)从对象入手“析原因” 一是生产、经营者缺乏公德心,二是政府门监管力度不够,三是执法部门处罚过轻,四是百姓有认识上的误区。 (三)以“食品安全常出问题”为例的“析原因”的论证段 这几年,食品安全常出问题,究其原因,不外乎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生严、经营者缺乏公德心。一些不法商人往往为了一已经济私利,不注重食品质量,不惜昧着良心去伤害广大消费者的身体。 二是政府部门监管力度不够。每次都是发生了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才引起我们政府和职能部门的“格外”重视,才“兴师动众”加大打击力度,才会追究某些人的责任。三是执法部门处罚过轻。正如一位政协委员所言,食品安全问题频出,在某种程度上来讲,之所以有人敢铤而走险,是因为违法成本太低了。据笔者所知,一般出了食品安全问题,以罚代法的现象较普遍。四是百姓也有认识上的误区。一般来说,大多数人都有贪便宜的心理,认为只要好吃、花钱少,那才是最划算的。没想到越是便宜的食品背后可能隐藏着大的安全隐患。好多“三无”食品,其价格虽便宜,但一直是食品安全事故重灾区 (四)从所涉及的对象挖原因构思步聚: 1.这一事件现象中,涉及哪些对象(显性隐性:当事人、家庭、社会、民众、媒体、制度、政府部门、司法门、执法部门、社会团体) 2.涉事各对象在这一事件/现象中存在的问题(挖因) 【例二】 阅读下面的材料,请从所涉及的对象挖原因。 前不久,一位5岁女童的父亲的一篇文章刷爆了微信朋友圈,人们纷纷转发并主动为患重病的女童捐款,在较短的时间内便募集到200多万元善款。但随后温暖剧情出现反转,女童的父亲被揭家底丰厚,有私家车和多处房产,而孩子的治疗费,自付部分不过3万余元,且事件背后有金融公司通过微信公众号营销。出现这种现象原因: 一、女童的父亲,故意夸大医疗花销和家庭经济困难,利用人们的同情,来牟取利益.. 二、金融公司利用网络的快捷性特点,通过放大事实来博取公众的眼球,从而进行炒作,来达到目的。 三、网络慈善法律法规还比较滞后。轻松筹、众筹、微信打赏等平台没有募捐资格,不属于《慈善法》规制的对象,缺少法律规范的制约和相关部门的监管。 四、网络缺乏对信息的审核和追踪,准入门槛低。一些不法分子通过做假或者利用别人的病单和住院证明,发布到网上就可以募集资金,而相关部门又缺乏相关的审核和监管。

多角度分析

多角度分析 利用InfinityQS 软件,数据库中的任意数据都可以在任意图表中显示或进行比较。在同一张图表上将所有零件、过程和测试连接起来。我们将之称为“多角度分析”。InfinityQS为用户提供了一种独特的数据存储和检索方式,数据储存于关系型数据库中,能够接受无限量访问,实现了所有数据和300余种图表的实时互联。我们这里介绍的并不是第三方分析工具,所有这些功能都由我们自己直接写入InfinityQSTM软件系统,,因此即使您最开始是按照某种方法进行数据收集,结果几个子组下来之后才发现要做变动,也不用担心——因为该系统的数据输入形式确保了可以随时对任何设置进行直接编辑修改。InfinityQS SPC软件将紧跟您的思维发展速度,不断完善。 过程控制和零件控制——使用同一数据 用传统SPC软件的时候,用户必须在过程控制和零件控制之间做出选择,因为为过程控制存储数据所要求的数据采集方案不同于为零件控制的数据采集方式。有了InfinityQS SPC软件之后,您既可以同时显示过程中各个零件的所有数据,也可以单独显示某个零件的具体数据。这一功能非常强大,因为无论采取哪种分析方法和显示方法,都是用同一组数据进行控制和管理的。您只需轻点鼠标,即可在零件控制和过程控制之间进行随时切换。

您可以通过软件提供的简单快捷的数据选择导航,指定在图表中显示的数据——只需轻松地点击鼠标右键即可。选择显示“零件”、“过程”、“测试特征”,然后通过任意用户定义的标记区域(例如日期、移位、供应商和生产线)对数据进行筛选过滤。事实上,您可以为图表中的同一个点指定无数个标记区域。无论您想何时改变显示的数据,只需变更图表的数据选项即可。

议论文如何多角度分析--第3讲多维解析 深刻说理

第3讲:多维解析深刻说理 ——议论文如何多角度分析 【学习目标】 掌握议论文深入分析的角度,让论证更有力度。 【活动过程】 活动一:阅读下面片段,思考作者是从哪些角度分析问题的。 1.车中窥人 最可叹便是,自持流于瘫软,心灵无处安放。车,成了伪装内心的假面,一如《爱丽丝漫游仙境》中扑克牌战车,虽然牌面各异,阵营相斥,实指向同一个方面:虚伪与狂妄。 是亦不可以已乎? 个中缘由,便是我们习惯了以上帝视角旁观而不受干涉,滋生了我们对自身权柄的高估,进而衍生到生活的各个层面。久而久之,沦落为《镜花缘》中“君子国”翻云覆雨玩弄手段的狭隘胸肠,失却了推心置腹、开诚布公的能力。 角度与方法: 2.追求,收获品格 相反,一个人如果没有追求,那他就犹如一具行尸走肉,整天无所事事。久而久之,懒惰就会消磨他的意志,精神的萎靡则会侵蚀他的灵魂。唯有给自己一个目标,才有勇敢追求的动力。或许追求的真正目的不在于结果,而是过程中收获的那些坚韧,不屈,正直的品格。毕竟它们才是陪伴你走完一生的良师益友。 角度与方法: 3、追求高远,砥砺前行 然而,吾所谓追求,不是追名逐利,而是追求高远,追求心中的乌托邦,探索精神的桃花源;吾所谓追求,不是盲目上前,不顾一切撞的头破血流的血流,而是心怀着希望,以追

求砥砺前行。那是一种对抗命运的勇气,是一种面对人生的智慧。心怀追求,不是追名逐利,盲目无知,而是一场生命的奔跑。 角度与方法: 4、与惊喜共舞 然而,令我们心痛的是现代人正逐渐走向冷漠麻木的深渊。当我们睁开空洞的双目,满眼都是灰色的物质与利益。人们只在意个人的得失,而对为什么活着失去了记忆。生活中的美好与惊喜,仿佛花丛中的杂草被人们忽视,孰不知,那些才是生命真正的色彩。 王开岭曾在《古典之殇》中写到:我们一路高歌,却发现无词无句。是啊,唱久了却忘了为什么而歌颂,年岁久了,却忘了为什么而活着。我们总以为孩童时的快乐回不去了,其实不然,川端康成也不是在孩童时惊喜于一朵花开,生命的美好一直在我们身边,也许是迷惘时的一句提醒,致谢时的一抹微笑,只是我们行得太过匆忙,而忽视了这些惊喜。 角度与方法: 5.一种是尺码相同,志同道合,这属于“加”。愿景和使命相同的人碰撞在一起,形成共同的价值观,最终生命被点燃。 但要命的是同类相差无几,量的累积很难产生化学反应。萝卜烧萝卜还是萝卜,萝卜烧肉就不同了。异类的介入会打破某种浅层次滑行的平衡,产生奇妙的变化。壳中的沙砾,成为晶莹的珍珠,水汽中的尘埃,化为久旱的甘霖。美国西廷?布尔说得好:“人和人之间是不同的,这不是一件坏事,苍鹰不必变成乌鸦才有和平”。 另一种是和而不同,各美其美,这属于“融”。 角度与方法: 活动二:阅读下面的材料,要求围绕中心论点,多角度思考,按照上面所学方法写一个片段。 最短的莫过于时间,因为它转瞬即逝;最长的也莫过于时间,因为它永无穷尽。

质量问题分析与解决思路

质量问题的分析与解决思路 所谓品质管理,就是过程管理中,处理异常的事情,而正常的事情不需要加以管理。管理者就是要工作现场出现问题时,能及时、有效的排除异常问题。企业工作现场的活动是很复杂的,其中可能包含了很多繁琐的流程。因此,在工作现场将会遇到很多方面的问题。 管理者在对问题的理解上会有不同的意识差别,现状与目标或预期的差别。 企业各级管理人员的日常工作重点就是推进课题改善,通过有预见性地发现问题、分析与解决问题,消除日常管理中的主要障碍,推动企业业绩的提升。 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提高能力的过程,问题就是机会,是改进的机会,是教育当事人及员工的机会。有了这样的问题意识,管理人员就能利用每一次解决问题的过程,提高自身管理能力,同时提高企业经营绩效水平。 通常的解决方法往往只是解决表面问题,经过一段时间,问题又可能重复发生。 例如,发生重大事故时企业就将所有的管理人员集中在一起开会,讨论了很长时间才拿出临时改善方案,到最后却发现问题依然存在。这是好多企业都面临的的现实问题。 实际上,很多管理人员并没有仔细地分析问题,没有意识到问题产生的根源,采取的措施常常过于表面化,而不能使问题得到真正的、实质性的改善和解决。 例如,当产能不够时,往往是因为能利用率不高所造成的,直接增加作业人员并不会对产能利用率的提高有任何改善。正确的方法应是在招聘作业人员时就事先注意择优录用,优秀的作业人员的个人绩效高,企业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这些作业人员的技能,整体的产能自然也就可能得大大提高。所以企业管理人员必须了解问题的结构,学会系统思维的方法,运用各种分析手法和工具,熟悉解决问题的流程,方能真正有效遏制问题的发生,从根源上有效解决问题。 想必大家都知道“冰山原理”,它是美国作家海明威创作的方法和艺术风格,他认为:一部作品好比一座冰山,露出水面的是1/8,而有7/8是在水面之下,写作只需表现“水面上”的部分,而让读者自己去理解“水面下”的部分。问题的结构有如冰山一般,通常工作人员或管理人员只能发现一些问题的表面现象,所以要求相关人员在面对问题和改善问题时应该具备系统思维能力,包括逻辑思维,推理思维,系统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等能力。只有运具备了系统思维的能力,才能发现问题的根源,运用行之有效的工具和手法,从治本的角度有效地改善问题,防止问题的发生和再发生。这就是在8D工作方法中为什么会存在“防止问题再发生措施”这一项了。当然逻辑思维也是在解决问题时不可缺少的一种思维方式。 利用专业标准发现问题。 例如:在IE工业工程技术中有一个专业标准,一般来说,生产线的平衡损失率在5%--15%以内是可以接受的,否则就要进行改善。我们可以通过线性平衡分析评价班组的工序能力状态,找到瓶颈进行改善。 工作就是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最终解决问题的一个过程。工作中遇到问题,积极的人找方法解决问题,消极的人找借口回避问题。

利用“万能五点”找原因一:多角度分析法

利用“万能五点”找原因一:多角度分析法 利益、思想、素质、制度、技术是分析微观具体问题的“万能五点”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矛盾是多样的,产生某个社会问题的原因往往是多方面的、多层次的。因此,我们在分析问题时,应当从不同的方面和不同的角度对矛盾的原因展开分析。例如,造成当前社会不公正的原因就是多方面的、复杂的。既有改革不完善和体制不健全的原因,又有政策执行不到位的原因;既有现实因素,又有历史因素;既有政治方面的原因,也有经济方面的原因,更有社会方面的原因。所以,要维护社会公正就必须根据以上原因提出一整套对策措施。 用多角度分析法首先要界定问题是宏观问题还是微观问题。对于宏观的社会问题要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五个角度进行分析。政治领域的关键词就是权力和权利,权力是政府的公权力,权利是公民的私权利,政治活动的实质就是如何运用权力去实现权利。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就是实现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变,其目的是使权力更好地为权利服务。经济很容易理解,跟市场和金钱相关。文化由价值观、载体(物质的或非物质的)、制度层组成,但其中最核心的是精神、思想、价值观。社会问题就是民生问题,收入分配、劳动保障、就业、医疗、教育、安全等方面的问题就是社会问题。生态问题实质上就是环境问题,理解生态问题的关键是抓住生态文明的实质,即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协调统一。 对于微观的社会问题要分析其思想层面、制度制定和执行层面、技术层面以及人的素质方面的原因。其中,利益、思想和素质与主体相关,更多地体现为主观方面的问题;制度和技术更多地体现为客观方面的问题。总之,要全面地、多方位地看待问题产生的原因。利益、思想、素质、制度、技术是分析微观具体问题的“万能五点”,在实际考试和工作中非常好用。这五个角度是分析微观问题原因的切入角度,考生一定要学会使用。 多角度分析逻辑图

多角度的考虑解决问题

多角度的思考解决问题(一等奖) —— 四下第一单元应用题的整理复习 临安市城南小学马学礼 教学内容:人教版四下第一单元应用题复习 教学目标:1、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进一步巩固整数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2、通过比较分析,使学生正确运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实际问题。 3、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培养学生选择、分析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发 展思维的灵活性,体会到解决问题方法策略的多样性。 教学重点、难点:正确、合理地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两点思考: 1、本学期有幸听得浙派名师俞正强老师执教的六年级《图形的面积》复习课,俞老师只凭手中的一支粉笔和一块黑板将学生带入了有趣的数学王国,从特级老师的身上我体会到那种简洁高效的课堂。现在我们老师的工作任务繁重,没有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制作课件(当然能制作则更好),因此我们的课堂更需要那种既省力而又能发展学生思维的准备,本堂课的设计教者只是想以一种常态课的形式与大家进行交流,即采用简单的幻灯片可以教学,也可以用一块小黑板就能达到发展学生思维的课堂。 2、面对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应用题的教学与计算教学齐头并进的格局,对于教师来说教学上难以把握两头孰轻孰重,往往是顾此失彼,且应用题的知识安排上缺乏一定的体系,在某种程度上学生应用题的解题能力有弱化倾向。缘于此,对于四则混合运算单元的应用题复习采用自助餐式的教学,通过学生自主的选择条件、提出问题解决,重点对归一问题和两积之和(差)应用题进行整理。其一使学生对应用题更有系统的掌握,达到提一提的效果;其二使学生经历知识的产生、发展过程;其三通过学生解决这些问题中而产生的三类四则运算的情况:(一)只有加减和乘除(二)既有加减又有乘除(三)有小括号的运算。使学生对四则混合运算有更深刻的认识,并达到进一步巩固整数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

学会多角度看问题

学会多角度看问题一、事物的复杂性要求我们学会多角度看问题古代有个“盲人摸象”的故事,讲的是盲人摸到象的不同部位,就以为整个象就是他摸的那个样子。这种例子在人们认识事物过程中经常发生。关于岩石的成因,在历史上曾经有过两大学派,一派是火成说,他们抓住岩浆岩有气孔,呈流动状态的性质,认为岩石来自地球内部,是火山喷发造成的;一派是水成说,他们看到沙岩、石灰岩的层理就认为岩石都来自水的沉积作用。两派地质学家不仅在会上争吵,甚至动手打了起来。在电的发明史上,伽伐尼把青蛙腿挂在铜钩子上,再用一根铁丝接触蛙腿,发现了蛙腿的抖动,于是伽伐尼宣告他发现了生物电,得到科学界的一片喝彩。但几年之后,伏打指出蛙腿抖动的真正原因是伽伐尼的铁丝同时接触了铜钩子,是两种金属相接触产生的接触电,并由此发明了伏打电池。火成说和水成说,生物电和接触电,还有光的波动说和微粒说,生物中的进化论和突变论在一定上程度都和盲人摸象有些相似,都只是事物的一个侧面。 历史上是如此,现实也是这样。每个人所观察、感觉的对象都是真实的,每个人对自己实验所得的局部结论也正确,但是上面的例子除伏打外,其他人在把自己从某一角度观察实验所得的结论进行推理时都比较片面。这就告诉我们,只从一个角度去认识是不行的,事物越复杂,越需要从不同角度去认识。 二、多角度看问题的关键—选择参照系 对于一个三条棱不相等的长方体,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它,看到的形状都不一样。人们选用了沿长方体的长、宽、高三个方向来观察,用这三个方向上的投影来描述长方体的通用照系。参照系是我们研究一个事物的立足点和出发点。立足点不同,看到事物的性质就会不一样。用通俗的话来讲,参照系就是研究角度。 我们在物理课中学习过运动和参照系的关系。汽车上的一个人手持一个重物,当他松开手,重物下落时,汽车上的人和道路旁边静止的人观察重物运动,由于参照系不同,会得到不同结论。在化学学科发展的初期,人们曾对金属在燃烧后重量增加的现象进行研究。那时氧气还没有被发现,波义尔(曾经发现气体所受压强与体积规律的科学家)认为火也是一种元素,叫着“燃素”具有重量,燃烧过程是燃素和金属的结合过程,因此金属燃烧后重量增加,而俄国的科学家罗蒙诺索夫则指出波义尔的实验做错了。他重新做波义尔的实验,在瓶里装上金属加热。不同的是波义尔是打开瓶口,用火焰加热然后称重的;而罗蒙诺索夫是封闭瓶口,用火焰加热的,燃烧后称量时也不打开瓶子,两个人瓶子里的金属虽然都变成了渣滓,但两个人的结论却完全不相同,波义尔提出了错误的燃素学说,而罗蒙诺索夫发现了质量守恒定律。罗蒙诺索夫的成功在于他选择了对外界空气封闭的体系研究燃烧。波义尔的失败在于它选择了开放的体系,不知不觉中忽略了干扰。 对于社会问题,人们的立场不同,看问题产生的结论也会不一样。在法庭上,原告和被告的看法是对立的;在企业里,管理者和职工也经常发生矛盾;在生产能力被限定的情况下,数量增加与质量降低,经济发展与环境破坏是矛盾。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有矛盾,大国与小国、强国与弱国之间有矛盾,往往都是由于立场不同,各自站在矛盾的一个方面。对于自然科学的某个问题,人们一般选择规定的一个或几个最适宜的参照系。只有参照系一致了,对问题的研究才可能一致。对待社会问题,立场不可能统一,一般用协商的办法来解决问题,但也可能通过暴力、战争的手段解决问题。无论如何,在研究一个问题之前,先选好自己的立足点十分重要。说教材: 1、单元及教材分析: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这是人教版 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第一课,这个单元以“求知”和“读书”为主题,学习重点是议论文,要求学会区分观点与材料,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揣摩提出自己的认识与看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