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场的生物效应

电磁场的生物效应
电磁场的生物效应

电磁场的生物效应

1 “非热效应”与“特殊效应”

对于弱电磁场生物效应人们常用两个名词来描述,即“非热效应”和“特殊效应”。“非热效应”的定义不尽一致。按文献[1]所述,非热效应(athermal effect)定义为:当生物系统吸收电磁能量后,产生的不可归属于温度变化的生物学变化。有人认为这个定义不够科学,因为判断“不可归属于温度变化的生物学变化”在实验中是非常困难的。众所周知,生物介质的电磁特性具有高度的不均匀性,在弱电磁波照射下可能出现组织内的热点(局部温度过高),而组织的宏观平均温升却非常小,由这种热点引起的效应能否叫“非热效应”?有人认为,所谓的热“点”其空间尺寸是远大于微观分子尺寸的,在热“点”所包围的空间尺寸中各自由度的能量是满足玻尔兹曼平衡分布的。那么,在这种情况下热点引起的效应仍然是热效应,而这时的能量分布、温度分布不均匀是由于热传导不及时的缘故。但是,如果微波传递的能量对分子各自由度的能量具有选择性时,即这时介质各自由度的能量不满足玻尔兹曼平衡分布,这样的情形就应该属于非热效应。此外,与传统加热方式相比微波对生物组织的致热作用是非常迅速的,有实验证明[2]这种快速加热也可以引起一些特殊的效应,这种效应能否叫非热效应?有鉴于此,不少文献把微波辐射下区别于传统加热引起的效应叫“特殊效应”。

2 近年来弱电磁场(波)生物效应实验研究进展

多年来弱电磁场(波)生物效应的实验研究已积累了大量的数据,但许多数据充满着分歧与矛盾(见表1),使我们仍然不能对弱电磁场(波)是否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下明确的结论。

目前认为造成上述结果的原因有以下三点:(1)实验设计不够严密和严格;(2)实验结果没有重复性;(3)实验结果虽有可重复性,但辐射强度还不够低,通常可导致局部的温升,而这又不易测量。

第一种情况的确是值得重视和注意的。在1997年9月14~19日召开的世界医学物理和生物医学工程会议上,F.Schonborn及其合作者发表题为“RF实验条件”的文章专门阐述了微波辐射条件的严格控制问题[7],包括电磁场强度的空间和时间分布,载波频率,调制频率等等参数的控制和测量问题。

表1 弱电磁场(波)生物效应实验研究文献结果摘要

辐射特性有否有生物

电磁效应

所测效果参考文献

CW-2,450 MHz 有EEG谱(鼠)

[3]Thuroczy.94

(30 mW/m2,10 min)

CW-2,450 MHz

(10 mW/m2,10 min)

否EEG谱(鼠)[3]Thuroczy.9 4CW-2,450 MHz

(30 mW/m2,10 min)

有CBF(鼠)[3]Thuroc zy.94CW-2,450 MHz

(10 mW/m2,10 min)

否CBF(鼠)[3]Thur oczy.94CW-4GHz

(42 mW/kgSAR,30 min) 有

EEGdelta,REG,和

CBF(鼠)

[3]

Thuroczy.94

CW-4GHz

(8.4 mW/kgSAR,30 min) 否EEG谱(鼠)

[3]

Thuroczy.94

CW-4GHz

(8.4 mW/kgSAR,30 min) 有CBF(鼠)

[3]

Thuroczy.94

CW-0.2 to 3.0 GHz有痛感阈值和神经传

递物质释放

(兔)

[4]Teng.91

CW-915 MHz有BBB[5]Salford.94 Low power densities有人体[6]Thuery.92 AMW-4GHz(amplitude modulated

at 16 Hz and 8.4 mW/kg SAR,30 min) 有EEG beta

[3]

Thuroczy.94

AMW-4GHz(amplitude

modulated at 16 Hz and 8.4

mW/kg

SAR,30 min.) 否CBF

[3]

Thuroczy.94

CW:连续波PW:调制波

第二种情况是由于生物系统本身的复杂性,个体条件有较大的差异,从而使得实验重复性比较差。文献[8]证明生物系统越复杂,电磁场作用越弱,那么实验结果的重复性就越差。现在的生物效应实验研究往往只能采取统计学处理,而

统计学处理需要很大样本量,同时尽量考虑一切可能的影响因素,但这些往往是很难办到的。J. Jauchem从统计学角度上对一些弱电磁场导致疾病的统计文献提出不同的看法[9]。他认为由于疾病存在着众多的影响因素,要肯定地得出某一种因素是导致疾病的一个因素,是不能简单的下判断的。K.R.Foster也专门强调[10],如果要对弱电磁场(波)与癌症的相互关系作危险评估(risk assessment),须遵从“证据权准则”(weight-of-evidence criteria)。如何克服生物个体差异性造成的重复性低的现象呢?我们知道,生物克隆技术能克隆出遗传性质基本相同的生物,随着该技术的日趋成熟,我们相信可以利用这项技术得到个体差异不大的生物个体,从而使弱电磁场(波)生物效应实验的重复性大大提高。

第三种情况,即局部温升的问题,解决它的关键是搞清楚被辐射组织的温度分布问题。这个问题包括两个内容,一是辐射所造成的比吸收率SAR分布计算;二是SAR和热传导两个因素所共同影响的生物体内组织温度分布计算。近年对辐射所造成的比吸收率SAR分布多采用FDTD法计算[11],这方面已有大量的研究结果。这其中存在两个缺陷,一个是结合热传导方程计算生物体内的温度分布的工作相对较少,另外一个是高分辨率的FDTD场分布计算也比较少。高分辨率的FDTD 场分布计算与低分辨率的FDTD场分布计算不会只是分辨率的差别,文献[11]认为有可能造成某些局部高强度场分布的显著不同。另外,在1979年文献[12]证明了在10-9m的微观尺度上的楔形组织可使得局部的电场强度为外部输入场的电场强度的100倍,但美国卫生标准认为可以不予考虑。那么,在1/10~1/20波长的宏观尺度上,有否存在一种非均匀介质分布,从而使得辐射所造成的比吸收率SAR分布在某些局部形成高强度场分布呢?可惜这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在近期的

文献中尚未见研究报告。

3 近几年来弱电磁场(波)生物效应理论研究的进展

关于弱电磁场(波)生物效应在70、80年代就提出了许多理论来解释。比如: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态理论[13],跨膜离子的回旋谐振理论[14],量子离子结合效应理论[15],膜动力学的场致变化理论[16],膜与离子合作结合与释放理论[17],包括孤子传播在内的非线性效应理论[18],等。每个理论都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同时又充满着众多的假设性,而且许多理论没有严格的实验基础。所有这些不足使得这些理论不能令人信服地证明弱电磁场(波)生物效应的存在性。K. R. Foster[19]曾对其中不少理论提出了质疑。

近几年弱电磁场(波)生物效应理论研究有着很大的进展,而且更多的结合了非线性科学、物理学、化学、信息学和系统科学的知识。但是生物体是一个相当复杂的系统,许多层次上的生物系统的运动规律还没有完全搞清楚,在外界复杂因素的作用下,其规律的研究就更复杂了。

生物这个复杂的系统在微观层次上看,它是由一系列生物化学反应、一系列物理过程协同合作来完成生命运动的。如果电磁辐射对微观分子产生非热效应,则有可能(不是必然)对整个生物系统产生非热效应。同时,应该看到生命运动是最高级的运动,所以具有它的独特性。由于宏观系统的特征,可能导致生物体将电磁场微弱的信号放大,引起可测的非热效应。本节在回顾近几年在弱电磁场

(波)生物效应领域上提出的一些理论时,为了叙述方便,将这些理论分为两类:一类是从微观分子角度探讨非热效应的可能性,另一类是从宏观系统角度来探讨非热效应的可能性。在综述的同时,也将对其作出评价。

3.1 从微观分子角度探讨非热效应机理

从微观分子角度探讨生物电磁非热效应,事实上主要就是讨论电磁场(波)对生物化学反应的影响。

3.1.1 微波对生物大分子振动光谱的影响

以前不少人认为,由于微波的频率相对较低,量子能量小,微波不可能引起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变化。90年代初,有人发现丙氨酸的远红外光谱在弱微波辐射下可发生分裂,这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20]。A.A. Serikv从量子力学出发,研究了微波辐射下分子振动光谱的变化。显然,如果物质的分子振动光谱发生变化,说明它的物质内部结构发生了变化,从而将影响其化学性质,最终导致化学反应受到影响。A.A.Serikv证明了即使在室温下,生物大分子链的吸收谱在弱微波的辐射下也会发生分裂,并将其解释为对大分子链的影响。这个结果说明生物大分子内部结构在弱微波辐射下可以发生变化,从而影响其化学性质,导致其参与的代谢过程发生变化。该理论较好地解释了微波辐射下生物大分子远红外谱的分裂现象。

3.1.2 微波对自由基反应的影响

Keilman. F. 从自由基角度研究了磁场对自由基反应的影响[21]。磁场影响电子自旋态,从而造成不同电子自旋态的非热平衡分布,从而影响自由基反应。在生物体中自由基反应普遍存在,这样电磁场(波)就会通过自由基反应对生物体产生非热效应。

以三态体自由基反应为例.三态体分子有两个未成对的电子,这样,该分子的总自旋数s=1,所以分子可以有三个取向。假设在一个化学反应链的第n步,有一种三态体分子生成。由于立体限制效应或选顶法则,这种分子通常有一个概率最大的取向。但是热运动将使三种取向概率最终趋于平衡。度量这种松弛效应的因子是时间T1,T1在ns和ms范围。

但是该理论中,T1的长短很重要。文献[21]宣称“只要T1超过三态体的寿命,微波对该化学反应的非热效应就是有可能存在的”。但实际上只有极少的T1是在生理学上感兴趣的温度下测量的。而文献[19]指出:在许多化学反应中自由基寿命很短,典型的寿命小于1ns。当认为自由基寿命小于1 ns时,则1 MHz频率以下的电磁场相对于自由基而言,可等效为静态场。考虑电场强度为300 V/m 的电磁波其磁场约为1μT,而地球的静磁场约为50μT。既然地磁场强度超过了辐射磁场,而且两者都可以认为是静态效应。那么,就没有理由认为辐射磁场会对生物体产生危害。Keilman. F.认为磁场对三态体自由基反应有一种选频作用,所以与静磁场的作用不一样。作者从一些弱电磁场生物效应的实验数据中(假设这些实验结论已成立)推知三态体自由基寿命T1≤6s(大肠杆菌实验),T1≤5×10

-3s(酵母生长实验)。可见,该理论只是提出一种微波在分子水平下影响化学反应的可能性,但真正对某一类化学反应存在与否,最终要依靠实验来证明。

3.1.3 电磁波对生物大分子和代谢过程的影响

近年来,不少人采用Langevin方程研究了弱电磁场与随机力共同影响生物大分子和代谢过程的问题。在DNA双螺旋结构的孤子理论中,建立了DNA的扭曲运动公式(Sine-Gordon方程)。文献[22]对电磁波与DNA系统的作用进行了研究,舍弃了Sine-Gordon方程中表示空间关系的一项,而只考虑外界噪声随机作用力时的公式为:

(1)

其中,B为势垒高度,是与碱基与相邻碱基相互作用及碱基对的局域相互作用常数相关的量;A为外场作用力矩幅度,是一个与DNA链堆积能、碱基对间距等量有关的参数,Γ(t) 为热噪声;φ是指DNA分子旋转角度。相应的

Fokker-Planck方程为:

(2)

文献[23]专门研究了Fokker-Planck方程,并给出了数值解,获得了随机共振的结论,即“数值计算结果表明,随机共振现象主要发生在输入信号的幅度A、频率ω较小的区域”。利用此数值计算结果,可导出此时公式(1)中的参数数量级为,m=O(10-26)kg=O(1)a.m.u. 由公式γ=6πrη(不妨取水的粘滞系数η为0.012泊),即可导出r=4.42×10-16m<1 。而实际的参数值为:单个碱基的质量约为m=300 a.m.u(一对碱基的质量约为600 a.m.u.);随机振子的半径r>1A (因为任何原子半径均大于1埃)。将实际参数值与解得参数值比较,数量级是有相当大的误差的,所以我们认为随机共振不存在。

很明显,文献[22]虽然研究的是DNA大分子,它采用的方程却只对其中单个碱基适用,这可能也正是由于系统简单化从而造成随机共振现象不存在的原因。如果真正考虑整个大分子体系,则理论模型要复杂得多。

电磁场(波)对大分子反应的影响,在电磁生物效应理论研究中很少研究,而这在微波化学界正是一个积极讨论的问题,可惜在理论研究上比较贫乏,实验研究上也存在许多分歧。

文献[24]采用Langevin方程来计算弱微波辐射对基团从大分子中分解过程的影响。该文献将基团看作一在大分子引力势阱U中运动的谐振子。文献采用Morse 势能函数来描述U,在温度升高或微波作用下,谐振子可以跨过势垒而离开平衡点,从而产生分解。文献研究了谐振子从初始状态到离开平衡点的(逃逸)

时间与微波参数及环境参数间的关系。文献计算表明当场强作用力与随机力之比为时,逃逸时间与微波参数间有紧密的关系,这表示弱微波辐射对简单分解反应的非热作用是存在的。特别有趣的是逃逸时间对调制频率非常敏感,这在线性系统中是很难想象的,但在一些实验中得到了验证[26]。

3.2 从宏观系统角度探讨非热效应机理

近年来,随着非线性科学的发展,不少科学家利用该理论提出了一些模型研究非热效应机理,有些理论较好地解释了弱电磁场作为触发器引起生物系统产生非热效应的机理。但同时我们要看到,也有许多理论模型中的参数未联系实际的生物模型,而且不能提出一个可检测其真实存在的实验手段,这是一个很大的不足。

3.2.1 细胞膜感受微弱电磁场信号的膜噪声限制理论

J.C. Weaver和R. D. Astumian[27]谈到,将细胞看作阻抗R、电容C的并联体,由于蒋森效应,在膜上产生电位差,其均方值为()2KT=4RkTΔf

(Δf=1/(4RC))。事实上,膜噪声包含许多类性的噪声,比如电流噪声、热噪声、散粒噪声、1/f噪声等等[28]。热噪声即上面所计算的噪声电位差,它在众多种类的噪声中只占一部分而已,影响总膜噪音的因素很多,这些将造成数量级有一定差异。比如,由生物物理知识可知,不同感受细胞膜噪音的差别很大,锥细胞尤其如此[29],这主要决定于和邻近细胞之间的耦合程度。比如在黑暗中,总噪

声电位差均方值()2—分别为0,40 mV2和0.018 mV2,相差约22倍。δU

分别为630 μV、42 μV。可见,生物系统是一个很复杂的系统,在估计某些参数的数量级时,机械地、简单地套用一些物理、化学理论,会使数量级相差较大。所以,机理假设太简单了,与实际生物对象就失去了紧密联合,从而对解决实际问题无益。

当然,仅就这个膜噪音数量级估计问题并不使该理论失去它的意义,文献[27]通过蒋森效应计算出的()2—数量级在28 μV,与所测量过的一些细胞膜噪

音电位差均方值相差不大。但在这里专门提出这个问题,是有着实际意义的。对于该理论Robert K. Adair[30]曾予以讨论过。其中有两个要点:一是实验中用极低频电场直接作用于生物组织,而极低频电场耦合于人体内其强度将极大的减小,所以该实验并不能证明对于常规条件下的极低频电场来说,会对人体产生危害。另一个要点是:外部信号如果能在一段长的时间内被总和,则其信噪比将会提高,但要求条件是该系统选频宽度与1/t max成正比。而文献[27]所提出的总和时间为1000秒,就要求该生物系统的选频特性很好,比如,在60 Hz,要求品质参数Q≥60,000,即选频段在60±0.001 Hz,这样的品质参数是否在生物体内真正存在,需要证实。

这里面有一个很关键的问题,那就是微弱的影响是否可以随时间积累呢?因为许多反驳非热效应理论的文章(如文献[19])就是先验的认为微弱影响不可以

随时间积累的,他们认为,只要微弱的影响小于热噪声等构成的自然涨落,就对生物系统不构成威胁。显然,不可否认,在生物体内肯定存在这种机制[31],但是这是特殊的细胞或组织、器官对于它所要检测的特殊的信号而言。对于电磁场(波)信号,是否存在这种机制呢,这是不能轻易下一个结论的。

3.2.2 合作系统对低强度微波辐射的选择性和敏感度理论

近年来不少科学家认为,弱微波对分子运动的微弱影响可以通过非线形的代谢过程得到放大。例如文献[32]研究了如下形式的自催化过程(在生命过程中,自催化过程普遍存在)

(3)

此处X、A、B、C分别表示不同种类的分子,C*和C~表示处于活化或非活化状态的C分子。若考虑热噪声的作用文献[32]给出了上述过程的反应动力学Fokker-Plank方程

(4)

此处x=[X], P(x,t) 为t时刻物质x浓度为[X]的几率密度。文献[32]从上式出发给出系统从一种稳态到另一种稳态的转换时间比为

这意味着没有微波作用时,系统将长期处于稳态[X],而1 mW/cm2的弱微波辐射则可立即改变系统的状态,即弱微波对化学反应可能存在非热作用。但是,该项研究假设反应在微波辐射下仍然满足Arrhenius公式。有实验证明Arrhenius型反应在微波辐射下已不再满足Arrhenius公式[33]。

4 结论

总之,近年来弱电磁场(波)生物效应的研究仍在进行着,在实验数据上积累了相当多的资料,在理论上也提出了一些新的假设。但是,并未出现重大突破。在观点上仍存在着重大分歧。弱电磁场(波)生物效应研究是一个充满着诱惑和挑战的领域。它关系着人类的健康和以电磁波为载体的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而它本身也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由于生物对象本身的复杂性,使得这方面的研究存在着重大分歧。弱电磁场(波)生物效应究竟存不存在呢?这个问题一方面涉及到实验研究问题,另一方面又涉及到理论研究问题。正如本文前面所述,实验存在分歧源于复杂的生物系统存在很大的个体差异性,导致实验的重复性不好,以及实验条件不好控制等。虽然科学有了长足的进展,但是对于最复杂的系统--生物体,知道的还很少,要求理论模型比较完善,有明确的靶目标并且具有实验检验性,困难确实很大。现在有些人悲观地提出要终止这项研究。1997年

10月在维也纳召开的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会议上,结论是:现在没有充分的证据证明弱电磁场对人体的伤害,但是,也不能排除这种可能。我们坚信,随着科学的进一步发展,人类最终可以证明弱电磁场(波)生物效应存在与否,从而避免有害的影响,利用有益的效应为人类造福。

生物电磁效应的研究不仅研究弱电磁场对人体是否有害,而且这项研究极大地推动了信息学科自身的发展。主要表现在:(1)弱电磁场与波同生命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呈现出强烈的非线性关系。即在电磁生物效应中电磁场主要起触发作用,效应的能量主要来源于生物系统本身。为了搞清楚电磁场的触发作用,人们不得不借助于最新的非线性科学理论来研究这些问题。这又反过来促进了非线性科学的发展。(2)弱电磁场与波同生命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的研究促进了一些新的现象和规律的发现,这些发现促进了电子信息科学的发展。例如,生命系统在宏观上虽是一个动态平衡系统但在局部却是非平衡的。对于电磁场与这些非平衡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的研究必将极大地推动传统电磁理论的发展。此外,人们还发现生命系统对非常弱的电磁信号具有超敏感性,以及对噪声的强抗干扰能力,人们正试图以此发展新的通讯模式。以及人们发现利用电磁场可以控制细胞和生物大分子双稳态和多稳态的转变,人们正努力将其用于发展生物计算机,等等。

参考文献:

[1]李缉熙,牛中奇.生物电磁学概论[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0:276.

[2]Stephen D.Pollington,et.al..The Influence of Microwaves on the Rate of Reaction of Propan-1-ol with Ethanoic Acid[J].https://www.360docs.net/doc/0a9657896.html,. Chem,1991,56:1313-1314.

[3]Thuroczy. G. Kubinyi, et. al. Simultaneous response of btain electrical activity (EEG) and cerebral circulation (REG)to microwave exposure in rats[J]. Reviews on Environmental health,1994,10(2):135-148.

[4]Teng. H. Yan, D.Vanhoenacker, et. al. Variations of pain threshold and norepinephrine release in rabbits due to microwave stimulation[Z]. in Proc.MTT Symp. , Boston, 1991:801-804.

[5]G.Salford, A. Brun, et. al. Permeability of the blood-brain barrier induced by 915 MHz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continuous wave and modulated at 8, 16,50 and 200 Hz[J]. Microscopy Research Tech. 1994,27: 53f5-542.

[6]J. Thuery, Microwaves: Industrial, Scientific and Medical Applications. Boston, MA: Artech House, 1992.

[7]F.Schonborn, M. Burkhard ( N. Kuster. Experimental Requirements for RF Laboratory Experiments.

[8]黄卡玛,等.试论非热电磁生物效应实验的重复性[J].四川大学学报,1997,34(3):315-318.

[9]J. Jauchem.Alleged Health Effects of Electric or Magnetic Fields: Additiional Misconceptioins in the Literature[J].Journal of Microwave Power and Electromagnetic Energy,1993,Vol.28(3):140-155.

[10]K. R. Foster, and Linda S. Erdreich, and et. al. Weak Electromagnetic Fields and Cancer in the Cpmtext of Risk Assement [J]. Proceedings of the IEEE,1997, 85(5):733-746.

[11]王长清,祝西里.电磁场计算中的时域有限差分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

[12]B. Nilsson and L. Petersson, "A mechanism for high-frequency electromagnetical field-induced biological damage?[J]" IEEE Trans. Microwave Theory Tech.,1979, 27:616-618.

[13]Frohlich H. Coherent excitation in Bioelectricity. Frohlich H and Kremer F (Eds)[Z]. Berlin: Springer. Verlag: 1983.

[14]Liboff AR: Ca-45 cyclotron resonance in human l6ymphocytes [J].J.Bioelectricity,1987,6:13.

[15]Lednev VV: possible mechanism for the influence of weak magnetic fields on biological systems[J]. Bioelectromagnetics.1991,12:71.

[16]Bobertson B and Astumian D: Michaelis-Menten equation for an enzyme in an oscillating electric field[J].Biophys. J. 1990,58:969.

[17]Bawin SM. Sheppard A. and Adey WR: Possible mechanisms of weak electromagnetic field coupling in brain tissue[J].Bioelectrochem. and bioenerg, 1978,5:67.

[18]Lawrence AF and Adey WR: Nonlinear wave mechanisms in interactions between excitable tissue and electromagnetic fields [J].Neurol. Res.,1982,4:115.

[19]Kenneth R. Foster. Electromagnetic field Effects and Mechanisms [J]. IEEE Engineering in Medicine and Biology.1996,July/August:50-56.

[20]A.A. Serikv.Vibrational Spectra of Molecular Systems Exposed to Microwave Radiation[J].J. Phys: Condens. Matter 1995(7):2755-2766.

[21]Keilman.F..Triplet-Selective Chemistry: a Possible Cause of Biological Microwave Sensitivity[Z]. Z. Naturforsch. 41C, 1986: 795.

[22]邵耀椿,等.激光与DNA作用系统的随机共振研究[J].红外与毫米波学报,1996,15(6):450-454.

[23]卢志恒,林建恒,胡岗.随机共振问题Fokker-Planck方程的数值研究[J].物理学报,1994,42(10):1556-1565.

[24]Kama Huang,et al. the Theoretical Simulation of Decompose Reaction under the Weak Microwave Irradiation in Biology and Chemistry [J], Physics of Alive,1997,5(2).

[25]郎道,粟弗席著,周奇译.连续媒质电动力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

[26]赵军.调幅电磁波对BPO过氧键分解影响的实验研究[J].化学研究与应用,1996,8(2).

[27]J. C. Weaver and R. D. Astumian. The Response of Living Cells to Very Weak Electric Fields: the Thermal Noise Limit

[J]. Science. 1990(247):459.

[28]J. A. V. Butler and D. Noble eds. Progress in Biophysics and Molecular Biology[M]. 28. Section 5. Membrane Noise.1974.

[29]程极济,林克椿.生物物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1.4.

[30]Robert K. Adair. Constraints on Biological Effects of Weak Extremely-low-frequency Electromagnetic Field[J]. Physical Review A. 1991(43)2:1039-1048.

[31]William F. Pickard. A Model for the Acute Electrosensitivity of Cartilaginous Fishes[J]. IEEE Trans. BME.,1988,35(4):243-249.

[32]A.K.Vidybida. Estimation of possible selectivity and sensitivity of a cooperative system to low-intensive microwave radiation [J]. Physica A.,1995,221:30-40.

[33]Huang kama, Tang jingxian, Liu Yongqing,et. al. New characteristics of oxido-reduction reaction of KI and KMnO irradiated by

anplitude-modulated electromagnetic waves[J].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1996,41(15):1259-1262.

生物学中常见化学元素及作用

生物学中常见化学元素及作用

————————————————————————————————作者:————————————————————————————————日期: ?

一、生物学中常见化学元素及作用: 1、Ca:人体缺之会患骨软化病,血液中Ca2+含量低会引起抽搐,过高则会引起肌无力。血液中的Ca2+ 具有促进血液凝固的作用,如果用柠檬酸钠或草酸钠除掉血液中的Ca2+,血液就不会发生凝固。属于 植物中不能再得用元素,一旦缺乏,幼嫩的组织会受到伤害。 2、Fe:血红蛋白的组成成分,缺乏会患缺铁性贫血。血红蛋白中的Fe是二价铁,三价铁是不能利用的。 属于植物中不能再得用元素,一旦缺乏,幼嫩的组织会受到伤害。 3、Mg:叶绿体的组成元素。很多酶的激活剂。植物缺镁时老叶易出现叶脉失绿。 4、B:促进花粉的萌发和花粉管的伸长,缺乏植物会出现花而不实。 5、I:甲状腺激素的成分,缺乏幼儿会患呆小症,成人会患地方性甲状腺肿。 6、K:血钾含量过低时,会出现心肌的自动节律异常,并导致心律失常。 7、N:N是构成叶绿素、蛋白质和核酸的必需元素。N在植物体内形成的化合物都是不稳定的或易溶于 水的,故N在植物体内可以自由移动,缺N时,幼叶可向老叶吸收N而导致老叶先黄。N是一种容易造 成水域生态系统富营养化的一种化学元素,在水域生态系统中,过多的N与P配合会造成富营养化, 在淡水生态系统中的富营养化称为“水华”,在海洋生态系统中的富营养化称为“赤潮”。动物体 内缺N,实际就是缺少氨基酸,就会影响到动物体的生长发育。 8、P:P是构成磷脂、核酸和ATP的必需元素。植物体内缺P,会影响到DNA的复制和RNA的转录, 从而影响到植物的生长发育。P还参与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中的能量传递过程,因为ATP和AD P中都含有磷酸。P也是容易造成水域生态系统富营养化的一种元素。植物缺P时老叶易出现茎叶暗 绿或呈紫红色,生育期延迟。 9、Zn:是某些酶的组成成分,也是酶的活化中心。如催化吲哚和丝氨酸合成色氨酸的酶中含有Zn, 没有Zn就不能合成吲哚乙酸。所以缺Zn引起苹果、桃等植物的小叶症和丛叶症,叶子变小,节间 缩短。 二、生物学中常用的试剂: 1、斐林试剂:成分:0.1g/ml NaOH(甲液)和0.05g/ml CuSO4(乙液)。用法:将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等体 积混合,再将混合后的斐林试剂倒入待测液,水浴加热或直接加热,如待测液中存在还原糖,则呈砖红 色。 2、班氏糖定性试剂:为蓝色溶液。和葡萄糖混合后沸水浴会出现砖红色沉淀。用于尿糖的测定。 3、双缩脲试剂:成分:0.1g/ml NaOH(甲液)和0.01g/mlCuSO4(乙液)。用法:向待测液中先加入 2ml甲液,摇匀,再向其中加入3~4滴乙液,摇匀。如待测中存在蛋白质,则呈现紫色。 4、苏丹Ⅲ:用法:取苏丹Ⅲ颗粒溶于95%的酒精中,摇匀。用于检测脂肪。可将脂肪染成橘黄色(被苏 丹Ⅳ染成红色)。 5、二苯胺:用于鉴定DNA。DNA遇二苯胺(沸水浴)会被染成蓝色。 6、甲基绿:用于鉴定DNA。DNA遇甲基绿(常温)会被染成蓝绿色。 7、50%的酒精溶液 8、75%的酒精溶液 9、95%的酒精溶液:冷却的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可用于凝集DNA 10、15%的盐酸:和95%的酒精溶液等体积混合可用于解离根尖。 11、龙胆紫溶液:(浓度为0.01g/ml或0.02g/ml)用于染色体着色,可将染色体染成紫色,通常染色3~5 分钟。(也可以用醋酸洋红染色) 12、20%的肝脏、3%的过氧化氢、3.5%的氯化铁:用于比较过氧化氢酶和Fe3+的催化效率。(新鲜的 肝脏中含有过氧化氢酶) 13、3%的可溶性淀粉溶液、3%的蔗糖溶液、2%的新鲜淀粉酶溶液:用于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作 用实验。 14、碘液:用于鉴定淀粉的存在。遇淀粉变蓝。 15、丙酮:用于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

电磁场的生物效应

电磁场的生物效应 对于磁场,物理学用磁场强度H和磁感应强度B来描述,物理学一开始用磁场强度H 来描述磁场,后来才发现了和电场强度相对应的磁感应强度B。严格地说,H和B不是同一术语,H是磁场,B是磁通密度(详细的分析可以参见《电动力学》),B是H所感应的磁场,所以B又叫磁感应强度。二者的关系为: B= u H 其中u是导磁率。 磁场可以产生于变化的电场(如电流就是变化的电场),也可以产生于永磁铁,地球就是一个巨大的磁铁,所以在地球表面的生物都会受到地磁场的作用,另外,人们还利用电、磁相互作用的原理制作了一些用来研究生物在各种不同强度下各种反映的仪器。 对作用和效应有影响的磁场参数有类型、磁强、均匀性、方向、作用时间等几个方面;就机体方面,对作用和效应有影响的机体因子有磁性、组成、种类、敏感性、部位和血流速度等几个方面。 生物效应:磁场从开始作用到看见机体的生物效应,一般有一段延迟时间。其主要原因可能是产生效应的磁场必须同时同方向地作用一段时间(叫物理作用时间),机体才发生明显的生物效应,累积的物理量中的大多数,可看作是产生生物效应的阈前量,并且是可逆的。所谓可逆是指磁场方向和坐标(器官、细胞、分子)方向发生变化时,其发生生物效应的可能性也变,甚至变得反相,因此应设法使磁场方向和机体方向的夹角不变,这样累积的物理量就可能达到阈值,产生可见的生物效应。 下面分别讨论地磁的生物效应以及磁效应在生物学中的一些具体的应用: (一)、地磁的生物效应 很多的星体周围都具有磁场,地球也有,我们称之为地磁场。地球近似一均匀磁化球,但有区变和日变,区变指因为区域的不同而不同,有的磁强差别很大。每天变化约0.0001——0.0004G/day。磁南(S)极在地球北极附近,磁北极在地球南极附近,平均的磁强为0.5G。 法国细菌学家巴斯德(Pasteur)1862年发现,地磁场能促进所有植物的生长,在S极下,青土豆比附近的成熟快些。 人体也同样是个磁体,也有两极。人站立时,上N极,下S极。平卧时则右侧是N极,左侧是S极,人正面是N极,背面是S极。在自然定律有所谓的稳态平衡,即此种状态下时物体最稳定,地球北极有磁S极,人睡觉时,头朝北,脚朝南,则人体处于稳态平衡,轻微的扰动不会影响睡眠深度,从而能改善健康。反之,则稍一扰动,就会失去平衡,睡得不安稳,甚至烦躁,失眠。 (二)、DNA新陈代谢与生物磁效应 脱氧核糖酸(DNA)是所有生物(一部分病毒除外)的遗传物质,也就是遗传基因的组合。DNA存在于细胞核的染色体中。DNA和核糖枝酸(RNA)统称为核酸。核酸具有复杂的结构:由嘌呤碱基或嘧啶碱基与戊糖形成核苷,一个核苷的糖上一个OH基被磷酸化时,变为核苷酸,面核苷酸借助于磷酸二酯键连接成一种特定次序(一级结构),便形成核酸。戊糖中一个OH 基说O变为H时称为脱氧核糖核酸,DNA便是含脱氧核糖的核酸。DNA这种生物大分子具有复杂的双螺旋结构,螺旋的空间缠绕、曲折等还构成二级、三级等高级结构。核酸中诸原子主要是以共价键相结合,使整体结构稳定,保持遗传特性,两条螺旋中的碱基又以氢键相结合,使局部结构可能受到外界因素作用而发生畸变,由此可能产生变异。一些物理因素(如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电磁场与微波技术”改革与实践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电磁场与微波技术改革与实践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是我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主要专业基础课之一,随着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载波的频率不断提高,其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及分析方法在现代飞机通信系统、导航系统和雷达系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2008年以来,为了适应宽口径人才培养的需要,这门课程的学时进行了大幅压缩,但工程教育改革和航空维修技术的发展对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要求却不断提高。因此迫切需要对原电磁场与微波技术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进行改革和建设,以有效解决学时压缩与知识、能力和素质培养之间的矛盾。 一、以需求为导向顶层设计一体化课程内容,优化知识结构 2008年以来,课程由原来的80学时减少到54学时。为解决知识面宽、学时少的问题,结合专业培养目标和航空电子系统专业课程需求进行顶层设计,明确课程在培养目标中的地位和要求,在此基础上,将课程涉及到的矢量分析与场论、电磁场与电磁波、微波技术基础、天线与电波等多门课程的教学内容结合前修课程普通物理、高等数学和后续课程雷达原理、通信系统、导航系统等课程内容进行一体化设计,整合教学内容,优化知识结构。加强课程内部及与相关课程教学内容的有机联系,使其相互支持。整合后的内容主要包括五大部分[1-2]。 1.电磁场理论的数学基础部分矢量分析与场论 主要讲授矢量的散度、旋度和标量的梯度等概念及运算。删除了与高等数学重复的推导和分析过程,重点讲授这些运算的物理概念及其在电磁场理论中的应用。实现了高等数学与矢量分析与场论的平滑过渡,也为学习电磁场理论奠定了基础。 2.电磁场理论基础 传统讲授方法是静电场、恒定电场、恒定磁场、时变电磁场、这样需要的学时较多。 对于航空电子系统,时变电磁场比静电场、恒定电场和恒定磁场更加重要。考虑到学生在大学物理中已有电磁学的基础,因此本章主要是在介绍电磁场中的基本场矢量,积分形式的麦克斯韦方程组的基础上,结合矢量分析重点阐述微分形式麦克斯韦方程组的各种场之间的共性和个性,重点分析理想介质中均匀平面波的传播特性、电磁波的极化、均匀平面波在理想介质中的传播和在不同媒质分界面上的垂直入射与斜入射,实现普通物理与电磁场理论基础内容的无缝对接。 3.微波技术基础 该部分是这门课程的核心内容,也是学习主要后续专业课程飞机通信系统、无电导航系统、雷达原理与系统的基础。讲授的内容主要包括传输线的分布参数、传输线的工作状态、圆图及其应用、阻抗匹配、矩形波导、微带线、微波网络和微波元件等内容。 该部分的内容克服了我国传统教材重理论轻应用的问题,大量实例结合机载电子系统和实际工程应用,从系统应用角度设计教学内容。 4.天线与电波传播 该部分内容是新增内容,在讲授天线和电波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将机载电子系统的相关知识融入教学中,如机载电子系统的各种天线的结构和辐射特性,各个系统的电波传播特性等,以便于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 5.电磁场与微波实验 为加强对微波系统的认识,提高微波测试能力,开设了微波实验课程,实验项目主要有:微波系统的认识和调整,微波阻抗的测量与调配,电压驻波比测量,微波网络参量测量,定向耦合器的技术指标测量、电磁波的反射与折射等内容。尽管学时由原来的8学时压缩到6学时,但通过合理安排实验项目,实验项目却比原来增加了电磁场部分实验(电磁波的反射、折射),以及根据实验原理自主设计实验步骤的实验(定向耦合器性能指标的测量)。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补充练习题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补充练习 一、填空: 1、圆波导传输的主模为_____________;微带线传输的主模为_____________。 2、波速随_____________变化的现象称为波的色散,色散波的群速度表达式 =z ν_______________。 3、测得一微波传输线的反射系数的模21=Γ,则行波系数K=______________;若特性阻抗 Z 0=75Ω,则波节点的输入阻抗R in (波节)=_______________。 4、微波传输线是一种__________参数电路,其线上的电压和电流沿线的分布规律可由 __________来描述。 5、同轴线传输的主模是______________,微带线传输的主模是______________。 6、矩形波导尺寸a = 2cm, b = 1.1cm.若在此波导中只传输TE 10模,则其中电磁波的工作波长 范围为_____。 7、微波传输线按其传输的电磁波波型,大致可划分为________传输线,______传输线和 _________传输线。 8、长线和短线的区别在于:前者为___________参数电路,后者为_________参数电路。 9、均匀无耗传输线工作状态分三种:(1)__________(2)_________(3)_________。 10、从传输线方程看,传输线上任一点处的电压或电流等于该处相应的_________波和__________波的叠加。 11、当负载为纯电阻L R ,且0Z R L 时,第一个电压波腹点在_________,当负载为感性阻抗时,第一个电压波腹点距终端的距离在_____________范围内。 12、导波系统中的电磁波纵向场分量的有无,一般分为三种波型(或模):_____波;_____波;____波。 13、导波系统中传输电磁波的等相位面沿着轴向移动的速度,通常称为_____速;传输信号的电磁波是多种频率成份构成一个“波群”进行传播,其速度通常称为_______速。 14、波速随着__________变化的现象称为波的色散,色散波的相速________无限媒质中的光速,而群速______无限媒质中的光速。 15、矩形波导传输的主模是___________;同轴线传输的主模是___________。 16、线性媒质的本构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媒质为均匀媒质时,媒质的ε、μ、υ与____________无关。

电磁场的生物效应

电磁场的生物效应 1 “非热效应”与“特殊效应” 对于弱电磁场生物效应人们常用两个名词来描述,即“非热效应”和“特殊效应”。“非热效应”的定义不尽一致。按文献[1]所述,非热效应(athermal effect)定义为:当生物系统吸收电磁能量后,产生的不可归属于温度变化的生物学变化。有人认为这个定义不够科学,因为判断“不可归属于温度变化的生物学变化”在实验中是非常困难的。众所周知,生物介质的电磁特性具有高度的不均匀性,在弱电磁波照射下可能出现组织内的热点(局部温度过高),而组织的宏观平均温升却非常小,由这种热点引起的效应能否叫“非热效应”?有人认为,所谓的热“点”其空间尺寸是远大于微观分子尺寸的,在热“点”所包围的空间尺寸中各自由度的能量是满足玻尔兹曼平衡分布的。那么,在这种情况下热点引起的效应仍然是热效应,而这时的能量分布、温度分布不均匀是由于热传导不及时的缘故。但是,如果微波传递的能量对分子各自由度的能量具有选择性时,即这时介质各自由度的能量不满足玻尔兹曼平衡分布,这样的情形就应该属于非热效应。此外,与传统加热方式相比微波对生物组织的致热作用是非常迅速的,有实验证明[2]这种快速加热也可以引起一些特殊的效应,这种效应能否叫非热效应?有鉴于此,不少文献把微波辐射下区别于传统加热引起的效应叫“特殊效应”。 2 近年来弱电磁场(波)生物效应实验研究进展 多年来弱电磁场(波)生物效应的实验研究已积累了大量的数据,但许多数据充满着分歧与矛盾(见表1),使我们仍然不能对弱电磁场(波)是否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下明确的结论。 目前认为造成上述结果的原因有以下三点:(1)实验设计不够严密和严格;(2)实验结果没有重复性;(3)实验结果虽有可重复性,但辐射强度还不够低,通常可导致局部的温升,而这又不易测量。 第一种情况的确是值得重视和注意的。在1997年9月14~19日召开的世界医学物理和生物医学工程会议上,F.Schonborn及其合作者发表题为“RF实验条件”的文章专门阐述了微波辐射条件的严格控制问题[7],包括电磁场强度的空间和时间分布,载波频率,调制频率等等参数的控制和测量问题。 表1 弱电磁场(波)生物效应实验研究文献结果摘要 辐射特性有否有生物 电磁效应 所测效果参考文献 CW-2,450 MHz 有EEG谱(鼠) [3]Thuroczy.94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习题集

文档密级:内部公开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习题集 (5~6章) 2012年11月 福建工程学院通信工程

第五章微波传输线 1、问答题: (1)微波波段是多少p154 (2)常用的波导有几种,各有什么特点p154 (3)波导中传输的模式有几种?P157~p158,各有什么特点 (4)什么叫做截止波长,有什么作用?P158 (5)什么叫做相速度、群速度,两者有什么差异?P158 (6)什么叫做波导波长、波阻抗、功率流?P159(7)矩形波导的特点p160 边界几何形状如图2.4所示。边界条件是: 解: 在区域里面满足亥姆赫兹方程 02 222=??+??y x φφ设) 0,0()()(b y a x y g x f <<<<=φ将上式子代入,得到 0) ()()()(''''=+y g y g x f x f 令 0) ()()()(222''2''=+?=?=y x y x k k k y g y g k x f x f 显然(a )对于0 )()(2"=?+y g k y g y 由于条件(3):0 )0(,00)0()(0,0,0==?=?=≤≤=g y g x f a x y φ由于条件(4):0 )(,0)()(0,0,==?=?=≤≤=b g b y b g x f a x b y φ根据课本的p44页2.86、2.88、2.89式子,可以得知

g (y)的的一个特解是: ))( ,........3,2,1sin()(22b m k m B m b y m B y g y m m m ππ===值相关,与其中一个(注意,(b )对于0 )()(2"=?+x f k x f x 由于222222(0b m k k k k k x y x y x π?=??=?=+代入0 )()(2"=?+x f k x f x 得到0)(()(2"=??x f b m x f π根据课本的p44页2.86、2.88、2.89式子,可以得知 这个时候f(x)的通解是:b x m m b x m m m e C e C x f /2,/1,)(ππ?+=为什么用Cm 不用Cn ,或者是另外一个指标呢,因为,系数C 是与b x m /π中的m 直接相关的,就是说,每个不同的m ,对于两个不同C ,所以C 与m 相关 由于条件(1):0|)(,00|)()(0, 0,00'0'==?=?=??<<===x x x f x x f y g x b y x φ将上面条件代入b x m m b x m m m e C e C x f /2,/1,)(ππ?+=可以得到m m m m m C C C C C ===2,1,2,1,可令立刻得到 ,既然两个相等,我们) /cosh()(22 /)()(////b x m C x f C C e e C e C e C x f m m m m b x m b x m m b x m m b x m m m πππππ?=+=+=??,写成上式子已经令(C )由于) 0,0()()(b y a x y g x f <<<<=φ现在将所有的特解叠加。因此,)0,0()()(1b y a x y g x f m m m <<<<= ∑∞=φ因此) /sin()/cosh(1 b y m B b x m C m m m ππφ∑∞=??=可以将Cm ,Bm 两个系数合并成为Cm 因此) /sin()/cosh(1b y m b x m C m m ππφ∑∞ =?=(D)根据条件(2) ) /sin()/cosh(10b y m b a m C U m m ππ∑∞ =?=因此:) /sin()/cosh(10b y m b a m C U m m ππ∑∞=?=所以最后可以将上面式子左右同时乘以)/sin(b y n π,并对0~b 积分

红外线的生物学效应

红外线(Infrared rays)是太阳光线中众多不可见光线中的一种,由德国科学家霍胥尔于1800年发现,又称为红外热辐射(Infrared radiation).太阳光谱上红外线的波长大于可见光线,波长为0.75~1000μm.红外线可分为三部分,即近红外线,波长为0.75~1.50μm之间;中红外线,波长为1.50~6.0μm之间;远红外线,波长为6.0~l000μm 之间.近年来,由于检测设备的完善及研究的深入,人们对红外线的物理性能及其生物学效应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获得了许多进展.红外线特别是远红外线已被广泛运用在医疗保健产业中,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各种红外线产品也大量出现.本文在此主要对红外线的生物学效应机理及其临床应用研究的现况进行介绍. 一、红外线生物学效应的机理 红外线是一种电磁波,当它通过放射方式辐射到物体时,被物体吸收的辐射能传递给物体内的原子、分子等粒子,使这些粒子发生不规则运动,引起物体的升温作用,称为远红外线的一次效应,也称为增温效应.产生一次效应的同时,物体也随之发生其他的化学、物理等改变,这称之为物体吸收远红外线辐射后产生的二次效应,也称为继发效应. 红外线对人体皮肤、皮下组织具有强烈的穿透力.外界红外线辐射人体产生的一次效应可以使皮肤和皮下组织的温度相应增高,促进血液的循环和新陈代谢,促进人的健康[1] .红外线理疗对组织产生的热作用、消炎作用及促进再生作用已为临床所肯定,通常治疗均采用对病变部位直接照射.近红外微量照射治疗对微循环的改善效果显著,尤以微血流状态改善明显.表现为辐照后毛细血管血流速度加快,红细胞聚集现象减少,乳头下静脉丛淤血现象减轻或消失,从而对改善机体组织、重要脏器的营养、代谢、修复及功能有积极作用[2]. 红外线对人体产生二次效应的机理目前尚未完全清楚. 有学者认为远红外线可对细胞产生共振作用,主要是引起细胞内外水分子的振动,使细胞活化,发生一系列有益于健康的细胞生物化学及细胞组织化学改变[1].也有人认为波长8~14微米的远红外线可称为“生命光线”,能够显著改善人体微循环.它作用于人体水分子时可对人体内老化了的大分子团产生共振使之裂化,重新组合成较小的水分子团,在这个过程中,吸附在老化的分子团表面的污染物质得以去除,水的比重上升,附着于细胞膜表面的水分子增加,增强了细胞的活性和表面张力.由于渗透细胞膜的水分子增加,细胞内钙离子活性加强,因此增强了人体细胞的正常机能,使杀菌能力、免疫能力等均有所提高.此外,生命光线还可以使血液中不饱和脂肪酸的二重键或三重键被切断,饱和脂肪酸不容易再被氧化成血脂[过氧化脂质],减少了血管内脂质的沉积,使血管壁光滑,从而减少动脉硬化、白内障等心血管疾病或眼科疾病的发生,对人体健康起着良好的促进功效[3]. 庞小峰研究了由ATP 分子水解释放的生物能量传递的机制和特点,认为红外线对生物(包括人)所具有的生物效应和医学功能主要来自红外线的非热生物效应.1~7μm 的红外线波可以透射过皮肤到细胞上,被蛋白质分子吸收.蛋白质分子能够而且也只能吸收或发射出1~3.5μm 和5~7μm 波长的红外线,这一范围波长的红外线吸收后能导致蛋白质分子中的酰胺键的量子振动,从而可使生物能量顺利地从一处传递到另一处,使生命体处于正常状态,保持生命体的生长、发育及健康.维持生命系统正常运行的生物能量是由ATP 的水解提供的,但是,一旦ATP 分子或ATP 酶(ATP 的水解需要酶的参与) 或水不足,或者蛋白质的结构和构象改变或畸变等等原因,便可使提供的生物能量不足以引起酰胺键的正常振动或生物能量不能正常传递. 生物组织在得不到足够能量时,便不能正常生长,会诱发出各种疾病. 在这种情况下,若能用具有上述波长的红外线照射,并能被蛋白质吸收,就可以使蛋白质分子恢复正常和正常传递生物能量,从而可能使生物组织从病态恢复到正常状态,使疾病得到治疗. 在红外线医疗仪的临床试验中也证明,对生物体或人有一定医疗效果的红外线也正好是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第2版)黄玉兰-习题答案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第2版)黄玉兰-习题答案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312-EUATWW-MWUB-WUNN-INNUL-DQQTY-

第一章 证: 941(6)(6)50=0 A B A B A B A B =?+?-+-?=∴?∴和相互垂直和相互平行 (1) 2 222 0.5 0.50.5 2222 0.5 0.5 0.5 2272(2)(2272)1 24 s Ax Ay Az A divA x y z x x y x y z Ads Ad dz dy x x y x y z dz ττ---????==++ ???=++=?=++=??? ??由高斯散度定理有

(1) 因为闭合路径在xoy 平面内, 故有: 222()()8(2) (22)()2()8 x y z x y x z x s A dl e x e x e y z e dx e dy xdx x dy A dl S XOY A ds e yz e x e dxdy xdxdy A ds → →→ → ?=+++=+∴?=??=+=??=∴??因为在面内, 所以,定理成立。 (1) 由梯度公式 (2,1,3) |410410x y z x y z x y z u u u u e e e x y z e e e e e e ????=++???=++=++1 方向:() (2) 最小值为0, 与梯度垂直

证明 00u A ???=??= 书上p10 第二章 3343 sin 3sin 4q a V e wr qwr J V e a ρρ ρπθ θ ρπ= ==?=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专业(080904)研究生培养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专业(080904)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1、硕士研究生: 牢固树立爱校、爱国、爱中华民族的思想,具备坚持真理、献身科学的勇气和品质以及科学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团结合作精神。 具备电磁场与微波技术方面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宽厚的知识面。掌握与本专业相关的实验技能,对与本学科相邻及相关学科的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具备灵活应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 掌握一到二门外国语,能用英语阅读专业书籍、文献并撰写科学论文。 2、博士研究生: 牢固树立爱校、爱国、爱中华民族的思想,具备坚持真理、献身科学的勇气和品质以及科学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团结合作精神。 在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所达到的要求基础之上,不仅要掌握本专业理论和实验的专业知识,还要掌握与本学科相邻及相关学科的知识,在独立从事科研工作中,具备综合、分析能力,在开展所从事研究方面的前沿研究工作中,具备创新和发展的能力。熟悉所从事研究方向的科学技术发展新动向。 掌握一至二门外语,能用英语熟练阅读专业书籍、文献,并能撰写并在国际会议上宣读科学论文。 二、学科介绍 1、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学科的主要研究方向 (1) 极高频段电磁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2) 人工电磁材料及在无线电技术中的应用; (3) 射频、微波及光电子器件与应用。 2、师资力量和科研水平 本学科师资力量较雄厚,有中国科学院院士、“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和讲座教授以及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等一批优秀学者,成为本学科的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目前有教授9人、博士生导师9人、副教授和高工4人。 在科学研究方面,以电子学、物理学的基本理论方法和现代实验技术作为手段,探索新型电子材料,研究其中有关物理过程和电磁现象的基本规律,据以开发新型的微波和太赫兹电子器件和系统,并在实际中推广应用。目前,本学科不仅开展了大量国际前沿性的研究工作,取得了突出的成果,享有很高的国际声誉,同时也开展应用和工程化研究,为我国国民经济和国防现代化做出了重要贡献。 3、近期承担科研项目和重大课题 本学科承担了大量国家973计划、国家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重大科技计划项目,以及省、部级科研项目和横向合作的研发项目,产生了较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近期主要科研项目和重大课题有: 科技部973项目子课题:太赫兹辐射的高灵敏检测技术基础研究; 科技部973项目子课题:超导结型器件的物理、工艺及应用基础研究; 科技部973项目子课题:磁性复合材料以及光子共振介质中负折射特性研究; 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超导单光子探测器原理及制备研究; 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固体微结构的量子效应、调控及其应用研究; 科技部863课题:新型遥感器技术/THz频段高灵敏度超导探测/接收系统;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080904 (一级学科:电子科学与技术) 本学科是电子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下属的二级学科,是1990年由国务院学位办批准的博士学位授予点,同时承担接收博士后研究人员的任务,2003年被批准为国防科工委委级重点学科点。本学科专业内容涉及电磁场理论、微波毫米波技术及其应用,主要领域包括电磁波的产生、传播、辐射、散射的理论和技术,微波和毫米波电路系统的理论、分析、仿真、设计及应用,以及环境电磁学、光电子学、电磁兼容等交叉学科内容。多年来在多种军事和国民经济应用的推动下,本学科在天线理论与技术、电磁散射与逆散射、电磁隐身技术、微波毫米波理论与技术、光电子技术、电磁兼容、计算电磁学与电磁仿真技术、微波毫米波系统工程与集成应用等方面的研究形成了鲜明的特色,取得了显著成果。其主要研究方向有: 1.计算电磁学及其应用:设计、研究、开发高精度、高效率电磁计算算法;研究高效精确电磁计算算法在目标特性、微波成像及遥感、电磁环境预测、天线分析和设计等方面的应用。 2.微波/毫米波电路设计理论与技术:研究有源元器件与电路模型、与微电子、微机械工艺相关的材料器件等模型的建立及参数提取;研究低相噪频率源技术,微波/毫米波单片集成电路设计,基于微机械(MEMS)的微波/毫米波开关、移相器和滤波器设计。 3.电磁波与物质的相互作用:研究电磁散射和逆散射算法,军事装备目标特性测试技术,隐身目标测试技术,目标散射中心三维成像技术;研究轻质、宽频、自适应智能隐身材料。 4.微波/毫米波系统理论与集成应用技术:设计、研究、开发特殊环境下的微波/毫米波系统;研究微波/毫米波测试技术;研究天线设计理论与技术。 一、培养目标 掌握坚实的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以及相应学科的基础理论,具有系统的专门知识,熟练应用计算机,掌握相应的实验技术,掌握一门外国语,学风端正,具备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和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能胜任科研、生产单位和高等院校的研究、开发、教学或管理等工作。 二、课程设置

铜对人体及动物的生物学效应

铜对人体及动物的生物学效应 张录强(河北师范大学生物系石家庄050016) 铜是生物正常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1928年威斯康星大学哈特(Hart)的研究证明,由于喂饲乳汁而患贫血症的大白鼠饲料中添加铜和铁,对血红素的形成是必要的。 铜在生物体中的作用主要是参与构成体内具有特殊生理机能的物质,是多种酶系统的活化剂、辅因子或组织成分,参与和调节生物的多种生命活动过程。 1.动物对铜的吸收代谢 铜在动物饲料中多以难溶或不溶状态存在,饲料铜是以复合物的形式被小肠粘膜吸收,仅有极少部分以离子状态进入体内。研究资料表明,大部分铜是与肠粘膜内的含巯基金属蛋白和过氧化物歧化酶结合携带进入体内的,小部分铜与小分子的蛋白质和氨基酸结合转运入小肠粘膜细胞而被吸收到体内。 进入血液的铜存在于血清和血红细胞中,铜先与血清蛋白形成松散结合,在肝脏内铜再与a2-球蛋白形成牢固结合而合成铜蓝蛋白(约占成人血浆铜的95%)。血浆铜蓝蛋白与铜含量可以调节小肠粘膜对铜的吸收,二者含量的高低与存在于肠道食物中的铜维持着某种平衡关系。当血浆铜蓝蛋白和铜含量超过正常值时,肠道中的铜不吸入体内。如果这种平衡被打破,就会导致大量铜被吸收到体内,在机体蓄积产生危害。 动物体对铜的吸收还受饲料中的钼含量高低的影响。在落基山脉区域土壤中钼含量很高,水中钼含量也很高,在当地发生的一种病叫“羊缺铜症”,可通过皮下注射铜螯合物,如铜甘氨酸或日粮中含有8~11×10-7水平铜即可预防。钼干扰铜的吸收机理被认为是:钼干扰硫化物氧化酶,使动物体内硫化物增多,而导致硫化铜沉积,使铜不能为代谢所利用,造成铜缺乏。 铜在动物体内主要以结合态的形式存在,小部分呈游离态存在,机体中铜总量的50%~70%存在于肌肉与骨骼中,20%的铜贮存在肝脏中,5%~10%的铜分布于血液中,微量铜存在于酶分子中。在机体的各组织器官中,在肝、肾及脑铜浓度较高、肝组织中铜浓度最高,是铜最大的贮存器官,而且肝中铜的含量反映出对饲料铜的摄取情况,给予高铜饲料,肝中铜含量能增加数倍。 对于动物而言,食物中铜的吸收率是较低的,大约只有摄取量的5%~10%被吸收和存留,不被吸收的部分随粪排出,体内的铜又以胆汁的形式随粪排出,其他途径仅排出少量。 2.铜在动物体内的生理功能 2.1铜与铁代谢铜与铁代谢密切相关,它影响动物对铁的吸收、运输以及利用。在体内铜通过参与细胞色素氧化酶系统和血红蛋白的合成以及解除抑制铁吸收的因子,从而促进机体对铁的吸收。由肠粘膜进入血浆中的Fe2+不能直接与血浆中的运铁蛋白结合,需在铜蓝蛋白的氧化作用下由Fe2+→Fe3+后,再与运铁蛋白结合,并随运铁蛋白运送到骨髓、肝脏及全身组织。用于合成血红蛋白、肌红蛋白和含铁酶类,或在骨髓和肝脏内形成铁贮备。铜蓝蛋白还参与机体内贮存铁动员,使其迅速释放出来,并与血浆中的β1-球蛋白结合形成运铁蛋白,参与铁的运输和代谢。 铜还是血红蛋白的合成、红细胞的成熟与释放(即造血过程)的原料和调节因子,缺铜时,降低了铜对血红蛋白的催化作用,就可能导致贫血。 2.2铜参与超氧化物歧化酶和单胺氧化酶的系统的构成。主要催化弹性蛋白肽键中赖氨酸酰残基、氨基氧化脱氨为醛基,并与分子内或分子间的另一肽键的类似醇基或氨基进行醛醇缩合或醛氨缩合、而形成胶原纤维及弹性蛋白共价交联结构,使弹性纤维形成不溶性状态,从而使机体组织维持正常弹性和韧性。 2.3铜影响一些动物的生殖机能与生长发育将适量的铜盐注入孵化的鸡蛋内,雏鸡可

生物体内电学特性及其在电磁场中的变化

生物体内电学特性及其在电磁场中的变化 刘豪 (哈尔滨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哈尔滨 150001) 摘要:随着电气工业以及通讯业的日益快速发展,电磁技术的应用给人类创造了巨大的物质文明的同时也把人们带进一个充满人造电磁辐射的环境里。电磁场生物效应的发生与发展与电磁场本身的特性以及生物组织的电磁学性质密切相关,而生物组织的电磁学性质又随着电磁场频率的变化而变化。我们将探讨不同电磁辐射作用下生物组织的电磁学特性变化,分析不同类型电磁场对于生物体产生的一些具体的影响,并对于电磁辐射影响健康的机理及其防护策略进行初步的研究。 关键词:电磁辐射;生物效应;生物组织;电磁特性 人们生活的空间中交织着大量的电磁波,有环境中本来就具有的宇宙辐射、地磁场等,也有人为制造的各类电磁波如广播电磁波,无线通信电磁波以及工频电磁波等。电磁场与生物体相互作用的本质是电磁场与构成生物体的各个层次的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生物组织处于不同频率的外加电磁场中其表现的电磁特性会发生变化,不同场强、频率、振幅的电磁场所作用的对象也有所不同,同时电磁场与生物作用的时间长短不同所产生的生物效应也不同。研究生物组织的电磁特性是研究电磁场与生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基础,对于电磁辐射影响生物组织的电磁特性的研究可以明确电磁场生物效应产生的微观机理,从而可以进行有效的防止或者减少电磁场对生物体的负面影响。 从电磁学角度来看,生物体是由大量细胞构成的具有复杂电磁性质的容积导体,对于生物体在电磁环境下其电磁性质的改变的研究可以揭示电磁场中生物体对于电磁能量的吸收及其与电磁场之间的耦合特性。电磁场对于生物体电磁特性的影响在诸多领域都将得到具体应用。[1] 1 电磁辐射作用于人体的原理 在电磁场中,生物分子既不是纯粹的导体,也不是纯粹的绝缘体,而是电介质。由交变的电场、磁场产生的电磁波在空间传播时与生物体作用可以被生物体物质吸收。生物体在交变磁场中受到电磁辐射的作用一般会发生以下的生物效应: 1.1热效应 电磁辐射作用于人体后,一部分被反射,另一部分被吸收。人体组织主要是由水分子和蛋白分子组成,它们是一种极性分子,在没有外电磁场的作用时由于热运动使之处于不规则的随机状态。因此整个组织不显电性,当受到外加交变电磁场的作用时,极性分子就会被极化由杂乱无章的排列开始重新排队。在交变电磁波不断作用的情况下,极性分子间摩擦生热从而使机体产生热量,从使蛋白变形酶失活,进而影响机体各项生命活动。 当辐射功能密度较大时,人体吸收的辐射能转化的热量超过人体温度调节能力,会引起局部体温明显升高从而引起生理紊乱。热效应将损伤对热比较敏感的器官,比如眼睛、大脑等。[2] 1.2 非热效应 在电磁场的辐射下,人体的有些组织不易显示出热效应,但是会造成一些非热效应。这是因为人体具有保持恒温的自我调节能力。当电磁辐射产生的比吸收率小于某一数值时,人体的温度不会升高,故不会有电磁辐射热效应。当人体吸收电磁辐射的功率超过一定数值时,人体温度才会升高,即电磁辐射的阈值效应。通常静电场、恒定磁场、低频磁场引起非热效应。非热效应也会对人体产生一些影响,比如常见的人体失衡、头晕、失眠、疲劳、恶心等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论文题目:无形科学-电磁场与微波 技术 姓名:陈超 专业:电子科学与技术 指导教师:葛幸 申报日期:2012.10.23

摘要 电子和信息领域内所有重大技术进展几乎都离不开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的突破。在通信、雷达、激光和光纤、遥感、卫星、微电子、高能技术、生物和医疗等高新技术领域中,电磁场与微波技术都起着关键的作用,它的应用领域蕴含在国民经济、国防建设和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同时,电磁场和微波技术也随着当代物理、数学、技术学科的不断进步而得到日新月异的发展。 关键字:电磁场,微波技术,应用

无形的科学——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目录 1.前言 (2) 2.研究方向 (2) 3.基本理论与分析方法 (3) 3.1 电磁场理论 (3) 3.1.1矢量分析 (3) 3.1.2静电场 (3) 3.1.3恒定电场 (4) 3.1.4静磁场 (4) 3.1.5时变电磁场 (5) 3.2 微波技术理论 (7) 3.2.1传输线理论 (7) 3.2.2集成传输系统 (9) 3.2.3微波谐凯腔 (9) 3.2.4微波网络基础 (9) 3.2.5微波无源元件 (11) 4.发展前景 (12)

1. 前言 电子和信息领域内所有重大技术进展几乎都离不开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的突破。在通信、雷达、激光和光纤、遥感、卫星、微电子、高能技术、生物和医疗等高新技术领域中,电磁场与微波技术都起着关键的作用,它的应用领域蕴含在国民经济、国防建设和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同时,电磁场和微波技术也随着当代物理、数学、技术学科的不断进步而得到日新月异的发展。 2. 研究方向 1.计算电磁学及其应用:设计、研究、开发高精度、高效率电磁计算算法;研究高效精确电磁计算算法在目标特性、微波成像及遥感、电磁环境预测、天线分析和设计等方面的应用。 2.微波/毫米波电路设计理论与技术:研究有源元器件与电路模型、与微电子、微机械工艺相关的材料器件等模型的建立及参数提取;研究低相噪频率源技术,微波/毫米波单片集成电路设计,基于微机械(MEMS)的微波/毫米波开关、移相器和滤波器设计。 3.电磁波与物质的相互作用:研究电磁散射和逆散射算法,军事装备目标特性测试技术,隐身目标测试技术,目标散射中心三维成像技术;研究轻质、宽频、自适应智能隐身材料。 4.微波/毫米波系统理论与集成应用技术:设计、研究、开发特殊环境下的微波/毫米波系统;研究微波/毫米波测试技术;研究天线设计理论与技术。

02349自考浙江省2009年1月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基础试题

超越60自考网 浙江省2009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基础试题 课程代码:02349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一个矢量A在另一个矢量B上的投影称为映射,用数学表示为( ) A.A·B B.A×B C.e A·(B·e A) D.e B·(A·e B) 2.安培力与电流的________有关。( ) A.位置 B.方向 C.大小 D.以上都是 3.电通量的大小与所包围的封闭曲面的________有关。( ) A.面积 B.体积 C.自由电荷 D.形状 4.可用镜像法求解的两个相交的导体平面的夹角为( ) A.180° B.90° C.45° D.180°/n(n是整数) 5.磁场满足的边界条件是( ) A.B1n-B2n=0,H1t-H2t=J s B.H1t-H2t=0,B1n-B2n=J s C.B1n-B2n=0,H1n-H2n=0 D.B1t-B2t=0,H1n-H2n=J s 6.电场强度E=(e x3+e y4)sin(ωt-kz)的电磁波,其传播方向是沿________方向。( ) A.e x B.e y C.e x3+e y4 D.e z 7.电磁波垂直入射到导体上,随电磁波的频率增高进入导体的深度( ) A.不变 B.变深 C.变浅 D.都有可能 8.导波装置方波导可以传播( ) A.TEM波 B.TM和TE波 C.驻波 D.平面波 02349#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基础试题第 1 页共3 页

9.天线的选择性与天线的带宽都是天线的重要参数,天线的选择性越好,则带宽( ) A.越窄 B.越宽 C.与选择性无关 D.不变 10.电磁能是一种能量,能通过无线输送,其输送的能流密度为( ) A.E×H B.1/2εΕ2 C.1/2μH2 D.1/2εΕ2+1/2μH2 二、名词解释及理解(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什么是保守场?并说明电位与路径的关系。 2.什么是体电荷密度?并指出什么情况下带均匀或非均匀电荷的球的球外电场与同等点电荷所产生的电场强度的关系。 3.什么是极化强度? 4.什么是电磁波的相速,电磁波的相速可以超过光速吗? 5.唯一性定理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1.力线的疏密表示场的大小,力线越________,场越小。 2.电位与电荷满足________关系,可以应用叠加原理。 3.理想导体内的电场为0,所以其电位也________。 4.自由空间的泊松(Poisson)方程,其边界条件有________类。 5.磁场的本质是________产生的。 6.电磁波的洛仑兹规范为________,它确立了运动电磁波之间的联系。 7.电磁波的衰减一般是由________损耗引起的。 8.短路线在传输线中可以等效为一个________。 9.电磁波的辐射装置称为________。 10.具有相同频率的模式场称为________场。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写出点电荷q电场强度和电场能量,从能量看,其说明了什么问题。 2.什么是零电位,有什么意义,简答静电学中电位为零的几种情况。 3.说明什么是TEM波。TEM波没有色散,而TE或TM波有色散,为什么还使用波导这一类的导波装置? 02349#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基础试题第 2 页共3 页

综述--磁场的生物学效应(以人为对象)

磁场的生物学效应(以人为对象) 摘要:磁场作用于生物体后产生一系列的生物学效应, 这种观点已被多年来的许多实脸所证实。早在1896年, 磁场对神经系统作用的研究就已被报道出来。后来, 磁场杭炎,促进骨生成,促进血管神经再生等作用相继被发现。近几十年来,关于磁场对生物体的作用,从流行病学调查到实脸室研究也都有了一定进展。如今,磁场的生物学效应研究已成为物理医学研究的热点。本文就近年来以人为对象的磁场生物学效应研究的热点与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关键词: 磁场; 生物学效应 生物磁学是研究物质磁性和磁场与生物特性及生命活动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一门新兴边缘学科。随着研究的深入,磁场作用于生物的效应与机理有了新的更深刻的认识。 1 应用于生物处理的外磁场类型 不同磁场的类型及其物理参数(场强大小、均匀性、方向性、作用时间等)会导致不同的磁场生物效应。变化磁场又因频率高低不同、作用时间长短不一也会产生不同的生物效应。[1] 2 磁场基本的生物学特性 磁场能在机体内引起电动势而作用于机体,从而对生物体产生不同的生物学效应。这里所谓的生物效应包括正生物效应和负生物效应。磁场并非越大越好,也不是越小越好,而是特定的强度和作用时间会产生不同的效果,称为“窗口效应(window effect)”,而这个恰到好处的窗口是要靠不断的摸索才能找到的。

另外,生物是具有磁性的,从分子、细胞、组织器官中任一层次分析看,其体内都存在着顺磁性物质与逆磁性物质。每个生物细胞都可以看做一个微型电池,也可以看做一个微型磁极子。首先,体内存在着带电离子(表2),电荷运动产生磁场。其次,由于细胞膜内外各种离子具有不同的通透性,且分布不均匀,膜内外存在电位差,离子在细胞膜上离子通道中迁移时也会产生一定的生物电流。生物体的磁性、组成、种类、敏感性等同样会影响到生物学效应。 生物体内存在着顺磁性物质与逆磁性物质。顺磁性物质与磁场弱相吸引,在外加磁场作用下产生与外加磁场方向一致的磁场,比如脱氧血红蛋白等。逆磁性物质与磁场弱相斥,在外加磁场作用下产生与外加磁场方向相反的磁场,比如水和脂肪等。由于这种磁性,外加磁场、环境磁场和生物体内的磁场都会对生物组织和生命活动产生影响,即磁场的生物效应。 [2] 磁生物效应一般具有几个特点1)窗口性:生物体只对某一特定强度的磁场产生效应2)阈值性:磁场在某一范围内才能引起生物效应3)滞后性:生物体必须经过一段时间才能表现出相对应的磁场作用4)协同性:很弱的外加磁场能激发很强的生物响应。 3静磁场曝露限值导则(2009)国际非电离辐射防护委员会 工业用和医用静磁场技术的快速发展,导致人体静磁场曝露增加,并促进了许多对其可能产生的健康影响的科学研究。世界卫生组织(WHO)最近在环境健康准则项目(WHO 2006)中提出了关于静态电场和磁场的健康准则文献,文献包括对静场曝露生物效应的复核。[3] 1)曝露源 地球的自然静磁场约为50μT,根据地理位置不同在30~70μT间波动。较高的直流输电线下方产生的磁通密度量级为20μT。快速磁悬浮客运列车在靠近电动机处产生的磁通密度较高。然而,无论磁悬浮列车还是常规电气化列车,乘客车厢内的场强都相对较低——低于100μT,但是乘客车厢地板下的感应电机会导致车厢地板水平区域的局部磁场达几个mT(WHO 2006;ICNIRP 2008)。其他在居所和职业环境中的静磁场源包括磁夹扣和磁附件(如箱包、纽扣、磁性的项链和手链、磁性腰带、磁性玩具等中的)中的小型永磁体产生的局部静态场超过0.5 mT。 在磁共振过程中,磁通密度通常为0.15~3T,且曝露时间限制在1小时以内,但也可能会持续数个小时(Gowland 2005)。这类医疗过程同样会增加职业曝露,尤其是对医疗专业人士(外科医生、放射科医师、护士和技术人员)而言。在医疗专业人员必须非常近距离处理病人的紧急情况下,工作人员遭受的曝露也会增加。此外,当移动病人进/出MR系统时,工作人员也会遭受短时间的曝露。最后,参与制造或维修此类MR系统的工作人员也会职业性地曝露于高静磁场中。 诸如热核反应堆、磁流体动力系统、超导发电机等高能技术也会产生强场。在研究机构使用的气泡室、粒子加速器、超导光谱仪、同位素分离装置等设备的周围,也会出现高磁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