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淮阴中学最新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江苏省淮阴中学最新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江苏省淮阴中学最新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一、语言文字运用(22分,其中1—3题,每题2分,4—7题,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对的一项是( )

A.口讷.(nà)福祉.(zhǐ) 狎侮.(wú) 谮.言(zèn)一气呵.成(hē)

B.长揖.(yī)漂.母(piǎo)凤阙.(quē) 门槛.(kǎn)龙盘虎踞.(jù)

C。横.行(héng)哂.笑(xī) 酤.酒(gū)狱掾.(yuàn) 锐不可当.(dǎng)

D.深堑.(qiàn)泥淖.(nào)喋.血(dié)捕.逃(bū) 徇.私舞弊(xùn)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乃以秦王属.吏子昂独苦节读书,友善属.文

B.负.约,更立沛公为汉王鲧为人负.命毁族,不可

C.三王之.忧劳天下久矣杨雄走之.荥阳

D.日夜跂而.望归隆准而.龙颜

3.下列加点的字,与“公始常欲奇.此女”中的“奇”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吕公因目.固留高祖 B。避仇从之客,因家.沛焉

王室

C.乃劳.身焦.思D。昔周公勤劳

..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冯老师甘作人梯,好为人师

,三十年如一日,就是在退休后仍然住在学校里,义务为学生辅导,直到....

患上脑血栓,生活无法自理为止。

,因此对当今的广大青少年进行“孝”的教

B.在几千年的中华文明中,“孝道”代代相传,不绝如缕

....

育是非常必要的.

,穷途末路。

C.在我军的一波波攻势之下,原本负隅顽抗的敌人已经四面楚歌

....

群众疾苦的现象,省委决定从即日起在全

D.针对少数地方领导服务意识淡薄,衙门作风严重,漠不关心

....

省范围内开展“三项整治”大行动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照片拍的好,诗歌写得有味,是由一个人的思想认识、艺术水平的高低决定的.

B.这套护身服可比“护身符”管用,到了太空,一旦发生真空、低压以及缺氧、低温等恶劣环境,航天服就是宇航员的“救身符”。

C。与会专家学者围绕当前房地产形势、发展及相关问题为主题展开讨论, 或对以往的房地产情况进行总结,或对未来的房地产发展进行展望款。

D.以一种轻松平等的方式取代毕恭毕敬的心情,在呼朋引伴的称呼中表现彼此友好的姿态,这不能不说是“朋友"一词的魅力所在。

6。李明同学说话喜欢引经据典,在下面几种情境讲话时,他引用古诗文恰当得体的一项是A.同学张华要到外地上中专,李明给他送行时说:“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张华,你一人远走他乡要多珍重啊!”

B.同学刘欣写作文时想找一句表现读书乐趣名句,李明不假思索地说道:“这还不容易‘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嘛!”

C.李明和同学一起去春游,面对满园盛开的梨花,他情不自禁地说道:“真可谓‘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太美了!”

D.李明的同学张强学习上得过且过,不求甚解,李明意味深长地对他说:“‘学而不思则罔’,你可不能总是浅尝辄止啊!”

7.下列交际用语使用得体的一项是(3分)

A。本人昨天在学校阅览室遗失英汉词典一本,务请拾获者从速归还。!

B.明日搬新家,为答谢您的祝贺,特于家中备下薄酒,恭请光临!

C。贵书店即将开张大吉,无论是多忙,到时我都一定会拨冗出席!

D.天气日渐寒冷,侄儿在校是否需要叔父寄送御寒物品?望钧裁!

8。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题目。(6分)

世界上四大文化,古希腊罗马文化、阿拉伯文化、印度文化和中国文化,都有悠久丰富的学术传统。时至今日,唯有中国的学术理论思想保存得最为完整,这与中国的学者有很大关系。

学术思想之在一国,犹人之精神也。而政事、法律、风俗及历史上种种之想象,则其形传也。

—-梁启超学术思想的兴替实系吾民族精神上生死一大事考。

——陈寅恪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北宋著名理学家张载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徒以诗文而已,所谓雕虫篆刻,亦何益哉!

—-明代思想家顾炎武从以上四位学者的话来看,中国的学者具有哪两个特点?请简要概括.

二、文言文阅读(16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1)蒋琬字公琰、零陵湘乡人也。弱冠与外弟泉陵刘敏俱知名。琬以州书佐随先主入蜀,除广都长.先主尝因游观奄至广都,见琬众事不理,时又沉醉,先主大怒,将加罪戮。军师将军诸葛亮请曰:“蒋琬,社稷之器,非百里之才也。其为政以安民为本,不以修饰为先,愿主公重加察之。”先主雅.敬亮,乃不加罪,仓卒但免官而已。

(2)先主为汉中王,琬入为尚书郎.建兴元年,丞相亮开府,辟琬为东曹掾。举茂才、迁参军、领长史,加扶军将军。亮数外出,琬常足食足兵以相供给。亮每言:“公琰托志忠雅,当与吾共赞王业者也。”密表后主曰:“臣若不幸,后事宜以付琬。”

(3)亮卒,以琬为尚书令,俄而加行都护,假节,领益州刺史,迁大将军,录尚书事,封安阳亭侯。时新丧元帅,远近危悚.琬出类拔萃,处群僚之右,既无戚容,又无喜色,神守举止,有如平日,由是众望渐服。

(4)东曹掾杨戏素性简略,琬与言论,时不应答。或欲構戏于琬曰:“公与戏语而不见应,戏之慢上,不亦甚乎!"琬曰:“人心不同,各如其面;面从后言,古人之所诫也.戏欲赞吾是耶,则非其本心,欲反吾言,

,诚非及前人。"或以白琬,主则显吾之非,是以默然,是戏之快也。”又督农杨敏曾毁琬曰:“作事愦愦

..

者请推治敏,琬曰:“吾实不如前人,无可推也。"主者重据听不推,则乞问其愦愦之状。琬曰:“苟其不如,则事不当理,事不当理,则愦愦矣。复何问邪?”后敏坐.事系狱,众人犹惧其必死,琬心无適莫,得免重罪.

9.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3分)

(1)先主雅.敬亮,乃不加罪

,诚非及前人

(2)作事愦愦

..

(3)后敏坐.事系狱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愿.主公重加察之等之未有贤于鲧者,愿.帝试之。

B.琬以.州书佐随先主入蜀始大人常以.臣无赖

C。琬入为.尚书郎凡吾所以来,为.父老除害

D。众人犹惧其.必死女其.往视尔事矣

11.把文中画横线句译成现代汉语。(7分)

(1)亮数外出,琬常足食足兵以相供给(2分)

(2)公与戏语而不见应,戏之慢上,不亦甚乎!” (3分)

(3)于是沛公起,摄衣谢之,延上坐。(2分)

12。根据文意,概括能体现蒋琬是“社稷之器,非百里之才”的几件事。(3分)三、诗歌鉴赏(8分)

1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问题.

月夕

陆游

开户满庭雪,徐看知月明.

微风入丛竹,复作雪来声。

俗尘不待扫,凛然肝肺清。

村深无漏鼓,鹤唳报三更。

(1)诗的前两联运用了哪些手法来描写景物,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2)诗的颈联体现了作者怎样的精神境界?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4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4.补写出下列各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银竹吐青烟, 。

(2)尔曹身与名俱灭, 。

(3),鱼龙潜跃水成文

(4),更闻桑田变成海

(5)不堪盈手赠.

(6)校尉羽书飞瀚海。

(7)夫运筹策帷帐之中, ,吾不如子房。

(8)见贤思齐焉,。

五、文学类文本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8题。

藏在草间

乡村是藏在草里的。是啊,没有草的乡村是什么乡村?不管我从外回来,是在什么时候,也不管时令节气,一踏到木镇的泥土,鼻翼里呼吸的味道就是草的味。那种清芬令鼻翼发痒,你喷嚏的滑稽就是草香逗你的结果。

黄昏牛羊回圈,你看到他们的毛发上火皱褶里,不是草籽,就是苍耳子那种带刺的颗粒.草是不用播种的,有时席地坐在满是草的田埂上,随手抓一根草,用它剔牙,或者就拿在手里,用眼睛瞄,看汁液一点点渗出.那是草提炼的雨水的留存,还是他们自己的血液和灵魂?人的心血来潮对草不是好事,他们受到伤害,但农人和他们的关系一直复杂。草们要做牛羊的饲料,草们要做房屋的顶盖。但他们与农人亲昵,父亲长说:老百姓和草一个姓,叫草民。

如果说草的生长使乡村有了些诗意,那也是乡村自己不了解的。因为自己了解自己是困难的。草是修饰乡村和庄稼的,也许庄稼太实用,人们对庄稼多的是感恩,是庄稼养活了一个生命,又一个生命。草也养活了一个又一个生命。比如牛,比如羊,这又是低一个档次的,因这,草在乡村也是低眉顺眼,不声不张。即使春天,那些草尖从土里探出脑壳,也是怯怯的,你凑近了,草尖就接近于乌有,草色只可遥看,距离产生美感。但是一场雨后,你到了地里,不知你有没有这样的经验。草是那样的热烈,满地的青,是不是草尖和草籽都张开了小嘴,那些封闭了一冻的小生灵们,仿佛与节气与雨水有过契约击过掌,他们在雨水的搀扶下,都站立了。

我曾思索过父亲对草的情感,也许深层就是对土地和庄稼的情感,父亲苍老如残照,脸与手粗糙的像龟裂的枣树的干,黑糊、扭曲,骨节粗大如枣树的树瘤.他的肩上四季有一个杞柳编的粪箕子,那里总是一些草或者干柴,用来喂养生灵或烧火。他中风后恢复得不是十分理想,他开始下地干活,我们那里叫蓐草,他步履蹒跚,木手指不能灵活转动.他最后还是没有把自己的一亩地交出去,他说,这地就是一个根,空闲的时候到地里走一走,听听庄稼的拔节,即使不干活,蹲在地头弯腰拽几把草,也比坐在床上好.我知道这一亩地对父亲来说,七分种草三分种庄稼,那是给自己,给鸟儿给牛羊留的口粮,父亲算的很清晰,一年到头,该给自己多少庄家,剩余的也不能亏待.秋季我回木镇的时候,发现父亲背着一粪箕子草,手里拄着木

棍,后面是母亲,她给父亲拿着衣服,一对老夫妇走在远处开始升起的炊烟里,秋深了,父亲的头发也被节气赶白了,腰也被节气赶弯了,牙齿也被节气赶掉了,像霜降到来,草们一下就咽气了,这由不得你自己,该走的就要走,没有商量,也没有挪移。

但我知道父亲对草的感情,这使我想起一桩往事,那是在饥饿的生产队时代,我随着父亲在离河坡不远的地方看生产队刚刨出的地瓜,我把羊放在河坡。远处是割掉头的谷子地,秸杆如哨兵呆立,还有一个用草扎的草人,头戴一顶破草帽,木棍的手里捏着一块红布,色褪得发白,那是吓唬鸟雀的,如今历史使命完成,就孤零零地呆在田野,没有了躁动,也没有了喧闹,等霜降把他的头染白,然后等明年重来值班。父亲卷了纸烟,用牙龈处的残留的饭渣粘好卷烟的开口,闭着眼,划了火柴,猛地吸了一口,好象疲倦的土地一样,开始享受收成后的安逸.蓦地,父亲拍拍我的肩,把卷烟放在我手里,悄悄地说:吸一口.我诧异地望着父亲,父亲诡秘地笑笑,指指草人。我也笑起来,把卷烟拿起,跑到谷子地,把卷烟放在草人的口里。

在我的印象里,春天的草抓在手里有点绒毛的感觉;到了秋天的老草,在抓在手里,就感到扎手,草像长骨头。我看见,在菜园,春风吹绿了父亲用树枝缠绕的那些篱笆,草开始踮脚遥望秋天的岁月;而秋天来后,那些草开始在风中,东倒西斜,再也挺不直.那草都斜向有许多坟茔的木镇的坟地.木镇有许多家族的坟茔,在阳间,大家聚族而居,死后也叔叔大爷爷爷奶奶的辈分不乱.但草是一视同仁,该绿的时候绿,该黄的时候黄,每年的清明,后人把草芽拔去,七月十五把开始结籽的老草拔去。如过衰草覆盖了整个坟茔,那就是这家的人最后没有抗拒过草,不能在土地上繁衍了。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谁比谁久远?只有土地知道。人走了,有时在地上堆一土,草也许笑话呢,那土最终被草统属,我听到了草在草间的咯咯坏笑,毕竟笑在最后的是它们啊。

(选自《散文》,有删改) 15。作者说,农人与草的关系一直很复杂,请结合文本概括草与农人的关系. (4分) 16.简要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

草在乡村也是低眉顺眼,不声不张。即使春天,那些草尖从土里探出脑壳,也是怯怯的,你凑近了,草尖就接近于乌有,草色只可遥看,距离产生美感。

17.文章写草,作者为什么要用较多的笔墨写父亲?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4分)

18.“藏在草间"作为标题,意蕴丰富。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6分)

六、论述类文本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1题.

苏轼的意义

李泽厚

苏轼作为诗、文、书、画无所不能的文艺全才,是中国后期封建社会文人们最亲切喜爱的对象。其实,苏的文艺成就本身并不算太高,比起屈、陶、李、杜,要逊色一筹。然而他在中国文艺史上却有巨大影响,是美学史中的重要人物,道理在哪里呢?我认为,他的典型意义正在于,他是上述地主士大夫矛盾心情最早的鲜明人格化身。他把上述中晚唐开其端的进取与退隐的矛盾双重心理发展到一个新的质变点.

苏轼一方面是忠君爱国、学优则仕、抱负满怀、谨守儒家思想的人物,这上与杜、白、韩,下与后代无数士大夫知识分子,均无不同,甚至有时还带着似乎难以想像的正统迂腐气。但要注意的事,苏东坡留给后人的主要形象并不是这一面,而恰好是他的另一面.这后一面才是苏所以为苏的关键所在。苏轼一生并未退隐,也从未真正”归田”,但他通过诗文所表达出来的那种人生空漠之感,却比前人任何空头上或事实上的”退隐”、”归田”、”遁世”要更深刻更沉重。因为,苏轼诗文中所表达出来的"退隐”心绪,已不只是对政治的退避,而是一种对社会的退避;他不是对政治杀戮的恐惧哀伤,而是对整个人生、世上的纷纷扰扰究竟有何目的和意义这个根本问题的怀疑、厌倦和企求解脱和舍弃。这当然比前者又要深刻一层了。前者是可能做到的,后者实际上是不可能做到的,除了出家做和尚.这便成了一种无法解脱而又要求解脱的对整个人生的厌倦和感伤。这种整个人生空漠之感,这种对整个存在、宇宙、人生、社会的怀疑、厌倦、无所希冀、无所寄托的深沉喟叹,是苏轼最早在文艺领域中把它充分透露出来的.

正是这种对整体人生的空幻、悔悟、淡漠感,求超脱而未能,欲派遣反戏谑,使苏轼奉儒家而出入佛老,谈世事而颇作玄思.苏轼在美学上的追求是一种朴质无华、平淡自然的情趣韵味,一种退避社会、厌弃世间的人生理想和生活态度,反对矫揉造作和装饰雕琢,并把这一切提到了某种透彻了悟的哲理高度。无怪乎在古今诗人中,就只有陶潜最合苏轼的标准了。才是苏轼所愿顶礼膜拜的对象.苏轼发现了陶诗在极平淡朴质的形象意境中,所表达出来的美,把它看作是人生的真谛,艺术的极峰.千年以来,陶诗就一直以这种苏化的面目流传着。

“人生何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苏轼传达的就是这种携带某种禅意玄思的人生偶然的感喟。尽管苏轼不断地进行自我安慰,时时现出一副随遇而安的”乐观"情绪," 但与陶渊明、白居易等人毕竟不同,其中总深深地埋藏着某种要求彻底解脱的出世意念。无怪乎同样具有敏锐眼光的朱熹最不满意苏轼了,他宁肯赞扬王安石,也决不喜欢苏东坡。他感受到苏轼这一

套对当时社会秩序具有潜在的破坏性。苏东坡生得太早,他没法做封建社会的否定者,但他的这种美学理想何审美趣味,却对从元画、元曲到明中叶以来的浪漫主义思潮,起了重要的先驱作用.直到《红楼梦》中的”悲凉之雾,遍被华林”,更是这一因素在新时代条件下的成果.苏轼在后期传统美学上的深远的典型意义,其实就在这里。

19.第一节画线句子中“新的质变点”在文中指什么?请简要概括。(6分)

20。简要概述第四节的论证层次。(6分)

21.“苏轼的意义”在文中的具体表现哟哪些?.(6分)

七、作文(70分)

眼光是一种关注,有时透出严厉,有时充满温情;眼光是一种洞察,很多东西往往取决于你是否有敏锐独到的眼光……

请以“眼光”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角度自选;②立意自定;③议论文。

语言文字运用(22分)

1.D(A口讷nè狎侮wǚB凤阙què龙盘虎踞jù C哂笑 shěn 锐不可当 dǎng)

2。B违背(A交付;缀辑、撰著、写作C主谓之间取消句子;到D表修饰;表并列。)

3.C使动(A名作动B名作动D为动)

4.C比喻陷入四面受敌,到达孤立无援的窘迫境地。

A.“好为人师”喜欢当别人的教师。形容不谦虚,自以为是,爱摆老资格,贬义。

B“不绝如缕”多形容事情危急,也形容声音微弱细长,本句误用为连绵不绝之意。

D“漠不关心"不能带宾语“群众疾苦”.

5.D

A两面和一面呼应不当。B。“发生"与“恶劣环境”搭配不当;C。结构混乱,“围绕……”和“以……为

主题”杂糅。

6.D

A项“宦游人"指“为求做官而到处奔走的人",用在送同学到外地上学的离别情景不恰当;

B项“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指的是诗人结交的都是有学问有修养的人,表现诗人的清高,不是表现读书乐趣;

C项“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是岑参形容雪的名句,用在这里显然不恰当。

D.“学而不思则罔"

7.B

A。“务必"“从速”表达生硬

C项中对象不对。“拨冗出席"是指推开繁杂事务,抽出时间前来参加的意思。该词应声用于对他人的敬词。D“钧裁”是对上级长辈裁决的敬称。

8.(1)中国学者重视学术思想的传承。(2)中国学者有一种强烈的面向社会的学术责任感.(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二、文言文阅读(16分)

9。平日,向来确实,的确因……获罪(或因犯……罪)

10.A希望

B凭……身份;认为C担任;替、给D他;表婉商,还是

11。(1) 诸葛亮多次外出指挥作战, 蒋琬常常供给他充足的粮草和兵源。(2分)

(“数”、“相”各1分)

(2)您与杨戏说话却不被回应(或:却看不到他的回应),杨戏怠慢上司,也不太过分(或:厉害)了吗!”

(3分,三个分句各1分)

(3)于是沛公站起身来,整理衣服,向他道歉,把他引导到上座。(2分)

12.(1)诸葛亮领兵在外,蒋琬能提供很好的后勤保障.

(2)诸葛亮去世后,蒋琬从容应对局面,取得众人的信服。

(3)下属怠慢自己,蒋琬大肚能容,体现来非凡的气度。

三、诗歌鉴赏(8分)

13.(1)以动衬静(1分)、比喻、想象、视觉听觉相结合(1分,3点写出1点即可),把月光洒满庭院、微

风吹拂丛竹的情景,想象(比喻)成下雪的声音和情境(扣诗句具体分析1分),共同渲染月明风清的宁谧、安闲的氛围(1分),表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

(2)颈联体现出的是月夜中内心澄澈、正直忠贞的精神境界。(1分,两个关键词出来一个即可)前两联中的明月、风入竹子等景象描写出空灵环境(1分),颈联用“肝肺清”直抒胸臆(1分),尾联用“鹤唳"来写环境的幽寂以衬托内心的明净(1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4.(1)金樽对绮筵席(2)不废江河万古流(3)鸿雁长飞光不度

(4)已见松柏摧为薪(5)还寝梦佳期(6)单于猎火照狼山

(7)决胜千里之外(8)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五、文学类文阅读(18分)

15.(1)草与农人关系和谐:①农人用草喂养牛羊,修缮房屋;②“民”与“草"一样平凡、卑微;③草使村庄有了诗意(或草修饰村庄和庄稼);④草是农人的兄弟,都来自泥土,归于泥土。(2分,每点1分.列出两点即可)

(2)草与农人有时较劲:①农人有时使草受伤害(农人用镰刀、铲子批评草的霸道);②草有时对农人也不以为然(草有时也笑话农人)。(2分,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16.运用拟人手法,(1分)化用“草色遥看近却无”诗句,(1分)生动形象地写出草的柔顺、可爱,富有美感。(2分)(意思对即可)

17。①写出了父亲对草(土地、庄稼)的依恋之情;②父亲与草互为映衬,相互突显;③赞美平凡朴素的草和具有草一样美好品性的农人,凸显文章的主旨。(1点1分,2点3分,3点4分。意思对即可)18。要点:①乡村是藏在草里的,草给生命以恩赐;②父亲和乡人像草一样平凡、朴素,藏在乡村里,藏在土地上;③美好的品德(世间万物)蕴藏在普通、平凡中。(6分,每个要点2分.意思对即可)

六、论述类文本阅读(18分)

19.(6分)(1)苏轼表达的那种人生空漠之感更深刻更沉重;(2)苏轼的“退隐"心绪,不只是对政治

的退避,而且是对社会的退避;(3)苏轼对人生目的和意义怀疑、厌倦和乞求解脱与放弃(每点2分)。

20。(6分)(1)首先提出苏轼传达的人生偶然的感喟.(或:苏轼诗文中总藏着要求彻底解放的出世意

念);(2)接着分析了朱熹对苏轼不喜欢的原因,(3)最后指出苏轼的美学理想和审美趣味对后世的影响。(没点2分)

21.(6分)(1)苏轼是地主士大夫进取与退矛盾心情最早的鲜明人格化身。(2)苏轼最早在诗文中所表达的那种人生空漠感和厌倦感。(3)苏轼发现陶渊明的美与真谛,使之备受关注,广为流传。(4)苏轼的美学理想和审美情趣,对后世具有重要的先驱作用.(每点2分,答对其中3点满分。)

译文:

蒋琬,字公琰, 零陵郡湘乡县人。他二十岁上与表弟泉陵人刘敏都成为当地名人.蒋琬以州书佐的身份跟随先主刘备入蜀, 升为广都县县长。刘备曾在一次外出视察时突然前至广都县,看到蒋琬诸般公务都不管,当时又喝得大醉,故此大怒,要将他治罪杀死。军师将军诸葛亮为蒋琬求情说:“蒋琬,乃社稷栋梁之才, 其才干不止于治理一个百里的小县。他为政以安民为本,不以表面文章夸饰,希望主公深加考察。"刘备一向敬重诸葛亮,于是没有治蒋琬的罪,匆忙之中只罢免他的官而已刘备为汉中王, 蒋琬入朝为尚书郎.建兴元年(223), 丞相诸葛亮创置相府,征召蒋琬为东曹掾。被荐举茂才,升蒋琬为参军。蒋琬替代张裔为长史,升任为抚军将军。诸葛亮多次带兵出外,蒋琬常常以足够的粮饷与兵力供应前线。诸葛亮常说:“公琰的志向在于忠正清雅报效国家,他是辅佐我一道共同完成统一大业之人。”他还秘密上表后主刘禅说:“为臣若不幸去世,后事应托付蒋琬。"

诸葛亮去世,朝廷任命蒋琬为尚书令,很快又加升都护、假节,兼任益州刺史,升为大将军, 录尚书事, 封安阳亭侯.当时元帅诸葛亮刚死,远近的人都忧心忡忡。蒋琬才干出类拔萃,处在百官之首,既无悲戚表情, 又无欢悦声色, 神态举止,一如既往, 由是大家心底渐渐佩服。

东曹掾杨戏性格素来简略, 蒋琬同他谈话,他有时不应不答.有人想在蒋琬面前诬陷他, 便对蒋琬说:“您与杨戏讲话而他不答理,其傲慢上级, 不是太过分了吗!”蒋琬回答说:“各人心性不一样, 就像人的容貌有差异, 当面应承背后非议, 这是古人告诫人们注意之事.杨戏想要赞成我,但不是他的本心, 想要不赞成我,又怕暴露我的不是, 所以默然不应,这正是他的诚实之处啊!”又督农杨敏曾经毁谤过蒋琬说:“做事昏昏然,确实不如前人。”有人以此话告诉蒋琬,主管官员请求让他们去推究其事治罪杨敏,蒋琬说:“我确实不如前人,有什么可推究杨敏的呢?”主管官员再次陈说而蒋琬不允推究。主管官员则请蒋琬去责问杨敏说他昏昏糊糊的情状。蒋琬说:“若不如前人,则处事不合理,处事不合理,则昏昏糊糊。还有什么好问的呢?"后来杨敏犯罪坐监, 大家都担心他必死无疑,而蒋琬心中不存成见,故杨敏得以免除重罪。

江苏省扬州中学第一学期高二期末考试

20XX年中学测试 中 学 试 题 试 卷 科目: 年级: 考点: 监考老师: 日期:

20XX-2021学年度江苏省扬州中学第一学期高二期末考试 英语试卷 说明:本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第一至第三部分(选择题)答案请涂在机读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第I卷选择题(三部分,共85分) 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20分)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 What's the most probabl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speakers? A.They are host and guest. B.They are waiter and customer. C.They are husband and wife. 2. Where did this conversation take place? A.At the hospital. B.At the airport. C.At the post office. 3. Why will the woman go to London? A.To have a look at London. B.To go with her friend. C.To spend the weekend. 4. What's the woman's job? A.She is a saleswoman. B.She is a waitress. C.She is a hotel clerk. 5. How is the weather now? A.It's snowing. B.It's raining. C.It's clear. 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每段对话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将给出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每段对话读两遍。 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至8题。 6. Why was Paul angry with Jane? A.She told the others about his salary.

北京101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带答案解析)

北京101中学2018-2019学年上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 生物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1-20每小题1分,21-30每小题2分,共40分。请将答 案涂在机读卡对应位置。 1. 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稳态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人剧烈运动时,乳酸不断进入血液,血浆pH相对稳定 B. 只要血浆的成分相对稳定,就表明机体达到稳态 C. 细胞外液构成的人体内环境是区别于人体外界环境的一个封闭环境 D. 内环境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和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 2. 下列关于人体及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马拉松长跑过程中→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尿量减少 B. 马拉松长跑过程中→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尿量增加 C. 短时间饥饿→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血糖浓度维持正常 D. 短时间饥饿→胰高血糖素分泌减少→血糖浓度升高 3. 下列有关人体神经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一项是 A. 当兴奋通过轴突传导到突触小体时,突触小体内的突触小泡就将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里,使另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 B. 当大脑皮层S区受损伤,病人能听懂话,但不会说话,当H区受损伤时,病人就听不懂话语的意思 C. 呼吸中枢等人体很多重要的神经中枢都位于脑干,如果脑干受损,人就会成为植物人 D. 当食盐撒在刚杀死的鱼的肉块上时,肉块不停抽动,说明肉块发生了反射 4. 下表为某人血液化验的两项结果: A. 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 B. 血糖含量高于正常 C. 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 D. 组织细胞摄取葡萄糖减缓 5. 在我国北方,游泳爱好者冬泳入水后,身体立即发生一系列生理反应,以维持体温稳定。 此时,机体不会 ..发生的反应是 A. 兴奋中枢神经系统,加强肌肉收缩 B. 通过反射活动引起皮肤毛细血管收缩 C. 通过神经减少汗腺分泌 D. 抑制垂体活动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

江苏省扬州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卷含答案

江苏省扬州中学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 二 数 学 (试题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2020.5 一、 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计40分.在每小题所给的A .B .C .D .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正确选项按填涂要求涂黑. 1.化简:A 52=( ) A .10 B .20 C .30 D .40 2.下列导数运算正确的是( ) A .2 11'x x ??= ??? B .(sin )cos x 'x =- C .(3)'3x x = D .1(ln )x '=x 3. (a +b)5的展开式中a 3b 2的系数为( ) A .20 B .10 C .5 D .1 4.已知()310 P AB = ,()3 5P A =,则()|P B A 等于( ) A . 9 50 B . 12 C . 910 D . 14 5.在某项测试中,测量结果ξ服从正态分布()()2 1,0N σσ>,若()010.4P ξ<<=,则()02P ξ<<= ( ) A .0.4 B .0.8 C .0.6 D .0.2 6.设a N ∈,且0≤a <13,若512020+a 能被13整除,则a =( ) A .0 B .1 C .11 D .12 7.公元五世纪,数学家祖冲之估计圆周率π的值的范围是:3.1415926<π<3.1415927,为纪念祖冲之在圆周率的成就,把3.1415926称为“祖率”,这是中国数学的伟大成就.某小学教师为帮助同学们了解“祖率”,让同学们把小数点后的7位数字1,4,1,5,9,2,6进行随机排列,整数部分3不变,那么可以得到大于3.14的不同数字有( ) A .2280 B .2120 C .1440 D .720

江苏省淮阴中学最新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一、语言文字运用(22分,其中1—3题,每题2分,4—7题,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对的一项是( ) A.口讷.(nà)福祉.(zhǐ) 狎侮.(wú) 谮.言(zèn)一气呵.成(hē) B.长揖.(yī)漂.母(piǎo)凤阙.(quē) 门槛.(kǎn)龙盘虎踞.(jù) C。横.行(héng)哂.笑(xī) 酤.酒(gū)狱掾.(yuàn) 锐不可当.(dǎng) D.深堑.(qiàn)泥淖.(nào)喋.血(dié)捕.逃(bū) 徇.私舞弊(xùn)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乃以秦王属.吏子昂独苦节读书,友善属.文 B.负.约,更立沛公为汉王鲧为人负.命毁族,不可 C.三王之.忧劳天下久矣杨雄走之.荥阳 D.日夜跂而.望归隆准而.龙颜 3.下列加点的字,与“公始常欲奇.此女”中的“奇”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吕公因目.固留高祖 B。避仇从之客,因家.沛焉 王室 C.乃劳.身焦.思D。昔周公勤劳 ..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冯老师甘作人梯,好为人师 ,三十年如一日,就是在退休后仍然住在学校里,义务为学生辅导,直到.... 患上脑血栓,生活无法自理为止。 ,因此对当今的广大青少年进行“孝”的教 B.在几千年的中华文明中,“孝道”代代相传,不绝如缕 .... 育是非常必要的. ,穷途末路。 C.在我军的一波波攻势之下,原本负隅顽抗的敌人已经四面楚歌 .... 群众疾苦的现象,省委决定从即日起在全 D.针对少数地方领导服务意识淡薄,衙门作风严重,漠不关心 .... 省范围内开展“三项整治”大行动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照片拍的好,诗歌写得有味,是由一个人的思想认识、艺术水平的高低决定的.

江苏省扬州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必修)试题(有答案)

江苏省扬州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 首先发现电流磁效应的科学家是 A. 牛顿 B. 爱因斯坦 C. 居里夫人 D. 奥斯特 【答案】D 【解析】 【详解】首先发现电流磁效应的科学家是奥斯特,故选D. 2. 关于元电荷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所有带电体的电荷量大小一定等于元电荷的整数倍 B. 元电荷的值通常取作e=1.60×10-19 C C. 元电荷实际上是指电子和质子本身 D. 电荷量e的数值最早是由美国科学家密立根用实验测得的 【答案】C 【解析】 【详解】A. 所有带电体的电荷量大小一定等于元电荷的整数倍,选项A正确; B. 元电荷的值通常取作e=1.60×10-19 C,选项B正确; C. 元电荷是基本的电量单位,不是指电子和质子本身,选项C错误; D. 电荷量e的数值最早是由美国科学家密立根用实验测得的,选项D正确; 此题选择不正确的选项,故选C. 3. 真空中两个点电荷相距为r,它们间的静电力大小为F,若两个点电荷的电荷量均减半,仍保持它们间的静电力大小为F,则它们间的距离变为( )

A. 4r B. 2r C. 2r D. 4r 【答案】B 【解析】 真空中两个电荷量为Q 与q 的点电荷,相距为r 时的相互作用静电力大小为F ,根据库仑定律,有:F=k 2 Qq r ;若两个点电荷的电荷量均减半,仍保持它们间的静电力大小为F ,则有:F=2 22Q q F k R ?=解得:R=0.5r ,故ACD 错误,B 正确;故选B . 4. 如图所示,一带正电的物体位于M 处,用绝缘丝线系上带正电的小球,分别挂在P 1、P 2、P 3的位置,可观察到小球在不同位置时丝线偏离竖直方向的角度不同.关于此实验得出的结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电荷之间作用力的大小与两电荷的带电性质有关 B. 电荷之间作用力的大小与两电荷间的距离有关 C. 电荷之间作用力的大小与两电荷所带的电量无关 D. 电荷之间作用力的大小与丝线的长度有关 【答案】B 【解析】 【详解】在研究电荷之间作用力大小的决定因素时,采用控制变量的方法进行,如本实验,根据小球的摆角可以看出小球所受作用力逐渐减小,即电荷之间作用力的大小与两电荷间的距离有关,由于没有改变电性和电量,不能研究电荷之间作用力和电性、电量关系,故ACD 错误,B 正确.故选B . 5. 电场强度的定义式为E =F q ( ) A. 该定义式只适用于点电荷产生电场 B. F 是检验电荷所受到的力,q 是检验电荷的电量 C. 场强的方向与F 的方向相同 D. 由该定义式可知,场中某点场强大小与该点电荷所受的电场力的大小成正比 【答案】B 【解析】

2018-2019学年扬州市扬州中学高二第二学期期末检测语文试题及其答案

扬州市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检测试题 高二语文 2019.06 一、基础知识与语言文字运用 (12分) 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面对社会悲剧,理想、信念、正义感、崇高感支撑着我们,我们相信自己在精神上无比地▲于那迫害乃至毁灭我们的恶势力,因此我们可以含笑受难,慷慨赴死。我们是舞台上的英雄,哪怕眼前这个剧场里的观众全都▲,是非颠倒,我们仍有勇气把戏演下去,演给我们心目中绝对▲公正的观众看,我们称这观众为历史、上帝或良心。 A.优裕浑浑噩噩清晰 B.优越浑浑噩噩清醒 C.优裕马马虎虎清醒 D.优越马马虎虎清晰 2.下列语段空缺处应填入的语句,排列正确的一项是(3分) 关于“物种起源”,如果一个自然学者,对于生物的相互亲缘关系、它们的胚胎的关系、它们的地理分布、地质上的连续以及其他的此类事实加以思考,就可能得到如下的结论:▲,▲。▲, ▲。▲,▲。但是要把像啄木鸟那样的构造,它的脚、尾、嘴及舌,如此巧妙地适应于捉取树皮下的昆虫,仅仅归因于外界的条件是不合理的。 ①然而这样的结论,即使很有根据,也还是不充分的 ②而是像变种一样,是从其他物种传下来的 ③自然学者们常常把变异的惟一可能原因归之于如气候、食物等等外界条件 ④除非等到能够说明世界上无数的物种曾经是怎样变化以获得如此完善地、正当地引起了我们赞叹的构造和相互适应 ⑤从某一狭隘的意义上来说,这是正确的,我们以后会论述到 ⑥物种不是被独立创造出来的 A.③①⑥②⑤④ B.③①④⑥②⑤ C.⑥②③⑤①④ D.⑥②①④③ ⑤ 3.下列诗句中,与“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所用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鹤闲临水久,蜂懒采花疏。 B.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C.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D.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4.根据下文,小静与同学参观路线顺序最合适的一项是(3分) 小静和同学前往文博馆参观展览,她们打算从入口进去后按顺时针方向开始参观。根据馆内的导览地图,从大门入口进去,右前方是国宝区,服务中心则位于馆内的正中央,服务中心的正北面是书画区,西北面是临时展区,临时展区的南面是雕刻艺术区,从雕刻艺术区走到大门的途中则会路过陶瓷区。 A.雕刻艺术区——书画区——临时展区——国宝区——陶瓷区 B.临时展区——书画区——雕刻艺术区——陶瓷区——国宝区 C.国宝区——书画区——临时展区——雕刻艺术区——陶瓷区 D.陶瓷区——雕刻艺术区——临时展区——书画区——国宝区 二、课外名著阅读(10分)

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淮阴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

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淮阴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 末数学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抛物线28y x =的焦点到准线的距离是( ) A .1 B .2 C .4 D .8 2.已知方程22 112x y m m +=--表示焦点在x 轴上的椭圆,则m 的取值范围是( ) A .12m << B .31 2 m << C . 3 22 m << D .12m <<且32 m ≠ 3.已知△ABC 的顶点B 、C 在椭圆2 3 x +y 2=1上,顶点A 是椭圆的一个焦点,且椭圆的 另外一个焦点在BC 边上,则△ABC 的周长是( ) A . B .6 C . D .12 4.若双曲线 的左、右焦点分别为12,F F ,点P 在双曲线E 上,且 13PF =,则2PF 等于( ) A .11 B .9 C .5 D .3 5.已知双曲线()22 2210,0x y a b a b -=>>的一条渐近线过点(,且双曲线的一个 焦点在抛物线2y =的准线上,则双曲线的方程为( ) A .22 12128x y -= B .22 12821x y -= C .22 134x y -= D .22 143 x y -= 6.已知双曲线2222:1(0,0)x y C a b a b -=>>的一条渐近线方程为y x =,且与椭 圆22 1123x y +=有公共焦点.则C 的方程为( ) A .22 1810 x y -= B .22 145 x y -=

C .22 154x y -= D .22 143 x y -= 7.双曲线mx 2+y 2=1的虚轴长是实轴长的2倍,则m 的值为( ) A .4 B .-4 C .- 14 D . 14 8.过椭圆22 221(0)x y a b a b +=>>的左焦点1F 做x 轴的垂线交椭圆于点P ,2F 为其右 焦点,若1230F F P ∠=,则椭圆的离心率为( ) A . 2 B . 13 C . 12 D . 3 9.已知椭圆2222:1(0)x y C a b a b +=>>的离心率为2 ,过右焦点F 且斜率为(0) k k >的直线与C 相交于A B 、两点.若3AF FB =,则k = A .1 B C D .2 10.已知1F 、2F 是椭圆的两个焦点,满足120MF MF ?=的点M 总在椭圆内部,则椭圆离心率的取值范围是 A .(0,1) B .1 (0,]2 C . D . 11.若双曲线C:22 221x y a b -=(0a >,0b >)的一条渐近线被圆()2224x y -+=所 截 得的弦长为2,则C 的离心率为 ( ) A .2 B C D 12.椭圆22 221(0)x y a b a b +=>>的右焦点为F ,其右准线与轴的交点为A ,在椭圆上 存在点P 满足线段AP 的垂直平分线过点F ,则椭圆离心率的取值范围是( ) A .(0, 2 B .1(0,]2 C .1,1) D .1[,1)2 二、填空题 13.若双曲线2 2 1y x m -=m =__________.

2019-2020学年北京101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解析版

北京101中学2019-2020学年上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考试化 学试卷 本试卷分为Ⅰ卷、Ⅱ卷,共26 个小题,满分100 分;答题时间为90 分钟。 Ⅰ卷选择题(共42分) (共21 道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 1.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在很多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下列工程使用的部分材料如下所示,其中属于有机高分子的是 A. 港珠澳大桥桥墩——混凝土 B. “人造太阳”核聚变实验装置——钨合金 C. 高铁轨道与地基之间填隙减震——聚氨酯 D. “玉兔”月球车太阳能电池帆板——硅 【答案】C 【解析】 【详解】A、混凝土为硅酸盐材料,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不属于有机高分子,选项A错误; B、钨合金为金属材料,不属于有机高分子,选项B错误; C.有机合成高分子材料,分天然产生的高分子化合物和人工合成的高分子化合物,棉花、羊毛、天然橡胶是天然存在的,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是人工合成的,聚氨酯橡胶是人工合成的橡胶,选项C正确; D、硅为单质,不属于有机高分子,选项D错误。 答案选C。 2.下列有关化学与生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苯甲酸钠和亚硝酸钠是常见的食品防腐剂

B. Na2CO3和Ca(OH)2常用作抗酸药 C. 我国目前的加碘盐中添加的是KI D. 柠檬和苹果都是酸性食物 【答案】A 【解析】 【详解】A.苯甲酸钠和亚硝酸钠都能抑制微生物活动,防止食品腐败变质,A正确;B.Na2CO3、Ca(OH)2都具有较强的碱性,会腐蚀胃壁,不用作抗酸药,B不正确; C.我国目前加碘盐中添加的是KIO3,C不正确; D.柠檬和苹果等水果都是碱性食物,D不正确; 故选A。 【点睛】酸性食物并不是指口感呈酸性的食物,而是指富含S、N、P、C、Cl等元素的食物,此类食物通常为肉类、蛋类、谷类等。而蔬菜、水果等是碱性食物。 3.下列反应中,反应物总能量低于生成物总能量的是 A. 金属铝与稀盐酸反应 B. 甲烷在空气中燃烧 C. 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D. 氯化铵与Ba(OH)2·8H2O固体反应【答案】D 【解析】 【分析】 反应物总能量低于生成物总能量,则表明反应为吸热反应。 【详解】A.金属铝与稀盐酸反应为放热反应,A不合题意; B.甲烷在空气中燃烧,放出热量,B不合题意; C.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中和反应,放出热量,C不合题意; D.氯化铵与Ba(OH)2·8H2O固体反应为吸热反应,D符合题意; 故选D。 4.下列化学用语不正确的是 A. 羟基的电子式: B. 丙酸乙酯的分子式:C5H10O2 C. 葡萄糖的实验式:C6H12O6 D. 乙炔分子的球棍模型: 【答案】C

江苏省扬州中学2021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doc

江苏省扬州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12 N-14 O-16 S-32 Cl-35.5 第I卷(选择题共4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可燃冰是一种天然气水合物,其主要成分为CH4?nH2O,分布于深海沉积物或陆域的永久冻土中,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可燃冰是一种清洁能源 B.CH4?nH2O是一种离子化合物 C.可燃冰在常温常压下能稳定存在 D.可燃冰是天然气冷却后得到的固体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2-丁醇的结构简式: B.羟基的电子式: C. 乙烯的最简式:C2H4 D. 间二甲苯也称为1,4-二甲基苯 3.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A.C60与C70互为同素异形体 B.CH4和C5H12互为同系物 C.CH3COOCH2CH3和CH3CH2COOCH3为同分异构体 D.H2O与D2O互为同位素 4.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HO—CH2—CH=CH—COOH,现有①氯化氢、②溴水、③纯碱溶液、④乙醇、⑤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试根据该有机物的结构特点,判断在一定条件下,能与其反应的物质是 A.只有②④⑤B.只有①③④C.只有①②③⑤D.①②③④⑤ 5.1mol某烃在氧气中充分燃烧,需要消耗氧气179.2L(标准状况下)。它在光照的条件下与氯气反应能生成3种不同的一氯取代物。该烃的结构简式是 A.B. C.D. 6.有机物甲的分子式为C9H18O2,在酸性条件下甲水解为乙和丙两种有机物,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同质量的乙和丙的蒸气所占体积相同,则甲的可能结构有 A.8种 B.14种 C.16种 D.18种 7.下列有关实验装置正确且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江苏省淮阴中学2020年第一学期高二数学期中考试试卷

江苏省淮阴中学2020年第一学期高二数学期中考试试卷 命题:蒋行彪 审校:朱益明 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60分) 1.已知函数y f (x)=在0x x =处的导数为'0f (x ),若0f (x )为函数f (x)的极大值,则必 有 ( C ) A .'0f (x )0> B .'0f (x )0< C .'0f (x )0= D .'0f (x )0>或'0f (x )0< 2.关于频率分布直方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D ) A .直方图的高表示取某数的频率 B .直方图的高表示该组上的个体在样本中出现的频率 C .直方图的高表示取某组上的个体在样本中出现的频数与组距的比值 D .直方图的高表示取该组上的个体在样本中出现的频率与组距的比值 3.若样本123a ,a ,a 的方差是2,则样本1232a 3,2a 3,2a 3+++的标准差为( C ) A .2 B .4 C . D .8 4.函数1y x cos x,x [,]222 ππ=-∈-的最大值为 ( A ) A . 4π B .3 π C D .2 5.某班委会由4名男生与3名女生组成,现从中选出2人担任正副班长,至少有1名女生当选的概率为 ( C ) A . 34 B .14 C .57 D .27 6.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3y x 4=±,则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 D )

A . 53 B .54 C .2或3 D .5534 或 7.在等腰三角形ABC 中,过直角顶点C 在ACB ∠内部任作一条射线CM ,与线段AB 交于点M ,则AM < AC 的概率为 ( B ) A .14 B .34 C .2 D 8.过双曲线2 2y x 12 -=的右焦点F 作直线L 交双曲线于A 、B 两点,若|AB| = 4,则这样的直线有 ( C ) A .1条 B .2条 C .3条 D .4条 9.国家机关用监听录音机记录了两个间谍的谈话,发现了30 min 长的磁带上,从开始30s 处起,有10s 长的一段内容包含两间谍犯罪的信息,后来发现,这段谈话的一部分被某工作人员擦掉了,该工作人员声称她完全是无意中按错了键,使从此处起往后的所有内容都被擦掉了,那么由于按错了键使含有犯罪内容的谈话被部分或全部擦掉的概率为( D ) A .1180 B .160 C .190 D .145 10.椭圆22 x y 1259 +=上点P 到右焦点距离为3.6,则点P 到左准线距离为 ( B ) A .4.5 B .8 C .4 D .12.5 11.抛物线2y 4x =上的一点M 到焦点的距离为1,则点M 的纵坐标为 ( B ) A .1716 B .1516 C .78 D .0 12.已知命题P :若a b ≥,则c>d ,命题Q :若e f ≤,则a b <。若P 为真且Q 的否命题为真,则“c d ≤”是“e f ≤的” ( A ) A .充分条件 B .必要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北京市101中学2020学年高二英语上学期期中试题

北京市101中学2020学年高二英语上学期期中试题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69分) 第一部分:听力理解(共三节,20分)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分,共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道小题,从每题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听完每段对话后,你将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你将听一遍。 例:What is the man going to read? A. A newspaper. B. A magazine. C. A book. 答案是A。 1. Where are the two speakers? A. On the plane. B. On the bus. C. On the train. 2. What is the weather going to be like this weekend? A. Sunny. B. Cloudy. C. Rainy. 3. Who is the woman? A. A cleaner. B. A secretary. C. A manager. 4. What will the woman probably do during the holiday? A. Visit her sister. B. Shop in her city. C. Travel in Hangzhou. 5. Why can’t the woman take the direct route? A. The road is under construction. B. The right-hand lane is closed. C. There is no exit. 第二节(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江苏省扬州中学-2018年高二上学期英语期中考试

江苏省扬州中学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英语2017.11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分两部分,第Ⅰ卷为选择题,第Ⅱ卷为非选择题。 2、所有试题的答案均填写在答题纸上,答案写在试卷上的无效。 第 I 卷(选择题,三部分,共80分) 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20分)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例:How much does the shirt cost? A. £19.15 B. £9.15 C. £9.50 答案是B。 1. How does the man plan to find a used car? A. Through a car dealer. B. From the newspaper. C. On the Internet. 2. Where is the man going? A.To a park. B. To the woman’s. C. To a supermarket. 3. What are the speakers mainly talking about? A. A writer. B. A book. C. A bookstore. 4. What season is it now? A. Spring. B. Autumn. C. Winter. 5. What present has the man bought? A. A book. B. Some flowers. C. A pair of gloves. 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7题。 6. What are the speakers doing? A. Reporting a match live. B. Interviewing a champion. C. Talking about a new world record. 7. What do we know about Paul Timmons? A. He breaks a world record. B. He is talented in competing. C. He isn’t in the lead all the time. 听第7段材料,回答第8、9题。 8. What is the woman probably? A. A writer. B. A tour guide. C.A reporter.. 9. What is on the man’s right? A.A palace. B. A park. C. A statue. 听第8段材料,回答第10至12题。 10. When did the man buy the T-shirt? A. Yesterday. B. A few weeks ago. C. A couple of days ago. 11. Why does the man want to change the T-shirt?

江苏省扬州中学高二语文12月月考试题

江苏省扬州中学高二语文12月月考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2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鲁迅主张掀翻吃人的宴席,捣毁安排这宴席的厨房,但是,这宴席的一切享有者都必然要保卫这盛宴免遭扰乱,这就决定了鲁迅与权威话语之间的对立关系。鲁迅的一生,直接干预政治的行为不多,极少发表政治时评。他总是守在文化阵地上,从事他的文学活动,而政治家们却对他视若洪水猛兽,原因大半在此。但是,鲁迅与权威话语的冲突不仅在于他对古老传统的无情批判,还在于他虽然很少谈政治,却从骨子里与政治权威格格不入。作为独立的现代知识分子,他不可能重新回到依附权威的旧路。他获得了现代独立性,也为这独立性付出了人生的代价,那就是要孤独地承受来自权威的各种压迫。而鲁迅的性格又使他越是在压迫之中,越容易坚守阵地。他顽强地坚守着知识分子独立的话语立场,捍卫着知识分子独立的话语空间,无论有什么样的压迫,也决不放弃知识分子对现实社会和文化传统的独立批判权,在对权威话语的反抗中,鲁迅以自己的话语实战确立了中国现代知识分子话语的独立性。 大概应该承认,中国古代知识分子也有自己的某种独立性,而且历史上几千年一再出现的“道”与“势”的冲突往往显示着他们的骨气。但是,“道”与“势”的冲突是有限的、暂时的,从理论上讲,只有遇到“无道昏君”时这种冲突才会发生。如果皇帝宝座上坐的是“有道明君”,这“道”与“势”就是统一的。这种统一之所以是常态而不是偶然,是因为古代帝王不仅多是圣人之徒,与读书人本是同门弟子,而且即使不是儒家信徒,在统治国家时也决不拒绝孔孟之道。儒家学说的命运历来如此:所有旧秩序的破坏者都要反孔,到旧秩序破坏完了,要建设自己的新秩序时就转眼变成尊孔的表率,这原因在于儒家学说是一种有利于安定团结的学说,它有助于使人做稳奴隶。正因为这样,在古代中国,“道”与“势”没有根本的冲突。同时,科举制在弥合着“道”与“势”的裂缝。“天不变,道亦不变”的现念使古代文人没有承担知识分子的使命,而去探寻新“道”,这就避免了许多冲突。然而,正因为这样,中国古代知识分子没有形成自己独立的话语,中国文学也一样没有知识分子独立的话语空间。 知识分子往往都很敏感,但有鲁迅那种感觉的大概不多。鲁迅总有一种压迫感,总感觉自己是奴隶。仔细想想,社会并未与鲁迅特别过不去,压迫放在别人身上也许根本没有感觉,鲁迅却为之痛心疾首。然而,正是这种感觉分出了觉醒和麻木,分出了甘于做奴隶和不甘做奴隶。在文坛上,则从帮忙与帮闲的文学中分出了独立的知识分子话语,这种感觉使他与权势者格格不入。 鲁迅反复抨击奴才,反对奴性,反对奴隶道德,是对奴隶制度和奴隶主义的彻底反叛。这与鲁迅对权威的反抗是一致的,是鲁迅反抗权威话语的一种表现。反对奴性之举

江苏省淮安市淮阴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江苏省淮安市淮阴中学【最新】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 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表反映的是西周重要的政治制度,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A.以礼乐形式规范贵族内部的等级关系 B.反映了分封制度与宗法体制互为表里 C.说明周王重视宫廷乐舞的差别化管理 D.通过礼乐等级形成了权力的高度集中 2.“对帝国而言并不是新东西,也不是起源于秦。但公元前221年的一项改革至关重要,它断然摒弃了必然引起间接统治的重立列国思想。”由此可知,这项“改革”A.以贵族政治取代了官僚政治B.构建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模式 C.有效调整了君权和相权关系D.开启了废除分封制度的先河 3.学者认为古代中国的政治主体对任何外界事物都要将其纳入“一”的框架,面对有悖于的秩序,就会激发出改造与整合它使之归于“一”的冲动。古代中国有悖于“一”这个秩序的制度是 A.郡县制B.郡国并行制C.三省六部制D.内阁制 4.清代军机大臣每日清晨五、六时之际便要晋见皇帝,依次长跪,陈述和商讨军国大事,对呈文进行复核、审定,撰拟谕旨下达。由此可见,建立军机处的根本且的是A.剥夺军机处的军务处置权B.一定程度上减少决策的失误 C.确保皇权地位的至高无上D.增强保密性并提高行政效率 5.《十二铜表法》是古罗马的第一部成文法,其各篇目的标题如下表。据此,对《十二铜表法》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涉及内容广泛庞杂 B.重视诉讼的程序 C.注重保护私人财产 D.强调维护平民利益 6.学者陈国刚问道:“为什么以民主著称的雅典会将苏格拉底这样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判处死刑?换句话说,苏格拉底为什么会死于民主的审判?”最能回答他的疑问的是A.苏格拉底反对雅典实行民主政治 B.雅典陪审法庭的审判程序混乱违法 C.雅典直接民主带来偏激的暴民政治 D.苏格拉底坚持以死亡唤醒城邦民众 7.儒家经典强调:“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这段话体现的是 A.民本思想B.仁政思想C.礼法并重D.无为而治8.北宋士人根据政治发展的需要,对儒家学说原有内容进行全面反思与批判,并大胆地从佛教、道教学说中汲取思想精华。这做法对儒学发展的主要作用是 A.使儒学进入思辨化、哲理化的新阶段 B.出现反封建的早期民主启蒙思想 C.确立了儒学在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 D.儒学在北宋成为居于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 9.下列观点与提出该观点的思想家对应正确的是 ①求诸心而得,虽其言之非出于孔子者,亦不敢以为非也;求诸心而不得,虽其言之出

【解析】北京101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合格考)

北京101中学2019-2020学年上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政治 试卷 (合格考)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本 大题共50小题,每小题1分,共50分。 1.著名科学家钱伟长谈到哲学时说“哲学很重要,很多学问做深了,都会碰到哲学问题。数 学是这样,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都是这样。所以科学家一定要研究一点哲学,要懂 哲学。”他之所以这么讲,主要是因为( ) A. 哲学是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 B.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科学 C. 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D. 哲学探究的是世界的本质和普遍规律 【答案】D 【详解】D:著名科学家钱伟长他之所以要求大家学哲学、懂哲学,主要是因为哲学探究的 是世界的本质和普遍规律,对具体工作有指导作用,D符合题意。 A:哲学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精神力量而非物质力量,A说法错误。 B: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或学问,而不是科学,B说法错误。 C:材料强调哲学的作用,不体现哲学的产生,C与题意不符。 故本题选D。 【点睛】哲学的作用 (1)对人生——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真正的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与发展,用睿智的眼光看待生 活和实践,为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2)对社会——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①批判功能:哲学可以通过对旧制度和旧思想的批判,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 ②塑造功能:哲学可以预见和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提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指引人们追求美好的未来。

③激励功能:哲学可以动员和掌握群众,从而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 2.小源在撰写哲学小论文时,引用了下面一段学术资料:在远古时代,人们还完全不知道自己身体的构造,并且受梦中景象的影响,于是就产生一种观念:他们的思维和感觉不是他们身体 的活动,而是一种独特的、寓于这个身体之中而在人死亡时就离开身体的灵魂的活动。从这个时候起,人们就不得不思考这种灵魂对外部世界的关系。你认为小源所要论证的问题最有 可能是 A. 哲学与时代精神 B. 哲学的基本问题 C.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D. 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答案】B 【详解】“他们的思维和感觉不是他们身体的活动,而是一种独特的、寓于这个身体之中而在人死亡时就离开身体的灵魂的活动。从这个时候起,人们就不得不思考这种灵魂对外部世 界的关系”由此可以看出,他们探讨的是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B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哲学与时代精神的关系、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排除AC;真正的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D错误。故选B。 3.我们的思想能不能认识现实世界?我们能不能在我们关于现实世界的表象和概念中正确 地反映现实?用哲学的语言来说,这个问题叫做( ) A. 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 B. 思维和存在何为本原的问题 C. 物质存在是否依赖意识的问题 D. 物质和意识是否均是本原的问题 【答案】A 【详解】A:对“我们的思想能不能认识现实世界,我们能不能在我们关于现实世界的表象 和概念中正确地反映现实”问题的回答,叫做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A符合题意。 B:思维和存在何为本原的问题是区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但与题目无关, B 不合题意。 C:物质存在是否依赖意识的问题也是区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与材料内容无

江苏省扬州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数学试题

江苏省扬州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 考数学试题 学校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 下列命题为真命题的是( ) A.,使B.,有 C.,有D.,有 2. 已知双曲线的离心率为,则实数的值为() C.D. A.B. 3. 平行六面体中,,, ,则对角线的长为() A.B.12 C.D.13 4. 已知双曲线右支上一点到右焦点的距离为,则该点到左准线的距离为() A.B.C.D. 5. 若直线过抛物线的焦点,与抛物线相交于两点,且,则线段的中点到轴的距离为() A.B.C.D. 6. 北京天坛的圜丘坛为古代祭天的场所,分上、中、下三层,上层中心有一块圆形石板(称为天心石),环绕天心石砌9块扇面形石板构成第一环,向外每环依次增加9块,下一层的第一环比上一层的最后一环多9块,向外每环依次也增加9块,已知每层环数相同,且下层比中层多729块,则三层共有扇面形石

板(不含天心石)() A.3699块B.3474块C.3402块D.3339块 7. 数列是等比数列,公比为,且.则“”是 “”的() 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 8. 关于的不等式恰有2个整数解,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A.B. C.D. 二、多选题 9. 已知数列,则前六项适合的通项公式为() A. B. D. C. 10. 已知命题不存在过点的直线与椭圆相切.则命题是真命题的一个充分不必要条件是() A.B.C.D.

11. 下列条件中,使点与三点一定共面的是() A.B. C.D. 12. 以下命题正确的是() A.直线l的方向向量为,直线m的方向向量,则 B.直线l的方向向量,平面的法向量,则 C.两个不同平面,的法向量分别为,,则 D.平面经过三点,,,向量是平面的法向量,则 三、填空题 13. 以为一个焦点,渐近线是的双曲线方程是_____________ 14. 已知正实数满足,则的最大值为_________ 15. 已知正方体中,是的中点,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正弦值为_____________ 四、双空题 16. 数列满足:其中为数列的前项 和,则_______,若不等式对恒成立,则实数的最小值为_____. 五、解答题

江苏省扬州市扬州中学2018-2019学年下学期高二期中调研生物试题(原卷版)

江苏省扬州中学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高二期中检测 生物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有关基因工程中限制酶的描述,错误的是 A. 限制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 B. 限制酶能识别和切割RNA C. 限制酶可从原核生物中提取 D. 限制酶只能识别特定的脱氧核苷酸序列 2.以下为形成cDNA过程和PCR扩增过程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④过程发生的变化称为复性 B. 催化①过程的酶是RNA聚合酶 C. 催化②⑤过程的酶都是DNA聚合酶,都必须能耐高温 D. 在PCR反应过程中,基因数量以2n-1增加3.我国科学家运用基因工程技术,将苏云金芽孢杆菌的抗虫基因导入棉花细胞并成功表达,培育出了抗虫棉。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基因非编码区对于抗虫基因在棉花细胞中的表达不可缺少 B. 重组DNA分子中增加一个碱基对,不一定导致毒蛋白的毒性丧失 C. 转基因棉花是否具有抗虫特性是通过DNA分子杂交技术来确定的 D. 抗虫棉的抗虫基因可通过花粉传递至近缘作物,从而造成基因污染 4.组培苗在移栽前,一般需要炼苗,目的在于提高组培苗对外界环境条件的适应性。下图横坐标表示不同炼苗方式组合,纵坐标表示白兰地红枫组培苗移栽存活率,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闭盖炼苗:T1=3天,T2=6天,T3=12天 开盖炼苗:t1=1天,t2=2天,t3=3天 A. 炼苗初期应创设与室外环境相同的条件,促使组培苗适应环境 B. 闭盖炼苗期间应控制的环境条件为:无菌、无光,并保持一定的湿度 C. 白兰地红枫组培苗的最佳炼苗方式是闭盖锻炼6天后,再开盖炼苗3天 D. 白兰地红枫组培苗的移栽存活率随着闭盖锻炼时间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 5.下列哪项不是人工种子的优点 A. 克服季节、气候、地域的限制 B. 节约时间 C. 保持遗传特性不变 D. 得到纯合子 6.科研人员研究了马铃薯茎尖外植体大小对幼苗的成苗率和脱毒率的影响,结果如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培育脱毒苗所依据的原理有基因突变和细胞全能性 B. 培育脱毒苗的过程中涉及脱分化和再分化两个阶段 C. 实验结果表明茎尖越小脱毒率越高,成苗率越低 D. 根据本实验,培养脱毒苗时茎尖的适宜大小为0.27mm 7.下列有关哺乳动物核移植技术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受体细胞常用处于MⅡ的卵母细胞 B. 注入受体细胞的既可以是细胞核,也可以是细胞 C. 核移植技术的成功率很低,仍有很多问题需要研究 D. 通过体细胞核移植方法生产的克隆动物是对体细胞动物进行了100%的复制 8. 利用细胞工程方法,以SARS病毒核衣壳蛋白为抗原制备出单克隆抗体。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用纯化的核衣壳蛋白反复注射到小鼠体内,产生的血清抗体为单克隆抗体 B. 体外培养单个效应B细胞可以获得大量针对SARS病毒的单克隆抗体 C. 将等量效应B细胞和骨髓瘤细胞混合,经PEG诱导融合后的细胞均为杂交瘤细胞 D. 利用该单克隆抗体与SARS病毒核衣壳蛋白特异性结合的方法可诊断出病毒感染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