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阻尼比对单管塔风荷载计算的影响分析

结构阻尼比对单管塔风荷载计算的影响分析
结构阻尼比对单管塔风荷载计算的影响分析

结构阻尼比对单管塔风荷载计算的影响分析

结构阻尼比对单管塔风荷载计算的影响分析结构阻尼比对单管塔风荷载计算的影响分析屠海明1张帆2 (1.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上海200092;2.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北京100142)摘要:为了分析结构阻尼比对单管塔风荷载计算的影响,本文进行了阻尼比不同取值时风振系数的计算对比。结果表明风振系数随着结构阻尼比的增加而显著下降。然后根据上海某单管塔实测得到的阻尼比与规范规定的阻尼比取值,分别对该单管塔风荷载进行了计算对比。实测的阻尼比大于规范规定的取值,相应计算得到的风荷载也明显降低。这给单管塔的优化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关键词:阻尼比单管塔风荷载引言近年来随着通信基站建设的发展,对通信塔的专业化、标准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单管塔的设计和制作而言,起控制作用的荷载是风荷载,得到相对准确的风荷载设计值,对于每年数万座标准化生产的单管塔而言,具有很重要的经济意义。本文作者[1]根据2012年调整前后的荷载规范,对高耸结构的风荷载进行了分析与对比,并提出了《高耸结构设计规范》(GB 50135-2006)中风荷载部分条文的修改意见。但是以上分析没有专门涉及结构阻尼比对于风荷载计算的影响分析。同济大学何敏娟[2]等采用激振法对336m黑龙江电

视塔进行了模态参数的实测和分析,实测结构一阶阻尼比为0.028,大于规范规定值0.02。同济大学闫祥梅等[3]对位于河北的辛安-衡水500kV线路工程的几座直线输电塔转角塔进行了环境脉动下的动力测试。同济大学设计院梁峰[4]对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展馆两侧的30m高钢结构灯杆进行

了微风振动下的动力测试,得到了灯杆的自振频率和阻尼比。本文作者对上海移动两座单管塔进行了微风振动下的动力测试,并根据实测结果,与规范规定值对比,探讨结构阻尼比对单管塔风荷载计算的影响。 1 阻尼比对风荷载计算的影响结构阻尼比用于表达结构阻尼的大小,是描述结构在振动过程中能量耗散的术语。引起结构能量耗散的因素很多,主要有:材料阻尼,周围介质对振动的阻尼,节点、支座连接处的阻尼等。结构阻尼对结构效应的影响体现在结构的风致振动中,对于高耸结构的风振分析,比较准确的是采用频率域和时间域的动力分析方法。实际工程中,为了方便应用,按照荷载规范计算等效风荷载,用静力分析方法计算结构风效应。因此,结构阻尼比对风荷载计算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风振系数的计算上。《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中风振系数的表达式为:其中:g为峰值因子;I10为10m高名义湍流强度;Bz为背景分量因子;共振分量因子R表示与频率有关的积分项,可按下列公式计算:其中:ζ1为结构阻尼比;f1为结构第1阶自振频率;kw为

地面粗糙度修正系数;w0为基本风压。结构阻尼比对钢结构可取0.01,对有填充墙的钢结构房屋可取0.02,对钢筋混凝土及砌体结构可取0.05。修编后的《高耸结构设计规范》规定:“结构阻尼比可根据结构型式相应选取:对于单管塔可取0.01,构架式塔可取0.02,混凝土塔可取0.05。”由于单管塔相对一般房屋结构而言刚度较小,因此理论计算得到的风振系数较大。阻尼比差异对风荷载的计算也有较大影响。以上海地区38m单管塔为例,底部直径为1.32m,顶部直径为0.75m。基本风压为0.55kN/m2,第一振型自振周期为1.4s。不同地貌类别,阻尼比为0.01~0.05时,单管塔顶部风振系数见表1和图1。表1 38m单管塔顶部风振系数Tab.1 Wind vibration coefficient on top of38m monopole阻尼

系数地貌类别A B C D 0.01 2.67 2.78 3.38 4.20 0.02 2.26 2.35 2.83 3.50 0.03 2.09 2.18 2.61 3.22 0.04 2.00 2.08 2.48 3.06 0.05 1.93 2.01 2.40 2.96 从表1和图1中可以看出,随着结构阻尼比的增加,风振系数明显下降。阻尼比越小时,下降幅度越大。因此,得到相对准确的结构阻尼比,对于单管塔风荷载的计算有着重要的意义。图1 风振系数变化图

Fig.1 Transformation ofwind vibration coefficient 2 现场实测2.1 现场测试受中国移动通信集团上海有限公司委托,对松华磊基站、顾家塘基站单管塔进行了现场检测。松华磊基站位于上海市松江区申港公路西侧,铁塔总高度为38m,为双

轮景观塔,铁塔整体如图2所示。顾家塘基站位于上海市闵行区莘庄镇莘松公路青春路顾家塘村,铁塔总高度为42m。图2 松华磊基站单管塔现场

Fig.2 Scene picture of Songhualei Monopole 除了对两个通信基站的基础、铁塔构件、连接节点、防腐涂层、塔身整体变形等进行常规检测以外,还采用同济大学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SVSA结构振动信号采集分析系统对该铁塔进行自振特性现场测试。测试仪器选用LC0132型内装IC压电式加速度传感器及UA300系列数据采集器,采样频率为

100Hz。在超过30m高度的塔身上取4个点,分别采集其两个正交方向的振动信息。阻尼比测试可以分成时域和频域两大类。时域方法对于波形要求较高,一般仅适用于实验室;频域方法适用性比较广,但是广泛使用的半功率法在功率谱半功率带宽较小时,会产生一定的误差,需要对谱图进行细化,并采用时间较长的采样数据。本次测试采用半功率法计算结构的阻尼比。2.2 实测数据试验通过数据采集器测得的微风作用下加速度信号,转换成自功率谱后,可以得到结构一阶自振频率和阻尼比,见图3、图4。图3 顾家塘基站实测频率及阻尼比

Fig.3 Measured frequency and damping ratio of Gujiatang Monopole 顾家塘基站铁塔第一振型自振周期为1.47s,阻尼比为1.83%。图4 松华磊基站实测频率及阻尼比

Fig.4 Measured frequency and damping ratio of Songhualei Monopole 松华磊基站铁塔第一振型自振周期为1.37s,阻尼比为1.83%。实测数据汇总见表2。表2 实测周期和阻尼比

Tab.2 Measured period and damping ratio基站名称塔高/m理论周期/s实测周期/s 阻尼比顾家塘42 1.40 1.47 1.83%松华磊38 1.34 1.37 1.83% 从表2中可以看出,实测周期与理论周期比较接近,由于单管塔中天馈线等附加质量的分布与理论计算不完全一致,因此周期略有差异。现场实测的两个单管塔第一振型阻尼比均为1.83%,明显大于1%的规范规定值。可能是由于单管塔筒体内布置有大量馈线等附属件及筒体

节段间的连接,提高了阻尼比。 3 计算结果与分析3.1 计算结果根据实际测试得到的一阶自振周期,分别按照规范规定的阻尼比数值和实测得到的数值,并考虑不同地貌类别,计算松华磊基站单管塔的风荷载。计算结果见表3~表5。表3 顶部风振系数比较

Tab.3 Comparison ofwind vibration coefficient on top阻尼系数地貌类别A B C D 4.20 0.0183 2.30 2.40 2.89 0.01 2.67 2.78 3.38 3.58降幅13.9% 13.7% 14.5% 14.8% 表4 总风荷载比较(单位:kN)

Tab.4 Comparison of total wind load(unit:kN)阻尼系数地貌类别A B C D 21.0 0.0183 37.7 32.5 24.4 0.01 42.5 36.7 27.9

18.3降幅11.3% 11.4% 12.5% 12.9% 表5 底部弯矩比较(单位:kN·m)

Tab.5 Comparison of bottom bendingmoment(unit:kN·m)阻尼系数地貌类别A B C D 534.6 0.0183 933.4 809.3 618.4 0.01 1064.2 925.8 716.6 460.1降幅12.3% 12.6% 13.7% 13.9% 从表3~表5可以看出,其他条件均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对于4种不同地貌,根据实测阻尼比计算得到的单管塔顶部风振系数、单管塔总风荷载、底部弯矩都明显小于根据阻尼比为1%计算得到的相应值,且降幅均大于10%。 3.2 阻尼比测试方法与探讨阻尼比虽然是结构的动力特性之一,不过,不同的分析方法和技术、振幅和变形的大小、环境因素等都会影响阻尼比的测量结果。对于单管塔设计而言,由于实际风荷载为基本风压作用时,单管塔的变形较大,阻尼比可能与微风振动下测得的阻尼比有差异,因此需要进一步开展大变形条件下阻尼比的实测工作。同时,根据本文的计算工作,如果能够采用简易可行的振动控制装置以提高结构的阻尼比,可以改善单管塔的风振效应,相当于降低单管塔的计算风荷载,从而促进单管塔的优化设计。4 结论本文对阻尼比对单管塔风荷载计算的影响进行了理论分析;并且通过上海两个单管塔基站的现场实测,得到了其自振周期与阻尼比。根据实测的数据,与规范规定取值进行了计算对比,得出如下结论: 1.对于单管塔而言,随着结构阻尼比的增加,

风振系数明显下降。阻尼比越小时,下降幅度越大。2.对两个单管塔基站进行微风振动下的动力测试,阻尼比均明显大于规范规定值1%。3.根据实测阻尼比数据计算得到的风荷载,比依据规范规定值计算得到的风荷载小10%以上。同时,本文提出了进一步工作的两个方向:①大变形条件下阻尼比的实测;②通过设置振动控制装置以提高单管塔阻尼比,从而减小结构风振效应。参考文献:[1]屠海明.《高耸结构设计规范》中风荷载计算条文的修编探讨[J].特种结构,2014(4):97-100 Tu Haiming.Revision discussion of wind load calculation in“Code for design of high-rising structures”[J].Special Structures,2014(4):97-100 [2]何敏娟,马人乐,黄征.336m高电视塔模态参数实测与分析[J].同济大学学报,2001(7):862-866 He Minjuan,Ma Renle,Huang Zheng.Measurementsand analysis ofmodel parameter of broadcastand television steel tower[J]. Journal of Tongji University,2001(7):862-866 [3]闫祥梅,何敏娟,马人乐.高压输电塔同步环境脉动实测分析[J].振动与冲击,2010(3):77-80 Yan Xiangmei,He Minjuan,Ma

Renle.Measurementand analysis of synchronous environmental fluctuation on high voltage transmission tower[J].Journal of Vibration and Shock,2010(3):77-80 [4]梁峰.30m高钢结构灯杆微风振动试验研究及振动控制[J].特种结构,2014

(4):97-100 Liang Feng.Test research and vibration control on one 30m high steel lighting pole[J].Special Structures,2014(3):32-36 Effect of Dam ping Ratio on W ind Load Calculation of Monopole Towers Tu Haiming1Zhang Fan2 (1.A rchitectural Design&Research Institute of Tongji University(Group)Co.,Ltd.,Shanghai200092,China;2.China Tower Corporation Lim ited.,Beijing 100142,China)ABSTRACT:In order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damping ratio on wind load ofmonopole towers,the calculation and comparison of the wind-induced vibration coefficients were investigated in this paper.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wind-induced vibration coefficient decreases significantly with the increasing of the damping ratio.Then taking amonopole tower in Shanghai as an example,wind loads usingmeasured damping ratio and design code specified valuewere calculated and compared.Themeasured damping ratio is greater than the value specified in the design code,thus the corresponding calculated wind load is significantly reduced.This study provides some reference for the optimization design ofmonopole tower. KEYWORDS:Damping ratio Monopole towers Wind load

结构阻尼比对单管塔风荷载计算的影响分析

结构阻尼比对单管塔风荷载计算的影响分析 结构阻尼比对单管塔风荷载计算的影响分析结构阻尼比对单管塔风荷载计算的影响分析屠海明1张帆2 (1.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上海200092;2.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北京100142)摘要:为了分析结构阻尼比对单管塔风荷载计算的影响,本文进行了阻尼比不同取值时风振系数的计算对比。结果表明风振系数随着结构阻尼比的增加而显著下降。然后根据上海某单管塔实测得到的阻尼比与规范规定的阻尼比取值,分别对该单管塔风荷载进行了计算对比。实测的阻尼比大于规范规定的取值,相应计算得到的风荷载也明显降低。这给单管塔的优化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关键词:阻尼比单管塔风荷载引言近年来随着通信基站建设的发展,对通信塔的专业化、标准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单管塔的设计和制作而言,起控制作用的荷载是风荷载,得到相对准确的风荷载设计值,对于每年数万座标准化生产的单管塔而言,具有很重要的经济意义。本文作者[1]根据2012年调整前后的荷载规范,对高耸结构的风荷载进行了分析与对比,并提出了《高耸结构设计规范》(GB 50135-2006)中风荷载部分条文的修改意见。但是以上分析没有专门涉及结构阻尼比对于风荷载计算的影响分析。同济大学何敏娟[2]等采用激振法对336m黑龙江电

视塔进行了模态参数的实测和分析,实测结构一阶阻尼比为0.028,大于规范规定值0.02。同济大学闫祥梅等[3]对位于河北的辛安-衡水500kV线路工程的几座直线输电塔转角塔进行了环境脉动下的动力测试。同济大学设计院梁峰[4]对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展馆两侧的30m高钢结构灯杆进行 了微风振动下的动力测试,得到了灯杆的自振频率和阻尼比。本文作者对上海移动两座单管塔进行了微风振动下的动力测试,并根据实测结果,与规范规定值对比,探讨结构阻尼比对单管塔风荷载计算的影响。 1 阻尼比对风荷载计算的影响结构阻尼比用于表达结构阻尼的大小,是描述结构在振动过程中能量耗散的术语。引起结构能量耗散的因素很多,主要有:材料阻尼,周围介质对振动的阻尼,节点、支座连接处的阻尼等。结构阻尼对结构效应的影响体现在结构的风致振动中,对于高耸结构的风振分析,比较准确的是采用频率域和时间域的动力分析方法。实际工程中,为了方便应用,按照荷载规范计算等效风荷载,用静力分析方法计算结构风效应。因此,结构阻尼比对风荷载计算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风振系数的计算上。《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中风振系数的表达式为:其中:g为峰值因子;I10为10m高名义湍流强度;Bz为背景分量因子;共振分量因子R表示与频率有关的积分项,可按下列公式计算:其中:ζ1为结构阻尼比;f1为结构第1阶自振频率;kw为

等效风荷载计算方法分析

等效静力风荷载的物理意义 从风洞试验获取屋面风荷载气动力信息,到得到结构的风振响应整个过程来看,计算过程中涉及到风洞试验和随机振动分析等复杂过程,不易为工程设计人员所掌握,因此迫切需要研究简便的建筑结构抗风设计方法。 等效静力风荷载理论 就是在这一背景下提出的。其基本思想是将脉动风的 动力效应以其等效的静力形式表达出来,从而将复杂的动力分析问题转化为易于被设计人员所接受的静力分析问题。等效静力风荷载是联系风工程研究和结构设计的纽带[3] ,是结构抗风设计理论的 核心内容,近年来一直是结构风工程师研究的热点之一。 等效静力风荷载的物理意义可以用单自由度体系的简谐振动来说明 [45, 108] 。 k c P(t) x(t) 图1.3 气动力作用下的单自由度体系 对如图1.3的单自由度体系,在气动力 P t 作用下的振动方程为: mx cx kx P t (1.4.1) 考虑粘滞阻尼系统,则振动方程可简化为: 2 00 2 22P t x f x f x m (1.4.2) 式中 12 f k m 为该系统的自振频率, 2c km 为振动系统的临界阻尼比。 假设气动力为频率为 f 的简谐荷载,即 20i ft P t F e ,那么其稳态响应为: 202 00 1 2i ft F k x t e f f i f f (1.4.3) 进一步化简有: 2 i ft x t Ae (1.4.4) 其中 02 2 2 1 2F k A f f f f , 2 2arctan 1 f f f f , A 为振幅, 为气动力和 位移响应之间的相位角。 现在假设该系统在某静力 F 作用下产生幅值为A 的静力响应,那么该静力应该为:

9、2.6风荷载标准值计算

2.6风荷载标准值计算 作用在屋面梁和楼面梁节点处的集中风荷载标准值: 为了简化计算起见,通常将计算单元范围内外墙面的分布风荷载,化为等量的作用于楼面集中风荷载,计算公式如下: 0)(/2k z z i j W w h h B βμ=+ 式中: 基本风压200.5/kN m w =;结构基本周期1(0.06~0.09)0.24~0.36n s s T ==,取 10.30.25s s T =>考虑风振影响。作用在屋面梁和楼面梁节点处的集中风荷载标准值 为:w=βz ·μs ·μz ·ωo ,对于矩形平面μs =1.3;μz 可査荷载规范底层柱高取h=4.3+0.45=4.75m 。计算过程如下表中所示W k =β z μ s μz 0ω. 。0ωT 12 =0.5 ×0.32 =0.045, 由于地面粗糙度为C 类,0ωT 12 应乘以0.62,得0.0279查表ξ=1.15 ;H/B=16.45 /82.5=0.20 查表V=0.40。 (1)各楼层位置处的zi β值计算结果zi β=1+ξVZ/H z μ 表2.6-1 (2)各楼层位置处的风荷载标准值Fi= Ai zi βμs z μωo 表2.6-2

水平风荷载作用下框架内力分析 1) 柱端弯矩 如图2.6-2 h y V M )(1上-= 图2.6-2柱端弯矩计算图 2)梁端弯矩:根据结点平衡求出 对于边柱如图2.6-3 下上i i i M M M += 3)对于中柱如图:2.4-3 Vyh M =下

按两端线刚度分配 右左左 下上左) (i i i M M M i i i ++= 图2.6-3 梁端弯矩计算 4)水平荷载引起的梁端剪力、柱轴力 如图2.6-4所示: 梁端剪力: l M M V i i 右 左+= 柱轴力:边柱 ∑==N i R R V N 1 中柱 ∑=-=N i R R R V V N )(21 图2.6-4 梁端剪力计算 1/1轴框架各柱的杆端弯矩、梁端弯矩计算过程见下表2.6-3表2.6-4 表2.6-3 表2.6-4 梁端弯矩剪力 右 左右 下上右) (i i i M M M i i i ++=

输电线路风荷载的全方位计算

输电线路风荷载的全方位计算 摘要:在高压架空送电线路设计中,最不利风向时的风荷载常决定着杆塔内力大小或基础作用力的大小。本文将通过几个工程实例详细说明在高压架空送电线路设计中,如何确定几种特殊情况下最不利风向时的风荷载计算,以确保高压架空送电线路的安全运行。 关键词:全方位;基础作用力;运行情况;不平衡张力;风荷载 Abstract: In the project design of overhead transmission lines, the most unfavorable wind direction, wind load often determines the internal force of tower or base force size. This article will through several engineering examples in detail in the overhead transmission line design, how to determine some special situations the most unfavorable wind direction wind load calculation, to ensure the high voltage overhead power transmission line safe operation. Key words: all-around; base forces; operation; unbalanced tension; wind load 1 引言 在高压架空送电线路设计中,杆塔荷载的计算应执行《110~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以下简称《规程》)中第10条“杆塔荷载及材料”。其中正常运行情况下,应计算的荷载组合是: 1 基本风速、无冰、未断线; 2 设计覆冰、相应风速及气温、未断线 3 最低气温、无冰、无风、未断线(适用于终端和转角杆塔) 本文主要针对上述第一种情况,在正常运行大风情况下计算铁塔内力或基础作用力时可能出现的漏洞。《电力工程高压送电线路设计手册》(第二版)第六章第二节也对这种组合也提出了更详细的规定,提出“在杆塔设计中,应取最不利的风向来计算杆塔的内力”。在一般情况下,按照这些规定计算杆塔荷载,能满足线路工程施工投产后的安全运行要求。但伴随着室温效应的影响,几年来极端气候更加频繁地出现,内地表现为超常量的下雪和降雨、沿海地区表现为强热带风暴风力的逐级增加和风球的更加飘忽不定。在这些情况下,有必要对杆塔荷载更加严谨的计算,以保证高压送电线路的安全运行。在线路设计中,不能主观臆测最不利的风向,应通过严谨的计算来确定。因此我们可利用计算机技术,模拟自然风对杆塔所有方向的冲击,全方位计算杆塔风荷载,才使计算结果正确可靠。下面就列举几个设计工程中常碰到的案例。

风荷载 的统计与分析

Undergraduate Course "Loads & Structural Design Methods" Project #3 风荷载的基本原理与统计调查 杨冬冬,陈钿渊,王富洋,董文晨,葛文泽,赵远征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世界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高层、超高层建筑。在对这些建筑进行设计时,结构的抗风设计占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作为一种动荷载,作用到结构上时,风荷载将引发结构相应的动反应,使结构发生振动,这时需确定结构的最大动反应,以便做出合理的动力分析。而作为一种可变作用,风荷载的统计规律与时间有关,需采用合适的随机过程概率模型(如平稳二项随机过程)进行描述,进而根据相应的统计数据确定风荷载的代表值和荷载系数,然后便可以应用结构动力学和结构可靠性的相关知识对建筑结构的抗风进行科学而又经济的设计了。 1.引言 作为一种可变的动荷载,风荷载将引发结构很大的动反应。因为其统计随机性,需应用平稳二项随机过程进行描述,然后经过统计,得到荷载的代表值和相应系数,进而对结构进行抗风设计。 2.风荷载的基本原理 风是空气相对于地面的运动。由于太阳对地球上大气加热和温度上升的不均匀性,从而在地球相同高度的两点之间产生压力差,这样,在不同压力差的地区产生了趋于平衡的空气流动,就形成了风。从实测记录可以看出,可将风速看作为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长周期部分,其周期大小一般在10min 以上,称为平均风;另一部分是短周期部分,是在平均风基础上的波动,其周期常常只有几秒至几十秒,称为脉动风。平均风的变化周期远离一般结构物的自振周期,对结构的作用属于静力作用。而脉动风的变化周期则与结构物的自振周期较为接近,对结构的作用属于随机的动力作用。风对结构的作用作为静力风和动力风的共同作用,是一个随机作用。 A)平均风描述 地面的摩擦对空气水平运动产生阻力,从而使气流速度减慢。该阻力对气流的作用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弱,当超过了某一高度之后,就可以忽略这种地面摩擦的影响,气流将沿等压线以梯度风速流动,称这一高度为大气边界层高度。在边界层以上的大气称为自由大气,边界层以下的平均风速沿高度变化可以用指数率和对数率描述,指数率表示如下:

工程中风压-风荷载理论定义和计算方法

第一章风、风速、风压和风荷载 第一节风的基本概念 风是空气从气压大的地方向气压小的地方流动而形成的。气流一遇到结构的阻塞,就形成高压气幕。风速愈大,对结构产生的压力也愈大,从而使结构产生大的变形和振动。结构物如果抗风设计不当,或者产生过大的变形会使结构不能正常地工作,或者使结构产生局部破坏,甚至整体破坏。 风引起对结构作用的风荷载,是各种工程结构的重要设计荷载。风荷载对于高耸结构(如塔、烟囱、桅杆等)、高层房屋、桥梁、起重机、冷却塔、输电线塔、屋盖等高、细、长、大结构,常常起着主要的作用。因而,风力的研究,对工程结构,特别对上述工程结构,是设计计算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对结构安全产生影响的是强风,可分为热带低压、热带风暴、台风或飓风、寒潮风暴、飑风、龙卷风等。 不同的季节和时日,町以有不同的风向,给结构带来不同的影响。每年强度最大的风对结构影响最大,此时的风向常称为主导风向,可从该城市(地区)的风玫瑰图得出。由于风玫瑰图是由气象台得出的,建筑所在地的实际风向可能与此不同,因而在结构风丁程上,除了某些参数需考虑风向外,一般都可假定最大风速出现在各个方向上的概率相同,以较偏于安全地进行结构设计。关于需考虑风向的参数将在下面有关章节中加以说明。 风可以有一定的倾角,相对于水平一般最大可在±10°到—10°内变化。这样,结构上除水平分风力外,还存在上下作用的竖向分风力。竖向分风力对细长的竖向结构,例如烟囱等,一般只引起竖向轴力的变化,对这类工程来讲并不重要,因而只有像大跨度屋盖和桥梁结构,竖向分风力才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但其值也较水平风力为小,但属于同一数量级。 根据大量风的实测资料可以看出,在风的时程曲线中,瞬时风速。包含两种成分:一种是长周期部分,其值常在10min以上;另一种是短周期部分,常只有几秒左右。图1—1是风从开始缓慢上升至稳定值后的一个时程曲线示意图。根据上述两种成分,实用上常把风分为平均风(即稳定风)和脉动风(即阵风脉动)来加以分析。平均风是在给定的时间间隔内,把风对建筑物的作用力的速度、方向以及其他物理量都看成不随时间而改变的量,考虑到风的长周期远远地大于一般结构的自振周期,因而这部分风 虽然其本质是动力的,但其作用与静力作用相近,因此可认为,其作用性质相当于静力。脉动风是由于风的不规则性引起的,它的强度是随时间按随机规律变化的。由于它周期较短,因而应按动力来分析,其作用性质完全是动力的。 研究表明,脉动风的影响与结构周期、风压、受风面积等有直接影响,这些参数愈大,影响也愈大,兼之结构上还有平均风作用,因而对于高、细、长、大等柔性结构,风的影响起着很大的、甚至决定性的作用。 第二节风力强度表示法 不同的风有不同的特征,但它的强度常用风速来表达。最常用的风速分类有两种,即范围风速和工程风速。 一、范围风速 将风的强度划分为等级,用一般风速范围来表达。常用的有:蒲福风速表;福基达龙卷风风力等级表。 (一)蒲福风速表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风荷载标准值计算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风荷载标准值计算 在编制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施工组织设计时,作用于脚手架的水平风荷载,往往是计算的难点之一。我们依据《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以下简称《脚手架规范》)和国家现行《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J9-87)(以下简称《荷载规范》)的有关规定,对风荷载的计算参数进行分析,找出规律性的内涵,以便准确地计算,确保施工安全。 脚手架规范第4.2.3条规定:作用于脚手架的水平风荷载标准值,应按下式计算: ωk=0.7μzμsω0 式中ωk——风荷载标准值(kN/m2) μz——风压高度变化系数; μs——脚手架风荷载体型系数 ·ω0——基本风压(kN/m2)。 计算风荷载标准值除修正系数外,还有三个参数,现分析归纳如下: 一、基本风压ω0及修正系数 基本风压ω0应按荷载规范“全国基本风压分布图”的规定采用。 荷载规范规定:风荷载标准值ωk=βzμzμsω0,即风荷载标准值中还应乘以风振系数βz,以考虑风压脉动对高层建筑结构的影响。脚手架规范编制时,考虑到脚手架附着在主体结构上,故取βz=1。

荷载规范规定的基本风压是根据重现期为30年确定的,而脚手架使用期较短,遇到强劲风的概率相对要小得多,基本风压ω0乘以0.7修正系数是参考英国脚手架标准计算确定的。 二、风压高度变化系数μz 荷载规范规定:风压高度变化系数,应根据地面粗糙度类别按《荷载规范》采用。 地面粗糙度可分为A、B、C三类 A类指近海海面、海岛、海岸、湖岸及沙漠地区; B类指田野、乡村、丛林、丘陵及房屋比较烯疏的中、小城镇和大城市郊区 C类指有密集建筑群的在城市市区。 选用风压高度变化系数,应注意以下两种情况: 1.立杆稳定计算,应取离地面5m高度计算风压高度变化系数。经计算,风荷载虽然在脚手架顶部最大,但此处脚手架结构所产生的轴压力很小,综合计算值最小;5m高度处组合风荷载产生计算值虽较小,但脚手架自重产生的轴压力接近最大,综合计算值最大。根据以上分析,立杆稳定性计算部位为底部。 2.连墙件计算,应取脚手架上部计算风压高度变化系数。连墙件的轴向力设计值与风压高度变化系数成正比函数关系,即架体升高,风压高度变化系数增大,连墙作轴向力设计值随之增大,架体顶部达到最大。连墙件稳定承载力及扣件抗滑承载力验算,应取连墙件最大轴向力设计值。 三、风荷载体型系数μs 风荷载体型系数按《脚手架规范》4.2.4规定计算。

输电塔风荷载计算

输电塔架风荷载计算 1.输电塔基本信息 本输电塔架的塔身为干字型方形塔架,总高53.5m,地处B类地区,离地10m高处的风速为33m/s,整个塔身沿高度方向分为11个风荷载计算段。 图1 塔身立面图

2.风荷载计算 2.1投影面积的计算 不考虑塔身迎风面的倾斜度,将塔身分段投影到迎风面计算净面积,根据所给角钢以及圆钢管的尺寸,计算投影面积,并计算出塔身轮廓所围的面积,以便计算每一段的挡风系数。 2.2基本风压 基本风压是以当地比较空旷平坦的地面上离地 10m 高统计所得的50年一遇 10min 平均最大风速为标准,近似计算如下: 22 2 00330.68/16001600v w kN m === 2.3 体形系数的计算 塔架体型系数s μ如下计算 ?? ? ??+++=角钢、钢管混合 钢管 角钢)1(1.1) 1(8.0)1(3.1s ηηημ η——背风面风荷载降低系数。 故各塔架段的体形系数按上式计算可得表1 表1 体型系数的计算 2.4 顺风向风振系数 由于塔形为干字型,而且高度小于75m ,故干字型塔架一阶自振周期: 10.0390.657T s ===

故塔架的第一阶自振频率1f 为: 11 1 1.52f Hz T == 塔架一阶振型系数如下计算: 44 3221346)(H z H z H z z +-= φ 对于一般竖向悬臂型结构,例如高层建筑和构架、塔架、烟囱等高耸结构,均可仅考虑结构第一振型的影响。z 高度处的风振系数z β可按下式计算 210121R B gI z z ++=β 式中g 为峰值因子,可取2.5;10I 为10m 高名义湍流强度,对应B 类地面粗糙度,可取0.14;R 为脉动风荷载的共振分量因子;z B 为脉动风荷载的背景分量因子。 R = 11305 f x x = > w k 地面粗糙度对B 类地面粗糙度分别取1.0;1ζ结构阻尼比,对钢结构可取0.01。 11()()x z a z z H z B k z ρρφμ= z ρ——脉动风荷载竖直方向相关系数; 0.795z ρ== x ρ——脉动风荷载水平方向相关系数,本算例此相关系数可取1x ρ=。 其中k=0.910,a1=0.218。

风荷载标准值计算方法

按老版本规范风荷载标准值计算方法: 1.1风荷载标准值的计算方法 幕墙属于外围护构件,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 2006年版)计算: w k =β gz μ z μ s1 w ……7.1.1-2[GB50009-2001 2006年版] 上式中: w k :作用在幕墙上的风荷载标准值(MPa); Z:计算点标高:15.6m; β gz :瞬时风压的阵风系数; 根据不同场地类型,按以下公式计算(高度不足5m按5m计算): β gz =K(1+2μ f ) 其中K为地面粗糙度调整系数,μ f 为脉动系数 A类场地:β gz =0.92×(1+2μ f ) 其中:μ f =0.387×(Z/10)-0.12 B类场地:β gz =0.89×(1+2μ f ) 其中:μ f =0.5(Z/10)-0.16 C类场地:β gz =0.85×(1+2μ f ) 其中:μ f =0.734(Z/10)-0.22 D类场地:β gz =0.80×(1+2μ f ) 其中:μ f =1.2248(Z/10)-0.3 对于B类地形,15.6m高度处瞬时风压的阵风系数: β gz =0.89×(1+2×(0.5(Z/10)-0.16))=1.7189 μ z :风压高度变化系数; 根据不同场地类型,按以下公式计算: A类场地:μ z =1.379×(Z/10)0.24 当Z>300m时,取Z=300m,当Z<5m时,取Z=5m; B类场地:μ z =(Z/10)0.32 当Z>350m时,取Z=350m,当Z<10m时,取Z=10m; C类场地:μ z =0.616×(Z/10)0.44 当Z>400m时,取Z=400m,当Z<15m时,取Z=15m; D类场地:μ z =0.318×(Z/10)0.60 当Z>450m时,取Z=450m,当Z<30m时,取Z=30m; 对于B类地形,15.6m高度处风压高度变化系数: μ z =1.000×(Z/10)0.32=1.1529 μ s1 :局部风压体型系数; 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2006年版)第7.3.3条:验算围护 构件及其连接的强度时,可按下列规定采用局部风压体型系数μ s1 : 一、外表面 1. 正压区按表7.3.1采用; 2. 负压区 -对墙面,取-1.0 -对墙角边,取-1.8 二、内表面 对封闭式建筑物,按表面风压的正负情况取-0.2或0.2。 本计算点为大面位置。 按JGJ102-2003第5.3.2条文说明:风荷载在建筑物表面分布是不均匀的,在檐口附近、边角部位较大。根据风洞试验结果和国外的有关资料,在上述区域风吸力系数可取-1.8,其余墙面可考虑-1.0,由于围护结构有开启的可能,所以

25m单管塔风荷载计算

25m灯管塔计算书 概况: 本计算书为云南联通25m灯管塔标准塔,设1个平台,分别在23m高度处,平台设计板状天线6付(迎风面积按0.45m2/付计);塔体采用圆形杆体,连接方式采用法兰连接,塔底用Q235预埋锚栓进行连接。 设计依据: 1. 设计依据: (1) 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 (2) 高耸结构设计规范(GBJ135-2006) (3)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9-2001)(2006年版) (4) 移动通信工程钢塔桅结构设计规范(YD/T 5131-2005) 2. 设计荷载: 根据建设单位提出的要求确定设计荷载。 塔架设计基本风压0.45kN/m2,设计地震烈度6度。 荷载计算: 按《移动通信工程钢塔桅结构设计规范》第3.2.5条第3点,钢塔桅结构的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及以下时可不进行截面抗震验算,因此只验算风荷载作用下截面承载力。 华信设计建筑设计研究院(https://www.360docs.net/doc/0b11339751.html,) 第1 页共6 页

以下统计风荷载: 按搬运条件、制作工艺等要求,将塔段从下至上分为8000,8000,11000共3段,每段厚度分别为10mm、8mm、6mm. 对杆体,移动通信工程钢塔桅结构设计规范(YD/T 5131-2005),本塔体为折边型,体型系数取Us=1.0; 华信设计建筑设计研究院(https://www.360docs.net/doc/0b11339751.html,) 第2 页共6 页

内力计算: 内力计算采用ANSYS通用有限元程序,选用Beam44变截面梁单元,荷载作用简图及计算结果(位移、弯矩、剪力)如下: 华信设计建筑设计研究院(https://www.360docs.net/doc/0b11339751.html,) 第3 页共6 页

风荷载计算解析

4.2风荷载 当空气的流动受到建筑物的阻碍时,会在建筑物表面形成压力或吸力,这些压力或吸力即为建筑所受的风荷载。 4.2.1单位面积上的风荷载标准值 建筑结构所受风荷载的大小与建筑地点的地貌、离地面或海平面高度、风的性质、风速、风向以高层建筑结构自振特性、体型、平面尺寸、表面状况等因素 有关。 按下式计算:垂直作用于建筑物表面单位面积上的风荷载标准值式中: Wo 1.基本风压值按当地空旷平坦地面上10米高度处10分钟平均的风速观测数 据,经概率统计得出50年一遇的按公式确定。但不得小 于0.3kN/m2。值确定的风速V0(m/s) 对于特别重要或对风荷载比较敏感的高层建筑,基本风压采用100年重现期的风压值;对风荷载是否敏感主要与高层建筑的自振特性有关,目前还没有实用的标准。一般当房屋高度大于60米时,采用100年一风压。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给出全国各个地方的设计基本风压。 2.风压高度变化系数μz 《荷载规范》把地面粗糙度分为A、B、C、D四类。 A类:指近海海面、海岸、湖岸、海岛及沙漠地区; B类:指田野、乡村、丛林、丘陵及房屋比较稀疏的城镇及城市郊区; C类:指有密集建筑群的城市市区; D类:指有密集建筑群且房屋较高的城市市区; 风荷载高度变化系数μz

地面粗糙类别 D B C A

高度(m) 1.17 1.00 0.74 0.62 5 1.38 1.00 10 0.74 0.62 1.52 1.14 15 0.74 0.62 计算公式 0.24 =1.379(z/10)A类地区1.63 1.25 0.84 0.62 20 0.32 = (z/10)B类地区1.80 30 1.42 1.00 0.62 )0.44 =0.616(z/1040 C1.92 1.56 1.13 0.73 类地区0.6 =0.318(z/10)1.25 2.03 1.67 50 0.84 D类地区0.93 1.35 2.12 60 1.77 1.02 2.20 70 1.86 1.45 1.11 1.95 1.54 2.27 80 1.19 1.62 2.02902.34 1.27 100 2.40 2.091.70 1.61 2.03 2.382.64 150 1.92 200 2.612.30 2.83 2.19 2.802.99 2502.54 2.45 3.12 3002.972.75 2.68 3502.94 3.123.12 2.91 3.123.12 4003.12 3.12 3.123.12 3.12 450 位于山峰和山坡地的高层建筑,其风压高度系数还要进行修正,可查阅《荷载规范》。 3.风载体型系数μs 风荷载体型系数是指建筑物表面实际风压与基本风压的比值,它表示不同体型建筑物表面风力的小。一般取决于建筑建筑物的平面形状等。 确定各个表面的风载体型2-4.2表P57计算主体结构的风荷载效应时风荷载体型系数可按书中 或由风洞试验确定。几种常用结构形式的风载体型系数如下图 注:“+”代表压力;“-”代表拉力。 zβ 4.风振系数z反映了风荷载的动力作用,它取决于建筑物的高宽比、基本自振周期及地面粗糙度风振系数β 基本风压。《荷载规范》规定对于基本自振周期大于0.25s的工程结构,如房屋、屋盖及各种高耸结构,及对于高度大于30m且高宽比大于1.5的高柔房屋,均应考虑风压脉动对结构发生顺风向风振的影响。其z可按下式计算:

风荷载计算

第二部分 风荷载计算 一:风荷载作用下框架的弯矩计算 (1)风荷载标准值计算公式:0k z s z W w βμμ=??? 其中k W 为垂直于建筑物单位面积上的风荷载标准值 z β为z 高度上的风振系数,取 1.00z β= z μ为z 高度处的风压高度变化系数 s μ为风荷载体型系数,取 1.30s μ= 0w 为攀枝花基本风压,取00.40w = 该多层办公楼建筑物属于C 类,位于密集建筑群的攀枝花市区。 (2)确定各系数数值 因结构高度19.830H m m =<,高宽比19.8 1.375 1.514.4 H B ==<,应采用风振 系数z β来考虑风压脉动的影响。该建筑物结构平面为矩形, 1.30s μ=,由《建筑结构荷载规范》第查表得0.8s μ=(迎风面)0.5s μ=-(背风面),风压高度变化系数z μ可根据各楼层标高处的高度确定,由表4-4查得标准高度处的z μ值,再用线性插值法求得所求各楼层高度的z μ值。 风荷载计算 (3)计算各楼层标高处的风荷载z q 。攀枝花基本风压取00.40/w KN mm =,取②轴横 向框架梁,其负荷宽度为,由0k z s z W w βμμ=???得沿房屋高度分布风荷载标准值。 7.20.4 2.88z z s z z s z q βμμβμμ=?=,根据各楼层标高处的高度i H ,查得z μ代入上式,可

得各楼层标高处的()q z 见表。其中1()q z 为迎风面,2()q z 背风面。 风正压力计算: 7. 1() 2.88 2.88 1.00 1.300.790.8 2.370/z s z q z KN m βμμ==????= 6. 1() 2.88 2.88 1.00 1.300.770.8 2.306/z s z q z KN m βμμ==????= 5. 1() 2.88 2.88 1.00 1.300.740.8 2.216/z s z q z KN m βμμ==????= 4. 1() 2.88 2.88 1.00 1.300.740.8 2.216/z s z q z KN m βμμ==????= 3. 1() 2.88 2.88 1.00 1.300.740.8 2.216/z s z q z KN m βμμ==????= 2. 1() 2.88 2.88 1.00 1.300.740.8 2.216/z s z q z KN m βμμ==????= 1. 1() 2.88 2.880.00 1.300.740.80.000/z s z q z KN m βμμ==????= 风负压力计算: 7. 2() 2.88 2.88 1.00 1.300.790.5 1.480/z s z q z KN m βμμ==????= 6. 2() 2.88 2.88 1.00 1.300.770.5 1.441/z s z q z KN m βμμ==????= 5. 2() 2.88 2.88 1.00 1.300.740.5 1.385/z s z q z KN m βμμ==????= 4. 2() 2.88 2.88 1.00 1.300.740.5 1.385/z s z q z KN m βμμ==????= 3. 2() 2.88 2.88 1.00 1.300.740.5 1.385/z s z q z KN m βμμ==????= 2. 2() 2.88 2.88 1.00 1.300.740.5 1.385/z s z q z KN m βμμ==????= 1. 2() 2.88 2.880.00 1.300.740.50.000/z s z q z KN m βμμ==????= (4)将分布风荷载转化为节点荷载 第六层:即屋面处的集中荷载6F 要考虑女儿墙的影响 6 2.306 2.216 3.3 2.370 2.306 1.441 1.385 3.3 1.441 1.480 0.5[( ) 2.306]10.5[() 1.441]19.92222222 F KN ++++=+?+?++?+?= 第五层的集中荷载5F 的计算过程 5 2.21 6 2.216 2.306 2.216 1.441 1.385 1.385 1.385 0.5[ ] 3.30.5[(] 3.312.002222F KN ++++=+?+++?= 4 2.216 2.216 2.16 2.216 1.38 5 1.385 1.385 1.385 0.5[] 3.30.5[(] 3.311.882222F KN ++++=+?+++?= 3 2.216 2.216 2.16 2.216 1.385 1.385 1.385 1.385 0.5[] 3.30.5[(] 3.311.882222 F KN ++++=+?+++?= 第二层,要考虑层高的不同: 2 3.3 4.252.216 1.385( )13.5922 F KN =+?+=

风荷载标准值

风荷载标准值 关于风荷载计算 风荷载是高层建筑主要侧向荷载之一,结构抗风分析(包括荷载,力,位移,加速度等)是高层建筑设计 计算的重要因素。 脉动风和稳定风 风荷载在建筑物表面是不均匀的,它具有静力作用(长周期哦部分)和动力作用(短周期部分)的双重特 点,静力作用成为稳定风,动力部分就是我们经常接触的脉动风。脉动风的作用就是引起高层建筑的振动 (简称风振)。 以顺风向这一单一角度来分析风载,我们又常常称静力稳定风为平均风,称动力脉动风为阵风。平均风对 结构的作用相当于静力,只要知道平均风的数值,就可以按结构力学的方法来计算构件力。阵风对结构的 作用是动力的,结构在脉动风的作用下将产生风振。 注意:不管在何种风向下,只要是在结构计算风荷载的理论当中,脉动风一定是一种随机荷载,所以分析 脉动风对结构的动力作用,不能采用一般确定性的结构动力分析方法,而应以随机振动理论和概率统计法 为依据。 从风振的性质看顺风向和横风向风力 顺风向风力分为平均风和阵风。平均风相当于静力,不引起振动。阵风相当于动力,引起振动但是引 起的是一种随机振动。也就是说顺风向风力除了静风就是脉动风,根本就没有周期性风力会引起周期性风 振,绝对没有,起码从结构计算风载的理论上顺风向的风力不存在周期性风力。 横风向,既有周期性振动又有随机振动。换句话说就是既有周期性风力又有脉动风。反映在荷载上,它可能是周期性荷载,也可能是随机性荷载,随着雷诺数的大小而定。 有的计算方法 根据现有的研究成果,风对结构作用的计算,分为以下三个不同的方面: (1)对于顺风向的平均风,采用静力计算方法 (2)对于顺风向的脉动风,或横风向脉动风,则应按随机振动理论计算 (3)对于横风向的周期性风力,或引起扭转振动的外扭矩,通常作为稳定性荷载,对结构进行动力计算 风荷载标准值的表达可有两种形式,其一为平均风压加上由脉 动风引起导致结构风振的等效风压;另一种为平均风压乘以风振系数。由于在结构的风振计算中,一般往往是第1振型起主要作

杆塔计算原则

皖电东送淮南—上海输变电工程杆塔荷载及铁塔计算原则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公司 二〇〇八年九月

目录 1设计依据 (1) 1.1 技术标准及规程规范 (1) 1.2 设计气象条件 (1) 1.3 导地线参数 (2) 1.4 绝缘子及金具等相关参数 (2) 1.5 地线保护角 (3) 2荷载取值原则 (4) 2.1 重现期及结构重要性系数 (4) 2.2 荷载 (4) 3杆塔荷载条件 (9) 3.1 水平档距 (9) 3.2 垂直档距 (9) 3.3 代表档距 (10) 3.4 最大使用档距 (10) 3.5 Kv值 (10) 4荷载工况 (10) 4.1正常运行 (10) 4.2 断线工况 (11) 4.3 不均匀冰工况 (11) 4.4 安装工况 (11) 4.5 终端杆塔 (12) 4.6 验算情况 (12) 4.7 抗串倒塔荷载 (12) 4.8 OPGW开断塔 (12) 4.9 气象区分界塔 (13) 5其它 (13)

1.设计依据 1.1 技术标准及规程规范 适用于电力送电线路工程项目的法令、法规、标准、规程、规范、规定等的最新有效版本。主要标准如下: (1)《架空送电线路基础设计技术规定》(DL/T 5219-2005); (2)《送电线路铁塔制图和构造规定》(DLGJ136-1997); (3)参照执行《110-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技术规范》(报批稿)、《架空送电线路杆塔结构设计技术规定》(DL/T5154-2002)、《重覆冰架空输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报批稿)及其他有关规程、规范、技术规定和参考资料; (4)《1000kV交流架空输电线路设计暂行技术规定》(Q / GDW 178-2008); (5)本工程相关专题研究报告; (6)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公司出台的特高压相关规定。 1.2 设计气象条件 设计气象条件表

风荷载计算软件方法与规范方法进行比较

风荷载是空气流动对工程结构所产生的压力。 风荷载也称风的动压力,是空气流动对工程结构所产生的压力。风荷载与基本风压、地形、地面粗糙度、距离地面高度,及建筑体型等诸因素有关。中国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造成的大风为:夏季东南沿海多台风,内陆多雷暴及雹线大风;冬季北部地区多寒潮大风。其中沿海地区的台风往往是设计工程结构的主要控制荷载。台风造成的风灾事故较多,影响范围也较大。雷暴大风可能引起小范围内的风灾事故。 一《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中所规定的顺风向风荷载的具体计算 1 顺风向风荷载 2012规范关于顺风向风荷载的计算公式没有形式上的变化,仍然采用平均风压乘以风振 0ωμμβωκz s z = (1) 其中: k ω— 风荷载标准值(kN/m 2); z β— 高度z 处的风振系数; s μ— 风荷载体型系数; z μ— 风压高度变化系数; 0ω— 基本风压。 如果不考虑结构在风荷载作用下的动力响应,则由平均风压引起的静荷载取决于体型系 数、风压高度变化系数及基本风压这三项因素,下面讨论顺风向作用下的静荷载计算: 1.1 基本风压 中国规定的基本风压w 0 以一般空旷平坦地面、离地面10米高、风速时距为10分钟平 均的最大风速为标准,按结构类别考虑重现期(一般结构重现期为30年,高层建筑和高耸结构为50年,特别重要的结构为100年),统计得最大风速v (即年最大风速分布的96.67%分位值,并按w 0=ρv 2/2确定。式中ρ为空气质量密度;v 为风速)。根据统计,认为离地面10米高、时距为10分钟平均的年最大风压,统计分布可按极值I 型考虑。 基本风压因地而异,在中国的分布情况是:台湾和海南岛等沿海岛屿、东南沿海是最大风压区,由台风造成。东北、华北、西北的北部是风压次大区,主要与强冷气活动相联系。青藏高原为风压较大区,主要由海拔高度较高所造成。其他内陆地区风压都较小。 风速风速随时间不断变化,在一定的时距Δt 内将风速分解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平均风 速的稳定部分;另一部分是指风速的脉动部分。为了对变化的风速确定其代表值作为基本风压,一般用规定时距内风速的稳定部分作为取值标准。 建筑设计中的取用:基本风压应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附录E 中附表 E.5 给出的全国各地区的风压采用数值。对于高层建筑、高耸结构以及对风荷载比较敏感的其他结构,基本风压应适当提高,并应由有关的结构设计规范具体规定。 当城市或建设地点的基本风压值在本规范全国基本风压图上没有给出时,基本风压值可 根据当地年最大风速资料,按基本风压定义,通过统计分析确定,分析时应考虑样本数量的

风荷载计算方法与步骤

1风荷载 当空气的流动受到建筑物的阻碍时,会在建筑物表面形成压力或吸力,这些压力或吸力即为建 筑物所受的风荷载。 1.1单位面积上的风荷载标准值 建筑结构所受风荷载的大小与建筑地点的地貌、离地面或海平面高度、风的性质、风速、风向以及高层建筑结构自振特性、体型、平面尺寸、表面状况等因素有关。 垂直作用于建筑物表面单位面积上的风荷载标准值ω(KN/m2)按下式计算: ω 风荷载标准值(kN/m2)=风振系数×风荷载体形系数×风压高度变化系数×基本风压 1.1.1基本风压 按当地空旷平坦地面上10米高度处10分钟平均的风速观测数据,经概率统计得出50年一遇的最大值确定的风速v0(m/s),再考虑相应的空气密度通过计算确定数值大小。 按公式确定数值大小,但不得小于0.3kN/m2,其中的单位为t/m3,单位为kN/m2。也可以用公式计算基本风压的数值,也不得小于0.3kN/m2。 1.1.2风压高度变化系数 风压高度变化系数在同一高度,不同地面粗糙程度也是不一样的。规范以B类地面粗糙程度作为标准地貌,给出计算公式。 粗糙度类别 A B C D 300 350 450 500 0.12 0.15 0.22 0.3 场地确定之后上式前两项为常数,于是计算时变成下式: 1.1.3风荷载体形系数 1)单体风压体形系数 (1)圆形平面;

(2)正多边形及截角三角平面,n为多边形边数; (3)高宽比的矩形、方形、十字形平面; (4)V形、Y形、L形、弧形、槽形、双十字形、井字形、高宽比的十字形、高宽比,长宽比 的矩形、鼓形平面; (5)未述事项详见相应规范。 2)群体风压体形系数 详见规范规程。 3)局部风压体形系数 檐口、雨棚、遮阳板、阳台等水平构件计算局部上浮风荷载时,不宜小于 2.0。未述事项详见相应规范规程。 1.1.4风振系数 对于高度H大于30米且高宽比的房屋,以及自振周期的各种高耸结构都应该考虑脉动风压对结构发生顺向风振的影响。(对于高度H大于30米、高宽比且可忽略扭转的高层建筑,均可只考虑第一振型的影响。) 结构在Z高度处的风振系数可按下式计算: ○1g为峰值因子,去g=2.50;为10米高度名义湍流强度,取值如下: 粗糙度类别 A B C D 0.12 0.14 0.23 0.39 ○2R为脉动风荷载的共振分量因子,计算方法如下: 为结构阻尼比,对钢筋混凝土及砌体结构可取; 为地面粗糙修正系数,取值如下: 粗糙度类别 A B C D 1.28 1.0 0.54 0.26 为结构第一阶自振频率(Hz); 高层建筑的基本自振周期可以由结构动力学计算确定,对于较规则的高层建筑也可采用 下列公式近似计算: 钢结构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风荷载标准值

风荷载标准值 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

风荷载标准值 关于风荷载计算 风荷载是高层建筑主要侧向荷载之一,结构抗风分析(包括荷载,内力,位移,加速度等)是高层建筑设计计算的重要因素。 脉动风和稳定风 风荷载在建筑物表面是不均匀的,它具有静力作用(长周期哦部分)和动力作用(短周期部分)的双重特点,静力作用成为稳定风,动力部分就是我们经常接触的脉动风。脉动风的作用就是引起高层建筑的振动(简称风振)。 以顺风向这一单一角度来分析风载,我们又常常称静力稳定风为平均风,称动力脉动风为阵风。平均风对结构的作用相当于静力,只要知道平均风的数值,就可以按结构力学的方法来计算构件内力。阵风对结构的作用是动力的,结构在脉动风的作用下将产生风振。 注意:不管在何种风向下,只要是在结构计算风荷载的理论当中,脉动风一定是一种随机荷载,所以分析脉动风对结构的动力作用,不能采用一般确定性的结构动力分析方法,而应以随机振动理论和概率统计法为依据。 从风振的性质看顺风向和横风向风力 顺风向风力分为平均风和阵风。平均风相当于静力,不引起振动。阵风相当于动力,引起振动但是引起的是一种随机振动。也就是说顺风向风力除了静风就是脉动风,根本就没有周期性风力会引起周期性风振,绝对没有,起码从结构计算风载的理论上顺风向的风力不存在周期性风力。

横风向,既有周期性振动又有随机振动。换句话说就是既有周期性风力又有脉动风。反映在荷载上,它可能是周期性荷载,也可能是随机性荷载,随着雷诺数的大小而定。 有的计算方法 根据现有的研究成果,风对结构作用的计算,分为以下三个不同的方面: (1)对于顺风向的平均风,采用静力计算方法 (2)对于顺风向的脉动风,或横风向脉动风,则应按随机振动理论计算(3)对于横风向的周期性风力,或引起扭转振动的外扭矩,通常作为稳定性荷 载,对结构进行动力计算 风荷载标准值的表达可有两种形式,其一为平均风压加上由脉动风引起导致结构风振的等效风压;另一种为平均风压乘以风振系数。由于在结构的风振计算中,一般往往是第1振型起主要作用,因而我国与大多数国家相同,采用后一种表达形式,即采用风振系数βz,它综合考虑了结构在风荷载作用下的动力响应,其中包括风速随时间、空间的变异性和结构的阻尼特性等因素。 WK=βzμsμZ W0 W0基本风压 WK 风荷载标准值 βz z高度处的风振系数 μs 风荷载体型系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