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状病毒阳性怎么回事

轮状病毒阳性怎么回事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轮状病毒阳性怎么回事

导语:很多身体疾病其实是我们所不清楚的,所以也就非常容易造成我们自己不能正确认识这种疾病,在面对疾病的时候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所以说我们

很多身体疾病其实是我们所不清楚的,所以也就非常容易造成我们自己不能正确认识这种疾病,在面对疾病的时候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所以说我们每一个人在日常的生活中都应该养成积极了解疾病知识的习惯,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轮状病毒性是怎么回事儿。

轮状病毒是引起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体之一,其主要感染小肠上皮细胞,从而造成细胞损伤,引起腹泻。轮状病毒每年在夏秋冬季流行,感染途径为粪-口途径,临床表现为急性胃肠炎,呈渗透性腹泻病,病程一般为7天,发热持续3天,呕吐2~3天,腹泻5天,严重出现脱水症状。

病毒性腹泻是小儿常见疾病,尤其是秋冬季节,基本上占总体腹泻患者的七成以上。

指导意见:

由于目前没有特效的抗病毒药物,所以病毒性肠炎的治疗主要还是以对症治疗为主,包括调节肠道菌群,保护胃肠道黏膜,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健脾胃等措施.病毒性肠炎的自然病程一般在一周左右,所以你现在不能操之过急,大夫和药店售货员的意见都是正确的,你只要给孩子吃现在开的这些药就可以了,藿香正气水由于制剂过程中添加了乙醇也就是酒精,不适合给小孩子喝的。

经过以上介绍,相比大家都对轮状病毒有了清楚的认识,原来这种病毒是引起小儿腹泻的罪魁祸首,这样我们在照顾孩子的时候就可以更加有准备了,一旦孩子发生腹泻的症状,就可以对症去采取措施。

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小儿轮状病毒性腹泻的防治

小儿轮状病毒性腹泻的防治 目前尚无治疗轮状病毒性腹泻的特效药物,一般都是对症治疗,纠正孩子的脱水、酸中毒。对于腹泻症状轻的孩子可用口服补液的方法进行纠正,常用的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口服补液盐,配方为:氯化钠3.5克,碳酸氢钠2.5克,氢化钾1.5克,葡萄糖20克加水1000毫升,可让孩子当水喝。症状重一些的孩子可用静脉输液的方法纠正脱水和酸中毒,同时配以潘生丁口服。近年来,干扰素(IFN)也被用来治疗轮状病毒感染,这种药可以抑制病毒在人体内的繁殖,从而减轻症状,缩短病程。 如果是新生儿得了秋季腹泻,应继续喂母乳,母乳中有90%左右都含有抗轮状病毒的抗体,孩子吃后可减轻症状或缩短病程。民间也有不少治疗轮状病毒性腹泻的好方法。早先在东南亚用米汤代替葡萄糖口服液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我国也有人曾用炒焦的大米或小米熬成米汤,代替补液剂口服,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具体制作方法是:把大米或小米用微火炒成焦黄色,然后加水熬成稀粥,过滤去掉米粒,用米汤喂孩子。炒焦了的米粒已部分碳化,有吸附毒素和止泄的作用。也可将焦米汤代替水加在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口服液剂中让孩子饮用。若无口服补液剂,可在每1000毫升焦米汤中加盐3.5克、小苏打2克、白糖30克饮用。米汤中的淀粉、维生素及其他矿物质,不但可以补充孩子的营养,还有利于孩子胃肠功能的恢复,是目前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口服的轮状病毒疫苗目前很多国家都在研究之中,有的已制出活的减毒人轮状病毒疫苗、传代减毒活的牛或猴轮状病毒疫苗和减毒活重组疫苗。有的疫苗经临床试用,并未引起成人或婴儿的不良反应。还有的国家正在用DNA重组技术开轮状病毒疫苗,可望在不久的将来,这种疫苗能像口服小儿麻痹症糖丸一样,在全世界普遍推广应用。 知识秋冬交接时期谨防轮状病毒据介绍,轮状病毒有明显的季节性,它特别喜欢在20摄氏度左右气温下活跃。在广州,秋冬交接时期尤其要注意。市儿童医院通过三年的观察发现,本地儿童多集中在每年10月至12月期间感染轮状病毒。 特别注意脱水症状医生表示,人体感染轮状病毒后,病毒在3-5日后才最活跃,因此患者初发症状未必是腹泻,可能有发烧、咳嗽、咽部疼痛等感冒症状,有的患者会每日大便数次,且伴有呕吐、腹痛,容易被误诊为胃肠型感冒。不过,一旦出现脱水,就要引起注意。 提醒喝牛奶会延长腹泻轮状病毒进入人体后,主要感染小肠上皮细胞,从而造成细胞损伤,引起腹泻。与此同时,能帮助人体消化的小肠茸毛使受损断裂,小肠吸收不到人体的水分、养分,粪便排除体外后成水状。有患者在轮状病毒排毒期每天拉肚子10次、20次后出现脱水,不止泻的话就会进一步危及生命。此外,近年来还发现个别病人肠套叠、抽促的并发症。小肠绒毛要一周

婴幼儿轮状病毒腹泻临床及流行病学特点

婴幼儿轮状病毒腹泻临床及流行病学特点 发表时间:2013-05-23T17:50:51.18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14期供稿作者:王会明 [导读] 本文总结的婴幼儿轮状病毒腹泻临床及流行病学特点值得临床学习推广参考。 王会明(云南省普洱市景谷县人民医院检验科 666400) 【中图分类号】R722.1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14-0173-01 【摘要】目的总结我院婴幼儿轮状病毒腹泻临床及流行病学特点。方法采集2005年1月-2012年5月来我院就诊1426例5岁以下腹泻儿童的粪便。对免疫胶体金技术确诊的病例进行临床观察和分析,总结其临床及其流行病学特点。结果 1426例腹泻儿童中,确诊为轮状病毒感染的患者420例,占29.45%。临床病症主要表现为发热、呕吐、腹泻。发病人群主要集中在12-36月龄婴幼儿,占96.91%。每年的11月到次年的2月为高发期。由轮状病毒腹泻引起的并发症发病率为21.1%,呼吸系统并发症所占比例最高。结论婴幼儿轮状病毒腹泻最明显的特点是年龄性和季节性,患者主要是3岁以下婴幼儿,冬春季节是发病高峰期,应针对婴幼儿轮状病毒腹泻临床及流行病学特点采取有效地治疗和预防措施。 【关键词】婴幼儿轮状病毒腹泻流行病学 腹泻是儿科常见流行性疾病,发病人群主要是3岁以下婴幼儿。引起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是轮状病毒。轮状病毒感染常表现为发热、呕吐、腹泻[1],发病季节集中在每年的11月份到次年的2月份,全球因轮状病毒感染致死率在0.3%左右。我院采用免疫胶体金检测技术,可迅速检测出腹泻原因,从而有效的进行临床治疗[2]。本文回顾性分析统计我院2005年1月-2012年5月治疗的1426例5岁以下腹泻儿童的临床资料,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05年1月-2012年5月本院1426例5岁以下腹泻儿童,诊断标准为:免疫胶体金技术快速检测腹泻儿童大便。其中其中轮状病毒感染阳性患者有420例,220例男性,200例女性,月龄6-36月,平均月龄23个月。 1.2 方法 1.2.1 样品收集采集腹泻症状出现后1-3天的婴幼儿粪便。 1.2.2 检测方法两个检测方法,首先是样本特征观察表现为大便呈稀糊样或蛋花样。其次是免疫胶体金快速检测技术,检测为阳性。 1.2.3 统计学分析应用回顾性分析方法统计临床资料,设计病例病况调查表,内容包括新生儿腹泻诊断、临床症状(发热、呕吐、腹泻时间)、治疗方式和给药方式、临床护理措施。 2 结果 2.1 临床症状 轮状病毒感染患儿大便出现蛋花样205例,占48.81%;稀水样180例,占42.85%;稀糊样33例,占7.86%;便血样2例,占0.48%。其次,患儿多变现为大便次数频繁,一般每天10次左右,持续时间为5-10天。同时,患儿多伴有发热、呕吐、脱水现象。 2.2 流行病学特点 2.2.1 年龄分布特点将1426例腹泻患儿按照月龄分为4组:0~<12月龄组,轮状病毒阳性为8例阳性率为1.33%;12~<36月龄组的阳性为407例,阳性率为80.92%,阳性检出率最高;36~<60月龄组的阳性为5例,占阳性率的1.55%,不同年龄组间经χ2检验,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不同月龄腹泻患儿轮状病毒感染阳性率[n(%)] 月龄受检数阳性数阳性率(n%)构成比 0~<12月 601 8 1.33% 1.91% 12~<36月 503 407 80.92% 96.91% 36~<60月 322 5 1.55% 1.19% 合计 1426 420 29.45% 100% 2.2.2 季节分布特点月份统计资料显示,每年的11、12月份至次年的1、2月份是婴幼儿轮状病毒腹泻高发月份,其中1-2月份确诊206例轮状病毒感染,阳性率为6 3.58%,占总轮状病毒感染病例的47.86%。11-12月份确诊316例轮状病毒感染,阳性率为63.61%,占总轮状病毒感染病例的49.05%。而7-8月份轮状病毒感染率最低,仅占0.75%,占总轮状病毒感染病例的0.24%。见表2. 2.2.3 患儿性别分布特点确诊的420例轮状病毒腹泻婴幼儿中有男婴220例,占52.38%;女婴200例,占47.62%。P= 0.1675;X2=1.9048。因此,轮状病毒性别分布不存在显著差异。 3 讨论 轮状病毒感染会导致婴幼儿腹泻,一般持续5-10天左右,同时大多数患儿会并发发热、呕吐和脱水症状,如不及时治疗可能造成体内电解质紊乱甚至危及生命。目前临床检测婴幼儿轮状病毒感染的主要手段是免疫胶体金检测和大便样本观察[3]。婴幼儿轮状病毒感染主要变现为年龄性、季节性。易感群体主要分布在12-36月龄婴幼儿,高发季节集中在每年的11月份到次年的2月份,没有性别区别。 综上所述,总结我院婴幼儿轮状病毒腹泻临床表现和流行病学特点,进行科学统计及分析有利于帮助婴幼儿父母正确认识病症,积极配合医院治疗并减少并发症的出现。本文总结的婴幼儿轮状病毒腹泻临床及流行病学特点值得临床学习推广参考。 参考文献 [1]张巧红,万汝根,李国钢.腹泻患儿轮状病毒感染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6):1139-1140. [2]聂波丽,张林,尤灿,等.长沙地区婴幼儿A群轮状病毒腹泻的流行病学特征[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08,11(6):403-408. [3]刘丽利,董永坤,魏群德,等.轮状病毒感染的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04,10(12):759-764.

婴幼儿腹泻轮状病毒监测

婴幼儿腹泻轮状病毒监测 了解四川地区哨点医院轮状病毒腹泻流行状况和特点,为疫苗研制和疫情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四川监测点(成都市儿童医院)监测对象为5岁以下腹泻的门诊和住院患儿,收集2006-2010年患儿的粪便标本进行轮状病毒检测和分型,使用ELISA进行病毒检测,RT-PCR进行病毒分型。结果972例腹泻患儿送检标本中检测到353株轮状病毒抗原阳性,阳性率为36.3%,6月龄-2岁幼儿是轮状病毒感染的高发年龄段,轮状病毒腹泻发病的高峰季节是10-12月份。结论轮状病毒是四川地区哨点医院婴幼儿腹泻的重要病原,毒株流行型别显示一定的规律性和多样性。 轮状病毒是世界范围内引起病毒性腹泻的主要病原之一,可引起人类腹泻的轮状病毒有A、B、C 3组:A组轮状病毒是导致为婴幼儿重症腹泻的主要原因,B组轮状病毒主要感染青少年并呈暴发流行,而C组轮状病毒在成人中散发存在[1]。在我国,每年秋冬季节40%-60%的婴幼儿重症腹泻由A组轮状病毒引起,估计每年可造成2万左右5岁以下幼儿死亡。轮状病毒流行型别随地域的不同和时间变化表现为不同的流行规律和特点[2],从2006-2010年,四川省按国家病毒性腹泻监测方案选择成都市儿童医院为国家级监测点,共采集腹泻标本999份,对其中的972 份进行了轮状病毒、杯状病毒、星状病毒和肠道腺病毒抗原检测分析,以探讨其中轮状病毒感染与婴幼儿腹泻的关系[3],现将检测结果分析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选取国家级监测点成都市儿童医院2006-2010年的999名腹泻监测 的门诊和住院患儿,进行个案调查和实验室检测。其中男性620例,女性379例,男女之比为1.64:1,患儿年龄为0-5岁。腹泻诊断标准:每日排便3次或3次以上,且大便性状有改变(呈稀便、水样便等)。 1.2 方法收集2006-2010年5岁以下腹泻患儿999份大便,用Elisa对972份标本进行RV 抗原检测,并对其中的245份阳性标本采用RT-PCR进行RV的G、P分型。同时对杯状病毒、肠道腺病毒和星状病毒进行抗原检测。 2. 结果 2.1 2006-2010年轮状病毒、杯状病毒、星状病毒和肠道腺病毒阳性检出率在2006-2010年采集的999份婴幼儿腹泻标本中,对其中的972份进行了轮状病毒检测,阳性353份,总阳性率为36.32%。该哨点医院除2008年轮状病毒检出率(26.67%)较低外,2006年(47.19%)、2007年(48.39%)、2009年(41.03%)、2010年(32.26%)四年轮状病毒阳性检出率与文献报道的基本一致杯状病毒2010年阳性率为(28.5%),比2006年(0)、2007年(18.18%)、2008年(1 3.19%)、2009年(27.97%)明显有所提高。星状病毒2010年阳性为(0.9%),明显低于2006年(7.14%)、2007年(12.5%)、2008年(2.78%)、2009年(2.54%)四年的阳性率。肠道腺病毒2010年阳性率为(6.3%),与2006年(3.57%)、2007年( 4.35%)、2008年(4.86%)、2009年(2.54%)相比基本一致。。 2.2 轮状病毒感染性别和年龄的分布检测阳性患儿中,605份男性患儿检测轮状病毒阳性220份,阳性率为36.4%,367份女性患儿轮状病毒检测阳性133份,阳性率为36.2%。男女患者检出率无明显差异。 2006-2010年轮状病毒检出率年龄分布趋势基本一致,以6~12月龄和12-24月龄组检出的阳性病例数最高分别为176例和104例,其阳性例数占总阳性例数的79.3%,。提示四川地区哨点医院轮状病毒感染以6-24月龄儿童为主。 2.3 轮状病毒感染的季节分布特征10~12月检测阳性数占全年总阳性数的71.5%,明显高于1-9月检测阳性数占全年总阳性数的28.5%,其中11月检出的阳性患儿数最多为114

病毒习题3 胃肠道病毒

第27章肠道病毒测试题 一. 填空 1.脊髓灰质炎病毒的特异性预防目前主要采用口服减毒活疫苗,实行三价3次基础免疫. 初次免疫年龄为二月龄,加强免疫年龄为4岁. 2.肠道病毒包括脊髓灰质炎病毒、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和新型肠道病毒68型至72型。 3.肠道病毒对外界和肠道环境的抵抗力均较强,对胃液中的胃酸、胰液中的蛋白水解酶和胆汁中的胆盐均有抵抗力。但对氧化剂敏感。1%高锰酸钾、1%双氧水和漂白粉可灭活病毒。 4.肠道病毒属中与医学密切相关的病毒主要有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和新型肠道病毒。 5.对怀疑为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感染患者,进行细胞培养分离病毒时,常用的取材标本有咽拭子、直肠拭子、、和。 二. 单选题 1.不属于肠道病毒共同特点的是 A.为裸露的小核糖核酸病毒 B.耐酸,耐乙醚 C.核酸有感染性 D.只在肠道增殖并引起腹泻 E.可侵犯神经系统及其它组织 2.脊髓灰质炎病毒多引起 A.隐性或轻症感染 B.瘫痪型感染 C.延髓麻痹型感染 D.慢性感染 E.迁延性感染 3.脊髓灰质炎病毒的感染方式是 A.经媒介昆虫叮咬 B.经口食入 C.经呼吸道吸入 D.经血液输入 E.经皮肤接触 4.脊髓灰质炎病人的传染性排泄物主要是 A.鼻咽分泌物 B.血液 C.粪 D.尿 E.唾液 5.能耐受脂溶剂的病毒为 A.流感,副流感病毒 B.风疹病毒 C.脊髓灰质炎病毒 D.呼吸道合胞病毒 E.麻疹病毒 6.与口服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注意事项不符的是 A.注意疫苗是否失效 B.勿用热开水和母乳送服 C.疫苗在运输途中要注意冷藏 D.为避免其它肠道病毒干扰,宜在冬季服用 E.需连续服三次,每次间隔一年 7.脊髓灰质炎病毒的致病特点不包括 A.传播方式主要是粪—口途径 B.可形成两次病毒血症 C.多表现为隐性感染 D.易侵入中枢神经系统造成肢体痉挛性瘫痪 E.易感者多为5岁以下幼儿 8.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的病原是 A.肠道病毒70型 B.埃可病毒 C.腺病毒 D.肠道病毒69型 E.柯萨奇病毒

婴幼儿腹泻轮状病毒检测及结果分析

?论 著? 婴幼儿腹泻轮状病毒检测及结果分析 陆惠强,李晓萍,姜妍妍,周 磊,陈忠伟 (桐乡市第一人民医院检验科,浙江桐乡314500) 摘要:目的 对2854例婴幼儿腹泻患者进行粪便轮状病毒抗原检测,分析其发病规律。方法 利用金标法快速诊断试剂盒检测婴幼儿腹泻患者粪便轮状病毒抗原,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854例婴幼儿腹泻患者送检标本中检测到1074株轮状病毒抗原阳性,阳性率为37.6%;6月龄~1岁及1~2岁幼儿是轮状病毒感染的高发年龄段,检测阳性率分别为43.2%和48.1%;轮状病毒腹泻发病的高峰季节是10~1月份。结论 轮状病毒是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体,金标法检测轮状病毒具有简单、快速、特异性高的特点,适合在各级医疗单位尤其是基层单位的推广应用。 关键词:婴幼儿;腹泻;轮状病毒 中图分类号:R181.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529(2010)022******* Detection and Analysis of Rotavirus in Infantile Diarrhea L U Hui 2qiang ,L I Xiao 2ping ,J IAN G Yan 2yan ,ZHOU Lei ,C H EN Zhong 2wei (Tong x i an g Fi rst People ′s Hos pit al ,Tong x i ang ,Zhej i an g 314500,Chi na ) Abstract :OB 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seasonal and age distribution of infantile diarrhea by rotavirus detection from 2854cases.METH ODS The colloid gold fast method was used to detect rotavirus antigen ,and the statistical analysis was carried out for analyzing the results.RESU LTS Among 2854samples ,1074(37.6%)strains were detected positive for rotavirus ,and the high positive rate found among 6212months and 122years infants (43.2%and 48.1%).The season peak was f rom October to J anuary each year.CONC L USIONS The main pathogen of infantile diarrhea is rotavirus.The colloid gold fast method is simple and rapid ,the result is accurate and specific.This method is particularly suitable for the use in rural hospital.K ey w ords :Infant ;Diarrhea ;Rotavirus 收稿日期:2009208203; 修回日期:2009210227 婴幼儿腹泻病作为幼儿常见病和多发病,多年来一直受到高度关注,<5岁幼儿为高发人群。轮状病毒是引起婴幼儿腹泻的最主要病原体,其发生率为40.0%~60.0%[1]。我们对2854例婴幼儿腹泻患者进行了粪便轮状病毒抗原的检测,以期发现其发病与流行规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2008年3月~2009年3月本院门 诊或住院腹泻婴幼儿2854例,其中男性1650例,女性1204例,男女之比为1.37∶1。患儿年龄为0~5岁。分别从每例腹泻患儿采集粪便标本1份,采集时间为腹泻症状开始后1~7d 。儿童腹泻病的诊断按照相关标准[2]。 1.2 检测试剂与原理 粪便轮状病毒抗原金标法 快速诊断试剂由北京万泰生物药物股份有限公司提 供。该试剂将羊抗A 群轮状病毒多克隆抗体直接 包被于硝酸纤维素膜上作为检测线,羊抗鼠Ig G 包被作为对照线,利用标记胶体金A 群轮状病毒单克隆抗体,采用免疫层析双抗体夹心法来检测待检样本中的A 群轮状病毒。1.3 试验方法 取适量粪便放入试管,加入9倍生理盐水搅拌混匀,静置或低速离心后在加样处滴加3~4滴粪便上清液,室温10min 判断结果。当测试卡出现两条红线时判为阳性,只出现一条对照线为阴性,不出现对照线及测试线判为结果无效应重新检测。2 结 果 2.1 轮状病毒感染性别及年龄的分布 2854例腹 泻患者轮状病毒检测阳性1074例,总阳性率为37.6%。1650例男性患者检测轮状病毒阳性634例,阳性率为38.4%,女性患者1204例检测阳性440例,阳性率为36.5%。男女阳性率差异无统计 ?012?Chin J Nosocomiol Vol.20No.22010

婴幼儿腹泻轮状病毒检测及结果分析

婴幼儿腹泻轮状病毒检测及结果分析 目的分析婴幼儿腹泻轮状病毒检测结果,了解患儿轮状病毒感染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736例腹泻患儿的临床资料,按照ELISA试剂盒操作说明检测患儿大便,分析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组及不同季节患儿感染轮状病毒的情况。结果本组736例患儿中,男性患儿476例,共检出轮状病毒阳性188例,比例为39.5%,女性患儿260例,轮状病毒阳性104例,比例为40%。男女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患儿轮状病毒检测阳性率也有所不同,其中6个月~2岁的患儿阳性率最高,为43%,显著高于其它年龄组(P<0.05)。1~3月、10~12月轮状病毒阳性检出率分别为45.42%、47.84%,显著高于其它两组月份(P <0.05)。结论轮状病毒感染以6个月~2岁患儿为高发群体,且1~3月、10~12月春秋季为高发期,临床上要及时检测、确诊,以为临床干预提供更可靠的依据。 标签:婴幼儿腹泻;轮状病毒;检测 轮状病毒是呼吸道感染病原菌之一,不仅会通过呼吸道传播,还可能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可能导致小儿腹泻,每年10月份至次年3月份为高发期,针对儿小儿腹泻患者进行轮状病毒感染的流行情况进行分析,对临床防治有着重要的参考意义[1]。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1月~12月收治的736例腹泻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476例,女260例,年龄在1个月~9岁,其中6个月以下患儿109例,6个月~2岁患儿586例,2岁以上5岁及以下患儿33例,5岁以上患儿8例。患儿大便多呈糊状、黏液状、蛋花汤状、稀水状等,镜检可见脂肪球、白细胞;部分患儿伴有呕吐、发热、脱水、腹痛等症状。 1.2方法患儿腹泻开始1w内采集患儿的粪便标本进行轮状病毒检测。采用英科新创(厦门)有限公司的轮状病毒抗原检测试剂盒进行检测,采集粪便标准中50mg左右粪便,将拭子插入含测定稀释液的标本采集管,旋转10次以上,保证样本完全溶解,边取出拭子边挤压试管壁;盖上试管滴液盖,在检测板加样孔中加入3~4滴裂解后的标本,可看到紫色线沿着结果显示窗移动,10~20min 内读取结果。 1.3结果判读结果显示窗质控区出现1条彩色对照线证明操作正确,如显示窗内仅C区,即质控区出现1条紫色线表示为阴性;如显示窗内出现T线及C 线2条彩色线,则表示为阳性[2]。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21.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P<0.05视差异具统计学意义。

肠道病毒的分类与检测

肠道病毒的分类与检测 摘要 肠道病毒可引发多种感染,并且发病以综合症出现,一种综合症可有不同病毒所引起,同一种病毒可以导致不同综合症是肠道病毒感染的普遍现象。目前除脊髓灰质炎外,尚无疫苗可供预防,是当前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重要病原之一。肠道病毒主要经粪一口或呼吸道传播,所以对肠道病毒感染作出准确、及时的诊断是非常必要的。肠道病毒(Enterovirus)是小RNA病毒科,有67个血清型。人类肠道病毒包括:脊髓灰质炎病毒(Poliovirus)、柯萨奇病毒(Coxsackievirus)、埃可病毒(Echo)、甲型肝炎病毒以及新型病毒。目前常用的检测肠道病毒的方法有病毒分离培养、血清学鉴定、分子生物学方法,近年来,一些新型方法也使得肠道病毒的检测快速化与准确化。 关键词肠道病毒/诊断/分类 1 肠道病毒形态特点 肠道病毒是球形、无包膜、核衣壳20面体立体对称。肠病毒属病毒粒子在酸性pH 下稳定,在病毒制品中可观察到空衣壳,有时可观察到少量(1%)的重颗粒。基因组编码单一的VPg蛋白,但不编码L蛋白。不同肠道病毒及肠道病毒与鼻病毒间整个核苷酸序列一致性大于50%,一种肠道病毒不同株之间整个核苷酸序列的一致性大于75%。病毒主要在肠道细胞中复制,也能在神经、肌肉和其它一些组织中复制。大多数病毒感染无明显症状,病毒感染的临床症状包括轻微脑膜炎、脑炎、肌炎、心肌炎和结缔组织炎。耐酸和脂溶剂,不易被胃酸和胆汁灭活,在污水和粪便中活数月。 2肠道病毒的分类 2.1脊髓灰质炎病毒

此病症的典型临床经过六个阶段(潜伏期、前驱期、瘫痪前期、瘫痪期、恢复期和残留麻痹)。感染期间患者表现为低热及咽痛、咳嗽、腹泻、不安、嗜睡、多汗、脑膜刺激症、肌肉疼痛、皮肤感觉过敏,突发急性弛缓性麻痹等症状,最后多遗留下终生残疾。脊髓灰质炎病毒通过患者的粪便或口腔分泌物传染。人类是脊髓灰质炎病毒的唯一宿主,长期携带病毒的情况(例如无症状,但仍持续排出病毒长达6个月以上)很罕见。服用脊髓灰质炎疫苗(现在我国使用I、II、III型混合糖丸疫苗,是由减毒的脊髓灰质炎病毒制成的)是预防本病的主要措施。消灭脊髓灰质炎最根本的手段是提高人群免疫水平,断绝脊髓灰质炎野毒株在人群中的传播。 脊髓灰质炎病毒分为三个血清型;两种不同抗原:D抗原和C抗原。D(dense,致密)抗原:具有病毒RNA,为完整的病毒颗粒,又称N(native)抗原;C(coreless,无核心)抗原:不含RNA,是D颗粒经56 ℃灭活,RNA释放后形成的无核酸空心衣壳,故又称H(heated)抗原;不同型别病毒C抗原可发生交叉反应,但D抗原无交叉反应; 传播方式主要是粪-口传播,所致疾病是脊髓灰质炎。中毒机理:粪-口途径传播为主—上呼吸道,咽喉,肠道为侵入门户—先在局部粘膜和淋巴结中增殖—入血,形成第一次病毒血症—带有受体的靶组织(脊髓前角细胞、背根神经节细胞、运动神经细胞等)—在靶细胞中再次增殖后形成第二次病毒血症及临床症状。 检测方法第一是微生物学检查,检测方法:病毒分离检查:取咽漱液、粪便等样本,细胞培养出现CPE;血清学诊断:中和试验;病毒核酸测定。第二是防治:口服减毒活疫苗或者注射灭活疫苗. 2.2 柯萨奇病毒 柯萨奇病毒[2]对乳鼠的敏感性很高,根据它们感染乳鼠产生的病灶,柯萨奇病毒可以分为a、b两组。a组有23型病毒,b组有6型病毒。A组病毒:诱发新生乳鼠弥漫性骨胳肌炎,导致驰缓性麻痹。B组病毒:诱发新生乳鼠局灶性骨胳肌炎,导致痉挛性麻痹。通过型特异性抗原,经中和试验。Elisa方法等可以对各型进行鉴定。所有的b组及a组的第9型有共同的组特异性抗原,在b组内病毒之间有交叉反应,但是a组病毒没有共同的组特异性抗原。a组某些型别的型特异性抗原可在37℃引起人类O型红细胞凝集反应。 柯萨奇病毒A型感染潜伏期1-3天,上呼吸道感染,起病急,流涕、咳嗽、咽痛、

婴幼儿腹泻轮状病毒的检测及结果分析

婴幼儿腹泻轮状病毒的检测及结果分析 发表时间:2016-03-09T16:26:57.090Z 来源:《健康世界》2015年21期作者:范云红[导读] 平舆县中心医院轮儿,同时高发的病毒流行季节为冬季,粪便中轮状病毒的检测对临床诊断有着积极的作用和意义。 平舆县中心医院河南 463400 摘要:目的分析和了解婴幼儿腹泻中轮状病毒的感染情况。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期间收治的婴幼儿腹泻患儿95例为实验研究对象,患儿状病毒为引起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体之一,其较为容易感染的人群为6个月~2岁的婴幼轮状病毒的检测采用胶体金法,并根据不同年龄段和不同季度进行结果的统计和分析。结果本次实验研究中共有患儿95例,其中轮状病毒检测为阳性的患儿有46例,其检测阳性率为48.4%。结论轮儿,同时高发的病毒流行季节为冬季,粪便中轮状病毒的检测对临床诊断有着积极的作用和意义。关键词:婴幼儿腹泻;轮状病毒;胶体金法 婴幼儿腹泻为临床上的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导致这一疾病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轮状病毒、腺病毒抗原和空肠弯曲菌感染,对患儿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均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和阻碍[1]。在引起婴幼儿腹泻的各种致病菌中最为常见的就是轮状病毒,其属于呼肠病毒科,同时,也属于双链RNA病毒,其发病的机制为轮状病毒侵入患儿倡导后是肠粘膜上皮变形、坏死、微绒毛剥脱,进而导致小肠吸收面积减少,损害患儿小肠粘膜的回收水分和电解质的能力,使肠液大量积累与肠内引起腹泻[2-3]。本文选取我院在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期间收治的婴幼儿腹泻患儿95例为实验研究对象,分析和了解了婴幼儿腹泻中轮状病毒的感染情况,并取得了相对较为满意的效果,现将实验结果总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文选取我院在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期间收治的婴幼儿腹泻患儿95例为实验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儿有47例,女性患儿有49例,小于0.5岁的患儿有24例,0.5~2岁的患儿有49例,2~6岁的患儿有22例,患儿存在的主要临床症状为排黄色水样便,腹泻、无黏液和脓血,排便的次数在一天5~10次之间,严重的患儿排便次数可能超过10次,患儿的体温也会在不同程度上有所提高。 1.2方法 1.2.1检测试剂:实验研究中检测试剂选择背景万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A群RV抗原检测试剂盒,采用免疫层析金标记技术,快速的对婴幼儿粪便中的轮状病毒抗原进行检测。 1.2.2检测方法:取约100g的新鲜粪便放置于试管中,加入约9倍的生理盐水进行均匀的混合搅拌,低速离心之后将粪便上清液3~4滴垂直而缓慢的低价在加样处,在室温下静止10~20分钟观察和判断结果。 1.3结果判断方法 患儿轮状病毒的检测结果在10~20分钟内读取,阳性结果为:反应窗内出现了两条红线;阴性结果:反应窗内出现了一条红线;无效结果:反应窗内无对照红线的出现,应该重新检测或者与供应商进行联系。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实验研究中出现数据的整理和分析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完成,采用卡方(X2)进行数据的检测和统计学分析,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标准为p<0.05。 2结果 本次实验研究中共有患儿95例,其中轮状病毒检测为阳性的患儿有46例,其检测阳性率为48.4%,男性患儿阳性检出率为47.8%(22/46),女性患儿阳性检出率为49.0%(24/49),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个年龄段患儿阳性检出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0.5~2岁组阳性检出率最高,详见表1;各个季节患儿阳性检出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冬季阳性检出率最高,详见表2。 3 讨论

轮状病毒及护理

轮状病毒及护理 轮状病毒是什么 让宝宝有苦难言的轮状病毒其实是一种双链糖核酸病毒,主要通过感染小肠上皮细胞,产生肠毒素,进而损坏细胞,引起腹泻。每年秋季都是轮状病毒“发威”的时期,国内约有1000万的婴幼儿会感染。 轮状病毒传染性极强,可通过粪口或呼吸道传播,也可通过病毒感染的衣物、玩具、餐具传播。妈妈的双手也是传播途径之一,如果不清洗就与宝宝接触,宝宝吃手指时会一并把病毒吃下肚子。另外,宝宝们分享玩具也是病毒快速扩散的方式,严重时甚至出现大规模传染。 5岁以下的宝宝是轮状病毒的易感人群,其中6个月-2岁的宝宝易感性最高,因为这一年龄段的宝宝体内缺乏抗病菌,抗病毒能力差,因此,妈妈要提高警惕。 轮状病毒感染症状 宝宝感染轮状病毒,症状与肠胃炎相似,如呕吐、腹泻、腹痛、发热。但妈妈别把两者混淆。与肠胃炎相比,轮状病毒性腹泻呕吐较为突出。呕吐常先于腹泻,一般会持续3天,而腹泻则会持续3-8天,一天腹泻次数可达10次以上。腹泻物为草绿色或黄色水样大便,有时可有粘液,还散发出恶臭味。 如果宝宝病情加重,严重时会出现脱水、酸中毒、休克症状,甚至还会出现肠套叠、胃出血、紫癜、脑炎、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等并发症。妈妈一旦发现宝宝吃不下饭,还上吐下泻、无精打采的,甚至有脱水症状,就应立即带宝宝到医院就诊。 轮状病毒如何护理 宝宝感染了轮状病毒,往往因身体的不适而哭闹不止,为了帮宝宝缓解病痛,防止病情加重,妈妈要如何做好护理呢?机智妈会用以下7招: 1、增加饮水 轮状病毒对宝宝最大的危害是引起脱水,所以增加饮水,防止重度脱水尤为重要。妈妈可在宝宝腹泻期多让宝宝喝富含电解质的液体,如米汤、苹果汁等。 2、适当喂母乳

病毒的分类

病毒的分类 1 按感染的对象分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昆虫病毒及真菌病毒,另外尚有类病毒(Viroids)拟病毒(Virusoid)和朊病毒(Prion)。 2 按遗传物质分类分DNA病毒和RNA病毒两大类,其遗传物质单股(single strand)或双股(double strand)、核酸分子量、RNA为正义(sense)或反义(antise… 1. 按感染的对象分 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昆虫病毒及真菌病毒,另外尚有类病毒(Viroids)拟病毒(Virusoid)和朊病毒(Prion)。 2. 按遗传物质分类分 DNA病毒和RNA病毒两大类,其遗传物质单股(single strand)或双股(double strand)、核酸分子量、RNA为正义(sense)或反义(antisence) RNA都是主要的分类依据。 3.按基因结构划分 DNA病毒 l 腺病毒科 Adenoviridae l 疱疹病毒科 Herpesviridae EBV 带状疱疹病毒 l 虹彩病毒科 Iridoviridae l 乳头多瘤空泡病毒Papovaviruses l 小DNA病毒科 Parvoviridae l 痘病毒科 Poxviridae 天花病毒牛痘病毒 l 嗜肝DNA病毒科Viral Hepatitis乙型肝炎病毒 RNA病毒 l 冠状病毒科 Coronaviridae 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症病毒 l 玻那病毒科 Bornaviridae l 纤维病毒科 Filoviridae *埃博拉病毒 l 正黏液病毒科 Orthomyxoviridae *流感病毒 influenza virus *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l 副黏液病毒科 Paramyxoviridae 腮腺炎病毒麻疹病毒人类呼吸道融合病毒 l 小核醣核酸病毒 Picornaviruses 鼻病毒肠道病毒 l 反转录病毒科 Retroviridae *艾滋病病毒 HIV l 呼肠孤病毒科Reoviridae l 炮弹病毒科 Rhabdoviridae 狂犬病毒Rabies Virus 噬菌体 噬菌体bacteriophage,简称phage,寄生于细菌中病毒的总称。

医学微生物学习题及答案15-肠道病毒

医学微生物习题 第27章肠道病毒测试题 一. 填空 1.脊髓灰质炎病毒的特异性预防目前主要采用疫苗,实行价次 基础免疫. 初次免疫年龄为 ,加强免疫年龄为 . 2.肠道病毒包括、、和新型肠道病毒型至型。 3.肠道病毒对外界和肠道环境的抵抗力均,对胃液中的、胰液中的和胆汁中的 均有抵抗力。但对敏感。、和可灭活病毒。 4.肠道病毒属中与医学密切相关的病毒主要有、和。 5.对怀疑为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感染患者,进行细胞培养分离病毒时,常用的取材标本有、 、、和。 1.口服减毒活,三,三,二月龄,四岁。 2.脊髓灰质炎病毒,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68,72。 3.强,胃酸,蛋白水解酶,胆盐,氧化剂,1%高锰酸钾,1%双氧水,漂白粉。 4. 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新型肠道病毒。 5.咽拭子,直肠拭子。 二. 单选题 1.不属于肠道病毒共同特点的是 A.为裸露的小核糖核酸病毒 B.耐酸,耐乙醚 C.核酸有感染性 D.只在肠道增殖并引起腹泻 E.可侵犯神经系统及其它组织 2.脊髓灰质炎病毒多引起 A.隐性或轻症感染 B.瘫痪型感染 C.延髓麻痹型感染 D.慢性感染 E.迁延性感染 3.脊髓灰质炎病毒的感染方式是 A.经媒介昆虫叮咬 B.经口食入 C.经呼吸道吸入 D.经血液输入 E.经皮肤接触 4.脊髓灰质炎病人的传染性排泄物主要是 A.鼻咽分泌物 B.血液 C.粪 D.尿 E.唾液 5.能耐受脂溶剂的病毒为 A.流感,副流感病毒 B.风疹病毒 C.脊髓灰质炎病毒 D.呼吸道合胞病毒 E.麻疹病毒

6.与口服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注意事项不符的是 A.注意疫苗是否失效 B.勿用热开水和母乳送服 C.疫苗在运输途中要注意冷藏 D.为避免其它肠道病毒干扰,宜在冬季服用 E.需连续服三次,每次间隔一年 7.脊髓灰质炎病毒的致病特点不包括 A.传播方式主要是粪—口途径 B.可形成两次病毒血症 C.多表现为隐性感染 D.易侵入中枢神经系统造成肢体痉挛性瘫痪 E.易感者多为5岁以下幼儿 8.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的病原是 A.肠道病毒70型 B.埃可病毒 C.腺病毒 D.肠道病毒69型 E.柯萨奇病毒 9.婴幼儿腹泻最常见的病原是 A.柯萨奇病毒 B.埃可病毒 C.轮状病毒 D.腺病毒 E.呼肠病毒 10.核酸型为双股RNA的病毒为 A.轮状病毒 B.腺病毒 C.柯萨奇病毒 D.脊髓灰质炎病毒 E.埃可病毒 11.最常引起病毒性心肌炎的是 A.脊髓灰质炎病毒 B.柯萨奇病毒 C.新型肠道病毒70型 D.埃可病毒 E.轮状病毒 12.不属脊髓灰质炎病毒免疫特点的是 A.抗原性稳定,感染后机体免疫力牢固 B.肠道局部SIgA可阻止野毒株的入侵 C.血清IgG可阻止病毒入侵中枢神经系统 D.只有显性感染才能获得免疫力 E.SIgA可通过初乳传递给新生儿 13.不是肠道病毒共同特征的一项是 A.属于小RNA病毒科 B.可引起肠道外症状,如脑膜炎等 C.病毒在肠道内增殖并从粪便排出 D.病毒基因组RNA不具有传染性 E.为二十面体立体对称的无包膜球形颗粒 14.关于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错误的概念是 A.疫苗株不耐热,储存和运输中必须冷藏,口服接种应以凉开水送服 B.脊髓灰质炎病毒分3个血清型,接种1型疫苗可预防所有3个血清型脊髓灰质炎 C.冬季肠道疾病较少,对疫苗的干扰作用小, 故适于冬季接种 D.接种疫苗后通过自然途径感染机体,因此可产生局部分泌型IgA和血清IgG抗体 E.疫苗株有回复突变为野毒株的可能 15.引起婴幼儿急性胃肠炎的主要病原体是 A.新型肠道病毒 B.志贺菌 C.Norwalk病毒 D.轮状病毒 E.大肠埃希菌 16.肠道病毒对下述哪种物质敏感

中西医结合治疗轮状病毒感染引起的小儿腹泻

中西医结合治疗轮状病毒感染引起的小儿腹泻标签:中西医结合;轮状病毒;小儿腹泻 轮状病毒主要于每年的11月至下一年5月,侵袭5岁以内的儿童,是秋冬季引起小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几乎所有儿童在5岁以前都感染过轮状病毒。卫生条件及营养状况的改善,不能减少轮状病毒所致腹泻的发病率。由于目前尚无治疗轮状病毒感染所引起的腹泻的特效药物,因此,采取合适的治疗方法显得极为重要。 1 轮状病毒腹泻临床症状 轮状病毒腹泻是由轮状病毒引起的,儿童感染后一般出现以急性胃肠炎为主的临床症状,即水样腹泻,伴有发热、呕吐和腹痛,腹泻物多为白色米汤样或黄绿色蛋花样稀水便,有恶臭,严重者可因脱水及肺炎、中毒性心肌炎等并发症导致死亡。 1.1 轻型腹泻 每日大便次数多在10次以下,少数病例可达十几次,每次大便量不多,稀薄或带水,呈黄色,有酸味,常见白色或黄白色奶瓣(皂块)和泡沫,可混有少量黏液。一般无发热或发热不高,伴食欲不振,偶有溢乳或呕吐,无明显的全身症状,精神尚好,无脱水症状,多在数日内痊愈。 1.2 重型腹泻 腹泻频繁,10~30次/d以上,水分多而粪质少,或多混有黏液的稀水便,同时可伴有腹胀和呕吐。脱水:脱水程度分轻、中、重三度。脱水性质:分等渗、低渗、高渗性三种。 2 轮状病毒腹泻产生的原因 2.1 西医学理论 轮状病毒侵入肠道后,在小肠绒毛顶端的柱状上皮细胞上复制,使细胞发生空泡变性和坏死,受累的肠黏膜上皮细胞脱落,致使小肠黏膜回吸收水分和电解质的能力受损;同时病变的肠黏膜细胞分泌双糖酶不足,活性降低,使食物中糖类消化不全而积滞在肠腔内,并被细菌分解成小分子的短链有机酸,使肠液的渗透压增高,造成水和电解质的进一步丧失。 2.2中医学理论 轮状病毒肠炎属中医“泄泻” 的“湿热泄泻”范畴,其病因为感受湿热之邪,蕴结脾胃,脾胃运化失常,清阳不升,浊阴不降,清浊相干,下注大肠,传化失司,水反为

轮状病毒婴幼儿腹泻发病情况分析

婴幼儿轮状病毒腹泻发病情况分析 卢怀民 包头医学院医学技术学院,内蒙古包头市,014060 【摘要】目的了解包头地区婴幼儿A组轮状病毒rotavirus (RV)的发病情况及临床特点。方法应用金标免疫层析法对腹泻患儿大便标本进行轮状病毒抗原检测。结果轮状病毒抗原检测阳性率达到37.2%,病年龄6个月—1岁占53.5%,发病高峰期在11月至下年的1月。结论轮状病毒是引起本地区婴幼儿急性腹泻的主要病原体之一,发病与年龄和季节有关。[关键词]婴幼儿; 腹泻; 轮状病毒; 轮状病毒(RV)是引起婴幼儿腹泻的最主要病原。能够造成人类腹泻的轮状病毒(RV)只有A、B、C组,人们较为熟悉的婴幼儿腹泻病毒是A组轮状病毒毒,B组至今只在我国曾有暴发流行,C组仅有个别发现。轮状病毒在世界范围内分布广泛,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A 组轮状病毒是引起婴幼儿非细菌性腹泻的重要病原体,其引起的腹泻具有较高的发病率,是导致婴幼儿发病甚至死亡的重要原因。因此对婴幼儿A组轮状病毒的感染情况进行调查,进行流行病学研究,对A组轮状病毒引起婴幼儿腹泻的治疗以及预防具有重要意义[1]。为了解本地区婴幼儿轮状病毒感染的发病情况及临床特点,笔者对430例腹泻病患儿进行粪便轮状病毒抗原检测,并对160例抗原阳性的患儿发病情况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采集包头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院门诊及住院部儿科在2010年4月至2012年9月收治的腹泻患儿新鲜粪便标本430份,进行轮状病毒抗原检测。均为稀水样或蛋花样性状标本,其中有220例男性患儿,210例女性患儿,年龄1个月至4岁,平均1.6岁。1.2方法使用轮状病毒诊断试纸条由上海金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均在有效期内。检测粪便中的轮状病毒抗原,操作及结果判断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 1.3统计学处理采用Epidata 3.1建立数据库,两人双盲录入,数据库核查无误后,利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描述。计数资料采用构成比和率进行描述,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基本情况。均为稀水样或蛋花样性状标本,其中有220例男性患儿,210例女性患儿,年龄1个月至4岁,平均1.6岁。 2.2 检测结果在430份婴幼儿腹泻患儿的粪便标本中共检出RV阳性标本160例,阳性率为37.2%,男性患儿检出阳性85例,阳性率为38.63%,女性患儿检出阳性75例,阳性率为35.71%,二者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 2.3不同年龄组轮状病毒抗原检出情况年龄<6个月40例(阳性率25.0%),6个月~2岁82例(阳性率51.25%),>2~4岁38例(阳性率2 3.75%)。6个月~2岁组与<6个月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7.099,P<0.05),<6个月组与>2~6岁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χ2=3.268,P>0.05),6个月~2岁为轮状病毒感染高发年龄。 2.3轮状病毒肠炎与季节关系从本组资料得出,从11月至下年的1月是轮状病毒肠炎发病高峰期,占全年发病人数的71%,而且发病人集中在11~12月,占全年发病人数的65%,高峰期持续时间较短,与其他季节相比有显著性差异(χ2=6.164,P<0.05),6—7月最低,终年有散发病例。 3讨论 引起腹泻的病原有多种,其中轮状病毒是引起婴幼儿急性腹泻的主要病原,也是我国

肠道病毒的分类与检测修订稿

肠道病毒的分类与检测 WEIHUA system office room 【WEIHUA 16H-WEIHUA WEIHUA8Q8-

肠道病毒的分类与检测 摘要 肠道病毒可引发多种感染,并且发病以综合症出现,一种综合症可有不同病毒所引起,同一种病毒可以导致不同综合症是肠道病毒感染的普遍现象。目前除脊髓灰质炎外,尚无疫苗可供预防,是当前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重要病原之一。肠道病毒主要经粪一口或呼吸道传播,所以对肠道病毒感染作出准确、及时的诊断是非常必要的。肠道病毒(Enterovirus)是小RNA病毒科,有67个血清型。人类肠道病毒包括:脊髓灰质炎病毒(Poliovirus)、柯萨奇病毒(Coxsackievirus)、埃可病毒(Echo)、甲型肝炎病毒以及新型病毒。目前常用的检测肠道病毒的方法有病毒分离培养、血清学鉴定、分子生物学方法,近年来,一些新型方法也使得肠道病毒的检测快速化与准确化。 关键词肠道病毒/诊断/分类 1 肠道病毒形态特点 肠道病毒是球形、无包膜、核衣壳20面体立体对称。肠病毒属在酸性pH下,在病毒制品中可观察到空衣壳,有时可观察到少量(1%)的重颗粒。组单一的VPg蛋白,但不编码L蛋白。不同肠道病毒及肠道病毒与鼻病毒间整个序列一致性大于50%,一种肠道病毒不同株之间整个核苷酸序列的一致性大于75%。病毒主要在肠道中,也能在、和其它一些中复制。大多数病毒无明显症状,病毒感染的临

床症状包括轻、脑炎、肌炎、和炎。耐酸和脂溶剂,不易被胃酸和胆汁灭活,在污水和粪便中活数月。 2肠道病毒的分类 2.1脊髓灰质炎病毒 此病症的典型临床经过六个阶段(、前驱期、、瘫痪期、恢复期和残留)。期间表现为低热及、、、不安、嗜睡、、症、、过敏,突发急性弛缓性麻痹等症状,最后多遗留下终生残疾。脊髓灰质炎病毒通过患者的粪便或分泌物传染。人类是脊髓灰质炎病毒的唯一宿主,长期携带的情况(例如无症状,但仍持续排出病毒长达6个月以上)很罕见。服用脊髓灰质炎疫苗(现在我国使用I、II、III型混合糖丸疫苗,是由减毒的脊髓灰质炎病毒制成的)是预防本病的主要措施。消灭脊髓灰质炎最的手段是提高人群水平,脊髓灰质炎野毒株在人群中的。 脊髓灰质炎病毒分为三个血清型;两种不同抗原:D抗原和C抗原。D (dense,致密)抗原:具有病毒RNA,为完整的病毒颗粒,又称N(native)抗原;C(coreless,无核心)抗原:不含RNA,是D颗粒经56 ℃灭活,RNA释放后形成的无核酸空心衣壳,故又称H(heated)抗原;不同型别病毒C抗原可发生交叉反应,但D抗原无交叉反应; 传播方式主要是粪-口传播,所致疾病是脊髓灰质炎。中毒机理:粪-口途径传播为主—上呼吸道,咽喉,肠道为侵入门户—先在局部粘膜和淋巴结中增殖—入血,形成第一次病毒血症—带有受体的靶组织(脊髓前角细胞、背根神经节细胞、运动神经细胞等)—在靶细胞中再次增殖后形成第二次病毒血症及临床症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