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癌文献简述

宫颈癌文献简述
宫颈癌文献简述

宫颈癌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关键词:宫颈癌危险因素现状调查宫颈癌疫苗

引言:宫颈癌作为近年来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有年轻化的趋势。随着最近几年宫颈细胞学筛查的普遍应用,使宫颈癌和癌前病变得以获得早期发现和治疗,使宫颈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下降。此文将围绕宫颈癌的当前治疗状况与未来的预防等内容开展,包括最近引入国内的宫颈癌疫苗(HPV疫苗)利弊的阐述,如何预防、提早发现宫颈癌。并且将结合最新的临床病例、科学研究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研究分析,详尽地阐述对当前的影响及发展趋势。

正文:

一、宫颈癌的危害

目前,宫颈癌是妇科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女性恶性肿瘤疾病中位居第二位。而根据2015年中国癌症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宫颈癌发病率居于全球第二位置,严重危害中国妇女健康,是当今我国最重要亟待解决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宫颈癌患者年龄跨度较大,常见于15-85岁,发病高峰年龄通常为45-55岁。且近年来说,逐渐呈上升趋势及年轻化趋势(周菁,王亚仙,2015)。

妇女一旦得了宫颈癌,患者生活起居会发生非常恶劣的影响,其一是严重影响患者的生理生活,例如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的情况,并下腹部或盆腔容易出现肿块、下肢容易出现水肿。最严重的便是宫颈癌会对女性子宫造成致命损伤,由于在治疗过程中宫颈癌的特殊性质,患者不得不采用割掉子宫的方案得以保全性命,因此永远丧失怀孕的机会。

从之前的统计结果可以看出,宫颈癌已经成为全球女性健康的杀手,如何预防和治疗宫颈癌已经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图表宫颈癌病毒

二、宫颈癌的现状与现有治疗方法

尽管宫颈癌的病因到目前为止还不完全明确经过统计研究病例发现,但根据国内外研究资料表明,认为可能与以下原因有关:

1.病毒感染,90%以上的宫颈癌伴有疱疹病毒型感染人乳头瘤病毒HPV

2.性行为及分娩次数,多个性伴侣、初次性生活年龄小于16岁、初产年龄小、多孕多产

3.其他生物学因素,感染单纯疱疹病毒II型、沙眼衣原体、滴虫等病原体对HPV感染导致宫颈癌的发病有协同作用

4.宫颈病变,多产所致的宫颈裂伤、宫颈糜烂、子宫颈管内膜外翻、子宫颈管内膜外翻

5.其他行为因素,吸烟作为HPV感染,营养不良、卫生条件差的协同因素,不合理使用雌激素,可以增加子宫颈癌的患病风险

宫颈癌可以归类为感染性疾病,所以该病可以通过预防和治疗而治愈,但是高危型HPV感染患者转化为宫颈癌的比例很大。

医学上认为HPV-DNA检测是一种突破,能评判初期宫颈癌的发生及发展的一个指标能对宫颈癌进行有效地诊断和治疗,对细胞学结果进行分流的工具和对CIN进行预测同时也改善预后和抗复发的有效措施对降低宫颈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目前,宫颈癌的治疗则比较复杂,根据病情的不同合理治疗方案治疗,早期以手术为主,术后配合使用防止转移和复发的药物,如复方斑蟊胶囊和西黄丸。早期的宫颈癌是可以治愈的,后期的话则以药物治疗为主要手段,目的为了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延长生命。

经过阅读整理大量医学资料,目前宫颈癌的检查方法主要有如下几种:

1.第一阶梯宫颈细胞学检查

( 1) 宫颈刮片法,子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是发现宫颈癌前期病变和早期宫颈癌的主要治疗方式,但准确率较低

(2) 薄层液基细胞检测( TCT) 检测,准确率高,因为涂片薄染色容易,可以更加清晰地展现并观察细胞的结构,有助于发现异常的细胞。取材和涂片技术相比于传统的巴氏涂片法有明显进步,极大程度降低了宫颈早期的病变的漏诊率

2.第二阶梯阴道镜检查

第二阶梯对于TCT细胞学检查后提示不典型临床细胞,继续用阴道镜对其行阴道镜检查,将观察部位放大6 ~ 40倍,在醋酸白及碘试验后,对于TCT检查发现有异常病变的要在阴道镜观察下选择可疑部位活组织观察病灶细微结构

3.第三阶梯病理学检查

第三阶梯在阴道镜指导下发现宫颈可疑或病变部位,比较可靠,多点取组织在宫颈和宫颈管涂碘不着色区

三、预防宫颈癌的综合方法

(一)推广宫颈癌的筛查和接种HPV疫苗

宫颈癌的初级预防应始于对年轻为由性行为少女,在其进入性活跃期之前接种HPV。疫苗目前FDA已经批准了三种 HPV疫苗,包括针对HPV-16和HPV-18的二价疫苗,针对HPV-16、HPV-18、HPV-6和HPV-11的四价疫苗,除上述四中亚型之外,还存在覆盖另外五种高危亚型的九价疫苗

(二)预防性干预措施

大量病例调查显示,宫颈糜烂、子宫慢性炎症、性行为频繁、性伴侣过多以及性卫生不良是宫颈癌的危险因素,早婚、早育、多产也与宫颈癌发病率升高有关。大众女性应提高的对宫颈癌的认识,为了有效降低宫颈癌的患病率,要形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当地医疗机构为了有效地提高人群对宫颈癌预防知识的认识水平,要进行针对性强的、形式多样的、医院与社区相结合的健教育宣传,积极鼓励参与宫颈癌的筛查。同时,提倡健康的性行为,提倡适龄婚育,大力开展健康生育的宣传,避免过早发生性行为和生育行为。

对于女性个人,养成良好的性生活习惯,避免经期性行为,加强性卫生,性行为时用安全套。积极治疗子宫颈慢性炎症和宫颈糜烂,及时发现、及时彻底治疗。吸烟妇女应该积极戒烟,大大降低发生宫颈癌的风险。

四、宫颈癌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未来展望

(一)HPV检测方法——分子检测技术

分子检测技术的发展使 HPV 检测进入了新的时代,使用 PCR 技术进行HPV-DNA 的检测使得标本来源不受限制,且能进行 HPV 分型并确诊。这些检测方法包括:基因芯片法、PCR+ 膜杂交法、表面等离子体谐振技术、实时荧光 PCR 法、流式荧光杂交法、电离飞行时间质谱。

新兴检测技术。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检测临床 HPV 样本具有较好的特异性和灵敏性,但目前主要在研究阶段,还未进入临床应用。

(二)延长HPV疫苗的保护期限

宫颈癌疫苗上市时间不长(2006年上市),所以长期有效保护年限目前还没有实际结果,现在的双价疫苗的保护期限是8.4年,四价疫苗保护期限是5年左右。现在正在开发测试这一新疫苗,旨在延长对抗HPV亚型癌基因的保护期限。

结论:

宫颈癌病因较明确,其筛查方法较完善,尽管各国对于HPV疫苗注射的指南有所不同,但始终强烈推荐患者HPV注射疫苗。因为就现有资料来看,对于16-26岁未感染过HPV的女性,宫颈癌疫苗对于癌前病变的保护超过95%,有效性是值得信赖的。如今在网络上总有传言说HPV疫苗可能带来的副作用,但是事实上HPV确实可以有效减少患宫颈癌的几率。

除此之外,男性也应该注射 HPV 疫苗,因为男性也有对宫颈癌的责任。

同时,调查结果显示,机体疾病、应用免疫抑制剂引起的机体免疫力下降也会增加患病可能,患者应该注意得到自身心理状态的异常、疲劳、睡眠障碍,并即使治疗改善。

此外,政府要广泛开展预防子宫颈癌相关知识的宣教,增加公众对宫颈癌的认知,如多个性伴侣、性生活过早或不洁、性传播疾病、吸烟、HPV 感染等相关因素。

女性应该定期进行身体检查,提早发现疾病。已经确诊的女性应该积极治疗,不要过于悲观、消极,配合医生的药物和检查。

参考文献

【1】李响,金文婷,满玉晶,杜一娜,刘芳铭.HPV疫苗预防宫颈癌的应用研究[J],生殖医学杂志,2017,26(2):188-192.

【2】郝琴,陈美霓.VEGF - C与宫颈癌的研究进展[J],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17,15(1):73-75.

【3】刘建华,王萍. 高危型HPV感染导致宫颈癌发生的风险评估[J], 医学研究生学报,2107,30(12):1233-1237

【4】吴翠霞,张艳红,葛小花,王相岩.高危型HPV感染与宫颈癌前病变

【5】与宫颈癌的相关性研究[J], 中华医院感染学

志,2016,26(11):2568-2570.

【6】郦光晓,杨建华.宫颈癌保留生育功能的现状和未来[J],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2017,9(5):15-18.

【7】梁振.宫颈癌的病状及预防[J],临床医药文献杂志,2017,4(55):10858-10860.

【8】成慧.宫颈癌的临床病理特点与预后分析[J],超星期刊,2017,25:282-283

【9】刘德兰.宫颈癌的预防与筛查现状[J]., 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2017,4(11):9-11.

【10】赵学芬. 宫颈癌的早期检查及预防[J],医疗装备,2017,30(2):194-195.

【11】朱义昕. 宫颈癌的早期筛查及预防对策分析[J], 论著·临床辅助检查,2017,33(19):109-110.

【12】王彤,吴玉梅.宫颈癌分期的历史回顾、面临的问题与未来发展[J],2017,14(24):46-49.

【13】董爱英.宫颈癌危险因素探讨[J], 中国处方药,2017,15(3):128-129.

【14】高娥.宫颈癌希望水平与人格特征负性情绪的相关性研究[J], 当代护士,2016,8:1-3.

【15】王小艳,税平,梁楠楠,宫颈癌治疗办法的进展[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10,12(2):183-185.

【16】马会民.女性HPV持续感染在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筛查中的临床观察[J],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2017,4(42):8170.

【17】林思屹,里进.人乳头瘤病毒检测与宫颈癌预防新进展[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35):43-45.

【18】高倩倩,王伟.人乳头状瘤病毒筛查宫颈癌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院医学地理分册,2017,38(3):305-308.

【19】刘叠,普川.我国女性宫颈癌及宫颈癌筛查认知的文献回顾[J], 理论研究, 650091.

【20】杨丽伟.预防宫颈癌男性也有责任[J],家庭医药,2017,8:54-57.

【21】俞克柔,趙社來.子宮頸癌之過去、現在與未來[J], 當代聲學,2017,15(11):86-87.

宫颈癌七大高危因素

宫颈癌七大高危因素 宫颈癌七大高危因素 子宫颈相当于子宫的大门,担负着防御和守卫的功能。由于子宫颈的特殊地位,使得它易受外来细菌、病毒侵袭,加上分娩、流产等造成的创伤,以及宫颈上皮组织的特殊形态性变化,导致宫颈上皮易有炎症向恶变转化的倾向。 宫颈癌病因至今尚未完全明了,依据以往统计资料显示,其发病与下列因素有关:性生活紊乱(多个性伴);过早性生活;密产、多产;患有其他STD(性传播疾病)者;正在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者;吸烟、吸毒者;有宫颈病变、宫颈癌、子宫内膜癌、阴道癌或外阴癌等家族史者。 过早性生活指16岁前已有性生活,此时其下生殖道发育尚未成熟,对致癌因素的刺激较敏感,一旦感染某些细菌或病毒后,又在多个男子性关系的刺激下发展而导致宫颈癌。在未婚和未产妇中,宫颈癌的发病率明显低。多次结婚也是发病因素。高危男子是宫颈癌发病因素的论点已被重视,凡配偶有阴茎癌、前列腺癌或前妻曾患有宫颈癌的均为高危男子,与高危男子有性接触的妇女,易患宫颈癌。 近年发现通过性交感染某些病毒,如单纯疱疹病毒Ⅱ型、人乳头瘤病毒、人巨细胞病毒等,都可能与宫颈癌发病有一定关系。分子生物学研究结果显示,90%以上宫颈癌伴有HPV 感染。 子宫颈癌临床表现: 子宫颈癌早期可能没有任何不适,常常在体检、普查时发现。随着病情进展,患者可出现异常阴道流血。 凡有下列情况的妇女,应及时、定期去医院检查。 ●年龄在35岁以上的已婚妇女,有宫颈糜烂或宫颈裂伤的。 ●白带增多。 ●性交出血或排便后阴道出血。 ●阴道不规则出血,尤其是绝经后阴道再出血。 ●长期用雌激素治疗者。 ●丈夫包皮过长者(因包皮垢有刺激产生子宫颈癌的危险性)。

宫颈癌诊治指南

宫颈癌诊治指南 一、流行病学 宫颈癌是全球妇女中仅次于乳腺癌和结直肠癌的第3个常见的恶性肿瘤,在发展中国家是仅次于乳腺癌居第2位常见的恶性肿瘤,是最常见的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 2008年全球估计新发宫颈癌病例52.98万,死亡病例25.51万人,其中85%新发病例在发展中国家(Jemal,2011)。随着宫颈癌筛查的开展,发达国家宫颈癌的发病率及死亡率明显下降。宫颈癌的发病率有明显的地区差异,我国宫颈癌分布主要在中部地区,农村高于城市,山区高于平原,全国高发区有江西铜鼓,湖北五峰,陕西略阳。 粗略估算欧盟国家妇女每年宫颈癌发病率13.2/100000,而病死率为5.9/100000。每年世界范围内的宫颈癌新增病例近500000,死亡274000。宫颈癌是造成妇女死亡的第三大常见原因。通常在发展中国家开展对妇女的筛查和治疗较困难,所以与发达国家相比,发展中国家宫颈癌的病死率是发达国家的10倍,而且每年新发病例的80%都发生在发展中国家。即使数据是从参加筛査的患者得到的,但大多数欧盟国家的筛查能力还是很令人满意的,各种筛查项目的覆盖率从10%~79%不等,均小于80%。 1.2 危险因素 近来有证据表明:初次性生活过早和早年分娩都是发展中国家妇女发生宫颈癌的危险因素。 与宫颈癌相关的其它高危因素有:1. 性行为:过早开始性生活,多个性伴侣;2. 月经及分娩因素:经期卫生不良,经期延长,早婚,早育,多产等;3. 性传播疾病导致的宫颈炎症对宫颈的长期刺激; 4. 吸烟:摄入尼古丁降低机体的免疫力,影响对HPV感染的清除,导致宫颈癌特别是鳞癌的风险增加; 5. 长期服用口服避孕药:服用口服避孕药8年以上宫颈癌特别是腺癌的风险增加两倍; 6. 免疫缺陷与抑制:HIV感染导致免疫缺陷和器官移植术后长期服用免疫抑制药物导致宫颈癌的发生率升高; 7. 其它病毒感染:疱疹病毒II型(HSV-II)与宫颈癌病因的联系不能排除。 1.3 发病原因 通过性传播的高危人乳头瘤病毒(HPV)的持续感染实际上是所有宫颈癌的发病原因。HPV16和HPV18是最常见的致癌类型。除了传统的巴氏涂片和HPV-DNA检测的筛查技术,现在可通过HPV疫苗来进行初级预防。疫苗的高效性可显著降低宫颈癌的发生,保护70%的新发病例。但是,疫苗的费用限制了其广泛应用,因此进一步加大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病死率的差距。 二、症状

宫颈癌发病率越来越高的原因

宫颈癌发病率越来越高的原因在世界范围内,宫颈癌病患平均年龄55岁,但中国患者平均年龄为45岁,提早了10岁,也比中国上世纪提前了13年。有年轻的患者甚至17岁就得了宫颈癌。这是为什么呢?其中,女性性伴增多,性行为时间提早是主因。“性伴多,身体无法清洁多种HPV病毒”,感染HPV(人乳头状瘤病毒)是女性患宫颈癌的元凶,绝大多数患者都是通过性生活途径感染的。其实,我们全身都可以感染HPV病毒,但只有外阴部潮湿湿润的环境才适合它的生长繁殖。所以通过性生活能感染HPV病毒。大家都知道,阴道有一定自洁能力,而HPV为何没有被清洁出身体呢?曹泽毅说,HPV病毒有很多种类型,女士们如果性伴侣固定,那么所接触的HPV病毒种类也相对固定。在此条件下,如果自己身体好免疫力强,一年内身体能将HPV病毒驱除掉。但是如果性伴侣多,身体有多种不同类型的HPV就很难自我清洁了。目前,中国人的性体验时间提前,性伴增多,因而造成宫颈癌发病年龄提前。此外,如果本人不注重清洁卫生也在一定程度上为病毒繁殖提供了条件,本人身体抵抗力下降也是发病的原因之一。 应该特别指出的是,女性抽烟也成为宫颈癌患病率上升的诱发因素之一,因为吸烟会导致身体抵抗力下降。目前,中国烟民中男烟民的比较有所下降,但女烟民数量在上升,这是值得注意的地方。民间有说法称“精液能导致宫颈癌”“阴道炎导致宫颈癌”等等,其实,精液、阴道炎都只是宫颈癌的诱发因素,HPV病毒感染才是主因,所以预防宫颈癌的根本在于预防HPV染。目前,在国外已有宫颈癌

疫苗,注射一剂疫苗可管十年。疫苗确实是从根本上预防宫颈癌的手段。但是,我国国内没有生产宫颈癌疫苗,所以,中国大陆也有不少市民特意到香港注射疫苗。曹泽毅认为,中国人感染HPV病毒的类型跟国外不同,国外70%患者为HPV16、HPV18感染,疫苗也是针对该类型的,但中国HPV33、HPV31、HPV58都有致病危险。中国需要进行大规模的病患普查。早在2003年,我国成立了“中国宫颈癌防治工程”,目前正在筹备经费,预算资金不超过1亿,以提供资源、人力支持。该工程计划普查60万人,了解宫颈癌患者的数量、年龄、职业、民族等信息。 目前,体检仍然是早日发现宫颈癌的唯一方法。宫颈癌的发生有个漫长的过程,从感染HPV引起宫颈病变到成为癌,平均有6~8年的时间,如果发现得早,治疗很简单不会成癌。建议女士们开始有性生活后,就要做定期检查,一旦发现有宫颈炎,宫颈糜烂,宫颈息肉等,就要及时的治疗,金菊千里光洁美洗液有除菌,消炎,去腐,生新调节表理等作用,可以将宫颈疾病厄杀在最初盟牙状态。

宫颈癌诊疗指南

卫生部宫颈癌诊疗指南(2013年版) 宫颈癌及癌前病变规范化诊疗指南(试行) 宫颈癌的基本情况 宫颈癌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 发病率在我国女性恶性肿瘤中居第二位, 仅次于乳腺癌。据统计, 每年约有50万左右的宫颈癌新发病例, 占所有癌症新发病例的5%, 其中的80%以上的病例发生在发展中国家。我国每年约有新发病例13万, 占世界宫颈癌新发病例总数的28%。 患病的高峰年龄为40-60岁左右。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宫颈癌的发病年龄呈年轻化趋势。宫颈癌发病率分布有地区差异,农村高于城市,山区高于平原,发展中国家高于发达国家。因此,有必要规范宫颈癌的诊断与治疗。另一方面,宫颈癌的发生可通过对癌前病变的检查和处理得以有效控制。西方国家的经验显示,宫颈癌的发生率在密切筛查的人群中减少了70%-90%。为了降低我国宫颈癌的发病率,做到早诊早治,本指南补充了宫颈癌前病变的诊治原则,希望能降低宫颈病变的危害,同时减少国家对宫颈癌的诊治支出。 1 范围 本文规范了宫颈癌的规范化诊治流程、诊断依据、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原则及治疗方案。适用于农村重大疾病医疗保障工作定点医院对乳腺癌的诊断和治疗。 2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宫颈癌前病变是指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是一组病变的统称,包括宫颈不典型增生和原位癌,为宫颈浸润癌的癌前期病变。此类病变仍限于宫颈上皮层内,未穿透基底膜,无间质浸润。宫颈浸润癌是指肿瘤病变穿透宫颈基底膜,发生间质浸润。 3 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标准。 3.1 CA125 (carcinoma antigen)癌抗原125

3.2 CEA (carcinoembryonic antigen)癌胚抗原 3.3 CIN (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宫颈上皮内瘤变 3.4 CTV (clinical target volume)临床靶区 3.5 FIGO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国际妇产科联盟 3.6 LEEP (Loop Electro-surgical Excisional Procedure)宫颈环形电切术 3.7 PTV (planning target volume)计划靶区 3.8 SCC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ntigen)鳞状细胞癌抗原 4 诊治流程图 5 诊断依据 5.1 病因

2017 ESMO宫颈癌临床实践指南:诊断、治疗和随访(精心整理)

2017 ESMO宫颈癌临床实践指南:诊断、治疗和随访 发病率和流行病学 宫颈癌在不发达国家中是第二大常见的恶性肿瘤,在女性癌症死亡原因中居第三位。2012年,全球宫颈癌新发病例约527600,死亡人数约265700。近90%的宫颈癌死亡病例发生在发展中国家。宫颈癌发病率的地域性差异反映了宫颈癌筛查(用于检测和排除宫颈癌前病变)的有效性和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率的差异。 然而,即使在发达国家中,宫颈癌仍然是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欧洲国家中每年宫颈癌新发病例至少为58000人,死亡病例约为24000人。2000年至2007年,诊断为宫颈癌的欧洲妇女其5年相对生存率为62%,其中,东欧为57%,北欧为67%。宫颈癌的生存率在保加利亚、拉脱维亚和波兰相对较低(约为55%),在挪威的生存率是最高的(约为71%)。患者的生存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降低,可从15-44岁的81%下降至75岁的34%。患者的生存率从1999-2001年的61%显著提高到2005-2007年的65%。FIGO 分期是影响预后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发生宫颈癌最重要的原因是持续性的人乳头瘤病毒感染。99%的宫颈癌可以检测到HPV病毒,其中最常见的致癌亚型是HPV 16和 18。 到目前为止,有三种HPV疫苗获得了批准并且应用到临床:二价HPV病毒颗粒疫苗(2vHPV),四价HPV病毒颗粒疫苗(4vHPV)和九价HPV病毒颗粒疫苗(9vHPV)。3种疫苗均可预防HPV16和18型感染。四价的HPV疫苗同时可以预防HPV6和11型感染,约90%的生殖器疣与之相关。此外,九价HPV疫苗除了包含四价HPV疫苗中所存在的HPV病毒亚型以外,还包括了其它5个致癌的HPV病毒亚型(HPV 31、33、45、52和58),这也是导致女性另外15%与HPV相关的癌症以及男性中4%与HPV相关癌症发生的原因。二价和九价疫苗均对其它的致癌病毒有明显的交叉保护作用。这三种疫苗对HPV感染导致的宫颈、阴道、外阴和肛门病变均有效。 来自已建立HPV疫苗接种项目国家的评审报告显示:在HPV疫苗接种计划实施后的3年里,HPV疫苗就开始对人类产生了有利的影响,包括降低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发生率、疫苗相关HPV的感染率和生殖器疣的发病率。HPV疫苗的预防性管理可以有效预防与疫苗相关HPV亚型的感染和疾病。接种疫苗对癌症负荷的影响仍有待确定,但根据可监视的指标,HPV有望阻止超过 70%的宫颈癌发生。

HPV的致癌机制治疗宫颈癌

《医学微生物学导论》课程论文 拮抗Bcl-2——从HPV的致癌机制治疗宫颈癌

拮抗Bcl-2——从HPV的致癌机制治疗宫颈癌 摘要自从1972年Kerr提出细胞凋亡的概念至今,人们对细胞凋亡现象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但是,凋亡的分子和生化机制迄今尚未彻底明了;而已形成的初步认识大多源于对Bcl-2基因家族的研究。基于已清楚的Bcl-2与细胞凋亡的联系,细胞凋亡与宫颈癌的联系,经过小组内以及小组间的讨论和查阅有关资料,找到了Bcl-2与宫颈癌的治疗的关系。 关键词HPV、Bcl-2、宫颈癌的治疗 前言 癌症是当今世界最难攻克的顽症之一,是一个全球性公共健康问题。卫生部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2006年我国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恶性肿瘤死亡率均位居致死疾病之首,占死亡原因的20%以上,且增幅最大。在我国,癌症已成为威胁人民健康的第一杀手。其中宫颈癌又是严重威胁女性健康的疾病之一。因此,研究宫颈癌的发病机制,找到治疗宫颈癌的有效方法是医学研究的一项重要工作。 主体 HPV的分类 1995年世界卫生组织中的国际癌症研究所正式提出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是宫颈癌发病的主要原病因。 到目前为止已经发现具有不同核苷酸序列的HPV共200多种,其中85种的基因型已经确定。病毒根据其组织嗜异性的不同分为皮肤型和黏膜型。皮肤型主要感染手部和足部的皮肤而黏膜型主要感染泌尿生殖道、口腔、喉部和呼吸道的黏膜。感染女性生殖道的HPV约有30种,根据其致癌能力的大小又被分为两类:①HRHPV包括HPV16、18、31、33、34、35、39、45、51、52、56、58、59、66、68和70,主要引起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和宫颈浸润癌,其中最常见的是HPV16和18型;②低危型HPV,包括HPV6、11、42、43和44,主要引起良性的生殖道疣和低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3] HPV的流行病学 宫颈癌是妇科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发达国家如北美、欧洲的国家其发病率远低于乳腺癌、子宫内膜癌及卵巢癌;而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其发病率却高居首位。国际癌症研究生估计,全世界每年大约有50万新发病例,其中80%的病例发生在发展中国家。我国每年的新发病例在13.5万例左右,约占全世界宫颈癌

宫颈癌发生机制及研究进展

宫颈癌发生机制及研究进展 【摘要】宫颈癌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世界范围内每年新发病例仅次于乳腺癌,严重危害了女性的健康。其发生发展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HPV感染是诱发宫颈癌的主要原因,DNA甲基化在宫颈癌的发生发展中也具有重要作用。针对其发生机制,宫颈癌的预防和治疗方面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如HPV疫苗、新的宫颈癌筛查技术等,此外,中医中药也具有很好的效果。在查阅国内外多篇关于宫颈癌的研究论文的基础上,本文综述其发生的医学遗传学机制及研究进展。 【关键词】宫颈癌、HPV感染、、基因、DNA甲基化、HPV疫苗、中医中药 【正文】 今年7月,我校外文学院青年教师江静老师因宫颈癌去世,年仅34岁,令人无比痛惜。距其发觉不适到去世,仅仅经过了7个月。宫颈癌这一妇科恶性肿瘤,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和极大恐慌。据WHO报道,世界每年新发宫颈癌患者约为50万,仅次于乳腺癌。其中我国新发病例15万,约占全球的1/3,为我国妇科恶性肿瘤第一位。因此,研究宫颈癌的发生机制及致病因素,对于宫颈癌的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一、主要类型 宫颈癌是由于人类乳突病毒长期慢性感染子宫颈上皮细胞,导致上皮细胞化生不良,进而癌化。其中第十六型人类乳突病毒慢性感染易造成鳞状细胞癌,第十八型人类乳突病毒慢性感染易造成腺癌。流行病学上,第十六型人类乳突病毒感染的盛行率高于第十八型人类乳突病毒感染,故临床上宫颈癌以鳞状细胞癌表现为主,腺癌则相对少见。 二、致病因素 宫颈糜烂、性卫生不良、婚产因素、营养状况、吸烟、家族史是造成宫颈癌的高危致病因素。人乳头瘤病毒(HPV)、巨细胞病毒(HCMV)、单纯疱疹病毒2型(HSV-2)是主要的微生物学致病因素。此外,还有基因改变、激素、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等其他致病因素]1[。总之,宫颈癌的致病因素很多,其发生发展是一个相当复杂的生物学过程,往往是多因素、多步骤、长时间作用的结果。 三、发生机制 1.HPV感染与、基因 2008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之一的哈拉尔德·楚尔豪森首次在妇女子宫癌

宫颈癌晚期为何出现腹痛

近年来,宫颈癌的发病率与死亡率不断增加,且呈年轻化趋势,严重威胁着广大女性的生命健康。临床上,不少宫颈癌病人反映,当病情发展到晚期时,不知为何腹部经常出现疼痛感,针对这一现象小编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 宫颈癌晚期为何出现腹痛?对宫颈癌病人而言,病情恶化到晚期,病人体内的癌细胞,会通过直接浸润、血液或淋巴液等方式,向人体的其它组织器官出现扩散转移,形成的继发性癌灶及多种并发症。当病人出现腹部疼痛时,多于病情恶化有关,此时如不能及时有效治疗,持续恶化的病情,在给病人带去诸多痛苦之时,更会危及病人存活期。 在病人机体肆意游离的癌细胞,不仅会给病人带去腹痛,更会形成一系列连锁反应,危及病人的生命健康。临床上,很多宫颈癌病人及家属会认为,当病情发展到晚期时,随着癌毒侵蚀的加剧,病情会更加难以控制,此时进行治疗效果不佳,就轻易的放弃治疗,放弃生命。针对这对做法,肿瘤专家指出,宫颈癌恶化到晚期,虽然会给病人机体带去诸多痛苦,但并不意味着死亡的降临,积极治疗能够有效减轻痛苦,延长生命。 那么,当宫颈癌晚期病人出现多种并发症时,如何进行治疗才能有效的减轻痛苦,实现生命的延续?下面我们通过一位宫颈癌病人真实的康复病例,来具体看一下晚期如何治疗,才能给病人带去新生:蔡芳(化名),宫颈癌,女,62岁,福建省莆田市人。2010年12月开始出现不适,未经特殊检查及治疗,2011年7月在福建省肿瘤医院检查确诊为宫颈癌,于7月10日找到袁希福就诊,到诊时腰骶

部及双侧髋骨疼痛明显,消瘦,纳食差,袁希福以“三联平衡疗法”中药治疗。 2010年7月22日来电,小腹疼痛减轻,可干部分家务;8月3日,腰骶部及双侧髋骨疼痛明显减轻,饮食等一般情况改善,自行可出外边游玩,阴道出血症状消失,家属对疗效满意。五年过去了,病人仍生活至今。 俗话说事实胜于雄辩,从宫颈癌病人蔡芳(化名)真实的康复病例我们可以知道,宫颈癌晚期并不意味着死亡,并不等于“人财两失”。病人通过积极有效的治疗,是能够减轻痛苦,提高生活质量,实现生命的延续。 大量的临床实践证明,宫颈癌发展到晚期,身体虚弱、癌细胞肆意游离,常见的手术与放疗等局部治疗、毒副作用过大的化疗等治疗方法,并不能通过标本兼治,有效的减轻病人痛苦,延长生命。癌症晚期最佳的治疗方法,是在我国流传数千年的中医治疗。 对于宫颈癌病人而言,在选择治疗方法时,往往把中医作为“最后的救命稻草”。殊不知,中医作为治疗癌症的重要方法,可以贯穿于病人整个治疗时期,病人越早使用治疗效果越好。希望通过上文的对“宫颈癌晚期为何出现腹痛”的详细介绍,对宫颈癌病人有所帮助。

宫颈癌预防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宫颈癌预防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摘要】宫颈癌是严重危害女性健康的公共问题之一。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的筛查和防治工作是一个任重道远并需要不断的过程。人乳头瘤病毒的研究为开展针对性的预防干预工作提供有效信息和决策依据,宫颈癌疫苗的研制成功或为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预防的又一高峰。但该疫苗在我国的广泛应用还面临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宫颈癌;人乳头瘤病毒;疫苗;成本效益分析 The Research Status and Development of Cervical Cancer Prevention W ANG Zhiqiang, CAI Hongbing Department of gynecologic oncology, Zhongnan Hospital of Wuhan University, Wuhan 430071, Hubei, 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 CAI Hongbing, E-mail: chb2105@https://www.360docs.net/doc/0b12903853.html, 【Abstract】Cervical cancer is one of the public problems which serio usly do harm to women’ health. The works of screening,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for cervical precancerous lesion and cervical carcinoma are harsh and continually explored. The research of human papilloma virus provides effective information and decision-making basis for targeted diseases prevention and interventions. The prevention for cervical precancerous and cervical cancer possibly reached a peak with the success of HPV vaccine research. However, some problems should be resolved firstly if we want to extensively use the vaccine in China. 【Key Words】Cervical cancer; Human papilloma virus; Vaccine; Cost–effectiveness 宫颈癌是导致女性患者死亡的第二位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全球每年新发病例约52.9800万,死亡人数约27.5100万,85%发生在医疗资源相对缺乏的发展中国家[1]。近年来我国报道,随着年龄的增加,宫颈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增加[2,3]。初次性生活过早(<16岁),性生活紊乱、活跃,性生活不洁,孕产次频多,口服避孕药,吸烟,宿主遗传易感性,营养缺乏等皆为宫颈癌发病的促进因素[4,5]。然而,业已证明,高危人乳头瘤病毒(HR-HPV),诸如16、18、31、33、35等在内的多达13种高危型HPV的持续感染是宫颈癌发病的罪魁祸首[6]。世界范围内,高危人乳头瘤病毒(HR-HPV)与人类5%的癌症发病相关,与10%的女性患癌相关,在发展中国家,这一比例更是达到了16%[7]。其中,几乎100%的宫颈癌,90%~93%的肛门癌,40%~51%的外阴癌,40%~64%的阴道癌,36%~40%的阴茎癌,12%~63%的口咽癌,3%的口腔癌发病都与HR-HPV相关[8]。 HPV传播方式以性传播为主,亦可通过共用毛巾、坐便器等间接传播及母婴间垂直传播等。感染后,HPV DNA病毒在上皮及黏膜的表面复制繁殖,宫颈的鳞

肿瘤的发生与发展

肿瘤的发生与发展 肿瘤的定义:肿瘤是机体在各种致瘤因素作用下,局部组织的细胞在基因水平上失去对其生长的正常调控,导致克隆性异常增生而形成的新生物,常表现为局部肿块。 过程:局部组织的细胞—基因突变—细胞异常增生—新生物—局部肿块 发病机制:肿瘤的发病是一个多因素、多步骤参与的过程。 恶性肿瘤的病因(尚未完全了解), 1.环境因素:化学,物理,生物因素 2.机体因素 化学致癌 化学致癌物:目前认为凡接触引起人或动物形成肿瘤的化学物质,称为化学致癌物(chemical carcinogen)。目前发现对动物有致癌作用的化学物质已达2000余种,其中有些可能和人类肿瘤的形成有关 分类:1。作用分式:直接致癌物,间接致癌物,促癌物 2.与肿瘤的关系:肯定致癌物,可疑致癌物,潜在致癌物 ? 1.直接致癌物:进入机体后与细胞直接作用,诱导细胞癌变的化学物质。 ? 2.间接致癌物:进入体内经微粒体氧化酶活化,变成具有致癌作用的化学物质 ? 3.促癌物:能促进其他致癌物诱发肿瘤形成的化学物质 ? 4.肯定致癌物(defined carcinogen)经流行病学调查确定,临床医师和科学工 作者都承认对人和动物有致癌作用,其致癌作用具有剂量反应关系的化学致癌物。 ? 5.可疑致癌物(suspected carcinogen)具有体外转化能力,而且接触时间和发 病率相关,动物致癌实验阳性,结果不恒定,且缺乏流行病学方面的证据。 ? 6.潜在致癌物(potential carcinogen)是在动物实验中可获得某些阳性结果, 但在人群中尚无资料证明对人具有致癌性的物质。 1、化学致癌物的作用点:为细胞的癌基因和抑癌基因 2、作用:使癌基因激活,抑癌基因失活。 1、累积作用:(summation effect) 是指两种或多种致癌物同时或相继作用于机体,其复合效应等于单独作用之和2、协同作用:(synergistiic effect) 机体同时暴露于几种致癌物中其致癌作用高于个单独致癌物作用之和 常见的化学致癌物:多环芳香烃类,芳香胺与偶氮染料,亚硝胺类 化学致癌例子。苯胺染料:膀胱癌,烟草:肺癌,黄曲霉素:肝癌 物理致癌 1.电离辐射是最主要的物理性致癌因素 2.放射性同位素:镭、铀、氡等放射性同位素 3.紫外线:皮肤癌,着色性干皮病 病毒致癌 1/3为DNA病毒,2/3为RNA病毒 ?一、乳头状瘤病毒与宫颈癌(HPV) ?二、乙型肝炎病毒与肝癌(HBV) ?三、EB病毒与鼻咽癌和Burkit肉瘤(EBV) ?四、HTL V与人类T细胞白血病(HTL V) 致瘤性DNA病毒

NCCN宫颈癌临床实践指南

原文地址:《2010 NCCN宫颈癌临床实践指南》解读作者:wzzblog 国际妇产科学杂志 2010 年 2 月第 37 卷第 1 期 J Int Obstet Gynecol,February 2010,Vol. 37,No. 1 ·标准与指南· 《2010 NCCN宫颈癌临床实践指南》解读林仲秋罗祥美 作者单位: 510120 广州,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林仲秋);云南 省潞西市德宏州医疗集团人民医院妇科(罗祥美) 编者按:《NCCN(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肿瘤学临床实践指南》是由 21 家世界顶级癌症中心组成的非营利性学术联盟制订的指南,是美国肿瘤领域临床决策的标准,也已成为全球肿瘤临床实践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指南,该指南每年均更新。最近,NCCN 公布了 2010 宫颈癌、卵巢癌、子宫肿瘤治疗指南。为了使广大读者及时了解国际上有关妇科肿瘤的学术动态,我刊特邀请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妇科肿瘤专家林仲秋教授和云南省潞西市德宏州医疗集团人民医院妇科罗祥美医生对这个指南进行解读。 2010 年 1 月,NCCN(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 work)公布了《2010 宫颈癌临床实践指南》,2010 版指南对2009 版指南做了一些细微修订,基本采纳了 2009 版的全部内容。为使大家对 2010 版有个全面的了解,有必要把 2009 和2010 版指南主要更新及主要内容一起介绍。 《2009 宫颈癌临床实践指南》主要更新内容 1. 对ⅠB1 期和ⅡA 期(≤4 cm)宫颈癌的治疗,2008 指 南推荐行“根治性子宫切除术+盆腔淋巴结切除+主动脉旁淋 巴结取样”,2009 指南更改为“根治性子宫切除术+盆腔淋巴结切除±主动脉旁淋巴结取样”,也就是把常规进行主动脉旁淋巴结取样改为有选择性地进行。

Wnt在宫颈癌发生发展中作用及表达调控机制的研究

目录 第一章引言 (1) 第二章实验方法 (4) 1实验材料 (4) 1.1 组织样本 (4) 1.2 试剂 (4) 1.3 仪器 (6) 1.4 主要试剂的配制 (7) 2实验方法 (10) 2.1 细胞复苏 (10) 2.2 细胞培养 (10) 2.3 细胞及病理标本蛋白及RNA提取 (10) 2.4 蛋白印迹分析 (12) 2.5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 (14) 2.6 数据处理 (16) 第三章结果 (17) 3.1 不同宫颈组织中Wnt-3a及β-catenin蛋白表达 (17) 3.2 宫颈癌细胞中Wnt-3a和β-catenin mRNA表达分析 (19) 3.3不同宫颈组织中信号转导途径变化 (20) 第四章讨论 (21) 参考文献 (25) 综述 (30) 1

Wnt在宫颈癌发生发展中作用及表达调控机制的研究第一章引言 第一章引言 宫颈癌是严重威胁妇女生命安全的头号恶性肿瘤,发病率较高,且呈逐年上升和低龄化趋势。世界范围统计,每年新增宫颈癌患者50万例,是每年新增癌症病例的5%以上,其中80%以上病例来自于发展中国家[1]。研究已证实HPV感染与宫颈癌发病的相关性,病理检查也发现宫颈癌样本中HPV感染率近100%[2]。但研究也同时表明HPV不是宫颈癌感染的唯一因素,是多种因素的调控结果。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以及新辅助化疗可以有效降低死亡率,但宫颈癌复发转移率一直居高不下,多数宫颈癌患者死亡病因归结为复发转移。研究结果表明约15%的宫颈癌患者出现癌细胞转移,有的患者术后腋窝淋巴结检查为阴性也会出现复发和转移[3]。宫颈癌发病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从正常宫颈组织发展为宫颈上皮瘤样病变,再到宫颈癌需要数十年时间,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改善宫颈癌治疗效果、生活质量及死亡率的主要策略[4]。而且尽早发现转移,并及时采取有效治疗措施,是降低宫颈癌死亡率的关键所在。 目前宫颈癌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以前多数学者认为宫颈癌是通过性传播途径罹患,直到1999年在宫颈癌组织中发现HPV(人乳头状瘤病毒),大量研究表明HPV感染是宫颈癌发生发展中必不可缺的,流行病学及分子生物学水平检测证明宫颈癌组织99%中存在HPV感染[5],目前多数学者认为宫颈癌是HPV感染造成。但研究发现数百万女性暴露HPV感染,但宫颈癌发病率远低于HPV感染率,可能由于HPV感染只有极少数进展为宫颈癌[5]。HPV感染是宫颈癌的必要因素,但不是唯一因素。其他因素,包括免疫、遗传、环境因素以及后天环境都会对宫颈癌的发生发展造成影响[6]。HPV感染可能是内源性因素诱导,抑癌基因失活及癌基因异常激活与之相关,机体免疫调节失衡,癌细胞过度增殖,形成肿瘤组织[7]。 经典的妇科肿瘤信号转导通路在正常细胞中常处于关闭状态,其作用主要在脊椎动物胚胎发育过程中被激活,参与多种发育模式[8]。因此,如果在脊椎动物胚胎发育早期存在Wnt信号转导通路的缺陷,可导致生物发育缺陷。而Wnt信号转导通路关键蛋白成分(如APC、β-catenin和axin等)的突变或上游信号不恰当的过度激活 1

NCCN子宫颈癌2021年第一版更新(完整版)

NCCN子宫颈癌2021年第一版更新(完整版) 离2021年差不多还有三个月时间,NCCN就于2020年10月2日推出2021年第一版(version 1.2021)宫颈癌指南。 修订内容,最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是宫颈小细胞神经内分泌肿瘤(neuroendocrine tumors of the cervix,NECC)的管理,一是妇瘤患者生存原则。关于NECC管理,增加两个流程图(CERV-13)和(CERV-14),比较详尽地介绍宫颈小细胞神经内分泌肿瘤诊疗过程;在CERV-A病理学原则部分,增加了针对NECC的新章节,阐明对NECC组织学描述和免疫组织化学的建议;在宫颈癌系统疗法部分,增加了针对NECC的方案。这些变化,很难说是什么重大进展,但指南制定者全面梳理了与NECC相关内容,提出诊疗建议,无疑对指导临床实践大有裨益。 至于患者生存原则,CERV-G部分用一页篇幅介绍妇瘤存活者管理的概况。 其他的变动,主要是修改术语,处置建议选项排序调整,等等。 讨论部分,应该是指南的重点之一,但并无修正,而上一次更新是在2019年3月29日。

总论 ?增加了治疗子宫颈小细胞神经内分泌肿瘤(neuroendocrine tumors of the cervix,NECC)的新的流程图(algorithm)。(CERV-13)和(CERV-14) ?妇瘤患者生存原则:这是讨论妇科癌症患者身体和社会心理影响以及如何管理临床方法新章节。(CERV-G) ?在所有流程图中“盆腔淋巴结解剖(dissection)”改为“盆腔淋巴结切除术(lymphadenectomy)”。 ?在所有流程图中“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解剖”改为“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术”。 宫颈小细胞神经内分泌肿瘤(neuroendocrine tumors of the cervix,NECC)的新的流程图(algorithm)---CERV-13)

诱发宫颈癌主要原因

诱发宫颈癌主要原因 据统计,全球每年有40万女性罹患宫颈癌,我国每年约有13.1万宫颈癌新发病例,是发达国家的6倍! 宫颈癌发病正呈现年轻化的趋势!年轻的女性朋友要引起注意了! 许多人以为打了宫颈癌疫苗就意味着完全排除了宫颈癌的风险? 专家告知我们,疫苗的预防覆盖效果只有75%,打完疫苗还需定期做宫颈癌筛查,而且疫苗注射的年龄是有规定的。(世界卫生组织认为,能获得HPV疫苗保护的人群年龄为9 - 26岁,而最适宜接种的年龄为11 - 12岁。) 宫颈癌疫苗 准确的说法是HPV疫苗,这是一种预防型疫苗,而不是治疗型疫苗。接种疫苗以后,获得对HPV的保护性抗体,预防了HPV感染,就等同于预防了宫颈癌的发生。 不过,HPV病毒有100多种亚型,与宫颈癌相关的高危亚型有10多种,而疫苗针对的只是其中的某几种。至于其他类型的肿瘤,如果不是由病毒或细菌引起的,很难通过简单的疫苗的方式进行预防也许宫颈癌疫苗能给你带来“安全感”,但是,预防宫颈癌应从认识宫颈癌,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接种宫颈癌疫苗并定期检查入手。 宫颈癌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

1.病毒或真菌 单纯疱疹病毒Ⅱ型、人乳头瘤病毒、人巨细胞病毒以及真菌感染可能与宫颈癌的发生有关。不过据发现,人乳头瘤病毒是导致宫颈癌发病的最主要原因。 2.吸烟 如今有很多的女性都比较习惯吸烟,但是据发现吸烟的妇女患宫颈癌的可能性比不吸烟者增加2倍。此外不同的生活习惯也可能影响宫颈癌的发病率,女性免疫功能低下,不良的精神因素等都是诱发宫颈癌的原因。 3.配偶也是诱发宫颈癌的因素之一,大部分人却不知道的! 宫颈癌的发生还有一点是和患者本身无关的,但是和患者的配偶是有一定的关系的。 配偶包皮过长或包茎者,其妻子发生宫颈癌的相对危险度较大。 患有阴茎癌或前列腺癌或配偶有多个性对象,其妻子患宫颈癌的机会也会增多。 4.性生活异常 性生活过早或不洁性生活是诱发宫颈癌的主要原因。性生活过早(指18岁前即有性生活)的女性,其宫颈癌的发病率比18岁以后开始性生活的要高4倍。 女性性生活开始早且患有梅毒、淋病等性传播性疾病,则宫颈癌发病比正常女性高6倍 5.宫颈糜烂、裂伤与外翻。 现在很多女性都不把健康放在首位,所以在出现妇科疾病时也没有进行治疗,由于子宫颈的生理和解剖上的缘故,容易遭受各种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因素刺激,包括创伤、激素和病毒等。 宫颈癌的三个早期症状解读 宫颈癌若能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其治愈率是比较高的。但并不是所有的早期宫颈癌均有可以觉察的征兆。尤其是不少原位癌病例,都是在普查中被发现的。但也有一些病例有下列早期表现,应特别注意。 (1)接触性出血 它可能是唯一的早期征兆。指的是在性交、妇科检查及便秘患者用力排便后有很少量的阴道流血。由于这种症状也可见于宫颈糜烂及宫颈息肉,因而易被忽略。

宫颈癌规范化诊治指南

宫颈癌规范化诊治指南 (试行) 1 适用范围 本文规范了子宫颈癌的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原则及治疗方案。适用于全国市、县级医院及其医务人员对子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断和治疗。 2 缩略语 2.1 CA125:(carcinomar antigen)癌抗原125 2.2 CEA:(carcinoembryonic antigen)癌胚抗原 2.3 CIN:(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宫颈上皮内瘤变 2.4 CTV:(clinical target volume)临床靶区 2.5 FIGO:(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国际妇产科联盟 2.6 LEEP:(Loop Electro-surgical Excisional Procedure)宫颈环形电切术 2.7 PTV:(planning target volume)计划靶区 2.8 SCC:(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ntigen)鳞状细胞癌抗原

3 诊治流程: 图1 子宫颈癌诊断与治疗流程 4 诊断依据 4.1 高危因素 1)首要病因: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是子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首要因素。 2)相关高危因素:过早性生活、多个性伙伴、多产、性伴侣的性行为混乱,吸烟、社会经济地位低下、营养不良等。 4.2 症状 接触性阴道出血,不规则阴道出血或绝经后阴道出血白带增多。 4.3 体征(妇科检查:临床分期是最重要手段,临床分期需要2名有经验的妇科医生决定,分期一旦确定不能改变) 4.3.1视诊应在充足照明条件下进行,直接观察外阴和通过阴道窥器观察阴道及宫颈。除一般观察外应注意癌浸润范围,宫颈肿瘤的位置、范围、形状、

综述 宫颈癌病因

综述宫颈癌病因 收集了1928名健康女性作为对照组,发现病例组HPV感染率为90.7%(1739例), 对照组仅为13.4%(259例);HPV感染患者发生宫颈癌的相对危险度为158.2(95% 可信区间113.4?220.6),而高危型HPV感染者相对于低危型HPV感染者发生宫颈 癌的相对风险增高45倍。 己经有非常明确的证据支持HPV在宫颈癌变中所起的作用[8],HPV感染是 宫颈损害发生的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并且病毒转化基因的持续表达引发了损伤 向癌变发展。特定HPV基因型引起的持续感染已经被认为是宫颈上皮内瘤变和宫颈癌发展、保持和进展的一个必要的步骤[9]。尽管如此,HPV感染很可能并 不是宫颈癌发生的一个充分原因,因为一些前瞻性的研究一致表明只有小部分受 感染的妇女最终发展成为宫颈癌[1"]。除了HPV感染之外,必定存在一些其他因素(如生育状况、营养因素等)与HPV相互作用,影响HPV感染的风险并导致宫颈 损害向癌变方向发展。 对于一些其它的与宫颈癌相关的危险因素,国内外已经做过许多研究 结果表明初次性生活年龄过早、初次生育年龄过早、多次生育、终生性伴侶数量多、长时间服用口服避孕药和吸烟等均增加宫颈癌的患病危险,另外缺乏一些营 养物质[16]也会增加宫颈癌的发病风险。同时,遗传因素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方面。到目前为止,对于宫颈癌基因的研究还没有做过GW AS,对于可能的基因关联的 研究还只是应用最普遍的调查来确定常见的宫颈癌敏感性基因或者基因位点。在过去20年间,已经有超过200个基因与宫颈癌的关联的研究被发表,其中包括500 个变异被评估。尽管其中一些基因变异确实与宫颈癌的发病风险存在关联,但是 也存在一些假阳性的关联,不能在另外的研究人群中验证。Meta分析法

宫颈癌总结

子宫颈癌是女性生殖道最常见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世界各地均有发生,据WHO统计全球发病人数每年45万人左右,80%在发展中国国家,发病率逐年上升。我国每年新发病例约13万以上,每年有2-3万妇女死于宫颈癌,严重威胁广大妇女的身体健康,对患病者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筛查对象: 1.一般人群:任何有3年以上性行为或21岁以上有性行为的妇女均为筛查对象。WHO建议年龄在25-65岁的发生性生活的女性都应该接受宫颈癌的筛查,从早期癌前病变(CIN)发展至浸润癌需要10年左右的时间,一般人群每年进行一次筛查。 2.高危人群:高危人群指:①有多个性伴侣或性交频繁者;②初次性交年龄低的女性;③其男性性伴侣有其他宫颈癌

性伴侣的女性;④现在或以前有单纯疱疹病毒感染的女性;⑤艾滋病病毒感染的女性;⑥患有其他性疾病传播,尤其是多种性传播疾病混合存在的女性;⑦正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的女性;⑧吸烟的女性;⑨有过宫颈癌病变,如患有慢性宫颈炎不及时治疗、CIN或妇科瘤病史的女性。 液基细胞是一项新兴的改良细胞学制片技术,与传统图片技术相比,其在取材方式,标本保存固定和制片染色等方面都有明显改善,大幅度提高了涂片的满意度,从而提高了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目前,该项技术得到了越来越多的细胞病例学家和妇产科专家的认可,并迅速在全世界许多国家和国内大中型城市推广使用。 我院2015年宫颈细胞学筛查的阳性率为%,其中%的患者进行了组织细胞学检查,其中慢性炎症占%,CIN1 例,占%,CIN2 例,占%,CIN3 例,占%,只有例CIN3进行

了随后的leep治疗,在细胞学筛查阳性病例中,只有例进行了随访,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结果是报告高病变的,其病理检查结果阳性率很高,但14年我院开展的病理检查阳性较低,明显低于文献报道,可能因我院病理科以及宫颈门诊均刚刚成立,普查人数少,统计数据较少,也可能与我们进行宫颈病理检查是取材有关,随访率低,这可能与我们的宣传,对病人的宣教不够有关,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应加强随访、宣传。

宫颈癌诊疗规范(2018年版)

宫颈癌诊疗规范(2018年版) 一、概述 宫颈癌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在我国女性恶性肿瘤中居第二位,位于乳腺癌之后。据世界范围内统计,每年约有50万左右的宫颈癌新发病例,占所有癌症新发病例的5%,其中的80%以上的病例发生在发展中国家。我国每年约有新发病例13万,占世界宫颈癌新发病例总数的28%。患病的高峰年龄为40~60岁,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宫颈癌的发病年龄呈年轻化趋势。宫颈癌发病率分布有地区差异,农村高于城市,山区高于平原,发展中国家高于发达国家。因此,十分有必要在全国范围内规范宫颈癌的诊断与治疗。另一方面,宫颈癌的发生可通过对癌前病变的检查和处理得以有效控制。西方国家的经验显示,宫颈癌的发生率在密切筛查的人群中减少了70%~90%。 本指南适用于宫颈鳞癌、腺癌及腺鳞癌,占所有宫颈癌的90%以上。部分特殊病理类型,如小细胞癌、透明细胞癌、肉瘤等发病率低,目前国际国内尚未达成共识,故本指南不适合用于这些少见病理类型的宫颈癌。本规范借鉴了国际上公认的宫颈癌诊疗指南(如NCCN指南、FIGO指南等),并结合我国以往指南进行修订。在临床实践中,目前宫颈癌注重综合治疗理念,同时也更加注重个体化治疗,需结合医院的设备、技术条件以及患者的病情进行治疗治疗。对于病情复杂的宫颈癌患者,临床医师应合理应用本规范,本规范未涵盖的,建议参加临床试验。 二、诊断 (一)病因学

持续的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是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首要因素。我国常见的高危型HPV包括16、18、31、33、45、52、58等。HPV主要通过性生活传播。目前人乳头瘤病毒疫苗已在国内上市,可以按照适宜的年龄进行推广接种,以预防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 与宫颈癌相关的其他高危因素有:①不良性行为:过早开始性生活,多个性伴侣或丈夫有多个性伴侣;②月经及分娩因素:经期卫生不良,经期延长,早婚,早育,多产等;③性传播疾病导致的炎症对宫颈的长期刺激;④吸烟:摄入尼古丁降低机体的免疫力,影响对HPV感染的清除,导致宫颈癌特别是鳞癌的风险增加;⑤长期服用口服避孕药:服用口服避孕药8年以上宫颈癌特别是腺癌的风险增加两倍;⑥免疫缺陷与抑制:HIV 感染导致免疫缺陷和器官移植术后长期服用免疫抑制药物导致宫颈癌的发生率升高;⑦其他病毒感染:疱疹病毒Ⅱ型(HSV-Ⅱ)与宫颈癌病因的联系不能排除。其他因素如社会经济条件较差、卫生习惯不良、营养状况不良等也可能增加宫颈癌的发生率。 (二)临床表现 1.症状 癌前病变及宫颈癌早期可以没有任何症状。常见的症状为接触性阴道出血,异常白带如血性白带、白带增多,不规则阴道出血或绝经后阴道出血。晚期患者可以出现阴道大出血、腰痛、下肢疼痛、下肢水肿、贫血、发热、少尿或消耗恶液质等临床表现。 2.体征 ⑴视诊:应在充足照明条件下进行,直接观察外阴和通过阴道窥器观察阴道及宫颈。除一般观察外应注意癌浸润范围,宫颈肿瘤的位置、范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