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法章《当代新闻评论教程》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电视新闻评论)【圣才出品】

丁法章《当代新闻评论教程》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电视新闻评论)【圣才出品】
丁法章《当代新闻评论教程》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电视新闻评论)【圣才出品】

第二十四章电视新闻评论

24.1 复习笔记

【知识框架(庖丁解牛)】

【考点难点归纳(厚积薄发)】

考点一:电视新闻评论的兴起与特点(见表24-1)★★★

表24-1 电视新闻评论的兴起与特点

考点二:制作电视新闻评论的“三个结合”(见表24-2)★★★

表24-2 制作电视新闻评论的“三个结合”

【考点拓展(触类旁通)】

电视评论的构成要素(见表24-3)

表24-3 电视评论的构成要素

24.2 课后习题详解

1.电视新闻评论与报纸新闻评论有什么区别?

答:电视新闻评论与报纸新闻评论都具有新闻评论的新闻性、政治性、群众性和科学性等共性,区别在于前者是运用电视传播手段播出的新闻评论。电视新闻评论包括如下特点:(1)多种传播符号凸显优势

电视新闻评论可以运用多种传播符号:报道词声音、同期声、字幕、照片、图表、图像等。因而可充分显示“形象化评论”的特色,将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紧密结合在一起,评论手段更丰富多彩。

(2)直观性带来受众面广

电视直观性强,信息代码少,受众可不受年龄和文化程度的限制。由于画面本身会“说话”,电视评论记者有时无需再做文字上的描述,保留现场声即可,这样能让观众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应该说,电视比报纸更具有“眼球吸引力”,画面活了,会说话,能吸引观众继续看下去,因而电视新闻评论的受众面较广。

(3)亲近性带来更强的说服力

电视图像有可视性,形象感人;电视评论节目主持人采用“面对面交谈”形式,产生“自己人效应”,可充分吸引观众;同时电视评论可引入多种评论者的同期声(包括现场采访中的议论评述),使论据更为真实可信,更具有强大的说服力。

2.制作电视专题评论节目要注意哪些问题?

答:制作电视专题评论节目要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内容层面

①讲究时效,把握时机

能否适时地发表评论,将极大地影响电视台舆论引导功能的发挥。及时评论,就是尽可能缩短评论与所反映的新闻事实之间的时间差,以最快速度反映客观事物的发展变化。也要注意把握时机,重视因时因事制宜,做到适时、适宜、适度。

②紧扣现实,服务大局

一篇好的电视新闻评论,选题必须触及当前广阔的社会生活,把握时代脉搏,围绕热点、焦点和难点,选择针对性强、意义重大、主题深远的论题,要注意理性思考,抓住隐藏在新闻事件背后的本质,揭示问题背后的更深层次的矛盾,这样才能把问题说深说透,从而有利于问题的解决,更好地为党和政府的工作大局服务。

③有述有评,叙议结合

要重视和强调节目的评论性,解说词要有深度、力度,要画龙点睛、言简意赅。

(2)形式层面或技术层面

①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相结合

电视是声画并重的艺术,声音和画面是电视最基本的两大要素。应注意调动一切手段,发挥电视现场感强、声画并茂的优势,注意选择那些具有很强画面感的报道对象。

实践表明,电视专题评论一定要善于将图像的形象化叙述和解说词、同期声的抽象化议论相结合,在视听交融中完成信息传递。总之,语言和画面的有机结合,默契互证,会使新闻评论更加具有感染力、说服力。电视专题评论一定要注重语言和画面的配合,防止声画“两张皮”的毛病,以收到声画相得益彰的效果。

②多种传播符号表达与理性思辨相结合

电视传播符号有语言符号与非语言符号两大体系、多种类别,电视专题评论应充分发挥其整体作用。譬如,图像、记者出镜头评论、被采访者叙述评说、播音员声音、现场音响、字幕、照片、图表等等,由理性思辨串联起来,就能增强电视专题评论的立体感与纵深感,产生全方位、多视角透视的效应。

③电视评论员主评与受众参与评说相结合

电视专题评论通常由评论员直接出镜头评述,评论员既是节目主持人,又是记者,在电视评论中起着核心作用。这就要求主持人既要懂得整体策划,又要会现场采访,还要会即席评说,并富有理性思考。而电视评论的论证主体,既可以是评论员,也可以是有关权威人士、专家与普通群众,这就是受众参与问题。受众参与论证,主要由节目主持人或记者通过现场采访来实现。

3.荧屏评论性新闻为何发展很快?

答: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我国五彩缤纷的荧屏上,评论性节目和谈话类节目方兴未艾,从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对话”等栏目的开播,到各地方电视台的焦点、热点板块节目的面世,各具特色的评论性节目相继荟萃一堂,一时间形成千姿百态、异彩纷呈的景观,这根植于上世纪90年代社会转型期中国大众的一种价值取向。总体来说,荧屏评论性新闻发展快的原因如下:

(1)人们的思想观点长期没有机会在公共场合得到沟通、碰撞和理解,如今有这个平台,可展示不同层面人们的看法和个性观点,就此自然而然地被卷入屏幕上的种种交流活动中。

(2)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商品大潮的节节进逼,人们的价值追求越来越多元化,在审美取向上则是趋于个人化和平民化。观众开始有对娱乐、幽默、轻松节目的需求,并希望在节目中能找到一个参与其中表达自我的位置。因而,这类评论性节目一推出,就以鲜明的特色吸引着观众,受到各方面的关注,同时促进新闻节目质量的提高。

4.中央电视台以“焦点访谈”为代表的一系列谈话类节目,为什么会广受欢迎?

答:1993年年底,中央电视台成立评论部,为电视评论的更大发展提供组织保证。中央电视台在推出“东方时空·焦点时刻”以后,从1994年4月1日起,又出台一档综合评论性专栏节目“焦点访谈”,整个栏目采用演播室主持和现场采访相结合的结构方式,使报道有着落、评论有依据,述与评相互支持,相得益彰,是典型的评论与深度的结合。中央电视台以“焦点访谈”为代表的一系列谈话节目广受欢迎,原因在于电视新闻评论除具有新闻性、思想性、群众性、科学性等共性外,还有自己独特的优势:

(1)多种传播符号凸显优势

电视新闻评论可以运用多种传播符号:报道词声音、同期声、字幕、照片、图表、图像等。因而可充分显示“形象化评论”的特色,将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紧密结合在一起,评论手段更加丰富多彩。

(2)直观性带来受众面广

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①电视直观性强,信息代码少,受众可不受年龄和文化程度的限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