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小数加减法教学设计

五年级数学小数加减法教学设计
五年级数学小数加减法教学设计

课题:小数加减法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数学第47---48页的例题1、“试一试”和“练一练”,练习八第1---3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探索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体会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在算理上的联系,初步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解决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进一步增强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探索并解决新问题的意识,不断体验成功的乐趣。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与他人的合作意识,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体会成功的喜悦。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小数点要对齐的算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想一想,答一答

? 2.5 ② 6.8

+ 3.3 - 5.2

——————

?③2.4-1.8=

?④ 3.2+1.3=

?⑤0.7元-0.2元=()元

?⑥ 2.1元+2.9元=()元

二、导入

1、出示例1的情境图

谈话:这是同学们在文具店购物的画面。你能从中了解到哪些信息?学生交流后提问“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一些用加法、减法计算的问题吗?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板书下面的问题以及相应的算式:

(1)小明和小丽一共用了多少元?

(2)小明比小丽多用了多少元?

(3)小明和小芳一共用了多少元?

(4)小芳比小明少用多少元?

2、揭示课题

提问:同学们不但提出了许多问题,还列出了算式。请大家观察这些加减法算式,你能发现它们有什么特点吗?(算式中都有小数)

谈话:怎样计算小数加减法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问题。板书课题:小数加减法

三、探究

1、教学例题1的第(1)

谈话,你能用竖式计算4.75+3.4吗?先试一试,再和小组内的同学交流。学生用竖式计算,并在小组内交流。同时指明板演。

讨论:你是怎么计算的?又是怎样想的?

围绕学生采用的算法进步比较,要求学生具体地解释思考过程。

小结:用竖式计算小数加减法时,要把两个加数的小数点对齐,然后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分别相加。

2、教学例题1第(2)问。

谈话:同学们通过自己的探索,知道了用竖式计算小数加法要把小数点对齐后在算,那么怎样计算小数减法呢?请同学们试着计算4.75——3.4这道题。

学生独立计算,指名板演

学生完成后,指名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算的,怎样想的,再进一步追问:用竖式计算小数减法时,为什么要把被减数和减数的小数点对齐?

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3、教学试一试

谈话:这里还有两道计算题,你能用刚才学到的计算方法自己算出结果吗?

学生计算后,再要求说一说是怎样算、怎样想的。然后提出把计算结果化简的要求,让学生说一说化简的结果和依据。

4、总结和归纳

谈话:同学们通过自己的探索学会了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你能说一说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在计算时有什么相同吗?计算小数加减法要注意些什么?先请同学们自己想一想,再和小组内的同学交流。

学生活动,教师参与学生的活动。组织交流。

引导学生归纳:

相同点:小数加减法和整数加减法一样,都有把相同计数单位上的数分别相加减,都要从低位算起。

不同点:计算整数加减法时,个位对齐;而计算小数加减法时,要把小数点对齐。计数小数加减法时,只要把小数点对齐,再按照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去计算,最后在得数里对齐横线上的小数点,点上小数点。

四、练习

1、做“练一练”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让学生说一说计算中需要注意的地方。

2、做“练一练”第2题。

先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找出每道题中的错误,再分别改正,并组织交流。

3、做练习八第1题。

先让学生各自在书上填出得数,再指名回答。

4、做练习八第2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根据学生完成的情况适当加以点评。

5、做练习八第3题。

先组织完成第(1---3)题,并分别评讲(着重引导学生联系线段图理解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再让学生自由提出问题并解答。

五、拓展题目:

1、查一查,看看语文书和数学书的单价分别是几元几角几分?

算一算,两本书一共需要几元几角几分?哪本书贵?贵多少钱?(语文:8.31元数学:5.72元)

这两本书一共多少钱?(8.31+5.72= )

语文书比数学书贵多少钱?(8.31-5.72= )

2、一根4.8米长的竹竿直插入水池中,竹竿的入泥部分是0.4米,露出水面的部分是0.8米。池水深多少米?

六、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有哪些收获?你认为自己今天学得怎么样?

七、延伸

同学们在开始上课的时候,提出了许多用小数加减法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都很有价值。其中,有些问题我们已经解决,剩下的问题下节课再继续研究。有兴趣的同学也可以在课后先试一试。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小数加减法》教学设计

《小数加减法》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教材第71、72页的例1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小数加减法计算过程,理解计算的算理,并能正确地进行小数加减法的计算。 2、在尝试和探索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体会小数加减法运算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自主探究小数加减法的计算过程。 教学难点:理解计算的算理,即小数点对齐,计数单位相同的两个数才能相加减。 教学准备:课件、直尺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三年级时,我们已经认识了小数,同学们对小数也有了一定的了解,想一想,我们生活中哪些地方经常能够用到小数? 生:商店和超市里商品的价格。 生:测量身高的时候用到小数。 师:用的最多的地方是哪里? 生:超市和商店里。

师:的确如此,我们在买东西的时候经常用到小数。哪些同学有过购物的经验? 师:非常好,大家都有买东西的经验。在购物过程中,我们不但会遇到小数,还会遇到小数的计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小数的加减法。(板题:小数加减法) 师:希望大家开动脑筋,大胆猜想,看谁能根据自己已有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发现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说明其中道理。 二、自主探究 1、小数加法 (1)课件呈现主题图 师: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生:在书店里,小女孩想买2本书,小男孩想买1本词典。 师:一起来看这两本书的价格,谁来读一读? 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生:(1)买这两本书,一共花了多少钱? (2)《数学家的故事》比《童话选》贵多少钱?(课件呈现提出的问题) 师:要解决这两个问题,该怎样列式呢? (1)6.45+4.29 (2)6.45-4.29 师:这两个算式分别是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探究如何计算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五年级数学小数加减法计算题简便计算

五年级数学小数加减法计算题(简便计算) 13.6+7.84+6.4 38.7-14.47-5.53 8.5+9.9 1.31+4.7+0.69+5.3 1.25+3.7+0.75 5.6-0.18-1.2 7.08+16+8.2 10+0.009+0.191 3.75-0.75-1.25 80-19.4-8.09-3.51 5.6+0.5-5.6+0.5 7.2+5.6-2.8 34.5-(17.2+4.5) 27.3+73.2+72.7 585+189+215 5.85-1.75- 0.25 768-274-126 5.85+1.89+2.15 24.8+14.6+15.4 42.5-22.17-7.83 3.8+1.37+6.2+12.63 45.55-(6.82+15.55) 34.52-17.87-12.23

4.57+3.17+3.43+ 5.83 23.75-8.64-3.36 17.83-9.5-7.83-0.5 3.45+8.7+16.55+1.3 8.54-5.96 27.38-5.34+2.62-4.66 21.63-(8.5+9.63) 45.55-(6.82+15.55) 34.52-17.87-12.23 4.7+3.17+3.43+ 5.83 23.75-8.64-3.36 17.83-9.5-7.83-0.5 3.45+8.7+1 6.55+1.3 2 7.38-5.34+2.62-4.66 21.63-( 8.5+ 9.63)

4.32-(1.26+2.34) 2.5+3.25+0.75+7.5 2.53+1.79+ 3.47 10.08- 4.79-1.21 17.05-(2.05-6.4) 3.73+5.28+ 4.27+4.72 103 +10017+100029 108米-1008米-1000 8米 3元5角+2元5角-1元8角3分 9.4+0.3-6.4 15.25+4.72+4.75+5.28 34.82-(4.82+15.2) 12.7-4.8-5.2 3.1+25.78+6.9 73.8-1.64-13.8-5.36 45.55-(6.82+15.55) 34.52-17.87-12.23 4.57+3.17+3.43+ 5.83 23.75-8.64-3.36 17.83-9.5-7.83-0.5

新人教版小数加减法教学设计

《一般的小数加减计算》教学设计 北京市东城区府学胡同小学王虹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自主探索生活中的情境使学生理解小数加减法的计算算理,掌握竖式计算的方法,并能正确计算,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2.通过计算、比较等活动使学生经历把整数加减法计算经验迁移到小数加减法计算的过程,培养学生运用迁移规律的意识。 3.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感受到小数加减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小数加减法的计算算理,掌握竖式计算的方法,并能正确计算。教学难点:理解“小数点对齐就是相同数位对齐”。 三、教具准备 教学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教师: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会遇到需要用加法或者减法解决的问题。谁还记得什么是加法吗?减法呢? 预设: 学生1: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学生2: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2.出示:妈妈把一根绳子截成两段,一段长83厘米,另一段长59厘米。

教师:你能根据妈妈提供的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预设: 学生1:这根绳子原来长多少厘米?83+59=142(厘米)。 学生2:两根绳子相差多少厘米?83-59=24(厘米)。 3.教师:这两道都是整数加减法的题目,你能说说计算整数加减法时要注意什么吗? 预设: 学生1: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一。学生2: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从它的前一位退一当十,和本位上的数合并在一起,再减。 4.教师:同学们已经把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熟记在心了,如果换成小数的加减法,你们还有办法解决吗?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般的小数加、减的计算。(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学生根据提供的信息,按照自己的意愿提出问题,这是一个处理信息的过程;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激活学生已有的数学经验和生活经验,用旧知引新知,为他们的学习指明方向,激发起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 (二)探究新知 1.小数加法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小数加减法 教案

第2课时小数加减法(2) 【教学内容】 教材第73页例2、“做一做”及第75页练习十七第6~10题。 【教学目标】 1.巩固小数加减法的法则、加减法关系并掌握小数加减法应用题。 2.提高解题能力。 3.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重点难点】 小数加减法法则,运用法则进行准确计算。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1.提问:小数加减法和整数加减法有什么不同? 2.计算下面各题: 8.102+15.28 8.52-5.75 1.25+16.7 【新课讲授】 1.出示例2:小林买了下面两本书。 《数学家的故事》6.45元《神奇的大自然》8.3元 提问:你能提出什么问题?根据学生讨论,列出问题。(1)一共花了多少钱?(2)《数学家的故事》比《神奇的大自然》便宜多少钱?(3)《神奇的大自然》比《数学家的故事》贵多少钱?提问:怎样列式,如何计算呢? (1)6.45+8.3=14.75(元) (2)(3)8.3-6.45=1.85(元)

2.用小数计算下列各题: 3元5角+7元8角7分= 8千克-4千克50克= 提问:这些题目和以前做的小数加减法有哪些不同?你打算怎样做? 学生分组讨论,汇报结果。 因为:3元5角= 3.50元7元8角7分=7.87元 所以:3元5角+7元8角7分=3.50元+7.87元=11.37元 学生独立完成:8千克-4千克50克=提问:以后碰到类似的题目,你打算怎么做? 小结:注意先将复名数化为单名数的小数,单位统一了,再按小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 【课堂作业】 1.用小数计算下列各题: 4元5角8分+10元3角= 1吨500千克-800千克= 1米6厘米+65厘米= 5米4分米-176厘米= 2.班里要用100元买一个足球和一个排球。 足球排球冠军牌蓝天牌三风乐动2 问题:可以怎样买?需要付多少钱? 3.完成教材第73页“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 【课堂小结】 提问:今天你有什么收获?小结:今天我们继续复习巩固了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新人教版小数加减法

新人教版小数加减法教学设计

《一般的小数加减计算》教学设计 北京市东城区府学胡同小学王虹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自主探索生活中的情境使学生理解小数加减法的计算算理,掌握竖式计算的方法,并能正确计算,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2.通过计算、比较等活动使学生经历把整数加减法计算经验迁移到小数加减法计算的过程,培养学生运用迁移规律的意识。 3.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感受到小数加减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小数加减法的计算算理,掌握竖式计算的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小数点对齐就是相同数位对齐”。 三、教具准备 教学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教师: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会遇到需要用加法或者减法解决的问题。谁还记得什么是加法吗?减法呢? 预设: 学生1: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学生2: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2.出示:妈妈把一根绳子截成两段,一段长83厘米,另一段长59厘米。 教师:你能根据妈妈提供的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预设: 学生1:这根绳子原来长多少厘米?83+59=142(厘米)。 学生2:两根绳子相差多少厘米?83-59=24(厘米)。 3.教师:这两道都是整数加减法的题目,你能说说计算整数加减法时要注意什么吗? 预设: 学生1: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一。

学生2: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从它的前一位退一当十,和本位上的数合并在一起,再减。 4.教师:同学们已经把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熟记在心了,如果换成小数的加减法,你们还有办法解决吗?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般的小数加、减的计算。(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学生根据提供的信息,按照自己的意愿提出问题,这是一个处理信息的过程;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激活学生已有的数学经验和生活经验,用旧知引新知,为他们的学习指明方向,激发起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 (二)探究新知 1.小数加法

最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简单的小数加减法精品教案 (40)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教学目标 1.理解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并掌握计算方法, 2.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笔算小数加、减法, 3.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迁移类推能力。 教学重点 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 笔算下面各题,并说说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8+6= 28+5= 37-5= 12-6 (三人板演,其他学生练习在课堂本)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3 (1)出示主题图. 看图,说说图上画了什么? 你从图中获得什么信息? 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2)教师根据学生获得的信息所提出的数学问题板书在黑板上。 (3)教师从学生的众多问题中选择一个加法的问题和一个减法的问题。我们今天就来解决这两个问题。 (4)(教师选择例3)提问:该怎么解决?小组讨论解决的方法。教师巡视,及时掌握学生讨论情况。

(5)集体反馈。 教师引导学生从自己的学习实际情况出发,寻找适合自己知识水平的解决方法。 (6)集体讨论:0.6+0.8 教师先提示:这道式子是小数加法。小数加法与以前所学的加法是相同的,也是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教师板书:小数加法)。 小数加法又该怎样计算呢?(教师板书:计算) (7)引导学生两式比较: 一道是以元为单位相加,它是一道小数加法题, 一道是把元改写成角,把小数加法题转化成一道整数的加法题,通过观察比较知道:整数加法计算时要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再从个位加起;小数加法也是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列坚式时只要把小数点对齐,就能使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 (8)学生试笔算0.6+0.8 学生在进行笔算之前教师先与学生探讨数位对齐的问题。教师并示范。 元角分 0 . 6 + 0 . 8 (一人板演,其他人在本上做) 引导学生说一说,用坚式计算0.6+0.8时,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最后做什么? 观察、思考:在小数加减法中,要使相同数位的数对齐,只要什么对齐就行了? (9)反馈练习:列出2.8+2.1 6.4+0.9的竖式(订正时注意是不是小数点对齐)(10)引导学生总结:小数加法与以前所学的加法在计算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怎样计算小数加法? 2.教学例4: (1)教师选择例4 (2)这道题你会解决吗?应该怎样列式? (3)组织学生讨论:该怎样列竖式并正确计算出得数? (4)引导学生说一说小数减法的小数点为什么要对齐? (5)这个竖式怎样计算? 元角分 1 . 2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小数加减法》教学设计教学文案

《小数加减法》教学设计 丰润区小张各庄镇南青坨小学鲁长江 一、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教材第71、72页的例1及相关内容。 二、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小数加减法的计算过程,理解计算的算理, 并能正确地进行小数加减法的计算。 2、在尝试和探索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解决问题的 能力。 3、使学生体会小数加减法运算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感受数学与 实际生活的联系。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自主探究小数加减法的计算过程。 2、教学难点:理解计算的算理,即小数点对齐,计数单位相同 的两个数才能相加减。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等。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旧知 1、数学王国中蕴藏着无数的奥秘,你们想和老师一起去探索吗?今天我们要探索的内容是:小数加减法。你们准备好了吗? (板题:小数加减法)希望大家开动脑筋,大胆猜想,看谁能根据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发现小数加减法的奥秘。 2、出示新华书店图片,让学生算一算老师买的两本书一共多少钱?

使学生复习整数加减法的知识。 (二)自主探究,算理迁移 小组合作,探究小数加法。 1、课件呈现主题图(介绍图中的人物、地点) 师: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生:在书店里,小女孩想买2本书,小男孩想买1本词典。 师:一起来看这两本书的价格,谁来读一读? 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试着写在你的作业纸上) 生:(1)买这两本书,一共花了多少钱? (2)《数学家的故事》比《童话选》贵多少钱? (课件呈现提出的问题) 师:要解决这两个问题,该怎样列式呢? (1)6.45+4.29 (2)6.45-4.29 师:这两个算式分别是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探究如何计算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2、探究算法 先看算式6.45+4.29,先估算一下,这两本书大约一共有多少钱?师:这是两位小数的加法,你想用什么方法算出一共花的钱数呢?生:我想用列竖式的方法。 师:还有不同的方法吗?看来大家都选用列竖式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小学数学五年级小数加减乘除法口算练习题

0.17+0.6= 0.83-0.6= 17×300= 0.98-0.09= 0.2+0.78= 0.6×0.7= 10.2+0.02= 0.15+0.7= 6.7+2.5= 10.2+0.2= 9.2-6.1= 8.5÷5= 3.2-3.2= 3.7+2.3= 2.5×100= 3.12-0.32= 2+2.8= 3.8-2.9= 0.35+0.5= 0.35+0.63= 3.5÷70= 3.1+3= 3.8+0.38= 7.5÷25= 3.8+1= 0.95-0.05= 4.5+7.8= 3.1+0.3= 3+0.3= 6.3÷9= 4.5-0.4= 9.5-5= 1.1×9= 9.53-1.53= 9.5-0.5= 3.5+ 2.4= 1-0.95= 0.3+0.27= 0.47+0.13= 4.5+4= 4-0.6= 0.95+0.05= 2.5+3.2= 0.74+0.16= 4.8÷40= 53÷100= 5.1+2.3= 1.25×80= 0.78÷10= 0.52+0.4= 7×1.2= 0.25×100= 3.4-2.8= 0.6-0.37= 0.052×10= 10+0.08= 1-0.75= 0.5×1000= 7.82+0.3= 13.5+6.5= 3.05×100= 1.2-0.8= 21.6-12.6= 63÷100= 0.83-0.5= 0.76+0.14= 80÷1000= 2.7+0.4= 0.72-0.42= 0×10.5= 0.92-0.2= 3.5+4.8= 3.5+2.4= 5+0.07= 1-0.61= 0.47+0.23= 0.25+0.75= 3.7+0.33= 0.51+0.33= 1-0.6= 8-4.6= 5.8-3.6= 0.52+0.4= 6.45+5.5= 4.5-1.3= 3.4-2.8= 9.53-1.53= 8.8-6.7= 10+0.08= 9.5-7.3= 7.2+0.8= 7.82+0.3= 8.8-6.7= 1-0.95= 3.4-2.8= 0.96-0.35=

人教版简单的小数加减法教学设计赛课一等奖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已学过整数加减法,绝大多数的同学能正确熟练地计算整数加减法。他们已经初步认识了一位小数的含义,对元角分也比较熟悉。且三级学生一般都有自己购物付钱的经历,这些生活经验和认知经历都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教材分析】: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是在学生学过万以内数的加、减法和初步认识一位小数含义的基础上教学的。教材创设了学生十分熟悉的购物情境,学生能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在学生运用口算方法解决问题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尝试运用竖式进行计算,并结合口算方法和过去学过的整数加减法竖式计算帮助学生理解小数加减法竖式计算推理。“试一试”和“想想做做”主要巩固一位小数的加、减法,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 1.理解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并掌握计算方法。 2.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笔算小数加、减法。 3.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迁移类推能力。 【重点、难点】: 1. 掌握用竖式对小数进行加、减法的计算的基本方法。 2. 能够应用小数的加减法解决实际中的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课件演示文具店,售货员出现在学生面前) 引入:欢迎各位小顾客光临本店,本店为大家提供各式各样的文具,老板说了开业期间所有文具一律低价销售,所以每个人只能挑选两样文具,你想选购本店哪两种文具?四人小组讨论: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把自己购买文具的方案在组内交流一下。 [设计意图]创设学生熟悉的购物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结合学生学过的搭配规律,探究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为学生进一步探索购买文具要花的钱留下了广阔的思维空间。 二、探究新知,合作交流 (一)、用竖式计算小数加法 1、每人尝试计算自己购买文具要花多少钱?如果计算有困难的可以请组内小伙伴一起解决。 2、小组内交流各自解决问题的方法。 估计有以下两种方法:(1)将文具的价格看成以角为单位,将小数加法转化成整数加法;(2)将文具价格中的元和元相加、角和角相加。 3、全班交流。 随机请一学生交流自己购买文具的情况,花了多少钱?自己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统计班内有多少学生和他购买了同样的文具?自己又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提倡解题策略的多样化。

新人教版小数加减法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小数加减法教 学设计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LINDA on December 15, 2012.

《一般的小数加减计算》教学设计 北京市东城区府学胡同小学王虹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自主探索生活中的情境使学生理解小数加减法的计算算理,掌握竖式计算的方法,并能正确计算,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2.通过计算、比较等活动使学生经历把整数加减法计算经验迁移到小数加减法计算的过程,培养学生运用迁移规律的意识。 3.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感受到小数加减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小数加减法的计算算理,掌握竖式计算的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小数点对齐就是相同数位对齐”。 三、教具准备 教学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教师: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会遇到需要用加法或者减法解决的问题。谁还记得什么是加法吗减法呢 预设: 学生1: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学生2: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2.出示:妈妈把一根绳子截成两段,一段长83厘米,另一段长59厘米。 教师:你能根据妈妈提供的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预设: 学生1:这根绳子原来长多少厘米?83+59=142(厘米)。 学生2:两根绳子相差多少厘米?83-59=24(厘米)。 3.教师:这两道都是整数加减法的题目,你能说说计算整数加减法时要注意什么吗? 预设: 学生1: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一。 学生2: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从它的前一位退一当十,和本位上的数合并在一起,再减。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小数加减法的简便运算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 小数加减法的简便运算 例1. 6.28+5.74+3.72+5.26 4.36+14.8+5.64+5.2 16.9-5.6-4.4 38.2-7.09-20.6-2.31 9.08-(5.7+1.08)27.85-(7.85+3.4) 课堂练习: (1)27.3+73.2+72.7 (2) 585+189+215 (3) 5.85-1.75-0.25 (4)768-274-126 (5) 5.85+1.89+2.15 (6)24.8+14.6+15.4 (7)42.5-22.17-7.83 (8)3.8+1.37+6.2+12.63 (9)17.05-(2.05-6.4) (10)3.73+5.28+4.27+4.72 (11)10-3.6-1.4 (12) 1.2+2.5+1.8

(13)0.25+0.15+0.75+0.85 (14)0.5+1.5+1.5+0.5 (15)5.26+3+1.74 (16) 3.46+1.28+0.54+2.72 (17)24.8+14.6+15.4 (18)5.85-1.75-0.25 (19)21.32-(6.32+8.3)(20)12.45-1.35-0.65 (21)27.3+73.2+72.7 (22)42.5-22.17-7.83 (23)3.8+1.37+6.2+12.63 (24)(15.28+28.99)+20.72 (25)5.85+1.89+2.15 (26)24.8+14.6+15.4 小测: 小数加减法练习题 一、直接写得数。 1.5-0.5=1-0.9= 2.3+0.6=0.9+0.8=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 小数加减法(1)教案与教学反思

6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东山小学李媚清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出自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其五》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使学生能正确地进行小数加、减法运算及混合运算。 2.使学生理解整数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并会运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小数的简便计算。 3.使学生体会小数加、减运算在生活、学习中的广泛应用,能熟练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具体实际问题。 【重点难点】 1.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能够熟练地进行小数加、减法的计算。 2.能合理的运用整数运算定律对小数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指导】 1.注重课堂导入,将课堂教学内容生动化、故事化。 为了使“小数的加减法运算”课堂教学变得生动化、故事化,有吸引力,教师要注重课堂导入,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故事情节,灵活多样的呈现方式。用学生感兴趣的故事、图片等形式导入课题,改变了以往小数计算中比较单一、枯燥的学习面孔,使计算、推理、概括这些抽象的数学活动变得令学生乐于接纳、乐于探究。 2.注重知识之间的衔接与联系,引导学生探究。 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在算理上是相通的。教师要引导学生将已掌握的整数加减法的旧知识迁移到小数加减法这一新的情境中。让学生自主探索小数加减法的竖式写法、计算方法等,通过合作交流,加深理解与认识。让学生认识到整数加减法的计算中“相同数位对齐”移到小数加减法的计算中是“小数点对齐”的区别,当小数加减法的计算结果的末尾有零时,应根据小数的基本性质省略零不写,使结果形式达到最简。 3.鼓励学生自主探究,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教学时应关注不同学生解答问题的不同思路,积极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式思考问题,提出自己的想法。让学生在独立思考、自主解答的基础上,通过合作交流,领会多种不同的解题思路,感受解题策略的多样性和灵活性,达到提高数学思考能力和计算能力的目的。 【课时安排】建议共分4课时 第1课时小数加减法(1)…………………………………………………………1课时第2课时小数加减法(2)…………………………………………………………1课时第3课时小数加减混合运算………………………………………………………1课时第4课时整数加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1课时【知识结构】 第1课时小数加减法(1) 【教学内容】 教材第72页例1、“做一做”及第74页练习十七第1~4题。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出自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其五》 ◆教学目标】 1.理解掌握小数加、减法计算法则,会正确进行小数加、减法的计算。 2.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归纳的能力。 【重点难点】 理解掌握小数加、减法计算法则,会正确进行小数加、减法的计算。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计算器。 【情景导入】 放映小丽和小林到书店买书的情景。 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自由发言,引入新课并书。

苏教版五年级小数加减法专题

第八讲小数的加减法 1. 口算。 0.7+0.9= 0.8+0.6= 8.24+3.76= 4.1-3.8= 14+0.78= 14.6-0.34= 1.3+8.56= 0.8-0.55= 4-0.04= 1-0.03= 30.5+3.05= 0.8-0.45= 0.78+2.2= 5-0.08= 3.25+0.75= 10-0.1= 1.5-0.5= 1-0.9= 2.3+0.6=0.9+0.8= 1.9-0.9= 3.5- 2.4= 0.36+0.64=0.96-0.3= 3.5+ 4.2= 6-0.5= 2.7-0.4=1-0.3= 0.8+0.7= 4.5-3= 7.8-1.1= 3.4-1.5= 2. 填空。(1)5.7+9.8=5.7+10()0.2;(2)6 3.8-10.3=63.8-10()0.3; (3)比3.92多0.4的数是();(4).比4.93少1.5的数是(); (5)()的一半是6.3;(6)甲数是10.9,比乙数多0.852,甲、乙两数的和是(); (7)小于1的最大的三位小数减去最小的四位小数是(); (8)根据18.3-9.8=8.5,可以写出两道算式18.3=(),9.8=(); (9)比10元少1.7元是()元;(10)三位小数减去两位小数,所得的差是()位小数。 3. 判断。(1)小数加减法的意义与整数加减法的意义相同。() (2)计算小数加减法,首先要把各数的末尾对齐。() (3)大于0.1而小于0.2的小数有9个。() (4)甲数是1.45,比乙数少0.45,乙数是1。() (5)用小数计算8吨80千克-3吨800千克=8.8-3.8=5(吨)。() (6)5.42+3.78=9.20,小数部分末尾的0要去掉,所以等于9.2。() (7)0.78-0.078=0。()(8)6.43-6.2-0.2=0.03。() 4. 列竖式计算下列各题。 8.65-6.31= 10-7.64= 13.6+8.46= 0.99+1.1= 1.23+6.52= 5.32-0.93= 6.35-5.23= 1.23+5.69= 1.26+5.21= 7.26-4.93= 2.16-0.23= 9.28+7.32= 5.2-0.9= 2.65+9.32= 4.63+8.92= 7.65- 6.23=

最新人教版数学 小数加减法(1)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小数加减法,小数加减混合运算以及整数加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 本单元是在学生掌握了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并且对小数有了初步的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在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中,诸多问题的解决离不开小数加减法。它是数的运算中不可缺少的内容,不仅丰富了数的运算的内容,同时更是学生形成良好的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材注重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通过出示购书的生活环境,让学生结合熟悉的情境来学习,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为进一步学习小数的有关知识打下了基础。 1.在具体情境中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理解计算的原理,掌握一般算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加、减及混合运算。 2.使学生经历计算、比较、归纳、推理等活动,理解整数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了一些小数的简便计算,增强计算的灵活性。 3.使学生体会小数加、减运算在生活、学习中的广泛 应用,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学习数学的意 义和价值,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1.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小数加 减法及混合运算。 2.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小数的简便运算。 1.理解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及算理。 2.体会小数的加减运算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1)小数加减法(1)(1课时) (2)小数加减法(2)(1课时) (3)练习课(1课时) (4)小数加减混合运算(1课时) (5)整数加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1课时) (6)练习课(1课时) 本单元的教学中教师应对学生的原有认知结构和知识 经验进行分析,找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生将整数加减 法的知识迁移到小数加减法的学习中,在具体情境中自主 探索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小学五年级数学小数的加减法练习题

小学五年级数学小数的加减法练习题 一、口算 0.7+0.9= 3.25+0.75= 14.6-0.4= 10-0.1= 14+0.78= 1-0.3= 5-0.08= 1.1-1= 二、列竖式计算 1.64+ 2.35= 8.34-6.22= 12.6+ 3.4= 10-7.64= 13.88-6.29= 0.99+1.1= 100.2-2.28= 13.6+8.46= 12.6+7.43= 三、填空题。 1、整数部分是零的最大一位小数与最小一位小数的和是( ),差是( )。 2、( )比5.2多9.8。 3、一个算式里,如果有括号,要先算( )里面的,再算( )外面的。 4、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公布:中国总人口达到十二亿九千五百三十三万人,写作()人,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是()人,省略“亿”后面尾数约是()人。 5、9.9549保留整数约是(),精确到十分位约是(), 保留两位小数约是()。 6、0.65改成三位小数是(),这是根据小数的()。 7、6.24平方米=( ) 平方分米1小时40分=( )分 4.2米=( )米( ) 厘米8.04吨=( )吨( )千克 8、把下面各数按从小到大顺序排列: 0.1 0.056 0.506 0.56 0.065

9、把0.003扩大100倍是();把5.6缩小( )倍是0.056。 10、在〇里填上“>”、“<”或“=”。 5.072 〇5.27 5.8 〇5.800 0.8公顷〇7900平方米 四.选择题: 1.下面各数,读数时只读一个零的有()。 ①100.07 ②1.005 ③2.0500 2.把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先向右移动两位,再向左移动三位,这个小数()。 ①大小不变②扩大10倍③缩小10倍④缩小1000倍 3.79×99+79=79×(99+1)=79×100=7900,这是根据乘法()进行简便运算的。 ①分配律②交换律③结合律 4.一个三角形至少有()个锐角,最多有()个钝角。 ①1 ②2 ③ 3 5.下列年份不是闰年的有() ①2000 ②1990 ③2004 ④2040 6.下面各数,保留整数后是6的有()。 ①5.499 ②5.5 ③6.49 ④6.5 五、用递等式计算: ①4.7 + 9.69 –5.46 ②200 - (132 + 1080÷36) ③520 - 3000÷75×6 ④(1470 + 530)÷50×2 六、列式并计算:

最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小数加减法》教学设计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小数加减法》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位数相同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体会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在算理上的联系。 2、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3、进一步增强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探索并解决新问题的意识,不断体验成功的乐趣。 教学重点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引出新知 1、笔算下面各题。 4257+4305 = 8350-737 = 结合上面两道算式,复习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师:计算整数的加减法要注意什么? 师:前一段时间我们学习了小数,现在来复习跟小数有关的内容。 2、填空。 在小数中,小数点左边是()部分,右边是()部分。 3、化简下面各数。 7.150 =() 3.00 =()0.200 =() 4、不改变数的大小,把下面各数写成两位小数。 1.2 =()14 =() 这两题都是根据什么来做的?一起告诉我什么是小数的性质? (二)探索新知 1、出示例1。 (1)尝试笔算。 6.45+4.29=10.74 6.45-4.29=2.16 6.45 6.45 + 4.29 - 4.29 10.74 2.16 (2)师:大家同意这样写竖式吗? (3)比较整数加减法和小数加减法异同:计算方法上都是一位对着一位是一样的,不同之处在于小数点,盖住小数点就是大家熟悉的整数减法了。 (4)小结:从这两个算式我们看出小数加减法和整数是相似的,只是要多小数点。 2、计算:1.25+0.45 4.38-1.28 得数的小数部分末尾出现什么了?像这样的情况你知道还可以怎么写吗?根据是什么?3、小结:当小数加减法得数的小数部分末尾出现0的时候,我们要对结果进行化简,向横式汇报的时候就写最简结果就可以了,这也是我们数学简洁美的一种体现。 (三)巩固练习 做一做 (四)课堂总结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五年级小数加减法练习题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 1、口算。 0.7+0.9= 0.8+0.6= 8.24+3.76= 4.1-3.8= 14+0.78= 14.6-0.34= 1.3+8.56= 0.8-0.55= 4-0.04= 1-0.03= 30.5+3.05= 0.8-0.45= 0.78+2.2= 5-0.08= 3.25+0.75= 10-0.1= 1.5-0.5=1-0.9= 2.3+0.6=0.9+0.8= 1.9-0.9= 3.5- 2.4= 0.36+0.64=0.96-0.3 3.5+ 4.2= 6 -0.5= 2.7-0.4= 1-0.3= 0.8+ 0.7= 4.5-3= 7.8-1.1= 3.4-1.5= 1.5-0.5=1-0.9= 2.3+0.6=0.9+0.8= 1.9-0.9= 3.5 - 2.4= 0.36+0.64=0.96-0.3= 1.5-0.5=1-0.9=2.3+0.6=0.9+0.8= 1.9-0.9= 2、计算下列各题 8.65-6.31= 10-7.64= 13.6+8.46= 0.99+1.1= 1.23+6.52= 5.32-0.93= 6.35-5.23= 1.23+5.69= 1.26+5.21= 0.96-0.23= 7.26-4.93= 2.16-0.23= 9.28+7.32= 5.2-0.9= 2.65+9.32= 4.63+8.92= 7.65-6.23= 8.28+4.75= 9.23+5.45= 6.23-4.53= 6.52+2.63= 4.62+8.95= 7.24+6.21= 8.52+4.65= 10- 3.65= 3.2+1.73=18.7+3.14=23.5-2.8=3、脱式计算,能简便的要简便简便计算。(注意书写整洁) 45.55-(6.82+15.55)34.52-17.87-12.23 3.6-1.28+3.09 4.32-(1.26+2.34)2.5+3.25+0.75+7.5 4.57+3.17+3.43+5.83 23.75-8.64-3.36 17.83-9.5-7.83-0.5 3.45+8.7+16.55+1.3 8.54-5.96 27.38-5.34+2.62-4.66 21.63-(8.5+9.63)3.6-1.28+3.09 4.32-(1.26+2.34)2.5+3.25+0.75+7.5 4、列式计算:甲数是15.24,比乙数多7.6,乙数是多少?2、3.58加上7.08与5.1的差,和是多少? 5、解决问题: ?地球表面积是5.1亿平方千米,其中3.62亿平方千米是海洋面积,其余的是陆地面积,海洋面积比陆地面积多多少亿平方千米? ?小红用20元钱买文具,买钢笔用去6.7元,买文具盒用去9.8元,还剩下多少钱? ?爸爸用两条长度分别是1.27米、1.35米的绳子接起来捆报纸。接口处共用去绳子0.25米,接好后的绳子有多长??一桶油连桶共重12.65千克,用去一半后,连桶还重6.85千克,原来的桶里有油多少千克? ?学校举行跳高比赛,小华跳了1.05米,小明跳了1.12米,小兵跳了1.21米,小春跳了1.1米。请把他们的成绩按名次从高到低排列出来。 ?小虎早上从家到学校上学,要走1.3千米,他走了0.3千米后发现没有带数学作业本,又回家去取。这样他比平时上学多走了多少千米? ?小虎给妹妹2.45元钱后,妹妹还是比他少0.24元。原来妹妹比小虎少多少钱? ?小虎给妹妹2.45元钱后,妹妹还是比他多0.24元。原来妹妹比小虎少多少钱? ?一瓶油连瓶重3.4千克,用去一半后,连瓶还重1.9千克。原来有油多少千克?瓶重多少千克? ?乙地在甲、丙两地正中间,一辆汽车从甲出发行48.5千米后离乙还有14.5千米,这时汽车离丙地还有多少千米??某人买一件物品,付给营业员50元,营业员把这件物品标价的小数点看错了一位,找给他46.75元,他说找多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小数的加减法”练习题

小数的加减法(1) 一、填空。 1、计算小数加减法时,要把()对齐,也就是把()上的数对齐。 2、计算小数加减法时,得数的小数部分末尾有0的,一般()。 3、把1米长的线段平均分成10份,每份长用分数表示是( )分米;3分米用分数表示是()米,用小数表示就是( )米。 4、在( )里填上合适的数。 70厘米=( )米 6元8角=( )元 3kg60g=( )kg 280克=( )千克 4dm2cm=( )dm 50米=( )厘米 二、判断.(对的在括号内打“√”,错的打“×”)。 1、 0.960千克的铁比0.96千克的棉花重。( ) 2、 8个十分之一比8个0.01大。( ) 三、直接写得数。 0.13+0.29= 0.24-0.09= 0.9+7.5= 0.6-0.37= 3+0.8= 3-2.7= 1.3+0.5= 5-0.1-0.9= 1.61-1.6= 7.58-4.25= 1.65+3.2= 0.45+1.7+0.55= 四、用竖式计算。

0.6+6.04= 8.05-2.97= 10-5.26= 7.29+23.8= 8.65-6.31= 10-7.64= 13.6+8.46= 0.99+1.1= 五、解答下列各题。 王伯伯把一根4米长的竹竿垂直插入鱼塘中,竹竿的入泥部分是0.5米,露出水面的部分是1.24米,这个鱼塘水深多少米? 小数的加减法(2) 一、填空。 1、比 3.92多 0.4的数是();比4.93少1.5的数是()。 2、小于1的最大的三位小数是();最小的四位小数是()。 3、一个数由3个1,2个0.1,7个0.01和5个0.001组成,这个数是( ),读作()。 4、在2.649中,6在( )位上,表示( )个( );9在( )位上,表示( )个( )。 5、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下面的数。 2.402,2.420,2.042,2.40 ( )>( )>( )>( )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小数加减法教案

第六单元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第一课时 课题:小数加减法(一) 教学内容:教材72页例1.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位数相同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体会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在算理上的联系。 2.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3.进一步增强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探索并解决新问题的意识,不断体验成功的乐趣。 教学重点: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导:复习旧知,引出新知。 1、笔算下面各题。 4257+4305 = 8350 — 737 = (1)复习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2)计算整数的加减法要注意什么? 2.填空。 (1)在小数中,小数点左边是()部分,右边是()部分。 3.化简下面各数。 7.150 =() 3.00 =() 0.200 =() 4.不改变数的大小,把下面各数写成两位小数。 1.2 =() 14 =() 这两题都是根据什么来做的?一起告诉我什么是小数的性质? 二、学:自主尝试,探究新知。 1、观察情景图

2、出示自学提示: (1)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2)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3)对你自己提出的数学问题,你准备怎样列式解答?

(4)在笔算时,要注意什么问题?它与整数加减法有什么相同与不同? (5)“贵”是什么意思? 3、出示例1 小组合作,尝试笔算,相互对结果并纠正。 6.45+4.29=10.74 6.45-4.29=2.16 6.45 6.45 + 4.29 - 4.29 10.74 2.16 三、议 (1)比较整数加减法和小数加减法异同:计算方法上都是一位对着一位减是一样的,不同之处在于小数点,盖住小数点就是大家熟悉的整数减法了。 (2)小结:从这两个算式我们看出小数加减法和整数是相似的,只是要多小数点。 (3)补充计算:1.25+0.45 4.38-1.28 得数的小数部分末尾出现什么了?像这样的情况你知道还

最新五年级数学小数加减法应用题

五年级数学小数加减法应用题 1.一个造纸厂三月份造纸420吨,四月份上半月造纸220.5吨,下半月造纸21 2.2吨,四月 份比三月份多造纸多少吨? 2.小刚到商店买钢笔,买一枝“英雄牌”钢笔需6.8元,差0.5元,小刚只好买了一枝4.2 元的钢笔,还剩多少钱? 3.挖一条水渠,第一天挖了3千米200米,第二天比第一天多挖150米,还剩1千米300米 未挖.这条水渠全长多少千米? 4.学校买办公桌花了228.6元,买4把椅子花272.8元,付给售货员600元,应找回多少 元? 6.面粉厂第一季度生产了690.5万袋面粉,第二季度生产了78.35万袋,第三季度生产的比前两个季度的总和少6.7万袋,三个季度共生产面粉多少万袋? 7.学校举行跳高比赛,小华跳了1.05米,小明跳了1.12米,小兵跳了1.21米,小春跳了1.1米.请把他们的成绩按名次从高到低排列出来. 8.妈妈买上衣用去了23元5角,比买裤子多用8角3分,妈妈一共用去多少钱? 9.班级进行跳高测验,小明跳了1.24米,小伟跳的比小明高0.13米.小华跳的比小伟矮0.02米,小华跳了多少米? 10.粮站收购大豆2.34万吨,玉米比大豆多0.42万吨,粮站收购大豆和玉米共多少万吨?

12.食品厂一月份生产饼干5.8吨,以后每月都比前一个月多生产0.2吨,这 个食品厂四月份生产饼干多少吨? 13.小马虎在计算4.25加一个一位小数时,由于错误地只把数的末尾对齐,结果得到6.28,正确的得数是多少? 14.甲、乙、丙三数的和是10.43,甲、乙两数的和是6.18.甲、丙两数的和是6.75,求甲、乙、丙三数各是多少? 15.小风早上从家到学校上课,要走1.4千米,他走了200米后发现没有带语文作业本,又回家去取.这样他比平时上学多走了多少千米? 16.小风给弟弟1.25元钱后,弟弟还是比他少0.37元.原来弟 弟比小风少多少钱? 17.小风在计算一道减法算式是,把被减数个位上的8看成了5,把减数百分位上2看成了7,你能算出错误的结果与正确的答案相差多少吗? 18.两个数相加,如果一个加数增加0.8,要使和减少0.4,那 么另一个加数应怎么变化? 19.两个数相减,如果被减数增加7.8,要使差减少8,那么减数应怎么变化? 20. 李文的身高是1.42米,比王佳矮0.16米,王佳有多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