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通假字100例(教师版)

常见通假字100例(教师版)
常见通假字100例(教师版)

常见通假字100例

A 案同按(察看)例:召有司案图。

B 倍同背(违背)例: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徳也。

宾同傧(傧相)例:乃设九宾礼于庭

罢同疲(疲病,疲弱)例:罢夫羸老易子而咬其骨。

被同披(穿)例:操吴戈兮披犀甲。

辩同辨(分辨)例:不辨牛马。

不同否(否则)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陪同倍(增加)例:焉用亡郑以陪邻。

暴同曝(暴露,显露)例:忠义暴于朝廷。

C 裁同才(刚刚)例:少裁举,则又超乎而跃。

仓同苍(黑色)例:仓鹰击于殿上。

从同纵(南北方向)例:合纵缔交,相与为一。

陈同阵(战阵)例:游士危于战陈。

绌同黔(罢免官职)例:屈平既绌,其后秦欲伐齐。

D 当通挡(抵挡)例: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操者。

度同渡(渡过,越过)例:一夜飞度镜湖月

得同德(感恩)例:所识穷乏者得我欤?

E 而通尔(你)例:某所,而母立于兹。

尔同耳(罢了,语气词)例:我亦无他,但手熟尔!

F 反同返(返回)例:人穷则反本。

奉同捧(两手托着) 例: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

缶同缻(盛酒浆的瓦器)例:请奉盆缶秦王,以相娱乐。

拂同弼(辅弼) 例:入则无法家拂土。

父同甫(古代在男子名字下加的美称)例:"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G 彀同够(能够)例:称心快意,几家能彀

故同固(一直,永远)例:刑天舞干戚,猛志故常在

共同供(供应)例:共其乏困

H 函胡同含糊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

曷同何(什么)例:蹈死不顾,亦易故哉?”

衡通横(与纵相对)例:外连横而斗诸侯。”

华同花(花白)例: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皇通惶(恐俱,惊慌)例:赢得仓皇北顾。”

火同伙(古代军队的组织,十个为“一火)例:出门看火伴”。

画同划(弹奏的一种手法)例:曲终收拨当心划

还同环(环绕)例:秦王还柱而走

J 简同拣(挑选) 例: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见同现(暴露,露出来) 例:图穷而匕首见。”

景同影(影子) 例: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具通俱(全,都)例: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距同拒(把守)例:距关,毋内诸侯。”

景同影(影子)例:赢粮而景从

L 累累通垒垒(形容坟墓一个连着一个的样子)例:遥望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离通罹(遭遇)例:‘离骚’者,犹离忧也。

列同裂(裂开)例:列缺霹雳,丘峦崩摧

陵同凌(凌辱)例:几为巡徼所陵迫死

M 甿同氓(农夫) 例: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甿隶之人。”

俛同俯(低头,表示服从)例:百越之君,俛首系颈,委命下吏。”

缪同穆(温和,恭敬)。例句中为姓。例:“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

莫同暮(晚上)例: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

霾同埋(陷没)例:霾两轮兮絷四马

没同殁(去世)例:孝公既没

陌同百(数词)例:与窦娥烧一陌儿

N 内同纳(接纳) 例:距关,毋内诸侯。”N 内同纳(接纳)例:距关,毋内诸侯。”

女同汝(你)例:三岁贯女,莫我肯顾。”

O 殴同驱(驱赶)例:今殴民而归之农

P 畔同叛(背叛)例: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旁同傍(依傍)例:吾灵尙依依旁汝也

Q 取通娶(把女子接过来成亲)例: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

沈同沉(形容暮霭的程度深)例:形念去去千里烟波,暮沈沈楚天阔。”

禽同擒(抓捕)例:一时收禽,上下肃然

齐同剂(药剂)例: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

诎同屈(弯曲)例:卧右膝,诎右臂支船

阙同缺(缺口)例:两岸连山,略无缺处

S 识通志(记住) 例:默而识之,学而不厌。”

孰同熟(仔细)例: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说同悦(愉快)例:秦王不说。”

竦同耸(高)例: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T 汤同烫(用热水焐)例: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

帖同贴(粘附)例:对镜帖花黄。”

庭同廷(国君听政的朝堂)例: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庭。”

W 亡同无(不)例:河曲智叟亡以应。”

惟通唯(只,只有)例:惟陈言之务去。”

文同纹(纹路,纹理)例: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

Y 邪同耶”(呢,吗,疑问语气助词) 例: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

奄同晻(日无光)例: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

厌通餍(满足)例:默而知之,学而不厌。”

要同邀(邀请) 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阴通荫(绿荫)例:佳木秀而繁阴。”

有同又(再)例: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与同欤(呢,疑问语气词)例:是谁之过与?”

Z 蚤通早(早一些)例:旦日不可不蚤来谢项王。”

振通震(震动)例:执敲扑而鞭答天下,威振四海。”

支通肢(肢体)例:四支犹温,一目未瞑,”

知通智(聪明,智慧)例: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知通智(智慧)例: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直通值(代价)例:“系向牛头充炭直。”

著同着(穿)例:“著我旧时裳。”

尊通樽(古代盛酒的器具) 例:“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坐同座(座位) 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最新最全高考文言文通假字大全教学教材

最新最全高考文言文通假字大全

最新最全高考文言文通假字大全(1) 1.悟言一室之内。(悟,通“晤”,面对面) 2.虽趣舍万殊。(趣,通“趋”,往,取) 3.亦由今之视昔。(由,通“犹”,犹如,如同) 4.举酒属客。(属,通“嘱”,劝酒) 5.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冯,通“凭”,乘)。 6、然是中有深趣矣!无忽。“硕鼠硕鼠,无食我麦! ”"孟尝君使人给其食用,无使乏。" “苟富贵,无相忘”(无,通“毋”,不要) 7、"满坐寂然,无敢哗者。"(坐:同"座";座位。名词。) 8.匪来贸丝,来即我谋。(匪,通“非”,不是) 9.五万兵难卒合.(卒:通"猝",仓猝。形容词。) 10.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说,通“脱”) 11.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泮,同“畔”) 12.曰归曰归,岁亦莫止。(莫,同“暮”,年末) "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莫:同"暮";日落的时候,晚上。名词。 13.自疏濯淖污泥之中。(濯:通"浊" 肮脏,水不清。形容词。) 14.偭规矩而改错。 (错,通“措”,措施) 15.忳郁邑余挓傺兮。(郁邑,通“郁悒”,忧愁苦闷) 16.伏清白以死直兮。(伏,通“服”,保持) 17.进不入以离尤兮。(离,通“罹”,遭受)。 18.芳菲菲其弥章。 (章,通“彰”) 19.椎床便大怒。(椎,通“捶”,捶打) "朱亥袖四十斤铁椎椎杀晋鄙。"第一个椎:通"锤",兵器。名词。第二个椎:通"锤",用铁锤

20.蒲苇纫如丝。(纫,通“韧”,柔软结实) 21.府吏见丁宁。(丁宁,通“叮咛”) 22.虽与府吏要。(要,通“邀”,约) 23.摧藏马悲哀。 (藏,通“脏”,脏腑) 24.合葬华山傍。(傍,通“旁”,旁边)吾灵尚依旁汝也。"旁:通"傍" 依附,接近,动词。 25.契阔谈燕。 (燕,通“宴”饮宴、玩乐)燕:通"宴";安逸,安闲。形容词。燕坐于华堂之上。26.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已,通“矣”,语气词,了。) 已:同"以" 。"从此已去,勿复如是!" 已: 同"矣",了。语气助词。“而望名誉之光,道德之价。难已” "夫神农以前,吾不知已。" 27.共其乏困。 (共,通“供”,供给。) 28.夫晋,何厌之有。“暴秦之欲无厌。”奉之者有限,而求之者无厌," "默而知之,学而不厌。" (厌,通“餍”,满足。) 29.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通“缺”,侵损,削减。) 30.秦伯说,与郑人盟。 (说,通“悦”,高兴。) 31.失其所与,不知。(知,通“智”,明智。)"以大知而察及迩言。"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知:通"智",,聪明,智慧。名词。 32.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陵,通“凌”,欺凌。) 33.日以尽矣,荆卿岂无意哉。(以,通“已“,已经。) 34.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辞决而行" (决,通“诀”诀别。) 35.函封,燕王拜送于庭。 (庭,通“廷”) 36.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 (奉,同“捧”) 37. "图穷而匕首见。" "信义安所见乎?" "风吹草低见牛羊。"见:同"现" 暴露,呈现,露出来。动词。 "路转溪头忽见。"见:同"现":出现。动词。"明标着册历,见放着文书!"见:同现"; 现在。副词。

文言文通假字大全上课讲义

文言文通假字大全 1.悟言一室之内。(悟,通“晤”,面对面) 2.虽趣舍万殊。(趣,通“趋”,往,取) 3.亦由今之视昔。(由,通“犹”,犹如,如同) 4.举酒属客?(属,通“嘱”,劝酒) 5.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冯,通“凭”,乘)。 6、然是中有深趣矣!无忽。“硕鼠硕鼠,无食我麦! ”"孟尝君使人给其食用,无使乏。" “苟富贵,无相忘”(无,通“毋”,不要) 7、"满坐寂然,无敢哗者。"(坐:同"座";座位。名词。) 8.匪来贸丝,来即我谋。(匪,通“非”,不是) 9.五万兵难卒合.(卒:通"猝",仓猝。形容词。) 10.士之耽兮,犹可说也。(说,通“脱”) 11.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泮,同“畔”) 12."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莫:同"暮";日落的时候,晚上。名词。 13.自疏濯淖污泥之中。(濯:通"浊" 肮脏,水不清。形容词。) 14芳菲菲其弥章。(章,通“彰”)

15. 椎床便大怒。(椎,通“捶”,捶打) 16."朱亥袖四十斤铁椎椎杀晋鄙。"第一个椎:通"锤",兵器。名词。第二个椎:通"锤",用铁锤17.蒲苇纫如丝。(纫,通“韧”,柔软结实) 18.府吏见丁宁。(丁宁,通“叮咛”) 19.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已,通“矣”,语气词,了。) 20.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陵,通“凌”,欺凌。) 21.合葬华山傍。(傍,通“旁”,旁边) 吾灵尚依旁汝也。"旁:通"傍" 依附,接近,动词。 22.虽与府吏要。(要,通“邀”,约)要项伯。 23.摧藏马悲哀。(藏,通“脏”,脏腑) 24.共其乏困。(共,通“供”,供给。) 25.夫晋,何厌之有。“暴秦之欲无厌。”奉之者有限,而求之者无厌," "默而知之,学而不厌。" (厌,通“餍”,满足。) 26.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通“缺”,侵损,削减。) 27.秦伯说,与郑人盟。(说,通“悦”,高兴。)

文言文中的通假字大全

初中语文教材里的通假字 七年级(上册) 1、项为之强?强?(jiāng)通?僵? 《童趣》 2、不亦说乎?说?(yuè)通?悦? 《〈论语〉十则》 3、诲女知之乎?女?(rǔ)通?汝? 《〈论语〉十则》 4、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知?(zhì)通?智? 《〈论语〉十则》 5、路转溪头忽见?见?(xiàn)通?现? 《西江月》 6、一切乌有?乌?(wū)同?无? 《山市》 7、裁如星点?裁?(cái)同?才? 《山市》 8、尊君在不?不?(fǒu)通?否? 《陈太丘与友期行》 七年级(下册) 9、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扳?(bān) 通?攀? 《伤仲永》 10、贤于材人远矣?材?(cái) 通?才? 《伤仲永》 11、对镜帖花黄?帖?(tiē) 通?贴? 《木兰诗》 12、卿今当涂掌事?涂?通?途?(tú)《孙权劝学》 13、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邪?(yé) 通?耶? 《孙权劝学》

14、孰为汝多知乎?知?(zhì) 通?智? 《两小儿辩日》 15、满坐寂然?坐?(zuò) 通?座? 《口技》 16、止有剩骨?止?(zhǐ) 通?只? 《狼》 八年级上 1、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要,通?邀?,邀请。《桃花源记》 2、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有,通?又?,用来连接整数和零数。《核舟记》 3、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诎,通?屈?,弯曲。《核舟记》 4、左手倚一衡木。衡,通?横?。《核舟记》 5、虞山王毅叔远甫。甫,通?父?,男子美称,多赋予字之后。《核舟记》 6、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通?拣?,挑选。《核舟记》 7、选贤与能,讲信修睦。与,通?举?。《大道之行也》 8、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矜,通?鳏?,老而无妻的人。《大道之行也》 9、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曾,通?层?。《望岳》 10、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阙,通?缺?,中断。《三峡》 八年级下

【文言实词】通假字大全

【文言实词】通假字大全 【文言实词】通假字大全 A--D 案:同“按”;审察,察看。动词。“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罢:通“疲”;疲劳。形容词。“罢夫赢老易于而咬其骨。” 颁:通“班”;“斑”;头发花白。形容词。“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板:同“版”;字版。名词。“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 暴:“同曝”晒。动词。“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暴:同“曝”暴露,显露。动词。“思厥先祖父,暴霜露”。“忠义暴于朝廷” 杯:同“杯”;酒器。名词。“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 倍:同“背”,背叛,违背。动词。“倍道而妄行,则天不能使之吉。”“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被:同“披”;覆盖在肩背上,动词。“廉颇为之一饭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马。”“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被明月兮佩宝璐。”“闻妻言,如被冰雪。”

俾倪:同“睥睨”;斜着眼看。形容词。“见其客朱亥,俾倪.” 辟:通“避”;躲避。动词。“其北陵,文王所辟风雨也。” 辟:通“僻”;行为不正。形容词。“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弊:通“敝”;困顿,失败。名词。“秦有余力而制其弊,” 弊:通“敝”;疲惫,衰败。形容词。“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 徧:同“遍”遍及,普遍。动词。“小惠末徧,民弗从也。” 宾:同“傧”;迎接客人的人。名词“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 不:同“否”;不。副词。“或师焉,或不焉。” 不:同“否”;吗。疑问语气词。“察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汝见我不?”“宁可共载不?” 材:同“才”;才能。名词。“食之不能尽其材。” 裁:通“才”;刚刚。副词。“手裁举,则又超忽而跃。” 采:同“彩”;颜色,彩色。名词。“须臾成五采。”“成五采,此天子气也。” 仓:同“苍”;黑色。名词。“要离刺庆忌也,仓鹰击

初一常见的通假字(全)

厌:通“餍”;满足。形容词。“寡君若得而食之,不厌,”厌:通“餍”;满足。形容词。“默而知之,学而不厌。” 燕:通“宴”;安逸,安闲。形容词。“燕坐于华堂之上。” 阳同“佯”;假装,表面。“皆阳应曰:‘诺,。” 昂同"仰";抬头脸向上,与“俯”相“引弓昂射,颇伤城上人。” 邀:同“要”要挟。动词。“陵压百姓而邀其上者,” 飖:同“攒”飘摇。动词。有风既作飘飖之态。” 要同“邀”;约。动词。“虽与府吏要,渠会永无缘。” 要:同“邀”;;邀请。动词。“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要:同“邀”;拦住。动词。“鸠宗族僮奴百许人,欲要篡以归。” 要:同“邀”;拦住。动词。“鸠宗族僮奴百许人,欲要篡以归。” 要:同“邀”;邀请。动词。“张良出,要项伯。” 耶通‘爷”;父亲。名词。“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夷:通“怡;平和,和悦。形容词。“与之论辩,言和而色夷。” 已:同“以”同“以”“从此已去,勿复如是!” 已: 同“矣”,了。语气助词。“而望名誉之光,道德之价。难已 已: 同“矣”;了。语气助词。“夫神农以前,吾不知已。” 已:同“矣”;了。语气助词。“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以:通“已”太甚。副词。“而吾子又欲使吾为越之雪,不以病乎” 以:同“已”止。动词。“无以,则王乎” 亿: 同“繶”;束。量词。“胡取禾三百亿兮”

佚: "逸";安逸,安闲。形容词。“而人民日以安于佚乐;” 益同“溢”;涨水。动词。“澭水暴益。” 逸:通“佚”;散佚。动词。左忠毅公逸事。” 翼:通“翌”;明(天)。名词。“翼日进宰。” 阴:通“萌”,树荫。名词。“绿杨阴里白沙堤。” 阴:通“荫”,树荫,名词。“也傍桑阴学种瓜。” 阴:通“荫”;绿荫。名词。“佳木秀而繁阴。” 有:同“又”;更。副词。“殆有甚焉。” 有:同“又”;用于整数与零数之间。副词。“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 有:同“又”;用于整数与零数之间。副词。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有:同“又”;用于整数与零数之间。副词。其级七千有余。” 有:同“又”; 再。副词。”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与:同“欤”;吗。语气助词。“唯赤则非邦也与” 与:同“欤”;吗。语气助词。可得闻与” 与: 同“欤”;吗。语气助词。“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与:同“欤”;呢。疑问语气词“是谁之过与” 豫:通“预”;预先,事先。副词。“豫备走舸,系于船尾。” 员:通“圆”;圆形。名词。“以精铜铸成,员经八尺。” 原:同“源”源泉。名词。“此四者,民所衣食之原也。”

初中文言文常见通假字一览表.doc

上传 : 赵夫元更新时间:2012-5-21 16:49:42 初中文言文常见通假字一览表 序号通假字本字读音字义原文语句课文 1 强僵僵硬项为之强《童趣》 2 说悦愉快不亦说乎《论语》 3 女汝你诲女知之乎《论语》 4 知智聪明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 5 乌无没有一切乌有《山市》 6 裁才只裁如星点《山市》 7 不否否尊君在否陈太丘与友期 8 扳攀牵,引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伤仲永》 9 材才才能贤于材人远矣《伤仲永》 10 帖贴粘帖对镜帖花黄《木兰诗》 11 坐座座位满坐寂然《口技》 12 止只只止有剩骨《狼》 13 要邀邀请便要还家《桃花源记》 14 具俱全部,详尽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桃花源记》 15 邪耶语气词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孙权劝学》 16 有又用来连接整数和零数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 17 诎屈弯曲诎右臂支船《核舟记》 18 衡横与“竖”相对左手倚一衡木《核舟记》 19 甫父男子美称虞山王毅叔远甫刻《核舟记》 20 简拣挑选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核舟记》 21 与举选拔选贤与能《大道之行》 22 层曾重叠荡胸生层云《望岳》 23 阙缺断开,中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三峡》 24 转啭鸟叫声蝉则千转不穷《与朱元思书》 25 反返返回窥谷忘反《与朱元思书》 26 食饲喂养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马说》 27 见现显露、表现才美不外见《马说》 28 邪耶表示疑问其真无马邪《马说》 29 材才才能食之不能尽其材《马说》 30 衹只只是衹辱于奴隶人之手《马说》

31 被披穿同舍生皆被绮绣《送东阳马生序》序号通假字本字读音字义原文语句课文 32 支肢人的胳膊和腿四支僵劲不能动《送东阳马生序》 33 具俱全,皆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岳阳楼记》 34 属嘱嘱咐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35 以已已经固以怪之矣《陈涉世家》 36 適谪被贬谪发闾左適戍鱼阳《陈涉世家》 37 唱倡首发为天下唱,宜多应者《陈涉世家》 38 被披穿着将军身被坚执锐《陈涉世家》 39 直值价值玉盘珍羞直万钱《行路难》 40 羞馐美味的食物玉盘珍羞直万钱《行路难》 41 错措放置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唐雎不辱使命》 42 仓苍苍鹰仓鹰击于殿上《唐雎不辱使命》 43 信伸伸张欲信大义于天下《隆中对》 44 已以表示时间延续自董卓已来《隆中对》 45 阙缺过失,缺点必有裨补阙漏《出师表》 46 距拒抵挡,抗拒子墨子九距之《公输》 47 圉御抵挡子墨子之守圉有余《公输》 48 诎屈理屈公输盘诎《公输》 49 畔叛背叛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孟子 >两章》 50 曾增增加曾益其所不能《<孟子 >两章》 51 衡横梗塞,不顺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孟子 >两章》 52 拂弼辅佐入则无法家拂士《<孟子 >两章》 53 辟避躲避故患有所不辟也《鱼我所欲也》 54 辩辨辨别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鱼我所欲也》 55 得德恩惠,感激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鱼我所欲也》 56 与欤语气助词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鱼我所欲也》 57 乡向从前乡为身死而不受《鱼我所欲也》 58 徧遍遍及,普遍小惠未徧《曹刿论战》 59 惠慧聪明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60 亡无没有河曲智叟亡以应《愚公移山》 61 厝措放置一厝朔东,一厝雍南《愚公移山》

常见通假字100例(教师版)

常见通假字100例 A 案同按(察看)例:召有司案图。 B 倍同背(违背)例: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徳也。 宾同傧(傧相)例:乃设九宾礼于庭 罢同疲(疲病,疲弱)例:罢夫羸老易子而咬其骨。 被同披(穿)例:操吴戈兮披犀甲。 辩同辨(分辨)例:不辨牛马。 不同否(否则)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陪同倍(增加)例:焉用亡郑以陪邻。 暴同曝(暴露,显露)例:忠义暴于朝廷。 C 裁同才(刚刚)例:少裁举,则又超乎而跃。 仓同苍(黑色)例:仓鹰击于殿上。 从同纵(南北方向)例:合纵缔交,相与为一。 陈同阵(战阵)例:游士危于战陈。 绌同黔(罢免官职)例:屈平既绌,其后秦欲伐齐。 D 当通挡(抵挡)例: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操者。 度同渡(渡过,越过)例:一夜飞度镜湖月 得同德(感恩)例:所识穷乏者得我欤? E 而通尔(你)例:某所,而母立于兹。 尔同耳(罢了,语气词)例:我亦无他,但手熟尔! F 反同返(返回)例:人穷则反本。 奉同捧(两手托着) 例: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 缶同缻(盛酒浆的瓦器)例:请奉盆缶秦王,以相娱乐。 拂同弼(辅弼) 例:入则无法家拂土。 父同甫(古代在男子名字下加的美称)例:"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G 彀同够(能够)例:称心快意,几家能彀 故同固(一直,永远)例:刑天舞干戚,猛志故常在 共同供(供应)例:共其乏困 H 函胡同含糊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 曷同何(什么)例:蹈死不顾,亦易故哉?” 衡通横(与纵相对)例:外连横而斗诸侯。” 华同花(花白)例: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皇通惶(恐俱,惊慌)例:赢得仓皇北顾。” 火同伙(古代军队的组织,十个为“一火)例:出门看火伴”。 画同划(弹奏的一种手法)例:曲终收拨当心划 还同环(环绕)例:秦王还柱而走 J 简同拣(挑选) 例: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见同现(暴露,露出来) 例:图穷而匕首见。” 景同影(影子) 例: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具通俱(全,都)例: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距同拒(把守)例:距关,毋内诸侯。” 景同影(影子)例:赢粮而景从 L 累累通垒垒(形容坟墓一个连着一个的样子)例:遥望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离通罹(遭遇)例:‘离骚’者,犹离忧也。 列同裂(裂开)例:列缺霹雳,丘峦崩摧 陵同凌(凌辱)例:几为巡徼所陵迫死

高中语文文言文通假字大全讲课教案

什么是通假字?“通”和“同”有什么区别? 通假字,是中国古书的用字现象之一,“通假”就是“通用、借代”,即用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由于种种原因,书写者没有使用本字,而临时借用了音同或音近的字来替代 而“同”则是指二者完全一样可以互相代替 以下是按首字母顺序归纳的高中常考的文言通假字,如: A 案:同“按” ;审察,察看。动词。“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B 罢:通“疲” ;疲劳。形容词。“罢夫赢老易于而咬其骨。” 颁:通“班”&“斑”;头发花白。形容词。“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板:同“版” ;字版。名词。“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 暴:同”曝”;晒。动词。“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杯:同“杯” ;酒器。名词。“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 倍:①通“背” ;背叛,忘记。动词。“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②同“背”;背叛,违背。动词。“倍道而妄行,则天不能使之吉。” 被:通“被” ;顶,穿着,覆盖在肩上。动词。“被明月兮珮宝璐。” “闻妻言,如被冰雪。” 俾倪:同“睥睨” ;斜着眼看。形容词。“见其客朱亥,俾倪.” 辟:①通“避” ;躲避。动词。“其北陵,文王所辟风雨也。” ②通“僻” ;行为不正。形容词。“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弊:通“敝” ;困顿,失败,疲惫,衰败。形容词。“秦有余力而制其弊。” “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徧:同“遍”;遍及,普遍。动词。“小惠末徧,民弗从也。” 宾:同“傧” ;迎接客人的人。名词“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 不:同“否” ;不。副词,句尾语气词“吗”“或师焉,或不焉。” “汝见我不?” C 材:同“才” ;才能。名词。“食之不能尽其材。” 裁:通“才” ;刚刚。副词。“手裁举,则又超忽而跃。” 采:同“彩”;彩色,颜色。名词。“成五采,此天子气也。” 仓:同“苍” ;黑色。名词。“要离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 藏:同“脏”;脏腑。名词。“末至二三里,摧藏马悲哀。” 廛:通“缠”;集中堆积。“胡取禾三百廛兮?” 唱:通“倡” ;倡导。动词。“而予三十年前所主唱之三民主义、五权宪法,” 钞:同“抄” ;抄写。动词。“适中手自钞录。” 雠:同“仇” ;仇敌,仇人。“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 鉏:同“锄” ;锄头。名词。“鉏櫌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 绌:通“黜” ;罢免官职。动词。“屈平既绌,”

常用通假字

专转本语文复习常用通假字 汉字的历史悠久,演变复杂。在古代,因音同或音近的关系,一些字往往同其他一些字通用。这种文字使用中同音替代的现象叫做“通假”,也叫“古音通假”。通,是通用;假,是借用。《鸿门宴》:“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这里用“蚤”代替同音字“早”。我们称“蚤”为通假字,“早”为被通假字。“蚤”本指跳蚤,这里借用来表示“早”,“早”便是“蚤”的通假义。 通假字不同于假借字,许慎在《说文解字·序》里说假借的定义是:“借者,本无其字,以声托事。”“假”意思是说某一个词义,本来没有字去表示它,只好借用一个同音字去表示。例如,文言文中的句末语气词“耳”,本来是没有表示这个词的字的,只好借用耳朵的“耳”来表示。困难的“难”(繁体写作“難”),本来是一种鸟的名称,后来被借用来表示困难的“难”。这里的语气词“耳”和困难的“难”就是假借字,是一种“本无其字”的假借。这种假借字的借用是永久性的,是固定的,可以独立运用。 我们讲的通假字是一种“本有其字”的假借,一个词义,有表示它的字,可是,使用时没有用上,用的是另一个同音词。这种通假字的借用是临时性的,它的意义要根据上下文才能确定。例如前面的“早”和“蚤”就是这样,跳蚤的“蚤”有时用来代替“早”的意义,如前面所举的例子:“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这个“蚤”必须在上下文中才能知道它是“早”字的假借。有时直接用“早”,不要“蚤”来代替,例如《左传·隐公元年》:“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 ”《赤壁之战》:“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此外,像“责”假借为“债”,“距”假借为“拒”,“内”假借为“纳”,“倍”假借为“背”,等等,都是这种情况。 但是,并不是说所有的字都可以任意地通假,只有人们经常使用,并被社会所接受的通假字,才能流传下来。因为语言文字必须是约定俗成才能充当社会交际的工具。 古音通假在先秦古籍里是一种常见的现象,魏晋以后,古文用字逐渐固定,便不允许任意借用同音字了。但是因为秦汉以后的文言多为仿古作品,许多秦汉时代的通假字也随着文言文流传下来了,并且约定俗成了。 通假字的读音和被通假字的读音本来是相同或者相近的,因为语音的发展,一部分通假字在现代汉语里的读音和被通假字的读音已经不同了,一部分通假字和被通假字的读音依然相同。一般说来,通假字应当读被通假字的音。例如,罢,本读ba,借作“疲”字,应读pí。内,本读nèi,借作“纳”字,应读帕。这些,古汉语字典里都有说明,只要留心查阅就不会错。

必修一至五文言文通假字汇总

必修一 《烛之武退秦师》 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通“矣”,语气词,了) 2、共其乏困(通“供”,供给) 3、夫晋,何厌之有(通“餍”,满足) 4、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通“缺”,侵损,削减) 5、秦伯说,与郑人盟(通“悦”,高兴) 6、失其所与,不知(通“智”,明智) 《荆轲刺秦王》 7、秦王必说见臣说,通“悦”,yuè,高兴。 8、使工以药淬火淬,通“焠”,cuì,淬火,烧刃使红,渍于水中。 9、日以尽矣以,通“已”,已经。 10、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陵,通“凌”,凌辱。 11、今日往而不反者反,通“返”。 12、请辞决矣决,通“诀”,诀别。 13、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振,通“震”,震慑。 14、故振慑同上。 15、设九宾宾,通“傧”,傧相(īnxiàng),迎宾赞礼的人。傧,旧读ìn。 16、图穷而匕首见见,通“现”。 17、秦王还柱而走还,通“环”,绕。 18、秦王方还柱走同上 19、荆轲奉樊於期头函奉,通“捧”。

20、秦武阳奉地图匣同上。 21、轲既取图奉之同上。 22、以其所奉药囊提轲同上。 23、卒起不意卒,通“猝”,cù,仓促,突然。 24、卒惶急无以击轲同上。 25、卒惶急不知所为同上。 《鸿门宴》 26、距关距,通“拒”,把守。 27、毋内诸侯内,通“纳”,接纳,使进来。 28、张良出,要项伯要,通“邀”,邀请。 29、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倍,通“背”,违背,背叛。 30、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蚤,通“早”。 31、令将军与臣有郤郤,通“隙”,嫌怨,隔阂。 32、因击沛公于坐坐,通“座”,座位。 33、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不,通“否”,如果不这样。 必修二 《诗经两首》 34、匪来贸丝。(匪,通“非”,不是。) 35、于嗟鸠兮。(于,通“吁”,叹词。) 36、犹可说也。(说,通“脱”,解脱。) 37、隰则有泮。(泮,通“畔”,边、岸。) 38、岁亦莫止。(莫,通“暮”) 39、维常之华(常,通“棠”,棠梨树。)

初中常见通假字

初中常见通假字 七年级(上册) 1.强通“僵”僵硬项为之强《童趣》 2.说通“悦”愉快、高兴不亦说乎《〈论语〉十则》 3.女同“汝”你诲女知之乎《〈论语〉十则》 4.知通“智”聪明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十则》5.见通“现”出现路转溪头忽见《西江月》 6.乌同“无”没有一切乌有《山市》 7.裁同“才”仅仅裁如星点《山市》 8.不通“否”是否尊君在不《陈太丘与友期》 七年级(下册) 9.扳通“攀”牵、引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伤仲永》10.材通“才”才能贤于材人远矣《伤仲永》 11.帖通“贴粘贴、贴上对镜帖花黄《木兰诗》 12.火通“伙”伙伴火伴皆惊忙《木兰诗》 13.邪通“耶”吗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孙权劝学》14.知通“智”智慧孰为汝多知乎《两小儿辩日》15.为通“谓”说孰为汝多知乎《两小儿辩日》 16.涂通“途”道卿今当涂掌事《孙权劝学》 17.止通“只”只止有剩骨《狼》 18.坐通“座”座位满坐寂然《口技》 八年级(上册) 19.要通“邀”邀请便要还家《桃花源记》 20.具通“俱”详细问所从来,具答之《桃花源记》21.诎通“屈”弯曲诎右臂支船《核舟记》 22.衡同“横”与“竖”相对左手倚一衡木《核舟记》23.简通“拣”挑选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核舟记》24.有同“又”又身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 25.与通“举”推举、选拔选贤与能《大道之行也》26.矜通“鳏”老而无妻的人矜、寡、孤、独《大道之行也》 27.曾通“层”层叠荡胸生曾云《望岳》 28.阙通“缺”缺口、中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三峡》八年级(下册) 29.转通“啭”鸟鸣声蝉则千转不穷《与朱元思书》30.反通“返”返回、回去窥谷忘反《与朱元思书》31.食通“饲”喂养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马说》32.见通“现”显露、表现才美不外见《马说》 33.材通“才”才能食之不能尽其材《马说》 34.邪通“耶”吗其真无马邪《马说》 35.支通“肢”肢体四支僵劲不能动《送东阳马生序》36.被通“披”穿同舍生皆被绮绣《送东阳马生序》 37.具通“俱”全、都百废具兴《岳阳楼记》 38.属通“嘱”嘱咐、嘱托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完整word版)高中文言文复习——通假字导学案(教师版)

文言文复习 通假字导学案(教师版) 学习目标: 1.认识古文中特殊的“通假”现象 2.掌握辨析“通假字”的技巧 3.熟记常用“通假字” 一、导入: 【请同学们翻译下列句子】 例句1: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译文:君子的本性同一般人没有差别,只是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很明显,在这个句子中,根据语境,“生”的意义在这个句子中是解释不通的,这说明它应该是一个“通假字”,通“性”——本性。 “通假”是古汉语的一种特殊现象,是古人用字写词时本有其字而不用,却用一个音同音近的字来代替的现象。我们把原本当用的字叫本字,临时用来替代本字的那个字叫通假字(简称借字)。那么我们在阅读课外文言文时,怎样根据语境来推断出“本字”呢? 二、活动一——总结类型 1.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指出它的本字。借字本字字义 (1)虽有槁暴,不复挺者有又 (2)其次诎体受辱诎屈弯曲 (3)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弊——敝 (4)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蚤早 (5)境界危恶,层见错出见现 (6)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知智 (7)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冯凭 (8)秋豪不敢有所近豪毫 (9)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厌餍 (10)张良出,要项伯要邀 (11)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趣取 (12)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受授 (13)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已矣 (14)沛公不胜杯杓杓勺 (15)乃辞谢固请,召有司案图案按查明 (16)使臣奉璧,拜送于庭。庭廷 (17)适莽苍者,三餐而反反返 (18)驾一叶之扁舟,举匏尊以相属尊樽 (19)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摩磨 (20)秦伯说,与郑人盟说悦 2.根据通假字和本字之间的关系,总结文言通假字的规律: A.【声旁字代替形声字】——(5)(6)(9)(12)(17)(18) B.【同声旁的字相代替】——(2)(8)(15)(19)(20) C.【同(近)音字相代替】——(1)(4)(7)(10)(13) D.【形声字代替声旁字】——(3)(11)(14)(16) 二、活动二——归纳方法

文言文中的通假字大全

文言文中的通假字大全 案:同“按”;审察,察看。动词。“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罢:通“疲”;疲劳。形容词。“罢夫赢老易于而咬其骨。” 颁:通“班”;“斑”;头发花白。形容词。“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板:同“版”;字版。名词。“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 暴:“同曝”晒。动词。“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暴:同“曝”暴露,显露。动词。“思厥先祖父,暴霜露,” 暴:同“曝”;暴露,显露。动词。“忠义暴于朝廷。” 杯:同“杯”;酒器。名词。“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 倍:通“背”,背叛,忘记。动词。“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倍:同“背”背叛,违背。动词。“倍道而妄行,则天不能使之吉。” 被:通“被”;顶。动词。“被明月兮佩宝璐。” 被:同“披”;穿着。动词“闻妻言,如被冰雪。” 被:同“披”;覆盖在肩背上,动词。“廉颇为之一饭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马。” 被:同披;覆盖在肩背上。动词。“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 俾倪:同“睥睨”;斜着眼看。形容词。“见其客朱亥,俾倪.” 辟:通“避”;躲避。动词。“其北陵,文王所辟风雨也。” 辟:通“僻”;行为不正。形容词。“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弊:通“敝”;困顿,失败。形容词。“秦有余力而制其弊,” 弊:通“敝”;疲惫,衰败。“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 弊:通“敝”;疲惫,衰败。形容词。“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 徧:同“遍”遍及,普遍。动词。“小惠末徧,民弗从也。” 宾:同“傧”;迎接客人的人。名词“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 不:同“否”;不。副词。“或师焉,或不焉。” 不:同“否”;吗。疑问语气词。“察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 不:同“否”;吗。疑问语气词。“汝见我不?” 不:同“否”;吗。疑问语气词。“宁可共载不?” 材:同“才”;才能。名词。“食之不能尽其材。” 裁:通“才”;刚刚。副词。“手裁举,则又超忽而跃。” 采:同“彩”彩色,颜色。名词。“成五采,此天子气也。” 采:同“彩”;颜色,彩色。名词。“须臾成五采。” 仓:同“苍”;黑色。名词。“要离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 藏:同“脏”脏腑。名词。“末至二三里,摧藏马悲哀。” 廛:通“缠”“胡取禾三百廛兮?” 唱:通“倡”;倡导。动词。“而予三十年前所主唱之三民主义、五权宪法,” 钞:同“抄”;抄写。动词。“适中手自钞录。” 雠:同“仇”;仇敌,仇人。“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 鉏:同“锄”;锄头。名词。“鉏櫌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 绌:通“黜”;罢免官职。动词。“屈平既绌,” 从:同“纵”;合纵,联合抗秦。动词。其后秦欲伐齐,齐与楚从亲。” 从:同“纵”;与“横”相对,“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从:同“纵”;与“横相对,“赵使平原君求救,合从于楚。”

初中语文通假字大全(人教版)

初中语文通假字大全(人教版) 本字 意思 原文例句 出处 1、强 通“僵” 僵硬 项为之强 《童趣》 2、说 通“悦” 愉快、高兴 不亦说乎 《〈论语〉则》 3、女 同“汝” 你 诲女知之乎 《〈论语〉则》 4、知

通“智” 聪明 不知为不知《〈论语〉则》5、见 通“现” 出现 路转溪头忽见《西江月》 6、乌 同“无” 没有 一切乌有 《山市》 7、裁 同“才” 仅仅 裁如星点 《山市》 8、不 通“否” 是否

尊君在不 《陈太丘与友期》9、扳 通“攀” 牵、引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伤仲永》 10、材 通“才” 才能 贤于材人远矣 《伤仲永》 11、帖 通“贴 粘贴、贴上 对镜帖花黄 《木兰诗》 12、火 通“伙” 伙伴 火伴皆惊忙 《木兰诗》

13、邪 通“耶” 吗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孙权劝学》 14、知 通“智” 智慧 孰为汝多知乎 《两小儿辩日》 15、为 通“谓” 说 孰为汝多知乎 《两小儿辩日》 16、涂 通“途” 道 卿今当涂掌事 《孙权劝学》 17、止 通“只”

只 止有剩骨 《狼》 18、坐 通“座” 座位 满坐寂然 《口技》 19、要 通“邀” 邀请 便要还家 《桃花源记》20、具 通“俱” 详细 问所从来,具答之《桃花源记》21、诎 通“屈” 弯曲 诎右臂支船

《核舟记》 22、甫 通“父” 男子美称 虞山王毅书远甫刻《核舟记》 23、衡 同“横” 与“竖”相对 左手倚一衡木 《核舟记》 24、简 通“拣” 挑选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核舟记》 25、有 同“又” 又 身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 26、与

通假字汇总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通假字(150个) 1.案:通“按”,察看 例如:召有司案.图。(《廉颇蔺相如列传》) 2.颁:通“斑” 例如: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寡人之于国也》) 3.板:通“版” 例如: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活板》) 4.倍:通“背”,违背 例如: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鸿门宴》) 5.辟:通“避”,躲避 例如: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殽之战》) 6.弊:通“敝”,困乏,疲惫 例如: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王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过秦论》)7.辩:通“辨”,区别 例如:此大小之辩.也。(《逍遥游》) 8.裁:通“才” 例如:手裁.举,则又超忽而跃。(《促织》) 9.采:通“彩”,色彩 例如: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登泰山记》) 10.从:同“纵”;与“横”相对,“合从缔交,相与为一。”(《过秦论》) 11.唱:通“倡”,倡导 例如:而予三十年前所主唱.三民主义、五权宪法……(《〈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12.沈:通“沉” 例如:暮霭沈沈 ..楚天阔。(《雨霖铃》旧教材) 13.绌:通“黜”,贬黜 例如:屈平既绌.,其后秦欲伐齐,齐与楚从亲。(《屈原列传》) 14.垂:通“陲”,边关 例如: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白马篇》) 15.歠:通“啜”,给水喝 例如:国之孺子之游者,无不餔也,无不歠.也。(《勾践灭吴》) 16.趣:通“促”,催促 例如:巫妪何久也?弟子趣.之。(《西门豹治邺》) 17.卒:通“猝”,突然 例如:卒.然边境有急。(《论积贮疏》) 18.卒:通“猝”,仓促 例如:五万兵难卒.合。(《赤壁之战》) 19.淬:通“焠”,金属器械烧后放入水中一浸叫焠,俗称“蘸火”。这里指用药浸泡 例如:使工以药淬.之。(《荆轲刺秦王》) 20.厝:通“措”,放置 例如:一厝.朔东,一厝雍南。(《愚公移山》) 21.错:通“措”,措施 例如: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离骚》) 22.道:通“导”,引导 例如:故善者因之,其次利道.之。(《货殖列传序》) 23.得:通“德”,感激恩德 例如:所识穷乏者得.我欤。(《鱼我所欲也》) 24.雕:通“凋”,凋谢,凋零 例如:岭峤微草,凌冬不雕.。(《采草药》) 25.尔:通“耳”,表限止语气,罢了 例如:无他,但手熟尔.。(《卖油翁》) 26.而:通“尔”,你 例如:而.翁长铨。(《记王忠肃公翱事》)

(完整版)高考文言文常见通假字整理精校打印版

高考常见文言文通假字整理 【使用说明】(通假字按拼音顺序排列)请大家先按分割线将学案折好,然后看着例句用笔将该例句中的通假字圈出来,在全部圈好后再打开对折部分一边对照改错一边记忆含义,最后把出现错误的句子用红笔做标记后二次记忆。 ◇案:通“按”,察看。例:召有司案图。《廉颇蔺相如列传》◇颁:通“斑”,黑白相间。例: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寡人之于国也》 ◇倍:通“背”。例:愿项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鸿门宴》 ◇辩:①通“辨”,区别。例1:此小大之辩也《逍遥游》 例2:辩乎荣辱之境《逍遥游》 ②通“变”,变化。例:而御六气之辩《逍遥游》 ◇采:通“彩”,彩色。例:皆为龙虎,成五采《鸿门宴》 ◇卒:通“猝”,匆忙。例1: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荆轲刺秦王》 例2:卒惶急不知所为《荆轲刺秦王》 ◇趣:通“促”,催促。例:弟子趣之《西门豹治邺》 ◇丁宁:通“叮咛”。例:府吏见丁宁《孔雀东南飞》 ◇而:通“尔”,你,你们。例:字而幼孩《种树郭橐驼传》 ◇反:通“返”。例1:日影反照,室始洞然《项脊轩志》 例2:反不讨贼《晋灵公不君》 ◇伏:通“服”,心服。例:骑皆伏曰:“如大王言。”《项羽之死》 ◇不:通“否”。例:可与不《廉颇蔺相如列传》◇共:通“供”例:共其乏困《烛之武退秦师》 ◇何:通“呵”例: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过秦论》 ◇盖:通“盍”,何,怎样。例:技盖至此乎?《庖丁解牛》 ◇驩:通“欢”。例:请毕今日之驩《苏武传》 ◇还:通“环”,绕。例1:秦王还柱而走《荆轲刺秦王》 例2:秦王方还柱走《荆轲刺秦王》 ◇惛:通“昏”。例:吾惛,不能进于是矣《齐桓晋文之事》 ◇棘:通“急”,紧急。例:玁狁孔棘《<诗经>两首》 ◇竟:通“境”,边境。例:亡不越竟《晋灵公不君》 ◇距:通“拒”。例:距关,毋内诸侯《鸿门宴》 ◇倔:通“崛”例:倔起阡陌之中《过秦论》 ◇决:通“诀”,诀别。例:与武决去《苏武传》 ◇扣:通“叩”,询问。例:扣其乡及姓字,皆不答《大铁椎传》 ◇离:通“罹”,遭遇。例:“离骚”者,犹离忧也《屈原列传》 ◇敛:通“殓”。例:敛不凭其棺《祭十二郎文》

课标教材初中文言文通假字大全

课标教材初中文言文通假字大全 七年级(上册) 1、项为之强“强”(jiāng) 通“僵” 《童趣》 2、不亦说乎“说”(yuè) 通“悦” 《〈论语〉十则》 3、诲女知之乎“女”(rǔ) 同“汝” 《〈论语〉十则》 4、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知”(zhì) 通“智” 《〈论语〉十则》 5、路转溪头忽见“见”(xiàn) 通“现” 《西江月》 6、一切乌有“乌”(wū) 同“无” 《山市》 7、裁如星点“裁”(cái) 同“才” 《山市》 8、尊君在不“不”(fǒu) 通“否”《陈太丘与友期》 七年级(下册) 9、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扳”(bān) 通“攀” 《伤仲永》 10、贤于材人远矣“材”(cái) 通“才” 《伤仲永》 11、对镜帖花环“帖”(tiē) 通“贴” 《木兰诗》 1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邪”(yé) 通“耶” 《孙权劝学》 13、孰为汝多知乎“知”(zhì) 通“智” 《两小儿辩日》 14、满坐寂然“坐”(zuò) 通“座” 《口技》 15、止有剩骨“止”(zhǐ) 通“只” 《狼》 八年级(上册) 16、便要还家“要”(yāo) 通“邀” 《桃花源记》 17、身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有”(yǒu) 同“又” 《核舟记》 18、诎右臂支船“诎”(qū) 通“屈” 《核舟记》 19、虞山王毅书远甫刻“甫”(fǔ) 通“父” 《核舟记》 20、左手倚一衡木“衡”(héng) 同“横” 《核舟记》 21、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简”(jiǎn) 通“拣” 《核舟记》 22、选贤与能“与”(jǔ) 通“举” 《大道之行也》 23、矜、寡、孤、独“矜”(guāng) 通“鳏” 《大道之行也》 24、荡胸生曾云“曾”(céng) 通“层” 《望岳》 25、略无阙处“阙”(quē) 通“缺” 《三峡》 八年级(下册) 26、蝉则千转不穷“转”(zhuǎn) 通“啭” 《与朱元思书》 27、窥谷忘反“反”(fǎn) 通“返” 《与朱元思书》 28、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食”(sì) 通“饲” 《马说》 29、才美不外见“见”(xiàn) 通“现” 《马说》 30、食之不能尽其材“材”(cái) 通“才” 《马说》 31、其真无马邪“邪”(yé) 通“耶” 《马说》 32、四支僵劲不能动“支”(zhī) 通“肢” 《送东阳马生序》

常用通假字集锦

常用通假字集锦 A “案”通“按”,审察,察看。例如: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干”通“岸”,岸边。例如:置之河之干兮。《诗经·伐檀》 B “罢”通“疲”,年老体弱的。例如:罢夫羸老易子而咬其骨。《论积贮疏》 “倍”通“背”,违背。例如: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鸿门宴》 “辟”通“避”,躲避。例如: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殽之战》 “拂”通“弼”,辅佐。例如:入则无法家拂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C “厝”通“措”,放置。例如:一厝朔东,一厝雍南。《愚公移山》 “裁”通“才”,刚刚。例如:手裁举,则又超忽而跃。《促织》 “唱”通“倡”,倡导。例如:而予三十年前所主唱之三民主义。《〈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绌”通“黜”,贬黜。例如:屈平既绌,其后秦欲伐齐,齐与楚从亲。《屈原列传》 “材”通“才”,才能。例如:食之不能尽其材。《马说》 D “得”通“德”,恩惠。例如: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鱼我所欲也》 “太”通“大”,与“小”相对。例如:死者太半。《赤壁之战》 “当”通“挡”,抵挡。例如: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鸿门宴》 “道”通“导”,引导。例如:傧者更道从大门入。《晏子使楚》

E “而”通“尔”,你。例如: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尔”通“耳”,语气词,相当于“罢了”。例如:无他,但手熟尔。《卖油翁》 F “不(fǒu)”通“否”。例如: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廉颇蔺相如列传》“反”通“返”,往返,返回。例如:始一反焉。《愚公移山》 “甫”通“父”,男子美称,多附于字之后。例如:虞山王毅叔远甫刻。《核舟记》 G “盖”通“盍”,为什么。例如:嘻,善哉!技盖至此乎?《庖丁解牛》 “灌”通“盥”,洗。例如:媵人持汤沃灌。《送东阳马生序》 “酤”通“沽”,买。例如:酒酤于市。《训俭示康》 H “函胡”通“含糊”。例如:南声函胡,北音清越。《石钟山记》 “火”通“伙”,伙伴。例如: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木兰辞》 “画”通“划”,比划。例如:曲终收拨当心画。《琵琶行(并序)》 “堕”通“隳”,毁弃。例如:堕军实而长寇仇。《殽之战》 “曷”通“何”。①什么。例如: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五人墓碑记》 ②什么时候。例如:曷至哉?《君子于役》 “衡”通“横”。①横放。例如: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核舟记》 ②梗塞,不顺。例如: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还”通“环”,环绕。例如: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荆轲刺秦王》

人教版初中语文文言文通假字整理word版本

人教版初中语文文言文通假字整理

人教版初中语文文言通假字整理 七年级语文通假字 1昂首观之,项为之强。《童趣》“强”通“僵”,僵硬 2十则: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说”通“悦”,高兴 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知”通“智”,聪明的 4诲汝知之乎! 《论语》“女”通“汝”你 5:既而风定天清,一切乌有。《山市》“乌”通“无”,没有 6 数至八层,裁如星点。《山市》“裁”通“才”,仅仅 7两则:客问元方:“尊君在不?”《世说新语》“不”通“否”,表疑问 8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伤仲永》:“扳”通“攀”。9: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木兰诗》“帖”通“贴” 10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木兰诗》“火”通“伙” 1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孙权劝学》“邪”通“耶”,语气词 12《口技》:满坐寂然,无敢哗者。《口技》“坐”通“座”,座位 13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狼》“止”通“只” 八年级语文通假字 1便要还家《桃花源记》要通邀,邀请。 2八分有奇《核舟记》有通又 3 詘右臂支船《核舟记》詘通屈,弯曲。 4左手倚一衡木。《核舟记》衡通横。 5选贤与能。《大道之行也》与通举选拔

6矝、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大道之行也》“矝”通“鳏”,老而无妻的人 7荡胸生曾云。《望岳》曾通层 8两岸连山,略无阙处。《三峡》“阙”通“缺”,中断 9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观潮》“文”通“纹”,画上纹彩 10余挐一小舟《湖心亭看雪》挐通桡撑船 11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与朱元思书》“反”通“返 12蝉则千转不穷。《与朱元思书》转通啭鸟叫声 13才美不外见。《马说》“见”通“现”,显露 14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马说》“食”通“饲”,喂养 15 其真无马邪?《马说》“邪”通“耶”,呢、吗 16 食之不能尽其材《马说》材通才才能 17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送东阳马生序》(“支”通“肢”,四肢) 18同舍生皆被绮绣《送东阳马生序》(“被”通“披”,穿着) 19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小石潭记》“见”通“现”,出现 20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岳阳楼记》“具”通“俱”,全,皆 21 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属”通“嘱”,嘱咐 九年级语文通假字 1发闾左適戍渔阳。《陈涉世家》:“適”通“谪” 2为天下唱。《陈涉世家》:“唱”通“倡”,首发 3固以怪之矣。《陈涉世家》:“以”通“已”,已经 4将军身被坚执锐。《陈涉世家》:“被”通“披”,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