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收票据贴现

应收票据贴现
应收票据贴现

应收票据贴现

应收票据的收款人可能在票据到期前应需要现金。这时,收款人可以出售票据。出售票据又称票据贴现。这种做法对那种以不动产作为收款担保的长期应收票据来说非常普遍。贷款的银行可以将应收票贴现以获取现金。

贴现过程遵循以下五个步骤:

1、计算到期值

2、计算银行的贴现期

3、计算银行的贴现息

4、计算实际进款

5、编制日记账分录。

借:现金XX

贷:利息收入XX

应收票据XX

收款人也可能会贴现短期应收票据,即到期日为一年或一年以内的票据。计算贴现价格的方法有几种。就基本原理来说,价格取决于现值的概念。但票据买卖双方的业务可采取任何一种双方都同意的形式。我们仅说明一种贴现短期应收票据的程序。为及时取得现金,出售方愿意接受贴现价格。票据的购买方则主要对票据所赚得的利息感兴趣,即票据的购买价格与到期收回金额的差。贴现款即企业贴现后实际的进款,计算方法如下:贴现款=票据到期值-贴现息

贴现息=票据到期值X贴现率X贴现天数/360

贴现天数是指自贴现日起至票据到期前一日止的实际天数,在贴现日的票据到期日这两天中,只计算其中一天。如果2月10日将1月31日签发承兑的期限为30天、60天、90天,到期日分别为3月2日、4月1日、5月1日的商业汇票贴现,其贴现天数分别为20天、50天、80天。

应收票据贴现,一般有两种情, 一种带追索权,一种不带追索权。带追索权的票据贴现,贴现企业因背书在法律上负连带责任;不带追索权的票据贴现,企业将应收票据的风险和未来经济利益全部转让给了金融机构,相应地对这两种贴现方式会计处理也是不同的。

1、不带追索权的票据贴现。贴现时,直接贷记“应收票据”科目,票据帐面价值与贴

现净额之差调整财务费用,因为贴现本质是理财活动的一种方式。

例1.假设甲企业将其持有的不带息面值为1万元的票据向银行贴现,银行扣除25元贴现息后,将9975元划入企业账户。则企业作如下会计分录:

借:银行存款9975

财务费用25

货:10000

2、带追索权的票据贴现。对于带追索权的票据贴现,当票据的主债务人不按期付款时,因贴现企业承担保证贴现票据获按期支付的责任,银行可以向贴现企业追索。这种情况下,贴现企业有或有负债,过去,或有负债一直通过财务报表脚注揭示,近年来,表外揭示表内化的呼声越来越高,因而在贴现时,贴现企业不宜直接贷记“应付票据”科目,而应单独设立“应收票据贴现”科目,作为“应收票据”科目的备抵科目,用于登记已向银行贴现的应收票据的账面价值,待贴现票据到期收回票款后,再将两个科目对冲转销。

例2.甲企业销售产品一批给乙企业,乙企业开出商业承兑汇票一张,出票日为2月1日,到期日为8月1日,票面价值为10万元,票面利率为每年6%。甲企业持有2个月后,由于资金紧张,逐将票据向银行贴现,银行贴现息为每月1%

票据到期值=100000+100000X6%/12X6=103000

贴现息=103000X1%X4=4120

贴现净额=103000-4120=98880

票据账面价值=100000+100000X6%/12X2=101000

(1)贴现时,企业作如下会计分录:

借:银行存款98880

财务费用2120

贷:应收票据贴现101000

(2)8月1日,乙企业偿还全部票据款,作会计分录:

借:应收票据贴现101000

贷:应收票据101000

(3)8月1日,若乙无力还款,银行从甲企业账户中划走103000元,作会计分录:

借:应收票据贴现101000

贷:应收票据101000

借:应收账款103000

贷:银行存款103000

应收票据会计分录

一、应收票据会计分录 (一)应收票据一般业务的会计处理 1-收到票据 例1.企业因赊销产品而收到客户A签发的面额为20 000元、期限为3个月期限的票据,其会计分录为: 借:应收票据20 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20 000 例2.企业收到客户B签发的面额为40 000元,利率为10%,期限为半年期的票据抵所欠帐款,其会计分录为: 借:应收票据40 000 贷:应收帐款40 000 2.票据到期,收回票款 例3.企业收到客户A签发的票据款项20 000元,其会计分录为:借:银行存款20 000 贷:应收票据20 000 例4.企业收到客户签发的票据款项42 000元,其中面值为40 000,利息为2 000元,其会计分录为: 借:银行存款42 000 贷:应收票据40 000 财务费用-------利息收入2 000 3.票据到期,客户拒付 “应收票据”帐户反映的是企业持有未到期的商业票据,逾期票据反

映在“应收帐款”帐户中。假如上述例4中客户到期未能偿还票款,其会计分录为: 借:应收帐款42 000 贷:应收票据40 000 财务费用------利息收入 2 000 (二)应收票据的贴现的会计处理 1.应收票据贴现的性质 贴现即票据持有人将未到期的票据背书后送银行,银行受理后、扣减贴现利息,将余款会给持票人,作为银行对企业的短期贷款。2.应收票据贴现净额的计算 第一步:计算到期值 第二步:计算贴现期。贴现期=票据期限----企业持有时间 第三步:计算贴现利息。贴现利息=到期值×贴现率×贴现期 第四步:计算贴现净额。贴现净额=到期值---贴现利息 例5.A 公司2003年4月1日将一张出票日为2003年1月1日,面额为10 000元,利率为10%,期限为半年的票据向银行贴现,当时银行贴现率为12%,其贴现净额计算如下: 票据到期值=10 000+10 000 ×10%×6/12=10 500(元) 票据贴现期=6-3=3(个月) 票据贴现息=10 500×12%×3/12=315(元) 票据贴现净额=10 500-315=10 185 3.应收票据贴现的帐务处理

应收票据贴现汇总

应收票据贴现的核算方法 应收票据贴现是指持票人因急需资金,将未到期的商业汇票背书后转让给银行,银行受理后,从票面金额中扣除按银行的贴现率计算确定的贴现息后,将余额付给贴现企业的业务活动。在贴现中,企业付给银行的利息称为贴现利息,银行计算贴现利息的利率称为贴现率,企业从银行获得的票据到期值扣除贴现利息后的货币收入,称为贴现所得。贴现利息和贴现所得的计算公式如下: 贴现所得=票据到期值一贴现利息 贴现利息=票据到期值×贴现率×贴现期 贴现期=票据期限一企业已持有票据期限 带息应收票据的到期值是其面值加上按票据载明的利率计算的票据全部期间的利息;不带息应收票据的到期值就是其面值。 在会计处理上发生附追索权应收票据贴现时,可设置“短期借款”科目,等票据到期,当付款人向贴现银行付清票款后,再将“短期借款”账户转销。如果是用银行承兑汇票贴现,由于票据到期应由银行负责承兑,企业不会发生或有负债,因此在会计处理上可直接冲转“应收票据”账户。 现将应收票据贴现的核算举例说明如下。 【例】某工业公司将一张180天到期,年利率为8%的票据计10000元,向银行申请贴现。该票据的出票日是6月1日,申请贴现日是8月30日,银行年贴现率为9%,其计算及会计分录如下。 1.计算 (1)票据到期值=票面额×(1+利率×票据时间)=10000×(1+8%×180天/360 天)=10400(元) (2)贴现天数=8月30日至11月28日=90(天) (3)贴现利息=票据到期值×贴现率×贴现时间=10400×9%×90天/360天=234(元) (4)贴现所得=票据到期值-贴现利息=10400-234=10166(元) (5)利息收入或支出=票据贴现所得-票面额=10166-10000=166(元)

商业银行票据贴现业务的风险

商业银行票据贴现业务的风险 一.什么是银行票据贴现? 是指资金的需求者,将自己手中未到期的商业票据、银行承兑票据或短期债券向银行或贴现公司要求变成现款,银行或贴现公司(融资公司)收进这些未到期的票据或短期债券,按票面金额扣除贴现日至到期日的利息后付给现款,到票据到期时再向出票人收款。 中国票据市场从20世纪80年代初发展到现在,通过短短30年的时间,银行票据业务得到了快速发展,已经成为了现代商业运作中最主要的信用支付工具。近几年,商业银行票据业务不断发展,不仅是商业银行谋取利润的重要手段,也是企业为降低筹资成本、提高资金筹集效率的主要途径。一方面,企业通过票据贴现获得银行信贷资金的意愿不断加强;另一方面,商业银行也将票据贴现业务作为主要的利润来源进一步加大了发展力度。但在快速发展的背后也隐藏着诸多风险,票据案件的发生给银行带来巨大的风险、造成严重的损失。 二.商业银行票据贴现业务的风险点及形成原因 票据贴现业务风险,从广义上说是指商业银行在贴现业务经营活动中,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使贴现业务的收益和预期的收益发生一定的偏差,从而蒙受损失或丧失获取额外收益的机会和可能性;狭义上来说是指银行在贴现业务经营过程中由于各种不确定性因素而遭受损失的可能性,包括政策性风险、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和道德风险等。 1.信用风险 贴现业务的信用风险是指商业汇票的持票人在汇票到期时因付款人或委托付款人无法承兑而造成损失的风险。《票据法》规定,票据具有无因性。汇票到期时,无论出票人是否交足备付金,付款人都必须无条件支付确定金额给持票人。商业汇票的债权债务关系的产生基于经济活动中的商品交易活动,通过票据参与到经济活动中,导致信用票据化。票据行为都依附在不同的信用基础上,代表了特定的信用关系。出票人﹑持票人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通过票据的承兑实现了信用的票据化。在背书过程中,被背书人向背书人提供信用,通过票据背书这种形式使得信用票据化。一旦出现付款人或委托付款人无法支付的情况,持票人可以通过票据追索权向前手或所有票据债务人进行追索,或通过法律途径解决纠纷,但是票据持票人还是将面临请求付款人、委托付款人付款的情形。因此,票据贴现业务面临的风险主要是承兑行的信用风险。 票据贴现业务信用风险的主要表现有三类:一类是不法分子伪造、变造或克隆银行承兑汇票,骗取银行资金,造成信贷资金损失;第二类是银行为没有贸易背景的商业汇票进行承兑和贴现:第三类是银行贴现资金违规流入股市、房地产等高风险行业。 典型案件: 2000年,上海中宏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刘运秀与无业人员乔智训合谋,于2000年12月间,由乔智训从广州以2万元购得一张伪造的票面金额为人民币300万元的银行承兑汇票一份。然后,通过他人持票到中国工商银行无锡分行城建分理处进行银行承兑汇票贴现,骗得人民币296. 08万元,其中刘

应收票据背书转让的会计处理

应收票据背书转让 1、应收票据到期收回款项时,应按票面金额予以结转;商业承兑汇票到期,承兑人违约拒付或无力支付票款的,应于收到银行退回的商业承兑汇票、委托收款凭证、未付票款通知书或拒付款证明时,将其转作应收账款。 2、将持有的应收票据背书转让时,应按票面金额结转。如为带息票据,还应将尚未计提的利息冲减财务费用。 票据的背书转让和贴现,其法律后果对于前手而言并无本质不同。追索权是《票据法》天然赋予后手的权利,除非通过合同明确声明放弃,但这一声明放弃的效力也仅仅限于特定的前后手之间。如果后来该票据再次被背书转让的,在再后手不知晓该情况,或者虽然知晓但未明确接受其追索权丧失的情况下,仍然具有追索权。 目前实务中的一种做法是:对于信誉较好的银行出具的银行承兑汇票,背书或贴现后均可终止确认,但对于信誉较差的一般金融机构或者非金融机构出具的承兑汇票,背书和贴现之后一般不终止确认。主要考虑仍然是信用风险大小的考虑。 对于银行承兑汇票,一般情况下,如果属于真票且背书人非出票人,背书后应该没有风险(涉及到或有负债是否确认的问题),即便发生追索,背书人仍可向前手追索,因此风险可以忽略不计,应该满足金融资产终止确认的条件。 应收票据的核算通过“应收票据”科目进行。该科目属资产类账户,借方登记应收票据的面值及按期确认的应计利息,贷方登记背书转让或到期收回,或因未能收回票款而转作应收账款的应收票据账面价值,期末借方余额反映未到期应收票据的账面价值。 应收票据的账务处理: 1、收到票据的账务处理 ①收到票据时按面值 借:应收票据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②对于带息票据,期末计提利息 借:应收票据 贷:财务费用 2、应收票据贴现和背书转让的账务处理

应收票据会计核算之管见精品

【关键字】情况、条件、系统、发展、关键、准则、需要、利益、制度、关系、设置、简化、履行、中心 应收票据会计核算之管见 摘要:票据是商品经济不断发展的产物,现已成为资金融通和结算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工具。本文针对应收票据的会计核算,较系统地阐述了从取得到处置的相关账务处理。对带息商业汇票的有关补提利息及贴现的会计处理,有了一些自己的思考。 关键词:应收票据;贴现;会计核算 票据是商品经济不断发展的产物,现已成为资金融通和结算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在国内,商业汇票被广泛使用,在银行开立存款账户的法人以及其他组织之间,只要具有真实的交易关系或债权债务关系,都能使用商业汇票。 商业汇票是出票人签发的,委托付款人在指定日期无条件支付确定金额给收款人或持票人的票据。商业汇票按照承兑人的不同分为商业承兑汇票和银行承兑汇票。 商业承兑汇票由银行以外的付款人承兑,银行承兑汇票由银行承兑。商业汇票的付款人为承兑人。 对于会计核算而言,收到商业汇票的一方为收款方,会计核算使用“应收票据”科目;而对于付款方而言,则用“应付票据”科目进行核算。本文仅针对收款方一些常见的经济业务进行探讨。 在我国,商业汇票均为不带息商业汇票。但为教学的需要,还需设置带息商业汇票的核算。 1商业汇票的一般核算

1.1不带息商业汇票的一般核算 1.1.1 取得不带息商业汇票时 借记“应收票据”,贷记“主营业务收入”及“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或其他科目。 1.1.2 到期时 1)收回时,借记“银行存款”,贷记“应收票据”科目。 2)无法收回时,借记“应收账款”,贷记“应收票据”科目。 1.2带息商业汇票的一般核算 1.2.1 取得带息商业汇票时 借记“应收票据”,贷记“主营业务收入”及“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科目或其他科目。 1.2.2 计息 原则上是每月计息,但为简化核算,可在6月30日或12月31日两时点上计算利息。因为这是半年报及年报的时点,这样的会计处理不至于会给会计报表使用者带来误判风险。 借记“应收票据”,贷记“财务费用”科目。 1.2.3 到期时 1)收回票据款时,借记“银行存款”(到期值),贷记“应收票据”(面值及已计利息)及“财务费用”(差额)科目。 2)无法收回票据款时,借记“应收账款”(到期值),贷记“应收票据”(面值及已计利息)及“财务费用”(补计的未计利息)科目。

我国票据市场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我国票据市场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百姓金融网导读:近年来,我国票据市场发展迅速,商业票据累计贴现量从1996年的1955亿元上升到2002年的23073亿元,7年中平均以超过50%的速度增长。票据市场活跃程度显著提高,市场参与主体数量迅速增加,票据周转频率加快,新产品创新层出不穷,票据市场已经成为我国金融市场中成长最快的子市场之一。 我们在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也应看到,票据市场的这种快速发展是一种不均衡的发展。市场发展的速度超过了市场建设的速度,加剧了市场风险。但对票据市场一味持批评态度,有可能造成票据市场的倒退,这对经济发展、企业、银行都会带来一定负面的影响。目前的票据市场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需要人民银行、监管机构、商业银行、理论界、新闻界共同努力,客观分析票据市场面临的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提出发展思路,共同促进票据市场健康、稳健的发展。 应当说,中国票据市场的发展对构建我国社会信用体系、拓宽企业融资渠道、扩大商业银行业务空间、完善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功不可没。但近一段时期票据市场暴露出的问题也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整个票据市场至今仍然处在一个分散的、缺少足够透明度的状态下;票据业务具有调整利润、增加存款、稀释不良贷款等方面的衍生功能,商业银行在管理上缺乏应对措施;票据市场本身缺乏明确一致的可操作性标准,加之各经营机构规范经营的意识不强,导致票据业务在不同市场参与主体之间的发展状态不平衡。商业银行是从事风险业务的行业,风险的高低取决于对风险的控制能力。即使是一些零风险业务,如果违规操作,一样会给银行造成巨大的损失。当前票据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市场信用风险加大。主要表现在:一是票据发行增长过快,8月末,票据承兑余额达12346亿元,比上半年末增加993亿元,同比增加5791亿元。前8个月,累计承兑19502亿元,同比增长98.6%,增速明显加快。二是承兑占比结构进一步分化,国有商业银行占比下降,其他商业银行、金融机构和商业承兑占比大幅度提高。今年前8个月,国有商业银行累计承兑同业占比38.3%,同比下降9.5个百分点;其他商业银行、金融机构及商业承兑占比提高到61.7%。三是人民银行调整准备金率后,市场资金面趋紧,各商业银行纷纷收缩票据规模,依靠票据转卖维持资金周转的金融机构资金链条出现断裂,可能导致票据到期支付困难。 违规办理票据业务的现象增多。例如,一些商业银行采用“逆向操作”的方法办理票据业务,也就是将票据承兑、贴现、转贴现业务次序反向处理,先转贴现,后贴现,直至转贴现资金成为承兑行的保证金后再由承兑银行出具承兑票据。违规办理业务的风险在于违规办理业务行无法向前手行使追索权,资产很难有效保全;因手续及资料不全买入票据无法卖出或办理再贴现,带来较大的流动性风险。 票据回购诈骗案件增多,内外勾结、账外经营犯罪现象出现。近年来,由于商业银行加强了对票据承兑环节的管理,对假票、克隆票防范手段和技术相应提高,票据诈骗由原来的

2019年企业应收票据核算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企业应收票据核算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应收票据是指企业持有的还没有到期、尚未兑现的票据。应收票据是企业未来收取货款的权利,这种权利和将来应收取的货款金额以书面文件形式约定下来,因此它受到法律的保护,具有法律上的约束力。应收票据按偿付期的长短,可分为即期票据和远期票据两种。在我国,除商业汇票外,如支票、银行本票、银行汇票都是即期票据。因此,应收票据主要是指应收的商业汇票。商业汇票按承兑人不同可以分为商业承兑汇票和银行承兑汇票。商业承兑汇票的出票人可以是该商业汇票的承兑人,也可以是收款人出票,交由付款人承兑的票据。银行承兑汇票是在承兑银行开立存款账户的存款人签发,由开户银行承兑付款的票据。 一、企业应收票据核算的存在问题 1、有的单位不设置“应收票据”账户,使得“应收票据”核算缺乏详细性,达到浑水摸鱼的目的。 2、有的单位虽然设置了“应收票据”账户,但核算不规范。在票据取得和发生票据背书转让时,手续不完备。如票据取得时不向对方开具收据,发生票据背书转让时不向对方索取收据,仅让经手人在票据复印件上签名。票据复印时仅复印票据正面,无法分辨票据流转的来龙去脉,给本企业带来潜在经济风险,给税务部门带来管理风险。 3、有的单位设置“应收票据”账户但不设置“应收票据登记簿”,使应收票据的种类、签收日期、票面金额、承兑人、利率含糊

不清,造成会计信息失真。 4、有的单位混淆应收票据的核算内容和使用范围,从而影响核算内容的正确性。 5、有的单位将不属于应收票据的经济业务列作应收票据处理。如将银行汇票、银行本票与银行承兑汇票混淆核算。如将应收账款业务列作应收票据。 6、有的单位发生了应收票据业务,却不进行核算或者不如实核算,虚减收入,虚减利润,达到偷税的目的。 7、计提坏账准备时无中生有。按照现行制度,企业持有的应收票据不得计提坏账准备,但有的单位为了虚增管理费用,将应收票据的余额也作为计提坏账准备的基数,从而达到虚减利润,偷逃税金的目的。 8、有的单位取得应收票据不入账,或推迟入账时间,私自用于企业负责人、亲属或其他企业的非法抵押,或者贴息套现后将资金流入企业后冲减应收账款,导致往来账户混乱,会计信息失真。 二、加强对企业应收票据核查的几点建议 应收票据由于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加之企业财务核算和日常管理的不到位,发生税收风险的可能性随之增加,因而,也是税务部门在采取巡查、调研、评估、审计、稽查等征管措施时重点关注的对象。税务机关应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对企业应收票据核查,确保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全面提高企业财务核算水平,帮助企业减少潜在经济风险,有效防范税收管理风险。

浅议应收票据的贴现

浅议应收票据贴现的日常会计处理方法 【内容摘要】应收票据的贴现是每一个企业在日常生产经营中经常涉及到的业务,而每个企业对此项业务也都有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选择好适当的会计处理方法,有利于真实地反映企业的会计信息,有利于客观地分析各项财务指标,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提供正确的决策方案。在此,以商业汇票为例,谈一谈不同的处理方法对于企业会计资料的影响。 【关键词】应收票据贴现会计处理方法 在日常的会计业务中,企业经常以应收票据向银行等金融机构贴现,这时,应本着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来进行会计核算,并且要充分地考虑到交易的经济实质。这其中存在这样一个问题:在贴现的票据到期时,债务人尚未偿还,而此时申请贴现的企业是否有偿还的责任呢?又该做怎样的会计处理呢?对于票据贴现业务,会计上有“质押法”和“出售法”两种处理方法。这两种会计处理方法对贴现企业的会计表报的有关项目以及财务指标将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一、以应收票据为质押取得借款的会计处理 企业以应收票据向银行等金融机构申请贴现,如果在签订的协议中有规定,在贴现的应收票据到期而债务人未能按期偿还时,申请贴现的一方负有向贴现机构还款的责任。那么,根据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贴现应收票据而产生的有关风险和收益都不发生转移,所以应收票据可能产生的风险将仍由申请贴现的企业来承担。该业务属于以应收票据为质押取得的借款,申请贴现的企业就应按照质押法来进行会计处理。目前,在销售业务频繁的煤矿企业,日常处理商业汇票时,多采用此法。例如:某矿2006年3月1日销售原煤一批,收入到A企业签发的期限为3个月的不带息商业汇票一张,其中,货款300000元,增值税51000元,票面金额为351000元。4月10日,某煤矿由于资金临时周转需要,向银行申请贴现,贴现率为6%,该票据的贴现期为52天。某煤矿以应收票据为质押取的借

银企智链:2019年中国票据交易情况分析告

2019年中国票据交易情况分析报告 上海票据交易所

?(一)2019年票据交易总体运行平稳 2019年,票据交易量为50.94万亿元,同比上升22.01%,其中,上半年同比上升28.74%,下半年同比上升15.9%。从票据介质来看,电票交易量为50.84万亿元,同比增长25.15%,占比99.8%;纸票交易量为0.1万亿元,同比下降91.04%,占比0.2%。纸电交易融合第二阶段于2018年10月正式投产上线之后,电票交易占据绝对主导地位,,2019年各月纸票交易量占比均不超过0.3%。从每月交易量变化情况来看,各月交易量同比均有所增长,在部分月末时点波动明显,,1月、3月和7月单月交易量均超过5万亿元。 图1:2019年每月票据交易情况

?(一)2019年票据交易总体运行平稳 从每月日均交易量来看,,2019年前7个月,每月日均交易量均在2000亿元以上。其中,1月最为活跃,,日均交易量达2677.55亿元。交易活跃度最低的为10月,日均交易量仅为1649.25亿元。 图2:2019年每月日均票据交易情况(按交易品种)

?(一)2019年票据交易总体运行平稳 从单日交易量变化来看,2019年日均票据交易量为2037.72亿元,单日交易量变化总体平稳,特殊时点波动明显,其中,以3月末、7月末尤为突出。3月28日单日交易量达4102.26亿元,首次突破4000亿元,为纸电交易融合以来中国票据交易系统(以下简称交易系统)单日交易量最高值;7月30日单日交易量为3771.38亿元,位居第二。 图3:2019年单日票据交易情况

?(一)2019年票据交易总体运行平稳 从每月日均交易量来看,,2019年前7个月,每月日均交易量均在2000亿元以上。其中,1月最为活跃,,日均交易量达2677.55亿元。交易活跃度最低的为10月,日均交易量仅为1649.25亿元。 图4:2019年每月日均票据交易情况(按交易品种)

应收票据一贴现计算教学设计

《应收票据—贴现计算》教学设 计 宁波东钱湖旅游学校李雪 【课题】应收票据的贴现计算 【课时】1 课时 【教材分析】 选自高等教育出版社《财务会计》第四版,第三章应收及预付款项第二节应收账款。本节内容主要讲述的应收票据的日常核算及票据贴现的计算,是建立在学生已经学习了应收账款核算的基础上对应收账预付款项的又以说明。正确掌握应收票据贴现的计算方法为下节内容进行应收票据贴现的账务处理打下基础。所以本堂课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尤为重要。 【学情分析】 本节课授课对象对为高一会计专业学生,对于他们来说这是一门全新的课程,同学们大都是经历中考失利,缺乏自信心和学习的主动性,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能力,使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理解应收票据的概念及正确处理日常业务 2 、理解贴现的含义 能力目标:掌握票据贴现的计算步骤。 情感目标:培养同学们学习会计专业相关知识的热情,同时培养同学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学习过程中逐渐提高信心,增强同学们的理财意识。【教学重难点】重点:应收票据的贴现计算难点:贴现日期、贴现利息的计算 【教学方法及设计理念】 亚里士多德说:“告诉我的会忘记,给我看的会记住,让我参与的会理解。” 所以教师要做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知识传递的促进者,通过课堂小组合作的方式

开展教学感染和激励学生,充分调动起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对解决实际问题的渴望,并且培养学生以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在本堂课中主要采用任务驱动法:教师根据教学要求提出“任务”,将教学内容巧妙地隐含在每个“任务”中,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完成“任务”,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过程】

会计核算中应收票据的核算方法

会计核算中应收票据的核算方法 文章经由案例论述不带息的应收票据相关的核算以及带息类型的核算和此类票据有关的贴现以及转让核算,尤其是对在有以及没有追索权限的背景下的转让等活动进行了细致的阐述。而且,分析了之前的准则和新的准则背景中相关事项的规定差异。 标签:新会计准则;应收票据;应收票据转让 所谓的应收票据具体的讲就是说单位在经由商业汇票进行结算的时候,由于出售的商品或供应的劳务而获取的汇票。结合承兑者的差异,分成两个类型,分别是商业以及银行两类承兑。结合相关的准则规定,单位的资产在最初的明确的时候结合公允价值来分析,因此应收票据结合获取时候的票面的数值来入账。对于商业的来讲,可以分成带息的以及不带的两个类型,对于带息的来讲,在票据到期的时候不仅要将本金收回,还要将利息收回,但是对于不带息的来讲,在票据到期的时候只获取本金。 1 关于带息以及不带息两类票据有关的核算活动的分析 1.1 针对不带息形式开展的核算活动 单位要设置应收票据栏,以此来分析其账面数值,当获取票据的时候,借记“应收票据”,贷记“主营业务收入”等。当票据到期时,借记“银行存款”,贷记“应收票据”,假如在其到期的时候付款者对其偿付了,此时借记“应收账款”,贷记“应收票据”。此类票据到期的时候的价值是它的本身的票面数值。 例1:2011年5月17日,移动公司向圣亚公司销售手机充值卡一批,开出服务业专用发票上注明价款为5万元,资金还没有收到,已经将相关的步骤等落实好。借记“应收账款”,贷记“预收账款”。 在三天之后移动公司收到了由圣亚公司寄来的汇票,其时间是三个月,数额是5万元,该汇票用以抵负之前欠下的资金。借记“应收票据”,贷记“应收账款”。 在三个月之后,该票据到期了,获取了票面金额5万元。借记“银行存款”,贷记“应收票据”。 如果圣亚公司在到期的时候因为手头没有足够的资金没有做出偿付,此时移动公司要结合票面数值将其从“应收票据”科目转入“应收账款”科目。 1.2 针对带息开展的核算活动 单位在期中以及末期的时候,结合其票面的数值和要求的利率来分析其利息,借记“应收票据”,贷记“财务费用”。应收票据利息=应收票据票面金额×票面

《中国银行业票据业务规范》

中国银行业票据业务规范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中国银行业票据业务规范》(以下简称“规范”)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支付结算办法》、《票据管理实施办法》、《商业汇票承兑、贴现与再贴现管理暂行办法》、《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等商业汇票业务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规定,结合我国票据市场及商业汇票业务实践制定。 第二条本规范遵循“诚信自律、公平竞争、合规经营、共同发展”的市场原则,旨在自觉建立和维护国内商业汇票市场的良好经营秩序和提高金融资源配臵效率,促进中国票据市场健康可持续发展。 第三条本规范由中国银行业协会(以下简称“中银协”)制定,作为中银协各会员单位办理商业汇票承兑、贴现、转贴现、再贴现、回购、到期托收业务以及在票据业务创新和风险控制等方面的基本行为规范。 第二章重要术语与定义 第四条基于国内货币市场发展现状,本规范所称票据特指商业汇票。商业汇票是出票人签发的,委托付款人在指定日期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商业汇票分为银行承兑汇票(简称银票)和商业承兑汇票(简称商票)。根据制作形式与介质不同,商业汇票包括纸质商业汇票和电子商业汇票二种形态。电子商业汇票是出票人以数据电文形式制作的,委托付款人在指定日期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 第五条本规范所称票据业务是指以商业汇票为媒介,与信用投放、资金融通以及支付结算等方面相关的金融服务行为。 第六条本规范所称承兑业务特指会员单位作为付款人,承诺在票据到期日向收款人或者持票人支付票面金额的票据行为。

第七条本规范所称贴现业务是指商业汇票的持票人在汇票到期日前,为了取得资金贴付一定利息将票据权利转让给会员单位的票据行为。 第八条本规范所称转贴现业务是指会员单位为了取得资金,将未到期的已贴现商业汇票再以贴现方式向另一金融机构转让的票据行为。第九条本规范所称回购业务是指会员单位(卖出回购方)将其持有的已经其贴现的票据以不改变票据权利人的方式向其他金融机构(买入返售方)申请贴现,买入返售方按票面金额以双方商定的回购期限和价格扣除回购利息后向卖出回购方给付资金,回购到期后卖出回购方按票面金额向买入返售方购回票据的融资行为。 第十条本规范所称再贴现业务是指会员单位为了取得资金,将未到期的已贴现商业汇票再以贴现方式向中国人民银行转让的票据行为。第十一条本规范所称到期托收业务是指会员单位以持有票据或委托收款票据向付款人收取款项的票据行为。 第十二条本规范所称票据业务期限。贴现、转贴现和再贴现业务的期限从其贴现之日起至汇票到期日止。实付贴现金额按票面金额扣除贴现日至汇票到期日前一天的利息计算。承兑人在异地的,贴现、转贴现和再贴现的期限等应符合监管部门的相关规定。回购业务的期限从业务交易日起至约定赎回日止。票据到期日或交易约定到期日如遇法定节假日顺延至下一个工作日。 第十三条本规范所称票据业务利率。贴现利率以再贴现利率为下限加点确定,转贴现、回购业务利率由会员单位与交易对手协商确定。再贴现业务利率遵循中国人民银行规定。 第三章基本业务规范 第一节承兑业务 第十四条承兑业务申请人应为在承兑行开立账户的依法从事经营活动的法人或其他组织。

应收票据贴现-教案

应收票据贴现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应收票据贴现的概念,掌握不同类型的商业汇票的贴现业务的核算.能力目标:认识到票据贴现是融通资金的一种信贷行为,随着现代化企业的快速发展,票据的背书转让及贴现行为越来越多,充分认识和掌握应收票据贴现也显得尤其重要.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主动探究,思考,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精神. ◆教学重点 ●掌握应收票据的概念及相关基本知识。 ●掌握不同类型的票据贴现的核算方法。 ◆教学难点 ●票据贴现的概念的理解。 ●贴现业务中贴现天数,贴现息的计算。 ◆教学过程 (一)1、贴现概念: 2、贴现款和贴现息的概念和核算方法。 第一步:计算应收票据到期值 票据到期值=票据面值+利息 第二步:计算贴现利息 贴现息=票据到期值 X贴现率X(贴现天数/360) 其中: 票据的贴现天数 = 票据到期日—贴现日(注意:算头不算尾) 例1:7月18日出票60天到期,求到期日 "算头不算尾": 7月:31-18+1=14天 8月:31天 9月:15天 合计:60天 所以到达期日为9月16日 第三步计算贴现收入 贴现款=票据到期值—贴现息 第四步做会计分录 (二)例题: 企业于2月10日将签发承兑日为1月 31日,期限为90天,面值为50000元,利率为9.6%,到期日为5月1日的银行承兑汇票到银行申请贴现,银行规定的月贴现率为6‰.该票据已经计提应收利息200元。(当年2月份为28天) (1)先计算出票据到期值、贴现天数。贴现息和贴现款。 (2)确定应收票据的类型。做不同的会计处理。 不带追索权的,借记“银行存款”,贷记“应收票据”,“应收利息”,借记或贷记“财务费用”。 带追索权的,分贴现时跟票据到期时两个阶段的会计处理。

商业银行票据贴现业务风险点及防范对策

商业银行票据贴现业务风险点及防范对策 摘要:近几年,商业银行票据业务不断发展,不仅是商业银行谋取利润的重要手段,也是企业为降低筹资成本、提高资金筹集效率的主要途径。但在快速发展的背后也隐藏着诸多风险,票据案件的发生给银行带来巨大的风险、造成严重的损失。本文从商业银行票据贴现业务风险形成的原因出发,分析了当前我国商业银行票据贴现的风险点,提出了做好票据贴现风险防范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票据贴现;风险;防范;对策 中国票据市场从20世纪80年代初发展到现在,通过短短30年的时间,银行票据业务得到了快速发展,已经成为了现代商业运作中最主要的信用支付工具。一方面,企业通过票据贴现获得银行信贷资金的意愿不断加强;另一方面,商业银行也将票据贴现业务作为主要的利润来源进一步加大了发展力度。随着票据市场的快速发展,票据融资业务超规模增长背后蕴藏着的风险开始逐步显现,违法犯罪案件的发生率不断上升,金额也在不断加大,票据风险防范难度增大。如何把握票据贴现业务的风险点并能有效防范,是银行面临的重要问题。 一、商业银行票据贴现业务的风险点及形成原因 票据贴现业务风险,从广义上说是指商业银行在贴现业务经营活动中,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使贴现业务的收益和预期的收益发生一定的偏差,从而蒙受损失或丧失获取额外收益的机会和可能性;狭义上来说是指银行在贴现业务经营过程中由于各种不确定性因素而遭受损失的可能性,包括政策性风险、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和道德风险等。 (一)政策性风险。贴现业务的政策性风险是指由于银行对票据相关政策理解不到位或没有严格按政策操作而引起监管部门关注并受到处罚,致使贴现业务受到损失的风险。主要是由于交易背景不真实或不能确定有真实、贴现后资金走向不符合政策监管要求而形成的。在票据贴现中主要表现为:无交易合同和发票;使用虚假、无效合同和发票;超合同金额或期限签发、贴现商业汇票;重复使用或伪造增值税发票复印件等办理贴现业务。近年来,有些企业借助关联企业,虚构贸易背景,自行签发商业汇票,由关联企业到其他商业银行贴现,贴现资金回流到出票企业,导致融资票据性票据不断增加。无真实交易背景的商业汇票贴现违反了《支付结算办法》和《商业汇票承兑、贴现与再贴现管理暂行办法》的有关规定。我国的贴现资金按规定不能流入股票、期货和信托市场,如果贴现资金经过银行进入了以上市场,那么银行就难辞其咎。 (二)信用风险。贴现业务的信用风险是指商业汇票的持票人在汇票到期时因付款人或委托付款人无法承兑而造成损失的风险。《票据法》规定,票据具有无因性。汇票到期时,无论出票人是否交足备付金,付款人都必须无条件支付确定金额给持票人。商业汇票的债权债务关系的产生基于经济活动中的商品交易活动,通过票据参与到经济活动中,导致信用票据化。票据行为都依附在不同的信用基础上,代表了特定的信用关系。出票人﹑持票人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通过

应收票据会计核算见解-最新范文

应收票据会计核算见解 票据是商品经济不断发展的产物,现已成为资金融通和结算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在国内,商业汇票被广泛使用,在银行开立存款账户的法人以及其他组织之间,只要具有真实的交易关系或债权债务关系,都能使用商业汇票。 商业汇票是出票人签发的,委托付款人在指定日期无条件支付确定金额给收款人或持票人的票据。商业汇票按照承兑人的不同分为商业承兑汇票和银行承兑汇票。 商业承兑汇票由银行以外的付款人承兑,银行承兑汇票由银行承兑。商业汇票的付款人为承兑人。 对于会计核算而言,收到商业汇票的一方为收款方,会计核算使用“应收票据”科目;而对于付款方而言,则用“应付票据”科目进行核算。本文仅针对收款方一些常见的经济业务进行探讨。 在我国,商业汇票均为不带息商业汇票。但为教学的需要,还需设置带息商业汇票的核算。 1商业汇票的一般核算 1.1不带息商业汇票的一般核算 1.1.1取得不带息商业汇票时 借记“应收票据”,贷记“主营业务收入”及“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或其他科目。 1.1.2到期时 1)收回时,借记“银行存款”,贷记“应收票据”科目。

2)无法收回时,借记“应收账款”,贷记“应收票据”科目。 1.2带息商业汇票的一般核算 1.2.1取得带息商业汇票时 借记“应收票据”,贷记“主营业务收入”及“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科目或其他科目。 1.2.2计息 原则上是每月计息,但为简化核算,可在6月30日或12月31日两时点上计算利息。因为这是半年报及年报的时点,这样的会计处理不至于会给会计报表使用者带来误判风险。 借记“应收票据”,贷记“财务费用”科目。 1.2.3到期时 1)收回票据款时,借记“银行存款”(到期值),贷记“应收票据”(面值及已计利息)及“财务费用”(差额)科目。 2)无法收回票据款时,借记“应收账款”(到期值),贷记“应收票据”(面值及已计利息)及“财务费用”(补计的未计利息)科目。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很多的资料及以前的会计制度规定,对于无法收回的应收票据,应按面值及已计提的票据利息的金额转入应收账款科目,未计提的利息不再计提。新准则则没有相关的具体规定。依笔者拙见,如果对未计提的部分利息不再计提,将导致付款方因不履行付款义务而产生收益。这显然不符合实际情况。因此,笔者以为,应该对未计提的利息进行补提,计入当期财务费用,同时增加应收账款的账面价值。这也与付款方因无法支付到期商业汇票而转入应付账款的账

票据市场的定价

票据市场的定价 票据定价主要指贴现率的制订,贴现包括企业贴现、转贴现和再贴现。再贴现率是中央银行根据货币政策而定的,企业贴现是与金融机构一对一协商制订利率的,而转贴现由于信用风险较小而便于建立统一的市场定价系统。我国可以依托现有的同业拆借市场系统,建立与目前拆借相似的报价、询价成交系统,而在交易量达到一定规模后,可以采用电脑撮合与交易成员确认相结合的方式。同时,我们应当建立合理的票据转贴现市场的综合加权平均利率和市场综合指数。 票据在市场上的定价主要是指贴现的定价,贴现包括以下三种类型:企业等非金融机构持票据向银行等金融机构贴现、银行等金融机构之间的贴现活动(转贴现)和金融机构向中央银行贴现(再贴现)。 一、不同贴现的定价特点 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的再贴现活动不仅是承担“最后贷款人”的任务,同时也是一项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中央银行通过再贴现窗口可以调节货币供给,通过调节再贴现率来影响市场利率水平,并对不同行业的票据制订不同的再贴现率,从而实现国家产业政策意图。因此,再贴现的定价是具有很强的国家宏观政策调控意味的,而非市场资金供求所自发确定的。 金融机构对企业的贴现是企业重要的短期资金融通渠道。企业一般是将未到期票据向自己的开户行、主要往来行贴现,金融机构根据对企业信用度的了解,根据票据的特征来制订贴现利率(在中央银行利率管制的范围内)。因而贴现定价是银企之间一对一的协商结果,而由于市场上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难以形成整个市场上的报价、询价的定价模式。 而对于金融机构的转贴现,借助目前现有的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及其系统,可以建立票据转贴现的定价系统。困扰我国票据市场发展的一大问题是信用,由于信息不对称,我国商业票据的贴现受到很大阻碍,而以银行信用为基础的银行汇票的流通还是较为通畅的。而金融机构转贴现的票据是企业已经向金融机构贴现的票据,已经背书转让给了银行,银行成为被背书人。经过转贴现后,银行也成为背书人。根据票据法的规定,票据持有人在付款请求遭到拒绝后,有权向任意一个前手追索,当然也包括背书银行。由于票据是无因证券,背书银行无权以与前手的纠纷为由拒绝偿付,因而无论票据本身是否经过银行承兑,在转贴现市场上流通的票据都具是以银行信用为基础的。有了信用保证,我国转贴现市场将会有较好的发展。 二、转贴现市场定价模式的建立 金融机构之间票据的转贴现实际上也是金融机构同业短期拆借的一部分,因此我们可以依托现有的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系统来促进转贴现市场的发展,并建立合理而高效的报价系统。

(完整版)中级财务会计第三章应收账款习题及答案

中级财务会计.第三章·应收款项 应收款项的概念:应收款项属于金融资产的一种,是指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回收金额固定或可确定的非衍生金融资产。 应收款项是在企业经营活动中产生的,主要是指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因商品、产品已经交付或劳务已经提供,义务已尽,从而取得的向其他单位或个人收取货币、财物或得到劳务补偿的请求权,包括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和预付账款等项目; 有的是在企业经营活动之外产生的,主要是指企业经营活动之外所形成的各种其他应收和暂付款项,包括应收的赔款、罚款、租金、备用金、包装物押金和股利等其他应收款。 第一节应收票据 1应收票据:P74是企业持有的因采用商业汇票支付方式销售商品、产品等收到的还没到期、尚未兑现的商业汇票。 分类:根据承兑人不同:商业承兑汇票 银行承兑汇票 根据票据是否带息:带息票据到期值=票据面值+票据利息= 票据的面值×(1+利率×期限) 不带息票据到期值=票据面值 根据票据是否带有追索权:带有追索权的商业汇票 不带追索权的商业汇票 注:银行承兑汇票贴现不会被追索,商业承兑汇票贴现会因票据贴现而发生或有负债 2应收票据到期值与到期日计算 2、票据到期日计算:按天计算,根据“算尾不算头或算头不算尾”的惯例,按实际经历的天数计算; 如2月2日,30日到期:算尾不算头:则2月2日-28日共28-2=26天(2月2日不算),3月1-4日四天(3月4日算)算头不算尾:则2月2日-28日共28-2+1=27天(2月2日算),3月1-4日三天(3月4日不算) 按月计算,月份中间开出商业汇票时,则“月中对月中”.如:1月20日开出,一个月到期,到期日为2月20日;月末开出时,则“月末对月末”,不分大小月份。 应收票据的核算:P75 1取得应收票据(一律按面值入账)借:应收票据或借:应收票据 贷:应收款项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尚未到期的带息商业票据,按期计提利息:借:应收利息利息=面值×利率×期限 贷:财务费用 2转让应收票据借:在途物资(原材料、库存商品)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如有差额,借记或贷记银行存款 贷:应收票据 商业汇票到期回收款项时: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票据 商业票据到期不能收回:借:应收账款 贷:应收票据 3应收票据的贴现:不带息票据贴现净额计算贴现率——企业与银行商定的应付给银行的利率。 贴现期=贴现日至票据到期日之间的时间间隔,具体计算同票据计息期的计算。 贴现息=票据面值×贴现率×贴现期 贴现净额= 票据面值-贴现息 注意:应收票据贴现净额(即贴现所得金额)与账面价值之差额——计入“财务费用”(在借方) 带息票据贴现净额计算 票据到期值=面值×(1+票据利率×票据期限)=面值+面值×利率×期限=面值+利息 贴现息=票据到期值×贴现率×贴现期 贴现净额=票据本息-贴现息 注意:应收票据贴现净额(即贴现所得金额)与账面价值之差额——计入“财务费用”(可能在借方,也可能在贷方) 4不带追索权应收票据贴现账务处理借:银行存款(贴现净额) 贷:应收票据(账面价值) 借/贷: 财务费用(差额) 5带追索权应收票据贴现账务处理借:银行存款 贷:短期借款 财务费用 A、承兑人按期付款. B、若到期承兑人无力支付款项 C、若到期承兑人和贴现企业都无力支付款项 借:短期借款 50000 借:短期借款 50000 借:应收账款贷:应收票据 50000 财务费用 1200 贷:应收票据 贷:银行存款 51200(面值+利息) 财务费用 第二节:应收账款 1商业折扣对应收账款的入账金额不产生影响,在存在商业折扣的情况下,应收账款的入账金额应按扣除商业折扣以后的实际售价确认 2现金折扣 3应收账款的账务处理:代购货单位垫付运杂费在应收账款科目核算,但不并入销售额计算增值税,待收到款项时一并冲销不存在商业折扣情况下的应收账款核算 销售时:借:应收账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银行存款 收到货款时: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账款 存在商业折扣情况下的应收账款核算:销售额与折扣额在同一张发票上分别注明的,可按折扣后的余额作为销售额计算增值税;如果将折扣额另开发票,不论财务上如何处理,均不得从销售额中扣除折扣额 第三节预付账款 预付账款时:借:预付账款 贷:银行存款 收到所购物资:借:材料采购(原材料、库存商品)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预付账款 不足补付时:借:预付账款多余退回时:借:银行存款

关于应收票据贴现例题

一、带息票据 1、收到带息票据时 借:应收票据(按应收票据的面值) 贷:主营业务收入(按实现的营业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按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额) 2、期末,计提利息 借:应收票据(按票面金额) 贷:财务费用 3、带息票据到期时,收到承兑人兑付的到期值票款时 借:银行存款(按实际收到的款项) 贷:应收票据(按票据面值) 财务费用(两者差额) 4、因付款人无力支付票款,收到银行退回的商业承兑汇票、委托收款凭证、本付票款通知书或拒绝付款证明等,应将票据面值与应计未收利息之和一并转为应收账款, 借:应收账款 贷:应收票据 财务费用 二、票据贴现时 1附有追索权的应收票据贴现: (1)企业向银行贴现时: 借:银行存款 财务费用 贷:短期借款 (2)票据到期时,承兑人的银行存款账户不足支付,则贴现企业账务处理为:借:短期借款 贷:银行存款 借:应收账款 贷:应收票据 (3)票据到期时,承兑人和贴现企业银行存款账户余额都不足时,贴现企业的账务处理为:借:应收账款 贷:应收票据 财务费用 2不附追索权的应收票据贴现: (1)企业向银行贴现时: 借:银行存款 财务费用 贷:应收票据 (2)票据到期时,承兑人的无论是否支付,都与贴现企业无关,贴现企业无需进行账务处理。

1、4月12日持票面为100000元,签发日为3月2日,到期日为5月18日的带息商业汇票(票面利率4%)到开户银行申请贴现,银行同意办理,年贴现率为% 会计分录如何做? 推荐答案 你这个承兑汇票签发日至到期日只有46天?先按你说的计算: 票据到期值=100000 *(1+4% *46/360)=10 (元) 该应收票据到期日为5月18日,其贴现天数应为35天 票据贴现利息=票据到期值*贴现率*贴现天数/360 = * 8% * 35/360=(元) 借:银行存款 财务费用 贷:应收票据100000 2、R公司于95年2月1日销售商品收到面值为234 000元,期限为5个月,利率为10%的银行承兑汇票一张,5月11日,该企业因急需资金周转持票据到银行贴现,贴现率为12%,有关帐务处理如下: 票据到期值=234 000(1+10%/12×5)=243 750 贴息=243 750×12%/360×50=4062.50 贴现净额=243 750-4062.5=239 687.5 借:银行存款 239 687.5 财务费用 贷:应收票据 243 750 1.2012年2月份5日,甲企业销售产品给广华公司,售价为100000元,增值为17000元,广华公司开出一张4个月期限商业承兑汇票结算款项,票据的票面利率为6%,甲企业6月15日收到票据款项及利息。 (1)销售产品并收到商业承兑汇票: 借:应收票据117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10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7000 2、6月15日收到票据款及利息。(票据到期收票款时) 应收的利息=117000*6%/12*4=2340元本息合计=117000+2340=119340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