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材中不能没有鲁迅的作品

中学语文教材中不能没有鲁迅的作品
中学语文教材中不能没有鲁迅的作品

中学语文教材中不能没有鲁迅的作品

现在的中学语文教材中的鲁迅作品,并不难懂

现在有几句流传很广的顺口溜,说中学生“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就是说中学生怕学鲁迅的作品,不喜欢鲁迅作品,我认为,这不是事实,这个说法没有根据的。它扰乱了视听,应当澄清。

顺口溜把鲁迅作品和文言文、写作文放在一起来说,无非是认为鲁迅的作品难懂、难学。实际上,现在的中学语文教材中的鲁迅作品,并不难懂。就上海现行的范守纲先生主编的初中教材来说,鲁迅的诗文共七篇,依次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风筝》、《故乡》、《孔乙己》、《自题小像》、《自嘲》。前五篇,都用孩子的眼光,把孩子的心理、情感,他们的欢乐、苦恼和向往,写得细致入微,生动有味,充满童心童趣。而且都是用纯净的白话写的。现在的初中生是完全能够感受和理解的。其中比较深的思想内涵以至哲理,如“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学生也是可以深浅不同地领悟的。有个别的用词、句式(如“辛苦展转”、“辛苦麻木”、“辛苦恣睢”),与现在的普通话的习惯不大一样,学生读起来会感到有点晦涩,但实际上构不成多大障碍。后两首旧体诗,与教材中的许多古代诗文相比,也不算难,而且这两首诗,脍炙人口,不少初中生原先已有印象,听到过“风雨如磐闇故园”、“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诗句,因此并不难接受。

初中的教材没有选鲁迅的杂文,高中的教材中选了几篇,如《未有天才之前》、《拿来主义》和富于杂文色彩的《为了忘却的记念》、《白莽作〈孩儿塔〉序》等。鲁迅的杂文由于写作背景比较复杂,语言表达曲折、含蓄,思辨性强,观点深刻,理解上是有一定的难度的。但是我们不能把中学生尤其是高中生的感受能力和理解能力估计太低。我从2001年以来,一直在编上海的高中语文教材,听过一些课,开过一些座谈会。我亲耳听到有一位高中生说,鲁迅的文章好像是在写现在,好像是针对现在说的,认为鲁迅的文章有预见性、前瞻性。例如《未有天才之前》中关于如何对待“国学”的问题、如何对待幼稚的青年的问题,认为鲁迅说得好,今天也适用。学习能力强又很敏感的高中生,希望读到像鲁迅这样有思想深度的文章,他们并不是只喜欢文化快餐、游戏娱乐,他们希望自己也能深刻起来。反过来说,我没有听说过有多少学生反感,一点也学不进去。

当然也有中学生觉得鲁迅的作品难懂。但我相信,由于鲁迅的作品,都出自真情真意,不讲假话,许多描写和议论,亲切而又犀利,直抵人性的深处,而且至今仍具有时代感,因而,只要教师能够深刻理解和把握,深入浅出地讲解,循循善诱地与学生讨论,都会得到学生的欢迎和喜爱。

不能因为有的中学生说鲁迅作品难懂,而泛指一般中学生怕读鲁迅的作品。中学生“怕周树人”的说法不符合事实。

我认为,根据现在的中小学语文的课程标准关于中学语文的主要特征和教学目标的规定,中学语文教材中鲁迅作品不能或缺,还应当适当增加。

中小学语文课程的主要特征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而鲁迅,他的许多作品,在很高层次上达到了这种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无论是全国还是上海的中小学语文的课程标准,都明确指出,中小学语文课程的主要特征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培养与提高学生的语文运用能力和人文素养,是语文教学的目标。并且大家公认,在高中阶段,更需要在这种统一的前提下,注意教材的人文含量,注意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怎样体现“工具性”?是要让学生在遣词造句、谋篇布局、写作手法等语言和形式方面,获得实际的运用能力;怎样体现“人文性”?就是要引导学生懂得人生的意义、生命的价值,提高道德品质、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此外,上海还强调加强民族精神教育,了解和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

而鲁迅,他的许多作品,在很高层次上达到了这种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中国其他现代作家没有能够达到他那样高的水准。我编写高中语文教材,必须广泛阅读各家作品,反复进行比较,选择,我在这个过程中,更具体地、深切地体会到,鲁迅作品的语言准确、精炼、生动,篇章结构严谨而又灵活,写作手法多样、新颖;鲁迅作品的思想情感博大、深刻、丰富、意味深长,这些都明显地在众人之上。当然,任何作家都有局限性,鲁迅在题材、社会视野上也有其局限(如曹聚仁说鲁迅主要接触“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中的文人,主要熟悉他原来所属的阶层);而且,艺术风格没有高下之分,选课文需要尽可能多选不同的作家作品,呈现多种风格,以利于学生发展各自的个性。但是,就鲁迅作品有很高的艺术水准来说,就鲁迅作品的思想内容总是涉及重要的人文主题而且非常深刻来说,语文教材决不能排除鲁迅的作品,并且必须有一定的数量。否则,可以说,我们的语文教学的目标就不能很好实现。

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工具性,都不是空洞抽象的概念。探索和追求人生的意义、生命的价值、道德情操和审美境界,是人文性的基本内涵,而它又包含一系列人们公认的具体的内容。现在编写中学语文教材,为了体现人文性,一般都选择一些重要的人文性内容,概括成主题,用几篇课文组合成单元,来加以体现。这样,如果一个单元中没有具有代表性的有分量的文章,这个人文内容主题就无法得到比较全面和深刻的体现。为了体现一些单元的主题,往往就不能不选鲁迅的作品。例如我们的教材中有一个单元是“为理想而斗争”,我们选了三篇:恩格斯的《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鲁迅的《为了忘却的记念》和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想》。第一和第三篇是各代表一个时代的外国人的文章,但应当有我们现代中国的代表作,我们觉得上世纪30年代鲁迅写的《为了忘却的记念》,是最合适的文章了。当然,中国现代有不少能体现这个主题的文章,但它同时应当在“工具性”方面有示范意义,而这很不容易找。再如有一个单元叫“文化的制约与创造”,意思是人类创造文化,文化反过来制约人类,人需要在制约中创造。比较复杂。我们选了鲁迅的《拿来主义》、汪增祺的《胡同文化》、葛兆光的《唐诗过后是宋词》和中国社科院研究员于沛的《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样性》。这些文章都是好不容易选出来的。而很明显,鲁迅这篇是最主要的,如果去掉后面三篇的任何一篇,这个单元还是摆得住的,鲁迅的这篇不能去掉。因为鲁迅是讲比较广阔的文化领域中,中国人应当怎样对待文化制约、怎样进行文化创造,使自己成为新人,讲得十分全面、深刻。他说我们不能以自己的古代文化遗产丰富而自傲,欣欣然躺在它身上,没有改变、发展。对那些流传下来的文化成果,不必拿来炫耀,而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有的还有养料,可以像萝卜白菜那样吃掉;有的像鸦片,避免它有害的一面,取它有用的一点,用来治病;

有的可以用来认识历史,送进博物馆;有的则要毁灭,如用来抽鸦片的烟枪、烟灯和娶姨太太的腐朽生活方式。尽量摆脱它们对中国人的生存和发展的制约。文章提出,我们要生存、发展、前进,必须吸收外来的先进文化,进行改革、创造,从而使自己成为新人。他讲得很深刻,并且今天仍然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文章又写得非常生动、形象、尖锐,能给人留下很深的印象。许多主题相关的文章,包括于沛的《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样性》,是写当下的,说的面也宽,但不如鲁迅这一篇思想深刻、观点鲜明、表达生动。如果去掉这一篇,这个单元就好像倒了顶梁柱,撑不住。

课本中有的单元,是由体裁或某一重要的美学范畴来组合的,更须兼备人文性和工具性。在这方面,有时候也少不了鲁迅。如我们编写的教材中有一个单元叫“书话与书评”,我们选了三篇,把鲁迅的《白莽作〈孩儿塔〉序》放在第一。书评,粗粗一想,是容易找的,但大多写得平板、落套,尤其是中国人写的书评。而《白莽作〈孩儿塔〉序》,篇幅短小,却感情洋溢,行文波澜起伏,评价的语言如诗如歌,却又完整地包含书序的要素:交代出写序的缘由、与作者的关系,写作的背景和作品的主要内容、价值与意义。选了这一篇,“书话与书评”单元就有了光亮,就对学生有了吸引力。还有一个单元是“文学作品中的典型”,我们选了三篇:鲁迅的《阿Q正传》节选(《优胜记略》和《续优胜记略》两章),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节选(第三幕的第一场和第四场)和契诃夫的《套中人》。“典型”原是西方文艺理论里的概念,在西方文学中著名的典型人物较多,要让学生们了解,选了两篇西方作品是很必要的。但中国就没有成功塑造了典型人物的作品吗?我们选了《阿Q正传》,大概谁都会承认,在典型创造上,中国的现代文学作品,无出其右。就是说,不能不选这一篇。

拓展型课本侧重于分析文学作品的艺术形式,在我主编的一套拓展型课本中,其中一本是《现代文学作品阅读与鉴赏》。在这本教材中的小说部分,我们选了中外优秀短篇四篇,第一篇也是鲁迅的作品:《祝福》。因为我们觉得在这篇小说中,小说的三个要素——人物、情节、环境相当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很好地呈现出一般小说的审美特征,具有典范性。这也是根据语文教学的目标,而不是故意为之,硬要突出鲁迅。

不是鲁迅需要我们宣传,而是我们需要鲁迅支撑

我为什么要这样反复强调中学语文的特征和教学目标,要这样具体地叙述中学语文教材编写和教学的实际状况?我是要回答现在一些人对鲁迅的成见。现在社会上、文化界有一股贬低甚至反对鲁迅的思潮,有一种对“文革”利用鲁迅的文章宣扬极左观点的逆反心理,他们认为中学教材中鲁迅作品较多,一定是因为编写者还没有摆脱“文革”政治的影响。这完全是凭空想象。譬如,我们选入小说《祝福》,根本不是因为“文革”中有的分析文章说它印证了毛泽东关于封建社会“四大绳索”的论述,而着眼于它对一般短篇小说美学特征的完美呈现。

中学语文的特征和教学目标,决定了中学教材中势必会有一定数量的鲁迅作品。而中学语文的特征和教学目标的确立,是经过众多专家科学的论证的,是体现语文学科的性质和规律的,因此选入一定数量鲁迅的作品,完全是语文学科和语文教学的需要。也就是说,不是鲁迅需要我们宣传,而是我们需要鲁迅支撑。以上对中学语文教材和教学实际的很具体的叙述,可以以小见大,实实在在地证明,鲁迅在我国以至世界上,是无法贬低的。鲁迅的精神文化遗产,对于中国人的人文素养的提高、现代性观念的形成,是至关重要的。而社会的现代化,主要

是人的观念的现代化。鲁迅当然不是至善至美,但他是一个文化伟人,是一个具有深刻的现代意识的思想家。有些人抓住并夸大他的什么“脾气”进行攻击,希望以此出名或抬高自己,实在非常无聊。在中学语文方面,有些人不断传播中学生“怕周树人”的顺口溜,除了存在鲁迅作品比较难懂的真实想法之外,与社会上贬低和反对鲁迅的思潮也是相关的。

人文性的体现有一个重要方面,那就是传承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我认为,我们民族的有两个文化传统,一个是古代文化传统,一个是五四开始的现代优秀文化传统。这两个传统有历史的联系,但也有很大的区别。五四以来的现代文化传统,是以民主、科学、人权为核心观念,以人的解放为终极目标的新的文化传统。我们不能只讲传承古代的优秀文化传统,不讲继承和发扬五四以来的现代文化传统。而鲁迅,是我国五四以来现代文化传统最杰出的代表,需要从他的作品里吸取许多东西。这几年来,几乎与贬低和反对鲁迅的思潮同时,一些人夸大五四新文化的缺点,说它割断了中国优秀的文化传统。这个现象很值得深思,也需要我们的中学语文界警惕。我认为,虽然语文教材中需要有较大的作家面,但就需要继承五四以来的现代文化传统来说,对鲁迅的作品还要有更多关照,在一些重要的人文主题单元中,还可以选几篇鲁迅的佳构力作。他的作品还应当有所增加。让鲁迅作品自身的魅力吸引学生,感染学生

对现在的鲁迅作品的教学,我提两点建议。

第一,贴近时代,贴近(不是迎合)当下的社会心理,贴近学生内心情感的需要。教学中如注意这三个贴近,加以引导,学生对鲁迅作品的内涵就比较容易理解。

鲁迅的很多文章,包括选入语文教材的鲁迅的作品,它们所表达的思想、情感、愿望、主张,很多是与今天相通的。鲁迅批评的一些社会痼疾,特别是封建专制主义思想、宗法观念、等级观念,在政治生活中,在市场经济体制运行的下面,在日常的人际关系的各方面,还顽强地存在。但现在缺少批判,或者不如鲁迅的批判深刻。例如《风筝》,写他当年撕碎弟弟玩的风筝,踩在脚下,后来沉痛反省,认为是对幼者的“精神虐杀”。如果引导得法,鲁迅这一自我谴责,会与今天的青少年学生的“心灵放飞”、人格尊重的精神需要呼应起来。

目前有不少人说,鲁迅的作品离现在已很“遥远”,“与今时代脱节”,因而就不受学生欢迎。我不能不说,这个看法是很肤浅的。带着这样的观念来讲鲁迅作品,势必影响学生,使之形成阅读的心理障碍。如果说鲁迅的作品距今遥远,那么,教材中的以及一些学生在课外阅读的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现代作品,就不遥远、就不与时代脱节了?难道我们的学生只需要读当下的作品?要知道,鲁迅与我们同处于“现代”,鲁迅是我们的同时代人。他的作品中批判的、针砭的不少问题和现象,目下仍然存在;他要求“理想的人性”,向往人的解放的目标,是“今时代”的许多文化和文学作品所缺乏、却是整个现代需要坚持的理想。鲁迅在作品中具体表达出来的许多美好的情感(友情、乡情、亲情、爱情等),以及种种活泼可爱的生活情趣、高雅不俗的审美意趣,都十分动人,并且常常写得很有趣。只是这一切不像一般现当代作家表达得比较浅露,需要我们引导学生去深入发掘,细心领悟。

第二,切实地从鲁迅作品的文本出发,让鲁迅作品自身的魅力吸引学生,感染学生。

真正优秀的作品,不是靠评论家的肯定而获得读者的,也不会因为评论家的歪曲和贬低而失去读者,炒作只能作用于一时。一般的朴实的读者,包括率真的青少年学生,总是直接面对作品,去感受它们,理解它们。我们老师也应当这样。我们当然要看各种参考书,以得到帮助和启发。但不要因此先入为主地形成一种观念,形成某种理解的框框。参考人家的评论以后,还是要回到鲁迅的作品自身,让文本说话,唤起自己的鲜活的、个性化的感受和看法,不要在讲一点具体文意时,大而化之地去印证一些很大的观念,如“革命家”、“硬骨头”、“民族魂”等等。更不能赶时髦,为当下一些议论所左右。这几年来不断有人喋喋不休地说鲁迅喜欢骂人、尖刻,不宽容,不如胡适,等等。如果在这种声音的干扰下,对鲁迅的作品心存疑虑,就不能冷静地潜心解读和体会了。至于有的语言“特别”,只要合乎语法,对于丰富学生的语言表达是有益处的,应该去理解、鉴赏而不是排斥。此外,鲁迅是个学问家,知识渊博,他的作品尤其是杂文中常常包含着不少知识,确会形成难点。但我们语文老师在教学时不要把兴趣放在抓细小的知识点上,像孔乙己讲“回”字有四种写法那样,以致影响学生对鲁迅作品的意蕴的整体感悟和把握,离开了培养学生语文实际运用能力和提高人文素养的教学目标。即使讲知识,也不要离开文本,扯开去。例如阿Q究竟是念阿桂还是别的什么念法,不必多讲,文本上最后说是“阿Q”,就念阿Q,一切以鲁迅的文本为准。否则学生和一般人,就无法阅读经过许多评论和考证的文学名著了。进行详尽研究和考证,不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任务。

中央美术学院历年设计考题

中央美术学院历届考题 中央美术学院历年设计考题 1995年考试题 素描:提供模特儿 要求:画模特儿的双手 时间:2小时30分钟 速写:在考场上自由选择速写对象 要求:有三人以上的群组速写 时间:30分钟 色彩:模特儿手握1只饮料罐 要求:画模特儿双手和手中的饮料罐 时间:3小时 招贴设计:"吸烟有害健康" 要求:自已副加标题,色彩无限 时间:3小时 封面设计:<<中国现代建筑展>> 要求:画四个创意稿 时间:3小时 环艺设计:设计一个自已喜欢的空间 时间:3小时 1996年考试题 素描:每个考生发两个核桃.一张16开衬纸 要求:自已安排核桃与衬纸在画面中的位置,衬纸可适当改变 时间:3小时 色彩:每个考发一个橘子和一张衬纸,橘子可以根据需要瓣开 要求:瞬息万变已组合画面,用写实色彩表现 时间:3小时 封面设计:<<奥林匹克100年>> 要求:设计四个方案,色彩不限 尺寸:10CM*10CM 时间:3小时 环艺设计:公共汽车站亭设计 要求:用几种材料进行组合造型 是间:3小时 1997年的考试题 素描:提供一个软饮料和一块白布 要求:自已组合画面,用写实手法表现 时间:3个小时 色彩:提供一个饮料.一块白布和两个草莓

要求:自已组合画面,用写实手法表现 时间:3小时 招贴设计:<<音乐会>> 要求:可自已加副标题,色彩无限 时间:3小时 标志设计:<<男女卫生间>> 要求:设计三套方案,色彩无限 时间:3小时 环艺设计:根据给出的地块和环境条件,用亭,廊,花架等要素组合成一个可供游人休息,赏景的空间 要求:平面.立面(面个)1:100色彩效果图(一个).要求功能合理.造型新颖,尺寸.材料,色彩自定 时间:3小时 1998年考试题 素描:静物写生,根据所提供的物品,从中选出四至六件重新组合成一个具象画面 要求:用写实的手法表现 时间:2小时30分 速写:场景速写.经考场为背景,两人以上的组合速写 要求:两张速写 时间:30分钟 色彩:静物默写 要求:画面必须现橘子.苹果.布.罐子四种物品,用写生色彩表现 时间:3小时 书籍设计:<<我的高中时代>> 尺寸:21CM*28CM 要求:设计封面.封底.书脊.限平面(手法.色彩不限),文字须有:"我的高中时代".出版社:中国表年出版社 标志设计:<<北京东物园>>要求:限平面,色彩三色,共四枚.文字须有"ZOO"字样 尺寸:10CM*10CM 环艺设计: 1.绿地环境设计(时间:5小时) 要求:在给定的小区绿地范围内作一环境设计,供周围居民休息使用.功能.形式.材料自定. 图纸:平面.立体(1:200).附简单创意说明,200字以内,效果图方法不限 2.画出你记忆中喜欢的建筑景局部(时间:1小时) 要求:徒手线条 1999年考试题 素描:静物默写.

鲁迅作品教学 文献综述

“鲁迅作品与语文教材”的文献综述 聊城大学文学院2013级教育硕士王伟 新课程改革之后,在一个《课程标准》的前提下,语文教材开始多元化,各地编写的语文教材在选文上的自主性加大,鲁迅的“进”与“出”就成了一个我们必须面对的现实。一些人很偏激地认为应该把鲁迅“请出”语文教材,这是因为他们自身肤浅地误读了鲁迅。一些人很坚决地主张鲁迅作品在语文教材中的“霸主”地位,这是因为他们对鲁迅精神的深刻理解与膜拜。我觉得应该理性地去看待这个问题。在超星发现和中国知网上学习了2001年至2013年的有关“鲁迅作品与语文教材”方面的论文,按照“篇名”“核心期刊”“精确”的标准检索,分别检索到实际相关的论文970篇和23篇,下载了87篇,选取了我个人认为有代表性的论文12篇,作者包括专家学者教授、教育部门领导、一线教师,目的是既能学习语文课程标准的理论研究的前沿,又学习语文课程标准在具体实践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包括可取之处、需要整改之处、有待商讨之处,以做到把有关语文课程标准理论与实践放在一起来进行学习,达到最佳学习效果。 通过学习,我从三个方面为2001年至2013年有关“鲁迅作品与语文教材”做一下文献综述。敬请老师的批评指正!老师,您的一个字也许就是开启我封闭落后心灵的一把钥匙,也许就是照亮我前行的一盏灯烛。所以,我更愿意接受您的批评…… 一、鲁迅作品在中学语文教材的变迁 代表性文章有王平.邓越的《鲁迅作品在中语文课本中的变迁》,尹奇岭的《鲁迅作品在中学语文“存续”与“删减”之争》,温儒敏的《语文课并没有“鲁迅大撤退”》。 (一)《鲁迅作品在中学语文课本中的变迁》 开篇对鲁迅作品在中学语文教材中的地位、作用和影响做了高度的评价和概括。全文共分为两大部分对问题进行阐释。 1.选文变迁是教育思想和价值观。这一部分剖析了鲁迅语文教材作品在每一个时期的变化,详尽有序。即民国:推广白话文的先锋——建国初:民族新文化的风向标——“文革”:被神圣化的政治工具——改革开放:“人间鲁迅”形象的还原——新世纪:多元化语境的回归。一语中的,恰切到位,把鲁迅作品在语文教科书中的作用、地位完整地展现于此。这一过程也就是“神化的鲁迅”到“本色的鲁迅”的过渡,从过度关注人的社会性到关注个体生命本身的存在。这个过程注定是曲折的,尽管是曲折的,毕竟我们认识到了。 2.文章重点解读的是第五个时期,即新世纪:多元化语境的回归。文章引用了人教版新课程高中语文教材执行主编温儒敏教授发表文章中的话作了说明:“总课量少了,课文总篇数也相应要减少。就是说,鲁迅篇目在必修课中的减少,是由于课程结构变化与整个课时减少决定的。”从编者的角度再次阐述鲁迅作品经受了历史的考验,依然屹立于语文教材之中,先生所塑造的人物形象已深深扎根于一代又一代的国人心中,成为经典。在这里,文章严肃地指出了鲁迅作品不能被语文教材删除的根本原因:“鲁迅所思考过、焦虑过的问题,也正如一个个幽灵,依然徘徊在新世纪的天空。虽然‘匡正时弊,重铸民魂’的传统不同程度被一些人漠视淡忘,但鲁迅精神不会过时也不会撤退,它早已融进了我们这个饱经沧桑的民族血脉,它所具有的意义生长点,使其历久弥新,随着时代的发展,真正成为中国人的脊梁。” (二)尹奇岭的《鲁迅作品在中学语文“存续”与“删减”之争》

对中学语文教材编选鲁迅作品之浅见

对中学语文教材 《教学与管理》2010年6月1日 筅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谢丽旋 博尔赫斯说过:“命中注定要不朽的作品”,就是那些最伟大的作品啊,“可以穿过书写的错误,近似文本、漠不关心的阅读、不理解的火墙,不朽作品的灵魂经得起烈焰的考验”。在中国,能够经得起这种考验的作家其实真的不是很多,在很多人眼中,首屈一指的就是鲁迅。20世纪20年代初,鲁迅作品几乎是作为第一批现代白话文学作品进入中学语文课本的。此后,几乎所有各套中学语文课本都入选相当数量的鲁迅作品。如果问不读或很少读课外书的学生:谁的作品你读得最多?答案当然是鲁迅。如果再问:你认为最伟大的作家是谁?答案大多还是鲁迅。可以说,古今中外的所有作家,没有谁能够像鲁迅这样,受到中学语文教育工作者和中学生的如此关注。 一、鲁迅作品在中学教材中的“尊”位 鲁迅作品在中学语文教材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从1950年新中国成立后由中央人民政府出版总署编审局(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前身)编辑出版第一套初、高中语文教材起,至90年代后期人民教育出版社推出的“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语文教科书”和“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50年间人教版初、高中语文教科书的各个版本共收录鲁迅作品40余篇。其数量不仅为古今中外作家作品之冠,甚至超过革命领袖的文章的数量。半个世纪以来,中国人大致就是通过这些作品以及编者的解读来学习、认识、感知鲁迅的。今天,鲁迅作品仍拥有广大读者,仍畅销不衰,教材的奠基之功固不可没。 鲁迅作品在初中语文教材中占有显著的地位。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语文教科书6册中,鲁迅作品共入选8篇,占整个初中语文作品的4.4%,占现当代作品的9.4%。入选的8篇文章,都是所选单元的首篇,充分 说明了鲁迅作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从数量上看,现行的七种初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中,鲁迅作品入选数量平均为6.57篇。其中人教版最多,录入9篇,语文版最少,为5篇,共涉及鲁迅作品15篇。高中六个版本的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中,鲁迅作品入选数量平均为3篇,明显少于传统教材。其中最多的是沪教版,为5篇,最少的是鲁教版和语文版,各有2篇。共涉及作品11篇。从作品的体裁上看,几乎涉及鲁迅创作的所有方面,但初、高中各有侧重。初中入选作品以散文为主(6篇),其次是小说(4篇),还有杂文、诗歌等。高中主要是选入鲁迅的小说(5篇)、杂文(4篇),散文较少(2篇)。从新旧篇目比较看,传统经典作品仍受重视,但新入选作品涉及更多。如初中7个版本的教材中入选版本最多的作品依次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6版本),《孔乙己》、《故乡》、《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5版本);新入选的作品有《阿长与〈山海经〉》、《风筝》、《雪》(3版本),《自嘲》、《鲁迅自传》(2版本),《风波》、《自题小像》、《读书杂谈》(1版本)。高中涉及的11篇作品中,新入选的4篇:《非攻》、《白莽作〈孩儿塔〉序》、《铸剑》、《春末闲谈》,分别只有一个版本选入教材,其余都是传统篇目,但入选频率并不太高。其中《拿来主义》、《阿Q正传》最高,也只有3个版本录入。《为了忘却的记念》、《祝福》、《记念刘和珍君》各有两个版本录入,而《药》只有粤教版收入教材。 从数量上算起来,我国现在的中学语文教材中平均有鲁迅的文章近10篇。其中,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中最多,共有12篇。也就是说,一个少年,在中学6年里,中国现代作家的作品,学得最多的就属鲁迅作品了。其他著名作家,能选这个数字的零头都可以说是很多了。更令人奇 编选鲁迅作品之浅见44 ··

中学语文教材分析

中学语文新课标及教材分析 本门课程统一考试。

(18班(专升本):1、讲本课程成绩评定一事:平时成绩占百分之四十(百分制;按照学生平时表现确定:课堂讲课及回答问题等、课外阅读、写作及其他(如从事与教学有关的的事情:外面当老师(家教))、参与教学竞赛等)。学生用6周的时间争取平时成绩的满分应该是很容易的事情,况且我的要求就是:只要你好好学习就可以了(有相关证明),但总有一些(甚至很多)同学不积极争取,很是头痛。如何激发大家的学习热情是一件麻烦事,但本来不应该为老师来担忧;2、以后每次课堂上的每节课都安排一位同学就中学语文课本的课文等讲5分钟;3、学习课标(有有关ppt )(讲生硬了)(第一次) 18班:(第二次):1、学生先讲,我来评,学生也可以评,根本目的是让学生知道:真正做到深入而全面地理解课文是不容易的。2、让学生了解以往的相关试题(该科目期末考试试题)。3、按照教研活动的要求进行下一步的活动:给学生讲本学期学习的重点内容(有相关的教学大纲(时间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调动了起来。满意)18班:(学生怕提问、回答问题等,还是怕犯错误而受到惩罚(如被人家讥笑、被老师批评),这实在是太可怕了。对此,我打算:在课堂上做得好的,奖励;做得不好的,也奖励,即只要你做了,就奖励!) 1、学生讲5分钟的课 2、继续学习《中学语文教材概论》 18班:(第三次) 9、10班: 1、讲本课程成绩评定一事:平时成绩占百分之四十(百分制;按照学生平时表现确定:课堂讲课及回答问题等、课外阅读、写作及其他(如从事与教学有关的的事情:外面当老师(家教))、参与教学竞赛等)。学生用6周的时间争取平时成绩的满分应该是很容易的事情,况且我的要求就是:只要你好好学习就可以了(有相关证明),但总有一些(甚至很多)同学不积极争取,很是头痛。如何激发大家的学习热情是一件麻烦事,但本来不应该为老师来担忧; 2、以后每次课堂上的每节课都安排一位同学就中学语文课本的课文等讲5分钟; 3、名家谈语文学习(有有关ppt ) 4、同学生讨论:中小学的语文教学的核心工作:阅读教学。(让学生明白教材的意义) 5、让学生了解以往的相关试题(该科目期末考试试题)。(第一次) 6、按照教研活动的要求进行下一步的活动:给学生讲本学期学习的重点内容(有相关的教学大纲)。 7、学习课标(时间紧)(有有关ppt ) 8、语文教材概论(有有关ppt) ) 学习《古典诗歌》:先考查学生对古典诗歌的解读情况。(用高考的相关试题检验) 本门课程是与“语文”相关的。语,指听说;文,指书面语:都是与言语有关的。或者可以讲,凡是与语言、言语相关的,都可以指称为语文。中国古代的教育,只有语文教育,

川美院历年设计考题

2006 1月光下看书的女孩,眼中充满对未来的美好的憧憬。黑白表现,不得上色 2以一个坐姿少女为对象画一张带有装饰意味的画,可采用线描和素描的方式绘画,不可上色。在人体比例正确的情况下可适当变形,夸张。八开 2009 以春天为主题,人物为主设计一幅有装饰性的画,大小二十乘以二十 2010 乒乓球拍、网球拍、羽毛球、乒乓球等等四中体育器材为题完成一张黑白装饰画 2011 书、笔筒、钢笔、书桌、台灯、由五种为元素,一幅装饰画20 20cm,2小时; 2012 1钉锤,夹钳,剪刀,螺丝钉,放大镜,用以上物体组成一副黑白装饰画; 2两种动物、两种树组成一幅黑白装饰画 20*20cm; 3 2种家禽,2种农作物,自己组合,可重复使用 2013 一个锤子,一盒牛奶,一个塑料水管,一个钢水管, 一个辣椒。用这些东西组成一张黑白装饰画,尺寸 18*18cm ,90 分钟 2014 洗发水图片,得力不锈钢夹子图片,矮圆柱体纸盒图片。要求:用炭笔和铅笔完成一副黑白装饰画。 2015 根据提供的照片画一幅色彩装饰画

四川美术学院设计考题采用黑白装饰画的考查形式,要求在扣题的基础上,画面尽量具备形式美感;近些年的试题更放低了对创意的要求,而侧重于对画面表现的考察,具体要求如下: 1.黑白对比明确 由于黑白装饰画没有颜色辅助,画面效果需要对比实现有效视觉传达,因此画面中黑白对比关系尤为重要; 2.黑白灰关系的当 黑白灰是黑白装饰画基本表现手法,层次需考究; 3.局部细节刻画精致 画面局部需要出现精致的细节刻画,包括装饰性花纹的辅助; 4.画面构成饱满,装饰感强烈 画面构成形式尽量饱满丰富; 5.语言形式统一 表现手法和语言形式需要统一,不可过于繁琐。 《四川美术学院2007年设计考题》 河北考点: 我在家做饭。(不能上色)。 云南考点: 以一坐姿少女为对象画一张带有装饰意味的画。可采用线描和素描的方式绘画,不可上色。在人体比例正确的情况下可适当变形,夸张。 《四川美术学院2008年设计考题》 河北考点: 月光下看书的女孩,眼中充满对未来的美好的憧憬。黑白表现,不得上色,八开。 杭州考点: 阳光、沙滩、海浪、仙人掌还有一个老船长。根据命题完成装饰画创作,黑白表现。 《四川美术学院2009年设计考题》 河北考点: 《与春天相遇》以人物为主设计一幅黑白装饰画 杭州考点: 《秋天的收获》以人物形象为主画黑白装饰画,尺寸要求20cm*20cm 《四川美术学院2010年设计考题》

1990年以来的中学语文教科书word资料11页

1990年以来的中学语文教科书 一 1990-1991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供义务教育初中阶段使用的初中语文课本。这套课本试用后,根据各地反应,1993年,人教社按照1992年修改大纲精神,将这套课本修订出版,本文称为1993年版课本。相比于1990-1991年版课本,1993年版课本使用时间更长,影响更大。这套课本的主编是顾振彪、张厚感、王连云。 1993年版初中语文课本明确了语文基本训练的重要性。《说明》认为:“语文基本训练是主体,三个阶段体现着互相承接,逐步递进的训练程序。第一阶段,先指导学生从整体上学习和把握运用语文的能力。第二阶段,进而分解为三种表达方式,使训练得到提高和加深。第三阶段,更进一步进行三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的训练,落实到实际运用上。”[1] 课本编者认为:“进行语文基本训练必须与生活密切联系。语文是交际的工具,是用来反映生活并服务于生活的。联系生活进行基本训练,既‘导流’,又‘开源’,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学习,有利于学以致用和学文育人。”[2]所以,在编排和选文上,这套课本的最大特点是强调“联系生活”。在80年代的教材中,记叙、说明、议论等表达方式的学习是贯穿初中三学年的,是结构教材的主要元素。本套课本虽然仍强调三种表达方式的学习,但一方面?核跛?们在课文中的比例,另一方面强调在与生活的联系中来学习它们。课本《说明》中称:“为求多样化并显示阶段性,初中的学习过程分为三个阶段,教学重点和编排方式各不相同。第一阶段(第一学期),认识语文与生活的关系,着重培养一般的语

文能力,课文按照其反映的生活内容分类编排。第二阶段(第二、三、四学期),联系生活,着重培养记叙、说明、议论的能力,三种表达方式依次分作三个学期的训练重点,课文按照表达方式编排。第三阶段(第五、六学期),着重培养在生活中运用语文的能力,同时培养文学欣赏能力,课文按照文体分类编排。”[3]按生活内容分类编排,是1949年以来新的教科书结构方式。第一册8个单元,分别为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革命生活、自然景物、经济文化、科学世界、想象世界。第五、六册除说明、议论等普通文单元,小说、诗词等文学作品单元和文言文单元外,还设置了新闻、应用文、演讲辩论、使用工具书、调查报告等单元。这些单元选取一些服务实际社会生活的文章,安排与生活密切联系的练习和活动,体现了“联系生活”的编写原则。 这套教材共6册,每册8单元,一般每单元4课,个别单元3课或5课,共170课。每单元2-3篇教读课文,1-2篇自读课文,第四册以后有些单元还将自读课文分为课内自读和课外自读两类。 这套教材每单元前面有单元提示;课文与课文之间穿插汉语知识;多数课文后面有一则与课文相关的、有趣味的小知识,比如小资料、小言论、小趣闻等等;课文结束后安排作文训练或听说练习;每册有4-5篇附录,是关于语法、表达方式、文学常识的知识短文。 这套课本中每篇教读课文前有“训练重点”和“预习提示”。“训练重点”一般结合单元重点和课文的主要特色,提出2-3条训练重点;“预习提示”或针对课文中的重难点提出学习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或介绍课文写作背景、重要作家和生平资料,或要求学生利用工具书和课文注释去理

中学语文教材中不能没有鲁迅的作品

中学语文教材中不能没有鲁迅的作品 现在的中学语文教材中的鲁迅作品,并不难懂 现在有几句流传很广的顺口溜,说中学生“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就是说中学生怕学鲁迅的作品,不喜欢鲁迅作品,我认为,这不是事实,这个说法没有根据的。它扰乱了视听,应当澄清。 顺口溜把鲁迅作品和文言文、写作文放在一起来说,无非是认为鲁迅的作品难懂、难学。实际上,现在的中学语文教材中的鲁迅作品,并不难懂。就上海现行的范守纲先生主编的初中教材来说,鲁迅的诗文共七篇,依次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风筝》、《故乡》、《孔乙己》、《自题小像》、《自嘲》。前五篇,都用孩子的眼光,把孩子的心理、情感,他们的欢乐、苦恼和向往,写得细致入微,生动有味,充满童心童趣。而且都是用纯净的白话写的。现在的初中生是完全能够感受和理解的。其中比较深的思想内涵以至哲理,如“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学生也是可以深浅不同地领悟的。有个别的用词、句式(如“辛苦展转”、“辛苦麻木”、“辛苦恣睢”),与现在的普通话的习惯不大一样,学生读起来会感到有点晦涩,但实际上构不成多大障碍。后两首旧体诗,与教材中的许多古代诗文相比,也不算难,而且这两首诗,脍炙人口,不少初中生原先已有印象,听到过“风雨如磐闇故园”、“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诗句,因此并不难接受。

初中的教材没有选鲁迅的杂文,高中的教材中选了几篇,如《未有天才之前》、《拿来主义》和富于杂文色彩的《为了忘却的记念》、《白莽作〈孩儿塔〉序》等。鲁迅的杂文由于写作背景比较复杂,语言表达曲折、含蓄,思辨性强,观点深刻,理解上是有一定的难度的。但是我们不能把中学生尤其是高中生的感受能力和理解能力估计太低。我从2001年以来,一直在编上海的高中语文教材,听过一些课,开过一些座谈会。我亲耳听到有一位高中生说,鲁迅的文章好像是在写现在,好像是针对现在说的,认为鲁迅的文章有预见性、前瞻性。例如《未有天才之前》中关于如何对待“国学”的问题、如何对待幼稚的青年的问题,认为鲁迅说得好,今天也适用。学习能力强又很敏感的高中生,希望读到像鲁迅这样有思想深度的文章,他们并不是只喜欢文化快餐、游戏娱乐,他们希望自己也能深刻起来。反过来说,我没有听说过有多少学生反感,一点也学不进去。 当然也有中学生觉得鲁迅的作品难懂。但我相信,由于鲁迅的作品,都出自真情真意,不讲假话,许多描写和议论,亲切而又犀利,直抵人性的深处,而且至今仍具有时代感,因而,只要教师能够深刻理解和把握,深入浅出地讲解,循循善诱地与学生讨论,都会得到学生的欢迎和喜爱。 不能因为有的中学生说鲁迅作品难懂,而泛指一般中学生怕读鲁迅的作品。中学生“怕周树人”的说法不符合事实。 我认为,根据现在的中小学语文的课程标准关于中学语文的主要特征和教学目标的规定,中学语文教材中鲁迅作品不能或缺,还应当适当增加。 中小学语文课程的主要特征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而鲁迅,他的许多作品,在很高层次上达到了这种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九大美院历年考题汇总

《中央美术学院》 2014考题 造型专业校考考题 命题创作考题:《人都藏哪去了》。要求画面中不得少于5个人。 色彩考题:奶奶家的厨房。 素描考题:男子半身像(右手拿杯子放在左手上,两只手在腿上) 速写考题:女子色彩半身像(双手交叉放在腿上,目光平视) 设计专业校考考题 设计素描:衬布覆盖的椅子。 速写考题:考场一角,4人场景。色彩考题:奶奶家的厨房命题设计(三小时):《浮》(双设计,15X15,8开) 建筑专业校考考题 色彩考题:三个瓶罐的相遇。 素描考题:自行车。 立体构成考题 1.假设正方体边长为a,从第一个正方体中垂直地面相隔切出一个1/4体及2个1/8体来,原正方体中需剩下4个长方体,此4个长方体均其中一边的边长及高度为a; 2.从相同第二个正方体中正交切除3个正四棱柱,其中边长为1/4a的正四棱柱1个,此高度为1/2a,边长为1/8a的正四棱柱2个,高度均为a; 3.只能用第一个正方体中剩下的4个长方体和第二个正方体中切出的3个正四棱柱设计一个空间组合模型,可组合及穿插,但体之间不能相叠; 4.作画要求:画出最终立体空间组合模型的轴测图,用素描方式表现,同时用线条小轴测图图解表示以上3个步骤。 2013年考题 设计专业: 素描:《书房一角》 速写:考场一角4个人物 色彩:晨光下的室外一角 平面设计:线的两端 造型专业: 素描:半身像写生 色彩:色彩头像写生 创作考题:紧张关系 建筑专业: 素描:《屋里屋外》

色彩:一个有些多扇窗户的居民楼面。(要求:要特写,可以不画全景,专注于一个有着6-10扇窗户的居民楼表面。) 立构:用两个圆柱,两个三棱柱和四个长方体随机组合。(要求:两圆柱的顶面在空间上要互相垂直,但不能相交,两三棱柱要有相交的关系,四个长方体中,两个大小比例要相同,另外两个也要相同。) 2012年考题 建筑专业: 素描:堆放家具的库房 色彩:深秋城市 命题创作:《晨》要求画面出现两人或两人以上,除油彩外,其他材料工具不限。 设计专业: 素描:我记忆中的中国地图(2小时) 速写:考场写生六人组合(40分钟) 色彩:午后的室内一角(3小时) 2011年考题 素描:餐桌的一角 速写:一站姿、一蹲姿,一男一女(成年人)默画可适当加场景 色彩:阳光下的树荫 2010年考题 造型专业: 素描:“男青年半身带手人像”,左手托左腮,左胳膊放在膝盖上,胳膊肘往外拐。 色彩:“女青年头像”(头戴白帽,头略往斜上方看) 速写:男青年右腿踩在凳子上,左胳膊放在右腿上 命题创作:《家有乐事》 设计专业: 素描:请以“彩虹”两汉字的几何形体立体构成组成一幅画面。 速写:场景速写:考张一角,画面中必须出现3-5个人物,工具不限。 色彩:蔬菜静物 中国画专业: 素描:头像。 速写:三个动态动作。 创作:“人与人”、“新绿”任选一题。 专业写生:半身像。 书法:王维诗“山居秋暝”(共二幅) 建筑专业:

中学语文视野中鲁迅小说的暗示艺术

中学语文视野中鲁迅小说的暗示艺术 中学语文视野中鲁迅小说的暗示艺术安徽阜阳市城郊中学吕振中鲁迅的小说,承载着他的精神,是我们民族血脉中最鲜活的血液。这些作品是一个个多层次、多侧面的有机体。表面之意一般都能读懂,但表面的背后却隐秘着无限的、深刻的内容。对此,读者要认真地解读和体悟,合理地补充和挖掘。本文以中学教材中鲁迅的小说为例,就文中的多种暗示及其所蕴涵的意义作点探究和梳理。1、标题暗示精心设计小说标题,提高其艺术含金量,历来为文学家所重视。一篇好的小说,应该让读者从题目中得到更多的“信息”,但这并不意味着作者对每件事都直接站出来道破说尽,有时稍稍回避,反而能“倍得其增”。◆《一件小事》。这一标题看似平常,读完全文联系背景,方感小事不小,小事中孕育着大事,平凡中暗含着伟大。小说发表于1919年12月,文章只切取一个场景——人力车夫全力救护跌倒的老女人,大胆地说出了自己的错误自私渺小和“车夫”的高大,微婉地批判了知识分子见人遇难时袖手旁观的错误之处,暗示出知识分子应当向劳动人民学习的立场,这种立意高于当时,“具有一种原创性”。◆《药》。小说的标题为何取一个“药”字?看过小说,品味思之,方知“药”字之妙。它不仅实指华老栓愚昧地把“人血馒头”当作治儿子痨病的“良药”,而且更有作者的暗示之意:当今急于要治的“病”不是华小栓肉体上的痨病,而是整个国民的“精神病”,因此华老栓的药不是治病的“良药”;夏瑜的个人奋斗也不是“治病”的“良药”;革命者只有唤醒民众,才是推翻黑暗社会、拯救国民的“良药”。文题《药》的暗示,使文章表达了极其深刻的主旨,可谓着此一字“尽得风流”。◆《祝福》。这篇小说叙述的是祥林嫂的悲剧故事,不以“祥林嫂”为题而取名为“祝福”,这有何暗示和寓意呢?仔细揣摩,始才悟到“文贵远,远必含蓄”之妙:所谓“祝福”只是人们的一厢情愿,其实像祥林嫂这样的处在封建思想和制度压迫下的劳动人民哪有福可“祝”?又岂能“祝”来幸福?以“祝福”为题有反讽之意。通过这个标题,就把“凶人的愚顽的欢呼”和“悲惨的弱者”的不幸鲜明地摆到读者的面前,在表现主题方面更增强了祥林嫂遭遇的悲剧性。2、人名暗示给人物冠名,使人物性格鲜明、形象生动,让读者易于感受和记忆,这是众多作家所惯用的手法。然而,像鲁迅那样娴熟运用,贴切命名和逼真表现的,并不多见。鲁迅小说中的名号一经抛出,顿然形神毕现、提挈全篇。◆孔乙己。《孔乙己》是鲁迅先生生前最爱一篇小说。“孔”使人联想他是读书人,“乙己”是从描红本上参照下来的,暗示一个读书人不但无字,更无姓无名,每日被人用绰号呼来唤去,耍猴一般,沦为笑料。“乙己”两字弯弯曲曲,它多么像孔乙己变异的人格、坎坷的命运呀;孔乙己这个绰号与人物精神面貌相仿,是旧社会穷文人的代表:他家境衰微,穷困潦倒,但还硬摆读书人架子,举止斯文,言谈古奥,让人知懂不懂,显得滑稽可笑。◆祥林嫂。在分析《祝福》中祥林嫂的形象时,可提出了下面的问题:“祥林嫂已经嫁给了贺老六,可人们为什么不叫她贺六嫂?”然后引导学生探究祥林嫂改嫁过程中在花轿上、拜堂时闹得出格的缘由;进而了解:祥林嫂最大的不幸不在于遭受地主阶级的经济剥削,而在于精神上遭受到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思想的毒害,以至于她身受其害而又不知其害;人们在她再嫁后仍称她为祥林嫂,从表面上看是人们的一种习惯,而这“习惯”已深深地印上封建礼教思想意识的烙印,暗示着人们只承认她是“祥林嫂”,并将用“一女不配二夫”的绳索和“祥林嫂”这一不变的称谓是对她进行永久地鞭笞。◆阿Q。阿Q姓赵吗?似乎是,却又没有确定,“Q”字是“桂”还“贵”,无从知晓。一个成年的男子,周围的人居然不知他的姓,也不明确其名,这就暗示出他在人们心中无足轻重的地位。阿Q的姓名还有别样的寓意,细看“Q”字的外形,总觉得它像极了所有晚清时代留了长辫子的成年男子的头型,脑袋的空空洞洞,代表着思想的空洞、革命的空洞,代表着一无所有、一生的空洞,所以他(或他们)只能在惆怅落寞中用精神胜利法自我安慰。◆“华”、“夏”。小说《药》写华、夏两家的悲剧故事。“华”、“夏”暗示了“华夏民族”之意。华老栓具体暗示为辛亥革命前的人民群众。栓,是塞子的意思。华老栓、华小栓,暗示出当时广大群众(从父辈到儿辈)的脑子仍被封建的愚昧落后思想所塞住,尚未觉醒,“瑜”是美玉,夏瑜不仅暗

近三年创作与设计考题汇编

近三年创作与设计考题汇编 一、中央美术学院: 建筑专业: (1)07年设计素描试题:“阳光照耀下的房子”(8开三小时)。 06年设计素描试题:“街角”(8开三小时)。 05年设计素描试题:“破碎的镜子”(8开三小时)。 (2)07年设计色彩试题:“春天的风景”(8开三小时)。 06年设计色彩试题:“天安门印象”(8开三小时)。 05年设计色彩试题:“秋天的风景”要求限用水彩和水粉,用调和之后的五种颜色表现,颜色选定之后不可以再继续调和,并将五种色标平涂于试卷下方(8开三小时)。 (3)07年立体构成试题:在一个立方体内包含了最大体积的圆锥、三棱柱和四棱柱各一个圆锥,三棱柱和四棱柱的底面和顶面分别由正方体侧面的四条边线中点的连线为何构成以上四个几何体所组成的结构为基础,通过这些几何体的相互穿插和对部分几何体的分割创造一个立体造型该立体造型要能充分体现四种几何体的空间存在和相互关系,要求:一,用单线画出各个几何体所组成的空间关系得示意图。二,用素描表达新创造的立体效果图一张其角度要求要与空间关系示意图角度一致,禁用色彩(8开三小时)。 06年立体构成试题:一个正方体内含了最大体积的圆柱体、四棱锥、圆锥各一个,他们互相穿插,底面和顶面(顶点)分别位于正方体的六个不同侧面上。以上述四个几何体所组成的空间结构为基础通过分别对这些几何体当然部分切除创作一个立体造型,该造型能充分表现达出四种几何体的实体或空间存在及其相互间的组合关系(8开三小时)。 05年立体构成试题:把一个立方体切割五刀后重新进行组合,画三视图(8开三小时)。 设计专业: (1)07年设计素描试题:“悬挂着的面具”(8开三小时) 06年设计素描试题:“街角”8开三小时) 05年设计素描试题:“破碎的镜子”(8开三小时) (2)07年设计素描试题:“街上的广告”(8开三小时) 06年设计素描试题:“天安门印象”(8开三小时) 05年设计素描试题:“秋天的风景”要求限用水彩和水粉用调和之后的五种颜色表现颜色选定之后不可以再继续调和并将五种颜色标平涂于试卷下方(8开三小时) (3)07年平面设计试题:“距离”(8开三小时) 06年平面设计试题:用手表为一个物品,自行选择另一个物品将两者进行创意组合完成一个平面设计作品(8开三小时)

1958—1965年的中学语文教科书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0b18747330.html, 1958—1965年的中学语文教科书 作者:李斌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2017年第10期 1958-1965年间,人教社所编中学语文教科书按照结构体例的不同,鲜明的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58-1960年,第二阶段为1961-1965年。前一阶段以1958年新编教科书为基础,先后经过了1959年、1960年两次修订。后一阶段包括两套新编教科书:1961年的十年制中学语文教科书与1963年的十二年制新编中学语文教科书。 一 1958年,人教社编出新的初高中语文课本共12册,没有前言或说明,不列编者姓名,不分单元。初中每册选文12-14篇,共79篇,高中每册选文11-14篇,共77篇,初高中共156篇。在人教社所编中学语文课本中,这属于课文最少的一套。课文后有注释和练习,每课练习平均8道题。初中每两三篇课文后有一篇语文知识短文,既包括词性辨析、句子构造、修辞知识,也包括书信、启事、会议记录等应用文知识。高中只是在第二、四册全部课文之后分别有两篇关于叙述、说明、描写、议论、文章材料等有关文章写作方面的知识短文。初中单册,高中单册都编有教学参考书。 这套教科书保留了1949-1957年间教科书中的部分课文,如《老山界》《清川江畔》《老杨同志》《美国的真正悲剧》《任弼时同志二三事》《大渡河畔英雄多》等。文言文数量十分少,大约只占10%左右。这套教科书的特点是选入了大量反映工农业生产大跃进的作品。反映大跃进政策的,有《人民日报》社论《把总路线的红旗插遍全国》《不平常的春天》等。编者在《把总路线的红旗插遍全国》课后设问:“总路线体现了我国人民哪些要求?表现了我国人民怎样的气概?”“我们的国家是又穷又白,我们的建设要又多又快又好又省,这是一个矛盾。这个矛盾怎样解决?”[1]反映农业大跃进的,如湖北古城县委第一书记沈汉民的《争取一两年内,小麦亩产千斤》(选自1958年5月16日《人民日报》),这篇作品表现了合作社之间通过竞争追赶,实现粮食产量翻翻的奇迹。编者在课后设问:“决定生产的大跃进的关键是什么?”“三合社是怎样战胜保守思想,赶上共同社的?”“为什么说‘农业生产前途无限’?读了这篇文章,你对这句话有什么体会?”[2]像这样的课文还有李凯、庆琛《五亿农民的方向》(选自1955年11月28日《人民日报》),《十分指标,十二分措施,二十四分干劲》(《红旗》1959年第3期“社论”),孟用潜《我国小麦总产量压到美国》(《红旗》1958年第4期),罗天《实行土地大平整,保证农业再高产!》(选自1958年5月12日《人民日报》),陕西省委第一书记张德生《大搞群众运动才能多快好省》(选自1958年5月15日《人民日报》),广西来宾县委第一书记张文卿《天不下雨不靠天有水丰收万万年》(选自1958年5月20日《人民日报》)等。反映工业大生产的,如上海民歌《平地兴建钢铁厂》:“昨天持枪保国防,今天来修钢铁厂。机器一开春雷响,铜水奔流如长江。总路线给祖国插双

浅论中学语文教材中的鲁迅作品

浅论中学语文教材中的鲁迅作品 会昌中学刘青高三语文 谈起鲁迅,很多人心生崇敬之情,鲁迅在中国文坛上的地位不可撼动,他创造了一部又一部脍炙人口的作品,他用他手中的笔刻画出他眼中时代,其思想之深邃,创作之丰厚给每一个读者带来震撼。作为中学生,也理所当然地去接受鲁迅作品的熏染,中学语文教材中选用了鲁迅的颇多文章,鲁迅在中学语文课堂上并不陌生。 可是,当真正地提起鲁迅,提起鲁迅的作品,中学生们难免皱眉,尤其是在鲁迅所生存的五四时代离当下的青少年渐行渐远之际,更难以让中学生群体热情地去读鲁迅。中学语文课堂中鲁迅的教学局面愈来愈尴尬,不仅是学生,就连教师也对寻求一种正确有效的鲁迅作品的教学方式感到困惑。对于鲁迅作品该不该被选入中学语文教材曾引发了一次又一次热议,鲁迅作品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当鲁迅的作品被放置于风口浪尖之际,庆幸的是依然有一部分群体热情地去呼吁鲁迅作品在当下存在的必要性。即使五四时代已成历史,可是鲁迅的精神在任何时代都有理由让它萌芽滋长,生长到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内心深处。正如郑振铎先生说:“鲁迅先生的死,不仅是中国失去了一个青年的最勇敢的领导者,也是我们失去了一个最真挚最热忱的朋友。”鲁迅已逝,我们能做的就是努力让这位最真挚最勇敢最热忱的朋友的情怀和精神不死。 一、中学语文教材中鲁迅作品当下面临的挑战 尽管鲁迅作品在中学语文教材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依然避免不了严峻的挑战。很多人认为鲁迅作品应当退出中学语文教学中,原因是鲁迅所生活的年代与当下中学生所处的时代不同,加之半文言半白话的语言,让学生们对他的作品有着难以逾越的思想鸿沟,另外其作品折射的思想内容已经渐渐远离当下的主导思想,并且其思想的深刻与深邃,内容的晦涩不能被中学生很好地消化吸收。中学语文中被大家用戏谑之语说出来的那句“学生有三惧,一惧文言文,二惧写作文,三惧鲁迅文”,也有趣地反映了中学生们对鲁迅作品的抵制情

鲁迅的文章要不要从中学课本里删除

鲁迅的文章要不要从中学课本里删除? 近日在天涯论坛里看到一个帖子。内容是呼吁将鲁迅的文章从中学课本里删除,至多保留1到2篇。理由: 一是鲁迅是100年前的人物,他所生活的年代距离现在太远,很多中学生尤其是女生看不懂,理解不了。并说鲁迅的文章应算作古文了。二是因为鲁迅的作品所占篇幅太多。许多优秀作家的优秀作品都没能收入到中学课本。 对于这种论调,我的观点很明确:不同意。 并不是因为我有多么革命,多么正统。实际上在走出高中校门后我就没有再看过鲁迅的作品。倒是看了许多当时被鲁迅骂过的作家的文章。像林语堂,胡适,梁实秋,周作人,也有一些被他所不齿的作家的作品,包括张恨水,张爱玲,甚至胡兰成。喜欢的是这些作家的语言文字。或清丽,或妩媚,或俏皮,虽然生活的年代距离现在越来越远,但是其中所表达的感情并不因时间而陌生,还是能让人感到共鸣的。倒是鲁迅,我在读高中时就对他的一些观点颇不以为然,例如他认为文章是有阶级性的,反对人性论。我当时就想,资产阶级也罢,无产阶级也罢,不都是人吗,在对一些美好的事物如勇敢、忠贞、善良等等不都是共同追求的吗,而那些丑恶的如背叛、邪恶、奸诈不都是共同的斥责的吗,人性论有什么不对吗?再者鲁迅的文章也的确硬梆梆的,看起来让人不是很舒服,所以毕业后我是不想看鲁迅的文章了。 也正因为如此,我在中学时所学的所有鲁迅的作品才更加弥

足珍贵。我也看到在网上有人说鲁迅算不得一流作家,我们把他抬得太高了,等等。也许鲁迅的作品在文字的锻造上比不上我上面所提到的作家,但是鲁迅人格上的伟大是他同时代的作家也包括我们现在的所有作家都不能比拟的。他有强烈的忧国忧民的意识,对劳动人民有最深切的同情,对腐朽的统治阶级有切齿的痛恨,他敢于向任何黑暗的势力开炮,完全不顾自身的安危。他是那个时代的一座不容跨越的丰碑。他所塑造的典型的人物形象至今还活跃在我们的语言中,比如当我们说某个人简直就是祥林嫂时,我们都知道那个人有什么样的特点; 而我们说某人是阿Q 时,我们也能想象出那是一种什么样的形象。他的一些杂文,我能想起来的如费尔泼赖应该缓行,纪念刘和珍君等等,在平淡的文字下隐藏的是最强烈爱憎分明的感情。可能作为中学生来说是不容易读懂,但我相信每一位语文老师都会帮我们很好的理解鲁迅,带领我们走进鲁迅的精神世界。学习鲁迅的作品其实就是学习鲁迅的精神。会在我们的心里播下一颗爱国爱民和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的种子,尽管这颗种子在现实的社会中可能永远都不会发芽开花(因为我们的社会实在缺乏让它发芽开花的土壤和阳光),但有总比没有强。现在我们为什么要连这颗种子都连根拔去呢? 鲁迅作品在校园遭遇尴尬境地,对于中国语文教育本来,是一件非常悲哀的事情,这一事件的出现,有其深刻的原因。 首先,中国语文教育长期把鲁迅的作品当做思想教育的范本

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与教材分析

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与教材分析 一、语文课程的性质与地位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它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语文是交际工具,交际的内容就属于文化范畴。所以说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要对学生的情感态度进行熏陶感染,要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和学生的审美能力。这其中,要强调文学教育,只靠语言、文字,实用文的阅读和写作,无法全面完成语文课程的任务。文学教育在对学生的情感态度进行熏陶感染方面,在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方面,在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作用。 解读: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工具性”着眼于语文课程培养学生语文运用能力的实用功能和语文课程的实践性的特点,“人文性”着眼于语文课程对于学生思想感情熏陶感染的文化功能和课程所具有的人文学科的特点。实际上,语文课程这两个方面的特点是统一的,科学与人文的统一,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 二、课程的四个基本理念 (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素养”是整个语文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是课标的“文眼”,在语文课改实验中有非常特殊的意义,课标强调的是使全体学生都能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这里体现了义务教育对语文课程的两点要求,一是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不是少数尖子学生,而是每一个学生;二是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该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不是全部的语文素养。那么,什么是语文素养呢? 巢宗祺教授明确说明,是指“字词句篇的积累,语感,思维品质,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的能力,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知识视野,情感态度,思想观念等内容,能力包含其中。”课标在总目标中所列的10

从《鲁迅小说集》中看鲁迅_初中作文

从《鲁迅小说集》中看鲁迅 本文是关于初中作文的从《鲁迅小说集》中看鲁迅,感谢您的阅读! 读罢鲁迅先生的文章,会被其深邃的思想所征服,心目中先生的形象时常浮现,挥之不去。的确,从小到大,学的最多的便是鲁迅的文章,开始也总觉得很难读懂,但随着年龄的增大,思想的日趋成熟,重读鲁迅先生的文章后,我便开始喜欢先生的文章了。 高尔基曾说过:“文学就是人学。”一切文学作品都是以塑造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来反映的。鲁迅作品的成功不仅建立在生动的人物的塑造上,尽管孔乙己的迂腐,华老栓的麻木,阿Q的落后……这些形象的完美塑造,已让我们领悟到了一代大师那饱满的笔墨和深邃的思想。更重要的是他那无畏的气概和对正义,对光明的追求,充斥于字里行间,让人肃然起敬。犀利的笔墨剥落了封建旧制虚伪的外表,让丑恶无容身之处,无愧于“刺向敌人的匕首和投枪”的称号。其中的含蓄与深沉正是作者成熟的思想与精辟独到的见解的表现,从中不难看出先生的执着与人格的伟大。哪怕风雨如晦,哪怕血荐轩辕,先生都义无反顾,走自己的路。 从此,便有了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篇反封建的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先生借狂人之口首先道破了中国社会几千年的文明史,实质上是一部“吃人的历史”。全篇无不透出披着“仁义道德”外衣的封建家族制度和封建礼教,其本质就是吃人。先生敏锐的艺术感染力和强烈的战斗呐喊,为整个中国新文学运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泰戈尔说过:“如果你俩在黑暗中看不见脚下的路,就把你的肋骨拆下一根来当火把点燃,照着自己向前走吧!”鲁迅也是这样的,他在敌人的监视下燃烧

自己,无论是上刀山、下火海,他始终在为祖国命运、人类出路进行着哲人式的思考。 从发人深省的《狂人日记》,到错综复杂的《风波》,再到浓重阴冷的《药》,无一不反映出鲁迅先生心中的呐喊,表现了先生惊人的精神震撼力。 对于先生的钦佩还在于他的骨气,对封建社会的不满,能用手中的笔来书写,对判国贼等人的讽刺,更是“骂”出了中国人的愤慨,“骂”得淋漓尽致,“骂”得实在精彩! 正是这些风行不衰的文章,鲁迅先生的形象也时刻鼓舞我们,既然是华夏儿女,既然是热血青年,就应当知恩报效,只有有了这样的雄心,我们在学习的道路上才会走得越加坚实,越加富有信心!

中学语文课本经典文章题目汇总[资料]

《中学语文课本经典文章题目汇总》 1、《送杜少府之任署州》(王勃) 2、《黄鹤楼》(崔颢) 3、《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 4、《泊秦淮》(杜牧) 5、《夜雨寄北》(李商隐) 6、《愚公移山》(《列子》) 7、《陋室铭》(刘禹锡) 8、《爱莲说》(周敦颐) 9、《黔之驴》(柳宗元) 10、《工之乔献琴》(刘基) 11、《龟虽寿》(曹操) 12、《石壕吏》(杜甫) 13、《相见欢》(李煜) 14、《观书有感》(朱熹) 15、《清平乐村居》(辛弃疾) 16、《谁是最可爱的人》(魏巍) 17、《驿路梨花》(彭荆风) 18、《一面》(阿累) 19、《我的信念》(玛丽·居里) 20、《荔枝蜜》(杨朔) 21、《猫》(郑振译)

22、《天上的街市》(郭沫若) 22、《静夜》(郭沫若) 23、《纸船》(冰心) 24、《我是一条河》(冯至) 25、《色彩》(闻一多) 26、《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何其芳) 27、《乡愁》(余光中) 28、《乡愁》(席慕容) 29、《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普希金) 30、《未选择的路》(弗罗斯特) 31、《三峡》(郦道元) 32、《记承天寺夜游》(苏轼) 33、《闲情记趣》(沈复) 34、《周处》(刘义庆) 35、《晏子故事两篇》(《晏子春秋》) 36、《使至塞上》(王维) 37、《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38、《春望》(杜甫) 39、《登飞来峰》(王安石) 40、《论诗》(赵翼) 41、《五柳先生传》(陶渊明) 42、《小石潭记》(柳宗元)

43、《观潮》(周密) 44、《画蛇添足》(《战国策》) 45、《买椟还珠》(韩非子) 46、《滥竽充数》(韩非子) 47、《塞翁失马》(《淮南子》) 48、《渡荆门送别》(李白) 49、《秋词》(刘禹锡) 50、《赤壁》(杜牧) 51、《过零丁洋》(文天祥) 52、《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苏轼) 53、《公输》(《墨子》) 54、《核舟记》(魏学伊) 55、《唐雎不辱使命》(《战国策》) 56、《荔枝图序》(白居易) 57、《山市》(蒲松林) 58、《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 59、《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韩愈) 60、《别云间》(夏完淳) 61、《水调歌头》(苏轼) 62、《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李清照) 63、《陈涉世家》(司马迁) 64、《马说》(韩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