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工商大学管理学考点重点知识点总结

北京工商大学管理学考点重点知识点总结
北京工商大学管理学考点重点知识点总结

一概述。

1.选择:

A管理概念:特定的环境条件下,以人为中心,对组织所有拥有的资源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领导、控制、以便达到既定组织目标的过程。

B主体:人管理是组织中的管理,管理的载体是组织,由担任主管工作的人或小组来完成;

管理的对象:一切可调用的资源

管理的目标:有效率地完成组织既定目标,达成期望效果

管理的本质:活动或过程(分配、协调或过程)

管理的职能:获取信息、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

管理的核心:协调人际关系

C.评价管理工作有效性指标:效率,效果

D管理的科学与技术之争1.作为科学的管理,客观规律性,可检验性和系统性。2.作为艺术的管理,正是指管理是一门艺术,正是指管理者在管理实践过程中随地制宜地、创造性地运用管理技术和方法来解决管理问题,它有很强的技艺和技巧性。3.离不开扎实的管理理论知识,又离不开自身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的充分发挥。E.系统组织是(开放式)的

F组织与环境的关系包括两个方面:1.外部环境对组织的决定、制约和影响作用。2.组织对环境的消极被动的或者积极主动的适应。

组织环境分为一般环境和任务环境.____.一般环境,指对某一特定社会中一切组织都会发生影响、都会起作用,具有普遍意义的共有环境____任务环境,具有直接的、具体的和经常性的亦即特殊影响和特定环境。

G管理职能的拓展:1.决策是各项管理职能的核心2.创新是各项管理职能的灵魂3.协调是管理工作的本质要求H. pdca循环:提出者:美国戴明。p计划-d执行-c检查-a行动pdca循环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pdca循环特点:1.大环带小环。2.阶梯式上升

I古典管理理论:1.泰罗——科学管理理论。三个基本出发点:1,科学管理的根本目的是谋求最高工作效率,即提高劳动生产率。2.用科学管理来代替传统的经验管理。3.科学管理的核心是要求管理人员和工人双方都实行重要的精神变革——心理革命

J法约尔十四条管理原则(1)劳动分工(2)权力和责任(3)纪律(4)统一指挥(5)统一领导(6)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7)员工报酬(8)集权原则(9)等级制度(10)秩序(11)公平(12)人员的稳定(13)首创精神(14)团结合作实质:统一指挥和等级制度

2.简答.A管理的六大职能:计划、组织、人力资源管理、领导、沟通、控制。

B按组织中所处层级,将管理者划分为: 高级管理者(决策层),中层管理者,高级管理决策的执行者(执行层),基层管理者(作业层)

C管理者角色分为三大类:人际角色(代表人,领导者,联络者)信息传递(监督者,传播者,发言人)决策制定(企业家,混乱驾驭着,资源分配者,判断者)

D管理者的技能1.技术技能(基层管理者最重要)。2.人事技能。(中层管理者)3.概念技能(1思想技能。2设计技能)

E西方管理思想与管理理论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古典管理理论阶段:泰罗开创的科学管理理论、法约尔所提出的一般管理理论,韦伯的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理论等

(2)近代的“人际关系”——梅奥人际关系学说的霍桑试验《工业文明的人类问题》“行为科学”

(3)当代管理理论阶段:罗德3孔茨管理丛林,西蒙决策理论。法约尔管理过程权变管理,德鲁克经验管理,数量管理(管理科学,运营管理,管理信息)

F:泰罗具体方法:1.科学作业管理2.计件付酬原理3.计划与作业分离原理。4.职能组织原理。5例外管理原理。。6.人事管理原则

G法约尔五大管理职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

H韦伯,组织权力的类型:@@@ 传统的权力形式(效率最低)@@@超凡的权力形式(对某人所持有的非凡性的热爱)@@@ 法理性的权力形式(最理想)

J行为科学理论的四个问题:(1)有关人的需要、动机和激励的问题。(2)企业管理中的“人性”问题(3)企业中的非正式组织以及人与人的关系问题(4)企业中的领导方式问题。

K管理丛林

@决策理论学派观点(1)突出决策在管理中的地位(2)提出许多决策原理或主张(3)促进人们对决策上的“双元素”的综合重视。

@.管理过程学派法约尔计划职能、组织职能、领导职能、控制职能

@权变管理学派(1)组织及其工作都是开放的(2)否认存在着普遍适用于所有环境的管理理论与方法。(权变学派最重要的思想)(3)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诸职能的具体运用过程中也要持有权变的观点。

@经验管理学派:以大企业成功管理人员的管理经验为主要研究对象,重视经验借鉴,重视案例分析,强调行为过程中的学习和提高的一个流派。

@数量管理学派:管理科学,运营管理,管理信息

L管理新思潮

1.业务流程再造。,迈克尔哈默,詹姆斯钱皮。业务流程再造所提倡的是一种革命式变革,是脱胎换骨式的变革,是彻底的重新设计。

2.学习型组织:美国彼得圣吉《第五次修炼》企业应建立学习型组织,其含义为面临变化剧烈的外在环境,组织应力求精简、扁平化、弹性因应、终生学习、不断自我组织再造,以维持竞争力。

!!!!!学习型组织五项要素1.自我超越2.改善心智模式3.建立共同愿景4.团体学习5.系统思考

3知识型组织:美国彼得德鲁克。

二.计划

1选择:A计划的内涵:计划的四个关键要素:目标、实现目标的手段、实施阶段、目标的控制手段。

B目的:设定目标,制定策略,简历标准与考核机制,协调关系

C战略本身就是计划的一种类型,战略指的就是战略计划

D目标管理:彼得德鲁克,《管理实践》,以Y理论为基础

2简答:

A计划的类型@按功能分类:1.战略计划(重点放在企业长久发展目标上,提出并解决重大问题,它对企业其他计划产生决定性影响)商业计划:以企业主营业务为对象,从设定目标,资金筹措、组织建设、规划市场。开展营销,到经营结果的综合测评,覆盖主营业务全程。2职能计划:在以各职能部门依据企业战略计划以及商业计划,从本部门情况出发细分战略计划与商业计划所设定的目标对本部门资源的配置,策略的选择实施步骤及效果检测考评等重要事项作出规划。3作业计划:企业业务实施过程中最基层的工作计划,是一种工作现场的计划,它涉及许多十分具体的生产经营环节与要素。4项目计划:项目一般是指某项具有临时特性的业务,项目计划是针对这些临时性业务而制定的专业计划。

@按照时间分类:1.长期计划2.短期计划。

B因素分析方法:@@@1. 背景分析PEST:政治环境(p)、经济环境(e)、社会环境(s)、技术和人口环境(t)@@@2.SWOT分析s优势w劣势o机会t威胁@@@3五力分析:替代品威胁,新竞争对手进入威胁,竞争强度,顾客还价能力,供方还价能力。

C战略计划的构成要素:(一)战略环境分析企业面临的消费者市场环境、竞争环境、技术环境、供应商市场环境、劳动力市场环境、经济形式和法律环境(二)企业使命(三)战略目标。目标作用,系统,管理(四)实施策略。政策、战术,预算。

D企业的战略选择:

@@@3个层次:1企业战略,企业在市场上的整体地位及发展方2业务战略,企业主营业务的反战方向及对策选择;3“职能战略”,对企业主要资源作出战略性安排。

@@@企业战略包括:1.增长战略。(1)现行业务战略(2)集成战略(3)多元化经营2.稳定战略3.紧缩性战略以退为进战略

@@@业务战略包括:1.总成本领先战略低价格2.差异化战略使企业产品与竞争对手产品有明显的区别

1选择A概念:决策就是对未来的行为确定目标,并据此从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可行方案中选择一个满意的方案。

B决策的本质是择优。西蒙有限理性决策模式:满意标准。直觉决策模式:有效决策制定平衡三要素是逻辑,直觉,经验。

C程序化决策。也称常规性决策,是针对日常工作经常需要解决的,一般性问题的决策。@非程序化程序决策:是指针对过去不曾发生的,具有唯一性的和不可重复性的问题的决策。这类决策问题是新颖的、独一无二的,信息模糊的和不完整的,被称为结构不良问题。

D战略决策:由高级管理者做出的关于组织发展方向和远景的决策。干什么。@@@战术决策:是由中层或基层决策管理者做出的关于组织局部问题的决策。怎样干。

E初始决策:是指对即将开展的某一组织活动,或要着手的该活动的行动方案所进行的首次抉择;@@追踪决策:是指通过原有决策是指通过原有决策的实施后,发现原先确定决策目标有问题或不能得以实现,而对原定的目标或方案做根本性的调整。

F确定性决策自然状态完全确定。。。风险决定发生可能性概率可估。。。不确定型决策发生可能性不可估。G个人决策与群体决策1.个人决策。优点:反应快速、效率高和责任明确缺点:信息不完整,备选方案少,正确率低2.群体决策。优点:更完全的信息和知识。增加产生更多的比较方案,增加观点的多样性。增加对决策方案可实施性。提高合法性。缺点:用时较多,少数人控制,从众现象,责任不清。

H个人决策和群体决策的选择:(1)决策问题的性质。首先是决策的时间限制,如果需要在短时间内确定决策方案则以个人决策方案为宜,反之就选择呢群体决策方案。(2)决策者能力。主要领导者的能力,如果领导者具有渊博的知识、丰富的经验、敏锐的洞察力和良好的心理素质,那应当趋向于个人决策的方法;而如果领导者的能力不能满足个人决策的需要,那就需要争取其他人的参与,一群体决策的方式解决问题。

I确定行动方向的决策方法

可供选择的决策方法:波士顿矩阵图法、政策指导矩阵法等。

(一)波士顿矩阵法,纵坐标销售增长率,横坐标市场份额,@吉星(前向一体化,后向一体化,横向一体化,市场渗透,市场开发,产品开发及合资经营,)@问题(高增长率,低市场份额),@金牛(低增长率和高市场份额),@瘦狗(双低)

2简答

A追踪决策具有以下特征:1.回溯分析2.非0起点3.双重优化4.心理效应

B决策过程:1.确定决策目标2.拟定备选方案3.评价和选择方案方案4.方案的实施及控制。

@方案评价和选择方案的标准。(1)价值标准。价值标准时最优的决策标准。(2)满意标准,最满意的决策并不是最优的决策。2.方案评价和选择的方法。即经验判断法、数学分析法和试验法3.方案评价和选择。(1)过程(2)防范分析

C决策的影响因素(一)环境(二)决策者的素质和风格(三)组织文化(四)过去的决策(五)时间(二)命令型风格的决策者具有理性的思维方式和低程度的模糊承受力,重视效率和逻辑性,关注决策的短期结果。,分析风格的决策者具有理性的思维方式,高程度的模糊承受力,这样的决策者希望掌握尽可能多的信息。@@概念型风格的决策者具有宽泛的思维广度,乐于接受更多的备选方案甚至很多天马行空的方案,这样的决策者关注决策的长期影响。@@@行为型风格的决策者关注他人的建议,并从中选择有助于决策有效执行的部分。(三)组织文化.团结、和谐、平等的组织文化会激励人们积极参与组织决策,涣散、压抑、等级森严的组织文化则容易使人们对组织的事情漠不关心,不利于调动组织成员的参与决策的热情。

D决策方法》》》》》一、调整备选方案的决策方法(一)头脑风暴法特点1.禁止批判2.自由奔放3.多多益善4.允许补充(二)德尔菲法选择专家特点:匿名性,集体性,规范性。优点(1)避免迷信权威或以权威自居(2)防止劝说性效应(3)防止潮流效应

E 不确定型决策方法1.大中取大准则。2.小中取大准则。3.等可能性准则。4.乐观系数准则

5最小最大后悔值准则。

1,选择A组织含义:是有机实体.组织是为实现某一共同目标,经由分工合作及不同层次的权力和责任制度构成的人的集合。

B正式组织中存在非正式组织。正式组织是具有一定结构、统一目标和特定功能的行为系统。其组建和运行都需要三个基本要素:协作意愿、共同目标、和信息沟通。非正式组织是伴随着正式组织的运转而形成的。非正式组织是一种在正式组织内部存在的、自发形成的人际关系群体。

C组织设计根本任务是提供组织系统图和编制职务说明书。

D1.管理幅度,是指管理系统或某一机构主观能够直接有效地指挥和监督下属数量的限制。2管理层次,是指管理组织从最高一级到最低一级的组织等级,也称组织层次。管理幅度越大,管理层次就越少(扁平型);反之管理层系越少,管理层次就越多(纵深型)。

E职权划分 1.直线职权、参谋职权和职能职权(1)直线职权。这是一种上级对下级行驶的职权。(2)参谋职权。这是一种顾问性质的职权。直线与参谋之间的界限是模糊的(3)职能职权。实质是直线主观将本属于自己的一部分直线权利分离出来,授予参谋机构和人员。

E组织结构类型:组织结构中人和机构之间的关系有两种类型:1.纵的关系,即上下级隶属于领导关系,又可分为直线与职能关系;2.横的关系,即同级个要素之间的分工协作关系。

@1.直线型结构。组织中各种职务都按垂直系统直线排列,不设专门的职能管理部门或参谋机构。结构简单,机构单纯,管理费用低,职权集中、职责明确、指挥统一、灵活、沟通简介、抑郁维护纪律和组织秩序、管理效率比较高。但权力过于集中,容易出现失误。一般适用于产品单一,工艺技术和业务活动比较简单。

@2.职能制结构。在组织内部除直线主管外,个职能部门在自己的业务范围内有权向下级下达命令和提示,直接指挥下级;下级直线主观除了服从上级直线主管的指挥领导外,还要接受上级职能部门的指挥。

有利于对整个企业实行专业化管理,但容易形成多头领导,消弱了组织必要的集中领导和统一指挥,抑郁出现争权,推卸责任。

@3.直线职能制结构。直线职能制组织形式是在各级直线主管之下设置若干部门作为直线主观的参谋和助手的一种组织结构。特点是即在保持直线制组织同意思指挥原则下,增设职能部门作为参谋机构。优点:既保证了整个组织的集中统一指挥,又能发挥职能部门及其专业人员的专业管理作用,有利于优化决策、提高组织的管理效率。

@4.矩阵制结构。矩阵制组织形式是在直线职能制垂直形态组织习用的基础上,在增加一种横向的领导系统组建而成的组织结构。能将横纵联结,但组织关系复杂,双重领导责任难分。

@5.事业部制结构。事业部制组织形式是在一个企业内对具有独立的产品和市场、独立的责任和利益的部门实行分权管理的一种组织结构。政策集权,业务分权,主动性积极性高,但是部门间独立性大,内耗难控制。F授权:是指上级授予下属一定的权力,使下属在一定的监督之下,有相当的自主权和行动权。授权者对被授权者有智慧、监督权,被授权者对授权者负有报告和完成任务的责任。(1)授权不同于代理职务(2)授权不同于助理或秘书职务(3)授权不同于分工(4)授权不同于分权

G组织变革的含义:指因组织内外环境因素的变化,为了组织的生存、发展而对组织结构、职权、制度以及人员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革。

2简答

A非正式组织特征:1.组织难辨2.自发形成。一般没有自觉地公共目标、没有制度和责任分工3.进出自由4内聚力强5自然领袖。

B组织设计的工作内容和步骤:1.确定组织设计的基本思路、原则,明细组织结构与职权关系,提出组织结构的总体架构。2.进行智能分析和设计3.进行职务分析和设计4.进行部门划分设计5.进行组织结构形成设计。C组织设计的原则 1.任务目标原则。2.分工与协作原则 3.统一指挥原则一个下级职能接受一个上级指挥 4.权责一致原则5.执行和监督分离原则6.精简与效率原则

D影响主管的管理幅度的因素主要有:(1)人员素质和能力。下级人员的素质高,处理问题的能力强,管理幅度可加宽(2)工作内容和性质。下属工作相近、相似性越强,工作任务越简单管理幅度越大(3)工作条件和环境。下属工作地点跃进、越集中,管理幅度越大;而上下级沟通包括业务信息沟通和思想沟通,要求越高,管理幅度越小。

E.集权与分权的衡量标志:(1)决策权的数目(2)决策的重要性及其影响面。 (3)决策审批手续的繁简。

F影响集权与分权的主要因素:(1)组织规模。(2)决策的重要性。(3)管理人员的能力与数量。

(4)控制技术与手段。(5)环境影响。

3.案例论述。

A组织设计的权变因素(一)战略(二)环境。组设置开放系统,外部环境对组织内部结构有影响于组织结构总体特征和组织各个部门关系。内部环境组织文化影响大。(三)技术,影响组织活动效率效果,作用于组织活动内容划分,职务设置,对管理员素质提出要求。(四)规模,影响组织结构形态和复杂程度。(五)人员,素质和质量变化影响职务安排集权,分权,管理幅度大小管理层次多少。(六)组织的发展阶段

B组织变革的动力:是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组织求生存、图发展的客观需要。具体来说,组织变革的动力来自组织外部和内部两个方面:

1.外部动力(1)科学技术及其应用的迅猛发展。(2)经济竞争越来越激烈。(3)一般社会环境变化日益频繁。

2.内部动力(1)现有组织运行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2)原有组织人员发生较大变化。

C组织变革内容过程影响因素:

@@@组织变革的内容:组织变革所包括的内容就是组织工作内容在新环境条件下的精心再设计。

1.组织结构变革

2.组织技术变革

3.组织成员变革@@@组织变革的过程1.认真进行组织分析2.确定被择的变革方案3.正确组织实施变革。

4.客观评价变革效果@@@影响组织变革的内部因素主要有:(一)组织成员的态度、行为方面的因素1.利益因素2.心理因素3.观念、态度和行为因素。组织变革就其实质来说,就是观念的更新与行为方式的改变。(二)原组织结构、群体规范方面的因素院组织在变革过程中,既是变革的倡导者、领导者,也是变革的对象。1组织结构惯性因素。组织一般都有其固有的机制保持其稳定性。2.群体规范及其利益的因素。(三)工作本身因素。共识,科学合理,高层决心带头作用,沟通。

第五章人力资源管理

1.选择

A工作分析,指的是全面了解、获得与工作有关的详细信息这么一个工作过程。

B工作分析的重要性:1.为人力资源计划提供前提保证。2.有助于正确甄选人员。3.提供考核、晋升、转岗、确定报酬的依据。4.为员工培训和职业生涯发展提供指导。5.促进工作效率和质量的提高

C人员招聘:@@@内部招聘主要包括晋升和转岗这两种方式。@@@外部招聘是指从组织外部招聘所需的员工,外部招聘可资利用的主要渠道或方法有人才交流市场、职业介绍机构、大中院校、利用自己的网站。互联网络求职信息系统、高级管理人员代理机构。1.广告招聘。。2.主动求职者。3.员工推荐

D甄选是在招聘工作的基础上,对求职者进行的选拔和聘用的过程。

E入职引导:组织一旦通过上述的甄选过程确定了某一特定岗位的候选人,就需要把候选人介绍并安置到工作岗位和组织环境中,并使之适应工作环境。这个过程称作入职引导,也称定向。

F晋升:是一个人在组织中想高一级或更高职位的移动。

G绩效评估:是对员工的工作业绩进行评估,以便形成客观公正的认识决策的过程,也称绩效考核。

H员工薪酬管理:内部因素可能包括组织的薪酬管理模式、工作岗位价值、员工对组织的贡献组织的支付能力等;外部因素通常包括国家及地区的法律规定、本地区的整体工资水平、本地区的生活费用

I奖金和绩效工资是企业薪酬管理效益原则的具体体现。

J员工福利由组织成员身份决定,一般不予个人绩效挂钩。

2.简答

A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内容:1.人力资源计划活动。2.人员招聘和甄选。3.人员安置与上岗培训。4.薪酬与员工福利。5.绩效管理。6.员工的培训与发展。

B工作分析的主要方法:1.观察法。2.访谈法。3.问卷法。4.工作日记法。5.工作参与法。是用一段时间直接介入该岗位上的工作实践。这种方法比观察、面谈、问卷等方法可获得更真实可靠的数据信息。6.关键事件法。C职业生涯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探索阶段、确立阶段,成熟阶段。

D霍兰德的职业兴趣理论:1.现实型。2.研究型。3.艺术型。4.社会型。5.经营型6.常规型。

E晋升制度的类别:1.年资晋升。2.功绩晋升。3.能力晋升。4.综合晋升(比较合理).

F绩效评估管理的方法:1.书面法。2.关键事件法。3.图标量表法。4.检核表法。5.行为定位表法。6.工作标准法。这一方法最常运用于一线员工或基层单位的工作绩效评估。

G 绩效评估过程中易范的评估错误:1.晕轮效应。评估者往往会因为被评估者在某一方面上具有某种表现和水平,而连带认为被评估者在其他方面也具类似的表现或同样的水平。2.优先效应。人们在感知不熟悉的事物时,优先效应就可能起作用。优先效应是指评估者有时会把对评估对象的第一印象看得更为重要,以至于影响他今后对该评估对象的客观评价。3.对照效应。这一效应是指有些评估者把两位前后接受评估者的素质、工作行为、工作业绩进行对照,从而根据自己对他们的倾向认识、印象或偏爱而做出的与其中的某一被评估者实际情况有偏差的评估结论。4.中心化倾向。中心化倾向是说所有被评估者的表现被评估者简单地评定为一般,认为他们各自水平差不多。5.评估者的倾向。评估者偏见问题指评估人的价值观或偏见扭曲了绩效评估的结果。

H薪酬管理的基本原则:1.内部公平性原则(工作间)2.外部竞争性原则 .外部竞争性原则是指企业应保证所提供的薪酬水平的社会竞争力,直接体现在个人所在岗位的收入水平与当地社会平均收入水平是否大致相当。3.效益原则。是指个人收入与所在部门及其公司的效率相联系,并以此通过薪酬体系的运作,鼓励有益于公司效率和效益提升的行为表现,其往往以奖金、佣金或者绩效工资的方式来体现。

1选择A领导是指引和影响个体、群体或组织在特定条件下实现所期望目标的行为过程。

B影响力是指一个人在与他人交往中所表现相出来的影响和改变他人心理状态和行为的能力。

C现代特质理论认为,领导是一个动态过程,领导者的特质是后天造就的,是在实践中形成的,也是可以训练和培养的。

D费德勒模型:影响领导有效性的情境因素①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的关系②任务结构③职位权力

提高领导的有效性实际上只有两条途径:1.替换领导者以适应情境2.改变情境以适应领导者

E奥尔德弗的ERG理论:把人的需要划分为三种:生存需要、互相关系需要和成长需要

F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1激励因素来自工作任务本身,满意、没有满意。

保健因素来自工作环境,不满意、没有不满意。

2内激励工作本身,外激励外部奖酬。3重视内激励,精神激励

G激励水平取决于期望值和效价乘机。

H强化方式主要有:1.正强化。2.负强化3.消退。4.惩罚。

2简答,论述★★★★★★★

A!!!权力性影响力是由社会的正式组织赋予个人的职务、地位、权力与资历等形成的,带有法定性、强制性和不可抗性。非正式群体的领导者也有这种影响力。权力性影响力来自于职位权力。1.奖赏权。这是一种给予或取消报酬的权力。2.惩罚权,也称为强制权。这是一种在物质或精神上进行威慑的权力。3.合法权。正式组织中领导者的职权是由于担任某个职位而具有的法定权力,是组织中等级制度所规定的正式权力,是被组织、法律、传统习惯甚至常识所认可的。

!!!非权力性影响力,与领导者的职位没有必然联系,室友领导者自身的素质和行为所造成的,非领导者也有这种影响力。与领导者所承担的职务、职位无关,对人们的影响是内心深处的、自然的和长期的。1.专长权。它来源于某种信息或特长。领导者具有某种专门只是、技能和才干,掌握他人所缺乏的必须信息,能帮助下级指明方向、排除困难,顺利达成个人目标和组织目标,这种专长被人们所了解和信任,从而产生尊敬干,愿意服从其领导,乐于接受其影响。2.模范权。也称参照权、感召权,来源于领导者的个人魅力。

如何提高领导者的影响力:1.提高权力性影响力。提高权力性影响力的关键是正确、管理地运用组织所赋予的权力。合法权是最基本的权力,是包括奖、惩权在内的其他各种权力的基础。领导者必须首先依靠并使用好合法权。(1)要慎重使用,执法要公正严明(2)注意方式、方法(3)注意监督2.提高非权力性影响力。(1)要认清构成非权力性影响力的四个因素(品德、才能、知识和感情)之间的主次关系。(2)要注意自我修养,公正廉洁,以身作则。(3)应当将其才能体现在工作的结果上,并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水平。(4)应当努力学习,不断吸收新知识,之一知识的更新,扩大自己的知识面。(5)要发扬民主作风,密切联系群体,平易近人,关心下级,信任下级,爱护下级,帮助下级,同员工建立起密切、深厚、真挚的感情。

B领导理论基本上可划分为三类:特质理论、行为理论和权变理论。

C领导行为理论,勒温的领导作风理论:专制式、民主式和放任式三种类型

D利克特的领导方式理论1.专职-权威式。2.仁慈-权威式。3.协商式4.参与式。

E领导行为四分图理论:1.“低关怀、低组织”的领导行为。低绩效、高不满、高流动。2.“低关怀、高组织”的领导行为。高绩效、高不满、高流动。3.“高关怀、高组织”的领导行为。会导致高绩效,低不满、低流动。4.“高关怀、低组织”的领导行为。属人际关系型领导,低绩效、低不满、低流动。

F管理方格理论:纵坐标关心人,横坐标关心生产(1)1.1型贫乏型管理(2)9.1专职任务型管理(3)1.9乡村俱乐部型管理(4)5.5中间型或折中型管理(5)团体型或协作型管理

G情境领导理论:1.高工作、低关系型,采取“命令式“领导方式。无能力,不愿意2.高工作、高关系型,采取“说服式”领导方式。此时下级初步成熟,对工作开始熟练,技能有了提高,上级的支持和鼓励变得很重要。3.高关系、低工作型,采取“参与式”领导方式。4.低关系、低工作型,采取“授权式”领导方式。有能力愿意做。H激励理论的类型1.内容型激励理论,也称需要理论。2.过程型激励理论。3.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

1选择A沟通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人或群体为达成共识所进行的信息交流沟通包含着信息的理解。要是沟通成功,信息不仅要得到传递,还需要被理解。

2简答A沟通的种类:@@@单向沟通与双向沟通@@@个体沟通和团体沟通1.个体沟通(1)面对面沟通。(2)电话沟通。2.团体沟通。会议沟通和email沟通。@@@口头沟通,书面沟通,非语言沟通,电子沟通@@@正式沟通和非正式沟通

B沟通在组织管理中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一下三个方面:(1)沟通将组织与外部环境联系起来(2)对组织内部而言,有小沟通是指组织成员团结一致(3)沟通也是管理者激励下属、履行领导职责的基本途径

C正式沟通渠道: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左右交叉,从而形成垂直沟通渠道和水平沟通渠道。垂直沟通渠道又分为上行沟通渠道和下行沟通渠道。水平沟通渠道可分为横向沟通渠道和对角线沟通或斜向沟通渠道。

D正式沟通网络类型:链式、轮式、环式、全通道式和y式。

F 非正式沟通网络的小道消息的传播有以下四种方式:单线式、流言式、几率式和集束式

G沟通的障碍(一)个人的因素:沟通主体的过滤作用,有选择地接收和个人沟通技巧和情绪。(二)人际因素:沟通双方的相互信任、信息发送者的可靠程度和发送者与接受者之间的相似程度(三)结构因素:地位差别、信息传递链、距离障碍、文化因素等方面。(四)技术因素:语言、媒介的有效性和信息超载

3.论述

控制小道消息的范围和影响在一定范围内(1)公布进行重大决策的时间安排(2)公开解释那些看起来不一致或隐秘的决策和作为。(3)对目前的决策和未来的计划,强调其积极一面的同时,也指出不利的一面。(4)公开讨论事情可能的最差结果,降低由猜测引起的焦虑程度。

八.控制

1选择A控制的定义:控制是指根据计划与任务的要求考虑环境的变化,通过调整管理的各项措施和方法保证管理目标实现的各项措施的综合。

B控制的特点1.目的性。2.系统性。3.及时性。4.经济性

C管理控制的过程:定控制标准、衡量绩效与发现偏差、纠正偏正。

D控制标准的分类1@.以标准的明确程度划分:数量标准与质量标准。数量标准包括经验标准、统计标准和技术标准@2.以管理职能的具体特点划分1实物标准2费用标准3资金标准4收入标准5计划标准6无形标准E控制绩效衡量的基本要求:实用性、可靠性、实时性和经济性。

F控制按时间划分为事前,事中,事后

2简答

A控制的必要性:1环境变化的复杂性。2保证竞争优势的需要3管理者工作能力的差异性4计划原则性与环境的变化性。

B控制与计划的关系:1一致性(内容,目的)2两面性(计划的事前性和控制的全程性,控制的主动性和计划的被动性,计划的开始性和控制的终结性)3计划与控制的密不可分性(效果依赖对方,一切有效控制方法首先就是计划方法)

C确定控制水平的原则:1.计划目标导向原则。所有的控制标准都应该围绕计划目标确定其水平。2.先进合理性原则3.适度柔性原则

D控制的有效性原则:1.重点例外原则2.科学合理原则3.简单灵活原则4.即使经济原则

自考00107《现代管理学》考核知识点(完整齐全)

第一编总论 第一章管理与现代管理学 第一节管理概述 一、管理[识记]管理的含义 1、管理起源于人类的共同劳动,凡是有人类生活的地方就必然有管理。 2、我们把管理定义为:在社会活动中,一定的人或组织依据所拥有的权力,通过实施既定措施,对人力、物力、财力及其他资源进行协调或处理,以达到预期目标的活动过程。 3、管理是一门兼具科学性、艺术性的社会活动。 4、在资本主义以前,国家管理是管理最为基本的形式。 [领会] 1、史前人类社会管理的特点:⑴习惯化的管理方式;⑵原始民主的管理制度; ⑶简单的管理机构;⑷人格化的管理权利;⑸单一的公共事务管理。 2、前资本主义国家管理的特点:⑴管理阶层兴起,管理成为政治统治的手段; ⑵管理内容趋于复杂,管理权力开始分化;⑶管理制度产生,但在管理中 的作用受到限制;⑷管理思想提出,但经验管理仍占主导地位。 3、资本主义社会的管理特征:⑴科学管理;⑵分权管理;⑶法制管理;⑷经 济管理成为管理的重点。 4、现代管理的基本特征:⑴系统化管理;⑵民主化管理;⑶科学化管理;⑷ 法治化管理;⑸以人为本;⑹追求效率。 二、管理现代管理领域的划分 [领会]公共管理与私人管理的区别(2011年7月论述题) 公共管理:指各类公共组织对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特征:依据委托权利;平衡多元利益要求。 私人管理:指社会成员对个人事务、私人领域的自主性、自治性管理。特征:以盈利为目的;以市场为导向。 区别:在管理宗旨、管理主体、管理依据、管理对象和管理过程等方面有明显差别。 1、管理宗旨不同。(1)维护、分配和增进公共利益成为公共管理的宗旨。(2) 私人管理以盈利为目的,以利润为导向。 2、管理主体不同。(1)公共管理主体广泛,不仅包括据于核心地位的政府, 还包括各类非政府公共组织。公共管理提供的是公共产品或准公共产品,它们具有不可分割性、非市场性、非排他性。(2)私人管理的主体简单而清晰,或个人或从属于私人的组织机构。 3、管理依据不同。(1)公共管理的依据是国家法制规范和依法制规范授予的 公共权力、委托权力。(2)在国家法律制度许可的范围内,私人管理依据的

自考00107现代管理学高频考点汇总

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 第一节管理概述 1、管理起源于人类的共同劳动,凡是有人类活动的地方就必然有管理。 2、法约尔认为,管理就是实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 3、把管理看作是一个活动系列,是连续的动态过程,能发挥多种作用,具有一定特征。 把管理看作是一门艺术。 4、管理是在社会活动中,一定的人或组织依据所拥有的权力,通过一系列的职能活动,对人力物力、财力及其他资源进行协调或处理,以达到预期目标的活动过程。 5、史前人类社会管理的特点:1、习惯化的管理方式2、原始民主的管理制度3、简单的管理机4、人格化的管理权力5、单一的公共事务管理 6、前资本主义国家的管理的特点:1、管理阶层兴起、管理成为政治统治的手段2、管理内容趋于复杂,管理权力开始分化(前资本主义国家管理仍以高度集权为特征)3、管理制度产生,但在管理中的作用受到限制4、管理思想提出,但经验管理仍占主导地位 7、国家管理是管理最为基本的形式。 8、资本主义社会的管理的特点:1、科学管理2、分权管理3、法制管理4、经济管理成为管理的重点(科学管理理论最早产生于工商企业管理中) 9、现代管理的基本特点:(1)系统化管理(系统化管理的基本要求是:管理主体具有全局观念,注重管理组织整体功能的发挥;管理主体能正确处理管理系统的整体与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管理主体重视结构在整体系统中的作用。)(2)民主化管理(民主管理在实践中表现为:管理组织有畅通的沟通网络,组织成员能充分表达自己的意志,组织领导者尊重下层人员的意见,有完善的民主参与制度,有健全的民主监督和制约机制。)(3)科学化管理(4)法治化管理(法治化表现在:任何管理组织的存在都必须有法律的允许,其管理活动的范围与内容都由法律制度作出界定;任何管理者的产生都必须合乎法制的规定,其权限范围及行使方式都要有法制依据;任何组织成员的言行都只有合乎法律制度的要求,才能得到法律制度的保障;任何违法违制的管理行为都将受到法律的制裁或受到纪律的处治。)(5)以人为本(6)追求效率10、现代管理可以分为公共管理和私人管理两大领域。它们在管理宗旨、主体、依据、对象、过程等方面有显著差别。 11、公共管理的对象是公共事务,任何公共事务的背后都体现和反映着一定的公共利益,因此,维护、分配的增进公共利益便成为公共管理的宗旨。 12、私人管理以盈利为目的,以利润为导向,私人部门或组织只有依靠获取利润而生存和发展。 13、公共管理主体广泛,且成扩展趋势,它不仅包括据于核心地位的政府,还包括各类非政府公共组织。 14、私人管理的主体简单而清晰,或个人或从属于私人的组织机构。产权明确、以追求利润为目的。 15、公共管理的依据是国家法制规范和依法制规范授予的公共权力、委托权力。 16、私人管理的依据是私人权力和市场权威。 17、公共管理以公共领域为对象。私人管理以私人领域为对象。 18、现代公共管理的过程充满政治气氛,受制于周密的政治安排,比如依法行政、民主权力行使、加强监督、阳光政府、回应性政府等。 19、私人管理享有较为充分的自主权、自治权,是相对封闭的管理,比如“商业机密”、“技术安全”等。 20、管理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1、管理是维系人类正常社会生活的条件2、管理是社会资源有效配置的手段3、管理是社会生产力实现的基础4、管理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保证,还能创造出新的生产力 第二节管理学和现代管理学 一、管理学的研究对象:1、研究生产力方面的问题2、研究生产关系方面的问题3、研究上层建筑方面的问题二、管理学的学科特征:1、管理学是一门理论性与应用性相统一的学科2、管理学是一门定性和定量相统一的学科3、管理学是一门软科学4、管理学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5、管理学是一门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相统一的学科(管理的自然属性,是指管理要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要合理组织生产力和社会大生产,故也称生产力属性。管理的社会属性,是指管理要处理人与人的关系,要受一定的生产关系、政治制度和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和制约,故也称生产关系属性。) 三、现代管理学的特征:1、变革性2、开放性3、严密性4、实用性 四、现代管理学的研究内容 1、关于管理、管理学和现代管理学的基本问题 2、关于管理职能的基本问题 3、关于管理方法与技术的基本问题 第三节学习现代管理学的途径与方法 学习现代管理学的具体方法: 1、比较研究法 2、定量分析法 3、历史研究法 4、案例研究法 5、理论实际的方法 第二章管理思想的产生和发展 第一节前管理学时期的管理思想 一、中外古代管理思想 1、管理思想的萌芽 原始社会是管理思想的萌芽阶段 2、中国古代的管理思想 (1)中国古代朴素的系统管理思想 《孙子兵法》 (2)中国古代的用人思想 以孔子为代表的人本主义思想、以韩非子为代表的专制管理思想 (3)中国古代的经济管理思想 思想家商鞅和韩非子提出了“以农为本、集富于国”的宏观经济管理思想 管仲---荀子---司马迁 3、世界其他民族古代的管理思想 (1)行政管理思想 汉穆拉比法典 《政事论》成为印度公认行政管理奠基之作 (2)生产管理思想 (3)教会管理思想 古代管理思想毕竟受到人类自身发展程度、社会实践深入程度及广泛程度的限制,其局限性显而易见 古代管理思想具有直观性,表现在:孤立、零散,缺乏理论的系统性;肤浅、简单,缺乏理论的深刻性 二、近代西方管理理论的先驱者 1、小詹姆斯·瓦特和马修·鲁滨逊·博尔顿 市场研究与预测技术;生产计划技术;生产过程规范 1

2016河南专升本管理学考点汇总

有梦就去追,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人,永远不会太迟。 ——明天、你好 河南专升本管理学重点知识汇总 在河南专升本考试中,管理学的备考重点就是那些常见考点,只要大家把握住了常见考点,备考管理学就会事半功倍。 1、管理学原理:是一门研究管理活动的基本规律性的科学。 2、管理:是一种在正式组织内由一个或更多的人来协调其他人的活动的活动过程,以收到个人单独活动无法取得的效果。 3、为什么说管理的必要性在于资源的有限性? 答:由于每个企业能投入生产过程的资源都是有限的,整个社会能用于社会生产的资源也是有限的,所以就要求通过有效的管理来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使有限的资源得到有效的运用,以可用的资源尽可能多地实现某种想要达到的任务或目标。 由于管理的必要性在于资源的有限性,所以管理的目的就是使组织的目标能有效地实现。每一个组织都要通过有效的管理,解决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这三个基本问题,使组织的有限资源得到有效的运用。 4、为什么说管理成效与组织成效之间不存在线性相关关系? 答:(1)管理成效:指管理活动的效果;组织成效:指组织目标实现的程度。 (2)管理者的管理活动是通过作用于被管理者的业务活动而对组织的成效产生影响的。

(3)正因为管理者的管理活动在协调被管理者的业务活动,从而影响组织成效的过程中要受到工作方面和非工作方面的因素的影响,所以高的管理成效有可能导致低的组织成效,而低的管理成效却有可能导致高的组织成效。 (4)管理成效与组织成效之间不存在线性的相关关系,并不是说管理对组织目标的实现是无关紧要的,相反的,它更说明了要提高组织成效就必须提高管理成效。因为,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提高管理成效会有助于提高组织成效。另一方面,从长远的观点看,影响组织成效高低的其他因素,也是管理活动的结果,组织完全有可能通过自己的有效的管理活动使之形成有利于组织目标实现的其他因素。 (5)在现实中,管理者既不是软弱无能的,也不是万能的,管理者的管理成效与组织成效之间是互动的,我们既不能迷信“管理万能论”,也不能相信“管理象征论”。 5、管理活动与具有组织特点的业务活动的区别是什么,认识这些区别的意义? 答:(1)管理活动是一种协调他人活动的活动;由管理活动进行协调他人的活动称为具有组织特点的业务活动。 (2)区别:①活动的主体不同:管理活动的主体是管理者; 具有组织特点的业务活动的主体是被管理者 ②活动的内容不同:管理活动具有普遍性和全局性; 而业务活动具有特殊性和局部性

现代管理学核心知识点

现代管理学核心知识点 1、管理学的研究对象: 是研究生产力方面的问题是研究生产关系方面的问题是研究上层建筑方面的问题 2、管理学的学科特征 管理学是一门理论性与应用性相统一的学科 管理学是一门定性和定量相统一的学科 管理学是一门软科学 管理学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管理学是一门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相统一的学科 3、简述现代管理学及其特征。 现代管理学是在总结管理发展历史经验和借鉴传统管理理论的基础上综合运用现代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所提供的理论和方法,研究现代条件下进行的各种管理活动的基本规律和一般方法的学问。与传统管理学相比,现代管理学具有变革性,开放性,严密性,实用性等特点。 4、简述现代管理学的研究内容 关于管理、管理学和现代管理学的基本问题; 关于管理职能的基本问题; 关于管理方法与技术的基本问题 5、简述学习现代管理学的途径。 (1)以马克思主义的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是学习现代管理学的基本前提 (2)一切从实际出发,充分认识我国的国情是学习现代管理学的出发点 (3)分析和借鉴国外的有关管理理论是学习现代管理学的重要条件 (4)掌握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是系统学习现代管理学的保证 6、学习现代管理学的具体方法 (1)比较研究法(2)定量分析法(3)历史研究法(4)案例研究法(5)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 7、中外古代管理思想 (1)原始社会是管理思想的萌芽阶段 (2)中国古代的管理思想:a中国古代朴素的系统管理思想b中国古代的用人思想c中国古代的经济管理思想 (3)世界其他民族古代的管理思想:a行政管理思想b生产管理思想c教会管理思想 8、古代管理思想的局限性: (1)、具有直观性:a孤立,零散,缺乏理论的系统性b肤浅,简单,缺乏理论的深刻性 (2)、具有明显的阶级局限性:a有许多反科学的方面。比如借助迷信,神力天道来管理。b有反人道的一面,个人利益和个人精神不被重视 c包涵着强烈的等级观念,强调自上而下严密控制和自下而上的服从关系 9、近代西方管理理论的先驱者: (1).小詹姆斯·瓦特和马修·博尔顿(计划方面和成本核算) (2).亚当·斯密:劳动分工之所以能提高生产效率,亚当·斯密认为有三个原因:技巧、节约一个工作转到另一工作而损失的时间、机械的发明 (3).罗伯特·欧文:首次提出了关心人的哲学,他被誉为人事管理的先驱者、“人际关系之父”。 (4).查尔斯·巴贝奇:科学管理的先驱者 (5).安德鲁·尤尔:管理教育的先驱者 (6).丹尼尔·麦卡勒姆和亨利·普尔:

管理学知识点总结

请各位同学按照下列知识点仔细阅读教材 管理学知识点总结 法约尔管理的职能 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 决策与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 管理者的角色 ?人际角色、信息角色和决策角色 管理者的技能 ?人际技能:运用其所监督的专业领域中的过程、惯例、技术和工具的能力 ?关系技能:成功地与别人打交道并与别人沟通的能力 ?概念技能:产生新想法并加以处理,以及将关系抽象化的思维能力 亚当·斯密管理思想 劳动分工观点和经济人观点 马萨诸塞车祸 所有权和管理权的分离 欧文的人事管理 ?开创了在企业中重视人的地位和作用的先河,有人因此称他为“人事管理之父” 科学管理理论 ?着重研究如何提高单个工人的生产率 ?代表人物主要有:泰罗、吉尔布雷斯夫妇以及甘特等 梅奥及其领导的霍桑试验 ?工人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 ?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 ?生产率主要取决于工人的工作态度以及他和周围人的关系 功利主义道德观 基本观点: ?能给行为影响所及的大多数人带来最大利益的行为才是善的 社会契约道德观 基本观点: ?只要按照企业所在地区政府和员工都能接受的社会契约所进行的管理行为就是善的 合乎道德的管理的特征 以社会利益为中心 把遵守道德规范看作责任

以组织的价值观为行为导向 自律 超越法律 视人为目的 重视利益相关者利益 影响管理道德因素的个人特性 管理者的个人特性对组织的管理道德有着直接的影响 ?管理者的个人价值观(包括道德观) ?自信心 ?自控力 影响管理道德因素的组织结构 组织内部机构和职责分工有没有必要的权力制衡、监察、检查、审计机制,有没有外部群众和舆论监督 组织内部有无明确的规章制度 上级管理行为的示范作用 绩效评估考核体系会起到指挥棒的作用 企业社会责任的体现 办好企业,把企业做强、做大、做久 企业一切经营管理行为应符合道德规范 社区福利投资 社会慈善事业 自觉保护自然环境 世界层面上的全球化具体表现 ?跨国服务贸易增长迅速 ?国外直接投资(FDI)发展迅猛 ?同国旅游人数快速增加 ?跨国并购进程加快 全球化下管理者的关键能力 ?国际商务知识、文化适应能力、换位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 全球化的一般环境 ?政治与法律环境 ?经济和技术环境 ?文化环境 全球化的任务环境 ?供应商 ?销售商 ?顾客 ?竞争对手 ?劳动力市场及工会 全球化经营的进入方式 ?国际化经营的进入方式主要有:出口、非股权安排和国际直接投资 全球化组织模式考虑的因素 “全球一体化压力”和“本地化反应压力”

健康管理师考试重点归纳总结

第一章健康管理概论 健康管理是以现代健康概念(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和新的医学模式(生理、心理、社会)以及中医治未病为指导,通过采用现代医学和现代管理学的理论、技术、方法和手段,对个体或群体整体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进行全面检测、评估、有效干预与连续跟踪服务的医学行为及过程。 其目的是以最小投入获取最大健康效益。 健康管理的八大目标: 1.完善健康和福利 2.减少健康危险因素 3.预防疾病高危人群患病 4.易化疾病的早期诊断 5.增加临床效用、效率 6.避免可预防的疾病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7.消除或减少无效或不必要的医疗服务 8.对疾病结局作出度量并提供持续的评估和改进 健康管理的特点: 标准化足量化个体化系统化 健康管理的三个基本步骤: 1.了解和掌握健康,开展健康信息收集和健康检查 2.关心和评价健康,开展健康风险评价和健康评估 3.干预和促进健康,开展健康风险干预和健康促进 健康风险评估是手段,健康干预是关键,健康促进是目的 健康管理的五个服务流程: 1.健康调查与健康体检 2.健康评估 3.个人健康咨询 4.个人健康管理后续服务 5.专项的健康和疾病管理服务 健康管理的六个基本策略: 1.生活方式管理 2.需求管理 3.疾病管理 4.灾难性病伤管理 5.残疾管理 6.综合群体健康管理 生活方式管理的特点: 1.以个体为中心,强调个体的健康责任和作用

2.以预防为主,有效整合三级预防 生活方式的四大干预技术: 教育激励训练营销 影响需求管理的四大主要因素: 1.患病率 2.感知到的需要 3.消费者选择偏好 4.健康因素以外的动机(残疾补贴、请病假的能力等) 需求管理的策略: 1.小时电话就诊和健康咨询 2.转诊服务 3.基于互联网的卫生信息数据库 4.健康课堂 5.服务预约 疾病管理的三个特点: 1.目标人群是患有特定疾病的个体 2.不以单个病例和(或)其单次就诊事件为中心,而关注个体或群体连续性的健康状况与 生活质量 3.医疗卫生服务以及干预措施的综合协调至关重要 灾难性病伤管理的五大特点: 1.转诊及时 2.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制订出适宜的医疗服务计划 3.具备一支包含多种医学专科及综合业务能力的服务队伍,能够有效应对可能出现的多种 医疗服务需要 4.最大程度地帮助病人进行自我管理 5.尽可能使患者及其家人满意 残疾管理的八大目标: 1.防止残疾恶化 2.注重功能性能力 3.设定实际康复和返工的期望值 4.详细说明限制事项和可行事项 5.评估医学和社会心理学因素 6.与病人和雇主进行有效沟通 7.有需要时要考虑复职情况 8.实行循环管理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 1.强调预防为主,防患未然

管理学罗宾斯考研知识点总结

罗宾斯管理学第十三版本章小节,为考试做准备! 解释为什么管理者对组织很重要。 管理者对组织很重要的原因有三个。 第一,在不确定、复杂和混乱的时期,组织需要他们的管理技能。 第二,管理者是组织完成任务的关键。 第三,管理者对员工生产率和忠诚度有贡献;员工被管理的方式可以影响到组织的财务绩效,事实表明管理能力对于创造组织价值很重要。 阐释谁是管理者,他们在何处工作。 管理者协调和监管别人的工作,这样组织目标才能实现。非管理雇员直接处理工作或任务,没有人向他们汇报。在传统结构的组织中,管理者包括基层、中层和高层三类。在其他架构较为松散的组织中,管理者可能不容易被识别出来,尽管有人必须担任该角色。 管理者在组织中工作,这是人为的刻意安排,以实现某个特定的目标。 组织有三个特点:有明确的目标、由人组成、有精密的结构。现在很多组织的结构变得更加开放、灵活和适应变化。

描述管理者的职能、角色和技能。 从宽泛的意义上说,管理是管理者做的事,涉及协调和监管他人的工作活动,从而使他们的工作可以有效率且有成效地完成。效率意味着“正确地做事”;成效意味着“做正确的事”。 管理者的四种职能包括:计划(设定目标、制定战略和开发计划)组织(安排和建构工作) 领导(与人工作以及通过人工作)和控制(监管、比较和纠正工作绩效) 名茨伯格的管理者角色包括:人际关系角色,涉及人与人的关系和其他礼仪性/象征性职责(名义领袖、领导者和联络员);信息传递角色,涉及收集、接收和传播信息(监管人、宣传人和发言人);决策制定角色,涉及作出决策(企业家、危机处理者、资源分配者和谈判者) 卡茨的管理技能包括技术技能(工作特定领域的知识和技术)、人际关系技能(与他人及团队良好合作的能力)、概念技能(对抽象复杂情况的思考和表达想法的能力)。、

最新自考00107现代管理学试题及答案

2017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现代管理学试卷 (课程代码00107) 本试卷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O.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题干】提出了著名的管理七职能论,即管理职能包括计划、组织、人事、指挥、协调、报告和预算的美国学者是()。 【选项】 A.法约尔 B.古立克 C.厄威克 D.德鲁克 【答案】B 【解析】古利克将法约尔有关管理过程的论点加以展开,提出了有名的管理七职能论。取其每种职能英文词的首字而称作POSDCoRB,即Planning(计划)、Organising(组织)、Staffing(人事)、Directing(指挥)、Coordinating(协调)、Reporting(报告)、Budgeting(预算)。 【考点】管理与管理学 2.【题干】与私人产品相比较,纯粹的公共产品的特点是()。 【选项】 A.排他性、可分割性 B.非排他性、不可分割性 C.排他性、不可分割性 D.非排他性、可分割性 【答案】B 【解析】公共产品或准公共产品,它们具有不可分割性、非市场性、非排他性; 公共管理所提供的服务常常是“仅此一家,别无分号” 私人产品具有可分割性、排他性特点,可以用价值计算、价格衡量。 【考点】管理与管理学-管理概述 3.【题干】罗伯特·欧文对管理理论的贡献是首次提出了()。

管理学知识点整理

管理学原理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 一、管理的概念与性质 1.管理的定义 (1)世界著名管理学家对管理下的定义: 科学管理之父泰罗对管理下的定义:确切知道你要别人去干什么,并使他用最好的方法去干。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赫伯特·西蒙对管理学下的定义:管理即制定决策。“现代经营管理之父”亨利·法约尔认为:管理是所有的人类组织都有的一种活动,这种活动由5项要素构成: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 ! 现代管理大师哈罗德·孔茨对管理下的定义:管理是设计并保持一种良好的环境,使人在群体里高效地完成既定目标的过程,他认为管理包括计划、组织、人事、领导和控制5个职能,管理的目标就是创造盈余 斯蒂芬.P.罗宾斯认为,管理就是同别人一起或通过别人使活动完成得更加有效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4个职能。 综合以上各种管理的定义,可给出如下定义: 管理是在特定的环境下,运用和整合组织资源,通过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来协调组织中的群体行为,达成组织既定目标和责任的动态创造性活动。 2.管理的二重性 管理的自然属性是与生产力的发展相联系的,它反映了社会化大生产要求生产过程中的各个方面能协调一致,有序进行,以提高生产的效率的客观要求。 管理的社会属性是与生产关系、社会制度相联系的,它要代表一定社会制度中的一定阶级的意志,反映一定阶级的利益要求。因此从管理学的社会属性来看,社会主义的管理和资本主义的管理存在着本质的区别。 ! 3.管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 管理的科学性是管理作为一个活动过程,人们通过一个多世纪的不断研究和探索,已经抽象总结出了一套比较完整的、反映管理过程中客观规律的知识体系。人们一方面利用这些理论和方法来指导自身的管理实践,解决新的管理问题,另一方面又以管理活动的结果来衡量管理过程中所使用的理论和方法是否正确,是否行之有效,从而使管理的科学理论和方法在实践中得到不断的验证、丰富和发展。因此,管理是一门科学,是有规律可循的。 管理不是一门不精确的科学,而且还是一门正在发展的科学。管理科学没有,也不可能为管理者提供解决一切问题的标准答案,他只是探索管理的一般规律,指导人们按照客观规律的要求,从实际出发,创造性地进行管理工作。从这个意义上讲,管理又是一门艺术,即利用系统化的知识——科学,并根据实际情况发挥创造性的艺术。 二、管理的要素、职能、任务和作用 1.管理的要素:

现代管理学重点总结(精)

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 现代管理学:在总结管理发展历史经验和借鉴传统管理理论的基础上,综合运用现代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所提供的理论和方法,研究现代条件下进行的各种管理活动的基本规律和一般方法的学问 史前人类社会管理的特点:习惯化的管理方式;原始的管理制度;简单的管理机构;人格化的管理权力;单一的公共事务管理 前资本主义国家的管理特点:管理阶层兴起,管理成为政治统治的手段;管理容趋于复杂,管理权力开始分化;管理制度产生,但在管理中的作用受到限制;管理思想提出,但经验管理仍占主导地位 资本主义社会管理的特点:1.科学管理;2.分权管理;3.法制管理;4.经济管理成为管理的重点 现代管理的基本特征:1.系统化管理;2.化管理;3.科学化管理;4.法治化管理;5.以人为本;6.追求效率 现代管理领域划分为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两者的差别表现在:管理宗旨;管理主体;管理依据;管理对象;管理过程 管理的作用:1.管理是维系人类正常社会生活的条件;2.管理是社会资源有效配 置的手段; 3.管理是社会生产力实现的基础; 4.管理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保证,还能创造出新的生产力管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生产方面、生产关系方面、上层建筑方面的问题 管理学的学科特征:1.是一门理论性与应用性相统一的学科;2.是一门定性和定 量相统一的学科;3.是一门软学科;4.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5管理学是一门自然属性 与社会属性相统一的学科

现代管理学的特征:变革性、开放性、严密性、实用性 现代管理学的研究容:1.关于管理、管理学和现代管理学的基本问题;2.关于管理职能的基本问题;3.关于管理方法与技术的基本问题 学习现代管理学的途径:1.以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是学习现代管理学的基本前提;2.一切从实际出发,充分认识我国的国情是学习现代管理学的出发点;3.分析和借鉴国外的有关管理理论是学习现代管理学的重要条件;4.掌握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是系统学习现代管理学的保证 学习现代管理学的具体方法:比较研究法、定量分析法、历史研究法、案例研究法、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 第二章管理思想的产生和发展 中国古代的管理思想:1.中国古代朴素的管理思想强调要了解敌我双方的情况,要分析客观规律,从整体上把我战争局势才能克敌制胜;2.用人思想以孔子为代表的人本主义思想和以非子为代表的专制管理思想;3.经济管理思想商鞅和非子提出了“以农为本、集富于国”的宏观经济管理思想,管仲把以农为本发展到由国家控制商品、货币及对社会实行准军事化管理,荀子把富民视为富国的基础;西汉司马迁提出善因论 古代管理学的特征及表现:1.古代管理学思想具有直观性,表现在孤立、零散,缺乏理论的系统性;肤浅、简单,缺乏理论的深刻性;2.古代管理思想具有明显的阶级局限性,表现在有许多反科学的方面 泰勒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容:1.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效率;2.为了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必须为工作挑选第一流的工人;3.为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必须实现标准化;4.在制定标准定额的基础上实行差别计件工资制;5.设置计划层、实行职能制;6.对组织机构的管理控制实行例外原则;7.为实现科学管理应开展一场“心理革命”

现代管理学要点2014 天津大学

管理学 1.管理的普遍性和重要性答: 普遍性:任何组织都有目标,都有一定的人力财力物力等资源,都力求以尽量少的消耗来正确的实现组织目标,充分利用资源,这都是共同性,都要运用管理,即通过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决策,激励与创新这些管理职能或者管理活动才能完成。这些管理的基本活动对任何组织都有普遍性。 重要性:管理是保证作业活动,实现组织目标的手段,可以说,任何组织,小至家庭大至国家都需要管理。管理的重要性伴随着组织规模的扩大和作业活动的复杂化而越明显。先进的管理学和先进的科学技术一起构成了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两个车轮。没有高水平的管理相配合,任何先进的科学技术都难以充分发挥作用,而且技术月先进,对管理的要求也就越高。 2.组织的一般环境和任务环境因素答: 一般环境: 政治环境,包括一个国家的政治制度,社会制度,执政党的性质,政治性团体,政府的方针和政策。 法律环境,是指与组织相关的社会法制系统及其运行状态。 经济环境,是指构成组织生存和发展的社会经济状况及国家经济政策。 科技环境,包括四个因素社会科技水平,社会科技力量,国家科技体制以及国家科技政策和科技立法。 社会文化环境,包括一个国家和地区的阶层形成和变动,人口状况,居民受教育程度和文化水平,社会权利结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等。 自然环境,包括组织所在地区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资源状况等。国际环境,包括组织所在国以为所有可能对组织发生影响的因素。 任务环境: 顾客,包括顾客的需求,顾客的价格谈判能力。供应商,企业的供应商包括企业维持正常生产经营活动所需要各种要素的来源单位。竞争者,包括直接竞争对手,潜在竞争对手,和替代商品生产者。同盟者。其他特殊环境因素,包括主管部门,金融机构,企业所在社区机构。 3.法约尔对组织管理的贡献 答:他的理论贡献主要体现在对管理职能的划分和管理原则的归纳。企业的六种基本活动:1)技术活动,指生产制造和加工 2)商业活动,只采购销售和交换 3)财务活动,指资金筹措运用和控制 4)安全活动,指设备维护和人员的保护 5)会计活动,指货物盘点成本统计和核算 6)管理活动,(五中职能)指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管理原则: 1)分工,在技术工作和管理工作中进行专业化分工可以提高效率 2)权力与责任,在行使权力的同时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 3)纪律,组织内所有成员都要通过各方达成的协议对自己在组织内的行为进行控制。 4)统一指挥,组织内每一个人只能服从一个上级并接受他的命令 5)统一领导,目标相同的活动,只能有一个领导,一个计划。 6)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当个人和小集体的利益和组织的利益产生矛盾时,要以集体利益为重。

管理学基础知识点总结知识讲解

管理学基础 知识点总结 组织是指为达到诸多目标或未来预期产出而在一起工作、相互之间协调行动的若干人。 管理(management)就是要既有效率又有效益地对实现组织目标所需的人力资源或其他资源进行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 组织绩效(organizational performance)是管理者在利用资源满足顾客需求和实现组织目标的活动中,在效率和效益上所表现出来的水准。组织绩效同效率和效益成正比。 效率(efficiency)指的是在实现一定目标的过程中,资源利用的程度或资源产出水平的高低。效益(effectiveness,也有译作“效果”或“有效性”)是衡量管理者为组织设定并努力要达到的目标的恰当程度,也指组织实现预定目标的程度。管理者所选择的目标是恰当的,并实现了这些目标,组织就是有效益的。效益效率2*2图表见P4 管理的四种智能: 1,、计划是管理者用以识别并选择适当目标和行动方案的过程。管理者计划工作的优略劣决定着组织的效率和效果,也决定了组织的绩效水平。(计划详述见P120计划的重要性…)计划的步骤(1)确定组织的使命和目标(2)制定战略SWOT(3)实施战略和变革组织 2、组织(organizing)是管理者用以建立工作关系结构,从而使组织成员相互影响和协作,由此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组织过程的结果是产生组织结构(organizational structure),即一个正式的任务系统和汇报关系系统,借助这样的系统可以协调和激励组织成员共同去实现组织目标。 3、领导领导要达成的效果是使组织成员具有高度的工作热情,对组织高度忠诚 4、控制在控制(controlling)过程中,管理者要评价组织实现目标的情况,以及为保持和提高绩效水平所采取的行动。控制过程的结果是要提高准确衡量和监控组织效率与效益的能力。 管理类型

现代管理学—期末复习汇总上海交大网络教育

现代管理学复习题一、名词解释 结构性维度:它们描述了组织的内部特征,为衡量和比较组织提供了基础。 决策树:一般都是自上而下生成的。每个决策或事件(即自然状态)都可能引出两个或多个事件,导致不同的结果,把这种决策分支画成图形像一棵树的枝干,故称决策树。他的构成要素有:决策点、方案枝、状态结点、概率枝、损益值点。决策树法属风险型决策方法,是用树状图来描述各种方案在不同情况(或自然状态)下的收益,据此计算每种方案的期望收益从而做出决策的方法,对分析多阶段的管理决策问题极为有用。 网络计划方法:对于任何一项生产制造、科学实验、工程实施、军事作战等活动,为了充分利用有限的时间、空间与资源(人力、物力、财力),都必须编制一个科学的工作组织计划来有效地组织、调度与控制该项活动的进程,以实现最佳的效应和效益。而这种为编制科学的组织计划的有效方法统称为网络计划法。 前馈控制:指发生在行动之前的控制行为,通过观察、收集准确信息,事先识别和预防偏差,采取措施将问题消除在萌芽状态。有时也称预先控制。 企业文化:或称组织文化,是一个组织由其价值观、信念、仪式、符号、处事方式等组成的其特有的文化形象。 关联性维度:反映了整个组织的特征,包括组织规模、技术、环境和目标等,它描述了影响和改变组织维度的环境。矩阵结构组织:指把职能部门和按产品划分的小组结合起来组成矩阵,管理人员同原职能部门保持联系,又参加项目小组工作。 管理方格图:是一张纵轴和横轴各9等分的方格图,组成81个小方格。纵轴表示领导对人的关心程度,从上到下由高至低;横轴表示领导对工作的关心程度,从左到右由低至高。根据这两个基本因素以不同比例的结合划分领导方式。其中,第1格表示关心度最小,第9格表示关心度最大。 反馈控制:是在行为执行之后的评价活动,其控制重心放在组织的产出结果上,尤其是最终产品和服务的质量,问题出现后,损失已经造成。又称事后控制。 决策方式:指决策者在决策制定过程中综合运用各种资源(知识和信息)的方式。他包含独裁方式1:领导者运用手头现有资料,自行解决问题,作出决策。独裁方式2:领导者向下级取得必要的资料,然后自行决定解决问题的方法。协商方式1:以个别接触的方式,让有关下属了解问题,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决策方案中可以反映意见,也可以不反映。协商方式2:让下属集体了解问题,听取集体的意见,由领导作出决策,方案可以反映下属意见,也可以不反映。团体决策:让下属集体了解问题,共同商讨方案,最后达成一致意见。 经济人假设:是指人总是追求物质利益为目的而进行经济活动的主体,尽可能少的付出得到个人利益的最大化。对资本家而言追求最大限度的利润,对工人而言追求最大限度的工资收入。管理者和工人应该相互合作,以求共同繁荣。影响力:指的是用一种为别人所乐于接受的方式,改变他人所乐于接受的方式,改变他人的思想和行动的能力。领导者的影响力来自于职位权力(法定、奖励、强制权力)和个人权力(专家、感召和参考权力)。 权力:管理学中指特定管理主体组织管理对象在实现组织既定目标的过程中对管理对象理念、行为、的影响力和控制力,它可以是个人或是集团。 管理幅度:也称管理跨度,是指每个管理者直接领导的下属数量。 网络结构组织:是由多个相互独立的企业组成的,以契约关系为纽带,通过互利互惠、相互协作、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的机制进行密切合作的组织结构。 二单项题 1、对于管理人员来说,需要具备多种技能,如概念技能、人际技能、技术技能等越是处于高层的管理人员,对于以上三种技能按其重要程度的排列顺序为:( ) A 概念技能、技术技能、人际技能 B 技术技能、概念技能、人际技能 C 概念技能、人际技能、技术技能 D 人际技能、概念技能、技术技能 2、()在《管理工作的本质》中把经理们的角色分为10种角色 A 泰勒 B 法约尔 C 孔茨 D 明茨伯格 3、管理者在作为组织的官方代表对外联络时,他扮演的角色是以下哪一方面()。 A 信息情报方面 B 决策方面 C 人际关系方面 D 业务经营方面

管理学知识点总结94715

管理学大纲知识点总结最新版 管理与管理者 了解: 1.管理的概念 管理是组织为了达到个人无法实现的目标,通过各项职能活动,合理分配、协调相关资源的过程。 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 合理地配置和利用资源,形成社会生产力;B.使科技转化为生产力;C.合理组织协调人员、政府、资源之间关系,调动各种积极因素;D.把局部目标引向组织目标,形成方向一致的合力;E.管理通过信息技术和知识经济改变人类生活和经济、社会活动。 管理学的内容体系(见教材) 管理学的重要性 对组织而言,管理具有普遍性。无论是什么类型的组织(营利性或非营利性),无论组织规模的大小,无论组织的各层次(高层、中层和基层),还是组织的各个领域,没有管理是难以想象的。通过学习,学会管理各种组织。 对个人而言,当你开始职业生涯后,不是管理者,就是被管理者。 对管理者而言,理解管理过程是培养管理技能的基础,可以使自己获得成为有效地管理者的系统知识。通过学习,使管理者以正确的方法做正确的事。 对被管理者而言,学习管理可以更好的理解上司的行为方式和组织的内部运作方式,适应组织的需要。 管理职能 法约尔: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 孔茨和奥唐内尔:计划、组织、人员配备、指导和控制。 本书:决策与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 组织管理层次 高层、中层和基层 理解: 管理的特性 1.动态性 2.科学性:反映管理实践活动的客观规律。管理理论来自于实践,又指导实践,有一套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论。 3.艺术性:即实践性、创造性。是指在实践中创造性的运用管理理论知识的技巧,必须将管理理论与具体的实践活动相结合。 4.创造性 5.经济性:机会成本、管理方式选择、资源有效整合 管理性质的二重性 自然属性:管理与生产力、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性质。 社会属性:管理与生产关系、社会制度相联系的性质。(体现所有者意志) 管理职能及之间的相互关系 决策是计划的前提,计划是决策的逻辑延续。决策和计划是其他管理职能的依据; 组织、领导和控制旨在保证决策的顺利实施; 创新贯穿于各种管理职能和各个组织层次之中。 掌握和运用: 各管理层次的工作任务、职能承担的侧重和技能要求的侧重 工作任务: 对于上层来讲,其主要任务是从整体利益出发,对整个组织实行统一指挥和综合管理,并制定组织目标及实现目标的一些大政方针。

现代管理学重点汇总

现代管理学重点汇总

现代管理学 7月份题型:单选1′×20;填空 1′×10;名解3′×5;简答5′×5;论述10′×2;案例10′×1。 名词解释: 1、管理:在社会活动中,一定的人或组织依据所拥有的权力,通过一系列的职能活动,对人力、物力、财力或其他资源进行协调或处理,以达到预期目标的活动过程。(名,11-7) 2、管理学:是专门研究管理活动及其基本规律和一般方法的科学。 3、现代管理学:是在总结管理发展历史经验和借鉴传统管理理论的基础上,综合运用现代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所提供的理论和方法,研究现代条件下进行的各种管理活动的基本规律和一般方法的学问。 4、例外原则:是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把一般日常事务处理权授给下级管理人员,自己保留对例外事项(即重要事项)的决策和监督权。 5、行为科学:是指运用心理学、社会学理论和方法,从人的工作动机、情绪、行为与工作、工作环境之间的关系出发,探索影响劳动生产率因素的科学。(名,08-7) 6、企业再造:是指企业未在产品与服务质量、顾客满意度、生产与管理成本、员工工作效率等绩效评价的关键指标上能够得到显著改善,重新设计企业的经营、管理及运作方式。 7、“红海战略”;是指竞争的结果,是传统的竞争战略,是一种“血腥”的、你死我活的战略。 8、“蓝海战略”:是新型的战略,它要求企业把注意力从市场的供给方转向需求方,从关注力图超越竞争对手转向为买方提供价值的飞跃,即不参与瓜分现有的日趋萎缩的市场,也不以竞争对手为标杆,而是努力扩大需求,摆脱竞争。 9、决策:是指管理者根据对客观规律的认识,为一定的管理行为确定管理目标,制定并选择管理方案的过程。10、预测: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未来发展的性质、状态及变化趋势所作的估计和测算。(名,10-7) 11、决策体制:是指由决策机构和决策人员组成的组织体系及其制度。 12、正式组织:是按照一定的程序设立,具有明确的组织目标、机构与职位体系和规章制度的组织。 13、非正式组织:是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基于兴趣、爱好、情感等因素自发形成的组织。(名,11-7) 14、直线制:是一种产生最早,也最为简单的组织结构模式。这种组织结构模式由最高主管至基层工作人员自上而下建立垂直的领导关系,不设职能机构,形成直线,因此称为直线制。 15、职能制:是“科学管理之父“泰勒首创的一种组织结构模式,是在组织内部除设置层级管理机构外,还按管理职能设若干职能机构。职能机构既协助行政主管工作,又在各自的职权范围内分别领导下级业务机构。 16、直线职能制:将直线制和职能制融为一体,其特点是行政主管对下级管理机构和职能机构均实行直线式的垂直领导;职能机构是本级行政主管的参谋和助手;上级职能

西财管理学803知识点总结

西财管理学知识框架总结 编写说明: 一.罗珉老师的教材是核心,占考试比重的90%以上。因此以罗珉老师的教材为纲进行总结,王德中老师教材的相应考点见最后“附录一”,还有一些书上没有或已经删除的考点见最后“附录二”。 二.本总结用“下划线”标记出大部分可考查“问答题”的知识点,重要知识点用粗体字标记。 三.各知识点不做具体展开,各知识点将注明“页码”,已考知识点也会特别注明“年份”与“考查形式”。 四.大家可以此框架更有效的系统背记“问答题”考点,建议通过大量做题和对已考真题的分析,把握重点并依书本背记。 五.本框架有待补充完善。 第一章导论 一.管理学的学科体系 二.管理学的主要理论流派 三.管理学的现代性、超现代性、后现代性P8(无) 1.现代管理学的持续学派:寻找已有的管理理论进行适当的修正 2.超现代学派:抛弃任何连贯的理论 3.后现代学派:挑战二元论的理论和实践 四.管理理论研究的范围 1.组织理论的研究 2.以“人”为本的研究 3.战略管理学的研究:①人力资源管理与人事管理相比,有什么特点?P17 06简答 4.知识管理和知识创新型组织的构建P19 (无) 5.企业家精神和创业现象的研究 6.比较管理和跨文化管理的问题研究 五.管理学应用的热点课题P22 1.组织的再造工程:①其内涵及对企业带来的变化03、04简答 2.学习型组织:①有效组织的特征07论述 3.标杆管理(无) 4.六西格码管理方法08论述(无) 5.战略联盟07论述(无) 6.领导风格 7.无疆界世界和超越界限的管理 六.管理理论研究的热点(新增) 1.种群生态学理论 2.进度化理论 3.资源依赖理论03论述 4.交易成本理论 5.演进理论 第二章管理的基本假设 一.人性的基本假设: 1.“政治人”的基本假设 2.“经纪人”的基本假设 3.“社会人”的基本假设 4.“自我实现的人”的基本假设 5.“复杂的社会人”的基本假设:①假设的基本模式06论述②“X”、“Y”理论及基于理论的管理(麦格雷戈的人性理论)05简答③超“Y”理论及基于理论的管理④综合假设,可提两点认识作为激励工作的依据案例P50-54 6.“文化人”的基本假设(新增) 二.管理主体的假设 1.管理主题假设的传统看法 2.管理主题“有限理性的管理人”的假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