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草》──鲁迅的散文诗

《野草》──鲁迅的散文诗
《野草》──鲁迅的散文诗

《野草》──鲁迅的散文诗

散文诗可以说是一种边缘文体,既具有诗的美质,又不受格律的拘限,而能享受散文的散漫自由。在中国古代,《庄子》或《楚辞》的个别断片,魏晋南北朝的一些小赋,如《小园赋》、《枯树赋》之类,约略近之。但是,作为一种完整的文体形式毕竟是从异域移植过来的。中国现代散文诗的产生,从发表的作品看,当始于1918年,基本上与新文学运动同步。一批诗人如刘半农、沈尹默、郭沫若等人都曾有过尝试性写作,却十分幼稚。鲁迅的《野草》的出现,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鲁迅自称是一个散文式的人,他写过几首新诗,确是不押韵的,可是本质上是一个诗人。当他善感的心灵受到触动,或身在大苦闷中而意欲作诗的突围时,采用散文诗的形式是适宜的。在写作资源方面,无庸置疑的是,他接受过尼采和波德莱尔的影响,用他的话说,是摄取了“‘世纪末

’的果汁”。尼采是旧轨道的破坏者,一生与“庸人”作战,著作多用箴言集成;波德莱尔写人间“罪恶的圣书”,没有尼采似的强者的力,而竟陷入颓唐。两人在鲁迅这里构成一种奇异的结合,他以一个东方人的巨大的创造力,吸纳了代表日神与酒神两种完全相悖的原质,使《野草》充满内在的张力,虽然篇幅有限,却显得更博大,更深遂,更富于瑰奇的色彩。

鲁迅从来视生命为第一义,重视无数个体生命的保存、充实和发展。他的小说和杂文,就是面对生命遭到压迫和残害所作的抗议性言说。《野草》同样表现出对生命的极度关注,不同的是更多地从客体返回主体,是作者对于生命的一个自我眷顾与反思。他明白地把世界分为“身外”和“身内”两部分,个体生命于是成了黑暗的承担者,或竟至于是黑暗本身。《野草》有两组词:人与兽,友与仇,爱与不爱,生与死,形与影,梦与醒,过去与未来,等等。它们不可分割地共同构成为一种关系,一种境遇,一种选择,概括起来就是:绝望与反抗。

“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

匈牙利诗人裴多菲的诗句多次为鲁迅所称引,不妨看作是《野草》全书的大纲,倘置换为鲁迅自己的说法,则是:于浩歌狂热之际中寒,于天上看见深渊。于一切眼中看见无所有;于无所希望中得救。

鲁迅毫不讳言在他看来乃是实有的黑暗与虚无,却又认为,不是没有可能从反抗中得救。希望在这里被悬置起来了,反抗成了唯一可把握的现实。反抗若从外部看,或许是快意的,如《这样的战士》,有一种热情昂扬的调子。但是,更多的是一种挣扎,带着时间的重负和精神的创伤,如著名的《过客》,它有着加缪的《西绪弗斯神话》一般的意涵,却显得更加悲壮。如《复仇》,如《颓败线的颤动》,如《死后》,

在报复中一样有着内心撕裂的痛楚。当作者专注于自我解剖时,那敞开的深渊般的黑暗,无疑地更为惊心动魄。《影的告别》、《求乞者》、《墓碣文》等样的文字占去全书大半,鲁迅虽谦称为“废弛的地狱边沿的惨白色小花”,却大可以移用雨果形容波特莱尔的话来说:“创造了一种新的战栗”。在作绝望的抗战中,斗争的双方并非是一个战胜另一个,而是永远的缠斗不休。存在者要自由的生存,就不可能逃避斗争,一如不能逃避黑暗。鲁迅一面揭示生存的荒诞与生命的幽黯,一面依然抱着充沛的人文主义激情,这是他高出许多存在主义者的地方。他说,他的哲学都包括在《野草》里面。这是一个自承为“奴隶”者的哲学,与一般的自由哲学家的哲学是很不一样的。

哲理性,即思与诗的结合,是《野草》的一大特点。它通过大量的象征,画面切割,即时场景的设置去表现,也有直接诉诸于一种箴言式的话语的。而象征,又往往经由梦境的创造进行。《野草》二十三篇有九篇写到梦境,好梦如《好的故事》,恶梦如《墓碣文》,作者一面沉浸其中,一面又极力摆脱。我们都生活在弗洛伊德说的露出海面的冰山之上,作者则经常潜入海底,明显地比我们多出一个世界,多出另一层冲突。读者可以在梦幻中思考它精确而又众多的歧义,摸索它同现实的对应性联系,探测作者的灵魂的深度。

《野草》的语言风格也很有特色。激越、明快、泼辣、温润,

它都具有;但是更多的是深沉悲抑,迂回曲折,神秘幽深。作者表现的主要是一种悲剧性情绪,它源自生命深处,许多奇幻的想象,其实都是由此派生而来,因此,最富含热情的语言也都留有寒冷的气息,恰如冰的火,火的冰。《死火》中描写死火:“一切青白冰上,却有红影无数,纤结如珊瑚网,”《野草》的语言,正是那青白背景上的无数张开而又纠结在一起的红艳的珊瑚枝。

作为一部灵魂书,《野草》开辟的境界,在中国的精神史和文学史上,堪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并置于同时产生的如艾略特的《荒原》等西方现代文学经典之列,一样卓然不凡。

高中语文 孤独者的灵魂自白 解读鲁迅《野草 影的告别》素材

孤独者的灵魂自白 ——鲁迅《野草·影的告别》文本解读 《影的告别》写于1924年9月24日,发表于12月8日《语丝》周刊第四期,同期《语丝》还登载了《野草》中的《求乞者》和《我的失恋》。 在鲁迅的《野草》中,除《题辞》外,笔者以为唯有《影的告别》更像诗,一首极为抽象朦胧的诗。许多人虽觉得它“离奇诡谲”,“晦涩难懂”,但仍对它极尽喜爱,其原因就在于《影的告别》“有所隐喻或象征,寄托了作者的深刻的感受,表现了作者当时复杂的思想感情。”(李何林《鲁迅<野草>注解》)《影的告别》的起句“人睡到不知道时候的时候,就会有影来告别,说出那些话——”,包含两层含义:其一,佛洛依德精神分析认为,人在深度睡眠的状态下,就会产生梦境或意识的分裂,在梦境中产生虚幻的意识——影子;其二,当一个人思想陷入极端困惑,专注于某个问题的思考而又百思不得其解时,思想上就会产生惊疑、焦虑的情绪,无法摆脱,从而萌生出一种超常态的意识或情绪,而思维主体在一种超现实状态下借幻化的影子来表达对现实的思考,以求得对问题的解答。诗中的影子就兼具以上两个特征。 除去起首句,全诗共五节,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节):“影”的清醒告别。 要理解诗的蕴含,首先要对“影”在本节诗中的含义作一界定。有人据鲁迅在写作本诗同一天《给李秉中的信》的话,将“影”解释为鲁迅思想上的“毒气和鬼气”。这有点武断。其实,“影”在全诗中是一个变化的多层面的意象,含义也是复杂多向的,而且在诗的首节我们看不出有何贬义。从诗的三个“不愿意去”的对象——“天堂里”、“地狱里”、“将来的黄金世界里”看,本节中的“影”没有丝毫的消极思想或情绪,更多的是对现实和理想中的消极思想和行为的否定,表现为一种对现实的理性和清醒的思考。“天堂里”、“地狱里”、“将来的黄金世界里”,都是作者批判或反对的虚幻而不切实际的形而上的“未来观”,特别是“将来的黄金世界”,更是作者论述的着力点。《两地书(二)》有这样一段文字:记得有一种小说里攻击牧师,说有一个乡下女人,向牧师沥诉困苦的半生,请他救助,牧师听毕答道:“忍着吧,上帝使你在生前受苦,死后定当赐福的。”其实古今的圣贤以及哲人学者之所说,何尝能比这些高明。他们只所谓“将来”,不就是牧师之所谓“死后”么。 作者正是借“影”之口对“古今的圣贤以及哲人学者”,特别是当时激进的理想主义者所持的“将来论”给予了无情的嘲讽和尖锐的批评。鲁迅又进一步阐述道:“我看一切理想家,不是怀念‘过去’,就是希望‘将来’,对于‘现在’这个题目,都缴了白卷,因为谁也开不出药房。所有最好的药方,即所谓‘希望将来’即

鲁迅散文集《野草》读后感

鲁迅散文集《野草》读后感与其说鲁迅先生的精神不死,不如说鲁迅先生的精神正在发芽滋长,播散到大众的心里。下面是本人给大家带来的鲁迅散文集《野草》读后感,供大家欣赏。 鲁迅散文集《野草》读后感(一) 我记得在读鲁迅这篇"颓败线的颤动"的时候,读到最后,竟被哽住而不能读下去。 这篇短小的散文,是野草集里面我最喜欢的一篇,通过一个梦,两个梦境,寥寥几句的对话,寥寥几句心理活动的描写,就把一个感人至深悲苦无助隐忍的伟大母亲形象鲜活地展现在了读者面前,让读者发自内心地要去痛恨人世间的忘恩负义,给予读者的是回味无穷的暇想。 在这两个梦境中,这个母亲有过两次“颤动”,这两次不同的颤动,浓缩了这个母亲几十年的人生,她所有的生活,她所有的情感。 第一次颤动,是在多年前,她为了要养活两岁的女儿,被迫去身赚钱,“在光明中,在破榻上,在初不相识的披毛的强悍的肉块底下,有瘦弱渺小的身躯,为饥饿,苦痛,惊异,羞辱,欢欣而颤动。” 她对饿着的两岁女儿说,“我们今天有吃的了。等一会有卖烧饼的来,妈就买给你。”她欣慰地更加紧捏着掌中的小银片,声音低微、悲凉地发抖,默默地抬眼看着破旧屋顶

以上的天空。 第二次颤动,是在多年后,她已是一个垂老的女人,她的两岁的女儿,已长大成*人,结了婚,还有了自己的孩子,还是在那个小屋内,可是,他们都怨恨鄙夷地看着她。因为他们认为是她让他们没脸见人,还以为是养大了女儿,其实是害苦了她,让她委屈一世,还要带累了他们的孩子。 她听到这一切,她一怔,接着便平静,她开开板门,迈步在深夜中走出,遗弃了背后一切的冷骂和毒笑。在深夜中,在无边的荒野,在没有虫鸟飞过的高天,她想着她这几十年的人生,眷念与决绝,爱抚与复仇,养育与歼除,祝福与咒诅。她于是举两手尽量向天,口唇间漏出人|与|兽的,非人间所有,所以无词的言语。当她说出无词的言语时,她那伟大如石像,然而已经荒废的,颓败的身躯全面都颤动了。这颤动点点如鱼鳞,仿佛暴风雨中的荒海的波涛。 这个女人,这个母亲,一辈子的人生,就浓缩在这颤动中,无比地凄凉绝决,从而更让人心中那股痛恨薄情寡义的焰火越烧越烈。 鲁迅散文集《野草》读后感(二) 在小学时冲着先生大名才买来的《野草》,也以为读大先生的书就能提高自己的语文水平,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也就不分囫囵的通读过一遍,很为半懂不懂,我也不求甚解,轻松并愉快的合上书,感叹自己又是读了本名著。那时也只会留意《雪》,《风

《野草》──鲁迅的散文诗

《野草》──鲁迅的散文诗 散文诗可以说是一种边缘文体,既具有诗的美质,又不受格律的拘限,而能享受散文的散漫自由。在中国古代,《庄子》或《楚辞》的个别断片,魏晋南北朝的一些小赋,如《小园赋》、《枯树赋》之类,约略近之。但是,作为一种完整的文体形式毕竟是从异域移植过来的。中国现代散文诗的产生,从发表的作品看,当始于1918年,基本上与新文学运动同步。一批诗人如刘半农、沈尹默、郭沫若等人都曾有过尝试性写作,却十分幼稚。鲁迅的《野草》的出现,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鲁迅自称是一个散文式的人,他写过几首新诗,确是不押韵的,可是本质上是一个诗人。当他善感的心灵受到触动,或身在大苦闷中而意欲作诗的突围时,采用散文诗的形式是适宜的。在写作资源方面,无庸置疑的是,他接受过尼采和波德莱尔的影响,用他的话说,是摄取了“‘世纪末 ’的果汁”。尼采是旧轨道的破坏者,一生与“庸人”作战,著作多用箴言集成;波德莱尔写人间“罪恶的圣书”,没有尼采似的强者的力,而竟陷入颓唐。两人在鲁迅这里构成一种奇异的结合,他以一个东方人的巨大的创造力,吸纳了代表日神与酒神两种完全相悖的原质,使《野草》充满内在的张力,虽然篇幅有限,却显得更博大,更深遂,更富于瑰奇的色彩。

鲁迅从来视生命为第一义,重视无数个体生命的保存、充实和发展。他的小说和杂文,就是面对生命遭到压迫和残害所作的抗议性言说。《野草》同样表现出对生命的极度关注,不同的是更多地从客体返回主体,是作者对于生命的一个自我眷顾与反思。他明白地把世界分为“身外”和“身内”两部分,个体生命于是成了黑暗的承担者,或竟至于是黑暗本身。《野草》有两组词:人与兽,友与仇,爱与不爱,生与死,形与影,梦与醒,过去与未来,等等。它们不可分割地共同构成为一种关系,一种境遇,一种选择,概括起来就是:绝望与反抗。 “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 匈牙利诗人裴多菲的诗句多次为鲁迅所称引,不妨看作是《野草》全书的大纲,倘置换为鲁迅自己的说法,则是:于浩歌狂热之际中寒,于天上看见深渊。于一切眼中看见无所有;于无所希望中得救。 鲁迅毫不讳言在他看来乃是实有的黑暗与虚无,却又认为,不是没有可能从反抗中得救。希望在这里被悬置起来了,反抗成了唯一可把握的现实。反抗若从外部看,或许是快意的,如《这样的战士》,有一种热情昂扬的调子。但是,更多的是一种挣扎,带着时间的重负和精神的创伤,如著名的《过客》,它有着加缪的《西绪弗斯神话》一般的意涵,却显得更加悲壮。如《复仇》,如《颓败线的颤动》,如《死后》,

鲁迅野草读后感三篇

鲁迅野草读后感三篇 鲁迅野草读后感(一) 鲁迅的散文诗集《野草》我读几遍了,头脑仍然一片空白。要是说非得找几个词来概括它给我的印象的话,那就是:旷野,荒原,燃烧。我甚至已经记不清楚《野草》里是否有这几个词,也不想翻书去求证。我想有时候读书不求甚解也好,起码留给自己一个想象的空间。所以我想极力避开人们对《野草》的解读,虽然那会是一个很好的参考,并且会让我了解到诸多关于革命、荒诞、存在、本体等等之类的伟大意义。我并非不承认或者不赞同人们的看法,只是这些东西看多了产生审美疲劳,甚至产生深恶痛绝之感。因为是读后感,因此就减去了学术上的种种规范,说话可以相对放肆坦诚,所以下面我将张口胡言乱语了,请诸君做好心理准备。 人是一种很奇怪的动物,总会产生一些莫名其妙的想法,从而做出一些不同寻常的举动来,这样事情就变得有趣了。我很喜欢《野草》,也很尊敬鲁迅先生,他文中所显示出来的荒原意识让我的神经异常活跃和兴奋,以至于在阅读时我完全沉浸在里面的场景里了。不过这个场景仅仅是我自己想象的而已,并非是鲁迅先生在写作时头脑所浮现的场景。但我觉得这并不妨碍我对它的理解,我总是相信有那么一个世界我们从未抵达。这个世界它不应该属于任何一个时代,或者局限在任何一个意义,它因为具有无限的扩张力而无法用言语表达,只能

感受。我也相信《野草》除了具有它所该具有的时代和现实意义外,还有一个世界它从未展示,那就是荒原。虽然我们可以根据鲁迅先生的文字进行荒原的场景想象,然而真正的荒原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我们所看到的荒原只是被鲁迅先生物象化的荒原,每个人心中的荒原都是独一无二的。所以,我们没必要极力去挖掘或者吹捧别人心中的荒原世界,我们应该花更多的时间去认识自己心中的荒原。在这里我并不是说人们对鲁迅先生《野草》的挖掘是一种吹捧,我也相信人们对它的解读在一定程度上与先生所想的是相符的。我只是想告诉自己,人们对《野草》的无限度挖掘只是《野草》荒原世界中一个小小的角落。问题在于,人们都想极力让别人去认同自己所看到的角落。这种想法将归结于严密逻辑的胜利呢,还是思维空间过于狭小的悲哀?也许根本就无法回答。 上面的说法或许过于武断。人们会不禁要问:究竟什么是荒原?什么是旷野?这些词从哪儿来?具有什么样的实际意义?不得而知。太过于抽象了,我们压根无法触摸,又何来的理解?不具有实际意义的东西我们把它摆在那又有何用?如果大家非得这样刨根问底,我就只好沉默了。不过我仍然在想,“燃烧的荒原”是否更具有震撼力和吸引力?且不管别人如何想,我先第一个赞同。确切来说这是一种梦境,或者说这种梦境与我心灵深处的梦境是相通的,所以我特别有感觉。觉得特别的兴奋和有意义。说到这里连意义也是抽象的了。我无法解释这种奇怪的念头。这也许就是《野草》在我这里所产生价值,一个抽象的价值,一个抛开了时代和现实意义的价值。我相信这个世

鲁迅散文诗的特点

鲁迅散文诗的特点 【篇一:鲁迅散文诗的特点】 散文诗的写法 散文诗是兼有诗歌和抒情散文特点的一种文学体裁。篇幅短小,情感浓重,节奏鲜明,有诗的意境;但又像散文一样,不分行排列, 可有韵,可无韵,可韵散相间。结构上像诗,有一定的跳跃性,但 又像散文,有词、句、段过度。语言隽永,形式灵活,内容浓缩, 耐人寻味,抒情色彩十分强烈。高尔基的《海燕》、鲁迅的《野草》等都是优秀的散文诗。 散文诗有如下一些特点: 1.是诗歌的一种,本质上属于诗; 2.兼有散文和诗的特点; 3.篇幅短小,情感浓重,有诗的意境,有诗的情绪和幻想,具有 诗歌语言的精炼性和音乐美; 4.用散文形式写出,不受固定格式束缚,不分行,不押韵,有散 文表现力的灵活性、多样性; 5.语言隽永,内容浓缩,耐人寻味。 首先谈谈散文诗的抒情性。抒情自我是抒情诗和散文诗的重要审美 特征之一。因此,散文诗中的抒情性,指的是抒情自我,它融汇着 诗人的经历、思想、情趣、理想和美学思想,无论是直抒胸臆或是 寓情于景或是阐理说趣,都是诗人自我的反映。散文诗就是一种用 十分自由的形式来抒写诗人的一种较为典型的思绪和情绪。为了更 好地说明这一问题,这里且引用一些散文诗的经典作家在创作散文 诗时,谈他们如何“以情入诗”的: 十九世纪俄国著名作家诗人屠格涅夫在晚年创作的散文诗集(第一 部分51首)最初以“暮年”为总标题发表于《欧洲导报》1882年第 12期时,卷首有个极简短的“致读者”的话:“我的友好的读者,请不要一口气读完这些散文诗:也许,你开始觉得有点枯燥——那就把 手中的书放下。但你要零星地读:今天读一篇,明天读另一篇,——其中有的篇节,或许会在你心中唤起点什么来的。”这“或许会在 你心中唤起点什么来的”,自然是情感的激荡、共鸣,是那些能够撩 人心弦、感人肺腑的生命抒唱。屠格涅夫说,他的散文诗是“给自己 和同情这一类东西的不大一圈子的人写的”,是“纯属个人情感性的”(1882年,屠格涅夫《给格列戈罗维奇的信》)。屠格涅夫在他的

关于鲁迅野草中的好词好句

关于鲁迅野草中的好词好句 好词: 伶仃,憔悴,肃杀,诀别,嫌恶,笑柄 好句: 1、猩红的栀子开花时,枣树又要做小粉红花的梦,青葱地弯成弧形了……我又听到夜半的笑声;我赶紧砍断我的心绪,看那老去白纸罩上的小青虫,头大尾小,向日葵子似的,只有半粒小麦那么大,遍身的颜色苍翠得可爱,可怜。——《野草》中的《秋夜》 2、野草,根本不深,花叶不美,然而吸取露,吸取水,吸取陈死人的血和肉,各各夺取它的生存。当生存时,还是将遭践踏,将遭删刈,直至于死亡而朽腐。 3、过去的生命已经死亡。我对于这死亡有大欢喜,因为我借此知道它曾经存活。死亡的生命已经朽腐。我对于这朽腐有大欢喜,因为我借此知道它还非空虚。 4、生命的泥委弃在地面上,不生乔木,只生野草,这是我的罪过。 5、江南的雪,可是滋润美艳之至了;那是还在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是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深黄的磬口的蜡梅花;雪下面还有冷绿的杂草。蝴蝶确乎没有;蜜蜂是否来采山茶花和梅花的蜜,我可记不真切了。——《野草》中的《雪》 ————来源网络搜集整理,仅供个人学习查参考

6、当我沉默着的时候,我觉得充实;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 7、为我自己,为友与仇,人与兽,爱者与不爱者,我希望这野草的朽腐,()火速到来。要不然,我先就未曾生存,这实在比死亡与朽腐更其不幸。 8、我记得有一种开过极细小的粉红花,现在还开着,但是更极细小了,她在冷的夜气中,瑟缩地做梦,梦见春的到来,梦见秋的到来,梦见瘦的诗人将眼泪擦在她最末的花瓣上,告诉她秋虽然来,冬虽然来,而此后接着还是春,蝴蝶乱飞,蜜蜂都唱起春词来了。她于是一笑,虽然颜色冻得红惨惨地,仍然瑟缩着。——《野草》中的《秋夜》 9、地火在地下运行,奔突;熔岩一旦喷出,将烧尽一切野草,以及乔木,于是并且无可朽腐。 10、但我坦然,欣然。我将大笑,我将歌唱。 11、天地有如此静穆,我不能大笑而且歌唱。天地即不如此静穆,我或者也将不能。我以这一丛野草,在明与暗,生与死,过去与未来之际,献于友与仇,人与兽,爱者与不爱者之前作证。 12、我自爱我的野草,但我憎恶这以野草作装饰的地面。 13、在晴天之下,旋风忽来,便蓬勃地奋飞,在日光中灿灿地生光,如包藏火焰的大雾,旋转而且升腾,弥漫太空,使太空旋转而且升腾地闪烁。在无边的旷野上,在凛冽的天宇下,闪闪地旋转升腾着的是雨的精魂……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野草》中的《雪》

鲁迅散文集野草选文

鲁迅散文集野草选文 ----WORD文档,下载后可编辑修改----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范本,欢迎您借鉴参考阅读和下载,侵删。您的努力学习是为了更美好的未来! 鲁迅散文集野草选文:野草-;题辞当我沉默着的时候,我觉得充实;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 过去的生命已经死亡。我对于这死亡有大欢喜,因为我借此知道它曾经存活。死亡的生命已经朽腐。我对于这朽腐有大欢喜,因为我借此知道它还非空虚。 生命的泥委弃在地面上,不生乔木,只生野草,这是我的罪过。 野草,根本不深,花叶不美,然而吸取露,吸取水,吸取陈死人的血和肉,各各夺取它的生存。当生存时,还是将遭践踏,将遭删刈,直至于死亡而朽腐。 但我坦然,欣然。我将大笑,我将歌唱。 我自爱我的野草,但我憎恶这以野草作装饰的地面。 地火在地下运行,奔突;熔岩一旦喷出,将烧尽一切野草,以及乔木,于是并且无可朽腐。 但我坦然,欣然。我将大笑,我将歌唱。 天地有如此静穆,我不能大笑而且歌唱。天地即不如此静穆,我或者也将不能。我以这一丛野草,在明与暗,生与死,过去与未来之际,献于友与仇,人|与|兽,爱者与不爱者之前作证。

为我自己,为友与仇,人|与|兽,爱者与不爱者,我希望这野草的朽腐,火速到来。要不然,我先就未曾生存,这实在比死亡与朽腐更其不幸。 去罢,野草,连着我的题辞! 一九二七年四月二十六日 鲁迅记于广州之白云楼上 鲁迅散文集野草选文:野草-;秋夜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 这上面的夜的天空,奇怪而高,我生平没有见过这样奇怪而高的天空。他仿佛要离开人间而去,使人们仰面不再看见。然而现在却非常之蓝,闪闪地〖目夹〗着几十个星星的眼,冷眼。他的口角上现出微笑,似乎自以为大有深意,而将繁霜洒在我的园里的野花草上。 我不知道那些花草真叫什么名字,人们叫他们什么名字。我记得有一种开过极细小的粉红花,现在还开着,但是更极细小了,她在冷的夜气中,瑟缩地做梦,梦见春的到来,梦见秋的到来,梦见瘦的诗人将眼泪擦在她最末的花瓣上,告诉她秋虽然来,冬虽然来,而此后接着还是春,胡蝶乱飞,蜜蜂都唱起春词来了。她于是一笑,虽然颜色*冻得红惨惨地,仍然瑟缩着。 枣树,他们简直落尽了叶子。先前,还有一两个孩子来打他们别人打剩的枣子,现在是一个也不剩了,连叶子也落尽了。他知道小粉红花的梦,秋后要有春;他也知道落叶的梦,春后还是秋。他简直落尽叶子,单剩干子,然而脱了当初满树是果实和叶子时候的弧形,欠

鲁迅《野草》的生命哲学与象征艺术

鲁迅《野草》的生命哲学与象征艺术 今天,我非常高兴地来到文学殿堂,在这里就鲁迅的《野草》这部作品与大家交流,我分3个问题讲:一、《野草》的产生;二、《野草》的生命哲学;三、《野草》的象征艺术。 一、《野草》的产生 薄薄的一本散文诗集《野草》,是鲁迅先生送给中国新文学的一份厚重的礼物。《野草》在文学界始终被认为是鲁迅创作中一部最美的作品。它有如《呐喊》、《彷徨》那些叙事书写作品所没有的幽深性、神秘性和永久性,它在整体上有一种难以破解而又可以永远引人沉思的艺术美的魅力。对《野草》从20世纪二十年代最初产生的零散浮泛的感言,到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众说纷纭的理论诠释,人们都可以做言无不尽的论说,而又觉得言犹未尽。一些难懂的晦涩篇章和抒情的意象、语言,至今很难做出无可辩驳的解释。但有一点却是大家公认的:到现在很难有人敢言,我已经把一本《野草》都说清楚了。可以这样说,《野草》已经成为鲁迅全部文学创作中留给后人的一个世纪性的“文学猜想”。 《野草》一共有24篇散文诗,最早发表的《秋夜》写于1924年9月15日,最后一篇《一觉》写于1926年4月10日,前后历经一年零七个月。1927年4月26日,在作品结集出版之时,鲁迅又写了代序言的《题词》。前23篇,都是写在北洋军阀黑暗势力笼罩下的北京,《题词》

是写在国民党实行“清党”、对革命进行大屠杀、十分恐怖的广州。写作时间和环境,虽然有所不同,而作者的心境和思想、艺术手法,却大体是一致的。 《野草》于1927年7月由北京北新书局出版。五年后,鲁迅曾经这样说明自己写作《野草》时孤独寂寞而又不断求索的心境:“后来《新青年》团体散掉了,有的高升、有的退隐、有的前进,我又经验了一回同一战阵中的伙伴还是会这么变化,并且落得一个’作家’的头衔,依然在沙漠中走来走去,不过已逃不出在散漫的刊物上做文字,叫做随便谈谈。有了小感触,就写些短文,夸大点说就是散文诗,以后印成一本,谓之《野草》。得到较整齐的材料,则还是做短篇小说,只因成了游勇,布不成阵了,所以技术比先前好一些,思路也似乎较无拘束,而战斗的意气却冷得不少。新的战友在哪里呢?我想这是很不好的。于是印了这时期的十一篇作品,谓之《彷徨》,愿以后不再这模样。’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些自述,包含了关于自己的《野草》、《彷徨》与他那时“荷戟独彷徨”心境之间的关系,它们所产生的思想情绪的根源,也说明了散文诗《野草》里那些小感触,隐含着怎样一种沙漠里走来走去的孤军奋战者的痛苦与沉思,它们是与叙事书写不同的内在情感世界哲理化了的结晶,一种深层情感意识的艺术凝聚与升华。《野草》将五四时期产生的哲理性美文提到了一个前无古人的高度,它比

读鲁迅散文诗《过客》有感(2篇)

读鲁迅散文诗《过客》有感 初看《过客》,被文中那阴郁的文字和灰暗的基调所震。简单的文字,简单的故事情节,却处处显露着一种残破和黑暗。“东,是几株杂树和瓦砾;西,是荒凉破败的丛葬”,过客“状态困顿倔强,眼光阴沉,黑须,乱发”,从东向西。遇老翁和女孩,讨水中向我们展示了三颗不同的灵魂。然而初看的我更多的是折服与鲁迅的文字运用和表达能力。 再看之。这是一颗怎样矛盾而倔强的心!已经如此疲惫和流血过多的他,在这“似路非路”上,几经斗争,最终选择继续前进。三次“沉思”,三次“吃惊”,最终的结果都是“我只得走”,“我还是走好罢”。他是一个战士,性格兀傲倔强,虽未看清前途而仍义无返顾的战士。然而他又是孤独的,可怜地痛苦着的。“这真是少有的好意”,“这真是极少有的好意”,感激姑娘却换来她的惊惧。然而最令我心痛的却是他的“况且这太多的好意,我没法感谢”。可悲,是因为他无法接受他人的好意,无论是因为何种原因。 合书闭目,我的心依旧是不平静的。脑子中浮现的都是那矛盾的,尖锐的,悲切的,深刻的字字句句。惊叹、震撼中,我想到了生活在那个年代的鲁迅。面对血腥的事实,虽会“目瞪口呆”,却让他在黑暗的重压下,爆发出惊人的力量。他敢于直面杀人的刽子手进行无情的口诛笔伐。在这艰苦的求索中,他也曾彷徨过,失落过,但终是在斗争着的。 睁开眼,夕阳的余光映射在我脸上。翁说,太阳下去的时候出现的东西,不会带给你什么好处的。然而,面对这紫金港泛红的天际,风萧萧地掠过,我的明天真将会是走不出这团红吗?我亦是个固执的人,这固执的心,是会破碎,还是坚忍地平静…… 读鲁迅《过客》有感

花开花落,日起日沉,万古不变的,是天涯咫尺间的呼唤无声。 携一缕清风,搭一艘纸船,匆匆告别遍地的月光,踏上遥遥无期的征程。看多少白发红颜身畔过,睹不尽辛酸悲喜来,默默叹息,身前身后,苦行才是唯一。 却捉不住拂面凉风。从远古的某个为人遗忘的罅隙,吹来这一缕寒风;它带来天地未开之际的冰寒阴郁,历千年缩聚为一瞬引发的巨大摩擦而未为碰撞出的火花焚烧为消失。要知道,消失这个概念,设若有生命,则弥漫于虚空,实在是流浪途中的陷阱。 不能庆幸。赖以远行的,不过是一叶纸船,它既不能越海劈波,也不能穿行火焰,它所能做的,仅只随风飘摇,作翩翩蝶舞。可是需要随载的,却是亲友与恋人的牵挂、祝福,和无尽期许,以及,自己沉重的心绪。 远行吧!—— 彻底远行吧!—— 抛却一切羁绊吧!—— 既然是不归的苦程,那还缩憩于亲人的泪光中作什么辞行!前方已经是幸福的*?狱*炼火,还要紧抓恋人的甜蜜微笑作什么吻别!抛掉纸船,耸身跃落于空茫蒙昧之中,不要想着依靠什么甲壳为你遮霜避尘,不归路的月光,永远都是青春苦涩的燃烧!把朋友的祝福过*滤成最淡的酒液,唯有如此,其味才悠远,因为这就是你赖以陪伴孤旅寂寞的所有回忆! 悲哀无味。假如真能品出味来,那就只有苦涩。麻木,从唇舌到心灵的麻木,既似为冰冻、又似为剧痛引发,无意识的思绪,没有为枷锁镣铐所桎梏,却进入了洪荒鸿蒙之中,在天地无边的浑浊中被赋予游离于死亡边缘的生命气息。 不是为前途的难测而忐忑,不是为前方的风雨而不安,为了已经预知清楚的前路而绝望,但不愿放弃前行,于是选择一种并非真正的无奈。过客,当天空洒落阳光,当天边架起彩虹,

鲁迅散文摘抄

鲁迅散文摘抄 本文是关于好词好句的,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鲁迅散文摘抄(一) 《雪》 暖国的雨,向来没有变过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雪花。博识的人们觉得他单调,他自己也以为不幸否耶?江南的雪,可是滋润美艳之至了;那是还在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是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深黄的磬口的蜡梅花;雪下面还有冷绿的杂草。蝴蝶确乎没有;蜜蜂是否来采山茶花和梅花的蜜,我可记不真切了。但我的眼前仿佛看见冬花开在雪野中,有许多蜜蜂们忙碌地飞着,也听得他们嗡嗡地闹着。 孩子们呵着冻得通红,像紫芽姜一般的小手,七八个一齐来塑雪罗汉。因为不成功,谁的父亲也来帮忙了。罗汉就塑得比孩子们高得多,虽然不过是上小下大的一堆,终于分不清是壶卢还是罗汉;然而很洁白,很明艳,以自身的滋润相粘结,整个地闪闪地生光。孩子们用龙眼核给他做眼珠,又从谁的母亲的脂粉奁中偷得胭脂来涂在嘴唇上。这回确是一个大阿罗汉了。他也就目光灼灼地嘴唇通红地坐在雪地里。 第二天还有几个孩子来访问他;对了他拍手,点头,嘻笑。但他终于独自坐着了。晴天又来消释他的皮肤,寒夜又使他结一层冰,化

作不适明的水晶模样;边续的晴天又使他成为不知道算什么,而嘴上的胭脂也褪尽了。 但是,朔方的雪花在纷飞之后,却永远如粉,如沙,他们决不粘连,撤在屋上,地上,枯草上,就是这样。屋上的雪是阜已就有悄化了的,因为屋里居人的火的温热。别的,在晴天之下,旋风忽来,便蓬勃地奋飞,在日光中灿灿地生光,如包藏火焰的大雾,旋转而且升腾,弥漫太空;使太空旋转而且升腾地闪烁。 在无边的旷野上,在凛冽的天宇下,闪闪地旋转升腾着的是雨的精魂…… 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 鲁迅散文摘抄(二) 《秋夜》 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 这上面的夜的天空,奇怪而高,我生平没有见过这样的奇怪而高的天空。他仿佛要离开人间而去,使人们仰面不再看见。然而现在却非常之蓝,闪闪地眨着几十个星星的眼,冷眼。他的口角上现出微笑,似乎自以为大有深意,而将繁霜洒在我的园里的野花草上。 我不知道那些花草真叫什么名字,人们叫他们什么名字。我记得有一种开过极细小的粉红花,现在还开着,但是更极细小了,她在冷的夜气中,瑟缩地做梦,梦见春的到来,梦见秋的到来,梦见瘦的诗人将眼泪擦在她最末的花瓣上,告诉她秋虽然来,冬虽然来,而此后

论鲁迅散文语言的艺术发展_自言自语_野草_和_且介亭杂文_的比较

纪念鲁迅诞辰130周年 论鲁迅散文语言的艺术发展 ——《自言自语》、《野草》和《且介亭杂文》的比较 张梦阳 内容提要:本文通过鲁迅前期的《自言自语》、中期的《野草》、后期 的《且介亭杂文》的艺术比较,研讨和探究鲁迅散文语言的艺术特色及 其成熟过程、发展轨迹。作者认为笔调上经历了平直-婉曲-幽深,色 调上经历了平白-绚烂-淡然,节奏上经历了急板-行板-缓板,形成了 鲁迅所独有的文体。文学作品须讲究文体,鲁迅正是中国新文学史上第 一“文体家”。 关键词:鲁迅 散文语言 艺术发展 文体 鲁迅首先是文学家。而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所以鲁迅的艺术世界,虽然范围甚广,包括文学、美术、书法、碑刻、电影、图书装祯、封面设计等多种领域,但主要是语言艺术的世界。他的美学思想也主要呈现在这里。对这个世界进行深入的研究,不仅对鲁迅文学作品的鉴赏、研究有重要作用,而且对于鲁迅文学语言的揣摩、体悟和鲁迅文学美学思想的探索,也是非常有益的。 本文通过鲁迅前期的《自言自语》、中期的《野草》、后期的《且介亭杂文》的艺术比较,研讨和探究鲁迅散文语言的艺术特色及其成熟过程、发展轨迹,以推进对于鲁迅散文语言艺术的认知。 ·122·

论鲁迅散文语言的艺术发展 一、笔调:平直-婉曲-幽深 1980年初,孙玉石、方锡德从1919年的《国闻周报》上,发现了鲁迅的早期佚文《自言自语》 1。这是一组散文诗,有些篇目是《野草》的雏型,但与《野草》相比,就显得逊色多了。可见即使是鲁迅这样的伟大作家,也经历了一个艺术发展过程。 笔调是行文的格调,最能显露作家的功底。文学作品,特别是散文,最为重要的,不是章法的整与散,也不是结构的严与松,而是笔调。过去散文研究常常争论什么“形散而神不散”,其实并没有深入到核心中去。我认为,文学作品的语言艺术最重要的是笔调,也可以称之为语气系统,决定了整篇作品的基调和品位。譬如我一直景仰的文学评论家黄秋耘先生在《且说开端》 2中就说过:列夫·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初稿的开头是“奥布浪斯基家里,一切都乱了”。后来在前面加了一句: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加上这样一句富有哲理性的话,立即引人深思,耐人寻味。以至全书的调门和后来安娜的悲剧结局,都有了定音。 其他经典,如罗曼·罗兰用“江声浩荡”一语,作为《约翰·克利斯朵夫》的开端;梁斌以“平地一声雷”,为《红旗谱》开场,都为全书定了调,真是别具匠心。 长篇小说如此,短篇小说也是这样。鲁迅《伤逝》的开头是: 如果我能够,我要写下我的悔恨和悲哀,为子君,为自己。 《孤独者》的开头是: 我和魏连殳相识一场,回想起来倒也别致,竟是以送殓始,以送殓终。 契诃夫《恐怖》的开头是: 我活在世上,一辈子恐怖过三次。 ·123·

我眼中的鲁迅先生——读《野草》有感

我眼中的鲁迅先生——读《野草》有感我眼中的鲁迅先生 ——读《野草》有感 315班郭子英 我与鲁迅先生生活的年代怎么说也相差了将近一个世纪,但我对他抱有崇高的敬意。当然,也同样包括对他的。 第一次接触鲁迅先生的作品是在五年级时,母亲为我买了一本《朝花夕拾》。当时的我,自然看不懂题目的意思,更别提。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体会到了一种说不出来的东西,这是在任何中所没有的,除了鲁迅先生的外。 “我热爱野草,却憎恨以这野草为装饰的地面。”他是一位战士,以笔为武器,直刺向人们的心灵。他的,不仅反映出自己的内心世界,更反映出了一个时代。那一个离我遥远,又仿佛触手可及的时代。鲁迅先生热爱着他的野草,却憎恶那以野草为装饰的路面。他情愿那野草枯老,因为以此证明,它还存活过......鲁迅先生是一个爱憎

分明的人。 如果问我鲁迅先生的性格,我只能片面地回答:他的确是一个珍惜愤怒的人。是愤怒,让他弃医从文;是愤怒,让他在中国最荒唐的年代写下了最可歌可泣的壮丽篇章;当然也是愤怒,让他站在了文坛的最顶端,造就了一代文豪。 鲁迅先生是战士,是一位“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的战士。他挥笔写下了“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死亡”的宣言。但他也有柔情之时。是社会的黑暗让他回忆起儿时的一切。长妈妈、闰土、百草园、三味书屋......无一不令人唏嘘。但这,也让我看见了一位有血有肉的鲁迅。 我敬仰着鲁迅先生的人格,更敬仰着他的。完全没有矫揉造作,有的只是感情的最真实的流露,不像冰心那样刻意,也不像老舍那般温情。他有的,那个时代也有。仿佛黑暗中的微光,指引着人们从近代走向当代。鲁迅先生毫不掩饰他对世事的质疑,对孤独的感受、率真、坦诚地倾诉了他写作的缘由。正如他所言:“这喊声勇猛或是悲哀,是可憎或是可笑,那倒是不暇顾及的”

对影的告别的解读

对影的告别的解读 《影的告别》是鲁迅散文诗集《野草》中一部极具象征主义的作品。因此,我将从两个方面,通过揭示“人”与“影”的象征意义,探究作品内含的思想情蕴,对文章做一个比较粗略的解读。解读一:(从社会现实层面)“人”:亟待光明,厌恶黑暗;向往“天堂”和未来的“黄金世界”,却只是麻木地等待别人的给予与创造,自己毫无实际行动(一直沉睡,“睡到不知道时候的时候”,“你还想我的赠品”)。典型的“理想主义者”和“空想主义者”。“影”:对“天堂”和未来的“黄金世界”存在怀疑(“有我所不乐意的在天堂里,我不愿意去”,“有我所不乐意的在你们将来的黄金世界里,我不愿意去”);甘愿沉没于黑暗,“给黑暗捣乱”,却又“彷徨于明暗之间”,对于自己的反抗和理想的实现存在怀疑,内心充满矛盾与挣扎(“然而我终于彷徨于明暗之间,不知道是黄昏还是黎明”,“我将在不知道时候的时候独自远行”);甘心成为一个“历史中间物”,以自己的斗争换取世界的新生,而自己“愿意只是虚空”(“我愿意只是虚空,决不占你的心地”,“只有我被黑暗沉没,那世界全属于我自己”)。思想内涵:1.表达了作者对于那些沉溺于虚无缥缈的希望,麻木地熟睡着,等着做好梦,缺乏“务实”、战斗精神的人的批判。2.表现了鲁迅的生命哲学思想——绝望与反抗绝望——向“人”告别,沉没于黑暗。3.战士孤独的心境——独自远行。 4.“历史中间物”思想——像影子一样,黑暗会吞并,光明又会使之消失,然而就在斗争与反抗的过程中实现自我价值。解读二:(从鲁迅个人方面)“人”与“影”是两个不同的鲁迅,《影的告别》实际上就是鲁迅内心两种思想的交锋——受西方进化论影响的,相信未来是美好的传统思想和根深于鲁迅内心深处,对未来怀有怀疑的悲观主义。这是鲁迅对自己心灵的拷问,是他的自省,也正反映了鲁迅思想的矛盾性与深刻性。象征鲁迅虚无精神和反抗精神的影子其实本身也有迷惘与孤独,对于将来要走的路,他自己也没有“指南针”,也是“乱闯”,也许这正是他要“独自远行”的原因吧。

论鲁迅《野草》中的意象与象征

论鲁迅《野草》中的意象与象征 院系:科技学院 班级:07汉文一班 姓名:马梦婷 学号:2007185424

论鲁迅《野草》中的意象与象征 内容摘要: 《野草》是鲁迅的一部散文诗集,里面包含了鲁迅的思想,他独特的人生体验,以及他对残酷世界的批判,对美好婚姻生活的向往。在写这些散文诗的时候,作者不想太明显的表现出自己的思想感情,让读者一读就懂,因此他在文章中多次运用了意象和象征的表现手法,来向世人展现自己的思想感情,通过隐喻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内心世界。《野草》这部散文诗是成功的,它让我们更加了解鲁迅丰富的精神世界,让我们了解他不为人知的感情生活,让我们向他的世界迈进了一步。 关键字:《野草》意象象征 《野草》是1927年北新书局出版,收入1924~1926年所作23篇散文诗,书前有题辞一篇。以曲折幽晦的意象和象征手法表达了20年代中期作者内心世界的苦闷和对现实社会的抗争。通读《野草》,里面有一个支配全书的主题,第一是韧性战斗的哲学,第二是反抗绝望的哲学,第三是向麻木复仇的哲学。这些人生体验的哲学,就构成了鲁迅在《野草》中孤军奋战的一个启蒙思想家那种丰富、深邃的精神世界。 鲁迅将沉积在自己生命最深层的生命体验寄寓于《野草》的意象世界,正是意象富于隐喻、暗示、多义的特质,为鲁迅渴望表达的生命体验找到了最适合的诗化形式。《野草》用一种特殊的结构把意象世界组织和建构起来,既揭示了现代人的生存境遇,又作出自己对于生命的回答和选择。在这些回答中,意象成为将体验外在化的特殊结构方式。它比普通的叙述语言更能体现现代人体验和精神的繁复深邃。 《秋夜》是《野草》的开篇,诗人通过自己所寓秋夜的描写,创造了一个复杂的意象群。《秋夜》中有很多意象即:1枣树的意象:墙外的两株枣树,不但是鲁迅寂寞孤独感的体现,也是他对自己婚姻不满,沮丧无奈的复杂心情的形象体现。那株被着力描写的枣树,是诗人的自喻,表现了诗人的睿智、坚韧、顽强的反封建主义的斗争精神;而另一株未被提起的枣树,则是暗示诗人的妻子。2秋夜的意象:这是诗人对封建传统婚姻的批判。在秋夜意象中,喻体的“使人们仰面而不再看见”“奇怪而高”的天空,所喻指的就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传统封建婚姻。包办婚姻从外表看郑重其事,大摆筵席好像是对青年男女婚姻的一种关心,

鲁迅散文

鲁迅散文(复习) 复习目的: 1、能够把作品归入到作品集里; 2、学会用文体知识来分析鲁迅作品; 3、能够读懂作品语言; 复习重点:用文体知识来复习作品中心意思; 复习难点:读懂语言,理解内容。 复习方法: 1、按文体分类来回忆作品的主要内容; 2、阅读作品语言,把握思想内容; 3、求同存异,比较复习; 4、透过作品背景、目的,理解作品思想艺术性。 教学过程: 环节一:自主预习整体感知 学生自主搜集资料,作者作品介绍: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1918年5月他以“鲁迅”这一笔名发表了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他的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二心集》、《且介亭文集》、《而已集》等。 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热风》《坟》等16种。 环节二:合作交流质疑探究 学生活动:按文体分类来回忆作品 《朝花夕拾》是鲁迅唯一一部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是鲁迅后来修改的名字,又名《旧事重提》。“朝”表示早晨,这里指早年时候,“夕”表示傍晚,这里指晚年时期。书名的意思是早晨盛开的鲜花,傍晚的时候摘掉或捡起,这里指鲁迅先生在晚年回忆童年时期、少年时期、青年时期的人和事。 《朝花夕拾》一书使得更多的青少年能够分享鲁迅的“温馨的回忆和理性的批判”。这些篇章,文笔深沉隽永,是中国现代散文中的经典作品。《朝花夕拾》一共收入了十篇作品。其中包括:对猫的厌恶和仇恨的《狗·猫·鼠》;怀念长妈妈的《阿长与<山海经>》;批判封建孝道的刻板虚伪的《二十四孝图》;表现封建家长制阴影的《五猖会》;描绘迷信传说中的勾魂使者《无常》;写童年之事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揭露庸医误人的《父亲的病》;描写一个心术不正,令人憎恶的衍太太形象的《琐记》;最使鲁迅感激的日本老师《藤野先生》;潦倒一生的同乡好友《范爱农》。《朝花夕拾》将往事的回忆与现实的生活紧密地结合起来,充分显示了作者关注人生、关注社会改革的巨大热情。 精读深思能力提升 复习三篇散文: 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1)文章景物描写有声有色,充满乐趣,找出文中描写百草园的特点的句子。(2)美女蛇的故事,增添了神秘色彩,丰富了情趣。

鲁迅《野草·墓碣文》赏析

鲁迅《野草·墓碣文》赏析 《墓碣文》写于1925年6月19日,发表在同年6月22日《语丝》第32期上。这一时期的背景是“五卅”惨案发生,“女师大风潮”骤起。“五四”落潮了,鲁迅思想上却又一次陷于彷徨,但跟十多年前的那次抄古碑却截然不同。从鲁迅这时的行为来看,他关注“五卅”,支持女师大学生的斗争,特别明显的是敢于跟许广平这样的女弟子交往通信。语言和行为中,都表现出一种积极主动:情绪上苦闷较之十多年前的那一次似乎也减少了很多。即使是造坟造塔借以埋葬自己的过去,也可以看出其中闪着几分灵动和鲜亮,这是一种积极的思考。 《墓碣文》全文共十二小段,连题目带落款不足350个字。可分为三节:一至四段为第一节,五至九为第二节,后三段为第三节。 全文是写梦中的奇遇。这个梦境让人感到惊奇、阴森、诡秘。是鲁迅思想上的困惑在百思难解的情况下,思想游离于身体之外,幻想解脱现有苦厄而产生的超现实的解析。梦中的“我”正对着墓碑,读着上面的碑文。这里有个问题,这是谁的墓碑?这个祭文又是写给谁的?如果没有人能说出一个很肯定的答案,笔者的设想是这墓碣是鲁迅为自己设的,这碑文也是写给自己的祭文。墓碑乃沙石所制,说明无异于其他的墓碑,似乎质地要疏松,易于分化:“剥落很多,又有苔藓丛生”,说明年代似乎不短。这是鲁迅先生的假想,墓中的“我”死后多年,尚存留于人世间的“我”给死去的“我”写墓志铭。从仅存残留的碑文来看,这还是一个追述往事、剖析思想沿革的过程。所以我们说,鲁迅先生以此种方式来对自己的过去思想进行反躬叩问。 按常理来说,碑文的正面要概述死者的生平,交代死者一生的主要成就或事件。鲁迅先生用这么隐晦的语言要交代什么呢?于此,诸多的研究者确实已经达成共识:鲁迅是在交代自己思想的变化和发展。碑文的第一段有两句话,四个主题词,属于正反相对。“浩歌狂热”对“中寒”,“天上”对“深渊”,“一切眼中”对“虚无”,“无希望”对“得救”,一般的研究者也把这对立的思想作了区分,前者非鲁迅所有,后者属于鲁迅自我陈述。就此也就可以看到鲁迅思想的矛盾、阴暗和空虚,其实鲁迅先生自己也是这样解释的,此前两个月在写给许广平的信里,先生说:“我的作品,太黑暗了,因为我觉得惟‘黑暗与虚无’乃是‘实有’,却偏要向这些作绝望的抗战。”事实上,这正是先生真实心境的吐露。“中寒”的意思也不是“得病”的意思。鲁迅确实“感到了周围环境的冷冽”,其中就不乏在“冷冽”之下的鲁迅所特有的冷静清醒的思考。“无希望”是在特定时代下众多人的真实感应,按鲁迅的思维“一个转身”,即可“得救”,相反相生,这又是有希望。这段话的意思应该是,在别人为革命浩歌狂热的时候,我却看到、感到了一种危机和忧虑:在别人看来自以为是在享受天堂盛宴的时候,我却看到了深渊里的罪恶和丑陋:在别人充实的眼里,我满眼看到的是虚无:当别人感到毫无希望的绝望时,我却看到了希望并得救。这样前三个方面的内容,印证了通信中的“黑暗和虚无”,而最后一个方面充分表明了鲁迅对现实、对思想乃至命运的不止息的“抗战”。许杰先生持有这一观点,笔者以为这是可以解释得通的。 碑文的第二段的两句话,游魂化为口有毒牙的长蛇,是一种象征性的比喻,确属一种“毒气和鬼气”,在剧烈地噬啮着自己的灵魂。它们“大如毒蛇,缠住了我的灵魂了”,“他们使我的脑一同消灭在泥土里”,并“终以殒颠”。于此可以看到鲁迅思想深处的空虚冷漠对其健全的灵魂和思想的影响及危害。严酷的剖析,预示着惨烈的斗争,精神的自赎自救是多么的痛苦,它是以牺牲整个的生命为代价的。鲁迅先生正是徘徊在力图打破这种矛盾的心情之下,内心矛盾及其复杂。他为了突破精神上的束缚,以生命作为代价,进行精神的救赎,这种精神真的让人敬佩。 “……离开……”,是一个独词段,是碑文残落而仅存的文字。其含义不是“鲁迅曲折

从《影的告别》看鲁迅的精英主义

摘要:鲁迅在《影的告别》中刻画了一种独特的精英形象,他生存于明暗之间,在徘徊中追寻自我内心的冲动和本能,以自我牺牲的方式反抗绝望,是一位悲剧式的英雄,“影”所代表的精神,体现了鲁迅那满怀孤绝感的精英主义思想。 关键词:《影的告别》;鲁迅;自我意识;精英主义 《影的告别》创作于一九二四年九月二十四日夜,最初发表于一九二四年十二月八日《语丝》周刊第四期,后收入《野草》。期间正值鲁迅精神上的第二个寂寞苦闷的时期,《新青年》的解体、兄弟的失和、官司的失利以及身体的病弱使鲁迅的内心感到异常的痛苦与寂寞。“我的心分外地寂寞。……然而现在何以如此寂寞?难道连身外的青春也都逝去,世上的青年也多衰老了么…倘使我还得偷生在不明不暗的这‘虚妄’中,我就还要寻求那逝去的悲凉飘渺的青春,但不妨在我的身外。因为身外的青春倘一消灭,我身中的迟暮也即凋零了。”鲁迅在这样的心境下创作出的《影的告别》充斥着大量的隐喻,被认为是鲁迅《野草》中最难读懂的一篇,隐喻不仅仅是一种修辞方式,也是一种认知模式,鲁迅在文中创造性的记录了“影”对“形”的独白,利用这种在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发生的荒诞独语来表达自己的强烈的感受――一种对精英主义的宣言。 如果把“影”视作鲁迅潜意识里的精英形象,那么“影”出现的时刻就可视作精英诞生的社会环境。人只有在进入深度睡眠时才能达到“不知”的状态,这是一种完全放松毫无戒备的状态,使那些潜意识得以浮现,夜的漫长与漆黑给了“影”绝对的自由,那些白天压抑的话语得以在此刻宣泄。精英就是在群众的无意识中独自醒来高昂,打破这寂静与安宁的人,鲁迅眼中的精英是带有破坏精神的,他们打破固有的秩序,反抗世俗,发出自己的声音,以唤醒民众。像摩罗诗人一样,这些精英对于传统的世俗与政治家来说,是恶魔,他们“无不刚健不挠,抱诚守真;不取媚于群,以随顺旧俗;发为雄声,以起其国人之新生,而大其国于天下”。中国的精英多是诞生于政权的更迭和变动的时期,在文化思想控制的间歇期,这些天才方能将自己的才华展露于世间,否则在政治“光明”的白天,精英的出生便意味着死亡,“性解(genius)之出,必竭全力死之;有人撄我,或有能撄人者,为民大禁,其意在安生,宁蜷伏堕落而恶进取,故性解之出,亦必竭全力死之。” “影”不愿去三个地方:天堂、地狱和黄金世界。而原因是一致的:有我不乐意的在那里。而“影”所不愿去的地方,恰恰是“形”想要到达和最终一定会到达的地方,所以“影”近乎残忍的对“形”坦白:“然而你就是我不愿意的”。“影”是带有鲜明的个体意识的,他不愿再做“形”的附庸,选择与“形”抽离,其原因是为了最大程度保持自己个性和思想的独立。在《文化偏至论》中鲁迅尊崇“独立个人”的立场,认为19世纪西方有重“物质”和“众数”两个弊端,学习引进西方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需要去其糟粕,“若诚为今立计,所当稽求既往,相度方来,掊物质而张灵明,任个人而排众数。”“排众数”其本质就是坚持自己独立的个性和人格,“意盖谓凡一个人,其思想行为,必以己为中枢,亦以己为终极:即立我性为绝对之自由者也”然而人作为一个社会性动物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是十分困难的,特立独行超脱世俗,这恐怕是鲁迅本人也难以做到。人之所以为人,很重要的一个特征便是社会属性,而成长就是社会属性的不断强化,在这个过程中,按照社会的要求稳步向前可获得中庸的日子,而当自身的意志与社会的要求发生冲突时,是选择社会的规范还是个人意志的张扬?越是要活的个性,越是要付出辛劳,所谓精英也很难做到,但他们却可以做时代的先行者,以自己的聪慧开辟出另一种存在于社会的方式,只是无耐,大多数人都在其中走向了虚无。 我不愿意! 呜乎呜乎,我不愿意,我不如彷徨于无地。 我不过一个影,要别你而沉没在黑暗里了。然而黑暗又会吞并我,然而光明又会使我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