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曾祺 谈创作

汪曾祺 谈创作
汪曾祺 谈创作

汪曾祺 谈创作 汪曾祺 说“千万不要冷嘲”,这是对于生活的态度,也是写作的态度。 我在旧社会,因为生活的穷困和卑屈,对于现实不满而又找不到出路,又读了一 些西方的现代派的作品,对于生活形成一种带有悲观色彩的尖刻、嘲弄、玩世不 恭的态度。 有的作家、评论家问我,小说 里边最重要的是什么?我说最重要的是思想。思想就是作家对生活的看法、 感受和对生活的思索。我觉得,小说的形成当然首先得有生活。我比较同意老的 提法:“从生活出发”。但是,有了生活不等于可以写作品,更重要 的是对这段生活经过比较长时间的思索,它到底有什么意义?写作要经过一个时 期的酝酿或积淀, 所谓酝酿和积淀, 实际上就是思索的过程。 有的人生活很丰富, 但他并没有成为一个作家。 我在内蒙认识一个同志, 这个同志的生活真是丰富。 他在抗日战争时期打过 游击,年轻时候从内蒙到新疆拉过骆驼。他见多识广,而且会唱很多民歌。草原 上的草有很多种,他都能认识。他对草的知识不亚于一个牧民。 他是好饭量、好酒量、好口才,很能说话,说得很生动。他说过很多有关动 物的故事 ,不像拉封丹写的寓言 式的故事.是生活里的故事,关于羊的啰、狼的啰、母猪的啰,他可以说很 多,但是他不会写作。为什么呢?因为他不善于思索。我觉得要形成一个作品, 更重要的是对于你所接触的那段生活经过长时期的思索。 有时候, 我写作品很快, 几乎不打草稿,一遍就成,但是我想的时间很长。 我写过一篇很短的小说《虐猫》,大约九百字,从一个侧面反映文化大革命 对人性的破坏,不但是大人你斗我、我斗你,连小孩子都非常残忍。我最后写了 这几个孩子把猫放了, 表示人性还有回归的希望。 这个结尾是经过几年思索才落 笔的。 我还写过一篇小说,是写我在昆明见到的一个小孩。那小孩未成年,应该是 学龄儿童,可他已挣钱养家,因为他家生活很苦,他老挎一个椭圆形的木桶,卖

椒盐饼子西洋糕。所谓椒盐饼子就是普通的发面饼子,里面和点椒盐,西洋糕就 是发糕。他一边走一边吆喝卖,我几乎每天都听到他吆喝。他是有腔有调的: “椒盐饼子西洋糕”, 谱了出来就是“556—6532”。 这篇小说我前后写了四次。 结尾是,有一天,这孩子放假,他姥姥过生日,他上姥姥家去吃饭,衣服穿 得干干净净的,新剃了头。他卖椒盐饼子西洋糕时,街上和他差不多年龄的上学 的孩子都学着他唱,不过歌词给他改了:“捏着鼻子吹洋号”。他跟 孩子们也没法生气。放假那天,他走到一个胡同里头,回头看没有人,自己也捏 着鼻子,大喝了一声:“捏着鼻子吹洋号”。 写了以后觉得不够丰满,我就把在昆明所接触的各种叫卖声、吆喝声,如卖 壁虱药的、卖蚊香的、卖玉麦粑粑的、收破烂的,写了一长串,作为小孩的叫卖 声的背景。这样写就比较丰满,主题就扩展了一些,变成:人世多苦辛。 很多人活着都是很辛苦的,包括这个小孩,那么小他就被剥夺了读书、游戏 的机会。 我的小说《受戒》,写的是四十三年前的一个梦,那篇小说的生活,是四十 三年前接触到的。为什么隔了四十三年?隔了四十三年我反复思索,才比较清楚 地认识我所接触的生活的意义。 闻一多先生曾劝诫人, 当你们写作欲望冲动很强 的时候,最好不要写,让它冷却一下。所谓冷却一下,就是放一放,思索一下. 再思索一下。现在我看了一些年轻作家的作品,觉得写得太匆忙,他还可以想得 更多一些。 关于小说的主题问题 我在山东菏泽有一次讲话, 讲完话之后有一个年轻的作家给我写过一个条子, 说:“汪曾祺同志,请您谈谈无主题小说”。他的意思很清楚,他以 为我的小说是无主题的。我的小说不是无主题,我没有写过无主题小说。 我写过一组小说, 其中一篇叫 《珠子灯》 , 写的是姑娘出嫁第一年的元宵节, 娘家得给她送一盏灯的习俗。 这家少奶奶, 娘家给她送的灯里有一盏是绿玻璃珠 子穿起来的灯。这灯应该每年点一回,可她这盏灯就只点过一次,因为她丈夫很 快就死了。我写她的玻璃珠子穿的灯有的地方脱线了,珠子就掉下来了,掉在地 板上,她的女佣人去扫地,有时就可以扫出一些珠子,她也习惯了珠子散线时掉 下来的声音。后来她死了,她的房子关起来,屋子里什么东西都没动,可在房门 外有时候能听到珠子脱线嘀嘀嗒嗒地掉到地板上的声音。 这写的就是封建贞操观 念的零落。我的作品还是有主题的。 我觉得,没有主题,作品无法贯串,我曾打过一个比喻,主脑就好像是风筝 的脑线,作品就是风筝。没有脑线.风筝放不上去,脑线剪断,风筝就不知飞到 哪去了。 脑线既是帮助作品飞起来的重要因素, 同时又给作品一定的制约。 好像我们 倒杯酒,你只能倒在酒杯里,不能往玻璃板上倒,倒在玻璃板上怎么喝?无主题

就有点像把酒倒在玻璃板上。当然,有些主题确实不大容易说得清楚。人家问高 晓声他小说的主题是什么?他说:“我要能把主题告诉你,何必写小说,我 就把主题写给你就行了。” 综观一些作家的作品,大致总有一个贯串性的主题。比如契诃夫,写了那么 多短篇小说,他也有一个贯串性的主题,这个贯串性的主题就是“反庸俗 ”。高尔基说,契诃夫好像站在路边微笑着对走过的人说:“你们可 不能再这样生活下去了”。 这就是他总结的契诃夫整个小说的贯串性主题。 鲁迅 作品贯串性的主题很清楚,即“揭示社会的病痛,引起疗救的注意。 ”我的老师沈从文先生, 他作品的贯串性主题是“民族品德的发现和 重造”。 另外,跟思想主题有关系的就是作家的使命感、社会责任感,或者作品的社 会功能。没有社会功能,他的小说能激发人什么?我是意识到作家的社会责任感 的。有人说:我就是写我自己的,不管自己的作品在社会上起什么作用。我认为 这是不负责任的。作品产生的作用往往是不一样的,有的比较直接,有的比较间 接,有的比较明显,有的比较隐晦。有的作品确实能让人当场看了比较激动,有 所行动。比如解放区农村上演《白毛女》,人们看了非常气愤,当时报名参军, 上前线打敌人,给白毛女报仇。 这个作用当然就很直接。 但有很多小说从接受心理学来说, 起的作用不是那 么太直接, 就好像中国的古话“潜移默化”。 一个作品给人的思想情 绪总会有影响,要不就是积极的,要不就是消极的。一个作品如果使人觉得活着 还是比较有意义的,人还是很美、很富于诗意的,能够使人产生一种健康向上的 力量,它的影响就是积极的。尽管这是不大容易看得清楚的,这也是一种社会效 果。我觉得,文学 作品 对人的影响就好像杜甫 写的《春夜喜雨 》一样,“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好像一场小小的春雨似 的,我说我的作品对人的灵魂起一点滋润的作用。 我很同意法国存在主义者加谬的说法,他说任何小说都是“形象化了 的哲学”。比较好的作品里面总有一定哲学意味,不过层次深浅不一样。 但总会关连作者自己独到的思想。如果说,一个作者有什么独特的风格,我说首 先是他有独特的思想。但是,有的作品主题不那么明显,而有的主题可以比较明

显,比较单纯。现代小说的主题一般都不那么单纯。应允许主题的复杂性、丰富 性、多层次性,或者说主题可以有它的模糊性、相对的不确定性.甚至还有相对 的未完成性。一个作品写完后,主题并没有完全完成。我们所解释的主题,往往 是解释者自己的认识,未必是作家自己的反映。有人说“有一千个读者就 有一千个哈姆莱特”,而这一千读者所解释的哈姆莱特都有它的道理,你 要莎士比亚本人解释,他大概也不太说得清楚。所以说主题有它一定的模糊性。 林斤澜有一次讲话,说人家说他的小说看不明白,他说,我自己还不明白,怎么 能叫你明白?确实有这种情况,一个作者写完了以后,自己也不大明白。为什么 说不确定性呢?你这样写也可以,那样写也行。主题的解释不能有个标准答案, 愿怎么理解就怎么理解。但是有一点,必须有你自己独到的理解,有一点你自己 感到比较新鲜的理解。《红楼梦 》的主题是什么?现在也是众说纷纭。有的说是四大家族的兴衰史,有的说 是钗黛恋爱的悲剧,你叫曹雪芹自己来回答《红楼梦》的主题是什么,他也可能 不及格。 下面讲语言问题。 我觉得小说以及其他文学作品, 语言是非常重要的。 我这几年讲语言比较多, 人家说你对语言的重要性强调过多,走到极致了,也许是这样。我认为小说本来 就是语言的艺术, 就像绘画, 是线条和色彩的艺术。 音乐, 是旋律和节奏的艺术。 有人说这篇小说不错,就是语言差点,我认为这话是不能成立的。就好像说这幅 画画得不错,就是色彩和线条差一点;这个曲子还可以,就是旋律和节奏差一点 这种话不能成立一样。我认为,语言不好,这个小说肯定不好。 关于语言,我认为应该注意它的四种特性:内容性、文化性、暗示性、流动 性。 语言的内容性 过去,我们一般说语言是表现的工具或者手段。不止于此,我认为语言就是 内容。 大概中国比较早提出这问题的是闻一多先生。 他在年轻时写过一篇关于 《庄 子》的文章,有一句话大致意思是:“他的文字不只是表现思想的工具, 似乎本身就是目的。”我认为,语言和内容是同时依存的,不可剥离的, 不能把作品的语言和它所要表现的内容撕开,就好像吃桔子,语言是个桔子皮, 把皮剥了吃里边的瓤。 我认为语言和内容的关系不是桔子皮和桔子瓤的关系, 它 是密不可分的,是同时存在的。斯大林在论语言问题时说:“语言是思想 的直接的现实”。我觉得斯大林这话说得很好。从思想到语言,当中没有 一个间隔,没有说思想当中经过一个什么东西然后形成语言,它不是这样,因此 你要理解一个作家的思想,唯一的途径是语言。你要能感受到他的语言,才能感 受到他的思想。 我曾经有一句说到极致的话,“写小说就是写语言”。

语言的文化性 语言本身是一个文化现象, 任何语言的后面都有深浅不同的文化的积淀。 你 看一篇小说,要测定一个作家文化素养的高低,首先是看他的语言怎么样,他在 语言上是不是让人感觉到有比较丰富的文化积淀。 有些青年作家不大愿读中国的 古典作品,我说句不大恭敬的话,他的作品为什么语言不好,就是他作品后面文 化积淀太少,几乎就是普通的大白话。作家不读书是不行的。 语言文化的来源,一个是中国的古典作品,还有一个是民间文化,民歌、民 间故事,特别是民歌。因为我编了几年民间文学,我大概读了上万首民歌,我很 佩服,我觉得中国民间文学真是一个宝库。我在兰州时遇到一位诗人,这个诗人 觉得“花儿”(甘肃、宁夏一带的民歌)的比喻那么多,那么好,特别 是花儿的押韵,押得非常巧,非常妙 .他对此产生怀疑:这是不是农民的创作? 他觉得可能是诗人的创作流传到民间了,后来他改变了看法。有一次,他同婆媳 二人乘一条船去参加“花儿会”, 这婆媳二人一路上谈话, 没有讲一 句散文 , 全是押韵的。 到了花儿会娘娘庙, 媳妇还没有孩子, 去求子, 跪下来祷告。 祷告一般无非是“送子娘娘给我一个孩子,生了之后我给你重修庙宇再塑 金身。”这个媳妇不然,她只说三句话,她说:“今年来了,我是给 您要着哪;明年来了, 我是手里抱着哪, 咯咯咯咯的笑着哪。 ”这个祷告词, 我觉得太漂亮了,不但押韵而且押调,我非常佩服。所以,我劝你们引导你们的 学生, 一个是多读一些中国古典作品, 另外读一点民间文学。 这样使自己的语言, 有较多的文化素养。 语言的暗示性、流动性这方面的问题,我在《写作》一九九 0 年第七期上已 经讲过,重复的内容就不再说了,只是对语言的流动性作一点补充。 我觉得研究语言首先应从字句入手, 遣词造句, 更重要的是研究字与字之间 的关系,句与句之间的关系,段与段之间的关系。好的语言是不能拆开的,拆开 了它就没有生命了。好的书法家写字,不是一个一个的写出来的,不是像小学生 临帖,也不像一般不高明的书法家写字,一个一个地写出来。他是一行一行地写 出来,一篇一篇地写出来的。中国人写字讲究行气,“字怕挂”,因 为它没有行气。王献之写字是一笔书,不是说真的是一笔,而是指一篇字一气贯 穿,所以他的字可以形成一种“气”。气就是内在的运动。写文章就 要讲究“文气”。“文气说”大概从《文心雕龙》起,一 直讲到桐城派,我觉得是很有道理的。讲“文气说”讲得比较具体, 比较容易懂,也比较深刻的是韩愈。他打个比喻说:“气犹水也,言浮物 也,水大则物之轻重者皆浮;气盛,则言之长短与声之高下者皆宜。” 我认为韩愈讲得很有科学道理,他在这段话中提出了三个观点。首先,韩愈 提出语言跟作者精神状态的关系.他说“气盛”,照我的理解是作家 的思想充实,精力饱满。很疲倦的时候写不出好东西。你心里觉得很不带劲,准

写不出来好东西。很好的精神状态,气才能盛。另外,他提出语言的标准问题。 “宜”就是合适、 准确。 世界上很多的大作家认为语言的唯一的标准 就是准确。伏尔泰说过,契诃夫也说过,他们说一句话只有一个最好的说法。韩 愈认为,中国语言在准确之外还有一个具体的标准:“言之短长与声之高 下”。这“言之短长”,我认为韩愈说了个最老实的话。语言 耍来耍去的奥妙,还不是长句子 跟短句子怎么搭配?有人说我的小说都是用的短句子,其实我有时也用长句 子。就看这个长句子和短句子怎么安排?“声之高下”是中国语言的 特点,即声调,平上去入.北方话就是阴阳上去。我认为中国语言有两大特点是 外国语言所没有的:一个是对仗,一个就是四声。郭沫若 一次参加世界和平理事会, 约翰逊主教说郭沫若讲话很奇怪, 好像唱歌一样。 外国人讲话没有平上去入四声,大体上相当于中国的两个调,上声和去声。外国 语不像中国语,阴平调那么高,去声调那么低。很多国家都没有这种语言。你听 日本话,特别是中国电影 里拍的日本人讲话, 声调都是平的, 我觉得现在的年轻人不大注意语言的音 乐美,语言的音乐美跟“声之高下”是很有关系的。“声之高 下”其实道理很简单,就是“前有浮声,后有切响”,最基本 的东西就是平声和仄声——交替使用。 你要是不注意, 那就很难听了。 我在京剧团工作时,有一个老演员对我说,有一出老戏,老旦的一句词没法 唱:“你不该在外面散淡浪荡”。“在外面散淡浪荡”, 连着七个去声字,他说这个怎么安腔呢?还有一个例子,过去的样板戏《智取威 虎山》里有一句词,杨子荣“打虎上山”唱的,原来是“迎来 春天换人间”.后来毛主席给改了,把“春天”改成“春 色” 。为什么要改呢 ? 当然 “ 春色” 要比“春天” 具体,这是一;另外这完全出于诗人对声音的敏感。你想,如果是“迎来春 天换人间”, 基本上是平声字。 “迎来”、 “春天”、 “人间”,就一个“换”字是去声,如果安上腔是飘的, 都是高音区,怎么唱呢?没法唱。换个“色”呢,把整个的音扳下来 了,平衡了。平仄的关系就是平仄产生矛盾,然后推动语言的声韵。外国没有这 个东西,但是外国也有类似中国的双声叠韵。太多的韵母相似的音也不好听。高 尔基就曾经批评一个人的作品, 他说“你这篇作品用‘S’这个 音太多了,好像是蛇叫。”这证明外国人也有音韵感。中国既然有这个语 言特点,那么就应该了解、掌握、利用它。所以我建议你们在对学生讲创作时, 也让他们读一点、会一点,而且讲一点平仄声的道理,来训练他们的语感。语言 学上有个词叫语感,语言感觉,语言好就是这个作家的语感;语言不好,这个作

家的语感也不好。 根据在武汉大学写作函授助教进修班的讲课录音整理。 汪曾祺《我为什么写作》,全诗如下: 我事写作,原因无它:从小到大,数学不佳。 考入大学,成天泡茶。读中文系、看书很杂。 偶写诗文,幸蒙刊发。百无一用,乃成作家。 弄笔半纪,今已华发。成就甚少,无可矜夸。 有何思想、实近儒家。人道其理,抒情其华。 有何风格?兼容并纳。不今不古,文俗则雅。 与人无争,性情通达。如此而已,实在无啥。




论汪曾祺小说的语言特色

专科毕业报告 论文题目:关于论汪曾祺小说的语言特色 姓名:毛仙付 专业:应用中文专业 年级:2012年秋 层次:高起专 学习中心曲靖培训学习中心 完成时间:2014年9 月20 日 北京师范大学继续教育与教师培训学院

论汪曾祺小说的语言特色 【内容摘要】:汪曾祺的小说俭省、疏放、淡远,而又从中透出凝重、显现奇崛。在其小说中,我们能够发现蕴藏在文中的真、善、美。作者传承着祖国的传统美德和传统文化,以极其虔诚的态度来表达其内心对生活的热爱、对人性的赞美。汪曾祺的小说语言优美,不管是叙述事件还是描绘景物,是写对话还是描写人物,都显示出和谐、风俗的风格。 【关键词】:小说语言真实性文言文人性美和谐与风俗 汪曾祺就像是一阵清风在新时期的文坛上刮过,让人眼前为之一亮。许多人都喜欢汪曾祺,十分喜爱他的作品,尤其是他的小说。他的小说语言如同是铺在池底的鹅卵石一般,干净清爽,十分圆润。 一、语言的真实性 艺术来源于生活,生活是艺术的唯一来源。脱离生活的艺术其生命价值较低。例如,贾平凹本来对农村生活,民间文化有较深的了解,写出了《商州初录》等优秀作品。但后来他转入写城市生活,由于没有深入、细致的了解,因此比较肤浅,文学价值不高,如《废都》,引起了广大读者的争议。 汪曾祺就注重对现实生活的把握,很多小说里的人物、语言、环境可以在他的故乡、他熟悉的环境中能找到原型。在《逝水<大淖记事>是怎么写出来》中,有这样的描述:“我从小喜欢到处走,东看看,西看看……路过铁匠店,我走进去看老铁匠在模子上敲打半天,敲出一个用来钉在小孩虎头帽上的小罗汉。路过画匠店,我歪着头看他们画‘家神菩萨’……”《大淖记事》里的大淖、铁匠、妇女、人物的习性,说话的腔调几乎都能从他的故乡中找到原型。其语言来源于生活,朴质真实,体现在口语化和地方方言的使用。 王安忆说“汪曾祺的小说,可说是顶容易读的了。总是最平凡的字眼,组成最平凡的句子,说一件最平凡的事情。” 不加过多的粉饰,信马由鞭。王安忆又说:“汪曾祺讲故事的语言也颇为老实,他几乎从不概括,而尽是详详细细,认认真真地叙述过程,而且是很日常的过程”。正如上面所说他朴实地再现了生活。例如:“这里的人,衣服被里洗过后,都要浆一浆。浆过的衣服,穿在身上沙沙作响。浆是芡实水磨,加一点明矾,澄去水分,晒干而成。这东西是不值什么钱的。一大盆衣被,只要到杂货店花两三个铜板,买一小块,用热水冲开,就足够用了。”(《大淖记事》)。用极其平凡、朴质的语言,详细地给我们描述了衣服怎样浆洗。他喜欢用“的、得、过、跟、了、去”等,加强了文章的口语化。 小说中常出现方言,或者是民间小调等民间语言,亲切、自然,也是真实性的一个重要

汪曾祺经典散文精选摘抄

汪曾祺经典散文精选摘抄 【篇一:汪曾祺经典散文精选摘抄】 【 - 摘抄】汪曾祺,江苏高邮人,现当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京派 小说的传人。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汪曾祺散文好句摘抄,欢迎大家 阅读。 汪曾祺散文好句摘抄 1. 我初学写小说时喜欢把人物的对话写得很漂亮,有诗意,有哲理,有时甚至很“玄”。沈从文先生对我说:“你这是两个聪明的脑壳打架!”他的意思是说着不像真人说的话。托尔斯泰说过:“人是不能用警句 交谈的。” 2. 每当家像一个概念一样浮现于我的记忆之上,它的颜色是深沉的。 3. 我以为语言具有内容性。语言是小说的本体,不是外部的,不只 是形式、是技巧。探索一个作者的气质、他的思想(他的生活态度, 不是理念)。必须由语言入手,并始终浸在作者的语言里。语言具有 文化性。作品的语言映照出作者的全部文化修养。语言的美不在一 个一个句子,而在句与句之间的关系。包世成论王羲之字,看来参 差不齐,但如老翁携带幼孙,顾盼有情,痛痒有关。好的语言正当 如此。语言像树,枝干内部汁液流转,一枝摇,百枝摇。语言像水,是不能切割的。一篇作品的语言,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4. 我每天醒在鸟声里。我从梦里就听到鸟叫,直到我醒来。我听得 出几种极熟悉的叫声,那是每天都叫的,似乎每天都在那个固定的 枝头。 5. 她问了我一些问题。其中一个是,为什么我的小说里总有水即使 没有水,也有水的感觉

6. 图书馆的管理员是一个妙人。他没有准确的上下班时间。有时我 们去得早了,他还没有来,门没有开,我们就在外面等着。他来了,谁也不理,开了门,走进阅览室,把壁上一个不走的挂钟的时针“喀 拉拉”一拨,拨到八点,这就上班了,开始借书。这个图书馆的藏书 室在楼上。楼板上挖出一个长方形的洞,从洞里用绳子吊下一个长 方形的木盘。借书人开好借书单——管理员把借书单叫做“飞子”, 昆明人把一切不大的纸片都叫做“飞子”,买米的发票、包裹单、汽 车票,都叫做“飞子”,——这位管理员看一看,放在木盘里,一拽 旁边的铃铛,“当啷啷”,木盘就从洞里吊上去了。——上面大概有 个滑车。不一会,上面拽一下铃铛,木盘又系了下来,你要的书来了。 7. 1948年3月,香港出了一本《大众文艺丛刊》,撰稿人为党内外 的理论家。其中有一篇郭沫若写的《斥反动文艺》,文中说沈从文“一直是有意识地作为反动派而活动着”。这对沈先生是致命的一击。可以说,是郭沫若的这篇文章,把沈从文从一个作家骂成了一个文 物研究者。事隔30年,沈先生的《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却由前科学 院院长郭沫若写了序。人事变幻,云水悠悠,逝者如斯,谁能逆料 这也是历史。” 8. 国子监,现在已经作为首都图书馆的馆址了。首都图书馆的老底 子是头发胡同的北京市图书馆,即原先的通俗图书馆--由于鲁迅先生 的倡议而成立,鲁迅先生曾经襄赞其事,并捐赠过书籍的图书馆;前 曾移到天坛,因为天坛地点逼仄,又挪到这里了。首都图书馆藏书 除原头发胡同的和建国后新买的以外,主要为原来孔德学校和法文 图书馆的藏书。就中最具特色,在国内搜藏较富的,是鼓词俗曲。 9. 新校舍大门东边的围墙是“民主墙”。墙上贴满了各色各样的壁报,左、中、右都有。有时也有激烈的论战。有一次三青团办的壁报有 一篇宣传gd党观点的文章,另一张群社编的壁报上很快就贴出一篇 反驳的文章,批评三青团壁报上的文章是“咬着尾巴兜圈子”。这批 评很尖刻,也很形象。“咬着尾巴兜圈子”是狗。

[汪曾祺散文选读后感]汪曾祺散文读后感600

[汪曾祺散文选读后感]汪曾祺散文读后感600 读《汪曾祺散文》,如同是听一位经历抗战、解放战争的历史老人在向我们娓娓动听地倾述生活小事,下面是为大家的汪曾祺散文选读后感,希望大家喜欢! 汪曾祺先生的散文集《人间草木》第一篇就是《花园》。读了几遍,每次都是一边读一边笑,一边读一边叹,一边读一边摇头——唉,天籁之作啊,我怎么就写不出这样的文字呢。 汪先生的散文好在哪里呢?掩卷思考,说不清楚好在哪里,反正感觉好像就是在一个静静的冬夜,坐在火炉旁,手捧着一杯热茶;又好像在风和日丽的早晨,行走在小桥流水的江南;更多的时候,就是回到了童年,在体味童趣时,既感到温暖又感到淡淡的忧伤,“逝者如斯”啊。 就我的阅读水平,我想这篇散文之所以有如此的魅力,就在于作者用浑朴自然的文字,从小的视角楔入写凡人小事之美,于看似不经心、不刻意之中设传神妙笔,写出了富有人情味的真境界。 通篇并没有多少景物的描写,而是用儿童的眼睛扫描花园。你看,花园的背景是灰青色、褐色、黑色的老宅,里面充满了影子——伸拔到无穷高的大柱子(儿童的眼里当然是“无穷高”),神堂屋里挂

着的鸟笼和“永远眯着眼睛假寐的鸟(儿童的心理!)”。写园子里的草,并不写草如何青如何绿,而写“巴根草”的儿歌、“我”躺在草地上拉草根的声音、草根的甜味和似有若无的水红色、写“我”与草的“游戏”,写被草磨得发光的鞋底、写难闻的“臭芝麻”,一笔带过的虎耳草的腥味和紫苏的红色。写虫,写天牛、蟋蟀、鼻涕虫、蝉、蜻蜓、土蜂,都不是描写虫如何如何,而是写“我”与虫们的故事。写鸟,写冒冒失失飞进花厅里的鸟,写吃偷吃米粉,灶饭,碗儿糕的鸟,写自己养的鸟被猫吃了的“哭”。写花,也并不写花如何美,而是写供花,写掐花,写穿花,甚至写绣球花和白缎子绣花的小拖鞋以及它们是主人小姑姑,还有花匠、花房、含羞草、荷花……。通篇文章都是儿童纯净的眼睛看到的东西,都是儿童纯真的心灵里感受到的美。特别是土蜂的那段描写: “好些年看不到土蜂了。这种蠢头蠢脑的家伙,我觉得它也在花朵上把屁股撅来撅去的,有点不配,因此常常愚弄它。土蜂是在泥地上掘洞当作窠的。看它从洞里把个有绒毛的小脑袋钻出来(那神气像个东张西望的近视眼),嗡,飞出去了,我便用一点点湿泥把那个洞封好,在原来的旁边给它重掘一个,等着,一会儿,它拖着肚子回来了,找呀找,找到我掘的那个洞,钻进去,看看,不对,于是在四近大找一气。我会看着它那副急样笑个半天。或者,干脆看它进了洞,用一根树枝塞起来,看它从别处开了洞再出来。好容易,可重见天日

汪曾祺的散文赏析

汪曾祺的散文赏析 汪曾祺在短篇小说创作上颇有成就,对戏剧与民间文艺也有深入钻研。下面是小编想跟大家分享的汪曾祺的散文赏析,欢迎大家浏览。汪曾祺的散文赏析【1】 汪曾祺这个名字对不少人来说,可能有些陌生,他不是一个高产作家,也没有写过什么惊世骇俗的作品。他在文坛上最早引起轰动的作品是上个世纪80年代初的《受戒》和《大淖记事》。有人可能以为他是个年轻作家,错了,他是西南联大的高材生,是沈从文的高足。 早在上个世纪40年代,汪曾祺先生就在沈从文先生的指导下开始文学创作。建国后,他沉寂了一段时间,后来被划为“右派”,60年代初写了几个短篇;此后又是很长时间的“静默”,直到80年代初才有了一次真正的“井喷”,陆续发表了不少小说和散文,而且引起了轰动,好评如潮。说来也怪,什么样的老师就有什么样的学生,汪曾祺先生在文坛上的遭遇似乎也师承沈从文。沈从文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曾以小说和散文蜚声文坛,建国后,他从文坛上销声匿迹,改行研究起了古代服饰,也成了一代大家。80年代初,他的早期作品再一次走红文坛,一版再版,有的还被拍成了电影,形成了一股“沈从文热”。对此,沈从文戏称自己是文坛上的“出土文物”。这样看,汪曾祺又何尝不是文坛上的一个“出土文物”呢? 我对汪曾祺先生的关注,不仅是因为他的小说、他的散文,一个

更重要的原因是因为他与样板戏的关系。1962年,汪调至北京京剧团任编剧,文革期间,他便开始了样板戏的创作与改编。家喻户晓、万口传唱的京剧《沙家浜》便是由他参与改编、定稿的。文革期间,“横扫”的风暴遍及全国,一个摘帽右派为什么会得到如此的重用?我曾经困惑过,后来才知道,是“旗手”江青赏识汪,宣布“汪曾祺先生可以控制使用”,这才使汪曾祺的才华有了“用武之地”。但他本人是否定样板戏的,同老一代文人一样,对样板戏深恶痛绝。 是汪的才华和经历引起了我极大的兴趣,我开始阅读和走近汪曾祺先生。由此知道了原来关注和欣赏汪曾祺先生的绝不在少数,无论专家或读者对汪都非常喜爱。燕山出版社出版的一套“世纪经典60家”文学丛刊,汪的作品收入其中,出版社还请专家和读者对所选的60家文学大师的作品打分,汪曾祺排名第十一位。而今汪老已作古12年了,他的作品仍然畅销不衰,我在这里不想、也无力对汪的小说的人物、情节、风格进行探讨和研究,只想就其散文的语言,谈谈我读后的一些感受。 汪曾祺先生的散文没有苦心经营的结构,也不追求题旨的玄奥深奇;平淡质朴,如话家常,是其散文的本色。汪曾祺先生曾说过:“我觉得伤感主义是散文的大敌。挺大的人,说些姑娘似的话……我是希望把散文写得平淡一点,自然一点,家常一点的。”因此品读汪曾祺先生的散文好像聆听一位性情和蔼、见识广博的老者谈话,虽然话语平常,但饶有趣味。 汪曾祺先生散文的语言总的说来是平和的、冲淡的、生动的、亲

朴素、平淡、韵味无穷——浅谈汪曾祺作品语言特色

朴素、平淡、韵味无穷 ——浅谈汪曾祺作品语言特色 内容提要:本文以汪曾祺的小说散文为研究对象,论述其作品的语言特色..笔者认为,汪曾祺作品语言特色表现为:独特的口语化的语言.吸取古典文学的营养.突破诗歌、散文、小说的界限.重氛围渲染,表现健康的人性.形成了其具有独特韵味的文学语言.对于打破“文革”后那段冰冻期特有的话语禁忌,功不可没.这决定了汪曾祺作品无可置疑的文体学意义. 关键词:汪曾祺、小说、散文、语言 许多人喜欢汪曾祺,有的甚至是疯狂地喜欢.汪曾祺像一阵清风在中国文坛刮过,让人眼前一亮.他承继了乃师沈从文之风,而又以白描见长,别成一家.他的小说、散文语言如同水中磨洗过的白石子,干净圆润清清爽爽.这种语言魅力显然得益于日常口语,方言,民间文学和古典文学的完美化合.汪曾祺将精练的古代语言词汇自然地消融在文本中,又从日常口语,方言,民间文学中吸取甘美的乳汁,兼收并蓄,克钢化柔,扫除诗歌、散文、小说的界限,独创一种新文体.豪华落尽见真淳.轻盈流丽,小巧精致,如生生燕语,呖呖莺歌,滑而不腻.令人一读之下而悠然神往.汪曾祺那信马由缰干净利索的文字,淡而有味,飘而不散,有初发芙蓉之美,可谓俗极,雅极,炉火纯青. 汪曾祺对中国文坛的影响,特别是对年轻一代作家的影响是巨大的.在风行现代派的上世纪80年代,汪曾祺以其优美的文字和叙述唤起了年轻一代对母语的感情,唤起了他们对母语的重新的热爱,唤起了他们对民族文化的热爱.上世纪80年代是流行翻译文体的年代,一些作家为了表现自己的新潮和前卫,大量模仿和照搬翻译小说的文体,以为翻译家的文体就是现代派的文体.我们现在从当时的一些著作的作品就可以看到这种幼稚的模仿.汪曾祺用非常中国化的文风征服了不同年龄、不同文化的人,且显得特别“新潮”,让年轻人重新树立了对汉

汪曾祺散文好句及赏析

汪曾祺散文好句及赏析 汪曾祺是中国当代作家、散文家、戏剧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汪曾祺散文好句及赏析,欢迎大家阅读。 汪曾祺散文好句及赏析1 1、有的小说,是写农村的。对话是农民的语言,叙述却是知识分子的语言,叙述和对话脱节。 2、小说的语言是浸透了内容的,浸透了作者的思想的。我们有时看一篇小说,看了三行,就看不下去了,因为语言太粗糙。语言的粗糙就是内容的粗糙。 3、语言,是内在地运行着的。缺乏内在的运动,这样的语言就会没有生气,就会呆板。 4、好的语言都是平平常常的,人人能懂,并且也可能说得出来的语言--只是他没有说出来。 5、往往有这样的说法:这篇小说写得不错,就是语言差一点。我认为这种说法是不能成立的。 6、我最近看了一个青年作家写的小说,小说用的是第一人称,小说中的“我”是一个才人小学的孩子,写的是“我”的一个同桌的女同学,这未尝不可。但是这个“我”对他的小同学的印象却是:“她长得很纤秀。”这是不可能的。小学生的语言里不可能有这个词。 7、人人心中所有,笔下所无。“红杏枝头春意闹”,“满宫明月梨

花白”都是这样。“闹”字“白”字,有什么稀奇呢?然而,未经人道。 8、我想任何人的语言都是这样,每句话都是警句,那是会叫人受不了的。 9、不单是对话,就是叙述描写的语言,也要和所写的人物”靠”。 10、一个人精神好的时候往往会才华横溢,妙语如珠;倦疲的时候往往词不达意。 11、我的习惯是,打好腹稿。我写京剧剧本,一段唱词,二十来句,我是想得每一句都能背下来,才落笔的。 12、我们不能说这首曲子不错,就是旋律和节奏差一点;这张画画得不错,就是色彩和线条差一点。我们也不能说:这篇小说不错,就是语言差一点。语言是小说的本体,不是附加的,可有可无的。 13、语言的奥秘,说穿了不过是长句与短句的搭配。 14、若我在临水照影里,想起你,若我在柳枝新绿前想起你,若我在一切无从说,说不好的美丽里想起你,我在那一切陶醉里,已非自醉,你可曾感受到,遥远的举杯致意。逝去的从容逝去,重温的依然重温,在沧桑的枝叶间,折取一朵明媚,簪进岁月肌里,许它疼痛又甜蜜,许它流去又流回,改头换面千千万,我认取你一如初见。 15、他(闻一多)在很年轻的时候,写过一篇《庄子》,说他的文字(即语言)已经不只是一种形式一种手段,本身即是目的(大意)。我认为这是说得很对的。 16、一个作家要养成一种习惯,时时观察生活,并把自己的印象用清晰的明确的语言表达出来。写下来也可以。不写下来,就记住(真

汪曾祺小说风格特色

谈谈汪曾祺小说的风格与特色 ——以《受戒》为例 暑假在家读了《汪曾祺文集》,感受颇深,尤喜欢他的小说,在此谈谈我对其小说的看法。 汪曾祺的小说充溢着“中国味儿”。他说:“我是一个中国人”,“中国人必然会接受中国传统思想和文化影响”。儒、道、佛三家,“比较起来,我还是接受儒家的思想多一些”;不过,“我不是从道理上,而是从感情上接受儒家思想的”。正因为他对传统文化的挚爱,因而在创作上追求回到现实主义,回到民族传统中去;在语言上则强调着力运用中国味儿的语言。这是他艺术追求的方向,也是他小说的灵魂。汪曾祺小说中流溢出的美质,首先在于对我们民族心灵和性灵的发现,以近乎虔敬的态度来抒写民族的传统美德。他说:“我写的是美,是健康的人性”。而美与健康的人性,不论在多么古老的民族传统中,永远是清新得如同荷风露珠一般。为此他写出了脍炙人口的《受戒》和《大淖记事》。 在风格特色上,汪曾祺的小说比较接近散文,是散文化了的小说。汪曾祺的创作开了新时期小说散文化的先河。他历来主张短篇小说应有散文的成份,并曾想打破小说、散文和诗歌的界限。他有深厚的中国古代文学和民间文学的修养,尤重《世说新语》、宋人笔记、桐城散文,又师承现代文学大师沈从文,这就使他的小说确实难同散文相区别。在新时期的小说中,他的作品可说是独具一格的。 汪曾祺小说的散文化特点首先在于重气氛。他认为在短篇小说中

只要写出了气氛,即使不写故事,没有情节,不直接写人物性格、心理,也可以在字里行间浸透人物,因为气氛即人物。所谓气氛,既包括作者的情感、情绪的自然流露,也包括自然风光、民情风俗的生动描绘。但汪曾祺尤其看重风俗描绘,他“以为风俗是一个民族集体创作的抒情诗。”风俗自然地流露出一个民族的天性,作者总是从这里去寻找人物性格的源头活水。凡与人物有关的风俗,作者从来不吝笔墨,大笔挥洒;与人无关的风俗,尽管很美,也毅然割舍,惜墨如金。他自己说;“我不善于讲故事,也不喜欢太象小说的小说,即故事性很强的小说。故事性太强了,我觉得就不太真实了。”因此,说他的小说更多地接近于生活的原貌,有着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首先,在塑造人物方面,其作品人物着色浅淡,绝少铅华,不作故意的褒贬和抑扬,好人并不强其所好,坏人也不故添其坏,能人并不样样俱能,庸人也不一无所长。全都实实在在,不掺半点虚假。《受戒》中的仁山和尚是荸荠庵的“当家的”,他能把帐一点一滴地算清楚,可当好和尚的三个条件,他一条也不具备。相貌:黄,胖;“声音也不象钟磬,倒象母猪”;聪明吗?难说,打牌老输。再如那个正经人“偷鸡的”,他平庸乏味的谋生本领——利用铜蜻蜓偷人家的鸡,可谓身无一技之长,但他的身上却给人以某种生活的启示,透视着某种生活的哲理。作者写人物就是这样,一就是一,二就是二,他追求生活的真实,绝不把人写成神,抑扬褒贬几乎毫无泄露和表现。 其次,在结构艺术上,汪曾祺的小说转折自然,不求严谨,接近散文,贴于生活状态。《受戒》写明海由舅舅带着出家,渡船时很

汪曾祺散文读后感

可以当笑话看的散文 ——读《汪曾祺散文》有感 我一直讨厌散文,不止是因为考试要考,而且还因为呆板无趣,看着想让人睡觉,每次看着看着都是迷迷糊糊,让人讨厌。所以我的书架上什么书都有,就是没有散文集,。像什么朱自清﹑老舍﹑巴金等人的散文实在是除了被迫才读几篇,否则几乎不看,因为这是在太无聊了。 但是,相比之下我认为汪曾祺的散文要比其他人好多了,他的散文轻松自在,而且总会在不经意间流露出一丝丝隐秘的幽默,让人嘴巴一咧,会心一笑。他的手法很有意思,总会在文中一些微妙的地方加上几句看似文不对题的几句话,却又在无意间把文章提升到了另一个层次。 有人评价:汪曾祺的散文没有结构的苦心经营,也不追求题旨的玄奥深奇,平淡质朴,娓娓道来,如话家常;汪曾祺的散文写风俗,谈文化,忆旧闻,述掌故,寄乡情,花鸟鱼虫,瓜果食物,无所不涉;汪曾祺则是要从内容到形式上建立一种原汁原味的“本色艺术”或“绿色艺术”,创造真境界,传达真感情,引领人们到达精神世界的净土。 在这本书中他的《跑警报》很有意思写出了西南联大在昆明时逃飞机轰炸时的许多趣事,当预行警报的灯笼挂出,人们从驿道撤入郊区的深山老林,警报响起后,男生手里提了一大袋零食在宿舍门口等人,直到女生出来了以后上去“嗨”一声以后欣然地并肩走出后门带着闲适的心,嘴里啃着零食,又因为是跑警报所以不能悠哉悠哉的,得带一些危险感,但还是显得不紧不慢。让人不得不感慨道:“原来跑警报也可以这样” 又比如说《五味》他用了风趣的笔法写出了全国各地的饮食习惯以及一些趣闻,比如山西人的酸,四川人的麻辣,无锡的甜,当然包括全国各地的人都喜欢的臭豆腐。是的,中国人口味之杂也,敢说堪为世界之冠。当我仔细回想一下后,也就发现原来《舌尖上的中国》应该是根据这篇文章改变的吧。我当然也喜欢他的《端午的鸭蛋》就连上课时也很想知道老师到底是怎样上这节课的。 我比较喜欢的还有《多年父子成兄弟》,一对父子之中并不需要过多的语言,那无与伦比的“孩子王”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在早春的时候带着一大堆孩子在田野上狂奔,“我”初恋时,父亲在一旁给我出馊主意,这种父亲哪里能够看见:如此民主而且回去理解孩子,从孩子身上学会不怕担干系,只是本着同学有难就要两肋插刀的的淳朴精神而去帮助他们。儿女是属于他们自己的。他们的现在,和他们的未来,都应由他们自己来设计。 文如其人,汪曾祺散文的平淡质朴,不事雕琢,缘于他心境的淡泊和对人情世故的达观与超脱,即使身处逆境,也心境释然。 我真的很喜欢这个作家和他一样幽默自在的散文,自由自在让人一看上去就可以轻而易举的理解,他并没有苦心去钻研如何写,同时也不用我们广大的读者去钻研如何读,只是像饭后的水果让人心里甜滋滋的,只是需要一颗轻松自在的心。篇二:读《汪曾祺散文》有感读《汪曾祺散文》有感 暑假,我买了一本《汪曾祺的散文》。本想在闲暇之余读这本书消磨时光,那知道却对其手不释卷。 《汪曾祺散文》描绘了各个地区风情,人物特色,民风习俗,以及地方特产,这一切,都使人耳目一新 人物传记,上到文学家,下至普通平民,一切都是汪曾祺先生所接触的人。我印象最深的是《吴大和尚和七拳半》这个故事。书中描写了两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含辛茹苦的吴大和尚和矮的出奇的七拳半。他们都是旧社会的普通平民,他们都有烧饼店,却拥有不同的故事,吴大和尚开烧饼饺面店,有妻小,本来是个幸福的家庭,结果他的妻子跑了,留下了他孤单一人看家;七拳半是个体户,他也有个烧饼店,而且生意兴隆,作者对其充满了期望。

汪曾祺小说艺术特点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宜自勉,岁月不待人。 一、1.独特的小说观念(“小说是回忆”) 汪曾祺曾经小说下过一个定义:“跟一个可以谈的来的朋友亲切地谈一点你所知道的生活。”于是,我们阅读他的小说,仿佛感觉到是一个岁月老人在夕阳下讲述些有意思的往事,清淡、飘逸、耐品味,那些浓烈的、激动的、过于悲伤的东西都在他的娓娓叙述中变得淡而又淡。人情世故,舒缓有致,自有一番坐看云起的淡定。 从汪曾祺目前的小说来看,他的作品大多是故乡高邮的风土人情、市井生活,那里有他童年生活的记忆和梦想,《受戒》、《大淖记事》、《异秉》等这些他写得最好的作品都属于童年回忆。为什么写得最好的是那些离现实最远的作品呢?回忆中的故乡童年到底给我们带来了那些审美经验? 回忆是一种远距离的凝望和选择,时间过滤掉外在的尘嚣与浮躁,沉淀下那些醇美的、在生命中留下印迹的东西。蓦然回首中,记忆里的往事点点滴滴叠印起来,形成了独具个性的艺术世界。 2.欢娱和谐的小说风格汪曾祺本人的个性和气质是倾向于和谐欢娱的,文如其人,其小说也具有相同的风格。40年代的汪曾祺由于年轻气盛,还有那么一点点的“浮躁凌厉”之气,老年以后汪曾祺参透了许多人世的纷争,越来越达观,他不习惯于对现实生活进行严格的拷问,用他自己的话说是:“追求的不是深刻,而是和谐”。于是,我们只在他的少数作品里看到些许锋芒和嘲弄,比如《讲用》。而他的大部分作品表达的都是爱与美、温情与风俗,氤氲着世俗人生的欢娱。 汪曾祺的小说营造了一片没有权力浸染纯然而宁静的乡土,一片近乎童年记忆般和谐温馨的所在。作者把笔触投向“故乡”高邮的村镇,这里没有宗法的约束,没有现代文明的挤压与喧扰,有的是一派自然与随和,有的是任性率真的人情与人性。《受戒》里的明海与小英子,《大淖记事》里的巧云和是十一子莫不洋溢着健康与活泼的光辉。大淖周围的人对于男女之事的以两情相悦为原则的随意,荸荠庵和尚们打牌、杀猪、吃肉、谈恋爱、找媳妇,虽然有违宗法制度和佛教清规,却是真真正正的人性的舒展和生命的欢娱。 3.萧散简远的小说语言汪曾祺的小说耐读、耐品、耐人寻味,可是,当我们读完后却难以复述其小说到底写了什么,因为小说的故事性不强,情节太少,好像没有起承转合,没有腾挪跌宕。留给我们的只是一种感觉、一种氛围、一种对生活的印象。 汪曾祺小说的散文化主要体现在小说结构上。他的小说情节因素很弱,较少逻辑的、因果的关系,也较少矛盾冲突所带来的戏剧性。他更多关注的是生活,他写人写事,浮在上面的却是生活。所以,他结构小说时大多按照生活的多维流动来“建构”,先描写环境背景、地理风貌,然后出现人,中间碰到什么可能就会绕进去写几笔,就如同一条流动的小河,两岸的草、花、云、影都倒影在里面,它不停地流着,碰到石头、游鱼、细沙……都要低回不已,一唱三叹,就这样形成了一条丰富活泼的小河。 汪曾祺对自己的小说文体的散文化是有着充分的自觉的,可以说,他是一个有着清醒意识的文体家。在他看来,故事性太强的小说很不真实,他在小说序言里声称:“我的小说的另一个特点是:散,这倒是有意为之的。我不喜欢布局严谨的小说,主张信马由缰,为文无法。”他说这种处理方法受过大苏写作理论的影响:“大略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这种行云流水般自然处理材料的艺术方法,与他本人的气质有关。他书画兼长,学养丰富,尤喜古代笔记,“喜欢宋人笔记胜于唐人传奇”,画则写意胜于工笔。他对生活审美化的处理中,只是一个平平静静的叙述者,性情温和与随意营造了一种独特的叙述风度和叙述文体。 二、1.浓郁的抒情色彩 汪曾祺在他的《晚翠文谈》中曾说“作品的主题,作者的思想,在一个作品里必须具体化为对所写人物的的抒情气质也日渐成熟。作为作家个人气质的折射,抒情在作品中表现的相当充分。这首先表现在作家主观情感的流露,汪曾祺作品往往具有小说情节的淡化倾向。随着情节因素的渐次消失,诸多的非情节因素(如风土人情、社会背景)涌入小说,抒情功能便附着在这些非情节因素上发挥作用。

汪曾祺小说的风格特色

汪曾祺小说的风格特色 汪曾祺是一位跨越现当代具有独特风格的作家,在汪曾祺作品中,民情风俗包含着真实的性情。 一、和谐的风俗 汪曾祺的创作风格鲜明,以独特的气质和淳厚的生活底蕴,热衷对故乡、对童年展开温馨的回忆,并擅长作风俗画式的描绘,而被称为“风俗画作家”。汪曾祺说过:“风俗,不论是自然形成的,还是包含一定的人为成分,都反映了一个民族对生活的挚爱,对‘活着’所感到的欢悦,风俗是民族感情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看出在汪曾祺的小说中关于风俗画的描绘是有意为之的。《受戒》和《大淖纪事》之所以吸引了众多读者,其中重要的因素是它们那种别有风情的风俗描写。如《受戒》的结尾处:“英子跳到中舱,两只桨飞快地划起来,划进了芦花荡。紫灰色的芦穗,发着银光,软软的,滑溜溜的,像一串丝线。有的地方结了蒲棒,通红的,像一枝一枝小蜡烛。青浮萍,紫浮萍。长脚蚊子,水蜘蛛。野菱角开着四瓣的小白花。惊起一只青桩(一种水鸟),擦着芦穗,扑鲁鲁鲁飞远

了……”其笔下那具有地域风情的描写,表现出一种纯朴、温馨、清雅和谐的美感,犹如一幅美丽的画面久久地定格在读者的视觉之中。 在《大淖记事》里,有随四时自然变化的沙洲美景、高阜上的鸡鸭炕房、负曝闲谈的人家、忙碌的浆房、田畴麦垅、闲置的候船室。总之,这里的一切和街里不一样,“这里的颜色、声音、气味和街里不一样”!这正是大淖人自然恬静天性的写照。而小说中十一子和巧云追求爱情的方式同大淖风情和谐,使人很难分出哪些是写人物,哪些是写风俗。风俗和人物浑然一体、自然天成,交相辉映地体现出民间生活的本真生命形象和人格取向。 优美和谐的风俗不仅表现在人与人、人与群体社会的融洽关系中,还表现在人与物之间的亲近上。《受戒》中的小和尚海明和小姑娘英子爱听青蛙打鼓、寒蛇唱歌,看荧火虫飞动。《天鹅之死》中的白蕤对美丽的天鹅情有独钟。《昙花?鹤和鬼火》中的李小龙爱那雪白的昙花、美丽的野鹤和绿色的鬼火。在这种人与物的关系中,物似乎成了人的生命的一部分,可以与之交流、与之沟通,形成了亲切优美的共存关系。 二、化的结构 在《汪曾祺小说选》的自序中,汪曾祺发表了一些对于小说的独特看法:“我曾想打破小说、散文和诗的界线。后来在形式上排除了诗,不分行了,散文的成份是一直都明显地存在着的。……不直接写人物的性格、心理、活动。有时只是一点气氛……气氛即人物……作品的风格就是人物性格。”汪曾祺的小说,摆脱了传统小说观念里强调情节,注重人物的塑造,铺设悬念,突出矛盾等结构特点,而是淡化情节,淡化人物,没有任何的悬念、冲突和高潮,形成了他散漫舒朗的结构风格。 例如《受戒》以写荸荠庵开头,从而引出当地和尚的风俗、荸荠庵的生活方式、和尚明海出家的过程和小英子一家的生活状态,最后才通过小英子的眼睛来写明海受戒的过程。同时,小说的穿插成分还像滚雪球一样不停向外滚动着别的穿插细节,例如描写庵中生活的一段,顺便交代了几个和尚的情态,在叙述三师傅时又写到了他的绝技、和尚和当地姑娘私通的风俗等,虽然表面上显得枝节纵横,但是作者的叙述却是那么的自然,如水的流动一般,不拘一格而又浑然天成。

汪曾祺的著名散文

汪曾祺的著名散文 汪曾祺 是当代有名的作家,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汪曾祺的著名散文 ,欢迎参考阅读! 姜妙香 姜先生真是温柔敦厚到了家了。 他的学生上他家去, 他总是站起来, 双手当胸捏着扇子, 微微躬着身子:" 您来啦!"临走时,一定送出大门。 他从不生气。有一回陪梅兰芳唱《奇双会》,他的赵宠。穿好了靴子,总觉 得不大得劲。"晤,今儿是怎样搞的,怎么总觉得一脚高一脚低的?我的腿 有毛病啦?"伸出脚来看看,两只靴子的厚底一只厚二寸,一只二寸二。他 的跟包叫申四。 他把申四叫过来:"老四哎, 咱们今儿的靴子拿错了吧?" 你猜申四说什么?--"你凑合着穿吧!" 姜先生从不争戏。向来梅先生演《奇双会》,都是他的赵宠。偶尔俞振飞也 陪 梅 先 生 唱 , 赵 宠 就 是 俞 的 。 管 事 的 说 :" 姜 先 生 , 您 来 个 保 童 。 "--"哎,好好好。"有时叶盛兰也陪梅先生唱。"姜先生, 您来个保童。"--"哎,好好好。"姜先生有一次遇见了劫道的, 就是琉璃厂西边北柳巷那儿。 那是敌伪的时候, 姜先生拿了"戏份儿" 回家。那会儿唱戏都是当天开份儿,戏打住了,管事的就把份儿分好了。姜先生 这天赶了两"包",华乐和长安。冬天,他坐在洋车里,前面挂着棉布 帘。 "站住!把身上的钱都拿出来!"--他也不知道里面是谁。 姜先生不 慌不忙地下了车,从左边口袋里掏出一沓(钞票),从右边又掏出了一沓。" 这是我今儿的戏份儿。 这是华乐的, 这是长安的, 都在这儿, 一个不少。 您点点。 "那位不知点了没有。想来大概是没有。 在上海也遇见过那么一回。 "站住,把身浪厢值钿(钱)格物事(东西) 才(都)拿出来!"此公把姜先生身上搜刮一空, 扬长而去。 姜先生在后面喊: "回来,回来!我这还有一块表哪,您要不要?" 事后,熟人问姜先生:"您真是!他走都走了,您干嘛还叫他回来?他把 您什么都抄走了,您还问'我这还有一块表哪,您要不要?" 姜妙香答道:"他也不容易。" 姜先生有一次似乎是生气了。文化大革命,红卫兵上姜先生家去抄家,抄出 一双尖头皮鞋,当场把鞋尖给他剁了。姜先生把这双剁了尖、张着大嘴的鞋放在

朴素、平淡、韵味无穷——浅谈汪曾祺作品语言特色

朴素、平淡、韵味无穷——浅谈汪曾祺作品语言特色

朴素、平淡、韵味无穷 ——浅谈汪曾祺作品语言特色 内容提要:本文以汪曾祺的小说散文为研究对象,论述其作品的语言特色..笔者认为,汪曾祺作品语言特色表现为:独特的口语化的语言.吸取古典文学的营养.突破诗歌、散文、小说的界限.重氛围渲染,表现健康的人性.形成了其具有独特韵味的文学语言.对于打破“文革”后那段冰冻期特有的话语禁忌,功不可没.这决定了汪曾祺作品无可置疑的文体学意义. 关键词:汪曾祺、小说、散文、语言 许多人喜欢汪曾祺,有的甚至是疯狂地喜欢.汪曾祺像一阵清风在中国文坛刮过,让人眼前一亮.他承继了乃师沈从文之风,而又以白描见长,别成一家.他的小说、散文语言如同水中磨洗过的白石子,干净圆润清清爽爽.这种语言魅力显然得益于日常口语,方言,民间文学和古典文学的完美化合.汪曾祺将精练的古代语言词汇自然地消融在文本中,又从日常口语,方言,民间文学中吸取甘美的乳汁,兼收并蓄,克钢化柔,扫除诗歌、散文、小说的界限,独创一种新文体.豪华落尽见真淳.轻盈流丽,小巧精致,如生生燕语,呖呖莺歌,滑而不腻.令人一读之下而悠然神往.汪曾祺那信马由缰干净利索的文字,淡而有味,飘而不散,有初发芙蓉之美,可谓俗极,雅极,炉火纯青. 汪曾祺对中国文坛的影响,特别是对年轻一代作家的影响是巨大的.在风行现代派的上世纪80年代,汪曾祺以其优美的文字和叙述唤起了年轻一代对母语的感情,唤起了他们对母语的重新的热爱,唤起了他们对民族文化的热爱.上世纪80年代是流行翻译文体的年代,一些作家为了表现自己的新潮和前卫,大量模仿和照搬翻译小说的文体,以为翻译家的文体就是现代派的文体.我们现在从当时的一些著作的作品就可以看到这种幼稚的模仿.汪曾祺用非常中国化的文风征服了不同年龄、不同文化的人,且显得特别“新潮”,让年轻人重新树立了对汉 2

汪曾祺散文论析

汪曾祺散文论析 汪曾祺是迄今为止争议最小的当代作家,他的美学气质、作品的审美价值、文学史意义得到评论界、创作界的一致肯定。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汪曾祺散文论析,欢迎来参考! 他以散文笔调写小说,写出了家乡五行八作的见闻和风物人情、习俗民风,富于地方特色。作品在疏放中透出凝重,于平淡中显现奇崛,情韵灵动淡远,风致清逸秀异。他的小说《受戒》、《大淖纪事》、《陈小手》都是当代文坛的经典名篇,对于他的小说吸收他的老师沈从文先生的京派小说风范评论界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而且他的小说那种淡泊恬淡的田园感受,也让很多读者流连忘返。我个人就非常喜欢他的小说,比如看过《受戒》脑子里经常会浮现小和尚和一个小姑娘坐在穿上的画面,也经常会想到两个天真少年在岸边留下的那一对小脚丫。今天我们就来重点探讨一下他的散文。 汪曾祺的散文大多数都写得随意感性又兴致盎然,更接近通常意义上的随笔。汪曾祺的作品多是随随便便、任心闲话、兴之所至的的闲话。他自己曾说,散文是一个大类,也说自己实在无法区分散文和随笔,于是将自己作品中稍长的称为散文,短的称为随笔。——《汪曾祺散文随笔集》自序。他的散文题材非常广泛:个人经历、天文地理、民情风俗、饮食男女、街头巷议、人生世相、文坛曲艺等等无不

可以入文。《文集自序》“此集诸篇,记人事、写风景、谈文化、述掌故、兼及草木虫鱼、瓜果食物,皆有情致。间作小考证,亦可喜。娓娓而谈,态度亲切,不矜持作态。文求雅洁,少雕饰,如行云流水。春初新韭,秋末晚菘,滋味近似。”他认为散文是一种见性情,见人品,见功底的文体。 汪曾祺散文的平淡质朴,不事雕琢,缘于他心境的淡泊和对人情世故的达观与超脱,即使身处逆境,也心境释然。其实“随缘任运”是汪曾祺所有作品体现出来的一种风格。代表的有《随遇而安》、《猴年说命》、《平心静气》、《觅我游踪五十年》、《我的创作生涯》、《自报家门》、《认识到和没有认识到的自己》、《老年的爱憎》等。他在《随遇而安》中开篇就说:“我当了一回右派,真是三生有幸,要不然我的一生就更平淡了。”这是对过去苦难的一种淡泊的心境,接着文章中既无凄楚之词,亦无愤懑之声,倒是写了在下放劳动过程中接触到的民情乐趣。他说“批判是一出荒诞戏剧,每一个上场的人都只是角色。”这又何尝不是一种清醒。张爱玲曾经说过“长的是磨难,短的是人生”,而且也有这样一句名言:“眼因流多泪水而愈清明,心因饱经忧患而愈温厚。” 汪曾祺或许就是达到了这种淡泊的温厚,当然这也是一种智慧的象征。他在《老年的爱憎》中讲到“通达”,认为这是对世事看得很清楚,很透彻,不太容易着急生气发牢骚的状态。而且他也区分了通达和冷漠、悠闲,他说“我不是不食人间烟火、不动感情的人,我不喜欢那种口不臧否人物,决不议论朝政,无爱无憎,无事无非,胆小怕

汪曾祺散文集

林清玄散文:小红西瓜 在这个夏天里,我最想吃的就是那美味的西瓜。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林清玄散文:小红西瓜”欢迎阅读,仅供参考,希望对你有所帮助。买到一种小如垒球的西瓜,皮色翠绿、果肉深红 2018-06-27 林清玄散文:鲑鱼归鱼 每个人都对故乡有着深深的依赖,不管我们身在何方,都会思念故乡。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林清玄散文:鲑鱼归鱼”欢迎阅读,仅供参考,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朋友开车带我从西温哥华 2018-06-14 林清玄散文:故乡的水土 不管我们身在何处,对于故乡都永远怀念。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林清玄散文:故乡的水土”欢迎阅读,仅供参考,希望对你有所帮助。第一次出国,妈妈帮我整行李,在行李整得差不多 2018-05-31 巴金散文:静寂的园子 在这个静寂的园子里,我有着许多感慨。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巴金散文:静寂的园子”欢迎阅读,仅供参考,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没有听见房东家的狗的声音。现在园子里非常静。那棵 2018-05-24 林清玄散文:时间之旅 时间的脚步匆匆,时间看似漫长却十分的短暂。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林清玄散文:时间之旅”欢迎阅读,仅供参考,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在李维的大学毕业典礼上,一名神秘的老妇人送 2018-05-09 鲁迅散文集 鲁迅所创作的散文不多但却可说篇篇精品,作文网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了《鲁迅散文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想了解更多的写作技巧请继续关注我们的作文栏目。鲁迅散文集

鲁迅:野草 2017-08-02 纪伯伦散文集 纪伯伦是黎巴嫩阿拉伯诗人、作家、画家,是20世纪阿拉伯新文学道路的开拓者之一,被称为“艺术天才”、“黎巴嫩文坛骄子”。作文网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了《纪伯伦散文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18-01-09 丰子恺散文集 丰子恺是我国新文化运动的启蒙者之一,早在二十年代他就出版了《艺术概论》、《音乐入门》、《西洋名画巡礼》等著作。他一生出版的著作达一百八十多部。作文网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了《丰子恺散文 2017-08-07 毕淑敏散文集汇总 以下是编辑为您整理的毕淑敏散文集汇总,供您参考,更多详细内容请点击(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0b5421567.html,/)查看。毕淑敏散文集汇总毕淑敏散文《我很重要》 2017-03-23 老舍散文集汇总 以下是编辑为您整理的老舍散文集汇总,供您参考,更多详细内容请点击(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0b5421567.html,/)查看。老舍散文集汇总老舍散文:东方学院&mda 2017-03-24 查看更多名家散文>>

汪曾祺著名的散文有哪些

汪曾祺著名的散文有哪些 汪曾祺 作品的大气和吞吐,给人静穆的幸福感。他写日常事物、即兴偶感、人投注 于物和时光的温爱。 文字饱含急躁和热烈归于平静之后的淡雅和隽美。 那么汪曾 祺著名的散文 有哪些呢?小编选取了 4 篇,希望大家会喜欢。 胡同文化 北京城像一块大豆腐,四方四正。城里有大街,有胡同。大街、胡同都是正 南正北,正东正西。北京人的方位意识极强。过去拉洋车的,逢转弯处都高叫一 声“东去! ”“西去! ”以防碰着行人。 老两口睡觉, 老太太嫌老头子挤着她了, 说“你往南边去一点”。这是外地少有的。街道如是斜的,就特别标明是斜街, 如烟袋斜街、杨梅竹斜街。大街、胡同,把北京切成一个又一个方块。这种方正 不但影响了北京人的生活,也影响了北京人的思想。 胡同原是蒙古语,据说原意是水井,未知确否。胡同的取名,有各种来源。 有的是计数的,如东单三条、东四十条。有的原是皇家储存物件的地方,如皮库 胡同、惜薪司胡同(存放柴炭的地方),有的是这条胡同里曾住过一个有名的人 物,如无量大人胡同、石老娘(老娘是接生婆)胡同。大雅宝胡同原名大哑吧胡 同,大概胡同里曾住过一个哑吧。王皮胡同是因为有一个姓王的皮匠。王广福胡 同原名王寡妇胡同。有的是某种行业集中的地方。手帕胡同大概是卖手帕的。羊 肉胡同当初想必是卖羊肉的, 有的胡同是像其形状的。 高义伯胡同原名狗尾巴胡 同。 小羊宜宾胡同原名羊尾巴胡同。 大概是因为这两条胡同的样子有点像羊尾巴、 狗尾巴。有些胡同则不知道何所取义,如大绿纱帽胡同。 胡同有的很宽阔, 如东总布胡同、 铁狮子胡同。 这些胡同两边大都是“宅门”, 到现在房屋都还挺整齐。有些胡同很小,如耳朵眼胡同。北京到底有多少胡同? 北京人说:有名的胡同三千六,没名的胡同数不清,通常提起“胡同”,多指的 是小胡同。 胡同是贯通大街的网络。它距离闹市很近,打个酱油,约二斤鸡蛋什么的, 很方便,但又似很远。这里没有车水马龙,总是安安静静的。偶尔有剃头挑子的 “唤头”(像一个大镊子,用铁棒从当中擦过,便发出噌的一声)、磨剪子磨刀 的“惊闺”(十几个铁片穿成一串,摇动作声)、算命的盲人(现在早没有了) 吹的短笛的声音。这些声音不但不显得喧闹,倒显得胡同里更加安静了。

汪曾祺散文的语言风格浅论

汪曾祺散文的语言风格浅论 思想寓于信笔所至的文字之中,并能做到亲切自然,舒展流畅,感情随笔流出, 在看似漫不经心的叙述中,透露出人生况味,有一种迷人的风采。 有人说“汪曾祺 的散文 比小说 好”,的确有道理。下面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关于汪曾祺散文的语言风格浅论 的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汪曾祺散文的语言风格浅论(一) 深沉纯朴、 浓郁深厚的感情寄托,是汪曾祺散文的一大特色。 追求真情,是散 文的灵魂,也是作家的最高信念。这种真情无疑包含着作家主观心态的真诚和所 要描写的客观世界的真实。 这两者是绝对不能离开的。 汪曾祺的散文即注重从真 情实感出发,从熟悉的人和事出发,描绘自己感受的一切,而且不拘于表面和浅层 的真实,敢于深入到内层的真实里去,这就给读者送来可震动心弦的磁力,从而引 起共鸣。 这种真情实感的倾泻程度,显然决定着作品的成功命运。 首先,我们来看 一组汪曾祺关于家乡的散文,如《故乡的元宵》、《我的家乡》、《文游台》、 《故乡的野菜》等篇章,就是一个远离家乡的游子对故乡高邮生活充满深情而又 略带沉重的思忆。“任何一篇好文章都是容易上口的。哪怕你没有时间读熟,凡 是能打动人心的地方,就容易让人记住。 我并没有想到要记住它们,它们会时时到 我的脑子里来游历。”汪曾祺散文把人唤入对过去岁月的追忆,你能立刻被其中 纯正的乡音、浓郁的乡情以及稔熟的草木虫鱼牢牢地吸引住,你不由惊叹作者竟 能把四十多年前那些非常艰涩的生活表现得如此生动感人。作者在江苏《雨花》 杂志发表总题为《故乡的食物》的散文,其中《端午节的鸭蛋》一节这样写道: 我的家乡是水乡。出鸭。高邮麻鸭是著名的鸭种。鸭多,鸭蛋也多。高邮人 也善于腌鸭蛋。 高邮咸鸭蛋于是出了名。 我在苏南,浙江,每逢有人问起我的籍贯, 回答之后,对方就会肃然起敬:“哦,你们那里出咸鸭蛋!”上海的卖腌腊的店铺 里也卖咸鸭蛋,必用纸条特别标明:“高邮咸蛋”。 高邮还出双黄鸭蛋。 别处鸭蛋 也偶有双黄的,但不如高邮的多。 可以成批输出……我对异乡人的称道高邮鸭蛋, 是不大高兴的,好像我们那穷地方就出鸭蛋似的。 《我的家乡》一文中,汪曾祺在饱含深情地写了高邮的风俗、风土、风情之 后,又郑重写道:“我的家乡不只出咸鸭蛋。 我们还出过秦少游,出过散曲家王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