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曾祺著名的散文有哪些

汪曾祺著名的散文有哪些
汪曾祺著名的散文有哪些

汪曾祺著名的散文有哪些 汪曾祺 作品的大气和吞吐,给人静穆的幸福感。他写日常事物、即兴偶感、人投注 于物和时光的温爱。 文字饱含急躁和热烈归于平静之后的淡雅和隽美。 那么汪曾 祺著名的散文 有哪些呢?小编选取了 4 篇,希望大家会喜欢。 胡同文化 北京城像一块大豆腐,四方四正。城里有大街,有胡同。大街、胡同都是正 南正北,正东正西。北京人的方位意识极强。过去拉洋车的,逢转弯处都高叫一 声“东去! ”“西去! ”以防碰着行人。 老两口睡觉, 老太太嫌老头子挤着她了, 说“你往南边去一点”。这是外地少有的。街道如是斜的,就特别标明是斜街, 如烟袋斜街、杨梅竹斜街。大街、胡同,把北京切成一个又一个方块。这种方正 不但影响了北京人的生活,也影响了北京人的思想。 胡同原是蒙古语,据说原意是水井,未知确否。胡同的取名,有各种来源。 有的是计数的,如东单三条、东四十条。有的原是皇家储存物件的地方,如皮库 胡同、惜薪司胡同(存放柴炭的地方),有的是这条胡同里曾住过一个有名的人 物,如无量大人胡同、石老娘(老娘是接生婆)胡同。大雅宝胡同原名大哑吧胡 同,大概胡同里曾住过一个哑吧。王皮胡同是因为有一个姓王的皮匠。王广福胡 同原名王寡妇胡同。有的是某种行业集中的地方。手帕胡同大概是卖手帕的。羊 肉胡同当初想必是卖羊肉的, 有的胡同是像其形状的。 高义伯胡同原名狗尾巴胡 同。 小羊宜宾胡同原名羊尾巴胡同。 大概是因为这两条胡同的样子有点像羊尾巴、 狗尾巴。有些胡同则不知道何所取义,如大绿纱帽胡同。 胡同有的很宽阔, 如东总布胡同、 铁狮子胡同。 这些胡同两边大都是“宅门”, 到现在房屋都还挺整齐。有些胡同很小,如耳朵眼胡同。北京到底有多少胡同? 北京人说:有名的胡同三千六,没名的胡同数不清,通常提起“胡同”,多指的 是小胡同。 胡同是贯通大街的网络。它距离闹市很近,打个酱油,约二斤鸡蛋什么的, 很方便,但又似很远。这里没有车水马龙,总是安安静静的。偶尔有剃头挑子的 “唤头”(像一个大镊子,用铁棒从当中擦过,便发出噌的一声)、磨剪子磨刀 的“惊闺”(十几个铁片穿成一串,摇动作声)、算命的盲人(现在早没有了) 吹的短笛的声音。这些声音不但不显得喧闹,倒显得胡同里更加安静了。

胡同和四合院是一体。胡同两边是若干四合院连接起来的。胡同、四合院, 是北京市民的居住方式, 也是北京市民的文化形态。 我们通常说北京的市民文化, 就是指的胡同文化。 胡同文化是北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即便不是最主要的部 分。 胡同文化是一种封闭的文化。 住在胡同里的居民大都安土重迁, 不大愿意搬 家。有在一个胡同里一住住几十年的,甚至有住了几辈子的。胡同里的房屋大都 很旧了,“地根儿”房子就不太好,旧房檩,断砖墙。下雨天常是外面大下,屋 里小下。一到下大雨,总可以听到房塌的声音,那是胡同里的房子。但是他们舍 不得“挪窝儿”,——“破家值万贯”。 四合院是一个盒子。北京人理想的住家是“独门独院”。北京人也很讲究 “处街坊”。“远亲不如近邻”,“街坊里道”的,谁家有点事,婚丧嫁娶,都 得“随”一点“份子”,道个喜或道个恼,不这样就不合“礼数”。但是平常日 子,过往不多,除了有的街坊是棋友,“杀”一盘;有的是酒友,到“大酒缸” (过去山西人开的酒铺, 都没有桌子, 在酒缸上放一块规成圆形的厚板以代酒桌) 喝两“个”(大酒缸二两一杯,叫做“一个”);或是鸟友,不约而同,各晃着 鸟笼,到天坛城根、玉渊潭去“会鸟”(会鸟是把鸟笼挂在一处,既可让鸟互相 学叫,也互相比赛),此外,“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 北京人易于满足,他们对生活的物质要求不高。有窝头,就知足了。大腌萝 卜,就不错。小酱萝卜,那还有什么说的。臭豆腐滴几滴香油,可以待姑奶奶。 虾米皮熬白菜,嘿!我认识一个在国子监当过差,伺候过陆润库、王(土序)等祭 酒的老人,他说:“哪儿也比不了北京。北京的熬白菜也比别处好吃,——五味 神在北京”。 五味神是什么神?我至今考查不出来。 但是北京人的大白菜文化却 是可以理解的。北京人每个人一辈子吃的大白菜摞起来大概有北海白塔那么高。 北京人爱瞧热闹,但是不爱管闲事。他们总是置身事外,冷眼旁观。北京是 民主运动的策源地,“民国”以来,常有学生运动。北京人管学生运动叫做“闹 学生”。学生示一威游行,叫做“过学生”。与他们无关。 北京胡同文化的精义是“忍”,安分守已、逆来顺受。老舍 《茶馆》 里的王利发说“我当了一辈子的顺民”, 是大部分北京市民的心态。 我的小说 《八月骄阳》里写到“文化大革命”,有这样一段对话: “还有个章法没有?我可是当了一辈子安善良民,从来奉公守法。这会儿, 全乱了。我这眼面前就跟‘下黄土’似的,简直的,分不清东西南北了。” “您多余操这份儿心。粮店还卖不卖棒子面?” “卖!” “还是的。有棒子面就行。……” 我们楼里有个小伙子,为一点事,打了开电梯的小姑娘一个嘴巴。我们都很

生气, 怎么可以打一个女孩子呢! 我跟两个上了岁数的老北京 (他们是“搬迁户”, 原来是住在胡同里的)说,大家应该主持正义,让小伙子当众向小姑娘认错,这 二位同志说:“叫他认错?门儿也没有!忍着吧!——‘穷忍着,富耐着,睡不 着眯着’!”“睡不着眯着”这话实在太精彩了!睡不着,别烦躁,别起急,眯 着,北京人,真有你的! 北京的胡同在衰败,没落。除了少数“宅门”还在那里挺着,大部分民居的 房屋都已经很残破,有的地基柱础甚至已经下沉,只有多半截还露在地面上。有 些四合院门外还保存已失原形的拴马桩、上马石,记录着失去的荣华。有打不上 水来的井眼、磨圆了棱角的石头棋盘,供人凭吊。西风残照,衰草离披,满目荒 凉,毫无生气。 看看这些胡同的照片,不禁使人产生怀旧情绪,甚至有些伤感,但是这是无 可奈何的事。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席卷之下,胡同和胡同文化总有一天会消失的。 也许像西安的虾蟆陵,南京的乌衣巷,还会保留一两个名目,使人怅望低徊。 再见吧,胡同。 葡萄月令 一月,下大雪。 雪静静地下着。果园一片白。听不到一点声音。 葡萄睡在铺着白雪的窖里。 二月里刮春风。 立春后,要刮四十八天“摆条风”。风摆动树的枝条,树醒了,忙忙地把汁 液送到全身。树枝软了。树绿了。 雪化了,土地是黑的。 黑色的土地里,长出了茵陈蒿。碧绿。 葡萄出窖。 把葡萄窖一锹一锹挖开。挖下的土,堆在四面。葡萄藤露出来了,乌黑的。 有的梢头已经绽开了芽苞,吐出指甲大的苍白的小叶。它已经等不及了。 把葡萄藤拉出来,放在松松的湿土上。 不大一会,小叶就变了颜色,叶边发红;--又不大一会,绿了。 三月,葡萄上架。 先得备料。把立柱、横梁、小棍,槐木的、柳木的、杨木的、桦木的,按照 树棵大小,分别堆放在旁边。立柱有汤碗口粗的、饭碗口粗的、茶杯口粗的。一 棵大葡萄得用八根,十根,乃至十二根立柱。中等的,六根、四根。 先刨坑,竖柱。然后搭横梁。用粗铁丝紧。然后搭小棍,用细铁丝缚住。 然后,请葡萄上架。把在土里趴了一冬的老藤扛起来,得费一点劲。大的, 得四五个人一起来。“起!起!”哎,它起来了,把它放在葡萄架上,把枝条向 三面伸开,像五个指头一样的伸开,扇面似的伸开。然后,用麻筋在小棍上固定 住。葡萄藤舒舒展展,凉凉快快地在上面呆着。

上了架,就施肥。在葡萄根的后面,距主干一尺,挖一道半月形的沟,把大 粪倒在里面。葡萄上大粪,不用稀释,就这样把原汁大粪倒下去。大棵的,得三 四桶。小葡萄,一桶也就够了。 四月,浇水。 挖窖挖出的土,堆在四面,筑成垄,就成一个池子。池里放满了水。葡萄园 里水气泱泱,沁人心肺。 葡萄喝起水来是惊人的。它真是在喝哎!葡萄藤的组织跟别的果树不一样, 它里面是一根一根细小的导管。这一点,中国的古人早就发现了。《图经》云: “根苗中空相通。圃人将货之,欲得厚利,暮溉其根,而晨朝水浸子中矣,故俗 呼其苗为木通。”“暮溉其根,而晨朝水浸子中矣”,是不对的,葡萄成熟了, 就不能再浇水了。再浇,果粒就会涨破。“中空相通”却是很准确的。浇了水, 不大一会,它就从根直吸到梢,简直是小孩嘬奶似的拼命往上嘬。浇过了水,你 再回来看看吧:梢头切断过的破口,就嗒嗒地往下滴水了。 是一种什么力量使葡萄拼命地往上吸水呢? 施了肥,浇了水,葡萄就使劲抽条、长叶子。真快!原来是几根根枯藤,几 天工夫,就变成青枝绿叶的一大片。 五月,浇水,喷药,打梢,掐须。 葡萄一年不知道要喝多少水, 别的果树都不这样。 别的果树都是刨一个“树 碗”,往里浇几担水就得了,没有像它这样的:“漫灌”,整池子的喝。 喷波尔多液。从抽条长叶,一直到坐果成熟,不知道要喷多少次。喷了波尔 多液,太阳一晒,葡萄叶子就都变成蓝的了。 葡萄抽条,丝毫不知节制,它简直是瞎长!几天工夫,就抽出好长的一截的 新条。这样长法还行呀,还结不结果呀?因此,过几天就得给它打一次条。葡萄 打条,也用不着什么技巧,是个人就能干,拿起树剪,劈劈啪啪,把新抽出来的 一截都给它铰了就得了。一铰,一地的长着新叶的条。 葡萄的卷须,在它还是野生的时候是有用的,好攀附在别的什么树木上。现 在,已经有人给它好好地固定在架上了,就一点用也没有了。卷须这东西最耗养 分,凡是作物,都是优先把养分输送到顶端,因此,长出来就给它掐了,长出来 就给它掐了。 葡萄的卷须有一点淡淡的甜味。这东西如果腌成咸菜,大概不难吃。 五月中下旬,果树开花了。果园,美极了。梨树开花了,苹果树开花了,葡 萄也开花了。 都说梨花像雪,其实苹果花才像雪。雪是厚重的,不是透明的。梨花像什么 呢?梨花的瓣子是月亮做的。 有人说葡萄不开花,哪能呢,只是葡萄花很小,颜色淡黄微绿,不钻进葡萄 架是看不出的,而且它开花期很短。很快,就结出了绿豆大的葡萄粒。 六月,浇水、喷药、打条、掐须。 葡萄粒长了一点了,一颗一颗,像绿玻璃料做的纽子。硬的。

葡萄不招虫。葡萄会生病,所以要经常喷波尔多液。但是它不像桃,桃有桃 食心虫; 梨, 梨有梨食心虫。 葡萄不用疏虫果。 果园每年疏虫果是要费很多工的。 虫果没有用,黑黑的一个半干的球,可是它耗养分呀!所以,要把它“疏”掉。 七月,葡萄“膨大”了。 掐须、打条、喷药,大大地浇一次水。 追一次肥。追硫铵。在原来施粪肥的沟里撒上硫铵。然后,就把沟填平了, 把硫铵封在里面。 汉朝是不会有追这次肥的,汉朝没有硫铵。 八月,葡萄“着色”。 别以为我这里是把画家的术语借用来了。不是的。这是果农的语言,他们就 叫“着色”。 下过大雨,你来看看葡萄园吧,那叫好看!白的像白玛瑙,红的像红宝石, 紫的像紫水晶,黑的像黑玉。一串一串,饱满、磁棒、挺括,璀璨琳琅。你就把 《说文解字》里的玉字偏旁的字都搬了来吧,那也不够用呀! 可是你得快来!明天,对不起,你全看不到了。我们要喷波尔多液了。一喷 波尔多液,它们的晶莹鲜艳全都没有了,它们蒙上一层蓝兮兮、白糊糊的东西, 成了磨砂玻璃。我们不得不这样干。葡萄是吃的,不是看的。我们得保护它。 过不两天,就下葡萄了。 一串一串剪下来,把病果、瘪果去掉,妥妥地放在果筐里。果筐满了,盖上 盖,要一个棒小伙子跳上去蹦两下,用麻筋缝的筐盖。新下的果子,不怕压,它 很结实,压不坏。倒怕是装不紧,逛里逛当的。那,来回一晃悠,全得烂! 葡萄装上车,走了。 去吧,葡萄,让人们吃去吧! 九月的果园像一个生过孩子的少妇,宁静、幸福,而慵懒。 我们还给葡萄喷一次波尔多液。哦,下了果子,就不管了?人,总不能这样 无情无义吧。 十月,我们有别的农活。我们要去割稻子。葡萄,你愿意怎么长,就怎么长 着吧。 十一月。葡萄下架。 把葡萄架拆下来。 检查一下, 还能再用的, 搁在一边。 糟朽了的, 只好烧火。 立柱、横梁、小棍,分别堆垛起来。 剪葡葡条。干脆得很,除了老条,一概剪光。葡萄又成了一个秃子。 剪下的葡萄条, 挑有三个芽眼的, 剪成二尺多长的一截, 捆起来, 放在屋里, 准备明春插条。 其余的,连枝带叶,都用竹笤帚扫成一堆,装走了。 葡萄园光秃秃。 十一月下旬,十二月上旬,葡萄入窖。 这是个重活。把老本放倒,挖土把它埋起来。要埋得很厚实。外面要用铁锹

拍平。这个活不能马虎。都要经过验收,才给记工。 葡萄窖, 一个一个长方形的土墩墩。 一行一行, 整整齐齐地排列着。 风一吹, 土色发了白。 这真是一年的冬景了。 热热闹闹的果园, 现在什么颜色都没有了。 眼界空阔, 一览无余,只剩下发白的黄土。 下雪了。我们踏着碎玻璃碴似的雪,检查葡萄窖,扛着铁锹。 一到冬天,要检查几次。不是怕别的,怕老鼠打了洞。葡萄窖里很暖和,老 鼠爱往这里面钻。它倒是暖和了,咱们的葡萄可就受了冷啦! 我爱这种暂时的永久 ……西长安街。 十一点。 (钟在什么地方敲。 ) 月和雾, 路灯。 火车喷着汽, 汽笛在天边拉响,在城市之外,又悠又远又安详。汽车缎子似的一曳,一个彩色 的半弧,低低地贴着地面,再见,——消失了。三座门一层沉沉的影子,赶不开 可是压不住,——一片树叶正在过桥哩。各种声音,柔美,温和,纯熟,依依地 显出一片意义。我好像是一个绝域归来的倦客,吃过了又睡过了,第一次观察这 个世界,充满清兴的时间,至情的夜。 (日子真不大好过啊,可是灾难这一会儿似乎放开我们了……) 一棵树:满含月光的轻雾里,路灯投下一圈一圈的圆光,一个一个 spot, 一棵矮树一半溶在光里了。一片一片浅黄的叶子,纤秀,苗条,(槐树么?)疏 疏落落, 微微飘动, (冬天, 可是风多轻柔,) 一片一片叶子如蕤水, 鲜明极了, 空中之色,凭虚而在,卓然的分别于其属冠,而指出枝干的姿势。无比的生动: 真实与虚幻相合, 真实即虚幻, 空气极其清冽, 如在湖上, 平坦的, 远阔的夜啊。 晚归的三五成阵的行人都有极好的表情。…… 我热爱舞台生活! (什么东西叫我激动起来了。)我将永远无法让你明白那 种生活的魅力啊。 那是水里的月, 而我毫不犹豫用这两个字说明我的感情: 醉心。 你去试试看,你只要在里头泡过一阵,你就说不出来有一种瘾。这些你是都可以 想象得到的:节奏的感觉,形式的完美的感觉,你亲身担当一个匀称和谐的杰作 的一笔, 你去证明一种东西。 艰难的克服和艰难本身加于你的快感; 紧张得要命, 跟紧张作伴的镇定,甜美的,真是甜美的啊,那种松弛。创造和被创造,什么是 真值得快乐的?——胜利,你体验“形成”,形成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东西。你不 能怀疑,虚空的虚空么,好,“咱们台上见!”——你说我说的是戏剧本 身,赞美的是演出么?是的,那是该赞美的,凡是弄戏的都有一个当然的信 念:一切为了演出。愿我们持有这个信念罢。可是你不是说的是演员?演员有演 员的快乐,但是我们今天暂时不提及属于个人部分的东西。整个的。从一个剧本 的“来到我们手里”,到拆台,到最后一个戴起帽子,扣好衣服,点起一根烟, 从后楼上窗户斜射到又空又大的池座中的阳光中走出来, 惆怅又轻松, 依依的别 意,离开戏园子,这个家,为止。每一个时候你都觉得有所为,清清楚楚地知道

你存在的意义。你在一个宏壮的集合之中,像潮水,一起向前;而每个人是一个 象征。我唯在戏剧圈子里面见过真正的友谊。在每个人都站在戏剧之中的时候, 真是和衷共济,大家都能为别人想,都恳切。人是个什么样的人,在那种时候看 得最清楚,而好多人在弄戏的时候,常与在“外面”不一样。于是坦荡,于是脱 俗,于是,快乐了。忙是真忙呀,身体四肢,双手大脑,一齐并用,可喜的是, 你觉得你早应当疲倦的时候你还有精力,于是你知道你平常的疲倦都因为烦闷, 你看懂疲倦了。 烟是个烟, 水是杯水, 一切那么“是个味儿”, 一切姿势都可感, 一切姿势都是充分的。…… (喔,我离开那种生活日子已久了,你看……) 一直到戏“搬出来”。戏在台上演,在“完全良好”的情形下进行,你听, 真静, 鸦雀无声! 多广大呀, 多丰满呀! 你直接走到戏剧里面, 贴到戏剧顶内在, 顶深秘的东西,戏剧的本质了,一朵花在展开,一脉泉在涌动,一缕风在轻轻运 送。我爱轻手轻脚的——说不出的小心,轻微,从布景后面纵横复杂的铁架子之 间走过,站一站,看一看从前面透过的光,一个花盆或者别的东西印在布景上的 影子,默念台上的动作,表情,然后从两句已经永不走样的戏词之间溜下来。我 每天都要走这么一两趟,我的心充满了感情,像春一样的柔软。 而我爱在杂乱的道具室里休息。 爱在下一幕要搬上去的沙发里躺一躺, 爱看 前一幕撤下来的书架上的书。我爱这些奇异的配合,特殊的秩序,这些因为需要 而凑在一起的不同。这些不同时代,不同作风,属于不同社会,不同的人的形形 色色, 环绕在我身旁, 不但不倾轧, 不矛盾, 而且还会流通起来, 形成一场盛宴。 我爱这么搬来搬去, 这种不定, 这种暂时的永久。 我爱这种浑然, 这种认真其是, 这种庄严的做作。我爱在一棵伪装的,钉着许多木条,叶子已经半干,杆子只有 半爿的,不伦不类,样子滑稽的树底下坐下来,抽烟,思索。我的思想跟在任何 一棵树下没有什么不同。而且,我简直要说,不是任何一棵树下所能有的,那么 清醒,那么流动,那么纯净无滓。 (喔,我需要一棵树。现在,——每一个时候……) 翠湖心影 有一个姑娘,牙长得好。有人问她: "姑娘,你多大了?" "十七。" "住在哪里?" "翠湖西。" "爱吃什么?" "辣子鸡。" 过了两天,姑娘摔了一跤,磕掉了门牙。有人问她: "姑娘多大了?" "十五。"

"住在哪里?" "翠湖。" "爱吃什么?" "麻婆豆腐。" 这是我在四十四年前听到的一个笑话。当时觉得很无聊(是在一个座谈会上 听一个本地才子说的)。现在想起来觉得很亲切。因为它让我想起翠湖。 昆明和翠湖分不开, 很多城市都有湖。 杭州西湖、 济南大明湖、 扬州瘦西湖。 然而这些湖和城的关系都还不是那样密切。 似乎把这些湖挪开, 城市也还是城市。 翠湖可不能挪开。没有翠湖,昆明就不成其为昆明了。翠湖在城里,而且几乎就 挨着市中心。城中有湖,这在中国,在世界上,都是不多的。说某某湖是某某城 的眼睛, 这是一个俗得不能再俗的比喻了。 然而说到翠湖, 这个比喻还是躲不开。 只能说:翠湖是昆明的眼睛。有什么办法呢,因为它非常贴切。 翠湖是一片湖,同时也是一条路。城中有湖,并不妨碍交通。湖之中,有一 条很整齐的贯通南北的大路。 从文林街、 先生坡、 府甬道, 到华山南路、 正义路, 这是一条直达的捷径。--否则就要走翠湖东路或翠湖西路,那就绕远多了。昆明 人特意来游翠湖的也有, 不多。 多数人只是从这里穿过。 翠湖中游人少而行人多。 但是行人到了翠湖,也就成了游人了。从喧嚣扰攘的闹市和刻板枯燥的机关里, 匆匆忙忙地走过来,一进了翠湖,即刻就会觉得浑身轻松下来;生活的重压、柴 米油盐、委屈烦恼,就会冲淡一些。人们不知不觉地放慢了脚步,甚至可以停下 来,在路边的石凳上坐一坐,抽一支烟,四边看看。即使仍在匆忙地赶路,人在 湖光树影中,精神也很不一样了。翠湖每天每日,给了昆明人多少浮世的安慰和 精神的疗养啊。因此,昆明人--包括外来的游子,对翠湖充满感激。 翠湖这个名字起得好!湖不大,也不小,正合适。小了,不够一游;太大了, 游起来怪累。湖的周围和湖中都有堤。堤边密密地栽着树。树都很高大。主要的 是垂柳。"秋尽江南草未凋",昆明的树好像到了冬天也还是绿的。尤 其是雨季,翠湖的柳树真是绿得好像要滴下来。湖水极清。我的印象里翠湖似没 有蚊子。夏天的夜晚,我们在湖中漫步或在堤边浅草中坐卧,好像都没有被蚊子 咬过。湖水常年盈满。我在昆明住了七年,没有看见过翠湖干得见了底。偶尔接 连下了几天大雨,湖水涨了,湖中的大路也被淹没,不能通过了。但这样的时候 很少。翠湖的水不深。浅处没膝,深处也不过齐腰。因此没有人到这里来自杀。 我们有一个广东籍的同学, 因为失恋, 曾投过翠湖。 但是他下湖在水里走了一截, 又爬上来了。因为他大概还不太想死,而且翠湖里也淹不死人。翠湖不种荷花, 但是有许多水浮莲。 肥厚碧绿的猪耳状的叶子, 开着一望无际的粉紫色的蝶形的 花,很热闹。我是在翠湖才认识这种水生植物的。我以后也再也没看到过这样大 片大片的水浮莲。湖中多红鱼,很大,都有一尺多长。这些鱼已经习惯于人声脚 步,见人不惊,整天只是安安静静地,悠然地浮沉游动着。有时夜晚从湖中大路 上过,会忽然拨刺一声,从湖心跃起一条极大的大鱼,吓你一跳。湖水、柳树、 粉紫色的水浮莲、红鱼,共同组成一个印象:翠。

一九三九年的夏天, 我到昆明来考大学, 寄住在青莲街的同济中学的宿舍里, 几乎每天都要到翠湖。学校已经发了榜,还没有开学,我们除了骑马到黑龙潭、 金殿,坐船到大观楼,就是到翠湖图书馆去看书。这是我这一生去过次数最多的 一个图书馆, 也是印象极佳的一个图书馆。 图书馆不大, 形制有一点像一个道观。 非常安静整洁。有一个侧院,院里种了好多盆白茶花。这些白茶花有时整天没有 一个人来看它,就只是安安静静地欣然地开着。图书馆的管理员是一个妙人。他 没有准确的上下班时间。有时我们去得早了,他还没有来,门没有开,我们就在 外面等着。他来了,谁也不理,开了门,走进阅览室,把壁上一个不走的挂钟的 时针"喀拉拉"一拨,拨到八点,这就上班了,开始借书。这个图书馆 的藏书室在楼上。 楼板上挖出一个长方形的洞, 从洞里用绳子吊下一个长方形的 木盘。借书人开好借书单,--管理员把借书单叫做"飞子",昆明人把 一切不大的纸片都叫做"飞子",买米的发票、包裹单、汽车票,都叫 "飞子", --这位管理员看一看, 放在木盘里, 一拽旁边的铃铛, " 啷啷",木盘就从洞里吊上去了。--上面大概有个滑车。不一会,上面拽一 下铃铛,木盘又系了下来,你要的书来了。这种古老而有趣的借书手续我以后再 也没有见过。这个小图书馆藏书似不少,而且有些善本。我们想看的书大都能够 借到。 过了两三个小时, 这位干瘦而沉默的有点像陈老莲画出来的古典的图书管 理员站起来,把壁上不走的挂钟的时针"喀拉拉"一拨,拨到十二点: 下班! 我们对他这种以意为之的计时方法完全没有意见。 因为我们没有一定要看 完的书,到这里来只是享受一点安静。我们的看书,是没有目的的,从《南诏国 志》到福尔摩斯,逮着什么看什么。 翠湖图书馆现在还有么?这位图书管理员大概早已作古了。不知道为什么, 我会常常想起他来, 并和我所认识的几个孤独、 贫穷而有点怪癖的小知识分子的 印象掺和在一起,越来越鲜明。总有一天,这个人物的形象会出现在我的小说里 的。 翠湖的好处是建筑物少。我最怕风景区挤满了亭台楼阁。除了翠湖图书馆, 有一簇洋房, 是法国人开的翠湖饭店。 这所饭店似乎是终年空着的。 大门虽开着, 但我从未见过有人进去,不论是中国人还是法国人。此外,大路之东,有几间黑 瓦朱栏的平房,狭长的,按形制似应该叫做"轩"。也许里面是有一方 题作什么轩的横匾的,但是我记不得了。也许根本没有。轩里有一阵曾有人卖过 面点,大概因为生意不好,停歇了。轩内空荡荡的,没有桌椅。只在廊下有一个 卖"糠虾"的老婆婆。 "糠虾"是只有皮壳没有肉的小虾。 晒 干了,卖给游人喂鱼。花极少的钱,便可从老婆婆手里买半碗,一把一把撒在水 里, 一尺多长的红鱼就很兴奋地游过来, 抢食水面的糠虾, 唼喋有声。 糠虾喂完, 人鱼俱散,轩中又是空荡荡的,剩下老婆婆一个人寂然地坐在那里。 路东伸进湖水,有一个半岛。半岛上有一个两层的楼阁。阁上是个茶馆。茶 馆的地势很好,四面有窗,入目都是湖水。夏天,在阁子上喝茶,很凉快。这家 茶馆,夏天,是到了晚上还卖茶的(昆明的茶馆都是这样,收市很晚),我们有时

会一直坐到十点多钟。茶馆卖盖碗茶,还卖炒葵花子、南瓜子、花生米,都装在 一个白铁敲成的方碟子里,昆明的茶馆计账的方法有点特别:瓜子、花生,都是 一个价钱, 按碟算。 喝完了茶, "收茶钱!"堂倌走过来, 数一数碟子, 就报出个钱数。我们的同学有时临窗饮茶,嗑完一碟瓜子,随手把铁皮碟往外一 扔,"Pia--",碟子就落进了水里。堂倌算账,还是照碟算。这些堂 倌们晚上清点时, 自然会发现碟子少了, 并且也一定会知道这些碟子上哪里去了。 但是从来没有一次收茶钱时因此和顾客吵起来过;并且在提着大铜壶用 " 凤凰三点头"手法为客人续水时, 也从不拿眼睛"贼"着客人。 把 瓜子碟扔进水里, 自然是不大道德。 不过堂倌不那么斤斤计较的风度却是很可佩 服的。 除了到昆明图书馆看书,喝茶,我们更多的时候是到翠湖去 " 穷遛 "。这"穷遛"有两层意思,一是不名一钱地遛,一是无穷无尽地 遛。"园日涉以成趣",我们遛翠湖没有个够的时候。尤其是晚上,踏 着斑驳的月光树影,可以在湖里一遛遛好几圈。一面走,一面海阔天空,高谈阔 论。我们那时都是二十岁上下的人,似乎有很多话要说,可说,我们都说了些什 么呢?我现在一句都记不得了! 我是一九四六年离开昆明的。一别翠湖,已经三十八年了,时间过得真快! 我是很想念翠湖的。 前几年,听说因为搞什么"建设",挖断了水脉,翠湖没有水了。 我听了,觉得怅然,而且,愤怒了。这是怎么搞的!谁搞的?翠湖会成了什么样 子呢?那些树呢?那些水浮莲呢?那些鱼呢? 最近听说, 翠湖又有水了, 我高兴! 我当然会想到这是三中全会带来的好处。 这是拨乱反正。 但是我又听说,翠湖现在很热闹,经常举办"蛇展"什么的,我又 有点担心。这又会成了什么样子呢?我不反对翠湖游人多,甚至可以有游艇,甚 至可以设立摊篷卖破酥包子、焖鸡米线、冰激凌、雪糕,但是最好不要搞" 蛇展"。我希望还我一个明爽安静的翠湖。我想这也是很多昆明人的希望。




[汪曾祺散文选读后感]汪曾祺散文读后感600

[汪曾祺散文选读后感]汪曾祺散文读后感600 读《汪曾祺散文》,如同是听一位经历抗战、解放战争的历史老人在向我们娓娓动听地倾述生活小事,下面是为大家的汪曾祺散文选读后感,希望大家喜欢! 汪曾祺先生的散文集《人间草木》第一篇就是《花园》。读了几遍,每次都是一边读一边笑,一边读一边叹,一边读一边摇头——唉,天籁之作啊,我怎么就写不出这样的文字呢。 汪先生的散文好在哪里呢?掩卷思考,说不清楚好在哪里,反正感觉好像就是在一个静静的冬夜,坐在火炉旁,手捧着一杯热茶;又好像在风和日丽的早晨,行走在小桥流水的江南;更多的时候,就是回到了童年,在体味童趣时,既感到温暖又感到淡淡的忧伤,“逝者如斯”啊。 就我的阅读水平,我想这篇散文之所以有如此的魅力,就在于作者用浑朴自然的文字,从小的视角楔入写凡人小事之美,于看似不经心、不刻意之中设传神妙笔,写出了富有人情味的真境界。 通篇并没有多少景物的描写,而是用儿童的眼睛扫描花园。你看,花园的背景是灰青色、褐色、黑色的老宅,里面充满了影子——伸拔到无穷高的大柱子(儿童的眼里当然是“无穷高”),神堂屋里挂

着的鸟笼和“永远眯着眼睛假寐的鸟(儿童的心理!)”。写园子里的草,并不写草如何青如何绿,而写“巴根草”的儿歌、“我”躺在草地上拉草根的声音、草根的甜味和似有若无的水红色、写“我”与草的“游戏”,写被草磨得发光的鞋底、写难闻的“臭芝麻”,一笔带过的虎耳草的腥味和紫苏的红色。写虫,写天牛、蟋蟀、鼻涕虫、蝉、蜻蜓、土蜂,都不是描写虫如何如何,而是写“我”与虫们的故事。写鸟,写冒冒失失飞进花厅里的鸟,写吃偷吃米粉,灶饭,碗儿糕的鸟,写自己养的鸟被猫吃了的“哭”。写花,也并不写花如何美,而是写供花,写掐花,写穿花,甚至写绣球花和白缎子绣花的小拖鞋以及它们是主人小姑姑,还有花匠、花房、含羞草、荷花……。通篇文章都是儿童纯净的眼睛看到的东西,都是儿童纯真的心灵里感受到的美。特别是土蜂的那段描写: “好些年看不到土蜂了。这种蠢头蠢脑的家伙,我觉得它也在花朵上把屁股撅来撅去的,有点不配,因此常常愚弄它。土蜂是在泥地上掘洞当作窠的。看它从洞里把个有绒毛的小脑袋钻出来(那神气像个东张西望的近视眼),嗡,飞出去了,我便用一点点湿泥把那个洞封好,在原来的旁边给它重掘一个,等着,一会儿,它拖着肚子回来了,找呀找,找到我掘的那个洞,钻进去,看看,不对,于是在四近大找一气。我会看着它那副急样笑个半天。或者,干脆看它进了洞,用一根树枝塞起来,看它从别处开了洞再出来。好容易,可重见天日

汪曾祺的散文赏析

汪曾祺的散文赏析 汪曾祺在短篇小说创作上颇有成就,对戏剧与民间文艺也有深入钻研。下面是小编想跟大家分享的汪曾祺的散文赏析,欢迎大家浏览。汪曾祺的散文赏析【1】 汪曾祺这个名字对不少人来说,可能有些陌生,他不是一个高产作家,也没有写过什么惊世骇俗的作品。他在文坛上最早引起轰动的作品是上个世纪80年代初的《受戒》和《大淖记事》。有人可能以为他是个年轻作家,错了,他是西南联大的高材生,是沈从文的高足。 早在上个世纪40年代,汪曾祺先生就在沈从文先生的指导下开始文学创作。建国后,他沉寂了一段时间,后来被划为“右派”,60年代初写了几个短篇;此后又是很长时间的“静默”,直到80年代初才有了一次真正的“井喷”,陆续发表了不少小说和散文,而且引起了轰动,好评如潮。说来也怪,什么样的老师就有什么样的学生,汪曾祺先生在文坛上的遭遇似乎也师承沈从文。沈从文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曾以小说和散文蜚声文坛,建国后,他从文坛上销声匿迹,改行研究起了古代服饰,也成了一代大家。80年代初,他的早期作品再一次走红文坛,一版再版,有的还被拍成了电影,形成了一股“沈从文热”。对此,沈从文戏称自己是文坛上的“出土文物”。这样看,汪曾祺又何尝不是文坛上的一个“出土文物”呢? 我对汪曾祺先生的关注,不仅是因为他的小说、他的散文,一个

更重要的原因是因为他与样板戏的关系。1962年,汪调至北京京剧团任编剧,文革期间,他便开始了样板戏的创作与改编。家喻户晓、万口传唱的京剧《沙家浜》便是由他参与改编、定稿的。文革期间,“横扫”的风暴遍及全国,一个摘帽右派为什么会得到如此的重用?我曾经困惑过,后来才知道,是“旗手”江青赏识汪,宣布“汪曾祺先生可以控制使用”,这才使汪曾祺的才华有了“用武之地”。但他本人是否定样板戏的,同老一代文人一样,对样板戏深恶痛绝。 是汪的才华和经历引起了我极大的兴趣,我开始阅读和走近汪曾祺先生。由此知道了原来关注和欣赏汪曾祺先生的绝不在少数,无论专家或读者对汪都非常喜爱。燕山出版社出版的一套“世纪经典60家”文学丛刊,汪的作品收入其中,出版社还请专家和读者对所选的60家文学大师的作品打分,汪曾祺排名第十一位。而今汪老已作古12年了,他的作品仍然畅销不衰,我在这里不想、也无力对汪的小说的人物、情节、风格进行探讨和研究,只想就其散文的语言,谈谈我读后的一些感受。 汪曾祺先生的散文没有苦心经营的结构,也不追求题旨的玄奥深奇;平淡质朴,如话家常,是其散文的本色。汪曾祺先生曾说过:“我觉得伤感主义是散文的大敌。挺大的人,说些姑娘似的话……我是希望把散文写得平淡一点,自然一点,家常一点的。”因此品读汪曾祺先生的散文好像聆听一位性情和蔼、见识广博的老者谈话,虽然话语平常,但饶有趣味。 汪曾祺先生散文的语言总的说来是平和的、冲淡的、生动的、亲

汪曾祺经典散文精选摘抄

汪曾祺经典散文精选摘抄 【篇一:汪曾祺经典散文精选摘抄】 【 - 摘抄】汪曾祺,江苏高邮人,现当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京派 小说的传人。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汪曾祺散文好句摘抄,欢迎大家 阅读。 汪曾祺散文好句摘抄 1. 我初学写小说时喜欢把人物的对话写得很漂亮,有诗意,有哲理,有时甚至很“玄”。沈从文先生对我说:“你这是两个聪明的脑壳打架!”他的意思是说着不像真人说的话。托尔斯泰说过:“人是不能用警句 交谈的。” 2. 每当家像一个概念一样浮现于我的记忆之上,它的颜色是深沉的。 3. 我以为语言具有内容性。语言是小说的本体,不是外部的,不只 是形式、是技巧。探索一个作者的气质、他的思想(他的生活态度, 不是理念)。必须由语言入手,并始终浸在作者的语言里。语言具有 文化性。作品的语言映照出作者的全部文化修养。语言的美不在一 个一个句子,而在句与句之间的关系。包世成论王羲之字,看来参 差不齐,但如老翁携带幼孙,顾盼有情,痛痒有关。好的语言正当 如此。语言像树,枝干内部汁液流转,一枝摇,百枝摇。语言像水,是不能切割的。一篇作品的语言,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4. 我每天醒在鸟声里。我从梦里就听到鸟叫,直到我醒来。我听得 出几种极熟悉的叫声,那是每天都叫的,似乎每天都在那个固定的 枝头。 5. 她问了我一些问题。其中一个是,为什么我的小说里总有水即使 没有水,也有水的感觉

6. 图书馆的管理员是一个妙人。他没有准确的上下班时间。有时我 们去得早了,他还没有来,门没有开,我们就在外面等着。他来了,谁也不理,开了门,走进阅览室,把壁上一个不走的挂钟的时针“喀 拉拉”一拨,拨到八点,这就上班了,开始借书。这个图书馆的藏书 室在楼上。楼板上挖出一个长方形的洞,从洞里用绳子吊下一个长 方形的木盘。借书人开好借书单——管理员把借书单叫做“飞子”, 昆明人把一切不大的纸片都叫做“飞子”,买米的发票、包裹单、汽 车票,都叫做“飞子”,——这位管理员看一看,放在木盘里,一拽 旁边的铃铛,“当啷啷”,木盘就从洞里吊上去了。——上面大概有 个滑车。不一会,上面拽一下铃铛,木盘又系了下来,你要的书来了。 7. 1948年3月,香港出了一本《大众文艺丛刊》,撰稿人为党内外 的理论家。其中有一篇郭沫若写的《斥反动文艺》,文中说沈从文“一直是有意识地作为反动派而活动着”。这对沈先生是致命的一击。可以说,是郭沫若的这篇文章,把沈从文从一个作家骂成了一个文 物研究者。事隔30年,沈先生的《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却由前科学 院院长郭沫若写了序。人事变幻,云水悠悠,逝者如斯,谁能逆料 这也是历史。” 8. 国子监,现在已经作为首都图书馆的馆址了。首都图书馆的老底 子是头发胡同的北京市图书馆,即原先的通俗图书馆--由于鲁迅先生 的倡议而成立,鲁迅先生曾经襄赞其事,并捐赠过书籍的图书馆;前 曾移到天坛,因为天坛地点逼仄,又挪到这里了。首都图书馆藏书 除原头发胡同的和建国后新买的以外,主要为原来孔德学校和法文 图书馆的藏书。就中最具特色,在国内搜藏较富的,是鼓词俗曲。 9. 新校舍大门东边的围墙是“民主墙”。墙上贴满了各色各样的壁报,左、中、右都有。有时也有激烈的论战。有一次三青团办的壁报有 一篇宣传gd党观点的文章,另一张群社编的壁报上很快就贴出一篇 反驳的文章,批评三青团壁报上的文章是“咬着尾巴兜圈子”。这批 评很尖刻,也很形象。“咬着尾巴兜圈子”是狗。

汪曾祺散文好句及赏析

汪曾祺散文好句及赏析 汪曾祺是中国当代作家、散文家、戏剧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汪曾祺散文好句及赏析,欢迎大家阅读。 汪曾祺散文好句及赏析1 1、有的小说,是写农村的。对话是农民的语言,叙述却是知识分子的语言,叙述和对话脱节。 2、小说的语言是浸透了内容的,浸透了作者的思想的。我们有时看一篇小说,看了三行,就看不下去了,因为语言太粗糙。语言的粗糙就是内容的粗糙。 3、语言,是内在地运行着的。缺乏内在的运动,这样的语言就会没有生气,就会呆板。 4、好的语言都是平平常常的,人人能懂,并且也可能说得出来的语言--只是他没有说出来。 5、往往有这样的说法:这篇小说写得不错,就是语言差一点。我认为这种说法是不能成立的。 6、我最近看了一个青年作家写的小说,小说用的是第一人称,小说中的“我”是一个才人小学的孩子,写的是“我”的一个同桌的女同学,这未尝不可。但是这个“我”对他的小同学的印象却是:“她长得很纤秀。”这是不可能的。小学生的语言里不可能有这个词。 7、人人心中所有,笔下所无。“红杏枝头春意闹”,“满宫明月梨

花白”都是这样。“闹”字“白”字,有什么稀奇呢?然而,未经人道。 8、我想任何人的语言都是这样,每句话都是警句,那是会叫人受不了的。 9、不单是对话,就是叙述描写的语言,也要和所写的人物”靠”。 10、一个人精神好的时候往往会才华横溢,妙语如珠;倦疲的时候往往词不达意。 11、我的习惯是,打好腹稿。我写京剧剧本,一段唱词,二十来句,我是想得每一句都能背下来,才落笔的。 12、我们不能说这首曲子不错,就是旋律和节奏差一点;这张画画得不错,就是色彩和线条差一点。我们也不能说:这篇小说不错,就是语言差一点。语言是小说的本体,不是附加的,可有可无的。 13、语言的奥秘,说穿了不过是长句与短句的搭配。 14、若我在临水照影里,想起你,若我在柳枝新绿前想起你,若我在一切无从说,说不好的美丽里想起你,我在那一切陶醉里,已非自醉,你可曾感受到,遥远的举杯致意。逝去的从容逝去,重温的依然重温,在沧桑的枝叶间,折取一朵明媚,簪进岁月肌里,许它疼痛又甜蜜,许它流去又流回,改头换面千千万,我认取你一如初见。 15、他(闻一多)在很年轻的时候,写过一篇《庄子》,说他的文字(即语言)已经不只是一种形式一种手段,本身即是目的(大意)。我认为这是说得很对的。 16、一个作家要养成一种习惯,时时观察生活,并把自己的印象用清晰的明确的语言表达出来。写下来也可以。不写下来,就记住(真

汪曾祺散文读后感

可以当笑话看的散文 ——读《汪曾祺散文》有感 我一直讨厌散文,不止是因为考试要考,而且还因为呆板无趣,看着想让人睡觉,每次看着看着都是迷迷糊糊,让人讨厌。所以我的书架上什么书都有,就是没有散文集,。像什么朱自清﹑老舍﹑巴金等人的散文实在是除了被迫才读几篇,否则几乎不看,因为这是在太无聊了。 但是,相比之下我认为汪曾祺的散文要比其他人好多了,他的散文轻松自在,而且总会在不经意间流露出一丝丝隐秘的幽默,让人嘴巴一咧,会心一笑。他的手法很有意思,总会在文中一些微妙的地方加上几句看似文不对题的几句话,却又在无意间把文章提升到了另一个层次。 有人评价:汪曾祺的散文没有结构的苦心经营,也不追求题旨的玄奥深奇,平淡质朴,娓娓道来,如话家常;汪曾祺的散文写风俗,谈文化,忆旧闻,述掌故,寄乡情,花鸟鱼虫,瓜果食物,无所不涉;汪曾祺则是要从内容到形式上建立一种原汁原味的“本色艺术”或“绿色艺术”,创造真境界,传达真感情,引领人们到达精神世界的净土。 在这本书中他的《跑警报》很有意思写出了西南联大在昆明时逃飞机轰炸时的许多趣事,当预行警报的灯笼挂出,人们从驿道撤入郊区的深山老林,警报响起后,男生手里提了一大袋零食在宿舍门口等人,直到女生出来了以后上去“嗨”一声以后欣然地并肩走出后门带着闲适的心,嘴里啃着零食,又因为是跑警报所以不能悠哉悠哉的,得带一些危险感,但还是显得不紧不慢。让人不得不感慨道:“原来跑警报也可以这样” 又比如说《五味》他用了风趣的笔法写出了全国各地的饮食习惯以及一些趣闻,比如山西人的酸,四川人的麻辣,无锡的甜,当然包括全国各地的人都喜欢的臭豆腐。是的,中国人口味之杂也,敢说堪为世界之冠。当我仔细回想一下后,也就发现原来《舌尖上的中国》应该是根据这篇文章改变的吧。我当然也喜欢他的《端午的鸭蛋》就连上课时也很想知道老师到底是怎样上这节课的。 我比较喜欢的还有《多年父子成兄弟》,一对父子之中并不需要过多的语言,那无与伦比的“孩子王”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在早春的时候带着一大堆孩子在田野上狂奔,“我”初恋时,父亲在一旁给我出馊主意,这种父亲哪里能够看见:如此民主而且回去理解孩子,从孩子身上学会不怕担干系,只是本着同学有难就要两肋插刀的的淳朴精神而去帮助他们。儿女是属于他们自己的。他们的现在,和他们的未来,都应由他们自己来设计。 文如其人,汪曾祺散文的平淡质朴,不事雕琢,缘于他心境的淡泊和对人情世故的达观与超脱,即使身处逆境,也心境释然。 我真的很喜欢这个作家和他一样幽默自在的散文,自由自在让人一看上去就可以轻而易举的理解,他并没有苦心去钻研如何写,同时也不用我们广大的读者去钻研如何读,只是像饭后的水果让人心里甜滋滋的,只是需要一颗轻松自在的心。篇二:读《汪曾祺散文》有感读《汪曾祺散文》有感 暑假,我买了一本《汪曾祺的散文》。本想在闲暇之余读这本书消磨时光,那知道却对其手不释卷。 《汪曾祺散文》描绘了各个地区风情,人物特色,民风习俗,以及地方特产,这一切,都使人耳目一新 人物传记,上到文学家,下至普通平民,一切都是汪曾祺先生所接触的人。我印象最深的是《吴大和尚和七拳半》这个故事。书中描写了两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含辛茹苦的吴大和尚和矮的出奇的七拳半。他们都是旧社会的普通平民,他们都有烧饼店,却拥有不同的故事,吴大和尚开烧饼饺面店,有妻小,本来是个幸福的家庭,结果他的妻子跑了,留下了他孤单一人看家;七拳半是个体户,他也有个烧饼店,而且生意兴隆,作者对其充满了期望。

朴素、平淡、韵味无穷——浅谈汪曾祺作品语言特色

朴素、平淡、韵味无穷 ——浅谈汪曾祺作品语言特色 内容提要:本文以汪曾祺的小说散文为研究对象,论述其作品的语言特色..笔者认为,汪曾祺作品语言特色表现为:独特的口语化的语言.吸取古典文学的营养.突破诗歌、散文、小说的界限.重氛围渲染,表现健康的人性.形成了其具有独特韵味的文学语言.对于打破“文革”后那段冰冻期特有的话语禁忌,功不可没.这决定了汪曾祺作品无可置疑的文体学意义. 关键词:汪曾祺、小说、散文、语言 许多人喜欢汪曾祺,有的甚至是疯狂地喜欢.汪曾祺像一阵清风在中国文坛刮过,让人眼前一亮.他承继了乃师沈从文之风,而又以白描见长,别成一家.他的小说、散文语言如同水中磨洗过的白石子,干净圆润清清爽爽.这种语言魅力显然得益于日常口语,方言,民间文学和古典文学的完美化合.汪曾祺将精练的古代语言词汇自然地消融在文本中,又从日常口语,方言,民间文学中吸取甘美的乳汁,兼收并蓄,克钢化柔,扫除诗歌、散文、小说的界限,独创一种新文体.豪华落尽见真淳.轻盈流丽,小巧精致,如生生燕语,呖呖莺歌,滑而不腻.令人一读之下而悠然神往.汪曾祺那信马由缰干净利索的文字,淡而有味,飘而不散,有初发芙蓉之美,可谓俗极,雅极,炉火纯青. 汪曾祺对中国文坛的影响,特别是对年轻一代作家的影响是巨大的.在风行现代派的上世纪80年代,汪曾祺以其优美的文字和叙述唤起了年轻一代对母语的感情,唤起了他们对母语的重新的热爱,唤起了他们对民族文化的热爱.上世纪80年代是流行翻译文体的年代,一些作家为了表现自己的新潮和前卫,大量模仿和照搬翻译小说的文体,以为翻译家的文体就是现代派的文体.我们现在从当时的一些著作的作品就可以看到这种幼稚的模仿.汪曾祺用非常中国化的文风征服了不同年龄、不同文化的人,且显得特别“新潮”,让年轻人重新树立了对汉

汪曾祺的著名散文

汪曾祺的著名散文 汪曾祺 是当代有名的作家,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汪曾祺的著名散文 ,欢迎参考阅读! 姜妙香 姜先生真是温柔敦厚到了家了。 他的学生上他家去, 他总是站起来, 双手当胸捏着扇子, 微微躬着身子:" 您来啦!"临走时,一定送出大门。 他从不生气。有一回陪梅兰芳唱《奇双会》,他的赵宠。穿好了靴子,总觉 得不大得劲。"晤,今儿是怎样搞的,怎么总觉得一脚高一脚低的?我的腿 有毛病啦?"伸出脚来看看,两只靴子的厚底一只厚二寸,一只二寸二。他 的跟包叫申四。 他把申四叫过来:"老四哎, 咱们今儿的靴子拿错了吧?" 你猜申四说什么?--"你凑合着穿吧!" 姜先生从不争戏。向来梅先生演《奇双会》,都是他的赵宠。偶尔俞振飞也 陪 梅 先 生 唱 , 赵 宠 就 是 俞 的 。 管 事 的 说 :" 姜 先 生 , 您 来 个 保 童 。 "--"哎,好好好。"有时叶盛兰也陪梅先生唱。"姜先生, 您来个保童。"--"哎,好好好。"姜先生有一次遇见了劫道的, 就是琉璃厂西边北柳巷那儿。 那是敌伪的时候, 姜先生拿了"戏份儿" 回家。那会儿唱戏都是当天开份儿,戏打住了,管事的就把份儿分好了。姜先生 这天赶了两"包",华乐和长安。冬天,他坐在洋车里,前面挂着棉布 帘。 "站住!把身上的钱都拿出来!"--他也不知道里面是谁。 姜先生不 慌不忙地下了车,从左边口袋里掏出一沓(钞票),从右边又掏出了一沓。" 这是我今儿的戏份儿。 这是华乐的, 这是长安的, 都在这儿, 一个不少。 您点点。 "那位不知点了没有。想来大概是没有。 在上海也遇见过那么一回。 "站住,把身浪厢值钿(钱)格物事(东西) 才(都)拿出来!"此公把姜先生身上搜刮一空, 扬长而去。 姜先生在后面喊: "回来,回来!我这还有一块表哪,您要不要?" 事后,熟人问姜先生:"您真是!他走都走了,您干嘛还叫他回来?他把 您什么都抄走了,您还问'我这还有一块表哪,您要不要?" 姜妙香答道:"他也不容易。" 姜先生有一次似乎是生气了。文化大革命,红卫兵上姜先生家去抄家,抄出 一双尖头皮鞋,当场把鞋尖给他剁了。姜先生把这双剁了尖、张着大嘴的鞋放在

经典名篇阅读训练:汪曾祺花

经典名篇阅读训练:汪曾祺《花》 荷花 我们家每年要种两缸荷花,种荷花的藕不是吃的藕,要瘦得多,节间也长,颜色黄褐,叫做“藕秧子”。在缸底铺一层马粪,厚约半尺,把藕秧子盘在马粪上,倒进多半缸河泥,晒几天,到河泥坼(chè,裂)裂,有缝,倒两担水,将平缸沿。过个把星期,就有小荷叶嘴冒出来。过几天荷叶长大了,冒出花骨朵了。荷花开了,露出嫩黄的小莲蓬,很多很多花蕊,清香清香的。荷花好像说:“我开了。” 荷花到晚上要收朵,轻轻地合成一个大骨朵。第二天一早,又放开。荷花收了朵,就该吃晚饭了。 下雨了,雨打在荷叶上啪啪地响。雨停了,荷叶面上的雨水水银似的摇晃。一阵大风,荷叶倾侧,雨水流泻下来。 荷叶的叶面为什么不沾水呢? 荷叶粥和荷叶粉蒸肉都很好吃。 荷叶枯了。 下大雪,荷花缸里落满了雪。 木香花 我的舅舅家有一架木香花。木香花开,我们就揪下几撮(zuǒ),——木香柄长,似海棠,梗蒂着枝,一揪,可揪下一撮,养在浅口瓶里,可经数日。 木香亦称“锦栅儿”,枝条甚长。从运河的御码头上船,到快近车逻,有一段,两岸全

是木香,枝条伸向河上,搭成了一个长约一里的花棚。小轮船从花棚下开过,如同仙境。 前几年我回故乡一次,说起这一段运河两岸的木香花棚,谁也不知道。我有点怀疑:我是不是做梦? 昆明木香花极多。观音寺南面,有一道水渠,渠的两沿,密密地长了木香。 我和朱德熙曾于大雨稍歇之际,到莲花池闲步。雨又下起来了,我们赶快到一个小酒馆避雨。要了两杯市酒(昆明的绿陶高杯,可容三两),一碟猪头肉,坐了很久。连日下雨,墙角积苔甚厚。檐下的几只鸡都缩着一脚站着,天井里有很大的一棚木香花,把整个天井都盖满了。木香的花、叶、花骨朵,都被雨水湿透,都极肥壮。 四十年后,我写了一首诗,用一张毛边纸写成一个斗方,寄给德熙: 莲花池外少行人, 野店苔痕一寸深。 浊酒一杯天过午, 木香花湿雨沉沉。 德熙很喜欢这幅字,叫他的儿子托了托,配一个框子,挂在他的书房里。 德熙在美国病逝快半年了,这幅字还挂在他在北京的书房里。 (节选自汪曾祺散文《花》) 赏析品味 作家汪曾祺评说对其写作有影响的作家废名:“他不写故事,写意境。”评说归有光“无意为文”,而情感浸透。还曾说“语言是艺术”,语言精练,有颜色、形象、声音。读着汪曾祺的散文《花》,让人深感诗一样的意境和浓郁的情趣弥漫全篇,深感凝练、精美、鲜活、灵动的语言充满全文。如作者写荷花,“小荷叶嘴冒出来”,一个“嘴”字尽现小荷叶犹如新生婴儿的纤巧、可爱之态;写木香花,“木香的花、叶、花骨朵,都被雨水湿透,都极肥壮”,“肥壮”一词形象准确地描绘出浸透雨水的花叶之状,不禁让人联想起杜甫的“花重锦官城”、李清照的“绿肥红瘦”等诗句。没有深厚的文学素养和千锤百炼的炼字功夫,不

汪曾祺散文论析

汪曾祺散文论析 汪曾祺是迄今为止争议最小的当代作家,他的美学气质、作品的审美价值、文学史意义得到评论界、创作界的一致肯定。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汪曾祺散文论析,欢迎来参考! 他以散文笔调写小说,写出了家乡五行八作的见闻和风物人情、习俗民风,富于地方特色。作品在疏放中透出凝重,于平淡中显现奇崛,情韵灵动淡远,风致清逸秀异。他的小说《受戒》、《大淖纪事》、《陈小手》都是当代文坛的经典名篇,对于他的小说吸收他的老师沈从文先生的京派小说风范评论界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而且他的小说那种淡泊恬淡的田园感受,也让很多读者流连忘返。我个人就非常喜欢他的小说,比如看过《受戒》脑子里经常会浮现小和尚和一个小姑娘坐在穿上的画面,也经常会想到两个天真少年在岸边留下的那一对小脚丫。今天我们就来重点探讨一下他的散文。 汪曾祺的散文大多数都写得随意感性又兴致盎然,更接近通常意义上的随笔。汪曾祺的作品多是随随便便、任心闲话、兴之所至的的闲话。他自己曾说,散文是一个大类,也说自己实在无法区分散文和随笔,于是将自己作品中稍长的称为散文,短的称为随笔。——《汪曾祺散文随笔集》自序。他的散文题材非常广泛:个人经历、天文地理、民情风俗、饮食男女、街头巷议、人生世相、文坛曲艺等等无不

可以入文。《文集自序》“此集诸篇,记人事、写风景、谈文化、述掌故、兼及草木虫鱼、瓜果食物,皆有情致。间作小考证,亦可喜。娓娓而谈,态度亲切,不矜持作态。文求雅洁,少雕饰,如行云流水。春初新韭,秋末晚菘,滋味近似。”他认为散文是一种见性情,见人品,见功底的文体。 汪曾祺散文的平淡质朴,不事雕琢,缘于他心境的淡泊和对人情世故的达观与超脱,即使身处逆境,也心境释然。其实“随缘任运”是汪曾祺所有作品体现出来的一种风格。代表的有《随遇而安》、《猴年说命》、《平心静气》、《觅我游踪五十年》、《我的创作生涯》、《自报家门》、《认识到和没有认识到的自己》、《老年的爱憎》等。他在《随遇而安》中开篇就说:“我当了一回右派,真是三生有幸,要不然我的一生就更平淡了。”这是对过去苦难的一种淡泊的心境,接着文章中既无凄楚之词,亦无愤懑之声,倒是写了在下放劳动过程中接触到的民情乐趣。他说“批判是一出荒诞戏剧,每一个上场的人都只是角色。”这又何尝不是一种清醒。张爱玲曾经说过“长的是磨难,短的是人生”,而且也有这样一句名言:“眼因流多泪水而愈清明,心因饱经忧患而愈温厚。” 汪曾祺或许就是达到了这种淡泊的温厚,当然这也是一种智慧的象征。他在《老年的爱憎》中讲到“通达”,认为这是对世事看得很清楚,很透彻,不太容易着急生气发牢骚的状态。而且他也区分了通达和冷漠、悠闲,他说“我不是不食人间烟火、不动感情的人,我不喜欢那种口不臧否人物,决不议论朝政,无爱无憎,无事无非,胆小怕

昆明的雨 赏析阅读

昆明的雨赏析阅读 ( 1 )宁坤要我给他画一张画,要有昆明的特点。我想了一些时候,画了一幅:右上角画了一片倒挂着的浓绿的仙人掌,末端开出一朵金黄色的花;左下画了几朵青头菌和牛肝菌。题了这样几行字: ( 2 )“ 昆明人家常于门头挂仙人掌一片以辟邪,仙人掌悬空倒挂,尚能存活开花。于此可见仙人掌生命之顽强,亦可见昆明雨季空气之湿润。雨季则有青头菌、牛肝菌,味极鲜腴。” ( 3 )我想念昆明的雨。 ( 4 )我以前不知道有所谓雨季。“ 雨季” ,是到昆明以后才有了具体感受的。 ( 5 )我不记得昆明的雨季有多长,从几月到几月,好像是相当长的。但是并不使人厌烦。因为是下下停停、停停下下,不是连绵不断,下起来没完。而且并不使人气闷。我觉得昆明雨季气压不低,人很舒服。 ( 6 )昆明的雨季是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情的。城春草木深,孟夏草木长。昆明的雨季,是浓绿的。草木的枝叶里的水分都到了饱和状态,显示出过分的、近于夸张的旺盛。 ( 7 )我的那张画是写实的。我确实亲眼看见过倒挂着还能开花的仙人掌。旧日昆明人家门头上用以辟邪的多是这样一些东西:一面小镜子,周围画着八卦,下面便是一片仙人掌,——在仙人掌上扎一个洞,用麻线穿了,挂在钉子上。昆明仙人掌多,且极肥大。有些人家在菜园的周围种了一圈仙人掌以代替篱笆。——种了仙人掌,猪羊便不敢进园吃菜了。仙人掌有刺,猪和羊怕扎。 ( 8 )昆明菌子极多。雨季逛菜市场,随时可以看到各种菌子。最多,也最便宜的是牛肝菌。牛肝菌下来的时候,家家饭馆卖炒牛肝菌,连西南联大食堂的桌子上都可以有一碗。牛肝菌色如牛肝,滑,嫩,鲜,香,很好吃。炒牛肝菌须多放蒜,否则容易使人晕倒。青头菌比牛肝菌略贵。这种菌子炒熟了也还是浅绿色的,格调比牛肝菌高。菌中之王是鸡土从,味道鲜浓,无可方比。鸡土从是名贵的山珍,但并不真的贵得惊人。一盘红烧鸡土从的价钱和一碗黄焖鸡不相上下,因为这东西在云南并不难得。有一个笑话:有人从昆明坐火车到呈贡,在车上看到地上有一棵鸡纵,他跳下去把鸡土从捡了,紧赶两步,还能爬上火车。这笑话用意在说明昆明到呈贡的火车之慢,但也说明鸡土从随处可见。有一种菌子,中吃不中看,叫做干巴菌。乍一看那样子,真叫人怀疑:这种东西也能吃?!颜色深褐带绿,有点像一堆半干的

汪曾祺散文的语言风格浅论

汪曾祺散文的语言风格浅论 思想寓于信笔所至的文字之中,并能做到亲切自然,舒展流畅,感情随笔流出, 在看似漫不经心的叙述中,透露出人生况味,有一种迷人的风采。 有人说“汪曾祺 的散文 比小说 好”,的确有道理。下面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关于汪曾祺散文的语言风格浅论 的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汪曾祺散文的语言风格浅论(一) 深沉纯朴、 浓郁深厚的感情寄托,是汪曾祺散文的一大特色。 追求真情,是散 文的灵魂,也是作家的最高信念。这种真情无疑包含着作家主观心态的真诚和所 要描写的客观世界的真实。 这两者是绝对不能离开的。 汪曾祺的散文即注重从真 情实感出发,从熟悉的人和事出发,描绘自己感受的一切,而且不拘于表面和浅层 的真实,敢于深入到内层的真实里去,这就给读者送来可震动心弦的磁力,从而引 起共鸣。 这种真情实感的倾泻程度,显然决定着作品的成功命运。 首先,我们来看 一组汪曾祺关于家乡的散文,如《故乡的元宵》、《我的家乡》、《文游台》、 《故乡的野菜》等篇章,就是一个远离家乡的游子对故乡高邮生活充满深情而又 略带沉重的思忆。“任何一篇好文章都是容易上口的。哪怕你没有时间读熟,凡 是能打动人心的地方,就容易让人记住。 我并没有想到要记住它们,它们会时时到 我的脑子里来游历。”汪曾祺散文把人唤入对过去岁月的追忆,你能立刻被其中 纯正的乡音、浓郁的乡情以及稔熟的草木虫鱼牢牢地吸引住,你不由惊叹作者竟 能把四十多年前那些非常艰涩的生活表现得如此生动感人。作者在江苏《雨花》 杂志发表总题为《故乡的食物》的散文,其中《端午节的鸭蛋》一节这样写道: 我的家乡是水乡。出鸭。高邮麻鸭是著名的鸭种。鸭多,鸭蛋也多。高邮人 也善于腌鸭蛋。 高邮咸鸭蛋于是出了名。 我在苏南,浙江,每逢有人问起我的籍贯, 回答之后,对方就会肃然起敬:“哦,你们那里出咸鸭蛋!”上海的卖腌腊的店铺 里也卖咸鸭蛋,必用纸条特别标明:“高邮咸蛋”。 高邮还出双黄鸭蛋。 别处鸭蛋 也偶有双黄的,但不如高邮的多。 可以成批输出……我对异乡人的称道高邮鸭蛋, 是不大高兴的,好像我们那穷地方就出鸭蛋似的。 《我的家乡》一文中,汪曾祺在饱含深情地写了高邮的风俗、风土、风情之 后,又郑重写道:“我的家乡不只出咸鸭蛋。 我们还出过秦少游,出过散曲家王磐,

汪曾祺著名的散文有哪些

汪曾祺著名的散文有哪些 汪曾祺 作品的大气和吞吐,给人静穆的幸福感。他写日常事物、即兴偶感、人投注 于物和时光的温爱。 文字饱含急躁和热烈归于平静之后的淡雅和隽美。 那么汪曾 祺著名的散文 有哪些呢?小编选取了 4 篇,希望大家会喜欢。 胡同文化 北京城像一块大豆腐,四方四正。城里有大街,有胡同。大街、胡同都是正 南正北,正东正西。北京人的方位意识极强。过去拉洋车的,逢转弯处都高叫一 声“东去! ”“西去! ”以防碰着行人。 老两口睡觉, 老太太嫌老头子挤着她了, 说“你往南边去一点”。这是外地少有的。街道如是斜的,就特别标明是斜街, 如烟袋斜街、杨梅竹斜街。大街、胡同,把北京切成一个又一个方块。这种方正 不但影响了北京人的生活,也影响了北京人的思想。 胡同原是蒙古语,据说原意是水井,未知确否。胡同的取名,有各种来源。 有的是计数的,如东单三条、东四十条。有的原是皇家储存物件的地方,如皮库 胡同、惜薪司胡同(存放柴炭的地方),有的是这条胡同里曾住过一个有名的人 物,如无量大人胡同、石老娘(老娘是接生婆)胡同。大雅宝胡同原名大哑吧胡 同,大概胡同里曾住过一个哑吧。王皮胡同是因为有一个姓王的皮匠。王广福胡 同原名王寡妇胡同。有的是某种行业集中的地方。手帕胡同大概是卖手帕的。羊 肉胡同当初想必是卖羊肉的, 有的胡同是像其形状的。 高义伯胡同原名狗尾巴胡 同。 小羊宜宾胡同原名羊尾巴胡同。 大概是因为这两条胡同的样子有点像羊尾巴、 狗尾巴。有些胡同则不知道何所取义,如大绿纱帽胡同。 胡同有的很宽阔, 如东总布胡同、 铁狮子胡同。 这些胡同两边大都是“宅门”, 到现在房屋都还挺整齐。有些胡同很小,如耳朵眼胡同。北京到底有多少胡同? 北京人说:有名的胡同三千六,没名的胡同数不清,通常提起“胡同”,多指的 是小胡同。 胡同是贯通大街的网络。它距离闹市很近,打个酱油,约二斤鸡蛋什么的, 很方便,但又似很远。这里没有车水马龙,总是安安静静的。偶尔有剃头挑子的 “唤头”(像一个大镊子,用铁棒从当中擦过,便发出噌的一声)、磨剪子磨刀 的“惊闺”(十几个铁片穿成一串,摇动作声)、算命的盲人(现在早没有了) 吹的短笛的声音。这些声音不但不显得喧闹,倒显得胡同里更加安静了。

读《汪曾祺散文》有感5篇最新范文

读《汪曾祺散文》有感5篇最新范文 汪曾祺的作品所写的都是自己熟悉的生活:旧时代的高邮小城、西南边城昆明、文化界的故旧师友、西南联大的师生、北京京剧团的戏曲演员;故乡的大淖、荸荠庵,昆明的白马庙等。那么关于《汪曾祺散文》读后感怎么去写呢,以下是我整理的《汪曾祺散文》读后感范文5篇,希望可以分享给大家进行参考和借鉴。 读《汪曾祺散文》有感范文一 我本是很少读散文的。许是初中时印象过于深刻,在我的认知中,散文多半是艰涩难懂的:它不像小说那样,所有的情节都是围绕这一条明晰的主线层层展开,随着故事的推进,让人有一种豁然开朗的心境;散文往往给人一种剪不断理还乱的感觉,它总是从一些细微的角度入手,一点一滴地表达出作者的思绪,一切都需要读者去细细揣摩,而这恰恰是我所不善长的。 此次也是在室友的强烈推荐下,我才接触了汪曾祺的作品。在看他的第一篇文章的时候,我就有一种惊喜的感觉。怎样说呢,汪老的文字会让人有一种很亲和的心境。就好像冬日温暖的午后,在些许喧闹的院落里,一边捧着热茶、晒着太,一边听着满脸笑容的老人把他往昔的经历和想法娓娓道来,那种温馨与惬意。 《花园》是我看的第一篇汪老的散文,文章并没有十分华丽的辞藻,却能让人在脑海中清晰地描绘出在那个充满生气的小花园里嬉戏玩耍的淘气小孩。花园就是作者童年的乐土,充满了单纯的欢乐,充满了自然的声音,也充满了菖蒲草的味道。他喜欢压在草上,静静地注视着倒下的草慢慢站起来,看它的努力快要成功时,又把头枕上去,嘴里叫一声“嗯!”;他会把马齿苋的瓣子套在哑巴蝉的

眼睛上,一放手,哑巴就一向往上飞,绝不偏斜转弯;他认为土蜂是种蠢头蠢脑的家伙,所以常常愚弄它;他也会为了被猫吃点的小鸟而哭泣……这一切都经过朴素的文字,生动地呈此刻我的眼前。 我以往看到过,有人这样评价汪老的作品,说:它给人的第一感觉是一种平淡的美,是一种细水悠悠的淡雅。然而在它的平淡中,又无法如白开水般淡而无味,它如一呷清茶,淡雅中带着一袭袭清香,让人久久回味。的确,在汪老的文字里我们不会感觉到激烈的情绪,一切都是淡淡的,却能轻易地引发读者的共鸣,同时容易让人想起自我所经历过的、所思考过的,并有一种会然一笑的心境。这应当就是汪曾祺文字的力量吧。 读《汪曾祺散文》有感范文二 汪曾祺的作品中最吸引我的地方是他的语言文风。汪曾祺的作品是能够读出生活的。这是源于作家对生活的真诚吧。他所写的都是自我熟悉的生活:旧时代的高邮小城、西南边城昆明、文化界的故旧师友、西南联大的师生、北京京剧团的戏曲演员;故乡的大淖、荸荠庵,昆明的白马庙等。他的作品中总有他自我过去生活的影子,所以写起来有真切的认知,有感情。 汪曾祺的作品,我看得较多的是散文。下头我将从他的散文中举几个例子,分析一下语言,表达我的感受和观点。 那棵龙爪槐是我一个人的。我熟悉他的一切好处,明白那个枝子适合哪种姿势。云从树叶中间过去。壁虎在葡萄上爬。杏子熟了。何首乌的藤爬上石笋了,石笋那么黑。蜘蛛网上一只苍蝇。蜘蛛呢花天牛半天吃了一片叶子,这叶子有点甜么,那么嫩。金雀花哪儿好热闹,多少蜜蜂!波金鱼吐出一个泡,破了,午时我们去捞金鱼虫。香橼花蒂的黄色仿佛有点犹豫,别的是花飘下,香橼花时掉下

鉴赏家汪曾祺读后感

鉴赏家汪曾祺读后感 汪曾祺的小说充溢着“中国味儿”。正因为他对传统文化的挚爱,因而在创作上追求回到现实主义,回到民族传统中去。下面是我为大家提供的鉴赏家汪曾祺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我一直讨厌散文,不止是因为考试要考,而且还因为呆板无趣,看着想让人睡觉,每次看着看着都是迷迷糊糊,让人讨厌。所以我的书架上什么书都有,就是没有散文集,。像什么朱自清﹑老舍﹑巴金等人的散文实在是除了被迫才读几篇,否则几乎不看,因为这是在太无聊了。 但是,相比之下我认为汪曾祺的散文要比其他人好多了,他的散文轻松自在,而且总会在不经意间流露出一丝丝隐秘的幽默,让人嘴巴一咧,会心一笑。他的手法很有意思,总会在文中一些微妙的地方加上几句看似文不对题的几句话,却又在无意间把文章提升到了另一个层次。 有人评价:汪曾祺的散文没有结构的苦心经营,也不追求题旨的玄奥深奇,平淡质朴,娓娓道来,如话家常;汪曾祺的散文写风俗,谈文化,忆旧闻,述掌故,寄乡情,花鸟鱼虫,瓜果食物,无所不涉;汪曾祺则是要从内容到形式上建立一种原汁原味的“本色艺术”或“绿色艺术”,创造真境界,传达真感情,引领人们到达精神世界的净土。 在这本书中他的《跑警报》很有意思写出了西南联大在昆明时逃飞机轰炸时的许多趣事,当预行警报的灯笼挂出,人们从驿道撤入郊区的深山老林,警报响起后,男生手里提了一大袋零食在宿舍门口等人,直到女生出来了以后上去“嗨”一声以后欣然地并肩走出后门带着闲适的心,嘴里啃着零食,又因为是跑

警报所以不能悠哉悠哉的,得带一些危险感,但还是显得不紧不慢。让人不得不感慨道:“原来跑警报也可以这样” 又比如说《五味》他用了风趣的笔法写出了全国各地的饮食习惯以及一些趣闻,比如山西人的酸,四川人的麻辣,无锡的甜,当然包括全国各地的人都喜欢的臭豆腐。是的,中国人口味之杂也,敢说堪为世界之冠。 当我仔细回想一下后,也就发现原来《舌尖上的中国》应该是根据这篇文章改变的吧。我当然也喜欢他的《端午的鸭蛋》就连上课时也很想知道老师到底是怎样上这节课的。 我比较喜欢的还有《多年父子成兄弟》,一对父子之中并不需要过多的语言,那无与伦比的“孩子王”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在早春的时候带着一大堆孩子在田野上狂奔,“我”初恋时,父亲在一旁给我出馊主意,这种父亲哪里能够看见:如此民主而且回去理解孩子,从孩子身上学会不怕担干系,只是本着同学有难就要两肋插刀的的淳朴精神而去帮助他们。儿女是属于他们自己的。他们的现在,和他们的未来,都应由他们自己来设计。 文如其人,汪曾祺散文的平淡质朴,不事雕琢,缘于他心境的淡泊和对人情世故的达观与超脱,即使身处逆境,也心境释然。 我真的很喜欢这个作家和他一样幽默自在的散文,自由自在让人一看上去就可以轻而易举的理解,他并没有苦心去钻研如何写,同时也不用我们广大的读者去钻研如何读,只是像饭后的水果让人心里甜滋滋的,只是需要一颗轻松自在的心。 最近,我偶然翻到一篇小说,就是汪曾祺的《鉴赏家》。刚翻开那本书,我根本就没有准备看这篇小说,因为鉴赏一类的东西给我一种呆板无趣的感觉。等

汪曾祺散文的基本特点

汪曾祺散文的基本特点 汪曾祺 是中国当代作家、散文 家、戏剧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汪曾祺散 文的基本特点,欢迎大家的阅读。 散文的基本特点 一、流转生动的语言美 一切情感和思想的表达都离不开语言。语言是读者和作者心灵沟通的桥梁, 没有它一切情感和思想的表达都无从谈起, 汪曾祺尤其重视语言美, 他对语言的 见解也很精到,其中最重要的是他要求语言要气韵生动。他说:“语言像树,枝 干内部汁液流转,一枝摇,百枝摇。语言像水,不能切割的。一篇作品的语言, 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在这里,他认为语言是一个有机整体,不可分割的;同时 他也强调文章语言中流动的韵味,如“老翁携带幼孙,顾盼有情,痛痒相关。” 他的散文语言都有这样的韵味,在平和简约的语言里,或透出一种柔情,或低吟 一分悲悯,或活泼着几许幽默机智,细细咀嚼,犹如“春初新韭”。如在回忆金 岳霖先生的文章里,有这样一段文字: ??金先生有一次也被拉了去。他讲的题目是《小说 和哲学》 。 不料金先生讲了半天,结论却是: 小说和哲学没有关系。 有人问: 那么《红楼梦 》呢?金先生说:“《红楼梦》里的哲学不是哲学。”他讲着讲着,忽然停 下来:“对不起,我这里有个小动物。”他把右手伸进后脖颈,捉出一个跳蚤, 捏在手指里看看,甚为得意。 这段文字不长,却行云流水般,气韵流转,寥寥数笔,一个“怪”教授, 跃然纸 上。在这里,作者写出了金教授那“治学精深”的品质,同时也不无幽默地道出 了金教授憨厚、朴实和有趣的性格,他是一个可敬又可爱的学者!湖南的评论家 凌宇曾说过:“汪曾祺的语言很奇怪,拆开来看,都很平常,放在一起,就有一 种韵味”这应该是对汪曾祺散文气韵生动的如水语言美的肯定。另外,这里的 “平常”,讲的是汪曾祺散文语言的平民化特征。这种特征在汪曾祺谈吃食,谈

汪曾祺的散文摘抄

汪曾祺的散文摘抄 汪曾祺 的散文 相信大家都有读过吧, 下面是汪曾祺的散文和他本人的一些经历, 欢迎大家 阅读。 汪曾祺 汪曾祺一生经历了无数苦难和挫折,受过各种不公正待遇,尽管如此,他始 终保持平静旷达的心态,并且创造了积极乐观诗意的文学 人生。贾平凹 在一首诗中这样评价汪曾祺:“是一文狐,修炼成老精。” 汪曾祺散文 汪曾祺散文给人印象第一深刻的就是他的语言、 文字。 他曾不止一次地提到 他的语言风格是受到了归有光的极大影响。 后来我了解到, 归有光的散文最大特 点,就是白描,近乎于通篇的白描写作。汪曾祺受其影响,语言中,出落的就是 大大方方,平平淡淡的白话。有人评价汪曾祺的语言说是“把白话白到了家”。 然而, 读汪曾祺的文章又很明显地可以感受得到他在行文之中所带有的那种文人 雅气。二者得到了某种平衡和协调之后,显示出了独特的艺术魅力。就像在《花 园》中,他说“没当家像一个概念一样浮现于我的记忆之上,它的颜色是最深沉 的”, “当然我嘴里是含着一根草了。 草根的甜味和它的似有若无的水红色是一 种自然的巧合”,整篇文章读下来,却使人忍俊不禁,内心平和,恬淡而又不乏 感动,如最后他说“有一年夏天,我已经像个大人了,天气郁闷,心上另外又有 一点小事使我睡不着,半夜到园里去。一进门,我就停住了。我看见一个火星。 咳嗽一声,招我前去,原来是我的父亲。他也正因为睡不着觉在园中徘徊。他让 我抽一支烟 (我刚会抽烟) , 我搬了一张藤椅坐下, 我们一直没有说话。 那一次, 我感觉我跟父亲靠得近极了。” 汪曾祺曾说,他所追求不是深刻,而是和谐。“我非常重视语言,也许我把 语言的重要性推到了极致。 我认为语言不只是形式, 本身便是内容”, 他的语言,

汪曾祺散文好词好句

汪曾祺散文好詞好句 汪曾祺,江苏高邮人,1920年3月5日出生,中国当代作家、散文家、戏剧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下面是汪曾祺散文好詞好句,请参考!汪曾祺散文好詞好句 好詞 消瘦细挑富态富相 臃肿干瘪丽质标致 精悍短小粗实粗犷 笨重黑瘦彪壮强健 刚健单薄憔悴纤弱 秀丽巍峨高耸陡峭 聪慧大方俏丽俊秀 帅气潇洒迷人魅力 美丽可爱陶醉吟诵 风铃悦耳清脆动听 万象更新、抱头鼠窜、鸡鸣狗盗 千军万马、亡羊补牢、杯弓蛇影、鹤立鸡群、 对牛弹琴、如鱼得水、鸟语花香 为虎作伥、黔驴技穷、画龙点睛、鼠目寸光、

虎背熊腰、守株待兔、鹤发童颜 狗急跳墙、盲人摸象、画蛇添足 眼高手低、目瞪口呆、胸无点墨 头重脚轻、手足情深、口是心非 耳闻目睹、头破血流、眉清目秀 袖手傍观、口出不逊、手疾眼快 好句 1、家是什么?家,是一轮太阳。爸爸妈妈欢乐的笑容,合成一缕缕和暖的阳光。 2、朋友的眼睛是最美的。朋友的眼睛会笑,会为你带来欢乐;朋友的眼睛也会忧郁,它们需要你的关怀。当你痛苦、难过时,朋友的眼睛会让你感到一阵暖流流过,因为它们真挚、没有丝毫的做作,朋友的眼睛会让你在友情的滋润下,更加顺利地登上顶峰。请细细品味朋友的眼睛,告诉自己:我需要友情! 3、是的,这双眼睛十分普通,在不少同学的周围能发现一双双这样的眼睛。正是这双眼睛在注视我们,关心我们。他有可能使一个人终生难忘,在离开校园好多年后,还能记起这双眼睛,记起这双眼睛给予的教诲,因而这双眼睛又是不平凡的。所以,我真诚地希望这样的眼睛多些,再多些;而能够永远记住这些眼睛的人,也多些,再多些…… 4、秋风扫过,树叶纷纷落下,有的像蝴蝶翩翩起舞,有的像黄莺展翅飞翔,还有的像舞蹈演员那样轻盈盈地旋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