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5份集锦》湖南省郴州市2021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调研试题

高一(下)学期期末化学模拟试卷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2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已知化合物B3N3H6(硼氮苯)与C6H6(苯)的分子结构相似,如右图,则硼氮苯的二氯取代物B2N3H4Cl2的同分异构的数目为()

A.3B.4C.5D.6

2.“纳米材料”是粒子直径为1~100nm(纳米)的材料,纳米碳就是其中的一种。若将纳米碳均匀地分散到蒸馏水中,所形成的物质

①是溶液②是胶体③是浊液④不能透过滤纸⑤能透过滤纸⑥能产生丁达尔效应⑦静置后,会析出黑色沉淀

A.②⑤⑥B.②⑥⑦C.①⑤D.③④⑦

3.已知谷氨酸的结构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1mol谷氨酸能与2molNaOH发生反应

B.谷氨酸分子中的—NH2表现碱性

C.谷氨酸分子之间不能发生反应

D.谷氨酸分子间能发生脱水缩合反应

4.在0.01mol/L醋酸中存在下列平衡:CH3COOH H++CH3COO-,若要使溶液的pH和c( CH3 COO-)均减小,可采取的措施是

A.适当升高温度B.加入稀盐酸C.加入CH3COONa固体D.加入少量水

5.下列有关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用铁片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时,改用铁片和浓硫酸可以加快产生氢气的速率

B.100 mL 2mol·L-1的盐酸与锌反应时,加入适量的氯化钠溶液,生成氢气的速率不变

C.二氧化硫的催化氧化是一个放热反应,所以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减慢

D.汽车尾气中的CO 和NO 可以缓慢反应生成N2和CO2,减小压强,反应速率减慢

6.下列实验操作的现象与对应结论均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操作现象结论

将碘水倒入分液漏斗,加适量乙醇,

A

溶液分层,上层呈紫色I2更易溶于有机溶剂振荡后静置

稀硝酸将铁粉氧化形成铁二B 铁粉与稀硝酸反应后,加入KSCN 无血红色溶液生成

C 将一小块Na放入酒精中有气泡产生酒精中含有水

将石蜡油分解产生的气体通入到酸

D

溶液褪色气体中含有烯烃性高锰酸钾溶液中

A.A B.B C.C D.D

7.下列装置中,能构成原电池的是

A.只有甲B.只有乙

C.只有丙D.除乙均可以

8.下列有关物质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NaHCO3受热易分解,可用于制胃酸中和剂

B.SiO2熔点高硬度大,可用于制光导纤维

C.Al2O3是两性氧化物,可用作耐高温材料

D.CaO能与水反应,可用作食品干燥剂

9.成语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中的瑰宝,许多成语中蕴含着丰富的化学原理,下列成语中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木已成舟B.蜡炬成灰C.铁杵成针D.滴水成冰

10.检验淀粉、蛋白质、葡萄糖溶液,依次可分别使用的试剂和对应的现象正确的是

A.碘水,变蓝色;浓硝酸,变黄色;新制Cu(OH)2,砖红色沉淀

B.浓硝酸,变黄色;新制Cu(OH)2,砖红色沉淀;碘水,变蓝色

C.新制Cu(OH)2,砖红色沉淀;碘水,变蓝色;浓硝酸,变黄色

D.碘水,变蓝色;新制Cu(OH)2,砖红色沉淀;浓硝酸,变黄色

11.下列物质中,只含有极性共价键的是()

A.NaCl B.O2C.CCl4D.NaOH

12.下列有关化学用语使用正确的是

A.乙醇的分子式:C2H5OH B.乙烯的结构简式:CH2CH2

C.—OH的电子式:D.丙烷分子的球棍模型:

13.硫酸工业中SO2的催化氧化反应2SO2(气)+O2(气)2SO3(气),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SO3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变B.SO2全部转化为SO3

C.升高温度,平衡会移动D.正反应的速率与逆反应的速率相等

14.对于CO2+3H2CH3OH+H2O,下列说法能判断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v(CO2)=1

3

v(H2)B.3v逆(H2)=v 正(H2O)

C.v正(H2)=3v逆(CO2)D.断裂 3molH-H 键的同时,形成 2molO-H 键

15.乙烷的分子式是

A.CH4B.C2H6C.C2H4D.C2H2

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烷、汽油、酒精都是可燃性烃,都可作燃料

B.可食用植物油含有的高级脂肪酸甘油酯是人体的营养物质

C.淀粉、蛋白质、葡萄糖都是高分子化合物

D.石油的分馏、煤的液化和气化都是物理变化,石油的裂化、裂解都是化学变化

17.糖类、油脂和蛋白质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必需的三大营养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所有的糖类在一定条件下均能发生水解反应

B.淀粉和纤维素互为同分异构体

C.蛋白质溶液中加入硫酸铜溶液后产生的沉淀不能重新溶于水

D.油脂发生皂化反应生成甘油和高级脂肪酸

18.下列污染现象主要与SO2有关的是

A.水华B.臭氧层空洞

C.酸雨D.白色污染

19.(6分)诗“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描写的是A.硝石B.石灰C.明矾D.硫磺

20.(6分)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乙烯使溴水褪色是因为发生了加成反应

B.二氧化硫使溴水褪色是因为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C.用乙酸和乙醇反应制备乙酸乙酯发生了酯化反应

D.除去乙酸乙酯中的少量乙酸常用氢氧化钠溶液洗涤

二、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21.(6分)已知:① NO + NO2 + 2NaOH2NaNO2 + H2O;

② 2NO2 + 2NaOH NaNO3 + NaNO2 + H2O

将51.2 g Cu溶于一定浓度的硝酸中,若生成的气体只含有NO、NO2,且这些气体恰好被500 mL2.0 mol/L

的NaOH溶液完全吸收,得到只含NaNO2和NaNO3的溶液。求:气体中NO、NO2的物质的量分别为多少?

三、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22.(8分)苯甲酸乙酯(C9H10O2)别名为安息香酸乙酯。它是一种无色透明液体,不溶于水,稍有水果气味,用于配制香水香精和人造精油,大量用于食品工业中,也可用作有机合成中间体,溶剂等。其制备方

法为:

已知:

名称相对分子质量颜色,状态沸点(℃)密度(g·cm-3)

苯甲酸122 无色片状晶体249 1.2659

苯甲酸乙酯150 无色澄清液体212.6 1.05

乙醇46 无色澄清液体78.3 0.7893

环己烷84 无色澄清液体80.8 0.7318

苯甲酸在100℃会迅速升华。

实验步骤如下:

①在圆底烧瓶中加入12.20 g苯甲酸,25 mL 95%的乙醇(过量),20 mL环己烷以及4 mL浓硫酸,混合均匀并加入沸石,按下图所示装好仪器,控制温度在65~70℃加热回流2 h。利用分水器不断分离除去反应生成的水,回流环己烷和乙醇。

②反应结束,打开旋塞放出分水器中液体后,关闭旋塞,继续加热,至分水器中收集到的液体不再明显增加,停止加热。

③将烧瓶内反应液倒入盛有适量水的烧杯中,分批加入Na2CO3至溶液至呈中性。用分液漏斗分出有机层,水层用25 mL乙醚萃取分液,然后合并至有机层,加入氯化钙,静置,过滤,对滤液进行蒸馏,低温蒸出乙醚和环己烷后,继续升温,接收210~213℃的馏分。

④检验合格,测得产品体积为12.86 mL。

回答下列问题:

(1)在该实验中,圆底烧瓶的容积最适合的是_________(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25 mL B.50 mL C.100 mL D.250 mL

(2)步骤①中使用分水器不断分离除去水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步骤②中应控制馏分的温度在____________。

A.65~70℃ B.78~80℃ C.85~90℃ D.215~220℃

(4)步骤③加入Na2CO3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Na2CO3加入不足,在之后蒸馏时,蒸馏烧瓶中可见到白烟生成,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5)关于步骤③中的萃取分液操作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

A.水溶液中加入乙醚,转移至分液漏斗中,塞上玻璃塞,分液漏斗倒转过来,用力振摇

B.振摇几次后需打开分液漏斗上口的玻璃塞放气

C.经几次振摇并放气后,手持分液漏斗静置待液体分层

D.放出液体时,应打开上口玻璃塞或将玻璃塞上的凹槽对准漏斗口上的小孔

(6)计算本实验的产率为_______________。

四、推断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23.(8分)以淀粉为主要原料合成-种具有果香味的物质C和化合物d的合成路线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B分子中的官能团名称为_______________。

(2)反应⑧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__。

(3)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反应⑤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4)反应⑥用于实验室制乙烯,为除去其中可能混有的SO2应选用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

(5)己知D的相对分子量为118,其中碳、氢两元素的质量分数分别为40.68%、5.08%,其余为氧元素,则D能发生酯化反应,且分子中只有两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则D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

(6)请补充完整检验反应①淀粉水解程度的实验方案:取反应①的溶液2mL于试管中,_____________。实验中可供选择的试剂:10%的NaOH溶液、新制Cu(OH)2悬浊液、碘水.

五、综合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24.(10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下列问题:

(1)AgNO3的水溶液呈______(填“酸”、“中”、“碱”)性,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_____;实验室在配制AgNO3的溶液时,常将AgNO3固体先溶于较浓的硝酸中,然后再用蒸馏水稀释到所需的浓度,目

的是______。

(2)今有常温下五种溶液:NH4Cl溶液CH3COONa溶液(NH4)2SO4溶液NH4HSO4溶液NaOH溶液

①NH4Cl溶液的pH_____7(填“>”、“<”或“=”),升高温度可以_______(填“促进”或“抑制”)NH4Cl的水解;

②pH相等的NaOH溶液与CH3COONa溶液,分别加热到相同的温度后CH3COONa溶液的pH_______NaOH 溶液的pH(填“>”“=”或“<”);

③浓度相同的下列三种溶液:(A)NH4Cl溶液(B) (NH4)2SO4溶液(C)NH4HSO4 溶液,则c(NH4+)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用序号填空)。

(3)蒸干AlCl3溶液不能得到无水AlCl3,使SOCl2与AlCl3·6H2O混合并加热,可得到无水AlCl3,试解释原因________。(提示:SOCl2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OCl2 +H2O = SO2↑+ 2HCl↑)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2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B

【解析】苯的二氯取代物有邻、间、对三种同分异构体,硼氮苯也应该有这三种同分异构体,但考虑苯环上的六个碳原子是完全相同的,而硼氮苯中,B、N是两种不同的原子,所以间位上应有两种不同的排列,所以一共有四种同分异构体,故选B。

2.A

【解析】

【详解】

①纳米碳粒子直径为l~100nm之间,分散到水中,所形成的分散系为胶体,错误;

②纳米碳粒子直径为l~100nm之间,形成的分散系为胶体,正确;

③浊液分散质粒子直径大于100nm,错误;

④溶液和胶体分散系中粒子的直径都比滤纸中小孔直径小,能全部透过滤纸,错误;

⑤胶体分散系中粒子的直径都比滤纸中小孔直径小,能全部透过滤纸,正确;

⑥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正确;

⑦胶体处于介稳定状态,则不会形成黑色沉淀,错误。

综上,答案为A。

3.C

【解析】

【详解】

A. 1mol谷氨酸含有2mol羧基,能与2molNaOH发生反应,A正确;

B. 谷氨酸分子中的—NH2表现碱性,B正确;

C. 谷氨酸含有羧基和氨基,分子之间能发生反应,C错误;

D. 谷氨酸含有羧基和氨基,分子间能发生脱水缩合反应形成多肽,D正确;

答案选C。

4.B

【解析】

【分析】

【详解】

A.弱电解质的电离为吸热过程,升高温度促进电离,氢离子浓度增大,pH值减小,c( CH3 COO-)增大,故A错误;

B.加入稀盐酸,氢离子浓度增大,pH值减小,平衡逆向移动,c( CH3 COO-)减小,故B正确;

C.加入CH3COONa固体,c( CH3 COO-)浓度增大,平衡逆向移动,氢离子浓度减小,pH值增大,故C错误;

D.加水,溶液体积增大,导致氢离子、醋酸浓度都减小,pH值增大,故D错误;

正确答案是B。

【点睛】

本题考查弱电解质的电离,同时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难度中等,注意把握影响弱电解质的电离的影响因素。

5.D

【解析】

【详解】

A、浓硫酸能够使铁钝化,铁片与浓硫酸反应不能生成氢气,故A错误;

B、向盐酸溶液中加入氯化钠溶液,相当于稀释了盐酸,盐酸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慢,故B错误;

C、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故C错误;

D、有气体参加的反应,压强越小反应的速率越慢,故D正确;

所以本题答案为:D。

6.D

【解析】

【详解】

A.现象错误,乙醇与碘水中的水相互溶解,不分层,A错误;

B.结论错误,铁与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铁,硝酸铁与过量的铁粉反应生成二价铁,溶液无血红色出现,B错

误;

C.将一小块Na放入酒精中,Na与乙醇反应生成乙醇钠和氢气,C错误;

D.石蜡受热分解生成含有碳碳双键的物质,与高锰酸钾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溶液褪色,D正确;

答案为D。

7.C

【解析】

【详解】

甲没有形成闭合回路,不能构成原电池,故甲不符合题意;乙两个是相同的电极,不能构成原电池,故乙不符合题意;丙满足两个活泼性不同电极,两个电极间接接触,形成了闭合回路,能构成原电池,故丙符合题意;丙是非电解质,不能构成原电池,故丙不符合题意;故C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答案为C。

8.D

【解析】

【分析】

【详解】

A项,NaHCO3能与HCl反应,NaHCO3用于制胃酸中和剂,NaHCO3用于制胃酸中和剂与NaHCO3受热易分解没有对应关系;

B项,SiO2传导光的能力非常强,用于制光导纤维,SiO2用于制光导纤维与SiO2熔点高硬度大没有对应关系;

C项,Al2O3的熔点很高,用作耐高温材料,Al2O3用作耐高温材料与Al2O3是两性氧化物没有对应关系;D项,CaO能与水反应,用于食品干燥剂,CaO用于食品干燥剂与CaO与水反应有对应关系;答案选D。9.B

【解析】

【分析】

【详解】

A.木已成舟只是物质形状的变化,没有新的物质生成,则没有涉及化学变化,故A错误;

B.蜡炬成灰有新的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且碳、氧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则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B正确;

C.铁杵成针只是物质形状的变化,没有新的物质生成,则没有涉及化学变化,故C错误;

D.滴水成冰只是物质形状的变化,没有新的物质生成,则没有涉及化学变化,故D错误;

故选B。

10.A

【解析】

【分析】

【详解】

检验淀粉用碘水,现象是显蓝色。浓硝酸能使蛋白质显黄色,葡萄糖含有醛基,可用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检验,所以正确的答案是A。

11.C

【解析】A. NaCl属于离子化合物,只含有离子键,故A错误;B. O2属于非金属单质,中含有非极性共价键,故B错误;C. CCl4属于共价化合物,只含有极性共价键,故C正确;D. NaOH属于离子化合物,含有离子键和极性共价键,故D错误;故选C。

12.D

【解析】

【详解】

A. 乙醇的分子式:C2H6O,A错误;

B. 乙烯的结构简式:CH2=CH2,B错误;

C. —OH的电子式:,C错误;

D. 丙烷分子的球棍模型:,D正确;

答案为D

13.B

【解析】

【详解】

A.根据化学平衡的定义,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中当组分的浓度不再改变说明反应达到平衡,故A说法正确;

B.此反应是可逆反应,不能全部转化成SO3,故B说法错误;

C.化学反应不是吸热反应就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必然发生移动,故C说法正确;

D.根据化学平衡的定义,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方向速率,说明反应达到平衡,故D说法正确。

故选B。

14.C

【解析】A. 任何时候都存在v(CO2)= 1

3

v(H2),不能判断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A错误;B. 3v逆(H2)=v 正

(H2O)表示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未达到平衡状态,故B错误;C. v正(H2)=3v逆(CO2)表示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达到了化学平衡状态,故C正确;D. 断裂3molH-H 键的同时,一定会形成2molO-H 键,都表示正反应速率,不能判断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D错误;故选C。

点睛:化学平衡的标志有直接标志和间接标志两大类。一、直接标志:正反应速率=逆反应速率,注意物质之间的比例关系,必须符合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的比值。二、间接标志:1、各物质的浓度不变。2、

各物质的百分含量不变等。

15.B

【解析】

【详解】

A. CH4是甲烷的分子式,故A错误;

B. C2H6是乙烷的分子式,故B正确;

C. C2H4是乙烯的分子式,故C错误;

D. C2H2是乙炔的分子式,故D错误。

16.B

【解析】

【详解】

A、酒精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属于烃的含氧衍生物,故A说法错误;

B、糖类、油脂、蛋白质是人体的基本营养物质,可食用植物油含有的高级脂肪酸甘油酯是人体的营养物质,故B说法正确;

C、淀粉、蛋白质、纤维素是高分子化合物,葡萄糖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故C说法错误;

D、石油分馏利用沸点不同进行分离,属于物理变化,煤的液化、气化、石油的裂化、裂解都是化学变化,故D说法错误;

答案选B。

17.C

【解析】分析:A.单糖不水解;

B.淀粉和纤维素均是高分子化合物;

C.硫酸铜是重金属盐,使蛋白质变性;

D.油脂在碱性条件下发生皂化反应。

详解:A. 并不是所有的糖类在一定条件下均能发生水解反应,例如葡萄糖不水解,A错误;

B. 淀粉和纤维素均是高分子化合物,都是混合物,不能互为同分异构体,B错误;

C. 蛋白质溶液中加入硫酸铜溶液后发生变性,变性是不可逆的,产生的沉淀不能重新溶于水,C正确;

D. 油脂发生皂化反应生成甘油和高级脂肪酸钠,D错误。

答案选C。

18.C

【解析】

【详解】

A. 水华是由于大量N、P元素进入水中造成的水体富营养化的一种表现,与二氧化硫无关,故A错误;

B. 臭氧层空洞的形成与大量使用氯氟代烷烃类化学物质有关,与二氧化硫无关,故B错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