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鼻喉科学复习资料

耳鼻喉科学复习资料
耳鼻喉科学复习资料

耳鼻喉科学复习资料

一、填空题

1、世界上最早的五官科医生是。

2、张宗良《喉科指掌》中首次记载用检查咽喉。

3、《五十二病方》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籍之一,其中涉及耳鼻咽喉方面的内容有余处。

4、引起旋耳疮常见的病因病机为、。

5、后组鼻窦包括、。

6、膜迷路由、、组成。

二、单选题

1.咽鼓管鼓口位于鼓室()

A.前壁

B.后壁

C.顶壁

D.底壁

2.下列结构中哪项不是中耳的结构()

A.鼓室

B.鼓窦

C.咽鼓管

D.前庭

3.耳疖好发的部位是()

A.舟状窝

B.外耳道

C.三角窝

D.耳甲腔

4.太医署可算是世界上最早的高等医科学校,它建立在()

A.清代

B.唐代

C.隋代

D.宋代

5.前组筛窦开口于()

A.上鼻道

B.中鼻道

C.下鼻道

D.蝶筛隐窝

6.耳前瘘开口多位于()

A.耳轮角前

B.耳甲腔

C.外耳道

D.三角窝

7.3%苏打水对耵聍的作用为()

A.溶解耵聍

B.湿润耵聍

C.软化耵聍

D.以上都正确

8.耳疮常见的病因病机是()

A.风热湿邪,上犯耳窍

B.肝胆湿热,上攻耳窍

C.血虚生风,耳窍失养

D.以上都正确9.下列哪项不是耳胀的诊断要点()

A.耳内胀闷堵塞

B.耳膜轻充血内陷

C.听力减退表现为自听增强

D.耳内流黄水

10.下列哪项不是耳闭的诊断要点()

A.耳内闭塞

B.听力减退日趋严重

C. 病程短

D.耳膜内陷甚至增厚

11.关于脓耳哪项说法是错误的()

A.小儿多患此病

B.鼓膜都有穿孔

C. 听力减退

D.脓耳患者可以游泳

12.下列哪项不是脓耳的病因病机()

A.肝胆火盛

B.脾虚湿困

C.肺阴虚损

D.肾元亏损

13.关于鼻疔哪项说明是错误的()

A.多内邪毒外袭,火毒上攻而发

B.可发生疔疮走黄之危症

C.可用五味清毒饮加减治疗

D.可尽早切开排脓

14.鼻窒外治法可用()

A.滴鼻

B.薰鼻

C.下鼻甲注射

D.以上都正确

15.下列哪项不是鼻槁的病因病机()

A.燥邪犯肺

B.肺肾阴虚

C.肺气虚弱

D.脾气虚弱

16.鼻鼽患者鼻腔检查,哪项是错误的()

A.鼻粘膜淡白水肿

B. 鼻粘膜充血水肿

C.双侧下鼻甲肿大

D.鼻腔内大量清水涕17.鼻泪管开口于鼻腔()

A.下鼻道

B.中鼻道

C.上鼻道

D.总鼻道

18.鼻渊又名()

A.脑漏

B.脑渗

C.脑崩

D.以上都正确

19.关于鼻息肉哪项说法是错误的()

A.有鼻鼽或鼻渊病史

B.鼻塞为渐进性

C.嗅觉减退

D.不擤涕

20.治疗胃热炽盛所致的鼻衄首选()A.清燥救肺汤 B.凉膈散 C.白虎汤 D.导赤散三、多选题

1.外鼻的骨性支架有()

A.左右成对的鼻骨

B.上颌骨额突

C.额骨鼻部

D.腭骨

E.筛骨

2.脓耳常见的病因病机是()

A.风邪外侵

B.肝胆火盛

C.脾虚湿困

D.肾元亏损

E.胃火炽盛

3.耳眩晕常见的病因病机是()

A.风邪外袭

B.痰浊中阴

C.肝阻上扰

D.髓海不足

E.上气不足

4.乳蛾可诱发全身并发症为()A.痹证 B.水肿 C.心悸 D.胃脘痛 E.怔忡5.治疗喉痹的外治法可用()

A.含化

B.雾化

C.含漱

D.吹药

E.烙法

6.《医林改绪》上记载的通气散由()组成

A.柴胡

B.川芎

C.郁金

D.薄荷

E.香附

7.喉科六味汤的组成是()

A.荆芥防风

B. 薄荷僵蚕

C.薄荷杏仁

D.桔梗甘草

E.玄参射干

8.下列那些疾病患者可出现耳鸣耳聋()

A.耳胀

B.耳闭

C.脓耳

D.耳眩晕

E.外耳道异物

9.引起鼻渊的常见病因病机是()

A.肺经风热

B.胆腑郁热

C.脾胃湿热

D.胃火炽盛

E.肝火上扰

10.鼻渊的外治法常用()

A.滴鼻

B.薰鼻

C.鼻窦穿刺冲洗

D.负压置换法

E.以上都不对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计15分)

1.简述实证脓耳的临床表现

2.简述鼻疔走黄的临床局部表现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扁鹊2.压舌板3.20 4.风热湿邪犯耳、血虚生风化燥

5.后组筛窦、蝶窦6.膜耳蜗、膜半规管、椭圆囊球囊

二、.单选题

1.A 2.D 3.B 4.B 5.B 6.A 7.C 8.D 9.D 10.C

11.D 12.C 13.D 14.D 15.C 16.B 17.A 18.D 19.A 20.B

三.多选题

1.ABC 2.ABCD 3.ABCDE 4.ABCE 5.ABCD 6.ABE 7.ABD 8.ABCDE 9.ABC 10.ABCD

四.简答题

1.答:局部症状:耳痛耳流脓(2分)

全身症状:咽干发热(1分)

局部检查:耳鼓膜充血穿孔(2分)

2.答:疔顶紫暗(1分)、顶陷无脓(1分)、鼻肿如瓶(1分)

目睑合缝(1分)、根脚散漫(1分)

耳鼻喉头颈外科学名词解释

耳鼻喉头颈外科学名词解释 1、危险三角区:面部静脉无瓣膜,血液可以双向流动,鼻部皮肤感染可造成致命的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临床上将鼻根部与上唇三角形成区域称为危险三角区。 2、利特尔区:鼻中隔最前下部的粘膜下血管密集,分别由颈内动脉系统和颈外动脉系统的分支汇聚成血管从。该区即利特尔区,是鼻出血的好发部位。 3、中鼻甲基板:中鼻甲后部向后延伸,其附着出逐渐发生方位的改变,由前部的前后位转向外侧附着在鼻腔外侧壁的后部,使中鼻甲的后附着部呈从前上向后下倾斜的冠状位,这部分中鼻甲称为中鼻甲基板。 4、窦口鼻窦复合体(OCM):以筛隐窝为中心的解剖结构,包括中鼻甲,钩突,筛泡,半月板,以及额窦、前组筛窦和上颌窦的自然开口等称为窦口鼻窦复合体。 5、利特尔动脉从:鼻腭动脉、筛前动脉、筛后动脉、上唇动脉和腭大动脉,在鼻中隔前下部的粘膜下交互吻合,形成动脉从,是临床上鼻出血最常见的部位。 6、生理性鼻甲周期:正常人体鼻阻力呈现昼夜及左右规律的和交替的变化,这种变化主要受双侧下鼻甲充血状态的影响,约间隔2~7小时出现一个周期。意义是促使睡眠时反复翻身,有助于解除疲劳。 7钩突:中鼻道外侧壁上有两个隆起,前下者呈弧形嵴状隆起。 8、鼻阈:鼻翼内侧弧形的隆起,也称鼻内孔,一般所指鼻腔是指固有鼻腔,后者经鼻内孔与鼻前庭交通。 9、鼻疖:鼻前庭或鼻尖部的毛囊、皮脂腺或汗腺的局限性急性化脓性炎症,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要的致病菌。多因挖鼻、拔鼻毛使鼻前庭皮肤损伤所致,也可继发于鼻前庭炎。 10、慢性鼻炎:是鼻腔粘膜和粘膜下层的慢性炎症性疾病。临床表现以鼻腔粘膜肿胀、分泌物增多,无明确致病微生物感染、病程持续数月以上或反复发作为特征。 11、变应性鼻炎:是发生在鼻粘膜的变态反应性疾病。以鼻痒、喷鼻、鼻分泌亢进、鼻粘膜肿胀为其主要特点。分为常年性变应性鼻炎和季节性变应性鼻炎。 12、鼻息肉:是鼻腔和鼻窦粘膜的常见慢性疾病,以极度水肿的鼻粘膜在中鼻道形成单发或多发息肉为临床特征。 13、鼻中隔偏曲:是指鼻中隔偏向一侧或两侧、或局部有突起、引发鼻腔功能障碍,如鼻塞、鼻出血和头痛。 14、功能性内镜鼻窦手术(FESS):手术以剔除中鼻道为中心的附近区域病变,特别是前组筛窦的病变、恢复窦口的引流和通气功能。即通过小范围或局限性手术解除广泛的鼻窦阻塞性病变。 15、腺样体:顶部粘膜下有丰富的淋巴组织汇聚,呈橘瓣状称腺样体又称咽扁桃体。 16、咽后隙:位于椎前筋膜与颊咽筋膜之间,上起颅底,下至上纵隔,相当于第1、2胸椎平面,在中线处被咽缝将其分为左右两侧,且互不相通。每侧咽后间隙中有疏松结缔组织和淋巴组织。 17、咽旁隙:又称咽侧间隙或咽颌间隙,位于咽外侧壁和翼内肌筋膜之间,与咽后隙仅一薄层筋膜相隔,左右各一,形如锥体。锥底上至颅底,锥尖向下达舌骨。 18、咽淋巴环:咽粘膜下淋巴组织丰富,较大淋巴组织团块呈环状排列,称为咽淋巴环。主要由咽扁桃体、咽鼓管扁桃体、腭扁桃体、咽侧索、咽后壁淋巴滤泡及舌扁桃体构成内环。内环淋巴流向颈部淋巴结,后者又互不交通,自成一环称为外环,主要由咽后淋巴结、下颌下淋巴结、颏下淋巴结等组成。 19、腺样体肥大:正常生理情况下,儿童6~7岁时腺样体发育为最大,青春期后逐渐萎缩,到成年则基本消失,若腺样体增生肥大且引起相应症状称为腺样体增殖或腺样体肥大。 20、腺样体面容:长期张口呼吸,影响面骨发育,上颌骨变长,颚骨高拱,牙列不齐,上切牙突出,唇厚,缺乏表情。 21、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是指睡眠时上气道反复发生塌陷阻塞引起的呼吸暂停和通气不足,伴有打鼾,睡眠结构紊乱,频繁发生血氧饱和度下降、白天嗜睡等病征。 22、呼吸暂停:是指睡眠过程中呼吸气流消失≥10秒。呼吸暂停分为中枢性、阻塞性和混合型呼吸暂停。 23、中枢性呼吸暂停:是指无呼吸驱动的呼吸暂停,呼吸暂停发生时口鼻无气流,同时丧失呼吸能力,胸腹呼吸运动停止,这种欢喜暂停发生时一般血氧饱和度下降比较少。

耳鼻喉科学复习资料

耳鼻喉科学复习资料 一、填空题 1、世界上最早的五官科医生是。 2、张宗良《喉科指掌》中首次记载用检查咽喉。 3、《五十二病方》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籍之一,其中涉及耳鼻咽喉方面的内容有余处。 4、引起旋耳疮常见的病因病机为、。 5、后组鼻窦包括、。 6、膜迷路由、、组成。 二、单选题 1.咽鼓管鼓口位于鼓室() A.前壁 B.后壁 C.顶壁 D.底壁 2.下列结构中哪项不是中耳的结构() A.鼓室 B.鼓窦 C.咽鼓管 D.前庭 3.耳疖好发的部位是() A.舟状窝 B.外耳道 C.三角窝 D.耳甲腔 4.太医署可算是世界上最早的高等医科学校,它建立在() A.清代 B.唐代 C.隋代 D.宋代 5.前组筛窦开口于() A.上鼻道 B.中鼻道 C.下鼻道 D.蝶筛隐窝 6.耳前瘘开口多位于() A.耳轮角前 B.耳甲腔 C.外耳道 D.三角窝 7.3%苏打水对耵聍的作用为() A.溶解耵聍 B.湿润耵聍 C.软化耵聍 D.以上都正确 8.耳疮常见的病因病机是() A.风热湿邪,上犯耳窍 B.肝胆湿热,上攻耳窍 C.血虚生风,耳窍失养 D.以上都正确9.下列哪项不是耳胀的诊断要点() A.耳内胀闷堵塞 B.耳膜轻充血内陷 C.听力减退表现为自听增强 D.耳内流黄水 10.下列哪项不是耳闭的诊断要点() A.耳内闭塞 B.听力减退日趋严重 C. 病程短 D.耳膜内陷甚至增厚 11.关于脓耳哪项说法是错误的() A.小儿多患此病 B.鼓膜都有穿孔 C. 听力减退 D.脓耳患者可以游泳 12.下列哪项不是脓耳的病因病机() A.肝胆火盛 B.脾虚湿困 C.肺阴虚损 D.肾元亏损 13.关于鼻疔哪项说明是错误的() A.多内邪毒外袭,火毒上攻而发 B.可发生疔疮走黄之危症 C.可用五味清毒饮加减治疗 D.可尽早切开排脓 14.鼻窒外治法可用() A.滴鼻 B.薰鼻 C.下鼻甲注射 D.以上都正确 15.下列哪项不是鼻槁的病因病机() A.燥邪犯肺 B.肺肾阴虚 C.肺气虚弱 D.脾气虚弱 16.鼻鼽患者鼻腔检查,哪项是错误的() A.鼻粘膜淡白水肿 B. 鼻粘膜充血水肿 C.双侧下鼻甲肿大 D.鼻腔内大量清水涕17.鼻泪管开口于鼻腔() A.下鼻道 B.中鼻道 C.上鼻道 D.总鼻道 18.鼻渊又名() A.脑漏 B.脑渗 C.脑崩 D.以上都正确 19.关于鼻息肉哪项说法是错误的() A.有鼻鼽或鼻渊病史 B.鼻塞为渐进性 C.嗅觉减退 D.不擤涕

中医耳鼻咽喉科学模拟试卷及答案分类完美打印版

1. 喉最狭窄处位于:A.喉入口 B.喉室 C.声门裂 D.声门下区 E.声门上区 2.喉痹的病位主要在:A.喉粘膜 B.咽粘膜 C.悬雍垂 D.喉核 E.会厌 3.鼓膜望诊时,应注意到光锥位于鼓膜的: A.前下方 B.后下方 C.前上方 D.后上方 E.中央 4.耳疖多发生于:A.耳廓 B.耳屏 C.耳周 D.外耳道 E.鼓膜 5.耳胀患者,若鼻涕较多时以下哪项治疗是不适宜的: A.滴鼻 B.鼓膜按摩 C.咽鼓管吹张 D.穴位磁疗 E.超短波理疗 6.耳内流脓量多,黄稠或带红色,全身可见发热,口苦咽干,辨证应首先考虑: A.风热外侵 B.肝胆火盛 C.脾虚湿困 D.肾元亏损 E.阴虚火旺 7.耳后附骨痈最主要的特征是: A.发热 B.耳痛 C.耳内流脓 D.鼓膜穿孔 E.耳后完骨部红肿疼痛或溃破流脓8.鼻疔最突出的症状是:A.鼻痛 B.鼻塞 C.流涕 D.鼻痒 E.鼻衄 9.对外鼻损伤24小时以内的瘀肿疼痛的处理最恰当的是: A.冷敷 B.热敷 C.湿热敷 D.玉露膏外敷 E.红花油外搽 10.青少年鼻出血最常见的部位是: A.鼻中隔中上部 B.鼻中隔后上部 C.鼻中隔前下部 D.下鼻甲前端E.中鼻甲前端11.患者,男,30岁。经常鼻塞2年,呈间歇性和交替性,安静时加重,检查见双下鼻甲肿胀,中鼻道及嗅裂未见分泌物潴留。该病应首先考虑的诊断是: A.伤风鼻塞 B.鼻窒 C.鼻鼽 D.鼻渊 E.鼻息肉 12.喉关痈最主要特征是: A.一侧腭舌弓前上方红肿隆起 B.会厌红肿如球状 C.咽后壁红肿隆起 D.喉核红肿有脓点 E.一侧颈部及颌下红肿 13.声带小结多发生于: A..一侧声带的前、中1/3交界处 B.一侧声带的后1/3处 C..双侧声带的前、中1/3交界处D.双侧声带的后1/3 处 E.双侧声带的前1/3处 14.急喉风最主要的特征是: A.吸气性呼吸困难 B.咽喉红肿疼痛 C.语言难出 D.痰涎壅盛 E.汤水难下15.最早描述梅核气症状特点的是: A.《内经》 B.《伤寒论》 C.《金匮要略》 D.《诸病源候论》 E.《景岳全书》 16.鼻咽癌的好发部位是: A.咽隐窝 B.咽后壁 C.鼻咽底壁 D.后鼻孔 E.破裂孔 17.喉菌的病变部位是:A.鼻咽部 B.口咽部C.喉咽部 D.喉部 E.食道上段18.检查成人鼓膜时,为使外耳道变直以利于观察,牵拉耳廓的方向最好是: A.前上方 B.前下方 C.后上方 D.后下方 E.外上方 19.上颌窦穿刺的最佳进针部位在: A.下鼻道后外侧壁 B.下鼻道前外侧壁 C.中鼻道前外侧壁 D.中鼻道后外侧壁 E.上鼻道前外侧壁 20.检查口咽部时,用压舌板轻压病人舌部的最适宜位置是: A.舌前1/3 B.舌前2/3 C.舌前1/2 D.舌前3/4 E.舌前3/5 (二)B型题(每题1分,共10分) A.肺胃热盛 B.风热犯肺 C.肺脾气虚 D.肺肾阴虚 E.气滞血瘀痰凝21.声嘶日久,语音低微,讲话费力,气短乏力,声带松弛,闭合欠佳。诊断为喉喑,辨证首先考虑:22.声嘶日久,咽喉干涩微痛,咽痒干咳,痰粘少,午后尤甚,声带微红肿。诊断为喉喑,辨证首先考虑: A.喉关 B.会厌 C.喉底 D.喉核 E.颌下 23.里喉痈发生于: 24.喉关痈发生于: 25.会厌痈发生于:

耳鼻喉科学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教学大纲 Otolaryngoloy-Head and Neck Surgery (供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使用) 前言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由耳鼻咽喉科学逐步演变发展而来,是研究听觉、平衡、嗅觉诸感官与呼吸、吞咽、发音、语言诸运动器官的解剖、生理和疾病现象的一门科学,是临床医学的一门独立学科。 通过教学,使学生逐渐了解和掌握该学科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正确的临床思维和工作方法,为学生在今后的医疗和科研工作中奠定基础。 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知识更新日益加快,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也有显著的发展。教师可在完成教学大纲基本要求的前提下,结合本专业的实际,介绍一些新成果、新进展、新趋向,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自学能力。 本大纲与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田勇泉主编的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第八版《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配套使用,适用于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的教学。 大纲所列教学内容可通过课堂讲授、自学、讨论、计算机多媒体等等方式进行教学。划横线部分为要求学生重点掌握的内容,其他为一般熟悉和一般了解内容。总学时27学时,大课讲授15学时,见习12学时。大课不能讲授的内容,为学生自学内容。 本课程学生理论课考核采用笔答考试方式为主,其成绩可占总成绩的50%。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50%,其中课堂出勤占5%,阶段性学习测验占30%,见习成绩占15%。 教学学时分配 教学内容理论学时数实验学时数鼻的应用解剖学及生理学 1.00 0 鼻腔炎症性疾病 1.00 0 鼻黏膜高反应性疾病、鼻息肉0.50 1.00 鼻出血 鼻窦炎性疾病 咽的应用解剖学及生理学 咽炎、扁桃体炎、 咽部脓肿咽肿瘤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症喉的应用解剖学及生理学 喉的急性炎症性疾病 喉的慢性炎症性疾病 喉肿瘤 喉阻塞 气管插管术及气管切开术 耳的应用解剖学及生理学 中耳炎性疾病 耳源性眩晕 耳鼻咽喉基本检查法 耳鼻咽喉特殊检查法0.50 2.00 1.00 1.00 1.00 2.00 1.00 1.00 1.00 2.00 1.00 1.00 1.00 2.00 1.00 1.00 1.00 1.50 1.50 合计21 6 总计27

中医耳鼻喉科学名词解释

中医耳鼻喉科学是运用中医基本理论和方法研究人体耳,鼻,咽,喉的生理,病理及其疾病防治规律的一门临床科学。 专科特点:他以中医整体观念为指导思想,以脏腑经络学说为理论基础,吸取了现代先进的诊疗技术与方法,强调辩证与辨病相结合,局部辩证与整体辩证相结合,内治与外治相结合。 耳分外耳,中耳和内耳三部分 外耳:耳廓和外耳道。 外耳道峡部:外耳道起自耳甲腔底,向内直至鼓膜,长约2.5--3.5cm,为一略呈“S”型弯曲的管道,其外1/3为软骨段,内2/3为骨段,两端交接处较狭窄,称之。较大异物常嵌于此。中耳:是个含气空腔。包括鼓室,咽鼓管,鼓窦,乳突气房。 锤骨短突:在鼓膜的前上部有一灰白小突起,名锤骨短突。 光锥:自锤骨炳末端向下向前达鼓膜边缘有一个三角形反光区,名光锥。 内耳:又称迷路。外层为骨迷路(耳蜗,前庭,鼓半规管),内层为膜迷路(蜗管,椭圆囊与球囊,膜半规管)。骨迷路和膜迷路之间含外淋巴液,膜迷路内含内淋巴液。 耳的主要生理功能为司听觉和平衡觉。 鼻由外鼻,鼻腔及鼻窦三部分构成。 咽自上而下可分为鼻咽,口咽和喉咽三部分。 咽的生理功能:呼吸功能,吞咽功能,语言形成,防御和保护功能,调节中耳气压功能,扁桃体的免疫功能。 喉位于颈前部中央,上通喉咽,下接气管,系由软骨,肌肉,韧带,纤维组织及粘膜等构成的一个锥形官腔状器官。喉腔内覆盖粘膜,与咽部粘膜和气管粘膜相连接。 喉的软骨:甲状软骨,环状软骨,会厌软骨,杓状软骨,小角软骨,锲状软骨。 喉的韧带:喉外韧带,喉内韧带。 喉的肌肉:喉外肌,喉内肌。 喉腔:以声带为界,分为声门上区,声门区和声门下区。 喉的神经:有喉上神经和喉返神经,都是迷走神经的分支。 喉的血管:喉的动脉来自颈外动脉的甲状腺上动脉和甲状腺下动脉。静脉主要通过甲状腺上,中,下静脉汇入颈内静脉。 喉的淋巴:分声门上和声门下两组。声门上区淋巴引流入颈深上淋巴结,声门下区组淋巴引流入气管前淋巴结,再进入颈深淋巴结。 喉的生理功能:呼吸功能,发音功能,保护下呼吸道功能,屏气功能。

耳鼻咽喉科学复习资料

耳鼻喉头颈外科学名词解释与问答题 名解 1、危险三角区:面部静脉无瓣膜,血液可以双向流动,鼻部皮肤感染可造成致命的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临床上将鼻根部与上唇三角形成区域称为危险三角区。 2、利特尔区:鼻中隔最前下部的粘膜下血管密集,分别由颈动脉系统和颈外动脉系统的分支汇聚成血管从。该区即利特尔区,是鼻出血的好发部位。 3、中鼻甲基板:中鼻甲后部向后延伸,其附着出逐渐发生方位的改变,由前部的前后位转向外侧附着在鼻腔外侧壁的后部,使中鼻甲的后附着部呈从前上向后下倾斜的冠状位,这部分中鼻甲称为中鼻甲基板。 4、窦口鼻窦复合体(OCM):以筛隐窝为中心的解剖结构,包括中鼻甲,钩突,筛泡,半月板,以及额窦、前组筛窦和上颌窦的自然开口等称为窦口鼻窦复合体。 5、利特尔动脉从:鼻腭动脉、筛前动脉、筛后动脉、上唇动脉和腭大动脉,在鼻中隔前下部的粘膜下交互吻合,形成动脉从,是临床上鼻出血最常见的部位。 6、生理性鼻甲周期:正常人体鼻阻力呈现昼夜及左右规律的和交替的变化,这种变化主要受双侧下鼻甲充血状态的影响,约间隔2~7小时出现一个周期。意义是促使睡眠时反复翻身,有助于解除疲劳。 7钩突:中鼻道外侧壁上有两个隆起,前下者呈弧形嵴状隆起。 8、鼻阈:鼻翼侧弧形的隆起,也称鼻孔,一般所指鼻腔是指固有鼻腔,后者经鼻孔与鼻前庭交通。 9、鼻疖:鼻前庭或鼻尖部的毛囊、皮脂腺或汗腺的局限性急性化脓性炎症,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要的致病菌。多因挖鼻、拔鼻毛使鼻前庭皮肤损伤所致,也可继发于鼻前庭炎。10、慢性鼻炎:是鼻腔粘膜和粘膜下层的慢性炎症性疾病。临床表现以鼻腔粘膜肿胀、分泌物增多,无明确致病微生物感染、病程持续数月以上或反复发作为特征。 11、变应性鼻炎:是发生在鼻粘膜的变态反应性疾病。以鼻痒、喷鼻、鼻分泌亢进、鼻粘膜肿胀为其主要特点。分为常年性变应性鼻炎和季节性变应性鼻炎。 12、鼻息肉:是鼻腔和鼻窦粘膜的常见慢性疾病,以极度水肿的鼻粘膜在中鼻道形成单发或多发息肉为临床特征。 13、鼻中隔偏曲:是指鼻中隔偏向一侧或两侧、或局部有突起、引发鼻腔功能障碍,如鼻塞、鼻出血和头痛。 14、功能性镜鼻窦手术(FESS):手术以剔除中鼻道为中心的附近区域病变,特别是前组筛窦的病变、恢复窦口的引流和通气功能。即通过小围或局限性手术解除广泛的鼻窦阻塞性病变。 15、腺样体:顶部粘膜下有丰富的淋巴组织汇聚,呈橘瓣状称腺样体又称咽扁桃体。 16、咽后隙:位于椎前筋膜与颊咽筋膜之间,上起颅底,下至上纵隔,相当于第1、2胸椎平面,在中线处被咽缝将其分为左右两侧,且互不相通。每侧咽后间隙中有疏松结缔组织和淋巴组织。 17、咽旁隙:又称咽侧间隙或咽颌间隙,位于咽外侧壁和翼肌筋膜之间,与咽后隙仅一薄层筋膜相隔,左右各一,形如锥体。锥底上至颅底,锥尖向下达舌骨。 18、咽淋巴环:咽粘膜下淋巴组织丰富,较大淋巴组织团块呈环状排列,称为咽淋巴环。主要由咽扁桃体、咽鼓管扁桃体、腭扁桃体、咽侧索、咽后壁淋巴滤泡及舌扁桃体构成环。环淋巴流向颈部淋巴结,后者又互不交通,自成一环称为外环,主要由咽后淋巴结、下颌下淋巴结、颏下淋巴结等组成。

耳鼻咽喉科学(相关专业知识)内部押密卷

一、A1型题:(最佳单项选择题)每一道测试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口腔癌的最好发部位是 A.口底 B.舌 C.颊 D.龈 E.腭 正确答案:B 2.额部凹陷性骨折需要作骨畸形的三维重建模型,首选的检查方法是 A.CT造影增强检查 B.常规CT检查 C.核磁共振成像(MRI)检查 D.螺旋CT检查 E.头颅侧位X像 正确答案:D 3.下列不属于神经内分泌肿瘤的是 A.颈静脉球体瘤 B.甲状腺髓样癌 C.神经鞘瘤 D.喉类癌 E.颈动脉体瘤 正确答案:A 4.下列不属于条件致病性真菌的是 A.念珠菌 B.隐球菌 C.曲霉菌 D.毛霉菌 E.球孢子菌 正确答案:E 5.关于头颈肿瘤放疗描述错误的是 A.早期声门型喉癌可单纯放疗 B.鼻咽癌放疗后复发可再做一疗程放疗 C.鼻窦癌多采用术前放疗 D.腮腺癌为保护面神经常单纯放疗 E.甲状腺癌应以手术治疗为主 正确答案:D 6.淋巴结转移率最高的是 A.声门上型喉癌 B.声门型喉癌 C.声门下型喉癌 D.鼻窦癌 E.梨状窝癌 正确答案:E

7.以下哪一项是单纯额窦前壁骨折的临床表现 A.硬膜下血肿 B.颅内积气 C.脑脊液鼻漏 D.脑水肿 E.前额部塌陷 正确答案:E 8.对梅毒的描述,正确的是 A.由梅毒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 B.一般感染后3~5年发病 C.多通过性接触传播,也可通过密切接触、输血等传播,不通过胎盘传给胎儿D.早期侵犯皮肤、黏膜,晚期可侵犯心脏、中枢神经系统、肝脏及骨组织E.本病发展分为4期 正确答案:D 9.属于腮腺良性肿瘤的是 A.腺样囊腺癌 B.黏液表皮样癌 C.霍奇金淋巴瘤 D.腺泡细胞癌 E.腺淋巴瘤 正确答案:A 10.甲状腺结节,哪项是对的 A.一定是恶性肿瘤 B.即结节性甲状腺肿 C.多指单发结节而言 D.即甲状腺腺瘤 E.可以是单发的或多发的 正确答案:E 11.职业性噪声聋的诊断分级标准不包括以下哪项内容 A.符合职业病诊断总则 B.纯音测听为混合聋,语频听力损失平均≥60dB C.纯音测听为感音聋,语频听力损失平均≥25dB D.按年龄和性别修正听力损失值 E.严重程度等级划分 正确答案:B 12.外耳湿疹治疗不包括 A.肥皂水清洗 B.口服抗过敏药物 C.大量渗液颏湿敷 D.乳糜漏治疗原发病灶或中耳炎 E.渗液减少时可涂抹10%氧化锌软膏 正确答案:A 13.容易沿神经生长扩散的腮腺肿瘤是 A.腺淋巴瘤

耳鼻喉复习题

一、思考题: 1.简述耳鼻咽喉分别与其最密切的脏腑,生理、病理、诊断及治疗 关系。 2.简述耳鼻咽喉的主要病因病机及其专科特点。 3.简述耳鼻咽喉常用内、外治法。 4.简述鼓室的6个壁。 5.中耳包括那几个部分? 6.耳有哪些生理功能? 7. 易出血区、窦口鼻道复合体的概念。 8. 鼻窦可分那几对?前组鼻窦包括哪些,后组鼻窦包括哪些? 9. 鼻腔有哪些生理功能? 10. 试述咽淋巴环的组成。 11.简述咽的生理功能。 12. 简述喉的生理功能。 13.试述耳廓痰包的病机。 14.耳廓痰包的症候特点是什么? 15.简述耳廓痰包的内、外治法。 16. 旋耳疮的病因病理有哪些? 17. 试述旋耳疮的诊断要点。

18.风热湿邪犯耳与血虚生风化燥型旋耳疮在辨证、内治、外治方面有何不同? 19.试述耳疖的病因病理。 20.试述风热邪毒外侵与肝胆湿热上蒸的内治法则与方药。 21.试述耳疮的病因病理。 22.试述耳胀耳闭的诊断要点。 23.耳胀耳闭常用的外治法有哪些? 24.试述脓耳的诊断要点。 25.试述脓耳的辨证施治。 26.脓耳有哪些外治方法? 27.托里消毒散的药物组成和功效是什么? 28.脓耳在预防和调护方面应注意些什么? 29.常见的脓耳变证有哪些? 30.如何诊断黄耳伤寒? 31.试述黄耳伤寒的辩证施治。 32. 耳鸣与耳聋的关系如何? 33.试述实证耳鸣耳聋的辨证施治。 34.试述虚证耳鸣耳聋的辨证施治。 35.耳聋左慈丸的药物组成和功效是什么?

36. 耳眩晕的症状特点是什么? 37. 试述耳眩晕的辩证施治。 38.半夏白术天麻汤的药物组成及功效是什么? 39.耳眩晕发作期间护理上要注意哪些方面? 40.试述鼻疔的症状及治疗。 41.试述疔疮走黄的症状及处理原则。 42.试述鼻疔的护理及预防。 43. 鼻疳有什么临床特点? 44.试述鼻疳的辨证分型。 45.试述鼻疳的内、外治法。 46.试述伤风鼻塞的病因病理。 47. 试述伤风鼻塞的辨证治疗。 48.试述鼻窒的病因病理。 49.试述鼻窒的辨证分型及治疗。 50.试述鼻槁的病因病机。 51.叙述鼻槁的辨证及治疗。 52. 鼻鼽的症状特征是什么? 53.试述鼻鼽与伤风鼻塞的鉴别。 54述鼻鼽的病因病理。

耳鼻喉科学第八版课件参考

耳鼻喉科学第八版课件参考 导语:在建国之初,我国医学各学科还比较薄弱,比如耳鼻喉科,当时主 治的手术都是比较简单的。而在现代社会中耳鼻喉科学的发展是可圈可点的, 那么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呢?通过下文来来了解一下吧。 (一)耳科学的发展 五十年代初期,我国的耳科学主要围绕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及其颅内外合并 症的手术治疗,总结成败经验。五十年代中期,出现了以恢复与保存听力为目 的鼓室成形术,1957年我国就有了成功引用的报导,此后迅速在全国普遍开展,到六十年代形成高潮,经验总结和技术革新的报告迄今不断。 耳硬化症在我国的发病率不高,为其所做的内耳开窗术在1947年开始,截止1959年据不完全统计共进行300余例,成功率在80%以上。1956年镫骨撼动手术传入我国,曾流行一时。终因术后镫骨易再固定而被镫骨切除术所取代。 现代听力学包括基础听力学、临床听力学和康复听力学。直止六十年代初 我国才有临床听力学方面的报导,内容只限于纯音电测听中的掩蔽问题、阈上 功能检查等。七十年代以来,随着纯音测听日渐普及和专业学会的成立,杂志 的出版,特别是一系列相关国家标准的颁布,命名临床听力学在我国迅速发展 起来。 我国耳神经学从六十年代初起步,从前庭冷热和旋转诱发试验入手。稍晚 有了应用眼震电图代替裸眼观察眼球震颤的报导。起初所用仪器是改装的心电 或脑电记录仪。八十年代才有了能用计算机处理眼震讯号的专用眼震记录仪。 七十年代前我国耳神经外科是以治疗耳源性颅内合并症、梅尼尔病、面瘫 等为主。颅内合并症的了病率逐渐降低,由于CT、MRI的广泛应用诊断也明显 简化准确。治疗方面现多主张径乳突经路一次手术。对多发性或远隔部拉者方 采用开颅手术。对梅尼乐病的手术治疗,我国从七十年初已经开展,到目前报 导较多者有内淋巴囊引流术,前庭神经切断术和各种破坏术。由于诊断和疗效 评定标准不够统一,结果难以比较。面神经麻裨由于仪器和手段的长足进步, 定性和定位诊断准确性更高。对它的部分减压术首次报导于五十年代末。七十 年后发展较快,出现了全程减压、内听道和迷路段减压、膝状神经节减压和神 经改道吻合,神经移植等手术,效果明显改观。八十年代我国出现了针对半面 肌痉挛的手术治疗。 (二)鼻科学的发展 鼻及鼻窦变态反应是我国建国早期就很重视的研究课题。开始是总结中西 医各种治疗方法的经验。接着开展了对致敏花粉的'调查,到目前为止已普查完29个省市或地区。基本摸清了我国南北方致敏花粉的特征。

中医耳鼻喉复习重点.

中医耳鼻咽喉科学 第一章绪论 1.耳鼻喉的专科特点: 它以中医整体观念为指导思想,以脏腑经纶学说为理论基础,吸取了现代先进的诊疗技术与方法,强调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局部变辨证与整体辨证相结合、内治与外治相结合。2.发展史: (1)《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谓:(扁鹊)“过洛阳,闻周人爱老人,即为耳目痹医”,因此,名医扁鹊可称为世界上最早的五官科医生。 (2)《金匮要略》最先描述“妇人咽中如有炙脔”一症,即后世所称“梅核气”,所创立的半夏厚朴汤一直沿用至今。 (3)唐代,政府设立太医署,其中“耳目口齿科”(颇类今之五官科)已初具规模,开始形成一个独立的专科,这在耳鼻咽喉科学的发展史上是一件大事。 (4)清代,张宗良《喉科指掌》中首次记载用压舌板检查咽喉,《喉科秘钥》中有利用光学知识检查咽喉的方法。 第二章耳鼻咽喉与脏腑经络的关系 1.耳与脏腑的关系: 耳位于头部两侧,属“清窍”之一,司听觉,主平衡。与耳有较为密切关系的脏腑有肾、心、肝、胆、肺、脾等。 2.鼻与脏腑的关系: 鼻为肺系之前端,连于喉、接气道、下通于肺,有助肺行呼吸、主嗅觉、协发音、司清化之功能。 3.咽喉与脏腑的关系: 咽前连口腔,下经食道通胃腑,为胃之系,有司饮食吞咽、助言语、御外邪的功能。 喉上通口鼻,下接气管至肺,为肺之系,有行呼吸、发声音、护气道的功能。 4.耳语经络的关系: 直接循行于耳的主要经脉,多属阳经,有足少阳胆经、手少阳三焦经、足阳明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 5.咽喉与经络的关系: 在十二经脉中,除手厥阴心包经和足太阳膀胱经间接通于咽喉外,其余经脉皆直接通达。第三章耳鼻咽喉的病因病机概述 1.耳鼻咽喉疾病的外因主要有:外感邪毒、外伤致病、异物所伤。 2.耳鼻咽喉疾病的实证,常见于病变的初期或中期,以外邪侵袭、脏腑火热、痰湿困结、气滞血瘀等为多见。 第四章耳鼻咽喉病的诊断要点 1.耳鸣呈高音调,高频听力下降明显,多属肝肾虚损或气血不足之证; 耳鸣呈低音调,低频听力下降明显,多属肝胆热盛,或风邪外袭,邪气壅滞耳窍之证。 2.眩晕伴有头重、头胀、低音调耳鸣、胸闷呕恶、纳呆倦怠者,多属痰湿中阻。 3.鼓膜色蓝、外凸,多为瘀血内聚耳窍。 第五章耳鼻咽喉病的治疗概要 1.常用的通窍法有:芳香通窍、化浊通窍、升阳通窍、利湿通窍。 2.祛瘀法:本法选用具有通血脉、祛瘀滞作用的药物为主组方,或配合其他治法,适用于治疗血行不畅、气滞血瘀,或痰瘀互结所致的耳鼻咽喉病证。

耳鼻喉科学教学大纲

《耳鼻喉科学》教学大纲 第一章鼻的应用解剖学、生理学 [教学目标与要求] 掌握: 1. 鼻腔的结构及临床意义。 熟悉: 1. 外鼻、鼻窦的应用解剖。 了解: 1. 外鼻的支架,嗅区和呼吸区,前颅底与各鼻窦的毗邻关系,鼻的主要生理功能。[重点] 1. 鼻腔四壁结构,各鼻道、鼻甲,鼻中隔组成。 2. 鼻窦分组及窦口位置。 {难点] 1. 鼻腔四壁结构,各鼻道、鼻甲,鼻中隔组成。 [教学时数] 1学时 [教学容] 详细讲解: 危险三角区静脉回流。鼻腔四壁结构,各鼻道、鼻甲,鼻中隔组成。鼻窦分组及窦口位置。 重点讲解: 鼻腔四壁结构,各鼻道、鼻甲,鼻中隔组成。鼻窦分组及窦口位置。 1.一般讲解: 外鼻、鼻前庭、鼻腔,鼻窦的应用解剖及生理。鼻生理:呼吸功能、嗅觉功能、共鸣功能、保护功能。 第二章鼻的症状学 [教学目标与要求] 掌握: 1. 鼻科疾病的常见症状。 了解: 1.鼻科症状在临床疾病中的评估。 [重点] 1. 鼻科疾病的常见症状。 {难点]

1. 鼻科症状在临床疾病中的评估。 [教学时数] 1学时 [教学容] 1详细讲解: 鼻塞、流涕、鼻出血、嗅觉障碍、鼻源性头痛。 2重点讲解: 鼻塞、流涕、鼻出血、嗅觉障碍、鼻源性头痛。 第三章鼻部疾病 第一节:鼻炎、鼻中隔偏曲 [教学目标与要求] 掌握: 1. 各型鼻炎的临床特点及处理原则。 2. 鼻中隔偏曲临床表现及处理原则。 熟悉: 1. 急慢性鼻炎、萎缩性鼻炎、变应性鼻炎的诊治要点。 了解: 1. 萎缩性鼻炎的病因及防治。 2. 鼻骨骨折的处理。 [重点] 1. 各型鼻炎的临床特点及处理原则。 2. 鼻中隔偏曲临床表现及处理原则。 {难点] 1. 萎缩性鼻炎的病因及防治。 [教学时数] 1学时 [教学容] 1详细讲解: 急慢性鼻炎、萎缩性鼻炎、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特点及处理原则,鼻中隔偏曲临床表现及处理原则。 2重点讲解: 急慢性鼻炎、萎缩性鼻炎、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特点及处理原则。 3一般讲解: 鼻骨骨折的处理。 第二节:鼻出血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试卷(含答案)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考试试题一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 1、有关咽鼓管咽口描述错误的是( D ) A:位于鼻咽侧壁B:距下鼻甲后端1cm C管口周围有淋巴组织D:平时呈开放状态 2、鼻泪管开口于( A ) A:下鼻道B:中鼻道C:上鼻道D:后鼻孔 3、对咽后壁脓肿行检查和治疗时,患儿的体位应该是:( C ) A:坐位B:平卧位C:仰卧垂头位D:半卧位 4、下列哪项不是声带麻痹的常见原因:( D ) A:甲状腺癌B:肺癌C:食道癌D:声带息肉 5、鼻咽癌的治疗首先应选择:( C ) A:手术疗法B:化疗C:放疗D:对症治疗 6、下列哪种说法不正确() A: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单纯型常发生颅内外并发症B:卡他性中耳炎时耳内闭塞感 C: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早期常发热D:急性外耳道炎耳痛剧烈 7、音叉检查的目的() A.判清何侧为患耳 B.判断耳聋性质 C.判断耳聋部位 D.判断耳聋程度 8、对少年儿童,切除腭扁桃体应慎重,是因为() A.影响咽腔共鸣 B.易发生软腭瘢痕 C.腭扁桃体是重要免疫器官 D.易引起咽干,咽后壁淋巴组织增生成团 9、对小儿喉、气管、支气管炎施行气管切开的适应症为:() A:1度呼吸困难B:3度呼吸困难C:2度呼吸困难D:4度呼吸困难 10、慢性化脓性中耳炎骨疡型或胆脂瘤型施行乳突根治的目的是:() A:获得干耳B:提高听力C清除病灶,预防颅内外感染D改善中耳腔压力 二、判断题注:正确的在()里打√,错误的在()里打×,并改正。 1、急性扁桃体炎最常见的局部并发症是扁桃体周围脓肿。()_________ 2、气管异物均应气管切开取出。()_________ 3、怀疑是鼻咽血管瘤时可以先做活检以确诊,再进一步手术治疗。()_________ 范文范例参考指导

中医耳鼻咽喉科学

中医耳鼻咽喉科学 1.鼻窒的病因病机包括有( )。 C.肺脾亏虚,邪毒滞留 2.鼻槁病人出现鼻塞,可选用( )。 C.复方薄荷油 3.鼻渊的鼻涕多积留在( )。 C.嗅裂或中鼻道 4.伤风鼻塞与急鼻渊的鉴别最主要点在于( )。 C.是否有全身症状 5.下列疾病除哪一项之外其余均需与鼻息肉进行鉴别( )。 C.鼻前庭湿疹 6.咽喉部最狭窄的部位是:( )。 C.声门裂 7.属慢喉疒音的声带小结,声带息肉的病因病机多为( )。 D.气滞血瘀痰凝 8.乳蛾、喉痹辨证治疗常选用( )。 B.疏风清热汤,清咽利膈汤,养阴清肺汤 9.下列哪项不属于咽喉与胃在病理上的表现( )。 C.胃气虚弱

10.下列哪一项不是虚火喉痹的局部临床表现( )。 D.咽粘膜变薄发亮,咽后壁上粘附痂皮 12.耳痒局部皮肤增厚、粗糙,上有痂皮或鳞屑,多为:( )。 B.血虚失养 13.按中医理论,下列哪项提法不妥当:( )。 A.咽喉为气血循行的通道 14.急性咽喉病,多责之于:( )。 C.肺脾壅热 15.鼓膜增厚,灰白色沉积斑,属于耳胀耳闭的:( )。 C.气血瘀阻型 16.慢脓耳见鼓膜紧张部大穿孔,鼓室内有肉芽或息肉,X线及CT提示轻微骨质破坏,其分型属:( )。 C.胆脂瘤型 17.眩晕时作,劳累加重,面色无华,应选方:( )。 D.归脾汤加减 1.鼓膜按摩术适用于治疗( ) B.耳闭 2.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急鼻渊的病因病机( ) C.气滞血瘀 3.下列哪一组符合鼻息肉的描述( ) A.表面光滑,淡白如荔枝肉样,触之质软 4.慢鼻渊最突出的症状是( ) D.流大量浊涕

5.耳前瘘相当于西医学的( ) B.先天性耳前瘘管 6.治疗肝胆湿热上壅所致的耳疖、耳疮的代表方剂是( ) C.龙胆泻肝汤 7.鼻出血常发生于( ) D.鼻中隔前下方 8.慢脓耳胆脂瘤型的穿孔部位多在鼓膜的( ) A.松弛部或后上方边缘 9.耳根毒相当于西医学的( ) C.耳后骨膜下脓肿 10.突发性耳聋患者,检查多见( ) D.鼓膜完整 1.鼻塞交替,鼻涕白粘,遇寒加重,下鼻甲肿胀光滑,中道、嗅裂无涕,可诊断为( )。 A.鼻窒肺脾气虚型 2.鼻痒,喷嚏,清涕难敛,早晚尤甚,局部见:鼻甲水肿呈息肉样变,属下列哪项鼻病的分型?( ) D.以上三型都不是 3.鼻塞,鼻甲暗红肥厚,表面粗糙,质地硬实,下列哪项外治不适合?( ) A.呋麻滴鼻剂 4.患者鼻塞重而持续,鼻腔内红肿,尤以肿胀为甚,涕黄浊而量多,全身症见头晕,头重,头痛较剧,体倦,食欲不振,小便黄,舌红,苔黄腻,脉滑;应拟用

耳鼻喉 复习资料(呕心沥血总结排版)

耳鼻喉 1.中鼻甲解剖描述有误的是:中鼻甲前端有鼻丘,后上方有翼腭窝 2.面部“危险三角区”是指: 两口角与鼻根部三点连线内的区域 3.关于鼻窦描述正确的是: 有共鸣作用 4. 鼻腭动脉为哪一动脉的直接分支: .蝶腭动脉 5、下述哪种说法有误: 吴氏鼻-鼻咽静脉丛指中鼻道后方扩张的静脉丛 6.上颌窦自然开口描述有误的是:直立时,开口为位于窦腔最低部,利于引流 7.外鼻静脉描述有误的是: 内眦静脉直接与海绵窦相通 8.鼻窦描述不正确的是: 出生时均已发育 9.鼻呼吸区粘膜纤毛的运动方向方要是: 从外向内 10. 引起急性鼻炎的病原微生物主要是:鼻病毒、腺病毒 11. 鼻前庭疖肿正确的处理方法是: 疖肿破溃后,局部清洁消毒,促进引流 12.有关鼻前庭炎治疗,哪项有误: 局部涂擦10%鱼石脂甘油,促进愈合 13.有关急性鼻窦炎描述,哪项有误: 及时做上颌窦穿刺最有意义 14.慢性化脓性上颌窦炎最主要的确诊依据是: 上颌窦穿刺有脓性分泌物 15.变应性鼻炎,首选的检查是: 变应原激发试验 16.慢性化脓性全鼻窦炎的病人行负压置换疗法,要求病人仰卧、垫枕、头低垂位 是为了:使所有鼻窦的窦口均位于下方 17.某患者,男,40岁,持续性鼻塞,检查见下鼻甲呈现桑椹样改变,触之不凹陷,最可 能的诊断是: 慢性肥厚性鼻炎 18.下列哪种药物不作为慢性肥厚性鼻炎的硬化剂: 10%氯仿 19.不属于萎缩性鼻炎治疗药物的是: .雷米封 20.变应性鼻炎发病机制属: Ⅰ型变态反应 21.出生后主有可能感染的鼻窦是: 上颌窦及筛窦 22.最易并发鼻源性球后视神经炎的是:蝶窦炎 23.最易引起牙源性上颌窦炎的牙齿是: 第2双尖牙,第1、2磨牙 24.急性化脓性额窦炎头痛特点: 晨起即有,逐渐加重,午后减轻,晚间消失 25.某患者,女,35岁,诊断为左上颌窦炎,平素健康,行左上颌窦穿刺时,突然出现强直、发绀、昏迷、惊厥,最可能的诊断是: 空气栓塞 26.不属于鼻中隔偏曲临床表现的是: 多嚏

[中医耳鼻喉科学]耳鼻喉科学

[中医耳鼻喉科学]耳鼻喉科学 【科学科技公文】 一:[耳鼻喉科学]耳鼻喉科学第八版课件参考 导语:在建国之初,我国医学各学科还比较薄弱,比如耳鼻喉科,当时主治的手术都是比较简单的。而在现代社会中耳鼻喉科学的发展是可圈可点的,那么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呢?通过下文来来了解一下吧。 (一)耳科学的发展 五十年代初期,我国的耳科学主要围绕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及其颅内外合并症的手术治疗,总结成败经验。五十年代中期,出现了以恢复与保存听力为目的鼓室成形术,1957年我国就有了成功引用的报导,此后迅速在全国普遍开展,到六十年代形成高潮,经验总结和技术革新的报告迄今不断。 耳硬化症在我国的发病率不高,为其所做的内耳开窗术在1947年开始,截止1959年据不完全统计共进行300余例,成功率在80%以上。1956年镫骨撼动手术传入我国,曾流行

一时。终因术后镫骨易再固定而被镫骨切除术所取代。 现代听力学包括基础听力学、临床听力学和康复听力学。直止六十年代初我国才有临床听力学方面的报导,内容只限于纯音电测听中的掩蔽问题、阈上功能检查等。七十年代以来,随着纯音测听日渐普及和专业学会的成立,杂志的出版,特别是一系列相关国家标准的颁布,命名临床听力学在我国迅速发展起来。 我国耳神经学从六十年代初起步,从前庭冷热和旋转诱发试验入手。稍晚有了应用眼震电图代替裸眼观察眼球震颤的报导。起初所用仪器是改装的心电或脑电记录仪。八十年代才有了能用计算机处理眼震讯号的专用眼震记录仪。 七十年代前我国耳神经外科是以治疗耳源性颅内合并症、梅尼尔病、面瘫等为主。颅内合并症的了病率逐渐降低,由于CT、MRI的广泛应用诊断也明显简化准确。治疗方面现多主张径乳突经路一次手术。对多发性或远隔部拉者方采用开颅手术。对梅尼乐病的手术治疗,我国从七十年初已经开展,到目前报导较多者有内淋巴囊引流术,前庭神经切断术和各种破坏术。由于诊断和疗效评定标准不够统一,结果难以比较。面神经麻裨由于仪器和手段的长足进步,定性和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题目及答案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题 目及答案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题目及答案 A卷 一、填空题(每空分,共 15 分) 1、喉的生理功能有:呼吸功能;发音功能;保护功能;屏气功能。 2、耳源性颅内并发硬脑膜外脓肿;硬脑膜下脓肿;乙状窦血栓性静脉炎;耳源性脑膜炎;耳源性脑脓肿。 3、急性喉梗阻的临床特点以吸气性呼吸困难为主,伴有喉鸣和三凹征多数还伴有声嘶。 4、喉癌病理类型主要以鳞癌为主,根据癌肿起源部位可以分为声门上型;声门型和声门下型。 5、咽鼓管的生理功能保持中耳内外压的平衡;引流作用;防声作用;防止逆行性感染的功能。 6、咽淋巴内环主要由腺样体;咽鼓管扁桃体;腭扁桃体;咽侧索;咽后壁淋巴滤泡;舌扁桃体构成。 7、颞骨为一复合骨块,由鳞部;鼓部;乳突部;岩部和茎突组成。 二、名词解释:(每题 3,共 15) 1、Little area:鼻中隔最前下部的粘膜内动脉血管汇聚成丛,称为 Little area,该区是鼻出血的好发部位,故又称为“易出血区” 。 2、窦口鼻道复合体:鼻和鼻窦炎性及的发病机理和病理生理学现代概念认为:中鼻甲、中鼻道及其附近区域的解剖结构的生理异常和病理改变为关键,该区域被称为窦口鼻道复合体。功能性内窥镜手术就是以中鼻甲、钩突和筛泡作为手术标志和进路的。 3、光锥:在鼓膜脐部向前下达鼓膜边缘有一三角形的反光区,称为光锥,系外来光线被鼓膜的凹面集中反射而成。 4、咽隐窝:咽鼓管圆枕后上方有一凹陷区,称咽隐窝,是鼻咽癌的好发部位,且该处接近颅底,鼻咽部恶性肿瘤常从此径路入颅。 5、声门裂:声带张开时,出现一个等腰三角形的裂隙,称为声门裂,简称声门,空气由此进出,亦为喉的最狭窄处。 三、单选题(每题 2 分,共 20 分) 1、急性鼻窦炎哪一项是错误的:(E)A:常为多窦感染;B:全身症状突出;C:头痛重,有时间规律;D:治疗以全身用抗生素为主;E:及时做上颌窦穿刺 2、慢性化脓性中耳炎骨疡型或胆脂瘤型施行乳突根治的目的是:(C)A:获得干耳 B 提高听力;C 清除病灶,预防颅内外感染D:改善中耳腔压力 3、急性化脓性额窦炎出现头痛的时间是:(C)A:夜间 B:傍晚C:上午 D:下午 4、下列哪项不是声带麻痹的常见原因:(D)A:甲状腺癌B:肺癌 C:食道癌 D:声带息肉 5、下列哪项不是梅尼埃病的常见临床表现:(C)A:眩晕 B:耳鸣C:听力完全丧失 D:头脑胀满感 6、鼻咽癌的治疗首先应选择:(C)A:手术疗法 B:化疗C:放疗 D:对症治疗 7、对咽喉壁脓肿行检查和治疗时,患儿的体位应该是:(C)A:坐位 B:平卧位C:仰卧垂头位 D:半卧位 8、对小儿喉、气管、支气管炎施行气管切开的适应症为:(C)A:1 度呼吸困难 B:2 度呼吸困难C:3 度呼吸困难 D:4 度呼吸困难 9、鼻外伤引起的脑脊液耳漏在处理上:(D)A 鼻腔内滴入抗生素 B 鼻腔内滴入麻黄素以助引流 C 鼻腔填塞D 以上都不对10、关于食管异物不正确的是:(A)A:为减轻病人痛苦,最好用纤维气管镜取异物B:病程长时应先抗炎治疗C:全面手术时,应做气管插管 D:处理不当,可引起食管穿孔 四、简答题(共 50 分) 1、简述声音传入内耳的途径。答:声音可通过两种途径传入内耳,一种是通过空气传导,另一种是通过颅骨传导,在正常情况下,以空气传导为主。(一)空气传导声波的振动被耳廓收集,通过外耳道达鼓膜,引起鼓膜-听骨链机械振动,后者之镫骨足板的振动通过前庭窗而传入内耳外淋巴。此途径称空气传导,简称气导。声音的空气传导过程简示如下:声波自外界经空气传入内耳,主要途径:声波-外耳-鼓膜-听骨链-前庭窗-内耳淋巴(2)骨传导:声波经颅骨传入内耳,有移动式和挤压式二种方式,二者协同可刺激螺旋器引起听觉。但其传音效能甚微。临床工作中用骨传导途径测量可鉴别传音性耳聋和神经性耳聋。声波→颅骨→骨迷路→内耳淋巴液→螺旋器→听神经→大脑皮层听觉中枢。 2、简述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病因病理及临床分型。答: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主要是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未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彻底,迁延而成;或为急性坏死性中耳炎的直接延续。本病在临床上是以耳内长期或间歇性流脓、鼓膜穿孔及听力下降为特点。按病理及临床表现可分为三型:1单纯型:最常见。多在反复发作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时,致病菌经咽鼓管侵入鼓室所致,炎性病变主要位于鼓室粘膜层。 2骨疡型:多由急性坏死性中耳炎迁延而来。病变可深达骨质,听小骨、鼓窦等可发生坏死。中耳粘膜上皮破坏后,局部多有肉芽或息肉形成。此型中耳炎可发生多种并发症。3胆脂瘤型:胆脂瘤为非真性肿瘤,而为一位于中耳、乳突腔内的囊性结构。

耳鼻喉科学试题

耳鼻喉科学试题 (标准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20分) 1、鼓室积液:分泌性中耳炎鼓膜见一弧形液平面,头位变动仍保持与地面平行,有时可见汽泡。 2、嗅沟:位于中鼻甲游离缘水平以上鼻甲与鼻中隔之间的间隙。 3、眩晕:一种运动性或位置性幻觉,是机体对空间空位和重力关系体重能力的障碍。 4、声阻抗:声波在介质中传播要克服一定阻力与抵抗。 5、黎氏区:鼻咽隔前下部粘膜内血管汇聚成丛,该已是鼻出血好发区,又称“易出血区”。 6、喉阻塞:喉及其邻近器官的病变,引起声门狭窄或阻塞而发生呼吸困难,属证。 7、鼻-鼻咽呈氏静脉丛:老年人下鼻道外侧壁后部近鼻咽处有浅表扩张的鼻后侧静脉丛,是老年人鼻出血的好发区。 8、EB-VCA-IgA:EB病毒壳抗原免疫球蛋白A 9、声门:声带张开时,出现一个等腰三角形的裂隙,空气由此进出,为喉最狭窄处。 10、咽峡:上界为县雍垂、软腭游离像;两侧为腭舌弓、腭咽弓;下界为舌背。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变应性鼻炎的发病机理属 I型变态反应,主要有三个环节机体致敏介质细胞脱颗粒和鼻粘膜组织反应。 2、前组鼻窦有上颌窦,前组筛窦,额窦,开口位置在中鼻道,后组鼻窦有后组筛窦,蝶窦,开口位置在上鼻道,蝶筛隐窝。 3、急性和慢性化脓性鼻窦炎的局部症状均有鼻塞、多脓涕和头痛。 4、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感染途径有经咽鼓管、鼓膜外伤、穿刺及置管感染和血行感染。 5、常见的耳源性颅内并发症有乙状窦血栓性静脉炎、耳源性脑膜炎、耳源性脑脓肿和硬脑膜外脓肿。

6、梅尼埃病的临床表现有眩晕、耳鸣、耳聋和头脑胀满感。 7、气管异物的三大典型体征为拍击音、哮鸣音和撞击感。 8、食管异物的严重并发症有食管穿孔、颈胸部感染和出血。 9、鼻咽癌的治疗通常以放疗为主,手术适应症为放疗后局部复发或残、放疗不敏感的腺癌和放疗后淋巴瘤转移残留病灶。 10、鼻咽癌的病因线索有遗传因素、病毒因素和环境因素。 一、名词解释(25分) 1、schwabach'试验:先试正常人骨导听力,=-=不再听及音叉声时,迅速将音叉移至孚或耳鼓窦区测试,然后同法测受试耳移至正常人延长刀(+),缩短(-),相累(+)。 2、EB-VCA-IgA(中文意思):EB病毒壳抗原免疫球蛋白。 3、嗅沟:以中鼻甲游离缘水甲为界,其上方鼻甲与鼻中隔之间的间隙称为嗅沟。 4、总鼻道:中鼻甲游离缘水平以下,鼻甲与鼻中隔之间不规则腔隙称之。 5、黎特氏区:鼻中隔前下方的粘膜内动脉汇集成是鼻出血的好发部分。 6、听力曲线:纯音听阈图以横坐标十频率,纵坐标示声级,用相应符号,将爱试耳听阈记录于图中,再将各相邻音频的气导听阈符合连线,骨导不连线绘成。 7、三凹征:吸气性呼吸困难时,胸腔内负压增大至胸骨上窝,锁骨上下窝,愈窦下吸气期凹陷。 8、灯塔征:急性化脓性中耳炎鼓膜开始穿孔时曹小,可见穿孔处鼓膜有闪烁博动的亮点。 9、眩晕:是一种运动性或位置性的幻觉,是机体对空间定位和重力关系体查能力的障碍。 10、声门裂:声带张开时,出现一个等腰三角型的裂隙,称为声门裂,空气由此 进出。 三、名词解释: 1、鼻阈:是指相当于大翼软骨外侧的上缘处向内形成的弧形隆起,是鼻前庭最狭窄处,亦称鼻内孔。 2、利特尔区:是鼻中隔最前下部的粘膜内动脉血管汇聚形成的血管丛,是由鼻腭、筛前、筛后、上唇及腭大动脉分支密切吻合而成,是鼻出血的好发部位,又称“易出血区”。 3、窦体复合体:是指中鼻甲、中鼻道及其附近区域的解剖结构。 4、花粉症:季节性变应性鼻炎常由植物花粉作为季节性变应原引起,又称花粉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