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 “城中村”社区治理的内涵及理论基础-精品

最新 “城中村”社区治理的内涵及理论基础-精品
最新 “城中村”社区治理的内涵及理论基础-精品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城中村”社区治理困境与善治研究

【引言】善治语境下“城中村”治理探究引言

【第一章】“城中村”社区治理的内涵及理论基础

【第二章】“城中村”小区治理的问题透视

【第三章】善治语境下“城中村”社区治理模式的选择与构建

【第四章】“城中村”社区治理对于我国基层发展的影响

【结论/】“城中村”社区善治研究结论与参考文献

一、“城中村”社区治理的内涵及理论基础

(一)主要概念简析

1. 社区

社区属于基本概念,其最早出现在古代欧洲拉丁语中,代表着亲密合作的伙伴关系或者共同体。19 世纪后期,德国社会学家F·滕尼斯在其进行的社会学研究中,首次引入德文 Gemeinschaft,随后在其出版的《社区与社会》中,F·滕尼斯通过对比Gemeinschaft 和 Gesellschaft,提出了两者存在之间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在社会学领域引起较大反响。英文社区(Community)一词的产生要追溯到美国社会学家罗密斯。

罗密斯将滕尼斯的着作《社区与社会》译成英文,命名为《Community and Society(社区和社会)》。20 世纪 30 年代,中国社会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开始觉醒并着力于对民主的追求。在此背景下,费孝通等将英文Community 翻译成“社区”进行社会学研究,这是社区一词在中国的起源。从古代欧洲拉丁语发展到现在,社区一词的内涵和外延均有了很大的变化。但是,这些变化均是建立在对社区形态、特征的描述基础之上的,定义可以有很多种,但是其本质上是一致的。

由于受计划经济的影响,我国的社区概念已经突破了单纯的社会学概念范畴,而成为了在特定地域范围内由政府试图构建的社会实体或社会单元。[6]社区一词的普及呈现出一种自上而下的态势,是政府政策引导的结果。20 世纪

90 年代,在关于基层组织建设的实施意见中,民政部强调要发挥社区建设在基层组织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并通过在全国范围内设立若干个“城市社区建设实验区”来大力发展城市社区,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区一词推广。但社区真正成为社会学研究和社会改革实践的热点与焦点,并进而成为关乎老百姓切身利益、耳熟能详的大众词汇则是党的十六大召开以后。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要完善居民自治,建设有序、文明祥和的新型社区。这是首次提出社区建设与发展目标,给社区建设指明了方向。政府从一定程度上引领了社区概念的传播,同时也意味着社区一词并非单纯学术意义上的概念,而是具有一定政治色彩的特定区域。

本文认为:社区是指在具有一定政治色彩的特定区域上,生活其中的居民以心理认同感为桥梁,以互帮互助为方式组建的满足不同层次需求的社会性系统。我国学术界一般按社区所处地域范围的不同将其划分为乡村社区、城市社区及过渡型社区。“城中村”社区属于过渡型社区的一种。

2. “城中村”社区

本文研究对象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化,已经身处城市规划区内,原有农耕为主的经济形态随着土地流转已经转为第二、第三产业为主的过渡型社区。这类社区原集体土地和宅基地或者已全部转为城市国家所有,或者集体土地仍以集体方式共同占有并成为居民主要生活来源。这类社区已经完成物质层面的改造,在硬件上已经具备了城市社区的模样,但软件改造尚未完成,呈现出一种向城市化社区转变的态势。

目前,过渡性是“城中村”社区最根本特点,主要体现在:

第一,居委会职能的过渡性。“城中村”社区快速形成,而相应的却未能紧跟时代潮流而变,往往是很短的时间内,通过行政命令将村民委员会建制转变为城市社区居民委员会建制。村民委员会和居民委员会虽然都属于基层群众自治组织,但是二者又存在者很大差别。我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明确规定村民委员会的根本任务是促进农村生产建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在工作职责上主要负责发展经济和提供生产服务与协调,作为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村委会承载了农村主要的管理和服务职能。而《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及其相关规定表明,居委会主要负责宣传和,保障居民合法权益,维护治安,协助政府做好各项工作。这表明,居委会和村委会作为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二者存在职能上的本质区别。由村委会向居委会的转变绝不是换块牌子那么简单,人们固有的生活方式决定了这项工作的复杂性和过渡性。“城中村”社区居委会面临着“村改居”后遗留的诸多问题,如解决原村委会发展起来的集体资产问题、村民观念向居民观念转变问题、居民的社会保障问题等等,更深层次还应该解决作为城市社区如何发挥社区公共服务职能问题。这表明当前“城中村”社区居委会的职能是由村委会向城市社区居委会的过渡。

第二,居民身份认同的过渡性。由于“城中村”紧邻城市的地缘原因,导致“城中村”居民在改制前就早已开始接受城市市民的影响,部分居民已经具有城市市民的公民意识,或者已经具有了城市市民身份。但是要真正转变为市民,绝不是换个身份、换个户口本那样简单。“村改居”后,在身份上,农业户口变成了城镇非农,具备了城市市民身份。但由于小农经济思想的深刻影响和我国公民社会不完善等因素影响,致使他们很难短期内完全摆脱原有农村生活方式的影响,如依靠血缘确定自己交往范围和方式,自给自足导致消费观念保守,对原来村共同体的依恋和依赖性、人情大于法治等等。这将在很长时间内存在,并且决定着居民的精神面貌。“城中村”居民市民化的过程还很漫长,居民对于自己新身份的认同感尚仅仅停留在表面,还需要进一步完成由村民向市民的转变。

第三,居民归属感的过渡性。这主要体现在“城中村”居民对于居委会的归属感远远低于村民对村委会的归属感。长期以来,村委会和居委会虽然都是基层自治组织,但由于其各自职责的不同导致了与村民或居民关系上存在很大差别。村委会在乡村事务管理和乡村整体发展中占据主导地位,它的每一项决策、每一项工作的开展都与村民的利益息息相关。[7]而城市社区中的居民则对于居委会的依赖性较小,社区主要是他们日常生活的场所,生存发展在工作单位和社会。居委会职能主要是负责社区日常事务管理,居民很难找到参与居委会工作的热情和途径。随着“城中村”形成,以土地为基础的集体经济逐渐解体,并且伴随着“城中村”居民市民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各种保障性政策的实施,使得原有的村民对村委会的依赖日渐式微。但是,由于“村改居”往往采用了对原有集体经济进行股权改造的方式进行改造,原村委会成员多在改制后的企业任职,原村民或多或少都持有企业股份,并且大多数人也工作在这些企业中,所以他们无法割断与居委会千丝万缕的联系。可见,“城中村”社区居委会与居民的关系不同于农村、城市社区与农民、居民的关系,明显带有过渡性特质。

第四,经济组织形态的过渡性。在“城中村”集体资产改造过程中,往往通过股份制改革的方式进行。这些股份合作制企业或合作社虽然在名义上与“城中村”社区没有行政关系,但是,由于社会保障和公共事业开支仍然在很大程度上由这些企业承担,使得这些企业在实际上具有了一定的社区治理功能。而这些企业往往是以原行政村为依托建立,董事会成员都大多由原村两委班子转化而来,所以具有很大程度的地域性和封闭性,在企业管理中,外来人员、外来资金很难进入,尚不具备现代企业特征,开放性较差,急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这说明“城中村”社区经济组织形态具有强烈的过渡性。

以上特点表明,“城中村”社区作为一种过渡型社区,虽然目前在法律和形式上已经成为城市社区,但实际上还保留着大量的村庄的印记,正处于由农村社区向城市社区转化的过渡阶段。[8]

3. 社区治理

在全球治理背景下,随着公民社会的崛起,管理逐渐被治理所取代。在社区建设上,社区治理因其自身优势逐渐取代了社区管理,即“在社区公共事务管理中,政府与社区组织、社区公民相互合作、互惠互利而建立的一种共同管理的机制”.[9]“共同管理”要求社区治理主体应该多元化发展,要涵盖所有愿意依法为社区治理做出贡献的组织或者个人,如政府机构及其派出机构、社区自治组织、非营利组织、社区公民等。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改变原有政府独强的局面,积极引导社区组织、社区公民与政府一起承担社区公共事务管理和社区发展的重任,充分发挥多元主体作用,各主体之间相互作用,形成合力,有利于建立和谐社区,体现了治理的根本要求。埃莉诺·奥斯特罗姆认为“社区治理是国家和市场双方统统选择的结果,可以使某些公共资源系统成功地实现效率最大化。”[10]

这段表述指出了社区治理的目标,即“善治”.善治意味着公共资源的开发和调试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实现了分配的公平、公正。而在善治目标实现的途

径上,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不同的见解。有的学者通过研究社区管理体制问题,从分析政府与社区的关系出发,主张转变政府职能,给予社区更大的自主权,提出了解决管理体制不畅的构想以实现善治的理想目标[11];有的学者则通过对社区利益群体之间分化与整合来研究在现代社会中社区情感对于促进社区和谐发展的重要作用,主张通过开展各项集体活动引导居民增强社区意识,增进相互了解,通过建立和谐、信任、合作、互帮互助的邻里关系来达到善治目标;有些学者则主张充分发挥社区自治组织的作用,尤其是非营利性组织的作用,通过这些组织主体作用的发挥达到社区治理善治目标。

(二)理论基础

1. 治理、善治理论

近年来,由于西方福利国家出现管理危机,国家调控与市场调节失效引发探寻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治理的可能,治理理论得以形成并快速发展。治理理论的主要创始人罗茨认为治理是未正式授权,却能在特定活动领域有效发挥作用的管理机制。[12]治理与统治有很大区别,治理指的是多元主体为实现同一个目标而进行不同尝试的过程。政府并不是治理的唯一主体,治理的实现也并不是必须依靠国家力量才能实现。

治理理论主张对公共事务的管理要以实现“善治”为目标,主张在公共事务管理上摒弃一方独大的做法,而是引导多元行为主体并存,并且通过互帮互助达到公共事务管理良性循环的目标。主体多元才能有效保障善治的实现,在一定意义上,各种公私机构具有和政府一样的权力。在公共事务管理中政府要改变定位,由具体管理者变为掌舵人,要通过政策引导、法律保障等形式充分调动多元主体参与公共事务管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政治统治之下对社会具体事务进行调控。[13]因此,在社会公共产品提供者上,政府已经不再是唯一的提供者,同样具有主体地位的市场和社会应该积极、主动分担政府责任,提供社会公共产品。在社会公共事务管理中,政府、市场与社会作为多元治理主体互帮互助、互惠互利,从而达到理顺关系,满足不同层面需要的根本目的。

善治(Good Governance)即良好的治理,是治理要达到的终极目标。善治就是政府与市场、社会等行为主体在社会管理过程中,为了达到公共利益最大化而形成的一种新型关系。其本质特征是政府与公民对公共事务的合作管理。

[14]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公民社会或民间社会的日益壮大,为善治的发展提供了强大基础。民主化的一个重要意义就是还政于民,使政治权利回归公民社会。[15]

善治是民主化进程的必然结果。而同时,国际社会和国内社会在全球化时代都需要公共权威和公共秩序,这一新的公共权威和公共秩序,只能由善治来实现。善治为国家与公民社会搭建了一座桥梁,改变了管理和被管理的关系,意味着权力由单一主体向多元主体的回归,是公民社会接管公权力的过程。善治表示国家与社会或公民之间的良好合作,[16]意味着治理主体的多元化和管

理方式、手段的多元化。善治模式认为在公共事务的管理中,政府权力只是实现有效管理的一个方面,除此之外,还存在着其他的管理方法和技术,只有各类方法和技术的有效融合才能真正实现管理高效。[17]

十八届三中全会继续研究全面深化改革,明确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概念的首次提出,标志着我党在全面深化改革过程中迈出了坚实的一步。由管理到治理的转变体现了我党执政理念的转变,体现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与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国家治理体系”强调在不断加强执政党建设的同时,以法治为基础,进一步坚定人民民主的决心和信心。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要依法执政、依法行政、依法治国,为社会多元主体参与治理提供保障。国家治理一是强调主体多元,大家都是主体,国家是管理者,人民也是社会的主体,还有各组织、各单位,都是参加管理的一个方面的角色,都是主体之一,从过去的一个主体变为多主体;二是渠道多元,治理既有从上到下,也有从下到上,甚至可以从中间向上、向下延伸开来、铺展开来,治理也表明了方式的变化;三是治理要现代化,更加科学、更加民主,同时也要更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国家治理的提出为我们在“城中村”社区发展中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将有力的推动“城中村”社区治理突破困境,走向善治。

在“国家治理体系”指导下,把治理、善治理论应用于“城中村”社区建设实际,转变政府职能,理顺管理体制,将进一步推动政府与多元治理主体互惠互利关系模式的建立,使多元主体在社会公共事务中充分发挥作用,提高社会运作效率,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2. 公民社会理论

作为中的重要内容,公民社会理论指导着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全过程。它是指围绕共同的利益、目的和价值上的非强制性的集体行为,是处于“公”与“私”之间的一个领域。公民社会强调在社会中,应重视公民参与社会管理的重要性。

黑格尔也详细论述了公民社会的概念,他认为公民社会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阶段,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存在,为市场经济发展所必需。公民社会起源于对国家与社会关系的探索,是指出了国家以外的实体社会的总和。

总体来讲,从形式上来看,非政府组织(NGO)、公民的自愿性组织、社区组织等都属于公民社会范畴。它们不同于国家或者政府,但同样作为行为主体存在并影响着社会发展。由于我国长达几千年的封建专制制度的影响,公民社会在我国一直被国家、政权所压制。直到近代,随着封建统治的衰败,公民意识开始觉醒并逐渐发展壮大,产生相对独立的民间组织。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积累了大量社会财富的同时,也极大的提高了人民群众的素质,从经济和人文方面为公民社会的形成做足了准备。党的十五大后依法治国策略的实施,为“第三部门”的建立和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18]

近 20 年来,在依法治国方针指引下,我国政府顺应时代潮流,积极转变政府职能,努力打造“阳光政府”、“服务型政府”,这为民间组织的发展提供了机遇,促使民间组织迅速发展,在社会管理和服务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另外,在社会主义民主建设方面,积极引导社会组织和公民参政议政,实现对政府监督,充分激发了他们共同参与社会事务管理与服务的热情。

3. 社会资本理论

社会资本概念是由法国社会家皮埃尔·布尔迪厄提出的。他在其着作《社会资本随笔》中将社会资本定义为:“社会成员之间客观存在的人际关系总和”.[19]他认为社会资本对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后来,詹姆斯·科尔曼发展了社会资本概念,他基于社会资本的个人属性,将社会资本定义为依托社会成员之间关系而存在的一种社会资源。[20]

詹姆斯·科尔曼的研究成果得到了广泛认可,成为以后学界研究社会资本的重要基础。帕特南的定义则指明了社会资本形成的原因和行为方式。他认为,“历史渊源和独特环境”是社会资本形成的主要因素,在这种情况下,社区的形成依赖于“人们相互熟知”并建立了紧密的公民参与网络,这一网络在惩罚破坏人们信任关系的人或行为之间得到加强。他认为社会资本能够有效提升社会整体效率。[21]

帕特南从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来研究社会资本,完成了从聚焦个体到关注集体的转变,并且把社会资本概念引入政治学研究,取得了较大的研究进展。“城中村”社区居民大多来自于由血缘、地缘关系形成的村庄,人们在长期的生活生产中彼此熟悉,有利于形成互助合作的关系,而这种社会资本对于解决“城中村”社区治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城中村改造现状与政策建议

– 14 – 2012年第11卷第3期 引言 新形势下加强城中村改造模式的研究和探索,既有利于理顺城区基层管理体制,促进基层社区建设;也有利于加快农村向城市,农民向居民转变的速度,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对于改善城市地域结构,提高城市土地开发效益,优化城市功能区布局,完成城中村改造,推进现代城市发展必将起到重要作用。 1 城中村改造面临的问题 1.1 城中村宅基地产权变更困难 城中村现有土地产权不合理是城中村的根本问题,也是城中村改造的主要障碍。在目前运行机制和经济环境下,由于城中村人口密度高,实行房地产开发赢利空间较小,有关土地管理部门也不愿主动进行土地权属的转换,因此,短时期内变更土地产权将有一定的困难。 1.2 缺少资金来源 城中村改造过程中居民的拆迁及安置都需要大量资金支持,目前政府无法负担如此庞大的费用。在缺少利益驱动的前提下,无法吸引多种大量资本投入,这也是城中村改造工作深入的巨大障碍。 1.3 管理体制没有良性发展 目前城中村管理过程中存在着许多历史遗留问题,一开始就未能真正将其纳入城市管理的轨道,徘徊于城乡之间,在管理上缺乏系统,在发展上缺乏约束,没有得到科学、良性的发展。因此城中村改造及管理均需在体制上实施相应的改革。 1.4 政府与市场的不协调 政府主导、市场参与是目前大多数城市管理过程中采用的改造原则,但是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政府往往 城中村改造现状与政策建议 李献军 (西安市建筑设计研究院,陕西 西安 710054) 摘 要:城中村改造是农村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到一定程度,当经济结构、农民就业方式和文化生活需要达到了城市(或城镇)发展的水平时对农村管理模式实施的一项重大变革,也是我国现行城乡二元体制下实现城乡一体化的重要路径。 关键词:城中村;改造政策 中图分类号:F2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089(2012)03-0014-02 “缺位”或“越位”,即政府在该插手干预的地方却任由市场无序获取既得利益甚至违法操作,而本应该由市场来配置资源的地方政府却主动干预市场竞争,破坏市场机制。政府的有为与不为导致各利益主体之间得不到和谐发展,甚至由于政府不恰当的行为导致了利益主体之间的对抗,最终导致许多城中村改造难以实施,改造导致城市空间结构的不合理,偏离城市发展的目标,这些很大程度上与政府干预与市场运作之间的界限不明确有关。 2 城中村改造的政策建议 2.1 政府主导下的市场化运作 坚持政府主导下的市场化运作,努力提高项目经济利益,使城中村改造的利益普惠于众,尤其是城中村村民尽可能利用有限的资源实现改造结果的最优化,是城中村改造的主要模式。因此各级政府要在改造过程中掌握主动权,将政府调控与市场运作相结合的模式落到实处。在充分强调政府在城中村改造过程中的宏观调控的同时,采取“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分配”的方式,又要按照“一村一方案”进行改造城中村,将城中村划分为不同区域、不同类别、不同要求,并从当地实际出发,充分调动市、区、街道、村各方面的积极性,采用市场化手段来解决改造资金、方法、收益分配等问题。这样既有利于解决拆迁安置这一重大障碍,也降低了改造强度和改造成本。 2.2 突出以民为本,兼顾各方利益 城中村改造既要照顾村民利益,充分考虑农民转为市民的意愿、需求和目的,在各项政策上多向村民倾斜,让他们在改造过程中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同时,也要重视政府、改造单位的利益,做到政府、村民、改造单位三者利益的均衡。政府与改造单位之间要兼顾改造单位的利 现代建设 Modern Construction

最新论城中村的社区保障及城市化意义

论城中村的社区保障及城市化意义 " 内容提要:高速城市化过程中,我国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异常突出。本研究以失地农民聚居的城中村为例,发现在国家社会保障制度存在致命残缺,难以成为失地农民生活保障主要依赖的条件下,由农民的自组织方式所实现的社区保障,能够为失地农民提供一种替代性的问题解决路径。而且,由于我国统一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在相当时期内仍然还有困难,因此,城中村失地农民所依赖的社区保障及其城市化意义值得关注。 关键词:城市化;城中村;社区保障;城中村社区保障 作者单位: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 一、城中村石牌村的社区保障概况 石牌村是目前广州城市中心区天河区历史最长的城中村之一。还在1994年,村庄土地就基本被征用完毕,村社区范围与村民住宅聚落基本合而为一。随着城区的扩展,村社区实体所在、面积共016平方公里的土著居民聚落逐渐为周边繁华的石牌东路、石牌西路、黄埔大道与天河南路所包围,形成典型的“都市村庄”。1997年,作为农村建制的石牌村委会被撤销,原村居民近万人按地段归属四个新成立的居民委员会,原村集体经济则改制为三骏企业集团公司。但改制后8年来,由于宏观社会制度、社区组织管理方式与历史文化等等的原因,特别是非

农化农民利益机制的作用,四个新成立的居委实际上一直以改制的三骏公司为核心,形成具有过渡性特征的、同时具有浓厚村社型特质的社区共同体组织。 至今,人们仍然把原石牌村所在的社区称之为“村”,既是传统习惯的沿用,更指这种过渡性的特殊城市社区。社区进入城市的过程,既是村社型共同体组织的再延伸过程,也是依附于其中的社区保障体系建构或者完善的过程。这里,社区保障特指,通过动用社区资源,实现或者部分实现社区成员基本生活保障与福利的机制与方式。石牌村社区保障的发展,实际上是与集体经济的飞速发展同步进行的。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起,一方面,村庄农地逐步被城市建设所征用,而土地非农转化中,失去土地这一最重要保障资源的农民在加速度递增,这些人对社会保障有强大需求;另一方面,随着土地被征用,大量征地补偿款与留用地资源投入到了集体经济的发展之中,村集体经济的基础越来越雄厚,且发展势头强劲,为失地农民保障需求的满足创造了物质基础。当村庄土地全部非农化后,村庄便成为失地农民聚居的社区,蓬勃发展的集体经济与失地农民生活保障需要的结合,使社区保障成为社区组织必须承担的重要工作。正是在村庄土地非农化、失地农民与集体经济的关系演变中,社区保障不断地进入到了社区制度建设的视野。到撤村转制的90年代末,以社区经济为基础的社区组织,基本上建成了完整的社区保障体系。 社区保障与福利,涉及面广泛,几乎包容了村民生活的所有领域,主要包括: (2)医疗保障。社区合作医疗是村里历史最长的社区保障之一,现在的社区合

对城市规划一些概念的理解

对城市规划一些概念的理解 摘要:基底附加压力一般建筑物都埋于地表以下,建筑物建成后作用于基底上的平均压力减去基底原先存在于土中的自重应力才是新增加的压力,此压力称为基底附加压力。 关键词:土力学含水量应力 一、含水量 土壤的含水量是另一种有用的参数,尤其是对于粘土。它已被用于定义中的水含量中一定重量(或质量)的水与固体的比例,可以注意到这不是一个新的独立参数,对于一个完全饱和的土壤,它遵循孔隙比大约是含水量的2.65倍的规律。对于孔隙度是一个正常的值,一定量级的干砂有一个正常值是常见的。如果该材料是完全饱和的,对于饱和砂土这是一个普遍的值。粘土的体积重量也可能是更小的值,特别是当水的含量是很小的时候。泥炭是经常要轻得多,有时比水重的几乎没有。2立方米干砂的卡车近似等于“3吨”以上的空卡车的重量,什么是沙子的体积重量,如果它是已知的砂粒材料的密度为2600 kg/m3,那么什么是孔隙度和空隙比,这将有可能以填充干砂的以前的问题与水的孔。什么是水沙能量,然后什么是饱和砂土的体积重量,在圩田土壤中粘土层的5米厚度处,具有50 %的孔隙率,在硬砂的深层的顶部水位粘土从1.5米处开始降低。经验表明,粘土的孔隙率会降低到40%。什么是土壤的塌陷,砂的3.5的粒度约为1毫米。砾石粒子是1厘米大小。砾石的形状颗粒是大约相同砂颗粒。这是粒子大小对孔隙率的影响。 二、在土壤中的应力 1、应力 作为其他材料的应力可能在土壤中仅仅作为材料本身的外部负载和体积重量的结果。然而土壤有一个与其他材料区别开来的属性。首先,一个特殊的属性是土只能传输压缩正应力和无拉伸应力。其次,土壤只能传输剪切应力,该剪切应力相比于正常的应力是相对较小的。此外该剪切应力是应力的一部分,土壤具有水在孔隙中转移的特性。 因为在土壤中的正应力通常只有压应力,使用符号约定应力是标准的做法,这只是相对经典的连续符号约定力学,即压缩应力被认为是阳性的,而拉伸应力被认为是阴性的。应力张量被记为应力分量符号的正式定义是,一个应力分量为正当它在行为正坐标方向的平面上,其正常向外负坐标方向或当它作用在负方向的平面上,其向外的正常积极的方向发展。这意味着所有应力分量的符号为正对面他们将不得不在大多数的符号连续介质力学和应用力学。据推测在指示应力成分的第一个索引表示的平面上的应力的作用下与第二索引表示应力本身的方向。这意味着对于例如该应力成分表示在y方向上的力在一个平面上具有其正常的

社区专职工作者考试资料及历年真题文库

社区专职工作者考试资料及历年真题(含答案)!(综合版) 这是综合版本!!经过网络查询整合后的!整理社区专职工作者招考考试,所需考试必备复习资料,及其历年真题习题这是综合版本!!经过网络查询整合后的!整理社区专职工作者招考考试,所需考试必备复习资料,及其历年真题习题。 1、考试内容:以社会工作及社区专业知识为主,and 社区居委会基本知识、时事政治、公 文写作等。 2、考试内容: 2、主要包括:社会学、社会工作、社区工作、行政能力、法律常识、时事 政治等基本知识。 3、主要包括: 3、参考材料:《社区居委会基本知识》、《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 员会组织法》、《社区居委会选举手册》、《公、参考材料:文写作》等。 4、面试考察内容包括:社区管理知识的掌握程度、组织协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应变能 力等。 5、面试考察内容包括:厦门市 2005 年度公开招考社区工作者考试简章考试内容:考试 内容:笔试为综合知识,主要内容包括时事政治、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社区工作及其相关政策法规、社会工作、社会学、行政管理、法律常识、写作等基本知识。 面试时加试计算机应用。 6、其他方面可以找到相关书籍,社区方面的参考一下这个:社区工作人员考试必看 20 世 纪 80 年代中期,社区问题在国开始受到重视,政府倡导的社区服务在全国普遍展开。 90 年代初期,民政部提出了社区建设的概念,开始在中国大地探讨社区建设的理论与 实践。 7、第一节社区的渊源及内涵 8、一、社区的产生社区概念的提出,始于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社区是指相对立的一种 传统的精神状态、生活方式和组织形态。此后,美国社会学家罗密斯第一次在译文中划分了社区和社会的概念,提出社区和社会是有区别的。认为社区是自生的,而社会是结合的;社区是同质的或异质共生的,而社会则是异质的;社区是相对封闭的、自给自足的,而社会则是相对开放的,相互依存的;社区往往是单一价值取向的,而社会则是多元价值取向的;社区是人们感情和身份的重要源泉,而社会则是人们理性和角色的大台。 9、二、社区的内涵国内外学者对社区的概念理解各有侧重,对社区的定义也是人人言殊, 但对社区的地域性却是基本认同的。从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开始,城市社区成为多学科学者研究的对象。有的学者表述为“社区是若干个社会群体或社会组织聚集在某一地域里,形成的一个生活上相互关联的大集体。”部分社会学家认为,社区是进行一定活动、具有某种互动关系和共同文化维系力的人类生活群体及其活动区域。也有的学者指出:社区是指聚集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根据一套规范和制度结合而成的社会实体,是一个地域社会生活共同体。还有的认为:社区是由聚集在某一地域内按一定社会制度和社会关系组织起来的,具有共同人口特征的地域生活共同体。可见,人们在概念的理解、定义的确定上各有不同,但大都同意在地域意义上使用社区一词。因此,社区,是指聚居在一定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第二节社区的特征及构成要素

最新 “城中村”社区治理的内涵及理论基础-精品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城中村”社区治理困境与善治研究 【引言】善治语境下“城中村”治理探究引言 【第一章】“城中村”社区治理的内涵及理论基础 【第二章】“城中村”小区治理的问题透视 【第三章】善治语境下“城中村”社区治理模式的选择与构建 【第四章】“城中村”社区治理对于我国基层发展的影响 【结论/】“城中村”社区善治研究结论与参考文献 一、“城中村”社区治理的内涵及理论基础 (一)主要概念简析 1. 社区 社区属于基本概念,其最早出现在古代欧洲拉丁语中,代表着亲密合作的伙伴关系或者共同体。19 世纪后期,德国社会学家F·滕尼斯在其进行的社会学研究中,首次引入德文 Gemeinschaft,随后在其出版的《社区与社会》中,F·滕尼斯通过对比Gemeinschaft 和 Gesellschaft,提出了两者存在之间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在社会学领域引起较大反响。英文社区(Community)一词的产生要追溯到美国社会学家罗密斯。 罗密斯将滕尼斯的着作《社区与社会》译成英文,命名为《Community and Society(社区和社会)》。20 世纪 30 年代,中国社会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开始觉醒并着力于对民主的追求。在此背景下,费孝通等将英文Community 翻译成“社区”进行社会学研究,这是社区一词在中国的起源。从古代欧洲拉丁语发展到现在,社区一词的内涵和外延均有了很大的变化。但是,这些变化均是建立在对社区形态、特征的描述基础之上的,定义可以有很多种,但是其本质上是一致的。 由于受计划经济的影响,我国的社区概念已经突破了单纯的社会学概念范畴,而成为了在特定地域范围内由政府试图构建的社会实体或社会单元。[6]社区一词的普及呈现出一种自上而下的态势,是政府政策引导的结果。20 世纪 90 年代,在关于基层组织建设的实施意见中,民政部强调要发挥社区建设在基层组织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并通过在全国范围内设立若干个“城市社区建设实验区”来大力发展城市社区,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区一词推广。但社区真正成为社会学研究和社会改革实践的热点与焦点,并进而成为关乎老百姓切身利益、耳熟能详的大众词汇则是党的十六大召开以后。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要完善居民自治,建设有序、文明祥和的新型社区。这是首次提出社区建设与发展目标,给社区建设指明了方向。政府从一定程度上引领了社区概念的传播,同时也意味着社区一词并非单纯学术意义上的概念,而是具有一定政治色彩的特定区域。

社区管理和服务重点

考试题型:名词解释,填空,选择,简答,分析。 社区管理与服务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社区概述 一社区的含义 (一)社区的由来 中国社——地方基层行政单位 区—行政单位,数量,居处 古代无“社区”同时出现 外国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1887年 美国学者查斯,罗密斯的英译本的书名为 Commumnity and Society 社区和社会 费孝通社区(1993)《二十年来之中国社区研究》 地方社会——社区 《社区与社会》 (二)社区的含义 1 学者:所谓社区,就是区域性的社会,换言之,就是人们凭感官能感觉到的具体化的社会。 2 文件:社区是指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3 社区的含义:社区实质上就是一个区域性社会,是一定地域范围内人们社会生活的共同体。 社区包括以下四层基本涵义 (1)社区都有一个相对稳定,相对独立的地理空间。 (2)社区都有以特定社会关系为纽带形成的一定数量的人口。 (3)生活于该地域的人们具有一种地缘上的归属感和心理文化上的认同感。 (4)社区的核心内容是社区中人们的各种社会活动及其互动关系。 (三)社区及社会,行政区 1 社区与社会 (1)联系 第一从范围上看,社区是社会的组成部分。 第二从内容上看,社区是社会的缩影。 (2)区别 第一,社区强调共同性,而社会并不强调这一点。 第二,社区强调地域观念,社会不注重地域观念。 第三,社区中人们的各种关系比社会更紧密。 第四,社区的功能与社会相比有更专门化的特征。 2 社区与行政区 (1)联系 有重合的部分 (2)区别 第一,行政区是认为划定,社区是自然形成。 第二,行政区为多形态,社区为单一形态。 二社区的特征 (一)社区是社会的缩影

城中村改造的国内外经验和启示

城中村改造的国内外经验和启示 时间:2010-04-24 作者:韩斌,李笠来源:资源网 纵观世界城市发展史,城市贫困和贫民窟是城市化进程中的一种普遍现象。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曾经或者正在面临贫民窟或者类似贫民窟问题的困扰。一个明显的规律是,发展中国家当前面临的贫民窟问题,很大程度上也曾在发达国家发生;同时,当今的发达国家依然或多或少地存在贫民窟问题,贫民窟并没有因为发达国家完成了城市化进程而消失。 正因如此,全球应对城市贫民窟挑战的政策具有了一定的延续性,并大致经历了几个“住房战略”演变阶段,即,住房供应和清除贫民窟→场地和服务→贫民窟的升级改造→使用权保障。 而在我国,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最早的“城中村”现象开始出现,而后,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发展,城市用地急剧膨胀,需要通过征收周边农村的土地获得扩展的空间,农村土地逐步被 蚕食,大量实行集体所有制、农村经营体制的村落被城市建设用地所包围,至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城中村”便已经成为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普遍现象。而随之产生的社会、经济、环境等方面的诸多问题亦日益成为影响我国城市健康和谐发展的痼疾。 在这个渴望和谐的时代, “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城中村”作为与城市发展不和谐现象的缩影,对其进行全面、客观的认识已成为我国城市健康和谐发展所面临的紧迫问题。 1 国外城中村(贫民窟)改造历史和经验 1.1 巴西 在巴西,相当数量的城市人口居住在非正式的或不合法的居民区中,常常占用公共土地。据统计,贫民区人口约占里约热内卢全部居民人口的25%。这些贫民区是一些外来打工者的家园,但是其卫生条件极差,常常遭受自然灾害和犯罪的侵扰。 1.1.1在社会政治以及地理上把贫民区纳入这些城市。 80年代初期,许多城市努力规范或把贫民区纳入到城市有机体内,从法律上认可它们。巴西在全国范围实行了新的规划措施,允许把某些居民区指定为“特殊社会利益居住区”,以便于规划和对各个区制定相应的土地使用要求。 1.1.2保证投资支持贫民区的改造 政府改变了过去反对贫民区的做法,无偿向居民提供建筑材料和资金。巴西应用经济学会1998年的一项研究表明,至少794个市政当局制定了贫民区或“非正规居民区”的改造计划,其中约506个市政当局的改造计划包括在不同形式上实现土地占有的规范化。

浅析城中村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城中村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城中村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较普遍现象,撤村建居社区在近几年中因周边土地大量征用开发,成为四周都是被城市居民住宅所包围的“城中村”,通过撤村建居已从村变为社区,村民变为居民,在组织形式上初步完成了城市化接轨。目前撤村建居社区从行政关系讲是隶属于街道,但其财政基本独立,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公用设施管理等方面,仍有赖于原村经济合作社,因而在建设管理、基础设施、环境卫生等方面出现了与城市建设脱节,严重影响城市形象,阻碍了城市的发展。定海目前共有小石契、洞桥、长岗山、胜利、义桥、茅岭、庆丰等七个城中村和沈岭、甬兴、洋岙、东湾、城北五个农村社区(每个社区由两个城中村组成),面积约31.2平方公里,总人口大概42000多人,其中流动人口与外来人口约3万。 由于城中村的特殊性,目前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各类问题。 一、基础设施陈旧、落后、不完善。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城中村的排污管道、垃圾箱、公共厕所等各种环卫基础设施的规划及配套建设都未列入城建统一规划,加之各村财政投入不均,各城中村环卫基础建设标准不一致,投入不平衡,总体基础设施普遍落后。造成目前公厕建造布局不合理、路灯亮化率未达标、垃圾箱破损严重、道路坑洼不平、市政管网不到位、绿化覆盖率明显不足等现状。据不完全统计,上述城中村当前急需新造公厕22座、安装路灯646盏、道路硬化修补面积达50000平方米、明沟污水管道铺设近30000平方米、绿化补种20000平方米。特别是因为市政管线不配套,城中村很大部分地区排水设施不全,居民生活污水很多往房前屋后一倒了之,一到雨天,污水横溢,或者截污纳管不到位,雨污合流,社区的生活污水和化粪池粪水直排就近河道、溪沟,造成环境污染。 二、环境卫生治理不尽如人意。 城中村的整治工作年年开展,但年年需要整治,反潮现象明显。租住在城中村的众多外来务工人员多是低收入者,卫生意识较差,乱扔、乱倒垃圾和随地大小便现象比比皆是;当地居民虽已从村民转变成居民,但思想上仍保留着农村环境意识,往往只注意自家保洁而忽视公共卫生,因而城中村的卫生死角仍随处可见,农村尤其城区周边水库溢洪道附近居住的市民及部分店铺垃圾不按规定投放垃圾,习惯倒入溢洪道,至此产生死角垃圾。一旦遇到下雨天垃圾随着水流顺势而下,污染了城区河道,给河道整治工作带来影响。 三、出租房未能有序规范管理。

城市的规划概念

城市规划的概念 1、国外有关城市规划的概念 苏联(《城市规划原理》):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城市规划就是社会主义国民经济计划工作与分布生产力工作的继续和进一步具体化。 日本(强调技术性):城市规划是城市空间布局、建设城市的技术手段,旨在合理地、有效地创造出良好的生活与活动环境。 英国《不列颠百科全书》:城市规划与改建的目的,不仅仅在于安排好城市形体——城市中的建筑、街道、公园、公用事业及其它的各种要求,而且更重要的在于实现社会与经济目标。 美国(国家资源委员会):城市规划是一门科学、一种艺术、一种政策活动,它设计并指导空间的和谐发展,以满足社会和经济的需要。 2、我国城市规划的概念 城市规划是为了实现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协调城市空间布局和各项建设所作的综合部署和具体安排。 编辑本段城市规划工作基本属性 1)技术性(城市功能的合理性:土地资源、空间布局、道路和交通、公共设施和市政基础设施) 2)艺术性(城市形态的和谐性:城市天际轮廓、城市公共空间,如街道/公园/广场/滨水地带/城市街区特色/标志性建筑) 3)政策性、法制性(城市规划作为公共政策过程:经济效率和社会公正) 4)民主性(社会资源的再分配:代表最广大的人民利益) 5)综合性(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 6)地方性(结合地方特点设计规划方案) 7)实践性(规划方案充分反映建设实践的要求,同时要按规划进行建设。) 编辑本段作用 要建设好城市,必须有一个统一的、科学的城市规划,并严格按照规划来进行建设。城市规划是一项系统性、科学性,政策性和区域性很强的工作。它要预见并合理地确定城市的发展方向、规模和布局,作好环境预测和评价,协调各方面在发展中的关系,统筹安排各项建设,使整个城市

社区的渊源及内涵

第一节社区的渊源及内涵 一、社区的产生 社区概念的提出,始于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社区是指相对立的一种传统的精神状态、生活方式和组织形态。此后,美国社会学家罗密斯第一次在译文中划分了社区和社会的概念,提出社区和社会是有区别的。认为社区是自生的,而社会是结合的;社区是同质的或异质共生的,而社会则是异质的;社区是相对封闭的、自给自足的,而社会则是相对开放的,相互依存的;社区往往是单一价值取向的,而社会则是多元价值取向的;社区是人们感情和身份的重要源泉,而社会则是人们理性和角色的大舞台。 二、社区的内涵 国内外学者对社区的概念理解各有侧重,对社区的定义也是人人言殊,但对社区的地域性却是基本认同的。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城市社区成为多学科学者研究的对象。有的学者表述为“社区是若干个社会群体或社会组织聚集在某一地域里,形成的一个生活上相互关联的大集体。”部分社会学家认为,社区是进行一定活动、具有某种互动关系和共同文化维系力的人类生活群体及其活动区域。也有的学者指出:社区是指聚集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根据一套规范和制度结合而成的社会实体,是一个地域社会生活共同体。还有的认为:社区是由聚集在某一地域内按一定社会制度和社会关系组织起来的,具有共同人口特征的地域生活共同体。可见,人们在概念的理解、定义的确定上各有不同,但大都同意在地域意义上使用社区一词。因此,社区,是指聚居在一定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第二节社区的特征及构成要素 一、社区的特征 社区的概念既然是有一定地域范围的人们社会生活的共同体,那末它必然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社区是社会的缩影由于社区是社会成员的生活基地,绝大多数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活动是在本社区内进行的,他们以家庭为单位消费各种生活资料,解决最基本的社会生活需求,以此建立了多种社会人际关系,通过社区,共同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难题。因此,社区不仅包括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人口,而且包括由这些人所组成的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不仅包括人们的经济生活,而且包括政治、文化生活;不仅包括一定的地域,而且包括人们赖以进行社会活动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总之,社会有机体的最基本的内容全部包括在社区的定义之中,因此,它是一个社会实体。 2.社区是聚落的承载体聚落是指各种形式的人类居住场所。它不仅是简单的房屋建筑的集合体,而且是与居住地相关的生产、生活设施和劳动用地的集合物。历史的长河告诉我们,人类最早从生存、发展的需要出发,寻求适合自己的居住场所和各种活动的基地,并逐渐由临时的、移动的向着固定的、永久的方向转化,形成了以多所房屋组成的居住地,即以聚落为主体的居住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恰恰说明了聚落是人类改造环境的产物。聚落作为人类活动的中心,既是人们居住、生活、休息和进行社交活动的处所,又是人类进行生产劳动的场所。所以我国的聚落形势有村落、集镇、县城和城市等,它们都是社区的承载体。正是这些承载体的不同,造就了不同类型结构的社区。3.社区是多功能的集合体从组织学的角度说,社区与目标和功能单一化的社会组织不同,它的功能是多重的。就我国城市社区的状况而言,社区具有以下几个功能:一是协管功能。社区是类行政组织,具有对城市基层社会的管理功能。社区组织是党和政府连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社区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协助政府做好基层社会的工作,维护社区的治安、调节民间纠纷、办理社区的公共事务和

最新城中村社区文化特质的探讨

“城中村”社区文化特质的探讨 摘要:中国的“城中村”现象是一种不可避免、较为普遍的现实状况。“城中村”社区异质性和特殊性的文化特质,有助于人们理解对其改造时所遇到的“两难困境”。文章通过对浙江绍兴上虞地区“城中村”人口状况的调查,应用社会学冲突理论和腾尼斯“社区和社会”理论,分析“城中村”社区的一般文化特质,最终为和谐改造“城中村”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城中村”;社区文化;和谐改造 一、引言 中国的“城中村”现象是在二元经济向现代经济“一元化”转变和城乡二元体制下逐步推进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是一种不可避免的现实状况。从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势看,“城中村”现象深刻长远地影响着社会整体的和谐与平衡,它既是发展中国家实现城市化的“转机”,也是社会持续稳定运行的“危机”。 刘易斯《劳动力无限供给条件下的经济发展》一文提示:农村有大量的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但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过程中,即便有工资不变和劳动力无限供给条件,仍然可能存在“社会经济部门的发展速度不能快到可以吸收那些想离开传统行业的劳动者的地步”。这种现象尤其早的发生在离现代经济最近的“城中村”里,而中国特色的城乡二元管理体制,是其形成的特殊的经济、制度根源,同时也塑造了不同于其他一般意义上的社区的文化特质,即异质性和特殊性,了解这些,有助于理解、分析对其改造时所遇到的“两难困境”。本文意在通过对浙江绍兴上虞地区“城中村”人口状况的调查,应用社会学冲突理论和腾尼斯“社区和社会”理论,分析“城中村”社区的一般文化特质,最终为和谐改造

“城中村”提出对策与建议。 二、“城中村”社区文化特质的概念界定 “城中村”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普遍现象,表现形式为在城市化加速期城市建成区面积扩张使大量村庄包围在城市建成区内。所谓社区文化,即是能深刻反映一个区域内的群体,由于社会、自然环境因素影响下逐步形成、积淀、传承的较为稳定的意识形态、价值取向和生活状态。这里所提的“城中村”的文化特质,就是这种存在于“城中村”地域内,包括原住居民和后迁入居民所共同形成、接受和展现出来的约定俗成的特殊的社会事实。 三、浙江上虞地区“城中村”人口状况的调查分析 浙江绍兴上虞是经济、文化较为发达的地区,其GDP和城市居民收入在全国县级市中都位列前茅,由于经济、文化、社会治安等诸多方面的优势,吸引了很多外来人口。本文以该城市为考察点,2007年初进行问卷和走访调查,一共发问卷500份,收回问卷493份,有效问卷占总问卷的98.6%,以此来探讨该地区“城中村”的人口状况,分析其社区的文化特质。 (一)“城中村”人口来源(图1) 在“城中村”居住的人口,主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当地农民,一部分是外地迁入的打工者(多为农民工)。在随机抽样且有效的493份问卷中,其中有374人为当地农民,占75.9%,随着外来进城打工者增多,在“城中村”居住的外来人口也在逐步增加。社区文化是居住在此社区内个人及家庭的生活状态的归纳总结,对于“城中村”居民年龄、性别、学历水平的了解能把握住该社区文化的外显特征,尤其是学历水平的调查,能较直观反映“城中村”的文化层次和人口特征。该“城中村”社区,人口以青少年和青年为主,性别上与社会总体男女比例相近,

2020年社区管理期末试卷参考

社区管理期末试卷(开) 一、名词解释(10%) 1、社区管理:在政府的指导下,社区职能部门、社区单位、社区居民对社区的各项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进行的自我管理。 2、物业管理:指由专门的机构和人员,依照合同和契约,对已投入使用的各类房屋及与之相配套的设备、设施和场地以经营的方式进行管理,同时对房屋周围区域的环境、清洁卫生、安全保卫、公共绿化、道路养护实施专业化管理,并向业主提供多方面的综合性服务的过程。 二、简答题(42%) 1、简述社区的构成要素。 地域要素:出于实证性研究方便考虑,通常把社区研究限定在较小的地域范围。 人口要素:人口数量、构成和分布三要素。 生态要素:地理条件和资源条件。 结构要素:社区内各种社会群体和组织之间的相互关系。 社会心理要素:①社区对成员心理和行为的影响;②社区成员对社区的认同感。 2、如何理解社区管理的特征和功能? 社区管理的特征:1.区域性2.互助性3.复杂性

社区管理的功能:1.社区管理有助于社区经济的发展2.社区管理有助于社区文化的繁荣 3.社区管理有助于社区环境的美化4. 社区管理有助于社区治案状况的改善 3、简述社区管理和街道管理的区别。 对比项目街道管理社区管理 管理主体街道党工委和办事处还有其他机构、单位和居民管理目标“眼睛向上看”“眼睛向下看” 管理对象行政隶属的单位面广量多 管理方式上下级命令与服从相互尊重与平等 管理机制单一的行政机制综合性的管理机制 管理内容上级单位指派的任务内容比前者多 4、简述社区服务的基本内容。 1.面向弱势群体的社会福利服务 (1)老年人服务;(2)残疾人服务;(3)优抚服务;(4)社会贫困救助服务;(5)儿童服务 2.面向社区居民的便民利民服务 3.面向社区单位的社会化服务 4.面向下岗职工的再就业服务和社会保障社会化服务 5、简述街道办事处的性质与特点。 街道办事处的性质:(1)明显的强制性和约束性(2)明显的派出代表性

城中村特征

1、城中村的界定城中村, 又称都市村庄, 是指已经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建设范围内, 农业用地很少或已经没有, 居民职业结构与生存方式已经向城市转型, 但建筑景观和居民文化习俗仍缺乏城市社区内涵特征, 建立在集体性质土地上的习惯上仍称为“村”的居民聚落。城中村是以本地居民出租房屋获得经济来源、外地户籍居民承租房屋获得临时住所、兼有内部服务型经济为主的城乡过渡型社区。 2、城中村的特征城中村与周边城市地区相比, 其特征主要有: (1) 土地特征。城中村土地属于集体所有制土地, 基本以农村居民宅基地为主、其他建设用地为辅, 农用土地不断减少以至消失, 成熟的城中村已经没有农用土地。 (2) 建筑特征。建筑物以村民家庭住宅楼为主, 缺乏统一规划, 建筑密度和建筑容积率很高(部分位于闹市区的城中村极高) , 违章建筑和私搭乱建多, 城市基础配套设施缺乏, 缺少必要的城市公共绿地、文化、体育、休闲设施等。 (3) 人口特征。本地居民职业结构与生存方式亦城亦乡, 人口职业构成复杂, 外来人口居多, 本地居民和外来人口文化素质普遍不高, 社会治安难度大, 本地居民和外来人口形成相互隔离的二元社会, 相互之间为房东和房客关系。 (4) 经济特征。城中村村民主要的经济来源是房屋出租收入、集体经济分红以及小规模的商业、餐饮业, 外来人口以居住为主, 部分在本村从事经营, 房屋租赁及其衍生经济成为城中村主要经济模式。 3、城中村的分类 从不同的角度, 城中村的类型有: (1) 根据与城市的距离和相交接的形态特征, 城中村可以分为处于闹市区中的城中村、处于城乡结合部的城中村和处于郊区的城中村三类; (2) 根据所处位置、发育程度和农用地的多寡等因素,城中村可以分为典型城中村、转型中城中村和边缘城中村三类。 (3) 根据具有的经济特征, 城中村可以大致分为以居住为主型、以商贸餐饮业为主型和集体经济工商业为主型三类

1 城市规划概述:概念与方法

1城市规划原理(1) 城市规划概述:概念与方法 西南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 李 明 (博士、副教授) 2009~2010第2学期 2主要内容 ·城市规划的内涵解析 ·培养思路与学习方法 ·城市规划的发展历程 ·城市规划的目标和作用 ·当代城市规划的主要任务 ·城市规划学科知识结构 ·城市规划发展趋势与方向(注重公众参与,例) ·课程主要讲授内容 ·课程教学总体目标 3 1 什么是城市规划? ·不同国家由于其社会经济和政治制度不同,对于城市规划的定义和理解也各有差异 ·城市规划在不同国家及其城市的社会、经济、政治体系中的作用和地位也不同 4 1 什么是城市规划?(续) ·中国《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 (1)定义 对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具体安排和实施管理。 (2)特点 界定了城市规划设计的内容,涉及哪些方面? (3)局限: 仅明确出城市规划是“做什么”,缺乏对城市规划性质的解析。

5 1 什么是城市规划?(续) ·美国国家资源委员会 (1)定义 城市规划是一种科学、一种艺术、一种政策活动,它涉及并指导空间的和谐发展,以满足社会与经济的需要。 (2)特点 从方法论和规划的目的与作用的角度对城市规划进行了定义,揭示出城市规划的主要属性,提出了城市规划的核心目的。 6 1 什么是城市规划?(续) ·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 (1)定义 为实现社会和经济方面的合理目标,对城市的建筑物、街道、公园、公共设施,以及城市物质环境的其他部分所作的安排。 是为塑造和改善城市环境而进行的一种社会活动,一项政府职能,或一门专业技术,或者是这三者的融合。 7 1 什么是城市规划?(续) ·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 (2)特点 A. 强调了城市规划的内容集中在物质环境方面; B. 强调了城市规划的目标; C. 通过对社会活动、政府职能和专门技术的明确,揭示出城市规划属性及其在社会领域的地位。 8 2 培养思路与学习方法 ·注重思维方式的转变与引导 城市规划更偏向于文科,需要对认识论和方法论有较高的把握,具备较强的发现问题、认识问题的能力以及综合运用多个知识领域方法的能力,这与理科的深厚理论基础和严密的逻辑推理显著不同。 ·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 城市的复杂性,缺少相关体验难以深入理解抽象问题;与具体实践相结合能激发学习热情。将实际案例融入课堂教学。 9 2 培养思路与学习方法(续) ·注重联系社会发展动态和前沿热点 城市规划涉及的因素太广,社会经济、文化、历史、人文、政治等,城市规划需要动态应对这些因素的变化,使之与城市发展趋势相吻合。 ·知识与经验的积累 成功的城市规划师需要较长时期的认识过程和知识与经验的积累,以及哲学、方法论的自觉锻炼。

社区专职工作者考试资料及历年真题(含答案)!(综合版)

1、考试内容:以社会工作及社区专业知识为主,and社区居委会基本知识、时事政治、公文写作等。 2、主要包括:社会学、社会工作、社区工作、行政能力、法律常识、时事政治等基本知识。 3、参考材料:《社区居委会基本知识》、《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社区居委会选举手册》、《公 文写作》等。. 4、面试考察内容包括:社区管理知识的掌握程度、组织协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应变能力等。 厦门市2005年度公开招考社区工作者考试简章 考试内容:笔试为综合知识,主要内容包括时事政治、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社区工作及其相关政策法规、社会工作、社会学、行政管理、法律常识、写作等基本知识。面试时加试计算机应用。 其他方面可以找到相关书籍,社区方面的参考一下这个:社区工作人员考试必看 20世纪80年代中期,社区问题在国开始受到重视,政府倡导的社区服务在全国普遍展开。90年代初期,民政部提出了社区建设的概念,开始在中国大地探讨社区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第一节社区的渊源及内涵 一、社区的产生 社区概念的提出,始于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社区是指相对立的一种传统的精神状态、生活方式和组织形态。此后,美国社会学家罗密斯第一次在译文中划分了社区和社会的概念,提出社区和社会是有区别的。认为社区是自生的,而社会是结合的;社区是同质的或异质共生的,而社会则是异质的;社区是相对封闭的、自给自足的,而社会则是相对开放的,相互依存的;社区往往是单一价值取向的,而社会则是多元价值取向的;社区是人们感情和身份的重要源泉,而社会则是人们理性和角色的大舞台。 二、社区的内涵 国内外学者对社区的概念理解各有侧重,对社区的定义也是人人言殊,但对社区的地域性却是基本认同的。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城市社区成为多学科学者研究的对象。有的学者表述为“社区是若干个社会群体或社会组织聚集在某一地域里,形成的一个生活上相互关联的大集体。”部分社会学家认为,社区是进行一定活动、具有某种互动关系和共同文化维系力的人类生活群体及其活动区域。也有的学者指出:社区是指聚集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根据一套规范和制度结合而成的社会实体,是一个地域社会生活共同体。还有的认为:社区是由聚集在某一地域内按一定社会制度和社会关系组织起来的,具有共同人口特征的地域生活共同体。可见,人们在概念的理解、定义的确定上各有不同,但大都同意在地域意义上使用社区一词。因此,社区,是指聚居在一定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第二节社区的特征及构成要素 一、社区的特征 社区的概念既然是有一定地域范围的人们社会生活的共同体,那末它必然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社区是社会的缩影。 由于社区是社会成员的生活基地,绝大多数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活动是在本社区内进行的,他们以家庭为单位消费各种生活资料,解决最基本的社会生活需求,以此建立了多种社会人际关系,通过社区,共同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难题。因此,社区不仅包括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人口,而且包括由这些人所组成的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不仅包括人们的经济生活,而且包括政治、文化生活;不仅包括一定的地域,而且包括人们赖以进行社会活动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总之,社会有机体的最基本的内容全部包括在社区的定义之中,因此,它是一个社会实体。 2.社区是聚落的承载体。 聚落是指各种形式的人类居住场所。它不仅是简单的房屋建筑的集合体,而且是与居住地相关的生产、生活设施和劳动用地的集合物。历史的长河告诉们,人类最早从生存、发展的需要出发,寻求适合自己的居住场所和各种活动的基地,并逐渐由临时的、移动的向着固定的、永久的方向转化,形成了以多所房屋组成的居住地,即以聚落为主体的居住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恰恰说明了聚落是人类改造环境的产物。聚落作为人类活动的中心,既是人们居住、生活、休息和进行社交活动的处所,又是人类进行生产劳动的场所。所以国的聚落形势有村落、集镇、县城和城市等,它们都是社区的承载体。正是这些承载体的不同,造就了不同类型结构的社区。 3.社区是多功能的集合体。 从组织学的角度说,社区与目标和功能单一化的社会组织不同,它的功能是多重的。就国城市社区的状况而言,社区具有以下几个功能:

社区管理整理资料

社区含义:指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构成要素:地域要素,人口要素,生态要素,结构要素,社会心理要素 社区管理的特征:区域性,互助性,复杂性 社区管理体制的构建原则:重心下移,立足基层.条块结合,以块为主.党政主导,各方参与,管理与服务相结合 社区的构成要素:地域要素,人口要素,生态要素,结构要素,社会心理要素 街道办事处与居民委员会构成要素:目标,职责,权力,制度,后勤,装备,工作方式,人力 街道办事处和居委会的区别:街道办事处:性质行政,派出机构.目标来自组织上层.职责承接各职能部门.权力上级授权.制度比较完备.后勤财政拨款.装备能满足职责要求.人力公务员系列.工作方式设点,坐班.居民委员会:性质群众性自治组织.目标来自社区内群众的公共需求.职责理论上简单,实际上模糊.权力选举产生.制度尚需完善.后勤自筹.装备许多地方还在建设中.人力志愿者,委派.工作方式走村串户式. 物业: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的各类房屋及与之相配套的设备,设施和场地 物业管理:由专门的机构和人员,依照合同和契约,对已投入使用的各类房屋及与之相配套的设备,设施和场地以经营的方式进行管理,同时对房屋周围区域周围的环境,清洁卫生,安全保卫,公共绿地,道路养护实施专业化管理,并向业主提供多方面的综合性服务的过程 物业管理公司:具备相应资质条件并按照法定程序成立的从事物业管理服务的经营性企业法人 物业管理公司与业主委员会的关系:物业管理公司和业主委员会都属于物业管理机构,二者 实行专业化管理与业主自治相结合的管理体制,它们共同管理一定范围内的物业.所不同的是,物业管理公司受业主业主委员会的委托来管理业主的物业,而业主委员会代表业主的利益.关系:法律桑的平等关系,经济上的交换关系,工作上的合作关系 1869,英国伦敦,第一个社区服务组织1977,美国水牛城,全球第一个慈善组织会社 我国社区管理,服务基本背景:酝酿产生阶段:1983—1987/普及推广阶段1987—1993/巩固提高阶段1993年至今 社区服务的运作模式与工作方法1)面向弱势群体的社会福利服务:①老年人服务:家政,墓地,理财,医疗,鞋帽,服饰送货,老年大学及老年人协会②残疾人服务:残疾人就业保障基金,成立特殊教育学校,开展残疾人职业培训,兴办福利工厂,建立残疾人活动中心等③优抚服务:开展多种形式的拥军优属活动,帮助优抚对象解决住房,就医和日常生活困难,开展军民联谊活动等④社会贫困救助服务:针对社区内的孤寡老人,无经济来源的贫困户以及下岗工人就业困难等问题提供辅助服务。建立当地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确保贫困者和贫困家庭的基本生活需要.动员社会力量对特困群体开展’爱心工程’’一帮一活动’等形式多样的救贫济困活动⑤儿童服务:针对学龄前儿童和小学生提供的学前教育和课外活动服/兴办托儿所和幼儿园.开展儿童保健、营养、家教、心理咨询活动.举办假日学校和假期夏令营.开展各种比赛、知识竞赛等 看病难:路途远,挂号难--资源配置不合理,打破原有医疗体系,医疗资源集中在大城市 看病贵:医疗保障体系低水平,以药养医,缺少公益性--把医疗,医院推向市场,回归公益 2)运作模式: ①发达国家社区服务的运作模式:政府主导:主要表现在规划,拨款,政策,监督和管理等方面社会中介组织为主体:社会中介组织(非营利组织或非政府组织)是社区服务的主要承担者.社会参与:参与者包括企业、宗教组织、慈善机构,大量社区志愿者和广大学生 ②我国社区服务的运作模式:政府推动,街道主管,居委会操作,社区共建 3)基本方法:社区服务规划的制定/社区服务的制度建设/社区服务的监督、检查与评比 4)成就:创造了有利于社区服务生存和发展的外部环境.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区服务投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