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决定导线电阻的因素

探究决定导线电阻的因素
探究决定导线电阻的因素

探究决定导线电阻的因素

【学习目标】

1.知道什么是电阻,了解电阻器在电路中的作用。

2.理解电阻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知道电阻定律。

3.了解材料的电阻率的概念及其物理意义、单位、与温度的关系。

4.了解超导体及其发展前景。

【要点梳理】

要点一、电阻及符号

1.认识电阻

2.电阻器的外形及图形符号

要点二、电阻定律

一、实验探究

1.实验原理:根据欧姆定律:

U

R

I

=,通过电压表测导线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导线中的电流,来

计算导线的电阻R.

2.利用变量控制法:在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三者中,保持任意两者相同,定量比较另一变量变化时与电阻的关系.

要点诠释:

电流表测量流过导线的电流,故应串联在电路中,电压表测量导线两端的电压,因此应与待测导线并联.但由于待测导线电阻值不是很大,为减小测量误差,应采用电流表外接法,如果电流表内接,由于其阻值与待测电阻很接近,这样测出的电压应为电流表内阻两端电压与导线两端电压之和,将产生较大的误差.

3.实验电路图:

4.实验过程:(如图)

5.实验结论:

(1)保持导线的材料和横截面积不变,导线的电阻R与导线长度l满足:R l

∝.

(2)保持导线材料和长度不变,导线的电阻R与横截面积S满足:

1 R

S ∝.

(3)保持导线的长度和横截面积不变,导线的电阻与导线的材料有关.6.探究和验证:

(1)相同电阻串联

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长度成正比.

(2)相同电阻并联

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横截面积成反比.

二、导体的电阻

1.定义公式:=U

R

I

2.物理意义:反映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

要点诠释:

(1)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是由于自由电荷在导体中做定向移动时,跟导体中的金属正离子或原子相碰撞发生的.

(2)电流流经导体时,导体两端出现电压降,同时将电能转化为内能.

(3)=U

R

I

提供了测量电阻大小的方法,但导体对电流的这种阻碍作用是由导体本身的性质决定的,与所加的电压、通过的电流均无关系,决不能错误地认为“导体的电阻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电流成反比”.

(4)对=

U R I ,因U 与I 成正比,所以U R I

?=?. 3.应用实例——滑动变阻器

(1)原理:利用改变连入电路的电阻丝的长度改变电阻.

(2)构造:如图所示,A B 、是绕在绝缘筒上的电阻丝的两个端点,电阻丝间相互绝缘,C D 、是金属杆的两个端点,电阻上能够与滑片P 接触的地方,绝缘漆已被刮去,使滑片P 能够把金属杆与电阻丝连接起来.

(3)在电路中的使用方法

结构简图如图所示,要使滑动变阻器起限流作用时,正确的连接是接A 与D 或C 及B 与C 或D ,即“一上一下”;要使滑动变阻器起分压作用,要将AB 全部接入电路,另外再选择A 与C 或D 及B 与C 或D 与负载相连,当滑片P 移动时,负载将与AP 间或BP 间的不同长度的电阻丝并联,从而得到不同的电压.

三、电阻定律

1.公式l

R S

ρ

=为导体电阻大小的决定式,表明导体电阻由导体本身因素(电阻率ρ、长度l 、横截面积S )决定,与其他因素无关.由此可更加明确电阻的定义式=U

R I

中R 与U I 、无关这一点.使我们对

比值定义法定义物理量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2.电阻定律只适用于金属导体和浓度均匀的电解液.

3.只能在某一特定温度下应用电阻定律计算电阻,温度变化时不能应用,因为电阻率是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

4.同一段导体在拉伸或压缩等形变中,其长度和横截面积都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但是总体积不变. 白炽灯等纯电阻电路,通电时温度会升高,电阻会发生相应的变化,这些电路的电阻指正常工作时的电阻.

四、公式=

U R

与l

R ρ=的比较 要点三、电阻率

一、对电阻率的理解

1.物理意义:电阻率ρ是反映导体导电性能的物理量,是导体材料本身的属性,与导体的形状、大小无关,它的单位是欧姆·米,国际符号是Ωm ?.

2.RS l ρ=

可由电阻定律公式l

R S

ρ=变形得出,只要知道了导体的电阻R ,横截面积S ,长度l 就可求出导体材料的电阻率.

3.计算公式:RS

l

ρ= 由RS l

ρ=

知,电阻率在数值上等于用该材料制成的长为1 m ,横截面积为2

1 m 的导体的电阻大小.

4.决定因素:

(1)与材料有关,不同的材料ρ一般不同.

(2)电阻率与温度的关系,各种材料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各种材料的电阻率都随温度而变化,金属的电阻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可用于制造电阻温度计);半导体和电介质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半导体的电阻率随温度变化较大,常用于制作热敏电阻);有些合金如锰铜、康铜的电阻率几乎不受温度变化的影响(可用来制作标准电阻).

5.超导现象:当温度降低到绝对零度附近时,某些材料的电阻率突然减小到零的现象.

二、电阻率与电阻的区别

要点诠释:

金属材料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在温度变化不大时,电阻率与温度是线性关系;绝缘体和半导体的电阻率一般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并且不是线性关系.

要点三、测定金属的电阻率

一、螺旋测微器(千分尺)的使用

1.螺旋测微器的用途和构造

螺旋测微器(又名千分尺)是比游标卡尺更精密的测量长度的工具,用它测量长度可以准确到0.01mm,测量范围为几个厘米。

螺旋测微器的构造如图所示。螺旋测微器的小砧的固定刻度固定在框架上、旋钮、微调旋钮和可动刻度、测微螺杆连在一起,通过精密螺纹套在固定刻度上。

2.原理和使用

螺旋测微器是依据螺旋放大的原理制成的,即螺杆在螺母中旋转一周,螺杆便沿着旋转轴线方向前进一个螺距的距离。因此,沿轴线方向移动的微小距离,就能用圆周上的读数表示出来。螺旋测微器的精密螺纹的螺距是0.5mm,可动刻度由50个等分刻度,可动刻度旋转一周,测微螺杆可前进或后退0.5mm,

=。可见,可动刻度每一小分度表因此旋转每一个小分度,相当于测微螺杆前进或后退0.5/500.01mm

示0.01mm,所以螺旋测微器可准确到0.01mm。由于还能再估读一位,可读到毫米的千分位,故又名千分尺。

测量时,当小砧和测微螺杆并拢时,可动刻度的零点若恰好与固定刻度的零点重合,旋出测微螺杆,并使小砧和测微螺杆的正面正好接触待测长度的两端,那么测微螺杆向右移动的距离就是所测长度。这个距离的整毫米数由固定刻度上读出,小数部分则由可动刻度读出。

3.使用螺旋测微器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测量时,在测微螺杆快靠近被测物体时应停止使用旋钮,而改用微调旋钮,避免产生过大的压力,即可使测量结果精确,又能保护螺旋测微器。

②在读数时,要注意固定刻度尺上表示半毫米的刻线是否露出。

③读数时,千分位有一位估读数字,不能随便扔掉;即使固定刻度的零点正好与可动刻度的某一刻度线对齐,千分位上也应读取为“0”。

④当小砧和测微螺杆并拢时,可动刻度的零点与固定刻度的零点不相重合时,将出现零误差,应加以修正,即在最后测长度的读数上去掉零误差的数值。

⑤最后读数以mm为单位,小数点后应有三位数.

4.读数范例:

二、测定金属的电阻率

(1)实验目的

①掌握电流表、电压表的使用原则和读数方法,以及滑动变阻器的使用方法.

②学会正确地使用螺旋测微器,掌握螺旋测微器的读数规则.

③掌握用伏安法测电阻的方法.

④掌握测定金属的电阻率.

(2)实验原理

①把金属丝接入电路中,用电压表测金属丝两端的电压,用电流表测通过金属丝中的电流,利用欧姆

定律=

U

R I

得到金属丝的电阻R 测. ②用米尺量得金属丝的长度l ,用螺旋测微器量得金属丝的直径,算出横截面积S .

③利用电阻定律l R S ρ=,得出金属丝电阻率的公式RS

l

ρ=.

(3)注意事项

①用螺旋测微器测金属导线的直径应在三个不同位置各测一次,求其平均值.

②用毫米刻度尺测量接入电路中的被测金属导线的有效长度,应至少测量3次,求其平均值. ③本实验中被测金属导线电阻较小,因此采用电流表外接法.

④滑动变阻器采用限流接法还是分压接法,可根据实验要求或提供的器材规格进行选择.

⑤伏安法测电阻时,通电金属导体的电流不宜过大,通电时间不宜过长,以免金属导线的温度明显升高,造成其电阻率在实验过程中逐渐增大.

⑥求R 的平均值的两种方法:a .用=

U

R I

算出各次测量值,再取平均值;b.图象法,用U -I 图线的斜率来表示.在描述连线时,要让尽可能多的点在直线上,其余各点均匀地分布在直线两侧,个别明显偏离较远的点舍去. 【典型例题】 类型一、电阻定律

例1.一个导体的电阻与哪些因素有关?有什么关系.

【答案】导体的电阻与导体材料的电阻率、长度、横截面积有关,而环境中的温度也能影响电阻. 温度一定时,粗细均匀的金属导体或浓度均匀的电解质溶液的电阻跟它的电阻率和长度成正比,跟它的横截面积成反比.对金属导体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而半导体和电介质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举一反三:

【变式】根据电阻定律,对于温度一定的某种金属来说,它的电阻率( ) A .跟导线的电阻成正比 B .跟导线的横截面积成正比 C .跟导线的长度成反比

D .由所用所用金属材料的本身特性决定 【答案】D

【解析】导线的电阻率与导体的电阻大小、横截面积、长度无关,由材料本身特性决定,D 正确.

例2.两根完全相同的金属裸导线,如果把其中一根均匀的拉长到原来的两倍,把另一根导线对折后绞合起来,则它们的电阻之比为多少? 【答案】16:1

【解析】金属线原来的电阻为l R S

ρ

= 拉长后:'

2l l =,因为体积V lS =不变,所以

'

2

S S =.''

'44l l R R S S ρρ===,

对折后"

2

l l =

,"

2S S =,所以 ""

"/224l l R R S S

ρρ===,

【总结升华】决定导体电阻大小的三因素是:导体的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无论哪一个发 生变化,导体的电阻都要发生改变,对本题对折前后和拉长前后导体的总体积均未发生变化。 举一反三:

【变式1】直径0.3mm 的细铅丝通以1.8A 的电流被熔断,直径0.6mm 的粗铅丝通过5A 的电流被熔断,如果由长度相同的20根细铅丝和一根粗铅丝并联为电路中的保险丝,则通过( )电流时,电路断开。 A .5A B .30A C .36A D .55A 【答案】B 【解析】由22

41

l l R S D D ρρ

π==∝

,即 由并联知识可求出 1=/24R R 并,

并注意到若两端加电压11.8(V)R ,则超过了粗铅丝的熔断电流,所以并联铅丝两端只能加电压

25(V)R ,可求出总电流值为30A .

【总结升华】(1)了解熔断电流即为最大电流;(2)本题要结合运用串并联电路知识和电阻定律来求解。 【变式2】某种材料做的均匀电阻丝,在下列哪些情况中其阻 值不变,设温度不变( )

A .当长度不变,横截面积增大一倍时;

B .当横截面积不变,长度增加一倍时;

C .长度和横截面半径都缩小一倍时;

D .当长度和横截面积都扩大一倍时.

【答案】D

【变式3】如图所示,均匀的长方形薄片合金电阻板abcd ,ab 边为1L ,ad 边为2L ,当端点Ⅰ、Ⅱ或Ⅲ、Ⅳ接入电路时,1234:R R 是( ) A .12:L L B .21:L L C .2

2

12:L L D .2

2

21:L L

【答案】D

【变式4】如图所示,P 是一个表面均匀镀有很薄电热膜的长陶瓷管,其长度为l ,直径为D ,镀膜材料的电阻率为ρ,膜的厚度为d .管两端有导电金属箍M 、N .现把它接入电路中,测得M 、N 两端电压为U ,通过它的电流为I .则金属膜的电阻率的值为( ) A .I U / B .Il UD 4/2

π C .Il UDd /π D .Il UD /2π

【答案】C

例3.有一段粗细均匀的导线,它的电阻是4Ω,把它对折起来作为一条导线用,电阻是 Ω,如把它均匀拉长到原来的两倍,电阻又是 Ω 【答案】1 16

【解析】金属原来的电阻为l R S ρ

=,对折后长度变为2

l

,因体积V Sl =不变,所以导线面积变为原来的2倍,即2S ,故对折后,电阻/211

'=1244

l l R R S S ===Ωρρ;

导线拉长后长度变为2l ,因体积V Sl =不变,所以导线面积变为原来的12,即2

S

,故拉长为原来的

2倍后,电阻2'44=16/2l l

R R S S

===Ωρρ。

类型二、导体的电阻

例4.某同学想要了解导线在质量相同时,电阻与截面积的关系,选取了材料相同、质量相等的5卷导线,进行了如下实验:

(1)该同学经实验测量及相关计算得到如下数据:

请你根据以上数据判断,该

种导线的电阻R 与截面积S 是否

满足反比关系?(若满足反比关

系,请说明理由;若不满足,请写出R 与S 应满足的关系).

(2)若导线的电阻率

7 5.110Ω·m ρ=?-,则表中阻值

为3.1 Ω的导线长度________m l =(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答案】(1)不满足 R 与2

S 成反比(或2

RS =常量) (2)19

【解析】该题是电阻定律的一个变形考查.电阻定律是研究的电阻和导线长度和横截面积之间的关系,采用的方法是控制变量法.该题虽然是考查同质量的导线的电阻和截面积的关系,仍然可以采用控制变量法进行求解.根据图表中所给的数据,通过计算发现电阻和导线的横截面积不成反比.要想找出电阻和横截面积之间的关系,需要进一步观察图表,电阻减小,横截面积增加,通过上面一问的求解发现没有反比关系,可以猜想电阻和导线的横截面积的平方成反比,通过计算即可验证.

【总结升华】电阻的测量是最常见的考查形式.最近几年在电阻测量问题上产生了很多变形.我们首先要了解常规测量的原理,然后根据题意找出变形问题的原理,所有的物理实验必须先确定其实验原理才能解决问题. 举一反三:

【变式】图示为用伏安法测量电阻的原理图,图中

为电压表,内阻为4 000 Ω;

为电流表,内阻

为50 Ω。E 为电源,R 为电阻箱,x R 为待测电阻,S 为开关.

(1)当开关闭合后电压表读数1.6 V U =,电流表读数 2.0 mA I =.若将x U

R I

=

作为测量值,所得结果的百分误差是________.

(2)若将电流表改为内接,开关闭合后,重新测得电压表读数和电流表读数,仍将电压表读数与电流表读数之比作为测量值,这时结果的百分误差是________ 【答案】(1)20% (2)5%

【解析】根据第一问提供的数据,再根据百分误差的表达式,测量值为800 Ω,而这个测量值应该是电压表内阻和待测电阻的并联值.可得待测电阻的实际阻值为1 000 Ω,代入百分误差公式可得百分误差为20%.当电流表内接时,测量值为待测电阻和电流表的串联值,为1 050 Ω,可得此种情况下的百分误差

电阻/ΩR 121.0 50.0 23.9 10.0 3.1 导线直径/mm d 0.801 0.999 1.201 1.494 1.998 导线截面积

2/mm S

0.504

0.784

1.133

1.753

3.135

为5%.

探究决定导线电阻的因素

探究决定导线电阻的因素 【学习目标】 1.知道什么是电阻,了解电阻器在电路中的作用。 2.理解电阻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知道电阻定律。 3.了解材料的电阻率的概念及其物理意义、单位、与温度的关系。 4.了解超导体及其发展前景。 【要点梳理】 要点一、电阻及符号 1.认识电阻 2.电阻器的外形及图形符号 要点二、电阻定律 一、实验探究 1.实验原理:根据欧姆定律: U R I =,通过电压表测导线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导线中的电流,来 计算导线的电阻R. 2.利用变量控制法:在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三者中,保持任意两者相同,定量比较另一变量变化时与电阻的关系. 要点诠释: 电流表测量流过导线的电流,故应串联在电路中,电压表测量导线两端的电压,因此应与待测导线并联.但由于待测导线电阻值不是很大,为减小测量误差,应采用电流表外接法,如果电流表内接,由于其阻值与待测电阻很接近,这样测出的电压应为电流表内阻两端电压与导线两端电压之和,将产生较大的误差. 3.实验电路图: 4.实验过程:(如图) 5.实验结论: (1)保持导线的材料和横截面积不变,导线的电阻R与导线长度l满足:R l ∝. (2)保持导线材料和长度不变,导线的电阻R与横截面积S满足: 1 R S ∝. (3)保持导线的长度和横截面积不变,导线的电阻与导线的材料有关.6.探究和验证: (1)相同电阻串联 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长度成正比. (2)相同电阻并联 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横截面积成反比. 二、导体的电阻 1.定义公式:=U R I 2.物理意义:反映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 要点诠释: (1)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是由于自由电荷在导体中做定向移动时,跟导体中的金属正离子或原子相碰撞发生的. (2)电流流经导体时,导体两端出现电压降,同时将电能转化为内能. (3)=U R I 提供了测量电阻大小的方法,但导体对电流的这种阻碍作用是由导体本身的性质决定的,与所加的电压、通过的电流均无关系,决不能错误地认为“导体的电阻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电流成反比”.

实验-探究决定导线电阻的因素

实验学案35 探究决定导线电阻的因素 实验目的 1.掌握螺旋测微器及游标卡尺的原理及读数方法. 2.掌握电流表、电压表和滑动变阻器的使用方法及电流表和电压表的读数方法. 3.会用伏安法测电阻,并进一步探究决定导线电阻的因素. 实验原理 1.螺旋测微器的读数 测量时被测物体长度的整数毫米数由固定刻度读出,小数部分由可动刻度读出. 测量值(毫米)=______________(毫米)(注意半毫米刻线是否露出)+____________(估读一位)×0.01(毫米). 2.游标卡尺读数 若用x 表示由主尺上读出的整毫米数,k 表示从游标尺上读出与主尺上某一刻线对齐的游标的格数,则记录结果表达为(x +k ×精确度)mm. 3.伏安法测电阻 (1)电流表的内接法和外接法的比较 A V (2)两种电路的选择 ①阻值比较法:先将待测电阻的估计值与电压表、电流表内阻进行比较,若R x 较小,宜采用电流表外接法;若R x 较大,宜采用电流表内接法,简单概括为“内大外小”. ②临界值计算法 图1

③实验试探法:按图1接好电路,让电压表的一根接线柱P 先后与a 、b 处接触一下,如果电压表的示数有较大的变化,而电流表的示数变化不大,则可采用电流表外接法;如果电流表的示数有较大的变化,而电压表的示数变化不大,则可采用电流表内接法. 把金属丝接入如图2所示的电路中,用________测金属丝两端的电压,用________测金属丝中流过的电流,根据R x =________计算金属丝的电阻R x , 图2 然后用__________测量金属丝的长度l ,用__________测量金属丝的直径d ,计算出横截面积S ;根据电阻定律R x =ρl/S ,得出计算金属丝电阻率的公式 ρ=R x S l =__________. 实验器材 ①金属丝②__________③安培表④伏特表⑤直流电源⑥__________⑦电键一个⑧导线若干⑨刻度尺. 实验步骤 1.用螺旋测微器在被测金属导线上的三个不同位置各测一次直径,求出其平均值d ,计算出导线的横截面积S =__________. 2.将金属丝两端固定在接线柱上悬空挂直,用毫米刻度尺测量接入电路中的被测金属导线的________长度,反复测量3次,求出其平均值l. 3.按如图2所示的原理电路图连接好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电路,把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调节到使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值________的位置. 4.电路经检查确认无误后,闭合电键S ,改变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读出几组相应的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I 和U 的值,断开电键S ,求出导线电阻R 的平均值. 应用指南 测量时通过金属丝的电流应控制在1.00 A 以下,本实验中安培表量程为0~0.6 A ,每次通电时间应尽量短(以能读取电表数据为准),读数完毕立即断开电键S ,防止温度升高使金属丝长度和电阻率发生明显变化.计算时,务必算出每次的电阻值再求平均值,不能先分别求电压U 和电流I 的平均值,再由欧姆定律得平均值,否则会带来较大计算误

探究影响电阻大小因素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探究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材料、横截面积、长度是否有关。实验目的:收集证据证明猜想。 实验仪器:电流表,小灯泡,导线,电源,开关,电阻丝。 实验电路图: 电阻丝: 实验方法:转换法: 电阻转换为电流示数和小灯泡亮度。横截面积转换成直径(圆电阻丝)控制变量法: 因变量:电阻R,自变量:导体材料,不变量:导体长度和横截面积。 因变量:电阻R,自变量:导体长度,不变量:导体材料和横截面积。 因变量:电阻R,自变量:导体横截面积,不变量:导体长度和材料。 实验步骤: 1.电流表调零,断开开关,按照电路图组装电路,a、b间接入A1、A2康铜丝,闭合开关, 观察电灯泡亮度并读出电流表示数记为I,并讲数据及现象记录入表格,断开开关。 2.a、b间改接入B1、B2碳钢丝,闭合开关,观察电灯泡亮度并读出电流表示数记为I,并 讲数据及现象记录入表格,断开开关。

3.a、b间改接入C1、C2镍铬丝,闭合开关,观察电灯泡亮度并读出电流表示数记为I,并 讲数据及现象记录入表格,断开开关。 4.用铜片将C2、D2连接起来,a、b间改接入C1、D1镍铬丝,闭合开关,观察电灯泡亮度 并读出电流表示数记为I,并讲数据及现象记录入表格,断开开关。 5.用铜片将C2、D2连接起来、C1、D1连接起来,a、b间改接入C1、D1镍铬丝,闭合开关, 观察电灯泡亮度并读出电流表示数记为I,并讲数据及现象记录入表格,断开开关。 7.结论: ①、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材料有关。 ②、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长度有关。 ③、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横截面积有关。 8.评价:如果我想知道导体的电阻与电阻的长度和横截面积如何有关,我该怎么办? 问题如何提出? 收集几组数据? 引申: ①、小明在完成以上实验后,他认为“导体连入电路后有电阻,不接入电路则没有电阻”,你觉得他的说法对吗? ②、导体的电阻还与温度有关,观看视频理解。

2020年中考物理实验专题复习——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因素的实验(答案解析)

2019年中考物理实验专题复习—— 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因素的实验 答案解析 1.(2018?乌鲁木齐)某实验小组的同学用铅笔芯探究导体的电阻与长度的关系,如图所示是该实验的电路图。 (1)闭合开关,向右移动铅笔芯上的滑片P1,电路中的电流不变 (选填“变大”“变 小、”或“不变”)。 (2)如果滑片P1滑动到铅笔芯最右端时,电压表示数很小,应该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2向右移动。 (3)移动铅笔芯上面的滑片P1,记录铅笔芯AP1之间的距离和电压表的示数,数据如下: AP1/m m 0 30. 60. 90. 120. 150. 180. U/V 0 0.4 0.8 1.2 1.6 2.0 2.4 通过数据反映出的规律和欧姆定律可以推出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长度成正比的结论。若图示位置时电压表示数为0.9V,滑片P2向右移动一段距离,电压表示数变为1.2V,滑片P2再向右移动一段相同的距离,电压表示数为 1.8 V。 【分析】(1)闭合开关,向右移动铅笔芯上的滑片P1,不能改变电路中的电阻,利用欧姆定律分析电路中的电流变化; (2)如果滑片P1滑动到铅笔芯最右端时,电压表示数很小,说明滑动变阻器分压太大,应该减小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减小滑动变阻器连入的电阻;

(3)由表中数据可知,可得铅笔芯AP1段两端的电压随AP1长度的增大而增大,并且成倍数的最大,可得铅笔芯AP1段两端的电压与AP1长度成正比;根据欧姆定律可知铅笔芯AP1段两端的电压与AP1间电阻成正比;最后得出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长度的关系。 图示位置时电压表示数为0.9V,利用“通过铅笔芯的电流等于总电流”和欧姆定律得出等式;同理当滑片P2向右移动一段距离,设滑动变阻器连入电阻减小值为△R,利用欧姆定律列出等式;两等式相比得出R0+R1=4△R;当滑片P2再向右移动一段相同的距离,滑动变阻器连入电阻减小值为2△R,再利用欧姆定律列出等式,和第一个等式相比得出最后电压表的示数。 【解答】解: (1)由图知,铅笔芯和滑动变阻器串联,电压表测滑片P1左侧部分铅笔芯的电压,因电压表在电路中相当于断路,所以可知整个铅笔芯连入电路,则向右移动滑片P1时,不能改变电路中的电阻,电源电压不变,由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的电流不变; (2)如果滑片P1滑动到铅笔芯最右端时,电压表示数很小,说明滑动变阻器分压太大,应该减小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减小滑动变阻器连入的电阻,即应该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2向右移动; (3)由表中数据可知,电压表的示数(即铅笔芯AP1段两端的电压)随AP1长度的增大而增大,并且成倍数的增大,所以铅笔芯AP1段两端的电压与AP1的长度成正比; 电路中电流不变,由U=IR可知,铅笔芯AP1段两端的电压与AP1的电阻成正比; 由此可以推出: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长度成正比。 图示位置时电压表示数为0.9V,设电源电压为U、整个铅笔芯的电阻为R0、与电压表并联部分的电阻为R0左、此时滑动变阻器连入电阻为R1, 串联电路的电流处处相等,由欧姆定律可得此时电路中电流:

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设计一个实验电路图来探究(学生 自主设计): 学生设计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次数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所接接线柱电流表的示数/A 活动三:进行实验探究(以问题为导向,练习控制变量法) (1)研究导体的电阻跟材料是否有关。 需要控制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实验数据,可以得到什么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 (2)研究导体的电阻跟它的长度是否有关。 需要控制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实验数据,可以得到什么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 (3)研究导体的电阻跟它的横截面积是否有关。 需要控制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实验数据,可以得到什么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课堂小结:通过以上实验我们发现,导体的电阻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练习:1.有两条粗细相同、材料相同的导线,一条长20厘米,另一条长1.3米,哪条导线电阻大,为什么? 2.有两条长短相同、材料相同的导线,一条横截面积0.4厘米2,另一条2毫米2,哪条导线电阻大,为什么? 3.铜导线比铁导线的电阻小。”这种说法对吗?应当怎么说? 4.一根导线均匀的拉长到原来的2倍,电阻变到原来的多少? 5、一根铜导线对折,拧成一股,电阻变为原来的多少? 6、照明白炽灯的灯丝断了一截,把两段灯丝搭接上后仍能使用,则搭接后灯丝的电阻将变____;接在电路中,灯泡的亮度将变_____。 学生完成课本P76 1,2,3,4练习。

高中物理 《探究决定导线电阻的因素》教案 粤教版选修3-1

粤教版高二选修3-1 2.1探究决定导线电阻的因素教案 设计思想: 通过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体现出学习者的首创精神和作为发现者的喜悦,从而激发学习兴趣同时获得知识。本节课的教学中,对于导线电阻与长度和横截面积的定量关系,教师没有给予太多的提示及结论,而是让学生自己去分析和设计实验、通过实验探究得出。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揭示物理规律,培养科学探究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重视运用数学知识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物理规律。数学函数是分析物理问题和解决物理问题的一种基本方法,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是新课标强调的一种能力。在本节内容中,对于学生实验得出的结论:导线的电阻与它的长度成正比;导线的电阻与它的横截面积成反比。而把此实验结论转化为函数关系式,是一个很强的抽象思维活动。结合学生实验情景,强调同种材料,横截面积相同时导线的电阻与它的长度成正比;同种材料,长度相同时导线的电阻与它的横截面积成反比。若同种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同时变化时,其电阻将会怎样变化?从而得出S l R ∝ 。写成等式S l k R =。而对函数式S l k R =继续结合实验数据分析。同种材料,k 相同,而不同材料,k 不相同。结论:k 与材料有关。使电阻率的提出变得顺理成章。 重视物理情景和物理现象的展示,帮助理解物理现象的本质和规律。概念的形成不应该仅仅是思维加工的结果,感知应该是思维的基础。没有充分的感知就没有深入的思维。物理情景和物理现象的展示能从多个角度加快学生感知的进程。在电阻率与温度的关系时,让学生观察演示实验,通过直观的灯泡的明暗、灯丝温度的改变,建立电阻与温度的联系,从而激发学生继续探究的激情。 课标要求、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分析: 高中物理《课标》在这里的要求是,“通过实验,探究决定导线电阻的因素,知道电阻定律。” 本节是粤教版《物理》选修3—1第二章第一节。本节的电阻定律是这一章的基本规律之一,它反映了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及电阻率的定量关系,是后面串联、并联电路学习的基础知识。 学生初中已经定性地了解电阻跟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以及温度之间的关系,但是具体的定量关系不知道。电压表、电流表的使用是高中阶段首次使用,规范程度有待提高。

高中物理选修3-1 第二章第30讲 实验、探究:决定导线电阻的因素

第30讲实验、探究:决定导线电阻的因素 考情剖析 (注:①考纲要求及变化中Ⅰ代表了解和认识,Ⅱ代表理解和应用;②命题难度中的A 代表容易,B代表中等,C代表难)

知识 整合 实验流程图 实验目的实验原理R x =ρl S R x =U I 实验器材实验步骤注意事项实验数据 实验结论误差分析 基础自测 一、实验目的: 探究导体电阻与其他因素的定量关系 二、实验方法: 理论探究和实验探究 三、理论探究 1.分析导体电阻与它的长度的关系 一条长度为l 、电阻为R 的导体,可以看成是由n 段长度同为l 1、电阻同为R 1的导体串 联而成的,这n 段导体的材料、横截面积都相同.总长度l 与每段长度l 1的关系为l l 1 =n 另一方面,由串联电路的性质可知,R =nR 1,即R R 1 =n 对比两式,可知R R 1=l l 1 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研究导体电阻与它的横截面积的关系 有n条导体,它们的长度相同、材料相同、横截面积相同.横截面积同为S1、电阻同为R1.把它们紧紧地束在一起,组成一根横截面积为S、电阻为R的导体. 由并联电路的性质可知,R=R1 n,即 R1 R=n同时S S1=n 所以R R1= S1 S 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实验探究 实验一:通过实验在长度、横截面积、材料三个因素中,保持__________因素不变,比较第三个因素的影响;然后研究另外两个因素的影响. 如图,a、b、c、d是四条不同的金属导体.在长度、横截面积、材料三个因素方面;b、c、d跟a相比,分别只有一个因素不同:b与a长度不同;c与a横截面积不同;d与a材料不同. 定量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 图中四段导体是串联的,每段导体两端的电压与它们的电阻成正比,因此,用电压表分别测量a、b、c、d两端的电压,就能知道它们的电阻之比.比较a、b的电阻之比与它们的长度之比;比较a、c的电阻之比与它们的横截面积之比;比较a、d的电阻是否相等.这样就可以得出长度、横截面积、材料这三个因素与电阻的关系. 改变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可以获得多组实验数据以得到更可靠的结论.这个实验利用__________的方法得到的是电阻与导线长度、横截面积的比例关系,实验中不必测量电阻大小的数值. 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二:探究导体电阻与材料的关系 选择至少两种不同材料的导体(例如镍铬合金丝和康铜丝),测出它们的长度、横截面积和电阻,利用实验一的等式结论分别计算出等式中的比例系数.这个比例系数叫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重点阐述 重点知识概述 一、实验中需注意事项 1.本实验中被测金属导线的电阻值较小,为了减小实验的系统误差,必须采用电流表外接法; 2.实验连线时,应先从电源的正极出发,依次将电源、开关、电流表、待测金属丝、滑动变阻器连成主干线路(闭合电路),然后再把电压表并联在待测金属丝的两端; 3.测量被测金属导线的有效长度,是指测量待测导线接入电路的两个端点之间的长度,即电压表两并入点间的部分待测导线长度,测量时应将导线拉直; 4.闭合开关S之前,一定要使滑动变阻器的滑动片处在有效电阻值最大的位置; 5.在用伏安法测电阻时,通过待测导线的电流I的值不宜过大(电流表用0~0.6 A量程),通电时间不宜过长,以免金属导线的温度过高,造成其电阻率在实验过程中增大; 6.求R的平均值可用两种方法:第一种是算出各次的测量值,再取平均值,第二种是

2.1探究决定导线电阻的因素

探究决定导线电阻的因素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伏安法测量电阻的两种方法——外接法和内接法,并采用外接法来测量导线电阻。能设计和画出实验电路图,并按照电路图搭建实物电路,了解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通过实验探究得出导线的电阻跟导线的长度、横截面积和材料之间的关系。知道导体的电阻和电阻率之间的区别,电阻率随温度的变化,知道关于超导的有关知识。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究演示、分组实验,让学生体验物理实验探究的过程。用控制变量法,探究导线的电阻跟导线的长度、横截面积和材料之间的关系。学习计划并调控自己的实验过程,通过努力解决实验中的物理问题,发展自主学习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索兴趣,体验探索导体电阻规律的困难和喜悦,培养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和与人交流的愿望。 重点难点分析 二、教学重点: 电阻定律及利用电阻定律分析、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 利用实验,抽象概括出电阻定律是本节课教学的难点。 四、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归纳总结法、阅读法 五、教学用具: 实物投影仪、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学生电源、电键、导线若干、实验所需合金导线、日光灯灯丝、欧姆表、酒精灯、热敏电阻、光敏电阻、手电筒 实验所需合金导线: 材料、横截面积相同但长度不同的导线若干,材料、长度相同但横截面积不同的导线若干,长度、横截面积相同但材料不同的导线若干,电流表,电压表,学生电源,滑动变阻器,电键,导线若干 六、教学过程设计 1、引入新课从电路引出电阻:

老师:(课35页)自从爱迪生发明了电灯,电才真正成为普通人可以享用的资源,人类进入了电的时代。在工厂,各种各样的电气化、自动化的机械设备显著地减轻了人们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社会的生产力;在家庭,电灯给我们带来了光明和多彩的生活;冰箱、微波炉让我们随时可以享受美味佳肴;电话、电视拉近了我们与远方朋友的距离,方便了彼此的了解和交流……所有这一切都离不开电路,而说到电路一定离不开电阻。 2、进行新课 (一)认识电阻(课36页): 老师:各种各样的电阻器有电阻,连接电路元件的导线也有电阻,电阻反映一段导体本身的性质,它描述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课件图示 (二)猜想与假设 不同的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是不同的,那说明它们各自的电阻大小是不一样的。由于我们日常用到的导线都是圆柱形的,因此我们这里来研究柱形导体的电阻的大小。在导线电阻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请你们猜想一下并说明你为什么这样想。 学生猜想:导体电阻的大小决定于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和材料。同种材料制成的导体,长度越长,横截面积越小,电阻越大。 老师引导猜想:①由于电阻起阻碍电流的作用,因此导线越长,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大,导线的电阻应该越大,因此我猜想导线的电阻与导线的长度有关。 ②与河道类比,河道越宽时,水流越容易通过,阻碍水流的作用越小;那么由此联想到导线横截面积越大,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小,因此我猜想导线的电阻与导线的横截面积有关。 ③不同的金属对自由电子的束缚能力不同,它们对电流的阻碍作用也不尽相同,因此我猜想导线的电阻还与制成导线的材料有关系。 (二)伏安法测电阻与实验电路 老师:我们来研究导体电阻的大小与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和材料三个量的关系,不仅定性地更要通过做实验定量地探究。我们还没有学会使用直接测量电阻的仪表,想一想,可以用什么办法间接地测出电阻? 学生: 老师:可以根据我们学过的欧姆定律来间接地测量电阻,这种方法叫伏安法测电阻。

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

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 谭昌银 (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 1、能通过实验探究得出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及其定性的关系。 2、通过阅读表格了解不同材料的电阻特性。 3、了解金属导体的电阻与温度之间的关系和超导现象。 4、了解电阻大小的改变在生活中的应用。过程与方法: 1、经初步分析能猜测影响电阻的一些因素。 2、知道在与一个物理量的相关因素较多时,能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实验方案设计。 3、能根据实验思想设计需要的实验方案。 4、能从实验结果定性得出导体电阻与其长度、粗细和组成材料之间的关系。 5、能设计实验来探究金属导体的电阻随温度变化的影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积极参加学习活动。 2、感受知识建立,品尝成功喜悦,燃起学习兴趣,激发思维热情。 (二)、重点、难点分析:重点:从实验结果得出导体的电阻与长度、粗细、材料之间的关系难点:根据实验思想设计需要的实验方案(三)、课程资源的准备与开发:实验与课件 (四)、教学预设 展示图片(老师展示一些同材料和粗细的生活中的导线)。提问:在生活中会用到这么多不同型号和不同材料的导线不是很多余,如只用一种型号不更方便?不同型号电阻丝是什么不同呢? 同学回答:他们的电阻不一样 【猜测】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有哪些? 同学回答:导线的粗细、长度、材料和温度等。 我们能通过什么方法比较电阻的大小呢?请大家设计出电路图并说出你的比较方法 老师提问:现在我想让同学买验证一下你的猜想是否正确,你们打算怎么做?我给同学们准备了一些器材你们能否验证你们的猜想。(器材:电源开关导线电流表灯泡电阻演示器) 同学们设计出你们的方案, (各小组设计实验,分组:1、2、3组设计粗细、4、5、6组设计长度、7、8、9组设计材料)现在说明一下我们现在都在教室做实验温度一样现在不考虑温度对电阻的影响 老师请各小组将设计方案展示,并说说做实验时注意事项,同学自己

【物理】2.1《探究决定导线电阻的因素》教案(粤教版选修3-1)

2.1 探究决定导线电阻的因素 设计思想: 通过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体现出学习者的首创精神和作为发现者的喜悦,从而激发学习兴趣同时获得知识。本节课的教学中,对于导线电阻与长度和横截面积的定量关系,教师没有给予太多的提示及结论,而是让学生自己去分析和设计实验、通过实验探究得出。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揭示物理规律,培养科学探究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重视运用数学知识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物理规律。数学函数是分析物理问题和解决物理问题的一种基本方法,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是新课标强调的一种能力。在本节内容中,对于学生实验得出的结论:导线的电阻与它的长度成正比;导线的电阻与它的横截面积成反比。而把此实验结论转化为函数关系式,是一个很强的抽象思维活动。结合学生实验情景,强调同种材料,横截面积相同时导线的电阻与它的长度成正比;同种材料,长度相同时导线的电阻与它的横截面积成反比。若同种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同时变化时,其电阻将会怎样变化?从而得出S l R ∝ 。写成等式S l k R =。而对函数式S l k R =继续结合实验数据分析。同种材料,k 相同,而不同材料,k 不相同。结论:k 与材料有关。使电阻率的提出变得顺理成章。 重视物理情景和物理现象的展示,帮助理解物理现象的本质和规律。概念的形成不应该仅仅是思维加工的结果,感知应该是思维的基础。没有充分的感知就没有深入的思维。物理情景和物理现象的展示能从多个角度加快学生感知的进程。在电阻率与温度的关系时,让学生观察演示实验,通过直观的灯泡的明暗、灯丝温度的改变,建立电阻与温度的联系,从而激发学生继续探究的激情。 课标要求、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分析: 高中物理《课标》在这里的要求是,“通过实验,探究决定导线电阻的因素,知道电阻定律。” 本节是粤教版《物理》选修3—1第二章第一节。本节的电阻定律是这一章的基本规律之一,它反映了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及电阻率的定量关系,是后面串联、并联电路学习的基础知识。 学生初中已经定性地了解电阻跟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以及温度之间的关系,但是具体的定量关系不知道。电压表、电流表的使用是高中阶段首次使用,规范程度有待提高。

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练习题

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练习题 1. 在相同温度下,关于导体的电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铜线的电阻一定比铝线的小 B.长度相同粗细也相同的铜线和铝线电阻相等 C.长度相同的两根铜线,粗的那根电阻较大 D.粗细相同的两根铜线,长的那根电阻较大 2. 某实验小组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的实验,将a、b、c、d四段导体分别接入电路,经过测量得到如表所示数据,分析得出影响导体电阻大小因素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实验次数导体代号长度/m横截面积/mm2材料电流/A 1a0.50.4锰铜合金0.20 2b0.50.4镍铬合金0.16 3c0.50.2镍铬合金0.08 4d 1.00.2镍铬合金0.04 B.对比2、3,得出导体的电阻与横截面积有关 C.对比3、4,得出导体的电阻与长度有关 D.对比1、4,得出导体的电阻与长度、横截面积、材料都有关 3. 在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时,小明作出了如下猜想: 导体的电阻可能与①导体的长度有关、②导体的横截面积有关、③导体的材料有关。实验室提供了4根电阻丝,其规格、材料如下表所示。 材料长度/m横截面积/mm2 镍铬合金0.50.5 镍铬合金 1.00.5 镍铬合金0.5 1.0 锰铜合金0.50.5 (1)如图所示电路图是“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因素”的实验电路,在M、N之间分别接上

不同的导体,则通过观察________来比较导体电阻的大小,这种研究方法叫________。(2)为了验证上述猜想①,应该选用编号________两根电阻丝分别接入电路进行实验。(3)为了验证上述猜想________,将A电阻丝接入电路,电流表示数为I1,将C电阻丝接入电路,电流表的示数为I2,则I1________I2(选填“>”、“<”或“=”)。 (4)分别将A和D两电阻丝接入如图电路中M、N两点间,电流表示数不相同,由此,初步得到的结论是:当长度和横截面积相同时,导体电阻跟________有关。 4. 为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甲同学利用同一种合金材料制成的a、b、c三条电阻 丝进行实验,a、b长度相同,b、c粗细相同,实验电路如图甲所示。连接电路,分别接通a、b、c闭合开关,电流表的三次示数如图乙所示,根据示数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①比较a、b两电阻丝接入电路时的电表示数,可以得出电阻大小跟导体的________有关。 ②比较b、c两电阻丝接入电路时的电表示数,可以得出电阻大小跟导体的________有关。 ③由实验可以得出:三条电阻丝的阻值从大到小的关系是________。 5. 如图甲所示为“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因素“的电路图,A、B之间接导体,本试验通过 ________比较导体电阻的大小。小明发现手边只有一根较长的电阻丝,他可以探究导体的 电阻是否与________和________有关。 如图乙的实验,可探究导体电阻与________的关系。 6. 在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时,小明作出了如下猜想:导体的电阻可能与①导体的 长度有关、②导体的横截面积有关、③导体的材料有关。实验室提供了4根电阻丝,其规格、材料如下表所示。

九年级物理上册 探究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实验专题(新版)教科版

探究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实验专题1、(密云)如图所示是研究导体的电阻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 木板上有两条长度与横截面积均相等的金属丝。AB是镍铬合金丝, CD是锰铜丝。这个实验装置可以探究导体的电阻与是否有关。 如果将金属丝CD换为镍铬合金丝,其长度等于金属丝AB的二分之 一,横截面积与金属丝AB相等,那么这个实验装置可探究导体电阻 与是否有关。 2、(盐城)在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时,甲、乙两位同学作出如下猜想: 甲: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长度有关;乙: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材料有关。 现提供多根电阻丝,如图所示。材料参数如下 表。 (1)某同学要验证上 述猜想,设计了如下 电路。请你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 (2)如要验证上述乙同学的猜想,则应该选用两根电阻丝(填编号)。 3、(临沂)李智和周慧做“探究导体电阻大小与导体横 截面积关系”的实验。他们准备在下图中的M、N两 编 号 材料 长度 /m 横截面积/mm2 A镍镉合金0.50.1 B镍镉合金 1.00.1 C镍镉合金0.50.2 D锰铜合金0.50.1

点间接入待研究的电阻丝,电源电压恒定,忽略灯丝电阻随温度变化的影响,待用电阻丝的规格如下: 导体编号材料长度横截面积 a b镍铬合金丝L S c d锰铜合金丝L S e f镍铬合金丝2L S g h镍铬合金丝L2S (1)他们应选择编号为________、_______的两根电阻丝来探究; (2)正确选择后,他们将所选电阻丝分别接入M、N两点间,闭合开关,通过观察灯泡的亮暗或电流表的示数来比较电阻丝电阻的大小。实验中,两次电流表指针均有偏转,但第一次的示数小于第二次的示数,说明第二次接入电路的电阻丝的电阻值_________,同时周慧发现第一次实验中灯泡不亮,你认为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图所示,甲图中AB和CD是长度不同、粗细相同的镍铬合金线,乙图中AB和CD是长度相同、粗细不同的镍铬合金线,用图示装置可以研究同种材料导线电阻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有什么关系。 由甲图的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由乙图的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练习

欧姆定律练习二 班级姓名 1、导体的电阻是指导体对的作用,电阻的大小与导体 的、、和有关。 2、一根粗细均匀的铜丝减掉一半,剩余部分的电阻将,若把两段拧到一起,电 阻将,若把它均匀的拉长,它的电阻将。(均选填“变大”、“变小” 或“不变”) 3、某导体两端电压为12伏,通过的电流为0.8安,该导体的电阻为__________欧;若导体 两端的电压是18伏,则通过的电流为_________安,这时导体的电阻为________欧。4、某电路中两端的电压一定,当接入一个15欧电阻时,通过电阻的电流是1.2安;如果用 45欧电阻来代替15欧电阻接入该电路,这时通过45欧电阻的电流为__________安。5、在做“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实验时,为了便于研究,而采用控制变量法,即每次需挑 选两根合适的导线,测出通过它们的电流,然后进行比较,最后得出结论。 (1)为了研究导体的电阻与导体材料的关系,应选用的两根导线是_________; (2)为了研究导体的电阻与导体长度的关系,应选用导线C和导线_________; (3)为了研究导体的电阻与________的关系,应选用导线A和导线_________; 6、某导体阻值为30欧,两端的电压为12伏。求:(1)导体中的电流;(2)5分钟通过导 体的电量。 7、某电阻丝的电阻为6欧,当8秒内通过它的电量为4库时,求:(1)导体中的电流强度; (2)此时它两端的电压。

8、某小组为了研究导体的电阻与哪些因素有关,设计了实验:在常温下用材料、长度和横 截面积不同的金属丝接在电路中的两点之间,利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量后计算出了阻值,将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1)分析实验序号1与2或3与4或7与8与9可得出结论: 在常温下,。(2)要想探究导体电阻与长度的关系,应选择实验序号的组进行比较,可得出结论:。(3)如果要选择序号6来探究材料对于导体电阻的影响,在表格中找到对比的组来进行探究。(填“能”或“否”) (4)进一步综合分析表格中的相关数据,并归纳得出结论。 ①分析比较序号1与3或2与4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初步得出结论: 常温下,铝丝长度与横截面积的相同时,电阻相同。 ②分析比较序号1与3和2与4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初步得出结论: 。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2021年高考物理一轮总复习 实验、探究 决定导线电阻的因素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选修3-1

年高考物理一轮总复习实验、探究决定导线电阻的因素课时作业新人 教版选修3-1 1.(1)在测定金属的电阻率实验中,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金属丝的直径,示数如图a 所示,读数为________mm. (2)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实验中,用游标为20分度的卡尺测量摆球的直径,示数如图b所示,读数为________cm. a b 第1题图 2.在“测定金属的电阻率”的实验中,为了安全、准确、方便地完成实验: (1)除电源(电动势为4V,内阻很小)、电压表V(量程3V,内阻约3kΩ),待测电阻丝(约3Ω)、导线、开关外,电流表应选用____________,滑动变阻器应选用____________(选填下列器材的字母符号). 电流表A1(量程600mA,内阻约1Ω)电流表A2(量程3A,内阻约0.02Ω) 滑动变阻器R1(总阻值10Ω)滑动变阻器R2(总阻值100Ω) 第2题图 (2)若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测量金属丝的电阻,电压表的左端应与电路中的____________点相连(选填“a”或“b”).若某次测量中,金属丝的长度为l,直径为D,电压表和电流表读数分别为U和I,请用上述直接测量的物理量(D、l、U、I)写出电阻率ρ的计算式:ρ=____________ . 3.某学习小组的同学欲测出一只有刻度无示数的电流表的内阻和满偏电流. ①他们先用欧姆表“×10”档粗测电流表内阻,指针稳定时如图所示,其示数为____________Ω(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②接着他们利用下列器材进行测量.要求:测量精度尽可能高,电表读数变化范围尽可能大,滑动变阻器调节范围尽量大. 第3题图 待测电流表A1:量程1mA左右,共有N格. 电流表A2:量程10mA,内阻r2=10 Ω; 电流表A3:量程10mA,内阻9 Ω左右;

《探究决定导线电阻的因素》教案

探究决定导线电阻的因素 一、教材分析 本节是在初中所学电路知识的基础上,对决定导线电阻的因素进行定量的实验探究活动,总结物理规律的实验过程和方法。 二、学生分析 学生在初中已定性地了解了决定导线电阻的因素,也已做过“伏安法”测电灯电阻实验。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电阻,了解电阻器在电路中的作用。 2、理解电阻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知道电阻定律。 3、了解材料的电阻率的概念及其物理意义、单位、与温度的关系。 4、了解超导体及其发展前景。 (二)过程与方法 1、猜测导体的电阻跟哪些因素有关,了解猜想与假设是一种常用的物理学研究方法。 2、经历探究决定导线电阻因素的过程,认识科学探究的要素。 3、通过决定导线电阻因素的实验,学习使用变量控制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经历猜想、实验探究等学习活动,发展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通过探究性物理学习活动,使学生体验探索自然规律的艰辛与喜悦。 3、了解超导体,使学生关注高新科技领域的发展,保持对物理学及其科技应用的学习热情。 四、教学分析 (一)教学重点:电阻定律教学难点:电阻率 (二)教学方法:实验法、讨论法 五、教学用具 电流表、电压表、学生电源、滑动变阻器、电键、酒精灯、导线若干(各种规格) 六、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用提问的方式复习初中学过的导体电阻的知识: 1、怎样描述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电阻) 2、导体的电阻由哪些因素决定?其定性关系是什么?(由材料、长度、粗细即横截面积决定,同种材料制成的导体,长度越长,横截面积越小,电阻越大) 【师】同学们在初中已经知道了导体的电阻与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的定性关系,这节课让我们一起用实验定量地研究导体的电阻与哪些因素有关? (二)电阻定律的实验探究 1、猜想与假设:让学生在初中的学习基础上,定量地提出假设。(电阻可能与导线长度成正比、 与导线长度平方成正比……)教师对学生的想象力要充分肯定、多鼓励。 师:对于物理研究,不能仅靠猜想,还需要用实验来验证。 2、制定计划及设计实验方案 首先,提示学生运用“伏安法”来设计实验电路。 然后,对猜想的诸多因素,采用“控制变量法”来进行探究。(高一探究牛顿第二定律中F与m关系已学习过了) (1)材料、截面积相同,探究电阻与长度的关系。 (2)材料、长度相同,探究电阻与截面积的关系。

探究电阻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

探究电阻的大小与哪些 因素有关实验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1.如图中甲所示是“探究电阻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电路图,它们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的情况如图乙所示, (1)为粗略判断a、b两点间导体电阻的大小,可观察_________. (2)若实验中要究体的电阻与长度的关系,应选择_________(选填字母代号). (3)若选择A、B,可研究导体的电阻与_________的关系. (4)若选择B、C,可研究导体的电阻与_________的关系. (5)在其他物理问题的学习中我们也常用到上述类似的研究方法,这种研究方法称为_________. (6)小雨同学为了探究温度对电阻的影响,他对实验做了如图丙的改进,用酒精灯给线圈加热. A.观察到随着线圈的温度升高,灯泡渐渐变暗,电流表的示数 _________. B.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金属导体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_________.C.在家庭电路中,刚打开电灯时,灯泡容易烧坏,原因是:_________.A.刚开灯时灯丝的温度低、电阻小、电流小; B.刚开灯时灯丝的温度低、电阻小、电流大 C.刚开灯时灯丝的温度低、电阻大、电流小; D.刚开灯时灯丝的温度高、电阻大、电流小. (7)要探究导体电阻大小与长度是否有关,应选用_________两根导体;要探究导体电阻大小与横截面积是否有关,应选用_________两根导体;要

探究导体电阻大小与材料是否有关,应选用_________两根导体.这种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叫_________. (8)由电路图可知,该小组同学是通过观察_________来判断电阻的大小的,这种方法叫_________.在我们学过的知识中,哪些实验也用到了这种方法请你举一例说明:_________. (9)小红和小明仔细观察实验电路后,分别提出了以下建议: 小红:应该将灯泡换成电流表,这样更好比较电阻丝的阻值大小 小明:应该在电路中再串联一个电流表,你同意_________的观点,理由是_________.

北师大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11.7《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学案(2)

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 【学习目标】 1.知道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有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 2.了解导体电阻受温度影响的一些特点以及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可能带来的影响。【学习重难点】 知道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有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 【学习流程】 上节知识回顾 1.什么是导电体? 2.什么是绝缘体? 3.电阻的概念: 合作探究 活动一:引导学生猜测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思考下列问题猜测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1)生活中常见的导线多是铜心或者铝心,为什么不用铁心? (2)为什么有的导线芯比较粗? (3)不同规格的电炉丝,为什么有的长,有的短? 综合上述问题猜测影响电阻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二:引导学生对探究实验进行设计 实验是研究物理问题的一种方法,要研究这些因素对电阻是否有影响,我们要通过实验验证,但是,多个因素同时研究比较困难,我们一般要把所研究的因素提出来,对其它因素进行控制,让它不变,看研究对象与这个因素间的关系,也就是____________法。 为了用实验来探究,大家需要准备的器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还有一个电阻定律演示器。独立思考:试验中,我们怎样比较导体电阻的大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教育网 设计一个实验电路图来探究 活动三:进行实验探究(以问题为导向,练习控制变量法) (1)研究导体的电阻跟材料是否有关。

需要控制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实验数据,可以得到什么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 (2)研究导体的电阻跟它的长度是否有关。 需要控制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实验数据,可以得到什么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 (3)研究导体的电阻跟它的横截面积是否有关。 需要控制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实验数据,可以得到什么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 【达标测评】 1.关于导体和绝缘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绝缘体是绝对不能导电的物体 B.绝缘体内没有电荷 C.绝缘体不容易导电,也不能带电 D.导体和绝缘体之间没有绝对界限2.下列关于电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绝缘体有电阻,导体没有电阻 B.导电性能好的导体电阻小 C.电阻的大小由导体本身的性质决定 D.导体的电阻越大,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小3.实验表明,在通常情况下,玻璃是,但玻璃在受热发红后会变成,这个事实说明绝缘体与导体之间绝对界限,当条件发生改变时就可能发生转变。 4.照明白炽灯的灯丝断了一截,把两段灯丝搭接上后仍能使用,则搭接后灯丝的电阻将变____;接在电路中,灯泡的亮度将变_____。 5.在做“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实验时,为了便于研究而采用控制变量法。 (1)为了研究电阻与导体材料的关系,应选用的两根导线是______和______;(填代号) (2)为了研究电阻与导体长度的关系,应选用导线C和导线______; (3)为了研究电阻与导体的____的关系,应选用导线A和导线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