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葡萄生产现状

我国葡萄生产现状
我国葡萄生产现状

我国葡萄生产及国内外贸易现状

园艺134班:万胜

摘要:我国已成为葡萄产量世界第一,面积第二,葡萄酒产量第六位的葡萄产业国,鲜食葡萄生产规模已多年居世界第一,但是在葡萄品质方面还有相当差距,在世界葡萄产品贸易中所占比重很小,扼要分析了葡萄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并由此提出我国葡萄产业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 中国葡萄产业鲜食葡萄生产生产现状栽培面积进出口量

正文:

一、生产现状

2014年,全国葡萄栽培面积已达 76.72 万公顷(1150.8 万亩),总产量达1254.6 万吨,葡萄酒年产量 116.1 万千升,我国已成为葡萄产量世界第一,面积第二,葡萄酒产量第六位的葡萄产业大国。

近年来我国葡萄栽培面积及产量变化(面积单位:万公顷,产量单位:万吨)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面积:40.79 41.87 43.83 45.12 49.34 55.199 59.69 66.56 71.46

产量: 579.4 627.1 669.7 715.1 794.1 854.9 906.7 1054.3 1155

2013年我国葡萄主产区产量及其所占比例(总产量1155万吨)

产区产量占比例产区产量占比例

新疆: 223.9 19.39% 浙江: 65.9 5.70%

河北: 137.0 11.86% 陕西: 60.7 5.25%

山东: 112.5 9.70% 河南: 55.7 4.82%

辽宁: 81.6 7.06% 江苏: 51.4 4.45%

云南: 65.9 5.70% 广西: 36.7 3.17%

安徽: 35.8 3.09% 四川: 28.8 2.49%

甘肃: 25.9 2.24% 湖北: 23.7 2.05%

山西: 20.7 1.79% 宁夏: 17.2 1.49%

1.生产进入稳定阶段

从栽培面积变化来看,2005-2008年葡萄栽培面积趋于稳定,由40.79万公顷上升到45.12万公顷,年增长率仅为3.54%,增长速度明显放慢,处于结构调整阶段。

从地区产量来看,新疆、河北、山东、辽宁、云南、浙江、陕西、河南、江苏等为我国的主要产区;非适宜区和适宜区内的非适宜品种以及管理技术落后、经济效益低下地区的栽培面积大幅减少,而优势生态区及我国南方经济效益较高地区的栽培面积稳定增加。

在产量和单产提高的同时,由于市场需求变化及栽培技术的提高,果品质量逐年改善,葡

萄生产开始由数量效益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栽培面积渐趋合理,生产进入产业化新阶段。

2区域优势逐步显现

近10年来,我国葡萄生产逐渐向资源禀赋优、产业基础好、出口潜力大和比较

效益高的区域集中,促进葡萄优势产业带的形成。目前初步形成了环渤海湾葡萄产业带、

西北及黄土高原葡萄产业带、黄河故道、长三角南方葡萄产业带、东北及西南特色葡萄产

业带等优势产业带或产业群,其中环渤海湾和西北及黄土高原两大优势产业带种植面积占

全国葡萄总种植面积的66.23%,产量占全国葡萄总产量的69.2%。

3栽培形式多种多样

目前葡萄栽培已从单纯的露地栽培模式发展到露地与设施栽培模式并存,而且设

施栽培模式又分为促早栽培、延后栽培及避雨栽培等多种形式。到目前为止葡萄设施栽培

面积已经超过4万公顷。葡萄设施栽培的发展,不仅扩大了栽培区域,延长了果品上市供

应期,而且显著提高了葡萄产业的经济效益。

4品种结构趋于优化

目前,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品种结构趋于优化,而且品种更新换代速度加快。

鲜食葡萄中,巨峰、红提、玫瑰香、藤稔、夏黑、无核白鸡心和无核白等优新品种栽培面

积已经占到葡萄栽培总面积的70%以上,而且巨玫瑰、早黑宝、醉金香、火焰无核、克瑞

森无核等品种以及刺葡萄也发展很快。酿酒葡萄中,赤霞珠、梅鹿辄、霞多丽和西拉等优

良品种已成为我国酿酒葡萄的主栽品种,栽培面积约占到全国酿酒葡萄的80%,而且山葡

萄和刺葡萄的酿酒利用也进一步加快。

5产业链条不断延伸,出口创汇持续增加

随着整个葡萄产业不断走向成熟,产业链中各个环节不断加强。采后贮藏能力得

到很大提高,2005年鲜食葡萄贮藏保鲜总量50万吨左右,占总产量的7%左右。葡萄酒

生产能力迅速提高,2008年全国葡萄酒产量达.66.83万吨,其中张裕、王朝、中粮、威龙

等4家葡萄酒企业的葡萄酒产量约占全国产量的一半以上。随着产业化水平的提高,逐步

形成了一大批葡萄生产、销售和加工的龙头企业,对葡萄的产业化经营发挥了龙头作用。

与此同时,我国葡萄出口量逐年增加,目前我国鲜食葡萄出口量达25.5万吨,占世界总出

口量的9.199%,进口量达45.0万吨,占世界总进口量的18.5%而葡萄干出口量达2.58

万吨,占世界总出口量的3.13%。

二、我国葡萄产业存在的问题

1、重化肥轻有机肥

我国葡萄生产地区,在施肥方面一直重视化肥而轻视有机肥, 葡萄园长期使用单一化肥

致使土地营养失调, 同时也出现了土壤板结、土壤有益菌大量死亡、土壤理化性质的变

化、环境污染、产量及品质下降等严重问题,在化肥的选择上只重视氮肥,轻视磷肥、钾肥,在生长季节出现了徒长枝过多、嫩枝不易木质化、微量元素匮乏、病虫害发生严重、苗木抗寒性降低等一系列问题.

2、重产量轻质量

虽然我国葡萄单产20多年来持续增长,亩产量翻了好多倍,但是葡萄品质比较差

与世界先进水平差距仍较大,果农在生产过程中一味追求产量,花序多的年份亩产量高

达2000kg,甚至更高,以致出现严重的大小年现象,这与日本的亩产量100

0kg要求相差甚远,盲目追求产量的结果是果实个小,大小不均匀,果面不光洁、果

面色泽不好、着色不均匀、优质果率下降、低档果量增多、致使出现了地区性、季节性、区域性过剩、价格下滑、葡萄品质及果品包装与出口要求仍有很大差距,使得我国

葡萄在国际上缺乏竞争力,只能靠低价位去占据市场;目前我国葡萄主要出口国是东南

亚和俄罗斯等国进入欧美国家的量很少,由于我国无公害绿色果品生产起步晚,受果农

民素质影响,推广难度较大,滥用剧毒农药及激素现象普遍存在,果实农药残留严重超标,直接制约我国葡萄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3、重化学防治轻其它防治

近年来葡萄园病虫害的发生和危害具有严重发生的趋势,归其原因与盲目引进新品

种土肥水管理落后有关,但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往往被广大果农忽视,那就是长期滥用

化学农药,由于长期使用单一的几种高效化学药剂致使葡萄病虫害的抗药性不断增强化

学药剂的淘汰速度也显著加快,我国已知的危害葡萄的病害有近40种其中危害严重或

局部地区较严重的有10种左右,主要的病虫害有:葡萄霜霉病、白粉病、炭疽病、白腐病、褐斑病、灰霉病、蓟马、红蜘蛛、叶蝉、斑衣蜡蝉、透翅蛾等。目前化学防治还是病虫害防治中的主要手段,高毒、高残留、致癌、致畸、致突变农药屡禁不止,喷

洒有机磷类高毒农药到处可见,随着病虫害的猖獗,病虫抗药性的不断增强,化学农药

的使用量逐渐增加,农药残留问题已成为当今农业现代化的一个突出的矛盾,由于农药

的大面积使用,使得许多葡萄主产区农药残留量远远超过了欧盟地区的出口标准。

4、葡萄栽培中存在滥用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倾向

合理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是葡萄栽培中的一项积极措施,但过度使用则产生以下

问题: 一、果穗和果粒过大过密影响品质。二、穗轴及果柄严重硬化易落粒。三、食

用安全无保障,可能危害健康,造成滥用生长调节剂的主要原因,在于生产者盲目追求

大果、大穗和高产量,也和某些制造商及代言人的片面宣传有关,有些产区由于多次并

超量使用各种膨大素和催熟剂而使葡萄的食用品质和贮藏性能显著恶化,应引起高度重视。

5 、重采前轻采后

果农往往比较重视果树生长期的综合管理,而在采果以后放松对葡萄的管理,导致

当年生枝条成熟不良,秋季发根受到抑制,影响翌年葡萄的产量及品质,采收后放弃树

体管理不利于恢复树势及葡萄连年稳产,不利于提早上市,也不利于病虫害的长期控制,由于我国葡萄产业的组织化程度低,基本上是以家庭为单位,规模小、投入不足、缺乏

组织性、采收后的果实往往忽视了修整分级包装等环节。

6、品种结构需进一步优化,急需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新品种

我国葡萄品种结构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主栽品种比较单一(以巨峰和红提为主),

成熟期搭配不合理(中晚熟品种比例过高,早熟、中熟品种比例过低),鲜食与酿酒品种比

例不协调(鲜食品种比例过高,酿酒品种比例过低)。

目前生产上的主栽品种基本都是从国外引进品种,随着品种商业化趋势的增加,

我国品种更新面临越来越多的知识产权障碍,阻碍了我国葡萄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迫

切需要培育具有国际市场竞争力的优新品种来促进我国葡萄产业的发展。

7、良种苗木繁育体系不健全

葡萄苗木繁育体系建设滞后和苗木生产、销售秩序混乱是我国当前葡萄产业中的突出

问题。长期以来,葡萄种苗的生产和销售缺乏强有力的监督,检疫形同虚设,苗木质量参

差不齐,尤其是品种纯正的标准化脱毒良种苗木生产尚未启动。

8、机械化程度低、比例低

2013年,我国葡萄种植面积71.46万公顷,位居世界第四位。但我国葡萄机械化程度低、比例低、标准化程度低,局限于几种农业通用机械,针对葡萄园大面积应用的只有埋藤机。当前,我国葡萄机械化生产存在着两大矛盾:一是传统观念和传统栽培技术与现代化发展理念和技术不相适应的矛盾;二是现有种植模式尤其是葡萄园建设与轻简化发展不匹配的矛盾。与国内相此,国外葡萄机械化生产程度较高,土壤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已实现机械化,酿酒葡萄等已经解决了机器采收问题。

9、平均单产低,总体质量较差

虽然我国葡萄单产20多年来持续增长,1978年为4.01吨/公顷,2013年已增至16.16吨/公顷,但整体与世界先进水平差距仍较大。

我国葡萄品质与出口要求仍有一定差距,加之产后包装业与国外有较大差距,削弱了我国葡萄的国际竞争力,一般靠低价位竞争市场,出口目的国主要是东南亚和俄罗斯,出口到欧美国家的量很少。无公害、绿色果品生产刚刚起步,滥用激素现象时有发生,仍有不同程度的农残超标,直接影响了我国葡萄在高端市场上的竞争力。

10、葡萄消费方面

2010-2014年世界鲜食葡萄主产国的生产量(万吨)

国家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12 1 4年比例

中国 620.0 660.0 740.0 808.5 900.0 43.78%

印度 123.5 124.0 248.3 250.0 250.0 12.16%

土耳其 215.0 220.0 220.0 220.0 192.0 9.34%

欧盟 209.0 189.8 172.4 193.6 163.0 7.93%

巴西 130.0 130.0 130.0 130.0 130.0 6.32%

智利 121.5 117.5 119.5 105.5 120.5 5.86%

美国 86.5 85.7 87.4 101.4 95.0 4.62%

秘鲁 29.7 36.5 39.8 50.0 54.0 2.63%

乌克兰 32.0 32.0 32.0 32.0 32.0 1.556%

南非 26.0 28.6 30.2 28.0 30.0 1.46%

其他 89.4 87.1 96.1 89.2 89.0 4.33%

总计 1682.6 1711.1 1915.8 2008.2 2055.5

36.85% 38.57% 38.62% 40.26% 43.78 % (中国占比率)

2010-2014年世界鲜食葡萄主产国的消费量 (万吨)

国家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中国 623.0 664.4 743.6 821.2 916.0

印度 116.6 113.0 233.5 236.4 236.7

欧盟 251.4 234.5 213.4 235.3 204.0

土耳其 191.4 196.0 199.2 199.7 175.1

巴西 127.5 128.1 128.9 130.3 130.0

美国 111.8 104.4 108.4 111.9 111.5

俄罗斯 43.6 44.7 44.3 45.0 45.0

智利 36.1 36.3 33.9 32.5 38.0

乌克兰 35.9 36.0 36.4 35.3 35.2

南非 31.3 33.1 31.5 32.0 32.5

其他 89.9 95.3 100.0 98.2 95.9

总计 1658.6 1685.8 1873.2 1977.8 2019.7

37.56% 39.41% 39.70% 41.52% 45.35% (中国占世界比率)

近5年我国葡萄干生产情况 (万吨)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13.50 10.00 15.00 16.50 18.00

近5年我国葡萄干消费状况 (万吨)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10.18 9.10 13.82 14.47 16.50

2010-2014年我国鲜食葡萄进出口量(万吨)

2010 2011 2011 2013 2014

出口量 19.7 23.0 22.8 26.8 25.5

进口量 26.1 31.3 30.3 44.1 45.0

我国葡萄消费主要是鲜食,2013年鲜食葡萄生产占到总产量的71.1%,占世界鲜食

葡萄生产的43.78%,而我国鲜食葡萄消费占世界的45.35%,我国鲜食葡萄基本上供应国内市场,出口量比例较小,还有20万吨左右的进口。

中国葡萄产业出口贸易落后于进口贸易 ,贸易逆差大虽然中国葡萄产业贸易发展迅速增长 ,但是分析进口和出口贸易数据 ,就会发现中国葡萄贸易形势不乐观。长期以来 ,中国葡萄及其制品的销售以国内市场为主 ,贸易存在较大逆差从前面数据可见 ,近年来 ,出口量呈现忽曾忽减的态势 ,但进口量却是一直在增长,中国葡萄进口量一直大大高于出口量 ,而且这一贸易差呈现递增态势 ,从 2010 年的 6.4万 t增加到 2 0 013 年的 19.5万 t,进口量是出口量的 1.76 倍 ,差距显著。

中国葡萄产品贸易量占产量的比例较低 ,产品主要依靠内销。中国葡萄生产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 ,是世界第二大葡萄主产国 , 已跻身世界葡萄生产大国之列 ;但是贸易量占国内总产量的比例却一直很低 ,并且在贸易中出口量又明显低于进口量。2010 年中国葡萄贸易量占产量的比例只有2.3% ,2 0 13 年是2.32%,没有太大变化,中国的葡萄贸易在世界葡萄产业贸易中的地位较低 ,而且增长较为缓慢。

11、果品采后商品化处理与深加工落后,效益较差

葡萄先进生产国鲜食葡萄都经机械化分级与包装后,再投放市场,而我国鲜食葡萄商

品化处理比率低,仅占总产量的8%一10%。鲜食葡萄贮藏保鲜总量仅占总产量的12.2%,由于采后保鲜处理不当,每年约有15%-20%的产品腐烂变质。生产先进国家已基本上实

现了采后的冷链流通(包括运输、贮藏和销售),虽然我国鲜食葡萄的冷链流通占总流通量

的70%,但其中70%为简易冷藏(预冷后,用棉被或草苫覆盖保冷)流通。

以葡萄酒为主产品的葡萄加工业近年快速发展,2014年葡萄酒产量约为11.2

亿升,居全球第8位,但是由于原料质量差,葡萄酒质量不高,影响了企业效益。同时由

于企业不能拿出较高的收购价格,葡农也不愿意为企业生产高质量的酿酒葡萄。

12、标准化、组织化程度差,产业化体系薄弱

我国葡萄生产标准化程度低,缺乏统一规范的操作标准,与国际市场的要求差距甚大。20世纪90年代欧洲开始在果树上推行水果生产综合管理技术体系(IFP),其基本目标是生

产优质、安全果品,以促进生态环境的改善和保护人类健康。其关键技术主要包括果园病

虫害综合防治技术体系、果园精确化施肥技术和水果质量保证制度体系,目前IFP生产制

度在发达国家果树生产中已大面积展开。

我国葡萄产业的组织化程度低,基本上是以家庭为单位,规模小,投入不足,缺乏组

织性,品牌意识薄弱。从生产到销售市场各环节关联性差,“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突出,很难实现产、运、贮、销一体化,削弱了终端产品的竞争力。龙头企业或专业合作社

规模小、数量少,市场竞争能力不足,对产业的带动能力不够,影响了果树产业的健康发展。

13、信息化建设任重道远,产业经济研究落后

过去我国一直注重生产环节,信息体系建设投入严重不足。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

国政府连年拨款15亿美元建设农业信息网络和推广在线应用,现已建成世界最大的农业

计算机网络应用系统,英国建立了覆盖全国的农业计算机信息网络系统,法国建立了覆盖

全国的病虫测报计算机网络系统。日本国内82个农产品中央批发市场和564个地区批发

市场以及海关等都已实现了联网,使农产品生产者和销售商及时方便地从网上查出每天、

每月及年度的各种农产品的销售量等信息。

国外果品销售一般由专门的营销公司负责,或者由果农联合起来的果品协会负责统一

销售。他们有科学的销售策略和方法,能够及时准确地了解国内外市场信息变化和主要贸

易伙伴国相关政策法规的出台,及时做出相应的调整,真正实现以市场为导向。而我国的

果农一家一户独立经营居多,营销企业规模小,大多经济实力不足,缺乏人才,缺乏正规

管理,各自为政,无序竞争,缺乏信息化服务,对产品销路、消费者口味习惯、国际市场

变化趋势等知之甚少。

三、我国葡萄产业发展对策

我国葡萄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对策有:

1、选择适宜栽培区和抗病虫品种

葡萄栽培应选择气候条件适宜,无环境污染的最优生态区种植,只有这样才能减少病虫

害的发生和危害,确保葡萄苗木的健康生长,提高葡萄产量和果品质量,其次,应根据

当地实际情况重视推广抗病虫害葡萄品种。目前,葡萄优良品种很多在葡萄新品种选择

上既要考虑品种产量又要考虑品种抗性不同的葡萄品种对病虫害的抗性差异很大。

2 、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培养健壮树势

只有造好土、育好根,才是葡萄栽培的根本措施,葡萄苗木栽植后,在栽植沟内施用沼气厌氧发酵或经酵素菌好氧发酵腐熟的秸秆,与散养农肥的混合物,可以增强土壤的通透性和抗旱抗寒能力,满足葡萄根系生长的需要达到有机葡萄种植的土壤条件。

3 、控制果树负载量提高果实品质

要提高葡萄果实质量就要严格控制果树负载量在果树生长期要严格控制每亩葡萄园枝蔓新梢叶片、果实的保留数量,在生产过程中,要根据土壤肥力及果树生长情况。灵活掌握每亩留蔓数,过高影响作物通风透光,葡萄果穗数量的多少和果粒大小对葡萄的品质也影响很大。

4 、加强病虫害综合防治

我国大部分葡萄产区都处在东亚季风区夏季炎热多雨,葡萄病害较多,危害严重,由于许多果园栽植密度过大,留叶量过多,果园湿度大成为葡萄霜霉病白粉病等叶部病害发生和流行的主要原因。

4.1重视果树休眠期管理

在葡萄休眠期,结合冬季修剪,剪除并烧毁各种病虫枝叶、干枯果穗、清除地面落叶残枝、残果、剥老皮、消灭越冬虫卵和病菌,是解决老果园病虫源较多的有效方法,有利于降低越冬病虫源基数。

4.2重视物理器械防治

在葡萄害虫成虫盛发期,利用频振式杀虫灯诱杀透翅蛾、吸果夜蛾等害虫,减少果

园卵量,这样既能消灭害虫,又能减少使用化学农药对葡萄果实的污染,小面积果园还可设置糖醋液诱盆诱杀吸果夜蛾等害虫。

4.3控制农药污染

葡萄园严禁使用剧毒、高毒、高残留农药,提倡使用植物源杀虫、杀菌剂如大蒜素烟碱等;昆虫性外激素,如性信息素或植物源引诱剂,植物油乳剂和矿物油乳剂如苦楝油乳剂机油乳剂等;农用抗生素如井岗霉素、农抗120、多抗霉素、浏阳霉素等;矿物源农药如石硫合剂、硫磺水分散粒剂、必备波尔多液等。

5、加强葡萄优良品种的选育和种苗标准化生产体系建设

各国均在利用自己的优势参与竞争。发达国家靠技术(品种、专利)和资本挣钱,而发展中国家主要利用劳动力、土地优势挣钱。我国要保持葡萄产业的国际竞争优势必须坚持品种“自育为主、引种为辅”的指导思想,充分利用我国丰富的葡萄资源,选育适于我国葡萄生产的优良品种和抗性砧木,加大国外葡萄优良品种及砧木的引进与筛选,为我国葡萄产业发展提供品种资源支持。

6、研发推广葡萄节本、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生产技术体系

加强葡萄果品采后处理与深加工的研究与应用加强葡萄节本、优质、高效、生态和安全生产理论与技术体系的研究与推广,实现葡萄的优质丰产和可持续发展。加强葡萄果品采后商品化处理技术主要包括贮藏保鲜、冷链物流、分级包装等的研究与应用,维持葡萄果品良好的品质,提高葡萄鲜果的商品价值。加强葡萄深加工特别是葡萄酒、葡萄汁和葡萄干等的研究与应用,延伸葡萄产业链,提高葡萄产品的附加值。

7、积极培育龙头企业,建立健全农业合作组织。

实施产业化发展战略积极创造有利环境,培育壮大龙头企业。进一步完善企业与生产

者的利益联结机制,鼓励企业与科研单位、生产基地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积极发展经济

合作组织和农民协会,不断提高产业素质和果农的组织化程度。

8、加强葡萄产业经济研究,开拓国际市场加强葡萄产业经济研究。

建立我国葡萄产业经济信息系统,研究世界葡萄主产国的相关信息和政策,长期跟踪

世界葡萄市场变化与我国葡萄产业发展趋势,制定我国外向型葡萄产业的政策支持体系,

以此大力提高我国葡萄质量和国际竞争力,巩固和扩大国外市场占有份额。通过增加葡萄

出口,带动整个葡萄产业的发展。同时,把开拓国际市场与国内市场结合起来,逐步完善

市场体系,大力搞活流通,扩大产品销量。

9、加强葡萄信息化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重视葡萄产业技术研发中心与技术推广体系的有效对接研究葡萄生产数字化技术,开

展农村果树信息服务网络技术体系与产品开发应用研究,构建面向葡萄研究、管理和生产

决策的知识平台,为葡萄生产的科学管理提供信息化技术。

重视国家葡萄产业技术研发中心与技术推广体系的有效对接,保证基层果树生产技术

人员与时俱进,掌握葡萄现代生产技术,为葡萄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加快葡

萄新品种、新技术等信息的进村人户和推广。

四、参考文献

1.赵俊侠、王燕吗;日本葡萄有机栽培经验对我国果业发展的启示;北方园艺;2014(18)。

2、亓桂梅;世界鲜食与制干葡萄生产与消费状况概述;中外葡萄与葡萄酒;2015(1)。

3、董朝菊;2014/2015销售年世界苹果、梨及葡萄产销概况;中国果业信息;

2015,32(6)。

4、尚书旗、王东伟、鹿光耀;我国葡萄机械化生产现状与发展趋势;农机科技推广;2014(5)。

5、黄琼;鲜食葡萄生产现状与发展趋势;现代农业科技2015(17)。

6、晁无疾;调整提高转型升级促进我国葡萄产业稳步发展;中国果菜;2015(9)。

7、蔺子荣;我国葡萄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发展对策;甘肃农业;2014(9)。

8、冯建英、陈旭、田东、穆维松;中国葡萄产业国际贸易形势分析;世界农业;2011(1)。

9、罗国光;中国葡萄产业面临的历史任务:加快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果树学报;2010、27(3)。

葡萄种植技术及方法三篇

葡萄种植技术及方法三篇 篇一:葡萄种植技术 葡萄是我国人民非常喜欢的果品,目前全国的葡萄栽培面积已达到了300余万亩。20世纪80年代,全国出现巨峰热,进入90年代中期,又出现了红葡萄酒品种、“红地球”和无核品种葡萄种植热。葡萄的适应性强,对土壤条件的适应性强于其它落叶果树容易通过整形修剪占领其它果树不宜占领的空间,在路旁、渠沟河旁、禽畜舍旁、房前屋后庭院、闭散空地均可种植,此外更是设施果树栽培的首选树种。在我们的热心听众中,有不少朋友来信、来电寻求葡萄露地栽培的技术,为满足这些朋友的要求,今天来到现场的是国家农产品保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专家修德仁老师,请他为大家讲讲葡萄露地优质栽培技术。 问:X老师,你好! XX,你好! 问:X老师,按着葡萄的用途划分,它可以酿酒和制干,但鲜食是大部分,对吗? 70%用于鲜食,鲜食葡萄是我国葡萄产业的主

体,最大的鲜食葡萄产区在新疆,原有的鲜食品种有:无核白、马奶子、和田红及木纳格等。近年来,新疆出现了红地球等耐贮运品种的发展热潮,以伊犁州发展最快,新疆红地球已发展到近20万亩。除红地球品种外,其它大粒耐贮运鲜食品种如意大利、秋黑、瑞必尔、圣诞玫瑰及大粒无核品种也同时引入新疆。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鲜食葡萄产业也将在甘肃的河西走廊、宁夏银南平原、陕西关中、渭北高原以及云南、四川西部少雨地区会得到较大的发展。我国另一个大的葡萄栽培区是环渤海湾的辽宁、河北、山东和京津地区。目前,栽培面积和产量约占全国的40%,主栽鲜食品种是巨峰、红地球、玫瑰香、龙眼、牛奶等。环渤海湾各省市的优良地理环境和具有半湿润、半干旱的气候类型,该地区的葡萄发展对全国特别是西部地区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在品种方面,预计欧洲种中大粒、优质、耐贮品种和无核大粒品种将会得到长足发展,优质栽培技术将得到广泛重视,将按国际执行的质量标准生产优质果,实施控产、疏果、套袋、施用有机肥等配套技术。这些预示着中国葡萄业正是开始进入“质量时代”。东北吉林、黑龙江冬季严寒,生长期短,由于特殊的气候条件,东北及南方的设施栽培得到长足地发展。 问:东北搞设施栽培,南方也搞设施栽培,目

《设施葡萄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范》

《设施葡萄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范》 河南省地方标准编制说明 一、工作简况 (一)任务来源 2014年河南省经济作物推广站提出制定河南省地方标准《设施葡萄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范》。2015年6月被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列入《2015年度第二批河南省地方标准制修订计划》(豫质监标发〔2015〕122号),由济源科云绿色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起草。 (二)起草单位 起草单位:济源科云绿色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三)主要起草人 姓名性别职务/职称工作单位任务分工 李琳女硕士河南省济源白云实 业有限公司 规程统筹设计 冯振群男农艺师河南省济源白云实 业有限公司 生产环境条件 资料查阅 卢清男农艺师河南省济源白云实 业有限公司 农业防控技术 资料查阅 翟清云女硕士济源科云绿色农业 发展有限公司 综合查阅整理 实际调查总结 李高飞男硕士河南省济源白云实 业有限公司 设施内环境调 控资料查阅 李艳楠女硕士河南省济源白云实 业有限公司 物理防控技术 资料查阅 张波男农艺师济源市农业局生物防控技术措施设计

二、制定标准的必要性和意义 为了提高我省葡萄产业标准化水平,为葡萄病虫害防治提供标准技术支撑,促进葡萄产业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需建立健全河南省绿色葡萄栽培和病虫害防治技术标准体系。 设施葡萄生产集约化程度高,管理精细,种植稠密,肥水充足又为病虫害的发生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加之其抗逆性和补偿功能差,致使病虫害种类繁多、混合发生且集中危害,防治不及时极易造成严重经济损失。 绿色葡萄生产顺应了广大民众的强烈诉求,是一种新的生产方式、新的消费观念和新的饮食文化。绿色防控技术是根据葡萄园生态系的特点,充分利用系统内的生物资源和自然资源,将生态、农业、物理、生物调控以及无公害农药等多种措施进行科学、系统的组装,并加以优化集成,尽可能减少外部物质与能量消耗,达到病虫害综合防治的目的,把葡萄病虫害控制在经济损失允许水平以下,使葡萄中的农药残留控制在国家和国际允许的范围内。符合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国家关于建设两型社会的产业政策。 本项目制订的目的是根据葡萄上病虫害的发生规律,采用多项绿色防控措施进行集成应用,提高总体控制效果,最终确保葡萄生产安全、品质安全,从而减少农业污染,达到环境效益、质量安全、经济效益的统一兼顾。 三、主要起草过程

葡萄硬枝嫁接技术

葡萄硬枝嫁接是葡萄园中苗条繁殖和品种更新所采用的一项技术措施,其优点是嫁接期长,育苗期短,可做到当年嫁接、当年育苗、当年壮苗出圃。 1砧木选择 1.1砧木品种的选择利用抗寒砧木发展寒地葡萄生产,可采用山葡萄和贝达;利用抗旱砧木在旱地发展葡萄可采用SO4砧木;抗盐碱砧木在盐碱地发展葡萄栽培,可采用5BB砧木;此外,SO4、5BB和久洛等抗病虫葡萄砧木可避免一些根部病虫危害。 1.2砧木应具备的条件砧木必须生长旺盛、健壮、充实,要求枝条粗度0.5~1.0cm。 2接穗采集与处理 2.1接穗采集采集接穗的时间应在葡萄落叶后,一般结合冬剪进行,修剪1个品种,收集1个品种,以免品种混杂。接穗最好从品种纯正、植株健壮的结果株上的营养枝上采集。接穗应为充分成熟、节部膨大、芽眼饱满、髓部小于枝条直径的1/3、无病虫的1年生枝。按枝条长短、粗细分开,每50根或100根种条1捆,捆扎整齐,作好标记。入沟埋藏。 2.2嫁接前接穗处理嫁接前1d取出接穗,用清水浸泡12~24h,使接穗吸足水分。 3温室内嫁接 3.1嫁接方法河北昌黎地区多在2~3月嫁接,其他地区可在当地栽植前50~60d进行。嫁接前将上年秋季贮藏好的砧木种条(砧杆)、接穗取出,将无根砧木种条剪成15~20cm的茎段,要求上剪口平剪、下剪口剪成马蹄形,并且要去除砧木上的芽眼,以防止砧木芽萌发而影响嫁接成活率。采用劈接法进行嫁接,选取粗度一致的接穗与砧木,在砧木中央纵切一刀,切口深度与接穗削面长度一致,沿切口插入削好的接穗,使接穗与砧木形成层对齐。将嫁接好的种条在已经熔化好的石蜡溶液中速蘸一下,密封接穗与接口。最后,将嫁接完成的砧木马蹄面对齐,10根1捆,在1g/kg的ABT2号生根粉溶液中速蘸一下。 3.2上床催根在塑料大棚或温室内,铺设上下双层地热线温床。床宽1.0~1.5m,长度依棚大小而定。温床底部整平,周围用木板圈住,固定。底部先铺一层草苫,然后用5cm厚的湿沙压平压实。地热线的铺设分上下两层,先铺设底层地热线,在床的两端各固定1块木板,木板上每隔5~6cm钉1个钉子,将地热线往返挂在两端的钉子上,线上铺4~5cm厚的湿沙。第2层(上层)地热线高出下层地热线20cm,在温床左右两侧各固定1条木板,横向铺设地热线,边码种条边铺设,宽度根据1捆种条粗度而定。每捆种条的接口处于上层地热线的两条相邻线之间。捆间灌入细沙并灌水沉积,芽眼露外。 在铺设线路的上、下两层分别放置1个控温仪的感温头,上层的温度控制在28~29℃,下层的温度控制在24~25℃。经20多天,当大部分接条已经愈合、砧杆已出现根原体或幼根时,停止加温。锻炼几天后,即可移入温室内。 3.3温室内培育在温室内做苗床,宽1.0~1.5m,长度视温棚宽度而定,深30cm。将细沙2份、稻田土3份充分拌匀后装入营养袋内。装实后的土面与袋口持平。将营养袋排列整齐,先灌水,后插条。注意控制温室温度和苗床的湿度,加强水肥管理和病虫害防治,促进苗木生长。待苗木长到15cm时,开始逐步通风透光,控水、控肥、炼苗。待苗木达到“四叶一心”且墩实健壮时移植。 4室外嫁接 4.1嫁接前准备田间嫁接一般选择在伤流之前进行。在准备嫁接的前2~5d,将土壤浇足浇透,使土壤充分吸水,2~3d后,土壤表面发黄,砂壤土用手攥后成团,松手后土团不散,手上略带水印时即可进行嫁接。 4.2嫁接方法田间供劈接的砧木在离地表10~15cm 处剪截,在横切面中心线垂直劈下,深2~3cm。接穗选择1~2个饱满芽,在顶部芽以上2cm和下部芽以下3~4cm处截取。在芽下两侧分别向中心切削成2~3cm 收稿日期:2009-11-25 *赵胜建为通讯作者 葡萄硬枝嫁接技术 马爱红1,李海山2,赵胜建1*,刘长江1,袁军伟1,马晓1 (1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昌黎果树研究所066600;2石家庄果树研究所)中图分类号:S663.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9402(2010)01-0021-01经验交流 河北果树HEBEI FRUITS2010(1) ?21?

我国葡萄生产现状

我国葡萄生产及国内外贸易现状 园艺134班:万胜 摘要:我国已成为葡萄产量世界第一,面积第二,葡萄酒产量第六位的葡萄产业国,鲜食葡萄生产规模已多年居世界第一,但是在葡萄品质方面还有相当差距,在世界葡萄产品贸易中所占比重很小,扼要分析了葡萄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并由此提出我国葡萄产业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 中国葡萄产业鲜食葡萄生产生产现状栽培面积进出口量 正文: 一、生产现状 2014年,全国葡萄栽培面积已达 76.72 万公顷(1150.8 万亩),总产量达1254.6 万吨,葡萄酒年产量 116.1 万千升,我国已成为葡萄产量世界第一,面积第二,葡萄酒产量第六位的葡萄产业大国。 近年来我国葡萄栽培面积及产量变化(面积单位:万公顷,产量单位:万吨)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面积:40.79 41.87 43.83 45.12 49.34 55.199 59.69 66.56 71.46 产量: 579.4 627.1 669.7 715.1 794.1 854.9 906.7 1054.3 1155 2013年我国葡萄主产区产量及其所占比例(总产量1155万吨) 产区产量占比例产区产量占比例 新疆: 223.9 19.39% 浙江: 65.9 5.70% 河北: 137.0 11.86% 陕西: 60.7 5.25% 山东: 112.5 9.70% 河南: 55.7 4.82% 辽宁: 81.6 7.06% 江苏: 51.4 4.45% 云南: 65.9 5.70% 广西: 36.7 3.17% 安徽: 35.8 3.09% 四川: 28.8 2.49% 甘肃: 25.9 2.24% 湖北: 23.7 2.05% 山西: 20.7 1.79% 宁夏: 17.2 1.49% 1.生产进入稳定阶段 从栽培面积变化来看,2005-2008年葡萄栽培面积趋于稳定,由40.79万公顷上升到45.12万公顷,年增长率仅为3.54%,增长速度明显放慢,处于结构调整阶段。 从地区产量来看,新疆、河北、山东、辽宁、云南、浙江、陕西、河南、江苏等为我国的主要产区;非适宜区和适宜区内的非适宜品种以及管理技术落后、经济效益低下地区的栽培面积大幅减少,而优势生态区及我国南方经济效益较高地区的栽培面积稳定增加。

超级杂交水稻育种研究的进展

专论与综述 袁隆平 (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南长沙410125) 收稿日期:2007-11-22 超级杂交水稻育种研究的进展 摘 要:本文回顾了我国超级杂交水稻育种研究取得的成绩和进展,总结提出了形态改良、提高杂种优势水平、 借助分子技术等提高水稻产量的技术路线,并对超级稻的发展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超级稻;研究进展;技术路线;应用前景 (kg/667m2) 杂交水稻 阶段 1996年水平第一阶段1996~2000第二阶段2001~2005 早季 500650750 晚季 500650750 单季 550700800 增长率 (%) 0>20>40 表1中国超级杂交水稻产量指标 注:连续两年在两个示范点,每点面积6.67hm2(100亩)的平均单 产。 1前言 目前中国人口有13亿,人均可耕地仅934m2 ,预计2030年人口将增至16亿,人均可耕地会减少到 667m2左右,面对人口增长压力和耕地减少的严峻形势,为在21世纪让所有中国人吃饱吃好,中国农业部 1996年立项了超级水稻育种计划,其中超级杂交稻的产量指标见表1。 2超级稻育种研究取得的成绩与进展 通过形态改良及利用籼粳亚种间杂种优势,至 2000年,已育成几个超级杂交稻先锋组合,并达到了第一阶段单季水稻产量指标。其中,以两优培九(P64S/ 9311)表现最好,2000年有20多个示范点,每点6.67 hm2(100亩)或66.67hm2 (1000亩),其平均产量超过 700kg/667m2。该组合近几年的推广面积在120~200万hm2左右,平均每667m2产量达550kg,而同期全国水稻的平均产量是420kg/667m2 ,杂交稻为470kg/ 667m2。 1999年在云南永胜县的实验田 (720m2),苗头组合P64S/E32的产量达1139kg/667m2,创造了当时的水稻超高产纪录。 从2001年起开展了第二阶段的超级杂交水稻选育工作,并取得了突破,且提前1年实现了第二阶段超级杂交水稻的产量目标。 根据2001年的进展,2002年在多个示范点 (每点100~120亩)安排了一些有希望的新组合示范,其中最好的是P88S/0293,2002年在湖南龙山县平均产量达820kg/667m2;2003年该组合在海南省三亚市、澄迈县和湖南省汝城、隆回、中方、湘潭四县共6个百亩示范片,平均单产超过800kg/667m2。2004年在湖南、安徽和贵州有2个组合共12个点,单产在800kg/667m2以上,其中湖南的汝城、隆回、中方三县的百亩片是连 续两年达标,即提前1年实现了第二阶段超级杂交稻的产量指标。2005年,在湖南溆浦县更有一个千亩(1240亩)示范片单产超过800kg/667m2。同时,在选育超级杂交晚稻上也有重大进展,一新育成生长期短的三系杂交稻组合金23A/Q611,作双季晚稻栽培, 2003年在浏阳市、2004年在洪江市分别安排一个百亩示范片,其平均产量在660kg/667m2左右,比对照V优6号增产近30%,达到了双季晚稻第一阶段的产量指标。2006年该组合在桂阳县的百亩片,平均单产高达712kg/667m2。 3技术路线 育种实践表明,迄今为止,通过育种提高作物产 量,只有两条有效途径:一是形态改良,二是杂种优势利用。单纯的形态改良,潜力有限;杂种优势不与形态改良结合,效果必差。其它育种途径和技术,包括基因工程在内的高技术,最终都必须落实到优良的形态和强大的杂种优势上,否则,就不会对提高产量有贡献。但是,另一方面,育种要进一步向更高层次的发展,又必须依靠生物技术的进步。 3.1形态改良 优良株型是高产的基础。自从1968年DrDonald 提出理想株型概念后,很多水稻育种家特别注意这一 2008年第1期 1??

胚败育型无核葡萄高效育种技术

胚败育型无核葡萄高效育种技术 作者:唐欣 来源:《乡村科技》2019年第24期 [摘要] 如今,葡萄已成为我国的大宗水果之一,其种植面积在苹果、柑橘、梨之后。随着葡萄产业的迅速发展,由于无核葡萄具有易于食用、适合制干等特性,我国对其的关注度日益提高。但是,目前无核葡萄多为欧亚种,丰产优质但不抗病、果小,其胚败育的特点是杂交育种改良不良性状面临的一个重要障碍。因此,本文从探究无核葡萄的形成机制和发育特点出发,根据我国无核葡萄的育种目标,探讨胚败育型无核葡萄高效优质育种技术,以克服胚败育这一障碍。 [关键词] 无核葡萄;胚败育;胚挽救技术 [中图分类号] S663.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7909(2019)24-97-2 葡萄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果树树种之一,葡萄无核育种是世界上葡萄育种研究的重要方向。在我国,无核葡萄越来越受消费者的青睐,无核葡萄的优质育种变得十分重要。但目前栽培的无核葡萄品种多属欧洲葡萄,虽然其品质较为优良,但不抗病如白粉病、褐斑病。因此,选育优质、大粒、抗逆、性状稳定的无核品种是葡萄育种的重要方向。 然而,目前主栽无核葡萄虽然具有较好的经济性状,但胚败育的特点却使其通过杂交育种获得抗性强、成熟期早的个体变得極为困难。因此,为了培育优质无核葡萄种质,提高子代无核率,缩短育种周期,了解无核葡萄的形成机制和发育特点,并利用无核葡萄高效育种技术繁育胚败育型品种显得至关重要。 1 无核葡萄的形成机制 无核葡萄一般没有种子或者瘪子。根据无核葡萄来源,即是否需要授粉受精进而发育成果实,将其分为单性结实型和假单性结实型[1,2],而目前栽培的无核葡萄中超过85%为假单性结实型[3]。虽然胚败育型无核葡萄胚发育和败育的现象比较复杂,但是只要了解其形成机制,便可找到适合胚败育型无核葡萄的高效育种技术,提高无核品种的比例。 单性结实型无核葡萄,由未经受精的子房发育成无核果实,这是无核果实形成的常见原因。假单性结实型又称为种子败育结实型,该类型无核葡萄能正常授粉受精,但在果实发育过程中幼胚中途停止发育并在果肉中留下种痕,实际上就是受精的胚发生了败育[4]。一般假单性结实型果实较单性结实的无核果实大[5]。

中国杂交高粱育种研究进展

高粱是主要旱粮作物之一,也是重要粮饲作物和酿造原料。高粱光合效率高,生理优势强,具有抗旱、耐涝、耐盐碱、耐瘠薄等多重抗逆性。高粱杂种优势现象早被人们所认识,但由于高粱两性花难于生产种子,不能被生产所利用。1954年,美国高粱专家Stephens等人培育出世界上第一个可在生产中应用的核质互作型高粱雄性不育系Tx3197A,为高粱杂种优势利用拉开了序幕。我国高粱育种工作者经过近50年的努力,培育出多批优良杂交种,对高粱单产的提高发挥了巨大作用。 目前高粱生产中应用的除部分糯性高粱是常规品种外,其它粒用高粱基本都是杂交种。20世纪90年代以前,几乎所有高粱杂交种都是以迈罗(Milo)细胞质为母本组配的。因为只有能与迈罗细胞质互作产生完全不育性的品系,才能被用来作保持系,转育不育系加以利用。显然,恢复类型品种间就不能组配杂交种用于生产。这种细胞质的单一性造成了母本不育系资源的贫乏,也带来细胞质单一的脆弱性;恢复系也仅限于那些能使迈罗细胞质育性恢复的一些品种,造成了可利用细胞核范围狭窄。1979年后先后引进了不同类型的不育细胞质基因A2 ̄A6以及9E,这些不育基因在国外尚未将其大面积应用于生产。 在中国,除A1以外,A2型胞质引入较早,研究较多,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在生产中应用。总结过去,对进一步改进工作,提高杂种优势水平是十分必要的。 1粒用高粱育种现状 1.1 植株性状 目前我国高粱杂交种叶片直立性差,多为下披型;植株偏高,耐密性较差;大部分杂交种植株高度在180cm以上。人工收割品种高度应保持在160~180cm,机械收割品种高度在140cm以下;不管高矮,都要耐密植,茎秆的刚韧性要好,株型要好。 1.2穗性状 穗长25~35cm,穗的长度已经足够了,穗太长,开 花时间延长,不利灌浆;籽粒成熟度有差异,粒大小也有差异;穗长究竟应该多长适宜,是应该考虑的问题。种植密度大的品种,穗也不必太长,25cm就够了;较稀植的品种穗较大,长度相对较大些,一般不应超过32cm;穗太小不利于籽粒分布,粒少影响产量。笔者认为穗长一般在25~32cm即可。南方以散穗为好,以便防虫防霉。 1.3生育期与产量性状 早熟区品种生育期118~128天,区域试验产量 作者简介:高士杰(1955-),男,辽宁铁岭人,研究员,农学博士,主要从事高粱遗传育种和高产理论研究。 中国杂交高粱育种研究进展 高士杰1,刘晓辉2,李继洪1 (1.吉林省农科院作物所,公主岭136100;2.广东佛山大学,佛山528000) 摘要中国高粱生产中应用的细胞质有A1和A2两种类型。不育系的细胞核有南非高粱核体系、中国高粱 核体系、倾向南非高粱核体系和印度高粱核体系。恢复系的种质主要是中国高粱和倾中国高粱类型。杂种优势利用模式由南非高粱×中国高粱、中国高粱×中国高粱、倾南非高粱×倾中国高粱,发展为印度高粱×倾中国高粱。植株高度由高秆改良成中秆,使产量大幅度提高。温度是影响不育性的主要因子,在自然条件下,A2不育系雌蕊败育轻或不败育,雄蕊遇高温可散出花粉,使不育系产生少量自交结实。粒用高粱育种近年来进展不大,其主要原因是遗传基础狭窄,株型不理想,耐密性差,抗性育种重视不够,杂优利用模式有待创新。今后应:协作攻关,加强基础研究,创造新种质;不同类型间亲缘关系要清晰,以保持和提高两亲间的杂种优势;保证新品种的繁制质量和数量,加快其推广速度。关键词 粒用高粱;研究进展;种质基础;杂优利用模式

葡萄品种杂交育种技术

葡萄品种杂交育种技术 全世界有4万多个葡萄品种,这些品种是如何产生的呢? 除了大自然优胜劣汰自然留下的品种外,绝大部分是人类作用的结果,主要有芽变育种,杂交育种,辐射育种,诱变育种,转基因等等,其中杂交育种的品种比例最大,栽培面积也最大。 下面就杂交育种技术加以介绍,(也是本人的本职工作),望大家不要见笑:)杂交简介: 杂交是指通过选择两个亲本通过花粉传递的方式,将其融合,使其后代性状互补,形成具有双亲优良性状的后代株系的常规育种方法。举例说明:“玫瑰香”品种是英国育种家以“白玫瑰香”为母本,“黑汉”为父本杂交育成,其母亲白玫瑰香为绿色,枝条成熟度不好,果实香气不足,很难大面积推广,而父亲黑汉果粒小,无香味,更无法大面积推广,双亲各取其优点,通过杂交,不但继承了母亲“白玫瑰香”的香味,还继承了父亲“黑汉”的枝条成熟度好,果实黑色,等优良性状,把黑汉和白玫瑰香的共同优点继承,而摒弃了其缺点,造就了一个闻名世界的品种“玫瑰香”。再如我院选育的“巨玫瑰”,母本为香味浓郁的玫瑰香四倍体芽变沈阳玫瑰,父本为巨峰,“巨玫瑰”即继承了母本的香味,也遗传了巨峰的大部分优良性状,是我国欧美杂交种选育的一大突破。 1 采集花粉 将用作父本的花序取下,用手掌揉碎,摊于纸片上阴干。24小时后将干燥的花粉混合物收集于自封袋中备用。

2 去雄 在开花前1-2天,用镊子小心翼翼的将每串花的每朵小花的花帽和花药摘掉,同时不能碰伤柱头和果肉。

摘除了花药的花序 3 授粉 用自封袋套住已去雄的果穗,自两端向中间封死,然后轻轻抖动自封袋,使花粉混合物飞溅起来。

用手轻轻抖动,使花粉混合物飞溅至柱头

葡萄优质高效生产技术体系的创建与示范

葡萄优质高效生产技术体系的创建与示范 一、项目概况 葫芦岛市地处北半球中纬度地区,属于渤海湾水果重点优势产区,是辽宁省葡萄的优势产区之一,也是我国公认的葡萄优生带。葡萄产业已经成为我市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重要产业之一。 我国加入WTO后,葡萄进口量增加很快;而且我国其它葡萄优势产区如山东和河北等地迅速崛起,因此,我市葡萄产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葡萄园综合管理技术水平低,生产的标准化程度差,致使葡萄品质差及生产效益低是目前我市葡萄产业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从根本上制约了我市葡萄产业的健康发展。为此,提高葡萄果品质量及生产效益是目前我市葡萄生产的主攻方向,也是增强我市葡萄市场竞争力的必然要求。本项目的实施将对提高全市葡萄果品质量、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提高我市葡萄果品的市场竞争力、促进葡萄出口和葡萄产业的健康发展以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大意义。 本项目主要攻关内容包括红地球、巨峰等葡萄主栽品种优质高效生产技术体系的集成与创建和设施条件下葡萄优质高效生产技术体系的集成与创建。项目结束时,建立葡萄优质高效生产技术体系及3~5个示范基地,使示范基地葡萄果品优质果率达到70%以上,农药投入减少30%左右,亩效益增加20%以上;筛选出3~4个适宜葡萄设施栽培的优良品种;技术示范推广面积达10000余亩,预计

新增经济效益1060万元。同时通过技术培训,提高我市葡萄栽培管理技术水平和果农素质。 本项目总投资70万元,其中申请科技三项费用60万元,自筹10万元。项目申报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在葡萄新品种引进、选育、栽培技术研究和推广方面具有坚实的技术基础和丰富的经验,拥有本项目所需的仪器设备,可以顺利完成本项目的各项任务。 二、项目提出的目的及意义 葡萄生产在我国果树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据农业部统计资料显示,截至2005年,我国葡萄栽培面积达408.1千公顷,占全国水果栽培面积的4.23%;产量579.4万吨,占全国水果总产量的6.76%。 葫芦岛市地处北半球中纬度地区,属于渤海湾水果重点优势产区,是辽宁省葡萄的优势产区之一,也是我国公认的葡萄优生带。葡萄产业已经成为我市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重要产业之一。近年来,我市葡萄产业发展迅速,截至2005年,我市以巨峰和红地球为主的葡萄栽培面积已达5.2万亩,形成了以连山区塔山、台集屯和兴城南大山乡、望海乡等为重点产区的葡萄生产基地。同时,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水果供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形势下,葡萄设施栽培也在我市蓬勃发展起来,其经济效益是葡萄露地栽培的3~6倍,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我市葡萄产业的发展注入了生机和活力,是目前发展高效农业首选项目之一。 我国加入WTO后,葡萄进口量增加很快,由2000年的7.41万吨增至2004年的8.05万吨,增幅达8.63%,随着我国进一步开放

超级杂交水稻育种研究进展.

超级杂交水稻育种研究进展 (袁隆平) H前,中国人口冇13亿,人均对耕地仅1.4亩,预11-2030年人11将增至16亿,人均町耕地将减少到Im 左右。面对人口增长爪力和耕地减少的严峻形势,为保障粮仅安全,农业部于1996年启动实施了超级水稻育种计划。 技术路线 □ 育种实践表明,通过育种提高作物产量,可川纳出两条仃效途径:一是形态改13,二是杂种优势利用。单纯的形态改良,潜力仃限;杂种优势不与形态改良结合,效果较差。相关育种途径和技术,包括基因工程在内的W技术,彊终将落实到优良的形态和强人的杂种优势匕才会对提高产量冇贡献。但是, 疗种进一步向更高层次发展,也必须依靠卞物技术的进步。

形态改良 优良株型是高产的基础。口从1968年Dr.Donald提出理想株型概念肩,很多水稻育种家特别注总这一重要课题,并设想了多种高产水稻模型。其屮著名的是国际水稻研究所Dr.Khush提出的“新株型"稻,其主耍特征是:①大穗,每穗250粒;②分藥少, 侮株 3~4个有效分簾;③短而壮实的秆。这种模型是否高产,还冇待实践证明。发现超尚产品种仃如下形态特征。 A.高冠层 上-叶叶片应长、直、窄、凹、厚。长而直的叶子不仅叶面枳大而11能两而受光又耳不遮荫,因此能更右效地利用光能;窄叶所占的空间面积小,能增加有效的叶面积指数;凹字形可使叶片坚挺不披;厚叶光合功能强IL不易早哀。总Z,具仃这种形态特征的水稻品种,能冇最大的冇效叶面积指数和光合功能,为超高产提供充足的光合产物即冇机源。

B.矮穗层 成熟期稻穗顶部离地面仅60?70cm, 这种结构由于重心卜?降,可使植株高度抗倒 伏。抗倒是培育超高产水稻必备的特性。 C?中大穗_ □毎穗谷疏约6克,每亩16?17丿总。稻谷产吊「=生物学产htx收获指数。理论I:,英产吐潜力为1000公斤/ 市。现行的矮秆品和,收获指数(HI)L2很高(>0?5), 进一步处场收蕊指数L2札严1仃限,W此,上加应依如提髙生枷%产幕以进氏-提高稻谷产量。 □从形态学观点來看,提高植株高度是提高生物学产啟有效而町行的方法。然而这种方法会引起僧伏。为解决这个问题,不少冇种家正试图使茎秆更?壮,但此举会导致收获指数下降,因此,很难达到超局产。上述山叶片组成的高叶冠层植株模型能同时将高生物学产量、髙收我指数和高度抗倒伏二者较好的统一起来, 从而能实现题W产。

林木多倍体育种研究进展

第25卷 第4期2003年7月 北 京 林 业 大 学 学 报JOURNAL OF BEIJING FORES TRY UNIVERSITY Vol.25,No.4Jul.,2003 2003 02 17收稿http: https://www.360docs.net/doc/0c10993444.html,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170782)及国家林业局重点项目(99 12)共同资助.作者简介:康向阳,男,1963年生,博士,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林木倍性育种、细胞遗传学、生物技术.电话:010 62338105 Email:kangxy@bj https://www.360docs.net/doc/0c10993444.html, 地址:100083北京林业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林木多倍体育种研究进展 * 康向阳 (北京林业大学毛白杨研究所) 摘要 该文综述了林木多倍体育种的途径、方法及其应用现状,指出多倍体育种在速生、优质、高抗逆性等林木新品种选育中具有更大的潜力;目前在林业生产中应用的多倍体新品种数量之所以相对较少,主要与树木细胞遗传等基础研究滞后、一些多倍体育种相关理论和技术难题未能得以攻克有关.而随着人类对其应用价值认识的提高以及有关新技术方法的注入,建立在现代遗传学以及细胞染色体工程技术基础之上的林木多倍体育种将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关键词 林木,多倍体,育种中图分类号 S722 3+5 Kang Xiangyang.Advances in researches on polyploid breeding of forest trees .Journal o f Beijing Fo restry University (2003)25(4)70 74[Ch,56ref.]Institute of Populus tomentosa ,Beijing For.Univ.,100083,P.R.China. The paper overvie ws the research methods and application status of polyploid breeding in forest trees.It shows that polyploid breeding has great potentiality in selecting ne w varieties with traits of fast gro wing,high quality and resistance.However,the numbers of new polyploid varieties used in the forestry production are rel atively less.The main reasons are caused by the lag of basic researches in forest tree c ytogenetics,unresolved theoretic and technical problems related to the polyploid breeding.Following the increasing understanding on application values of polyploid and using of related ne w techniques,the polyploid breeding based on modern genetics and cell and chromosomal engineering will have ne w vitality and vigor.Key words forest tree,polyploid,breeding 染色体多倍化是植物进化最为重要的方式之一,其中约有30%~35%的被子植物经历过一次或 数次多倍化事件形成多倍体[1] .多倍体在自然界的广泛分布表明多倍化可以增强植物的适应性和竞争力,而人类也可以效法自然开展多倍体人工诱导及其利用工作.1935年,Nilsson_Ehle 在瑞典发现了一 株叶片巨大、生长迅速的巨型三倍体欧洲山杨[2,3] ,引起了世界对多倍体应用价值的广泛关注,由此成为林木多倍体育种的开端.1937年,当Blakeslee 、Avery 采用曼陀罗等植物证实秋水仙素诱导植物多倍体的巨大效果之后,进一步掀起了世界性多倍体诱导研究的热潮,并获得了大量作物、果树、蔬菜、花 卉等多倍体新品种[4 7] .杨树、橡胶、桑树等一系列林 木多倍体新品种的选育成功[8 16] ,为我们展示了日益广阔的发展前景. 1 林木多倍体育种的作用 植物细胞核内染色体组加倍以后,常常带来一些形态和生理上的变化,在提高生长速度、增进遗传品质以及提高目的代谢物含量等方面具有优势.就主要利用营养器官的林木多倍体育种而言,由于许多树种能够进行无性繁殖,可以不必担心多倍体育性差而导致繁殖困难的难题,而多年生习性又保证品种一旦育成就可以长期持续利用等,因此林木多

葡萄嫩枝嫁接技术

葡萄嫩枝嫁接技术 葡萄嫩枝嫁接技术适用于老葡萄园更新改造或自身难生根的优良品种繁育,方法简单,成活率高。老园改造,一年嫁接,二年丰产。其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一、嫁接时间 当砧木和接穗达到半木质化时为最佳时节。东营地区,一般在5月下旬至7月中旬均可嫁接,时间过早枝条没有半木质化,接穗不易成活,过晚接穗成活后生长时间较短,木质化程度不够,容易遭受冻害。半木质化的概念是,用剪刀横剪开葡萄嫩枝时,从断面上看到髓部中心已有白色,手感砧木和接穗比较硬朗即可。 二、嫁接前的准备 1、欲改造老园的修剪管理。上一年秋,葡萄落叶后,立冬前后重剪老枝,一般留枝干高30厘米,然后埋土防寒。第二年春季惊蛰前后,去掉防寒土,进行施肥浇水。发芽后,每棵葡萄留取3-5个粗壮新梢,尽量留取下部的新枝,其余全部清除,再将花序全部掐去,待新梢长到8-10个叶时摘心,促使其木质化成熟。注意,一是,一棵葡萄要换头则全部换,不能换一部分,再留一部分结果,这样影响成活率。二是要换头则一行行,或一段段全换,不能间隔换,这样影响接穗上抽发的新梢的正常生长。 2、接穗摘心促壮。选择高产优质、无病虫害、抗逆

性强的优良植株作采穗母树,剪取其半木质化的嫩枝作接穗,接穗采下后,将叶柄留下1.5厘米左右,叶片剪掉备用。若一次剪取较多接穗,当天不能用完,应用报纸包裹防干枯,并竖放入捅中,桶底放2-3厘米清水,置于阴凉处备用。切忌放在太阳底下曝晒。 3、工具准备。果树剪刀、嫁接刀各一把,塑料薄膜条带若干,可从地膜剪去,宽度约2厘米。 三、具体嫁接方法 1、将砧木上的葡萄新梢留3-4片叶剪掉,剪口要平。剪时,用另一只手顺剪刀前进的方向轻推,这样,剪口处不会受剪刀挤压伤害,且平整干净。然后用嫁接刀自上而下劈口3-3.5厘米。如砧木较粗,最好在髓部外侧劈口,不伤髓部。 2、将接穗芽下留5厘米左右剪断,然后在芽下1厘米处下刀,沿芽两侧各削一刀,使之呈楔形, 楔形前面的长度应同砧木劈口深度相同,芽下留面厚于内侧留面,芽上约1.5厘米处平剪。 3、将接穗抓紧时间插入砧木劈口中,与砧木形成层对齐。接穗削面上部留3-5毫米,以利愈合。 4、以塑料扎绳从砧木劈口下端至少1厘米处,自下而上包严,露出接穗芽眼后,将接穗顶端亦包严,扎紧,切忌漏气。

葡萄种植工艺流程讲课讲稿

葡萄种植工艺流程

葡萄种植工艺流程 葡萄是多年生植物,建园时重点要解决如下几方面的问题,第一:建园时要立足实际,为以后管理创造便利的基础条件。 第二:着眼长远,施足底肥。 第三:打好基础,防止三种冻害(冬季低温冻害、秋季早霜冻害、春季晚霜冻害)的发生。根据我们栽植葡萄的生产经验,现将葡萄种植工艺流程分别介绍如下: 1、深人调查、勘察土地主要目的是全面了解地况、地貌、(包括水文、交通、气象、土质、土壤肥力、PH值等),为高标准建园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1.1排灌根据实际情况,规划出今后的排灌渠系计划。地条太长的地面不平整时,可以分割成大小不等的灌面,大灌面200m为宜,小灌面50~100m为宜。 1.2道路做好现有主干道路和园区内作业道路规划,同时还要做好绿化林带的规划。 1.3土壤盐碱度当土壤PH值≥8.5时不宜定植葡萄。 1.4行向栽植行向最好选用南北方向。 1.5面积准确计算出每一块或每一条地的面积,以便确定施肥量、需苗量和其它生产资料。 2、定点放线主要是为以后机车起垄划线打基础。

2.1定点放线的方向一般是右侧方向或较直的农渠一边,以利于机械作业。 2.2放线的要求距农渠(或毛渠)边1.8~2.0m堆土堆,每个土堆相距50~80m。土堆要明显清晰,成一条直线。 2.3放线工具一般为标杆、测绳、小红旗和铁锹。 3、起垄利用大型拖拉机打埂器,将地表10~20cm多年耕作的熟土合垄成一条直线。这条直线是开沟定植的标准线,合垄的同时带划行器划出下一行起垄线。 1)打埂器前开口3.6m,后开口1m。 2)行距3.5m(中对中)。 3)起垄成直线,形成宽1m,高0.6m的半圆形垄。 4)根据地形高低确定灌水毛渠位置。 4、施肥每667m施有机肥8~10m,拉肥车骑在土垄上直接开到地里,沿垄缓慢前行时,人工用耙子(或锹)将有机肥从车上均匀的卸到垄背上,不要卸到垄间。 1)卸肥要均匀,大块粪要拍碎。 2)建园时施肥工作要尽早,防止地化后车不能进地,给施肥工作带来不便。 5、挖沟用大型挖沟机骑在土垄上进行挖沟操作,并将挖出的表土置于已开的相邻的一沟中,将挖出的底土置于沟的中间划平,不能有大堆,也不能离沟沿太近。挖第一沟时可将土置于另一块地边沟中或将土放置在沟(渠)边上。

关于育种的起源及研究进展

关于育种的起源及研究进展 常菲絮 (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学基地班) 摘要:当今世界人口迅猛增长,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粮食短缺,而人类对精神生活的追求却越来越苛刻,因此育种成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重要手段。本文对育种起源、研究现状及其应用前景进行了综合阐述,并做了简要评价,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希望为育种的研究工作和国家决策提供参考。 关键词:育种,基本方法,目的,现状,前景 育种(breeding)指的是,通过创造遗传变异、改良遗传特性,以培育优良动植物新品种的技术。以遗传学为理论基础,并综合应用生态、生理、生化、病理和生物统计等多种学科知识。按对象来分,育种可以分为作物育种和家畜育种。在人类物质和精神需要越来越膨胀的今天,育种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作物育种与人类社会的关系越来越紧密,人类有必要重视育种的研究和运用。 (一)育种的起源 育种是伴随着人类的诞生与发展逐渐产生的,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也是育种的发展历史。 早在栽培植物出现之初的人类简单种植和采收活动中,就已经寓有作物育(选)种的萌芽。《诗经》载:“黍稷重穋”,“稙稺菽麦”。“稙”、“稺”指播种的早晚,“重穋”指成熟的先后。可见中国在周代已形成不同播期和熟期的作物品种概念。北魏《齐民要术》按成熟早晚、苗秆高矮、收实多少和米味美恶等记载粟品种凡86个。明代的《理生玉镜稻品》详细描述了嘉靖年间江苏苏州地区的水稻品种,是中国最早问世的水稻品种志。至清代,《授时通考》已分别收录粟和水稻品种约500个和3400多个。 犬只育种的起源特别早,大约在10,000-35,000年前犬只即与人类共同生活,并被驯化 在日本, 林木育种的历史比较悠久。早在5 50 年前的京都北山地区, 林业工作者就已经在特定的无性繁殖地带上, 用不断选择、淘汰的手段, 进行林木育种工作, 并卓有成效地培育出了宫崎柳杉、山武柳杉、富山柳杉、两轮柳杉等新品种 (二)育种的目的 育种对促进作物生产、提高物种品质和观赏价值均有重要作用。高产、稳产、优质、高效是育种的基本目标。当然,特定的育种目标要综合考虑当地品种的现状、育种基础、自然环境、耕作制度、栽培水平、经济条件等因素,并随生产的发展不断加以调整。还要以本地区种植面积较大或有代表性的几个品种作为标准,明确需要保持或提高、改进或克服的方向,使育种目标具体化。 1、提高产量 提高产量是作物育种的首要目的。以中国为例,中国粮食作物品种平均6~7年更换1次,一般新品种可比老品种增产15%左右。1949~1984年间中国主

葡萄嫁接技术

葡萄嫁接技术 每年葡萄开始嫁接的时节在5月中旬到6月底(具体时间还有看葡萄生长状况),露天栽培在这段时间要抓紧完成葡萄苗的嫁接。 一、砧木的选择 最常用的几种砧木包括5bb,so4,贝达等。 SO4是德国奥本海姆国立葡萄果树研究所以冬葡萄×河岸葡萄实生选拔育成。SO4树势强旺,副梢生长势强,萌芽力强,根旺盛,入土深,生活力强。抗逆性强,耐干旱,耐湿耐涝强,抗寒性强,耐石灰质土,抗盐碱力强,耐瘠薄,对土壤适应广。 5BB:奥地利育成,亲本同SO4。极抗根瘤蚜,抗根结线虫,抗病毒能力强。耐石灰质和耐湿性好,在粘土中生长良好。抗寒、抗旱,扦插生根率高,与品种嫁接成活率高,并有提高品种品质、早熟和着色好的作用。砧木园全年不用喷任何药剂。 二、接穗的选择培养与管理 在通风向阳处,选无病、粗细适中的健壮枝条做接穗,事前及早去掉准备做接穗枝条上的果串(嫁接前20~30天摘除准备做接穗枝条上的果串;留作接穗的枝条上不留果,有品种园得话没关系),促使接穗枝长好。 三、嫁接的时间及应注意的事项 一般嫁接的时间从5月至6月底(宁早勿晚,晚接的苗抽生的枝不成熟,不木质化)。嫁接前2~3天苗圃浇一次水。在天晴的上午9时以后,下午6时以前嫁接为好。天雨或露水太大不宜嫁接。刀具要锋利。选用砧木苗的粗细与接穗枝的粗细要大致一样,均要半木质化(即茎杆的髓心发白)。采用的接穗要尽量就近取材,随采随用。采剪后,立即去掉叶片用湿布包好,遮荫备用。如果需要远距离采取接穗时,应用广口保温瓶贮运接穗,瓶内装冰块降温保湿,防止接穗失水。 幼苗期摘心不能增粗,其原因在于摘了心之后叶片减少了,光合面积少,制造的养分也少了,影响了有机营养的积累,所以不利于幼苗的增粗生长。要使幼苗期苗木加粗生长,必须进行综合管理,合理密植,加强肥水管理,松土除草,这是唯一的有效措施。有的地方育苗者也实行晚秋摘入,这对控制新梢徒长是有利的,可以促进苗木组织及时成熟,有利安全越冬。

种植基地-有机葡萄园Word版

*****生态休闲农业循环经济科技园区 种植基地—有机葡萄园—————————————————————— 第一章项目建设内容、规模 1.1葡萄种植:项目区计划土地1000亩,全部种植葡萄。葡萄园建设从建园、用水、用肥、用药等方面要严格按照有机葡萄的标准执行。公司将对整个葡萄园进行有机葡萄认证。形成一个高标准、高档次的葡萄种植基地。整个葡萄基地分成50亩、25亩、10亩三种规模的葡萄种植庄园。 1.2水利设施建设:公司将根据葡萄基地规划重新铺设灌溉管道,主管道设计标准φ140mm,分管设计标准φ100mm。主管道沿项目区东西向道路铺设,总长1500m;分管在每个葡萄庄园的中间设一条南北向的分管,11020m。 1.3道路建设:遵循美观与作业方便相结合的原则,基地道路总长1280米,路宽4米,路面为水泥路面,全部建成葡萄长廊的形式。 1.4项目建设目标 项目建成后整个项目将形成一个高标准的有机葡萄种植基地,生产的葡萄要达到有机产品的标准,使整个园区成为**有机葡萄标准化生产的一个示范基地。

1000亩的葡萄种植基地由一个个的葡萄种植庄园组成。葡萄种植庄园分50亩、25亩和10亩三种模式,每种模式有其独特的建筑风格。为葡萄种植者提供一个生产、生活的优美环境,也成为机场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第二章项目区概况 2.1 自然概况 (1)光照: (2)温度: (3)降水与蒸发: 2.2 项目区现状 项目区计划土地1000亩,计划钻有机电井2眼,出水量700m3/h,可以满足项目区灌溉用水,地下水水质优良,达到生产有机产品的要求。项目区四周计划布置防护林。3000亩土地已种植其他等农作物近数十年,表土层已熟化,具备了种植葡萄的基本条件。 第三章规划指导思想与原则 3.1 规划指导思想 面对农产品市场竞争日益加剧,需求层次的提升和需求多样化的发展趋势,项目区将本着高起点、高标准、高科技的发展目标,逐步建成一个集生产、高效、生态、环保于一体的有机葡萄种植园。 3.2规划原则 (1)统筹规划,逐步发展:坚持统一规划、逐年发展的原则。做到种一块成活一块,收益一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