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回归复习:光学实验之测量玻璃的折射率含答案

2020年高考回归复习:光学实验之测量玻璃的折射率含答案
2020年高考回归复习:光学实验之测量玻璃的折射率含答案

高考回归复习—光学实验之测量玻璃的折射率

1.如图a所示,在测量玻璃折射率的实验中,两位同学先在白纸上放好截面是正三角形ABC的三棱镜,并确定AB和AC界面的位置.然后在棱镜的左侧画出一条直线,并在线上竖直插上两枚大头针P1和P2,再从棱镜的右侧观察P1和P2的像.

(1)此后正确的操作步骤是.(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A.插上大头针P3,使P3挡住P2的像

B.插上大头针P3,使P3挡住P1、P2的像

C.插上大头针P4,使P4挡住P3的像

D.插上大头针P4,使P4挡住P3和P1、P2的像

(2)正确完成上述操作后,在纸上标出大头针P3、P4的位置(图中已标出).为测量该种玻璃的折射率,两位同学分别用圆规及刻度尺作出了完整光路和若干辅助线,如图甲、乙所示.在甲、乙图中能够仅通过测量ED、FG的长度便可正确计算出折射率的是图(选填“甲”或“乙”),所测玻璃折射率的表达式n=(用代表线段长度的字母ED、FG表示).

2.用圆弧状玻璃砖做测定玻璃折射率的实验时,先在白纸上放好圆弧状玻璃砖,在玻璃砖的一侧竖直插上两枚大头针P1、P2,然后在玻璃砖的另一侧观察,调整视线使P1的像被P2的像挡住,接着在眼睛所在的一侧插两枚大头针P3和P4,使P3挡住P1和P2的像,P4挡住P3以及P1和P2的像,在纸上标出大头针位置和圆弧状玻璃砖轮廓,如图甲所示,其中O为两圆弧圆心,图中已画出经P1、P2点的入射光线。

(1)在图上补画出所需的光路___________

(2)为了测出玻璃的折射率,需要测量入射角和折射角,请在图中的AB分界面上画出这两个角_________

(3)用所测物理量计算折射率的公式为n=________.

(4)为了保证在弧面CD得到出射光线,实验过程中,光线在弧面AB的入射角应适当________(填“小一

些”“无所谓”或“大一些”)

(5)多次改变入射角,测得几组入射角和折射角,根据测得的入射角和折射角的正弦值,画出了如图乙所示的图象,由图象可知该玻璃的折射率n=________

3.在用两面平行的玻璃砖测定玻璃折射率的实验中,其实验光路如图,

(1)在实验中,如果用量角器分别量出入射角θ1和折射角θ2,那么,该玻璃砖的折射率的表达式为

n=____。

(2)在实验数据的处理中,有两位同学各设计了一个记录表格,而且都已完成了计算,根据他们设计的表格所反应的信息,判断他们论证做得是否正确.

甲同学设计的表格是:

次数入射角θ1sinθ1折射角θ2sinθ2n

130°0.50020.9°0.357 1.40

1.40

245°0.70730.5°0.508 1.39

360°0.86638.0°0.616 1.41

乙同学设计的表格是:

次数123角平均值正弦值n

入射角θ130°45°60°45°0.707

1.42

折射角

θ2

20.9°30.5°38.0°28.8°0.497

答:上述两位同学做得正确的是____.(填“甲”或“乙”)

(3)若甲在做测定玻璃的折射率的实验时,法线画得与界面不垂直,出现如下图(a)所示的倾斜;若乙在放置玻璃砖时,玻璃砖的平面没有与aa′重合,出现如下图(b)所示的偏差,则他们测得的折射率比真实值____。

A.甲、乙均偏小

B.甲、乙均偏大

C.甲偏大、乙偏小

D.甲偏小,乙偏大

4.如右图所示为某同学利用插针法测定半圆形玻璃砖折射率的实验.在一半圆形玻璃砖外面插上P1、P2、P3、P4四枚大头针时,P3、P4恰可挡住P1、P2所成的像,关于该实验:

(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

A.P1、P2及P3、P4之间的距离适当大些,可以提高准确度

B.P1、P2及P3、P4之间的距离取得小些,可以提高准确度

C.入射角θ适当大些,可以提高准确度

D.P1、P2的间距,入射角的大小均与实验的准确度无关

(2)该玻璃砖的折射率n=_______.另一同学将大头针插在1'P和2'P位置时,沿着P3、P4的方向看不到大头针的像,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a的夹角为α,5.某小组用“插针法”测平行玻璃砖的折射率,如图已确定好入射方向AO与玻璃砖界面'

插了两枚大头针P1和P2,1、2、3、4分别是四条直线:

bb侧调整观察视线,另两枚大头针P3和P4可能插在___________线上(选填“1”、“2”、“3”或(i)在'

“4”);

aa的夹角为β,则玻璃的折射率

(ii)实验中画出入射点与出射点的连线,并测得连线与玻璃砖界面'

n=____________;

aa、'bb后,不小心将玻璃砖沿OA方向平移了一些再进行实验,则折射率(iii)若描出玻璃砖两边界线'

的测量值将___________(选填“偏大”、“不变”或“偏小”)。

6.(1)“测定玻璃的折射率”的实验中,在白纸上放好平行玻璃砖,aa’和bb’分别是玻璃砖与空气的两个界面,如图1所示。在玻璃砖的一侧插上两枚大头针,P1和P2,用“×”表示大头灯的位置,然后在另一侧透过玻璃窗观察,并依次插入大头针P3和P4。在插P3和P4时,应使__________________。

图1图2

(2)某同学实验中作出光路图如图2所示,在入射光线上任取一点A,过A点做法线的垂线,B点是垂线与法线的交点。O点是入射光线与aa’界面的交点,C点是出射光线与bb’界面的交点,D点为法线与bb’界面的交点。则实验所用玻璃的折射率n=________(用图中线段表示)。

7.小显和小涛同学“用插针法测玻璃棱镜的折射率”

(1)小显同学按实验步骤,先在纸上插下二枚大头针P1、P2,然后在玻璃棱镜的另一侧插下另外二枚大头针,如图(1)所示.则插针一定错误的是_______(填“P3P4"或"P5P6”)按实验要求完成光路图____,并标出相应的符号,所测出的玻璃棱镜的折射率n=_______.

(2)小涛同学突发奇想,用两块同样的玻璃直角三棱镜ABC来做实验,两者的AC面是平行放置的,如图(2)所示.插针P1、P2的连线垂直于AB面,若操作正确的话,则在图(2)中右边的插针应该是

________(选填"P3P4"、"P3P6"、"P5P4"、"P5P6)

8.某同学在“测定玻璃的折射率”的实验中,先将白纸平铺在木板上并用图钉固定,玻璃砖平放在白纸上,然后在白纸上确定玻璃砖的界面aa'和bb'.O为直线AO与aa'的交点.在直线OA上竖直地插上P1、P2两枚大头针.

(1)该同学接下来要完成的必要步骤有________.

A.插上大头针P3,使P3仅挡住P2的像

B.插上大头针P3,使P3挡住P1的像和P2的像

C.插上大头针P4,使P4仅挡住P3的像

D.插上大头针P4,使P4挡住P3和P1、P2的像

(2)过P3、P4作直线交bb'于O',过O'作垂直于bb'的直线NN',连接OO'.测量图1中角α和β的大小,则玻璃砖的折射率n=_________.

(3)该同学在实验中将玻璃砖界面aa'和bb'的间距画得过宽.若其他操作正确,则折射率的测量值

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准确值.

9.如图所示,是利用插针法测定玻璃砖的折射率的实验得到的光路图,玻璃砖的入射面AB和出射面CD 并不平行,则:

(1)出射光线与入射光线________(填“平行”或“不平行”);

(2)以入射点O为圆心,以R=5cm长度为半径画圆,与入射光线PO交于M点,与折射光线OQ交于F 点,过M、F点分别向法线作垂线,量得MN=1.68cm,FE=1.12cm,则该玻璃砖的折射率n=________.10.利用插针法可以测量半圆柱形玻璃砖的折射率。实验方法如下:在白纸上做一直线MN,并做出它的一条垂线AB,将半圆柱形玻璃砖(底面的圆心为O)放在白纸上,它的直边与直线MN对齐,在垂线AB 上插两个大头针P1和P2,然后在半圆柱形玻璃砖的右侧插上适量的大头针,可以确定光线P1P2通过半圆柱形玻璃砖后的光路,从而求出玻璃的折射率。实验室中提供的器材除了半圆柱形玻璃砖、木板和大头针外,还有量角器等。

(1)某学生用上述方法测量玻璃的折射率,在他画出的垂线AB上竖直插上了P1、P2两枚大头针,但在半圆柱形玻璃砖右侧的区域内,不管眼睛放在何处,都无法透过半圆柱形玻璃砖同时看到P1、P2的像,原因是_______措施是_________。

(2)为了确定光线P1P2通过半圆柱形玻璃砖后的光路,在玻璃砖的右侧,最少应插___枚大头针。

11.如图所示,某同学用插针法测量楔形玻璃砖的折射率。请完善该同学的实验步骤。

A.用图钉把白纸固定在木板上;

B.在白纸上画一条直线aa′,取aa′上的点O作为入射点;

C.画出线段MO,在MO上插上P1、P2两根大头针;

D.把玻璃砖放在白纸上,使玻璃砖的界面AB与直线aa′对齐,画出玻璃砖另一界面AC;

E.在玻璃砖AC侧透过玻璃砖观察,调整视线方向,使P2的像挡住P1的像。插上大头针P3,使P3挡住

________的像,插上大头针P4,使P4挡住P3和________的像;

F.移去玻璃砖,拔掉大头针,作图找出以O点为入射点的一组入射角i和折射角r;

G.用________测量________的值,代入公式n=________,求得玻璃砖的折射率。

12.如图所示,某同学用插针法测定一半圆形玻璃砖的折射率。在平铺的白纸上垂直纸面插大头针P l、P2确定入射光线,并让入射光线过圆心O,在玻璃砖(图中实线部分)另一侧垂直纸面插大头针P3,使P3

挡住P1、P2的像,连接OP3。图中MN为分界面,虚线半圆与玻璃砖对称,B、C分别是入射光线、折射

光线与圆的交点,AB、CD均垂直于法线并分别交法线于A、D点。

(1)设AB的长度为a,AO的长度为b,CD的长度为m,DO的长度为n,为较方便地表示出玻璃砖的折射率,需用刻度尺测量___和___,则玻璃砖的折射率可表示为__。

(2)该同学在插大头针P3前不小心将玻璃砖以O为圆心顺时针转过一小角度,由此测得玻璃砖的折射率将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13.做“测定玻璃的折射率”的实验,先在白纸上放玻璃砖,在玻璃砖的一侧插上两枚大头针P1和P2,然后在棱镜的另一侧观察,同学接下来要完成的必要步骤,并在纸上标出的大头针位置和玻璃砖轮廓如图所示。

(1)该同学接下来要完成的必要步骤有___;

A.插上大头针P3,使P3仅挡住P2的像

B.插上大头针P3,使P3挡住P1的像和P2的像

C.插上大头针P4,使P4仅挡住P3的像

D.插上大头针P4,使P4挡住P3和P1、P2的像

(2)在本题的图上画出所需的光路;(空气中角用i玻璃中用r表示入射或折射角)____

(3)计算折射率的公式是n=___;

(4)该同学在实验中将玻璃砖界面AB、CD间距画得过宽。若其他操作正确,则折射率的测量值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准确值。

14.在“测玻璃的折射率”实验中:

(1)为取得较好的实验效果,下列操作正确的是___。

A.必须选用上下表面平行的玻璃砖

B.选择的入射角应尽量小些

C.大头针应垂直地插在纸面上

D.大头针P1和P2及P3和P4之间的距离适当大些

(2)有甲、乙两位同学在纸上画出的界面aa'、bb'与玻璃砖位置的关系分别如图①、②所

示,其中甲同学用的是矩形玻璃砖,乙同学用的是梯形玻璃砖。他们的其它操作均正确,且均以aa'、bb'为界面画光路图。则甲、乙两位同学测得的折射率与真实值相比分别是__和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3)小明同学在实验室里用插针法测平行玻璃砖折射率的实验中,已确定好入射方向AO,插了两枚大头针P1和P2,如图所示(①②③是三条直线)。在以后的操作说法中你认为正确的一项是___。

A.在bb'侧调整观察视线,另两枚大头针P3和P4可能插在①线上

B.在bb'侧调整观察视线,另两枚大头针P3和P4可能插在③线上

C.若保持O点不动,减少入射角,在bb'侧调整观察视线,另外两枚大头针P3和P4可能插在①线上

D若保持O点不动,增大入射角,在bb'侧调整观察视线,看不清P1和P2的像,这可能是光在bb'界面发生全反射

15.如图所示,在“测量玻璃的折射率”的实验中,当光线AO以一定入射角穿过两面平行的玻璃砖时,通过插针法找到跟入射光线AO对应的出射光线O′B,从而确定玻璃中的折射光线OO′。

(1)在图中标记了四个角,分别为θ1、θ2、θ3、θ4,则玻璃的折射率n=____________。

(2)下列措施中,不能

..减小实验误差的是_________。

A.玻璃砖界面aa'与bb'间的距离适当大些

B.入射角要尽量小些

C.大头针应竖直地插在纸面上

D.针P1与P2、P3与P4的间距要适当远些

16.小明同学设计了一个用刻度尺测半圆形玻璃砖折射率的实验,如图所示,他进行的主要步骤是:

(1)用刻度尺测玻璃砖的直径AB的大小d;

(2)先把白纸固定在木板上,将玻璃砖水平放置在白纸上,用笔描出玻璃砖的边界,将玻璃砖移走,标出玻璃砖的圆心O、直径AB、AB的法线OC;

(3)将玻璃砖放回白纸的原处,长直尺MN紧靠A点并与直径AB垂直放置;

(4)调节激光器,使PO光线从玻璃砖圆弧面沿半径方向射向圆心O,并使长直尺MN的左右两侧均出现亮点,记下左侧亮点到A点的距离x1,右侧亮点到A点的距离x2。

关于上述实验,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BOC的范围内,改变入射光线PO的入射角,直尺MN上可能只出现一个亮点

B.左侧亮点到A点的距离x1一定大于右侧亮点到A点的距离x2

C.左侧亮点到A点的距离x1一定小于右侧亮点到A点的距离x2

D.要使左侧亮点到A点的距离x1增大,应减小入射角

17.在“插针法测定玻璃砖的折射率”的实验中,取一块半圆形玻璃砖,O为圆心,如图所示,点P1、P2、P3、P4依次分别为四个插针位置,其中O、P1、P2三点在同一直线上

(1)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_____

A.大头针应竖直插在纸面上

B.直线OP2与MN的夹角不宜过小

C.在插大头针P4时,只需让P4挡住P3

D.大头针P1、P2及P3、P4之间的距离应适当大些

(2)在某次测量中,测得∠P1OF=45?,∠P4OE=60?,则该玻璃砖的折射率为_____

(3)实验时,由于大头针P1、P2离界面MN较近,导致在MN另一侧无论怎样移动视线都无法观察到大头针P1、P2的像(其他操作均正确),其原因是______.

18.实验小组要测定玻璃砖的折射率,实验室器材有:玻璃砖、大头针4枚(1P、2P、3P、4P)、刻度尺、笔、白纸。

(1)实验时,先将玻璃砖放到白纸上,画出玻璃砖的上、下两个表面'aa,和'bb,在白纸上竖直插上两枚大头针1P、2P,如图所示,再插大头针3P、4P时,要使_____。

A.3P要插在1P、2P的连线上

B.3P要挡住透过玻璃砖观察到的1P、2P

C.4P要插在2P、3P的连线上

D.4P要挡住3P和透过玻璃砖观察到的1P、2P

(2)作出光路如图所示,过C点作法线交玻璃砖于A点和C点,过O点延长入射光线交AC于B点。设OA 的长度为1l,OB的长度为2l,OC的长度为3l,AB的长度为4l,AC的长度为5l,为方便地测量出玻璃砖的折射率,需用刻度尺测量的量至少有_______________(选填1l、2l、3l、4l、5l),则计算玻璃砖折射率的表达式为n=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图,用插针法测定玻璃折射率的实验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_)

①1P、2P及3P、4P之间的距离适当大些,可以提高准确度

②1P、2P及3P、4P之间的距离取得小些,可以提高准确度

③入射角1 尽量大些,可以提高准确度

④入射角太大,折射光线会在玻璃砖的内表面发生全反射,使实验无法进行

⑤1P、2P的间距、入射角的大小均与实验的准确度无关

A.①③B.②④C.③⑤D.①④

19.某小组做测定玻璃的折射率实验,所用器材有:玻璃砖,大头针,刻度尺,圆规,笔,白纸.

①下列哪些措施能够提高实验准确程度______.

A.选用两光学表面间距大的玻璃砖

B.选用两光学表面平行的玻璃砖

C.选用粗的大头针完成实验

D.插在玻璃砖同侧的两枚大头针间的距离尽量大些

②该小组用同一套器材完成了四次实验,记录的玻璃砖界线和四个大头针扎下的孔洞如下图所示,其中实验操作正确的是______.

③该小组选取了操作正确的实验记录,在白纸上画出光线的径迹,以入射点O为圆心作圆,与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分别交于A、B点,再过A、B点作法线NN'的垂线,垂足分别为C、D点,如图所示,则玻璃的折射率n=______.(用图中线段的字母表示)

20.如图所示,在用“插针法”测定平行玻璃砖的折射率实验中:

测定平行玻璃砖的折射率实验中:

(1)下列措施对提高实验精度没有作用的是________。

A.入射角α不宜过小

B.P1P2间距适当大些

C.选用d稍微大点的玻璃砖

D.OP2间距尽可能小些

(2)下列因素对Δy大小没有影响的是________。

A.入射角α

B.玻璃砖的折射率n

C.P1P2之间的距离

D.玻璃砖的厚度d

21.如图所示,某同学用插针法测定一半圆形玻璃砖的折射率.在平铺的白纸上垂直纸面插大头针P1、P2确定入射光线,并让入射光线过圆心O,在玻璃砖(图中实线部分)另一侧垂直纸面插大头针P3,使P3挡住

P1、P2的像,连接OP3,图中MN为分界线,虚线半圆与玻璃砖对称,B、C分别是入射光线、折射光线与圆的交点,AB、CD均垂直于法线并分别交法线于A、D点.

(1)设AB的长度为l1,AO的长度为l2,CD的长度为l3,DO的长度为l4,为较方便地表示出玻璃砖的折射率,需用刻度尺测量________,则玻璃砖的折射率可表示为________.

(2)该同学在插大头针P3前不小心将玻璃砖以O为圆心顺时针转过一小角度,由此测得玻璃砖的折射率将

_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22.如图所示,画有直角坐标系xOy的白纸位于水平桌面上.M是放在白纸上的半圆形玻璃砖,其底面的圆心在坐标原点,直边与x轴重合,OA是画在纸上的直线,P1、P2为竖直地插在直线OA上的两枚大头针,P3是竖直地插在纸上的第三枚大头针,α是直线OA与y轴正方向的夹角,β是直线OP3与y轴负方向的夹角.只要直线OA画得合适,且P3的位置取得正确,测出角α和β,便可求得玻璃的折射率.某学生在用上述方法测量玻璃的折射率时,在他画出的直线OA上竖直地插上了P1、P2两枚大头针,但在y<0的区域内,不管眼睛放在何处,都无法透过玻璃砖看到P1、P2的像,他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若他已透过玻璃砖看到P1、P2的像,确定P3位置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若他已正确地测得了α、β的值,

则玻璃的折射率n=__________.

23.某同学用半圆形玻璃砖测定玻璃的折射率(如图所示).验的主要过程如下:

A.把白纸用图钉钉在木板上,在白纸上作出直角坐标系xOy,在白纸上画一条线段AO表示入射光线.B.把半圆形玻璃砖M放在白纸上,使其底边aa′与Ox轴重合.

C.用一束平行于纸面的激光从y>0区域沿y轴负方向射向玻璃砖,并沿x轴方向调整玻璃砖的位置,使

这束激光从玻璃砖底面射出后,仍沿y轴负方向传播.

D .在AO 线段上竖直地插上两枚大头针P 1、P 2.

E .在坐标系y <0的区域内竖直地插上大头针P 3,并使得从P 3一侧向玻璃砖方向看去,P 3能同时挡住P 1和P 2.

F .移开玻璃砖,连接O 、P 3,用圆规以O 点为圆心画一个圆(如图中虚线所示),此圆与AO 线交点为B ,与OP 3线的交点为C .确定出B 点到x 轴、y 轴的距离分别为x 1、y 1,C 点到x 轴、y 轴的距离分别为x 2、y 2.

(1)若实验中该同学没有将玻璃砖的底边aa ′与Ox 轴重合,而是向y >0方向侧移了一些,这将导致所测的玻璃折射率与其真实值相比________.(选填“偏大”、“不变”或“偏小”).

(2)若实验中该同学在y <0的区域内,从任何角度都无法透过玻璃砖看到P 1、P 2,为能透过玻璃砖看到P 1、P 2,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答案】BD ;乙;DE/GF .

2.【答案】见解析见解析

sini sin γ

小一些 1.5

3.【答案】(1)1

2sin sin θθ(2)甲(3)A

4.【答案】

AC 经过12P P ''、的光线在界面MN 处发生全反射5.【答案】2

cos cos αβ

不变

6.【答案】P 3挡住P 1、P 2的像,P 4挡住P 3和P 1、P 2的像

AB OC n OA CD

=

?7.【答案】56

P P

如图所示:

12

sin sin θθ

5

6

P P

8.【答案】BD

sin sin βα

小于

9.【答案】不平行

1.5

10.【答案】发生了全反射P 1P 2向O 点平行下移(或玻璃砖向上平移)1

11.【答案】P 1、P 2P 1、P 2量角器i 、r

sin sin i r

12.【答案】a

m

a m

偏大

13.【答案】

BD

sin sin i r

小于

14.【答案】CD 偏小

不变C

15.【答案】

1

3

sin sin θθB

16.【答案】B 17.【答案】C

62

在MN 界面发生了全反射

18.【答案】BD

2l 、3

l 32

l l A

19.【答案】AD D AC BD 20.【答案】D

C

21.【答案】l 1和l 3

13

l n l =

偏大

22.答案】(1)因为入射角太大发生了全反射

(2)另画一条更靠近y 轴正方向的直线OA ,把大头针P 1、

P 2竖直插在所画的直线上,直到在y <0区域透过玻璃砖能看到P 1、P 2的像.(3)插上大头针P 3,使P 3

刚好能挡住P 1、P 2的像(4)

sin sin βα

23.【答案】偏大

重新画线段AO ;减小AO 与y 轴间的夹角(或逆时针转动玻璃砖,重新画坐标系)

实验14 测定玻璃的折射率

实验十四 测定玻璃的折射率 一、实验目的 测定玻璃的折射率 二、实验原理 如图1所示,abb ′a ′为两面平行的玻璃砖,光线的入射角为θ1,折射角为θ2,根据n =sin θ1sin θ2 可以计算出玻璃的折射率. 图1 三、实验器材 木板、白纸、玻璃砖、大头针、图钉、量角器、三角板、铅笔. 四、实验步骤 1.用图钉把白纸固定在木板上. 2.在白纸上画一条直线aa ′,并取aa ′上的一点O 为入射点,作过O 的法线NN ′. 3.画出线段AO 作为入射光线,并在AO 上插上P 1、P 2两根大头针. 4.在白纸上放上玻璃砖,使玻璃砖的一条长边与直线aa ′对齐,并画出另一条长边的对齐 线bb ′. 5.眼睛在bb ′的一侧透过玻璃砖观察两个大头针并调整视线方向,使P 1的像被P 2的像挡 住,然后在眼睛这一侧插上大头 针P 3,使P 3挡住P 1、P 2的像,再插上P 4,使P 4挡住P 3和P 1、P 2的像. 6.移去玻璃砖,拔去大头针,由大头针P 3、P 4的针孔位置确定出射光线O ′B 及出射点O ′, 连接O 、O ′得线段OO ′. 7.用量角器测量入射角θ1和折射角θ2,并查出其正弦值sin θ1和sin θ2. 8.改变入射角,重复实验,算出不同入射角时的sin θ1sin θ2 ,并取平均值. 五、误差分析 1.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确定的不准确性. 2.测量入射角和折射角时的误差. 六、注意事项

图2 图3 1.玻璃砖应选用厚度、宽度较大的. 2.大头针应竖直地插在白纸上,且间隔要大些. 3.实验时入射角不宜过大或过小,一般在15°~75°之间. 4.玻璃砖的折射面要画准,不能用玻璃砖界面代替直尺画界线. 5.实验过程中,玻璃砖和白纸的相对位置不能改变. 记忆口诀 白纸上面画边缘,然后才放玻璃砖; 两针决定入射光,再插一针挡两像; 两针两像成一线,去砖画图是重点; 入射线,折射线,做出法线角出现; 入射角,折射角,不大不小是最好; 拿砖要触毛玻面,插针竖直做实验. 例1 一块玻璃砖有两个相互平行的表面,其中一个表面是镀银的 (光线不能通过此表面).现要测定此玻璃砖的折射率,给定的器 材还有:白纸、铅笔、大头针4枚(P 1、P 2、P 3、P 4)、带有刻度 的直角三角板、量角器.实验时,先将玻璃砖放到白纸上,使上述两个相 互平行的表面与纸面垂直.在纸面上画出直线aa ′和bb ′,aa ′表示镀银的玻璃表面,bb ′表示另一表面,如图2所示.然后,在白纸上竖直插上两枚大头针P 1、P 2.用P 1、P 2的连线表示入射光线. (1)为了测量折射率,应如何正确使用大头针P 3、P 4?试在题图中标出P 3、P 4的位置. (2)然后,移去玻璃砖与大头针.试在题图中通过作图的方法标出光线从空气到玻璃中的入射角θ1与折射角θ2.简要写出作图步骤. (3)写出用θ1、θ2表示的折射率公式n =________. 例2 实验室有一块长方体透明介质,截面如图3中ABCD 所 示.AB 的长度为l 1,AD 的长度为l 2,且AB 和AD 边透光,而 BC 和CD 边不透光且射到这两个边的光线均被全部吸收.现让一 平行光束以入射角θ1射到AB 面,经折射后AD 面上有光线射 出.甲、乙两同学分别用不同的方法测量该长方体介质的折射率. (1)甲同学的做法是:保持射到AB 面上光线的入射角θ1不变,用一遮光板由A 点沿AB 缓慢推进,遮光板前端推到P 时,AD 面上恰好无光线射出,测得AP 的长度为l 3,则长方

实验测量玻璃的折射率

《测量玻璃的折射率》学习材料 【教学目的】 1.测定一块玻璃砖的折射率; 2.验证光的折射定律。 【实验器材】 1块矩形玻璃砖、刻度尺、量角器、1张8开白纸、4枚大头针、1块木板、铅笔 【实验原理】 用两面平行的玻璃砖来测定玻璃的折射率。当光线斜入射进入两面平行的玻璃砖时,从玻璃砖射出的光线的传播方向是不变的,出射光线跟入射光线相比只有一定得侧移。只要我们找出跟某一入射光线对应的出射光线,就能求出在玻璃中对应的折射光线,从而求出折射角。再根据折射定律,就可以求出玻璃的折射率n=sin i /sin r 。 插针法确定光路的基本原理:当后两枚大头针与前两枚大头针在玻璃中的虚像处于同一视线上时,四枚大头针处于同一光路上。 【实验步骤】 1、把白纸用图钉固定在木板上。 2、在白纸上画一条直线aa '作为界面(如图所示),过aa '上一点O 作垂直于aa '的直线NN ′作为法线,过O 点画一条入射光线AO ,使入射角i 适当大些。 3、在AO 线上竖直地插两枚大头针1P 、2P ,在白纸上放上被测玻璃砖,使玻璃砖的一个面与aa '重合。 4、沿玻璃砖的另一侧面画一条直线bb '。 5、在玻璃砖的bb '一侧白纸上竖直地立一枚大头针3P ,调整视线,同时移动3P 的位置,使3P 恰好能同时挡住1P 、2P 的像,把大头针3P 竖直插在此时位置。

6、同样,在玻璃砖bb '一侧再竖直地插一枚大头针4P ,使4P 能挡住3P 本身,同时也挡住1P 、2P 的像。 7、移去玻璃砖,拔去大头针,过3P 、4P 做一条直线BO '交bb '于O '点,连接OO ', OO '就是入射光线AO 在玻璃砖内的折射光线,折射角为r 。 8、用量角器量出入射角i 和折射角r 的大小。 9、改变入射角i ,重复上面的步骤再做三、四次。 10、算出不同入射角时,n =sin i /sin r 的值,求出几次实验中n 的平均值就是玻璃的折射率。(或图像法求折射率:用sin i 表示纵坐标,用sin r 表示横坐标,则图线的斜率就是玻璃的折射率。) 注:遇到通过作图判断两个量的关系的方法(不是线性关系的,化成线性关系); 【记录数据】 数项值 次数 1 2 3 入射角i 折射角r sin i sin r n =sin i /sin r 【注意事项】 1、玻璃砖应选择宽度较大的(一般要求5cm 以上),以减小确定光路方向时出现的误差,提高测量的准确度。 2、操作时不要用手触摸玻璃砖的光滑光学面,更不能把玻璃砖界面当尺子画界线,以免损坏玻璃砖的光学表面。(先在白纸上画直线作为玻璃砖的界面,再画玻璃砖的另一界面时,对齐玻璃砖的另一长边,用大头针确定两点,并以此两点画直线bb '作为玻璃砖的另一界面。) 3、大头针应垂直地插在纸上,同侧两针之间的距离要稍大些;

玻璃折射率的测量方法

课程论文 题目:对玻璃折射率测定方法的探究 班级:2010级物理学本科班 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对玻璃折射率测定方法的探究

摘要:通过不同的方法测定玻璃的折射率,在对实验现象观察的同时,比较不同的方法之间的区别,并将实验结果与真实值比较。 关键词:玻璃,分光计,顶角,偏向角,折射率。 引言:运用钠灯灯光或激光照射玻璃,通过观察折射或反射光的性质来确定玻璃的折射率。 实验方法: (一) 最小偏向角法: 1. 实验仪器与用具:分光计,玻璃三棱镜,钠灯。 2. 实验原理: (1)将待测的光学玻璃制成三棱镜,可用最小偏向角法测其折射率n .测量原理见图1,光线α代表一束单色平行光,以入射角i 1投射到棱镜的AB 面上,经棱镜两次折射后以i 4角从另一面AC 射出来,成为光线t .经棱镜两次折射,光线传播方向总的变化可用入射光线α和出射光线t 延长线的夹角δ来表示,δ称为偏向角.由图1可知δ=(i 1-i 2)+(i 4-i 3)=i 1+i 4-A .此式表明,对于给定棱镜,其顶角 A 和折射率n 已定,则偏向角δ随入射角i 1而变,δ是i 1的函数. (2)用微商计算可以证明,当i 1=i 4或i 2=i 3时,即入射光线a 和出射光线t 对称地“站在”棱镜两旁时,偏向角有最小值,称为最小偏向角,用δm 表 示.此时,有i 2=A /2, i 1=(A +δm )/2,故2 2m A A n sin sin δ+=。用分光计测出棱 镜的顶角A 和最小偏向角δm ,由上式可求得棱镜的折射率n . 3.实验内容: 3.1棱镜角的测定 图1

置光源于准直管的狭缝前,将待测棱镜的折射棱对准准直管,由准直管射出的平行光束被棱镜的两个折射面分成两部分。在棱镜的另外两侧分别找到狭缝像与竖直叉丝重合,分别记录此时分光计的读数''1212,,,V V V V ,望远镜的两位置所对应的游标读数之差为棱镜角A 的两倍。 3.2最小偏向角的测定 (1)将待测棱镜放置在棱镜台上,转动望远镜使能清楚地看见钠光经棱镜折射后形成的黄色谱线。 (2)刻度内盘固定。缓慢转动载物台,改变入射角,使谱线往偏向角减小的方向移动,用望远镜跟踪谱线观察。 (3)当载物台转到某一位置,该谱线不再移动,如继续按原方向转动载物台,可看到谱线反而往相反的方向移动,即偏向角变大。该谱线偏向角减小的极限位置即为最小偏向角位置。 (4)反复实验,找出谱线反向移动的确切位置。固定载物台,微动望远镜,使叉丝中间竖线对准谱线中心,记录此时分光计的读数12,V V 。 (5)转动载物台,使光线从待测棱镜的另一光学面入射,转动望远镜至对称位置,使光线向另一侧偏转,同上找出对应谱线的极限位置,相应的游标读数为 ' ' 12V V 和。同一游标左右两次数值之差是最小偏向角的2 倍,即 '' 1122()/4m V V V V δ=-+- 4.实验数据记录 表2:最小偏向角

第四章 2. 学生实验:测定玻璃的折射率

2.学生实验:测定玻璃的折射率 课时过关·能力提升 1.测定玻璃的折射率时,为了减小实验误差,应该注意的是 () A.玻璃砖的宽度应大些 B.入射角应尽量小些 C.大头针应竖直地插在纸面上 D.大头针G1、G2及G3、G4之间的距离应适当大些 解析:玻璃砖的宽度大些,折射光线出射时侧移明显,便于插针和测量,减小误差,选项A正确.入射角小,则光在玻璃中的折射角更小,不便测量,选项B错误.大头针之间的距离适当大些,且竖直地插在纸面上,可使出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定位准确,减小误差,选项C、D正确. 答案:ACD 2.某同学用插针法测定玻璃砖的折射率,他的实验方法和操作步骤正确无误.但他处理实验记录时发现玻璃砖的两个光学面aa'与bb'不平行,如图所示,则() A.AO与O'B两条线平行 B.AO与O'B两条线不平行 C.他测出的折射率偏大 D.他测出的折射率不受影响 .在光线由bb'解析:如题图所示,在光线由aa'面进入玻璃砖发生的偏折现象中,由折射定律知n=sinα sinβ .若aa'与bb'平行,则i=β,因此α=r,此时入射光线AO与出射光线 射出玻璃砖的现象中,同理n=sinr sini O'B平行.若aa'与bb'不平行,则i≠β,因此α≠r,此时入射光线AO与出射光线O'B不平行,B正确.在具体测定折射率时,要求实验方法、光路均准确无误,折射率的测量值不受aa'与bb'是否平行的影响,D 正确.故正确选项为B、D. 答案:BD 3.用“插针法”测定透明半圆柱玻璃砖的折射率,O为玻璃砖截面的圆心,使入射光线跟玻璃砖的平面垂直,如图所示的四个图中G1、G2、G3和G4是四个学生实验插针的结果:

光学石英玻璃的折射率

表7 光学石英玻璃的折射率(之一)波长(毫微米)水晶熔制石英玻璃合成石英玻璃185.41 1.57464 - 193.53 1.56071 - 202.54 1.54729 1.54717 206.20 1.54269 1.54266 213.85 - 1.53434 214.45 1.53385 - 226.50 1.52318 1.52299 23 2.94 1.51834 - 237.83 - 1.51473 248.20 - 1.50841 250.20 1.50762 - 257.62 1.50397 1.50351 265.36 - 1.49994 274.87 1.49634 - 280.35 - 1.49403 289.36 - 1.49098 298.06 1.48859 1.48837 307.59 - 1.48575 313.17 - 1.48433 328.36 1.48183 - 334.15 - 1.47976 340.36 1.47877 1.47860 346.69 1.47766 1.47748 361.17 1.47513 1.47503 365.48 - 1.47448 398.84 1.47028 - 404.65 - 1.46961 435.83 1.46679 1.46669 486.13 1.46324 1.46314 546.07 1.46021 1.46007 587.56 1.45857 1.45847 656.27 1.45646 1.45637 注:测量误差:±3×10-5 表7 光学石英玻璃的折射率(之二)波长λ(微米) 折射率波长λ(微米) 折射率0.67 1.456066 1.30 1.446980 0.68 1.455818 1.40 1.445845 0.69 1.455579 1.50 1.444687 0.70 1.455347 1.60 1.443492 0.80 1.453371 1.70 1.442250 0.90 1.451808 1.80 1.440954 1.00 1.450473 1.90 1.439957 1.10 1.440261 2.00 1.438174 1.20 1.448110 2.10 1.436680 2.20 1.435111 2.90 1.421684 2.30 1.433462 3.00 1.41937 2.40 1.431730 3.10 1.41694

各种玻璃特性详细介绍

各种玻璃特性详细介绍玻璃的制造已有五千年的历史,一般认为最早的制造者是古代的埃及人。我国在东周时代已能制造玻璃,玻璃组成中都含有氧化铅和氧化钡,与其他国家的古代玻璃有明显的区别。我国历史上有把玻璃称为琉璃、颇黎、假水晶料器、硝子等名称。 玻璃具有一系列非常可贵的特性:透明、坚硬、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可通过化学组成的调整,大幅度调节玻璃的物理和化学性能,以适应各种不同的使用要求;可以用吹、压、拉、铸、槽沉、离心浇注等多种成形方法,制成各种形状的空心和实心制品;可以通过焊接和粉末烧结等加工方制成形状复杂、尺寸严格的器件。而且,制造玻璃的原料丰富,价格低廉。因此,作为结构材料和功能材料,玻璃在建材、轻工、交通、医药、化工、电子、航天、原子能等领域获得了极其广泛的应用。 B270/K9 K9玻璃是用K9料制成的玻璃制品,用于光学镀膜等领域 K9料属于光学玻璃,由于它晶莹剔透,所以衍生了很多以K9料为加工对象的工厂,他们加工出来的产品,在市面上称为水晶玻璃制品。 K9的组成如下: SiO2=69.13%B2O3=10.75%BaO=3.07%Na2O=10.40%K2O=6.29%As2O3=0.36% 它的光学常数为:折射率=1.51630色散=0.00806阿贝数=64.06。 石英玻璃 石英玻璃以其优良的理化性能,被大量广泛用于半导体技术,新型电光源,彩电荧光粉生产,化工过程,超高电压收尘、远红外辐射加热设备、航空航天技术、某些武器及光学仪器的光学系统、原子能技术、浮法玻璃及元碱玻璃窖的耐火材料,特种玻璃用坩埚,仪器玻璃成型部料碗,紫外线杀菌灯,各种有色金属的生产等诸多领域。石英玻璃SiO2含量大于99.5%,热膨胀系数低,耐高温,化学稳定性好,透紫外光和红外光,熔制温度高、粘度大,成型较难。多用于半导体、电光源、光导通信、激光等技术和光学仪器中。 石英玻璃在整个波长有特别好的透光性,在红外区(特殊的红外玻璃除外),光谱透射范围比普通玻璃大。在可见光区透过率达93%。在紫外光谱区,特别是在短波,紫外光谱区透过率比其他玻璃好的多。石英玻璃他的光学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的化学性能。哪怕是0.001%的杂质就明显地影响产品质量。过度金属杂质会改变波长方向移动,羟基的存在会吸收2.73μm光带。国产光学石英玻璃有三个牌号:JGS1紫外光学石英玻璃,应用波段185-2000nm,用合成石制造,Sicl4为原料,JGS2紫外光学石英玻璃,应用波段220-2500nm,用水晶做

折射率测量

实验十一 折射率测量 折射率是物质的重要特性参数之一,使人们了解光学玻璃、光纤、光学晶体、液晶、薄膜等材料的光学性能。折射率也是矿物鉴定的重要依据,也是光纤通信、工程塑料新物质和新介质判断依据。测量折射率的方法很多,这里介绍几种主要的实验方法。 练习一 用最小偏向角法测棱镜玻璃折射率 【实验目的】 1.进一步熟悉分光计调节方法; 2.掌握三棱镜顶角,最小偏向角的测量方法。 【实验仪器】 JJY 型分光计、低压钠灯、平面反射镜、等边三棱镜。 【实验原理】 一束平行的单色光,从三棱镜的一个光学面(AB 面)入射,经折射后由另一光学面(AC 面)射出,如图5.11.1所示。入射光和AB 面法线的夹角i 称为入射角,出射光和AC 面法线的夹角i '称为出射角,入射光和出射光的夹角δ称为偏向角。可以证明,当入射角i 等于出射角i '时,入射光和反射光之间的夹角δ最小,称为最小偏向角m in δ。 由图5.11.1可知)''()(r i r i -+-=δ,当 'i i =时,由折射定律有'r r =,得 )(2min r i -=δ (5.11.1) 又因 A A G r r r =-π-π=-π==+)(2' 所以 = r 2 A (5.11.2) 由式(5.11.1)和式(5.11.2)得 2 min δ+= A i 由折射定律有 ① ② 图5.11.1

2 sin 2sin sin sin min A A r i n δ+== (5.11.3) 由式(5.11.3)可知,只要测出最小偏向角min δ(顶角已知),就可以计算出棱镜玻璃对该波长的折射率。 【实验内容与步骤】 1.正确调整分光计,使其满足实验要求(参阅§3.9) 2.测定玻璃三棱镜对钠光黄光的最小偏向角 如图 5.11.2所示,旋载物台,使一光学面AC 与平行光管入射方向基本上垂直。当一束钠黄单色光从平行光管发出平行光射向三棱镜AB 光学面,经过三棱镜AC 光学面折射出来,望远镜从毛面BC 底边出发,沿着逆时针旋转,会看到清晰的狭缝像,说明找到折射光路。此时转动小平台连同棱镜,观察狭缝像运动 状态,如果向右移动,偏向角δ变小。再转小平台狭缝像会走到一定位置转折,使δ偏大,此转折点即为该光谱线的最小偏向角位置,把望远镜对准这个转折点,记录下来,为m in T 、min 'T 。然后使望远镜对准入射光(平行光管位置),读取方位为0T 与0'T ,则最小偏向角 ]''[2 1 0min 0min min T T T T -+-=δ 3.计算棱镜折射率 光的颜色_______ 波长_______nm ]''[2 1 0min 0min min T T T T -+-=δ 图5.11.2 测最小偏向角示意图

2018届二轮复习实验:测定玻璃的折射率(全国)

实验:测定玻璃的折射率 考点解读 1.实验原理 如实验原理图甲所示,当光线AO 1以一定的入射角θ1穿过两面平行的玻璃砖时,通过插针法找出与入射光线AO 1对应的出射光线O 2B ,从而求出折射光线O 1O 2和折射角θ2,再根据12sin sin n θθ=或1PN n QN =' 算出玻璃的折射率。 2.实验器材 木板、白纸、玻璃砖、大头针、图钉、量角器、直尺、铅笔。 3.实验步骤 (1)用图钉把白纸固定在木板上。 (2)在白纸上画一条直线aa ′,并取aa ′上的一点O 为入射点,作过O 点的法线NN ′。 (3)画出线段AO 作为入射光线,并在AO 上插上P 1、P 2两根大头针。 (4)在白纸上放上玻璃砖,使玻璃砖的一条长边与直线aa ′对齐,并画出另一条长边的对齐线bb ′。 (5)眼睛在bb ′的一侧透过玻璃砖观察两个大头针并调整视线方向,使P 1的像被P 2的像挡住,然后在眼睛这一侧插上大头针P 3,使P 3挡住P 1、P 2的像,再插上P 4,使P 4挡住P 3和P 1、P 2的像。 (6)移去玻璃砖,拔去大头针,由大头针P 3、P 4的针孔位置确定出射光线O ′B 及出射点O ′,连接O 、O ′得线段OO ′。

(7)用量角器测量入射角θ1和折射角θ2,并查出其正弦值sin θ1和sin θ2。 (8)改变入射角,重复实验,算出不同入射角时的 12 sin sin θθ,并取平均值。 4.注意事项 (1)玻璃砖应选厚度、宽度较大的。 (2)入射角不宜过大或过小,一把为15°~75°。 (3)用手拿玻璃砖时,手只能接触玻璃砖的毛面或棱,不能触摸光洁的光学面,严禁把玻璃砖当尺子画玻璃砖的另一边b b ′。 (4)实验过程中,玻璃砖在纸上的位置不可移动。 (5)大头针应竖直地插在白纸上,且玻璃砖每两枚大头针P 1与P 2间、P 3与P 4间的距离应大一点,以减小确定光路方向时造成的误差。 5.实验数据处理 (1)计算法:用量角器测量入射角θ1和折射角θ2,并查出其正弦值sin θ1和sin θ2。算出不同入射角时的12sin sin θθ,并取平均值。 (2)作sin θ1-sin θ2图象:改变不同的入射角θ1,测出不同的折射角θ2,作sin θ1-sin θ2图象,由12 sin sin n θθ=可知图象应为直线,如实验原理图乙所示,其斜率为折射率。 (3)“单位圆”法确定sin θ1、sin θ2,计算折射率n 。 以入射点O 为圆心,以一定的长度R 为半径画圆,交入射光线OA 于E 点,交折射光线OO ′于E ′点,过E 作NN ′的垂线EH ,过E ′作NN ′的垂线E ′H ′。如实验原理图丙所示,12sin =sin EH n E H θθ='' 。只要用刻度尺量出EH 、E ′H ′的长度就可以求出n 。 典型例题 某同学利用“插针法”测定玻璃的折射率,所使用的玻璃砖两面平行。正确操作后,作出的光路图及测出的相关角度如图所示。

光明光电材料对照表

光明光电光学玻璃产品数据库 环保玻璃对照表 CDGM HOYA SCHOTT OHRAR CODE TYPE CODE TYPE CODE TYPE CODE TYPE 470668H-QK1471673FC1471673FK1471674FSL1 487700H-QK3 487704H-QK3L487704FC5487704N-FK5487702S-FSL5 497816H-FK61497816FCD1497816N-PK52497816S-FPL51 500660H-K2500660BSC4500658BK4500600BSL4 505647H-K3 510634H-K5510634BSC1510635BK1510636BSL1 511605H-K6511605C7511604K7511605NSL7 515606H-K7 517522H-KF6517522E-CF6517524S-NSL36 517642H-K9L517642BSC7517642N-BK7516641S-BSL7 518590H-K10518590E-C3518590S-NSL3 519617H-K16 522595H-K50522595C5522595N-K5522598S-NSL5 523586H-K51A523586C12523585NSL51 526602H-K11526601BACL1526600NSL21 530605H-BaK1 532488H-QF6532488E-FEL6532489N-LLF6532489S-TIL6 534555H-K12534554ZNC5534553ZK5534555ZSL5 540597H-BaK2540597BAC2540597N-BAK2 540595S-BAL12 541472H-QF8541472E-FEL2541472S-TIL2 547628H-BaK3548628BAL21 548458H-QF1548458E-FEL1548458N-LLF1548458S-TIL1 552634H-BaK4552634PCD3552635N-PSK3552638BAL23 561583H-BaK5 564608H-BaK6564608BACD11564608N-SK11564607S-BAL41 567428H-QF56567428E-FL6567428S-TIL26 569560H-BaK7569560BAC4569560N-BAK4 569563S-BAL14 569629H-ZK1569631PCD2569631PSK2569631S-BAL22 571530H-BaF53571530S-BAL3 573575H-BaK8573575BAC1573576N-BAK1573578S-BAL11 575415H-QF3573415S-TIL27 580537H-BaF3580537BAFL4580537BAL4 581409H-QF50581409E-FL5581409N-LF5581407S-TIL25 583595H-ZK2583595BACD12583595SK12583594S-BAL42 589613H-ZK3589613BACD5589613N-SK5589612S-BAL35 596392H-QF14596392E-F8596392S-TIM8 603380H-F1603380E-F5603380S-TIM5 603606H-ZK14603607BACD14603606N-SK14603607S-BSM14 607567H-ZK50607567BACD2607567N-SK2607568S-BSM2 607595H-ZK15607595BACD7607595SK7607594BSM7 609589H-ZK4609589BACD3609589SK3609590BSM3 611558H-ZK5611558BACD8611559SK8611559BSM8 613586H-ZK6613586BACD4613586N-SK4613587S-BSM4 613606H-ZK7

测定玻璃的折射率(成品)

测定玻璃的折射率 【实验目的】:测定玻璃的折射率。 【实验原理】:用插针法确定光路,找出和入射线相应的折射线;用量角器测出入射角i 和折射角r ;根据折射定律计算出玻璃的折射率n= r i sin sin 。 【实验器材】:玻璃砖、白纸三张、木板、大头针四枚、图钉四枚、量角器、三角板(或直尺)、铅笔。 【实验步骤】: ①把白纸用图钉钉在木板上。 ②在白纸上画一条直线aa'作为界面,画一条线段AO 作为入射光线,并过O 点画出界面aa'的法线NN',如图所示。 ③把长方形的玻璃砖放在白纸上,使它的一个长边跟aa'对齐,并画出玻璃砖的另一个长边bb'。 ④在AO 线段上竖直地插上两枚大头针P 1和P 2。 ⑤在玻璃砖的bb'一侧竖直地插上大头针P 3,用眼睛观察调整视线,要使P 3能同时挡住P 1和P 2的像。 ⑥同样地在玻璃砖的bb'一侧再竖直地插上大头针P 4,使P 4能挡住P 3本身和P 1与P 2的像。 ⑦记下P 3和P 4的位置,移去玻璃砖和大头针,过P 3和P 4引直线O'B 与bb'交于O'点,连接O 与O',OO'就是玻璃砖内的折射光线的方向,入射角i=∠AON ,折射角r=∠O'ON'。 ⑧用量角器量出入射角i 和折射角r 的度数。 ⑨从三角函数表中查出入射角和折射角的正弦值,记入自己设计的表格里。 ⑩用上面的方法分别求出入射角是30°,45°,60°时的折射角,查出入射角和折射角的正弦值,把这些数据记在表格里。 【数据处理】 算出不同入射角时 r i sin sin 的值,求出几次实验中所测r i sin sin 的平均值 【注意事项】: 1.玻璃砖应选用厚度、宽度较大的.2.大头针要插得竖直,且间隔要大些.3.入射角不宜过大或过小,一般在15°~75°之间.4.玻璃砖的折射面要画准,不能用玻璃砖界面代替直尺画界线.5.实验过程中,玻璃砖和白纸的相对位置不能改变. 【误差及分析】: ①入射光线、出射光线确定的准确性,要求入射侧、出射侧所插两枚大头针间距宜大点。 ②测量入射角与折射角时的相对误差,故入射角不宜过小。入射角也不宜过大,过大则反 射光较强,出射光较弱。 练习: 1.在用两面平行的玻璃砖测定玻璃折射率的实验中,其实验光路如左图所示,对实验中的一些具体问题,下列意见正确的是( ) A .为了减少作图误差,P 3和P 4的距离应适当取大些 B .为减少测量误差,P 1、P 2的连线与玻璃砖界面的夹角应尽量取大些 C .若P 1、P 2的距离较大时,通过玻璃砖会看不到P 1、P 2的像 D .若P 1、P 2连线与法线NN'夹角较大时,有可能在bb'面发生全反射,所以在bb'一侧就看不到P 1、P 2的像 2.某同学做测定玻璃折射率实验时,用他测得的多组入射角i 与折射角r 作出sini-sinr 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中哪些是正确的( ) A .他做实验时,研究的是光从空气射入玻璃的折射现象 B .玻璃的折射率为0.67 C .玻璃的折射率为1.5 D .玻璃临界角的正弦值为0.67 3、在做测定玻璃折射率的实验时。(1)甲同学在纸上正确画出玻璃砖的界面ab 前,不慎碰了玻璃砖使它向ab 方向平移了一些,如图(甲)所示,其后的操作都正确,但画光路图时,将折射点确定在ab 和cd 上,则测出的n 值将_________。(2)乙同学为了避免笔尖接触光学面,画出的a'b'和c'd'都比实际侧面向外侧平移了一些,如图(乙)所示,以后的操作均正确,画光路图时将入射点和折线点都确定在a'b'和c'd'上,则测出的n 值将__________。(3)丙同学在操作和作图时均无失误,但所用玻璃砖的两个界面明显不平行,这时测出的n 值将___ _。 4.在用插针法测定玻璃砖折射率的实验中,甲、乙、丙三位同学在纸上画出的界面aa ′、bb ′与玻璃砖位置的关系分别如图2-2-9,①、②和③所示,其中甲、丙两同学用的是矩形玻璃砖,乙同学用的是梯形玻璃砖.他们的其他操作均正确,且均以aa ′、bb ′为界面画光路图.则 a b a ′ b ′

光学玻璃对照表

光学玻璃牌号对照表一 CODE n d d CDGM SCHOTT OHARA HOYA SUMITA HIKARI QK 470668 1.4704766.83H-QK1FK1FSL1FC1 487700 1.4874670.04H-QK3 487704 1.4874970.44H-QK3L N-FK5S-FSL5FC5 E-FK5 K 500621 1.4996762.07K1K11 500660 1.5004766.02H-K2BK4BSL4BSC4 505647 1.5046364.72H-K3BK5 508611 1.5080261.05K4A ZKN7ZSL7ZNC7 ZK7 510634 1.5100763.36H-K5BK1BSL1BSC1 BK1 511605 1.5111260.46H-K6K7NSL7C7 K7 515606 1.5147860.63H-K7 516568 1.5160256.79K8 NSL2C2 K2 516642 1.516864.2H-K9L N-BK7S-BSL7BSC7 E-BK7 516642 1.5168 H-UK9L UBK7 518590 1.5181858.95H-K10 S-NSL3E-C3 E-K3 526602 1.5263860.61H-K11BALK1NSL21BACL1 534555 1.5335955.47H-K12ZK5ZSL5ZNC5 ZK5 519617 1.5187861.69H-K16 BACL3 BALK3 522595 1.5224959.48H-K50N-K5S-NSL5C5 E-K5 523586 1.5230758.64H-K51B270NSL51C12 KN1 BaK 530605 1.5302860.47H-BaK1 540597 1.5399659.72H-BaK2N-BAK2S-BAL12BAC2 E-BaK2 547628 1.5467862.78H-BaK3 BAL21 PSK1 552634 1.5524863.36H-BaK4N-PSK3BAL23PCD3 PSK3 561583 1.5606958.34BaK5 564608 1.5638860.76H-BaK6N-SK11S-BAL41BACD11 E-SK11 569560 1.5688356.04H-BaK7N-BAK4 S-BAL14BAC4 E-BAK4 573575 1.572557.49H-BaK8N-BAK1S-BAL11BAC1 E-BAK1 574565 1.5744456.45BaK9BAK6BAL16BAC6 560612 1.5596361.21BaK11SK20BAL50 SK20 ZK 569629 1.5688862.93H-ZK1PSK2BAL22PCD2 PSK2 583595 1.5831359.46H-ZK2SK12S-BAL42BACD12 SK12

学生实验测定玻璃的折射率

2 学生实验:测定玻璃的折射率 知识点一实验步骤、注意事项和误差分析 1.为了使测量结果更精确可以采取的办法是(). A.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B.插针间距适当大些 C.插针间距尽量小些 D.入射角尽量大些 2.测定玻璃砖折射率的实验如图4-2-5所示,把玻 璃砖放在白纸上之前应在纸上先画好图上的三 条直线,它们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最后按正确的要求插上大头针P3、P4,由P3、P4 的位置决定了光线________的方位,从而确定了 折射光线________的方向. 3.在用插针法测定玻璃砖折射率的实验中,甲、乙、丙三位同学在纸上画出的界面aa′、bb′与玻璃砖位置的关系分别如图4-2-6中①②③所示,其中甲、丙两同学用的是矩形玻璃砖,乙同学用的是梯形玻璃砖,他们的其他操作均正确,且均以aa′、bb′为界面画光路图,则这三位同学测得的折射率与真实值相比分别有何变化? 4.(2012·重庆卷,22)如图4-2-7甲所示为光学实验用的长方体玻璃砖,它的________面不能用手直接接触. 在用插针法测定玻璃砖折射率的实验中,两位同学绘出的玻璃砖和三个针孔 a、b、c的位置相同,且插在c位置的针正好挡住插在a、b位置的针的像,

但最后一个针孔的位置不同,分别为d、e两点,如图4-2-7乙所示.计算折射率时,用________(填“d”或“e”)点得到的值较小,用________(填“d”或“e”)点得到的值误差较小. 5.某同学用圆柱形玻璃砖做测定玻璃折射率的实验,先在白纸上放好圆柱形玻璃砖,在玻璃砖的一侧插上两枚大头针P1和P2,然后在圆柱形玻璃砖另一侧观察,调整视线使P1的像被P2的像挡住,接着在眼睛所在一侧相继又插上两枚大头针P3、P4,使P3挡住P1、P2的像,使P4挡住P3和P1、P2的像,在纸上标出大头针位置和圆柱形玻璃砖的边界如图4-2-8所示. (1)在图上画出所需的光路. (2)为了测量出玻璃砖的折射率,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________(要求在图上标 出). (3)测出的折射率n=________. 知识点二数据处理 6.在“测定玻璃砖的折射率”的实验中,有两位同学各设计了一个记录表格,而且都已完成了计算.根据他们设计的表格所反映的信息,判断他们做的是否正确. 甲同学设计的表格是: 次数入射角 θ1 sin θ1 折射角 θ2 sin θ2n n 130°0.50020.9°0.357 1.40 1.40 245 °0.70730.5°0.508 1.39 360°0.86638.0°0.616 1.41

光学玻璃产品对照表

光学玻璃产品对照表

代码CDGM 代码HOYA 代码OHARA 代码SCHOTT 497H-FK61 497-FCD1 4978S-FPL4978N-PK52A 457H-FK71 457-FCD10 618H-ZPK1 618-PCD4 618-S-PHM52 603H-ZPK2 6036 470H-QK1 471-FC1 4716FSL1 4716FK1 487H-QK3 487H-QK3L 487-FC5 4877S-FSL5 4877N-FK5 500H-K2 510-BSC4 5006BSL4 5006BK4 505H-K3 508K4A 508-ZNC7 5086ZSL7 5086ZKN7 510H-K5 510-BSC1 5106BSL1 5106BK1 5116H-K6 5116C7 5116NSL7 5116K7 515H-K7 517H-K9L 517-BSC7 5176S-BSL7 5176N-BK7 518H-K10 518-E-C3 5185S-NSL3 526H-K11 526-BACL1 5266NSL21 522H-K50 5225C5 5225S-NSL5 5225N-K5 523H-K51 5235C12 5235NSL51 530H-BaK1 540H-BaK2 540-BAC2 5405S-BAL12 5405N-BAK2 547H-BaK3 5486BAL21 552H-BaK4 552-PCD3 5526BAL23 5526N-PSK3 561H-BaK5 564H-BaK6 564-BACD11 5646S-BAL41 5646N-SK11 569H-BaK7 569-BAC4 5695S-BAL14 5695N-BAK4 573H-BaK8 573-BAC1 5735S-BAL11 5735N-BAK1

光学玻璃性能参数及解释和代号

序 成都光明光电股份有限公司始建于1956年,是中国最大的光学材料制造商,其光学玻璃的产量数年连续世界第一。公司开发力量雄厚,光学材料生产技术和设备先进,检验测试手段完善。公司持之以恒地进行产品研发、永无止境地追求质量最优,目前能提供200多个牌号的光学、光电子玻璃。 本目录中主要列出了无铅、砷、镉的环境友好玻璃、镧系玻璃以及低软化点玻璃(LSG)、高透过(Hi-Tran)玻璃牌号,同时也保留了部分含铅和砷的玻璃牌号。 与2012年版相比,本版次完善了部分牌号的性能指标,同时新增了公司最新研究开发的一些光学玻璃牌号供你参考选择。 成都光明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2013年2月修订

目录 1 光学玻璃牌号分类和命名 (4) 1.1 光学玻璃牌号分类 (4) 1.2 光学玻璃牌号命名 (4) 1.3 无铅、砷、镉玻璃牌号的命名 (4) 1.4 低软化点玻璃牌号命名 (4) 1.5 高透过玻璃牌号的命名 (4) 2 光学性能 (5) 2.1 折射率 (5) 2.2 色散和阿贝数 (5) 2.3 色散公式 (5) 2.4 相对部分色散 (6) 2.5 应力光学系数B (6) 2.6 内透射比τ (7) 2.7 着色度(λ80 /λ5) (7) 2.8 折射率温度系数(Δn/ΔT) (7) 3 化学性能 (7) 3.1 抗潮湿大气作用稳定性RC(S)(表面法) (7) 3.2 抗酸作用稳定性R A(S)(表面法) (8) 3.3 耐水作用稳定性D W(粉末法) (8) 3.4 耐酸作用稳定性D A(粉末法) (8) 4 热学性能 (8) 4.1 热膨胀系数α (9) 4.2 转变温度Tg (9) 4.3 弛垂温度Ts (9) 4.4 应变点T1014.5 (9) 4.5 退火点T1013 (9) 4.6 软化点T107.6 (9) 4.7 热传导系数λ (9) 5 机械性能 (10) 5.1 杨氏模量E、剪切模量G和泊松比μ (10) 5.2 Knoop硬度HK (10) 5.3 磨耗度FA (10) 5.4 密度ρ (11)

玻璃折射率的测定,物理实验报告

此实验报告共六个方案,其中前三个为实验室可做并已测量数据的方案,第一个方案(最小偏向角法)已测量数据并进行了数据处理。 实验目的:测定玻璃折射率,掌握用最小偏向角法测定玻璃折射率的方法,掌握用读数显微镜法测定玻璃折射率的方法,复习分光计的调整等,掌握实验方案的比较,误差分析,物理模型的选择。要求测量精度E≤1%。 方案一,最小偏向角法测定玻璃折射率 实验原理:最小偏向角的测定,假设有一束单色平行光LD入射到棱镜上,经过两次折射后沿ER方向射出,则入射光线LD与出射光线ER间的夹角称为偏向角,如图1所示。 ? 图1最小偏向角的测定 转动三棱镜,改变入射光对光学面AC的入射角,出射光线的方向ER也随之改变,即偏向角 发生变化。沿偏向角减小的方向继续缓慢转动三棱镜,使偏向角逐渐减小;当转到某个位置时,若再继续沿此方向转动,偏向角又将逐渐增大,此位置时偏向角达到最小值,测出最小偏向角 。可以证明棱镜材料的折射率与顶角及最小偏向角的关系式为 实验仪器:分光计,三棱镜。 实验步骤: 1,对分光计进行调节 2,顶角α的测量 利用自准直法测顶角,如下图所示,用两游标来计量位置,分别称为游标1和游标2,旋紧刻度盘 θ和游标2下螺钉是望远镜和刻度盘固定不动转动游标盘,是棱镜AC面对望远镜,记下游标1的读数 1

的读数2θ。转动游标盘,再试AB 面对望远镜,记下游标1的读数'1θ和游标2的读数'2θ。游标两次读数之差21θθ-或者''21 θθ-,就是载物台转过的角度,而且是α角的补角 ''212 1 1802 θθθ θ α? -+-=- 3,最小偏向角法测定玻璃折射率 如下图,当光线以入射角1i 入射到三棱镜的AB 面上后相继经过棱镜两个光学面AB AC 折射后,以 2i 角从AC 出射。出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的夹角δ称为偏向角。 对于给定三棱镜, 偏向角δ的数值随 入射角1i 的变化而改变。当入射角1i 为某值时(或者1i 与2i 相等时),偏向角δ将达到最小值0δ,0δ称 为最小偏向角,由几何关系和折射定,可得它与棱镜的顶角A 和折射率n 之间有如下关系: 2 sin 2 sin A A n δ+= A.将待测三棱镜放在载物平台,调节平台到适当的高度,使得从平行光管发出的平行光只有少部分能从三棱镜的上方射入望远镜; B.调节三棱镜的位置使得平行光管的平行光以一定的角度入射到棱镜的AB 面;

实验报告测量玻璃折射率

实验报告测量玻璃折射 率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实验报告:测量玻璃折射率 高二( )班 姓名: 座号: 【实验目的】 1、明确测定玻璃砖的折射原理 2、知道测定玻璃砖的折射率的操作步骤 3、会进行实验数据的处理和误差分析 【实验原理】 如图所示,要确定通过玻璃砖的折射光线,通过插针法找出跟入射光线AO 对应的出射光线O 1B ,就能求出折射光线OO 1和折射角θ2,再根据折射定律就可算出玻璃的折射率 n=2 1sin sin θθ。 【实验器材】 平木板、 白纸、 玻璃砖1块、 大头针4枚、 图钉4个、 量角器(或三角板或直尺)、 铅笔 【实验步骤】 1、把白纸用图钉钉在木板上。 2、在白纸上画一条直线ad 作为玻璃砖的上界面,画一条线段AO 作为入射光线,并 过O 点画出界面ad 的法线NN 1。 3、把长方形的玻璃砖放在白纸上,使他的一个长边ad 跟严格对齐,并画出玻璃砖的 另一个长边bc.。 4、在AO 线段上竖直插上两枚大头针P 1P 2. 5、在玻璃砖的ad 一侧再插上大头针P 3,调整眼睛观察的视线,要使P 3 恰好能挡住 P 1P 2在玻璃中的虚像。

6、用同样的方法在玻璃砖的bc 一侧再插上大头针P 4,使P 4能同时挡住P 3本身和P 1P 2 的虚像。 7、记下P 3、P 4的位置,移去玻璃砖和大头针。过P 3、P 4引直线O 1B 与bc 交于O 1点, 连接OO 1,OO 1就是入射光线AO 在玻璃砖内的折射光线的方向。入射角θ1=∠AON ,折射角θ2=∠O 1ON 1 8、用量角器量出入射角θ1和折射角θ2。查出入射角和折射角的正弦值,记录在表格里。 9、改变入射角θ1,重复上述步骤。记录5组数据,求出几次实验中测得的 2 1 sin sin θθ的平均值,就是玻璃的折射率。 【注意事项】 1、用手拿玻璃砖时,手只能接触玻璃砖的毛面或棱,不能触摸光洁的光学面,严禁 把玻璃砖当尺子画玻璃砖的另一边bc 。 2、实验过程中,玻璃砖在纸上的位置不可移动. 3、玻璃砖要选用宽度较大的,宜在5厘米以上,若宽度过小,则测量折射角度值的 相对误差增大;用手拿玻璃砖时,只能接触玻璃毛面或棱,严禁用玻璃砖当尺子画界面; 4、入射角i 应在15°~75°范围内取值,若入射角α过大。则由大头针P 1、P 2射入 玻璃中的光线量减少,即反射光增强,折射光减弱,且色散较严重,由玻璃砖对面看大头针的虚像将暗淡,模糊并且变粗,不利于瞄准插大头针P 3、P 4。若入射角α过小,折射角将更小,测量误差更大,因此画入射光线AO 时要使入射角α适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