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基本情况

江西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基本情况
江西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基本情况

江西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基本情况

江西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隶属于江西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是专门从事地质环境监测和地质灾害调查与治理的全民所有制公益性事业单位。

一、总站组建、沿革及人员、资产等基本情况

(一)、总站成立情况

江西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地处江西省南昌市,1981年7月在江西省地质局水文地质大队水文观测站(第三、四分队)的基础上组建的。1982年11月地质矿产部以地劳[1982]573号文件批准设立:“江西省地质局环境水文地质总站”,属县、团级事业单位。1983年9月局(83)370号文将“江西省地质局环境水文地质总站”更名为“江西省地矿局环境地质大队”;1991年8月30日,局(1991)248号文,将“江西省地矿局环境地质大队”更名为“江西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并同时挂“江西省地质矿产局环境地质研究所”的牌子,单位的性质、隶属关系、驻地、经费渠道不变。至此,江西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沿革、发展到现在。

(二)、职工情况

总站现有职工总数219人,其中:退休职工65人,在职职工154人。

1.在职职工年龄结构:平均年龄41岁;25岁以下7人;26~35岁29人;36~45岁71人,46~55岁47人,55~60岁3人。

2.学历结构:博士1人,硕士1人,在读硕士3人,大学20人,大专29人,中专30人,高中(技校)57人,初中16人。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占在岗职工总数的47%。

3.专业结构:全站各类专业人员98人,占全站职工人数的62.4%;其中水工环专业技术人员51人,占总站专业技术人员的54%,其他专业技术人员占48%。专业技术人员有高级职称的16人,占有专业技术职称人数的20%;中级技术职称43人,占有专业技术职称人数的55%;初级职称20人,占有专业技术职称人数的25%。

4.野外第一线专业技术人员数量及比例:全站各方面专业人员98人,野外第一线专业技术人员48人;野外第一线专业技术人员与全站技术人员之比为49%。

二、领导班子及成员简介

总站设立党委,实行站长负责制。党委成员由肖旦红、颜春、孙健、寇颖、黄长生5人组成。颜春任站长,肖旦红任党委书记。

(二)总站性质和职能

总站为县团级事业单位,实行站长负责制。其组织机构健全,内设党委建制。现任站领导有5人:站长1人,书记1人,副站长1人,副站长兼总工1人,纪委书记兼工会主席1人(另正处级调研员2人,助理调研员1人)。

性质:江西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以下简称“监测总站”)是经省编办批准设立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公益性事业实体,是专门从事公益性、基础性、战略性地质环境监测调查研究和地质灾害防治的专业队伍。其经常性和基本建设经费纳入省财政预算,并在省地矿局(或省国土资源厅)的部门预算中统一安排。

职能:监测总站承担中央与地方财政出资的区域性、基础性、公益性地质环境和地质灾害的调查与防治工作,其主要任务有:

1.组织实施全省地质环境监测工作规划、计划;

2.承担全省地质灾害预警预报工作,并负责提出地质灾害预警工程项目的设置建议;

3.承担全省重大地质灾害的监测防治、调查研究和评价工作,指导全省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网络建设;

4.承担全省城市地质环境调查研究工作;

5.承担全省矿山地质环境调查研究工作;

6.承担全省地质环境监测日常工作和监测资料的接收、汇总、分析和处理,承担全省地质环境信息系统建设、管理,向国土资源厅和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提交各类监测成果和对策建议;

7.参与起草、拟订地质环境管理有关法律法规及实施办法;

8.开展国内外地质环境监测的技术交流和合作;

9.承办省地矿局、省国土资源厅和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交办的其它事项。

根椐以上职能,总站下设7个管理科室和11个生产单位(科级建制)。

(三)各科室职能

1、办公室(综合):含党办、行办、工会、组织、宣传、纪检、监察及车队等;

职能:组织协调行政日常工作;负责文秘、档案、通讯、保密、接待等工

作;负责纪检、监察、组织、宣传、工会等工作。

2、人事教育科:含劳动工资、人事管理、职工教育等;

职能:负责人事管理、劳动工资、养老保险、职工教育及再就业等工作。

3.计划财务科。负责草拟年度计划、编制预决算、财务管理规章、建立各类资产台帐;负责总站和各地级市站的财务日常管理工作。

4.后勤服务中心。负责用电、用水、食堂、车辆调度、庭院绿化美化等工作。离退休人员管理。

5.物资安全科。负责安全生产、综合治理、保卫及物资设备管理等工作。

6.总工程师办公室。职能:负责地质环境监测规划、计划实施方案的编制;负责技术质量的管理工作;负责拟定工作要求、技术质量标准;负责成果审查验收工作;负责成果汇交;负责资料管理工作;负责新技术方法的推广工作,开展地下水与土地资源和环境相关性研究。

7.信息中心

负责全省环境地质信息系统建设、管理和维护;承担信息的收集、汇交、整理;负责项目成果出版及信息系统应用软件的开发;向决策部门提供地质环境管理决策依据和水工环技术支持及信息服务。

8.地质灾害预警预报研究中心

建立并不断完善地质灾害预警预报机制,与省气象局、江西电视台合作,增加地质灾害预警信息服务,建设与维护江西地质环境信息网。负责提出地质灾害预警工程项目的设置建议。承担地质灾害的数据汇总、分析、处理和预测预报工作;负责地质灾害监测技术指导、培训和普及工作。负责重大地下水异常调查和解释工作。

9.地质灾害调查研究中心

组织开展全省重点县(市)较大比例尺地质灾害调查,查清地质灾害发育规律;承担重大地质灾害监测、调查研究和评价工作;负责全省地质灾害应急调查工作。

10.矿山地质环境研究中心

负责矿山地质环境调查、研究和评价工作。

主要承担崩滑流地质灾害、国家重大工程、重点基础设施变形监测,以及全

省公益性环境地质测绘工作,并向预警预报中心、地质灾害研究中心、矿山研究

中心提供相关测绘成果。

11.实验室

负责水质、水样分析及岩土测试试验等工作。

12.各地级市监测站

负责本市的地下水动态监测和地质灾害的监测调查、应急调查、研究、数据

采集和监测工作;按时向省总站汇交各项地质环境监测数据。

13.工勘市场部。其职能主要是开拓地质市场和资质管理。

(四)、制度建设情况

总站十分重视制度建设,严格以制度管人和事。

1、政治方面:党委工作制度、议事规则、领导干部廉政自律若干规定,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等;

2、行政方面:总站内部经济责任制、财务管理规定、安全生产制度、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制等;

3、技术管理方面:成立了以站长为首的总工负责的总站技术成果质量管理委员会、报告审查制度、报告立项制度、野外成果检查验收制度,加强技术成果审查、质量等级评定的有关规定等制度。从这些年工作来看,我站各方面管理制度是健全的,从而使我站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下去。

四、近3年财务情况

五、单位资产及装备情况

1、基地面积14582.33m2,总站房屋建筑面积共7300.86m2,帐面数952840.72元(原值)。

2、设备仪器情况:①交通工具3辆,原值436991.60元;②设备类:笔记本电脑、全站仪、彩色喷墨绘图仪、摄像机、各类钻机、酸度计等设备共42台(套),原值1067113.37元。

六、科研开发能力情况

我站主要从事全省地质环境监测和水工环地质研究、地质灾害调查与评估、矿山环境地质调查、地质环境信息系统建设等工作,是一支技术力量雄厚、设备齐全、先进、多手段、多功能的综合性专业队伍。

(一)、人员构成

总站现有在册职工158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83人,占职工总数的53%;具有高级职称人员21人,中级职称人员37人,占技术人员总数的70%。熟练技术工人51人,占职工人数的32.3%。见表6-1

(二)、科研装备

拥有各种仪器设备380台(套),其中主要仪器设备见表6-2。

主要仪器设备情况

(三)、研发水平

我站拥有地质灾害勘查甲级资质、工程勘察乙级资质,并具有环境地质勘查、水文地质勘查、工程地质勘查、地质勘探工程、地质测绘和岩石、矿物、土壤及水质的分析化验、鉴定测试等资格,20多年来,我站围绕地质环境保护与地质灾害防治,以承担地质灾害调查评估与防治规划、地质灾害预测预报、地质灾害工程治理、矿山环境地质调查评价与保护规划、农业地质调查评价、城市地质调查评价、工程勘察以及地质环境监测等方面的工作为主,并承担了地热勘查、地下水回灌、地方病环境地质调查与改水勘查、矿泉水水源地勘查评价、地质环境与人体健康的关系调查评价、地形测量等工作。共完成国家计划内项目129项(重大科研项目36项),市场项目2320多项,其中“长江中下游重点地区地下水环境背景值调研”、“南昌市环境水文地质、环境工程地质图系”、“江西省鄱阳湖地区地下水环境背景值调查研究”、“江西省癌症分布与地质环境相关性研究”等四个项目获得部、省级科技进步二等奖。

(四)、近三年来,我站主要从事:

1、完成全省25个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项目;

2、完成全省各类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近百项,泥石流、滑坡地质灾害防治治理项目2个

3、完成江西省重点地区矿山区域环境地质调查和江西省矿山地质环境调查与评估工作共计 2 项,为我省进行矿山地质环境管理、进行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提供了科学依据,同时宣传了矿山地质环境保护知识,提高各矿山企业地质环境保护意识。

4、对遂川县大汾镇热水洲温泉开发利用进行研究;

5、开展了江西省重点地区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示范区建设及江西省汛期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工作,为政府部门指挥抗灾救灾提供信息服务和科学决策依据,为南方丘陵地区群发型地质灾害的监测预警预报提供成功经验。

江西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

2004年11月18日

区域概况

区域概况 2.1 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2.1.1社会发展概况 2.1.1.1区域位置 新建区位于江西省中部偏北,赣江下游西岸,中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的南面,是江西省会南昌市市辖县。地理坐标为东经115°31'至116°25',北纬28°20'至29°10'。东与南昌市红谷滩新区接壤,隔赣江与南昌市老城区和南昌县相望;南与丰城市毗邻;西与高安市、安义县、南昌市湾里区交界;北、西北与永修县相连;东北濒鄱阳湖与都昌县、波阳县、余干县为邻。县域呈长条状,东西宽约23km,南北长约112km,总面积为2337.84km2,占南昌市区域面积的31.6%(生米镇划归红谷滩新区管辖之后,县域总面积为2197.24km2)。县域中间被南昌市(昌北)经济技术开发区所隔断,使全县按赣江河流走向分为上新建和下新建。县城长堎镇与南昌市区隔赣江相望,随着南昌市“一江两岸”发展格局的推进和南昌市红谷滩新区的建设,已成为南昌市的新城区。 长堎工业园位于新建区西南部和石埠镇之间,南与城市快速道为界,东起京九铁路西线和昌樟高速,西至城市西外环高速,北至梅岭山脚。 2.1.1.2交通条件 南昌市已经基本形成水陆空立体式交通,南昌水路可通赣江、抚河、锦江和鄱阳湖沿岸城镇及长江各口岸。陆路有105、316、320三条国道和浙赣、京九等铁路,初步形成了安徽、湖北、湖南、浙江等周边省省会“5小时经济圈”。民航已开辟了直达北京、上海、广州等30多个城市的航线。望城地处西南部交通要冲,昌樟高速公路位于其东侧、320国道贯穿南北、规划城市外环——南二环在其北侧,城市高速外环环抱其西侧和南侧。浙赣铁路线从规划区的北侧穿过;南昌铁路西客站位于其东北角,该地区对外交通极其便利。长堎工业园依托南昌市通畅便捷的公路、铁路、航空运输网,为南昌长堎工业园开拓全国市场,发挥辐射和聚集作用提供了强大支撑。 2.1.1.3自然条件 1、地形、地质 新建区属江南丘陵滨湖地区。上新建东南部为平原,西北部为丘陵岗地;下新建西南部为山岗平原,东北部为滨湖圩区。整个县域地势西南高,东北低,起伏较平缓。低山和丘陵约占全县总面积的23.56%(其中低山约占2%),平原占45.44%(包括鄱阳湖

全县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实施方案

全县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XX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XX市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XX府办函〔XX〕108号)精神,加快推进我县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准确掌握全县生态环境质量状况及变化趋势、污染源排放状况、潜在的生态环境风险为核心,以“全面设点、全县联网、自动预警、依法追责”为要求,坚持“部门合作、资源共享、测管协同、分工责任”的原则,以“完善网络、信息共享、风险防范、精准服务、强化保障”为主要任务,逐步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生态环境监测新格局,及时提供客观准确、统一完整、科学权威的生态环境监测数据和信息,不断提升生态环境质量风险监测评估与预报预警能力,为服务污染防治“三大战役”,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XX提供基础保障。 二、建设目标 到XX年,全县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基本实现环境质量、污染源、生态状况监测全覆盖,各级各类生态环境监测数据互联共享,监测预报预警、信息化能力和保障水平明显提升,监测与监管有效联动,初步建成标准统一、责任清晰、各方协同、信息共享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基本适应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 三、主要任务

(一)建设完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 1.空气环境质量监测。进一步优化完善气象要素监测点位,在XX主城区新建市控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点位1个,全县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网络更加完善。(县环境保护局牵头,县气象局配合) 2.水环境质量监测。落实“河长制”有关要求,进一步优化、完善监测断面布设。在渠江、长滩寺河等重点流域科学布设水质监控断面,及时掌控水质变化情况;在县城集中饮用水水源地布设水质监测点位2个;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布设水质监测点位18个。根据水污染防治要求,适时扩大水质监测网络。(县环境保护局牵头,县水务局及各乡镇人民政府、园区管委会配合) 3.土壤环境质量监测。在耕地、林地、工业园区、工业企业、固废集中处理场及周边、饮用水源地、天然气开采、交通干线等区域布设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点位。全县布设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点位12个,基本形成能够反映我县土壤环境质量的监测网络。根据土壤污染防治需要,适时调整和补充土壤监测点位。(县农业局牵头,县环境保护局、县国土资源局、县林业局配合) 4.声环境质量监测。建设覆盖城市建成区的区域声环境、声功能区、道路交通声环境质量监测点。加强对城市敏感点的监测。(县环境保护局牵头,县住房城乡规划建设局、县城管局、县交通运输局、县公安局配合) 5.污染源监测。定期发布重点排污单位名单。严格落实重点排污单位自行监测及信息公开制度,按照监测技术规范和质量控制规定开

南昌的产生、发展及未来机遇

南昌的产生、发展及未来机遇 南昌凭借其江西中部偏北,赣江、抚河下游,鄱阳湖西南岸独特的地理中心位置和交通枢纽位置发展成为江西的省会。作为一个省会城市其发展和衰弱也与省份的经济情况息息相关,随着省内经济的发展而发展,衰弱而衰弱。 一、历史沿革及行政区划 南昌市因南方繁荣昌盛得名,又可称洪城、英雄城,是江西的经济、政治、文化、科技和交通中心,历史上也一直是地区的行政中心。南昌有两千两百多年历史,相传南昌城(汉豫章郡城)是汉高祖6年灌婴所建,城址在今南昌火车站东南约4公里的黄城寺,城周长十里八十四步。所以南昌城又被称为灌婴城。现代南昌是中国首批低碳试点城市,曾荣获国家创新型城市、国际花园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球十大动感都会等等荣誉,2006年被《新闻周刊》评选为世界十大最具经济活力城市。 截至2013年,南昌市下辖东湖区、西湖区、青云谱区、青山湖区、湾里区5个市辖区以及南昌县、新建县、进贤县、安义县4个县。其中市辖区下辖红谷滩新区、高新区、南昌经济开发区、小蓝经济技术开发区、桑海经济技术开发区、望城新区。共有29个街道、47个镇、33个乡,499个社区、1141个行政村;其中市辖区共有29个街道、10个镇、2个乡,389个社区、167个行政村。全市户籍总人口510.08万人,非农业人口235.96万人,常住人口518.42万人,出生率12.98‰,死亡率6.19‰,自然增长率6.79‰。 二、南昌的地理环境 南昌位于北纬28°10'至29°11'、东经115°27'至116°35'之间,地处江西中部偏北,赣江、抚河下游,鄱阳湖西南岸。南昌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夏炎冬寒,雨热同期,夏季炎热有火炉之称。全境山、丘、岗、平原相间,其中水域面积达2204.37㎞2,占29.78%,在全国省会及以上城市中排在前三位。平原占35.8%,东南平坦,西北起伏,水网密布,湖泊众多。 南昌水网密布,赣江、抚河、玉带河、锦江、潦河纵横境内,湖泊众多,有军山湖、金溪湖、青岚湖、瑶湖等数百个大小湖泊,南昌市市区湖泊主要有城外四湖:青山湖、艾溪湖、象湖、黄家湖(含礼步湖、蝶子湖),城内四湖:东湖、西湖、南湖、北湖。城在湖中,湖在城中。南昌的5个市辖区就有3个名字里有“湖”字。 三、南昌的产生与发展与衰弱 提到南昌的城市发展就不能不提到赣江,赣江是长江的第七大支流,同时是江西省最大的河流。西源章水是出自广东省毗连江西赣州南部的大庾岭,东源贡水是出自江西省赣州市石城县的赣源岽,在赣州章贡区汇合称赣江,“赣”字即章贡两字的合写,赣江至鄱阳湖吴城进入长江。赣江流贯江西全省,长758公里,有大小支流2000多条,流域8.16万平方公里,为沟通江西省内运输、交通的大动脉,故江西也简称赣。赣江曾是连通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的重要通道,是中原地区及长江流域与两广联系的重要水道,发达的商业使得江西省曾成为最发达的省区之一。 赣江是连接中原和东南沿海的重要水上路线,战略地位十分突出。故江西早期发展曾依托于战争。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秦始皇正式开始对征服百越的大规模军事行动,大将尉唯率十余万人分东西两路进军百越,最终秦统一了闽东和岭南地区,也推动了这些地区的

光明岩盐地质环境监测报告打印版

地面沉降监测、水质监测报告 肥城光明岩盐有限公司 2019年12月

地面沉降监测、水质监测报告 编写单位:中化地质矿山总局山东地质勘查院 项目负责人:杜小亮 主要编写人:杜小亮郝瑞娥 审核:吴树明 总工程师:高发祥 单位负责人:刁海忠 提交单位:肥城光明岩盐有限公司 提交时间:2019年12月

一、目的、任务 通过矿山地质环境监测,达到将矿山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程度降到最低的目的,其主要任务包括地质环境问题监测、地下水水质及水位监测和土地资源监测。 二、矿山概况 肥城光明岩盐有限公司矿区位于泰安市城区西南约23km,肥城市东南约25km的东向村附近,东采矿区位于东向村东北1500m处,西采矿区位于东向村东北约300m处,行政区划隶属肥城市边院镇所辖。矿区西距S331约5 km,南部距104国道约2.5 km。以上公路均可通往泰安、肥城等地,交通非常便利。见图1。 肥城光明岩盐有限公司分东、西两个采矿区,东采区原为肥城市制盐厂,西采区为肥城光明岩盐有限公司。2004年,两个采矿权合并,采矿权人为肥城光明岩盐有限公司,合并后没有办理新证。整合后的西采区范围由4个拐点圈定,其极值直角坐标为:X:3987350~3988010,Y:39495489~39496210,开采标高:-810m至-1175m,面积0.4006km2。整合后的东采区由6个拐点圈定,其极值直角坐标为:X:3987450~3988260,Y:39496910~39498000,开采标高:-715m至-1160m,面积0.6028km2。采矿许可证号C3709002010126110095324,发证机关为泰安市国土资源局,有效期2018.2.5—2023.2.5,开采规模为30万t/年。拐点坐标见表1。 2008年矿区整合后没有颁发新采矿证,直到2010年肥城光明岩盐有限公司办理了新采矿证,发证机关为泰安市国土资源局。采矿许可证号:C3709002010126110095324。采矿权人:肥城光明岩盐有限公司。生产规模:20万吨/年。采矿许可证有效期限2010年12月27日~2011年12月27日。西采区矿区范围由4个拐点圈定,其极值直角坐标为:X:3987304.41~3987964.42,Y:39495433.96~39496154.97,开采标高-810m~-1175m;东采区矿区范围由6个拐点圈定,其极值直角坐标为:X:3987401.42~3988214.43,Y:39496854.98~39497945.00,开采标高-715m~-1160m。矿区面积1.0048km2。 2011年12月,肥城光明岩盐有限公司办理新采矿证,发证机关为山东省国土资源厅。采矿许可证号:C3709002010126110095324。采矿权人:肥城光明岩

第一章 区域地质概况

第一章研究区概况 第一节区域地质概况 一、区域构造特征 溱潼凹陷位于江苏省中部的苏北盆地,行政区划属江苏省姜堰市、泰州市、兴化市、东台市、江都市的部分地区。构造上属于苏北~南黄海盆地东台坳陷的一个次级构造单元(三级构造单元),位于东台坳陷区吴堡低凸起与泰州凸起之间,整体呈北东东向展布(图1-1-1)。北以吴堡~博镇断裂为界,东南部与泰州凸起以断层相接,西连江都隆起,东接梁垛低凸起,西北部与吴堡低凸起以斜坡相连,东北方向较开阔,过梁垛与白驹凹陷、海安凹陷相连,西南部较狭窄,是凹陷的收敛部位。面积约1200km2,新生界最大厚度约6000m。溱潼凹陷是一个在新生代拉张背景下形成的典型的南断北超的箕状凹陷,下第三系为南断北超、南深北浅的半地堑盆地结构,其上发育上第三系、第四系坳陷。 图1-1-1 溱潼凹陷区域构造图(据华东石油局,2002,简化) 溱潼凹陷自南向北划分为断阶带、深凹带、斜坡带三个构造带,其中斜坡带又可分为内斜坡带、坡垒带和外斜坡带(图1-1-2)。南部断阶带西南起姜小庄,东北至小凡庄,全长约60km,整体走向北东,部分被近东西向(个别为近南北向)断层错断。南部断阶带断裂系统十分发育,除有控制凹陷边界的大断层(Ⅱ级断裂)外,尚发育有次一级控制着构造和地层沉积特征的主干断层(Ⅲ级断裂),在平面上断裂走向大都以北东东向为主,少部分为北

东向。主干断层断距1000~2000m,剖面上表现为同沉积断层,在纵向上断开阜三段或阜一段,甚至泰一段。沿主干断层往往发育一系列同向北掉的次级正断层,断距小于500m,形成阶状结构,局部断层断距在40~200m,断层垂直断距在平面上具有两头小,中间大的特点,在阜宁组内断层上陡下缓,最大水平断距4000m以上。根据阶状结构的发育特征,可分成东段、中段和西段,自西向东分布有莫庄、祝庄、草舍和红庄四个断块体。在断阶带东段次级断层不甚发育,主要为一阶结构,主干断层下降盘发育有次一级羽状断裂,组成数个墙角状断块构造,已发现溪南庄油田和红庄油(气)田。中段是断阶带最复杂的断块,因次级断层的发育造成二阶甚至三阶状结构,沿次级断裂派生出来的断层极为发育,由此形成多个局部构造,在此段的高断阶上地层遭剥蚀程度较高,目前已发现草舍、陶思庄、角墩子、储家楼、洲城、祝庄、淤溪等7个油田。西段主要为三阶结构,勘探程度相对较低。 图1-1-2 溱潼凹陷南北向剖面图 深凹带沿港口-储家楼-时堰一线发育,其轴线与断层平行,在凹陷内发育北西向构造高点带,其中规模较大的有草舍-戴南-史家堡构造高点带,将深凹带分为时堰、储家楼两个深凹。深凹带内新生代地层发育齐全,厚度在5500m以上,历次构造运动表现不明显。北西向展布的负向构造带与各凹陷叠加地区是油气生成最主要地区,这种负向构造带与各凹陷叠加地区是油气生成最主要的地区,而且叠加作用加剧了各凹陷的沉积沉降,使这些交汇地区的生油岩厚度变大,埋藏加深,母质变好,温度、压力加大,生油气强度增高,成为油气生成的最主要地区。该带又是整个溱潼凹陷的油源所在地。各深凹的深浅、大小与断阶的规模呈正相关,轴向与主干断层平行。且深凹的位置多发育于断阶带两组不同方向断层的结合部。两深凹之间发育有构造高带。 斜坡带位于叶甸、边城、史家堡一线以北,可分为内斜坡带、坡垒带、外斜坡带。内斜坡带为斜坡带靠临深凹带的部分,发育一系列向深凹方向下掉的南掉正断层,下构造层地层在该带北部具逐渐减薄的趋势,而戴南组则在该带减薄甚至尖灭,已发现戴南、台南、兴圩、

环境监测实施方案

XX 县作为本项目监测点,鉴于本次监测任务顺利进行,特绘制XX 县环境监测总体方案图,如下图1所示: 图1 XX 县环境监测总体方案图 1监测内容 XX 县地表水水质、县政府所在地空气质量、重点污染源(水、气)、城区及交通干线噪声质量等监测工作。具体内容如下: 1.1地表水水质监测 严格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T91—2002)、《环境水质监测质量保证手册(第二版)》及《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等相关标准和规范。 1.1.1 监测断面 哈尔腾河红崖子断面。 1.1.2 监测指标及方法依据(见表1-1) 采用《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表1中除粪大肠 编制监测方案确定监测项目及类别 现场样品采集 检测室样品分析 检测 数据处理及结果分析上报 出具监测报告 接受委托 后期服务

菌群以外的23项指标。

具体监测项目见下表: 表1-1 地表水监测因子及检测方法依据

此外还可根据XX当地污染实际情况,适当增加区域污染物监测。1.1.3 监测网点布置(见表1-2) 表1-2 地表水监测网点布置 1.1.4 样品采集方法及设备(见表1-3) 表1-3 样品采集方法及设备 1.1.4监测时间及频次(见表1-4) 每季度至少监测1次,全面至少监测4次,且需在各监测月份的上旬(1-10日)完成水质监测的采样及实验室分析。具体监测时段按下表执行(特殊情况除外) 表1-4 监测时间及频次

1.2 环境空气质量监测 严格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手工监测技术规范》(HJ/T193—2005)及《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等相关标准和规范,应加强监测过程的质量控制。 1.2.1 监测地点 XX县政府广场。 1.2.2 监测指标及方法依据(见表1-5) 表1-5 环境空气监测指标及检测方法依据 1.2.3 监测网点布置(见表1-6) 表1-6 环境空气监测网点布置

矿山地质环境监测技术研究

矿山地质环境监测技术研究 发表时间:2019-07-30T10:01:20.280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14期作者:李艳娟 [导读]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科学技术朝着更高的方向发展。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100089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科学技术朝着更高的方向发展。中国地域辽阔地形复杂,所以对地质环境的遥感监测就尤为重要。我国对矿产资源巨大的需求量,导致对矿床的大量开采,矿山附近的生态平衡造到破坏,因此加强对矿山地质环境的遥感动态监测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工作人员要及时发现问题所在,深入分析原因和措施。 关键词:矿山;地质环境;检测技术 引言 我国矿山开采工作过程中,存在着很大的危险性,不合理的开采工作也会影响生态环境。因此,相关部门必须要采用一定的科学技术,解决矿山开采过程中产生的环境问题以及防控开采过程中的灾害问题。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刻不容缓,而对环境监测并进行有效的测评,有利于保护矿山环境,可以有效的防止地质灾害的发生。 1环境监测的重要意义 我国是矿业大国,拥有众多矿山,且分布范围广,各地的地质情况也有所不同。与此同时我国对矿产的开发强度不断增强,这些连接不断的开采作业在为我国经济做出贡献的同时也增加了地质环境的压力,导致很多矿山的地质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很多地区出现了地面下沉、地下水位下降等问题,而这些问题也会对生态环境产生负面影响。矿山的环境问题与矿藏的种类、开采方式以及地质背景等有着密切的关系。我国地域广阔,地质条件复杂,各个矿山产生的地质环境问题也各有不同,若要及时发现这些问题,需要通过科学专业且系统的监测方能实现。只有对矿山地质环境进行有效监测,才能判断矿山开发是否对地质环境产生负面影响。由于多种原因的限制,我国在矿山环境监测方面起步较晚,监测技术还不完善,本文对地质环境问题进行分析并对监测技术进行研究,为后期矿山环境管理、保护以及恢复的工作提供一定的基础。 2主要的地质环境问题 2.1废水污染、矿山开采破坏 矿山经济在我国经济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根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大型矿山以及中型矿山数量接近一万座,数量庞大,合理有效的开采将极大的提升我国的综合实力。开采过程中,经常会占用一系列的土地资源,比如说工厂房屋、工业场地等。另一方面,在开采过程中,会出现许多废弃的固体材料,并且难以分解和处理,还会出现废水污染等,对环境造成相应的破坏。废水主要的来源是矿坑里的排水、矿产经雨水冲刷产生的废水以及其他的生活、生产、工作废水。 2.2资源方面 矿山开采的同时会产生很多固体垃圾,通过对这些垃圾进行检测可以发现这些物质的组成相当复杂,成分中重金属比重较大,一些还含有对人有害的物质。这些物质通常堆放在矿山露天环境里,不但妨碍了对矿山的地质勘查或野外作业,还有可能影响周边的耕地、地下水或是森林地资源。此外,随着开采的深入,废气物质越来越多,所占空间也逐渐增大,这些大大的增加了清理的难度和时间,而且一些有毒物质对资源环境的破坏很难修复。 2.3滑坡灾害 滑坡灾害是我们常听到过的一种地质灾害,矿山地质滑坡灾害的形成可从两个方面说起,一是过度的露天开采,矿山植被层严重遭到破坏,对表层的土层失去固定作用,在外力作用下,极易造成滑坡现象;二是矿山开采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堆放没有一个严格的控制标准,且堆放的方式与管理欠缺,一旦遇上雨季或者是其他外力作用下,极易造成坍塌,影响周边的施工。 3检测内容和方法 3.1地下水监测 矿山的开采不仅仅止于表面,对矿区内的地下水、地表水都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例如榆神府矿区对煤炭的高强度开采导致萨拉乌苏组地下水位严重下降,最多部分超过15m,导致窟野河基流量减少、干涸,对周边的生态环境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同时也影响了该地区的沙漠植被发育。对于不同的矿山其地质背景不同,需检测的地下含水层也属于不同的地质年代。因此,在检测前要考察该地区的水文地质条件,确定地下水含水层,再通过建立含水层检测系统和泉流量检测系统,定期采取水样进行分析化验,检测变化情况。从而能够及早发现矿区里地下水严重受开采影响的区域,采取对应措施,保护含水层的地质结构、水位和水质的稳定。 3.2矿山地质环境的遥感动态监测与技术 如今矿山地质环境的遥感动态监测相比较传统的地质环境的动态监测有更多的优点,运用遥感动态监测可以降低成本,减少了人力的消耗,而且减少了疏忽漏洞,提高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得到信息的时间很短,而且很完整,能充分的反应矿山地质环境的存在的问题,有利于工作人员的工作和下达措施,为矿山地质环境的发展提供了高技术的支持。由于矿产资源所占有的重要地位,促进我国的综合发展,利用遥感监测的技术的优势,为我国的矿产资源制定合理的规划,防止对矿业的盲目开发。遥感监测有利于对矿山的管理,实现数字化的模式,储存足够的信息在遇到疑难问题时可以及时的进行分析。操控系统,随着时代的变迁,操控系统由原来的手工操作模式正在一步步转向人工智能操控系统,计算机相对于人脑来说更准确,能迅速的做出反应和提取信息,并不会被其它因素影响,随时处在理性的状态。 3.3监测地质灾害 遥感技术在地质灾害领域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除了可以监测灾害类型,还能够监测灾害体的信息。遥感技术在灾害监测中运用的时间比较长,领域经验也比较丰富,不仅仅涉及影像光谱,还涉及地貌地形覆盖等技术。可以自动的识别灾害以及灾害体的数据情况。特别是矿山区地震之后,遥感技术可以第一时间的提供地质信息,为灾害后的分布信息进行数据获取,最终转换为直观性的地图,为灾后的救援以及修复工作提供帮助。滑坡监测,在矿山开采过程中,施工动作过大可能会导致滑坡,遥感动态监测在对矿山滑坡监测中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能够及时的对危险进行评估。遥感技术在对地势的监测上颇有研究,利用遥感得到众多数据,了解到矿山的地势条件,分析地势条件对滑坡的影响力,为对滑坡的监测奠定了基础。塌陷监测,地势塌陷的前兆又快又急,要长期连续的对矿山进行监测,及时发现矿

江西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基本情况

江西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基本情况 江西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隶属于江西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是专门从事地质环境监测和地质灾害调查与治理的全民所有制公益性事业单位。 一、总站组建、沿革及人员、资产等基本情况 (一)、总站成立情况 江西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地处江西省南昌市,1981年7月在江西省地质局水文地质大队水文观测站(第三、四分队)的基础上组建的。1982年11月地质矿产部以地劳[1982]573号文件批准设立:“江西省地质局环境水文地质总站”,属县、团级事业单位。1983年9月局(83)370号文将“江西省地质局环境水文地质总站”更名为“江西省地矿局环境地质大队”;1991年8月30日,局(1991)248号文,将“江西省地矿局环境地质大队”更名为“江西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并同时挂“江西省地质矿产局环境地质研究所”的牌子,单位的性质、隶属关系、驻地、经费渠道不变。至此,江西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沿革、发展到现在。 (二)、职工情况 总站现有职工总数219人,其中:退休职工65人,在职职工154人。 1.在职职工年龄结构:平均年龄41岁;25岁以下7人;26~35岁29人;36~45岁71人,46~55岁47人,55~60岁3人。 2.学历结构:博士1人,硕士1人,在读硕士3人,大学20人,大专29人,中专30人,高中(技校)57人,初中16人。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占在岗职工总数的47%。 3.专业结构:全站各类专业人员98人,占全站职工人数的62.4%;其中水工环专业技术人员51人,占总站专业技术人员的54%,其他专业技术人员占48%。专业技术人员有高级职称的16人,占有专业技术职称人数的20%;中级技术职称43人,占有专业技术职称人数的55%;初级职称20人,占有专业技术职称人数的25%。 4.野外第一线专业技术人员数量及比例:全站各方面专业人员98人,野外第一线专业技术人员48人;野外第一线专业技术人员与全站技术人员之比为49%。 二、领导班子及成员简介 总站设立党委,实行站长负责制。党委成员由肖旦红、颜春、孙健、寇颖、黄长生5人组成。颜春任站长,肖旦红任党委书记。

地质环境监测规程

地质环境监测 一、地质环境含义及地质环境监测内容 1、地质环境含义 地质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地质体和地质作用的总和,包括区域地质环境、城市地质环境、矿山地质环境、地质遗迹保护区地质环境等。 2、地质环境监测的主要内容 地质环境监测的必要性(四川省地质环境管理条例第五章规定P6): 地质环境监测主要监测与人类生存和发展密切相关的、动态变化较大的、可能危害人类生存和发展或利用的地质环境,主要包括:地下水动态监测、地质灾害监测及自然地质保护区地质环境监测。 二、地下水动态监测(主要依据DZ/T0133-94) 1、监测的目的及主要监测内容 为了进一步查明和研究水文地质条件,特别是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条件,掌握地下水动态规律,为地下水资源评价、科学管理及环境地质问题的研究和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地下水动态监测主要针对地下水开采区,即人类影响较大的地区,包括区域的及城市区的。 主要监测内容包括地下水的水位、水量、水质、水温等要素随时间的变化过程,通过地下水的露头,代表性的钻孔、水井、泉等,按照一定的时间间隔和技术要求进行监测。 2、监测网点的布设 2.1监测点的分类 2.1.1地下水动态监测点依据监测内容可分为水位、水质、水量及水温监测点,通常水位、水温、水质可共用一个点。 2.1.2根据监测点的控制作用大小,可分为国家级、省级和地区级等三级监测点。

2.2监测网点的布设原则 2.2.1对于面积较大的监测区域,应以地下水流向为主,垂直地下水流向为辅布设监测网;对于面积较小的监测区域可根据地下水的补给、迳流、排泄条件进行控制性布设。 2.2.1国家级地下水动态监测网点主要是控制国家的主要农业区、经济开发区及主要城市,监测的目的层应是具有现实的供水意义或开发远景的主要含水层,监测区内的名泉、大泉及开发利用程度较高的地热井应为国家级地下水动态监测点,主要布设在我国主要平原、盆地区及地下水作为主供水水源的城市区。 2.2.3省级地下水动态监测网点应在国家级监测网点的基础上,进一步控制次一级水文地质单元及具有供水意义和前景地区,监测点应包括区内代表性泉、自流井、地热井等。 2.2.4地区级地下水动态监测网点的布设则起到加强和强密国家级、省级监测网点的作用,使监测网点更全面、更完善、包括区域或城市地下水位下降漏斗区、排水影响区及水质污染区等。 2.2.5地下水动态监测网点的密度 地下水动态监测网点的密度主要依据地下水类型(孔隙水、岩溶水、裂隙水)、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程度(复杂、中等、简单)及监测网类型(区域网、城市网),以及地下水供水程度等因素而定。 对于孔隙水、中等复杂地区,区域型监测网每1000km2,应布种类监测点10~8个,城市型监测网每100 km2应布各类监测点10.7~8.5个(地下水供水程度>80%)。 2.3地下水动态监测点的建设 2.3.1各类监测点(井、孔)的孔深、孔径必须满足监测要求,具有地层岩性和井管结构资料,监测孔尽可能为非开采井(以受多开采干扰),其中国家级监测点要求最高,地区级监测点可用机井、民井代替。 2.3.2每个监测孔必须建卡,作为永久档案资料,卡片内容包括:统一编号、原编号、观测点类别、位置、座标、井位示意图、地层岩性柱状与井结构图、监测目的层的起——止深度、监测项目、建卡日期、始测日期、其他。

地质灾害监测技术现状与发展

项目概况 工程区位于四川省汉源县大渡河左岸,最高中山地形,构造剥蚀地貌,最高点为后缘二蛮山,高程1063.4米,最低处为瀑布沟电站库区正常蓄水水面,高程为850米。850m~960m呈陡缓交替的山地斜坡地貌,其中高程为920米~960米为平缓台地,是集镇所在地,地貌坡度8°~10°;高程960米以上为山势陡峭的中山地貌。2010年7月27日凌晨5时许,因持续强降雨加上暴晴,后背山突发滑坡,造成万工集镇91户房屋受损、1人失踪、1500人被迫连夜转移。为了避免山体再次滑坡,采取监测、防治等措施。 万工集镇边坡变形监测系统概况 基坑监测点布置的一般规定有哪些? 1.基坑工程监测点的布置应最大程度地反映监测对象的实际状态及其变化趋势,并应满足 监控要求。 2.基坑工程监测点的布置应不妨碍监测对象的正常工作,并尽量减少对施工作业的不利 影响。 3.监测标志应稳固、明显、结构合理,监测点的位置应避开障碍物,便于观测。

4.在监测对象内力和变形变化大的代表性部位及周边重点监护部位,监测点应适当加密。 5.应加强对监测点的保护,必要时应设置监测点的保护装置或保护设施。 一、当日报表应包括下列内容: 1.当日的天气情况和施工现场的工况; 2.仪器监测项目各监测点的本次测试值、单次变化值、变化速率以及累计值等,必要 时绘制有关曲线图; 3.巡视检查的记录; 4.对监测项目应有正常或异常的判断性结论; 5.对达到或超过监测报警值的监测点应有报警标示,并有原因分析及建议; 6.对巡视检查发现的异常情况应有详细描述,危险情况应有报警标示,并有原因分析 及建议; 7.其他相关说明。 二、阶段性监测报告应包括下列内容: 1.该监测期相应的工程、气象及周边环境概况; 2.该监测期的监测项目及测点的布置图; 3.各项监测数据的整理、统计及监测成果的过程曲线; 4.各监测项目监测值的变化分析、评价及发展预测; 5.相关的设计和施工建议。 三、基坑工程监测总结报告的内容应包括: 1.工程概况; 2.监测依据; 3.监测项目;

江西区域工程地质

第三章区域地质 第一节地层岩性 根据沿线地质调绘、工程地质槽探揭露及区域地质资料调查分析,沿线发育的地层结构和岩性特征比较简单,主要发育有:震旦系(Z)、白垩系(K)以及第四系(Q)等地层。现将各地层由老至新分述如下,其具体分布情况见第五章(场地工程地质条件):(一)白垩系(K) 这套地层在线路带内较发育,主要分布在赣州北东向断陷盆地之内。根据其沉积旋回分上、下统。工程地质类型属碎屑建造,为较弱、较坚硬的薄~厚层状砂岩、砂砾岩、泥岩岩组。岩体结构为薄~厚层状,岩石强度差异较大。泥质较结的砂砾岩易风化,抗水性弱。边坡稳定性差,易形成滑坡、崩塌、等不良地质现象。 1、白垩系下统火把山群(K1hb):厚1238米,为一套砖红色巨厚层砂砾岩夹巨厚层中粗粒长石砾岩。底部见砾岩墨绿色块伊丁橄榄玄武岩和紫灰色层状凝灰岩。顶部为灰白、黄绿色薄层页岩、粉砂岩、页岩。 2、白垩系上统赣州组(K1g):厚983米,为一套紫红、棕红色泥质粉砂岩、粉砂岩、含砂砾岩,长石石英砂岩、砂砾岩、钙质粉砂岩。 3、白垩系中统南雄组(K2n):厚584米,为一套棕红色至巨厚层砾岩、砂砾岩、钙质砂岩。 (三)第四系(Q) 分布于赣江及其支流等河床及其两岸,多呈边滩、心滩、河漫滩及阶地产出。以冲积和洪积为主,岩相岩性复杂,厚度变化比较大,厚1~30米。 1、第四系下更新统(Q1):厚度0~12米,上部为“梅林红土层”,由网纹状红土、粉质粘土组成;下部为河流冲积砾石,即为“赣县砾石层”,其岩性为黄白色砾石层夹红色砂质粘土及粗砂岩。多分布于赣江、贡水及其支流两岸,组成三级基座阶地。 2、第四系中上更新统(Q2-3):厚0~8米,沉积物为粉土、粉质粘土、砂层和砾石层等。分布于河床两岸,多组成1~2级阶地。 3、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Q4al+pl):厚度0~6米,主要为冲积层,沉积物为粉质砂土、粉质粘土。 第二节地质构造 路线区域属赣州红盆地,呈北东—北东东向展布。 路线范围内构造不甚发育,主要是盆地边缘的控盆构造。盆地内广泛分布上白垩统赣州组红砂岩,呈单斜构造。地层走向NE—NEE 向,倾向南西,倾角一般为5~180°岩性主要为紫红色砂岩、砂砾岩、泥质粉砂岩等,玄武岩岩脉、岩株和寒武系浅变质岩零星分布于盆地北缘。区内红砂岩岩层受构造影响小,岩层节理裂隙不发育,完整性好。 赣州红盆地南北边缘主要受断裂带控制盆地南缘发育有一北东向李屋坳正断层,断层距赣州市约10KM,断层倾向北西,倾角约34度,断面宽2~15米,走向延伸长约40余公里。受其影响,盆地内红砂岩层与南面震旦系变质岩及燕山期花岗岩呈断层接触。盆地北侧发育有数条小的断裂带,断裂带断层倾向南东,倾角约34度,断面宽2~5米,走向延伸长约1~3公里。 另外距路线东侧约60KM发育有一鹰潭—安远深断裂。走向北北东,倾向南东东,倾角50°左右,经鹰潭、南城、宁都(西)、于都盘古山镇、安远(西)向南西入粤北,省区延长约500公里。断裂在航片上反映甚为清晰,迹线甚为规则、平直。晚古生代及中生代地层的沉积、分布、发育程度受其影响。沿断裂带加里东期混合岩、混合交代花岗岩及晚侏罗世火山岩均甚发育,形成混合杂岩带、花岗杂岩带及火山杂岩带,局部出现动力变质带。并有多个温泉、震中沿断裂分布,全省共23次强震,有5次集中分布在该断裂隙构造带的南端。从此断裂与地质体的相互关系看,当形成于加里东期,燕山期仍有强烈活动。其性质以压剪性特征表现明显。 118 GYS-58-1

2020年芜湖市生态环境监测实施方案【模板】

2020年**市生态环境监测实施方案 2020年六月

目录 一、环境空气质量监测................................................ .. 3 (一)城市空气质量监测 (3) (二)酸雨监测 (4) (三)大气颗粒物组分网手工监测 (5) (四)环境空气降尘量监测 (6) (五)环境空气质量预报 (7) (六)环境空气挥发性有机物监测………………………………………………………… 8 二、水环境质量监测................................................ .. 10 (七)地表水水质监测 (10) (八)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 (11) (九)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监 (13) (十)水功能区专项监测 (15) (十一)市(县、区)水环境生态补偿及考核断面监测 (16) (十二)长江及重要支流水生态环境质量专项监测 (17) (十三)重点湖泊水质监测 (18) 三、土壤环境监测................................................ ..20 (十四)土壤环境质量监测 (20) 四、生态监测及其他专项监测...................................... ..22 (十五)农村环境质量监测 (22) (十六)农村千吨万人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监测 (23) (十七)农田灌溉水质监测 (25) (十八)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出水水质监测 (25)

(十九)声环境质量监测 (26) (二十)应急监测 (28) 五、污染源监测 (29) (二十一)重点污染源执法监测 (29) (二十二)排污单位自行监测专项检查 (30) (二十三)入河排污口监测 (31) (二十四)长江入河排污口汇入断面监测 (32) (二十五)黑臭水体监测 (33) (二十六)土壤环境质量监督性监测 (34) 六、其它监测 (35) (二十七)环境监测人员持证上岗考核 (35) (二十八)环境监测网外部质量监督与核查 (35) (二十九)实验室能力考核和检查 (37) 七、环境监测质量核查与核查 (38) (三十)年度生态环境质量报告书 (38) (三十一)其他环境质量报告 (38)

2017年江西省南昌市2017年中考数学试卷及答案

机密★2017年6月19日 江西省南昌市2017年初中毕业暨中等学校招生考试 数学试题卷 说明: 1.本卷共有六个大题,26个小题,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本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卷,答案要求写在答题卷上,不得在试题卷上作答,否则不给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下列各数中,最小的是( ). A. 0 B. 1 C.-1 D. 2.根据2017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江西省常住人口约为4456万人.这个数据可以用科学计数法表示为( ). A. 4.456×107人 B. 4.456×106人 C. 4456×104人 D. 4.456×103人 3.将两个大小完全相同的杯子(如图甲)叠放在一起(如图乙),则图乙中实物的俯视图是( ). 4.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 A.a +b =ab B. a 2·a 3=a 5 C.a 2+2ab -b 2=(a -b )2 D.3a -2a =1 5.下列各数中是无理数的是( ) 6.把点A (-2,1)向上平移2个单位,再向右平移3个单位后得到B ,点B 的坐标是( ). A.(-5,3) B.(1,3) C.(1,-3) D.(-5,-1) 7.不等式8-2x >0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正确的是( ). 8. 已知一次函数y =x +b 的图象经过第一、二、三象限,则b 的值可以是( ). A .-2 B.-1 C. 0 D. 2 9.已知x =1是方程x 2+bx -2=0的一个根,则方程的另一个根是( ). A .1 B.2 C.-2 D.-1 10.如图,在下列条件中,不能..证明△ABD ≌△ACD 的是( ). A.BD =DC , AB =AC B.∠ADB =∠ADC ,BD =DC C.∠B =∠C ,∠BAD =∠CAD D. ∠B =∠C ,BD =DC 11.下列函数中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x >1的是( ). A. y = B.y = C. y D. y = B. C. D. A. 第7题 图甲 图乙 第3题 A. B. C. D.

环境监测仪器项目实施方案

环境监测仪器项目实施方案 xxx集团

摘要 坚持“三同时”原则,项目承办单位承办的项目,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建设项目有关消防、安全、卫生、劳动保护和环境保护管理规定、规范,积极做到: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运行,确保各种有害物达标排放,尽量减少环境污染,提高综合利用水平。 该环境监测仪器项目计划总投资17161.13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4770.18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86.07%;流动资金2390.95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3.93%。 达产年营业收入22429.00万元,总成本费用17932.76万元,税金及附加302.61万元,利润总额4496.24万元,利税总额5419.02万元,税后净利润3372.18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2046.84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26.20%,投资利税率31.58%,投资回报率19.65%,全部投资回收期6.59年,提供就业职位443个。 2018年是我国“十三五”改善环境治理的关键期,环境监测领域改革不断深化。结合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统计2010-2017年数据和2018年中国环境监测仪器行业现状,2018年中国环境监测行业销售额约71亿元。十九大报告中将生态文明建设提高至前所未有的高度,环保行业随着环保税的推进、落地将进入严格监管阶段,而环境监测将会有更加广阔的应用和市场前景。

项目概况、建设背景、市场研究分析、建设规划、项目选址可行性分析、土建工程、工艺可行性分析、环境保护和绿色生产、项目安全规范管理、风险性分析、项目节能评价、进度方案、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经济效益、项目评价等。

环境监测仪器项目实施方案目录 第一章项目概况 第二章项目承办单位基本情况第三章建设背景 第四章项目选址可行性分析第五章土建工程 第六章工艺可行性分析 第七章环境保护和绿色生产第八章风险性分析 第九章项目节能评价 第十章实施进度及招标方案第十一章人力资源 第十二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第十三章经济效益 第十四章项目评价

环境监测仪器仪表项目实施方案

第一章项目基本信息 一、项目概况 (一)项目名称 环境监测仪器仪表项目 (二)项目选址 某某开发区 项目建设区域以城市总体规划为依据,布局相对独立,便于集中开展科研、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并且统筹考虑用地与城市发展的关系,与项目建设地的建成区有较方便的联系。 (三)项目用地规模 项目总用地面积41113.88平方米(折合约61.64亩)。 (四)项目用地控制指标 该工程规划建筑系数77.33%,建筑容积率1.48,建设区域绿化覆盖率7.18%,固定资产投资强度163.98万元/亩。 (五)土建工程指标 项目净用地面积41113.88平方米,建筑物基底占地面积31793.36平方米,总建筑面积60848.54平方米,其中:规划建设主体工程43709.11平方米,项目规划绿化面积4371.87平方米。

(六)设备选型方案 项目计划购置设备共计111台(套),设备购置费4337.08万元。 (七)节能分析 1、项目年用电量1301530.54千瓦时,折合159.96吨标准煤。 2、项目年总用水量29789.73立方米,折合2.54吨标准煤。 3、“环境监测仪器仪表项目投资建设项目”,年用电量1301530.54 千瓦时,年总用水量29789.73立方米,项目年综合总耗能量(当量值)162.50吨标准煤/年。达产年综合节能量40.63吨标准煤/年,项目总节能 率20.61%,能源利用效果良好。 (八)环境保护 项目符合某某开发区发展规划,符合某某开发区产业结构调整规划和 国家的产业发展政策;对产生的各类污染物都采取了切实可行的治理措施,严格控制在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内,项目建设不会对区域生态环境产生明 显的影响。 (九)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构成 项目预计总投资13741.65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0107.73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3.56%;流动资金3633.92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6.44%。 (十)资金筹措 该项目现阶段投资均由企业自筹。 (十一)项目预期经济效益规划目标

江西省南昌市中考数学试卷含答案

2018年江西省南昌市中考数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卷解读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3分)<2018?南昌)下列四个数中,最小的数是<) A.﹣B.0C.﹣2 D.2 分 析: 用数轴法,将各选项数字标于数轴之上即可解本题. 解 答: 解:画一个数轴,将A=﹣、B=0、C=﹣2、D=2标于数轴之上, 可得: ∵C点位于数轴最左侧, ∴C选项数字最小. 故选:C. 点 评: 本题考查了数轴法比较有理数大小的方法,牢记数轴法是解题的关键. 2.<3分)<2018?南昌)据相关报道,截止到今年四月,我国已完成5.78万个农村教学点的建设任务.5.78万可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A.5.78×103B.57.8×103C.0.578×104D.5.78×104 考 点: 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大的数. 分析: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确定n的值是易错点,由于5.78万有5位整数,所以可以确定n=5﹣1=4. 解答:解:5.78万=57 800=5.78×104.故选D. 点 评: 此题考查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大的数的方法,准确确定a与n值是关键. 3.<3分)<2018?南昌)某市6月份某周气温<单位:℃)为23、25、28、25、28、31、28,则这组数据的众数和中位数分别是<) A.25、25 B.28、28 C.25、28 D.28、31 考 点: 众数;中位数. 分析:根据中位数和众数的定义求解: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注意众数可以不止一个;找中位数要把数据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位于最中间的一个数<或两个数的平均数)为中位数 解答:解:将这组数据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23,25,25,28,28,28,31, 在这一组数据中28是出现次数最多的,故众数是28℃. 处于中间位置的那个数是28,那么由中位数的定义可知,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28℃; 故选B. 点评:本题为统计题,考查中位数与众数的意义,中位数是将一组数据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重新排列后,最中间的那个数<最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如果中位数的概念掌握得不好,不把数据按要求重新排列,就会出错. 4.<3分)<2018?南昌)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A.a2+a3=a5B.<﹣2a2)3=﹣6a6C.<2a+1)<2a﹣1) =2a2﹣1 D.<2a3﹣a2)÷a2=2a ﹣1 考整式的除法;合并同类项;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平方差公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