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数学八年级下第9章《中心对称图形》单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苏教版数学八年级下第9章《中心对称图形》单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苏教版数学八年级下第9章《中心对称图形》单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苏教版数学八年级下第9章《中心对称图形》单元测

试卷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3分)下列四个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有()

A.4个B.3个C.2个D. 1个

分析:根据中心对称图形的定义旋转180°后能够与原图形完全重合即是中心对称图形,以及轴对称图形的定义即可判断出.

解答:解:第一个图形,∵此图形旋转180°后能与原图形重合,∴此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也是轴对称图形,故此选项正确;

第二个图形,∵此图形旋转180°后不能与原图形重合,∴此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是轴对称图形,故此选项错误;

第三个图形,此图形旋转180°后能与原图形重合,此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也是轴对称图形,故此选项正确;

第四个图形,∵此图形旋转180°后能与原图形重合,∴此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也是轴对称图形,故此选项正确.

故选:B.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中心对称图形与轴对称的定义,根据定义得出图形形状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2.(3分)如图,点A、B、C、D、O都在方格纸的格点上,若△COD是由△AOB绕点O 按逆时针方向旋转而得,则旋转的角度为()

A.30° B.45° C.90°D.135°

考点:旋转的性质.

专题:压轴题;网格型;数形结合.

分析:△COD是由△AOB绕点O按逆时针方向旋转而得,由图可知,∠AOC为旋转角,可利用△AOC的三边关系解答.

解答:解:如图,设小方格的边长为1,得,

OC==,AO==,AC=4,

∵OC2+AO2=+=16,

AC2=42=16,

∴△AOC是直角三角形,

∴∠AOC=90°.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旋转的性质,旋转前后对应角相等,本题也可通过两角互余的性质解答.

3.(3分)在?ABCD中,下列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A.AC⊥BD B.∠A+∠B=180°C.A B=AD D.∠

A≠∠C

考点: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分析:由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可得AD∥BC,即可证得∠A+∠B=180°.

解答:解:∵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AD∥BC,

∴∠A+∠B=180°.

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此题比较简单,注意掌握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

4.(3分)如图,?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S□ABCD=4S△AOB B. AC=BD

C.AC⊥BD D.?ABCD是轴对称图形

考点: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分析:由?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求解即可求得答案,注意排除法在解选择题中的应用.

解答:解:∵?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

∴S□ABCD=4S△AOB,AC与BD互相平分(OA=OC,OB=OD),?ABCD是中心对称图形,不是轴对称图形.

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点评:此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此题难度不大,注意熟记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定理是关键.

5.(3分)如图,点A是直线l外一点,在l上取两点B、C,分别以A、C为圆心,BC、AB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D,分别连接AB、AD、CD,则四边形ABCD一定是()

A.平行四边形B.矩形C.菱形D.梯形

考点: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作图—复杂作图.

专题:压轴题.

分析:利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可以判定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解答:解:∵分别以A、C为圆心,BC、AB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D,

∴AD=BC AB=CD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判定,解题的关键是熟记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

6.(3分)如图,矩形纸片ABCD中,AB=6cm,BC=8cm,现将其沿AE对折,使得点B 落在边AD上的点B1处,折痕与边BC交于点E,则CE的长为()

A.6cm B.4cm C.2cm D. 1cm

考点:矩形的性质;翻折变换(折叠问题).

分析:根据翻折的性质可得∠B=∠AB1E=90°,AB=AB1,然后求出四边形ABEB1是正方形,再根据正方形的性质可得BE=AB,然后根据CE=BC﹣BE,代入数据进行计算即可得解.

解答:解:∵沿AE对折点B落在边AD上的点B1处,

∴∠B=∠AB1E=90°,AB=AB1,

又∵∠BAD=90°,

∴四边形ABEB1是正方形,

∴BE=AB=6cm,

∴CE=BC﹣BE=8﹣6=2cm.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矩形的性质,正方形的判定与性质,翻折变换的性质,判断出四边形ABEB1是正方形是解题的关键.

7.(3分)如图,在菱形ABCD中,∠BAD=120°.已知△ABC的周长是15,则菱形ABCD 的周长是()

A.25 B.20 C.15 D.10

考点:菱形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分析:由于四边形ABCD是菱形,AC是对角线,根据菱形对角线性质可求∠BAC=60°,而AB=BC=AC,易证△BAC是等边三角形,结合△ABC的周长是15,从而可求AB=BC=5,那么就可求菱形的周长.

解答:解:∵四边形ABCD是菱形,AC是对角线,

∴AB=BC=CD=AD,∠BAC=∠CAD=∠BAD,

∴∠BAC=60°,

∴△ABC是等边三角形,

∵△ABC的周长是15,

∴AB=BC=5,

∴菱形ABCD的周长是20.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菱形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菱形的对角线平分对角,解题的关键是证明△ABC是等边三角形.

8.(3分)如图,为测量池塘边A、B两点的距离,小明在池塘的一侧选取一点O,测得OA、OB的中点分别是点D、E,且DE=14米,则A、B间的距离是()

A.18米B.24米C.28米 D. 30米

考点:三角形中位线定理.

分析:根据D、E是OA、OB的中点,即DE是△OAB的中位线,根据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即可求解.

解答:解:∵D、E是OA、OB的中点,即CD是△OAB的中位线,

∴DE=AB,

∴AB=2CD=2×14=28m.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应用,正确理解定理是解题的关键.

9.(3分)若顺次连接四边形ABCD各边的中点所得四边形是矩形,则四边形ABCD一定是()

A.矩形B.菱形

C.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D.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

考点:矩形的判定;三角形中位线定理.

分析:此题要根据矩形的性质和三角形中位线定理求解;首先根据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知:所得四边形的对边都平行且相等,那么其必为平行四边形,若所得四边形是矩形,那么邻边互相垂直,故原四边形的对角线必互相垂直,由此得解.

解答:解:已知:如右图,四边形EFGH是矩形,且E、F、G、H分别是AB、BC、CD、AD的中点,求证:四边形ABCD是对角线垂直的四边形.

证明:由于E、F、G、H分别是AB、BC、CD、AD的中点,

根据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得:EH∥FG∥BD,EF∥AC∥HG;

∵四边形EFGH是矩形,即EF⊥FG,

∴AC⊥BD,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矩形的性质和三角形中位线定理,解题的关键是构造三角形利用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解答.

10.(3分)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4,点E在对角线BD上,且∠BAE=22.5°,EF ⊥AB,垂足为F,则EF的长为()

A. 1 B. C.4﹣2D. 3﹣4

考点:正方形的性质.

专题:压轴题.

分析:根据正方形的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可得∠ABD=∠ADB=45°,再求出∠DAE的度数,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求∠AED,从而得到∠DAE=∠AED,再根据等角对等边的性

质得到AD=DE,然后求出正方形的对角线BD,再求出BE,最后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倍计算即可得解.

解答:解:在正方形ABCD中,∠ABD=∠ADB=45°,

∵∠BAE=22.5°,

∴∠DAE=90°﹣∠BAE=90°﹣22.5°=67.5°,

在△ADE中,∠AED=180°﹣45°﹣67.5°=67.5°,

∴∠DAE=∠AED,

∴AD=DE=4,

∵正方形的边长为4,

∴BD=4,

∴BE=BD﹣DE=4﹣4,

∵EF⊥AB,∠ABD=45°,

∴△BEF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EF=BE=×(4﹣4)=4﹣2.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主要利用了正方形的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等角对等边的性质,正方形的对角线与边长的关系,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根据角的度数的相等求出相等的角,再求出DE=AD是解题的关键,也是本题的难点.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18分)

11.(2分)如图,在?ABCD中,AD=6,点E、F分别是BD、CD的中点,则EF=4.

考点: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分析:由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可得BC=AD=8,又由点E、F分别是BD、CD的中点,利用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即可求得答案.

解答:解:∵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BC=AD=8,

∵点E、F分别是BD、CD的中点,

∴EF=BC=×8=4.

故答案为:4.

点评:此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与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此题比较简单,注意掌握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

12.(2分)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中,AB=5,AD=3,AE平分∠DAB交BC的延长线于F点,则CF=2.

考点: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分析: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可得∠1=∠2,再根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可得∠2=∠3,∠1=∠F,然后求出∠1=∠3,∠4=∠F,再根据等角对等边的性质可得AD=DE,CE=CF,根据平行四边形对边相等代入数据计算即可得解.

解答:解:如图,∵AE平分∠DAB,

∴∠1=∠2,

平行四边形ABCD中,AB∥CD,AD∥BC,

∴∠2=∠3,∠1=∠F,

又∵∠3=∠4(对顶角相等),

∴∠1=∠3,∠4=∠F,

∴AD=DE,CE=CF,

∵AB=5,AD=3,

∴CE=DC﹣DE=AB﹣AD=5﹣3=2,

∴CF=2.

故答案为:2.

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对边相等,对边平行的性质,角平分线的定义,平行线的性质,比较简单,熟记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13.(2分)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交于点0,点E、F在直线AC上(不同于A、C),当E、F的位置满足AE=CF的条件时,四边形DEBF是平行四边形.

考点: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

分析:当AE=CF时四边形DEBF是平行四边形;根据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可得DO=BO,AO=CO,再由条件AE=CF可得EO=FO,根据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可判定四边形DEBF是平行四边形.

解答:解:当AE=CF时四边形DEBF是平行四边形;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DO=BO,AO=CO,

∵AE=CF,

∴EO=FO,

∴四边形DEBF是平行四边形,

故答案为:AE=CF.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关键是掌握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14.(4分)如图,DE∥BC,DE=EF,AE=EC,则图中的四边形ADCF是平行四边形,四边形BCFD是平行四边形.(选填“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

考点: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分析:根据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可得四边形ADCF是平行四边形;

首先证明△ADE≌△CFE可得∠A=∠ECF,进而得到AB∥CF,再根据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可得四边形BCFD是平行四边形.

解答:解:连接DC、AF,

∵DE=EF,AE=EC,

∴四边形ADCF是平行四边形;

在△ADE和△CFE中,

∴△ADE≌△CFE(SAS),

∴∠A=∠ECF,

∴AB∥CF,

又∵DE∥BC,

∴四边形BCFD是平行四边形;

故答案为: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关键是掌握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15.(2分)如图,在△ABC中,AB=AC,将△ABC绕点C旋转180°得到△FEC,连接AE、BF.当∠ACB为60度时,四边形ABFE为矩形.

考点:矩形的判定.

专题:计算题.

分析:根据矩形的性质和判定.

解答:解:如果四边形ABFE为矩形,根据矩形的性质,

那么AF=BE,AC=BC,

又因为AC=AB,

那么三角形ABC是等边三角形,

所以∠ACB=60°.

故答案为60.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矩形的性质:矩形的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平分.

16.(2分)如图,把Rt△ABC绕点A逆时针旋转44°,得到Rt△AB′C′,点C′恰好落在边AB上,连接BB′,则∠BB′C′=22°.

考点:旋转的性质.

分析:根据旋转的性质可得AB=AB′,∠BAB′=44°,然后根据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相等求出∠ABB′,再利用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列式计算即可得解.

解答:解:解:∵Rt△ABC绕点A逆时针旋转40°得到Rt△AB′C′,

∴AB=AB′,∠BAB′=44°,

在△ABB′中,∠ABB′=(180°﹣∠BAB′)=(180°﹣44°)=68°,

∵∠AC′B′=∠C=90°,

∴B′C′⊥AB,

∴∠BB′C′=90°﹣∠ABB′=90°﹣68°=22°.

故答案为:22°.

点评:本题考查了旋转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直角三角形的两锐角互余,比较简单,熟记旋转变换只改变图形的位置不改变图形的形状与大小得到等腰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

17.(2分)如图所示,菱形ABCD的边长为4,且AE⊥BC于E,AF⊥CD于F,∠B=60°,则菱形的面积为.

考点:菱形的性质.

分析:根据已知条件解直角三角形ABE可求出AE的长,再由菱形的面积等于底×高计算即可.

解答:解:∵菱形ABCD的边长为4,

∴AB=BC=4,

∵AE⊥BC于E,∠B=60°,

∴sinB==,

∴AE=2,

∴菱形的面积=4×2=8,

故答案为8.

点评:本题考查了菱形的性质:四边相等以及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和菱形面积公式的运用.

18.(2分)如图,设四边形ABCD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以对角线AC为边作第二个正方形ACEF、再以对角线AE为边作笫三个正方形AEGH,如此下去….若正方形ABCD的边长记为a1,按上述方法所作的正方形的边长依次为a2,a3,a4,…,a n,则a n=()n﹣1.

考点:正方形的性质.

专题:压轴题;规律型.

分析:求a2的长即AC的长,根据直角△ABC中AB2+BC2=AC2可以计算,同理计算a3、a4.由求出的a2=a1,a3=a2…,a n=a n﹣1=()n﹣1,可以找出规律,得到第n个正方形边长的表达式.

解答:解:∵a2=AC,且在直角△ABC中,AB2+BC2=AC2,

∴a2=a1=,

同理a3=a2=2,

a4=a3=2,

由此可知:a n=()n﹣1,

故答案为:()n﹣1.

点评:本题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以及勾股定理在直角三角形中的运用,考查了学生找规律的能力,本题中找到a n的规律是解题的关键.

三、解答题(共52分)

19.(6分)如图,已知:AB∥CD,BE⊥AD,垂足为点E,CF⊥AD,垂足为点F,并且AE=DF.

求证:四边形BECF是平行四边形.

考点: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专题:证明题.

分析:通过全等三角形(△AEB≌△DFC)的对应边相等证得BE=CF,由“在同一平面内,同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相互平行”证得BE∥CF.则四边形BECF是平行四边形.解答:证明:∵BE⊥AD,CF⊥AD,

∴∠AEB=∠DFC=90°,

∵AB∥CD,

∴∠A=∠D,

在△AEB与△DFC中,

∴△AEB≌△DFC(ASA),

∴BE=CF.

∵BE⊥AD,CF⊥AD,

∴BE∥CF.

∴四边形BECF是平行四边形.

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20.(6分)在△ABC中,AB=AC,点D、E、F分别是AC、BC、BA延长线上的点,四边形ADEF为平行四边形.求证:AD=BF.

考点: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专题:证明题.

分析: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平行且相等可得AD=EF,AD∥EF,再根据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可得∠ACB=∠FEB,根据等边对等角求出∠ACB=∠B,从而得到∠FEB=∠B,然后根据等角对等边证明即可.

解答:证明:∵四边形ADEF为平行四边形,

∴AD=EF,AD∥EF,

∴∠ACB=∠FEB,

∵AB=AC,

∴∠ACB=∠B,

∴∠FEB=∠B,

∴EF=BF,

∴AD=BF.

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对边平行且相等的性质,平行线的性质,等角对等边的性质,熟练掌握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21.(6分)如图,P为正方形ABCD的边AD上的一个动点,AE⊥BP,CF⊥BP,垂足分别为点E,F,已知AD=4,试说明AE2+CF2的值是一个常数.

考点:正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

分析:由已知∠AEB=∠BFC=90°,AB=BC,结合∠ABE=∠BCF,证明△ABE≌△BCF,可得AE=BF,于是AE2+CF2=BF2+CF2=BC2=16为常数.

解答:解:∵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AEB=∠BFC=90°,AB=BC,

又∵∠ABE+∠FBC=∠BCF+∠FBC,

∴∠ABE=∠BCF,

在△ABE和△BCF中,

∴△ABE≌△BCF(AAS),

∴AE=BF,

∴AE2+CF2=BF2+CF2=BC2=AD2=16为常数.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正方形的性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以及勾股定理等知识.

22.(6分)如图,在Rt△ABC中,∠C=90°,∠B=60°,AB=8cm,E、F分别为边AC、AB的中点.

(1)求∠A的度数;

(2)求EF的长.

考点: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

分析:(1)由“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的性质来求∠A的度数;

(2)由“30度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求得AB=2BC,则BC=4cm.然后根据三角形中位线定理求得EF=BC.

解答:解:(1)如图,∵在Rt△ABC中,∠C=90°,∠B=60°,

∴∠A=90°﹣∠B=30°,即∠A的度数是30°;

(2)∵由(1)知,∠A=30°.

∴在Rt△ABC中,∠C=90°,∠A=30°,AB=8cm,

∴BC=AB=4cm.

又E、F分别为边AC、AB的中点,

∴EF是△ABC的中位线,

∴EF=BC=2cm.

点评:本题考查了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在直角三角形中,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23.(7分)如图,在矩形ABCD中,E,F为BC上两点,且BE=CF,连接AF,DE交于点O.求证:

(1)△ABF≌△DCE;

(2)△AOD是等腰三角形.

考点:矩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

专题:证明题.

分析:(1)根据矩形的性质可得∠B=∠C=90°,AB=DC,然后求出BF=CE,再利用“边角边”证明△ABF和△DCE全等即可;

(2)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可得∠BAF=∠EDC,然后求出∠DAF=∠EDA,然后根据等腰三角形的定义证明即可.

解答:证明:(1)在矩形ABCD中,∠B=∠C=90°,AB=DC,

∵BE=CF,BF=BC﹣FC,CE=BC﹣BE,

∴BF=CE,

在△ABF和△DCE中,,

∴△ABF≌△DCE(SAS);

(2)∵△ABF≌△DCE,

∴∠BAF=∠EDC,

∵∠DAF=90°﹣∠BAF,∠EDA=90°﹣∠EDC,

∴∠DAF=∠EDA,

∴△AOD是等腰三角形.

点评:本题考查了矩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熟记性质确定出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是解题的关键.

24.(7分)如图,已知菱形ABCD,AB=AC,E、F分别是BC、AD的中点,连接AE、CF.

(1)求证:四边形AECF是矩形;

(2)若AB=6,求菱形的面积.

考点:菱形的性质;矩形的判定.

分析:(1)根据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可得AB=BC,然后判断出△ABC是等边三角形,然后根据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可得AE⊥BC,∠AEC=90°,再根据菱形的对边平行且

相等以及中点的定义求出AF与EC平行且相等,从而判定出四边形AECF是平行四边形,再根据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即可得证;

(2)根据勾股定理求出AE的长度,然后利用菱形的面积等于底乘以高计算即可得解.

解答:(1)证明:∵四边形ABCD是菱形,

∴AB=BC,

又∵AB=AC,

∴△ABC是等边三角形,

∵E是BC的中点,

∴AE⊥BC(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

∴∠AEC=90°,

∵E、F分别是BC、AD的中点,

∴AF=AD,EC=BC,

∵四边形ABCD是菱形,

∴AD∥BC且AD=BC,

∴AF∥EC且AF=EC,

∴四边形AECF是平行四边形(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又∵∠1=90°,

∴四边形AECF是矩形(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2)解:在Rt△ABE中,AE==3,

所以,S菱形ABCD=8×3=24.

点评:本题考查了矩形的判定,菱形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勾股定理的应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证明得到四边形AECF是平行四边形是解题的关键,也是突破口.

25.(7分)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点E是线段AD上的任意一点(E与A,D不重合),G,F,H分别是BE,BC,CE的中点.

(1)证明:四边形EGFH是平行四边形;

(2)在(1)的条件下,若EF⊥BC,且EF=BC,证明:平行四边形EGFH是正方形.

考点:正方形的判定;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平行四边形的判定.

专题:证明题.

分析:通过中位线定理得出GF∥EH且GF=EH,所以四边形EGFH是平行四边形;当添加了条件EF⊥BC,且EF=BC后,通过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垂直平分(EF⊥GH,且EF=GH)

就可证明是正方形.

解答:证明:(1)∵G,F分别是BE,BC的中点,

∴GF∥EC且GF=EC.

又∵H是EC的中点,EH=EC,

∴GF∥EH且GF=EH.

∴四边形EGFH是平行四边形.

(2)连接GH,EF.

∵G,H分别是BE,EC的中点,

∴GH∥BC且GH=BC.

又∵EF⊥BC且EF=BC,

又∵EF⊥BC,GH是三角形EBC的中位线,

∴GH∥BC,

∴EF⊥GH,

又∵EF=GH.

∴平行四边形EGFH是正方形.

点评:主要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和正方形的性质.正方形对角线的特点是:对角线互相垂直;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平分;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26.(7分)如图,?ABCD中,点O是AC与BD的交点,过点O的直线与BA、DC的延长线分别交于点E、F.

(1)求证:△AOE≌△COF;

(2)请连接EC、AF,则EF与AC满足什么条件时,四边形AECF是矩形,并说明理由.

考点: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矩形的判定.

专题:压轴题.

分析:(1)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全等三角形的证明方法证明即可;

(2)请连接EC、AF,则EF与AC满足EF=AC是,四边形AECF是矩形,首先证明四边形AECF是平行四边形,再根据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为矩形即可证明.

解答:(1)证明:∵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AO=OC,AB∥CD.

∴∠E=∠F.

∵在△AOE与△COF中,,

∴△AOE≌△COF(AAS);

(2)连接EC、AF,则EF与AC满足EF=AC时,四边形AECF是矩形,

理由如下:

由(1)可知△AOE≌△COF,

∴OE=OF,

∵AO=CO,

∴四边形AECF是平行四边形,

∵EF=AC,

∴四边形AECF是矩形.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以及矩形的判定,首先利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构造全等条件,然后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解决问题

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单元测试题

8 7 6 5 43 2 1 D C B A 八年数学上册第十一章三角形单元测试题 (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各组线段,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A.2cm ,3cm ,5cm B.5cm ,6cm ,10cm C.1cm ,1cm ,3cm D.3cm ,4cm ,8cm 2.在一个三角形中,一个外角是其相邻内角的3倍,那么这个外角是() A.150°B.135°C.120°D.100° 3.如图4,△ABC 中,AD 为△ABC 的角平分线,BE 为 △ABC 的高,∠C=70°,∠ABC=48°,那么∠3是() A.59°B.60°C.56°D.22° 4. 在下列条件中:①∠A+∠B=∠C;②∠A:∠B:∠C=1:2:3;③∠A=90°-∠B; ④∠A=∠B= 1 2 ∠C,能确定△ABC 是直角三角形的条件有()个. A.1B.2C.3D.4 5.三角形三条高的交点一定在() A.三角形的内部B.三角形的外部 C.三角形的内部或外部 D.三角形的内部、外部或顶点 6.直角三角形两锐角的角平分线相交所成的角的度数是() A.045B.0135C.045或0135D.不能确定 7.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比它的外角和的3倍少0180,这个多边形边数是() A.5条B.6条C.7条D.8条 8.在?ABC 中,B A ∠=∠,055比C ∠大025,则B ∠等于() A.050 B.075C.0100D.0125 9.如图,如果AB ∥CD ,那么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A .∠3=∠7;B .∠2=∠6 C.∠3+∠4+∠5+∠6=1800 D.∠4=∠8 1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锐角三角形的三条高线、三条角平分线分别交于一点

八年级数学单元测试卷

八年级数学单元测试卷 第一章 分式 组名: 姓名: 得分: (本试题共3大题,24小题,总分120分,时量:120分钟) 一、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星之烁)下列式子:①21 x ;②52a ;③πa -3;④a -12;⑤y x 27中,是分式的有(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2、(星空)当x 为任意实数时,下列分式一定有意义的是( ) A 、 x x 1+ B 、42-x x C 、22 1x x + D 、1 2+x x 3、(繁星)数0.0000168用科学计数法表示为( ) A 、61068.1? B 、71068.1-? C 、61068.1-? D 、71068.1? 4、(星空)下列等式一定成立的是( ) A 、1)32(0=-x B 、10=x C 、1)1(02=-a D 、1)1(0 2=+m 5、(星之烁)下列关于分式的判断,正确的是( ) A 、当2-=x 时,2+x x 的值为0; B 、无论x 为何值,2 4 2+x 的值总为正数; C 、无论x 为何值, 17+x 不可能是整数值; D 、当4≠x 时,x x 4 -有意义。 6、(Sunshine)分式方程 14121=--x x x 去分母的结果,正确的是( ) A 、x x 412=+- B 、x x 412=-- C 、112=+-x D 、112=--x 7、(云扬)若ab b a 2=-,则b a 1 1-的结果是( ) A 、 21 B 、2 1 - C 、2- D 、2 8、(时光)计算2 3)(--x y ,结果正确的是( ) A 、2 5x y - B 、 6 2y x C 、 2 6x y D 、6 2y x - 9、(Sunshine)若252=m a ,则m a -的值为( ) A 、 51 B 、5- C 、 51± D 、25 1 10、(繁星)有一组按规律排列的数:22a b -,35a b ,48a b -,511 a b ,……()0≠ab ,那么按这种规律第12个式子是( ) A 、 12 35a b B 、12 35a b - C 、 13 35a b D 、13 35a b -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1、(云扬)若代数式 1 x -1 |x |+的值为0,则=x 。 12、(星之烁)若关于x 的分式方程 x a x x -= --434无解,则a 的值为 。 13、(繁星)计算:=-+÷-1 122a a a a a 。 14、(Sunshine)已知3 1 12=+x x ,则式子14 2+x x 的值是 。 15、(繁星)某工厂接到加工a 个零件的订单,原计划每天加工b 个零件可以按时完成,由于 技术革新,每天多加工c 个零件,则实际可提前 天完成加工任务。 16、(时光)对于非零的两个实数a 、b ,规定※运算为:a ※b b a a -=1, 如果2※6 5 )12(=+x 成立,=x 。 三、解答题。(共72分) 17、(Sunshine)计算:32016201522014)2()5()5 1()31 (1---?+-+-- (6分)

八年级数学下册第一二单元测试题

13{x x ≥≤初二年级第一次月考试题 (新北师版)数学 一.选择题 1.下列条件中能判定△ABC ≌△DEF 的是 ( ) A .A B =DE ,B C =EF ,∠A =∠ D B .∠A =∠D ,∠B =∠ E ,∠C =∠F C .AC =DF ,∠B =∠F ,AB =DE D .∠B =∠ E ,∠C =∠ F ,AC =DF 2.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 ) A .有两条边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全等 B .两腰对应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全等 C .两角对应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全等 D .一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等边三角形全等 3.已知,如图,在△ABC 中,OB 和OC 分别平分∠ABC 和∠ACB ,过O 作DE ∥BC ,分别交AB 、AC 于点D 、E ,若BD+CE =5,则线段DE 的长为 ( ) A .5 B .6 C .7 D .8 4.至少有两边相等的三角形是( ) A .等边三角形 B .等腰三角形 C .等腰直角三角形 D .锐角三角形 5.函数y =kx +b (k 、b 为常数,k ≠0)的图象如图所示,则关于x 的不等式kx+b>0的解集为( ). A .x>0 B .x<0 C .x<2 D .x>2 6.已知x y >,则下列不等式不成立的是 ( ). A .66x y ->- B .33x y > C .22x y -<- D .3636x y -+>-+ 7.将不等式组 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应是( ). A 8.如图所示,一次函数y =kx +b (k 、b 为常数,且k ≠0)与正比例函数y =ax (a 为常数,且a ≠0)相交于点P ,则不等式kx+b>ax 的解集是( ) A .x>1 B .x<1 C .x>2 D .x<2 9、对“等角对等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 ) A .只要两个角相等,那么它们所对的边也相等 B .在两个三角形中,如果有两个角相等,那么它们所对的边也相等 C .在一个三角形中,如果有两个角相等,那么它们所对的边也相等 D .以上说法都是正确的 10、已知:在△ABC 中,AB ≠AC ,求证:∠B ≠∠C .若用反证法来证明这个结论,可以假设 ( ) A .∠A =∠ B B .AB =BC C .∠B =∠C D .∠A =∠C 二.填空题 1.在△ABC 中,AB =AC ,∠A =44°,则∠B = 度. 2.“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的逆定理是 . 3.不等式930x ->的非负整数解是 . 4.如图,AB =AD ,只需添加一个条件 ,就可以判定△ABC ≌△ADE. A C B D

八年级上数学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D C B A 八年级上学期数学1-4单元测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1. 下列各图给出了变量x与y之间的函数是:() 2、在实数中- 2 3 ,0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3、某洗衣机在洗涤衣服时经历了注水、清洗、排水三个连续过程(工作前洗衣机内无水),在这三个 过程中洗衣机内水量y(升)与时间x(分)之间的函数关系对应的图象大致为 4、根据下列已知条件,能惟一画出△ABC的是() A.AB=3,BC=4,CA=8 B.AB=4,BC=3,∠A=30° C.∠A=60°,∠B=45°,AB=4 D.∠C=90°,AB=6 5、如图,在△ABC中,AB=AC,D、E两点在BC上,且有AD=AE,BD=CE,若∠BAD=30°,∠DAE=50°, 则∠BAC的度数为() A.130° B.120° C.110° D.100° 6、如图,C、E和B、D、F分别在∠GAH的两边上,且AB=BC=CD=DE=EF,若∠A=18°,则∠GEF的度数是( ) °°°° (第5题) (第6题) 7、如图,直线l1,l2,l3表示三条相互交叉的公路,现要建一个货物中转站,要求它到三条公路的距 离相等,则可供选择的地址有() A、1处 B、2处 C、3处 D、4处 E C A H F G A B D

l2 l1 l3 8、如图,数轴上两点表示的数分别为1和 ,点关

于点的对称点为点 ,则点 所表示的数是()

A. B.

C . D . 9、如图,由4个小正方形组成的田字格中,ABC △的顶点都是小正方形的顶点.在田字格上画与ABC △成轴对称的三角形,且顶点都是小正方形的顶点,则这样的三角形(不包含ABC △本身)共有( )个. 10、函数y =ax +b 与y =bx +a 的图象在同一坐标系内的大致位置正确的是( ) A B C (第9题)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单元测试卷(全册)

第十六章 分式测试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各式中,分式的个数为:( ) 3x y -,21a x -,1 x π+,3a b -,12x y +,12x y +,2123x x = -+; A 、5个; B 、4个; C 、3个; D 、2个; 2.下列各式正确的是( ) A 、c c a b a b =----; B 、c c a b a b =- --+; C 、c c a b a b =--++; D 、c c a b a b -=- --- 3.下列分式是最简分式的是( ) A 、11m m --; B 、3xy y xy -; C 、22 x y x y -+; D 、6132m m -; 4.将分式2 x x y +中的x 、y 的值同时扩大2倍,则扩大后分式的值( ) A 、扩大2倍; B 、缩小2倍; C 、保持不变; D 、无法确定; 5.若分式1 x 2 x x 2+--的值为零,那么x 的值为( ) A .x =-1或x =2 B .x =0 C .x =2 D .x =-1 6.下列各式正确的是( ) A .0y x y x =++ B .22x y x y = 7.下列分式中,最简分式是( ) A.a b b a -- B.22x y x y ++ C.242x x -- D.222a a a ++- 8..下列关于x 的方程是分式方程的是( ) A.23356x x ++-=; B.137x x a -=-+; C.x a b x a b a b -=-; D. 2(1)11x x -=- 9..下列关于分式方程增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使所有的分母的值都为零的解是增根; B.分式方程的解为零就是增根 C.使分子的值为零的解就是增根; D.使最简公分母的值为零的解是增根 10.解分式方程2236 111 x x x +=+--,分以下四步,其中,错误的一步是( ) A.方程两边分式的最简公分母是(x-1)(x+1) B.方程两边都乘以(x-1)(x+1),得整式方程2(x-1)+3(x+1)=6 C.解这个整式方程,得x=1 D.原方程的解为x=1 二.填空题 1.若分式 3 3x x --的值为零,则x = ; 2.分式2x y xy +,23y x ,2 6x y xy -的最简公分母为 3.从甲地到乙地全长S 千米,某人步行从甲地到乙地t 小时可以到达,现为了提前半小时到达,则每小时应多走 千米(结果化为最简形式) 4.当x________时,分式1 x 3 -有意义;当x________时,分式3x 9x 2--的值为0. 5.当x________时,分式1 x 1 --的值为正数. 6.某人上山的速度为1v ,所用时间为1t ;按原路返回时,速度为2v ,所用时间为2t ,则此人上下山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 7.若解分式方程4 x m 4x 1x += +-产生增根,则m =________. 8. 不改变分式的值,把下列各分式的分子和分母中各项的系数化为整数分式,则 4 2.05.0-+x y x = 9. 计算22 23362c ab b c b a ÷= . 10. 计算4 222 2a b a a ab ab a b a --÷+-= . 11.通分:(1)26x ab ,29y a b c ; (2)2121a a a -++,26 1 a -. 12.约分:(1)22699x x x ++-; (2)2232m m m m -+-. (3)224 44a a a --+; 13.计算:22 3()(9)2ac ac b -÷-; .22( )a b a b a b b a a b ++÷---

八年级数学单元测试题 新课标 人教版

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函数 (1)π2=C r (2)12-=x y (3)x y 1 = (4)x y 3-= (5)12+=x y 中,是一次函 数的有( ) A.4个 B.3个 C.2个 D.1个 2、函数1 2 -+= x x y 中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 ( ) A .2-≥x B.1≠x C.2->x 且1≠x D.2-≥x 且1≠x 3、直线x y 2=,12-=x y ,13+=x y 共同具有的特征是 ( ) A.经过原点 B.与y 轴交于负半轴 C.y 随x 增大而增大 D.y 随x 增大而减小 4、下列图中,不表示某一函数图象的是 ( ) A B C D 5、两直线b ax y +=1与a bx y +=2在同一坐标系内的图象可能是 ( ) A B C D 6、直线a x y +-=2经过),3(1y 和),2(2y -,则1y 与2y 的大小关系是 ( ) A. 21y y > B. 21y y < C.21y y = D.无法确定 7、无论m 为何值,直线m x y 2+=与4+-=x y 的交点不可能在 (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8、一辆汽车从江油以40千米/时的速度驶往成都,已知江油与成都相距约160千米,则汽车距成都的距离S(千米)与其行驶的时间t (小时)之间的函数关系是 ( ) A.)0(40160≥+=t t S B.)4(40160≤-=t t S C.)40(40160<<-=t t S D.)40(40160≤≤-=t t S 9、一支蜡烛长20厘米, 点燃后每小时燃烧5厘米, 燃烧时剩下的高度h (厘米)与燃烧时间t (时)的函数关系的图象是 ( )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单元测试题全套带答案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单元测试题全套带答案 本文档包含5章的单元测试题及期中期末测试题,共7套,带答案 第十一章创优检测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已知三角形两边的长分别是4和10,则此三角形第三边的长可能是() A.5 B.6 C.11 D.16 2若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为1080°,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为() A.6 B.7 C.8 D.9 3.在△ABC中,∠B=67°,∠C=33°,AD是△ABC的角平分线,则∠CAD的度数为() A.40° B.45° C.59° D.55° 4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条高的交点恰是三角形的一个顶点,那么这个三角形是() A.锐角三角形 B.钝角三角形 C.直角三角形 D.不能确定 5一个三角形的两个内角分别是55°和65°,这个三角形的外角不可能是() A.115° B.120° C.125° D.130° 6.如图,在△ABC中,D、E分别是BC上两点,且BD=DE=EC,则图中面积相等的三角形 有() A.4对 B.5对 C.6对 D.7对 第6题图第7题图第8题图 7如图,在锐角△ABC中,CD、BE分别是AB、AC边上的高,且CD、BE交于一点P,若∠A=50°,则∠BPC的度数是() A.150° B.130° C.120° D.100° 8如图,将三角尺的直角顶点放在直线a上,a∥b,∠1=50°,∠2=60°,则∠3的度数为() A.50° B.60° C.70° D.80° 9.如图所示是D,E,F,G四点在△ABC边上的位置图.根据图中符号和数据,则x+y的

值为() A.110 B.120 C.160 D.165 第9题图第10题图 10.如图,∠A,∠B,∠C,∠D,∠E的和等于() A.90° B.180° C.360° D.540°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1.如图所示,AB∥CD,CE平分∠ACD,并且交AB于E,∠A=118°,则∠AEC等于. 第11题图第12题图 12.如图,三条直线两两相交,交点分别为A、B、C,若∠CAB=50°,∠CBA=60°,则∠1+∠2=度. 13.五边形的5个内角的度数之比为2∶3∶4∶5∶6,则最大内角的外角度数是. 14.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为8和10,若另一边为a,当a为最短边时,a的取值范围是;当a为最长边时,a的取值范围是. 15.如图,AD是△ABC的角平分线,BE是△ABC的高,∠BAC=40°,则∠AFE的度数为. 第15题图第16题图 16.将一副直角三角板如图放置,使含30°角的三角板的短直角边和含45°角的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重合,则∠1的度数为度.

八年级数学下册各单元测试卷

八年级数学下册第一章测试题 (试卷满分100分,时间120分钟)请同学们认真思考、认真解答,相信你会成功!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当21- =x 时,多项式12 -+kx x 的值小于0,那么k 的值为 [ ]. A .23-k D .2 3 >k 2.同时满足不等式2 124x x -<-和3316-≥-x x 的整数x 是 [ ]. A .1,2,3 B .0,1,2,3 C .1,2,3,4 D .0,1,2,3,4 3.若三个连续正奇数的和不大于27,则这样的奇数组有 [ ]. A .3组 B .4组 C .5组 D .6组 4.如果0>>a b ,那么 [ ].A .b a 11->- B .b a 1 1< C .b a 11-<- D .a b ->- 5.某数的2倍加上5不大于这个数的3倍减去4,那么该数的范围是 [ ]. A .9>x B .9≥x C .9+720 13x x 的正整数解的个数是 [ ].A .1 B .2 C .3 D .4 7.关于x 的不等式组??? ??+>++--<+-m x x x 6 2的解集是4>x ,那么m 的取值范围是 [ ]. A .4≥m B .4≤m C .4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单元测试第11章测试卷及答案

第 1 页 共 10 页 D D D D D C B A C C C C B B B B A A A A A 第十一章三角形单元测试及答案 (时限:100分钟 总分:100分) 一、选择题:将下列各题正确答案的代号的选项填在下表中。(每小题2分,共24分。) 1.如图,△ABC 中,∠C =75°,若沿图中虚线截去∠C ,则∠1+∠2=( ) A. 360° B. 180° C. 255° D . 145° 2.若三条线段中a =3,b =5,c 为奇数, 那么由a ,b ,c 为边组成的三角形共有( ) A. 1个 B. 3个 C. 无数多个 D. 无法确定 3.有四条线段,它们的长分别为1cm ,2cm ,3cm ,4cm , 从中选三条构成三角形,其中正确的选法有( ) A. 1种 B. 2种 C. 3种 D. 4种 4.能把一个三角形分成两个面积相等的三角形是三角形的( ) A. 中线 B. 高线 C. 角平分线 D. 以上都不对 5.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条高的交点恰是三角形的一个顶点,那么这个三角形是( ) A. 锐角三角形 B. 钝角三角形 C. 直角三角形 D.不能确定 6.在下列各图形中,分别画出了△ABC 中BC 边上的高AD ,其中正确的是( )

第 2 页 共 10 页 第11题图 第8题图 C A 7.下列图形中具有稳定性的是( ) A. 直角三角形 B. 正方形 C. 长方形 D. 平行四边形 8.如图,在△ABC 中,∠A =80°,∠B =40°.D 、E 分别是AB 、AC 上的点,且DE ∥BC ,则∠AED 的度数 是( ) A.40° B.60° C.80° D.120 9.已知△ABC 中,∠A =80°,∠B 、∠C 的平分线的夹角是( ) A. 130° B. 60° C. 130°或50° D. 60°或120° 10.若从一多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最多可引10条对角线, 则它是( ) A.十三边形 B.十二边形 C.十一边形 D.十边形 11.将一副直角三角板如图放置,使含30°角的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和45°角的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重 合,则∠1的度数为( ) A.45° B.60° C.75° D.85°

(完整)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单元测试题汇总全册,推荐文档

、 第十六章 《二次根式》测试卷 ( 时 间 : 4 5 分 钟 )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 选择题(每小题 5 分,共 25 分): 1、若 ,则下列各式没有意义的是( ) A、 B、 C、 D、 2、下列式子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3、下列各数中,与的积为有理数的是( ) A、 B、 C、 D、 4、在下列各组二次根式中,可以合并的有( ) ○1 、 ○2 、 ○3 、 ○4 、 A、1 组 B、2 组 C、3 组 D、4 组 5、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B、 D、 5 分,共 25 分): 6、使式子 有意义的 的值为 ; 7、 ; A、 C 1 = 1

8、; 9、已知; 10、当时,二次根式取得最小值,其最小值为。 三、解答题(每小题10 分,共50 分): 11、分解因式:3x2 ?27 12、计算: ○1 ○2 13、计算: ○1 ○2 、

14、计算: ○1 ○2 15、化简并求值: , 其中。

四、16、附加题(10 分):探求规律,解答问题: (1)、(); (2)、(); (3)、(); 通过以上计算,观察规律,写出用表示上面规律的式子。

第十七章 《勾股定理》单元测试卷 ( 时 间 : 4 5 分 钟 )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 选择题(每小题 5 分,共 25 分): 1、 以下列各组数为边长,能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 A、8,15,17 B、4,5,6 C、5,8,10 D、8,39,40 2、若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 2,4, ,则 的值可能有( ) A 、 1 个 B、2 个 C、3 个 D、4 个 3、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 6、8、10,那么它的最短边上的高为( ) A、6 B、7 C、8 D、10 4、若等边三角形的边长为 2,那么它的面积为( ) A、 B、 C、2 D、 5、如图,在 的网格(小正方形的边长为 1)中有 顶点都在格点上的 ABC,则 ABC的周长是( ) A、8 B、9 C、 D、 二、填空题(每小题 5 分,共 25 分): 6、“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的逆定理是: ; 7、在ABC, C=900,a ,b ,c ,分别是 , , 的对边, A B C

八年级下数学单元测试卷答案

八年级数学(下)《平行四边形》单元测试卷 一、选择题 1、如图,AD,BE,CF是正六边形ABCDEF的对角线,图中平行四边形的个数有() A.2个B.4个C.6个D.8个 2、已知在四边形ABCD中,AB∥CD,AB=CD,周长为40cm,两邻边的比是3:2,则较长边的长度是A.8cm B.10cm C.12cm D.14cm 3、如图,在口ABCD中,过点C的直线CE⊥AB,垂足为E,∠EAD=53°,则∠BCE的度数为()A.37°B.47°C.53°D.127° 4、下列条件中不能判断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的是() A.AB=CD,AD=BC B.AB=CD,AB∥CD C.AB=CD,AD∥BC D.AB∥CD,AD∥BC 5、如图,在?ABCD中,CD=3,AD=5,AE平分交∠BAD边于点E,则线段BE,CE的长分别是() A.2和3 B.3和2 C.4和1 D.1和4

6、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下列条件不能判定这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的是() A.AB∥DC,AD∥BC B.AB=DC,AD=BC C.AO=CO,BO=DO D.AB∥DC,AD=BC 7、如图,在周长为20cm的?ABCD中,AB≠AD,AC、BD相交于点O,OE⊥BD交AD于E,则△ABE的周长为() A.10cm B.8cm C.6cm D.4cm 8、一个四边形的三个内角的度数依次如下,其中是平行四边形的是() A.88°,108°,88 °B.88°,92°,88 ° C.88°,92°,92 °D.88°,104°,108 ° 9、如图,在?ABCD中,O是对角线AC,BD的交点,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AB∥CD B.AB=CD C.AC=BD D.OA=OC 10、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O,EF过点O与AD、BC分别相交于E、F.若AB=4,BC=5,OE=1.5,那么四边形EFCD的周长为() A.16 B.14 C.10 D.12 11、如图,在□ABCD中,∠ODA=90°,AC=10,BD=6,则AD的长为() A.4 B.5 C.6 D.8

最新最新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单元测试题全套及答案

精品文档
最新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单元测试题全套及答案
第一章 勾股定理综合测评
时间: 班级:
满分:120 分
姓名:
得分:
一、精心选一选(每小题 4 分,共 32 分)
1. 在△ABC 中,∠B=90°,若 BC=3,AC=5,则 AB 等于( )
A.3
B.4
C.5
D.6
2.下列几组数中,能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
A. 1 , 1 , 1
B.3,4,6
C.5,12,13
D.0.8,1.2,1.5
345
3.如图 1,正方形 ABCD 的面积为 100 cm2,△ABP 为直角三角形,∠P=90°,且 PB=6 cm, D
则 AP 的长为( )
A.10 cm
B.6 cm
C.8 cm
D.无法确定
C
4.两只小鼹鼠在地下打洞,一只朝前方挖,每分钟挖 8 cm,另一只朝左挖,每分钟挖 6 cm,
10 分钟后,两只小鼹鼠相距( )
A.50 cm
B.80 cm
C.100 c m
D.140 cm
5.已知 a,b,c 为△ABC 的三边,且满足 a2 b2 a2 b2 c2 =0,则它的形状为( )
A.直角三角形
B .等腰三角形
C.等腰直角三角形
D.等腰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
6. 图 2 中的小方格都是边长为 1 的正方形,试判断△ABC 的形状为( )
A.钝角三角形
B. 锐角三角形
C. 直角三角形
D.以上都有可能 [来源:学科网 ZXXK]
A
P B
7.如图 3,一圆柱高 8 cm,底面半径为 2 cm,一只蚂蚁从点 A 爬到点 B 处吃食,要爬行的最短路程(
取 3)是( )
A.20 cm
B.10 cm
C.14 cm
D.无法确定
8.已知 Rt△ABC 中,∠C=90°,若 BC+AC=1 4 cm,AB=10 cm,则该三角形的面积是( )
A.24 cm2
B.36 cm2
C.48 cm2
D.60 cm2
二、耐心填一填(每小题 4 分,共 32 分)
9.写出两组勾股数:
.
10.在△ABC 中,∠C=90°, 若 BC∶AC=3∶4,AB=10,则 BC=_____,AC=_____.
11.如图 4 ,等腰三角形 ABC 的底边长为 16,底边上的高 AD 长为 6,则腰 AB 的长度为_____.
精品文档

最新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册单元测试题全套及答案

八年级数学下册单元测试题全套及答案 第1章单元检测题 (时间:100分钟 满分:12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如图,直线l 1∥l 2,以直线l 1上的点A 为圆心,适当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交直线l 1,l 2于点B ,C ,连接AC ,BC.若∠ABC =67°,则∠1的度数为( B ) A .23° B .46° C .67° D .78° 2.如图,在△ABC 中,AB =AC ,D 为BC 的中点,DE ⊥AB 于点E ,DF ⊥AC 于点F.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D ) A .AD ⊥BC B .∠BAD =∠CAD C .DE =DF D .B E =DE ,第2题图) ,第3题图) ,第4题图) 3.如图,在△ABC 中,∠C =90°,∠B =30°,边AB 的垂直平分线DE 交AB 于点E ,交BC 于点D ,CD =3,则BC 的长为( C ) A .6 B .6 3 C .9 D .3 3 4.如图,在△ABC 中,∠B =40°,∠BAC =75°,AB 的垂直平分线交BC 于点D ,垂足为E.则∠CAD 等于( B ) A .30° B .35° C .40° D .50° 5.如图,AC =BD ,则补充下列条件后仍不能判定△ABC ≌△BAD 的是( D ) A .AD =BC B .∠BAC =∠ABD C .∠C =∠D =90° D .∠ABC =∠BAD 6.已知三角形三内角之间有∠A =12∠B =1 3∠C ,它的最长边为10,则此三角形的面积 为( D ) A .20 B .10 3 C .5 3 D.253 2 ,第5题图) ,第7题图)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单元测试题全套及详解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单元测试题全套及答案 (含期中,期末试题,带答案) 第十六章检测题 (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二次根式2-x 有意义,则x 的取值范围是( D ) A .x >2 B .x <2 C .x ≥2 D .x ≤2 2.(2016·自贡)下列根式中,不是最简二次根式的是( B ) A.10 B.8 C. 6 D. 2 3.下列计算结果正确的是( D ) A.3+4=7 B .35-5=3 C.2×5=10 D.18÷2=3 4.如果a +a 2-6a +9=3成立,那么实数ɑ的取值范围是( B ) A .a ≤0 B .a ≤3 C .a ≥-3 D .a ≥3 5.估计32×1 2 +20的运算结果应在( C ) A .6到7之间 B .7到8之间 C .8到9之间 D .9到10之间 6.12x 4x +6x x 9 -4x x 的值一定是( B ) A .正数 B .非正数 C .非负数 D .负数 7.化简9x 2-6x +1-(3x -5)2,结果是( D ) A .6x -6 B .-6x +6 C .-4 D .4 8.若k ,m ,n 都是整数,且135=k 15,450=15m ,180=6n ,则下列关于k ,m ,n 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D ) A .k <m =n B .m =n >k C .m <n <k D .m <k <n 9. 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C ) A.3-2的倒数是3+ 2 B.x 2-x 一定是非负数 C .若x <2,则(x -1)2=1-x D .当x <0时,-2 x 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 10.如图,数轴上A ,B 两点对应的实数分别是1和3,若A 点关于B 点的对称点为点C ,则点C 所对应的实数为( A ) A .23-1 B .1+ 3 C .2+ 3 D .23+1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1.如果两个最简二次根式3a -1与2a +3能合并,那么a =__4__. 12.计算:(1)(2016·潍坊)3(3+27)=__12__; (2)(2016·天津)(5+3)(5-3)=__2__. 13.若x ,y 为实数,且满足|x -3|+y +3=0,则(x y )2018的值是__1__. 14.已知实数a ,b 在数轴上对应的位置如图所示,则a 2+2ab +b 2-b 2=__-a __. ,第17题图) 15.已知50n 是整数,则正整数n 的最小值为__2__. 16.在实数范围内分解因式:(1)x 3-5x =__x (x +5)(x -5)__;(2)m 2-23m +3=__(m -3)2__. 17.有一个密码系统,其原理如图所示,输出的值为3时,则输入的x =__22__.

初二数学上册单元检测试题 人教版

人教版初二数学上册《全等三角形》单元检测试题 A 卷 班级________座位号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 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 1,命题“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直线平行”的题设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定理“如果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分别是a 、b ,斜边是c ,那么a 2+b 2=c 2.即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的逆定理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图1,根据SAS ,如果AB =AC , = ,即可判定ΔABD ≌ΔACE . 4,如图2,BD 垂直平分线段AC ,AE ⊥BC ,垂足为E ,交BD 于P 点,PE =3cm ,则P 点到直线AB 的距离是_____________. 5,如图3,在等腰Rt △ABC 中,∠C =90°,AC =BC ,AD 平分∠BAC 交BC 于D ,DE ⊥AB 于D ,若AB =10,则△BDE 的周长等于____. 6,如图4,△ABC ≌△DEB ,AB =DE ,∠E =∠ABC ,则∠C 的对应角为 ,BD 的对应边为 . 7,如图5,AD =AE ,∠1=∠2,BD =CE ,则有△ABD ≌ ,理由是 . 8,如图6,AD ⊥BC ,DE ⊥AB ,DF ⊥AC ,D 、E 、F 是垂足,BD =CD ,那么图中的全等三角形有_______对.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下列命题中,真命题是( ) A.相等的角是直角 B. 不相交的两条线段平行 C.两直线平行,同位角互补 D. 经过两点有具只有一条直线 图2 E C D P A B 图3 E D C B A E D A B C 1 2 图 5 图1 E D C B A B A E D C 图4 图 6 A F (8)C E B D 图7 F E C B A 图8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单元测试题含答案全册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单元测试题含答案全册 第十一章检测卷 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16个小题,共42分.1~10小题各3分;11~16小题各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A.5,6,10 B.5,6,11 C.3,4,8 D.4a,4a,8a(a>0) 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一个三角形中至少有一个角不小于60° B.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不可能在三角形的外部 C.三角形的中线把三角形的面积平均分成相等的两部分 D.直角三角形只有一条高 3.如图,在△ABC中,D是BC延长线上一点,∠B=40°,∠ACD=120°,则∠A等于() A.60°B.70°C.80°D.90° 4.如图,一扇窗户打开后,用窗钩AB可将其固定,这里所运用的几何原理是( ) A.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B.三角形的稳定性 C.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D.垂线段最短 5.如图,已知BD是△ABC的中线,AB=5,BC=3,且△ABD的周长为11,则△BCD的周长是( ) A.9 B.14 C.16 D.不能确定 6.在△ABC中,已知∠A=4∠B=104°,则∠C的度数是( ) A.50° B.45° C.40° D.30° 7.如图,∠AOB=40°,OC平分∠AOB,直尺与OC垂直,则∠1等于( ) A.60° B.70° C.50° D.40°

8.在下列条件中:①∠A+∠B=∠C;②∠A=∠B=2∠C;③∠A=∠B=1 2∠C; ④∠A∶∠B∶∠C=1∶2∶3.能确定△ABC为直角三角形的条件有() A.1个B.2个C.3个D.4个 9.一个正多边形的边长为2,每个外角为45°,则这个多边形的周长是() A.8 B.12 C.16 D.18 10.长度为1cm、2cm、3cm、4cm、5cm的五条线段,若以其中的三条线段为边构成三角形,可以构成不同的三角形共有() A.3个B.4个C.5个D.6个 11.墨墨发现从某多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可以作4条对角线,则这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是() A.1260°B.1080° C.900°D.720° 12.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外角之比为3∶4∶5,则这个三角形内角之比是() A.5∶4∶3 B.4∶3∶2 C.3∶2∶1 D.5∶3∶1 13.平面上,将边长相等的正三角形、正方形、正五边形、正六边形的一边重合并叠在一起,如图,则∠3+∠1-∠2=() A.12°B.18°C.24°D.30° 14.若a,b,c是△ABC三边的长,则化简|a-b-c|-|b-c-a|+|a+b-c|的结果是() A.a+b+c B.-a+3b-c C.a+b-c D.2b-2c 15.如图,在五边形ABCDE中,∠A+∠B+∠E=300°,DP,CP分别平分∠EDC,∠BCD,则∠P的度数是() A.60°B.65°C.55°D.50° 16.如图①,M是铁丝AD的中点,将该铁丝首尾相接折成△ABC,且∠B=30°,∠C =100°,如图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单元测试题全套及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单元测试题全套及答案 Standardization of sany group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单元测试题全套及答案 (含期中,期末试题,带答案) 第十六章检测题 (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二次根式2-x有意义,则x的取值范围是( D) A.x>2 B.x<2 C.x≥2 D.x≤2 2.(2016·自贡)下列根式中,不是最简二次根式的是( B) 3.下列计算结果正确的是( D) +4=7 B.35-5=3 ×5=10 ÷2=3 4.如果a+a2-6a+9=3成立,那么实数ɑ的取值范围是( B) A.a≤0 B.a≤3 C.a≥-3 D.a≥3 5.估计32×1 2 +20的运算结果应在( C) A.6到7之间 B.7到8之间 C.8到9之间 D.9到10之间

x4x+6x x 9 -4x x的值一定是( B) A.正数 B.非正数 C.非负数 D.负数 7.化简9x2-6x+1-(3x-5)2,结果是( D) A.6x-6 B.-6x+6 C.-4 D.4 8.若k,m,n都是整数,且135=k15,450=15m,180=6n,则下列关于k,m,n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D) A.k<m=n B.m=n>k C.m<n<k D.m<k<n 9.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C) -2的倒数是3+ 2 -x一定是非负数 C.若x<2,则(x-1)2=1-x D.当x<0时,-2 x 在实数范围内有意 义 10.如图,数轴上A,B两点对应的实数分别是1和3,若A点关于B点的对称点为点C,则点C所对应的实数为( A) A.23-1 B.1+ 3 C.2+ 3 D.23+1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单元测试卷(全册)

第十一章全等三角形(一) 一、选择题 1、如图1,已知∠A=∠D,∠1=∠2,那么要得到△ABC≌△DEF,还应给出的条件是() A、∠E=∠B B、ED=BC C、AB=EF D、AF=CD 2、如图2在△ABC中,D、E分别是边AC、BC上的点,若△ADB≌△EDB≌△EDC,则∠C的度数为() A、15° B、20° C、25° D、30° 3、如图3所示,在△ABC中,∠B=∠C,AD为△ABC的中线,那么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ABD≌△ACD B、AB=AC C、AD是△ACD的高 D、△ABC是等边三角形 4、已知△ABC的六个元素,则下面甲、乙、丙三个三角形中和△ABC全等的图形是() A 、甲和 乙 B、乙 和丙C、只有乙 D、只有丙5、AO=BO,CO=DO,AD与BC交于E,则图中全等三角形的对数为() A、2对 B、3对 C、4对 D、5对 6、如图6,已知∠1=∠2,欲证△ABD≌△ACD,还必须从下列选项中补选一个,则错误的选项是() A、∠ADB=∠ADC B、∠B=∠C C、BD=CD D、AB=AC 7、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①角平分线上任意一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 ②到一个角两边的距离相等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 ③三角形三个角平分线的交点到三个顶点的距离相等 ④三角形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到三边的距离相等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8、如果△ABC≌△D EF,△DEF的周长为13,DE=3,EF=4,则AC的长() A、13 B、3 C、4 D、6 9、已知如图7,AC⊥BC,DE⊥AB,AD平分∠BAC,下面结论错误的是() A、BD+ED=BC B、DE平分∠ADB C、AD平分∠EDC D、ED+AC>A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