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预防学(卫生学)案例及解析

最新预防学(卫生学)案例及解析
最新预防学(卫生学)案例及解析

实习一环境砷污染案例分析

【实验目的】

根据提供的实际调查资料,熟悉环境流行病学基本研究方法,掌握暴露-效应关系的调查与分析,并能根据提供的资料线索步步深入,能根据调查结果来评价环境因素对人群健康的作用。

【实验原理】

环境流行病学的剂量-反应关系,主要是人群暴露剂量的大小与群体中特定效应的出现频率间的关系;剂量-反应关系的存在是剂量与效应依存性的重要依据,是对暴露剂量和所产生的效应之间的一种定量描述,可为制定环境卫生标准、法规及进行危险度评价提供重要依据。

【实验资料】

某市为一南北走向盲状峡谷小盆地,人口12万,市区西北侧有一锡冶炼厂。常年风向频率以南风为主,下风侧有二个居民区,约13个居民点,该厂以生产精锡为主,主要污染物有铅、砷和氟等。该厂每年排入环境中的砷大约9.5吨,砷排出量占投入量19%,如以污染面积3km2计算,环境中砷负荷约3.18吨/km2/年。据当地卫生部门资料介绍,该市曾数次发生急性、亚急性人畜砷中毒事件,严重影响了该市居民的生活和生产。试问:1.为了解该市环境砷污染对居民健康的影响,应该从哪些方面着手?

2.如何选择调查点?

3.如果经过调查得到下文资料,你应该如何评价该地环境砷污染对居民健康的影响? 【实验方法】

1.环境砷暴露状况的调查

1.1环境中砷污染现状的调查结果采集污染区和对照区大气、室内空气、水源水、地下水及土壤,分别测定其中砷的含量,其测定结果见表1,试问该市是否存在明显的环境砷污染?若有,其污染的途径可能是什么?

答:是的,存在明显的环境污染。

途径:可能是通过大气、地表水和土壤的耕作层。通过表1和续表1的数据来看,在大气、地表水、土壤耕作层的砷含量,污染区A、B 都远远大于对照区,至于室内空气、地表水、土壤深层、砷含量、污染区A、B和对照区差别都不大,尤其是地下水和土壤深层,说明污染区

的砷污染并非来自土壤深层或大自然本身,而是来自表层的、人为的排放因素。

表1 某市污染区和对照区大气、室内空气、水源水、地下水及土壤中砷的含量

调查区

大气(μg/m3)室内空气(μg/m3)日均浓

度范围

日均超标

率(%)

年均浓度

厨房卧室

秋秋冬

污染区A 0.1~6.8 30.0 2.3 3.0 2.7 1.2 污染区B 0.0~8.0 20.0 1.2 2.0 1.0 0.9 对照区0.0~1.0 0.0 0.2 0.0 0.0 0.0

续表1某市污染区和对照区大气、室内空气、水源水、地下水及土壤砷含量

调查区

水源水(mg/L)地下水(mg/L)土壤(μg/g)最大值平均值最大值平均值最大值平均值

污染区A 50.53 21.33 0.003 0.002 221.4 80.70 污染区B 52.37 25.40 0.003 0.002

238.0

95.19

对照区0.07 0.03

0.005 0.002 26.4

85.43

1.2 居民砷摄人量的调查结果在距污染源不同距离的5个居民点和对照区,随机抽取10户作为砷摄入量调查对象,以户为单位逐日连续调查5天,调查其空气、水及各种食物的平均摄入量,同时采集各种食物、水及空气等样品,分别测定其砷的含量,计算不同途径每个标准人每天平均砷摄入量(见表2)。请计算居民不同途径砷摄人量对总砷摄人量的贡献率,说明该市环境污染的类型及特点。

答:首先、贡献率=摄入量/总摄入量,所以表中食物、饮水、空气的贡献率计算如表所示。

从计算结果及表中已有的数据来看,两个*P<0.01,是有统计学意义的。

对污染区A来说,食物和空气的贡献率都大于污染区B 和对照区,所以其砷摄入量主要是来自食物和空气。而对污染区B来说,其砷摄入量则主要侧重于由饮水和空气。分别从消化道和呼吸道进入人体过量造成污染。

表2 居民砷不同途径摄入量(μg/d·标准人)

调查

点总摄入量

食物饮水空气

摄入量

贡献率

(%)

摄入量

贡献量

(%)

摄入量

贡献量

(%)

污染

区A

a 526.9** 492.8** 93% 10.0 1% 24.1** 5%

B 672.3** 612.3** 91% 45.7 7% 14.3** 2%

c 359.5* 346.0 97% 6.3 2% 7.2** 2% 污染

区B

a 285.3 259.8 91% 13.9** 5% 11.6** 4%

b 392.6 371.9 95% 11.5* 3% 9.2** 2% 对照

262.7 258.4 98% 4.3 2% 0.0 0 *与对照比较p<0.05 **与对照比较p<0.01

1.3人群生物学砷暴露水平的调查研究者调查了污染区及对照区居民的发砷、尿砷平均水平,测定结果见表3,结果说明了什么问题,为何采用中位数?请对表4结果作出相应的解释?

答:根据表3的数据,污染区居民发砷、尿砷含量>>对照区,所以污染区居民体内砷含量严重超标。A、B两地已经收到砷污染。

使用中位数是为了反应资料的集中趋势,因为中位数可用于描述任何分布类型计量资料的集中趋势。人体内砷含量的分布,并非正态分布或近似正态分布,且资料开口(即属偏态分布)所以不能用平均数,只能用中位数。

从表4来看,U=1.78,P>0.05,使用统计学方法U检验,得P>0.05,尚不能排除吸烟是否为砷污染的暴露因素,不能断然的说吸烟一定导致发砷含量增高。

表3 调查区居民发砷、尿砷测定值

发砷(μg/g)尿砷(μg/g)调查人数范围中位数调查人数范围中位数污染

区A

850 0.00~160.35 13.40** 804 0.07~1.65 0.12** 污染

区B

346 1.18~113.59 7.76** 586 0.01~0.60 0.13** 对照

351 0.00~18.00 0.98 348 0.00~0.27 0.05 **与对照比较p<0.01

表4 污染区居民吸烟对发砷含量影响

暴露指标调查人数发砷超常

发砷超常

p

吸烟174 120 68.97 u=1.78

不吸烟563 346 61.46 p>0.05

合计737 466 63.23

注:该市发砷正常值为0.69±0.12μg/g

2.居民健康效应的调查

2.1 1982~1986年居民死亡原因的回顾性调查结果(表5),请计算二个污染区及对照区肿瘤年龄调整死亡率,相应结果对进一步研究目的提供了什么线索

答:肿瘤年龄调整死亡率计算如表中所示。

肿瘤在理论上说,无论是污染区还是对照区,应当是老年患者多于青年,但经过我们用标准化法,标化年龄以后,排除了“年龄”对肿瘤死亡率的影响,污染区A、B的年龄调整死亡率仍然远远大于对照区。所以说明砷污染可能导致青年或老年均患上肿瘤死亡,砷污染是肿瘤的暴露因素。

表5 调查区居民死亡率、年龄调整死亡率、肿瘤死亡专率、肿瘤年龄调整死亡专率(1982~

1986)

调查区人口数

总死亡情况肿瘤死亡情况死亡数

粗死亡率

(‰)

期望死

亡数

年龄调

整死亡

率(‰)

死亡数

粗死亡率

(1/10

万)

期望死

亡数

年龄整

死亡率

污染9120 37 4.06 40 4.39 11 120.61 7 76.75

区A

污染

97379 558 5.73 559 5.74 52 53.40 110 112.96 区B

对照

15841 91 5.74 85 5.37 5 31.56 5 31.56 区

2.21983~1987年新生儿畸形调查结果(见表6和表7),请对其结果作出解释,

下一步应该工作应怎样进行?

答:由表6的数据得知,P>0.05尚不能认为砷污染是否为新生儿致畸的暴露因素,需要做统计推断以后才能下结论。

表7虽然有调查数据,但也没有做统计推断,不能盲目下结论,表中有砷接

触史的畸形数为2,不能用卡方检验,只能用精确概率法,通过我们的计算,任然是P>0.05,正好与表6的数据交相呼应,所以产母的砷接触史可能是导

致新生儿畸形的原因之一。

表6 调查区居民新生儿畸形率(1983~1987)

调查区新生儿数畸形数畸形率P

污染区A 1461 21 14.37 p>0.05

污染区B 151 2 13.25 p>0.05

对照区208 1 4.81

表7 产母砷接触史与畸形儿发生率的关系

砷接触史调查人数畸形数畸形率(‰)

有92 2 21.74

无1520 21 13.83

2.3产妇及新生儿外周血淋巴细胞姊妹染色单体交换(SE)微核测定结果(见

表8),根据其结果,说明SCE、微核在判断环境污染对人群的健康效应方

面有何意义?

答:根据SCE、微核的数据,砷污染虽然不能确定是否一定致畸,但由表

环境法案例分析题

一、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2题,42题12分,43题8分,共20分) 42、某化肥厂通过专用明渠向长江排放生产废水,渠道附近洼地有许多被当地农民承包的鱼塘。1998年6月暴雨连天,加上汛期来临,上游洪水使江长猛涨,提外水面逐暂接近堤内地面,致使排污渠内废水自然入江受阻,漫溢流入鱼塘。鱼塘承包人遂与化肥厂交涉,要求采取措施,阻止废水漫溢致鱼死亡。化肥厂对此请求并未予理睬。数日后鱼塘里出现死鱼现象。于是鱼塘承包人联合向化肥厂提出排除废水侵害和赔偿死鱼损失请求,并报告当地环境保护部门,要求处理此污染纠纷。化肥厂在鱼塘承包人提出赔偿请求后, 立即在排污渠入江闸门处安装了两台大功率水泵,将废水扬高排入江中。在环境保护部门处理纠纷期间,当地暴雨不断,长江洪峰多发,以至外洪内涝,排污渠与鱼塘水面连成了一片。鱼塘里的鱼部分被大水冲走,剩下的也被废水呛死。对此,鱼塘承包人要求化肥厂赔偿其全部财产损失。化肥厂则以洪水、暴雨为不可抗力为由拒绝赔偿。 问:1、鱼塘承包人要求赔偿的全部财产损失可以包括哪些损失? 2、化肥厂能否以不可抗力为由拒绝赔偿?为什么? 43、1998年10月,杜某为了牟取暴利,窜入某自然保护区内猎捕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雪豹2只。后杜某将捕杀的雪豹皮高价卖给了境外商李某。李某在出境时携带的雪豹皮被海关查获。在海关人员的盘问下,李某交代雪豹皮是从杜某处购买的。杜某遂被公安机关依法拘留,并承认了捕杀雪豹、出售雪豹皮的事实。 问:1、杜某和李某的行为违反了我国哪些法律?该违法行为与我国参加的哪个国际公约有关? 2、杜某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如果是,请列出具体罪名。 3、李某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如果是,请列出具体罪名。 答案: 42. (1)鱼塘承包人要求赔偿的全部财产损失可以包括:购买鱼苗费用(1分)、鱼塘经营费用(1分)、鱼塘承包费用(1分)、污染 清除费用(1分)和出售鱼产品预期收入(1分)。 (2)化肥厂不能以不可抗力为由拒绝赔偿全部损失。(2分)对因“排污渠内废水自然入江受阻,漫溢流入鱼塘”造成的财产损失应予赔偿。(1分)对因“当地连降暴雨,以至外洪内涝,排污渠与鱼塘水面连成了一片”造成的财产损失可以不可抗力为由,不承担赔偿责任(1分)。 (3)我国《环境保护法》对不可抗力因素造成损害的责任作出了如下规定:完全由于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1分),并经及时采取合理措施(1分),仍然不能避免造成环境污染损害的,免予承担责任。 对化肥厂应当承担赔偿责任的部分,是因为化肥厂没有及时采取防范废水漫溢可能造成损害的合理措施。对此,不能作为不可抗力对待。(1分)

预防学卫生学案例及解析

实习一环境砷污染案例分析 【实验目的】 根据提供的实际调查资料,熟悉环境流行病学基本研究方法,掌握暴露-效应关系的 调查与分析,并能根据提供的资料线索步步深入,能根据调查结果来评价环境因素对人群健康的作用。【实验原理】 环境流行病学的剂量-反应关系,主要是人群暴露剂量的大小与群体中特定效应的出现频率间的关系;剂量-反应关系的存在是剂量与效应依存性的重要依据,是对暴露剂量和所产生的效应之间的一种定量描述,可为制定环境卫生标准、法规及进行危险度评价提供重要依据。 【实验资料】 某市为一南北走向盲状峡谷小盆地,人口12万,市区西北侧有一锡冶炼厂。常年风向频率以南风为主,下风侧有二个居民区,约13个居民点,该厂以生产精锡为主,主要 污染物有铅、砷和氟等。该厂每年排入环境中的砷大约9.5吨,砷排出量占投入量19% 如以污染面积3诟计算,环境中砷负荷约3.18吨/km2/年。据当地卫生部门资料介绍,该市曾数次发生急性、亚急性人畜砷中毒事件,严重影响了该市居民的生活和生产。试问: 1.为了解该市环境砷污染对居民健康的影响,应该从哪些方面着手? 2?如何选择调查点? 3.如果经过调查得到下文资料,你应该如何评价该地环境砷污染对居民健康的影响?【实验方法】 1.环境砷暴露状况的调查 1.1环境中砷污染现状的调查结果采集污染区和对照区大气、室内空气、水源水、 地下水及土壤,分别测定其中砷的含量,其测定结果见表1,试问该市是否存在明显的环 境砷污染?若有,其污染的途径可能是什么? 答:是的,存在明显的环境污染。 途径:可能是通过大气、地表水和土壤的耕作层。通过表1和续表1的数据来看,在大气、地表水、土壤耕作层的砷含量,污染区A、B 都远远大于对照区,至于室内空气、地表水、土壤深层、砷含量、污染区A、B和对照区差别都不大,尤其是地下水和土壤深层,说明污染区

环境资源法案例分析

环境工程0702班 倪金元 U200715687 环境资源法案例《溪坪村旁的化工厂》思考题: 1.案例中有哪些法律关系? 2.环境资源法体系中有哪些条例适用于该案例? 3.案例违反了哪些环境法? 4.针对案例,谈谈我国现行环境法存在哪些问题? 作为一起中国环保史上一起极其及其典型的案例,《溪坪村旁的化工厂》曾在2003年被国家环保总局列入“中国十大环保案件”。作为典型案例,这其中有着丰富的环境法律义务关系值得我们进一步分析。 法律关系: 案例中比较突出的人与人之间的法律关系包括当地村民与榕屏联营化工厂之间的环境纠纷关系、当地村民与政府之间的责任义务关系以及当地政府(包括环保局)和化工厂之间的监管与被监管关系;人与自然的法律关系包括化工厂与当地自然生态环境系统的关系和当地村民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首先,根据我国《环境保护法》规定,公民有享受良好环境的权利和保护环境的义务。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对污染和破坏环境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检举和控告;有权在受到环境污染损害时要求赔偿。在该案例中,溪坪村村民理应享有国家赋予公民的环境权利,但榕屏联营化工厂却忽视村民权利,为追求企业效益最大化,违规建设、违规运营。在其建设初期未经过严格环评审查、在其运营过程中违规排放氯气工业违规堆放生产废渣,造成严重的空气污染水污染以及山地土壤污染,导致屏南县溪坪村周围山林大面积枯死,溪坪村后龙溪下游鱼虾绝迹,当地村民皮肤病癌症患病几率急剧上升。因而,在本案中,以溪坪村为主的数个村庄村民与榕屏联营化工厂之间的环境权纠纷关系为首要法律关系。作为一家政府与企业联营的工厂,政府对化工厂负有审批监管责任。同时,政府有保障人民生活环境不受到来自化工厂污染的自然环境影响的义务。

近几年自学考试公共政策学试题与答案

2001年4月全国自考公共政策学试题及答案 2001-10-12 〖次〗 一、单选题(在本题的每一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请把你认为正确答案的题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多选不给分。每题1分,共25分) l、“公共政策是对全社会的价值做有权威的分配”,提出这一命题的学者是() ①拉斯韦尔②伊斯顿③戴伊④安德森 2、美国学者林德布洛姆提出的公共政策模型是() ①渐进主义模型②理性主义模型③规范最佳模型④政治系统模型 3、政策的核心取向是() ①功能取向②过程取向③结构取向④目标取向 4、公共政策问题通常由官方首先提出,再通过一定的形式提交社会讨论,这种政策议程的构建模型是() ①外在创始模型②动员模型③内在创始模型④自发模型 5、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主要决策方式是() ①合议制②合议、三权分立制 ③民主集中制④合议、民主集中制 6、公共政策问题认定后,政策制定者首当其冲要考虑的是(③〕 ①拟定政策方案②评估政策方案③确定政策目标④择定政策方案 7、“上政策”是政策执行偏差的一种典型表现形式,它主要表现为() ①象征式政策执行②残缺式政策执行③替代式政策执行④附加式政策执行 8、在政策评估中,考察既定政策目标实现后政策结果满足人们需求、价值与机会的有效程度,是件估() ①政策效率②政策效益③政策效能④国应的充分性 9、政策主体与客体呈现周期性更迭变化,这种政策周期应属于() ①阶段性周期②功能性周期③反复性周期④结构性周期 10、以下组织院于强制性公共组织的是〔③) ①学校②工会③行政机构④妇联 11、对策论;作为政策分析的创造性方法之一,又被称作() ①脚本写作②头脑风暴法③博弃论④个人判断法 12、公共政策学发展的第一阶段,对政策过程研究的重点是() ①政策评估②政策制定、③政策执行④政策终结 13、把公共利益诉求转换为权威性的公共政策,这是() ①利益表达②利益综合③政策制定④政策执行一人一 14、在美国,以下选项中不属于公共政策的是() ①立法决策②行政决策③司法决策④政党政策 15、当代中国各级法院和检察院在政策过程中的基本功能是() ①政策执行②政策研究③政策制定④政策分析 16、政策主体制约、禁止政策对象的行为,这使政策对政策对象具有() ①沟通功能②管制功能一③监督功能④平衡功能 17、公共政策学发展的第二阶段的代表人物是() ①林德布洛姆②西蒙③德洛尔④戴伊 18、政策制定过程的起点是()

卫生学实习案例讨论

实习21金属类中毒案例分析 资料一 1 寄生虫病,感染 2血液常规,尿常规,职业史,饮食史,粪便检查 3铅中毒待诊, 虽然有一些临床症状但还需结合其他检查报告才能得出结论 资料二 1还不能确诊,虽然有铅中毒的情况,但没有进行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并不能得出该病与职业有直接的因果联系。 2找到职业病发生的原因,确定疾病与职业的因果联系,为治疗提供依据。同时控制病因和限制作用条件以减少疾病的发生。 需要收集的资料: 存在哪些职业性有害因素,其强度和浓度及防护情况 收集以往生产环境中职业有害性因素的监测资料和工人发病情况的资料,必要时进行现场测定。 患者所在岗位的生产工艺过程(劳动者接触铅方式,时间长短,接触机会大小) 资料三 1.预防为主,酌情的进行驱铅治疗。首先要找出铅污染的来源,尽可能的脱离 铅环境,减少铅接触,适当休息合理营养,给予B族维生素药物和维C等,可使用依地酸钙驱铅治疗。 2.依地酸二钠钙 机制:该药主要经静脉,肌肉给药,主要分布在细胞外液中,与多种二价三价金属螯合形成稳定的金属络合物,使细胞外液中的铅迅速排出,细胞内的铅缓慢排出。 3.原因:进行驱铅治疗,可引起微量元素减少,特别是缺锌缺钙。(过络综合 症) 注意:间歇给药,监测血钙水平,补充钙锌,给予营养,适当休息 4.观察对象可继续原工作,也可酌情进行驱铅治疗,3—6个月复查一次或进行 驱铅实验明确是否为轻度铅中毒:轻度和中度中毒后治愈后可恢复原工作,不必调离铅作业:重度中毒必须调离铅作业,并根据病情给予资料和休息,如需劳动能力鉴定则按《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GB/T6180-2006)处理。 治疗四 1.主要问题 公司的安全设施主体建设与卫生设施主体建设没有同时进行 劳动者的防护措施不当 劳动组织不合理,劳动者工作时间过长 没有进行职业卫生安全的教育和培训 隐瞒劳动者信息 对铅超标者没有妥善的安排

案例分析题库(环境类6例)

案例1:绿化剪草伤人案例 案例描述6月15日,某项目二名绿化员在欢乐谷修剪草坪,当时赵某操作一台剪草机在作业区域的上方坡地修剪,另一台由富某在下方的平地修剪,两台剪草机 相距约7米远。当修剪到欢乐谷小溪上面的草坪时候,从赵某操作的剪草机里 飞出一个石粒打在了正在下面修剪的绿化员富某的右眼上。经医院诊断,富某 右眼内积血,眼角膜划伤,瞳孔断裂,经过几天的治疗,1米之内能够模糊的 看到物体,伤者眼前积血基本被吸收,眼角膜已经愈合,但瞳孔无法修复,且 玻璃体处于浑浊状态,需做进一步治疗。现场状况:(以下图片为模拟现场人 员操作实景) 案例分析据现场情况分析判断看,事件的发生主要由以下因素引起: 1、剪草机沿坡脊横向修剪,机器在坡脊与斜坡的接触界面上运行时,剪草 机底座面与坡谷方向呈现约10度的放射形外露夹角。人员在坡谷作业时其上身 及脸部位置正处在夹角范围内。 2、现场坡脊草地表面不平整,剪草机叶片扬起草地表面砂石从外露夹角往 外抛,对坡谷作业人员形成直接威胁。 3、现场作业人员“平行”作业方式,且在作业过程中未采取防护措施。 经验或教训(含预防措施) 绿化作业人员对草木的修剪、打药及设备的使用和操作上都存在一定的危险性。以上案例再次提醒我们要进一步加强绿化作业的安全管理工作,提高风险意识和防范能力,切实消除隐患。做到: 一、建立和落实对园林绿化器械定期的检查、保养工作程序,以保证器械的完好性。 二、加强对绿化人员的专业知识和器械操作技能的培训,新入职绿化人员必需经过实操考核合格后方可独立上岗。 高差 坡 距离 机器底座外露夹角 约10。度

三、加强对绿化作业人员的安全保护工作; 1、为一线绿化作业人员配置防护目镜、手套和口罩等职业安全防护用具。 2、将绿化作业人员作业时应配戴防护目镜、手套和口罩作业的工作要求纳 入到工作流程,并实施检查。 四、加强对绿化作业现场的检查力度,重点检查安全提示、警示标识配备 (如:服务提示、警戒带等)是否到位,及时提醒客户注意安全。 五、对各管理项目内坡地绿化修剪作业进行一次全面的风险评估工作,评 估坡地绿化修剪作业的合理安全作业和警示范围。 案例2:泳池配套设施伤人案例 案例描述2005年7月,某项目业主孙女士在从更衣室进入泳池过程中,当走到淋浴间通往泳池的入口时不小心滑倒,情急之下,下意识的用手去扶旁边的镜子, 结果被镜子的不锈钢框边缘划伤了拇指。现场流血很多,会所主办立即为其进 行了简单的包扎,同时找到了她的家人将其送到医院。 经医院诊断,该业主拇指表面肌肉被划开3/4。为防止肌肉坏死,需住院治疗。 现场状况:(以下图片为模拟现场人员操作实景) 摔倒地 案例分析据现场情况分析判断,事件的发生主要由以下因素引起: 1、现场标识安装位置不适当,未能满足醒目,清晰、完整的要求。 2、出事地点位于浸脚池旁,地面较湿滑,现场未设置防滑垫。 3、现场仪容镜不锈钢包边工艺粗糙,镜框两边存在较大范围的“利边”和“利

公共政策案例分析范文1讲课讲稿

新时期我国的耕地保护问题 一、案例描述: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的逐步建立与完善,在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社会结构深刻转型、利益格局深刻变化的大背景下,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着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如,资源环境制约日趋严峻,农产品供求总量趋紧、结构性矛盾上升,来自国际市场的影响明显加大,农业生产性基础设施投入不足,农民新的就业门路不多,农村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不适应农民需求,其中,我国可耕地面积不断减少这一问题尤为突出。在这个拥有世界上五分之一的国家里,耕地不仅关系到GDP的增速,关系到人民的幸福,社会的安定的问题,更是我国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能否坚持独立自主原则的最为基础,最为关键的生命线,“民以食为天,国以食而立。”而耕地恰恰是粮食生产的物质基础和重要保证,正所谓“没天哪有地,没地哪有粮”。当前,我国耕地不断减少的原因如下: (一)城市化建设对“耕地”的侵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水平得到迅速提高,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的近半个世纪中我国城市发展的最快时期。据统计,1998年我国城市人口约 3.8亿,城市化程度大约为30.4%。据专家预测,我国到2050年,城市化水平将提高到70%,在未来50多年中,将有约5亿农村剩余劳动力及其家属进城,变为城市人口。这样不仅要建立大量新城市,而且现有的许多城市都要程度不同地扩大其规模。按照每个城镇人口占地100平方米计算,增加5亿城市人口,约需要土地5万平方公里,即7500万亩。 首先,新城市的建立和老城市的扩大是我国整个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实现现代化的客观表现,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为此而占用一部分耕地,是不可避免的。但无论如何,城市化所带来的占用耕地的需要,与耕地保护两者之间毕竟产生了矛盾,如何正确处理这对辩证的矛盾的统一体,是一件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违法用地现象严重 据《中国土地报》报道,陕、粤、赣、豫、皖、鲁、吉、川、湘、浙等10

幼儿卫生学选择和案例

《幼儿卫生学》选择题训练 1.人体能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各系统能密切配合协调地活动,起调节作用的是()。 A、大脑和神经 B、大脑脊髓 C、神经和体液 D、体液和脊髓 2.幼儿血液中含()较多,含()较少,因此,幼儿出血时血液凝固得较慢。 A.凝血物质,水分 B.水分,凝血物质 C.水分,红细胞 D.凝血物质,红细胞 5.幼儿血液中有吞噬细菌作用的()较少,所以抗病能力差,易感染疾病。 A、红细胞 B、白细胞 C、血红蛋白 D、胶原蛋白 4.在冷水浴中刺激较温和、方法简便的锻炼方法是()。 A.冷水擦身 B.冷水盥洗 C.冷水冲淋 D.冷水洗手 5.从()岁开始,乳牙先后脱落,逐渐换上恒牙。 A、2—3 B、3—4 C、4—5 D、5—6 6.因甲状腺素分泌过少,导致人体骨骼生长发育缓慢,身材矮小,性功能不成熟,这样的病称“()”。 A、矮小病 B、呆小症 C、低下症 D、巨人症 7.生长激素是由()分泌的。 A、甲状腺 B、甲状旁腺 C、胸腺 D、脑垂体 8.幼儿的骨骼比较柔软,软骨多,大约到()岁左右,骨化才完成。 A.10-15 B.15-20 C.20-25 D.25-30 9. 胸围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身体形态和()功能的发育,并且能反映体育锻炼的效果。 A、消化 B、吸收 C、呼吸 D、循环 10.阳光中的紫外线照射到皮肤上可生成()。 A.维生素A B.维生素B1 C.维生素C D.维生素D 11.在儿童的热能消耗中,幼儿所特有的,且与其生长的快慢成正比的热能需要是()。 A.基础代谢 B.生长发育 C.活动 D.食物特殊动力 12.()是人体中含量最多且极为重要的矿物质,尤其儿童的需要量很大。 A.钙 B.镁 C.铁 D.锌 13. 托幼机构禁止使用的玩具是()。 A.电动玩具 B.口吹玩具 C.塑料玩具 D.布料玩具 14. 下列根据蛋白质营养效能由高向低的顺序排列是()。 A.完全蛋白质、不完全蛋白质、半完蛋白质 B.完全蛋白质、半完蛋白质、不完全蛋白质 C.半完蛋白质、完全蛋白质、不完全蛋白质 D.不完全蛋白质、半完蛋白质、完全蛋白质 15.()是人的一生中生长发育最迅速的时期。 A.胎儿期 B.乳儿期 C.婴儿期 D.幼儿期 16.()是神经活动最旺盛的时间,此时是幼儿获得知识技能和接受教育最好的时间。 A.早晨 5~7点 B.上午8~10点 C.中午 11~13点 D.下午14~16点 17.正确的坐姿是脊柱的支点落在()。 A.胸部 B.胯部 C.腰部 D.骶部

环境法案例分析题

环境法案例分析题 1、原告唐某与余某合伙承包村里的水塘养虾,在调查虾塘周围环境时,发现某 市的造漆厂的工业用废水排入塘内,这将严重威胁虾苗的生长和生命。为此,唐、余二人要求造漆厂采取排污措施。造漆厂以所排废水量有限不致于毒死虾苗及资金困难为由,拒绝了唐、余二人的要求。在唐、余二人的再三要求下,造漆厂同意根据国家环境污染防治法的法律规定,由唐、余二人签订防治废水污染虾塘的协议。协议 规定:造漆厂于1993年年底前对排污渠道作改道处理。在此之前,唐、余二人投放 虾苗时,应事先通知造漆厂派员观看,其后如有虾苗死亡,应及时通知厂方,由双方验证是否为厂方所排废水毒死。否则,造漆厂不负任何责任。1993年5月,唐、余二 人在未通知造漆厂的情况下,投放虾苗30000尾。投放后,唐、余二人精心管理,日 夜看护。10天后,二人发现塘内有少量的死虾出现,当即捞起部分死虾送厂检验。 造漆厂虽然对唐、余二人没有通知其即投放虾苗的行为表示不满,但厂方仍派员一 同到现场查看。经双方估算,塘内漂浮和打捞上岸的死虾约1000尾。厂方将死虾送市商品检验处化验,证明确系造漆厂所排废水中毒而死。但是经化验,造漆厂排放的废水量没有超过国家规定的排污标准。由于唐、余与造漆厂之间关于如何赔偿问题不能达成一致意见,唐、余二人遂向法院起诉,要求造漆厂赔偿损失。 问:(1)、造漆厂是否应当承担赔偿责任?为什么? (2)、造漆厂与唐、余二人所订协议中的免责条款有无效力?能否成为免责事由, (3)、唐、余与造漆厂之间环境污染赔偿纠纷可通过何种途径进行解决, 2、1998年5月,某居民楼住户胡某等向本市环境保护局反映该居民楼楼下的一 个酒店昼夜营业,人声喧哗造成周围居民夜间无法休息并导致失眠、血压升高等病症。经环保局监测,该酒店夜间排放的边界噪声

环境法案例分析全集

环境保护法案例分析 光明造纸厂位于某河流中上游。1998年6月,环境监测站对该造纸厂的污水进行监测,发现该厂对所排放的污水的净化处理不够,多种污染物质的含量严重超标。遂向该厂提出限期治理的要求,但光明纸厂不予理会,没有采取任何净化措施。1998年10月,市环保局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向其征收排污费,但该厂领导却以经济效益不好为由,拒绝缴纳。 环保局在多次征收未果的情况下,向人民法院起诉,要求光明纸厂缴纳应缴排污费。 问题:市环保局提出的诉讼请求是否合理? 答案:本题关于污染环境拒交排污费争议问题。环保局提出的诉讼请求是合理的。 征收排污费是我国环保法规定的一项重要制度,其目的是为了促进企业事业单位加强经营管理,提高资源和能源的利用率,治理污染,改善环境。《水污染防治法》第十四条规定:“直接或间接向水体排放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应当按照国务院环境保护部门的规定,向所在地的环境保护部门申报登记拥有的污染物排放设施、处理设施和在正常作业条件下排放污染物的种类、数量和浓度,并提供防治水污染方面的有关技术资料。”第十五条规定:“企业事业单位向水体排放污染物的,按照国家规定缴纳排污费;超过国家或者地方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按照国家规定缴纳超标准排污费。”“超标准排污的企业事业单位必须制定规划,进行治理。” 因而,排污单位应当如实向当地环保部门申报登记排污设施和排放污染物的种类、数量和浓度,经环保部门或其指定的监测单位核定后,作为征收排污费的依据,由环保部门按《征收排污费暂行办法》征收。本案光明纸厂不按期缴纳排污费的行为是错误的。至于该厂提出的“企业效益不好,无力支付”的理由,是不能支持的,因为我国的环境保护法并没有这类可以免费的规定。 1、【案情】 某市郊四个村委会起诉位于该市郊的水泥厂。原告诉称,被告在生产水泥过程中超标排放粉尘,污染环境,影响农作物生长和人畜健康,给原告造成了损害。因而请求赔偿11年的经济损失共约693万元,水泥厂停产或搬迁。被告辩称,水泥厂因建于十年动乱时期,初期的确有超标排污问题,但自《环境保护法(试行)》及其他相关法律公布以来,经过治理,排尘已经达标,成分性能与一般尘土相同,而不是水泥粉尘,因此不必承担责任。该市中院审理此案,认为原告起诉依据是以硅酸盐水泥粉尘为研究对象的试验结论,而调查化验发现被告排放粉尘主要为未经煅烧的生料粉尘。生料粉尘的危害尚无确切研究结果和定论。原告无法提供确切证据,因此不予完全支持。而被告以前确实曾有长期超标排放的行为,因此判决被告赔偿该时期的损害,并一次性赔偿原告35万元。 【问题】 1、该中院的判决是否恰当?为什么? 2、您认为合适的判决应为如何? 【分析】 (1)该中院的审理过程不太恰当。因为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对于原告提出被告污染环境引起损害而请求赔偿的,被告否认侵权事实,由被告负责举证。本案中,应由水泥厂承担证明生料粉尘无害的责任,而不应由原告证明生料粉尘有害。水泥厂无法证明的,即视为该事实成立。对于超标排放的损害应予赔偿的判决是恰当的。(2)环境民事法律责任的承担不要求行为的违法性,因此仅仅以是否超标排放来划分是不正确的,这至多是其损害事实的一个证据。 本案中,被告无法证明其排放物无害时,根据法律规定,应推定存在因果关系,应由他承担赔偿责任。同时,应充分考虑自然灾害、气候等其他原因造成的损害,分清被告承担责任的大小。 2、【案情】 1989年,辽宁省某乡岗岗村群众向市环保局投诉,称自1988年以来,该市矿务局设在该村的排矸场,由矸石自燃产生大量有毒烟气,使附近农田果园受到污染损害,要求赔偿损失。市环保局受理了此案。经调查化验发现,排矸场矸石自燃排放出大量二氧化硫,严重超标,持续时间长,是造成附近农作物、果木损害的主要原因。排矸场认为,国家对排矸污染问题没有具体规定,拒不承担责任。同时主张在煤矿生产中必然环节是排放煤矸石。限于我国煤矸石及煤炭技术水平,可燃物品不可避免地进入矸石,这才导致自燃。它认为属于不可抗力,因此不必承担责任。 【问题】 (1)该场应否承担赔偿责任?为什么? (2)该场的主张能否成立?这是否属于不可抗而构成免责理由? 【分析】 (1)该场应当承担赔偿责任。虽然国家对排矸污染没有具体规定,但是这不妨碍该场因其侵权行为承担赔偿责任。因为环境民事法律责任的承担不要求行为的违洳洼。并且化验结果已经证明该排污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2)该场主张矸石自燃属于不可抗力不能成立,因此不能成为免责事由。我国法律规定不可抗力是指无法预见、无法避免、无法克服的客观情况。矸石自燃虽然无法避免、无法克服,但是可以预见到的;而且自燃造成的损

《公共政策学》案例分析

《公共政策学》书中案例分析 ①看清题目,找准知识点。如时间充裕,则适当延展。 ②案例的原理,即脱离案例的理论知识。 ③结合原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本案例中哪些做法符合原理,所以成功了;哪些做法不符合原理,所以没成功。因此,要。。。(某些情况) ④案例分析要写得清晰明了,有一目了然的感觉。答题时注意分点,有层次感为佳。 成功的政策分析依赖于上述阶段步骤的不断循环反复。 一、结合案例,论述研究公共政策学的现实意义。(47页) (一)存在的问题: 1、缺少政策制定的科学理论和方法,科学化、程序化的决策水平不高,喜欢采用“试错法”这样一种经验型的方法。 2、有些政策没有经过理论探讨,没有经过专家的详细论证,没有经过多次代表大会的充分、认真的讨论。 3、少数领导者凭经验,按主观设想拍板 4、有些方面的政策缺乏完整性,没有形成有机体系,往往是零散、无系统的就事论事而缺乏远见, 导致前后不一致和不同政策间相冲突。 5、政策制定的法制化程度不高,政策制定和实施往往靠层层发放文件,缺乏完善的有关政策制定和执行的法律手段。 6、政策的实施产生大量的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问题,如就业、人口、环境问题等。 7、“温青年方案”:表明政治民主化进程不高,民间参与国家政策的制定程度不够。 (二)意义: 1、提高我国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迫切需要: 以公共政策系统的改进以及提高政策质量为目标,并形成相当完善的理论和方法,要引起人们的重视。 2、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根据市场经济运行的规律以及我国现阶段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 行、系统完整的宏观经济政策及社会政策,以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运行,特别是必须处理好一些目标易冲突或难以同时达成的经济政策间的关系。如经济增长与公平分配、物价稳定与充分就业、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工业发展与环境保护。 3、深化我国政治体制及行政体制改革、加强政治文明建设的迫切需要。在行政体制改革中,政府职能的转变要求政 府运用种杠杆(政治、经济、法律)指导和经济生活。因此,发展公共政策学,探索政策研究的科学理论和方法,对于改善政策制定系统,提高政策质量,促进社会发展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三)公共政策学有着我们学习的理由: 1、职业上:使我们更好地利用社会科学的方法解决社会问题。 2、政治行政上:(1)保证国家、政府采纳正确政策,规范社会发展方向,达成目标; (2)加强政治民主化建设。 3、提高行政管理水平:行政管理即政策制定和执行的过程,公共政策分析为行政部门提供政策相关知识。 二、运用政策分析程序,对上述案例进行分析,向市长推荐你所偏好的方案。(80页) (一)相关原理。 1、政策分析过程的八大步骤(68页)。 (1)问题界定:①消除不相关的信息资料,用数字说话,抓住焦点或关键因素,明确界定问题。 ②弄清当事人可能解决的问题是否存在,应能提供第一手关于问题的陈述,应能够估计分析者所需的时间和资料。 ③当备选方案被派生和分析时,问题的其他方面要加以界定,重新界定任务。 (2)标准确立:①当事人提供或间接地从目标或目的概述。②分析者推导。③必须说明与公共利益相关的标准。(3)方案搜寻:①决策者自身。②政策过程的其他参与者。③现行政策,他人经验。 (4)结果预测:①当时间较充分时,用民意测验。②当时间不允许时,使用敏感性分析、快速的决策。 (5)方案抉择:对备选方案进行比较分析(技术、经济、政治、行政可行性的分析) (6)政策执行与监测:政策执行中信息不充分、有限理性、既得利益偏好、意外事件等的影响使得必须对政策执行进行事前、事中、事后的监测,及时发现和纠正偏差。 (7)结果评估:其意义①探讨政策是否达到目标,政策执行中所采取的各种措施,行为是否按事先的设计来进行。 ②事后评估所得信息是采取对应措施的基础。 ③为解释或说明某一特殊政策效果或影响提供依据。④解释政策成败的理由。 在实践过程中,这些阶段的先后次序是相对不重要的,重要的是它的覆盖面的宽度和广度,这些阶段的过程必须重复进行,必须通过分析问题的循环再循环,以使答案越来越集中且更具穿透力。 2、政策分析的作用:帮助决策者找目标;可以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分析每个备选方案的每个结果; 依一定标准科学修改(效益、效率、适当性、回应性、公正性、充分性)。 二、结合案例分析:按照上面的步骤分析。

预防学 卫生学 案例及解析

实习一环境砷污染案例分析【实验目的】 根据提供的实际调查资料,熟悉环境流行病学基本研究方法,掌握暴露-效应关系的调查与分析,并能根据提供的资料线索步步深入,能根据调查结果来评价环境因素对人群健康的作用。 【实验原理】 环境流行病学的剂量-反应关系,主要是人群暴露剂量的大小与群体中特定效应的出现频率间的关系;剂量-反应关系的存在是剂量与效应依存性的重要依据,是对暴露剂量和所产生的效应之间的一种定量描述,可为制定环境卫生标准、法规及进行危险度评价提供重要依据。 【实验资料】 某市为一南北走向盲状峡谷小盆地,人口12万,市区西北侧有一锡冶炼厂。常年风向频率以南风为主,下风侧有二个居民区,约13个居民点,该厂以生产精锡为主,主要污染物有铅、砷和氟等。该厂每年排入环境中的砷大约9.5吨,砷排出量占投入量19%,如以污染面积3km2计算,环境中砷负荷约3.18吨/km2/年。据当地卫生部门资料介绍,该市曾数次发生急性、亚急性人畜砷中毒事件,严重影响了该市居民的生活和生产。试问: 1.为了解该市环境砷污染对居民健康的影响,应该从哪些方面着手? 2.如何选择调查点? 3.如果经过调查得到下文资料,你应该如何评价该地环境砷污染对居民健康的影响? 【实验方法】 1.环境砷暴露状况的调查 1.1环境中砷污染现状的调查结果采集污染区和对照区大气、室内空气、水源水、地下水及土壤,分别测定其中砷的含量,其测定结果见表1,试问该市是否存在明显的环境砷污染?若有,其污染的途径可能是什么? 答:是的,存在明显的环境污染。 途径:可能是通过大气、地表水和土壤的耕作层。通过表1和续表1的数据来看,在大气、地表水、土壤耕作层的砷含量,污染区A、B都远远大于对照区,至于室内空气、地表水、土壤深层、砷含量、污染区A、B和对照区差别都不大,尤其是地下水和土壤深层,说明污染

环境卫生学监测报告单(检验)

附件7(7)医院环境卫生学检验报告单(参照)联号:经培养:检验号:科别:环境类别:Ⅰ类Ⅱ类Ⅲ类 33环境类别监测结果(cfu/m)执行 标准(cfu/m)采集位点:Ⅰ类≤10 下标本(空气)Ⅱ类≤200 撕请目的:Ⅲ类≤500 致病性微生物:送检者:报告者:___________核对者:__________ 送检时间:年月日:报告日期:年月日号联 附件7(8)医院物体表面检验报告单(参照)联号:经培养: 检验号:科别:22环境类别监测结果(cfu/cm)执行标准(cfu/cm)环境类别:Ⅰ类 Ⅱ类Ⅲ类Ⅳ类Ⅰ类≤5 采集位点:Ⅱ类≤5 下Ⅲ类≤10 撕标本:物体表面请Ⅳ类≤15 目的:致病 性微生物:送检者::报告者:___________核对者:__________ 号送检时间:年月日报告日期:年月日 联 附件7(1)医院消毒剂、灭菌剂检验报告单(参照)联号:经培养:检验号:科别:采集类别:消毒剂灭菌剂类别监测结果(cfu/ml)执行标准(cfu/ml)使用天数:消毒剂≤100 下标本名称: 0 灭菌剂撕请致病性微生物:目的:送检者:报告者:___________核对者:___________ 送检时间:年月日:号报告日期:年月日联 附件7(4)医院诊疗器械检验报告单(参

照)联号:经培养:检验号:科别:监测结果执行标准类别采样 类别:进入人体接触粘膜接触皮肤22(cfu/100cm)(cfu/100cm) 0 进入人体采样方法: 接触粘膜≤20 下标本:医疗用品撕请接触皮肤≤200 目的:致病性微生物:送检者: 报告者:____________核对者:___________ 送检时间:年月日:号报告日期:年月日 联 附件7(3)医院灭菌器检验报告单(参照)联号:经培养:检验号:科别:灭菌器类别:低温(EO、 HO)22嗜热脂肪杆菌芽孢枯 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指示菌株压力蒸汽(脉动真空、快速、下排气)温度(℃)时间( h)温度(℃)时间( h)对照组灭菌时间:灭菌温度: 下撕试验组部位:请目的:送检者:报告者:___________ 核对者:_____ 报告日期:年月日送检时间:年月日:号联 附件7(5)医院透析用水、透析液检验报告单(参照)联号:经培养:检验号:科别:类别:类别监测结果(cfu/ml)执行标准(cfu/ml)制备时间:透析用水≤200 下标本:透析用水透析液透析液≤200 撕请致病性微生物:目的:送检者:报告者:___________ 核对者:__________ 报告日期:年月日送检时间:年月日:号联 附件7(6)医院洁净手术室(病房)空气检验报告单(参照)联号:经培养:检验号:科别:监测结果(沉降法执行标准(沉降法环境类别:Ⅰ级Ⅱ级Ⅲ级Ⅳ级个/30min·φ90皿)个/30min)等级·φ90皿手术区周边区手术区周边区采集地点:0.2 0.4 Ⅰ下 0.75 1.5 Ⅱ标本:洁净手术室(病房)空气撕2 4 Ⅲ请目的: 5 Ⅳ对照组送检者:致病性微生物:

公共政策学案例分析——山西煤矿的 洋务运动

公共政策学案例分析:山西煤矿业的“洋务运动” 浏览次数:2052次悬赏分:10|解决时间:2010-6-29 19:50|提问者:lkatat 在过去的几十年内,山西兴起于煤亦受制于煤,煤矿安全生产已成山西当政者头等大事。当产权制度改革、煤炭资源整合等措施陷入泥沼之际,山西的煤矿安全开始求助于国外技术援助,南非则成了山西的首选。 以晋城市为例,晋城市地处西省东南部,煤矿经营收入占全市经济的60%—70%,全市385座矿井中,1/3属于高瓦斯矿井。瓦斯治理成了市长夏振贵最头疼的事情。2005年10月,南非煤矿技术与设备交流大会在北京举行期间,夏振贵听到一项让他吃惊不已的瓦斯抑制防爆技术——这项技术可以在短时期内将瓦斯爆炸的温度降到100度以下,并减少冲击波。从此,“以技术弥补体制上的不足”称为晋城市的一个设想。2005年以后,山西省主管煤矿安全的官员先后四次奔赴南非进行学习考察。 2008年8月,新华社一篇刊载山西考察南非破产管理的内刊直呈国务院领导案头,国务院主要领导就借鉴南非经验,减少煤矿安全事故作出批示,时任国家安全总局局长的王君要求安监总局启动南非经验课题组,下设法规、体制、培训、技术设备、应急救援、综合等6个小组。 南非目前有100个煤矿,产量达到2.5亿吨,机械化水平达到100%。“要知道晋城市2005年机械化采煤才达到17%。”晋城安监总局牛德文说。让这些官员感兴趣的是南非的煤矿管理:南非的矿工健康与安全有着比较完备的法律,要求强化职工培训,硬性规定矿主必须拿出矿工薪金的1.5%统一出资到技术院校培训;要求建立瓦斯治理实验室;强制矿主设立紧急疏散图;提高矿工死亡补充标准一个矿工死亡补偿45万南非币。“你知道吗?南非在进行矿工培训的时候,最后一项任务就是让他们观摩瓦斯爆炸的测试现场。”晋城参与考察的一位官员面带不可思议的表情说。这种“杀鸡给猴看”的方法让这些矿工在此后数年内都会记忆犹新。年费煤矿防爆专家赫尔姆斯?斯巴斯称,90%以上的煤矿安全事故都是人为疏忽和多种原因巧合造成的。1951年,南非国家职业安全协会开创了“ NOSA系统”他们认为煤矿每项工作都有考虑安全、健康可环保问题。通过评估查找隐患,制定防范措施及预案,所有意外事故、危险都可避免。 在国务院领导批示之后,山西晋城市在阳城县开展了8个试点。他们的设想是由政府、企业、学校共同组建一个研发中心。在研发中心下设立一个基金,通过基金运作、矿工培训、制度研究、生产基地、示范基地“将抽象的经验转化为看得见的东西”。比如,设立井下救护所,根据不同矿井设立示范基地,建立瓦斯爆炸测试现场,让培训工人能够时刻记着矿难的威胁,同时设立井下特警——矿山救护队等。 不过,摆在政府面前的是资金的来源问题。阳城县的一位主管领导在初次考察南非之后认为,如果让这些煤矿主动采用瓦斯防爆技术并不可行。假设一个矿寿命只有十年,他们并不会投巨资安装这些设备的。在此之前山西省曾主推国内技术,力图让煤矿完成技术改造,结果很多设备成了摆设仅供参观,并未达到提升煤矿安全的目的。“好比一个车子,车轮甚至发动机都安装好了就是不能开。” 政府最终想到了用安全保证来解决启动资金的问题。以晋城为例,其煤矿保证金已经道道5亿元。这笔资金始终放在银行账户上,官员们认为保证金就应该“取之于矿用之于矿”。当地的建设银行也伸出了橄榄枝,只要有启动资金,银行也看好这个能够带来效益的安全项目。这意味着,煤矿可以通过租赁技术设备的方式实现改善煤矿安全生产的目标。

卫生法学案例

毛某,女,12岁,因间断性呕吐到某医院就医。其亲属向医生说明了病情,并要求详细检查。医生以做CT检查危险等为借口,未予必要的检查,错误诊断为急性胃炎,十个小以后,女孩出现生命垂危现象。医生仍没有为其做必要的检查,直至毛某因脑部肿瘤得不到时正常治疗而失去抢救生命的机会。毛某最终死亡。 案例分析 1、医生的违法行为? (a)违反《职业医师法》所规定的第一条义务要遵守法律、法规,遵守技术操作规范的义务,以及第二条义务树立敬业精神,遵守职业道德,履行医师职责,尽职尽责为患者服务。医生先是以做CT检查危险等为借口,未予必要的检查,在女孩出现生命垂危现象之后,医生仍没有为其做必要的检查。医生的两次不做检查行为表明医生并没有遵守这两条义务。 (b)违反关心、爱护、尊重患者的义务。案例中女孩亲属在就诊时向医生说明了病情,并要求详细检查,但医生并没有尊重患者家属的这一要求,而是自己一意孤行,最后造成严重后果,医生没有做到关心尊重患者。 (c)违反医师执业规则中的对急危患者,医师应当采取紧急措施进行诊治;不得拒绝急救处置。当女孩出现生命垂危现

象,医生仍没有为其做必要的检查,直至毛某因脑部肿瘤得不到时正常治疗而失去抢救生命的机会。医生的不作为与女孩的死亡有直接的因果联系。 (d)根据规定,医生违反卫生部门规章制度,造成严重后果;由于不负责任延误急危患者的抢救和诊治,造成严重后果;造成医疗责任事故,将要承担行政责任,民事责任。2、该案例属不属于医疗事故? (a)医院医生属于取得国家认定资格的医疗专业技术人员,为医疗事故主体。 (b)医院医生有违法行为。医生在听了家属说明的病情后,不但没有做必要的检查,并且还错诊为急性胃炎,这违反了诊疗规范、常规。 (c)造成了患者人身损害的不良后果。本案例中,医生的误诊造成了毛某因脑部肿瘤得不到及时治疗而死亡的严重后果。 (d)医院医生主观上存在过失。因为医生的疏忽大意,没有给患者及时检查而误诊病因,才导致此医疗事故的发生。(c)过失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医生的误诊行为是因,毛某的最终死亡是果,误诊行为造成了毛某的最终死亡。 因此,该案例属于医疗事故。根据医疗事故的分级原则,该医疗事故造成患者死亡,为一级医疗事故。

公共政策学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 案例一: “堵车”这个词随着我国机动车保有量的不断攀升,已经成为目前众人热议但也对之异常无奈的词汇。2010年9月,北京出现了有史以来最为严重的堵车现象,更令人震惊的是,这场规模庞大的堵车出现了内外夹击之势。北京城内的交通拥堵在中秋节前后到达了一个顶峰,在京城外的京藏高速路,也形成了几千辆大货车滞留,成为高速堵车之最。这种“内忧外患”的局面,让北京城的部分地区交通一度陷于瘫痪。 近两年堵车已经成为大城市的交通常态。像北京,2010上半年北京市机动车平均每日净增1900辆,千人保有量超过230辆。预计2015年北京市机动车保有量将达700万辆。但是当机动车保有量达500万辆到600万辆之间时,不采取限行措施进行车辆管理,高峰时拥堵时间将超过5个半小时;即使采取限行措施,中度以上拥堵时间也将达3小时至4小时。 案例二: 由于城市交通拥堵加剧,目前很多大城市的人,不论是有车族还是计划购车的人都已经开始计算“拥堵经济成本”了。简单而言,“拥堵经济成本”这个新名词就是在各地居民的平均月均收入的基础上,将由于拥堵而损失在路上的时间换算成金钱。 首先,仅计算油耗问题,通常计算方式是把堵车时间所用的油耗转换

成公里数。据计算,堵车三分钟的油耗大约相当于正常工况开动1公里。以中型车每百公里油耗10升计算,每三分钟因拥堵产生的油耗是0.1升。以上调油价后的北京93号汽油每升6.92元来计算,每三分钟的拥堵成本是0.69元。平均每月22个工作日堵车时间1小时,那么仅堵车油耗消费就高达303.6元。其次是尾气的排放问题。据统计,汽车在怠速情况下,CO(一氧化碳)的排放量是正常行驶时的两倍,HC(碳氢化合物)则是正常行驶的三倍。另外,对于每天堵在路上的人来说,车辆因为超车并道引起的几百起追尾刮蹭等小事故带来的时. 间和经济损耗,将会波及所有涉及人员。 案例三: 从摇号到限号,从限号到限行,从不断攀升的停车费到渐行渐近的拥堵费,办法想了很多,北京交通拥堵依然。今年1月19日,高德公布了2015年度中国堵城排行榜,北京依然毫无悬念位列榜首。正因为还“堵”,那就还要“限”——限制车主的财产权。收费的程序性准备已在紧锣密鼓。在政策上,北京市近日出台的《关于推进价格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正在研究交通拥堵收费政策,推进出租汽车运价形成机制改革。” (1)根据案例材料,分析造成我国城市堵车现象的背景; (2)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总结大城市堵车现象越来越严重的原因;(3)针对堵车严重的问题,从公共政策学方面提出改进对策。(1)答:随着改革开放,我国经济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一方面,城

《公共政策学》100题

公共政策学》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100 题) 1. 公共政策学的创立者是(B ) A. 勒纳B .拉斯韦尔C .德洛尔 D .马克思 2. 研究者对政策过程进行________ 观察和分析的情况下,公共政策学才有可能产生。( A ) A .直接地或比较直接地 B .认真地、正确地 C .间接地 D .客观地 3. 以下那部作品很可能是全世界最早的政策案例著作。(D ) A .《史记》 B .《吕氏春秋》 C .《论语》 D .《智囊补》 4.马克斯?韦伯强烈地主张对社会、政治现象进行文化解释,甚至将社会科学称为(A) A.文化科学 B ?文明科学 C .行为科学D.经验科学 5. 决策科学的研究对象是(A) A .决策活动 B .组织活动 C .政策执行活动D.政策制定活动 6. 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是(B) A .公共组织 B .公共政策 C .公共秩序D 社会伦理 7. 以下哪个模型假定决策者是“理性人”。(A) A .理性主义 B .渐进主义C.政治系统D . 精英主义 8. “上下来去” 模型所依据的哲学认识论是(B) A .逻辑实证主义 B .辩证唯物主义 C .历史辩证法 D .理性主义 9. 以下哪种研究是分析哪些因素是怎样影响政策主体的选择行为的,是怎样影响政策过程 的各个环节的,影响的性质和程度怎样。( D ) A .决策行为 B .政策评估 C .政策监督 D .政策过程 10. 哪种模型把政策过程假定为输入——决策——输出——反馈这一系统运行过程。(A ) A .政治系统 B .精英主义 C .混合扫描 D .规范最佳 11. 在公共政策学的发展史上,对政策过程的研究前期重点是(A ) A .政策的制定 B .政策的执行 C .政策的监控 D .政策的评估 12. 在公共政策学的发展史上,对政策过程研究后期的重点是(B ) A .政策的制定 B .政策的执行 C .政策的监控 D .政策的评估 13. 国家权力通过制定公共政策来履行其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职能,因此公共政策在总体上 是________ 的体现。( B ) A .阶级压迫 B .国家意志 C .集体智慧 D .公共利益 14. 美国公共政策的基本形式是(B ) A .总统决策 B .国会立法 C .执政党政策 D .司法命令 15. 就组织的结构和功能而言,当代中国的共产党组织更接近于一般意义上的(C ) A .政党 B .国会 C .政府 D .司法机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