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WOT分析的贵州文化产业发展战略

基于SWOT分析的贵州文化产业发展战略
基于SWOT分析的贵州文化产业发展战略

基于SWOT分析的贵州文化产业发展战略①

邢启顺刘勇②

内容摘要:贵州文化产业发展的强势战略主要包括:发掘民族地域文化产业、开拓环境生态资源、多样化发展战略、拓展创意产业空间;贵州文化产业发展的优化战略主要包括:加快文化产业化改革步伐、产业主体培育、全面提升综合竞争力、经济社会环境建设;贵州文化产业发展的防御战略主要包括:本土文化产业的全球战略、政府企业个人风险共担机制、知识产权保护、消费主体培育战略;贵州文化产业发展的规避战略主要包括:“引狼入室,与狼共舞”、制度改革,组织保障、人才培养坚持“走出,引入”、自我保护发展能力建设。

关键词:SWOT分析文化产业民族文化

SWOT分析是我们应用最多的工具,它代表着一种思考和分析的方法,是一种用于公企业发展战略的分析方法,即根据企业自身的既定内在条件进行分析,找出企业的优势、劣势及核心竞争力之所在。SWOT指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威胁(threat)四要素,SWOT分析也称态势分析。其中S、W是内部因素,O、T是外部因素。SWOT分析在综合了著名的竞争理论与管理学理论的基础上,将企业的内部分析与产业竞争环境的外部分析结合起来,形成了自己结构化的平衡系统分析体系。SWOT方法自形成以来,广泛应用于企业战略研究与竞争分析,成为战略管理和竞争情报的重要分析工具。该方法分析直观、使用简单,即使没有精确的数据支持和更专业化的分析工具,也能得出具有说服力的结论。

贵州文化产业发展的优势主要包括:“地方性”文化资源独特性与丰富性、文化生态环境良好、多元多样文化并存、后发展性有利于新的开拓空间;贵州文化产业发展的劣势主要包括:总体发展水平低、后发展性导致缺乏综合竞争力、

①本文为杨晓航主持的贵州省艺术科学规划2009年度课题:《贵州文化产业发展SWOT分析及对策研究》成果之一。

②作者简介:邢启顺(1976-),汉族,男,贵州省社会科学院助理研究员,硕士;刘勇(1978-),男,贵

州民族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学院,硕士。

相关经济社会环境基础差;贵州文化产业发展的机会主要包括:文化产业“全球化”、东盟-东亚文化产业经济环境、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战略、西南民族文化产业经济圈形成、贵州民族文化大省建设战略;贵州文化产业发展的威胁主要包括:全球化竞争、高风险文化、高速复制传播、主流文化“霸权性”。

1.SO强势战略

●发掘民族地域文化产业

贵州是一个民族地域文化资源极其丰富的省份,相关文化产业开发的基础相对较好,潜力还比较大。首先,贵州有着众多的民族成份,有18个世居民族,这些民族在历史上都创造出了极富民族性和地域性的历史传统和文化。首先,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和表现形式、内涵特点等方面具有差异性,而这种差异性的本质就是民族性,或者说是基于民族性基础上的文化差异性,这些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民族文化为发展相关产业打下了坚实基础。18个世居民族加上后来不断进入贵州的其它民族群体,可以说目前的贵州是中国民族大家庭的一个缩影,也可以想见贵州民族文化资源的丰富性。而且,这些民族文化资源的特点是十分鲜明的。比如,贵州有全国最大的侗寨——黎平肇兴,全国最大的苗寨——雷山西江,世界上最古老的情人节——台江姊妹节,世界上独木龙舟的发祥地——台江施洞,粗犷奔放的苗族祭祀狂欢舞蹈——反排木鼓舞,有“行云流水”之称的苗族飞歌,有“天籁之音”之誉的侗族大歌,有誉满全国的布依族经典民歌《好花红》和《桂花开放幸福来》,还有由杉树演变而来的凝固于空间的历史——侗族古老的鼓楼,有镌刻历史的精美而斑斓的侗族、苗族服饰等等。①其次,由于各民族长期共同生活在一定相同生态区域内,长期往来,相互交融,形成独具区域性的文化特色,这些区域性明显的民族特色文化圈也随之形成,这是未来发展文化产业的一个优势明显的开发单位。比如,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文化旅游开发圈基本形成,在该旅游开发圈内,其旅游产品的特征不仅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其区域性是十分明显的。

民族文化产业,是一种核心能力极强的产业,其开掘空间广阔,竞争优势明显。贵州省近年来对民族文化进行创意性开发的成就是显著的,这在某种意义上也促进了文化事业的发展繁荣。同时,贵州省对地域性文化整合开发的力度也在

①白明政.试论贵州少数民族文化产业的开发与保护【J】.贵州民族研究,2008,(6):72~73.

逐年增大。地域性文化产业,是一种可以资源共享的可集群化开发的模式,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和价值链。从改革开放以来,贵州的开放步伐逐年加快,文化产业实力不断发展壮大,其中文化与旅游结合是贵州文化发展的一大特色,其发展态势良好,对于发掘民族地域文化产业方面的努力也已初见绩效。当然,贵州在开发民族文化产业或者地域性文化产业方面,走的是资源整合的路子,是民族性与地域性特色的有机结合。目前,贵州各地已经形成了不同特色的民族地域文化旅游圈。如遵义、黔东南、黔西南、黔南、毕节等分别形成了以红色文化、苗侗文化、布依文化、彝族文化为主的文化旅游区。在未来的发展上,贵州要进一步把握优势,想方设法开掘民族地域文化产业,走创新发展之路,打好强势战略牌,推动贵州整个文化产业的发展。

●开拓环境生态资源

人类的生存,民族的发展,文化的形成等,都离不开生态环境的话题,生态环境在人类生活中扮演极其重要的角色,也因此,生态环境本身也就内涵了一定的文化特性。贵州的环境生态资源非常丰富,它与当地的历史和文化结合起来,形成了难以分割的关系。自然风光与民族风情相互融入,相得益彰。比如被誉为“世界级旅游胜地”的黔东南,其美丽的自然风光与浓郁的苗侗风情根本分割不开,山清水秀、林木葱茏的黔东南使当地的民族风情也因之打下了生态烙印,这就使得自然风光与民族风情两部分密切关联。这种特点,对于贵州的民族文化产业的创意性开发十分有利,其本身也就是一种特色鲜明的“创意母题”。民族文化的产生与生态环境相关,贵州民族文化特征烙上了地方性的特色,这是将之开发为产业的一个重要创意点。比如,贵州怡人的气候和秀美的山川河流,影响到当地民族的体质和审美趣旨等,进而影响文化形成,并赋予特色,而这种特色就是可创意性开发元素。贵州要在大力发展民族区域文化产业的基础上,应积极开拓环境生态资源,打造相关的产业品牌。

●多样化发展战略

多样化发展战略亦称多角化经营战略,它是指通过合并、收购、合资以及自我发展等途径,使企业增加与现有业务大不相同的新产品或新业务的发展战略。随着我国当前经济的发展和企业经营形势的变化,多样化发展战略越来越受到重视,因为多样化发展战略可以通过向不同的产业渗透和向不同的市场提供产品或

服务,做到东方不亮西方亮,以分散企业的经营风险,使企业获得更加稳定的持续的发展;能够使企业迅速地抓住并利用各种市场机会,逐渐向具有更大市场发展潜力的行业转移,从而提高企业的应变能力和盈利能力;有利于发挥企业的优势,综合利用企业的各种资源,产生协同效应,提高经济效益。①贵州的文化产业发展模式还是比较单一,尽管表面看,其开发形式多样,但缺乏真正的多样化发展战略理念,其中的多样化发展思路尚欠成熟,也存在对多样化发展战略认识不够的问题。

文化产业的多样化发展战略,主要是对文化产业进行升级开发和延展相关性开发,即在传统开发模式的基础上,进行多内容性开发,重点多进行创意性开发。贵州的文化具有多元多样性,这为文化产业的创意性开发带来了众多的创意母题。文化创意产业的“创意母题”就是文化的精神性要素,而其独特内涵与彰显出来的外延魅力为文化的创意产业开发提供了原始依据和基本动力。贵州文化多样的特点,不是一个共性层面的众多因素的简单组合,而是具有一定特殊性的个性表现。贵州文化的可创意性开发项目很多,尤其是围绕民族文化资源的一系列可开发的内容,比如:精美绝伦的民族服饰,实用耐看的民族建筑,各种美味天然无污染的民族饮食,多姿多彩的民族节日,古朴悠远的民族礼仪,和谐庄重的道德伦理,欢乐壮观的民族歌舞,精湛的民族民间工艺(挑花、刺绣、蜡染、酿酒、制茶、造纸、银饰制作、工艺芦笙制作、手工编织、手工雕刻民间绘画等),还有多姿的民间戏曲,博大恢弘的民间文学,丰富的民族体育,原始崇拜的民间信仰,独特有效的民族医药,以及千百年来山区生活所积累的大量生产生活经验和技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环境知识等。②从内涵上来看,这些文化的传统和已经成型的特征独具一格。民族文化传统中的文化制度、社会组织、社会结构、生产和生活方式、文学艺术等有形文化形态,总是凝结着特定民族的世界观、价值观、伦理观、民族性格和气质、民族理想等。从这一理解层面看,任何一种民族文化其传统和已经成型的特征是具有独特性的。贵州省的众多民族创造了精彩纷呈的民族文化,而这些文化中的精神性元素凝结着不同民族对外在的认识和内心的观照,凝结着他们的智慧,具有不容易被复制的特点,是一种核心能力的体现。这些众多的“精神性元素”为贵州的文化创意产业的开发提供了各种智慧介

①梁家强. 论企业多样化发展战略【J】. 经济师,2001,(9):136~137.

②范波.贵州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开发的思考【J】.贵州民族研究,2007,(4):111~112.

入的空间。而从外延上看,贵州众多特色鲜明的民族文化,其发展规律和社会映现力也是具有特殊性的。比如,作为具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实力的侗族大歌,其文化内涵的外延是较为广泛的,它不仅是一般性的非物质文化范畴,同时其中可能含蕴的如反映侗族社会、情感生活的唱词等民族性元素则是多方面的。

贵州的民族众多,文化也就众多,而它们之间的文化具有独特性,这些文化的特有魅力,就是其创意产业进一步开发利用和健康发展的核心优势。在贵州采用多样化发展战略,心思不仅要用在多种多样文化资源合理利用上,还要在同一种文化产品或同一个文化产业上多做文章,从多个层面去挖掘文化的价值,实现文化价值量化的最大化。

●拓展创意产业空间

如前所述,在实施多样化发展战略的过程中,贵州要结合自身优势,重点要对文化产业进行创意性开发。那么如何才能拓展创意空间,如何实现创意产业的优势最大化和价值最大化,这是我们发展文化产业尤其是文化创意产业所要去认真思考的问题。贵州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还不够成熟,创意空间还没有最大范围地被开掘出来。从贵州的资源特点和区域特点来看,贵州的文化创意产业要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共性与个性的有机结合;二是传统性与现代性结合。首先,从文化生态看,贵州的文化处在内外两个文化圈层之内,一个是全球化和整个中华文化这一层面,另一个是贵州内部文化圈层。这两个文化圈层决定了打造“贵州特色”,就要寻求一种共性与个性的有机结合。而贵州文化也逐渐彰显出这样的特点和优势,这种共性与个性的结合,有利于保持文化活态。文化创意产业,是一种传统与现代因素的整合体。实际上,从某种角度看,创意是对既有事物的现代性解读和表达。文化本身不是一种静态的存在,而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将传统与现代的因素进行整合,可以使文化创意产业销售的产品能够给消费者一种“历史”的完整审美感。这种产业的开发模式,必将成为一种经典尝试。贵州文化创意产业大部分能够做到将传统与现代双重因素融入进去,生产的产品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或审美价值。传统与现代创意性结合不仅能提升可创意性,而且还能优化文化产业的内部结构,只有产业的结构趋向合理,才有不断发展的内源性动力。

2.WO优化战略

●加快文化产业化改革步伐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发展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这向我们传达着一个明确的信息:我国对文化产业的政策已经明朗化,发展文化产业将成为今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贵州省的文化资源虽然很丰富,但是由于存在观念滞后、投资主体单一、行业限制过多,以及市场对人才、资金、技术、信息、项目等文化资源配臵没有起到基础性作用等原因,造成文化资源大量闲臵和浪费,得不到充分有效的利用,从而导致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都存在着极大的不足,因此,加快贵州省文化产业化改革步伐势在必行。

针对国际国内文化产业发展态势和贵州省文化产业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推动省文化产业化发展,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改革:首先,进一步转变观念。转变片面强调文化活动政治性强,把文化行业看成只能花钱不能挣钱,而且是由国家花钱的非生产性部门的观念,充分认识到文化产业的市场性,发展文化产业是社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次,科学制订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和战略。我们应积极学习和借鉴发达省市的经验,切实加强文化产业调研,在比较研究国内外文化产业发展规律和趋势的基础上,依据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战略对文化产业的要求,制定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和战略。特别是要将文化产业发展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有机结合起来,把文化产业重大项目建设纳入城市建设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第三,调整产业结构。从经济、社会、文化事业发展的大局出发,对文化产业资源进行整合,促进生产要素流动,优化和提升产业结构,实现规模化经营。第四,理顺管理体制,加强文化行业监督管理。应根据文化产业与意识形态关联度的不同,对文化产业进行分类指导,差异化管理。该管住的切实管住,该放开的尽快放开。进一步完善文化市场法规体系,健全执法监督机制。进一步整顿和规范文化市场秩序,引导文化市场规范、有序、健康发展。第五,完善文化产业政策。制定和完善文化产业政策,要从现实和长远两个方面加以考虑。一要积极保护、合理开发、有效利用。二要促进开放,鼓励竞争,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发展外向型文化产业,吸收国外产业运行的先进经验。鼓励社会各界发展文化产业,平等参与文化产业竞争。第六,立足本地文化资源优势,致力于开发一批具有贵州特色的高新文化产品,促使贵州文化产业循着高起点、新特色、多层次、

多方面和高质量路子发展。

●产业主体培育

贵州正处于以工业经济为主且服务业经济比重接近于第二产业比重的经济阶段,还没有完全发展到以服务业为基础的阶段。在这一阶段,贵州文化的发展处于传统文化向商业文化迅速迈进,且商业文化向文化产业的初步发展阶段,文化产业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和影响作用有限。贵州文化产业虽然有了较快发展,但由于基础薄弱等多种原因,贵州文化产业无论是总量上还是效益上在全国都处于较落后地位。贵州文化产业要成为全省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必须遵循社会主义文化发展规律和市场经济规律,在善于利用后发优势的同时,尽力规避后发劣势,加大产业主体的培育力度。一是大力支持企业、个人兴办文化企业,鼓励、支持、引导民营企业、个人在国家政策许可范围内,以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合伙制和独资等多种形式,参与或兴办文化企业,促进多种所有制文化企业发展。二是加快行业结构调整,加快发展外围层、相关层等产业和市场属性明显的行业,大力发展新兴文化产业。三是整合资源,组建和完善报业集团、出版集团、广电集团、演艺集团、网络文化集团、文化旅游集团、工艺美术品生产集团等等一批主业突出和具备核心竞争力的文化产业集团,壮大产业主体,进一步增强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总之,贵州文化产业发展总体水平滞后,“应以文化旅游业作为主导产业,带动全省文化产业的发展。”“积极培育文化旅游业大企业集团”①通过引资、吸纳民间资金等手段,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领域,特别是民营资本进入文化领域,借鉴广西、云南经验,带动整体发展水平。

同时,在大力培育产业主体的方面,我们还要注意产业主体的多元化发展,积极地调整产业主体结构。合理的产业主体结构是衡量产业发展是否成熟的标志。文化产业主体多元化模式的构建与文化管理体制和制度环境有关。建立有序、开放与法治相结合的文化体制,按现代企业制度构建文化产业组织,鼓励创意企业发展,完善产业促进政策,在并非涉及国家文化安全的领域,利用市场优化资源配臵,推动产业主体多元化和梯度竞争格局的形成。②产业主体培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贵州目前还缺乏实力雄厚的产业主体,未来的发展要取得长足进步,

①黄浩,孙晓丽:《贵州文化产业发展问题浅议》,载《贵州社会科学》2006年9月,第五期。

②彭南林.发展文化产业与构建多元化的产业主体探讨【J】.中国软科学,2004,(10).

就必须把培育文化产业主体为优化战略推进,培育更多有潜力的产业主体。

●全面提升综合竞争力

从文化产业发展总量来看,2004年,贵州省文化产业增加值在全国排名第26位,在西部地区处于第7位,贵州文化产业发展水平在全国各省(市、区)所处地位与经济发展在全国所处地位大致相当(贵州省生产总值在全国各省(市、区)中处于第27位),2005年贵州省文化产业增加值为30亿元,而周边省(市、区)中的四川为115.87亿元,重庆为66.66亿元,云南为183.58亿元,湖南,为271.07亿元,广西为134.08亿元,贵州省文化产业增加值仅相当于四川的25.89%、重庆的45%、云南的25.89%、湖南的16.34%、广西的22.37%;从文化产业占GDP的比重的横向比较来看,2005年贵州文化产业占全省GDP的比重比全国水平低0.72个百分点,比四川少0.05个百分点,比重庆少0.7个百分点,比云南少3.77个百分点,比湖南少2.68个百分点,比广西少1.78个百分点。①贵州文化产业增加值的绝对量和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相对量都落后于周边省区市的水平,表明贵州文化产业创造的价值仍较低,综合竞争力不够。要提高贵州省文化产业的综合竞争力,必须就产业重点、产品供给、产业结构、产业链条、产业布局、发展要素和发展体制等方面做好工作。综合竞争力,是一个全方位考虑标准,我们要走多元发展道路,要从特色产业的路径进行产业升级和扩大,打造品牌,实现品牌效应,打造文化精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增强竞争能力和风险抗力,延伸产业链条,扩展业务,优化布局,加大产业集群培养力度,促进产业要素有效地流动、集聚和优化配臵,创新体制机制,激发发展活力。

●经济社会环境建设

优化经济社会发展环境事关贵州的建设大局和长远发展,优化发展环境是促进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的必然要求。贵州省地处云贵高原东部,境内地势西高东低,自中部向北、东、南三面倾斜,平均海拔1100米左右,全省地貌可概括分为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三种基本类型,其中92.5%的面积为山地和丘陵,在这种地貌的影响下,贵州省有着丰富的生物资源、矿产资源和旅游资源。经过多年的持续发展,贵州省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如:大力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加快铁路、公路和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及时推进扩大

①黄勇.贵州文化产业发展初探【J】.理论与当代,2007,(12).

内需项目建设等等。但是我们也意识到贵州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省情,即:贵州仍然是一个欠发达、欠开发的省份。因此,加大对贵州的开发力度、优化经济社会环境,对贵州省文化产业的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

贵州文化产业的发展环境还不是最优化,目前还存在不少问题。这些问题贯穿文化产业的开发设计、开发过程和运营之中,对贵州而言,能否优化经济社会环境,有三个最重要的因素:一是要有高水平有魄力团结一心的领导核心班子。二是干部队伍。干部队伍素质,是决定贵州命运的关键因素。没有一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相适应的干部队伍,再好的政策、再好的战略也落实不下去。要建立起一支政治强、业务硬,能引领贵州改变面貌、百姓脱贫致富的干部,这对贵州来讲,还有许多事情要做。贵州的经济环境改善,还有很大的空间。三是要有一个与“人才强省”相配套的干部管理考核制度和人力资源有效使用的保证体系。①这三个因素,或者说这三个环节是优化经济社会环境的关键。

3.ST防御战略

●本土文化产业的全球战略

在经济全球化日趋明显的时代,市场是开放的市场,本土市场也是世界性市场,本土文化产业面临的竞争也是全球化竞争。文化产业的未来发展,谁先抢占到市场,谁就获得了成功。本土文化产业要正视全球化的客观事实和规律,要积极地融入世界市场。封闭保守更不能实现产业的发展。但是,如何在全球化的竞争中,提高产业的风险防御能力却是一个很难处理的问题。目前,中国已经是WTO体系中的一员,中国市场的开放度在进一步的加大,贵州的文化产业市场也随之发生变化,目前已经存在“世界”的概念。从贵州自身的资源优势来看,结合远景规划,把贵州文化产业放到国际观瞻的战略高度看,优势是突出的,前景是可人的,发展空间较大。贵州“地方性”文化资源独特而丰富,文化生态环境良好,多元多样文化并存,且贵州文化产业发展较为缓慢,具有后发展效应,能够有效利用现代先进技术和吸收成功经验,也有较为广阔的新空间可供开拓。但与此同时,面对全球化竞争,面对不断出现的高速复制传播文化产业的形式和内容等现象,以及如何处理好主流文化“霸权性”的问题,则是我们要做好的战略防御所思考的重要问题。

①李从国.大投资、大开放摆脱“欠发达、欠开【J】.当代贵州,2006,(22).

●政府企业个人风险共担机制

不同类型的文化产品具有不同的产品属性,其服务和消费主体也是不同的,这些不同性质的文化产品定位往往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文化产业投资对象。一般来说,文化产品和服务主要有公益性、经营性、混合性文化产品三种基本类型。根据不同的投资对象,往往投资主体也是不一样的。对于公共性的文化产品,一般要通过政府组织协调、实施和提供;对于经营性文化产品,由于具有较大的市场需求,经营利润可观,因此,通常会有不同的非官方资本进入,形成各级各类的投资主体;而混合性文化产品,因为它兼顾了公益性和经营性文化产品的部分性质,其投资主体不是单一的。不同的投资主体有着不同的风险抵抗能力,那么如何在对文化产业的这种具有一定的风险性投资保险,这是一个在文化产业化开发中必须要认真对待和处理好的问题。相对于公益性较明显的文化产业来说,主要由政府主导,抗风险能力强,但是就贵州的经济发展水平来衡量,贵州的民营资本实力并不是很雄厚,而且贵州的文化产业开发相对滞后,良性发展的大环境还没有最终形成,这些因素的存在会使民营资本的抗风险能力出现问题。因此,如何建构一个风险防御和担保机制显得十分必要。

针对贵州文化产业的投资对象和投资主体情况来看,为了使资本的市场化配臵在贵州全面实行,我们从兼顾各方利益,保障资本安全的角度出发,建议建立一种政府管理和参与下的各投资主体风险共担机制——政府企业个人风险共担机制。无论是官方资本或者是民营资本,在统一的抗风险机制内,可以得到一定的保障,形成资本合力,共抗市场不可完全预知的因素所带来的风险。这种机制的建立,并不是单向逻辑,不是政府单向分担企业和个人风险以及政府和企业分担个人风险,而是风险共担。表面看,官方资本处于强势地位,抗风险能力强,本身风险可以不需要外移,主要是分担弱势资本的风险。实际上,民营资本对官方资本的周转作用依然是十分巨大的,在风险来临之时,可以实现融资通畅,稳定市场。目前,在贵州的文化产业开发中,扮演主角的还是官方资本,生产的是混合性文化产品,贵州的文化产业还处在公益性特点突出的资本运营阶段,民营资本还不够活跃。这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抗风险机制不健全,风险抗力相对较弱的民营资本不敢轻易进入,而其它非官方非共有资本处于对市场风险预测不准的前提下,没有风险保障机制,也不会轻易进入。因此,贵州的文化产业要搞活

投资环境,搞活产业内外市场,就必须要建立起合理的风险共担机制。

●知识产权保护

知识产权是指人类智力劳动产生的智力劳动成果所有权。它是依照各国法律赋予符合条件的著作者、发明者或成果拥有者在一定期限内享有的独占权利。随着知识产权在国际经济竞争中的作用日益上升,越来越多的国家都已经制定和实施了知识产权战略,知识产权保护已成为国际经济秩序的战略制高点,并成为各国激烈竞争的焦点之一。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传统的知识产权制度面临挑战,知识产权的保护范围在不断扩大。目前,文化产业中关于知识产权问题最为突出。就贵州文化产业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来看,主要是对本土化民族文化持有者的产权忽视问题较为严重。贵州是一个边远的后发展民族地区,由于地理与历史的原因,民族文化传统知识非常丰富,对民族文化的开掘利用已在不断的推进之中,但是关于知识产权问题却没有得到同步的重视,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日益紧迫。民族文化传统知识已经以各种形式参与到社会经济发展的舞台,对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产生着重要的意义,但是,市场交易者在挖掘传统知识商业价值的同时,经常出于利用的考利,在唯经济理性面前,对传统知识进行了一些扭曲和背离原貌的产业化操作,给民族文化的内涵、精神和文化持有者的自尊等方面带来了伤害。面对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贵州文化产业的进一步发展,首先就应当处理好知识产权保护问题。知识产权是WTO重要的内容之一, 应当引起决策层的高度重视,应用知识产权保护文化传统知识是可行之路,也是当务之急。

●消费主体培育战略

每个产业的发展,首先要分析好的问题就是市场在哪里?那么,对于一个产业,其市场究竟在哪里呢?如果没有“消费”的环节,我们的产业就是没有市场的。所以,从这一角度理解,我们可以说,文化产业的“市场”,就在文化产业的消费主体那里。文化产业作为产业,它就必须要实现经济效益,要讲求经济指标和统计数字。经济效益,是指一个文化企业通过组织生产、销售文化产品、提供文化服务所获得的一定的利润回报。①从逻辑上讲,文化产业要发展,就要有“文化市场”,而市场的一个最主要环节就是消费,经济效益就在消费环节的伴随过程中产生。所以,我们要打好防御战略的牌,就必须要注意消费主体培育的

①唐任伍,赵莉.文化产业——21世纪的潜能产业【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4.

问题。有什么样的产品,就会有怎样一些消费行为,文化产业的消费就是文化消费。文化消费是指用文化产品或服务来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的一种消费,主要包括教育、文化娱乐、体育健身、旅游观光等方面。在知识经济条件下,文化消费被赋予了新的内涵,文化消费呈现出主流化、高科技化、大众化、全球化的特征。我们要在把握文化消费特点的基础上,定位好消费主体,并有意识地去进行培养。只有培育出属于自己领域的相对固定的消费主体,才能一直稳定属于自己的市场。贵州的文化产业,除了一些比较传统的报业等文化产业外,主要的特色就在民族地域文化旅游产业方面。我们要找准自己的特点,把产品的开发与市场消费主体的需求紧密结合起来,并在产品内涵和创意性开发上多下功夫。

4.WT规避战略

●“引狼入室,与狼共舞”

如前所述的贵州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种种优势和机遇,贵州的文化产业得到相应的开发与运营,例如在黔东南有民俗游的服务;在安顺有蜡染、民族食品的销售;在遵义有红色旅游的体验;在黔东北有傩文化的开发,等等。尽管贵州的文化产业起步晚,但是在当前各种机遇下贵州的文化产业发展有着可喜的势头。此外,政策的支持也随着“黔中文化崛起”的发展战略而铺就。贵州文化产业发展主客观条件的成熟,正吸引着“狼入室”,我们应该有积极的姿态应对他们的开发欲望。在这个“引狼”的过程中,存在一系列的细节要求引荐者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例如当前开发与人文自然环境的问题、与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产品与产权问题等。贵州丰富的人文景观吸引着世界各地的观光者,但很多地方的民俗资源的开发具有不可再生性,所以在这个过程中就必须把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结合起来。基于“狼”来了而带来的外部资源,要实现贵州文化产业发展的“与狼共舞”,这才是终极目的。贵州的文化产业发展与“狼”要实现双赢的良性循环,而不是任意“狼群”肆意掠夺贵州的文化产业资源。“与狼共舞”首先要定位好身份与角色。这个过程中,贵州的文化资源持有者应该站在主动的位臵,围绕着自身的文化产业建设献策,切忌被开发商左右。其次要利用好“狼”给贵州的文化产业发展带来信息、技术、资金、人才等方面的资源。再次要维护应得利益。例如在人文环境的修复、知识产权问题等方面维护利益。最后要搭建长效合作平

台,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结合。要规避开发商在取得既得利益后走人的情况发生,而留下问题让社区自身消化。在文化产业取得阶段性成果后,应该有回报社区的打算,积极投身到社区新一轮的开发建设当中,使文化产业的发展有长效机制,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制度改革,组织保障

2006年8月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下发了《关于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和加快文化发展的若干意见》的文件,为贵州文化体制改革提供了行动指南。但文化体制改革具有长期性、复杂性等特点,所以这项改革需要与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发展相匹配,长期落实。在制度改革和组织保障建设方面,当前制度制约主要体现在:一方面,政事、政企不分,导致管理的混乱。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负面影响至今仍然存在,不能很好地把握好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区别。建立一整套完善的文化创意产业经营体制,必须明晰产权,重塑市场主体,使企业做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①另一方面,省内各地文化资源分割严重,文化产业竞争力不强。地方保护主义的盛行是阻碍文化资源形成文化产业聚集区的毒瘤,地区间因体制的束缚,无法使文化资源形成合力与外界竞争。所以,贵州文化产业要又好又快地发展,必须有突破制度瓶颈制约的切实行动。而解决问题的关键因素在于坚定不移地深化制度改革,辅以组织保障得以顺利推行。“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政府大力支持、党委宣传部门协调指导、行政主管部门具体实施、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的文化体制改革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成立党委领导下的文化体制改革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指导推进文化体制改革。”②改革的战略步骤还需要持续深入,也有组织牵头,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保障。在文化产业市场相对不完善的贵州,加强制度改革,确保组织保障,显得十分必要。

●人才培养坚持“走出去,引进来”

由于文化产业在我国的发展较西方发达国家晚,现在国内仅有几所高等院校培养文化产业方面的专门人才。文化产业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创意产业,发展文化产业的关键在于创意,推陈出新的制约点又在人才方面。所以,发展贵州的文化产业亟需具备方面的专业的人力资本。专业人才的队伍可以从两方面来充实,一方面,系统挖掘省内民间文化人才,让他们“走出去”,学习专业前沿理论,

①谷建全,袁金星.关于加快发展河南文化创意产业的几点思考【J】.河南科技,2009,(5):5.

②贵州省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关于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和加快文化发展的若干意见》。

使民间文化人才的知识系统得到升华,学成归来投身到本社区的文化产业建设中去,建立适合本社区的文化创意机制。另一方面,积极引进文化产业专业人才,特别应该注重对熟知国际、国内文化市场的外向型人才的引入。这两者的结合,使贵州文化产业建设拥有一支懂文化,善经营、通管理、精技术的复合型文化产业人才队伍,为贵州的文化产业发展出谋划策,而不断推进贵州文化产业的内部升级和外部拓展。

●加强自我保护意识,促进发展能力建设

文化产业有别于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的发展必然涉及到经济利益的分成。这使文化产业的发展面临着市场化的挑战,加剧了文化产业发展进程中的复杂化。努力提升文化产业发展进程中文化资源主体的自我保护发展能力也成为一门必修课。在贵州文化产业自我保护发展能力建设方面,我们要真正做到以下几点:其一,文化资源优势自觉,提高拥有可贵文化资源的自尊心与自信心。在以往的贵州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某种程度上存在着开发商以贵州的文化资源为材料,打造出新的文化品牌,再反过来向我们自身布道的情况。究其原因,是我们自身没有意识到拥有的文化资源的可贵性,没有保持和维护好拥有丰富宝贵文化资源的自尊。其二,维权意识,用法律的武器保护文化产业资源的开发。笔者认为具有两方面的内涵:一是经济利益方面的维权意识;二是对文化资源开发程度的维权意识。其三,由“输血型”的文化产业发展转变为“造血型”的文化产业发展。在文化产业发展的初期阶段,引进国内外先进的文化产业模式是有必要的,但是每个模式都有自身的优势与缺憾,需要结合贵州各地文化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从而创建具有贵州本土特色的文化产业体系,实现差异化发展的战略目标,走文化特色和内涵式发展的道路,激活自身发展欲望和提高发展能力。

【本文刊载于:石潮江主编《贵州特色文化研究》(卷一),中国言实出版社,2011年11月。】

中国文化产业30强企业名单

中国文化产业30强企业名单 一、文化艺术类 1.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公司 2.保利文化艺术有限公司 3.桂林广维文华旅游文化产业有限公司 4.江苏省演艺集团有限公司 5.上海时空之旅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6.北京儿童艺术剧院股份有限公司 7.辽宁民间艺术团有限公司 8.云南丽江市丽水金沙演艺有限公司 9.天创国际演艺制作交流有限公司 10.云南映象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二、广播影视类 1.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 2.广东南方国际传媒控股有限公司 3.上海东方明珠(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4.北京歌华有线电视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5.中国电影集团公司 6.上海电影(集团)公司 7.湖南电广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8.中视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9.广西广播电视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10.陕西省广播电视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三、出版发行类 1.江苏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2.浙江出版联合集团有限公司 3.湖南出版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4.江西省出版集团公司 5.四川新华发行集团有限公司 6.安徽新华发行集团有限公司 7.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8.安徽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9.广东省出版集团有限公司 10.广东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近两个交易日,文化传媒板块又开始集体异动,华闻传媒(000793)昨日强势涨停。记者昨日从财政部网站获悉,财政部有关负责人表示,2012年加快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加大财政、税收、金融等方面对文化产业的政策扶持力度。 财政部负责人表示,为保障完成文化体制改革任务,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财政将加大财政文化投入力度,建立健全财政文化投入稳定增长机制,保证全年预算执行结果实现公共财政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的增长幅度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同时,扩大公共财政覆盖范围,引导和带动金融资本和其他社会资本投入文化产业;落实完善各项扶持政策,加快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加大财政、税收、金融等方面对文化产业的政策扶持力度。 根据2012年预算,中央财政今年将安排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493.84亿元,增长18.7%. 值得注意的是,财政部还表示,鼓励发展新媒体和新的文化业态,鼓励文化企业兼并重组和改制上市。 北京影视动画协会 北京悦龙数字广播传媒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中艺华美国际创意文化艺术有限公司 北京国爱影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北京精典空间影视策划有限公司 北京艺有道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洛可可设计有限公司

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分析范文

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分析我国是具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具有深厚的历史资源,丰富的景观资源。但在文化产业方面,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却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西方主要发达国家中的英国、法国、德国、澳大利亚以及亚洲的日本、韩国等国,都把文化产业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纷纷制定了符合本国国情的扶持文化发展的文化政策。在西方发达国家中,文化产业占据着重要地位,西方文化在世界上形成了一种强势文化,构成了对世界的控制力量。最具代表性的应属美国的文化产业。美国政府实行文化全球化战略,形成了一种文化巨无霸,从各个方面构成了一种强势文化和话语霸权而对当代社会产生了深刻影响。在这种国际环境下发展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各个国家的重中之重。 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取得的成就 虽然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的文化产业有所发展,但真正得到重视、得到快速发展应是在21世纪。而且一些重要的文化政策法规也是在新的世纪颁布的。2000年,在十五届五中全会上,我国第一次在中央正式文件中使用了“文化产业”这一概念,具有重要的意义。在以后的重要会议内容中政府都会提到文化产业,并把它上升为一种国策。正是在这种大环境下,中国的文化产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首先就各个城市来说。中国历史悠久,地大物博,56个民族共同创造了辉煌璀璨的中华文化。但由于各个地方的民族风情、地理情况、历史资源等方面存在很大的不同,所以在发展文化产业方面,各个城市都在发挥自己的优势,发展具有自己地方特色的文化产业。 四川是一个自然资源大省,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促进文化旅游产业。如四川的宜宾市在由亚太旅游联合会、中国生态学会旅游专业委员会和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旅游文化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2008中国文化生态旅游高峰论坛上被评选为“中国最佳文化生态旅游城市”。宜宾市有世界级风景名胜区2处、国家“aaaa”级风景名胜区4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处、省级风景名胜区5处,省级湿地公园2处。 再如山东的临沂,众所周知,临沂是革命老区,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所以在发展文化产业方面,临沂市政府就在一点上大做文章,发展红色旅游。临沂市红色文化资源丰富,这里诞生了与井岗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一脉相承的沂蒙精神。近年来临沂市先后将孟良崮战役纪念地、沂蒙山小调诞生地、山东省政府旧址等36处红色旅游景点命名为沂蒙精神教育基地,并对全市100多处红色景点进行了重新整合规划,使全市红色景点形成完整统一的旅游网。临沂市主打沂蒙品牌的产品现在已达到600多个,涉及食品、工艺品、文化用品、旅游

基于SWOT分析的贵州文化产业发展战略

基于SWOT分析的贵州文化产业发展战略① 邢启顺刘勇② 内容摘要:贵州文化产业发展的强势战略主要包括:发掘民族地域文化产业、开拓环境生态资源、多样化发展战略、拓展创意产业空间;贵州文化产业发展的优化战略主要包括:加快文化产业化改革步伐、产业主体培育、全面提升综合竞争力、经济社会环境建设;贵州文化产业发展的防御战略主要包括:本土文化产业的全球战略、政府企业个人风险共担机制、知识产权保护、消费主体培育战略;贵州文化产业发展的规避战略主要包括:“引狼入室,与狼共舞”、制度改革,组织保障、人才培养坚持“走出,引入”、自我保护发展能力建设。 关键词:SWOT分析文化产业民族文化 SWOT分析是我们应用最多的工具,它代表着一种思考和分析的方法,是一种用于公企业发展战略的分析方法,即根据企业自身的既定内在条件进行分析,找出企业的优势、劣势及核心竞争力之所在。SWOT指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威胁(threat)四要素,SWOT分析也称态势分析。其中S、W是内部因素,O、T是外部因素。SWOT分析在综合了著名的竞争理论与管理学理论的基础上,将企业的内部分析与产业竞争环境的外部分析结合起来,形成了自己结构化的平衡系统分析体系。SWOT方法自形成以来,广泛应用于企业战略研究与竞争分析,成为战略管理和竞争情报的重要分析工具。该方法分析直观、使用简单,即使没有精确的数据支持和更专业化的分析工具,也能得出具有说服力的结论。 贵州文化产业发展的优势主要包括:“地方性”文化资源独特性与丰富性、文化生态环境良好、多元多样文化并存、后发展性有利于新的开拓空间;贵州文化产业发展的劣势主要包括:总体发展水平低、后发展性导致缺乏综合竞争力、 ①本文为杨晓航主持的贵州省艺术科学规划2009年度课题:《贵州文化产业发展SWOT分析及对策研究》成果之一。 ②作者简介:邢启顺(1976-),汉族,男,贵州省社会科学院助理研究员,硕士;刘勇(1978-),男,贵 州民族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学院,硕士。

我国文化产业现状与消费情况分析

我国文化产业现状及消费水平分析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文化产业的定义如下:文化产业就是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 我国文化消费能力持续增长,近几年年将达到亿元左右规模;随着中国按照承诺逐步开放文化产业,国外文化产业集团将可能以技术与内容的多重优势进入国内市场,并在国内文化市场占据一定份额;国内文化产业集团化发展趋势加快。 文化消费需求旺盛;文化发展环境逐步改善,各项文化事业和产业得到较快发展;文化市场秩序明显好转;音像制品产业管理力度加大;各地文化建设投资力度加大,文化建设进入均衡快速发展阶段。 但是,我国文化产业无序与低水平竞争一直持续,面对内外挑战缺少持续发展动力。文化产品内容趋同性严重,部分地区经营秩序不规范;地方保护主义和部门垄断行为依然严重。 不过,近几年来,文化产业改革步伐加快,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文化产品的市场空间将达到亿元; 即使如此,产业行业仍较大受到宏观面影响,缺乏企业性行为能动性;中国文化产业也将直面来自国际文化产业巨头的挑战,缺少安全稳定性。 我国的文化市场已有"长足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方面,经济社会生活各方面条件迅速改善,人民群众的文化娱乐需求正在被迅速释放;另一方面,各种新型文化产业门类不断产生,文化产业结构性变化频繁。但是现有统计数字显示,我国文化产业还处在一种低水平供求平衡和非对称结构性矛盾的状况之中。 从需求方面说,2000年,我国的人均GDP已经达到了849美元,反映城乡居民生活水准的恩格尔系数也降至50%以下。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6280元,人均消费性支出是4998元,其中被列入统计的,与文化相关的旅游、娱乐和耐用消费品、教育、文化服务、通讯等项消费总计949元,占到可支配收入约19%。按照我国目前大约有4亿城镇人口计算,我国目前城镇居民文化消费需求大约有3796亿元。农村居民人均收入达到2253元,人均消费支出中通讯和文教娱乐类支出280元,总计达到2520亿元。这样算下来,我国与文化相关的消费需求应该在6000至6500亿之间(6314亿元)。 文化产业是一个特殊的产业,而且目前还处在发展和转型过程中,因此,存在的根本性问题还是体制性的。任何国家的产业政策的基点都是两个,即以市场为基础,以政策为导向,更何况我国的文化产业是生存和成长于一个更为特殊的环境中的。在一定意义上,我们今天对文化市场和文化产业的认识,以及依此制定的文化产业政策的合理性,将影响着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并还会进一步影响我国整个经济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 中国动漫行业现状及消费水平分析 动漫产业,是指以“创意”为核心,以动画,漫画为表现形式,包含动漫图书,报刊、电影、电视,音像制品、舞台剧和基于现代信息传播技术手段的动漫新品种等动漫直接产品的开发、生产、出版、播出、演出和销售,以及与动漫形象有关的服装,玩具,电子游戏等衍生产品的生产和经营的产业。

文化产业投融资现状及分析资料讲解

文化产业投融资现状及分析 文化产业投融资现状及分析 文化产业融资是指经营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企业为了满足自身的经营发展目标而采取各种融资方式进行资金筹集的过程。文化产业的主要融资方式有首次公开发行上市(IPO,以下简称IPO)和私募股权融资(PE,以下简称PE)。 自2010年3月中宣部、文化部、中国人民银行等九部委发布《关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振兴和繁荣发展的指导意见》以来,文化产业中的各项金融扶持与创新举措明显加快。2012年,为全面发展文化产业,我国政府先后制定并实施各项利好政策,大力扶持文化产业金融体系,积极引导、鼓励投资者对文化企业的资金投入。众多投资机构纷纷涌入文化产业,使得我国文化产业向集约化、规模化的方向快速发展。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文化产业法人单位实现增加值18071亿元,比上年增长16.5%,比同期GDP现价增长高6.8%,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值已经达到3.48%,按照同口径计算比上年增加0.2%,而文化产业对当年经济总量增长的贡献达5.5%。 2013年,为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文化改革发展的战略部署,加快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中央财政下拨2013年度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48亿元,比2012年增加41.18%。统计局数据显示,文化传媒的财政拨款为636,828.28万元,占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额的92.74%。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后,各类型文化企业的融资渠道不断扩展,资金不断充裕,文化产业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其投融资体系建设也迎来新的机遇。全国各大银行加强对文化产业的金融支持力度,所投资规模涵盖了互联网、文化旅游、影视制作、网络游戏等各类型文化行业领域。其中,中国工商银行2013年对其投资金额高达1442亿元,比上一年度新增约330亿元,增幅达30%,是全行业中融资增长最快的领域。而其他一些商业银行也表示出对文化企业的青睐。在第二届中国文化金融创新峰会上,民生银行分别为北京匡时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欢瑞世纪影视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大业传媒

成都市文化产业发展现状、重点及对策

成都市文化产业发展现状、重点及对策 一、成都文化产业发展现状特征与阶段评价 经过新中国50多年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贯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成都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在改革中萌动发展,特别是近几年来,成都市的文化产业呈现出逐年加快发展态势。2000年全市文化部门文化产业增加值总产出为1.33亿元,实现利润960.3万元。2001年总产出增加到1.57亿元,实现利润1793.9万元。2002年总产出为1.80亿元,实现利润855.7万元。2003年总产出为2.1亿元,实现利润3249.7万元。到2004年,文化产业增加值65.81亿元,占全市地方生产总值3.0%。2000年以来的5年中,文化产业增加值增幅呈现逐年加快的趋势。全市有文化产业活动单位5391个,个体经营户18967个,其中行政事业性单位538个。文化产业从业人员15.21万人,占全市城镇就业人数2.6 %,其中行政事业单位从业人员1.82万人,占文化产业从业人员12%。 (一)成都文化产业现状特征 成都文化产业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在产业规模、发展形态、体制环境、市场基础等方面均已形成良好的条件,呈现出以下基本特征。 1.文化产业体系初步形成。2004年国家统计局提出了我国文化产业分类,按照这个分类,成都已经具备文化产业各行业类别,基本形成了文化产业圈层体系,并在所有文化产业领域,形成了一定的产业基础,具备较完备的产业样态,储备了加快发展的后劲和条件。 2.文化优势产业逐渐崛起。政府支持,市场培育,成都文化产业逐渐形成了优势产业和产业集群,形成了几个在全国有地位的文化产业集团,打拼出了一批在全国较有影响的文化企业和文化品牌。 3.文化产业多元投资格局正在形成。多年来政府投资文化事业单一格局已被打破。2004年,成都市出台关于文化体制改革和发展文化产业的实施意见,加快了文化体制改革的步伐。允许民间资本投资文化领域,文化仅靠政府投入的传统格局已经被打破。 4.文化产业集聚发展和文化基地建设迈出可喜步伐。一街之距的《四川日报》为主的四川报业集团和《成都日报》为核心的成都报业集团,构成成都的报业文化区。在《中国西部印务产业基地发展规划》的基础上,以锦江区为中心,建设集创意设计、印刷加工、物流配送及印刷人才培养为一体的“西部印务产业基地”,正在成为西部印刷工业发展的核心区域。成都市政府制定了数字娱乐产业“两个中心、四个一百工程”的发展规划,拟在3—5年内初步培育和完善我市数字娱乐产业链,把成都打造成全国一流、世界知名的数字娱乐产业基地,成为世界数字娱乐企业发展的重要聚集地。 5.丰富的文化活动为文化产业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成都曾是全国举办“中国电视节”的两座城市(上海和成都)之一,每两年一次的“中国四川电视节”,是中国电视界和世界电视界盛大的交流盛会。民间文学艺术形式、地方风味饮食、民间工艺品和民俗文化活动种类繁多,都江堰每年的放水节、中国成都国际熊猫节、每年春节的庙会等,她们以其浓郁的地方特色和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不仅为成都市民津津乐道,而且吸引了大量海内外游人。成都既是全国重点旅游城市,又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2004年“文化年”,共开展大型

六盘水市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六盘水市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作者:胡桂浦 版面:第 B3 版 制作:高小明 时间:2015-03-11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特别是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一 系列关于文化产业的全新定位和发展思路,文化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 等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文化产业的优惠政策, 贵州省委、 政府高度重视文化产 业的发展,制定了一系列发展文化产业的具体措施,六盘水市委、政府提出 了建设经济强市和文化强市的发展战略。 文化产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重要机 遇,我们这一代人,真正走进了文化产业的春天。但是,要做强做大文化产 业,必须客观、理智地分析、应对外部形势和自身实际。
发展滞后 潜力巨大
由于历史、区位等因素的制约,六盘水文化产业发展相对滞后,体 现在起步晚、基础弱、规模小、结构单一、产业链短、效益低下等各个方面。 2012 年全国文化产业增加值在 GDP 中的占比为 3.77%,贵州省为 2.22%,六 盘水市为 2.12%。这一组数据表明,贵州低于全国平均占比,而六盘水又低 于贵州的平均占比。六盘水的经济指标及综合测评已经进入全省第一方阵, 而文化产业指标尚未及格。但是,如果纵向比较,2012 年六盘水市文化产 业增加值在 GDP 中的占比为 2.12%,2013 年为 2.69%,文化产业增加值增速 为全省第一,可见我市文化产业发展潜力巨大。 支持乏力 认识不足

当前,六盘水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的第一个问题是认识不足。主要体 现在市有关职能部门对国家关于文化产业的一系列支持、奖励政策不了解、 不落实。 比如, 根据财政部、 海关总署、 国家税务局联合下发的财税[2009]31 号文件中关于文化产业你税收减免的规定,一些部门没有落实到位。 第二个问题是支持乏力。主要体现在六盘水本土支持、奖励文化产 业发展的政策不够、资金不足。比如,根据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全省 9 各市 州都设立了“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用于文化产业项目的的补助、贴息 和奖励。2012 年、2013 年,六盘水市级文产专项资金不足 200 万元,在 9 个市州中最低,仅为贵阳、遵义、铜仁等市州的十分之一,与六盘水在市州 中的经济地位很不匹配。 另外各市州根据国家、 省委省政府关于文化产业的 支持、奖励政策,制定了相应甚至更高的奖励标准,六盘水的奖励标准远低 于其他市州。 高端定位,全力赶超
第一个建议是高端定位。市委六届五次全会提出“建设国际标准旅 游休闲度假城市”的战略目标,这是一个很高的城市定位。文化产业的定位 必须与之适应, 甚至可以适当超前。 六盘水的文化资源优势到底是什么呢? 我们归纳为“神秘的夜郎文化、厚重的三线文化、独特的凉都文化”。我们 要突出比较优势,以“凉都文化”为核心,把这三大文化品牌做实、做足, 做出大文章,以此带动文化产业的全面跨越发展。 第二个建议是全力赶超。首先要切实贯彻党和国家、省委省政府关于 文化产业的方针政策, 科学制订本土文化发展政策, 严格督促各职能部门执

市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文档

市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文档 The current situation,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 f the development of Municipal Cultural Industry 编订:JinTai College

市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文档 小泰温馨提示:调研报告是以研究为目的,根据社会或工作的需要,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调研计划,即将被动的适应变为有计划的、积极主动的写作实践,从明确的追求出发,经常深入到社会第一线,不断了解新情况、新问题,有意识地探索和研究,写出有价值的调研报告。本文档根据调研报告内容要求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文化产业是指从事文化产品生产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行业。 继党的xx大报告提出要“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之后,党的xx届三中全会不仅进一步强调要发展文化产业,而且对文化产业发展提出了具体的政策意见,把文化产业作为加快服务业发展、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步骤进行安排。这既是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相互渗透,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的体现,也是对我国这些年来文化产业长足发展事实的一种确认,为新世纪之初文化产业的发展和腾飞创造了良好契机。

目前,文化产业被公认为“朝阳产业或未来取向产业”,其涵义有二:一是文化产业可以有效地突破传统产业的发展瓶颈,促进产业转型与升级发展;二是文化产业对提升综合国力、提升区域和城市竞争力具有战略意义。可以说文化产业的发展决定了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未来发展。 1、##文化资源概览 文化资源是以精神内涵为主要存在形式,其最大特点就 是可以多次开发和重复利用。##居秦、楚、渝、川之间,北依秦岭,南枕巴山,汉江横贯其中,东西融会,南北兼蓄,形成了独特的地域文化。境内山青水秀,峰奇洞异,茂林修竹,形成独具特色的自然生态景观。以及##曾经的封闭、发展的滞后,使民众的生活、生产保留着更多的农业社会的自然、古朴状态,原汁原味的民情、民俗、民食所构成的民间文化风情都成为一种尚待开发的富矿。 ##的民间音乐呈品类众多、支系繁荣的景象。##素有 “民歌之乡”的美称,汉江两岸是唱山歌、情歌、小调的胜地。其中以紫阳民歌最具代表性。紫阳民歌分“山歌”、“小调”、“民俗歌曲”、“花鼓、八岔”、“号子、孝歌”、和“新民歌”等类别、十几个曲种。XX年10月,紫阳被省文化厅命名 为“陕西民歌之乡”,XX年3月,又被国家文化部授予“中

贵州文化产业发展成支柱产业的问卷调查

贵州文化产业发展成支柱产业的问卷调查 各位同学,你们好!我们是贵州民族学院传媒学院08级广播电视新闻学的学生。由于课程的需要,我们现在要进行一个问卷调查。调查的内容是有关贵州高校的大学生对贵州文化产业的了解情况,以及文化产业发展成支柱产业的有关问题。文化产业主要包括新闻出版、书报刊营销、广播电视、文艺表演、音像制品、旅游文化、以及文化演出场馆、博物馆、图书馆等。本调查是半封闭式的,可畅所欲言,无对错之分,同时可多选。请您根据您所了解的情况填写以下问卷,在符合的选项上画“√”。本次调查采用不记名的方式,请您放心填写,您的回答对我们至关重要,谢谢您的参与! 一、基本信息 1.您就读的学校: 2.您的专业: 3.您来自:(只需填省份) 二、主体内容 1.您是通过什么途径了解贵州的 A.媒体宣传 B.朋友介绍 C.自己亲身体验

D.其他: 2.贵州给您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A.气候 B.地形 C.民族 D.饮食 E.其他: 3.您喜欢贵州的什么文化 A.民族风俗文化 B.住房饮食文化 C.旅游服务文化 D.其他: 4.您认为贵州有哪些文化特色 A.民族多样 B.小吃遍布 C.喀斯特地貌 D.风景独特 E.其他: 5.您认为以下的哪些选项包含在贵州的特色文化里

A.茅台酒 B.牛肉干 C.都匀毛尖 D.臭豆腐 E.其他: 6.您认为贵州的什么文化对全国的影响最大 A.酒文化:茅台 B.香烟:黄果树 C.民族工艺:蜡染 D.饮食文化:辣椒 E.其他: 7.您认为最能代表贵州形象的特色文化是: A.茅台酒 B.黄果树香烟 C.民族风情 D.喀斯特地貌 E.其他: 8.您对贵州的文化产业发展情况了解多少 A.非常了解 B.一般 C.不太了解

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我国是具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具有深厚的历史资源,丰富的景观资源。但在文化产业方面,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却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西方主要发达国家中的英国、法国、德国、澳大利亚以及亚洲的日本、韩国等国,都把文化产业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纷纷制定了符合本国国情的扶持文化发展的文化政策。在西方发达国家中,文化产业占据着重要地位,西方文化在世界上形成了一种强势文化,构成了对世界的控制力量。最具代表性的应属美国的文化产业。美国政府实行文化全球化战略,形成了一种文化巨无霸,从各个方面构成了一种强势文化和话语霸权而对当代社会产生了深刻影响。在这种国际环境下发展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各个国家的重中之重。 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取得的成就 虽然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的文化产业有所发展,但真正得到重视、得到快速发展应是在21世纪。而且一些重要的文化政策法规也是在新的世纪颁布的。2000年,在十五届五中全会上,我国第一次在中央正式文件中使用了“文化产业”这一概念,具有重要的意义。在以后的重要会议内容中政府都会提到文化产业,并把它上升为一种国策。正是在这种大环境下,中国的文化产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首先就各个城市来说。中国历史悠久,地大物博,56个民族共同创造了辉煌璀璨的中华文化。但由于各个地方的民族风情、

地理情况、历史资源等方面存在很大的不同,所以在发展文化产业方面,各个城市都在发挥自己的优势,发展具有自己地方特色的文化产业。 四川是一个自然资源大省,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促进文化旅游产业。如四川的宜宾市在由亚太旅游联合会、中国生态学会旅游专业委员会和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旅游文化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2008中国文化生态旅游高峰论坛上被评选为“中国最佳文化生态旅游城市”。宜宾市有世界级风景名胜区2处、国家“aaaa”级风景名胜区4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处、省级风景名胜区5处,省级湿地公园2处。 再如山东的临沂,众所周知,临沂是革命老区,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所以在发展文化产业方面,临沂市政府就在一点上大做文章,发展红色旅游。临沂市红色文化资源丰富,这里诞生了与井岗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一脉相承的沂蒙精神。近年来临沂市先后将孟良崮战役纪念地、沂蒙山小调诞生地、山东省政府旧址等36处红色旅游景点命名为沂蒙精神教育基地,并对全市100多处红色景点进行了重新整合规划,使全市红色景点形成完整统一的旅游网。临沂市主打沂蒙品牌的产品现在已达到600多个,涉及食品、工艺品、文化用品、旅游产品、工业品、服务业等上百个门类。一系列旅游和文化品牌的成功打造,奠定了临沂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坚实基础。

最新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文化产业是新兴产业,也是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健康发展不仅能促进经济发展、吸纳就业,而且能为社会提供丰富的精神产品。当前,我国文化产业的管理体制不健全。因此,必须从加强规划、深化改革、优化结构、培育龙头、搭建平台等多方面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 关键词:文化产业;管理体制;品牌;产业园区 目前,我国文化产业虽有一定发展,但产业化程度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潜在优势未能充分发挥。把握全球文化产业发展趋势,针对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实际,积极探索提升文化产业竞争力的有效路径,对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具有现实意义。 一、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 (二)产业布局趋于合理,但区域发展不平衡。目前,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分别围绕发展创意产业、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彰显民族特色等思路,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初步形成各具特色的文化产业带。在东部,积极构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三大文化产业带。在中部,在弘扬晋商文化、中原文化、荆楚文化上做文章,促进演艺业、影视业、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西部的云南走以地域性民族文化为内涵、以文化旅游为主线、以品牌运作为核心的产业发展路径,在全国形成较大影响。综合看,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与经济发展格局基本相同,呈现东高西低的区域不平衡发展态势。从文化产业单位数量、从业人数的地区分布

看,东部地区分别占全部的66%和69%;从实现的增加值看,东部占74%,中西部占26%。同时,部分地区还存在发展思路单一、产业结构雷同的问题。如,盲目发展动漫游戏业等,缺少差异化的发展战略。 (四)产业外向度有所提升,但在国际竞争中处于劣势。近年来,我国积极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文化企业通过提升竞争力加大产品服务出口力度,培育出一批具有民族特色、自主知识产权和原创性的知名文化品牌,在扭转文化贸易方面初显成效。2007年,国产电影海外销售再创新高,78部影片销售到47个国家和地区,海外发行收入总计20.2亿元人民币。版权贸易结构逐年改善,图书版权进出口贸易逆差从2002年的9:1缩小到2007年的5:1。境外演出收入大大提高,有的节目已接近或达到国际演艺产品的价格水平。但我国文化产业在国际竞争中处于劣势的状况依然存在。文化贸易逆差严重,我国文化产品与服务进口和出口比例约是10:1,对欧美国家甚至达100:1。 二、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我国文化产业竞争力不强,究其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文化产业管理体制不健全。我国文化产业的管理在许多地区不同程度存在条块分割、多头管理、政企不分等问题。目前,多数地区尚未建立统一高效的文化产业管理体制,文化、广电、出版、旅游等相关部门各自为政,管理分散,文化市场多头执法。以音像业管理为例,其进口产品的内容审查、发行和市场管理、出版和复制分别由文化、广电、出版三个部门管理。由于国有事业单位改革不到位,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尚未建立或健全,一些更名改制的集团仍

市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及今后工作思路正式版

Making a comprehensive plan from the target requirements and content, and carrying out activities to complete a certain item, are the guarantee of smooth implementation.市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及今后工作思路正式版

市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及今后工作思路 正式版 下载提示:此计划资料适用于对某个事项从目标要求、工作内容、方式方法及工作步骤等做出全面、具体而又明确安排的计划类文书,目的为完成某事项而进行的活动而制定,是能否顺利和成功实施的重要保障和依据。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市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及今后工作思路 **市文化局 近年来,**市高度重视文化产业发展,把发展文化产业作为实施“文化兴市”战略的重要内容放到重要位置,依托文化资源优势,积极制定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加大资金投入,加快推进全市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发展,取得了较好成绩。现将安阳市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及今后的工作思路汇报如下: 一、**市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

**是中国八大古都之一、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甲骨文的故乡、《周易》的发源地。既有以殷墟、甲骨文、周易为代表的古代文化,又有以红旗渠等为代表的现代文化;既有风光旖旎的自然山水文化,又有源远流长、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化,丰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文化资源为安阳市发展文化产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近年来,**市以建设文化大市和文化强市为目标,充分发挥文化资源优势,积极开拓文化市场,狠抓文化产业发展,逐步建成了以市区为主、辐射全市各县(市)的文化服务网络,初步形成了门类比较齐全的文化产业群体。 文化设施建设逐步完善。“十五”以

贵州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分析及对策

贵州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分析及对策 [摘要] 贵州是一个旅游资源大省,但旅游业的发展水平在全国仍处于后进地位。与周边省份相比,差距也很大。贵州应根据实际情况,利用西部大开发战略和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给旅游业发展带来的有利时机,抓住旅游业发展中的主要问题,集中力量加以重点解决,以推动整个旅游经济的全面发展。 [关健词]贵州旅游业发展对策 一、贵州旅游市场的现状分析 (一)贵州旅游市场的优势 1.丰富的旅游资源 (1)丰富的绿色旅游资源。贵州省旅游资源非常丰富,以典型的喀斯特地貌风光著称于世。全省具有开发价值的旅游景点1000多处,有12个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57个省级风景名胜区、7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个国家级地质公园、19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这里,随处可见直插云霄的奇峰、峥嵘诡谲的岩石、飞珠溅玉的山泉、云蒸霞蔚的飞瀑、烟波浩淼的湖泊池沼、高古幽深的溶洞峡谷,无不展现着贵州高原的奇特、古朴、神秘的魅力。 (2)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以民族文化、屯堡文化、历史文化为代表的多元山地文化,以其古朴神秘、热情奔放、多姿多彩吸引着广大海内外游客。这里世代居住着汉族及苗、侗、布依、彝、水、仡佬等17个少数民族,古朴的习俗和灿烂的文化蔚为大观。 2.舒适宜人的气候条件 贵州属亚热带高原山地,气候温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气温15.6度,为四季皆宜的观光、旅游、休闲、考察、探险之地。尤其在夏季,已经成为众多游客的避暑胜地。 3.丰富的水资源 贵州水资源丰富。境内河流纵横,瀑布众多。黄果树瀑布世界知名。众多的河流造就了大量的漂流资源。而以赤水河水酿造的茅台酒,被称为“国酒”,更是誉满全球。 (二)贵州旅游市场的机遇 1.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提高,无疑会给包括贵州在内的中国旅游带来巨大的客源市场。 2.旅游消费将成为我国居民主要休闲消费方式。随着国民经济蓬勃发展,旅游消费将成为我国居民主要休闲消费方式。中国旅游业、贵州旅游业都将以空前的速度稳步前进,旅游活动更加大众化、社会化,这为贵州旅游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发展空间。 3.旅游需求旺盛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旅行社和旅游者都要寻找新的旅游目的地,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旅游需求。贵州旅游,极有可能成为旅游者新的旅游目的地的首选之一。 4.十六届三中全会带来的融资机遇 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三中全会关于产权制度改革若干决议,使民营资本的发展进入快车道,无疑会推动民营资本进入旅游业。对于进入成本较低、地方经济实力较弱的贵州旅游业来说,无疑是一个重要的融资机遇。 (三)贵州旅游市场的劣势 1.交通很不方便。贵州地处高原,境内山地众多,铁路、公路建设成本高,因而许多景区交通很不方便,易到达性较差。游人交通成本和时间成本高,逗留时间短。 2.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由于经济等各方面的原因,贵州很多旅游景区基础设施不够完善,使游人缺乏安全感,更谈不上舒适感和亲切感。

贵州XX区文化产业调研报告

贵州XX区文化产业调研报告 文化作为一种产业,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发达国家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也是当代综合国力与国家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将成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优化,文化产业已经成为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西部地区,尤其是我区这样的经济欠发达地区,与其他产业相比,文化产业可以说还刚刚起步,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还显得非常弱小。为了促进我区文化产业的发展,我委对我区文化产业发展现状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文化产业界定和我区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文化产业是指从事文化生产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行业。文化产业是和文化事业相对应的概念,都是社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产业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和现代生产力方式的不断进步而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文化产业分为影视业、音像业、文化娱乐业、文化旅游业、网络文化业、图书报刊业、文物和艺术品业、艺术培训业等9大门类。 由于长期以来,受到经济和社会发展缓慢的制约和影响,我区的文化产业发展也相对滞后。目前,在我区文化产业发展方面,已有娱乐、音像、影视、演出、报刊图书、网络文化、艺术培训等国有、集体、个体文化产业,形成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的经营格局。从文化部门统计的资料看,2005年底全区在文化部门登记的文化经营户近900家,其中网吧132家,音像制品经营282家,歌舞厅53家,电子游戏72家,台球36家,音乐茶室46家,棋牌室27家,游乐场8家,营业性演出团休7家,图书业101家,印刷业50家,复印打字121家,电脑软件经营户8家,文化传媒(含广电)18家。2005年从业人员约3000人,年总产值约10亿元,约占当年GDP的0.03%,按平均赢利15%计算利润达1500万元。年人均赢利5000元。这些文化产业的逐步兴起和形成,拓展了就业门路,开辟了新的经济文化发展领域,增加了地方财政税收,丰富了人民的文化生活。但与省内其他地区相比,我区的文化产业还显得很薄弱,数量少、规模小、效益低。全区文化产业经营户的总量不到贵阳市的五分之一,不到遵义市的三分之一。全区有100台以上电脑的网吧经营户仅有3家,且集中在毕节市,其余各县上50台电脑的经营户较少,大都在30台左右,并且经营情况较差。在农村,除个别县(市)的乡镇有一两家网吧外,其余均未开设。艺术品市场、书画市场、文物市场尚未形成,电影市场严重滑坡,基本倒闭,文化旅游市场尚未完全启动。文化产业中不少项目经营惨淡、效益不佳。 二、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对发展文化产业认识不到位 我区文化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固然有客观原因,但主要还是在于自身陈旧观念的束缚。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对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思想观念滞后,产业意识不强,发展文化产业的认识还停留在计划经济发展的模式中,等、靠、要思想突出,存在畏难情绪,怕担风险。只拘泥于投资风险小或是传统经营项目,没有充分认识到发展文化产业的美好前景及在经济发展中所占有的重要战略地位。因而不重视,不主动抓文化产业,在今年5月18日至21日,第二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上,毕节地区是全省唯一没有参加的地区。而经济实力不如我区的铜仁地区却能在交易会上签约42个项目,金额达30亿元。文化产业的发展在体制上、机制上还存在着政企不分,事企不分的现象,权责不明晰,致使干部职工的积极性没有充分调动起来。 2、资金投入不足,文化基础设施缺乏 由于我区经济比较落后,地区和各县(市)财政属吃饭财政,只保职工工资,投入文化产业

中国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及园区发展现状与问题

中国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及园区发展现状与问题[摘要]:2005年我国掀起了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序幕,各地文化创意产业呈现集群式发展,形成六大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及众多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有力地促进了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本文从目前国内业已形成的六大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及产业园区入手,分析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形成的发展模式,指出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发展的功能及存在不足,为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一些理论指导。 从2005年起,受英国、美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国文化创意产业思潮的影响,我国内地城市也吹响了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集结号”,文化创意产业呈现出集群发展。随着北京、上海建立其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其他城市纷纷效仿,各类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目前我国业已形成首都创意产业集群、长三角创意产业集群、珠三角创意产业集群、滇海创意产业集群、川陕创意产业集群及中部创意产业 ) 期) 文化创意产业是产业集群的新成员,它是指一定时间内生存和坐落于特定区域或环境内的各种文化创意产业实体所形成的空间聚合体。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化发展是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基本方式。近年来,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开始出现集群化发展趋势,形成六大文化创意产业集群,一些城市已经形成相当数量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产业集群化对我国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具有重要意义,集群发展有利于企业彼此协调竞争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张京城在《中国创意产业发展报告(2008)》指出,由于文化创意产业涉及的范围非常广,就自身体系而言也无法通过单体行为所能完成;某一单体只能完成产业内的部分内容,而只有通过打造创意产业集聚区,使企业和机构形成基于产业链条的协作关系,才能获得群体竞争和发展优势。 [2]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 与趋势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班级:会展1111班 学号 姓名 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一、文化创业产业的概念 文化创业产业是一种全球经济形态升级过程中凸显出来的产业形式,也被称为创意经济。 二、当前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 会展业素有“城市的面包”和“经济的晴雨表”之称,做为一个新兴的产业倍受关注。我认为从大趋势上讲,会展业有很大的发展生命力,有非常大的商业空间。但就目前来看,我国会展业发展还不成熟,虽然起点很高,但它还是处于起步阶段。中国目前会展业发展非常不成熟。中国会展起步晚,在规模、规划、管理人才、服务质量等方面仍存在扩张粗放,发展不平衡,市场化程度低,市场开放度低等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人才紧缺,缺少专业人才。就目前看,由于会展是一种新型行业,教育体系还没跟上步伐。对会展人才的培养没有经验,使的现在从事会展工作的人都是学其他专业的,与会展工作不搭边。2、会展管理体制有很大缺陷,政府干预过多,市场化程度低,使企业缺乏参与竞争的忧患意识。3、场馆的利用率很低。场馆的建设面积很大,维护也要投入很大的人力和物力。闲置不用时,企业又没经济收入,又要投入成本,很不划

算。浪费国家资源,行业效率低。 4、会展的服务质量不高,没有为参展商带来很大的影响,这也限制了目前会展业的发展。 而我个人还认为会展行业还存在以下不足:会展的服务范围太窄,没有向市场进一步扩张。应该进行宣传和示范,让的企业和个人了解会展业。教育体制不够完善,会展人才的培养还比较困难,需要长时间的摸索。 但是,总体上看,会展行业发展很快,逐渐发展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以其独特的行业特征和巨大的行业作用将蓬勃发展。 三、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趋势 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趋势总的来说是积极的,健康的。并且朝着更好的趋势发展。中国文化创意产业伴随着中国“十三五”规划中经济文化的“带状”发展新趋势,中国设立了“一带一路”、“长江经济文化产业带”、“环渤海湾经济文化产业带”、“藏羌彝文化走廊”、“黄河中原地区文化带”、“珠江经济文化产业带”和“京杭大运河文化带”带状经济发展区。呈现了中国独特的发展趋势:1、传统文化内核的再开掘,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强调以“家”和“国”为中心的群体价值和理念;强调“和谐”,追求“圆满”;强调人本精神和忧患意识。文化创意产业要以人为本,创建有中国特色的广告文化和中国特色的文创产品,充分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进行继承和发展2、在结合国情的情况下吸收西方广告文化,充分进行商业开发从美国的产业发展过程来看,现代意义上的创意文化产业都是来自我们的日常生活的火花,中国应充分发挥商业的和市场的价值,尊重资本的价值和创造,就能能创造更多的奇迹。

文化产业的工作总结

文化产业的工作总结 20XX年,我们在省厅和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关心支持下,始终将发展文化产业作为文化XX建设的重头戏,突出“规划引领、园区建设、机制保障”,形成了规模集聚效应。目前,我市拥有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1个;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园区3个,国家级文化出口重点企业2个,省级重点文化科技企业2个,培育形成了一批龙头型、特色型文化企业和产业基地。全市共拥有文化及相关产业法人单位737家,其中20XX年培植新增规上文化产业单位21家;企业总产值或营业收入过5000万元的20家,其中过亿元的12家;文化企业吸纳就业人数超1、3万人。 市委市政府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按照“合理布局、形成特色、集聚集约、错位发展”的总体思路,构建“一主、三带、八区”的文化产业格局,大力提升文化产业的规模化集约化程度,重点打造以新四军黄桥战役纪念地和杨根思烈士陵园为龙头的红色旅游产业带、以天星洲湿地生态资源为基础的沿江湿地文化产业带、以宝塔湾佛教文化基地为依托的宗教观光产业带,以及黄桥乐器文化产业园、黄桥古镇文化旅游、百城数码产业基地、虹桥大数据产业园、宣堡银杏群落森林风景区、城东高新技术创意产业园、凤凰文化广场、远大家俬“藤艺编织之乡”等,将各种产业要素在园区、基地内有

效集中,形成明显的集聚、辐射和示范带动效应。同时,高起点、全方位推动文化与互联网、城市建设、金融、科技、旅游跨界融合发展,培育发展文化产业新业态,拓展文化产业的增长空间。 市文广新局积极做好政策咨询、联络协调、联系上争等服务工作,组织重点文化产业项目申报国家、省文化产业引导资金,组织骨干文化企业参加各类展销展示会,配合做好文化产业统计工作,按要求统计上报。一年来的工作简要梳理总结如下: 1、大力推进全市文化产业发展工作。20XX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结合泰州市下达的文化产业工作目标任务,市文广新局组成工作班子,积极配合市委宣传部、市统计局,梳理分析全市文化产业工作情况,对各园区、乡镇摸底调查、科学分析,出台了20XX年XX市文化产业工作绩效考核办法,首次纳入全市年度工作考核体系。根据我市文化产业工作发展状况,牵头组织召开XX市文化产业工作推进会,并组织人员分头深入园区、乡镇督查和指导,确保各园区、乡镇能顺利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2、配合做好全市文化产业统计工作。组织各园区、乡镇落实分管负责人、文化产业专职人员和统计人员,明确职责,建立文化产业统计人员网络。20XX年,预计文化产业增加值将达到30多亿元,约占GDP比重4、%以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